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果卿老師點滴細微開示

果卿老師點滴細微開示 

1、學佛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如果你在單位上班,你的學佛就不能影響正常工作。如果你只顧自己學佛,其他同事甚至領導看到後,就會誹謗佛法。誹謗佛法的人造了業,而與你也有連帶關係。所以,我們必須全心全意為工作,在工作崗位上敬心儘力。必須保證工作不延誤,工作不馬虎,真的沒有事可做了,有了一點空餘時間,你再學佛。我們拿著公家的工資,如果不為公家盡心儘力,卻總考慮自己利益,這不是學佛人。就是有空閑的時間,我們也應當去為公家擦擦玻璃、拖拖地!再小的事,我們也要有多幫助別人的用心。不要到處榜標自己學佛了,好像做給別人看。

2、不管你在哪裡,你首先要有一個思想,要忘掉自己,要有無我的思想。不要老對自己的事瞻前顧後。待人處事時,要有我現在就是佛菩薩,這個事應該怎麼處理。以佛菩薩的身份,自己就是佛菩薩,哪么你處理事情時就要改正自己以往的錯誤。佛菩薩肯定是時時處處利益人,哪么,我們學佛人也是如此。凡事都要有利益他人的思想!這就是佛菩薩的境界。

3、念佛要以心來念,不是用口。不能嘴上在念佛,心裡妄想不斷,而是要用心來念,直至以無念來念。比如,你坐在公共車上,你是居士,你沒有必要象出家人一樣,手裡也拿個念珠,做出自己在念佛的姿態,這會使佛法受到誹謗。應該怎麼呢。我們在心裡念。或者,我們保持一個平靜、安和、沒有妄想的心境。如果車上忽然上來一個漂亮女的,你的心裡忽然一動,哪么這時,你就念佛,用念佛來壓制你的心動。如果你平時能保證如如不動,已經有了見男人女人年老的少的,沒有妄想,哪就不需要在車上不停的念佛。

4、學佛人的行為,一定要利人。比如說,你在馬路上看到一塊西瓜皮,哪么,你如果想,我要躲開它,要不會滑倒的;或者你看到一個障礙,自己先躲避了。哪你不是真正的學佛人。真正的學佛人,要立馬會想到他人可能會受到傷害,一定要去拿掉它,去大膽做這個利人的好事。這是生活中的一個細節,許多道理舉一反三。

5、把念佛、誦經、為善的所有功德,應該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不能老想著要讓自己怎麼怎麼好,要發財、要陞官、要調工作崗位、要讓老婆孩子都好。這不行。我們必須想到一切有情眾生。我們每天迴向這些功德時,一定要把功德迴向給我們曾經殺害過的、傷害的眾生,想想它們多麼痛苦!現在我們學佛了,也想要成佛,這些怨家會輕易罷休嗎?我們一定要處處為這些眾生迴向,要有讓這些眾生先成佛,先讓這些眾生往生西方凈土後,我們再成佛的大願。

6、要經常懺悔自己的過錯。每個人在沒有學佛前,做過的壞事、錯事無量無邊。現在學佛了,一定要懺悔。而現在每天還要防止再造新業。我們必須要守住戒律。我講的法,其實講的就是戒律。戒律非常重要。學佛一定要守住戒律。

7、把《楞嚴經》上的四種清靜明誨背下來,每天背一遍。試試看,你的身心、行為以及其他一切,以後肯定會發生變化。

8、上班族,如果每天時間少,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時,每天可以念幾品,或者兩天念誦一部,都可以。更多的時間,在外我們要為公家專心服務,回家,我們要盡職做好家裡的事務。學佛其實就這麼簡單。許多答案在《現代因果實錄》上講的非常詳細。

我們作為欲界的眾生,由於特殊的因緣而得以在此世間生存。眾生與生具有各種煩惱與貪愛執著,因各自不同的業、福德、能力以及外在環境等因素,而有不同的苦樂感受。生在同一家的兄弟姐妹,雖然擁有同等的生存條件以及受教育的機會,但是仍然會產生諸如生活觀念、運氣、智慧、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僅憑依存關係和偶然性來解釋這些現象是講不通的,因此我們說佛教所提出的緣起觀點,是能夠解釋一切事物及現象的深刻哲理。

當我們教導人們應該相信並且遵從緣起法理的時候,沒有必要產生被束縛似的緊張、不自然的情緒。其實,我們都在為此生的美好前途而絞盡腦汁的進行思慮、憧憬、籌劃,實際上比這些更艱難困苦的事情是沒有的!

奇怪的是,很多所謂的修法者很想知道自己的前世是誰?來生又會如何?由此產生了很多妄念,以至於成為別人的笑柄。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者,沒有必要知道你過去世和未來世是怎樣的。如果你能在這一生做一個真正的有良心,並且富於奉獻的好人,那麼也就能隨之解決一切來生的問題。所以沒有必要讓來生使你妄念紛涌!如果你現在的狀況不好,即使你的前世被認定是一位很好很特殊的人物,對於現在的你來說也沒有任何的用處,這些想法只能是徒增自己的妄念罷了。

拿我自己來說,因為被認定是多欽則仁波切的轉世而被很多人尊崇。多欽則仁波切是一位見地高深、不可思議的大成就者,因而受到寧瑪巴各傳承的虔信。但是,僅具有他老人家的名號和自以為是他老人家的轉世再來,對於自己的見地和悟性毫無作用,也沒有任何把握在死後不會墮入地獄。要想使自己有一個很高的見地並且死後不墮入三惡途,完全取決於你修法的精進程度以及智慧等因素。遺憾的是我們很多修行人往往忽視了對自己修法很重要的東西,而幼稚的去追逐所謂的神通奇蹟。

如果遇到一位自稱是上師活佛、堪布、空行母的人,就信如佛陀再世,尾隨其後。但是,如果其中的某一位上師開示有關慈悲、發心、空性等基本法理時,哪怕是其中少許的內容,這些人也很難去實踐。或許這些尾隨者,也在希望把自己的前世說得天花亂墜!以前在藏地的諸多高僧大德,其身、語、意三門是非常清凈、嚴謹的,所以就連少許的浮誇之詞也是不會說的。但是,現在從藏地來的一些所謂上師、活佛深受時代變化巨浪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年輕的上師、活佛,頭腦機靈、能說會道,總是會說出一些令現代信眾愛聽的話來。我們家鄉這邊有一個所謂的活佛,到武漢、深圳等地去「傳法」。他對每一個與他結緣的人都會說「你的前世是什麼上師,什麼空行母,我們有很特殊的因緣」,預言了很多事情。我很想對諸如此類習慣於宣說假神通者試問一句話:如果你連明天將會吃到一頓什麼樣的飯,也沒有辦法預知的話,你怎麼能夠知道人家前世是誰?在自己的家鄉沒有一個人相信你有神通,怎麼來到漢地就突顯神通了呢?你與信眾之間所謂的累世因緣,如果離開了金錢的供養,豈不也就子虛烏有了嗎?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旁邊其他的喇嘛都笑了!那個活佛很害羞地說出了心裡話:如果你不善言辭,漢地的那些不了解你的信眾是不會在意你的,當我預言了一些事情,並且作出一副很有智慧的樣子時,信眾都爭先恐後地親近我,然後相互傳話說那個上師如何如何有神通、了不起!於是得到了一些供養。

他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我的眼前浮現了很多漢地信眾的作法。很多信眾喜歡道聽途說的傳聞,一聽說從藏地來了個「上師、活佛」,就一窩蜂似的跟著去了。拜見後僅憑這位上師、活佛的言談舉止、穿著打扮是否符合自己的意願,就去瞎編亂造地評價,而根本不會去了解這位上師涵養如何、學問怎樣、證量又有多少!

這裡再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在康區有一個普通的在家人因為偷盜而被罰款兩萬餘元。此人巧生詭計,穿上僧裝後到漢地去冒充上師傳法,欺騙了很多信眾,而且得到了幾十萬元的供養。後來這個人說了一句笑話:"由於本人的聰明才智,加上佛陀法衣的加持,藏地的盜賊在漢地變成了上師!"

這句話在我們家鄉已經成為一個流傳很廣的笑話。盲從於此人的那些信眾,正因為只注重他外在的言談舉止,而對於他的修行、傳承、來歷究竟如何卻不作稍許的調查與判斷,以至於自己上當受騙。這些漢地信眾把一個盜賊拜為上師,這不僅使眾多漢地佛弟子因此蒙羞,而且也玷污了神聖佛陀教法的形象!諸如此類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將來也很難完全杜絕。

此外,很多學佛者好高鶩遠,喜歡空談深廣的見地和次第很高的法門,而對於修行不可或缺的前行等基礎的法門則不夠重視。很多初學佛者要求上師傳自己藏傳佛教中一個最高的法門。如果這位上師是寧瑪巴傳承的,則一定會問:大圓滿法是不是藏傳佛教中最殊勝的一個法門。

其實,在藏傳佛教的寧瑪、噶舉、薩迦、格魯四大教派中,都有各自最殊勝的修行法門,大圓滿法只是寧瑪巴所公認的最高修行法門。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傳承,都是源於佛陀教法之精髓所在,因此不能認為四大教派的法教此長彼短。所謂的差異,只是各自傳承中歷代的高僧大德、大成就者的修證經驗和實踐方法有所側重和不同而已,因此在風格上便有了不同的顯現。

一些剛剛接觸佛教且對藏傳佛教不甚了解的弟子,往往會認為每一位從藏地來的上師都是大圓滿法的修行者,而且都具有傳授大圓滿法的資格與能力。但實際上,不要說其他教派的上師,就是在寧瑪巴傳承當中,能夠根據不同弟子的自身條件和意願而傳授大圓滿法的上師也是寥若晨星!

修行大圓滿法,首先要求你的傳法上師具有非常清凈的大圓滿法的傳承;其次,應該徹底完成了前行的修行;再次,通過自己的觀修,在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方面生起了真實的覺受。如此,才可以說具備了求大圓滿竅決的一般條件,而具足所有修法條件是非常困難的。不具足這些經驗和條件而去開示大圓滿法,只能成為被別人笑話的對象和浪費時間的把戲,更何況會遭受濫示密法的罪障!在大圓滿法的傳承歷史上,從持明極喜金剛開始,到蓮花生大師、遍知龍欽饒降法王、持明吉美林巴仁波切、多欽則仁波切、佐欽巴珠仁波切、居麥彭仁波切,一直到當代藏地大圓滿法傳承的真正持有者、眾生真實皈依處的諸多高僧大德:多珠欽仁波切、知旺貝諾仁波切、堪欽晉美彭措仁波切、烏金庫松林巴仁波切、阿丘喇嘛、久治單寶活佛、土登尼瑪活佛等。

這些大成就者往昔為了積累資糧、懺除罪障,都曾經歷了很多常人難以忍受的困苦。象我一樣的那些既貧於聽聞經教,又貪圖享樂、懶散放逸的人,只會習慣於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飯菜,過舒服的日子。根本就很難生起什麼大圓滿法的證悟!

在當今這個"金錢萬能"的時代,那些沒有良心和羞恥感,沒有正義和集體意識的人,為了一點私利,不僅給佛陀的教法抹黑,而且施展詭計欺騙廣大信眾。

有一個真實的事例:一位其他教派的活佛到漢地來傳法,當被問到什麼是大圓滿法的問題時,由於這位活佛根本就不了解大圓滿法,於是他信口答到:"大圓滿不就是一個吃的東西嗎?"看到弟子們面露驚異的表情,他又很巧妙地說:"哈哈,開玩笑的!因為這個緣起現在我可以為你們做大圓滿法的灌頂!"在弟子們虔誠的期待下,這位活佛用藏語口誦著藏地路人皆知的民歌的歌詞:"那白天鵝鳥兒,請借給我你的雙翅,不去很遠的地方,只轉理塘就回來"並且做著一些灌頂手印的模樣。如此,完成了"大圓滿法"的灌頂,並且得到了弟子們很多的供養。在藏地,這已經成為很多活佛喜歡談論的一個笑話。這種事情,對佛陀的教法是很大的玷污,也是對廣大信眾可恥的欺騙。

所謂的灌頂,並不僅僅是眼觀上師做著什麼樣的手印,耳聽上師口誦什麼樣的法本等名相上的問題。各種不同的灌頂,在次第上有其相應的內涵。弟子隨著上師不同次第的解說,應當觀想清楚不同的內容。如果不了解灌頂的內容和意義,僅憑聽聞念誦傳承和上師動作的暗示,是無法獲得本尊所賜予的悉地和上師加持的。所以,大家以後應該小心謹慎,防止自己墜入無知和盲從的深淵!

學佛者應該了解教義的基本知識,了解佛教以及本傳承的歷史,具有集體意識和責任感。漢地和雪域是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佛法聖地,佛教在很多方面對人們的生活都有影響。本人作為一個對藏傳佛教富有責任心的人,希望我國的佛教能夠得到正確的發展,也希望廣大信眾能有一個良好的信仰基礎。

談到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很多信眾內心會產生很大的分別,不知該如何處理兩者的關係。修行毫無目標、毫無方向,如同秋風中飄零的羽毛;或是內心混亂、各種妄念交雜。因此,就難免會做出有違佛陀教法的事情。修法者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腳踏實地的心理,修行就會變得朝三暮四、有頭無尾,是不會有好的修法結果的。就象狗熊掰棒子故事裡的狗熊一樣,想法很多,而最終只是自討苦吃、一無所得。

有的人今天求了一個法,希望三四天就出現相應的徵兆,或者希望馬上能夠出現神通等等。其實這些都是貪慾心很強的一種表現,很有可能會變成修法上的障礙!神通等功德是修行到了一定階段自然出現的應相,而並不是修行的最終目標,所以對於真正的修行者來說,這些並不重要。

很多事情往往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因此,對任何事物都不能抱有過多的希望,否則必然會內心焦慮萬分。如果凡事能生起緣起觀的正念,自然就會消除心中的重重顧慮和患得患失的心理,從而使自己的內心寂靜平和,鍛鍊出一種韌性極強的心理力量。

對於真正的修行者來說,不會因一件小事情而擾亂平靜的內心。一朵小小的妄念浪花不能攪動你內心平靜的大海。把妄念當作自然的本性而棄之不管,自然會息解一切此類的妄念。在此基礎上,試著進一步熄滅不容易被發現的各種細微的妄念。日常生活中應恆常保持這種對自心的鍛煉。

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不容易被外境所動搖、內心穩定的人。當你遇到一件高興的事情時,不必過於興奮;當你遇到一件困苦的事情時,不必過於痛苦。因為無論是苦是樂,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樂由苦生,苦由樂變。所以,對一切事物不必那麼執著。

正如佛陀所開示的"諸法無常"。一切有為法,無論大小,無論好壞,在本質上是剎那也不成立的,所以也無法獨立的存在。如果對此能夠產生定解,那麼當遇到諸如自己眷戀的對象突然離散,或者遭遇到不幸時,必定能大大減低內心的痛苦,也會逐漸去除戀戀不捨的執著。

因一件瑣碎的小事,而擔心所有的事情,並且為將來制訂了很多的計劃,使你的內心深陷其中,這樣只會使你的人生永無安寧。人必須依靠衣食而生存,所以物質財富是很必要的。應該為了生存而去工作,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範疇和條件而制定很多龐大的計劃,就只能成為一個擾亂內心的誘因了。

我們都喜歡自己的朋友,喜歡錢財。但是這種喜歡不外乎有其嫉妒的特性,也是吝嗇與無滿足感的一種表現。這種喜歡只能帶來更多的痛苦與煩惱,很難成為人們內心寧靜安樂的因素。

人們為了保障身體吃、喝、穿等的正常需要,而去尋求物質財富。但是同時應該知道,一切物質是無常的,是會壞滅、離散、衰老的。所以,勤於布施供養,對自他都能帶來利益,也因此會減少自己對財物的吝嗇等煩惱。將諸法無常與布施供養兩者結合起來,運用於修行中是很重要的。不能將萬物變化無常的特性當作是恆常穩固的。從而希望從百到千,從百萬到億萬,毫無知足心的求取錢財。這完全是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

作為常人可能會非常羨慕一位擁有億萬資產的富豪。但是,從那個富豪的角度來看,在各種龐大的計劃之下,他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同樣也很不幸。

做任何事情,如果能適應內外諸因緣,就一定會取得成功。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的總結經驗、繼續努力,這樣就會找到一條發展的道路。相反,如果在不具足內外因緣或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疇時,即使你付出再大的努力,最終只能是自討苦吃。不僅使自己心灰意冷,甚至會造成心理的創傷。

無論取得成就的大小,如果能夠認識到這個成就並且能夠知足,你的內心自然會很平和,所謂"知足者常樂"。這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生真諦!不摻雜嫉妒與強烈的貪心而喜歡物質財富是無可厚非的。這是一種樸實的情感,也是內心寧靜與幸福的根本。此外,若能從內心隨喜別人的發展與取得的成果,就能打開自己內心平坦的大門。這裡所說的"別人",並非指你所認識的親朋好友,而應該是一切有情。如果能對他人的發展與成果產生隨喜心,自然就不會做出他人所不欲的事情,也不願意聽到他人所遭受的不幸。這樣就會在我們的內心中培養出慈心與愛心。

如果能使自己的心胸寬廣、富於耐心,快樂地生活,那麼將會是一個充滿意義且幸福美滿的人生!

因為朋友或身邊的人稍許不和諧的行為;因為一句不順耳的話語;乃至因為打碎了一隻杯子,便大發雷霆,悶悶不樂,這都是小孩子的行為,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一個喜怒無常的人,雖然人們當面會尊重他,但是在背後他只能成為人們批評、笑話的對象。對於修行者來說,應該實踐佛法的內容,修習耐心與忍心。這是佛法的根本,也是能夠產生見修之果的田地。

即使是標榜自己已經修行大圓滿、大手印、道果法多年的修行者,如果在某天凌晨五點被人打電話吵醒,立即會喪失他的一切深廣見行,而顯現其本來面目,以至於很有可能甩出一兩句惡言粗語來!所以,應該捨棄那種唱高調的行為,放棄那些高談闊論,精進於那些實實在在,能利益自他的基本的佛法修行。

由於人們所受教育的程度、人生目標以及成長環境的差異,從而導致每個人的言行存在很大的差別。人們往往因為工作的原因或者經濟利益,保持著看似友好的言談舉止,但是我們不難看出其中有很多不真誠的成分。有的人雖然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顯得很自然、熱情,但是換了其他的環境就很難保持如此的自然了。

我們應該培養的是,一種不受環境、對象、時間限制的,自然、和諧、耐心和充滿歡樂的心情。所謂的耐心,不應該理解為是一種消極的灰心喪氣。而是對事情能堪忍、能精進,並且能將此二者雙融的一種智慧的做法。

一般而論,人生是多麼的短暫啊!然而,就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卻承受著巨大的艱辛與困苦。人類的這些痛苦,皆源於內心中無休止的佔有慾和嫉妒心、貪得無厭的愛戀、毫無耐心且反覆無常的煩惱和操勞一切的執著心。

愛戀其實是以嫉妒心為本性的一種偏執。而偏執性的愛戀又是自我主義和愚痴的顯現。某些宗教職業者為了表現對自己宗教的愛戀,對其他宗教或傳承、教派進行攻擊,這也是一種受強烈的偏執性愛戀影響的表現!那些浪費自己寶貴生命的殉情者,也是陷入痴迷狀態愛戀騙局的一種表現。這種行為,不能被認同為是一種純潔和具有智慧的高尚情感。

人們希望來世能受生在天界或極樂世界,但是又不希望面對死亡。這是一個矛盾的"希望"。而這個矛盾的希望正是凡夫內心世界的特點,是束縛其內心世界的障礙和鐵索。要想來世生在天界,必須經過這一世死亡的過程。眾生對死亡的恐懼,成為經歷死亡過程的障礙和不利因素。而這個不利因素在內心中的影響越大,喜歡生在凈土的執著和貪慾就越大。

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對此產生憎惡和痛苦情緒都無濟於事。由於受內心習氣的影響,使得我們往往會出現厚此薄彼的矛盾心態。為了消除這種內心的矛盾,佛陀開示了一個特別的法門-中觀。

在經歷生、老、病、死等人生過程時,如果能認識到當下這個過程的本性及其不可避免的特性,就會大大減少令人痛苦的感受。身患疾病比日趨衰老更能感到痛苦,瀕臨死亡比患病尤為體會恐懼,而死亡過程中的某些階段,遠比鄰死的瞬間要複雜的多!如果我們決定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那麼從現在開始就要對那個地方的情況有所了解,這樣才不至於到時候不知所措。同樣,我們對死亡過程的了解也是很必要的。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寫到:"地獄的大地以及利劍的森林,都是罪噁心理作用下的結果;而極樂世界則是善心的積極結果。"

有一個好的事物,必定會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壞的事物。有善必有惡,這是一個通常情況下相互矛盾的現象。這個矛盾並非是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特性,而是被人們的虛妄分別所塑造的產物。

比如,你認為很熱的一個東西,在你確定這就是熱的感受之後,再去和很多人交流這種感受,當得到大家對這種感受的認可後,也就是眾多的妄念相聚在一起了。但是,沒有認同你的感受的某個人,即便你再怎樣向他解釋熱的概念,他仍然不承認是熱的。

再比如,一位法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一些魚放在鍋里,點著火開始煮。結果發現在沸騰的水裡,這些魚居然安然無恙的游著!於是這位科學家好奇地對此現象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原來這個種類的魚,已經習慣生活在沸水裡!也就是說,我們人類所認為的沸水和熱的感覺,對這個物種的魚來說,則有另外一番感受。

由於受不同的經驗和習氣的影響,人們會有不同的苦樂感受和善惡分別。如果你固執的以為你所認可的,就一定會被所有人認同,這隻能說是我執心很強的一種表現罷了。小孩子吃了帶有辣椒的食物,會因為感覺太難受而哭鬧。但是,一旦習慣了這種味道,又會有味道很好的感覺。

我們之所以能夠對看得見、感覺到的山、林、大地等外物,固執的執為實有,就是因為沒有看破其本質上絲毫不可成立的特性。所以,即使在五台山、普陀山等聖地,凡夫所看到的只是一般的山林景色而已!

然而,在了知一切現象如夢如幻的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等聖者的眼中,則會看到一個被萬丈彩虹和無量光明所縈繞、堆砌著各種奇珍異寶的無量宮殿和充滿了無盡供品的凈土!在我們凡夫的眼中,石頭是堅硬無比的。然而,在那些真正了知萬物本性的聖者眼中,則並非如此。因此,一些大成就者可以很自如的在石頭上留下手印和腳印。

每當說到極樂凈土或者天界的時候,人們總是很嚮往,從而會生起一種很執著的心。而當說到輪迴和地獄的時候,又會產生一種痛苦和厭煩的感覺。這種以分別心為特性的、矛盾的執著,實際上只能成為束縛內心的繩索!

在世俗諦當中,以因果取捨來分別善與惡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應該認識到,從本質上來說,所有的事物並無少許善與惡的分別。所以,我們要試著盡量從事物好的一方面來看。這樣,會使我們的心胸更加寬廣。

任何一個事物,人們如果僅從它不好的一面來看,那麼永遠也不會有認為完美的時候。總會覺得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以各種妄念充塞心續。比如:盛了半杯水的杯子。如果你故意去找它的不足,會因為杯子一半是空的而產生不滿足的感覺。但是如果你從好的一面去看,會覺得這個杯子不是空的,已經有一半了,因而有一種滿足感。

在修法的過程中,對自己易於發作的脾氣、強烈的嫉妒心和妄念紛起的內心熟視無睹,不加以控制和克服,而去追求神通等奇異之事,以為這才是真正的修法!實際上,這些都是可憐和愚昧無知的表現,對於尋求解脫沒有任何的意義!

我們僅從了解釋迦牟尼佛前世捨身飼虎的故事,就足以了知諸佛世尊寬廣的胸懷和無限的慈悲。而即使一隻蚊子從我們身邊飛過,我們也會毫不猶豫的用手驅趕、用工具打,甚至用蚊香、殺蟲藥來消滅它。這足以證明你的心胸又是如何?!這裡所引用的教證,皆出自諸佛、菩薩的金剛語和往昔高僧大德的論證。但是,由於眾生的妄想和執著,使得我們仍在輪迴中流轉!

每年11月的第四個周四是美國的感恩節,這是美國國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國式的節日。感恩節的由來要一直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大約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到達美洲,他們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處在饑寒交迫之中。這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

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於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 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宣布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慶祝活動便定在這一天,直到如今。感恩節時家家團聚,舉國同慶,其盛大、熱烈的情形不亞於中國人過春節。

作為中國人的我,對外來節日一向不感興趣,但是對感恩節卻竭力主張,因為它符合中國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符合百善孝為先的傳統,也符合佛教「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的主張。佛教「上報四重恩」的意思是: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國土恩),三寶恩(上師恩)。

1、父母恩:一個人來到世間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十月懷胎,生養哺育,才能長大成人。養子方知父母慈。到了一定的時候,自會領悟其中的含義。報父母恩,有了這種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順的兒孫。作為一個社會的人來說,衣食住行無不來自眾生之恩,每個人的勞動都是為了對眾生的報答。報眾生恩,有了這種意念才有人與人的平等關係,互相尊重,互相照顧,建設文明的社會。

2、國土恩(國王恩):我們賴以生存的國土是無私的,山川,水土,糧食,礦藏,傳統都是國土對人們的奉獻。使國土莊嚴是我們報恩的職責,也是我們為後輩應盡的義務。

3、上師恩(三寶恩): 對佛教來說,佛、法、僧三寶使人們取得智慧,證得菩提,獲得解脫,是人們的上師。三寶之恩自不能忘!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認為最重要的,但經典里卻把父母、眾生、國王放在三寶之前,可知一個人如果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眾生的護持之恩、國家的安定之恩,那麼這個人說他竟能報答三寶之恩就很難真實了。

4、眾生恩:《勸發菩提心文》說:「我與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互為眷屬、父母、六親、乃至師友。而彼眾生常為我身作大饒益,或順我志,令我歡喜;或逆我志,令發道意;又能示現一切極苦相貌,令我驚覺,不生貪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眾生恩德亦復無量,不可言說。」佛教認為眾生是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 在「上報四重恩」中「上報」這兩字尤其應該記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擺在眾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報」,就扭曲了佛的教化,因為若無眾生護持,不要說修菩提大道,我們連活著都十分艱難,所以面對眾生,要牢牢記住「上報」兩個字。一個人明白了做任何事無不是為了報恩,那就真正地、自覺地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推薦閱讀:

談談邵偉華老師的《駁遷都論》(原創首發)
周老師:文字道(第四集)
南老師南懷瑾 ------ 張尚德
南老師說:止觀
聽楊軍老師講中定

TAG: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