標籤:

大乘的不二法門——菩提心

內容提要:欲成佛道,先發其心,所言之心即菩提心。菩提心表現在上求下化兩方面,發心菩薩不僅要具有強烈的求取菩提慾望,還應具備悲憫救濟一切眾生的情懷。如果只是厭離心迫切,卻不發心濟度那些仍然在苦海中沉淪的眾生,那只是小乘行者的行為,不是真正發起菩提心的菩薩。成就無上菩提之要門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入大乘的不二法門。關於菩提心諸經論記載頗多,歷代皆有祖師大德提倡宣講,如唐朝裴休居士、清朝的省庵大師,皆作過普勸僧俗發菩提心的文章,是勸勉修學者發菩提心的佳作。本文首先對菩提心的殊勝功德廣為讚歎,進而從如何發起,如何修持,以及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幾個方面對菩提心做了詳細闡述。關鍵詞:菩提 菩提心 上求下化前  言「菩提」譯為道,菩提心就是道心;「菩提」又譯為覺,那麼菩提心就是自覺覺他之心。成就菩提即成就佛道,由欣慕菩提而發菩提心,由發菩提心而至菩提果,菩提心和菩提有著密切關係,故菩提心是入大乘的不二法門。未證菩提者雖不知菩提果之法味,但菩提心並非抽象難解。修學佛法之人對四弘誓願並不陌生,「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種誓願就是菩提心的體現。在現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實在是難能可貴之事。有人希望早日功成名就,有人想擁有萬貫家財,有人願自己婚姻美滿、家庭幸福,發這種心的人在社會上屢見不鮮。可發心去布施錢財,發心去修橋補路,發心去投資希望工程,這樣的人則不為多。那麼,能發心持戒修行,發心去廣行六度萬行之人,在芸芸眾生中所佔的比例更是微少。可是,本來已經比例不多的修學者,又有多少人明明在修學佛法而不知學佛目的,明明在精進用功而錯了方向,明明是求佛道菩提而誤入歧途呢?所以,菩提心至關重要,修學佛法之人首先要了解菩提及發菩提心的殊勝,進而真正發心、正確修學。諸經論對菩提心闡述如此之多,原因也在此。下面就從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發起、菩提心的修法、菩提心的退失及護持和菩提心的現實意義五個方面來闡述,供諸同修同沾法喜。一、菩提心的殊勝及其功德菩提,梵語Bodhi,在我國唐朝以前舊譯為「道」,唐朝以後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大智論》稱菩提名為諸佛道,可見菩提即「覺道」,也就是諸佛正覺之道。關於菩提的類別,諸經論從不同角度有不同分法。根據眾生本來具有的理性分為三種菩提:方便菩提、實智菩提、真性菩提;根據諸佛的證德分為三種菩提:法身菩提、報身菩提、應身菩提;根據菩薩的修證階位分為五種菩提: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根據所證果位分為三種菩提: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依《出生菩提心經》所述:「如是發菩提心者,於解脫中無有退也,但就事別有三種菩提。何等為三?所謂聲聞菩提、辟支佛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不教他人發菩提心,以此因緣心得解脫,名聲聞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發菩提心,不教他人發菩提心,以此因緣心證辟支菩提,名辟支佛道;若善男子善女人,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教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譬如有三種人慾渡恆河,第一人以草為筏渡河,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渡河,第三人造作大船,載百千人渡河。可見無上菩提最為究竟,應發心求取無上菩提。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即求無上菩提之心。《大智度論》云:「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凈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大乘菩薩最初發菩提心稱初發心、新發意。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四弘誓願,前一為利他之願心,後三為自利之願心。簡而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樹立起中觀正見,於一切法不起執著,達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經云:「世尊告曰:善男子,菩提者是皆言說俗數施設。善男子,菩提者非言說非俗數非施設。善男子,如菩提非言說,薩埵及心至一切法亦復如是。當作是知,若如是心是名菩提心。菩提亦不過去當來今現在,所謂薩埵及心亦不過去當來今現在,若如是知者,菩提薩埵不可得,彼處都無所得,於一切法得無所得,是名得菩提心。」[2]關於菩提心的類別也有多種,《起信論》中的三種菩提心,即直心、深心、大悲心。《往生要集》言二種菩提心:緣事菩提心和緣理菩提心。緣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願為體。緣理菩提心,是指一切諸法,本來寂滅,安住於此中道實相而成上求下化之願行,是為最上之菩提心,謂為緣理之菩提心[3];龍樹菩薩《菩提心論》中的三種菩提心:行願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這是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密教立五佛有各別之主德,以東方阿閦如來之大圓鏡智立發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發之菩提心,為畢竟厭求之心,此雖屬第六意識,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則為大圓鏡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識為發心之體,受三昧耶戒者,亦向東方以阿閦如來為本尊。三昧耶戒,是以此三種之菩提心為自體。《菩提心論》曰:「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菩提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位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忘。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教事缺而不書。」[4](一)菩提心的殊勝漢傳藏傳佛教都非常重視菩提心,諸經論記載的很多,對菩提心殊勝功德廣為讚歎,下面以例來明菩提心之殊勝。在《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載有彌勒菩薩讚歎菩提心的功德: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凈法故;菩提心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猶如凈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猶如大風,普於世間無所礙故;菩提心者猶如盛火,能燒一切諸見薪故;菩提心者猶如凈日,普照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猶如盛月,諸白凈法悉圓滿故,菩提心者猶如明燈,能放種種法光明故……菩提心者猶如伏藏,能攝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網,能伏煩惱阿修羅故;菩提心者如婆樓那風,能動一切所應化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火,能燒一切諸惑習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間應供養故。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無畏葯離五恐怖。何等為五?所謂火不能燒,毒不能中,刀不能傷,水不能漂,煙不能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藥,貪火不燒,毒不中,惑刀不傷,有流不漂,諸覺觀煙不能熏害。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脫葯終無橫難,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解脫智葯,永離一切生死橫難[5]。菩提心的殊勝及其功德,通過經中所述可知。菩提心名為一向志求智慧,則菩提心就是求佛道之心。如果能自他兼利,勤求佛道,就一定能成佛,可見,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十方諸佛皆由菩提心而成佛,也因菩提心而積集諸功德。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薩功德,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所以彌勒菩薩對菩提心大加讚歎,讚歎菩提心能成就無量功德。在菩薩道上,菩提心如同父母、師長、良友、善知識,以給予發菩提心菩薩成佛的增上緣;菩提心又如堅利的武器,能令菩薩開闢前進的道路,斬煩惱魔;菩提心如同良藥,能令菩薩治療身心疾病,解除病苦;菩提心又如大龍王,能布灑一切最殊勝的甘露法雨,能令眾生安住在安祥之中;菩提心如同正道,能令菩薩入智慧城……菩提心出生三世諸佛,可見菩提心功德殊勝無比。在龍樹菩薩的《菩提行經·贊菩提心品》中,專門有一品來讚歎菩薩心。(關於本經之作者,漢譯本題為聖龍樹菩薩集頌,然於梵本及西藏譯本則謂為寂天之撰述。)如「菩提心寶驗無邊,價值世間無可喻。調御行人伴侶等,悉使受持而堅牢……彼種種覺心,正智而平等。菩提誓願心,而行菩提行……有情無邊苦,云何而療治?使一一安樂,獲無邊功德……佛子能發菩提心,滅大罪力行勝果。我今歸命摩尼心,救度有情得快樂」[6]。世間的一切珍貴寶物固然有其珍貴之處,可菩提心的珍貴、清凈、殊勝諸多寶物所無法比似,菩提心有無量無邊功德。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贊菩提心功德品》也對菩提心的功德讚嘆不已。此品共有三十三頌,分兩大科:一是菩提心的勝利,說明一切被業和煩惱所系縛的眾生,只要能發菩提心,一剎那間,就能稱為佛子,就可受人天的供養,廣贊勝利,無量無邊;二是菩提心的種類,說菩提心有兩種,即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為利他故願成佛之心是願心,為施等波羅蜜多向著成佛的路上走去的心是行心。菩提心有無量功德,譬如暗夜陰雲之中,借閃電之緣,於剎那頃,眾相顯現。一切世間修善之慧心,於須臾間發起也如黑夜中閃電一樣,能照朗萬物。眾生善力恆弱,如陰雲黑暗,生惡趣之罪,勢力強大,極難安忍。眾生心性善弱惡強,故應勤修對治之法,止惡修善,菩提心能摧滅罪惡成就善法。能摧一切罪成一切善:菩提心能摧滅大罪。既然善力微弱惡勢力強大,對地獄等罪極難抗拒,就應勤加修習。若無圓滿菩提心,以何善法功德遮除?故菩提心能摧滅罪過;菩提心能成勝樂。於無數劫中,唯發菩提心能利益一切眾生。由發此心,無量有情積諸資糧所獲功德勝樂,不必去苦行安隱無難便能獲得,就如種生芽一樣順其自然。所以發菩提心能得勝樂;隨欲能成。百千生死苦痛欲摧壞,有情憂惱不安欲遣除。眾多百千妙樂欲受享,唯有發菩提心,常時不應失壞,菩提心隨欲能成。得殊勝名義:若能發菩提心,於剎那之間即得殊勝名,稱為諸如來子,人天俱應合掌恭敬。不僅諸登地菩薩有如是功德,即使是牢獄系縛的一切苦惱有情,才一發心即得如是功德。並舉喻:「如丹點金轉成殊勝相,將此不凈之身能轉成,希有無價大寶如來身,是故於菩提心應堅持;眾生唯一道師無量慧,善巧普觀見為極珍奇,五趣眾生欲求出離者,大寶菩提妙心應堅持;一切余善不久如芭蕉,一次生果凋謝不再生,菩提妙心嘉樹常茂密,與果恆時無盡展轉增;如作極惡難容諸重罪,須依有力勇者脫諸怖,若於誰人歸投即蒙救,諸謹畏者於彼何不歸?菩提妙心猶如劫盡火,剎那能焚諸罪盡無餘。是故發心功德量無邊,慈氏依怙廣為善財說。」[7]通過以上諸經論中對菩提心的讚歎可知,菩提心如一切佛法之種子;能長養一切眾生種種白法猶如田地;能圓滿一切意樂猶如寶瓶;能摧煩惱敵猶如戈矛。菩提心極其殊勝無比,故發菩提心亦功德無量。 (二)發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殊勝如此,了解菩提心的殊勝功德以後,我們就應發起這麼殊勝的菩提心,發菩提心亦有無量功德。關於發菩提心的功德,在論典中也有許多記載,《瑜伽師地論》里就列舉了菩提七種最勝,《瑜伽》卷三十八云:「如是菩提、名為最勝。七種最勝共相應故。由是因緣,於諸菩提,最為殊勝。云何名為七種最勝?一者,所依最勝。二者,正行最勝。三者,圓滿最勝。四者,智最勝。五者,威力最勝。六者,斷最勝。七者,住最勝。」[8]由諸如來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莊嚴其身,故名所依最勝;由諸如來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而行正行,故名正行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種圓滿,謂戒圓滿、見圓滿、軌則圓滿、凈命圓滿皆悉成就,故名圓滿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無礙解,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訓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皆悉成就,故名智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如前所說,六種神通皆悉成就,故名威力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一切煩惱習氣永斷,及一切所知障永斷,皆悉成就,故名斷最勝;由諸如來多住無上無等三住,謂聖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勝。菩提既然如此殊勝無比,眾生因欣慕菩提就會發起趣向菩提之心,故此發心亦殊勝。發菩提心的殊勝功德在譬喻中體現。把發菩提心比喻為金剛、藥王,如唐朝慧沼法師《勸發菩提心集·譬喻讚歎門》中云:「如地如凈金,如月如增火,如藏如寶篋,如海如金剛,如山如藥王,如友如如意,如日如美樂,如王如庫倉,如道如車乘,如泉如喜聲,如流亦如雲,發心譬如是。」[9]發菩提心的殊勝功德在求取善果中體現。只要勇猛精進,不退失此心,則有願必成,所有對善法的希求皆令滿足。「若人能發菩提心,成二足尊名大利。轉輪聖王位尊勝,統四大洲而自在。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我說有漏行皆苦,智者見苦而生厭。若有眾生樂出離,應當發起菩提心。我為有情廣宣說,當知一切法無我。若有眾生樂通達,應當發起菩提心。宣說涅槃寂滅法,證悟無上大菩提。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10]發菩提心有極其殊勝之處,其功德不可思量。《觀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發此三心,也就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見發菩提心有無量殊勝功德。發菩提心的殊勝功德在相比較讚歎中體現。如《華嚴經·初發心菩薩功德品第十七》記載:當時天帝釋問法慧菩薩,初發心菩薩成就幾功德?法慧菩薩以喻回答,假使有人供養東方阿僧祗世界眾生一切樂具,乃至一劫,然後教令凈修五戒,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人功德甚多,除諸如來,其餘一切,不能稱量彼人功德。可與初發心菩薩相比較,彼人功德百分不及其一,千分百千分、億分百億分、千億分百千億分、百那由他分、千那由他分、百千那由他分、億那由他分、百億那由他分、千億那由他分、百千億那由他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又舉喻曰:假使有人,供養十方各十阿僧世界眾生一切樂具乃至百劫,然後教令凈修十善。教十善已,又復供養一切樂具乃至千劫,然後教令凈修四禪。教四禪已,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千劫,然後教行四無量心。又復供養一切樂具乃至億劫,然後教行四無色定。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億劫,然後教令得須陀洹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千億劫,然後教令得斯陀含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千億劫,然後教令得阿那含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億那由他劫,然後教令得阿羅漢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千億那由他劫,然後教令盡成緣覺。佛子,於意云何?彼人功德寧為多不?帝釋白言:「佛子,彼人功德唯除諸佛,其餘一切悉不能知。」法慧言:「佛子,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11]為何發菩提心有如此殊勝的功德呢?因為初發心的菩薩心力願力廣大,而一切諸佛初發心時是為了續佛種,是為了度脫一切眾生。佛菩薩初發心並不是僅僅為了供養十方世界眾生樂具,也不是僅僅為了教化眾生五戒十善,也不是為了教導出世的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乃至於證四果。佛菩薩發心是發菩提心,是為了成佛,是為了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凈,是欲悉知一切群生虛妄煩惱習氣,是欲悉知一切諸佛平等境界。所以,發菩提心的功德遠遠超過其它一切善法的功德。「正使一切眾生類,普集此佛世界中,一一修持凈戒行,悉能安住戒學地。而彼福蘊量無邊,於諸福中為最上。若人能發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眾生類,普集此佛世界中,一一發生凈信心,悉能安住信行地。而彼福蘊量無邊,於諸福中為最上。若人能發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眾生類,普集此佛世界中,一一修習妙法門,悉能安住法行地。而彼福蘊量無邊,於諸福中為最上。若人能發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12]發菩提心能成就無量功德,從比較之中顯示出其功德之殊勝。比如恆河之沙,有無量,一沙如一佛世界。假設有人以七寶供養恆河沙數佛世界中諸佛,其功德和初發菩提心的人相比,也是百分不及其一,千分不及其一。由此可見,發菩提心的功德之大。二、菩提心的發起菩提心極其殊勝,發菩提心有無量功德,那麼,如何發起菩提心?發心的相狀又如何?這對一個修學者來說至關重要。所以,了解各種發心相狀,懂得發心方法與因緣,更利於眾生髮起菩提心,由菩提心而趨向菩提果。(一)發菩提心的相狀發菩提心,就是發起自覺覺他之心,就是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也就是發起趨向佛果菩提的意志,發起追求無上菩提的心愿,希望自己與眾生同出輪迴,共證佛道。雖然真性菩提是人人本來就具有,但是凡夫痴迷不悟,只有遇到佛法,或者聽聞善知識的開導,才會藉助這種增上緣而發明本具的真性。了知生佛平等之後,就會悔恨自己無始以來在生死中枉受輪迴,從而也會悲憫眾生沉溺於生死而不覺。於是就會發起廣大心,誓願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眾生以利他,使自己與眾生共同出離苦海。菩提心兩大任務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僅求自利,利他之心不強,這也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發心發願的相狀很多,如:有人想擁有豪華的別墅,有人想擁有大量的金錢,有人想舉世聞名,有人想成為國家首領……給自己樹立了目標之後,就為達到目標而努力。從世俗上講要立志,從出世的角度講是發心。真正的發菩提心不是為人天果報,不是為成就二乘之果,也不是有所得大乘,而是為成佛。所以說菩提心是眾善中王,是成佛種子。那麼,如何才能區分所發之心?省庵大師曾列舉了正、邪、真、偽、大、小、偏、圓八種相狀: 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13]了解了發心相狀,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對比邪而知取正,對比偽而知取真,對比小而知取大,對比偏而知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做一個真發菩提心的菩薩,行六度四攝廣度有情。釋迦牟尼佛也是經無量劫而成就道業,廣行菩薩道,經受諸多苦難。在古釋迦佛出世之時,當時的釋迦牟尼還是個陶師,由於福德因緣具足而聽聞古釋迦為其說法,也正由於歡喜供養、恭敬起信而發起了大菩提心。當即發願:「願我未來成佛時,亦如釋迦如來。」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最初發心,自發心開始一直到在菩提樹下證道,歷經了三大阿僧祗劫。從古釋迦佛處發心到尸棄佛出世,經七萬五千佛出世,這是第一個阿僧祗劫;從尸棄佛到燃燈佛出世,經七萬六千佛出世,這是第二阿僧祗劫;從燃燈佛至毗婆尸佛出世,這是第三阿僧祗劫。我們偉大的佛陀尚且如此,可見,雖然發了菩提心,不等於就是立竿見影成佛。在漫長的修學路上,一定要有堅忍不拔精神,經得起考驗。因而修學佛法,就要先歸依佛。

歸依佛,從而發菩提心,願自己成佛,廣度一切有情成佛。發四弘誓願,廣行六度萬行,以菩提心做為精進的動力,不管前進的路上有什麼困難,都不能退卻,這才是真發菩提心。(二)發起菩提心的因緣為成佛而發菩提心,了知發心相狀,取正而去邪,取圓而去偏,真正發菩提心,求取菩提果。菩提心的發起有種種因緣,亦有種種功德。《佛說莊嚴菩提心經》中言菩薩發菩提心有十法:發第一心成就眾善本,譬若須彌山以眾寶莊嚴;發第二心行檀波羅蜜,譬若大地長養眾善法;發第三心行屍波羅蜜,喻若師子王能降伏眾獸,滅除邪見故;發第四心行羼提波羅蜜,喻若那羅延堅固不可壞,滅除煩惱故;發第五心行毗梨耶波羅蜜,現行眾善法,喻若天華如意說法故;發第六心行禪波羅蜜,喻若日光明滅除眾暗故;發第七心行般若波羅蜜,諸願得滿足,喻若商賈客得離眾難故;發第八心行方便波羅蜜,滅除諸障礙,喻若月盛滿清凈無穢故;發第九心欲滿足本願游凈佛國土,樂聽深妙法,滅除貧窮故;發第十心喻若虛空,其智無窮盡,譬如轉輪王成就一切種智故。善男子,如是能發十種心名為菩薩,亦名摩訶薩,亦名無為眾生,亦名無障礙眾生,亦名已得度眾生,亦名不思議眾生,然於此中亦無有心亦無菩提[15]。發菩提心有此十法,菩提心發起因緣各不相同。上根利智者內在自性之菩提心不須外緣即能發起,下根者須聽聞佛法、善知識引導等助緣引發,聽聞佛法還不能發菩提心者就須勸導其發起。1、內在自性發眾生內心本來具有菩提的覺性,但在被煩惱所蒙蔽的時候,這種覺性的力量非常微弱,所以不能發生強有力的作用。雖然眾生處在煩惱不安之中,但這種覺性仍然存在,並未因此而消失。但欲離此動亂不安之相,除非證得佛果菩提。有了這一念要成佛的心,這就是內在的自性發菩提心。菩提心有大智、大悲、大願之義,發大智心,謂欲以智慧廣求一切佛法,普令眾生,皆得法喜之樂,發菩提心也可以說發大智心;發大悲心,謂慈愍一切眾生輪迴生死,受種種苦,誓願救拔,發菩提心也可名發大悲心;發大願心,謂依四弘誓願,發無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菩提心也可名發大願心。眾生從自己本具的覺性之中發起求取佛果菩提之心,自發誓願求取佛果,從內心去悲憫眾生、救度眾生,這就是屬於自性發。只有上根利智者才會有此善根,一般根機的眾生要在善緣的促動下才會發菩提心。2、外在助緣發不是上根利智,需要外在助緣引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助緣有多種,諸經論中從不同角度有不同記載,下面引經證明:(1)十種因緣發菩提心助發菩提心之緣,《華嚴經·離世間品》雲有十種,即:一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目的是要教化難調難伏的眾生,眾生在生死苦海中輪迴,受無量苦,見眾生不知悔改,故發菩提心教化調伏。二為除滅一切眾生苦聚故發菩提心。眾生由於無始以來所造諸業而感召苦果,在苦海中掙扎。為除滅眾生之苦而發菩提心。三為與一切眾生具足安樂故發菩提心。給予眾生安祥快樂,讓眾生遠離痛苦。所以,發菩提心就是為了給予一切眾生具足安樂。四為斷一切眾生愚故發菩提心。眾生由於貪嗔痴三心不了,在業海中顛倒輪轉。發菩提心的目的就是為了斷一切眾生的愚昧無知。五為與一切眾生佛智故發菩提心。眾生愚痴,身口意造諸惡業,皆由無明不除。所以,為了給予一切眾生佛之智慧故發菩提心。 六為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故發菩提心。眾生慳貪,不知供養,不知積聚福德資糧。發菩提心,就是為恭敬如來,為供養諸佛。七為隨如來教令佛歡喜故發菩提心。如來教法,能令眾生從煩惱中解脫。為了隨諸佛教導,為了令佛歡喜,所以發菩提心。八為見一切佛色身相好故發菩提心。佛的法相莊嚴,三十相八十種好,能令眾生見之歡喜。發菩提心就是為見一切佛色身相好。九為入一切佛廣大智慧故發菩提心。佛證如如智,入如如理,佛之智慧,從法性中流出,最勝無上,是一切種智。所以,為入佛智而發菩提心。十為顯現諸佛力無畏故發菩提心。佛以方便智能攝化眾生,故亦稱方便力;顯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稱願力。為顯現諸佛力無畏,所以發菩提心[16]。(2)四緣發菩提心助發菩提心除十種緣外,還有四緣助發菩提心。《菩薩地持經》謂菩提心是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為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且謂發菩提心有四種緣,即:一見聞為增上緣,增上即增進之義。謂世間之人,或見或聞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之事,既見聞已,即發是念,是佛菩薩功行具足,能為如是諸變化事;以此見聞,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二聞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聞諸佛菩薩神通變化,但聞說法,讚歎菩提及大乘法。彼人聞已,則歡喜信樂,以此聞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三護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聞法,或見法欲滅之相,遂作是念:無量眾生,造諸惡業,當遭大苦。我今修菩薩道,護持正法,為諸眾生滅無量苦。以此護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四發心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惡世眾生,為煩惱所障,不能出離生死;遂作是念:於此惡世,尚不能發二乘之願,況能志求無上菩提。我當發心,亦令他發,以此發心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17]。在世親菩薩的《發菩提心經論》中也講四緣,由此四緣而發心修集無上菩提。一者思惟諸佛發菩提心,二者觀身過患發菩提心,三者慈憫眾生髮菩提心,四者求最用果發菩提心。《菩薩地持經》中四緣之外,還有四因、四力令發菩提心。四因:種性具足、善友所攝、悲心憫眾生、不畏生死。四力:自力、他力、因力、方便力。發菩提心者若是由四因、四緣、四力等引發,則是已經種大乘善根之人。只有種植大善根者才能由見佛聞法、見眾生受苦或因自身受苦而引發大菩提心。如果對一般眾生而言,必須依教漸修或者受他人勸勉,才能發起菩提心。3、勸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因緣不僅有內在自心發,有外在助緣發,同時更多的人需要他人勸發。他人勸發也是屬於外在助緣之一,為了強調勸發重要性,所以在此單獨列出。能夠自動發起菩提心,當然是最好不過。但另有一些人,儘管是在修學佛法,聽聞佛法,卻不能發起菩提心來。不能發起菩提心就不能度化眾生,而佛法是以度生為本,在這情況下,就必須他人勸導,得到別人的勉勵才能發起菩提心。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以十種因緣勸導眾生髮菩提心。言「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所言因緣,略有十種: 一念佛重恩故發菩提心。我們應該慶幸聽聞到佛法,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師長對我們有教導之恩,但不及佛陀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恩。佛法如引路的明燈,能除卻眾生的煩惱,能讓眾生依之修行而出離生死,能令眾生享受法樂。佛恩如此之深,為了感念佛恩,所以應該發菩提心。二念父母恩故發菩提心。父母對子女的重恩,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母親十月懷胎之辛勞,精心照顧、耐心哺育之慈愛;父為養家糊口之奔波,為培養子女成人之忙碌……對子女寄託著期盼,可是,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不孝兒孫出現?特別是我們剃髮染衣的出家人,有幾人能夠真正去滿父母的願呢?想到不能在父母身邊端茶送飯,不能在父母身邊服侍起居,那麼,只有發菩提心,只有以成就道業之功德,才能報答父母。所以,為了報父母恩而應該發菩提心。三念師長恩故發菩提心。父母養育我們的色身,可是師長卻能給予我們慧命。如果沒有師長的教授知識,我們就不知禮儀,不懂規矩,也不會有世間的技能。做為學佛之人,如果沒有出世間師長的教導,就不會了解佛法,就無法依法修行而證道果。所以,親恩應當報答,師長恩也應當報答。為了報答師長的重恩,就要發菩提心。四念施主恩故發菩提心。這是專對出家人而說的,因為出家人既不務農經商,也不做公務員,衣食所需都是護法居士布施而來。俗話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現在出家了,能夠有安定的生活環境,有充足的吃住條件用功辦道。如果能夠做到上求下化,修得福慧具足,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讓在家居士沾得到恩澤。所以,為了報施主之恩,就要發菩提心。五念眾生恩故發菩提心。眾生可從兩個方面來講:一是無量劫來在六道中輪迴受生,每一生都有父母,一切眾生可能是自己過去的父母;二是每一個人都生活在關係網之中,不可能獨立存在。雖然士農工商各司其職,但彼此互相協助。比如說農民雖然在種田,可以收穫糧食,可他們的農具、衣服、鍋碗等等卻是其他人的勞動成果。所以,眾生對我們都有恩,為念眾生恩,應該發菩提心。六念生死苦故發菩提心。眾生的苦很多,但最苦的是在生死中流浪,輪迴於六道之中,求出無期。生時之苦,我們不記得;死時之苦,還沒有經歷。可是,我們總應該看到他人那種生死之苦吧?如龜脫殼,如牛剝皮。更何況不是常得人身呢?時爾牛胎,時爾馬腹,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所以,要想了脫生死,出離苦海,只有發菩提心。七尊重己靈故發菩提心。「己靈」是指眾生自己本來具有的靈性,也就是佛性。我們讀了佛經,從而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把我們的靈性也叫佛性。佛陀既然能夠通過修行成就,那麼我們如果依法修行不是一樣可以成就嗎?所以不能自暴自棄,不應自甘沉淪,而應該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故應發菩提心。八懺悔業障故發菩提心。「懺」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悔」是知錯以後不會再作,「業」包括身口意三業。由前生所作的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就是業障,例如所作所為皆不如意,就是屬於業障。這些障礙會讓眾生苦惱不堪,障礙學習佛法,障礙出離生死,障礙成就佛道。所以,就要懺悔,讓自己的身口意清凈,把業障消除。這就是懺悔業障而發菩提心。九求生凈土故發菩提心。娑婆世界屬於五濁惡世,雖然通過懺悔使業障消除,但如果有外在環境逼迫,親近惡友等外緣,難免會隨外境所轉。所以要求生凈土,與諸上善人俱會在一起。求生凈土就要發菩提心。十為念正法得久住故發菩提心。「正法」是指佛的正法,真正的道法,理無差曰正,以三寶中之法寶,教理行果之四者為體。如果佛所說的教理行果能久住世間,眾生就有出離苦海的希望。所以要紹隆佛種,令正法久住就要發菩提心。在這十種因緣之中,前五種是屬於外在因緣,後五種是屬於內在因緣。有了外在助緣,知道佛、父母、師長、施主、眾生都有恩於我們,為我們提供修行的條件,所以要以發菩提心來報答;但要想了生脫死,一定要自尊自重,懺悔業障,改往修來,求證菩提,續佛慧命,這才是發菩提心的內在推動力[18]。  總之,發菩提心有種種因緣,每個人的發心因緣各有不同。不管是利根鈍根,不管是登地菩薩還是凡夫,此菩提心平等無二,願見聞者皆發菩提心!三、菩提心的修法只發菩提心還不夠,最重要的是修菩提心。只發不修那就等於只說不做,所以,大乘行者修學佛法的過程,也就是修習菩提心的過程。只有經過精進修習,才有成就菩提果的可能。可見,菩提心是入大乘求取佛果的不二法門。修習菩提心的菩薩是究竟施主,如果有人對其輕毀損惱,起噁心,在生起噁心剎那間,即應墮落地獄經爾許劫;如果有人能心生敬信,彼信心之果,隨其所起信心的剎那,當享受無量劫殊勝果報。這在佛經中曾有記載,所以應頂禮歸依。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中對修菩提心讚歎言:於少有情作搏食,剎那施與一舖醊,輕心嗟來半日施,世人敬贊猶稱善。況於無邊諸有情,無上菩提大安樂,隨心所欲悉圓滿,恆時施與何待言。菩提心是由大悲而引發,故應讚歎。頌曰:「於諸佛子極珍重,罪垢不生善自增。誰具勝義妙寶心,於彼之身當敬禮。縱損彼者猶沾樂,安樂生處我歸依。」[19]菩提心的修法,在《佛說莊嚴菩提心經》中思無量義菩薩與佛陀的對答可體現:思無量義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修菩提心?何者是菩提心?」佛告思無量義菩薩:「菩薩修菩提心者非於眾生,菩提心者不可得。此心非色非見,法亦無有得者。何以故?眾生空故。」思無量義菩薩白佛言:「世尊,法相如是甚深,菩薩當云何修行?」佛告思無量義菩薩:「善男子,菩提心者,非有非造,離於文字,菩提即是心,心即是眾生。若能如是解,是名菩薩修菩提心。」[20]佛陀教導眾生要行中道,不應在二邊之見上起執,才能入不二法門,才能證性空之理。在菩提道次第里有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之分,這是一個大乘佛弟子的發心與行為的標準,是正行。而修菩提心是屬於上士道。修兩種菩提心:修世俗菩提心和修勝義菩提心[21]。 (一)修世俗菩提心首先要認識到由世俗而入勝義,世俗菩提心又可從願和行兩方面講,願菩提心是發願救度眾生;行菩提心是發願後行動。發菩提心,行更重要,修行者要了知自己所做是願還是行。修世俗菩提心又分兩個方面:入根本慧定時修自他交換和出定時違緣轉為道用。1、入根本慧定時修自他交換在入定時,菩提心就在定中修。一個發菩提心的行者,在修行中應該學著把的自己的安祥與快樂轉讓給別人,把別人身心的不安與痛苦拿來讓自己代其承受,這就是修自他交換。這個修法的功德非常大,能夠在很短時間內讓一個人的慈悲心速增長,能夠使一個人的性格變得柔和。眾生在輪迴中痛苦不堪,痛苦的根源是無始以來所作之業,之所以造作惡業無非是只顧珍愛自己而起。明明欲使自己安樂,由於一己之私心反至苦楚。既然苦由求自利而來,那麼欲離苦就要利他。所以土美仁波切在《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言:「諸苦生於欲自樂,諸佛生於利他心,由此自樂與他苦,確當交換佛子行。」故發心菩薩在修行中應以廣大博深之愛心,把自己的安樂施給眾生,把眾生的痛苦以己身相代替。只有在定中這樣修自他交換才是發菩提心之人的行為,要常常這樣發願:「願世間所有眾生痛苦自己代受,自己所有安樂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平時在生活中,特別是領導讓我們去完成某項任務時,要學會站在領導的立場考慮問題,換個角度,不能只考慮自己。所以做為正在修行路上摸索的佛弟子,應當好好發菩提心,努力精進修習菩提心,自他交換法是非常好的法門。2、出定時違緣轉為道用入定時可修自他交換法,出定時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逆緣,就要修習將違緣轉為道用。(1)將不欲意的四法轉為道用將無得轉為道用。財產被劫持,以善迴向待盜賊。比如有人把我們的財物偷去了,我們不要生嗔恨心,相反,在用功之際把所有的功德都迴向給他。這才是發菩提心者所應做的,如果嗔恨那個行竊之人,那麼,和世間沒有修習佛法之人又有什麼不同呢?平時所學的佛陀教法在現實生活中不起作用,那樣的話,發心只是空話。所以,在生活中每一個逆緣都可成為佛道上的助緣,只觀自己的心態就可知自己的心性。將痛苦轉為道用。無緣無故被殺傷,應以慈悲之心代對方受殺人之過。有人無緣無故來擾亂我們,也不要生嗔恨心,相反,要對他生起大悲心,發心代受一切罪過,把所有功德迴向給他。將誹謗轉為道用。如果有人無理誹謗於我們,也不要生嗔恨心。要可憐他,不斷讚歎其功德,以一顆寬大包容之心對待他,把功德迴向給他。將挖苦轉為道用。如果有人在眾人面前極力挖苦我們,也不要生嗔恨心。相反,把他看成是善知識,寬容他不等於說自己沒有自尊心,不要以極強的分別心去看待事情,要學習佛陀的平等心。(2)將兩種難忍轉為道用將反報恩德轉為道用。如果有人恩將仇報,也不要生嗔恨心。就如一個慈祥的母親一樣,無論自己的兒女多麼不孝順,母親的慈愛仍然呵護著兒女。修學菩提心的人也應該有慈母般的心量,對恩將仇報者如己之病重兒女,將難忍轉為道用。將侮辱轉為道用。如果有人侮辱我們,以傲慢的姿態侮辱我們的人格,也不要生嗔恨心。或許我們的智慧真的不如別人,我們應該把他們當作善知識。(3)將兩種盛衰轉為道用將衰弱轉為道用。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違緣。在遇順緣時不生傲慢心,在遇到違緣時不生怯懦心。生活中也許會遇到貧、病、魔、欺四苦,在痛苦面前不退道心,反而在逆緣面前更精進。將盛勢轉為道用。如果有人對我們恭敬讚歎,即使名震中外,財富豐厚,也不應該驕傲自滿。絕對不能以為自己多麼有名望,多麼富有,不可一世,修行人要有一顆平常心,一切都是身外之物。(4)將二境轉為道用將嗔境轉為道用。嗔心最難斷除,修行者要觀察嗔是在內還是在外?若是在內,則外敵不能傷害你,故應斷內嗔。如果一個人沒有調伏自己的嗔心,必然會與人結仇敵,而且仇恨相繼,嗔心不斷,怨怨相報何時了?以慈悲心來調伏自己,外境的怨敵也就自然而然消除。將貪境轉為道用。對世間五欲生貪心,越貪越難斷,障礙修道。六根對境,貪愛不已,如蟲視火為光明,撲之則身亡;如獸視槍響聲如美樂,尋之則遭殃;如蜂貪花之味,花瓣閉則殞命;如魚貪鉤上之餌,吞之則被釣;如像戀淤泥之涼爽,陷入則難出。正如蟲子等對境貪戀不舍利一樣,眾生所受苦亦由貪所至,所以,應該頓時捨去,斷除貪心。無論在定中還是在出定時,都可以修習世俗菩提心。定中修自他交換,出定則以平等心面對違緣。修了世俗菩提心,還要修勝義菩提心。(二)修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的修習也有兩個方面,一是入定時觀修離戲無執,二是出定時遠離實執。1、入定時觀修離戲無執在入定時要領悟到能取所取皆虛妄,遠離二取之境。「一切現象唯自心,心性本為離邊戲。領悟彼諸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要知道萬法唯心,了知能取的心與所取的境都是虛妄不實的,心境雙亡,這樣才是真正修學菩提心。2、出定遇貪嗔時遠離實執(1) 於貪境離實執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非常美好的境界,讓我們的身心感到舒暢,從而會貪戀不舍面對這些悅意的外境,一個修習菩提心的人應該把它看作是過眼煙雲,就如夏天的彩虹,瞬間即逝。所以要斷除貪戀,不起執著。(2)觀想一切痛苦為幻境由四大而成的色身是業報之果,人的一生中免不了有很多痛苦,有精神方面的痛苦,有肉體方面的痛苦。發菩提心的人應該知道這些痛苦如夢如幻,不是實有的。有這麼個故事:一個妙齡少女,有一天睡覺前泡了一杯茶,喝了幾口茶後馬上入睡。睡夢中自己結婚並生一子,終日勞累撫養孩子,孩子未及成人則夭折。夢此三苦,夢醒時茶竟然未涼。正如此少女所承受生子、勞作、喪子之苦皆在夢中一樣,一切痛苦如夢幻,不必去執著。正是因為實執為有才感到痛苦不堪,所以應該觀想一切痛苦為幻境。佛法中的二諦相輔相成,修世俗菩提心和修勝義菩提心也是不相離。勝義之理在世俗中體現,世俗中蘊藉勝義。修習菩提心,不離二諦。(三)修菩提心次第菩提心亦有其修習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關於修菩提心次第,將阿底峽尊者所傳各種教授分為二類:一類是從金洲大師傳來的七重因果的教授,一類是寂天菩薩入行論中所說的自他相換法。這兩派都是以出離心為基礎,進爾發大慈悲心救度有情共證菩提[22]。此論以三個要點為其框架,即出離心、菩提心、清凈見,稱為三種要道。三士道次第如整個房屋的結構,三種要道就是房屋的棟樑。清凈見是指離增益、損減二邊的中道正見,此見是大小乘一切道的命根,最為重要。有求解脫、希求涅槃之心即是出離心,再欲拔一切有情離生死苦、證菩提果,即是菩提心,在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中,菩提心屬於上士道,在上士道中修菩提心最重要。下面先分析金洲大師的七重因果修心法。1、七重因果教授在修七重因果教授之前,要先修平等心。凡夫的慈悲,看似慈心、悲心,實際非真正的慈悲。因為大多只是對自己的親友,並沒有把慈悲廣泛施與一切眾生。凡夫的頭腦中一般都存在親友、仇敵、陌生人等概念,並以不同的態度對之。這種慈悲不能培養出真正的菩提心,反而只是我執的延伸概念而已。所以要觀想一切眾生無分別,對一切眾生要持平等心,有了平等心境界,之後才有資格修習七重因果修心法。一知母,思維法界有情都是自己的母親。無始以來在六道中輪迴,死死生生,峨峨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屍,多於大地。每一生都有一個母親,即使在畜生道中,也有生育色身的母親,所以,每一個眾生可能都做過我們的母親。要不斷去禪思,諸有情為己之母,故名知母。二念恩,思維一切有情於我有恩。修成知母之後,下一步便要修念恩。以今生來說,母親懷胎十月,三年乳哺,推干去濕,咽苦吐甘,母親重恩,難以言表。既然每一個眾生都曾為我們的母親,對於我們的恩德就如今生母親一樣,故應感念一切眾生對我們有母般深恩。如此思維,就是念恩。三報恩,思維當報一切有情恩澤。在心中反覆思維,僅知母念恩是不夠的,必須回報。要思維怎樣對眾生施以最有利的幫助?怎樣才能解決眾生的痛苦困境?盡己之力,以實際行動回報眾生,這就是報恩。四悅意慈,見一切有情猶如愛子生歡喜心。悅意慈也就是慈心,是在修習知母、念恩、報恩之後所現,在心中生起願一切眾生可以得到快樂的真切心愿。龍樹菩薩曾說過:具備慈心之人,即使沒有任何其他成就,其功德已是不可思議,人與天神、毒藥、武器等都不能傷一個有慈心之人。故應對眾生有此悅意慈。五大悲,思維一切有情於生死中受無量苦,我當如何令其得離此苦。有了慈心為基礎,再進一步修大悲。沒有慈心,不可能有真正的大悲。如在生活中見到豬被屠殺,目睹那種慘痛情景,應思維被殺之豬可能過去生曾為我母,由此而生起悲心。進而發願,但願一切眾生永離痛苦,這就是大悲。六增上意樂,恆常思維自己應該擔負令諸有情離苦得樂的重大責任。增上意樂也就是利他之心,在生活中應思維承擔令眾生離苦得樂之重任。七菩提心,須有兩種欲樂:即欲度一切有情出離苦海和欲成無上菩提。若但欲利他,不求成佛,那只是大悲心,不是菩提心。若但求成佛,不為利他,那只是自利心,也不是菩提心。菩提心一定要具備「為利眾生」和「願成佛」,二者缺一不可。欲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必須成就佛道,以圓滿的智慧去化導,發成佛之心就是發菩提心。在菩提心生起之後,修行者才正式入於大乘,成為一個真正的佛子。(1)於其漸次令發定解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這裡有三重要,初重要者,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心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悲初重要;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劫無量,見己怯畏,退墮小乘。非惟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於自苦樂全不顧及,於利他事毫無厭離,故易圓滿一切資糧,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義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總欲離苦,數數天思維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例如親有苦而不能安忍,怨敵有苦而心生歡喜等;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由其是漸次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2)如次正修修習希求利他之心。於諸有情令心平等,修此一切成悅意相,修慈,修悲,修增上意樂。修有情無貪嗔等煩惱之相,於有情自離貪嗔令心平等,緣親友修平等,遍緣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對有情念一切欣樂厭苦皆悉同故,對自己當思維從無始來於生死中雖一有情亦不可得,貪誰嗔誰?故應平等;修一切成悅意相,修次中篇云:「慈水潤澤內心相續,如濕潤田,次下悲種易於增廣,故心相續以慈薰習,次應修悲。」要修知母、念恩、報恩。修慈所緣,令不具足安樂有情獲得安樂。修悲所緣為苦,令苦惱有情離此苦。修增上意樂, 在修習慈悲之後,應思維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故為發心為有情成辦利樂。修習希求菩提之心。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然僅此猶非滿足,由思維身語意三業功德,先應儘力增長凈信,信為欲之因。信雖有多種,然大悲心為用,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明所修果即為發心。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這是金洲大師傳來的七重因果的教授,發菩提心者可依之修習。2、自他交換教授自他交換修心法始於寂天,寂天菩薩在《菩薩入行論》中有關菩提心的修習方法,那就是自他交換。一思維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先思維修自他換的功德和不修的過失,例如由利他故成佛,唯自利故只是凡夫等。二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思維自他相換的心定能修起,譬如父精母血,本非自身,卻由往昔習氣也能生起我執。三修習自他相換法次第。首先應對治兩種障,一是覺自他二身各不相關。應思維自他是相對安立之法,如在此山時覺彼山是彼山,到彼山時也覺彼山是此山,不比青就是青,黃就是黃,絕對不同;二是覺他人痛苦,無損於我,不須顧慮。當觀自他相依而存,猶如手足,足痛雖無損於手,但並不因此手就不去治足的病。其次是正修。一是思維凡夫無始以來由愛執我所生過患,令我愛執未生不生,已生者斷,不再生起。二是進而思維諸佛菩薩由愛他所生一切功德利益,令愛他心未生者生,生已增長,安住不退。最後乃至出息入息,都修與有情樂,拔有情苦。這是利根眾生修菩提心的簡捷方法。在修自他交換之前要先修平等舍心[23]。以上講述了七重因果修心法和自他交換修心法,行者要依之而行,真正去修菩提心。此外,在《瑜伽師地論》里也有關於菩薩修行之法,發心菩薩在漫長的修學之路上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善修事業,謂修菩薩行者,於種種財法惠施眾生,無所吝惜;諸佛戒律,堅守護持;遇諸苦難,忍受無悔;諸正法行,精進無怠;安住禪定,心不散亂;以正智慧,照了諸法;乃至種種行業皆悉修習,是為善修事業。方便善巧,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有情,或於聖教有未入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脫;乃至諸戒律儀,受持毀犯,種種方便,令諸有情,皆得利益,是為方便善巧。三、饒益於他,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有情,或以布施,或以愛語,或作利他之行,或與隨類同事,令其皆得安樂,是為饒益於他。無倒迴向,謂修菩薩行者,於己所修一切善業,及方便善巧饒益之行,以凈信心,迴向於他,而求取無上正等菩提;終不以此所集善根,倒求世間果報,是為無倒迴向[24]。《入菩薩行論》中關於眾善迴向言:「如是所修一切行,我今所積諸善根,以彼迴向諸有情,悉令解除一切苦。有情諸病所逼惱,乃至盡其病癒時,願我為醫或為葯,或為侍疾看顧病人。若遇凶年饑饉劫,願我化身供飲食,降澍食飲如甘霖,普為有情除饑渴。有情貧睏乏資財,願我成為無盡藏,隨心所欲諸資具,莫不現前咸備陳。」[25]總之,修習菩提心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修習的方法也很多,要做到難行能行,不管遇到什麼境界,都不要退失已發起的菩提心。四、菩提心的退失及護持殊勝的菩提心在種種因緣下發起,也會由種種外緣而退失,故應護持令其不失。《勸發菩提心集》里引《大莊嚴論》云:「菩薩發心有四種大。一勇猛大,謂弘誓精進甚深難作,長時隨順故;二方便大,謂被弘誓鎧,已恆時方便勤精進故;三利益大,謂一切時作自他利故;四齣離大,謂為求無上菩提故。」又言:「菩薩發心以大悲為根本,以利物為依止,以大乘法為所信,以種智為所緣」[26]。如此殊勝的菩提心,卻也有其退失之緣。(一)菩提心的退失種種外緣,令發心不堅固者退失菩提心,這皆由於眾生善根性劣弱,在強大的惡法壓力下無法抗拒,易被外境轉而退失初發心。1、五法退菩提心發心不堅固者易退菩提心,《涅槃經》中講有五法會讓眾生已經發起的菩提心退失。 一樂在外道出家。謂人之出家,當從正法修習善業成菩提果,若從外道,則增諸邪見,作不善業。如果這樣,菩提心就非常容易退失。二不修大慈之心。謂修菩薩行者,當以平等大慈之心,愛念一切眾生,與其清凈法樂,然後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菩提心就易退失。三好求法師過罪。謂修菩薩行者,奉承師長如事父母,聽受其教,則菩提之果可成。若窺伺以求其過,則不惟無聽受之誠,且虧事師之道,菩提心怎能不退呢?跟隨師長學習佛法,而不是尋師之過。好求師過,易退菩提心。四常樂處在生死。謂修菩薩行者,當勤精進,以求出離,則菩提之果可成。若貪戀五欲,造諸惡業,於諸生死心無厭離,那麼,菩提心一定會退。五不喜讀誦經典。謂修菩薩行者,當信受如來所說經典,誠心讀誦,求其妙義,依解進修,成菩提果。若不喜樂受持讀誦,則所修之行,無所依據,菩提心也易退。2、四事退菩提心在《菩薩地持經》中有四種緣、四種因、四種力令菩薩發菩提心,菩薩發菩提心堅固不退,但若是由他力、方便力而發者則心不堅固,遇四事便會退失菩提心。所言四事即:種性不具、惡知識所攝、悲心微弱和怖畏生死[27]。一種性不具。不具有成佛種性。即佛及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證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變者,與後天修行而得者二種,前者稱為本性住種性,略稱性種性,後者稱為習所成種性,略稱習種性。若種性不具,則易退菩提心。二惡知識所攝。惡知識為「善知識」之對稱,又作惡友、惡師。即說惡法與邪法,使人陷於魔道之惡德,教做惡事的壞師友。《長阿含》卷十一《善生經》舉出六惡友,即方便生欺、好喜屏處、誘他家人、圖謀他物、財利自向、好發他過等。又舉出親惡友之四事,即飲酒時友、博戲時友、淫逸時友、歌舞時友。被惡知識所攝,則易退菩提心。三於諸有情悲心微弱。悲,意為拔苦。諸佛菩薩不忍十方眾生受苦而欲拔濟之,其心稱大悲,乃佛菩薩為救度眾生痛苦之悲愍心。對一切有情若無悲心,也就不能發菩提心。悲心微弱,易退失菩提心。  四於生死苦生怖畏心。生死,指有情的出生與死亡,即生、老、病、死四相中的最初與最後。此生死之苦痛,佛教將之列為四苦或八苦之一。或將生相依其形狀分成胎、卵、濕、化四生;將死相分成命盡死、外緣死二種。在六道中輪迴生死,苦不堪言,若於生死苦生怖畏心,則易退失菩提心。初發心一定要堅固,於諸眾生起親屬想,無攝親屬之過,於諸眾生起真凈心,所發菩提之心才能成就菩提之果。3、菩提的三障除五法、四事之外,菩提有三障會障礙發心菩薩證菩提果。《辨中邊論》卷上雲菩提有三障:一、不生善法。二、不起正思維。三、資糧未圓滿。又雲於菩提分有別障者:於事不善巧,懈怠定減二,不植羸劣性,見粗重過失。於四念住,有於諸事不善巧障;於四正斷,有懈怠障;於四神足,有三摩地減二事障。一者於圓滿欲勤心觀,隨減一故。二者於修習八斷行中,隨減一故;於五根、有不植圓滿順解脫分勝善根障;於五力有羸劣性障。謂即五根由障所雜有羸劣性;於七等覺支有見過失障,此是見道所顯示故。於八聖道支,有粗重過失障,此是修道所顯示故[28]。遇五法、四事退失菩提心,障礙菩提果的成就,故應好好護持已經發起的菩提心。(二)菩提心的護持為了不退失菩提心,就要對其護持。關於對菩提心的護持,經論中皆有記載。1、十種三昧護持在《佛說莊嚴菩提心經》中有關護持菩提心共有十種三昧,經云:爾時迦葉婆羅門復白佛言:「世尊,如是發菩提心者有退轉不?」是時佛告迦葉婆羅門言:「如是發菩提心者,於解脫中無有退也。複次善男子,復有十三昧護持菩提心,何等為十?發第一心法寶三昧所護持。發第二心堅固三昧所護持。發第三心不動三昧所護持。發第四心不退三昧所護持。發第五心寶華三昧所護持。發第六心日光三昧所護持。發第七心一切義三昧所護持。發第八心智照三昧所護持。發第九心諸佛現在前三昧所護持。發第十心首楞嚴三昧所護持。」[29]真正發菩提心者,在三昧力的護持下不易退失,如上經中所述,有法寶三昧乃至首楞嚴三昧護持行者,令其心堅固。除此以外還有佛菩薩的願力護持行者。2、佛之願力護持只要發菩提心,就會有佛菩薩加被;只要菩提心不退失,就會得到佛菩薩護持。在《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里也有關於護持菩提心記載:佛陀聲明如果有人今於佛前聞是法已,在佛涅槃後於末世中,若能於此正法書持讀誦者,當知是人愛樂聖道發菩提心,佛即以佛力護持。因為佛陀於往昔求菩提時,於一阿蘭若處遇一苾芻宣說此法,當暫得聞是法時,涕淚悲泣,即自思維,宿世中以何業障於此正法先不得聞?作是念已,即取摶食施彼苾芻。後復白言:「如所聞法我不能知。我今樂聞願為廣說。」時彼苾芻,如其所應為其宣說。佛於爾時聞是法已,即發願言:「願我當來以此正法,於末世中加持護念,廣為眾生宣布演說。」[30]3、隨順菩提門護持佛以悲願護持行者,行者自身亦應隨順菩提,切莫相違。真正發起菩提心,應新近善法,遠離惡法。應隨順菩提,不與菩提相違。《安樂集》續中言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一者無染清凈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本來是無染清凈的,如果為自身求樂,那就是違菩提門。所以說無染清凈之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凈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凈處,如果不發心拔除一切眾生痛苦,令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就是違菩提。所以說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三者樂清凈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之處,如果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那就是違菩提門。所以一心專求生凈土、證菩提才是順菩提門[31]。所以,凡是發菩提心的修行者,都應該順菩提門,切莫自違菩提門,違失本願,那就是自設障礙。《菩提行經·護戒品第三》中云:「持戒為護心,護之使堅牢。此心不能護,云何能護戒?」[32]發起大菩提之心,就要修菩提心,更要護持菩提心,切莫令其喪失。總之,對於有如此殊勝功德的菩提心,未得令得,已得令其守護不壞。《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記載有關菩提心的儀軌修法,既然是屬於上士道的修心法門,則需對已得之菩提心守護令其不失。為於發心增歡喜故,應當修學憶念勝利,在《華嚴經》中廣為宣說菩提心的功德,所以應仔細閱讀堅固菩提心;正令增長所發心故,應不舍所發心愿,在佛菩薩前立誓願,願成佛度眾生,不舍此願。學令增長,晝夜精進,令其增長;為利有情而發其心,應學其心不舍有情,攝受不舍有情,於菩提心所緣及其勝利共同增長,應當守護;修學積集福智資糧,廣修福田,積集二種資糧,供養三寶,雖未具足清凈,然而仍在增長菩提心;斷除能失不清凈之黑法,受行不失清凈之白法,斷除黑法即是白法。《大寶積經·迦葉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菩提心,或不現行。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證菩提中間,不忘失菩提心,或能現行,此即願心學處。比如不應欺騙蒙蔽師長,應對師長尊重啟白等等。令菩提心不退失,在日常行住坐卧中勤加護持。五、修學菩提心的現實意義(一)向道的動力菩提心是向道的動力。如果一個人從小立志要上大學,那麼他從小學開始,就會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學習;如果一個人立志要做個軍官,那麼他從小可能就會非常注重鍛煉身體;如果一個人立志要擁有一個跨國公司,那麼他就會為達到目的而精心策劃;那麼,如果一個人要想成就佛果無上菩提,他也一定會為此而精進修行。六度波羅蜜做為菩提的正因,四無量心、三十七道品諸善行共相助成,一定會無事不辦。凡做事皆以欲求心在先,成就菩提也一樣,要先發菩提心才有成菩提果的可能。所以,菩提心是向菩提果邁進的原動力。發心成就菩提,就要修學成就之法,親近善知識是修學一切佛法的基礎。要親近善知識才能趣入佛法,趣入佛法後,思維人身難得,才能策勵自己,起大精進修學佛法。《菩提道次第廣論》里講修學佛法有三士道。若不能脫離惡趣,就沒有修學佛法的機會,更不能出離生死成大菩提。若對於現世五欲塵色聲香味觸的享受貪求不能止息,對三惡趣的苦不知怖畏,就不能厭三界苦而勤求出離。所以最迫切最淺易的應當先修下士道。先應思維人身無常,才能怖畏惡趣,由怖畏惡趣,才能至誠皈依三寶,深信佛說因果道理,止惡修善,由此才能遠離惡趣;僅修下士道,雖能生人天善趣,終不能脫三界生死輪迴。因此,應進修中士道。思維生死諸苦過患,對於三界生厭離心。進而研求三界生死的起因,是一切煩惱和有漏業,發起斷除的決心。真正認識戒定慧三學是斷煩惱的唯一方法,精勤修學,由此才能出離三界生死。所以在修上士道之前,必須先修中士道;修中士道後,進一步就該想到一切眾生沉沒生死苦海,只是自己解脫生死,仍不能救度一切眾生。為欲救度一切眾生,自己必須成就無上佛果。由此發起菩提心,求受菩薩戒,學習六度成熟自身,修學四攝成熟有情,就是上士道。所以菩提心是求取佛果的動力。獲得暇滿的人生非常不容易,沒有生在三途、邊地、長壽天,再具有自他圓滿,當今生已經獲得修行的機會時,一定要把短暫的生命用在修學上。如在漆黑的夜空中偶爾閃耀出瞬間的雷電光一樣,由於佛的恩惠,加之我們自己前世修的福德,使得我們在萬劫的輪迴中,今生產生了一線行善的念頭。由此看來,行善的願望是如此脆弱、短暫,而作惡造孽的念頭又如此強大、長久,並且又很難去掉。這種作惡的念頭除了立志成佛的菩提心之外,其他的善行很難對治。因此,在無數劫漫長的路上,佛陀把樹立菩提心視為最有意義之行。菩提心是成佛的保證,要想消除世間一切苦難,要想獲得此生和來世的永恆的幸福,就永遠不能放棄發菩提心。樹立起菩提心之人,便會立刻受到處在輪迴牢籠中眾生的稱讚,成為修行的菩薩,受到一切有情的尊重。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如果日夜六時心中唯求解脫自在之境,這就是成就了出離心。在出離心的基礎上,一個人一旦樹立起菩提心,便會使身心達到凈化。佛陀以其無上的智慧發現,菩提心比任何東西還要珍貴。因此,要想使眾生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必須牢固地樹立起菩提心。在沒有發菩提心之前,你所做的一切善事如同芭蕉樹一樣結一次果便會枯死。而出於菩提心所做的善事則像常青的果樹一樣不停地結出果實,並且越摘越多。一個人雖然作了極大的罪孽,但是只要他有勇氣就能去掉恐懼心理。發菩提心也如此,能在頃刻間從罪孽的報應中解脫出來。因此,害怕造孽、畏怯因果的人們一定會樹立菩提心,願早日達到佛果涅槃境界[33]。所以,菩提心是成就佛果的種子,是向道的動力。(二)助人的源泉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佛弟子,做使佛教發揚光大不可缺少的載體,缺少不了的是奉獻精神,而這種奉獻包含著利益眾生的成分。如何去利益眾生?以何種方式利益眾生?在為眾生奉獻的過程中如何能盡心竭力?發菩提心就是動力,發菩提心就是源泉。發菩提心利益眾生,應該使自己具有攝受眾生的能力。在《勸發菩提心集·顯勝門》卷上云:「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不共世間甚希奇法。何等為二?一者攝諸眾生皆為眷屬,二者攝眷屬過所不能染。」又言:「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於諸眾生髮起二種善勝意樂:一者利益意樂,二者安樂意樂。利益意樂者,謂欲從彼諸不善處拔濟眾生,安置善處;安樂意樂者,謂於貧匱無依無怙諸眾生所,離染污心,欲與種種饒益樂具」[34]。發願攝受一切眾生,求證無上菩提;發心救度苦海中的眾生,讓眾生也證無餘依涅槃。最初發心是以大悲為首,有了悲心就會發種種大願。比如說願將自己先世及今生所種的所有的善根施與一切無邊眾生,以此功德迴向佛果無上菩提!願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聞法而信樂,舍離一切煩惱,減少苦楚,最後都能脫離苦海!願能令一切眾生髮菩提心,並且能常隨佛學,得到佛菩薩的護持!願舍自己的身命財產攝受眾生,荷擔如來正法!如此之類的大願,都是發菩提心菩薩在悲心的推動下而發,如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一樣,能成就無量功德,普被眾生。發菩提心的菩薩廣行六度萬行,但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緣,否則本欲度人反被人度。要遠離那些教人貪求五欲之樂、捨棄善法的惡知識,要遠離諍訟場所,要舍離放逸散慢懈怠。發菩提心的人在現實生活之中,應該親近善知識,應該有助人為樂的精神,應該精進用功辦道[35]。從悲發生大菩提心,由菩提心而生利他之用。發菩提心者悲心堅固,才能發起一切菩薩行,因為菩薩是緣一切眾生為境界,而眾生是現種種苦痛相。發心的菩薩常起愛念眾生之心,對於自己身心則無所顧惜,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眾生,難行能行,難作能作。如佛在諸經中都有說,一切眾生於諸趣中有種種苦,如其所應極大苦惱,菩薩常為眾生悲憫觀察。所謂地獄趣中有種種苦,業火燒燃,長時無間,苦惱無盡。如世盜賊種種治罰,系縛毆打鐵叉驅逐,斷截身分受諸苦惱,此苦亦然;餓鬼趣中有其種種極饑渴苦……故由悲而生救拔之心,由此心而廣濟有情。殊勝的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為根本,此「悲」是由觀眾生而產生。如《聖法集經》中云:「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諸菩薩不應修多種法門,但於一法而自勤行,即於一切法如掌中得。何等一法?所謂大悲。諸菩薩乘此大悲,即於一切佛法如掌中得。』」[36]在現實生活中,發菩提心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能日夜都在迫切地欲消除一切眾生痛苦,對一切眾生之苦都如不忍見自己親人受苦一樣,所作所行皆為眾生,這才是真正利他。發菩提心就會有堅固的利他之心,就會在生活中見義勇為、公而忘私、助人為樂、樂於公益事業,所以菩提心是助人的源泉。綜上所述,可見菩提心是入大乘的不二法門,發菩提心,修持菩提心,對佛學佛法之人來說是必經之途。特別是在大乘佛法的修學過程中,發菩提心非常關鍵,所以大乘佛教也特別重視菩提心。本文通過對菩提、菩提心殊勝功德的讚歎,從而勸導眾生髮菩提心、修習菩提心、護持菩提心。進而讓醉生夢死的人們好好把握現在,讓所發起的菩提心作為生活中的精神支柱。菩提心是成就佛道的動力,菩提心是行菩薩道的力量源泉。種下菩提種,早結菩提果。沉迷在無邊苦海中的眾生,了解了菩提,怎能不生起求取菩提之心?發了菩提心的修學者,菩提心有這麼殊勝的功德,又怎能不去好好珍惜?正在精進行持的菩薩們,在菩提心的推動下,相信在邁進佛果的路上會有無量眾生受益。佛道無上,眾生本自具,誓願成就!眾生無邊,沉迷在苦海,誓願度脫!二十一世紀的佛教接班人,讓我們發廣大心,去追求無上菩提,去拯救苦海眾生,在佛法光芒的沐浴下攜手共進吧!

  本文轉自【佛教在線 - 佛法論壇】,原文地址:http://bbs.fjnet.com/thread-180906-1-3.html###
推薦閱讀:

《佛教格言》連載之「勝進心·出離心·菩提心—發菩提心」
5.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
慈悲心和菩提心的關係?
土登翁修堪布:生命悲喜的組合

TAG:菩提心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