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雙重」是指什麼?為什麼要避免雙重?

太極拳的出現「雙重」的原因是因為沒有練出內力,在修行的時候,體內的氣機陰陽沒有運化,沒有做到升降有度,開合有序,所以才會出現「雙重」。

為什麼要避免雙重呢?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說得很清楚了:「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不避免雙重的結果就是:「數年苦練,練不出功夫」。

這個雙重是什麼呢?其實只要認真看了《太極拳論》全篇,就可以明白,不可以割裂的看,要全面理解。

如果以一句話來理解:「雙重」就是偏離了「陰陽」,太極是陰陽,「雙重」就是就只有「雙陰」或只有「雙陽」,故曰:「雙重」。「雙重」出現的原因不是雙足或雙手一起用力了,要是如此,太極混元樁還能練么?我們任何一個式子的轉化途中,是一定會有雙足同時用力的,所以「雙重」出現的絕不是指雙足或雙手一起用力。

避免「雙重」雙重的唯一的辦法是練出內力,內功有了,則自然沒有了「雙重」之患。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太極拳論》開宗第一句就言明了太極拳的根在於陰陽,習拳時應該要認真體會在行功中體內氣機的虛實,開合,聚散。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開和升為陽,合和降是為陰);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十二正經為手足三陰三陽,太極的修鍊就是要實現循經,不可以只走陽經或只走陰經);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在練功時的升降開合中,體內的陰陽氣機會產生交匯,從而產生震動,正是「氣宜鼓盪」,從而化生真力)。」

在修習時,動作的快慢,動靜,行止均應該「以心行氣,務令順遂」,「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身體的動作在產生內力的基礎上,不可以任意行動,而是應該體會氣機的運行靜止,體內真氣運行速度快,外在的形體就動作快些;體內的真氣運行的慢,在慢慢的滋養體內筋骨皮肉,那麼動作就應該慢下來。這是「氣推形動,形隨氣走」的修行。

以上說的是內功修行中避免雙重的方法,在對敵中則是「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愈深。」對手從右邊攻來,我就不要頂著敵手從右邊對打了, 讓開他,我從左邊進手。對手出拳高,我呢就從下邊擋,往上推,讓他失去重心,反之亦然。這裡就不再詳說,必竟我也沒有專修技擊,而且太極的技擊,是要在內功有成之後方可言之,過早習練,沒有意義。

喜歡此言的話,敬請關注,點贊,收藏,轉發!


推薦閱讀:

猶龍派太極拳 (韜鈞)
看了你會受益終身:太極拳30金句
楊氏二十四式太極拳記憶口訣(4句28字)
武當原始太極拳三十七式

TAG:太極拳 | 太極 | 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