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本應在漢朝之前出現
秦朝末年,各路英雄四起,以前被秦國滅掉的七國又重新被舊國人組建起來。兼并戰中硝煙不斷,不被項羽重用的韓信來到劉邦這裡,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被劉邦拜為大將軍。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名將。論武功、論兵法、論韜略,歷史上能出韓信之右的人實在太少。自從韓信領兵,他渡過西河,俘獲了魏王,活捉代國國相夏說,背水一戰攻下井陘,討伐成安君的罪過並把他處死,從此滅掉趙國。
韓信
《孫子兵法·謀攻篇》中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燕國地處偏遠北方,韓信決定採用趙國降臣李左車的策略,把大軍停留在趙國,撫恤百姓,慰勞將士,同時向燕國派出說客,向燕國展示強弱對比。燕國在權衡之後,決定向韓信的漢軍臣服。李左車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戰國時期六國最後一位名將李牧(趙國人)的孫子,也是一位謀略家。韓信採用謀略,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燕國投降,聲威大振。
韓信此時把目標對準了齊國。在劉邦命令韓信攻打齊國的時候,背地裡派了一個說客酈食其前往齊國想說服齊王投降。酈食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竟然向齊王保證漢軍不會進攻。齊王聽信了酈食其,準備投降。這個消息傳到了韓信那裡,韓信一想,齊國準備投降,自己也就不用興師動眾去討伐了。
蒯通,前漢時期著名的謀士、說客這時來向韓信出謀劃策。他說:「劉邦派酈食其去見齊王,沒有和您通氣;現在漢王劉邦也沒有給您下旨要你停止攻打齊國呀。況且酈先生以一個士人的身份,乘車前往,憑三寸不爛之舌,而勸降齊國七十餘城,將軍您率領幾萬兵眾,才攻下趙國五十多座城。當了好幾年將軍,反而不如區區一個儒生的功勞大。」於是韓信認為他說的有道理,採納了他的建議,終於渡過黃河。齊王已聽從了酈食其的勸說,就把他留下,一起飲酒作樂,撤除了對漢的防禦。韓信因而襲擊歷下的齊軍,很快衝到臨苗城下。這時,齊王認為酈食其欺騙了自己,就把他用沸水煮死,接著兵敗逃走。韓信最終平定了齊國,自立為齊國的代理國王。當時漢王劉邦正在榮陽受項羽的圍困,雖然心中對韓信極度不滿,但不敢得罪韓信,就派張良前往,立韓信為正式齊王,以便安撫他,使他堅定地站在劉邦一邊。
韓信在平定齊國之後,向南方出兵,挫敗楚國的幾十萬兵眾,終於斬殺項羽的手下龍且。項羽此時也看到了天下形勢,就派武涉去勸說韓信,想要和他聯合。但是,韓信因為想起當初劉邦重視自己,對自己推衣解食,所以不願背叛劉邦。武涉沒有辦法,只好無功而返回到項羽那裡。
一心要協助韓信自立為王的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於韓信,想勸韓信背叛漢劉邦。他在屏退左右之後,對韓信說:「現在劉邦、項羽兩人的命運就掌握在您的手裡。您幫助漢王,漢王就會取勝,與楚王聯合,楚王就會成功。我願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達愚陋的誠意,就怕您不能採納我的建議。現在為您著想,不如讓他們兩方都得到好處,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勢必無人敢先發難。憑您的賢達聖明,又有眾多身穿鎖甲的軍隊,佔據強大的齊國,聯合燕、趙兩國,出兵到空虛之地控制他們的後方,順應民心,西向制止楚、漢間的爭鬥,使士卒免於死亡,天下之人,誰敢不聽從!您按照原來齊國的版圖,擁有淮、泗之間的土地,以恩德安撫諸侯,拱手安居,禮讓賢士,那麼天下諸侯都將競相朝拜齊國。我聽說『上天賜予而不接受,反而會受到罪責;時機到來而不行動,反而會得到災禍』,希望您深思熟慮。」
韓信說:「漢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見利忘義、背恩忘德呢?」
蒯通說:「越國大夫文種使即將滅亡的越國保存下來,使勾踐稱霸於中原,但是功成名立而身遭殺害。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功蓋天下者不賞,聲名震主者身敗。』 您現在功高震主,攜天下不賞之功。歸附楚國,楚人不信任您;歸附漢國,漢人害怕您。您想帶著這些功業和威望歸附誰呢?處在人臣的地位,而有高於天下的名望,我實在為您擔心啊!」
韓信說:「先生暫去休息,我要考慮一下。」
但是,後來不管蒯通怎麼勸韓信自己稱王起兵,三分天下,韓信就是因為對劉邦抱有幻想,所以不答應。
後來,劉邦得了天下後,第一件事就是奪了韓信的兵權。呂后與蕭何密謀,把韓信騙進長樂宮,在鍾室殺害韓信時,韓信仰天長嘆:「當初要是聽蒯通的話就好了!」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秦朝之後,本來是漢、楚、齊三分天下,可惜韓信錯過時機,垂手可得的江山,因婦人之仁讓給了劉邦,卻遭不仁不義的劉邦忌憚,最後引來殺身之禍。
推薦閱讀:
※漢朝最慘開國功臣:死後被劉邦剁成肉醬,誰敢收屍就將誰下油鍋
※西漢歷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和親公主,令人敬佩的巾幗英雄!
※《資治通鑒》中的歷史第二卷【八】: 開啟新一輪的折騰
※「鑿壁偷光」的那個孩子, 長大後卻成了貪污犯, 你怎麼看?
※《資治通鑒》中的歷史第二卷【十】:有毒的勝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