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獨立先建立安全依戀
培養孩子獨立先建立安全依戀
《高效能父母的21個教子習慣》
「別走!別離開!帶上我!」── 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戀
珍妮和韋伯非常喜歡社交聚會。沒有孩子之前,他們的生活自由自在、充滿激情。可是現在,他們的生活規律和方式已經越來越不是他們所期望的樣子了,因為2歲的女兒伊麗莎白越來越多地「黏」著他們。
今天,應朋友的邀請,他們決定再去體驗一次久違的攀岩。自從有了孩子之後,他們已經拒絕了很多次朋友的邀請,疏遠了「年輕」的衝動。
但是,伊麗莎白一看見爸爸媽媽正在準備出門的用品,就開始叫喊:「我也要去!」
兩人一邊忙著整理行裝,一邊勸說女兒:「爸爸媽媽今天要去爬山,你去太危險,還是在家裡和阿姨一起玩吧。聽話!」
可是伊麗莎白並不滿意他們的解釋,也許她根本沒聽爸爸媽媽的解釋,因為她並不在乎出去幹什麼。
伊麗莎白依舊執著地拽著兩人的夾克衫不鬆手,「別走!別離開!帶上我!」
媽媽放下手裡的活,蹲下來想說服伊麗莎白:「別這樣,寶貝,我們愛你。等你長大一些我們會帶你一起去的。今天你就跟阿姨在一起,不會有事的。」
「不!我要跟你們一起去!」 伊麗莎白聲嘶力竭地叫喊,幾乎要哭出來了。
媽媽嘆了口氣,似乎每次出門都要不可避免地經歷這樣一番折騰,她的攀岩興緻已經消失了一半。
「趕快!沒有時間了!」丈夫提起旅行袋,先妻子一步邁出了大門。看來,說服伊麗莎白是沒有希望了。媽媽強行掙脫了伊麗莎白的小手,一狠心「嘭」地一聲關上門。與此同時,她聽到身後傳來伊麗莎白「哇」的一聲大哭,那哭聲充滿恐懼、無助和委屈。 這是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煩人卻也感人的一幕。孩子對父母的這種感情,可以追溯到嬰兒和他的第一照料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依戀,即母嬰依戀。通常半歲前,孩子會不加區分地對所有的人微笑。但到了六七個月左右,他們看見陌生人會哭。如果陌生人要抱他的話,那更是不得了,小孩子會掙扎著對父母伸出雙手。父母不要覺得尷尬,這是孩子發展的正常階段,是出現母嬰依戀的一種表現。
母嬰依戀一般分為安全型和焦慮型兩種。
研究表明,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實驗室),如果母親在身邊,具有安全依戀的孩子會津津有味地玩玩具。如果陌生人(試驗者)走過來,他們會對他微笑。如果母親要離開,他們會很不安,但不會鬧得很厲害。當母親回來時,他們會歡迎母親,而且很快安靜下來,接著做自己在做的事情。而焦慮依戀型孩子的表現則有很大的不同。同樣在實驗室這個陌生的環境里,他們不能專心地玩玩具,經常纏在母親身邊。當陌生人走近,他們會非常害怕,有時候可能會哭。如果母親要離開,他們會做出強烈的反應,大聲哭鬧。即使母親回來了,他們也不能完全安靜下來,依然表現出很不安的樣子。
可見,孩子體驗和表達分離焦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安全依戀型的孩子是適度表達焦慮,如果父母比較耐心地安慰他們,孩子就對分離比較容易接受,有更強的獨立性和探索性。相反,焦慮依戀型的孩子不能接受分離,每次都把雙方搞得筋疲力盡、心情惡劣,並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為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父母應該從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戀開始。
一、對孩子的需要迅速做出反應。
研究人員指出,照料者對孩子的需要很敏感,對孩子的要求做出適當的反應,這對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戀非常重要。
哭是嬰兒和父母交流的一種主要方式。特別是頭幾個月,當孩子餓了、冷了、累了、尿布濕了,或者想要和父母玩、想要父母撫摸時,他們都會哭。父母要敏感地察覺到嬰兒的需要,給與迅速、正確的反應。
有的父母擔心孩子一哭就去抱會寵壞孩子,讓他多哭一會兒倒可以鍛煉他的肺。事實上,對一個哭泣的嬰兒迅速做出反應,不一定每次都要抱起來,可以是拍拍孩子,跟孩子說話、唱歌,或者是撫摸孩子的皮膚。這些反應會讓孩子學會信任父母,建立安全依戀。從長遠來說,會減少他們哭的次數。
另外,平時經常和嬰兒親密地接觸,比如擁抱、親吻、按摩,以積極、快樂的情緒與孩子相處,在孩子自發探索周圍環境的時候,給與鼓勵和幫助,也會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很容易被安撫,有的孩子卻很困難。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慢慢調整自己的行為。但有一點很重要: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值得信任、可以依靠的。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有時將自己生活、工作中的情緒宣洩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態度完全取決自己的心情好壞,有時候和孩子很親近,有時候又不理不睬。這樣的話,孩子會變得很困惑,因為他無法預知自己的行為將會引起怎樣的反應。這一方面影響了他對父母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影響孩子和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交往。
二、和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
在嬰兒時期,因為認知水平的限制,孩子會以為只有他們看得見的東西才是存在的。這就是為什麼當孩子看不見父母的時候產生恐慌的原因——他們以為父母消失了。
所以,在孩子半歲了以後,我們可以和孩子玩「躲貓貓」。遊戲是這樣進行的:父母躲在某個物體後面,叫孩子的名字,讓孩子練習尋找,然後出現在孩子面前。這個遊戲雖然簡單,但它能讓孩子學習到客體永久性的概念,即一件東西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仍然存在。同樣的道理,父母離開後還會再回來,這並不是可怕的事情。久而久之,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這種恐慌就會逐漸消失。
三、建立良好的告別和重聚儀式。
為了消除孩子在父母離開後的不安全感,暫時離別前,父母最好和孩子告別。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哭鬧,經常偷偷摸摸地走了。等孩子發現父母不見了,他們會更加恐慌。所以,每次都跟孩子說明你要去哪兒、去多久,說完後擁抱孩子、親吻孩子。回來的時候也和孩子說明你幹什麼去了,並且擁抱、親吻孩子。因為孩子會受成人情緒的影響,在和孩子告別時,父母自己要平靜,溫和。告別和重聚如果能夠建立一個固定的方式,孩子會慢慢習慣的。要注意的是:第一,不要讓告別儀式太長。第二,千萬不要走出門又走回來,反反覆復,讓孩子更難適應。
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離開後他該幹什麼,你又在幹什麼。這樣,能夠盡量減少他的擔心。比如媽媽可以說:「紅姐會為你做晚飯、給你講故事、幫你上床睡覺。爸爸和我去參加一個朋友的聚會,大約晚上10點回來。」或者說:「我現在要去書房工作,你在客廳玩積木。我做完工作時,你的積木肯定也就搭好了,我們可以一起讀一個故事。」
還有些家長通過遊戲來讓孩子為將來的短暫分離做好準備。
有一位母親知道自己要做手術住院,決定事先和孩子說明。小女孩才3歲,好像對這件事不感興趣。
媽媽說:「讓我們來玩媽媽住院的遊戲吧。」她拿出幾個娃娃,分別扮演媽媽、孩子、醫生、護士,還有保姆。媽媽拿著娃娃預演將要發生的事情:「媽媽去醫院看病了。媽媽不在家裡,寶寶一定會想,媽媽去哪兒啦?我要媽媽!但是媽媽不在家裡,媽媽在醫院看病呢。寶寶一定想媽媽了,不要緊,阿姨會來陪寶寶。媽媽在醫院也會想寶寶的。過了幾天,媽媽從醫院回來啦。寶寶好高興啊!媽媽抱住寶寶,親寶寶。寶寶也親媽媽。」
這個遊戲在媽媽去住院前玩了很多遍。開始大部分情景都是媽媽說出來的,但是慢慢的,孩子也參與進來。她拿著醫生和護士的娃娃,跟他們說:「你們要好好照顧媽媽。讓媽媽早點回家。」
到媽媽真的要去住院的時候,孩子和媽媽說:「不要擔心,媽媽,我會在家等您回來的。」
如果你每次出門都是一聲不吭就走了,孩子就會不斷設想你什麼時候又會突然消失,心理會時刻處於壓力之下,這樣,也就會更加喜歡糾纏在你的左右。即使當你在家的時候,他可能也會緊盯著你,使你難以有自己的空間,並且也影響了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所以,平時在家時,父母也應該經常鼓勵孩子,讓他感到能夠獨自一個人玩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比方誇獎孩子:「媽媽做飯的時候,寶寶能自己玩積木,真了不起!」這將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能力。
四、切忌對孩子說「不要你了」。
孩子都是害怕被父母遺棄的,但是很多人對此卻沒有足夠重視。有的家長在生氣時會威脅孩子(通常是孩子在商店耍賴要玩具的時候):「如果你再這樣,媽媽自己走了,你留在這兒吧!」如果這樣的威脅生效了(孩子乖乖跟你離開),你就在孩子的心理埋下了可怖的種子,讓孩子產生可怕的想像,想像自己被父母遺棄,一個人孤孤零零。如果遺棄的威脅沒有生效,有可能是孩子看透了你的「伎倆」,對你的信任打了折扣,也可能是對你產生了怨恨,「不要就不要,我還不要你了呢!」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對孩子的心理都是很大的傷害。
我們必須認識到,在孩子對父母的依戀中其實包含著孩子對父母深厚的愛。父母應該珍視這種包含深厚愛意的依戀,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避免傷害孩子那顆柔弱的心。
所以,不要和孩子玩「遺棄」的遊戲。如果別人這樣逗孩子:「你媽媽/爸爸不要你了」,一定要制止。
從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戀開始,高度重視並積極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保證他們成人後能夠擁有健全的自我獨立精神,這是高效能父母應該養成的一種教育習慣。
對孩子的需要迅速做出反應。
和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
建立良好的告別和重聚儀式。
切忌對孩子說「不要你了」。
推薦閱讀:
※鹿晗解約:28歲了,該獨立了
※總需要一個地方來安放自己
※「末代港督」訪港 港獨夾道歡迎,叫囂獨立
※和yummy精選的三木老師,用一小時聊了這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