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聽粲然老師講親子共讀--福州站

粲然:親子共讀,並不是我們帶著孩子讀,而是我們跟孩子一起經歷一場旅行。我把這場旅行叫做《騎鯨之旅》。你在生命的海灘上遇到一隻小鯨魚,這個人生不是你已經走錯的人生,你跟著它一起面對你們兩個都不能想像的大海人生。讓出你的心和時間,讓出你的心靈去聽你和孩子的內心,沒有任何技巧,就心靈去碰撞。以下部分圖片來自粲然微博。

幼兒繪本之辭彙《爸爸,我要月亮》

我第一次讀到這本繪本的時候我的孩子是一歲半左右這本繪本講的是,一個小女孩,故事裡的小女孩她特別想要天上的月亮,她爸爸就拿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梯子,把梯子沿著山往上爬,爬到天上,去把月亮摘下來。然後沿著梯子下來把月亮放在了小女孩的手上,小女孩就跟月亮一起跳舞,月亮就飛上去就不見了。等到下一次夜幕降臨,她才發現,月亮還在天上。

現場有很多家長,你們的孩子都在這個時期的,你會發現,孩子們在幼兒時期,一開始對於什麼東西會特別感興趣,對燈,對發光的東西。他總是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會指著咿咿呀呀。

這本繪本其實是適合年齡在3-6歲的繪本,但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們就遇到很多非常喜歡這本書的孩子。甚至很多人都很詫異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喜歡這本繪本。這本繪本在我們家讀了幾百遍吧,我給不同的孩子讀了上千遍。我找了個農曆十五晴朗的下午,我們去爬山,爬很長很長的梯子看月亮,其實我想說這本繪本最主要的是,這本繪本裡頭的秘密在於辭彙:「很長很長的梯子,很高很高的山,」我們的孩子怎麼去理解辭彙?這個問題在後面的幾頁繪本里,我還會說到。怎麼樣去理解長、高。長,就用他們的腳去量一量,高就讓他們用眼睛去眺望。去夠到自己身體夠不到的地方,才知道哪裡是高。《小塞爾采藍莓》

這一本繪本我同樣是說辭彙。故事說的是一個小男孩帶著小鐵桶跟著媽媽去藍莓山上采草莓。媽媽是為了做果醬,而小賽爾是為了吃藍莓。這座藍莓山上都是藍莓,一開始,小賽爾是把藍莓一顆一顆放在桶里,接著他就大口吃了起來,就和媽媽走散了。而剛好有一隻小熊跟著熊媽媽也來吃藍莓,也跟熊媽媽走散了。結果小賽爾找媽媽找到了熊媽媽,小熊找媽媽找到了小賽爾的媽媽,在藍莓山上,他們都跟錯了媽媽。

這是一個小朋友都會喜歡的故事。我第一次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是在我的孩子兩歲多的時候。當然,我後來又讀了無數遍。這些都是我給孩子們讀過無數遍的書。為什麼孩子們會喜歡這本書?因為所有的孩子都在腦子裡演繹這個場景----跟媽媽走散了。這是一個讓孩子又害怕又有點喜悅的經歷。為什麼會喜悅?其實孩子時刻都準備著,並且將來總有一天會離開媽媽,但他能不能成長,能不能脫離家庭?從很小的時候孩子就會在腦子裡演繹離開媽媽,從非常恐懼----也許我可以(幼兒園階段)----我也可以有朋友(小學階段),享受這個過程。一直到最後成人階段。這個故事非常好的地方是,他給孩子心裡足夠好的扶持。就是把故事放在了所有孩子都喜歡的地方----藍莓山。孩子最喜歡大自然和吃。隨手都有吃的地方是非常美妙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跟媽媽失散了,但他身邊的東西是讓他欣慰的,是有安全感的。所有這個故事經常會讓孩子非常喜歡,因為他們覺得有很多吃的,有很好玩的,但不小心跟媽媽走散了,他們會從閱讀中去經歷這樣的過程演變。

當然,我想說的不僅是這些,而是就開在我家讀了這本書幾百遍後發生一件事情:一天早上,我的孩子還躺在床上,當時他還無法說整句話,但他拿著這本說「媽媽,小塞爾踩藍莓。」然後用腳在地板跺了兩下。我突然意識到,他一直理解的采藍莓,是「踩藍莓」。

我們看圖畫書,所有的圖畫書,動作都是一個定格的畫面,不是一個完整的動作。這個過程他怎麼知道「采」是什麼動作呢?那天早上,我就把他帶到了一個草莓田去采草莓,他大吃了一頓。

這就是辭彙的奇怪之處。我跟我一個做英文繪本閱讀的好朋友探討,如果你在0-3歲陪著你的孩子一起度過,你就會發現孩子就像小螞蟻一樣,他會像螞蟻搬家一樣,他會把辭彙搬一下看看對不對,這個時候大人可能會說:「不對」。然後他會再次尋找再次嘗試。直到有一天他終於找到在最適當的地方。這就是他自己尋找的過程。這個過程其實需要幫助的,或許在適當的時機幫他一把,他會發現原來是這樣。就像這個「采」字,我讀了幾百遍也沒有意識到,他說的是「踩」。順便再說兩個繪本例子,我們讀過《兩列小火車》,這是我非常喜歡的繪本,因為裡面的辭彙很美妙。繪本裡頭有說到雪把小火車變得毛茸茸的,雨把小火車變得亮晶晶的。有一天,我和孩子去到一個結婚禮堂,在新娘的化妝間里,他看見一個帶亮片的小披肩,被燈光照發光,他就說:「亮晶晶的,毛茸茸的」。我當時覺得很奇怪,這個披肩就是亮亮的,怎麼會毛茸茸?我就意識到,繪本里這兩個詞是一起出現的。他的意識是亮晶晶的東西一定是毛茸茸的。剛好亮片衣服的旁邊有一件毛絨披肩,我抓住他的手放在毛絨披肩上說:「毛茸茸」,再把他的手放在亮片披肩上說:「亮晶晶」。這是我只能為他做的,不能更多。因為辭彙是在他心裡的。《玩具船去航行》

我家在海邊,我經常帶著孩子在海邊散步。有時候我們散步後,就會在家旁邊的咖啡廳,坐著一起看大海。我現在要說的就是另一本書。書的內容是一個小小的玩具船在海裡面遇到了很多的風雨。書里有一句話是:「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因為我們天天看見大海,我也從來不去解釋什麼是「波光粼粼的大海」。對於辭彙,我從來不去解釋。那天散步後,我們坐在咖啡廳,他喝著他水壺的水,我喝著我水壺的水,就像在喝咖啡。在我們旁邊有一棵樹,上面掛著小彩燈,他突然指著小彩燈,用一種非常純清的口吻跟我說:「媽媽。波光粼粼。」我一下子意識到,他把詞用在了什麼地方。但你無法解釋他用錯了。這是在他兩歲半的時候發生的。在他快三歲的時候,在秋天,有一天天氣非常好,我們幾個家庭租了一艘船,去更遠的海里遊玩。在大海上,他他指著海說:「波光粼粼的海面」。那下我知道,他把辭彙放在了最適合的位置。這個適合不是他心裡最適合的,而是符合社會規範的地方。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我們總是會看到一個結果,我們擔心焦慮,他在作文的時候是否會用詞,他們怎麼樣去寫作文。其實前面的過程是他怎麼去感受辭彙,感受動詞、形容詞,這些詞的感受使他們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這種過程應該是孩子和父母應該一起去體驗,一起細緻入微地,讓孩子的感知系統去發現的過程。

幼兒繪本之情緒《菲菲生氣了》

我們是兩歲多開始看情緒繪本。這本首先要說的書說的是一個小女孩跟姐姐搶玩具,搶輸了就跑出門去。跑到他們家後山上,她聽到了鳥叫,鳥叫其實暗示了她的心情不再被怒氣塞滿,她能聽見其他的聲音。接著她爬上了一顆老櫸樹。其他的畫面是菲菲給我們的:她看到了燈塔港灣,還有其他的房子。這頁書只有一句話:「這個廣大的世界安慰了她。」我後來跟孩子讀了很多的情緒繪本,這些書都寫到了很多處理情緒的方式,比如情緒像一個小火龍,你需要把他噴出來。比如《生氣湯》,你要有一鍋湯,你把你想到的惡毒的話都吐到湯里,看著湯沸騰。這些都是情緒管理的辦法。都給孩子提供了很多很具象的,感受和表達憤怒的方法。這本書上的這句話是我最喜歡的:「整個廣大的世界安慰了她。」我是到了30歲以後才能理解,這個世界很大,你只是當中微小的部分,當你非常憤怒或者被負面緒塞滿的時候,這樣的感受就是這種「世界很大,自我非常小。時間很多,情緒只是一小部分」。這個是我很大的時候才會去想。通過這個方式去處理情緒。但卻在孩子的繪本中已經出現了。因為我們是在海邊長大的孩子,我非常想知道這種視覺衝擊的感覺。我們天天看海,什麼是比大海的視覺衝擊更大呢?我帶著孩子去家旁邊的山上坐了纜車,在纜車的頂端,能看整個的還,我們就在纜車上共讀了這個繪本。在纜車的最高處,我們讀了這本:「這個廣闊的世界安慰了菲菲」。

所有讀過的繪本,我都不能確定孩子接收到了。但是這是一個可能性,讓他們感受到了這段經歷確實給他們衝擊的可能性。孩子是怎麼學習的?這是我最近跟很多繪本閱讀研究者共同探討的問題。因為我們這個項目有跟美國一個大學幼兒研究的相關部門申請課題基金。我們也跟幼兒學習專業的人探討,他們說人的學習能力是一棵樹,樹根部分是幼兒的感知系統,讓他們去吸收養分,不斷學習。剛開始都是身體感覺到,才能促使他們學習。樹榦是認知和學習能力。樹枝的部分才是學科和技能。所以想讓他學科和技能都學得非常好,需要把他的感知都打開,這樣的過程才是良性循環的。否則樹根都枯死了,樹榦樹葉也不可能枝繁葉茂。

經常見到很多父母說我的孩子不喜歡閱讀,不喜歡共讀。對於這個,我有兩種解釋,0-3歲的時候,孩子不喜歡共讀書,我覺得沒有關係。其實這是一次好的失敗。首先,孩子會告訴你他不喜歡,父母會接受這樣的不喜歡。其實這在親子關係中是一個非常好的演變。因為所有人跟人溝通,肯定是建立在失敗上,因為,你們是彼此陌生的兩個人。孩子不喜歡對於父母來說是一種禮物。第二個是,如果遇到他喜歡的東西,比如小男孩喜歡車、恐龍。小女孩喜歡過家家。他們總會遇到喜歡的東西。從他們的喜歡點入手,去做他們做跟書有關的遊戲。而不是讀書。把書當成好朋友是把這件事繼續下去的。讀多少不重要,哪怕3歲前他們只讀一本書也沒關係。所以興趣對於孩子是最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3歲之前對於3-6歲的繪本也會非常興趣。是因為這件事情他們有興趣,他們可能看著其中一頁發笑。這是非常好的事情,讓他們覺得書是我的好朋友,比讓他們覺得「我讀了很多書,這件事情讓我媽媽很驕傲。」要重要的多。《在森林裡》

這本書說的是一個小孩兒到森林裡面,吹著自己的號子遊行,很多動物都加入到他的遊行,一開始是獅子,然後是大象、熊、獅子,這個隊伍越來越長。他們開始玩城門城門幾長丈高和捉迷藏的遊戲。這兩個都是小朋友很喜歡的遊戲。捉迷藏的時候,小孩兒捂著眼睛,動物們都藏了起來。小孩喊:「小動物們呢?」但是只有空空的森林,這時候他的爸爸出現了。他跟爸爸說:「爸爸,大家都不見了。」爸爸說:沒關係,你下一次來森林裡面,他們就會跟你一起玩。」最後小孩兒對著森林說:「再見了森林,下次我們再一起玩。」

這本繪本的作者還有另外一本繪本叫做《森林大會》。森林裡正在召開森林大會。所有小動物都出來了。所有動物都來表演一個絕活,輪到小孩兒的時候,小孩兒說:「那我表演一個倒立吧!」他倒立的時候大象用鼻子咯吱他,他忍不住咯咯笑起來。所有的動物都站起來了,他們說這是最大的絕活。因為只有人是會的。這本書說的是,只有人稱為萬物靈長。因為人擁有幽默和微笑的能力。這兩本繪本的創作期,剛好是她丈夫那段時間面對死亡,很快去世。她在這樣的狀態下,給孩子們寫繪本,這是繪本當時直到現在這本書還是西方作為臨終關懷的讀本。所有的人都會遇到很多事情,比如獅子代表著權力,你還會遇到財富,愛情,遇到所有生命的饋贈。這些饋贈如影隨形,但到某一個時候,你閉上眼睛這些都會消失。所有的繪本都是充滿哲詩的。比如離開,比如死亡。在我家是一本離別繪本。我們家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面對離別的問題,爸爸要去北京上班。每次爸爸要離開的時候我們就會去森林裡面玩城門城門幾丈高的遊戲。沒有人會對他說離別的情緒是什麼,因為他的情緒和我們的情緒是不同的。但有一天,他讀這本繪本的時候,突然對著繪本最後一頁說:「再見了爸爸,下次再一起玩哦!」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離別。他帶著家庭的甜蜜對待離別這件事,這次就是對我家的饋贈。《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

故事說的是小男孩兒跟他的外婆住在一起,後來他的外婆去世了,但他覺得他的外婆還是會回來。這是繪本作家懷念外婆的作品。當時我的孩子兩歲多,我帶他去了曾外婆的老家。當時我媽媽帶著我的孩子介紹廚房在哪裡,卧室在哪裡。

我常常說,繪本是媽媽和孩子的事情還是全家和孩子的事情?再次之前我媽覺得繪本是孩子的學習。對於我媽來講,因為一本繪本,我們共同去做一件事情,雖然很短暫,卻因為這本繪本,我們跟孩子的人生有了鏈接。讓她覺得繪本有了另一層意思。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遇到一條小路的故事,我們就去找差不多類似的一條小路去尋找繪本的故事,遇到有鴨子的故事,我們就去公園裡面找鴨子......《我的櫥櫃里有個大噩夢》說的是一個孩子很害怕櫥櫃里的噩夢,每天睡覺都會拿著槍對著櫥櫃。但他的父母都不相信,有一天,櫥櫃裡面的大噩夢爬出來了,幸虧小朋友有所準備,就拿著槍打敗了大噩夢,大噩夢就哭了起來。小朋友就不耐煩了,最後抓著大噩夢一起睡覺了。大家都覺得童年是無憂無慮的,但其實童年有很多環境帶來的負面情緒,比如緊張焦。這些情緒都是要面對的。繪本會告訴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這種書的好處是,他把你害怕的東西給具象化了。你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戰勝他,你可以拿著槍口對著他,他就害怕了。

我曾經帶著一群孩子去龍岩小村子的老宅子里也讀了這本書,我們並不是把恐懼帶給孩子,而是要讓孩子看到恐懼背後還是有享受生活的廣域。我們不需要勇敢,但你可以通過一場遊戲去看見他。因為如果你告訴他要勇敢,其實會帶給一直悲觀的情緒,他還是很害怕。你可以通過遊戲告訴他,這些噩夢也許比你想像的微笑。這就是這本繪本帶給我們的奇妙旅行。

其他繪本故事《4隻老鼠大搬家》,是一系列的繪本。也是孩子非常喜歡的。比如搬家過程可以露營,升起篝火。這個時候,我有帶著孩子們去田裡升起篝火,讓他們看著篝火的升起,地瓜煮熟的聲音。這是一次大自然探索的活動。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不同。

《第一次上街賣東西》我們當時是上街練攤賣東西了。當時是孩子4歲。他們這個年齡開始對買賣非常有感觸。他們對社會交換過程開始有興趣。我們家共同讀故事進行到去年。那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我爸爸有一天晚上劇烈嘔吐後,送到醫院發現得了細菌性腦膜炎,送進了ICU。接著我們在病房住了53天。當時我爸爸失去了聽力,並且記憶短暫性失去。每天都會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因為這件事情,我就在ICU病房待了很久。我就整天在神經內科轉。接觸了很多腦溢血甚至是老年痴呆症的人。這樣的人一開始醒過來情緒就發生了變化。有些人性情大變,會破口大罵,有些人會很恐懼,有些人會很冷淡。我自己發明了一個讓大家廣泛好評的遊戲----記憶遊戲。讓他們回答:「你結婚是什麼時候?新聞聯播是什麼時候?你現在在什麼醫院」這樣去看他們的記憶恢復情況。

所有人都會覺得,無論怎麼樣的童年,都會長大,童年差不多就得了。但後來發現,這是一個中期診斷。在神經內科里,我問:「你最愛的人是誰?」面對這個問題,所有人,包括我的爸爸,都會回答:「最愛爸爸媽媽。」我想如果他們的父母是絕對冷漠和絕對孤立他們的人,那麼孩子在那個瞬間,他們最愛的肯定不會是爸爸媽媽吧。童年非常重要,它對情緒的認知和認定,是一輩子都有影響的。

從我爸爸出院後我們就做了一個家庭幼兒園。我的幼兒園裡有菜園子等等,可以父母一起參與上課。為什麼要親子共讀

其實我跟所有人都一樣,在孩子出生前對孩子有很多夢想、期望。但是很快,我就發現了我的期待確實是我自己沒有達到的人生,那我為什麼要要求我的孩子達到?大家記得《睡美人》的故事嗎?仙女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賦予公主,但只有其中一個女巫讓公主在16歲的時候遇到紡錘就會沉睡過去。所謂的睡眠就是父母安排好的沒有自我的,痛苦的埋藏自己的狀態。後來會被王子的吻打破。所謂的愛情就是發現自我的選擇。親子共讀準備工作失敗和極限比如買的書他不喜歡,讀得累極了,他還要聽等。

確實有一些合作度很高的孩子,繪本讀著讀著就睡著了。但是我遇到的孩子都不是這樣。他們往往是更興奮。面對這種失敗和孩子的天性是大人需要鼓起勇氣的事情,這也證明了孩子喜歡跟你一起閱讀的時間。建立共識《樓上外婆和樓下外婆》的時候我已經提到一點。我家有幾千本的繪本,我也是普通的家庭,我就做了個幼兒園。後來幼兒園塞滿了,我就又做了個親子閱讀工作室。

其實親子閱讀不是媽媽和孩子單向的事情,是家庭的規劃。比如花多少錢,用多少地方來裝繪本。就像幼兒園,不是說家庭幼兒園一定比公立幼兒園好。我覺得最好的選擇是全家覺得好的,才是最好的選擇。建立共識是最重要的。推理式「自家書單」現在經常看見0-6歲的數目,不可不讀的數目。早期我也看這種數目選擇。後來發現這樣選擇的書經常都沒有機會看。我跟我的英語老師艾瑪說我絕不會去列書目,他們就可能罵我。艾瑪說:「罵專家不要緊,最可怕的是,父母會覺得專家說的都對,只是我的孩子異常哪裡。」我的建議是,有一些確實有保障的,大部分孩子喜歡的繪本是可以選擇的。但最主要還是父母的直覺。因為0-3歲孩子不會選擇,要父母來選擇。獨立書架有魔法

每個女人都希望有個衣帽間,也是一種家庭權力的展示,是自己的空間。而孩子的書架也是對孩子來說是他自己權力,是全家人對他的尊重。我們可以參考超市的布展整理,孩子最喜歡的最近常讀的書放在最底下,因為孩子都喜歡蹲下來去讀書。不怎麼讀的,或者目前不適合的,放在最高。定期更換書本位置,把你覺得這段時間可能他會喜歡讀的放顯眼位置。這是一種暗示方法,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書架上的繪本閱讀。每本繪本都是你怎麼帶孩子去玩,帶孩子去體會。繪本分幾個步驟閱讀

第一階段,新增一本書。面對一本新繪本,要放在孩子舒適安定,可以再聊一個新話題的時候去讀。比如看電影,你會因為片花對電影感興趣。我們也可以利用繪本的小片花,比如孩子喜歡的小汽車等,引起孩子的興趣。

第二次閱讀,當孩子喜歡這本書,要第二次閱讀,我們可以找到這本書的遊戲,通過這個繪本可以玩什麼。並不是你如何生動閱讀,而是找到現實生活的投射,去跟孩子一起經歷一場旅行。感受性去學習。

第三個階段,重複讀。 3歲之前其實孩子在重複閱讀是尋找一個安全感。這是一個很好的狀態。是孩子在不停複習他的感受。4歲左右,到了認字敏感期,孩子開始會指讀,他們會指著字閱讀,我們不需要教他們字,繪本閱讀會協助他們會記住閱讀的字。

第四個階段,重點辭彙。

辭彙並不需要你專門解釋給他,而是當你共讀繪本時,發現他感興趣的辭彙。你就用他可感的方式告訴他這個詞的意思。

第五個階段留白。不加任何結論,不告訴他們什麼意思。每個人感受不一樣,讓孩子自己去感受。

第六個階段繪本的特定時間。

去找到這些繪本的特定時間,跟你家的特定時間,就是你和孩子的共同記憶。版權聲明:福州育兒專家平台友情提醒,如果你喜歡福州育兒專家平台的文章,請轉到朋友圈和朋友們分享。如果有媒體希望轉載到自己的公眾平台或者媒體,我們非常歡迎哦!轉載請將文章開頭的作者簡介一起複制到您的公眾平台,並註明原文出處「福州育兒專家平台」。更多互動,添加微信號: 「yuerzj2015」進群,醫生、早教、心理輔導專家定期答疑。
推薦閱讀:

六封四閉實戰講座--孫國璽老師
高級命理講座【第二講】
風水講座(7)
命理講義:宋英成新加坡講座文字版
【免費】法天使活動預告 | 跨境併購協議談判與審查要點

TAG:親子 | 福州 | 講座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