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少林五形拳之龍形和虎形

    一、龍之象形取意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傳說中,龍有遨遊太空、噴雲吐雨之能,是神物。少林五形拳中的龍拳,取其神妙莫測、變幻無端之身姿。故龍拳強調的是開功中的身法、步法訓練,要將身法、步法練到神龍游空、夭矯不測的境界,方為有成。

  龍拳另一個取意,是取龍游太空的神意。神意功夫的修習相對於身姿步法的修習來講要艱難的多,但這確是龍拳練習中的重點之處。

  

   二、活法龍拳

  

  龍拳以身姿步法的靈活多變、變幻莫測著稱。其拳法之活,不同於蛇拳的外形靈活。而是以神意之活帶動遍體活潑。因此在練習龍拳時,要神意活而百骸活,進而引動龍形之身法、步法。

  

   三、龍拳練神

  

  龍拳在少林五形拳中屬於練神的功夫。龍拳修習的內在的神意功夫要點是:周身無須用力,暗聽氣,氣注于丹田,五心相印,神意活躍,遍體活潑。

  

  四、少林五形拳之龍拳練法

  

  1.昂頭獨立勢:右腿屈膝抬起,體重移於左腿,左腿獨立,成獨立勢,同時雙掌位於腰間,兩掌心向上,昂首挺胸,目視前方

  2.龍形手:右腳向前方落下,身體左轉90度,下盤成馬步,同時兩手十指用力成龍形手,由兩腰際向上打出,停於額前交叉,右手在外,左手在里,兩手心皆向前方(圖 2)。

  3.下盤保持馬步姿勢不變,兩掌同時下落於兩肩外側,而後抖肩發力,向兩側立掌推出,高與肩平,目視右方 (圖3)。

  4.下盤保持馬步姿勢不變,兩掌變虎爪,以柔勁慢收於胸前兩側,高與肩平,掌心向前,目視前方(圖4)。

  5.運氣柔手勢:下盤保持馬步姿勢不變,兩手運力於十指尖,向兩肩外側上方運動,雙手高與眉齊,掌心仍向前方(圖5)。

  6.下盤保持馬步姿勢不變,兩手以柔勁慢力收於兩肩處,十指之力與肩井穴相對應,掌心向前,雙手高與肩齊(圖6)。

  7.下盤保持馬步姿勢不變,兩手手心向上,由兩肩處以柔勁慢力向左右兩側屈肘撐開,雙手高與肩齊。注意,撐出之手臂不要伸直,要保持一定的彎度(圖7)。

  8.下盤保持馬步姿勢不變,兩手以柔勁慢力收於兩肩處,十指之力與肩井穴相對應,掌心向前,雙手高與肩齊,目視正前方(圖8)。

  9.下盤保持馬步姿勢不變,兩手變掌,掌心向上,由兩肩處以柔勁慢力向左右兩側直臂插出,高與肩平,目視右方(圖9)。接著重複第八動、第九動共6次。

  10.身體重量移於左腿,兩腿同時發蹬勁,左腿屈膝半蹲,右腿伸直成橫襠步。上身略右轉,同時雙肩發力,屈雙肘,雙手回收於雙肩外側(圖10)。11.身體右轉90度,下盤成右弓步,同時雙手突然發力向左右兩側推出,高與肩平,身體前傾,頭向前領(圖 11 ) 。

  12.飛龍回頭勢:身體左轉90度,下盤成高馬步,兩手由兩側向下、向內回收於左胸側,掌心向右,目視右方 (圖12)。

  13.龍氣橫江手:身體右轉90度,下盤成右弓步,同時右掌心向上,左掌向右上方穿出;左掌心向下,右掌向左下方穿出, 目視前方(圖 13)。

  14.盤龍手:下盤保持右弓步姿勢不變,左手向上、向內再向下劃弧收於腰間,右手翻腕,屈右肘收回,經左手上方發寸勁向前打出,掌心向前,目視前方(圖14)。

  15.下盤保持右弓步姿勢不變,同時兩手向前抓握,右手屈肘在前,高與口齊,掌心向前;左手置於腹前,手腕翻轉,手心向上(圖15)。

  16.下盤保持右弓步姿勢不變,同時左掌變拳向左胸處挑擊,右臂屈肘後沉,以柔勁慢力回收,右拳收於右腰間,兩拳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6)。

  17.雙龍通天炮:下盤保持右弓步姿勢不變,同時兩拳向前上方屈肘衝出,拳心相對,略高於頭部(圖17)。

  18.下盤保持右弓步姿勢不變,沉氣,雙腳十趾抓地,扎穩下盤,同時雙拳變虎爪形,由上向下墜落於兩腰間 (圖18)。

  19.左腳收於右腳處,兩腳併攏成立正姿勢,上盤姿勢不變,昂首目視前方(圖19)。

 

    虎形取意

  

  取虎之氣勢威猛:虎為百獸之王,故虎拳須練就一股君臨天下的者風範,拳法姿態講的是威儀,動作要威猛雄渾,有種猛虎下山的氣勢。

  取虎之力實沉著:「虎背熊腰」用來形容一個人有力氣。虎拳是以力量的厚實雄渾為本,拳法招招勢勢有沉著之力,所以該拳對於爆發力的要求較高。

  取虎之虎爪手形:虎爪的手形雖在武術中運用廣泛,而初時實為虎拳的獨特手形。這種手形的運用,要使力貫十指指尖,勞宮穴內含蓄勁。

  

  內壯虎拳

  

  虎拳屬於五形拳中的內壯功夫,注重集內力於指端,發聲以壯威勢。其法外剛而內柔,剛柔並修。武術中又稱其為虎法蛇音,其擊敵則吐氣,避之則吞氣,此為其內壯之道。

  在五形拳中,虎拳屬於練人體骨骼的拳法,常練之能使人體骨骼堅實,氣力悠長。所以平日練習虎拳時,要注意鼓動全身之氣,使臂堅腰實,膂力充沛,起落有勢,努目強項,一氣相貫,始終不懈,這樣才能練就虎拳拳法。

  

  虎攀練法

  

  1.抱拳勢:兩腳並立,右手為拳,左手為掌。左掌心貼於右拳面,手指向斜上方,兩手心皆向前,兩手合抱成抱拳式抱於胸前(圖1)。

  2.身體右轉90度,兩腳並立,雙手變拳收於腰間,拳心向下(圖2)。

  3.三步升堂:屈膝彎腰,抬頭挺胸,腰背收緊,兩手位於腰間,保持此姿勢不變。下盤行虎步,即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右腳跨過左腳向前邊出一步,左腳再跨過右腳向前邁出一步,如此向前行三步(圖3)。此招在太祖拳法中,又名為「三步挖金磚」,要求挺胸撅臀。

  4.昂頭獨立:右腳向左腳併攏,同時兩拳變掌向前合掌,經胸前向上穿插,屈肘置於頭部上方,手指向上(圖4)。

  5.兩掌變拳收於腳間,拳心向內,同時上盤呈三步升堂之姿勢,先左腳後右腳再左腳,向後邁步撤退,共退三步(圖5)。

  6.右腳向左腳併攏,退回起始的站立之處。兩拳變為虎爪形(五指分開,彎屈成爪,掌心內含,成虎爪形),爪心向下,位於腰間(圖6)。

  以上6個動作為少林五形拳之起勢。

  7.落地生根:左腳向左後方跨出一步,身體左轉90度,下盤成騎馬蹲襠勢。兩虎爪順勢下落,使虎口向後,爪心向下,按於兩大腿上;氣沉丹田,目視前方(圖7)。

  8.下盤保持騎馬蹲襠勢不變,兩虎爪變掌,由兩大腿處向胸部上提,再由胸部向左右兩側平分,兩爪高與肩齊,掌心向前;兩胸張開,氣達掌心(圖8)。

  9.五形八卦手:下盤姿勢不變,雙掌變成虎爪回收於胸前,右虎爪在上,掌心向左;左虎爪在下,掌心向右,頭轉向右方(圖9)。

  10.五形八卦手:下盤姿勢不變,雙掌位置交替,使左虎爪在上,掌心向右;右虎爪在下,掌心向左,頭轉向左方(圖10)。

  11.下盤姿勢不變,兩虎爪上提至兩肩左右兩側,接著豎肘上推,兩手高於頭部,兩爪心向前上方,頭略右轉(圖11)。

  12.下盤姿勢不變,兩虎爪變拳,屈肘,雙拳用腕力向下收於兩乳下方,兩拳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2)。

  13.下盤姿勢不變,兩拳心向內,豎肘上沖,高與兩耳齊,氣貫丹田(圖13)。

  14.黑虎落地生根法:下盤姿勢不變,兩拳變掌,由上向下墜於兩大腿處,掌心向下按於兩大腿上,兩虎口向後(圖14)。

  15.兩腿併攏,身體右轉90度站位,兩掌變拳,拳心向下,收於兩腰間(圖15)。

  16.昂頭獨立勢:左腿獨立,右腿屈膝抬起。兩拳位於兩腰間,拳心向下,目視前方(圖16)。

  17.黑虎試爪:右腳向前落下,身體左轉90度,成馬步。左拳變掌,身體稍右轉,順轉體之勢,左掌向右前方推出,手指向上,高與胸齊;右拳位於右腰間不變(圖17)。

  18.下盤姿勢不變,左掌以柔勁慢慢回收於腰間,拳心向下;右拳屈肘向右上方衝出,高與額平,拳面向上,目視右方(圖18)。

  19.下盤姿勢不變,右拳變虎爪,右肘以肘尖為力點向下墜擊,使右虎爪護於右肩處。左拳變虎爪,向右推出,爪心向右,止於右胸處(圖19)。

  20.撕折手:下盤姿勢不變,屈右肘,右虎爪前推,高與耳齊;左虎爪變拳抓握收回於腰間(圖20)。

    21.下盤姿勢不變,兩拳心向內,以握千斤之力,慢慢收於腰間(圖21)。

  22.下盤姿勢不變,兩拳變虎爪,在身體前方,由下向上擊出,高與眉齊(圖22)。

  23.下盤姿勢不變,兩虎爪向上略舉,而後由上向下墜落,如千斤之物下落之勢,按壓於兩大腿處,兩虎口向後(圖23)。完成此勢後,左腳向右腳併攏。

  24.麒麟步:左腿屈膝抬起,右腿獨立,同時兩手握拳收於腰間,兩拳心向內,抬頭前視(圖24)。

  25.左腳向右前方落下,左腳趾著地,腳後跟上提;兩拳仍位於腰間,拳心向下(圖25)。

  26.麒麟獨立勢:左腳跟著地,右腿屈膝抬起,左腿獨立;兩拳仍位於兩腰間,雙肩外展(圖26)。

  27.右腳向前落下成右弓步,兩拳仍位於兩腰間,拳心向下(圖27)。

  28.下盤成騎馬蹲襠勢,身體左轉180度;兩拳心向內,位於兩腰間,目視左方(圖28)

  29.身體左轉90度,下盤成左弓步,兩拳心向內,位於兩腰間(圖29)。

  30.猛虎翻身:身體右轉180度,身體下沉,下盤成騎馬蹲襠勢;兩拳拳心向內,位於腰間(圖30)。

  31.身體右轉90度,下盤成右弓步。兩拳心向下,位於兩腰間(圖31)。

  32.下盤不變,上體略右轉;兩肘順勢以臂膀之勁向右擊出,右肘擊於右後方,左肘擊於右前方,目視右肘(圖32)。

  33.黑虎膀:身體左轉180度,下盤成左弓步,同時兩肘向腰間緊靠,兩拳下落,拳心向下,位於兩腰側(圖33)。

  34.下盤姿勢不變,右掌向右掃帶,收於右腰處;左肘向右盤擊,使左拳略向右沖,止於腹前。兩拳心皆向內(圖34)。

  35.正子午黑膀:下盤姿勢不變,上身左轉45度,同時借左轉之機,兩肩發力,以兩肘尖為力點,左肘向左後方(即身體後方)擊出,右肘則順勢向右前方(即身體正前方)擊出(圖35)。

  36.黑虎膀:身體右轉180度,下盤成右弓步,同時兩肩發力,以肘尖為力點,右肘向右後方擺擊,左肘向左前方擺擊。兩手位於胸前(圖36)。

  37.下盤姿勢不變,上體左轉45度,同時兩肩發力,以肘尖為力點,右肘向前頂擊,右肘向身後頂擊,兩拳位於兩腹側(圖37)。

  38.黑虎轉身法:身體左轉45度,下盤成馬步勢。左掌變虎爪,在體左側向上推出,掌心向上,高於頭部;右拳變虎爪向右胸推,頭向右轉,身體左傾(圖38)。

  39.黑虎獻爪:身體右轉,下盤成右弓步,左虎爪由上向前、向下按於左胯處,爪心向外;右虎爪以腕勁由下向前、向上屈肘推出,爪心向前,高與額齊,目視前方(圖39)。本招為攻勢。

  40.猛虎躍澗:身體左轉90度,身體向左後方下沉,下盤成右仆步,同時右虎爪由前上方向下、向內收於左胸處,爪心向左;左掌向外向上推出,掌心向上,高與頭齊,頭略右轉,目視右前方(圖40)。本招為守勢。

  41.黑虎獻爪:身體右轉,下盤成右弓步,左爪由上向前、向下按於左胯處,爪心向外;右爪以腕勁由下向前、向上屈肘推出,爪心向前,高與額齊,目視前方(圖41)。

  42.身體左轉90度,下盤成馬步,然後身體再略左轉,右掌由上向身體左側推出,右臂伸直,掌心向前,高與胸齊;左掌收於左腰間(圖42)。

  43.天踏手:下盤姿勢不變,上身略右轉,右掌順右轉之勢向前下方按,掌心向下;左掌仍置於身體左側,目視前方(圖43)。

  44.下盤不變,右掌由下向身體右側、向上橫砍,高架肩平,掌心向右;左掌仍位於左腰處,目視右方(圖44)。

  45.猛虎離山:體重向左移,下盤成右仆步,同時右掌收於小腹處,掌心向下;左掌由下向外、向上架出,掌心向上,高與頭齊,目視右方(圖45)。

  46.黑虎獻爪:體重右移,下盤成右弓步,左爪由上向前、向下按於左胯處,爪心向外;右爪以腕勁由下向前,向上屈肘推出,爪心向前,高與額齊,目視前方(圖46)。

  47.下盤姿勢不變,左手還原,收於腰間;右手向前折握成拳,翻腕左旋,置於額前,拳心向後(圖47)。

  48.下盤姿勢不變,上身略右轉,左拳屈肘上抬,收於肋部;身體略左轉,右拳略向下沉,抖腕向上擊出,高與額齊,拳心向左(圖48)。

  49.下盤姿勢不變,上身略右轉,左拳向上、向右攔,收於右肩前,拳心向內,同時右拳收回。身體略左轉,右拳從左臂上方,順勢向前快速擊出,高與胸齊(圖49)。

  50.下盤姿勢不變,兩拳收於兩腰間,拳心向上,目視前方(圖50)。

  51.左腳向右腳併攏,兩拳在腰間翻腕,使拳心向下,目視前方,收勢(圖51)。

推薦閱讀:

少林拳 | 正宗少林大炮捶(全)
少林朝陽拳
少林古法擒拿
少林八段錦各段動作要領與呼吸配合
少林連環掌

TAG: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