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教父邵逸夫的另一面:是傳奇也是凡人
明星電影電視音樂圖片娛評人物電影教父邵逸夫的另一面:是傳奇也是凡人邵逸夫離世騰訊娛樂[微博] 2014-01-07 23:5147[摘要]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壽107歲。這位「香港影視界泰斗」集多重身份與一身。與此同時,這位大佬也有著世人不甚熟悉、甚至是始料未及的另一面。
邵逸夫先生生前照片騰訊娛樂專稿 文/以沫 策劃/子時 特別鳴謝:魏君子 竹聿名 阿蒙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壽107歲。這位「香港影視界泰斗」擁有包括娛樂業大亨、TVB創辦人、慈善家、爵士等在內的多重身份,這些頭銜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軌跡,在娛樂工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並且成就了一代人的美好記憶。他對於慈善事業的付出和努力功德無量,他的人生在世人眼中堪稱傳奇。同時,這位大佬也有著世人不甚熟悉、甚至是始料未及的另一面。比如:他慷慨做慈善,經營卻極為節儉;他90歲高齡迎娶第二任妻子,多情卻長情;他早立遺囑,曾與兒子斷絕關係,顯得不盡人情;他也有太保守「看走眼」的時候……雖然很多信息都是幾經轉手、難以求證,但正是這些有趣的故事和生活的碎片,或許可以拼湊出最為真實、有血有肉的邵逸夫——作為凡人,也是傳奇。
邵逸夫一手創辦了邵氏帝國,在經營成本把控上極為慳吝摳門?節約成本必須錙銖必較今年6月,功夫導演劉家良逝世的時候,其遺孀翁靜晶曾當眾向邵逸夫追討欠賬。據說當年劉師傅與邵氏公司簽下分花紅的合同,但三十年來卻一毛錢沒得到。究竟邵氏當初對待旗下導演是否過於苛刻,業內一直眾說紛紜。「邵逸夫的『小氣』是出了名的。」香港電影研究者阿蒙說。在金錢這一層面,邵逸夫呈現出矛盾的兩面:一方面他大手筆做慈善,二十幾年來共捐給內地47億港元;另一方面,他在經營成本把控上又極為慳吝,甚至錙銖必較,與大多數香港老闆並無差別。早年許多跟邵氏合作過的電影導演都曾領教過邵逸夫的這份慳吝。其中一個流傳甚廣的案例,是說當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龍毛遂自薦到邵氏,片酬要價1萬美金。邵逸夫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並將價碼壓至2500美金,導致李小龍轉投競爭對手懷抱。還有一個頗為有趣的小故事,說當年有劇務向邵逸夫申請20元餐費去買100個生煎饅頭,結果邵逸夫沒批,因為公司內部食堂的饅頭才一毛錢一個。尤其在邵逸夫的第二任妻子方逸華主事時期,邵氏吝嗇的作風曾引發很多人不滿。香港電影研究者魏君子在微博上撰寫紀念邵逸夫的長文,裡面提到很多從邵氏出來的導演和明星都會講到的一個笑話:方逸華會在審片時通過「數人頭」的方式來核查群演數目。預算報上來多少個臨演,片中就必須出現多少臨演。據悉,當年邵氏公司實行「月薪制」,即便是姜大衛、狄龍等明星也要按月領工資。當年很紅的鄭佩佩(微博)進城買東西也要像普通人一樣坐公車。不過,邵氏會向員工提供住宿、飲食等便利的生活條件,以便幫他們降低生活成本。「邵氏幾千員工想要順暢運作,節約成本是理所當然。」香港電影研究者竹聿名說。後來邵逸夫轉投電視領域創辦TVB,捧紅一眾明星,但近年來這些明星卻紛紛選擇離巢出走,原因之一便是片酬太低——「我很紅,但我特別窮」,這是鄧萃雯回首昔日在TVB時生活的總結。儘管如此,這位傳奇人物在他的TVB員工們心中仍舊地位高達,稱他是「有遠見的企業家,養活了香港很多人」。香港知名學者、作家馬家輝也在悼念文章(微博)中寫道:「在邵氏旗下企業工作過的人都知道, 對於薪酬高低的水平標準, 老闆與員工之間容有異議, 但對於員工在專業專才上的提升, 老闆總是支持並獎勵。」據稱有的導演當年在邵氏拍攝影片簽了合約,一直到今天都還有版權費收,由此可見邵氏當年確實規範。
邵逸夫和兩任妻子同桌而坐,左為原配夫人黃美珍,右為現任夫人方逸華。多情?兩任妻子陪伴百歲人生縱橫香港娛樂圈幾十年,旗下明星無數。邵逸夫的身邊往往是美女如雲,他也常說愛和女明星出街跳舞吃飯,他很有趣地自我評價「風流但不下流」。方逸華也直言,邵逸夫喜歡跟女明星聊天。早年邵逸夫與旗下女星雖有一些緋聞傳出,但都無傷大雅。在擁有如此龐大強盛的娛樂帝國的情形下,比起同等級別的其他大佬,他的「緋聞」其實寥寥可數。確切的說,邵逸夫在婚姻問題上稱得上長情。他一生共娶過兩任妻子,且都是相濡以沫多年。與髮妻黃美珍相識於青年時期,當時正在東南亞辛苦創業的邵逸夫經由新加坡富豪余東璇引薦認識了黃美珍,兩人一見鍾情。30歲那年,邵逸夫突破層層阻礙如願與黃美珍結為夫妻,黃美珍為邵逸夫生下兩子兩女。兩人的婚姻維持了整整50年,直到1987年,黃美珍於美國病逝。邵逸夫雖忙於事業、疏於家庭,但髮妻在他心目中仍然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黃美珍去世時,邵氏公司停產一年為她哀悼。1952年,邵逸夫與彼時是紅歌星的方逸華相識。1957年他進軍香港市場創立邵氏公司,方逸華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進入邵氏工作。期間方逸華成為邵逸夫策略的忠實執行者,幫助他奠定了香港娛樂教父無人可比的地位,兩人至今相伴也有四十年。邵氏影城現任製片總監黃家禧曾說過,「沒有方逸華,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邵逸夫的子女並未子承父業,反倒是方逸華,始終忠誠執行邵逸夫的指令,成為其最為信賴的伴侶。在髮妻去世十年後,已屆90高齡的邵逸夫在拉斯維加斯與60歲的方逸華註冊結婚。在隨後的訪問中他直言,這段婚姻不僅是給方逸華一個正式的名分,更代表著她日後的幸福。
據稱,邵逸夫當年為挖角林黛,見面時曾親自為她斟茶,並開出林黛原東家兩倍的片酬。狠角色?眼明心亮、懂得取捨很多人認為邵逸夫是商業奇才。他在各種身份的轉變上遊刃有餘,他的思維、策略、膽識在當時的電影市場沒人比得上。這是許多人的共識。在知天命之年放棄東南亞的事業奔赴香港重新開始,年過古稀時又轉而進軍電視行業打造TVB,這樣的魄力不是人人都有。竹聿名用粵語中的「斬手指」這個詞來形容邵逸夫的果敢利落:「邵逸夫對於電影的熱愛毋庸置疑,但在當時香港電影市場走向衰落時,他竟然能割掉心頭肉,將邵氏公司『放棄』轉投電視行業,縱觀影視圈這麼多年再沒有別人可以做到。」當然,在早年經營邵氏時,邵逸夫也絕對是個「狠角色」,最典型的案例是邵氏與電懋的挖角事件。當時邵氏白手起家初成立,沒有大明星。邵逸夫許下重金,想要挖當時競爭對手電筒懋公司的頭牌明星林黛。據稱邵逸夫約到林黛後親自為她斟茶,並且將準備好的合約擺在林黛面前,開出的片酬是電懋的兩倍,最終林黛轉投邵氏。在果斷挖角之餘,邵氏也時刻嚴防死守避免「被挖角」。當時籍籍無名的李翰祥在邵氏拍攝《貂蟬》走紅後立刻成為各大電影公司眼中的紅人。但邵逸夫完全不擔憂,因為李翰祥已經與邵氏簽了一份長達8年的合約。旗下導演、演員及合作者胡金銓、王羽、鄒文懷等相繼出走邵氏,或許也與邵逸夫本人強勢的管理風格有關。但與此同時,他也有知人善任、寬厚仁義的一面。1963年李翰祥倒戈出走,奔赴台灣自組國聯公司,並帶走了邵氏一半的人馬。邵氏與國聯曾經展開激戰,手握東南亞大批院線的邵逸夫更拒絕發行任何國聯公司拍攝的電影,最終李翰祥敗走台灣。後來李翰祥特別製造與邵逸夫的「偶遇」,提出想要重回邵氏的請求,而彼時的敵人邵逸夫竟出人意料同意。阿蒙這麼評價邵逸夫的處事方式:「你反骨的話我不會給你出路,你失意的時候我也不會斷你的活路。」
邵氏帝國旗下養活了幾千名員工,「重利」在邵逸夫的眼中並不是缺點。重利?兩千員工,講感情就會死台灣導演李行提到這樣一件事:當年他拍電影《秋決》時,邵逸夫曾準備出資。但在發現《秋決》缺乏故事性、更重人文情懷之後,又取消了投資。後來李行在私下裡將《秋決》播放給邵逸夫看,他非常欣賞,但也表示倘若再重來一次,仍然不會投資。李行明白,邵逸夫是在用商人的敏銳眼光經營電影。邵逸夫一點都不掩飾自己對於商業片的偏好。某次接受採訪時他就坦言「經營邵氏影城,是做生意。如果拍一部純藝術的電影,……少人看,就少得益。如果香港人喜歡藝術,可以去藝術中心。我寧願捐錢給藝術中心,做藝術節。但是拍電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話雖如此,但竹聿名覺得,邵逸夫並不會認為自己公司出品的影片沒有藝術感,邵氏有句口號,叫做「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這些年來,邵氏出品的電影不乏影迷們心目中的經典,而平日被詬病最多的TVB電視劇,也當之無愧為國人帶來無法磨滅的美好記憶。關於生意人邵逸夫「重利」,還有一些小故事,讓他現實得非常可愛。魏君子介紹,「張曾澤因為拍《路客與刀客》大賣被邵氏撬至麾下,並被邵逸夫奉若上賓。但隨後其作品《紅鬍子》 遭遇票房慘敗,邵先生片場再遇他便視而未見。不久張曾澤拍完《吉祥賭坊》 ,邵逸夫看完喜形於色,請他吃飯,態度又恢復熱忱。」在《南方人物周刊》關於邵逸夫的報道中也提到,李翰祥執導的電影《後門》 拿到了亞洲影展所有獎項,但邵逸夫並不買賬,他直言拍片子必須要賺錢,不是為獲獎。邵氏影片曾經多次在各大影展稱霸,據稱邵逸夫本人也相當重視影展,曾經為旗下電影積極謀求過東南亞之外的榮譽,譬如參展歐洲三大電影節等。據竹聿名介紹,邵逸夫本人也曾親自帶隊參加影展。關於邵逸夫重利輕感情,邵氏老員工田豐回憶起邵逸夫曾講過的一句話:「我有兩千多員工,我講感情不講死了嘛?」
邵逸夫(右二)一生運籌帷幄,卻也因太過保守錯失簽約李小龍(左二)的機會看走眼?有些保守,不願冒險邵逸夫從影半生,捧紅狄龍、姜大衛等諸多明星,卻也錯失不少絕佳的合作機會。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與李小龍之間的故事。當時李小龍在美國發展不順計劃回港,本想要投奔最為強大的邵氏公司。據傳他當時開出的價碼是一萬美金,但邵逸夫並未答應,並且在李小龍看來他的態度也有些傲慢。彼時邵逸夫的左膀右臂鄒文懷已經出走邵氏自立門戶成立嘉禾公司,並以「分紅制」的方式最終邀請到李小龍加盟,由他主演的《唐山大兄》在香港創下票房記錄,幫嘉禾打開局面賺到大錢。無獨有偶,在邵氏因參演《大軍閥》一舉成名的許冠文(微博)曾經將自己寫的劇本《鬼馬雙星》 交給邵逸夫,希望能與邵氏合資拍片、五五分成,被邵逸夫斷然拒絕,理由是「劇本太差」。不死心的許冠文找到嘉禾,最終達成合作,《鬼馬雙星》當年在香港拿下625萬的高票房。影視界大亨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竹聿名認為,這其實是情理之中。他分析,當時的邵逸夫略顯保守,可能已經有些跟不上時代了。事實上李小龍和許冠文對邵氏公司開出的條件在當時看來可能並不高,但對於還在維持工廠式運作的邵氏來說,沒有辦法去冒險,也不可能去做突破。「一旦支持了李小龍、許冠文,邵氏內部其他導演怎麼辦?一切都會被打亂。」竹聿名說,這與當時李修賢錯失周星馳大抵是一種情形。
2006年亞太影展上,邵逸夫的大兒子邵維銘代其領取「終身成就獎」父子情斷?傳奇人生也有家務事難斷邵逸夫一生傳奇,功勛卓著,卻也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務事。他與第一任妻子育有兩子兩女,子女從小就在新加坡由邵逸夫的兄長幫忙撫養。後來兩個兒子入主邵氏董事局,幫助父親處理事業。直至1981年,大兒子邵維銘不滿意方逸華進入邵氏掌權,因而與二兒子一同退出董事局,並移居新加坡,父子從此斷絕關係長達二十年。2004年的時候,有記者問起,邵維銘直言不會再回香港,並且反嗆記者「為什麼要回去」。冷戰持續到2006年,邵逸夫在亞太影展榮獲「終身成就獎」,一向鮮少露面的邵維銘突然高調出現代父親領獎,並被拍到與父親和方逸華共進晚餐,引來外界關於繼承人有變的揣測。對此方逸華不置可否,邵維銘也笑說與阿方姐好得很。而據傳早在多年前,邵逸夫就已經立下遺囑分配身家,原因是不想讓自己的4個子女與方逸華在日後產生糾紛,這種做法被香港業界連連稱道。不過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關於邵逸夫的家庭生活,曝光的信息並不多。至於父子反目二十年,其中內幕如何外人也實難揣測。但另一方面,或許這也體現邵逸夫堅決利落的一面——面對妻子和兒子,誰來掌控他所擁有的這艘航空母艦,他相信、並且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結語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被稱為香港影視界泰斗的邵逸夫,每年觀看六七百部影片,即便是古稀之年也要堅持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十足工作狂,或許也是成就娛樂帝國所必需。晚年時,邵逸夫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多變化,他曾經每周四次打高爾夫球,每天早上要做45分鐘氣功。他的養生之道是「三不做」:第一不賭錢,第二不喝酒,第三不做不正常的事。邵逸夫說,刺激的事情對身體不好,要正常生活。並表示不再接受任何媒體訪問,功過要留給後人評說。另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是,一向「摳門」的邵逸夫晚年開始著手慈善事業,20多年間,他共向內地捐贈了47億港元,興建了6000多個教育和醫療項目,全國各地的逸夫樓見證著他的卓越功勛。竹聿名覺得,《一代宗師》中有一句台詞用來形容邵逸夫的一生較為恰當:「人有三個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經營邵氏公司是邵逸夫「見自己」的過程,他白手起家、熱愛電影,努力完成夢想;創辦TVB是他「見天地」的象徵,他將TVB打造成香港不可撼動的電視王國,並將這種影響力擴展到全球;最後是「見眾生」,因為有一天他意識到,要把自己所擁有的儘可能多的回饋給社會,並且一直在這麼做。騰訊娛樂獨家稿件 轉載請註明出處!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相關專題:邵逸夫離世享年107歲 相關閱讀:邵逸夫·眾星悼念邵逸夫 周星馳贊其行善不遺餘力 2014.01.07·探訪邵逸夫生前寓所:暫無悼念活動 親友未現身 2014.01.07·邵逸夫兒子談父親:他是一個巨人 因為他完美 2014.01.07·鄭佩佩談邵逸夫:他待我像女兒一樣 2014.01.07·【底片】邵逸夫:一段百年傳奇,與歲月共輝煌 2014.01.07相關搜索:
推薦閱讀:
※如何選擇自己要看的書?
※揭秘南明第一忠臣史可法的另一面,昏招不斷,間接葬送了南明
※試管中的神州,(前言的)前言
※讀書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