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後代在漳州(轉載)
岳飛後代在漳州
引子: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民族英雄岳飛,可謂家喻戶曉。不過,關於他的女兒與漳州(漳浦)高登的兒子定親一事卻鮮為人知,同樣,他的子孫遷居在漳州也少人知曉。特別是他們入漳、出漳,就更罕有人清楚了。再有,高登是誰,怎麼與岳飛相識,且又怎麼成為兒女親家?如今,岳氏後裔是否還有在漳州呢?等等……一個個謎團浮現在我們面前,等待探尋挖掘破解。朋友,就讓我們一起展開一次精彩奇妙的探索之旅,在滿足我們好奇心的同時,一同去揭開那塵封已久的歷史往事吧!
高岳聖祠,又稱「雙忠廟」(在漳浦杜潯鎮宅兜村)。 高登祠 岳家軍
林盛發 文/供圖
岳飛與高登
高登 (1104——1148年),字彥先,號東溪,漳浦杜潯宅兜人。與葉顒、林宋弼同年登第,為「一世之偉人」(朱熹語)。相傳,宋紹興八年(1138年),高登呈了《上皇帝書》及《六議》後,數日未見答覆。此時,他得悉岳飛已回朝入覲,便赴岳府拜訪。這次是高東溪與岳飛在賀州後第二次見面。當年(宋紹興二年),在賀州時為富川主簿兼賀州六縣教授、提刑的他(高登)與正在賀州剿賊的岳飛初次相識,便引為知己,成為終生摯友。嗣後,他們雖然各處一方,且相隔六七年之久未謀一面,但彼此心有靈犀,今日相見倍感親切。岳飛急令家人治酒接待。
岳飛問道:「賢弟,前年該是你廣西秩滿了,莫不是這次廣東大饑荒,為此滯留任上?」東溪答:「鵬舉兄算得不錯,弟於紹興五年即已滿秩。不想在廣東肇慶遇到連南夫大人。連大人介紹肇慶府新興縣受旱嚴重,當地官員不敢負責開倉賑災,致災民餓死不少。連大人懇切留弟代理新興縣令,負責賑災。為了賑求饑民弟慨然留下,一晃就過了二個年頭。」東溪關切問岳飛,「別後吾兄一切如意否?」岳飛搖搖頭,喝下一杯酒道:「我岳家軍在沙場上,可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敵人也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但我們岳家軍不上二萬,只是我平素勤於訓練,嚴於紀律,上陣人人不怕死,個個勇猛殺敵。去年聖上晉封兄為太尉,但我請求統率淮西兵馬,以圖陝右,豫南,皇上徵求宰輔意見。可秦檜持反對意見。」岳飛越說越激動,又喝乾了滿滿一大杯,「皇上不把資金用在建軍上,而用來修葺臨安,建康城池,築造行宮。汝想,萬里長城不牢固嗎?可是遼、金兵馬還不是長驅直入。被金兵佔據的那些州府郡縣,不是城高牆厚嗎?但因兵弱將老無不一一落入金人手中。」東溪道:「弱兵無國防,兄長說得在理。」岳飛道:「我為此事很不平,便上書辭職棄官。都督張浚大人竟上書,說我並軍意在擴充自己的勢力,辭官是在脅迫聖上。」東溪問:「皇上的意見呢?」「皇上派兵部侍郎兼都督參議軍事張宗元為湖北,京西宣武使,其實就是來監督我岳家軍的。」岳飛氣憤地說。
東溪聽了說:「皇上身邊有那麼多的主和派,妒賢嫉能小人,吾兄動輒得咎,行事要十分仔細。」「不錯,我只好引過自劾,皇上即下詔慰諭,恢復我的職務。撥十萬緡錢來犒賞岳家軍。接著取消了提督府,撤張浚觀文殿大學士基礎上,這算給我點面子。」岳飛感慨地說。東溪點點頭說:「看來皇上還是聖明,能辨別是非的。」「起初,我也是這樣想,可今年二月,我上書請求再增兵,皇上又不準。同時又恢復秦檜為首輔地位。今後,愛國志士抗敵鬥爭怕要事倍功半了。」岳飛沉重地回應道。「這次小弟上書呈《六議》怕也是泥牛入海。」高登焦慮又無奈何地說。後來兩人又互相關懷地談起家庭生活。
東溪道:「前年弟媳產得一子,取名桴(或為「拂」)。舍下孩子雖多,但有老母、妻子操持,生活淡泊些,但也馬虎可過。」岳飛聽了,不由讚歎道:「賢弟一身正氣,兩手清風,實為我朝難得官員。有一次,皇上問我,『何時天下能太平?』我答,『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自能大平。』」岳飛又談到家事,「四年前,你嫂子也產下一女,取名銀瓶,天真聰慧,全家視為掌上明珠。」這時,岳飛鄭重對高登道:「東溪賢弟,兄有一兒女大事想與賢弟商量……」東溪道:「兄有何事,盡說無妨。」岳飛道:「賢弟有一子剛三歲。兄有一女正四歲。你我志同道合為國效命,莫若訂個娃娃親,兩家結為秦晉良緣,未知賢弟意下如何?」東溪道:「這一美事,為弟求之不得,只是高攀了。」
岳飛命丫環入內請岳老夫人姚氏、李氏夫人及小姐銀瓶到客廳。岳飛說明定親喜事,東溪向姚老夫人、李氏親家母行過禮,李氏夫人叫小姐銀瓶向東溪行叩拜大禮。
高登與岳飛各寫了兒女庚帖並相交換。兩人邊飲邊談直至夜闌方散席。(見高聿占《高東溪故事》一文)
另據《金佗粹編》卷十三《先兄琛等補官告》:「女安娘,夫系高祚。」岳飛卒於紹興十一年(公元 1141 年),時安娘已與夫高祚結婚。按我國古禮「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之規定,則是年安娘至少已有二十歲。
又據《漳州府志》中《列女》載,岳氏,武穆王女也,許配漳浦高登第四子。王被收,女年尚幼,抱銀瓶赴井死,世傳為銀瓶小姐。按察梁大用亭覆其井,榜曰「孝娥」。(西蜀)劉瑞為銘,略云:「天柱危,日為月,禍忠烈,父冤莫雪。赴井抱瓶泉化血,曹江之娥符爾節。噫嘻!井可竭泉,名不可滅。」此外,《漳浦縣誌》中也有《孝女岳娥傳》專門予以論述。另據《癸辛雜識》續集下《銀瓶娘子簽》載:「太學忠文廟,相傳為岳武穆王,並祠所謂銀瓶娘子者,其簽文與天竺一同。」可見,銀瓶小姐忠孝形象深受民眾的愛戴和敬仰。
據陸豐《高氏族譜·流源》載,(高登)四子高拂原名高桴,字季士,曾和岳飛之女岳娥定親。岳飛遇害後,岳娥抱銀瓶投井自殺,後被稱為「銀瓶小姐」,高拂則出家成為真人。這段凄美的故事更為那段悲壯的歷史添加了撲朔迷離的色彩。所以,也就有了漳浦杜潯的高岳聖祠(即「雙忠廟」),也就有了銀瓶小姐的種種傳說和故事。
更甚的是,2008年浙江省按照歷史上的樣式和風格重建風波亭和風波橋,並在風波亭旁恢復孝女井(此井是為了紀念岳飛的女兒岳銀瓶)。
對此,或許人們不禁要問,為何《金佗粹編》只記載「女安娘,夫系高祚」,而無高拂、銀瓶結親之事?那麼,此高祚,是否就是高拂?再有高拂所定親的岳家之女,是岳安娘,還是岳娥呢?看來,這些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挖掘研究,方能大白於天下。據漳浦高氏族譜記載,高登四子,分別是:扶,持,振,拂。那麼,可以明確的是,高拂就是高拂,決不是高祚,這也就是說,高祚另有其人。但不管如何,岳飛在漳州的影響歷久彌深,長盛不衰。
岳飛後人遷徙嶺南
據《宋史》(見第三百六十五卷·列傳一百二十四岳飛子云》及相關史料載,岳飛於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被害,「籍家貲,徙家嶺南」,同時被處死的還有他的長子岳雲、部將張憲,「幕屬於鵬等從坐者六人」。另據岳飛之孫岳珂所著的《鄂王行實編年》記載:「遷先臣(指岳飛)家族於嶺南,與張憲並籍沒資產。」及南宋人李心傳所著的《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中《岳少保誣證斷案》一文推斷:「岳飛、張憲家屬送廣南、福建路州軍拘管,月具存亡見聞。」岳氏一門被流放到嶺南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徙家嶺南」的岳氏一門共有多少人,且廣南、嶺南都是泛稱,具體地點又是哪裡,再有福建路州又在哪裡,也是一個謎。所有的這些,不就是今天我們需要推斷和研究的地方嗎?
根據南宋人洪邁所著《夷堅志·岳侍郎換骨》記載分析:「紹興十一年歲除之夕,岳少保以非命亡。其子商卿霖並弟震同妻女皆羈管惠州郡,羈置兵馬都監廳之後僧寺牆角土室內。」即岳飛三子岳霖(號商卿)和四子岳震,及其妻女被羈管在惠州。岳氏「徙家嶺南」之地當在惠州無疑。蓋因洪邁在紹興十七年時即已隨父親洪皓流放到英州(今廣東英德),英州與惠州相距並不遠。也就是說,在同一地域,同一時期內,洪邁對岳氏一家的了解或獲取的情況會比較準確、全面。再有,根據岳飛後裔岳喜高近年來的岳飛研究成果也推定出,「徙家嶺南」的「嶺南」應是在惠州。
幾番周折之後,總算把具體地點搞清楚了,然岳氏一門總共有幾個到惠州卻依然是個問題。根據岳珂所編撰的《金佗粹編》一書中的若干官方文件,有學者推算出紹興十二年時岳家一門流放到惠州的有:岳飛妻李氏,子岳雷、岳霖、岳震、岳靄,女岳安娘及岳雲、岳雷的妻子兒女共13人(也有一說是7人)。在惠州羈管期間,岳雷長子岳經出生於惠州,岳安娘也在流放期間出嫁。(對此,筆者難以苟同,因岳安娘早在岳飛屈死風波亭就已經出嫁,而非是在流放時才結婚。)然而,遺憾的是,凡有關岳氏一門「嶺南」(即惠州)生活的相關材料,在惠州歷代地方志中均未見記載。不過,有一點可以佐證的是,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所刻的《惠州府志》載,紹興九年(1139年)時曾「編管攝歸善縣令高登於容州」。原來,當時,「有司惡其直」,只給了他攝歸善縣令的小官。但是高登不改其直言本性,在主持地方考試時以「閩浙水災所由」為題,影射秦檜誤國。沒想到時為惠州太守李仲文為了討好秦檜,竟「即馳達秦檜」打小報告,且又與秦檜的政敵,貶居潮州的前宰相趙鼎徹夜長談,終遭誣陷累案加罪,削除官籍,客死容州他鄉。由此可見,秦檜將岳氏一門羈管在惠州,極有可能是考慮到李仲文是其心腹的緣故。
至於「福建路州」指的是何處,實在無從說起。福州、泉州、漳州,以上幾個地方,漳州可能性最大,但證據呢?看來這個問題將永遠成為一道無法破解的謎了。
移居漳州
據傅伯星先生所撰的《岳飛正傳》,我們或多或少可以從中了解到岳飛後代在惠州、漳州的一鱗半爪之事。該書第55回就專門提到「岳霖漳州抄佛經,岳雷惠州授蒙童」的相關情況。岳霖在漳州期間,為了糊口替佛寺和尚抄寫經書,以度生日。岳雷拘管惠州期間,曾租了幾畝地,起早貪黑,種糧收谷,勉強度日。後來又租了間屋,開了間私塾,招收兒童識文斷字,做起塾師來。當地識字的人不多,求學的兒童不少,生活漸漸脫離了窘境。但是,由於《岳飛正傳》一書並非嚴謹的學術專著,因此關於這段記述的史料依據不得而知。
除了以上著作提及岳飛後代在漳州外,漳州方誌對此也有明確記載。據《嘉靖龍溪縣誌》卷八載:「玭,武穆正(王)之孫也。奸檜時,武穆以功高被誣,二子霖、震謫嶺南,後移於漳,因家焉。孝宗嗣位,首加昭雪,復官爵,錫冢地,祿其子孫,旌以廟貌。霖官至朝議大夫、兵部侍郎,以敷文閣待制,出為廣東經略安撫使。子珂尚信王宮之女,官至尚書,今居江州。震官至朝奉大夫、戶部郎中,出為江東常平使。玭,震之子也,任汀州連城尉而卒。子遒,以尚書澤,為蘄州察推。」其中稱岳珂「今居江州」(現為九江),說明此段文字是轉抄宋《淳熙志》,而未加修改。《漳州府志》(清沈定鈞撰)、《漳浦縣誌》也都作了相關記載。
按照以上資料分析,岳霖和岳震「移於漳,因家焉」,即岳氏後代入漳時間,估計在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下詔令岳飛家屬「放令逐便」後,兩人曾暫居漳州。此是其一。其二,漳州也是岳飛親家高登的出生所在地,從感情上講,比較親切。第三,據說岳霖妻陳氏是泉州人。因而,對居住漳州較為好感。另據《嘉靖安溪縣誌》卷三載,岳震為泉州安溪縣令或知縣。但無具體時間,參對前後任官,大約在淳熙時。第四,他們被「徙家嶺南」,即到潮州,那麼,按當時行程及道路分析,其中必定要路過漳州。是故,他們選擇暫居漳州可能不小。不過,遺憾的是,《鄂國金佗粹編》、《鄂國金佗粹續編》對此卻一點也沒有記載,是有意疏漏,還是故意為之,個中緣由就不得而知了。
岳氏漳州現狀
據《漳州姓氏》載,目前,在漳州的岳姓共有86人,且皆是從外地遷入。主要分布在薌城的有55人,在龍海的有21人,其餘則散居在長泰(2人)、東山(1人)、華安(2人)、龍文(2人)、南靖(1人)、平和(1人)、漳浦(1人)等地。以此分析,已無岳氏後人在漳州留居,這是一種遺憾。
誠然,英雄後代走了,沒有什麼漂亮華麗轉身,也沒有留下什麼珍貴東西,但他們的骨氣和勇氣以及所秉承的英雄氣概深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漳州民眾。於是漳州大地上湧現出許許多多在國難民危時挺身而出、勇立潮頭、走向人生涅槃的仁人志士,如林軒、陳天定、周起元、黃道周等等。
現在,我們尋找英雄後代,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尋找,延續其後脈而已,而是為了尋找那久違的英雄人格魅力和高尚精神,更主要的是尋找那長期以來維繫整個民族奮發圖強、蓬勃向上的中華之魂。在漳州,漳浦、南靖、雲霄、長泰、東山、詔安等地,皆有祭祀岳飛的祠廟,此外,漳州武術界的自然門,據說也是岳飛後人留傳下來的岳家拳演變而來。漳州布袋木偶團表演的《少年岳飛》榮獲2000年第九屆全國「文華獎」,再一次把岳飛愛國形象搬上了舞台而深受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看來,英雄品格依在,盡忠報國精神猶存,神州大地上高高飄揚的依然是那面雄起不屈的旗幟。
附:
文天祥後代在漳州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江西省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雲孫,字天祥。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他一生抗元,矢忠宋室,無愧於國家,無愧於時代。
在漳期間,他積極組織義軍勤王以抗元軍,雖取得小規模勝利,但最終無法抵禦強大的元軍進攻,不得不退往廣東潮州。據載,「至元十四年正月,大元兵入汀州,天祥遂移漳州,乞入衛。時賞、孟溁亦提兵歸,獨浚兵不至。未幾,浚降,來說天祥。天祥縛浚,縊殺之」(見《宋史·文天祥傳》),講述的就是當時在漳州與元軍對抗的情況。不久,為元重兵所敗,妻子兒女皆被執,將士犧牲甚眾,天祥隻身逃免。天祥抵粵後,繼續堅持抗元。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被俘,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生平事迹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文天祥娶妻歐陽、黃氏、顏氏,生三子:道生、佛生、環生,又育六女。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宋危,道生隨父文天祥扶宋皇室轉戰潮陽,令其妻蘇氏、兒伯平,住豐順縣豐政都大勝村。後遷居至饒平縣(現屬潮安縣)玄歌都鳳凰山下埔鄉梨樹下,築室而居,後裔於此建「正氣堂」。
文伯平娶宋氏、曾氏,共育六子:汝香、汝旺、汝光、汝明、汝山、汝海。其中汝海移居福建漳州銅山。
漳州銅山文姓,源自文氏第八世江西廬陵富田文正中派下,系宋代愛國民族英雄文天祥第四世孫汝海從廣東省潮安縣鳳凰鎮下埔村入東山開基。
現漳州文姓主要分布在:東山銅陵鎮的下田街、碼頭街、橋雅街、演武街、蘇峰街、銅亭街、大澳街,康美鎮龍潭社區,西埔鎮白石社區。其祖祠在銅陵鎮做帆埕。現文姓在漳共有209人。
在這裡有必要交待一下的是,參與文天祥抗元的連氏後代在漳情況。據載,連氏在福建漳州的始祖連南夫,曾為宋朝寶文閣學士、知廣州府、廣東經略安撫使,紹興九年,因上書力主抗金,為秦檜所惡,先貶福建泉州,「旋奪職,謫居漳州」。隱居漳州龍溪縣十一都秀山,即今龍海市榜山鎮。
清《漳州府志》載:「南夫公五世孫連秀璇,字康居。據家譜所載,與文信國公天祥招募勤王,抗拒元兵於五豐嶺,一族三十八人,而史不傳,忠義英靈,可勝浩嘆。」五豐嶺一役,文天祥被俘,宋亡。連山氏舉族連夜徙遁玉田山,時為龍溪縣八九都月港之地(今為海澄鎮黎明村下田社)。之後又外遷到九龍江三叉河北溪西岸岐山馬崎,即今榜山鎮馬崎村。其各房後裔散居福建、廣東、台灣各地。
連橫在其《家乘》手稿中稱:「余姓連氏,名允斌,字雅堂,號慕陶、乳名重送,行四:系出連山氏,望出上黨,先世居於福建省龍溪縣萬松關馬崎社二十七都,至大清康熙間來台,居於台灣府城內凌南坊馬兵營境(馬兵營即當年鄭成功駐兵故地,今台南市南門路一帶),來台始祖興位公,始祖妣翁氏;太高祖吉公,太祖妣歐氏;高祖卿公,高祖妣葉氏;曾祖齊全公,曾祖妣程氏;祖父維禎公,祖妣鄭氏;父親連永昌,諱得政、母親劉氏………」1950年10月28日,其子連震東在手稿後批註:「此系先父雅堂先生二十歲前後時之筆跡。」2005年4月19日,連戰(現為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回到祖籍地馬崎社祭祖。連戰為連南夫的第二十七代裔孫、連秀璇的第二十三代族孫,作為英雄之後,毅然勇敢昂首闊步地走出歷史性一步,在中華民族史上譜寫了一頁輝煌的篇章。
我的更多文章:
清漳遷界始末
(2011-09-14 21:16:30)
福建茶地圖(2011-08-1823:14:55)
【茶地圖】閩茶千年變遷
(2011-08-14 23:47:54)
漳州的中山公園--公共園林建設的歷史見證
(2011-07-05 20:49:44)
歷經滄桑的漳浦古樓堡
(2011-06-30 22:38:17)
「泉州的中山路」與「福州的三坊七巷」(2011-06-1520:42:14)
背包游閩南之【漳州篇】--小城的閑適生活(2011-06-1322:26:44)
福建確定四個十大精品旅遊項目(2011-06-0322:18:32)
端午節:八閩龍舟大賞地圖(2011-06-0122:45:13)
端午不只是粽子,各地民俗「打擂台」(2011-05-2620:28:05)
推薦閱讀:
※[轉載]話說六爻之定位
※[轉載]真本金吊桶 之 女命賦(二)
※[轉載]擇日
※【轉載】樂樂
※(12)[轉載]《子平真詮》格局、大運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