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精選
詩歌鑒賞精選
1、(2010大連質檢)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春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津津細雨中。
(1)本詩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請簡要賞析。
【解析】賞析「怯」字的好處,首先要理解詩句的含義。「春寒未了怯園公」正常語序應為「春寒未了園公怯」,由此可知,園公「怯」在春寒。結合注釋深入理解詩歌內容,可知詩人之「怯」還有對國家的憂慮擔心之意。
【答案】「怯」字既描繪出漂泊異鄉的詩人在春寒未盡時節,對料峭春寒難以忍受的畏懼;也寫出了對朝廷處於風雨飄搖之際的擔憂。
(2)三四兩句寫出了海棠的什麼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性格特徵?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第一問,可以抓住三四句中的關鍵詞語,如不惜、獨立、津津等,分析得出海棠傲然獨立的特點。四句中「細雨」一詞比喻朝廷處在風雨亂世中,海棠便是作者自身的寫照,在南宋朝廷風雨飄搖之際,作者仍然高傲挺立,不畏艱難的性格。
【答案】寫出了海棠「不惜」損毀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獨立於細雨之中的孤高絕俗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在朝廷處於風雨飄搖之際,勇於在這樣艱難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徵。
2、(2010洛陽統考)閱讀下面李賀的兩首詩,回答後面的問題。
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註:①凌煙閣:皇宮內一小樓,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②若個:哪個。③絡腦:馬籠頭。
(1)《南園》和《馬詩》表達的思想內容基本相同,請結合詩句分析,兩首詩表達了什麼思想內容?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主題思想的理解能力。《南園》表達了作者收復失地、建功立業的願望,易於理解。題目提示我們,兩首詩的思想內容基本相同,因此我們可以借《南園》一詩鮮明的主題來理解《馬詩》。
【答案】主題都是表達積極進取、希望投筆從戎、馳騁沙場、為國建功的思想。也有懷才不遇之苦。《南園》連用反問,直接表達上戰場為國建功自己也可畫像掛入凌煙閣獲取萬戶侯之爵位的渴望。《馬詩》借駿馬帶上金籠頭在邊關大漠肆意馳騁來表達內心對功業的渴望。
(2)《南園》和《馬詩》運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請加以鑒賞。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中表達方式的理解分析能力。《南園》一詩,語言直白,讀後便可得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因此是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而《馬詩》則借駿馬帶上金絡腦來間接的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因此屬於間接抒情或托物言志。
【答案】《南園》是直抒胸臆,較為痛快淋漓;《馬詩》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尋味。
3、(2010南昌聯考)閱讀范仲淹《漁家傲 秋思》,完成後面的題目。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異」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詩歌的特點就是凝練,因此一個「異」字概括了塞下秋景的特點。解答此題可以通過分析詞中的意象特點來理解塞下秋景的特點。「霜滿地」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說明天氣的寒冷,塞下的荒涼;「四面邊聲連角起」「 羌管悠悠」說明此地聲音的煩雜。
【答案】天冷、聲雜、城孤。
(2)這首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塞下荒涼無人,又遠離家鄉。「羌管悠悠」,哀怨鬱結。征夫不能回家與親人團圓,只能飲濁酒澆愁,吹羌管訴怨。解答此題,我們只要抓住「濁酒一杯家萬里」「將軍白髮征夫淚」等體現詩詞主題的句子深入理解就行。
【答案】思念家鄉可又不甘無功而返的複雜之情。
4、(2010成都模擬)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初冬夜飲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註:①歡,指代酒。
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杜詩「客袖侵霜與燭盤」一句勾勒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要結合具體詩句、以及所營造的意境來想像概括。「客袖侵霜與燭盤」,抒寫作客他鄉的失意情懷。天寒歲暮,秉燭獨飲,弔影自傷,更覺寂寞悲涼。「客袖」已見鄉思之切,「侵霜」彰顯作者孤寒心境,再加上「侵」更增流徙之苦,概括了多年來的遊宦生涯,飽含了多少辛酸!寥寥七字,勾勒出一個在燭光下自斟自飲、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
【答案】勾勒了一個作客他鄉、孤苦抑鬱在燭光下袖著冷霜,自斟自飲的詩人形象。
(2)蘇軾的最後兩句化用了杜牧詩的詩意,但感慨更加深沉。請作比較分析
【解析】此題是一個比較分析題目。蘇軾化用了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的詩句,雖是化用,但因處境、心境的不同,而感慨不同。杜詩是在作客他鄉孤苦抑鬱時表達的個人感慨。而蘇詩則是在柳絮紛飛的襯托下,有梨花淡白即謝的情景抒發自己對春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概。因此說蘇詩所表達的情感更加深沉厚重。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分析出二者所發感慨的內容有何不同。
【答案】杜詩抒發的是物是人非之感,「明年誰此憑欄干」是說明年砌下梨花依舊而憑欄欣賞者恐怕已不是自己了,詩人顛沛流離的困苦,已凝聚在其中了。蘇軾卻由看見柳絮飄飛的環境里盛開的梨花即將凋謝想到人生還能有幾個清明來賞花?感慨春光易老、人生短促,充滿了人生如斯的惆悵。這種感慨較之杜詩更為深沉。
5、(2010蕪湖聯考)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閣
江南二月試羅衣,春盡燕山雪尚飛。
應是子規啼不到,故鄉雖好不思歸。
(1)詩的一、二兩句表達了閨中少婦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思想情感的分析和概括。細細揣摩一、二句,在燕山和江南二月天氣的對比中,感受到少婦對身處燕山的丈夫的挂念。
【答案】對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二句燕山雪飛表現了少婦對身在邊塞的丈夫的思念;一、二兩句用江南和燕山天氣(氣候)對比,表現少婦對丈夫的牽掛。
(2)詩的三、四兩句是如何表現閨中少婦的「怨」情的?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詩人表情達意的方式。仔細揣摩,三、四句寫了少婦對丈夫不歸的原因的猜想,把對丈夫不歸的埋怨歸結為「子規啼不到」,從另一個角度再次表達了少婦對丈夫的深深挂念。解答此題,關鍵是理解三、四詩句的具體含義和子規這一特殊意象的運用。
【答案】借用了「子規」這一形象,「子規」諧音「子歸」,不說丈夫不回來,卻怨子規鳥沒有飛到燕山,丈夫聽不到啼叫,所以沒有想到已經到了應該回來的時候了。
6、(2010蘇錫常鎮四市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舉目縱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時。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涼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
青雲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本唐詩的頷聯為「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回答描寫的景象,實際就是要求將詩歌本身的內容完整呈現出來,具體解答時,要注意詩句中所用意象以及其動作、情態等。在理解詩句含義的基礎上,認真揣摩「盤」「殘」「投孤嶼」「 過別枝」等詞語的深層含義,進而得出詩人清高而又無奈的感慨。
【答案】寫了鶴從高空向孤嶼盤旋而下,蟬鳴不已拖著尾聲飛向別的樹枝等景象。寄寓了懷才不遇、雖自視清高脫俗而又無可奈何的感慨。
【解析】本題考查對重點詩句的分析鑒賞能力。具體分析時,要從思想內容和結構形式兩個方面入手,全面理解尾聯的作用。
【答案】①點出內心隱痛的原因,懷才不遇、仕途不暢,旅居異地、思念故鄉。②扣詩題「旅次」(或呼應首聯的「故山」)。
7、(2010重慶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溪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注】簪組:古代官吏的服飾。榜:本指搖船用具。
(1)詩中描寫了一種怎樣的生活?請簡要說明。
【解析】本題重在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此題需要在全面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概括出詩中所描寫的生活的內容、狀態、特點。第一句是對官場生活的否定和溪居的慶幸。既引出隱居生活又體現了對隱居生活的肯定。下面的三聯便是對隱居生活的具體描繪。
【答案】詩中描寫了詩人謫居僻野、曉來耕作、夜來行船、放歌楚天的閑散、寧靜的隱逸生活。
(2)清代詩人沈德潛評價這首詩的思想感情時說:「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詩人的「怨」與 「不怨」?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解析】本題是對詩歌思想內容的深層鑒賞。從詩歌首聯「幸」字可以看出,作者隱居時非常高興的,但是下文中「偶似」一詞卻告訴我們詩人並非真有隱居之心,然後結合「閑依」「不逢人」等關鍵地方進一步分析便可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怨」。
【答案】全詩表面寫溪居生活的閑適,一個「幸」字表達了自己的「慶幸」,故言「不怨」;但詩中實際表達了作者謫居時的抑鬱之氣,「閑依」其實是不能為世所用的百無聊賴,「偶似」則表明詩人並非真有隱士的淡泊心境,「來往不逢人」則寫出詩人的孤寂。
8、(2010青島質檢)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游廬山宿棲賢寺
古屋蕭蕭卧不周,弊裘起坐興綢繆。
千山月午乾坤晝,一壑泉鳴風雨秋。
跡入塵中慚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須惆悵,忍更無詩向此留。
(1)第二聯是運用什麼手法來寫廬山夜色的?這樣寫具有怎樣的作用?請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中所用表現手法的分析鑒賞。第一句寫千山和月光,第二句寫泉鳴,動靜結合,以動來襯托棲賢寺環境的幽靜。不管是靜景還是動景,都是寫景,在詩文中,寫景必為情,因此第二聯所寫的廬山夜色同樣是為表達詩人內心情感作鋪墊的。解答與表現手法相關的題目,要重視平時對此的積累和理解。
【答案】動靜結合的手法(或「以動襯靜」)。上句描寫了山中月色的皎潔,下句寫山間的流水潺潺,動靜結合,勾勒了一個明凈、幽寂、清寒的世界,為第三聯表達內心的情感營造了氛圍。
(2)這首詩抒寫了詩人怎樣的內心世界?請簡要概括。
【解析】本題是對詩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分析。詩人的內心狀態主要體現在第一、三、四聯。首聯說老屋清冷躺不住,坐起來披著破皮襖意興闌珊,表現了詩人的洒脫,達觀。第三聯說很慚愧自己為塵世所累,心雖超然物外又想幹什麼呢,體現了詩人為塵世所累的後悔。第四聯說明天走在松蔭路里肯定會惆悵的,就是沒有了詩也要留在此處啊,充分體現了詩人對這種無求無欲的淡泊生活的追求。這就是詩人在棲賢寺夜宿起坐後內心所想。
【答案】一方面展現了詩人登臨廬山的洒脫胸襟,對淡泊人生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對世俗桎梏的不滿與不甘。
9、(2010吉林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的題目。
蝶戀花
註:①王詵:開國功臣之後,宋神宗熙寧二年娶英宗女蜀國公主,為駙馬都尉。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以諷刺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獄(烏台詩案),王詵受牽連致遭重遣,先後遣至均州(湖北)、潁州(安徽)。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得召回。
②鈿:鑲金的花型首飾。
(1)詞的上片描寫了哪些意象,構成怎樣的意境?請結合作品加以分析。
答: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意象即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讀詩過程中一一找出即可。這些意象各具特點,融合在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給人以什麼樣的感受或印象,或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把這些東西寫出了便是本題的答案。
【答案】詞的上片描繪了園林中初晴晚照、金翠樓台,池塘處楊柳裊裊、嫩荷無數之景,可見此園林之富麗,春意之盎然,給人一種景色怡人的感覺。
(2)詞的下片寫到作者重回舊時官邸,其內心感受如何?結合上片看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答:
【解析】本題是對詩歌內容及表現手法的考查。作者的情感在下片中是自然流露的,「似」「心情少」「朱顏老」等詞語充分體現了詩人「流落歸來」後內心的傷感。上片重在寫景,春意盎然,景色怡人,與下片情感基調正好相反,結合這首詞的主題我們可以知道這裡運用了反襯的表現手法。
【答案】下片寫出七年的遷謫生活給作者帶來了無盡辛酸,此時物是人非,朱顏已老,更讓作者倍感凄清孤寂。從全詞看,作者運用的是樂景襯哀情(反襯)的手法。
10、(2010西安模擬)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清
黃庭堅
(1)詩歌的首聯描寫了哪兩幅畫面?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思想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一定結合「清明」這一特定的時節,既是春天到來,萬物復甦的時期,又是舉家掃墓祭祀的時刻。兩種情感放在一起,形成對照,突出主題。
【答案】一方面是桃李欣欣而笑,萬物復甦的初春圖景;另一方面是清明掃墓時的悲涼的野田荒隴景象。作者以一「笑」字既寫出大自然的生機盎然,也寫出自己內心的喜春之情。以一「悲」字寫出了由清明引發的生死感慨。
(2)詩歌的頸聯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表現手法?有何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常用表現手法的分析和鑒賞。本詩的頸聯為「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結合[注]可以知道,這兩句用了兩個典故,而這兩個典故內容上又形成對比。所表達的情感自然也是相互對照的兩個方面。解答時要結合具體語境和詩歌主題。
【答案】作者運用對比和用典的表現手法。《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齊人「乞祭余」還不算,還要向妻妾炫耀;與此相反,像介之推這樣的人物,甘願燒死在綿山中也不出山,其氣節風骨之高重又如何!在對比中,作者諷刺了向權貴諂媚的卑鄙小人,讚揚了受迫害也決不改變操守的有氣節之士。
11、(2010蚌埠質檢)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後面的題目。
山花子·春恨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②。寂寞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綵衣金縷盡③,蟲銜畫粉玉樓空。唯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註:①陳子龍:明末清初愛國名士,史家稱譽「生而文章名世,沒而忠義傳世」。②五更鐘:亡國喪音
③蝶化綵衣:《羅浮山志》載有葛洪成仙,遺衣化彩蝶的故事,此處形容明皇族貴胄死後的蕭瑟悲涼。
(1)詞的前兩句描寫了哪些意象?有什麼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詞內容的理解。意象即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如楊柳、迷霧、杏花、五更鐘。這些意象各具特點,融合在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幅畫面,這幅畫面有什麼特點,給人以什麼樣的感受或印象,或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把這些東西寫出來本題便答好了。
【答案】開篇兩句呈現了四種意象:瀰漫的曉霧,迷離的楊柳,零落的杏花,凄涼的鐘聲。這些意象形成了一種殘敗清冷的氛圍,令人凄惶惆悵。
(2)「唯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深層寓意?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詞中常用修辭手法的分析和鑒賞。這句中的「舞」字很容易判斷是用了擬人的手法。在解答深層寓意時,一定要結合全詩內容以及詩詞後的註解,這樣才能正確把握理解的方向。
【答案】這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表面上寫燕舞東風的春景,實則以燕子的無情反襯皇室衰落慘敗的凄涼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亦可答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隱喻降清舊臣的無義,揭示出他們賣國求榮的嘴臉。他們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風得意,哪裡還有什麼亡國的悲慟)
12、(2010福州質檢)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早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①駝褐:一種用獸毛製成的上衣。
(1)詩人在第一句詩中是怎樣表現 「早行」的?請舉例作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本句詩的內容不難理解,關鍵是在分析時要緊扣「早」「行」二字。
【答案】第一句訴諸感覺,寫出清早露侵駝褐、寒意襲人的特點,同時也寫出詩人「行」之「早」。詩人穿上露水不易濕透的駝褐出行,可見其上路之早,而「露侵駝褐」,以至於感到「曉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2)此詩三、 四句主要用了哪一種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常用表現手法的理解和分析。。「寂寞小橋和夢過」,靜中有動;「稻田深處草蟲鳴」,寂中有聲。四野無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夢」過橋,這靜中之動更反襯出深夜的沉靜,只有夢魂伴隨著自己孤零零地過橋,才會感到「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層意思,就是因身外「無人」而引起的孤獨感。而「無人」,在這裡又表現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層意思,就是因四周「無聲」而引起的寂寥感。通過分析可知,以動反襯靜,是三、四句的主要表現手法。
【答案】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和羈旅中的孤獨寂寞之感。
13、(2010廈門質檢)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後面的問題。
泛吳松江
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唯有鷺鷥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1)詩歌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要結合詩句展開想像,豐富畫面。另外,所描繪的情景要體現出詩歌本身所要表現的凄涼。
【答案】天色己晚,餘暉從稀疏的葦蓬縫隙里漏進船艙,但詩人仍無意過江,吟誦聲在蒼茫的江面上顯得格外清晰和孤寂。
(2)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的後兩句。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常用修辭手法的分析和鑒賞。如果只分析後兩句,由「鷺鷥知我意」可知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如果放眼整首詩看,這兩句的格調與前兩句不同,結合作者當時的第二次被貶的處境可知,運用了襯托(反襯)的手法。任選其一結合詩句內容進行賞析即可。
【答案】擬人(反襯、襯托亦可)
示例一:擬人手法。詩歌賦予鷺鷥人的情態,鷺鷥如同知己一樣知曉詩人的心思,頻頻對窗,使詩人在孤寂中獲得寬慰。
示例二:反襯手法。詩人用「唯有」鷺鷥「翹足對窗」來寬慰自己,反襯自己的孤獨,表現了詩人被貶後的寂寞和苦悶。
14、(2010杭州模擬)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登 快哉亭①
註:①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蘇省徐州市。②與:共。③李白詩曰:「天涯有度鳥。」杜甫詩:「途遠欲何向。」
(1)第二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並簡析之。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鍊字的手法。在詩歌中運用傳神的詞一般為動詞或形容詞,而且常常與修辭手法聯繫在一塊。細讀第二聯,運用較為傳神的兩個字是「隱」「依」,然後分析其運用擬人修辭手法的效果即可。
【答案】隱、依。這裡運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落日剛剛隱沒於地平線下,暮靄便依傍著山巒升起時的景象,形象生動。
(2)王國維《人間詞話》認為,杜詩可以說是「有我之境」,而後山居士(陳師道,年輕未仕時的自號)此兩句「度鳥欲何向,奔雲亦自閑」則似「無我之境」。元代文學家方回說:「如『度鳥』『奔雲』之句,有無窮之味。」試對此句意趣和情懷作賞析。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意境的深層賞析。題目本身已經給我們指明了賞析的方向,即對「度鳥欲何向,奔雲亦自閑」這兩句詩所展現的無窮韻味的分析。分析時可以從思想內容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分析,自圓其說,合理即可。
【答案】這兩句寫出了山間時有飛鳥掠過,匆匆地不知投向何處;奔騰的雲霧舒捲自如,姿態悠閑的情景。同時融情於景,那橫空而過的飛鳥,正如自己匆匆如過客,茫茫如迷途的人生。而自由自在的白雲,因無心於爭逐,所以永遠悠閑自得,似乎寄寓著詩人內心暫時擁有的和渴望擁有的淡泊寧靜的情懷。
15、(2010長沙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醉歌十首(其九)
北人④環立闌干曲,手指紅梅作杏花。
【注】①汪元量:南宋詩人。此詩是作者游南宋宮廷南苑西宮後所作。②牙:同「芽」。③萬年枝:即冬青樹。冬青以常綠不凋,多植於宮廷皇陵,故稱萬年枝。④北人:特指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
(1)詩的前兩句,主要採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
答: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常用表現手法的理解和分析。首先結合注釋理解這兩句的意思,然後從各個角度去分析手法即可。南苑西宮與棘露牙,萬年枝與亂啼鴉,極不相稱,形成對比。而且南苑西宮棘露牙與亂啼鴉,一靜景一動景,動靜結合。回答以聲襯靜,襯托也可以。確定具體的手法後結合詩句作分析即可。
【答案】①反襯。荊棘生長在昔日繁華的宮殿,烏鴉在四節常青的樹上亂鳴,藉以暗示今日宮苑的荒涼凄冷。②融情於景。荒涼的宮殿,雜亂的鴉聲,包含了作者的亡國之痛。
(2)賞析詩歌后兩句中「北人」的形象。
答: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題,關鍵是理解「手指紅梅作杏花」這一細節。表面是無知,但是結合歷史背景分析,北人入侵實際是對社會的顛覆。
【答案】作者描寫一個細節,一群北人,入侵到南宋宮殿,在闌干旁邊指指點點,把美麗高貴的梅花誤認為是杏花。表面寫北人的無知,實質上表現了國破家亡後一切美醜、善惡的顛倒,形象中暗示了作者深沉的亡國之悲。推薦閱讀:
※奇門古例鑒賞
※如何鑒賞鄭愁予的詩《錯誤》?
※《夏日山中》如何鑒賞?
※古代詩歌鑒賞知識、方法口訣歌(上)
※中國古典詩歌鑒賞詮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