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盤龍寺

  中新網12月20日電福建省漳浦縣的西湖宮近日舉行重建竣工儀式,標誌著中國內地唯一一個釋、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場所落成。

  據考證,該宮觀牌匾及玄武殿內供奉的玄天上帝為清朝兩帝師蔡新從京城帶回,乾隆41年時蔡新70大壽,皇帝賜其「武庫耆英」匾及元天上帝神像一尊;9年後,蔡相爺回歸故里,將元帝像及御書「西湖宮」匾帶回漳浦故里西湖道觀,以宣皇恩西湖宮與蔡相爺的淵緣,為漳浦的兩帝師文化增添了光輝的一筆。圖為西湖宮舉行重建竣工儀式。

 太白山-中國少見的儒釋道三教合一、歷史悠久的宗教名山

太白山是一座宗教名山,太白山歷史形成的道、佛、儒同山而居、同廟供養、同室參禪、融為一體的特殊文化特色,反映了太白山人文。

椐《雲芨七簽》卷二十七記載,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德元洞天),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譜系建立起來的廟宇建築群,即所謂「十里一寺,五里一廟」,如太白廟、文公廟、南天門、藥王廟、老君殿、拔仙台、玉皇廟、三宮殿、鐵甲神廟等。太白山也是一座佛教禪林,其代表寺院就是山上的平安寺和黑河谷口的仙游寺等。

由於歷史的原因,道、佛、儒三教在太白山相融相通。拔仙台曾建有一座三聖殿(三聖老,指老子、孔子、佛祖),門上的楹聯開宗明義。上聯是「植松樹栽桃李樹棟樑九州昌盛萬木榮」;下聯是「想忠恕念慈悲思靈感應三教同源一心境」。這在全國其他宗教名山是很少見的。

道教與太白山之淵源在姜子牙于山頂拔仙台封神後,太白山就成了道教的天下。《水經注》記載:西成漢帝時(約公元前30年左右),太白山已建神祠,祀奉《列仙傳》中的谷春神。

元代以後,因眉縣地處太白山下,故全縣各鄉鎮、大村皆有太白廟。其中以遠門口、清湫、高廟和縣城南郊的太白廟規模香煙最為鼎盛。大太白池、文公廟、三官殿、藥王殿、太白廟斗母宮以上的廟殿多用鐵瓦,神像多為鐵鑄或木雕。在遠門口和營頭兩條入山線路上,從山口直到山巔,每隔2.5km、5km或10km便有一處廟宇。

太白山佛教活動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椐《法門寺傳》記載,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抵長安,見佛寺內藏有兵器及富家寄存貨物,不悅,崔浩乘機勸帝毀佛。武帝盡誅長安僧人並下令諸州、鎮,凡佛像、佛經一律擊毀,僧人無論長幼全部坑殺。關中僧人多逃往太白山中。

唐顯慶三年(658年)在太白山北麓的下西銘村,為玄奘法師(唐僧)修建西銘寺。時孫思邈隱居太白山中,常來西銘寺與宣律(即道宣法師,590-667年,系佛教南山律宗創始人,故稱宣律)往來談論,由於玄奘、宣律二法師是唐初佛教在中國最有造詣的宗者,得到皇帝的青睞,距京城不遠的太白山也就成了佛教聖地之一。

歷史悠久和古文化底蘊深厚的背景。每年農曆6月「太白山廟會」期間,凡上太白山的香客不論是何尊神仙、何種教派,都一一拜過,人與道,佛與善,儒與識,信仰與精神,自然和人文,這些都是人類生存與和諧發展的精神食糧。 








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產物——永祚寺文峰塔

說到「塔」,幾乎人者皆知。塔是源於古代印度的一種墳冢,漢語譯作「浮屠」或「浮圖」。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藏置佛陀舍利(即遺骨)和遺物的塔便成為佛教信徒們頂禮膜拜的聖物。東漢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塔的形象與中國的傳統建築風格相結合,創造出了樓閣式塔、密檐塔、花塔等形式多樣、造型優美的中國式佛塔,唯獨塔頂的剎還依稀保留著印度佛塔的痕迹。

    發展到明清時期,我國繼而又出現了一種外形取之於佛塔,而屬性卻與佛塔完全不一的文峰塔,其外觀不同程度的仿照木結構,雕刻出柱、梁、枋、斗拱、腰檐等等,使之「形似於木而工精於木」,文峰塔的出現為我國古建築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筆。

    文峰塔,顧名思義是追求文化達到頂峰。文峰塔代表了當時的建築風格,而人們建文峰塔的目的又與當時的政治、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古時候人們都說狀元乃是文曲星下凡,在我國古代的全國各地都紛紛為祭祀文曲星而建起了文峰塔。文峰塔是我國古代人民為使當地文風、文脈昌盛、人才輩出,根據風水理論而創建的,具有觀賞性和標誌性雙重意義的建築,遍布全國各地州縣。

山西省太原市永祚寺的文峰塔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它是我國明代科舉制度發展的見證,是當時百姓用以精神寄託的一種產物,同時也是儒、釋、道三教思想共同作用下的傑作。

一、永祚寺文峰塔的結構

    文峰塔位於永祚寺塔院東南隅,創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迄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文峰塔高54.76米,最底邊長4.36米,平面呈八角形,為13層,是典型的樓閣式空心磚塔。

文峰塔塔身為一色青磚砌就,外觀樸素典雅,巍峨壯觀,直入雲霄。塔身上下直徑幾乎相同,基本上為直上直下,沒有明顯的收分,呈直線形。塔的第一層牆面用磚雕刻出檐、椽飛、垂蓮柱等,並在上面精心刻出卷草紋、雲紋,大大地加強了牆面的裝飾性。該塔每層塔檐均用磚仿木構斗拱裝飾,1層至8層為五踩重跳,隨著塔身的拔高,8層以上則改為為一跳。塔的檐角為磚質角梁,各角梁又懸掛一隻風鈴,共104隻,微風徐來,叮噹之聲不絕於耳,更為文峰塔增添了些許靈氣與神秘。塔頂的塔剎由銅、鐵兩種金屬鑄制,剎座為覆盆仰蓮式須彌座,用生鐵鑄成,剎頂則為銅質寶珠身,置於覆盆仰蓮座中。

    文峰塔的塔門為半圓形拱券門,朝西北向開。由塔門可直接進入塔內,塔內一層為平坦的塔室,頂部簡單的以青磚層層疊澀而上,形成下大上小的天井,井上加木製欞窗井蓋,上下貫通,仰視則可見最上一層之天井。文峰塔每層開八窗,其中有兩個明窗,其餘六個均為磚質假窗。一層塔室右側為磚質階梯,設於塔室與塔外壁之間,圍繞塔室順時針轉折向上,便可到達塔頂,一覽太原風光。

這種以磚仿木,將木製結構融入青磚雕琢之中的建築技藝,使整座塔的外形建築與雕琢融為一體,構成雄宏中見富麗,粗曠中含精細的磚石建築。

    文峰塔一經問世,塔身便向西北方微微側傾。對於這點,歷代地方志都有確實的記載,多少年來,許多的傳言和不少對建築很有研究的人都說:「文峰塔向西北方傾倒,正是因為建塔匠師們在造塔時,考慮到塔勢高峻,又位於東山的前沿,容易受西北風的影響,所以才有意將塔身向西北微傾,以抵消西北風對塔的吹阻力。「然而,到20世紀90年代時,歷經四百餘年的文峰塔中心點,繼續向西北方傾斜至2.86米,塔身甚至出現裂縫多達百條,兩側下沉,高低不勻。太原市人民政府在聽取了文物部門的彙報後,特邀請我國糾偏大師曹時中先生主持這一工程,經過兩年的時間,將塔斜度縮小為0.86米,成功的完成了文峰塔的糾偏加固工作,使文峰塔重獲新生,再放異彩。

二、修建文峰塔的社會背景

    文峰塔塔剎銘文記載:總理工程功德主參議:傅霖

    府尹:萬自約

    御史:王立賢

    主事、布征、管工糾首千戶:周冠

    萬曆歲次巳亥仲夏吉日立

    從以上銘文可以知道,文峰塔是由祖居陽曲的太原志士傅霖(系明末清初的書法家、醫學家傅山的祖父)帶領百姓集資修建的。那麼它的出現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又有著怎樣的關係?

    其一,明朝廷名存實亡,黨爭紛起,人心渙散,國家處於動亂之中。

明萬曆時期,皇帝朱翊鈞沉湎於酒色之中(一說是染上鴉片煙癮),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由於朱翊鈞長期不理朝事,以至於朱翊鈞在位中期以後方入中樞的廷臣竟不知皇帝長相如何。再加上官僚集團各派之間互相火併,黨爭愈演愈烈,統治階級內部更加矛盾重重。內閣甚至出現了「人滯於官」、「曹署多空」的現象,在朝為官者竟不足一半。社會發展停滯不前,開始逐漸衰退。

    其二,科舉制度的古板,禁錮了當時學子們的思想,阻礙了學術思想的進步。

在宦官當政、黨派之爭等諸多社會因素中,科舉制度衰落,文化教育氛圍逆轉而下。明萬曆年間偏重於科舉考試,內容嚴格局限於四書、五經,格式也只能用八股文來寫,這些制度使得當時學子們的思想被牢牢禁錮,加上政局動蕩,嚴重影響了明代文化教育的發展。

    其三,繁雜的賦稅,讓百姓苦不堪言。

據記載,萬曆皇帝十分貪財,甚至提倡官吏向他進奉,把進奉財物的多少作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標淮。為了在全國範圍內聚斂民財,他派出大批宦官,分赴全國各地充當礦監、稅使,肆意搜括民脂民膏。他所制定的稅收科目繁多,民間就連養只雞也要繳稅。這些繁雜的賦稅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民變紛起,導致社會越發的動蕩不安。

永祚寺文峰塔的問世,說明了當時人們內心崇尚文學,希望能以文治理天下的一種嚮往,表現出人們想要扭轉當時混亂的局面、嚮往美好生活的的一種迫切心理。

三、地形方位說

    我國古代歷來得狀元者只有一人,稱之為獨佔鰲頭。因此,好多讀書人在科舉考試前,都將魁星視為守護神而頂禮膜拜,有些人應考時在座位右側貼上魁星像,還有的在懷裡揣著泥塑小魁星,希望得到魁星的庇佑。當時社會動亂,加之太原城中的魁星樓所處地勢較低,文運更是難以興盛,於是有人提出須在太原城東南一帶建造高塔,才能彌補地形上不利於文化發展的不足。

    據(道光)《陽曲縣誌》載:「城東南郝莊雙塔日出塔影映入汾水,如筆蘸硯,術家以為文筆。」(1)「堪輿家言舊塔在城之巽方,關乎文運。」(2)這些記載說明,文峰塔完全是起自堪輿家(即風水家)的「風水說」。按照風水學家的解釋,太原地形東南低而西北高,東南方為巽方,主文運。文峰塔通「文風塔」。據《周易正義》載:「隨風,巽。」(3)巽為八卦之一,取向風,風是無所不在,到處傳播,永無止境的,而文化就是要人們永無止境的去追求、去探索、去傳播的。

    可見,文峰塔屬於我國古代所謂的風水塔,它承載著東方歷史、宗教、美學、哲學等諸多文化元素,成為了探索和了解東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四、文峰塔體現出了明代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

   「以儒為表,以道為里,以釋為歸,故稱三教也」。

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初起於唐。到明朝,太祖朱元璋首開明代三教合一之風。明初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潮,經過明代中期的發展、演變,到晚明時,三教合一的思想更是成為當時的風氣。這種思想、文化的深遠影響,在民間的祠廟中反映尤為明顯,世人多以儒、釋、道三教聖人共聚一堂、一閣甚至一圖。除此之外,這種思想也體現在了建築上,比如,我國十四世紀出現的一種在塔的形式上賦予其以儒家文化與道教思想的文峰塔。

    文峰塔多建於巽方,按儒家說法,巽為「文章之府,塔有卓筆之形」,故稱「文峰塔」。據記載,永祚寺文峰塔是以傅霖為首的縉紳學士集資修建的,古人修建永祚寺文峰塔的目的是希望當地文脈昌盛、人才輩出,可以看得出其宗旨依舊崇尚儒學。

    道教尊崇風水學說,認為東方為木,南方為火,二者合之於東南,則有升發之意。

永祚寺文峰塔造型取自於佛塔,共十三層,在佛教中,塔有十三層代表著功德圓滿,有吉祥的寓意。

    由此可見,儒、釋、道三教融為一體,皆有積極向上的意思。

 

    在明代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中,永祚寺文峰塔的誕生正是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對文化、對社會安定的一種期望,更體現出我國鑄融百家的博大精神,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古建築和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推薦閱讀:

儒釋道三教對死亡觀的比較
「白話」哲學(十五)
善慧大士語錄 | 法地若動,一切不安、去者適,止者留、夜夜抱佛眠
儒釋道的性論

TAG:儒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