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我邊界是安全感的第一步 捍衛個人空間定律 愛,不打擾
05-28
樂感通常來源於兩方面:節制和專註。每天專註於自己愛做的事情,得到人們的喜愛和肯定,沒有過多的慾望和掙扎,內心滿足而祥和。
常聽到有人說:「這都是因為我太缺乏安全感了。」或者「我需要一個能給我安全感的人。」安全感對於人來說,似乎算是一種最基本的需要。那麼,這種需要的由來是什麼呢?吳勤心探索:我們為什麼會這麼需要安全感呢?吳勤:「需要安全感」用另一種方式說,其實就是「我很不安」。而人為什麼會感到不安,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從個體的角度來說,人就像是在星空中的一個星球,在一個大的整體系統中,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僅僅是你,還有別人,你有你的運行軌跡,別人有別人的運行軌跡,你不能保證你完全按照自己的軌跡運行就能不和別人發生碰撞。而只要有碰撞,你的星球就有破裂的可能性,這就牽扯到安全感的問題。我個人認為,缺乏安全感的來源主要在於個人邊界模糊、家庭結構不穩定,以及生物節律被破壞這幾點。其中建立自我邊界是建立安全感比較重要的第一步。
心探索:為什麼建立自我邊界與安全感有這麼重要的關係?吳勤:人沒有邊界其實和國家沒有邊界是有類似的感覺的,你不能清晰地確定你的界限,你就沒有確定感,只要這個不確定感存在,你就等於是自我保護沒有建立起來,就會沒有安全感。這時候你會很容易被突破,同時你也很容易侵入別人的界限中,去突破別人的安全感。所以建立自我邊界,在自體的角度建立安全感,我認為是比較重要的第一步。就像很多時候國家之間打架,會有這樣的衝突:A方認為這個領域是自己的,B方也認為這個領域是自己的,他們其實是有不同看法的。所以這裡就成為了一個無法駐兵把守的地方,它成了一個缺口,沒辦法安定下來。同樣,就算建立了界限,可能雙方對於界限的理解還是會有不同。這時守住界限就不是一方的事情,你不僅要保證自己不侵入別人的邊界,你還要有能力守得住自己的邊界,否則還是會覺得不安全。不管在哪個體系,能守住自己的邊界,也能尊重別人的邊界,你的安全感會增加很多。
心探索:自我邊界的建立,是不是可以追溯到人們的早期經歷?吳勤:對,我們都知道我們做胎兒的時候,不光跟母體是一體的,跟這個世界都是一體的,完全沒有疆界。等出生了以後,依然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跟父母是在一體感的狀態中,沒有分化的感覺。從自體心理學來講,做嬰兒的時候,你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客體,所謂客體就是:有一個人來幫我看到我,就像有一個鏡子來幫我照到我,這樣我就能區分出我和別人。這是建立自我邊界,建立安全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如果一個人在早期客體喪失,沒有這面鏡子,等他長大後,他就會拚命地去找這面鏡子,他要知道,「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哪個才是我。但我們知道,沒有父母可以完全像一面鏡子,而不用自己的想法去投射這個孩子。很自然地父母就會對孩子有一個自己的想法,有的想法也許確實是觀察出來、理解到的,但大多數想法是根據自己當時的情緒和需要,想像、轉移給孩子的。這就會造成,孩子投射性認同了一個「我」的樣子,這就和他真正的靈魂那個「我」有一個區別。這樣成長的孩子,他的自我邊界就是模糊混亂的,不清晰的。我會以為「我」是這樣,但其實「我」又不是這樣,然後心裡就開始打架,不知道「我」到底是哪樣。無法有一個確定,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外在世界,這就會造成很大的不安全感。
假如說父母感情不太好,總是吵架、鬧分居、鬧離婚,這些波動,對於這個孩子安全感的影響都會非常大。因為當影響你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兩個人,他們的關係是不安定的話,你很難安定下來,也很難形成穩定的安全感。心探索:如果是一個從小被寄養在一個環境氣氛特別好的家庭裡面,也會遺留下不安全感嗎?吳勤:孩子一出生,就等於和這個家是一體的,假如他被送到別的地方去養,就像是被從原來的地方切開了,家在他心裡就是碎裂的。就算新家庭的人對他很好,後來的「房子」建構的很好,在很深層的地方,他最基本的安全感是很難建立好的。不過凡事沒有絕對,我們是有限的,這個世界是無限的,沒有一個標準會符合所有的情況,具體到每個生命都是不一樣的。心探索:我們應該怎樣在日常生活上建立安全感呢?吳勤:生物節律也是影響安全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被不停地被打亂,也會造成很大的不安全感。比如說在前幾十年,很多寫育兒妙招的書里,標準化地列了每隔多長時間喂多少量的食物,那也許是一些共性的東西,但實際上每個生命都是個性的。當媽媽定時定點定量喂飯的時候,孩子的困境就是,他自身的節律在不停地被擾亂,這個擾亂會帶來非常強烈的不安。常常是他餓了的時候沒飯吃,不想吃的時候又要被迫吃很多東西,他要不停地適應一個外界的節律,結果就會導致他的自身的消化節律建構不起來。
包括你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醒,這些人和自然也可能是不一樣的,就算和整體自然都一致算是調順了,你也要符合自己現狀,要有一個慢慢的調整過程,不能硬調,硬調會很大的毀滅人的安全感。如果你特困的時候不讓你睡覺,或者是不困的時候硬讓你去睡,有那麼幾次,你的煩躁和不安就很容易出現。平常的生活中,了解並順應自己的生物節律,是對建立安全感很有幫助的。相反,不管外界多安全,你要是不停地這麼擾亂自己的生物節律,還是會一直把自己放在不安狀態。所以那些過度的加班啊,過度的興奮啊,這些在中醫養生裡面說的還是很對,不光毀身體,心情也一起毀,不安很容易就出來了。不過當一個人明知道過度熬夜,不節律飲食會給自己造成不安,卻依然控制不住要這樣做的話,其實有可能是他的內在還有一個更大的不安在推動著,這時候就要追溯到更深的地方了。
自我邊界 (曾奇峰) 導讀:自我界限不清的好處:可以安全,可以得到溫情,可以控制他人。當然,這些感受是想像的、虛假的。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別人會對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態度,這樣可以讓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成長從來都是以喪失安全感為代價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其重要性僅次於人對食物和性的需要,所以對安全感的追求,可以強大到與成長的力量抗衡的程度。 關於心理現象的理解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際關係中,個體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和權力範圍,既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個人空間。 從心理發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漸形成的。胎兒在母親體內,他感覺到他和母親是一體的,母親就是他,他就是母親的一部分。出生以後,雖然在肉體上與母親已經分開,但在心理上仍然是連在一起。沒有母親或母親的替代者,他一天也活不下去。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與母親的心理距離也就越來越遠。成長的過程,也就是與母親在心理上分離的過程。分得越開,也就意味著成長得越好。遺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成一種與母親一部分分開、另一部分還連在一起的狀況,這是一種不完全的成長。換一種說法,就是:處於這種狀況的人,他的自我與母親之間的界限不清楚。 這種界限不清楚的狀況會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際關係中。具體表現是:一方面,他會過多地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內心世界,過分地渴望他人了解自己,並過度地依賴他人,希望他人在本來該自己做出決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出決定;另一方面,他會過多地想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以便獲得與別人融為一體的感覺,還想別人依賴自己,希望參與別人即使是很私人化的決定,等等。 在自我界限不清楚的人的內心裡,總是存在著成長與不成長之間的衝突。成長的力量當然是十分巨大的。曾經有科學家做過植物成長的力量的試驗:用一些較薄的鐵條捆住小南瓜,小南瓜慢慢長大,輕而易舉就把鐵條綳斷了。然後逐漸增加鐵條的厚度,直到鐵條的厚度到了預計值的十倍時,才沒有被綳斷。植物的成長的力量都如此驚人,人的成長的力量就根本無法測量了。想想一個一歲的小孩能做什麼,再想想一個三十歲的男人能做什麼,就知道成長是怎麼回事了。 但是,不成長的力量同樣也是很大的。這是因為,不成長有很多的好處。第一個好處是安全。小孩在學步的過程中,走幾步就回頭,抱住媽媽的腿,那是為了安全;再長大一點,打開自己家的房門,看見有陌生人走過,把門一關,又跑回來抱住媽媽,那也是為了安全。在孩子心中,只要與媽媽融為一體,就什麼都不怕了。這種心理會保持到成年,一個沒有充分成長的成年人,他會下意識地感到,只要跟另外一個人變成一個人,就會有安全感。自我界限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變得模糊不清了。成長從來都是以喪失安全感為代價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其重要性僅次於人對食物和性的需要,所以對安全感的追求,可以強大到與成長的力量抗衡的程度。 不成長或者說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二個好處是,可以獲得想像的、虛假的溫情。從生理的角度看,在我們用手觸摸邊界很清楚的物品,比如表面光滑的硬物時,我們的感受是它是它、我是我,較少有交流的體驗。但當我們觸摸一件軟的、毛茸茸的物品時,我們就會感覺到與該物品在某種程度上的融合和某種意義上的溫情。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們覺得與一個人沒有邊界的時候,我們就會自然地感到來自他的溫情,即使這些溫情是我們自己想像的,也可以暫時幫助我們抵禦人世間的風寒。 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三個好處是,可以控制他人。當然,這種控制感也是想像的、虛假的。需要這種控制感的原因是,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別人會對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態度,這樣可以讓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 大家已經看得很清楚,這些好處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好處。如果把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這樣的安全感是很不穩定的;假想的溫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露出其本來的面孔,結果是更令人難以承受的冷漠;而假想的控制感,會使人覺得自己對他人有巨大的權力,這遲早會導致關係的破壞。不僅如此,在他控制別人的同時,他自己實際上也失去了自由,他時常會有被別人控制的感覺,言行舉止都會過多地考慮別人會怎麼想,就好像在為別人而活著。 只有成長本身會帶來真正的安全感。因為這種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所以它非常穩定可靠。當然,即使是一個成長得很好的人,也會需要溫情,但是他所感受到的溫情是真實的,不帶任何虛情假意。至於控制感,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理性的控制除外,比如作為行政首腦對下屬的必要控制),他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別人對他的態度的好壞,對他的自信心沒有任何影響。 要在心理上劃清與他人的界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久的努力。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為上與別人的界限不清楚。然後一條一條慢慢地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畫上清楚的線。這樣做會有一些痛苦,但也會有更多的成長的喜悅。 自我界限清楚的人,並不意味著他不需要別人,也就是說,他並非在任何情形下都自己承擔一切,拒絕別人在情感上和行動上的支持。自我界限清楚意味著,一個人與他人接近,但沒有近到他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沒有近到把別人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程度,他還是他,別人還是別人;與此同時,他也不會離別人太遠,不會遠到喪失愛自己想愛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他會從別人那裡獲得不虛假的安全感與溫情。 即使在夫妻之間、父母與兒女之間、朋友之間,每個人也都應該有清楚的自我界限。那種消弭了自我界限的情感,遲早會對身處這種情感關係中的每一個人造成傷害。也許有人會說,在這樣親密的關係中把界限弄得那麼清楚,會不會使關係變得很冷漠?回答是不會。因為自我界限清楚,並不意味著沒有情感。而且,兩個都有著清楚的自我界限的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實和最有價值的。 讓我們近一點吧,因為我們都互相需要,但也不要太近,不要近得分不清哪個是你,哪個是我;或者我們互相離遠一點吧,但是不要遠得在我們彼此需要愛的時候,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僵硬的自我邊界 人是關係的動物。面臨關係,作為獨立個體的人要面對兩種危險—— 一是關係過近,自己與他人、或者自己與群體的邊界不清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於是獨立性受到侵害,內心世界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變得不那麼穩定和寧靜; 二是關係過遠,或者說與他人和群體的邊界過於清楚,以至於到了邊界僵硬的程度。在這種情形下,交流受到阻礙。 沒有交流的狀況,是人類個體所經歷的最糟糕的情形之一,所以關禁閉切斷一個人所有的交流途徑,是對這個人除了死刑之外最嚴厲的懲罰。遺憾的是,雖然沒有來自外界的禁閉令,有些人卻由於過於僵硬的人格邊界,而使自己處於「精神禁閉」之中。具體表現包括:固執,聽不進他人意見;過分堅持也許不必要堅持的所謂原則;拒絕一切人情世故;輕視情感,過度在乎理性;等等。這樣的人,是讓別人難受的人,也是讓自己難受的人。 深度的心理分析,可以向我們呈現出這些人的內心世界是什麼圖景—— 第一,貌似獨立、冷峻的人,內心其實充滿對他人的情感依賴。就像所有人一樣,他們也曾無比依賴過他人,比如父母或者其他重要人物,但是,在依賴中,他們受到過較深的「傷害」,——依賴永遠都是跟傷害聯繫起來的。為了避免創傷重現,他們需要劃清跟他人的界限,「滅絕」對他人的依賴關係; 第二,他們內心是充滿激情的。但因為害怕自己的激情「鬧事」,就過度壓制它們。他們給人的理性印象,實際在以一種無可奈何的方式說:我有很多情感,卻不敢讓它們出來; 第三,這些人還對他人心存敵意,這種敵意可能導致他們對他人的邊界的突破。毫無疑問,如果他們真的這樣做,就一定會使他人反擊。為了避免衝突,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我不逾越雷池一步,你也別過來,我們相安無事。 從整體上說,自我邊界僵硬是一種畫地為牢式的自我限定。他們會因此喪失必要的人際支持,以及失去在更大的人際平台上發展自己的可能性。突破這種限定,要做認知調整。首先,作為個體,對他人的依賴是必須的,這並不意味著羞恥。只要你對他人的依賴不是嬰兒式的「完全依附」,那不管發生什麼情況,你都不會受到心理創傷。其次,也許未成年的時候,激情的確是危險的、難以控制的,但作為成人,把那些激情象徵化,卻並不是太難。所以盡可以讓激情以某種無害的方式展現,而不必一味地壓制。最後,對成人來說,敵意也是可以象徵化的,只要象徵化了,就不會製造有嚴重後果的人際傷害。想想奧運賽場上的冠軍們,他們就是把內心打敗他人的敵意,象徵性地轉化成耀眼奪目的金牌。 僵硬的自我邊界是可以變得柔軟、靈活的。只有和他人的交流變得通暢,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自我邊界與「界限」不同,它並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冷漠,更不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疏離。它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心理界限,是尊重他人的體現。自我邊界是隨著個體的成長而逐漸形成的,是個體心理成熟的一個標誌。自我邊界清晰是指在人際關係中,個體非常清楚自己與他人在心理上是分開的,互不侵犯。自我邊界清晰的人可以自我負責,必要時不拒絕別人的幫助;別人需要時,能自信的走近;別人不需要時,也能安靜的走開,總之,自我邊界清晰的人,既能放心的付出,也能坦然的接受,令人感到安全。 相反,自我邊界不清晰的人往往會把他人的感覺體驗成自己的感覺。同樣,也將自己的感覺強加給他人,他會過多地向他人表露自己的內心,也希望去了解他人的一切;會過分的依賴他人,本屬於自己許可權之內的事卻希望他人拿主意;同時又希望被別人依賴,常常會越俎代庖。總之,自我邊界不清晰的人,渴望與他人融為一體,以獲得內心的安全感。 更為可悲的是,自我邊界不清晰的人從來就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合理的。換句話說,已經傷到他人了,卻壓根兒意識不到;別人向他表達出受傷的感覺,他可能還會莫名其妙。一句話,它是在好意或無心的名義下,不自覺地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這是意識之外的工作。 捍衛個人空間定律 不要打擾我作者:雨露「距離產生美」這句話所揭示的哲理,在人際交往中是無容置疑的。另一個典故說的是一群刺蝟在一起取暖,為了暖和而靠得很近,可是因為怕扎又要保持一定距離。結果都彼此共生共存,和睦相處。其實人也是如此,每個人都需要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和自由活動的範圍。在人際交往中,只有和周圍的相處人群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讓彼此感覺比較舒服。相反,關係過於緊密時,反而會出現很多煩惱和問題。心理學家發現:個體之間如果距離太近,感到擁擠,在心理上就會產生不舒適的感覺。因為擁擠破壞了一個主體對領域和空間的需要,擾亂了正常的行為。心理學上就叫做「個人空間定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實驗者把被試者安排在過度擁擠的環境中,結果他們顯示如下特點:在一間高密度和高溫的房間中,陌生人到來會遭到敵視;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發出苛刻的言辭;表現出焦慮增高的跡象。在家庭教育中「個人空間定律」的影響也是隨處可見的,集中體現在:父母要給孩子提供屬於他自己的不受打擾的空間,這對孩子的學習效率、個人成長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只有在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里,沒有任何壓力,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盡情的展示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只有在那時,一個人才能體現自己真正的個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總是對那些學習起來廢寢忘食的孩子讚不絕口。事實上,那些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課本上的孩子,會失去在自由時間裡發現自我的機會。然而,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卻恰恰是:無法忍受孩子有空閑的時侯,只要孩子一放下書本就要招來批評或者提醒。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不用說樹立自己良好的個性,培養較高的情商,甚至連休息的時間可能都不夠。處在這樣強迫學習的環境中,孩子們很容易產生疲憊或者厭倦學習的心態,更嚴重的還會產生心理問題。日常生活中,家長需要向孩子遵守「個人空間定律」,即使對於很小的孩子,父母也應和他保持距離,避免整天黏在一起。這樣可以培養小孩子的創造性和獨立性。如果所有的時間包括孩子遊戲的時間,大人都幫他完全設計好,就會減少孩子自己動腦筋的時間,形成過於依賴別人,缺少創造性,甚至形成懶惰、不負責任的壞習慣。自己的空間對於孩子的情緒調整也很重要。近代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都特彆強調:情緒無所謂對錯,但都需要合理的宣洩。一個正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說:我很希望自己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不受打擾的空間。可是很遺憾,他的媽媽卻時常不打任何招呼就闖進她的房間,或者偷偷的觀察他的動向,讓他非常的反感。因此,家中為孩子設置一個能讓他們盡情發泄自己感情的空間,也是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獨立個體的隱私和空間一旦被侵犯,就會表現得煩躁不安,憂慮戒備。只有個人的隱私和空間得到充分的尊重,一個人才能心態平和,做事比較冷靜。父母和孩子之間是需要「距離」的。如果一定要有動作或必須了解孩子的隱秘情況,那也一定要有孩子的允許和配合,當然如何與孩子溝通,需要用心斟酌。只有「親密有間」,家庭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搖籃,成為親密生活的共同體,成為孩子個性發展的舒適空間。 愛,不打擾 ——李雪講座筆記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心理學認為,親子關係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即性格。所以,親子關係奠定孩子一生的命運。 佛說輪迴,人的前世今生是一個個因果輪迴。其實每個人此生都在經歷輪迴。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往往是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 想起之前聽過一個段數不高的心理學講座,那位老師又是問又是寫,列舉了一大黑板「父母對我的希望」和「我對孩子的希望」,最終發現,二者相差無幾。 我們或許會不認同或很痛恨父輩的教養方式,但如果只是簡單地以相反的方式來做,照樣不能跳出教養缺陷,依然在重複那種教養理念,只是換了一種方式。 所以,如果不能自我認識和覺知,就不能斬斷輪迴,避開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誤區,讓孩子也和自己一樣經歷同樣的痛苦。 ※存在感來源於母親的回應 心理學認為,母親對孩子及時的回應和互動,構建了孩子的存在感。如果孩子對母親有所表示,但母親完全沒反應,孩子就會對自己的存在產生懷疑。 那些沒事的時候也眉頭緊鎖的人,常常是「存在性焦慮」,即沒事幹的時候,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必須做些什麼,才覺得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 老師播放了一段視頻,是關於反應的一個實驗: 開始時,小嬰兒面對媽媽笑,媽媽也笑著回應他;他伸手指向某處,媽媽扭頭看向他指的方向。母子倆快樂地互動,孩子和媽媽的喜悅,讓我們都不知不覺地跟著微笑。 進入still face環節,媽媽表情嚴肅,並一直用這種嚴肅的表情面對孩子。不管小嬰兒如何笑啊,指啊,喊啊,她都無動於衷,始終表情嚴肅地面對孩子。不久,孩子便嚎啕大哭,悲傷不已。 媽媽馬上抱起孩子,擁抱、親吻,及時回應,孩子破涕為笑。 從這個視頻,引出了心理學中四種親子關係回應類型: 1、共振呼應型(I see you) 即視頻剛開始時,媽媽對孩子及時的回應。這是最理想的回應類型,在這種回應中長大的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和存在感。 這種良好的呼應類型,還可以用於追求異性和搞定客戶,方法很簡單——重複對方話語中表達情緒的詞。比如女孩說:「我真是很生氣啊。」男生回答說:「是啊,很生氣。」 這應該就是「共情」。接納並理解對方的情緒,他就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覺得自己被「看到」,被關注被理解。 2、無回應(still face) 即視頻中的still face環節,用冷漠來應對。孩子當時的反應就已經足夠痛苦,長此以往,他會放棄與別人的溝通,覺得與別人溝通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要求媽媽每時每刻都能很好地回應孩子,其實是很不現實的。遇到媽媽自己情緒不好,不能及時且很好回應孩子時,可以跟孩子真誠協商:「媽媽現在情緒有些不好,這是媽媽自己的原因,跟你沒關係。讓媽媽單獨安靜一會兒,等一下再陪你,可以么?」 這樣的話語,我在《戒掉愛中的傷害》這本書中看到過。這次聽講座的感覺,跟那次也很相似。心理諮詢師的講座,每一次遇到都不想錯過,總會有很多收穫。 3、無關反應 即孩子說此,媽媽回應彼。 eg. ——媽媽,那隻小狗好可愛啊! ——你今天的作業寫完了嗎? 這種反應的效果,跟無反應是相似的。長此以往,孩子會放棄與別人的溝通,覺得與別人溝通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4、情感逆轉(反人類情感) 這種最離譜,中國特色。 eg. ——媽媽,姑姑今天帶我出去玩了,還買了很多東西給我,我好開心啊! ——你以為她真的喜歡你嗎?她只不過是看在你爸爸的面子上才這樣對你的,其實她特別煩你。 這種對話,聽上去很可笑,但仔細想想,還真是經常能聽到呢。 前面幾種情況,是能量散發出去後,沒有回應。這種更殘忍,能量發出去後,被活生生地擰回來。 被這樣對待的孩子,會具有攻擊性,見不得別人的好情緒。別人表達開心、高興,他會迎面澆上一盆冷水;看到別人不舒服了,他就會很高興,這是一種反人類的情感。 分析了這幾種回應類型,自然就不用糾結於「怎樣對待夜哭的孩子」「是否喂夜奶」等問題。 夜哭是因為孩子需要媽媽。如果置之不理,採取「第一天讓他哭5分鐘,第二天讓他哭10分鐘」之類的殘酷訓練法,很有可能製造出一個精神分裂者。 ※ 加強親子鏈接的練習 通過故事來催眠。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確認孩子的感受。 講故事時,講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種呼吸共振的感覺。媽媽講到緊張處,孩子跟著一起緊張;緊張過後,孩子和媽媽一起放鬆,這種共振的感覺,就是很好的親子關係。 ※ 限制還是信任 乾旱時節,小樹為自保把葉子蜷縮起來。園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質,及時補水;園丁B不管,小樹熬到下雨也活了下來;園丁C很愛控制,因為葉片伸展有助吸收陽光茁壯成長,所以不辭辛勞把葉子一片片掰開。父母若不懂愛,至少不要自作聰明掐斷孩子最後的自救活路。 我們並不知道什麼對孩子是好的,唯一需要的是保有一顆謙卑的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管、偷懶,可以保留孩子與事物建立聯繫的能力,反而更好。 老師舉了她自己的例子,因為不被打擾,所以保存了直接觸碰事物本質的能力,所以一路以來學習成績很好,悟性也很高。 人類智力的發展,大多依靠親身體驗。真正的學習,來自於孩子自身的體驗。體驗是滋養精神生命的養料。 結論式的學習,發展的是恐懼和制約。例如「刀很危險,不能拿」、「糖吃多了會牙齒會壞掉」等直接把結論告訴孩子的方式,就是結論式的學習。 這是我們獲得的結論,並不是孩子依靠自身體驗得到的,對他的智力發展沒有好處,反而留下了恐懼感。 她在之前的微博里一再談論過這個觀點,但我一直有些困惑:敢冒險么?萬一事實不是這樣,付出的代價會不會太大了? 後來的提問環節,有媽媽問到這樣的問題。老師回答說,孩子都是在高度覺知的情況下探索世界的,他們會很小心地去試探,不會輕易傷到自己。再說,被刀割了一次又怎樣呢? 這裡,就談到了「信任」的問題。我們對孩子的「不放心」,其實就源於「不信任」。 蒙特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最核心的觀點就是,每個孩子生來都有獨特的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決定了他與別人的不同,也決定了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要避免什麼。 人類是神奇的物種,小嬰兒雖然無法準確表達,卻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我們自以為是大人,用自己的觀念橫加干涉,不顧孩子的意願,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反而是對孩子的干擾,破壞了他成長的節奏,讓他把原本用於成長的能量轉而用來對抗我們的干涉,真是得不償失啊! 所以,老師說,學得越多,就越謙卑。對於來訪者,她只是確認他們的感受,等待他自己的能量流動,而不會去直接控制和干涉。這樣的結果,往往比她預想的更好。 父母就是「看見」孩子的那個人,如果看不到,至少不要打擾。 父母不是老師,不用教,最主要的是給予愛。 有媽媽提問時談到,自己的孩子被別人評價為「膽小」,但老師覺得那是很正常的成長階段,媽媽全然接受,耐心等待孩子自己成長就行。 那位媽媽說,旁人會給孩子貼上標籤,老師說,可以告訴別人:「請你不要評判我的孩子,在我眼中,她是完美的。」 聽到這句話,我的眼睛一下子濕潤了。我們真應該這樣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判而亂了自己的陣腳。孩子都是完美的,媽媽必須這樣認為,才能無條件地去接納孩子的一切! ※ 關於規則 規則的意義在於維護雙方的感受。雙方都覺得舒服,都自願去遵守的,叫做規則。 當規則=難受時,沒有人願意自動遵守規則。 當規則=舒服時,才願意遵守。 規則從體驗中得到,而不是從結論中得到。所以,規則不是由父母制定的,而是雙方互相覺得舒服,自願去遵守的。 關於規則的這段,解決了我一直以來的困惑。 自由的邊界在哪裡?怎樣的規則是必需的不能更改的?因為這些困惑得不到解決,面對齊齊的很多狀況時,我自己很糾結,不知道應該堅持還是應該妥協。 聽完這節,恍然大悟。一切要從自己的感覺出發,自己覺得不舒服的,就不要堅持,選擇自己和孩子都感覺舒服的方式,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我們之間的規則。 ※ 關於習慣 好習慣不重要,好的感受才重要。 好感受是好習慣的基礎。 在不被打擾時,自己覺得舒服,才會一直做下去,於是養成了好習慣。 每一個頑固的壞習慣背後,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吶喊。 孩子已經養成了壞習慣怎麼辦?什麼都不辦,全身心去愛,去呵護。 有「問題」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和支持。 我想起了高一時,我被高中物理折磨得痛苦不堪,一心等著高二的文理分科。但有傳聞說,高考改革,從我們那一屆起不再分文理科了。那時候,我真是萬念俱灰啊,覺得前途灰暗,毫無希望。 某天傍晚散步時,我跟媽媽說,如果到了高二,真的不分文理科了,我就不讀書了! 說這句話時,我以為媽媽會回答「不讀書,你幹什麼」之類的,因為我自己都覺得,一直以來的「乖乖女、好學生」,除了讀書考試之外,什麼都不會的人,居然提出這種想法,實在太荒謬了。 可媽媽迅速回答,行,不想讀就不讀了吧! 或許媽媽不知道,她的這個回答,讓我灰暗的心情頓時晴朗了不少。這時候的我,其實不需要什麼理性分析,需要的只是這樣的無條件的接納和支持。 當孩子的「問題」被壓制、改變時,100%會出現問題。即使暫時被掩蓋,以後會加倍爆發。 任何控制都會遭遇反彈,不管這個控制你認為有多正確。 控制=扼殺精神生命。 很多生理上的表現,都是被控制被壓抑後的結果,輕微的如扁桃體發炎、咬指甲等,嚴重的如自殘。 我想起了齊爸的外甥女,經常扁桃體發炎,或許也是因為情緒被壓抑的原因。 面對孩子呈現出的所謂「問題」,父母需要做的是: 1、全然的接納和信任 2、確認孩子的感受 3、當你真的不再想改變它,它就自然變化了。 靈魂需要汲取經驗,夠了自然就不這樣了,除非被卡住。造成童年創傷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事件中真實的感受被否認,卡住,這股能量固結在身體里,長大後很容易被觸發而再次輪迴。 最後,謹記李雪老師的這些話: 孩子任何的呈現都需要我們謙卑地呵護,而不是自以為是的糾正和改變。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不要用所謂的規則去打擾和限制他們,這樣會打造出流水線上的孩子。 孩子沒有問題,有問題的都是自己焦慮和恐懼的投射。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推薦閱讀:
鍛煉專註力,專註在自己真正要專註的事情上,減少不必要的、虛妄的能量浪費。越節制往往越專註,越專註則樂感越強。無私的心態,禪思的生活方式,能讓覺知力內斂,在五光十色的誘人環境中,平衡身心。
童年時期愛的缺失和父母的過分干預,會促使人去尋求各種形式的毀滅性的快樂:從前怎麼被愛,如今就怎麼去愛別人。分析他們的行為可以發現,一些性格特徵是普遍存在的:脆弱、對暗示敏感、容易抑鬱、缺乏自我認同。那些患有依賴症、上癮症的人,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多少有意識地下決心不指望任何人,因為他們害怕感到失望或被拒絕,而希望靠自己獲得快樂和幸福。但是他們在拒絕依賴任何人的同時,卻淪為了某種產品或愛好的奴隸。 難以複製的第一次 就像人永遠不可能有第二次初戀一樣,許多美好的快樂也是轉瞬即逝。而吸毒、酗酒、賭博,其實都是人在不斷尋找第一次感受到的恍惚和興奮。第一次的感受支配著此後所有的期待,如果無法獲得那個能產生第一次感受的東西,人們就會不可抗拒地產生缺失的感覺,並全身心地投入到尋求快樂之中。精神科醫生馬克·瓦勒爾(Marc Valleur)認為,這種缺失的感覺,有時候甚至就是個體追求的目標。將缺失的東西界定為幸福之源,清晰地認定這就是自己的需要,這能使人安心,不用再去面對深層慾望提出的難題:我到底想要什麼呢?而這,正是病理依賴的成因之一。 在快樂和慾望間建立低焦慮度關係如果要擁有對人有益無害的快樂,就必須在快樂和慾望之間建立起焦慮度更低的關係。通過實現內心的平靜,可以終結對具有傷害性的「陣發性滿足」的追求。
建立自我邊界是安全感的第一步所以我們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會走上一條路,這條路叫「尋找自我之路」,這也是一個尋找最初始的安全感的過程。
順應節律,建立生活上的安全感心探索:除了上述這種情況,還有什麼情況會造成一個人的不安全感?吳勤:建立安全感中,另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結構問題,最初的結構來自家庭,家庭結構越穩定,對你的安全感就越好。因為你開始是無形的,這個家庭的結構是你生而為人的第一個形狀,就像你這個小靈魂有了這麼一個房子。但這還不是你內心的那個房子,這等於一個借住的一個房子,這個房子能保證你一段時間的安全感,直到你自己的房子完全建構起來。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房子就是家,家就是房子。房子也是人們追求外在安全感的一個物質象徵。推薦閱讀:
※女人需要的安全感是什麼?
※如何在物質匱乏的時期給另一半最大的安全感?
※女生找男朋友时,看重安全感还是只要有幽默感就行了?
※凡事總是習慣往最壞的地方想怎麼辦?
※看知乎情感版塊,大多是女人在尋求安全感,請問安全感對男人來說是什麼?怎樣會讓男友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