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服飾文化
摘要: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一,老北京對服飾相當重視,直呼其為「身命」,視為第二生命。老北京服飾文化發展變化,不僅體現了物質文明的發展水平,而且折射出人們的社會意識以及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教、風俗、道德觀等方面的發展狀況和近代社會的變遷,在絢爛的色彩之中包裹了歷史的沉重。本文將著重介紹從清代以來老北京的服飾文化特點。
關鍵詞:服飾 文化 變遷
1.
清代的服飾,不僅存在等級上的差別,而且還帶有明顯的民族壓迫的色彩。清代,將傳統服飾看作是「立國之經」,太宗皇太極因此告誡後世子孫「勿輕棄祖制」。滿足人進駐北京,推行「首崇滿洲」的政策,順治年間有一再頒旨:「有為剃髮、衣冠……具疏者,一概治罪。」滿足傳統服裝反映了狩獵生活的需要,與中原有明顯不同。定都北京後,為維護大清一統的局面,清廷強令含人剃髮易裝,並以此為標準斷定漢人是否臣服。剃髮易服令雖然遭到了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但是清朝統治者還是依靠殘酷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血腥鎮壓政策,是滿足夫是在全國大多是地區推行開來。在民國以前,老北京的服飾基本遵從清朝制度,保持滿洲舊習,沒有發生多大變化。
1.1清代老北京的服裝
清代北京服裝以滿足服裝為主,直接承襲女真人的基本習俗,又融合了漢、蒙古等族服裝的某些款式,主要有袍、褂、坎肩、裙、褲等等。袍,又稱「大褂」,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鄒家、外出時都常常穿用,按四季有單、夾、皮、棉、紗多種。滿族婦女上衣下裳不分,長至蔽足,袍不開氣,行走時以不動塵土為有禮,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旗袍。男子則衣、裳分開,上穿大褂,下穿褲子。袍紋飾繁多,顏色多樣,平民富士多用青色和藍色;褂是套在袍外的短衣,有補褂、常服褂、行褂等幾種形式,內穿袍外著褂在清代北京最為常見。看見是一種短衣,便服,又稱「馬甲」,有古代漢族的「半臂」發展而來,為滿足所吸取。群本位漢族婦女服裝,為滿族婦女接受,是北京婦女通用的下裝,同治、光緒年間逐漸改穿褲子。褲長腰,寬襠、肥腳,褲腰高闊,要在襠上抿個褶再系褲帶,褲腳肥,也要抿褶扎以棉線腿帶。鞋有布鞋、皮鞋、花盆底鞋等數種形式。北京男子不分老幼,一年四季都戴帽。帽有禮帽、便帽之分,秋冬戴暖毛,春夏代涼帽,還有風帽、耳帽之別。襪多用棉布做成,洋襪到清末才有出現。服裝上常有佩掛,如小刀、匙子袋、火鐮袋、手帕、煙袋、牙箸、荷包之類。其中荷包較為講究,以嶺、羅、綢、緞登上好質料製作,並綉制各種美麗的圖案,形狀各異。男女青年有贈送和報表大愛情的習俗。服裝質料多為傳統材料,但鴉片戰爭之後,西方服裝材料如洋綢、洋呢等大量湧入北京。因西方機織洋布潔白勻細省工價廉,所以當時北京人服裝用料多為洋貨。
1.2清代老北京的頭飾
清代北京男子盛行大辮子,辮子上以彩絲繫結,飾以金銀珠玉等。婦女頭上也插各種首飾,常用的有簪,還有大匾方,即一字形的大長簪。承襲女真習俗,婦女耳垂上扎3個小孔,以備戴環,所謂一耳三鉗,漢族婦女則一耳一墜。
由於滿漢民族長期交往,服飾相互影響和滲透,甚至有意借鑒模仿實屬勢所難免。到甲午戰爭以後,其人婦女更是「大辦氣壯改漢裝,宮袍裁作短衣裳」,這裡有一個民族文化前在裡面.漢族有一種大一統或容納的精神,歷史上無論是漢族統治還是被少數民族所統治,最終結果大都以少數民族服從適應漢族習俗為結果.滿漢服飾相互交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2.西洋服飾衝擊下的老北京服飾
近代以來,由於沿海口岸城市的開放,在夕陽服飾的影響下,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因以京師宮眷顯貴而為全國矚目和效仿的京派腐蝕,已經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地位,隨著全國夫市中心轉到上海,北京人轉而仿效蘇杭.上海的服飾.
西洋服飾的傳入,改變了老北京的服裝質地.再在清朝中期,西洋呢子已經悄悄進入了北京顯貴人家,受到了他們的喜好.機織洋布逐漸取代粗厚結實的土布.西洋服飾的傳入,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們對服飾表示身份的刻板印象,也改變了老北京的審美取向.過去老北京和全國多數地區一樣,以紅色為喜慶之色,而忌諱白色.但到了20世紀初,京師市民紛紛仿效西方尚白的習俗.女子的裝束也改為淡妝或不化妝.同時腐蝕有寬大繁縟向實用,簡約和樸素方向發展.,說明了老北京審美觀念以及價值觀念的變遷.
由於這是有許多留學歸來的人士,北京形成了一種中西混雜,光怪陸離的混亂局面.這種混亂不堪的服飾狀況,一直持續了近20年,直到民國中期才有所改善.到20世紀30年代,北京男子的服裝以西裝、中山裝、長衫為主,女子服裝則以旗袍為主流。
但是這種服飾上的不倫不類、變幻莫測、令人眼花繚亂的現象,實際上蘊含了典型的時代特徵。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從等級森嚴的封建服飾制度下解放出來後,要盡情宣洩自己長期受壓抑的審美情趣,力圖用服裝上的多樣性和趕時髦,來表現自己獨立的人格;另一方面,這也說明此事當屬文化和審美髮展的真空階段,新舊文明交替之際,舊權威、舊傳統被打碎,新秩序、新權威還沒有形成之前,人們心理上自然存在一種失落和無所適從的感覺。
3.辛亥革命剪辮易服,老北京服飾中的中國新式
3.1男子剪辮。辛亥革命把荒地趕下了台,也把一些陳舊的服飾文化送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除了代表封建等級制度的清朝官服,代表民族壓迫政策的辮子也是率先要革除之物。到1928年,南辮子4689根,基本在百萬人口的北京還不到1%。
3.2與男子剪髮對應的是女子的戒纏足。到1928年北京女子纏足者只有7249人,只佔總人口的0.66%。從此,適合三寸金蓮的弓鞋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3.3中山裝、旗袍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新式服裝問世。
中山裝據說是孫中山先生有感於民國後西服流行,出於民族自尊心,在民國初年在改造西裝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其造型美觀大方,莊重使用,既保留了西式服裝平整、挺刮、友衣兜的優點,,又有當時中裝高領、莊重的特色。可以說是既突出了服裝的現代性,有很好地表現了中國的特色與氣派。隨著南方的革命勢力影響的擴大,以及人們對孫中山崇敬之情的增長,中山裝開始受到國人的喜愛,並在20世紀20年代後逐步流行起來。後來,人們又結合整治,給中山裝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如用領鉤扣緊的翻領代表「受賄領事裁判權」,四個口袋代表國之四維,前襟五個扣子代表五權憲法,袖口三個扣子代表三民主義,以此題是當時的人們穿衣不忘愛黨愛國。中山裝要用國產材料製成,夏天用白色,其餘用黑色。中山裝的流行是與當時國民民族愛國意識覺醒分不開的。
旗袍,反映了婦女要求解放、男女平等的要求。女子穿旗袍也是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男女平等觀念的影響,要變從前女人的「兩截穿衣」為男士的「一截穿衣」,蓄意要模仿男子。款式幾經變化,終於使旗袍徹底擺脫了清朝服飾的老框框,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更富有時代氣息,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大功。
總之,中山裝和旗袍都是沿用西式服裝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習俗,結合中國人穿著的習慣和傳統服裝的性質而創製的新服飾,在國際上已被視為具有中國氣派的民族服裝。
4.新中國成立後的北京服飾
新中國成立以後,北京的服裝文化經歷了曲折的變化。解放初期,衣著與民國時期基本相似,不同季節穿著不同服裝,即所謂冬裝、夏裝、春裝、秋裝之類,但短衫衣褲、中山裝依然是主流服裝。文革時期受政治思潮影響,服裝式樣單一,顏色單一,著軍綠色服裝的人極多,男女老少幾無差別。文革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穿著上從耐穿、結實向美觀、時尚方向發展,而且將就衣料質地,皮、貿、呢、化纖、絨、綢緞成為人們常用的衣料,服裝款式也空前增多,從國際大師們的時裝精品到人盡可穿的牛仔服,不同風格、不同層次的服裝在街頭隨處可見,服裝顏色也趨向多樣。北京人藝不再是街頭流行什麼就瘋搶什麼,而是注重服裝的個性與文化品位,往往是人家穿什麼我就不穿什麼。這樣一來,北京人的服裝就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異彩紛呈的狀況。飾物上,金印等飾物已不是少數人的奢侈品,且式樣繁多,幾成生活必需品。
服飾的這種變化與北京已經成為國家化大都市是分不開的。今天的北京,不僅是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也是中國對世界的窗口,它的經濟實力也居全國領先水平,北京市民的物質生活極大地被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也很豐富,使得北京人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後,開始追求個性化的更高層次的高質量生活。
俯視除了為人們著伸臂提的使用功能之外,也是民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體現了物質文明的發展水平,而且折射出人們的社會意識以及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教,風俗的方面的發展狀況。中國是文明古國,長期以來,服飾是封建統治者以「禮」之天下的最直接、最外在的表現形式,與階級、身份等級關係密切,是權利和屈從的象徵。研究服飾的變化發展可以為我們在研究歷史變遷時提供另一種角度和途徑。
推薦閱讀:
※宋朝服飾的文化特點
※工匠精神讀後感
※服飾奇妙物語之這東西百年前專屬貴族,如今卻只能給狗帶了……
※如何從中美傳統服飾的特點反映中美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