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宰相--陶弘景
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為南朝齊梁時著名道士、醫藥學家、煉丹家。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
生於江東名門。祖陶隆,於南朝宋時侍從孝武帝征戰有功,封晉安侯。父陶貞寶,深解藥術,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
史稱陶弘景幼有異操,年四五歲乃好書,「恆以荻為筆,書灰中學字」。九歲開始讀《禮記》《尚書》《周易》《春秋》《孝經》《毛詩》《論語》等儒家經典,頗以屬文為意。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生之志」。及長,「神儀明秀,朗眉疏目」,「讀書萬餘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①十五歲作《尋山志》,傾慕隱逸生活。十七歲以才學聞名,與江斅、褚炫、劉俁合稱升明四友。宋升明元年(477)二十二歲時,領軍將軍蕭道成(即齊高帝)發動兵變,除宋後廢帝劉昱,控制朝政,後二年代宋稱帝,建南齊王朝。齊高帝蕭道成及其子蕭賾在位時(477~493),陶弘景曾先後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諸王侍讀;兼管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書事務的書記職務。由於官場的傾軋,仕途不利,三十六歲時,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請」,心甚怏怏。遂於齊永明十年(492),上表辭官,掛朝服於神武門,退隱江蘇句容句曲山(茅山),不與世交。梁武帝蕭衍即位(502)後,屢請不出。但念其舊功,「恩禮愈篤,書問不絕」。天監三年(504),遣人送黃金、硃砂、曾青、雄黃等物,以供煉丹之用。天監十三年,敕於茅山為之建朱陽館以居之。天監十五年又為其建太清玄壇,「以均明法教」。且「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②隱居茅山達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歲。梁武帝詔贈中散大夫,謚貞白先生。
據記載,陶弘景於永明(483~493)初,曾師事孫游岳。受上清經法、符圖;後又廣搜道經,遂為上清經之重要傳人。
永明十年(492)正式歸隱茅山後,便著手整理弘揚上清經法,撰寫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並對天文歷算、地理方物、醫藥養生、金丹冶煉諸方面也都有所著述,據統計,全部作品達七八十種。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真誥》《真靈位業圖》《登真隱訣》《肘後百一方》《本草集注》《陶隱居本草》《葯總訣》《導引養生圖》《養性延命錄》《合丹藥諸法節度》《集金丹黃白方》《太清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曆》《華陽陶隱居集》等。
東晉末年以來,楊羲及許謐,許翙等人造作的上清經訣,在江東已廣泛流傳,但在傳播過程中,多有散失偽謬。南朝宋齊時道士顧歡,曾對楊、許舊籍進行過搜集和整理,但仍有不少漏失和謬誤。陶弘景以顧歡《真跡經》為藍本,參考自己搜訪所得之上清經訣及有關見聞,加以增刪改寫,註解詮次,遂成《真誥》一書。該書詳細記載了東晉以來《上清經》出世之源及傳布過程,楊羲與二許之家世生平等,引用眾多道經,提及大量道教歷史人物、神話故事、仙宮鬼神名稱,具體修行方術等等,實為早期道教上清派教義和歷史之集大成者。陶弘景所著之《登真隱訣》一書,是一部抄撮諸《上清經》中有關方術秘訣,專論上清派養生登仙之術的重要著作。該書繼承和總結了東晉以來上清派思神內視及導引、按摩等內修養生之術,並保存了部分天師道的請神上章、符咒驅鬼的方術。《真靈位業圖》乃系陶弘景構造道教神仙譜系之著作。該書將道教信奉之天神、地*、人鬼及諸仙真排定座次,構成了一個等級有序,統屬分明的龐大完整的道教神仙譜
系。
陶弘景十分重視道教養生學的研究,主張道士的修鍊應從養神、鍊形入手。為總結道教在養神、鍊形方面的修鍊經驗,撰寫了《養性延命錄》一書。強調養神當「少思寡慾」,「游心虛靜,息慮無為」,調節喜怒哀樂情緒,防止勞神傷心;鍊形則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度」,避免過度辛勞和放縱淫樂,輔以導引、行氣之術,方能延年益壽,長生久視。
醫藥學是與道教養生學密切相關的學科。陶弘景精通醫藥學,主張治病應因人之虛實、男女老幼、苦樂榮瘁而異。撰有《本草集注》《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葯總訣》等著作,尤以《本草集注》最為著名。陶弘景首創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等分類方法。書中並對各種藥物的名稱、產地、性狀、主治疾病、配製保存方法等等皆一一註明,內容豐富,條理分明,對隋唐以後本草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宋朝人物趙普?
※人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其實男人肚裡也能撐船!
※一百八十一、一個勵志典型的墮落
TAG: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