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墓未遭毀的風水之秘
朱元璋不毀孫權墓的風水秘密
倪方六
南京,是中國長江流域的第一古都。
南京能有如此顯赫的歷史地位,當感謝三國時的東吳大帝孫權,是孫權第一個把自己的都城建在南京——孫權是南京的第一貴人!到目前為此,南京開了不少類似明文化論壇、民國文化研討這類學術活動,卻不見孫權或是東吳文化的深入研究,實在對不起這位大貴人,是個遺憾!
孫權死於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四月,時年71歲,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年過七十的皇帝。死後,陵址卜擇於城東的鐘山附近,即今紫金山。孫權墓的具體地點,其實並沒有確定,只知道個大概。
《景定建康志·風水·古陵》(卷四十三)稱,孫權墓「在蔣山之陽,去城一十五里」。經現代實地考古,此處應該在今天中山陵園內的梅花山,即明太祖朱元璋孝陵的正南方。
岡後有一個石刻紀念孫權的長廊,共有十二幅刻畫像:「據守江東圖霸業」、「孫權斬案誓抗曹」、「賠了夫人又折兵」、「孫權引水懲劣紳」、「母女下棋點孫權」、「孫權賭氣溜馬澗」、「以劍試石鋳業成」、「助戰成功腳盆鼓」、「漁翁傳授神仙湯」、「孫權慧眼識陸遜」、「張飛瓜園訪孫權」、「鳳凰白頭巧提親」等,都是根據歷史傳說,繪刻而成,基本上反映了孫權圖謀江東霸業一生。
在一個歷史時期內,孫權墓一直被稱為西陵,或蔣陵,而鮮少稱之了孫陵。這是為何?原來,鐘山,即紫金山,過去曾叫蔣山。此山名有來歷,漢末時秣陵尉蔣子文追盜賊時死在這山裡,孫權為他立廟,封「蔣侯」。孫權避諱祖父親孫鐘的「鍾」字,因改鐘山名為蔣山。孫權墓,也因山名而被後人稱為「蔣陵」。
孫權墓到了明初,險遇被掘之災。這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也看中了孫權當年選的風水寶地,想將壽陵營建在這一帶。在正式點穴獨龍阜、破土動工前,手下已將陵地周邊的古冢古迹一律挖掉,南朝高僧梁僧寶志墓,就是此時被移走的。
當時,陵工大臣李新準備將孫權墓也掘毀。一天朱元璋到現場視察,聽了李新的彙報後表示,此舉不妥。據明人張岱《陶庵夢憶·鐘山》(卷一)記載,朱元璋當時說了這樣的話,「孫權亦是好漢子,留他守門。」因為這句話,孫權這位東吳第一皇帝,又有了「第一門將」名頭,皇帝為皇帝當「守門員」,這在中國古代帝王中是十分罕見的。
朱元章此舉被不少人認為是「仁人孝君」之大善舉。當初,朱元璋在安徽鳳陽修建自己父母的陵墓——安徽鳳陽皇陵時,圍築了一個很大的陵園,按規定有不少民墳要從陵園內遷出。朱元璋聽到彙報後表示,「這些墳都是我家過去的老鄰居,不必拆遷。」所以,當年清明祭掃時,當地老百姓可以隨便出入禁衛之地的朱家皇陵。
朱元璋真是這麼好心?我看未必,主要是他有私心。鄰居的墳不外遷,可以讓他的老娘在地下有人陪著拉家常,不至於寂默啊。而他不毀孫權墓,也另有玄機和秘密,應該是風水上的考慮,而不僅僅因為孫權是好漢,才請他當「守門員」的。
從風水堂局上來說,帝王陵都是風水寶地,後有祖山,前有案山、朝山。近為案,遠來朝,孫權墓所在的梅花山,正是孝陵風水堂局中的「案山」。如果朱元璋將孫權墓挖了,那也破壞了案山的風水,迷信的朱元璋最忌諱這事,才不傻呢。 朱元璋孝陵風水形勢圖(圖源《明孝陵史話》) 所以,孝陵的神道在孫權墓這裡,有意拐了一個彎。而這一拐也大有玄機,整個陵區暗合呈北斗星狀,孫權墓正在杓頭內,而控制杓頭的「柄子」正是朱元璋的孝陵地宮。 可見,孫朱元留下孫權墓的意圖絕不是想讓孫權給當守門員,他的鬼點子是讓孫權給他看住風水!而最早想起這個鬼點子的,應該不是朱元璋本人,最有可能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風水大師劉基。(本文選自《風水三千年》,更多內容詳見此書相關章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