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殿堂檢查試驗之膝腿部的檢查試驗

 

膝腿部檢查試驗

 

1、交鎖征

固定於伸直不能屈曲,或固定於屈曲不能伸直。

    活動膝關節,突然在某一角度時感有物體嵌入膝關節而不能活動,且伴疼痛,慢慢伸屈膝關節而後又能活動。見於半月板損傷、關節內遊離體。

 

2、抽屜試驗

患者仰卧,屈髖45度,屈膝90度,足底平放於床面,檢查者的一肘後或臀部壓住足背以固定之,雙手握小腿上端向前後推拉,也可以用一手固定足部,一手推拉小腿。正常情況下,前後移動0.5cm左右。向前活動過大,表示前交叉韌帶斷裂;向後活動過大,提示後交叉韌帶鬆弛或斷裂。

 

3、髕骨摩擦試驗(索-霍征、Soto-Hall征)

    檢查者手觸按患者髕骨,當主動或被動伸屈膝關節時感到摩擦音,同時伴有疼痛,即為陽性。

    本試驗對髕骨軟化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4、膝關節過伸試驗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固定膝部,一手握住小腿向上提拉,將膝關節過伸,若發生疼痛,即為陽性,主要用於半月板前角損傷或髕下脂肪墊炎的檢查。

 

5、萊切曼試驗

  平卧位,膝屈曲15度左右,一手抓住大腿,另一手握持小腿,將脛骨向前、後推移,注意移動程度,超過0.5cm為陽性,提示前後交叉韌帶損傷,此法較抽屜試驗檢出陽性率高。

 

6、 膝側向運動試驗

 病人仰卧,雙下肢伸直。檢查者一手固定大腿或同時由助手固定,另一手提持其小腿,並使之分別向內、外作側向運動。當作側向運動時,另一側副韌帶受到牽張出現局部疼痛,或膝似有被分開和合攏的感覺,稱為波勒(Bohler)征陽性;同側的半月板受到擠壓出現局部疼痛,稱麥克格里戈里(McGegori)征陽性。此試驗常用於檢查半月板和側副韌帶損傷及兩者的鑒別,對半月板是擠壓試驗,對側副韌帶是牽張試驗。

7、關節分離試驗(側方擠壓試驗、側副韌帶緊張試驗、波勒征、Bohler征)

    患者仰卧位,膝關節伸直,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肢踝上部,另一手按住膝關節外側,將膝向內推,使內側副韌帶緊張,如發生疼痛和異常的外展擺動,即為陽性,表示內側副韌帶鬆弛或斷裂。此檢查同時擠壓外側關節面,如外側關節縫感到疼痛,則可能有外側半月板損傷。

 

8、浮髕試驗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雙下肢伸直,放鬆。檢查者一手壓迫髕上囊,驅使積液流入關節腔內,另一手食指反覆按壓髕骨,如髕上囊有波動感,或髕骨碰及股骨,下壓時即浮起,即為陽性。提示關節腔內有積液。

9、單腿站立試驗(髖關節承重機能試驗   臀中肌試驗    特倫伯格征   Trendelenburg征)

    囑患者先用健側下肢單腿獨立,患側下肢抬起,骨盆向上提高時臀皺襞亦上升為陰性。再使患側下肢單腿獨立,健側下肢抬起,健側骨盆及臀皺襞下降為陽性。此試驗用以檢查髖關節不穩或臀中、小肌無力。

 

10、盧因試驗

盧因試驗 Lewin 患者站立使足跟及足趾緊貼到面,用力屈伸膝部,健肢活動自如,如有半月板損傷時患肢不能伸直,膝部常後退呈屈曲位置,伴隨或不伴隨疼痛。此試驗也可被動進行

11、坐位伸膝試驗( 弓弦試驗)

 患者端坐床邊,雙小腿自然下垂,令患者用雙手抓住床沿使髖關節處於90°並不讓軀幹後仰。

    術者先將患肢逐漸上抬,至病人出現腰腿痛後,將患肢膝關節略加屈曲至疼痛消失為止,然後術者用雙腿夾持患足,以保持此位置不變,再將雙手2~4指置於腘窩中央脛神經部位,拇指置於膝前,用力抓壓脛神經,如出現放射痛即為陽性。臨床上常用。

 12、抬腿試驗

(1)患者取仰卧位,兩下肢併攏伸直,肌肉放鬆。

(2)檢查者先將一側下肢髖關節、膝關節均屈成90度,然後用手抬患者小腿、伸膝,注意阻力的變化。

(3)觀察患者有無疼痛,膝關節伸到何種程度阻力變大,對側下肢活動情況。

(4)雙側肢體對照,分別試驗3、4次。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項或一項以上為陽性:

(1)膝關節伸展135度時阻力明顯加大,出現抵抗。  

(2)膝關節伸展135度時出現沿坐骨神經走行區的疼痛。

(3)上述現象可同時伴或不伴對側下肢屈曲。

 膝關節伸展>135度才出現疼痛、抵抗為陰性。

    

雙側陽性:

各種原因的腦膜炎、腦膜腦炎、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白血病、腦膜腫瘤、枕骨大孔疝、軟脊髓膜炎等脊神經根受到刺激時。其疼痛範圍較廣,不僅限於腰部與下肢、胸背部也有疼痛。

    

單側陽性:

坐骨神經痛患側陽性,健側陰性,疼痛限於腰部與患肢。

原理:     

當腦脊液發生感染性、化學性改變或壓力改變時,均可刺激腦脊髓膜和脊神經根發生水腫變性,在抬高患肢伸膝時,則出現疼痛反射,並出現抵抗現象。

當腦脊液發生感染性、化學性改變或壓力改變時,均可刺激腦脊髓膜和脊神經根發生水腫變性,在抬高患肢伸膝時,則出現疼痛反射,並出現抵抗現象。

13、健側直腿抬高試驗

   患者仰卧,按上法作健肢直腿抬高,若引發腰痛或患側下肢放射性疼痛,即為陽性。常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檢查。

 

14、克利曼征

    患者平卧,雙下肢伸直,若發現患側髕骨前上方皮膚有一皺褶,則為陽性。這一皺褶是股骨骨折重疊移位的具有診斷價值的徵象。

15、盤腿試驗(髖外展外旋試驗、"4"字試驗、法-帕氏征、Faber-Patrick征、菲-巴氏征)

患者仰卧,髖膝關節屈曲外旋,將足外踝部置於另一側伸直腿的大腿上,檢查者一手按住對側髂前上刺處,以穩定骨盆,另一手將屈曲的膝部下壓使髖關節輕度外旋,若骶髂關節疼痛即為陽性。髖關節病變時,也為陽性。

    

病人仰卧,健側下肢伸直,患側髖、膝關節屈曲外展外旋,足擱置在健側大腿上。檢查者一手壓住健側髂嵴以固定骨盆,另一手握住膝部向上搬和下壓。若此時臀部發生疼痛,即為陽性。說明患側骶髂關節有病變或損傷。此試驗檢查時應先排除髖關節病變,並注意雙側對比。

 

16、直腿抬高加強試驗

患者平卧,雙下肢伸直,檢查者手推患者足跖前部,使足背屈曲。結果判定:足背屈時出現腰部、下肢疼痛為陽性。

(1)同直腿抬高試驗第1、2項。

(2)於抬高下肢的同時,檢查者用右手推患者足跖前部,使足向背側屈曲。或在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時,降低下肢至疼痛消失,再推跖使足背屈曲。

 (3)同直腿抬高試驗3、4項。

    結果判定: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者,足背屈時疼痛加重為本試驗陽性,不加重為陰性。

腰椎間盤脫出,患側本試驗陽性,健側陰性。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本試驗陰性,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17、研磨試驗

患者俯卧,下肢伸直,檢查者屈膝壓住患者股後部,或由助手固定患者大腿,檢查者雙手握住其足部,分別作旋轉提拉和旋轉擠壓試驗。在向上提拉並內、外旋小腿時出現疼痛,多提示韌帶損傷;在向下擠壓、內外旋小腿,同時伸直膝關節時出現疼痛,則提示半月板損傷。

 

18、半月板彈響試驗

(1)患者仰卧,檢查者立於傷側,健肢伸直,患肢屈髖屈膝。  

(2)一手固定膝部,另一手握住足跟或小腿下端,屈膝至足跟觸及臀部,然後使足外旋。

(3)小腿外展,逐漸伸膝,如有彈響聲和疼痛,說明可能外側半月板損傷。

   

(4)反之,足內旋、小腿內收,逐漸伸膝關節時,如有彈響聲,說明內側半月板可能有損傷。

(5)膝關節極度屈曲時,發生彈響,可考慮后角損傷。

(6)屈曲至90度時發生彈響則為月板中央損傷。若發生在接近伸直位時,則提示前角損傷。

 


推薦閱讀:

疼痛診療過程中重要體格檢查匯總
類白血病反應的實驗檢查
下肢部(髖部)檢查
腰部臨床觸診及特殊檢查

TAG:中醫 | 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