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13節:"孝"是德行根本,教育首重孝道(2)

第13節:"孝"是德行根本,教育首重孝道(2)

  所以,一個孩子假如從小受聖賢教育,他的生命絕對不是從二十歲才開始發光。從幾歲?假如剛好這個媽媽懷孕的時候就知道給他放《弟子規》,給他聽這些聖賢經典,可能這個孩子一生出來第一句話說什麼?可能說"弟子規,聖人訓",那這個孩子從出生就可以弘揚聖教,他的生命可以從小就有價值。再來,從小讀聖賢書的孩子,他長大造福社會,他的智慧會與日俱增,他會愈老愈值錢。走到哪裡,很多的後生晚輩都要親近他,因為只要親近他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啟示,減少很多無謂的摸索。所以接受聖賢教誨的人,他的生命不是六十歲結束,而是會到他老都會很有價值。

  我的老師釋凈空教授,今年已經七十九歲了,走到世界各地都有一大堆的學生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誨;不止是我們中國人希望得到他的教誨,現在世界上各個宗教、種族都非常希望能親近這位長者、這位老師。所以他的生命絕對不是六十歲結束,他的生命什麼時候結束?不會結束;因為他的教誨是從真誠心中發出來,真誠心可以超越時空。《中庸》裡面講,"誠者,物之終始",真誠一定可以成就事情,而且至誠如神,至誠可以感通。用真誠心做出來的言語、行為,不會因為時空而改變他的影響力。所以諸位朋友,孔老夫子死了嗎?他的精神長存,垂範後代。

  范仲淹死了嗎?在二○○二年,大陸舉辦了一場全球華人讀經的活動,來自馬來西亞,來自新加坡、香港、印尼,很多地方的華人都到了山東曲阜。其中邀請了一個特別來賓,就是范仲淹的嫡傳後代,已經八百多年,他的後代都很有成就。我在演講當中結識了兩位,其中有一位我看他臉大大的,耳朵耳垂很大,我們中國人說的,一看就是富貴相。所以他的教誨,八百多年來還影響著他的後代子孫。他的這位子孫在山東曲阜的活動當中,上台唱了一首歌,他們把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譜成一首曲。當他唱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相信范仲淹在天之靈,他也會覺得他這一生真有價值,這一生沒有白來一遭。所以,當我們的孩子從小接受聖賢教誨,就知道用真誠、用愛心去經營他的人生,相信他這一生的價值會永垂不朽。

  諸位朋友,當你為人父母,為人長輩,你到底要讓你的孩子經營出什麼樣的人生格局,這個很重要!你是希望他能垂範後世?還是希望他不要餓死就好了?我們的思想觀念會直接影響後代子孫。諸位朋友,做人要有志氣,當我們知道中國文化可以解決這個社會跟世界的問題,我們應該責無旁貸,要勇敢走出來。諸位朋友,勇敢走出來也不用拋頭顱,也不用灑熱血,只要從哪裡開始?從自己的修身開始做起,很多的大事業都是從小地方一步一步做出來的。《大學》裡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意思就是說,不管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販夫走卒,他要把國治好,要把家治好,下手處在哪?修養自己的道德、學問。當你有道德、學問,就能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很複雜的事,你把它抽絲剝繭,其實很簡單。

  我們已經了解到,有仁慈之心,念念有仁慈,人人都有仁慈,社會就能夠往大同世界發展。我們進一步要再思考,一個人的仁慈之心從哪裡開始培養?從哪裡下手才能夠長養他的仁慈之心?我們總要把第一步找出來,這第一步在哪?好,我們常常把思考一直往根本去思維的時候,真理就出現了。一個人對父母都不孝敬,他會去對其他的人孝敬,你相信嗎?所以,《孝經》裡面有一句話說到,"不愛其親",不愛他的父母,"而愛他人者",而去愛護他人,這個叫"悖德",這是違背一個人的德行,這是不可能出現的。

  我在課程當中,也曾經請教過一些還沒有結婚的女性,我就問她們,我說:有一個男士他很積極追求你,數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現在還有沒有這種數十年如一日的愛情長跑?現在比較沒有。他追求你三年,三年如一日,你有任何的要求,他一定盡心儘力幫你辦好,而且只要有空都陪你喝咖啡,都陪你爬山、郊遊。但是他從來沒有跟他父母喝過咖啡,也沒有去爬過山。這三年,你也覺得他對你很好,他跟你求婚。突然有一位長輩,剛好是他的鄰居,他告訴你,這位男士對他的父母不孝敬。我就請問她,請問要不要嫁給他?要不要?不要!有些女士還會遲疑一下。當局者迷,假如現在還會遲疑,真正遇到的時候一定陷進去。怎麼你們這麼有經驗?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