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梁靜秋:愛 文化撫順

    楊絳大師在《聽楊絳談往事》一書中提過一個詞,叫「收腳印」,說人死後,要尋著來路把一生的腳印統統都收回來。這詞用得妙。可是仔細一想,這收腳印可不是好玩的,一生走過的路太多了,尤其普通人,大都走的是重複的路:上班下班幾乎每天都走那條街道,在相同的時間,遇到的也總是那些陌生的熟人,這些人在相同的時間走在相同的路線上,腳印重疊著呢,當然是各收各的嘍。再有,我們一生當中有一些時間是與人同行的,與朋友、與家人、與自己愛的或者不愛的人走在一起,按楊大師的說法當然也是各自收各自的腳印,麻煩的是,經常出境的人,還要飄到國外去收自己的腳印,這可真有點累。

  始終在一起的腳印和各奔東西的腳印,都要收,哪個也無法被遺落,更無法逃脫,這真可謂是一種宿命。

(圖片選自網路)

  人和人生活在一個時代,一個空間里。我看見了你,你看見了我。看見了又有或深或淺的各種情愫在,即使有再多的罅隙和不悅,也終要好過不遇見。畢竟,有事情發生過,人生從而多了層疊無盡感受——儘管地球一直就這樣兀自轉著轉著……但生命因為愛或者不愛,擁有了更豐富的維度。

  上周,老媽又住院了。

  她老了,身體各種機能都在飛速衰退,現在任何一件普通的事情,在她那裡,都變成千難萬難力不從心的事情。就連大小便,都成了一件需要別人幫忙的大事。望著此刻坐在輪椅上默不作聲的老媽,我淚如雨下,我想對她說,媽,你不用難過,即使你把大小便拉在了褲子里也不必這樣自責,再比這更臟一些我也不會嫌棄你,因為我見過你年輕貌美的模樣。

  我媽跟我說過,當年她把我送幼兒園的時候,心疼啊,眼淚止不住。現在,我終於理解了她的感受,今天,望著坐在那裡沉默的老媽,我的眼淚也止不住,一直一直流……人生以這樣奇詭的方式完成它自己的循環圓滿,原來,不僅腳印要收,眼淚也是要還的。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

                                                      其次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

  這是英國詩人藍德的詩。這詩中對時間和生命的思考和眷戀,因了理性而更顯洒脫。

  愛,是人與這個世界最真實的聯繫,通過它,人類了解自身無法迴避的弱點和性格行為上無法剋制的缺憾,但也正是通過它,人類發現自身潛在的無限力量,這力量讓人追尋自由、懂得歲月、至死不渝。

  愛是溫和的,也是殘酷的,是明麗的,也是暗黑的,愛是極端的,但有時也是無奈的,因為你必須要屈從於時間、自然、命運。

  人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對於你不能做的那些,我們就認了吧,服輸,低頭,就像對老媽的病和她最終要離開的事實。做那些自己能做的吧,善待身邊的人,盡量去做吧。

  法國左翼思想家、哲學家安德烈·高玆在《致D情史》中這樣對他身患絕症不久於人世的妻子多莉娜說:「很快你就82歲了,身高縮短了6厘米,體重只有45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麗,優雅,令我心動。我們在一起度過了58個年頭,而我對你的愛愈發濃烈。在我的胸口,我重新感到一種空虛,惟有當你灼熱的身體依偎在我懷裡時,才能彌補這種空虛。」寫下這情書之後,高玆追隨妻子自絕而去。

  這是發生在2007年的事情,普通人的智商和情商都能理解得了這件事,但我們的心,會因為這種深刻的愛,瞬間顫抖。

  愛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因為愛,人類看清了這個世界,並通過它,確認了自身的存在。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撫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