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

目錄
【名字】
【平生】
【兒女】
【史書記載】
【長孫皇后的詩】
【唐史學者評價】
【環球雜誌評論】

    [編輯本段] 【名字】

      長孫皇后的名字於史未有記載,但很多人說叫長孫無垢。據《觀世音經信箋注》中所載,長孫氏小字「觀音婢」。

    [編輯本段] 【平生】

      長孫皇后(600—636),長安人,祖先為北魏拓跋氏,父親長孫晟隋時官至右驍衛將軍。她從小愛好讀書,通達理儀,十三歲時嫁給李世民為妻。李世民升儲登基以後,被立為皇后。長孫皇后生性節儉,母儀天下。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后在後宮立政殿去世,年僅36歲。同年十一月,葬於昭陵。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長孫皇后是隋朝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長孫氏十三歲時便嫁給了當時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年方十七歲的李世民為妻,她年齡雖小,但已能盡行婦道,悉心侍奉公公,相夫教子,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小媳婦,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歡心。

      李世民少年有為,文武雙全,二十一歲隨父親李淵在太原起兵,親率大軍攻下隋都長安,使李淵登上天子寶座,成為大唐王朝的開國之主——唐高祖。李淵稱帝後,封李世民為秦王,負責節制關東兵馬,數年之內,李世民就揮兵掃平了中原一帶的割據勢力,完成了大唐統一大業;唐高祖因之加封他為天策上將,位置在其他諸王公之上。

      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淵因年事已高而禪位給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水漲船高,長孫王妃也隨即立為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應驗了卜卦先生說她「坤載萬物」的預言。作了至高無上的皇后,長孫氏並不因之而驕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賢良恭儉的美德。對於年老賦閑的太上皇李淵,她十分恭敬而細緻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請安,時時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宮女怎樣調節他的生活起居,象一個普通的兒媳那樣力盡著孝道。對後宮的妃嬪,長孫皇后也非常寬容和順,如果妃子宮人生了病,她也會派人送葯,並親自前去看望撫慰。正是這些溫馨感人的細節,終使得「下懷其仁」,後宮不再冰冷,呈現出一派祥和溫馨的氣氛。

      因為長孫皇后的所作所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對她十分器重,回到後宮,常與她談起一些軍國大事及賞罰細節;長孫皇后雖然是一個很有見地的女人,但她不願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預國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處事原則,認為男女有別,應各司其職,因而她說:「母雞司晨,終非正道,婦人預聞政事,亦為不祥。」唐太宗卻堅持要聽她的看法,長孫皇后拗不過,說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而得出的見解:「居安思危,任賢納諫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則,而不願用細枝末節的建議來束縛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謀臣賢士的能力。

      李世民牢牢地記住了賢妻的「居安思危』與「任賢納諫」這兩句話。當時天下已基本太平,很多武將漸漸開始疏於練武,唐太宗就時常在公務之暇,招集武官們演習射技,名為消遣,實際上是督促武官勤練武藝,並以演習成績作為他們升遷及獎賞的重要參考。按歷朝朝規,一般是除了皇宮守衛及個別功臣外其他人員不許帶兵器上朝,以保證皇帝的安全,因此有人提醒唐太宗;「眾人張弓挾箭在陛下座側,萬一有誰圖謀不軌,傷害陛下,豈不是社稷之大難!」李世民卻說:「朕以赤心待人,何必懷疑自己左右的人。」他任人唯賢,用人不疑的作風,深得手下文武諸臣的擁護,由此屬下人人自勵,不敢疏怠,就是在太平安定的時期也不放鬆警惕,國家長期兵精馬壯,絲毫不怕有外來的侵犯。

      長孫皇后與唐太宗的長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總管太子東宮的日常用度。當時宮中實行節儉開支的制度,太子宮中也不例外,費用十分緊湊。遂安夫人時常在長孫皇后面前滴咕,說什麼「太子貴為未來君王,理應受天下之供養,然而現在用度捉襟見肘,一應器物都很寒酸。」因而屢次要求增加費用。但長孫皇后並不因為是自己的愛子就網開一面,她說:「身為儲君,來日方長,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患器物之短缺與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與明智,深得宮中各類人物的敬佩,誰都願意聽從她的安排。

      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文武雙全,早年即與李世民是至交,並輔佐李世民贏取天下,立下了卓卓功勛,本應位居高官,但因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處處避嫌,以免給別人留下話柄。唐太宗原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宰相,長孫皇后卻奏稱:「妾既然已託身皇宮,位極至尊,實在不願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漢代呂后之行可作前車之鑒。萬望聖明,不要以妾兄為宰相!」唐太宗不想聽從,他覺得讓長孫無忌任宰相憑的是他的功勛與才幹,完全可以「任人不避親疏,唯才是用」。而長孫無忌也很顧忌妹妹的關係。不願意位極人臣。萬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讓他作開府儀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實際掌管政事,長孫無忌仍要推辭,理由是「臣為外戚,任臣為高官,恐天下人說陛下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為官擇人。唯才是用,如果無才,雖親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雖仇不避,魏徵是例子。今日之舉,並非私親也。」長孫無忌這才答應下來,這兄妹兩人都是那種清廉無私的高潔之人。

      長樂公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掌上明珠;從小養尊處優,是一個嬌貴的金技玉葉。將出嫁時,所配嫁妝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妹妹,正逢唐初百業待興之際出嫁,嫁妝因而比較簡樸;長樂公主出嫁時已值貞觀盛世,國力強盛,唐太宗要求增添些嫁妝本不過份。但魏徵聽說了此事,上朝時諫道:「長樂公主之禮若過於永嘉公主,於情於理皆不合,長幼有序。規制有定,還望陛下不要授人話柄!」唐太宗本來對這番話不以為然。時代不同,情況有變,未必就非要死守陳規。回宮後,唐太宗隨口把魏徵的話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卻對此十分重視,她稱讚道:「常聞陛下禮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諫言,實乃引禮義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婦,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顏色,不敢輕易冒犯;魏徵以人臣之疏遠,能抗言如此,實為難得,陛下不可不從啊。」於是,在長孫皇后的操持下,長樂公主帶著不甚豐厚的嫁妝出嫁了。

      長孫皇后不僅是口頭上稱讚魏徵,而且還派中使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聞公正直,如今見之,故以相賞;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轉移。」魏徵得到長孫皇后的支持和鼓勵,更加盡忠儘力,經常在朝廷上犯顏直諫,絲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為有他這樣一位赤膽忠心的諫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許多過失,成為一位聖明君王,說到底,這中間實際上還有長孫皇后的一份功勞.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隨唐太宗巡幸九成宮,回來路上受了風寒,又引動了舊日痼疾,病情日漸加重。太子承乾請求以大赦囚徒並將他們送入道觀來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隨聲附和,就連耿直的魏徵也沒有提出異議;但長孫皇后自己堅決反對,她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壽,吾向來不做惡事;若行善無效,那麼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國家大事,道觀也是清靜之地,不必因為我而攪擾,何必因我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義,終生不為自己而影響國事,眾人聽了都感動得落下了眼淚。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罷。

      長孫皇后的病拖了兩年時間,終於在貞觀十年盛暑中崩逝於立政殿,享年僅三十六歲。彌留之際尚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並請求死後薄葬,一切從簡。

      唐太宗並沒有完全遵照長孫皇后的意思辦理後事,他下令建築了昭陵,氣勢十分雄偉宏大,並在墓園中特意修了一座樓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隨時憑高遠眺。這位聖明的皇帝想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賢妻的敬慕和懷念。

      長孫皇后以她的賢淑的品性和無私的行為,不僅贏得了唐太宗及宮內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為後世樹立了賢妻良後的典範,到了高宗時,尊號她為「文德順聖皇后。」

      親手編纂《女則》十卷

      《女則》沒有流傳下來,根據記載,這部書中的內容,是採集古代女子卓著的事迹總匯,是長孫皇后平日翻閱以隨時提醒自己所用,與班昭所著的《女誡》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在她生前,即使是她的丈夫都沒有見過這部書。

    [編輯本段] 【兒女】

      李承乾,字高明,太宗長子。武德三年封恆山王,七年徙封中山。太宗即位,為皇太子。時年八歲,性聰敏,太宗甚愛之。太宗使裁決庶政,有大體,每行幸,令監國。及長,好聲色慢游,過惡寢聞。時魏王泰有美名,謀奪嫡。崦承乾病足,不良行,懼廢,與泰交惡。陰召左衛副率封師進及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謀殺泰,不克。前與漢王元昌及侯君集等歃臂血盟,謀以兵入西宮。貞觀十七年,齊王佑反,事連承基,系獄當死,因上變。治之,事皆明驗。廢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開元中贈還爵土。陪葬昭陵.

      李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少善屬文,聰敏絕倫,太宗特所寵異。武德三年(六二o)封家都王,貞觀二年(六二八)改封越王,徙封魏王。太宗以泰好士愛文學,特令就府別置文學館,任自引召學士。泰撰括地誌,詔令付秘閣。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進封濮王。卒年三十五。工書法。《唐書本傳》、《書斷》

      李治,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太宗第九子也,以貞觀二年六月,生於東宮之麗正殿。五年,封晉王。七年,遙授并州都督。幼而岐嶷端審,寬仁孝友。初授《孝經》於著作郎蕭德言,太宗問曰:「此書中何言為要?對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大悅曰:「行此,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及文德皇后崩,晉王時年九歲,哀慕感動左右,太宗屢加慰撫,由是特深寵異。與武則天同葬乾陵.

      長樂公主,名李麗質,唐太宗嫡長女,是太宗的第五女,生於武德四年。她深得李世民的寵愛,史載「太宗特所鍾愛」,曾要將她的嫁妝比長公主永嘉多一倍,但被魏徵勸諫才沒有那麼做。長樂公主賢淑溫婉,下嫁長孫無忌的兒子長孫沖。貞觀十七年長樂公主去世,年僅23歲。唐太宗悲痛萬分,將女兒葬於昭陵。長樂公主的墳墓用的是最高等級的方形覆斗式,甬道設三道石門(一般公主皇妃墓都是一道石門),成了類似號墓為陵的陵墓,墓中放置了許多珍貴的陪葬品。這在唐代已發掘的墓葬中屬於規格最高的。目前為止已發現的只有一位以天子禮葬的懿德太子是這類規格的陵墓。

      城陽公主,唐太宗第十六女,《新唐書》中遺漏的嫡女,從其他史料、墓葬規格可以得出城陽公主乃長孫皇后所生。城陽公主先嫁給杜如晦的次子杜荷,但是杜荷跟隨李承乾謀反被殺。城陽公主後來改嫁給薛懷昱的兒子薛瓘,生育三子:薛顗、薛緒和薛紹。其中薛紹是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三個兒子都因為琅邪王李衝起兵而被殺,薛顗、薛緒是直接參与,而薛紹是被牽連。

      晉陽公主,唐太宗第十九女,字明達,小字兕子。唐太宗親自撫養的女兒,亦是太宗最為鍾愛的女兒。單從封號上說,晉陽是李家的根本所在,太宗給女兒「晉陽」的封號,足可看出他對晉陽公主的喜愛。而晉陽也的確值得太宗喜歡。她性情內斂,雖然還是個孩子,卻已經「喜怒不形於色」了。同時,她心地善良,太宗脾氣剛烈,有時會對大臣們發脾氣,遇到這種情況,晉陽一定在看到太宗臉色合宜時為之慢慢緩解,很多大臣受過她的恩惠,也因此都敬愛她。太宗自己善飛白書,晉陽經常跟在太宗身邊,久而久之,她能寫一筆跟太宗一模一樣的飛白字,下人無法分辨真假。但是,這位可愛的小公主可能遺傳了父母雙方的疾病,身體很不好,在十二歲的時候不幸病逝了。太宗萬分悲痛,因此一個多月飲食無常,每天幾十次為此哀傷,消瘦得不成樣子。大臣們勸慰他,太宗說:「我怎麼會不知道人死不能復生,如此悲傷沒有意義呢?只是不能自禁而已,我也沒有辦法啊。」為了紀念愛女,也為了給自己一絲安慰,太宗下詔給有關官員,將晉陽的封邑所得的余錢,在晉陽墓旁修建佛祠,為女兒的往生祈福求禱。

      新城公主,唐太宗最幼女,生於貞觀八年。貞觀十六年八月,被封為衡山郡公主,時年九歲,被許配給魏徵的長子魏叔玉。但後來這起婚事告吹。貞觀二十三年,太宗再為新城選夫婿長孫詮,二十三年二月六日,婚禮正式開始,但是唐代公主的婚禮程序太過複雜,直到五月二十六日太宗死,婚禮也沒有完成,直到永徽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太宗的喪期滿,新城的婚禮才最後完成。由於長孫無忌在政治鬥爭失敗,長孫詮被流放最後甚至被當地官員殺死。之後東陽公主為妹妹做媒,舉薦韋正矩為駙馬,而韋正矩也因為尚主,升為奉冕大夫。但是,他與新城的感情不好,甚至不用應有的禮節對待新城,所以在這次的婚姻中,新城是不幸福的。龍朔三年三月,新城突然死亡,高宗很是吃驚,懷疑她的死跟韋正矩有關,於是命令三司審理此案,而韋正矩對此事做不出一個象樣的解釋,所以高宗認為,韋正矩謀殺新城罪名成立。三月二十二日,高宗命令處死韋正矩,舉族流放。另外高宗以皇后葬儀將新城公主葬於昭陵,為眾多陪葬墓中離太宗長孫後陵墓最近的一座。墓葬曾多次被盜,屍骨凌亂不全。考古學家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墓中壁畫上所有侍女的頭像都被鏟去。傳說是因為高宗認為侍女們沒有照顧好公主,對公主的死亡有責任,因此沒有臉面陪葬公主於地下,遂下令鏟去所有侍女頭像。

      豫章公主,太宗六女,下嫁唐義識。她是由長孫皇后養大的公主,因此也很得太宗寵愛。王方慶所作《魏鄭公柬錄》中有以下記載:豫章公主薨,公(魏徵)奏:「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群情悚栗,咸不自寧。臣聞古之王者,絕於期服,此乃前書典禮,列代舊章。陛下發上聖之慈,深下流之慟,素服以來,遂經旬月;悼往之義,足為加隆。伏願割無已之痛,從先王之禮,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臣濫蒙重任,不敢寢默。」太宗從之。

    [編輯本段] 【史書記載】

      《資治通鑒》

      長孫皇后性仁孝儉素,好讀書,常與上從容商略古事,因而獻替,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譴怒宮人,後亦陽怒,請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為申理,由是宮壺之中,刑無枉濫。豫章公主早喪其母,後收養之,慈愛逾於所生。妃嬪以下有疾,後親撫視,輟己之葯膳以資之,宮中無不愛戴。訓諸子,常以謙儉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嘗白後,以東宮器用少,請奏益之。後不許,曰:「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揚,何患無器用邪!」

      上得疾,累年不愈,後侍奉,晝夜不離側。常系毒藥於衣帶,曰:「若有不諱,義不獨生!」後素有氣疾,前年從上幸九成宮,柴紹等中夕告變,上擐甲出閣問狀,後扶疾以從,左右止之,後曰:「上既震驚,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於後曰:「醫藥備盡而疾不瘳,請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獲冥福。」後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為善有福,則吾不為惡;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國之大事,不可數下。道、釋異端之教,蠹國病民,皆上素所不為,奈何以吾一婦人使上為所不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不敢奏,私以語房玄齡,玄齡白上,上哀之,欲為之赦,後固止之。

      及疾篤,與上訣。時房玄齡以譴歸第,後言於上曰:「玄齡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謀秘計,未嘗宣洩,苟無大故,願勿棄之。妾之本宗,因緣葭莩,以致祿位,既非德舉,易致顛危,欲使其子孫保全,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足矣。妾生無益於人,不可以死害人,願勿以丘壟勞費天下,但因山為墳,器用瓦木而已。仍願陛下親君子,遠小人,納忠諫,屏讒慝,省作役,止游畋,妾雖沒於九泉,誠無所恨!兒女輩不必令來,見其悲哀,徒亂人意。」因取衣中毒藥以示上曰:「妾於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從乘輿,不能當呂后之地耳。」己卯,崩於立政殿。

      後嘗采自古婦人得失事,為《女則》三十卷,又嘗著論駁漢明德馬後以不能抑退外親,使當朝貴盛,徒戒其車如流水馬如龍,是開其禍敗之源而防其末流也。及崩,宮司並《女則》奏之,上覽之悲慟,以示近臣曰:「皇后此書,足以垂範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為無益之悲,但入宮不復聞規諫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懷耳!」乃召房玄齡,使復其位。

      十一月,庚午,葬文德皇后於昭陵。將軍段志玄、宇文士及分統士眾出肅章門。帝夜使宮官至二人所,士及開營內之;志玄閉門不納,曰:「軍門不可夜開。」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辨真偽。」竟留使者至明。帝聞而嘆曰:「真將軍也!」古

      帝復為文刻之石,稱「皇后節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珍貨,既無珍貨,復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復如此。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餘人,數十日而畢。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當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

      上念後不已,於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嘗引魏徵同登,使視之。征熟視之曰:「臣昏眊,不能見。」上指示之,征曰:「臣以為陛下望獻陵若昭陵,則臣固見之矣。」上泣,為之毀觀。

      《新唐書》

      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河南洛陽人。其先魏拓拔氏,後為宗室長,因號長孫。高祖稚,大丞相、馮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將軍。父晟,字季,涉書史,趫〗鷙曉兵,仕隋為右驍衛將軍。

      後喜圖傳,視古善惡以自鑒,矜尚禮法。晟兄熾,為周通道館學士。嘗聞太穆勸撫突厥女,心志之。每語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圖昏。」故晟以女太宗。後歸寧,舅高士廉妾見大馬二丈立後舍外,懼,占之,遇《坤》之《泰》。卜者曰:「《坤》順承天,載物無疆;馬,地類也;之《泰》,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又以輔相天地之宜。繇協《歸妹》,婦人事也。女處尊位,履中而居順,后妃象也。」時隱太子釁鬩已構,後內盡孝事高祖,謹承諸妃,消釋嫌猜。及帝授甲宮中,後親慰勉,士皆感奮。尋為皇太子妃,俄為皇后。

      性約素,服御取給則止。益觀書,雖容櫛不少廢。與帝言,或及天下事,辭曰:「牝雞司晨,家之窮也,可乎?」帝固要之,訖不對。後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請繩治,俟意解,徐為開治,終不令有冤;下嬪生豫章公主而死,後視如所生;媵侍疾病,輟所御飲葯資之。下懷其仁。兄無忌,於帝本布衣交,以佐命為元功,出入卧內,帝將引以輔政,後固謂不可,乘間曰:「妾托體紫宮,尊貴已極,不願私親更據權於朝。漢之呂、霍,可以為誡。」帝不聽,自用無忌為尚書僕射。後密諭令牢讓,帝不獲已,乃聽,後喜見顏間。異母兄安業無行,父喪,逐後、無忌還外家。後貴,未嘗以為言。擢位將軍。後與李孝常等謀反,將誅,後叩頭曰:「安業罪死無赦。然向遇妾不以慈,戶知之;今論如法,人必謂妾釋憾於兄,無乃為帝累乎!」遂得減流越巂。太子承乾乳媼請增東宮什器,後曰:「太子患無德與名,器何請為?」

      從幸九成宮,方屬疾,會柴紹等急變聞,帝甲而起,後輿疾以從,宮司諫止,後曰:「上震驚,吾可自安?」疾稍亟,太子欲請大赦,泛度道人,祓塞災會。後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若修福可延,吾不為惡;使善無效,我尚何求?且赦令,國大事,佛、老異方教耳,皆上所不為,豈宜以吾亂天下法!」太子不敢奏,以告房玄齡,玄齡以聞,帝嗟美。而群臣請遂赦,帝既許,後固爭止。及大漸,與帝決,時玄齡小譴就第,後曰:「玄齡久事陛下,預奇計秘謀,非大故,願勿置也。妾家以恩澤進,無德而祿,易以取禍,無屬樞柄,以外戚奉朝請足矣。妾生無益於時,死不可以厚葬,願因山為壠,無起墳,無用棺槨,器以瓦木,約費送終,是妾不見忘也。」又請帝納忠容諫,勿受讒,省游畋作役,死無恨。崩,年三十六。

      後嘗采古婦人事著《女則》十篇,又為論斥漢之馬後不能檢抑外家,使與政事,乃戒其車馬之侈,此謂開本源,恤末事。常誡守者:「吾以自檢,故書無條理,勿令至尊見之。」及崩,宮司以聞,帝為之慟,示近臣曰:「後此書可用垂後,我豈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顧內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謚曰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後志。帝自著表序始末,揭陵左。上元中,益謚文德聖皇后。

      《舊唐書》

      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長安人,隋右驍衛將軍晟之女也。晟妻,隋揚州刺史高敬德女,生後。少好讀書,造次必循禮則。年十三,嬪於太宗。隋大業中,常歸寧於永興里,後舅高士廉媵張氏,於後所宿舍外見大馬,高二丈,鞍勒皆具,以告士廉。命筮之,遇《坤》之《泰》,筮者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牝馬地類,行地無疆。變而之《泰》,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象》曰:後以輔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龍,《乾》之象也。馬,《坤》之象也。變而為《泰》,天地交也。繇協於《歸妹》,婦人之兆也。女處尊位,履中居順也。此女貴不可言。」武德元年,冊為秦王妃。時太宗功業既高,隱太子猜忌滋甚。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嬪,儘力彌縫,以存內助。及難作,太宗在玄武門,方引將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九年,冊拜皇太子妃。

      太宗即位,立為皇后。贈後父晟司空、齊獻公。後性尤儉約,凡所服御,取給而已。太宗彌加禮待,常與後論及賞罰之事,對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太宗固與之言,竟不之答。時後兄無忌,夙與太宗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勛,委以腹心,出入卧內,將任之朝政。後固言不可,每乘間奏曰:「妾既託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為切骨之誡,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為宰執。」太宗不聽,竟用無忌為左武候大將軍、吏部尚書、右僕射。後又密遣無忌苦求遜職,太宗不獲已而許焉,改授開府儀同三司,後意乃懌。有異母兄安業,好酒無賴。獻公之薨也,後及無忌並幼,安業斥還舅氏,後殊不以介意,每請太宗厚加恩禮,位至監門將軍。及預劉德裕逆謀,太宗將殺之,後叩頭流涕為請命曰:「安業之罪,萬死無赦。然不慈於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極刑,人必謂妾恃寵以復其兄,無乃為聖朝累乎!」遂得減死。

      後所生長樂公主,太宗特所鍾愛,及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於長公主。魏徵諫曰:「昔漢明帝時,將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於先帝子乎!』然謂長主者,良以尊於公主也,情雖有差,義無等別。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主,理恐不可,願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後,後嘆曰:「嘗聞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諫,實乃能以義制主之情,可謂正直社稷之臣矣。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婦,曲蒙禮待,情義深重,每言必候顏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故韓非為之說難,東方稱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有國有家者急務,納之則俗寧,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後因請遣中使齎帛五百匹,詣徵宅以賜之。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後曰:「東宮器用闕少,欲有奏請。」後不聽,曰:「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憂少於器物也!」

      八年,從幸九成宮,染疾危惙,太子承乾入侍,密啟後曰:「醫藥備盡,尊體不瘳,請奏赦囚徒,並度人入道,冀蒙福助。」後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為惡。若行善無效,何福可求?赦者,國之大事;佛道者,示存異方之教耳,非惟政體靡弊,又是上所不為,豈以吾一婦人而亂天下法?」承乾不敢奏,以告左僕射房玄齡,玄齡以聞,太宗及侍臣莫不噓唏。朝臣咸請肆赦,太宗從之;後聞之,固爭,乃止。將大漸,與太宗辭訣,時玄齡以譴歸第,後固言:「玄齡事陛下最久,小心謹慎,奇謀秘計,皆所預聞,竟無一言漏泄,非有大故,願勿棄之。又妾之本宗,幸緣姻戚,既非德舉,易履危機,其保全永久,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則為幸矣。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於立政殿,時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於昭陵。

      後嘗撰古婦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則》,自為之序。又著論駁漢明德馬皇后,以為不能抑退外戚,令其當朝貴盛,乃戒其龍馬水車,此乃開其禍源而防其末事耳。且戒主守者曰:「此吾以自防閑耳。婦人著述無條貫,不欲至尊見之,慎勿言。」崩後,宮司以聞,太宗覽而增慟,以示近臣曰:「皇后此書,足可垂於後代。我豈不達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規諫,補朕之闕,今不復聞善言,是內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號曰文德順聖皇后。

      《貞觀政要》

      (1)長樂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貞觀六年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於長公主。魏徵奏言:「昔漢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豈得同於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陽王。』前史以為美談。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加長字,良以尊於公主也,情雖有殊,義無等別。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公主,理恐不可,實願陛下思之。」太宗稱善。乃以其言告後,後嘆曰:「嘗聞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聞其諫,乃能以義制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妻,曲蒙禮敬,情義深重,每將有言,必俟顏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故韓非謂之說難,東方朔稱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於行,有國有家者深所要急,納之則世治,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因請遣中使齎帛五百匹,詣徵宅以賜之。

      (2)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於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皇后諫曰:「昔齊景公以馬死殺人,晏子請數其罪云:『爾養馬而死,爾罪一也。使公以馬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爾罪二也。諸侯聞之,必輕吾國,爾罪三也。』公乃釋罪。陛下嘗讀書見此事,豈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謂房玄齡曰:「皇后庶事相啟沃,極有利益爾。」

    [編輯本段] 【長孫皇后的詩】

      《春遊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編輯本段] 【唐史學者評價】

      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第十四講 長孫皇后

      貞觀時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長孫皇后掌管內廷,那也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長孫皇后自始至終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唐太宗,是太宗的賢內助和方面軍。在唐代的皇后中,長孫皇后絕不是最有權力的,但卻是最受尊敬和愛戴的。後來的武則天,早期都籠罩在長孫皇后的光環下,一路跟著長孫皇后東施效顰。長孫皇后賢淑、優雅、智慧、大度,用現代最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知性女人。

       一、知性女人 皇后楷模

      高高的宮牆擋住了人們的視線,在深宮之內,究竟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大部分人會把深宮看做是危險的場所,只有武則天這樣的人才會把深宮看做是人生的轉折點。其實,看上去風平浪靜、不缺吃不少穿的後宮,從來都是陰晴不定,瞬息萬變,波濤洶湧的戰場。凡是資源集中的地方,永遠是爭鬥激烈的場所,這是歷史給出的鐵律。

      貞觀時期,後宮在長孫皇后管理之下,一直是風平浪靜。不是這裡改變了性質,不是這裡缺少了資源,只是因為長孫皇后掌控有力。那是一種柔性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但無處不在。這是長孫氏的力量,也是長孫氏的智慧。

      長孫氏勤奮讀書,一年四季保持不變。讀書使她增強智慧,積累知識,增廣見聞。她生活簡樸,需求不多。無欲則剛,這是人所共知的。她樹立了一個儉樸的榜樣,在那個時代特別重要。不但自己儉樸,她要求太子也這樣做。有一次太子的奶娘跟皇后說,東宮的用度不夠,皇后就不高興,說,太子應該關心自己是不是德立名揚,哪有關心用度夠不夠這種事兒?她胸懷大度。我們都知道後宮關係複雜,但是她處理得很好,唐太宗跟別的宮女生了孩子,宮女因為難產而死,皇后就把這個孩子一直養在身邊,像自己親生的一樣,沒有半點嫉妒心,樹立了當時一個很高的道德水準。別的妃子生病了,她就會把自己的藥品拿去給人家用。這些舉止,史書稱為「下懷其仁」,即下面的人都感懷她的仁德。這就如同將軍仁愛,戰士樂死一樣。

      這些,都顯示出長孫氏的不同凡響,但是更卓越的是她的自我定位。

      長孫皇后的自我定位是什麼呢?就是以唐太宗為準繩,以皇帝的大業為目標。她自己和自己管理的後宮,都是皇帝大業的一部分。這就是說,長孫氏始終是唐太宗的一個方面軍。這是什麼?這就是很標準的母儀天下。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孫皇后與其他大臣一樣,也是李世民的部下。只要是部下,就有如何處理上下級關係問題。穩定後宮的一個重要意義是不要對朝廷治理天下形成干擾。

      長孫皇后是怎麼做的呢?

      後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請繩治,俟意解,徐為開治,終不令有冤。

      在上級和下級之間,有幾種相處的方案可供選擇。一是讓下級作出犧牲來滿足上級的心愿。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也是百姓最痛恨的。二是欺上瞞下。這一般是主意大的人才敢於採取的方案,通常也是壞人才會這樣干。三是讓上下級都不滿意,這不可能是一種選項,但確有這樣的結果。欺上瞞下者往往如此。四是讓上下級都滿意,這是最佳方案,但是難度最大。

      我們看長孫皇后的這個記載,這不是一個個別事件,而是皇后處理同類事件的一貫做法。這是一個三方關係,後廷的人、皇后和皇帝。後廷中的人犯了大錯,皇帝發怒的時候,皇后的方法是「助帝怒」,並請求親自來處置,決不輕饒。她不是頂著皇帝的怒火,而是順著皇帝的思路。等到皇帝過了憤怒期,她才開始慢慢調查處理,最後決不能讓後廷的人受冤。長孫皇后的最後行為,大家容易理解,畢竟事實更重要,即使是小人物,也不該受冤枉。那麼前一階段的行為,助帝怒,這不是很有問題嗎?通常我們對此認識模糊,以為事實最重要,只要有理,就什麼都不怕。其實,凡事都要長遠考慮,事情過後,領導者依然是領導者,而人人都是講顏面的,也就是講尊嚴。在下級面前,領導的尊嚴很重要。為了照顧領導的面子而犧牲別人、犧牲真理是錯誤的,但是在不影響事實處理的前提下,顧全領導人的面子是有必要的。這是配角必須考慮到的。

      我們看長孫皇后,她不僅是皇后的楷模,也是所有幹部的楷模。有原則,有方法,這樣才能當好配角。會當配角,就是能夠理解配角與主角關係的實質,所以也就能夠當好主角。

      看起來,這些都是小故事,都是配角的小故事。其實呢,都牽涉貞觀之治的大問題。貞觀之治是中國難得的理性行政時代。不僅皇帝理智大度,皇后也如此,大臣們也如此。大家圍繞皇帝工作,千方百計不讓皇帝犯錯誤,所以李世民成就了中國皇帝的最高業績,所以貞觀時代就擁有了理性行政的美名。

      皇后病重期間,太子建議皇后赦免囚徒,度人入道。這是常見的爭取人心和輿論的方法,也是佛教的功德表現,當時稱作「修福」。皇后說: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我向來不作惡,如果善行無效,那為什麼還要求福呢?至於國家大赦,那是國家大事,怎可因我而亂天下法事呢?

      這段言論,突顯皇后的理性精神。對於生死,抱著自然主義的立場,反對有意追求什麼修福長壽。對於大赦呢?她堅決採取不干涉態度,因為那是國家大事,不能因我而亂法。

      後宮問題眾多,穩定是絕對的大局。古來亂局,因中央與地方關係搞不好而造成重大問題的有,但是涉及皇權穩定的問題,多來自內宮。皇帝妻妾眾多,不僅爭風吃醋,更有爭奪繼承權的問題。長孫皇后十分自信,從容不迫地管理後宮,為保證李世民全力以赴地治理天下,起到了十分顯著的輔助作用。

      納諫的唐太宗和理性的皇后,真是一對難得的男女主角,他們的價值觀如此接近,難怪會為後世稱道。長孫作為皇后,她思考的問題僅限於後宮嗎?不,在很多問題上,她都是唐太宗的高參

      二、政治顧問 皇帝高參

      長孫皇后如果僅僅把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那麼她的歷史地位也是有限的,至少沒有我們今天評價的那麼高。不論是在歷史事實還是唐太宗的認識中,長孫氏絕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後宮管理者。實際上,長孫皇后一直是李世民的高參,特別是在重大問題上。

      長孫皇后去世,李世民稱:「顧內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他說皇后「每能規諫,補朕之闕」,以後入宮「不復聞善言」。李世民承認皇后能夠彌補自己的過失。這很重要。皇后的很多話,在李世民聽來都是「善言」。長孫皇后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他們從小同甘苦共患難,相互的信任歷經考驗,所以,李世民是很聽從長孫皇后的勸告的。

      李世民究竟在什麼事情上聽從皇后的話,歷史記載有限。我們從皇后的角度看看,她是如何充當皇帝顧問的。

      首先,顧問以不問為前提。長孫皇后這個皇帝的顧問,經常是皇帝問而不答,這給人以強烈印象。皇帝有所問,她就是不回答。皇帝一再問,她就說這是皇帝的事情,我可不能婦人干政。李世民然後就百般解釋你沒有干政嫌疑,皇后才會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是為什麼?皇后真的沒有意見嗎?是在扭捏作態嗎?都不是。經過這麼一個過程,是讓李世民確認是否真的需要皇后的意見。這是一個意見再篩選的過程。皇后只回答李世民確實需要回答的問題,換句話說:皇后只回答重要的問題,只回答唐太宗確實拿不定主意的問題。什麼小事都問你,你就是秘書,只有大事才問你,你才是顧問。

      其次,長孫家的利益,皇后很堅持。在這個問題上,皇后一改以往的習慣,不是迴避而是堅持。這當然是因為她是長孫家族的最有權勢的人,她也自認為對長孫家族有一份責任。對此,兩件事最突出。

      皇后和長孫無忌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長孫安業,早年曾有虐待繼母和弟弟妹妹的不良記錄。按照當時人的看法和習慣,後來有了勢力的皇后和長孫無忌,一定會報復他們的哥哥的。貞觀元年,長孫安業參與了李孝常等人的謀逆陰謀,要殺皇帝搞政變。這當然是重大的政治案件,按照律法,這屬十惡不赦之條,一定要殺頭。當時也是重要大臣的長孫無忌沒有說什麼話,可能他的願望是希望他的這個同父哥哥依法處置。但是,皇后出面了。她對皇帝說:

      安業之罪,萬死無赦。然不慈於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極刑,人必謂妾恃寵以復其兄,無乃為聖朝累乎!

      皇后對著皇帝不禁哭泣起來:我們長孫家真是很不幸,怎麼會出現這樣的事啊。陛下對安業多好啊,沒有立什麼功勞,卻當上了監門將軍。他不圖報答,反而謀逆,真是死有餘辜啊。

      皇帝心頭立刻亂了,你是什麼意思啊?李世民問。

      皇后說,我家哥哥干出了這樣的勾當,死不足惜,可是天下人會怎麼理解啊?人們一定會以為是我們兄妹迫害哥哥,因為哥哥當年對我們不好,這盡人皆知啊。如果這樣,不是很拖累朝廷嗎?

      李世民說:我當然不會讓他拖累朝廷,也不能讓他拖累皇后。

      最後,長孫安業沒有被殺,長流嶺南。

      長孫皇后的這次努力,確實在保護安業的性命,雖然是從朝廷名聲出發進行論證,畢竟是保全安業不死。皇后這樣做贏得了廣泛的同情,因為她沒有公報私仇,也沒有繼續發展家庭內部的鬥爭。這是讓人同情的,也是讓人讚許的。窩裡斗,畢竟是一種醜惡的行徑。同樣的家庭關係,武則天是怎樣處理的?她殺掉了她所有的哥哥,都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武則天成了皇后以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她的哥哥們再不能左右她了。但是,她就是咽不下那口氣,非置他們於死地不可。權力是那種東西,即使你遠離它,也知道它的強力存在。如果你擁有它,你就會如毒品一樣上癮,而越是過度地運用它,它越會給你快感。長孫皇后擁有一種堅毅的理性,對權力也有這樣的理性。在保護安業問題上如此,在阻攔長孫無忌掌權的問題上也是如此。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在唐朝統一國家的過程中,在唐太宗奪取最高權力的過程中,功勞很大。李世民當然最信任他。李世民掌權開始,長孫無忌就擔任吏部尚書,後來李世民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尚書僕射,就是貞觀時期的宰相。但是,皇后就是不同意。她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預防外戚干政。這一點,李世民很不理解。所以,還是讓長孫無忌當了右僕射。之後,有一次,朝中議論,說長孫無忌有攬權的傾向,唐太宗當眾說:我信任無忌,如同信任兒子。朝中的議論戛然而止。但是,皇后還是很堅持,她讓無忌自覺退出。無忌當然想掌權,但是敵不過皇后的堅持,只好申請退出,皇上也就同意了。皇后聽後很滿意。對於外戚干政的防範,有這麼必要嗎?何況唐太宗是一個很強勢的皇帝,怎麼可能放任長孫無忌呢?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是,她比任何人都了解長孫無忌,比任何人都了解李世民。

      長孫皇后的遠見卓識,要到很多年以後才被證實。

      長孫皇后對長孫無忌如此防範,而對於另外兩個人卻是認真推薦,那就是魏徵和房玄齡。李世民對魏徵的納諫也不是歷來心平氣和的,有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有一次魏徵在朝堂上給唐太宗提了意見,唐太宗接受不了,怒氣沖沖一擺袖子走了。回到後宮,余怒未消。皇后就說,陛下,您這是怎麼了?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鄉巴佬,整天找我麻煩,早晚有一天我會殺了他。說的還是魏徵。這時候皇后是怎麼做的呢?她就進到裡間,改換了衣服,穿上了朝服,朝服就是正式見皇帝才穿的服裝,來向皇帝祝賀。她跪在皇帝面前,皇帝嚇了一跳:這是為何啊?她說,我聽說史書上說,主賢臣忠,只有君主賢能,臣下才能忠誠。魏徵敢於提出很多意見,那是因為他效忠您,他敢於這樣,正好證明陛下是賢能的。現在我有一個賢能的夫君,我能不祝賀嗎?這是國家、人民之福啊,所以我要祝賀。

      史書上沒有記錄李世民的反應,想來一定是喜上眉梢。注意皇后說服皇上的角度,她是從表揚皇上的立場來維護魏徵的直言。試想,她如果從批評皇上度量狹小入手,那麼問題一定會更複雜,甚至完全弄糟。這種方式的成功,是建立在對人性弱點認識的基礎上的。讓皇上接受意見,還不能讓皇上威風掃地,否則就是南轅北轍了。

      皇后不僅能提意見,而且善於提意見,這種方式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對於後宮的事情,皇后也向來如此。長樂公主要出嫁了,因為是皇后親生女兒出嫁,皇帝特別囑咐要多準備嫁妝。結果朝廷準備的嫁妝十分豐盛,甚至超過了長公主。魏徵出來發言了,說這樣於禮不合,於情未安。李世民把魏徵的意見轉述給皇后,皇后深有感慨:魏徵真是難得,作為皇帝妻子的我尚且察言觀色。過去只聽說陛下重用魏徵,不知道理由,現在終於知道了,魏徵是能夠「以義制主之情」的人。忠言逆耳利於行,魏徵真是社稷之臣啊。然後皇后命令賞賜魏徵。

      我們看到,皇后不僅讚賞魏徵,更能對魏徵進行分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能「以義制主之情」,其實,唐太宗也說過魏徵類似的話:魏徵每言,必約我以禮。

      我相信,唐太宗對魏徵的信任重用,這其中有皇后的因素存在。此外,皇后處處維護皇帝形象,也如同魏徵等人一樣。

      太宗有一匹駿馬,他特別喜愛,總在宮中飼養,有一天這匹馬卻無病而暴亡。太宗對養馬的宮人非常生氣,一怒之下想殺掉她。皇后諫道,過去齊景公以馬降罪於人,晏子云:你養馬而死,是罪責之一。如果你因馬殺人,百姓知道,肯定抱怨你,這是罪責之二。諸侯國聽了,必然輕視吾國,這是罪責之三。齊景公這才沒有殺人。陛下讀書熟知此事,怎麼會忘記呢?太宗怒氣才解。他還對房玄齡說,皇后拿平常事啟發我,真使我受益匪淺。

      愛護皇帝的形象,就是愛護國家的形象,是愛護國家的一種重要表現。但是,這個愛護不是護短,不是隱藏皇帝的錯誤,更不是為皇帝的過錯辯護。真正愛護國家的榮譽,愛護皇帝的榮譽,就是減少皇帝的犯錯。帝王無私,不是說帝王沒有私心,而是說帝王代表國家,事無大小內外,都關涉國家,都是公共事宜。

      這不僅需要皇帝處處從國家利益、民眾福祉出發,也需要大臣們從多個方面共同督促皇帝。長孫皇后對於唐太宗而言,是特殊的臣下,她能發揮其他大臣發揮不了的獨特作用。唐太宗和唐太宗的時代,正氣佔據上風,長孫皇后有著自己的獨特貢獻。

      三、臨終遺囑 深謀遠慮

      長孫皇后和皇帝情真意篤,貞觀十年(636),長孫氏三十六歲的時候去世。皇后臨死之際,對皇帝說了一番話,可以看作是政治遺囑。一是相信房玄齡,二是不要重用外戚,三是要求薄葬。除了第三個問題以外,前兩個問題,不僅關係唐太宗的最終名聲,也關係後來的政局。

      皇后病重的時候,房玄齡正好犯了一個錯兒,被李世民停職。皇后覺得這件事做得不當,所以把這件事提出來。皇后認為,房玄齡為人謹慎,忠心報國,最值得信任。對於房玄齡的信任,唐太宗最後可以說是做到了,至少唐太宗讓房玄齡安詳地離開了人世。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去世,這之前,太宗保證了房玄齡沒有出問題。因為有很多人想扳倒房玄齡,都被太宗擋住了。保住了房玄齡,就是保住了唐太宗的英名,保住了貞觀之治的名聲。沒有皇后臨終前的囑託,唐太宗是否能做到,真的不敢說。

      另外一個遺囑,唐太宗有一點不明白,怎麼在他的時代會出現外戚干政?對於長孫無忌,他既了解又信任。不過,太宗至死也沒有忘記皇后的遺囑。他依然重用長孫無忌,但是也不是沒有限制。至於最後長孫家族在高宗時的覆滅,責任不在長孫皇后,也不在唐太宗。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長孫皇后最擔心的後果,後來還是可怕地出現了。

      皇后怎麼能夠洞察到後來的局面呢?

      這個世界上,長孫皇后最熟知兩個人,一個是哥哥長孫無忌,一個是夫君李世民。只有妹妹才知道,在艱難的歲月里,長孫無忌如何渴望翻身,如何渴望獲得權力,揚眉吐氣。他的這些渴望已經到了心理扭曲的程度。而在現今的政治旋渦中,特別是在李世民的高度信任的前提下,長孫無忌的這些渴望真的可能實現。這在皇后看來是可怕的,渴望已久的權力一旦獲得,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貪婪,一切惡果都可能發生。於是,皇后才在臨死前再度提出這個問題。

      為什麼皇后不直接對李世民說出來呢?她可以說,我的哥哥我知道,他的權力慾望過於強烈,重用他一定會出現干政局面。如果這樣說了,唐太宗真的開始防範長孫無忌,甚至猜忌起來,那也一定是一場悲劇。這也不是皇后所願意看到的。所以,唯一兩全的辦法是,讓李世民保持與無忌的良好關係,但是絕不重用。

      長孫皇后真是用心良苦。後來悲劇還是發生了。我們能說什麼呢?皇后已經盡心了。悲劇屬於長孫無忌,絕不屬於長孫皇后。

      貞觀十年(636)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於立政殿。宮中女官把皇后編撰的《女則》一書呈給唐太宗,說:皇后生前把歷代婦人參政得失的歷史編成此書,自覺文字尚不精練,不敢呈獻,不想皇后還沒有來得及修完就……太宗打開書卷,不禁失聲痛哭。史書記載:「上覽之悲慟」,準確的理解應該是內心悲傷,放聲痛哭。

      想一想整日高深莫測的皇帝;想一想唐太宗這個衝鋒陷陣、殺敵無數的馬上英雄;想一想玄武門下,唐太宗一箭封喉,讓他哥哥眨眼間死於馬下……總之,如今唐太宗失聲痛哭的樣子,讓人感到落差太大。不過,這正應了那句老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皇后的去世,確實讓唐太宗感到悲傷,心中空空如也,忽然之間喪失了依靠。史書記載,唐太宗說:以後入後宮,再也聽不到她的規諫了。

      皇后六月去世,十一月埋葬於昭陵。太宗經常想念皇后,不能自已,於是在宮苑之內修建一個多層塔樓,為的是便於自己經常登臨,瞭望昭陵。有一次,太宗引領魏徵同登塔樓,讓魏徵看昭陵。魏徵說:在哪裡啊,我眼睛不好,看不到啊。太宗就用手指示:那不就是昭陵嗎?啊?魏徵故意打馬虎眼說,啊,是昭陵啊,我還以為你要看獻陵呢,要是看昭陵,我早就看到了。魏徵這話,含義很隱晦。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皇后先死,所以先葬,後來太宗死後與皇后合葬於昭陵。獻陵是唐高祖李淵的陵墓,他在貞觀九年去世,埋葬於獻陵。魏徵的意思是:作為兒子,你不想念父親,單單想念妻子,這讓天下人知道了,可不是一個好榜樣啊。畢竟,我們是以孝治天下啊。魏徵的意思,唐太宗何嘗不懂?但是他太想念皇后了。在魏徵面前,太宗大概也用不著掩飾,他再一次哭了起來。

      這次痛哭之後,太宗下令拆毀這座塔樓。那座思念之樓雖然拆了,但在太宗的心中,思念之樓永遠高聳。

      

    [編輯本段] 【環球雜誌評論】

      環球人物》雜誌:長孫皇后,貞觀之魂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凌晨,數百甲士正在迅速而安靜地集結。秦王府內外彌散著肅殺的氣氛。誰都知道,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了。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為了爭奪帝位而兄弟鬩牆,是註定要以魚死網破來收場了。秦王府的甲士遠遠少於東宮和齊王府。李世民不得不孤注一擲,決定在今天伏兵玄武門,襲殺李建成和李元吉。能否在玄武門以最快速度殺死李建成、李元吉並進入宮中控制唐高祖將是這最後一搏成敗的關鍵所在。因此,李世民將把有限的兵力全部帶到玄武門。他知道,眼前這壯麗的王府、美麗的女人和可愛的孩子在政變開始後一定會遭到東宮和齊王府甲士泄憤式的攻擊。可他別無選擇。為了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集中手中所有的力量去把握那僅有的一線戰機,李世民忍痛拋棄了自己的一切。他唯一割捨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妻子長孫氏。在這麼一個兇險時刻將柔弱的女子帶在身邊,也許不是個明智的決定。可是,他已經決心要與長孫氏生死與共。

      長孫氏婀娜的身影迎著血色的曙光,穿行在虎背熊腰的甲士行列中間。在決定生死存亡的一刻,長孫氏來到了丈夫和他的甲士中間。她堅定的眼神鼓勵著每一位即將和丈夫並肩血戰玄武門的將士。一顆顆為將要開始的血戰而激烈跳動的心在長孫溫和的言語慰勉下變得平靜而堅定。

      為了避免兄弟間自相殘殺,長孫氏在過去的幾年中曾付出過最大的誠意。在李世民兄弟的爭鬥中,唐高祖基本上是站在了李建成一邊,通過壓制李世民來維護長子繼承的宗法原則。這使得長孫氏恭敬地對待高祖和他身邊的妃嬪顯得極為重要。她必須在宮廷中盡心儘力地去彌合日益擴大的裂痕,以自己的表現為丈夫消解誤會,爭取更多政治空間並推遲最後攤牌的時間。她一直盡心竭力地用自己的孝順博取唐高祖的歡心,努力周旋於妯娌間,試圖彌合李氏兄弟瀕臨破裂的關係。可男人們的政治並不以她的意志為轉移。在血腥殘忍的奪嫡大戰中,一切和解的努力註定徒勞。武力解決,是他們面前唯一的求生之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史稱「動循禮法」的長孫氏沒有迂腐地用禮法來阻攔李世民選擇暴力。相反,她為他備好了戰衣。長孫氏自己也毅然跨上戰馬。到玄武門去!去面對自己的不測命運

      ——最後,他和她,在玄武門贏得了整個天下。

      一個月後,李世民登基,史稱唐太宗。長孫氏也正位中宮,被冊封為皇后。他們將共同迎來一個屬於他們,也屬於整個民族的光輝時代。

      長孫皇后出身於北朝的「帝室十姓」。她的祖先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長房,故改姓「長孫」。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曾在突厥沙缽略可汗面前力挽長弓,一箭射落雙鵰。他也因這神奇的箭術被突厥人敬之為神。「聞其弓聲,謂為霹靂,見其走馬,稱為閃電。」長孫家因此有了「霹靂堂」這個堂號。一如「一箭雙鵰」這個成語指的往往不是箭術而是謀略,長孫晟擁有超人的智慧。他的一條「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之策幾乎讓稱霸大漠多年的突厥一時間土崩瓦解,為中原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巨大威脅。可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在十七年前一瞑不視,把一雙小兒女棄在塵世間。前妻留下的兒子長孫安業是一個無賴的酒徒,在父親死後欺侮自己的異母弟妹。無奈之下,兄妹倆只好暫時棲身舅父家。八歲的長孫氏在一夕間讀懂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不過,父親下世後的那段辛酸遭遇不曾讓長孫皇后從此偏激、狹隘地理解生活。在短暫的一生中,長孫皇后以女性特有的溫柔用心呵護每一個人,甚至包括那個曾將她掃地出門的長孫安業。長孫皇后對他相當親厚,不僅大度地寬恕了他,還給了他一個品級不低的武職,彷彿早年從沒有過任何的不愉快經歷。可是,在追查義安王李孝常陰謀發動一場宿衛兵叛亂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身為監門將軍長孫安業也捲入了這個驚天陰謀。這一次,恩將仇報的他再沒有任何理由乞求皇后的原諒了。可長孫皇后還是流著眼淚懇請丈夫留長孫安業一條性命。看在結髮妻子的面上,唐太宗勉強放了長孫安業一條生路,將他流放巂州。

      豫章公主出生不久就失去了親生母親。長孫皇后愛憐地將她留在自己身邊,悉心地照料。光陰荏苒,長孫皇后的親生女兒長樂公主也到了出嫁的時候。大臣魏徵風聞長樂公主的嫁妝可能比她的姑姑永嘉公主多出一倍後,固執地認為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難到一個天子沒有權利給予自己的愛女一點點偏愛么?這本就是自己的家事,還是很小很小的家事。回到後宮,唐太宗隨口把魏徵大驚小怪的樣子告訴妻子。沒想到,長孫皇后卻把這點事情放在了心上。在她的安排下,長樂公主只得到了她應得的嫁妝。事後,長孫皇后讓人給魏徵送去了四百匹絹、四百緡錢和溫和的勉勵。

      這可不是她第一次回護梗直的魏徵了。上回,唐太宗退朝在妻子面前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氣。他惡狠狠地說,總有一天要殺了這個田舍翁。誰讓皇帝如此生氣呀?長孫皇后溫和地走上前來。其實,她心知肚明:又是魏徵在朝堂上不留情面地當眾指出唐太宗的過失。可是,她要給怒火中燒的丈夫一個發泄的機會。在唐太宗憤怒地控訴魏徵的種種無禮情狀的時候,長孫皇后安靜地扮演著一個耐心的傾聽者。她知道,魏徵是對的。等唐太宗漸漸平靜下來後,長孫皇后沒說什麼就退了下去。片刻之後,她換了一身盛裝,回到了唐太宗面前。在皇帝驚訝的目光注視下,長孫皇后從容地解釋道,自己聽說「主明臣直」;現在,魏徵敢於直言正是因為陛下聖明。所以,她要穿上出席盛典才用的服裝,鄭重地向皇帝祝賀……

      多少年來,這個故事被人反覆地講述。它是如此恰當地表現了長孫皇后母性的一面和妻性的一面。魏徵得到了悉心的關照,而唐太宗得到了溫柔的提醒。這使我們在男性無情的政治世界中感受到溫柔力量的力度。我們從來不缺少魏徵這樣的直臣或貌似魏徵這樣的直臣,但是我們缺少了長孫皇后那種母性的關懷,缺少了貞觀時代的和諧。隨後的一千多年裡,大臣們在帝王的面前失去了他們的座位,失去了他們直立的權利,最後在廷杖和申飭下失去了僅有的尊嚴。失去自尊的大臣反過來又用極端的方式來詮釋那不再和諧的政治關係。他們抓住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來刻意表現自己,卻對社會進化的總體方向一無所知;他們自怨自艾,卻又自高自大;在肉體上受虐,卻在精神上施虐於君父——明白這一點,我們才能更深刻地意會到長孫皇后故事背後的訴求。
    推薦閱讀:

    十大當紅女星皇后扮相大PK
    你是我的百變皇后

    TAG: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