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学佛网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
发布:静心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1/2/22 14:14:00 收藏 微信分享 |
4 |
|
||
目录
戒篇 自序……………………………………(009) 法语……………………………………(010)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一 戒律乃为道德之本……………………(010) 持戒律行 以无我精神服务社会……(011) 戒律制定的源起………………………(013) 受持三皈 依教奉行…………………(015) 了义皈依与非了义皈依………………(017) 自灭贪嗔痴 亲证八正道……………(022) 大愿语录………………………………(024)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二 正见引领 正道以行…………………(025) 皈依目的为成就佛道…………………(029) 戒乃自由良药而非束缚………………(032) 止持戒律 息灭三毒恶径……………(035) 以戒为师 依四念处为住……………(038) 推广五戒 息灾纳福…………………(039) 大愿语录………………………………(041)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三 戒罪可忏 性罪不可忏………………(042) 慈悲戒杀 论心成罪…………………(044) 食如药石 止饿疗饥…………………(050) 举离本处 不与而取谓之偷盗………(056) 大愿语录………………………………(058)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四 正业正命远离偷盗之过患……………(059)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064) 妄语诳惑人心不堪入道………………(069) 佛教的特质——不饮酒………………(074) 大愿语录………………………………(075)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五 饮酒乱性五戒堕………………………(075) 五戒十善与沙弥十戒…………………(079) 功德导引入门 随分证、随分得……(083) 持戒为悟道的资粮……………………(088) 大愿语录………………………………(092)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六 学佛证道的第一步……………………(093) 八关斋戒乃是解脱道的起点…………(096) 待缘制戒与不待缘制戒………………(099) 六斋日的渊源…………………………(107) 大愿语录………………………………(112)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七 正直以圆智 方便导正法……………(112) 不了义法须依止于了义法……………(118) 渐次戒与顿立戒………………………(125) 安住六念 清净梵行…………………(128) 大愿语录………………………………(133)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八 适度香饰 身心庄严…………………(133) 出世法喜乃为最胜……………………(137) 贪执名利物享 难成离苦道业………(142) 八关斋戒中不非时食…………………(151) 大愿语录………………………………(153)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九 饮食乃以养身命为目标………………(154) 受持八戒学五思念……………………(157) 六念持斋戒 圆满悲智法……………(163) 念天持戒积福 增长解脱资粮………(169) 大愿语录………………………………(173)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 布施舍悭贪 利己兼益人……………(173) 自觉佛道 下化众生…………………(181) 学佛乃为知苦以离苦…………………(186) 菩提道次第——三十七道品…………(188) 大愿语录………………………………(191)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一 回归根本佛义…………………………(191) 法尔如是 提升教众素养……………(195) 出家的动机及目标……………………(201) 佛教的组织及教徒……………………(206) 大愿语录………………………………(208)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二 三品沙弥的缘由………………………(209) 简朴生活以制贪执……………………(213) 式叉摩尼戒不可偏废…………………(218) 式叉摩尼戒之内容……………………(223) 大愿语录………………………………(227) 跋………………………………………(227)
律篇 大愿语录………………………………(229) 自序……………………………………(229)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一 佛教的积极性常被误解………………(230) 道德是规律规范的准绳………………(231) 戒杀与护生的行持……………………(232) 盗戒与布施齐头并进…………………(233) 不邪淫与有礼貌的行持………………(234) 不妄语与正语的行持…………………(234) 不饮酒与智慧的解脱…………………(235) 戒与律圆融不可偏失…………………(237) 佛陀的法律与涅槃的真相……………(238) 内外如一的大慈大悲…………………(239) 健全经济道德处处乐融融……………(240) 放下、看开不否认事实………………(243)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46) 财物的运用与收支平衡………………(247) 佛陀的经济四分法……………………(248) 滥用、浪费造成经济萧条……………(250) 穷的六因………………………………(250) 大愿语录………………………………(253)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二 财损八因………………………………(253) 浪子不回头 血本无归………………(255) 教育可防不孝子………………………(255) 稳定经济 没有过患…………………(258) 具足四法得安乐………………………(259) 家庭生活规划 面面俱到……………(260) 从哪里跌倒 从那里爬起来…………(261) “自然苦”谁也躲不掉………………(263) 救急甚于救贫…………………………(265) 人要活在正业和正命…………………(266) 家庭经济人人有责道德人人有分……(267) 出家不是离家出走……………………(268) 为父母说法是大孝……………………(269) 修行兼顾家庭力行中道义……………(270) 善生礼六方……………………………(271) 亲子之间五事供养……………………(273) 大愿语录………………………………(276)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三 佛陀重视老人问题的缘起……………(276) 化暴戾为祥和的故事…………………(278) 出家长幼尊卑以戒腊为准……………(278) 老人是宝 经验最“老”……………(280) 惨无人道的命令——老人的悲哀……(280) 瞒天过海救国齐喝采…………………(281) 灾祸临时显现姜还是老的辣…………(282) 玄玄妙妙的派不上用场………………(284) 夫妻并非相欠债………………………(285) 互助互爱互谅 夫妻相处欢…………(286) 不守口戒 家庭悲剧层出不穷………(288) 和婉规劝免摩擦………………………(291) 四大皆空无关夫妻和乐………………(293) 社会的乱源乃因缺乏因果道德观念…(295) 四大皆空五蕴亦空……………………(296) 大愿语录………………………………(297)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四 四大皆空人人有分……………………(297) 觉者不纵容渴爱的生起………………(298) 世间无主宰者亦无我…………………(299) 佛陀的法与精神受肯定………………(300) “放下”的真谛………………………(301) 老师授求生技能 师父授涅槃功夫…(302) 世间知苦到出世间灭苦………………(304) 缘起甚深………………………………(304) 自然苦不用怕 缘起苦可避免………(306) 人身难得有如盲龟进洞………………(307) 忍辱是夫妻和乐的秘方………………(308) 为争一口气 见不到佛法……………(310) 求人夫妻散 求己夫妻聚……………(312) 看轻太太的丈夫非英雄………………(313) 太太替你省下了一牛车的银子………(314) 贫贱女子出身低 吃苦耐劳人间少…(315) 丑媳妇心肠 好照顾家庭是个宝……(316) 贤愚无界限 品德为优先……………(316) 丈夫善待妻子五大秘方………………(317) 妻子送给丈夫的五件大礼物…………(319) 大愿语录………………………………(321)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五 妇女要有五种美德……………………(321) 夫妻譬如“同命鸟”…………………(324) 夫妻要福祸相依………………………(326) 同舟一命助人助己……………………(329) 佛陀遭遇种种波折……………………(331) 琉璃王兴兵屠城………………………(333) 家庭和睦才能行善培福………………(336) 弟子应以五事对待师长………………(338) 大愿语录………………………………(340)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六 师长以五事待弟子……………………(341) 朋友之间 应以五事相对待…………(346)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354) 朋友人格有四类………………………(357) 大愿语录………………………………(359)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七 了解佛陀才不致盲目崇拜……………(360) 资方应以五事对待员工………………(361) 劳方应对资方行五事…………………(367) 在家弟子应以五事待沙门……………(370) 沙门应以六事待在家人………………(373) 居士对社会要行四事…………………(375) 大愿语录………………………………(379)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八 佛教也重视现实的生活………………(380) 经济匮乏是一种烦恼…………………(382) 经济生活如何规划……………………(384) 来世如何得到幸福快乐………………(386) 居士家庭生活的乐趣…………………(387) 物质富裕但精神道德也不可贫乏……(389) 佛陀调停国际纷争 关心国际和平…(390) 国王的十种职责和十种美德…………(392) 人人征服贪嗔痴 社会才能祥和……(394) 大愿语录………………………………(396)
自序
当今世界人人不安,互相无法信任,甚且疑心重重,导致引发社会乱象。若欲对治此一乱象病态,必须先了解聚集乱象之因,才能对治下药渐趋好转,否则费心费力徒劳且无功。那么乱象主因为何?就是因为人人无法以五戒(十善)自严身心的缘故,佛陀制定五戒包含十善戒在内,凡佛教七众弟子,无论是出家、在家,或非佛教徒,只要是关心世界、关心社会、关心家庭、关心自心及他人者,都必须持守五戒,因为持戒是自己修习福德的根本,也是世界、社会和平不可缺的条件,只要持守五戒(十善)清净,福德必能增长、社会自然就和乐。 戒律是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佛陀即将入灭时,于最后遗教开示世人:必须“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但慢慢至今已遭遗弃,如此重要教诫一旦遭遗弃,世界、社会如何得以安宁呢?佛陀又开示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无明覆蔽)不能证得(佛道、觉悟)。”若能远离妄想执着(无明),智慧自然渐渐开启,由此足证众生皆有成就佛道的可能,只要舍离颠倒妄想执着,终能成就佛道。既然成就佛道必须断除妄想执着,当然首先就必须持戒,藉由持戒得心安宁、清净,摄心修定就容易多了,继而起观思惟而发慧,戒、定、慧三无漏学是解脱苦恼、成就佛道不可缺的法宝,只要人人持守五戒(十善),世界、社会自然和平安宁,期望大家共同持守五戒(十善),为后世代代留下一片净土! 一九九七年三月六日大愿写于慈莲寺大悲殿庭
“欲求福田者,持守五戒最为胜;戒乃菩提本,培福成佛道;人人持戒、培福,世界、社会和平安乐。”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一
各位护法居士,吉祥如意! 今天又见面了,现在我来讲“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因为在家居士信徒很多,若是不说该怎样修行,恐怕大家都只光会嘴说:“我是佛教徒啦!我在修行了。”但应怎么修呢?现在先来解释“戒”和“律”。
“戒”、“律”两字的意义,应该是各有所指,简单说,也就是各有各的说法,戒有戒的范围,律有律的范围。“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若作恶便是犯戒(诸恶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恶之外,佛弟子也禁止当作善不可不作,所以在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说:“已生恶令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不论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须由此下手,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应该去做的事,必须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众善奉行)。所以“戒律”用二句话来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不完全了解,因而错认佛教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却不了解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也就是说,该持的就持、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句话:“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若是不了解,就会认为佛教是消极面,就无法了解佛教积极面的众善奉行。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戒与律以文字来说应该是这样,所以“戒”是比较属于个人的持守,“律”是较属于团体的活动,不过有时也可以将“戒”、“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持”——停止和应该要持守的,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实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责任的规则,做人的根本立场,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门。无论是出家或在家的佛教徒,对于戒律都同样需要去实践,因为佛法都是建筑在戒律之上的,所以我们要学佛,必先要了解二项:一是戒律,一是法。
凡是一个有组织有理想的团体,就有其组织的人员,有其组织的规章,其组织的健全与否,就看其规章的内容而定。假如章程不健全,组织也等于不健全,若组织健全、章程健全,才能有效的发挥。任何组织,不管是社会组织或是宗教组织,都是依其各自需要的理想而制定规章,再由规章产生力量,但是组织的规章是否能产生力量,以及团体能不能发展,都必须视其组织的所有人员能否一致的对其规章的遵守(戒)与拥护(律),即奉献、牺牲的意思,共同一致履行权利义务及理想的追求。若是如此,团体组织才能发挥功能。 宗教也不例外,宗教的戒律性质,虽然跟社会一般组织的规章有些相似,但宗教是以牺牲为其最大要素。有些宗教类型是以提供外表的身躯牺牲于神,为神、人做交通,就是做神与人之间的媒介,这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宗教作法,以牺牲肉体供神使用。若是高等宗教者,则以“戒”严身心,以“律”生活,先自悟证无我法,也就是说先独善其身,彻底了解无我法、了解缘起空性,空其身心于自然,就是不执着身心为一个自我体,不执着这个身心是我,永远不变。因为这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而已、因缘成熟则结合、因缘分散即离开,没有一个我,如此才能以无我的精神来服务社会。若不能以这种体验,确实达到无我,有时说要牺牲,却处处以我的主观认为,我做这事以后的果是什么?固执等等……就处处产生很多的挂碍与遭遇。所以若了解缘起空性、无我法,这样的牺牲在任何宗教、任何角度而言,你是无畏的,你是牺牲、奉献的,因为你“无我”,你会过得很自然,奉献得身心安乐。若不然,处处希望如自己理想,可是结果却不是这样!若能了解缘起,你可以真正走出你完美的理想,因为了解无我故,赶紧借用有用的色身,有用的本钱,就是说身体健康,眼、耳、鼻、舌、身、意都清楚,你有这样的本钱做资粮,将你符合社会、符合真正的了义法,奉献于社会、传授给别人,能够让众生离开我执束缚、得到真正究竟的涅槃,走入真正的解脱。若要走入涅槃,则必须先了解次第方法,若不了解次第方法,一味盲目的修行,当然就没办法,所以必需离开“五欲”和“我执”来达到证入涅槃,这是较高层次宗教最大的一件事情。也就是为了要达到真正断灭一切忧悲苦恼,“牺牲”为重要行持之一,这是层次较高宗教不同的地方。
有人类的世界以来,不知经过多少的宗教缘起缘灭,组立掘起又解散、恒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但是到目前为止,被世界公认的宗教很少,主因也是离开了戒律及教义。宗教要被人肯定,必须要有明确的圆满教义,与明确的戒律,因为戒律的功用,不止是防止信徒的腐化,更要能够增进大众的福祉,否则,便会遭受社会自然的淘汰。每一个宗教都有它的戒律,但佛教的戒律与其他宗教的戒律是不大相同,因为佛陀是在人间自体证,亲身体证世间苦、亲身了解苦的原因之后,用修行的方法来灭除苦,所以他是了解苦的主因起源,了解修行的方法灭掉苦,即是于人间自体证,灭除一切烦恼及忧悲苦恼,所以他不违背人类道德利益标准而制戒。也就是说佛陀在人间生活、在人间成道、依人间需要制戒,所以佛陀所立的戒符合众生所需要。 佛陀成道后的最初数年之中,佛陀弘法其间尚无戒律,根本没有所谓的戒律,因为初期佛的弟子,都是根器道德很好,听闻佛陀说的法,都能马上悟出真理,而信受奉行,所以佛陀就不必制定戒律来约束大家。直到佛陀成佛以后的第五年,有一位比丘由于俗家母亲的逼迫,听说其父母准备要供养比丘,所以叫他出家的儿子比丘带着所有比丘回去接受其父母供养,结果其母设下圈套,迫使他与其未出家时所娶的太太行淫欲而犯了淫戒。同行比丘告知佛陀,所以佛陀才制戒,佛教的戒律就从此陆续的制定下来。佛陀制定戒律目的是要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若教团内有所犯错,随犯随制,从此以后凡有违犯僧伽团体清净生活者,即制下定律大家遵守,所以佛陀制戒的动机,是为僧伽团体清净的缘故、和合的缘故。只要进入佛门,我们一定要了解制戒的动机,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与遵守,所以凡是佛弟子,不论是出家或在家,只要踏入佛门,第一件大事也就是必须受戒及守戒,若是无者,虽然自称为信佛、学佛的佛教徒,也不过是被称为佛教徒,却是徘徊佛教门外的人,因为你只是嘴巴说信而已,对佛教的戒与律不清楚,那只是说信而已,是信仰的信,这样是不会被佛教所承认的。
佛教弟子有分出家和在家,所以佛陀所制的戒律,也就有分出家及在家,那是次第与阶层的区分。现在所要说的是在家戒律,在家戒共分有四种:第一是三皈依戒;第二是五戒;第三是八关斋戒(八关斋戒也可以称为增益戒);第四是菩萨戒,但是菩萨戒是不分在家或出家的,以后我们会说到。首先来说三皈依戒,有些人会怀疑甚至会说三皈依为什么说是三皈依戒呢?其实我们要三皈依之前都有说:“受持三皈”,所以我们一定要受持三皈,“受持”二字就是戒律。所以,三皈依也是戒,戒是警觉的意思,意义就是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有一个界限、界址,如土地与土地间有个界址,界址一标定就是要大家遵守,你不能超越我的界址,若是超越我的界址就是侵犯我所有,国与国间也有界址,连大海、海洋也有界址,这是公海,这是隶属南韩,这是属日本的等,所以“戒”就是警觉你、提醒你别超越界址。戒也可说是一种约束,约束你不应该做的行为。既然这样,在受三皈依戒时,授戒的僧师有明确的说明,皈依后必须持守三条皈依戒,也就是皈依后必须禁止: 一、“尽形寿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受皈依的人应该都有念到才对,既然都有念到就该知道它的意义。 二、“尽形寿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意思是说:我活着的一天,我一定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三、“尽形寿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所以我们皈依时,授戒的师父都会念着让你跟,也都会由皈依授戒的师父解释。 既然你发心皈依佛教的三宝了,三皈依后必须持守禁戒,所以皈依三宝就含有一种戒的特质了,因此三皈依也就是三皈依戒,初三皈依者必需一定要了解。 现今世界上皈依佛教为三宝弟子的信众很多,人数难以正确统计,但是真正能持守三皈依戒者就不多了,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不了解三皈依戒,为什么呢?因为他初皈依,对佛法僧三宝无深入了解,尤其是我们皈依时的时间也不太长,不能够说你来先上一天课,了解什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为现今社会时间就是本钱,于工业社会中,大家每天都非常忙碌,而且在家居士也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不然按常理皈依应该要一天的时间,早上上课,先了解什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样才有办法,因为没有那种环境,也没有这样的制度,有时你用制度反而让信徒认为“嗦”!别人皈依时间都不长,而你皈依就需一天时间。嫌嗦,所以大家如果有这般的风气,那皈依后,能持守三皈依戒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因为初皈依的人对佛及自在天魔两者的差别不能了解,既然初皈依者不能了解,他又将如何持守三皈依戒呢?所以会产生错解佛是高级的天仙,落入神格的信仰,将佛与自在天魔混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是自在天魔,什么是佛?那就违犯了三皈戒的第一条——永不皈依自在天魔的禁戒,不是他不去持守,而是他不了解,不彻底、不知道。初皈依的人怎会彻底呢?所以,我觉得必须要让信徒了解,才藉这机会来讲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对法方面,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在家居士持戒要如何持戒?在家居士对律的方面,如何去持守及奉行。因为有很多在家居士拥护佛教,我们才能专心研究佛法,他们布施物质使我们不缺吃住穿,建立庄严道场让我们专心研究佛法,我们必需要提供一条相当有次第的方法,让在家居士能够按步就班的修行,那才不会摸不到路。一般对于戒律的解释不是太深,就是无次第,戒归戒、律归律,如汪洋大海不知从何摸索起?每个说的不同,一个说一种,一个法师说这样、二个说两样,到底听谁呢?并非我本人对戒律很有研究,只是尽量以我个人所了解的跟各位给个善缘,与各位互相沟通,若是说的不圆满、不太清楚,希望你们再参考专门研究戒律的人,去做更深入的研究,至少我说一些让各位有个印象,也可以依这次第来追求。
其实“皈依”两字,并不是佛教的专利品,因为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是归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字并不是佛教的专利。那么信仰佛教有三皈依,信仰其他的宗教,乃至是奉祀、崇拜多神以及妖魔鬼怪等的信仰,也可称为皈依,因为他们归投他、依靠他。像很多人不了解,如小孩子要去读书,平常不辅导小孩努力认真读书,要考试时才买一些水果,拿三柱香,去哪里呢?去求菩萨保佑让他考上录取!但这并非不好,可以让他内心有个寄托,这种也等于是依靠他、皈依他。 那么什么叫做自在天魔呢?“自在”有了义自在及不了义自在之别,不了义自在就是不究竟自在的意思,了义的自在就是究竟的自在。那什么是究竟的自在呢?也就是已经达到涅槃,断除一切忧悲苦恼、离开贪嗔痴了;不了义的自在就是不究竟的自在,也就是暂时而已,暂时的自在快乐而已,马上又烦恼痛苦,忧悲苦恼又来了,所以这也就是不究竟的、是暂时的,又叫做有漏的。不了义自在就是福业的招感,就是说你福报很好,感觉你也不缺钱,身体也健壮,子女也孝顺,夫妻也和睦,但是必须了解这是暂时的而已,不论如何,再好的夫妻总有一天也会分开,再好的父子母子也会分开,再年轻、再健壮总有一天也会老化,所以这种自在只是暂时而已,即使让你有再多的财产,你也不能买到永远不老不死啊!虽然福业感招你眼前全都俱足,但那只是暂时的而已,烦恼一样会来。 若是了义的就不同了,他彻底了解烦恼的起因、彻底了解烦恼,因为有一个不明白的渴爱,误认为有一个我的缘故,才感召痛苦、烦恼。既然已经了解彻底了,且依佛陀的教义修行,亲证了,他就不会再产生执着,这种才是真正慧的解脱、智慧的解脱。以智慧的解脱来断灭心的一切烦恼,以及束缚,这是究竟的,也是通达无碍的自在。 那么天魔二字呢?天子魔之略称,第六天之魔王。天魔是福业的果报,因为我们在人间修福业,而感招到天上,人家说六道轮回不是有个天、人、阿修罗,意思是说福业的果报。在佛教的教义之中来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总不会超出升天的范围,就是说佛教以外很多的宗教,都偏向修善,或是偏向以后死后去天上,像印度很多的宗教都是修求升天,所以它的理想范围都只在天上而已。但是以佛教而言,即使生到最上、最高的天界仍是在生死轮回之中,因为他还有一个“我”,无论天上的寿命有多长,亦有其限度,天福若享尽,死后还堕,所以天魔非可靠的皈依处,也非究竟、是有漏的,并不是真正究竟的皈依处,即使让你皈依天上的天魔,想要去天上,上去了却又下来,永远在往返而已,光是上去下来,脚都走酸了,也会累的。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渐渐地走上离苦,得到清净、得到解脱安乐之道。 那么佛是什么呢?初皈依的人,要了解佛是什么的也很有限。佛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别把佛当成是一位高级的仙,高级的神,那这样你就不了解佛了。 “佛”——是梵语,意思是一位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若要更详细,我也有说一卷佛法僧,跟一卷三皈依可供各位作参考,其他的法师也有很多论及佛法僧的著述,都可供参考探讨,但是千万注意,若是我们所看的书已将佛落入神格化,那这本书是不是可以看,就该考虑了,若要看、那你只作参考就好千万不要误解了。佛不是天魔、神、仙等的神格化,佛是究竟解脱忧悲苦恼,止息轮回生死的大圣人。所以皈依佛陀的人格为行持模范,依止佛陀的教法力行才可成佛道。因为众生本具佛性,什么佛性呢?就是说众生俱足圆满的智慧,只因妄想执着,迷尘背觉不悟,认假为真,产生痛苦生死轮回,皈依佛与皈依天魔的差别就在此,大家要了解,所以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凡是我们初皈依的人,在正授中都有念过的,那么若是我们能真正皈依佛,不去皈依天魔外道,那你就是真正会修持、受持三皈依戒的人,不然,你不了解天魔与佛的差别,到底如何能皈依佛呢?简单说:有了义和不了义,有漏与无漏之分,也就是有究竟与不究竟的差别,所以要认清楚。 第二条戒:尽形寿皈依法。有这肉体活着的一天,一定要皈依法,既然皈依了,就永远不再皈依外道的典籍,我们三皈依的第二条,明明有如此的说法跟如此的记载,引导皈依的大众念诵三遍,那么永不皈依外道典籍,什么是“外道典籍”呢?初皈依的人哪知道什么是外道的典籍呢?包括现在已皈依五年、十年、廿年的人,若不用功去探讨,现今处于宗教自由复杂的前提下,人人都能说一套,那他怎么能分得清楚什么是对或不对呢?所以初皈依的人,几乎没人能分辨什么是外道典籍,所谓的“外道典籍”就是违背自然法则心外求佛者,也就是说,你不向内自己征服自己,来断灭自己的所有我执及忧悲苦恼产生执着的贪嗔痴,反而向外去追求,要使自己有智慧,追求灭掉贪嗔痴,却不向内在贪嗔痴去征服,这种叫做向心外求佛者,叫做外道。 印度当时的外道就有九十六种之多,有名的外道有六师: 一、阿夷多,阿夷多的教理是属某某论,他主张人皆由四大原素构成的,身体若破灭时,也随着消灭,主张极度的求乐,活着时,尽量去享受,这就是我们说的外道典籍了。 二、散惹耶,散惹耶的教义是怀疑论。不反对别人说有无来世,有无果报等。此派学说,对一切问题都不作决定说,都无正面的答覆。 三、末伽黎,末伽黎的学说是定命论者。主张无因论,否定一切依业的轮回,一切生物轮回是无缘无故的,一切修行都是空的、无用的,只要经过八百四十万大劫,届时不管智或愚,都自然得解脱。所以他的教论很奇怪,既然修行无用,那他又修苦行,是在修什么呢?他又修禅定,又是在修什么呢?这些都叫做外道典籍。 四、富兰迦叶,富兰迦叶的学说是道德否定论。主张纵欲,立无道德论,无善恶果报。杀害他人非是行恶,无恶报。即使祭祀、布施、克己制御感官、行好事、说实话,也不是行善,也没有善报。简单说,做恶没有恶报,做善也没善报,业的报应不可能有,他否认善恶,所以这个教派叫做外道说法。 五、鸠鸠陀,鸠鸠陀的学说立七种要素,认为人是由七种要素而构成的。七要素是:地、水、风、火、苦、乐、生命(灵魂)。不承认灵魂的独立性、主动性,否认道德,他认为灵魂是由这几项所结合的,这也是外道典籍。 六、尼乾子(耆那教),此派立五戒和佛教的五戒只差一戒不同而已,尼乾子所立的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妄语,三、不与取(不与取等于佛教不偷盗的意思。),四、不邪淫,五、无所得。耆那教他的修行法很严,我们在“宗教的起源与佛教的源起”中有介绍到,若要更了解印度六师可以参考。此派分世界为有生命与无生命,生命不得解脱是由于业的束缚。还有印度婆罗门教的奥义书等一些常、断之法,佛教称他为外道。其实外道是指无关断灭生死烦恼痛苦的教法,所以称他为外道典籍,不了解的人,错解误会外道是在骂别的宗教,其实不是,这只是名相而已,并不是说外道是在骂人,千万别误解了,心外求佛,才是外道,佛教里面也有很多佛教徒是外道,也是很多啊!这是事实。
佛陀的教义就是从自己的贪、嗔、痴三毒下手,修行以征服自己三毒为对象,佛教的教义,是叫我们自己去征服自己,征服我们自己的贪嗔痴三毒,并不是去征服别人的宗教,所以佛陀的教义特别不同,若是你不从自己的贪嗔痴三毒下手,那么你如何修行呢?佛陀是不会去骂或看不起别的宗教的,因为宗教各有他的教理,必须去尊重,千万不可毁谤其他的宗教,当然也不容许其他宗教冒仿佛教,这样也不行。虽然宗教很多,但佛教和其他的宗教仍有不同之处(不共法),教义虽有共法与不共法,共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等。如佛教所说的结夏安居,过午不食等等。这都是与其他宗教相同,所以叫做共法。若是真正的了义法叫做缘起性空、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四圣谛,这些与其他宗教不相同,所以称为不共法。就是差别在了义与不了义,其实佛教也有些法和别的宗教一样,所以称他为共法,也就是不了义法或称为有漏法,不究竟的。 那么什么叫做了义(无漏)法呢?就是中道,中道是什么?就是八条正道,也是唯一解脱的道路。外道思想不是“断”就是“常”。所以称他为两边人,佛陀的中道思想就是不落入“断”或“常”,所以称为中道法。 中道的八条正道:简单解释一下,在我们“回归自然”系列也有谈到八正道,若要参考八正道,应该要参考回归自然,现在只作简单介绍: 一、正见:是正当的见解、正确的知见,认清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真实相,本来面目,如认识一切皆苦,明白诸行无常,了解诸法无我,彻知万法皆空性等等。 二、正思惟:是正确的思惟。由于彻底的认识事物真相“缘起缘灭”,而以正见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能实现自己的正欲。正当的欲望,所以称为正思惟。 三、正语:一切的言语都必须不离法或善,不作一切非理的口业。 四、正业:除去身上一切不正当的动作,而且常行清净之业。 五、正命:离开一切不正当的生活,必须活在正法当中。 六、正勤:是正确方法的努力,是正精进勇猛于修行。 七、正念:将正确的思想常住于心,时时忆念不忘,不起一切邪念。 八、正定:用正确的方法修禅定,将心静止于正念,保持身心于三昧(正定),不被烦恼妄念所动。 今天时间的关系,暂时说到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所开示的八条正道,也是佛教修行实践的代表杰作。下星期有空,有时间、因缘,我们再继续研究,祝福各位持戒清净、福德圆满,感恩!
: “佛法是用以度人,给予得到安祥、和平、自在、宁静的涅槃,不仅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二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我们又在空中见面了。
我们前集已将八正道的条文简单说过了,若想要对八正道更清楚,我介绍看回归自然第廿三集,以上佛陀所开示的八条正道,是佛教实修履践的代表杰作。依止八正道修行能解脱一切烦恼,而亲证涅槃,止息轮回生死的痛苦。佛教的教义、修道法,是依中道建立,所以皈依佛就不皈依外道典籍。若皈依外道典籍就犯三皈依戒的第二条戒了。初皈依的人有谁能够了解呢?怎么知道外道典籍是什么呢?所以我们修行思惟正见的标准,一定要依止佛陀的教义,否则就无法以正见的标准来落实于生活中,若能如此,也就是持守三皈依戒的第二条戒了,所以印度六师所言的教法,我们都称之为外道。现今宗教复杂,所以我们要修行一定要依法。不能只认那是谁说的,在回归自然里的噶拉玛经有说,不能只依知名度,或只认定这是我师父,也不能断定是出家师父讲的就对,一定要经过思惟,符合三法印与否,若符合三法印就接受,若不是则需怀疑请教,才不致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第三、尽形寿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这地方很多人不了解,认为我皈依这位师父,这位师父才是我的师父。不是我皈依的师父,就不是我的师父,不是这样的,佛陀说僧伽就是个和合的僧团,待会会说到,所以皈依师父等于代表僧伽都是我们的师父,所以是依法。僧伽:就是集团之意,所谓集团,必须要有三人以上才能说僧伽,后来有所谓僧,是以一人为单位,对不对姑且不论,这是名相与我们修行无关,只不过是一种代表的名词,我们别浪费太多时间在这种与修行无关的事,是非与否我们不必去研究,故出家人都被称为僧,僧是佛法僧三宝之一。僧伽一词,并不是出自佛教团体而已,在佛陀未诞生前,印度就有僧伽两字了,印度人将商业、社会、政治或是宗教等单位,都称为僧伽集团。佛陀成道以后,教理圆满、学德兼优、教化有方,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终于演变成一大集团,佛陀沿用印度旧有的僧伽制度,自己则是僧伽里的导师,所以僧伽确实是指佛陀和他的弟子,以及广义的在家佛教徒们。不过谈论僧伽,还是以佛陀和出家弟子的一大集团为原则,直到后来,才将佛陀除外,专指出家弟子们的大集团,而成为佛法僧三宝的局面,也许有可能佛陀教人要以法为师,要依法而住,故佛陀所悟的佛法,是吾人应该要皈依的,同时佛是唯一大觉大悟发现真理的人,由他启示开导众生,故大家依止佛陀。至于僧伽集团,乃是唯一传承佛法真理的代表者,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一位觉悟者,将他的佛法留传下来,而归依佛也就是皈依他的人格与福慧,依止佛陀所体悟的佛法,我们可以用他的佛法修行,达到与佛陀一样,那么佛陀灭度后我们一定要依止僧伽集团,传承佛法真理的代表者,所以皈依僧就不可再皈依外道邪众。你皈依僧之后,若再皈依外道邪众就犯了皈依戒。 外道,以上有说明过,邪众,就是不依中道,藉宗教名义活动者等等不正见的人,也可以说是假藉佛教名义行利己之事,而他所说的话都不正见,妖言惑众,甚至藉宗教去骗人,用言语去骗,去拐人等等,都是外道邪众。初皈依的信众,若是不先了解三皈依戒,他如何去分别好坏,又如何去持守呢?真能够了解三皈依的内容及意义吗?其实很难。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希望初皈依信众,必须深入了解三皈依戒,了解佛法僧,不要只听人说就跟着走,也不可只求名相皈依就结束了,很多人有这个毛病,将皈依佛当成佛是鬼神般在拜,我们拜佛是想到佛的德行、教义,想他的悲智去学习他,看到他就想到这些,那才能拜得下去,若是我们不清楚佛的德行,不了解他的好处,也不了解他伟大在哪里,我们怎会拜得下去呢?很多人都只是跟着拜而已,所以,以后有关于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地方会说到,现在不是在说这一项,怕扯的太远让各位听起来觉得复杂。所以你若真正皈依佛,就不会把佛陀当成鬼神去拜。有的人皈依三宝之后,将佛陀当成鬼神拜,将佛法当成学术在研究,他只顾研究却没有去实践,佛教重视理事圆融,理论虽然了解,却更重视行持修证,所以是理论与修持两者结合的。若只了解理论,不去修证,那这样只是学术认知而已,以佛教观点看,这不能亲证,也就无法圆满。很多人皈依僧,就好像将这师父当成干爸爸一样,只拜干爸爸而已,那就失去三皈依的意义了。虽然现在不是说三皈依,我们在三皈依里有说到,你可以参考三皈依,现在只简单介绍,三皈依是要佛法僧三项具足缺一不可,若是缺少其中一项,那你就是三皈依无具足圆满了。很多人不知道皈依的内容,也不去研究,只是一个名相的皈依,好像说我来皈依,就如同领了一张护身符一样,这是错误的,别以为拿了一张皈依证书就可以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傍生,皈依僧不堕饿鬼,那是不可能的,那张皈依证书是不能做我们的护法神,也不能拿来当作护身符的。而是要确实去行持三皈依戒才能无地狱、饿鬼、畜生,我们应该了解,千万不要只皈依名相就结束,这样真是太可惜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尤其正法更难闻,今世有如此福报,让我们活在这里,而且福报又那么好能亲近佛教,那就应该深入研究,否则等到时机因缘失去,无常到来才要追求,想亲近的机会也就没了,唯有把握当下修行体证自利利他,这才是我们身为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实践的。首先要自利,自利是充实自己,并非消极,然后将所了解的传授给别人,这样才不会前盲引后盲,如此才不辜负今生而白跑一趟,况且又出生在生活富裕、环境这么好的地方,还有那么好的年轻本钱,耳朵可听闻到正法,若不然,时机一失去就拉不回来了,那就白跑了这一趟。既然皈依清净僧伽,就应该依止清净的僧伽,作为修学佛法的导师,引导我们的老师,不要将僧伽当作干爸爸,这点千万要记住。另外还包括要“依法不依人”,皈依后所有的师父都是我们的老师,都是我们的导师,要依他的法、依法不依人。
那么受持三皈依戒有什么好处呢?若能受持三皈依戒,好处实在太多了,若是以过去经典的记载而言,例子很多,我们只是简单拿几项来说,比如说:可以求得现世安乐免受一切烦恼痛苦,减少造一切业,可以由受持三皈依戒而向上增进,向上、向善、向解脱,达到涅槃寂静的究竟安乐。能受持三皈依戒者的好处,综合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成为佛陀(觉者)的弟子。 二、是受戒的基础。受三皈依戒之后,才能受五戒,若没有受三皈依戒,就不能去受五戒,所以说受持三皈依,就是受戒与成就的基础。 三、减轻业障。 四、能积福慧。 五、不堕恶趣。 因为你受持三皈依戒,你有正见、正念了,你若断恶修善了,当然不会堕入恶趣,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就怕你只是空皈依,皈依只为拿一张皈依证书而已,这样的话,地狱、饿鬼、畜生还是有你的份,若是你能确实受持三皈依戒,保证就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这是事实。不要只是盲目形壳,皈依后不受持三皈依戒,也没有向上、向善、向解脱,也不继续深入佛法,认为皈依过后就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这是不可能的。 六、一切好事都会成功。就是说一切善事,包括利己利人的都能成功。 七、能开启智慧达成佛道。优婆塞戒经有说:皈依三宝必须受持三皈依戒,将来所得福报之大,大得不可限量。譬如有一个宝藏蕴藏丰富,全国人民搬运七年都搬不尽,而受持三皈依的功德,比这还要大千万倍。想想看,受持三皈依的功德有多么大!这是对初学而言,所以引喻功德。折伏罗汉经云:过去有一位忉利天的天子在天福享尽后,身体变得衰败不堪,寿命将在七日之后终了,他自己知道,命终之后,将会投胎猪中,所以恐慌紧张,于是就去请教天主,但天主也没办法,因为天主本身也会五衰,天人也有老病死啊!所以天主跟他说:其实我跟你都一样,只是福报的时间长短而已,终归我也跟你一样,步你后尘。于是天主要他去请教佛陀,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他皈依三宝,受持三皈依戒,那么死后就不会堕入猪胎,得生人间,并且还于人间巧遇舍利弗,请舍利弗为其说法,因此修行而证圣果(阿罗汉果)。所以受持三皈依的好处,在佛经之中实在说得太多了,如:凡受持三皈依的人,就有四大天王派遣三十六位善神来轮番护持的记载。然而,不管受持三皈依的功德有多大,但受持皈依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自己成就佛道。这是对初学者而言,指引你必须要具足福德因缘的说法,千万不可将受持三皈依,偏向于求得人天享受而已,因为人天是有漏的,终归享尽还会堕入人间,所以一定要了解,我们受持三皈依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要来成就佛道,要与佛相同具足福慧(二足尊),断除一切忧悲苦恼。三皈依戒介绍到此,若不详细,有因缘再互相研究。并不是三皈依戒,从我简单的讲述中就能理清楚,只是希望各位居士听了三皈依戒之后,能加深印象,由此做起点,慢慢再精进研究,达到向上、向善、向解脱,这是我抛砖引玉,希望各位一定要受持三皈依戒。 现在皈依的佛教徒实在很多,但要从哪里入门也不懂,受持三皈依之后,要做什么也不知道,甚至受三皈依之后,要如何行持也不知道,只是盲目而行犹如一只失去方向的船在汪洋大海当中,不知要往何处去。又各人所说不同,法师与法师所说的也不尽相同,这本书与那本书所载的又不一样,那到底要从哪里下手呢?形成无处下手,最终就放弃了。不然就只是信仰就好了,所以是很可惜的。因为这个机缘,且感恩信徒布施给我们吃、穿、住,所以必须感恩回报信徒,因此才能来介绍三皈依戒,让在家居士们了解,到底有什么次第可修行,这样才不致盲目而不知如何下手,否则白白空过太可惜了。三皈依戒说完接着来介绍“五戒”。
“五戒”是一切诸戒的基础,一切戒必须从五戒筑起,如同我们盖房子,一定须从地基先打好。若五戒持不好,以后你能持什么戒呢?这是不可能的。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们能够持戒,因为“戒是无上菩提(般若)本”。应当一心持净戒,若能如法(如法是指按照佛陀所说的戒条,戒的内容与戒的精神而持守),个人能增长功德,团体则能和合安乐。有的人认为持戒是一种不自由而且有被束缚的感觉,其实是他不了解,戒并不是束缚,戒是自由的良药。就如同我们佛教里的三法印,也是佛教的防腐剂,若无戒,那么佛教就容易烂沙一把,教法教理若无三法印,那每个人就会各自一个样子无所依止,所以三法印是教法的防腐剂,戒则是团体与个人修养的防腐剂,可以不容易腐败,这是很重要的,千万不可认为无所谓,你若误以为戒只是束缚,而以后不受持众戒,反而会被不自由所束缚,其实对戒了解的人,会当它是自由的良药,保证是自由的良药。比如说:国家有国家的法律,尤其是每个国家的法律也不相同,像美国的法律,日本就不能完全适用,新加坡的法律,犯错可以鞭打,别的国家就不一定有,有的国家有枪决,有的就没有枪决,光是美国国内各州法律就不尽相同,那州会枪决,这州就不会枪决,所以团体必须要有法律。但是对于守法的公民,无论法律多么严格,像新加坡犯错要被鞭打,你若不犯错,即使订再严的法律,也对你起不了作用,对你根本不产生影响,像很多人看见警察,警察是在保护我们的,你若去贩卖安非他命,去做坏事情,自然你看到警察就混身不自在。警察的责任是保护我们生命、财产安全,那么你若守法,看到警察就不会紧张,无论法律多么严格,只要你不犯法,在你身上是不产生作用的,你若不去遵守,当然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各位要了解这个意思,戒也是一样。为了要维护人民的安全,所以必须要有法律来限定,因为社会中个人的理念及思想不一定相同,你的思想和他的理念,你的业力与我的业力不同,观照不同,思想不同,智商不同,所以必须要有法律。为了要保护大家,避免为了一点小事而造成千古恨,所以要有法律。若人人守法社会就安乐太平,所以国家的法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安乐、和平的一种规范。佛教的戒律也是如此,在众多的弟子中,也必须要有如国家法律般的戒律来维护团体的和乐,国家有国家的法律,佛教有佛教的戒律。佛陀初成佛道,根本没有所谓的戒律,因为那时来亲近他的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居士素质都很好,后来弟子增多了,质方面渐差,所以才制定戒律。 不持守戒者,就会妄作恶业,导致产生两种不自由的身心果报,身受法律制裁,心自欺不安,因为要骗别人,必须先骗自己,你若不先骗自己,就无法去骗别人,怎么说呢?你要骗别人之前,你的心已经知道自己要去骗别人了,所以已经自己先骗自己了。自欺欺人,不自欺怎么去欺人,自己不先欺骗自己,怎么去欺骗别人呢?加上业力的因果报应,业力的因果轮回是很恐怖的,只是因缘未成熟,不是业力因果不报,等因缘成熟时,必然自受,绝对自受!这是佛陀在他的本缘经里提到。从过去的修行过程中来看,不管是对不对,是劝人的或是实际的姑且先不论,但事实上人在业力论当中,一定要注意。佛教无灵魂论,但是佛教重视业力论,业力的行为要自己承受,自己做自己承受,谁会替你承受呢?没有人可以替你承受,所以因缘若到时,果报还自受,无人能替你承担,不要时间一到来便怨天怨地。这是希望我们先了知因、了知果,做每一件事情因果同时看,这会比较安全。所以持戒是自由的,并不是束缚,何况无持“戒”身心如何安“定”呢?如果说我今天不持戒,做了一件坏事情,看了人就提心吊胆,听人在说话也会心想:我是不是做了坏事让他知道了?还是我昨天在做坏事时,他看见了?于是内心产生不安。你心产生不安,要如何能生定呢?心若持戒,不论什么事,即使天塌下,也一样安心,因为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不违犯一切道德范围自然心安,无论谁来都不会怕,也不会提心吊胆,所以心能安,安了之后就是持戒,然后定,心安之后,你减少紧张,放松你的身心,明觉清楚行住坐卧,自然慢慢生出定来,你心不安就不能定,不能定则生妄念紧张,那要如何将精神集中思惟甚深的缘起正法?缘起法甚深,并非简单懂一些名相而已,我研究了廿多年,尚不敢说自己懂,只不过懂个皮毛而已。阿难曾说了一句话:“缘起法很简单”,佛陀就说:“不是,阿难你别误解,缘起甚深,甚深“。所以佛法的三学“戒、定、慧”是有他相当周密的次第,不知者千万不可自作聪明,本末倒置,以为先修“慧”就不需要修戒定了,这个就太天真了,佛陀若在会摸他头,甚至训他,你无戒心就不定,要如何集中精神来思惟慧?你讲的不是慧,那就是世智辩聪,本末颠倒。如此邪见之人,永远是世间狂乱者,没有止息生死轮回烦恼的一日。
如今持戒的风气渐渐被忽略,原因就是对业力的了解太少,因为对于业力的轮回了解太少,所以在这种环境当中,必须加强对业力方面的认知,并不是一见面就说很深的佛法,我觉得这样效果反而不好,他反而变成狂慧,无法脚踏实地。基本的基础都没稳固,如同这房子地基没打稳就盖二楼、三楼,一定会塌下来,像我们经济若不好,有一天遇到经济困难,就会为经济烦恼,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知道轮回生死的重要,业力果报的重要,由于持戒的风气越来越少,社会也愈来愈混乱,教界里面的是非也越多,自己本身妄语一大堆,嗔恨、贪嗔痴一大堆,初学者看见怎敢亲近我们呢? 我觉得持戒慢慢被遗忘,对佛教来说,是没有好处的。有些持戒清净的人,反而会被指指点点,反被指说他固执、死板等等……好像是一位怪人。没错!持戒不能变成怪人,这是我经常告诫弟子的,持戒虽然重要,但是不能变成怪人,其实受戒和学戒的目的,主要是要持戒,如果受戒而不持戒,那如何能了知戒呢?既然不了解戒如何持戒?佛陀制定戒律,是要佛弟子去遵守实践(止、持),并不是学些戒法来放在口中,产生我慢自高,到处批评人,甚至连出家众也不例外,哪个和尚犯戒,哪个尼姑不规矩等等的造业,果报是要自己承受,业力自己承受,嘴一溜就说了出去,但你所说出去的,像水泼在地上要收回来就困难了。你听戒听听看就知道,虽然我并不是专门说戒的人,但是这因果业力的关系,你千万要注意。现今佛教,多半的佛门是非丑事,都是由佛弟子口中所传播出来的,其实只不过是一点意见不合或因师徒意见不合,或是居士请法不合,人与人之间意见不合,就产生乱造是非的现象,听者不知内情,错认为教界里面都无人持清净戒,加上听者又再加油添醋,就演变愈传愈不像话,让听到的人产生误解看不起三宝。若以戒来说这是很严重的,所以佛弟子的质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出家众,出家人质若好,在家弟子就会慢慢受影响,我们出家人质若不好,在家居士们看了就不敢亲近佛教,所以不管在家或出家,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互相毁谤是更不应该,这是我的看法,这不但会毁灭佛教徒的自身名誉,也会影响初学的善男善女对佛教失去信心,更会损害三宝的尊严。平时我常说,佛教是向我们的内心征服贪嗔痴,绝对不是用语言、恶语、或是暴力向外去征服他人,而是要征服我们自己的贪嗔痴、征服我们自己的妄念、征服我们自己的一切习性,向内在去征服,不是向外去征服,如果你亲眼看到他人犯戒,也只能找机会向犯戒的人当面劝告,如果不能接受,也只好内心为他悲痛:“可惜!这人不了解业力故,所以才来制造这些恶业,以后他的后果不知如何!”绝对不可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对象,一看见就一张嘴巴随便乱讲,尤其是听别人说的,自己没有亲眼目睹。现在的是非大多数是断章取义,要不就是多加了一句,或少说了一句,才产生是非,往往一件小事就是非一大堆。我们应该勇于承担,不对就需承担接受而改正过来,若真是如此才是在修行,否则还自己打肿脸充胖子,硬梆梆的,不愿接受他人的建言,不愿接受人家的劝告,这是不对的,所以绝对不能到处乱讲,尤其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只听别人讲的更要小心,否则的话,自己变成了是非人,本来没有我们的事,听了人家说,你若不慎重考虑,别人说你也跟着学,还再加盐添醋的,那你本身就是是非人了,果报是不小哦!怎么说呢?因为你所听到的,根本不知道事实的真假,反而自己犯了戒,犯了“说四众”,四众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犯了四众过戒的人,如果所说不实,更加再犯了“妄语戒”,如果你所说的是一位出家众,那更严重,又犯了“毁谤三宝戒”,不懂的人当然不觉得怎样,像我们童年时,连鸡粪也拿起来吃,傻呼呼的根本不知道,人家说:“瞎子不怕枪”。没有人告诉他那是枪,砰、砰、砰,他还当作是放鞭炮,等到被打中了,才知道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说话一定要小心“祸从口出”,很多人不知道毁谤三宝戒是很严重的。这三条戒,都一样犯波罗夷罪(戒律中之严重罪也,谓之弃,永远被排除学佛的机会,四分律谓之断头罪。),波罗夷戒是现在失去戒体,若无发露忏悔,死后必须堕落地狱的大罪,大众不可不慎!如是一位持戒的人,他决不会轻易说他人犯戒,如果常常爱说他人犯戒的人,他自己首先就是常常犯戒了。
学佛修行就应该要依法、依戒律行持,不能偏离法与戒律,虽然你的法很好,但是行为偏离戒律,这样你也无法成就,虽然你戒律持得很好,但是本身不去思惟法,这样也是无法成就,法和戒律二者是不可缺少的,缺一不可。若偏离法和戒律,虽然有在修行,但最后也是徒劳无功,所以法与戒律是修行者不可缺的资粮。佛陀弘法四十九年间,不知说了多少的修行方法,但将入般涅槃时,最后对佛弟子开示,就是用两句话来表达,来提醒我们,哪两句话呢?应该大家都知道,他说:“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佛陀为什么要入般涅槃时(入灭),还要用这两句话来提醒我们呢?我们为什么不将这两句最后的遗教放在我们的心里呢?“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你只是以戒为师,而不依四念处为住,那你就是有福无慧,你若只是依四念处为住,而不以戒为师如何能得清净心,悟四念处,体证四念处呢?所以“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是代表福慧,代表止观,所以必须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两者缺一不可。佛陀入灭后,时间经过越久,大家对佛陀最后的遗教就不重视了,所以演变成信佛者多、学佛者少、成道者更少的情形,既然我们发心要学佛,就应该依佛陀的教义方法行持,不要外表是信仰学佛,但内心是不信佛法、不信戒律,反而学外道的典籍,口口不离迷信执着,妖言惑众,而前盲引后盲,自毁又毁人,这种是违背佛陀教诫的。既然我们要信佛学佛,就应该依止佛陀最后的遗教来行持,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戒律是佛所制,虽然佛陀已入灭了,但佛弟子若能人人以戒为师,人人遵守戒律,那就是尊重佛陀,也即是心中时时有佛,如果人人能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而修行,我们佛教必定会更兴盛,更能助益更多的众生断除烦恼、脱离一切苦、轮回等等的忧悲苦恼。
话又说回来,五戒条文看起来文字很简单,但实际上要如法行持,并不是那么容易,要真正清净行持五戒不是那么简单,这是我自己的经验,各位也许根器较好,我不敢说,但以我本人来说,要受持五戒实在不简单,随时都可能会犯,必需马上觉醒。现在世界,人人大都生活在不安恐惧之中,大家都应该感受得到,为什么世界上的人会恐惧不安呢?其实都是不守五戒而引起的,因为大众都难以受持五戒而偏离五戒,如果人人能持守五戒,那么世界和平、社会安乐,人间净土就会显现。不管是不是佛教徒,只要是生活在这世界的人,只要你对社会有一点责任的人,就应该来提倡受持五戒,这是我的呼吁与希望,因为世界社会的不安,是不守五戒所引起的,这种责任应该建立在每个人身上,并不是只在警察身上、在法律上而已。社会的安和乐利建立在每个人的责任上,并不是推给警察机关,否则谁有把握能保证自己在一生中都不受杀、盗、淫、妄的灾害所影响?看谁有把握!意思是说不受持五戒引起的这种责任应该在大家的身上,这样才对,否则谁也没把握敢拍胸脯保证一生之中绝对不会受到杀、盗、淫、妄等的灾祸所威胁和影响。 五戒虽然仅仅五条,但其细则是非常繁复,简单说,五戒是一切佛弟子戒的基础,但是我呼吁大家,不论你是不是佛教徒,大家来推广五戒,别以为佛教才来推广,大家若都推广五戒,那我们的警察先生就不用忙得那么可怜了,我们的宪兵先生、社会的治安单位,就不用那么忙碌,我们的监狱也不用越盖越多。也不用铁窗装设那么多,铁门做好几道,若发生火灾时,人就像被关在鸟笼里,走也走不掉,逃也无处逃,我觉得很可怜、很危险。有时要进入一栋房子时,还得先要看看有没有防火巷可逃生,铁厝都盖饱和,一旦火灾发生,从大门烧进来,难以逃出,自己束缚自己,找自己麻烦,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都是由自己所造作出来的。若是人人能持五戒就不用装设铁窗,社会和乐,不需要做那么多道铁门,也不会每天报纸一摊开,杀盗淫一大堆,所以不管任何人,希望大家都能推广五戒,尤其是政治家,若能从小孩子的教育就教育五戒,我觉得这社会就更有希望,别只是犯错处罚,又起个嗔恨心,以后更变本加厉,其实应该是从根本来下手。所以进入佛门的弟子,不管在家或出家必须加以研究受持。五戒的毁犯,有轻重之别,重罪不通忏悔,所以称为不可悔,轻罪可通悔又分有两类,称为中可悔与下可悔,但根据大乘菩萨戒的说法,虽然犯重罪,如能作取相忏,也就是在佛前礼忏,一直达到得见好相,见光或见华,见菩萨前来摩顶,直至身心轻安,罪即悔除。时间很快又到了,希望我们下星期大家再见面,再见!祝福各位每天都在安乐清净的生活当中。再见!
“佛法是活的,但是原理、原则决不变。渡化众生变化妙法,目标为使众生离迷入悟。”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三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吉祥如意!今天我们大家又见面了。
我们前集说到大乘菩萨戒,认为犯罪可以忏,但是忏有两条,一条是戒罪,一条是性罪,戒罪就是你已经是受戒的人了,但是你偏偏明知故犯,也就是说你已经受戒了却故意去犯这条戒,这叫做戒罪。另一条,也就是你犯错后,你虽然有悔过认错,但是你在佛前祈求忏悔,仅能忏除戒罪而已,你的性罪不能忏,什么叫做性罪呢?假使我来杀死一个人,那个人被我杀死了,已经杀死了,不可能因忏悔之后那个人就活起来,是不是这样呢?忏悔除罪,只是能忏除犯戒的戒罪而已,而不是性罪。再补充就是说:假使有一个人被你杀死,杀人后你犯了杀人的杀戒,你杀人的戒罪会堕入三途(地狱、饿鬼、畜牲)苦,如果你有忏悔改过的心,你说:“唉呀!我不应该杀人,杀人是错的!”有忏悔改过的心,加上如法作取相忏悔灭罪,也就是说虔诚在三宝前面,或是师长前面揭露你做错悔过之意,从今以后决定改善,那么你就不用堕入三途苦,但是你杀对方,对方让你杀死了,当你杀他时,他会起嗔恨,所以他的嗔恨心未消,那么因缘成熟时果报还是在,也就是说你可以将你的戒罪忏掉,但你杀人,那个人已被你杀了,不管有死没死,已经被你杀了,你不能收回说我没有杀,这是不可能的。性罪和戒罪差别在这里。因缘相遇你一定要相信果报,除非你断因缘,修到证阿罗汉果,否则因缘成熟时,果报必定现前。比如说:今天我把一个人揍一下,他起嗔恨,然后我发觉,不行呀!我怎么可以揍人,从此之后我有忏悔,但是被揍的人已经被我揍了,他的内心起了一个嗔恨心,有了这个嗔恨心以后,跟我一起办事,或见面后他内心就一把火,因为我揍他,他的内心起了一个嗔恨,那个嗔恨心一直存在着,想报复我,所以对我任何事都比较挑剔,要不就说话讽刺我,处处找我麻烦,他处处找我麻烦做什么呢?也就是因为我揍了他一下的缘故,他心里看不开,有个嗔恨不舍的执着心,那么我就不要去助缘,也就是无论他怎么样对我,骂我、找麻烦、挑剔、种种的刁难我都不要有机会跟他起冲突,都对他谦虚,他大声叫,我小声应,来避免跟他冲突,放在他心里的嗔恨,就没有机会助缘而跟我吵架、打架,所以一定要断缘,若没有断缘你就没办法。所以,在我们五戒里,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四种戒,都属可悔与不可悔,也就是已经杀人了,杀后虽有忏悔除罪,只是除戒罪,至于你杀人的性罪是不可悔除的,所以,有一个可忏,有一个不可忏,除非你已经修行到无余涅槃已断缘了。所以,杀、盗、邪淫、妄语这四种戒,都有可悔与不可悔。五戒中的饮酒戒,虽然犯了饮酒,但是忏悔就对了,因为饮酒戒,只有犯戒罪,而无性罪。你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你就是五戒弟子了,然而你又去饮酒,你犯的这一条是戒罪,因饮酒本身是没有性罪,所以五戒的前四条戒,皆具戒罪与性罪,而饮酒这一戒只有戒罪而无性罪,所以称前四戒为性戒,饮酒戒为遮戒,像一把雨伞遮太阳,遮戒。 那么有人听了以后会怀疑,怀疑什么呢?若我没有受戒,做坏事比有受戒做坏事情,就多一条戒罪出来,也就是说没有受戒,做坏事只有犯一条性罪,受戒的人犯罪,反而加上一条重戒罪!各位要了解,既然你已经受戒了,你就不容易去犯错,不可能你去受戒又故意去犯错,这样去受戒做什么?认为没有受戒,若犯戒时减少一种罪,其实,既然你已去受戒了,就是要戒除不应该犯恶的事,恶业不能做,违背道德的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不能做,不可能明知又去故犯?何况没有受戒的人,犯戒同样有性罪的存在,并不是没有受戒而犯戒却没有罪,不是这样的,只不过他没有戒罪,仍有性罪,并不是没有去受戒的人犯了错误都没有罪,如果这样,大家都不去受戒了。受戒的人若是犯戒可忏悔(戒罪),可贵的就是有经过受戒的人,他会时时提醒自己,提醒自己已是受戒的人了,将可避免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也就不会放纵自己、原谅自己,害了自己还连累周遭的人,包括我们的亲戚,甚至包括社会大众,都被我们影响,无受戒的人,就比较容易原谅自己,认为反正我又没去受戒,做坏事无所谓,如此就会产生作恶的机会。
现在来说五戒的戒条,我们一条一条分开来说,先说第一个杀生戒:杀生戒有分轻重,以杀人为犯重戒,杀旁生异类为犯轻戒(佛教称畜生曰旁生,上自龙兽包括畜牲,下至水陆昆虫,都是它的业力轮回,所以,非人天之正道,日旁生)。杀人以具足五个条件,就成为不可悔。第一是人,就是所杀的是人,杀死了对方犯不可悔罪,这里我们应该了解。二、人想:蓄意要杀人,你有心的意思要杀人,而非想杀异类旁生。三、就是你有杀人的心,有心杀人,而非误杀或过失杀人。四、兴方便:运用杀人的方法,你运用杀人的方法置人于死。杀人的方法很多,像现在的机关枪、手枪、手榴弹,也有核子炸弹等等,杀人的手段也很多,无法一一说明,譬如自己亲手杀人、用口劝人自杀、或是用口教人去杀人,派人杀人等等。五、前人断命:就是说被杀的人,断定已经死了,被你杀死了。所谓杀人,是不限用刀或用枪。凡是能致人于死,这种种手段都称为杀人,都必须负起杀人的罪责,杀人的后果,若当时杀死是犯不可悔戒,当时没有死,以后因此而死,也犯不可悔戒,因为你把他杀死的嘛!虽然你杀了却没有死,但送医院后仍救不活,也是不可悔戒;当时不死,以后因此而死,虽然现在并没有杀死,送医院暂时救活了,以后也因为这样而死,是犯中可忏悔戒。杀人的动机有四种,犯罪轻重也有差别:第一为杀人而作方便者;假使用陷阱、下毒药、放火烧人、放水等等,人死是犯不可悔罪,畜生死则是犯中可悔罪。非人(就是不是人,是天龙八部及夜叉、恶鬼之冥众,总称为非人)使其死是犯中可悔罪。第二为杀非人作方便者;非人死,犯中可悔罪,人死与畜牲死,皆犯下可悔罪。第三为杀畜生而作方便者;人死、非人死、畜牲死,皆犯下可悔罪。第四作不定方便:准备遇到什么就要杀什么,不一定要杀人,反正心情不好遇到什么就要杀什么,预先没有准备要杀什么,反正看到人或看到动物都杀,什么都杀,不管什么,所以,这杀人犯不可悔罪,非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牲死犯下可悔罪,就是说你杀人没有设定,但是你杀死人,你犯不可悔罪,而非人死犯可悔罪,畜牲死你也犯可悔罪,因为你没有目标没有决定要杀什么人。佛教杀生戒,不杀生戒也包含堕胎,堕胎也是杀生呀!因为一个胎色好好的,你将它堕胎,若是为了杀胎儿而堕胎者,胎死则犯不可悔罪,胎儿没死但母死者,犯中可悔罪。怎么说呢?我并不是要杀死他母亲,而且堕胎要种种因缘。母亲因此而死,这样犯中可悔罪,因为你不注意的,中可悔罪。简单来说,因为杀人,人死者,犯不可悔罪;杀非人,就是天龙八部及夜叉,恶鬼之冥众,称为非人,非人死者,犯中可悔罪;杀畜牲,畜牲死者,犯下可悔罪。所以,杀生有分上、中、下三品的罪过。 在杀人中以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最严重,这叫逆罪。这种逆罪大多数堕无间地狱,佛经是这样说的,所以,杀生最主要是以存心的动念为主,我要去杀人的动机,动念是什么?以动念为主,若是无意来杀者,无犯重罪但犯可悔罪,因为你无意呀!但若是意外的误杀者,无犯。若有误杀的可能,而皆不注意,误杀他人致死犯中可悔罪。如果是杀人者,心痴狂,你的心已经抓狂,头脑狂乱了,自己已无法作主了,像疯子等等,这种是无罪。现在这个社会看起来,杀人比以前越来越多了,以前杀个人是轰动的大新闻,现在报纸一掀开,每天都看到杀死人,所以,杀人的机会越来越多,假如大家来提倡不杀生,那么报纸也就越来越看不见杀人案件,因为杀生越来越严重,所以,这个不杀生戒越需要大家来提倡,每回报纸刊载杀人事件,看了真的会害怕,这个社会难道真的生病了吗?我们大多数都在山上可能比较不了解,只有在报纸、电视新闻上看得见而已。所以,杀非人,现在是没有听过,也不可能说去杀死鬼、杀死天龙、夜叉,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当时那么说,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那个现象。那么杀生戒,有可能只是什么呢?我们平常比较容易会杀死虫、蚊子啦!虽然社会那么大,但是不管什么时候看到报纸,也不是天天都有在杀人,但是你杀死苍蝇、蚊子、蟑螂、蚂蚁,有可能每天都有机会,所以杀戒变成这个问题,在我们来说比较大问题而已,不然除非是屠夫,杀猪杀羊的屠夫,每天都要杀呀!都要犯杀戒,尤其现在登革热传染的蚊子,有人说持戒,佛教说不杀生,好啦!蚊子都不扑灭,看到蚊子让它去繁殖,你要保护蚊子,换成蚊子以后传染疾病,人都灭了,所以推广消除登革热,扑杀蚊虫是对的,在佛教的立场是准许的,有的人不了解,认为不可以,所以有的人不敢说而认为:“唉哟,这不能说,说了我们没有慈悲心!”其实佛教重视维护人类生命财物,为了这样,不得不驱虫和杀虫,所以不要认为不行,否则以后我们就被虫吃了,我们看佛陀当初他是如何处理这件问题,怎么处理呢?佛陀当初为了处理杀虫的问题,在戒律中有些根据,有根据可寻,我们把那个根据找出来,譬如十诵律卷十一有记载,佛陀亲自为僧伽的床褥除虫,因为床铺底下以前都铺草。所以生虫,虫都会咬被子,咬被子底下的草和咬床脚,床拱,床绳,甚至枕头都咬了。有一次佛陀在查看精舍的寮房时,看到一只虫,那只虫在做什么呢?开始在咬床脚,包括床上所铺盖的草,佛陀发现后,开始把虫除掉,然后还找机会向比丘开示,佛陀开示什么呢?信徒血汗布施的东西,我们必须好好保管,没有保管被虫咬了,床蛀了,将别人布施的东西蛀坏了,佛陀在这里说,遇到这种情况须杀虫。 再来说个比喻:十诵律卷三十七也有一个个案,因为印度每年有段时间天气炎热且潮湿,佛陀当时都是从这乡镇走到那个乡镇,不像现在可以开车,坐火车或是坐飞机,过去佛陀是用走的,打赤脚徒步而行,带着弟子从这里走到那里到处弘法,佛陀走的路程遥远,从这个精舍到那个精舍,来回的时间很久,所以浴室里潮湿又热,生虫的机会就多,有一次佛陀去别地方弘法,弘法完后要回到精舍,于是叫他的弟子先清理环境,他的弟子在清理时看到浴室里虫一大堆。问佛陀该怎么办?佛陀说:“应荡除令净”,也就说应该要清理干净。举出十诵律两个个案的资料,我们来看就了解,佛陀允许我们除去对人体有害的蚊虫,我们提出十诵律为证据,以免大家说我们乱讲,标新立异,说得跟别人不一样。但最重要是保持卫生,平常卫生保持良好,你就不用烦恼蚊虫的问题,像登革热,只要你将花盆、花瓶、或是潮湿的东西,时常换水,清理好,就不会让登革热有繁殖的机会,也就不用为了杀虫而烦恼呀!你家有蟑螂,环境保护好,蟑螂就没有机会生存了,也就没有机会生蚊虫了,只要经常保持我们周围环境卫生,就不用为了虫的问题来烦恼,这是最好的防止方法,要不就常常消毒,让蚊虫没有机会衍生,不用等到蚊虫生起来才困扰,这种方法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我们周围环境没有办法做到使它不生蚊虫,因为环境复杂,我们的力量有限也无法做到,那你要除蚊虫就要小心来除,如何小心呢?尽量用你的慈悲心,认为这蚊虫虽然也是动物,但是由于它的业力故,非我故意。你若认为不可以除蚊虫,蚊虫不能除,有一天所有的人会被蚊虫除去,佛教并不是这种不理性的宗教。有的人则会反过来说,你除蚊虫有因果吗?那么我反问他,到底是因或是果呢?你除蚊虫到底是因或是果呢?看你的动机是什么,佛教杀生是重于动机,佛教所谓的“不故杀”,是因为广泛的大乘慈悲思想而来的,换句话说,佛教的不杀生是站在伟大的精神主义和甚深慈悲的观念,在行为中必须要有选择,不是盲目,而是采取重点主义。并不像耆那教那种不可杀生的僵硬化、机械化的精神,怎么说呢?耆那教的不杀生像是机械化似的,走路一定要扫地,要坐下来前一定要扫干净,不能坐到蚊虫动物、生物,耆那教的不杀生和佛教不杀生的精神并不一样,耆那教的不杀生,走路前要扫前面,用一个毡子扫前面,要坐下前地上要扫干净,包括喝水和吃水果或是吃树叶,都要注意蚊虫,耆那教这种顽固的态度,是与佛教采取中道的重点主义不同。所以不杀生的根本精神,是在于慈悲的观念,并不是在行动中的顽固和形式的苦行,以及乃致否定人的生命,就是说蚊虫不要杀让蚊虫吃死也没有关系,这是否定人的生命。佛陀制定不杀生戒,是论心成罪的,而非否定生命,不论它的轻重——都是论心成罪,看你的心态动机是什么。佛陀看自杀问题的立场,持守不故杀戒的佛教徒是必须要了解,自杀也是犯杀生戒的,所以佛陀认为自杀犯杀戒,并不是你自杀,就没有犯杀戒,因为害死自己的生命,害死你自己宝贵生命已是故杀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持守五戒,在持守五戒的杀戒当中,一定要了解千万不要乱作妄作,否则这样果报还是在。
如果持守不故杀的佛教徒,是否必须吃素食呢?这个问题是很大的重点,依照五戒乃至比丘戒的戒律中,并没有素食的限制,也就是在五戒和比丘戒里,并没有一个吃素食的限制,素食应该在公元五一一年,当时我们中国有一个梁武帝,在华严殿公开发表“断酒肉文”,由梁武帝开始提倡吃素食,从此以后建立中国大乘素食的特质。事实上,不饮酒戒是五戒之一,我们出家人必须要断酒,梁武帝他说断酒肉文,不饮酒是我们五戒其中之一戒,出家人不应该来饮酒。我们应该断酒,在家众也不应该饮酒,所以我们要断除,以免饮酒乱性,造出种种恶业。那么不杀生呢?也是一样,但是肉食不同于杀生,你吃肉不同于杀生,不见杀、不闻为我杀、不疑为我杀者是所谓的“三净肉”,三净肉是说不是为了请我而杀,或是为了我要吃而杀,也不是别人正在杀时我看到或听到哀叫声,真不忍心而我们还去吃它的肉,也不是,周围看一看也没有屠场,为何这里有杀生的东西,这种不疑为我杀者,叫做三净肉,在戒律中是允许食用的,佛陀住世时,提婆达多认为佛陀老了,佛的领导权是属于释迦族的,因为提婆达多也是释迦族呀!所以,那时自己想佛陀老了,应由自己来继承佛的领导权,将领导僧伽的权势掌握起来,不要落入别的种族(当时印度有四大种族)手中,所以,他自称是新佛,然后向佛陀提出五项苦行的禁戒,其中有一项是要求佛陀制定严禁僧伽吃肉,佛陀不但没有接受这种建议,并且又说:“僧团在可以选择的状况中,不妨依照自己的意愿取用食物。”所以,佛陀否认僧伽一定要吃素食,并不强制要肉食或素食,也就是说佛陀并没有强制一定要素食,佛陀没有作这样子的硬性规定,因为印度的沙门是过着出家托钵的生活,不像我们中国佛教,自己有大寮厨房,有厨房可煮饭烹菜。佛陀未成佛之前,印度的宗教已有托钵,就依托钵生活,佛陀成立僧团之后,是以托钵生活,他的弟子也是过托钵生活,所以,佛陀是按照印度沙门日常的生活方式而行,并没有限制他的弟子一定要吃素食还是要吃肉,何况,佛陀教导弟子们,告诉弟子将食物看成药石,用来治疗我们这饿病而已,或者吃东西看成像拿油沾这部车的车轴,让这部车的车轴能滑润。所以佛教能藉此色身来集中精神,悟佛陀缘起甚深法,目的仅是在支持身心的负担,并不是为了什么去吃,只是为了支持我们身心的负担,藉此健康身体来修行,向上走到解脱之道,并且将我们解脱之道介绍给别人,让别人知道,使别人也同样能由这么好的方法达到解脱烦恼,免受长期生死痛苦的轮回,因此,吃东西重点只是在滋润色身需要而已,并不是有其它目标。 至于托钵的行止,更是以宁静安祥的身教,来教导世间的众生行的威仪。当时没有为了要满足贪欲而吃素食或吃荤的困扰,所以随处乞食,走到哪里乞食到哪里,乞食到哪里就吃到哪里,怎么可能说今天我要托钵,你就拿素食给我吃或指定用肉来给我吃!这是不可能的,佛陀当时的戒律没有这样子的。既然我们托钵就要上乞法,下乞饮食养色身,也是让众生培植无上的人天福田,不可能说你让人有布施的机会,还勉强别人一定用素食或荤的?这岂不是变成障碍别人布施的机会和因缘了吗?况且解脱之道与头脑所思惟及我们心里所忆想都有相当的密切存在,但是嘴里吃的跟我们胃所装的与能否解脱并没有什么关系,这地方,很多人有时还起怀疑,吃素食最主要是培养我们慈悲的道德观念,但不一定吃素食的人都有慈悲心及道德观念,更不能说没有吃素食的人就没有慈悲心及道德观念。这虽然不能这么说,但是你吃素食,你时时提醒自己是吃素食的人,也就是说在观念当中,藉此因缘来帮助提醒自己,让你增加内在修养与对业力因果轮回认识更深,所以不论是吃素食或吃荤的人,他内心的慈悲是没有分别的,这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关系,并不是因为你吃素食,就会慈悲,没有吃素食的人就没有慈悲,并不是这样说的,也不是所有吃素食的人才是修行人,只有吃素食才会修得很好,才有道德,才有慈悲心,若是以吃素食来对一个人做论断修行的高低,认为这个人吃素食就是修行,吃素食就有好坏之分,这个人吃素食就有道德,没有吃素食他就没有因果道德观念,这样是不对的,怎么说呢?牛、羊、鹿、兔等等,都是草食的动物,它是完全素食者,比我们吃得更清,那它们的修行又是如何呢?它们的心性又如何呢?其实吃素食或吃荤,是在于我们的心是否平静。 心的平静是因为有智觉和正法来控制,也就是时时刻刻有明觉,用佛陀所说的内观方法来控制我们的心。所以,靠你内观的修持,对法体证深浅,不是吃素食而来的。我们可以看看吃素食的动物,它们的心性也没有平静,并不是说草食动物,它没有经过修行,没有经过弘法,也不用什么意志内观,那么它们的心很平静,那这样我们可以说与吃素食有关系,可是并不是这样,平静的心是运用正确方法修持而来的,不是吃素食、吃肉、吃荤吃菜的差别。简单说,心的平静是靠你如法修行而来的,并不是靠吃而来的,当然如果我们能发心吃素食,是非常好的,在我本人的立场上,我也提倡吃素食,包括自己也吃素食,二十几年来吃素食,我也没有分别在吃素食、吃荤,这本身是自然的东西,只要吃得营养对你色身够就可以了,不是我们在吃的问题下功夫才叫做修行,也不是在吃的方面下功夫,我们的心就能平静,这是不可能,当然,吃素食是好事,我们应该提倡,来鼓励别人吃素食。若是大家都吃素食,那是很好的,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证悟阿罗汉的圣果,阿罗汉圣果者已经不必再所谓的谨慎内观,或专心修持,他都不用这样,他平常就自然了,因为他已经没有执着一切,他们做事情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会做事情当中又产生颠倒,或被他的贪嗔痴所感染,将来也没有沾粘执着,甚至涅槃也无所执着了,因为他们已经认清宇宙的真相是缘起,已经体证到了,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这境界,所以必须时时刻刻内观,依佛陀的正法行持在八正道当中。并不是说吃素食或研究吃的事,这样就能达到心的平静和没有忧悲苦恼,不可能的,这是我们随时可以试的,也随时可以想的,并不用等到死才知道,这不是标新立异,很多人说:“大愿师说的话跟别人不太一样,他就是在标新立异嘛!”没有关系,若是你有心研究,以后就知道是否我本人在标新立异,每一件事情当下你都可以去思惟体证。我们说话并不是为了要争辩,真理也就是如实,本来也就是这样,但最重要的是说,因为我们自己最初修行尚未达到阿罗汉者,所以每一件事情随时都可能会影响你的身心,对你的行为,对你的思想,都有相当的关系,我们初修行者还没证到那境界,我们未证阿罗汉,就必须随时来观察,随时观照“什么是什么的因,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果。”我在法语里说一句话:“我们做一件事情要因果同看。”现在生活丰富、富裕,又是化学、农药污染泛滥的工业社会,吃素食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康,又可以减少别人杀生,这种美德是非常好,大家都能提倡吃素食,这是很好的,何况吃素食也是戒杀精神进一步的具体表现,你能吃素食,大家都能吃素食,那么社会上杀生、杀动物的机会就减少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吃素食,一起来吃素食,但是千万不要误解吃素食就是修行,没有吃素食的人就没有修行,佛陀他没有这样。佛陀随顺弟子的需要,尤其我们寺院本身有大寮,自己能买菜,信徒虽然买菜来供养,他不可能买鱼、肉给你,所以我们可以尽量吃素食,但是再提醒各位,虽然吃素食,我们仍须注意身体的营养需要,千万不要简单吃一吃,吃酱瓜,吃花生啦,以现成花生简单应付一下,吃得人一直消瘦下去,营养不够会产生身体生病,惹出后遗症,反而让人毁谤,身体不健康,全身都是毛病,精神怎么集中呢?你若不能精神集中,又怎么去悟那么深的缘起法呢?怎么思惟呢?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吃素食简单吃一吃就好了,也不要为了你自己勉强来吃素食,因为如果家中有十个人吃荤,都没有人吃素食,只有我坚持要吃素食,或家中没有吃素食的环境,你自己一个人勉强去吃会影响大家而产生痛苦,不如你吃三净肉就可以,不要去勉强,但是你若是受菩萨戒的人,最好能持素食,若是受五戒的人或你没有受戒吃素食,我们当然也很赞叹你,但如果环境不允许的话,我们自己也就不要过于固执、勉强,勉强反而产生内心不安以及跟别人不能和乐,让别人说我们佛教是执着、是怪人,而是取择你所需要的中道最为重要。所以,吃素食和修行证道没有直接关系。但千万不要故杀。故杀说到这里,若是不能说到很圆满、很清楚,希望自己再去研究,因为大愿不是专门研究戒律的人,所以,对戒律也不是有相当的清楚,只不过依我所了解的,并提出一些经论引用和各位做研究而已。
现在来说五戒第二条戒偷盗戒,偷盗就是“不与而取”的行为,就是说没有经过允许而去拿他人之物的行为,就是偷盗,偷盗戒的犯戒,也有轻重之别,轻罪和重罪之别。若是违犯具足六个条件者,便成不可悔罪。一者他物:他人的财产。二者他想物:想这是别人的东西,明知这是别人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三者盗心:你有起个偷盗念头起来,亦即存有偷盗的预谋在先。四者兴方便取:假借种种方法达到偷盗的目的。五者值五钱:这值五钱是当时佛陀制戒的,这值五钱,我们是怎样来衡量呢?我们照常提出来解释一下,偷盗之物的价值依当时印度的价值为五钱,这也是佛陀比照当时印度摩羯度国的国法(国家法律),依照当时摩羯国的法律制,偷盗价值五钱以上的价值物者,就判犯死罪,对偷盗戒非常的严,你向别人偷拿值五钱的东西,那你就犯死罪,所以,佛陀也制定佛弟子偷盗值五钱以上价值者,亦成重罪不可悔。六者离本处:将所盗的财物,所偷盗的东西,离开原来的位置,让主人找不到,其中包括移动位置,变动形态,变动颜色让主人找不到,凡是恶心使物主损失财物者,都该称为离本处。自己不去做派人去,或自己去拿取别人的财物,皆为偷盗。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未经同意取得别人的财物都是偷盗,你偷取别人的东西,价值五钱以上者,即成不可悔罪,所以,佛在中阿含经十五思经里说,若有故意造业,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意造业者,皆不必受报。 身故作有三业,三业就是说:杀生、不与而取也就是偷盗、邪淫。口分为: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为:贪、嗔、痴、邪见,这也是佛陀所说的身、口、意造业。自不做恶业,恶业何有生呢?是依男女在家、出家,常常勤修慈悲喜舍心解脱。阿含经思经里这段就是在跟我们解释,我们时时刻刻要思惟,故意做业必受其果报,所以,身的行为、口的语言、意的心念,三种业中,以我们意业的影响最为深远,为什么呢?因为故意做业必须经过你内心反覆思量,我故意要做什么事,我要去偷拿,我要去杀人,我要去骗人,都要经过你自己内心思惟,由你内心的意识产生记忆,就是在这个记忆中,对自己的习性恶业产生长养,比较深刻的缘故。所以经中所举例的包含了身、口、意十种的恶业,恶业中时时刻刻以贪、嗔、痴以及错误观念邪见,也就是邪见“痴”的一类。在这三种中哪个影响我们最深远呢?最深远的是你的心念。佛陀在增阿含经七十二有说:“虽为极恶源,悔过渐复薄,是时于世间,根本皆消灭”也就是说你假使犯错,坦承你错误了,并时时熏习不去犯错,在这时间上加长起来,那么我们的业根本会消灭的,他又说:“莫为父母、妻子、沙门、婆罗门施行于恶,皆为其恶行;”这段经过也就是这样,怎样呢?因为波斯乃王,他当时为了要争夺王位,杀死了很多同父异母的兄弟,亲近佛教之后内心感到不安,过去的杀业使他内心不安,而来问佛陀,他在佛陀面前忏悔,因此佛陀为他说这段经,这个意思就是为恶不管理由有多么多,也不管你是为自己或是为什么事情的缘故,你受的果报终归还是自己的,别人是不能替你分担,因为恶行会造成内心的不安,也长养自己为恶的习性,若是知错发自内心真诚的忏悔,能激发你自己时时刻刻离犯过错的决心和毅力,经文有说:悔过可以使恶业影响力随着时间的长短而渐渐的转薄,甚至完全的消失。时间到了,我们下星期再继续讲下去,祝福各位身心轻安,下礼拜再见。
“他人过犯,非真本意,业力障故。菩萨行者,必行悲心,心包太虚,不加恶意,识缘助之。”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四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晚安。
我们前集说到偷盗,若是你犯戒后,从内心流露真诚的忏悔,忏悔以后你不再去犯,那么时间一久犯罪的习性,便会随着你改过的心态,慢慢的消失,而你的罪业也会随着时间慢慢地淡薄。偷盗戒就是我们要这样东西,没有经过主人同意,而你去拿取,这是犯偷盗,不论用什么手段骗取,包括抢、强、偷、霸占、甚至借来占为私有,凡是具足以上所说,这几个条件者都属偷盗,皆成重罪不可悔,偷盗重罪就是说:去抢、去偷、去骗、向别人霸占、向别人强取,这种属于重罪,不可悔罪,除了不合理取得之外,其他都可以谋取。就是说用不合理手段,去谋取他人财物,这都不合法律的制度,等于就是犯了偷盗。其中还包括不得走私,像现在社会走私很严重,他不知道走个私之后,危害了社会多少的家庭,为了暂时的走私却破坏家庭,导致社会混乱等等,真恐怖呀!可是你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夺取自己暂时的财物,你花费在喝酒、赌博,钱花完了,不知道你走私了这么多毒品,害了多少家庭,害了多少人堕落下去,包括家庭的破裂、社会不安等等问题很大,所以佛陀当时除了禁止不得走私之外,也包括不可卖淫。所以抓鱼、打猎、做酒、屠宰业、贩卖毒品、走私,包括赌博都不可以,这是违犯道德法律的事,我们千万不能做,除了这些不能做的之外,另外其他可做的正当职业,正当的买卖还很多,也可以做正当的耕作。不论是地面上或水面上的或是水中、高处、低处、树下、空地、动物、植物、矿物或行动中或静止中的一切财物,不论是私人的,公家的或是佛教的,或是属于某某团体的,只要它有所属主权者,皆不得偷盗。意思是说,凡是这东西是属于有主的,我们都不能拿,去拿者为偷盗。 盗戒的范围,包括损坏他人的财物在内,如果存心使别人的东西白白损失者,这也都包括在偷盗戒律里,不论用何种手段,只要有造成损害的事实,若损害的财物有值五钱以上者这是重罪不可悔,损害别人的财物或拿取别人财物有值五钱以上的价值者,这是属于盗罪,重罪不可悔。所以,盗戒的轻重分别有:价值五钱以上者,是重罪不可悔,你拿取别人的东西有五钱以上,包括五钱的价值,这是重罪不可悔。假使你偷取五钱以下,这是轻罪,中罪可悔,这有分轻重差别。不论你用什么方便来达成你偷盗的目的,这都属下罪可悔,但若是漏税或损坏,罪责与偷盗是同类,也就是你损坏别人值五钱以上,或是逃税有价值五钱以上者,都属于偷罪,重罪。你所做的一切在佛陀所说的教戒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掩饰偷盗,不可用什么藉口来掩护偷盗,比如说:肚子饿、生病、天灾人祸、为了孝养父母、奉侍师长、为了让儿子吃、孝养妻儿,而行偷盗,一律成罪。不能说今天为了孝顺,父母亲生病,我不去当贼是不行的,这有犯罪吗?照常犯罪!佛陀说这照常是犯罪,一律成罪,如果真有困难可以向别人乞求,受人欢喜自愿布施者则无罪,像现在假的出家人,都在街头巷尾托钵,穿个出家服很简单,花钱去买就有了,佛教界也没有一个规律说非出家人不能穿这种衣服,这种衣服属于礼服,我们中国设立的一种礼服,凡是穿这种礼服的都说这个是出家人,这样而已,并没有一个法律明白规定在家人不能去买这种衣服,只要你有钱去买这件衣服穿着,买一件袈娑,袈娑又不是佛教才有的,别人有钱去买就可以穿了。有一次,有一个佛教徒的警察,发现菜市场有一个人,他坐在警车上看见一个出家师父在那里托钵,就把窗户摇下来跟他合个掌,这个托钵的师父,外表看起来是师父,但是看起来很像出家师父的这个人头怎么低下去,因为他们的眼睛很锐利,咦!这个人有问题,怎么有问题呢?因为平常正当的人,我们跟他合掌点头,他会很高兴的回应,但是看他举动有点心虚的样子,于是他就叫他的同事将车开回来,然后看一下,那个人已经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们就开始找,结果在菜市场的厕所里找到就问他说:师父为什么你看到我会害怕,你是不是有问题,一直盘问他,才知道他赌大家乐输钱,欠了人家很多钱,所以去买这套衣服,自己就用香在头上烧戒疤,烧完戒疤后他去托钵,后来要把他送法院,就带他去询问附近的人,但却没有一个人说他受骗,都说是随喜给他的,因此无法将他送办,所以这个问题是说,虽然你去向人乞求,但是别人高兴给你,现在社会法律上并没有一条可把他送法院判罪的法律,欢喜情愿的布施却变成这样,产生外面很多人误解,认为外面托钵的都是佛教界的人,往往把这个问题推到佛教界里,这也是使得真正佛教被人误解的地方,甚至有的人托钵时,专门利用人慈悲的心态,包括去骗人的也很多呀!个案也是很多呀!曾经有一个人跟我说,他去菜市场时看一个人在那里托钵,他就将买菜剩下的五十元放下去,放下去后这个出家人就开始一直跟着他走,跟到他骑摩托车的地方,就跟他说:“哇!今天我看一看你是最有福报的人!”他说:“怎么说呢?”这位出家人便说:“我们寺院让人认捐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手,全部让人认捐完了,我还留五只,一只十万元,这五只是找有缘的人,有智慧的人、有福报的人才有”,就半硬半软的一直跟他纠缠,他说:“我身上没有带钱”,那人说:“没有关系我跟你去银行领”,他也分不出这个是真出家或假出家,就去领了十万给他才发现被骗了,我感觉到类似这种的情形很多,假使你真能确认,我们就没有话说,若没有的话,你这种慈悲,将会纵容社会上犯错的人更加有机会去犯错,所以偷盗别人的东西包括利用这种没有根据的事实骗人,也等于是你用不正当的手段骗人,都是偷盗,为了养我们的身命,而去违背八正道中的正命和正业,这都属于偷盗,说起来这偷盗罪实在很严重,不要认为骗得来就好了,要骗人一定要先骗我们自己的心,要去骗别人,一定从自己的心先想一个我要去骗他的心出来,这样怎么能走出自己的业力呢?走不出自己业力的果报、因缘成熟时果报还是在的。曾经我亲眼看到,在慈莲寺草创初期,还只是铁皮屋(矮房子)时,那时经济很不好,不像现在有得吃,当时寺内有个木制的功德箱,让人随喜布施,我刚好睡在铁皮屋大殿旁边,我听到有人撬功德箱的声音,起来时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妇,一个在外面把风,一个拿个铁锤将功德箱撬开,把钱藏进夹克里,我亲眼看到呀!看到时我又能怎样呢?他也是装成一个佛教徒的样子呀!看到后我咳了一声,他瞪着我看,连功德箱的盖子也还没有关,我藉机会跟他开示:“年轻人应努力工作赚钱,千万不要走偷盗路,假使你真正需要,先向人借用等到以后有钱再去还人家,这是没有犯道德因果的偷盗戒,不受别人的同意偷三宝物,这罪很重的,这是十方布施来的东西,布施这么多,你偷走,简单说欠了这么多人的债,你要怎么来还呢?”两个人听我说完后便起身一齐跑了。我也没有跟他说什么,我希望藉此机会点化他们,结果三年后,我做法会时看到这对夫妇来,不是偷盗了,而是很虔诚的来参加法会,所以世间的事实在是很多呀!有时这些犯了戒的人听你开示后会改,有的不会改,会改是很好,不然你将他抓去关也没办法,出来之后也是一样当贼,会改的人只要你说两三句,他回去良心发现后,他就改过了,社会也就不用铁窗做一大堆了。但若是借用而不还者,侵占为私有,也是犯了偷盗罪,但是在偷盗戒之中,也有有关开缘的,如误认自己所有物而取,也就是说自己看错,是误取东西的情形,这东西不是我自己的,但是误认为这东西是我的,其实并不是我的,因为跟别人的东西在外观上都是一样,错认为自己的把它拿回来,事后发觉不是,呀!这东西不是我的,把它拿回去还人,这种是开缘。或是你的精神受到打击刺激,精神失常无法自己做主去跟别人拿东西者,这种无罪。 偷盗戒介绍到这里已经说很多了,若说得不清楚,自己再去研究,但是千万不要研究戒,反而被戒绑死,而是要重视戒的精神如何运用,不要拿绳子来缠死自己,认为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一天到晚变成烦恼重重,这样你持戒一段时间后若放弃,反而会比以前更变本加厉。这是你持戒不走中道,不了解戒的精神,像我们做一件事太过于积极,一段时间后却放弃了,这是不好的,所以最好是走中道。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法律认定的,都称为邪淫。佛陀制戒是允许在家弟子,正式夫妻间正常生活,但是禁止非夫妻关系的生活,以免社会造成不安以及教团的复杂,这是佛陀当时制定的,如果大家按照这规律的话,那么社会就不会有桃色纠纷的问题一大堆了,事实上,人间的和乐与夫妻男女正常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如果维系正常夫妻生活,没有乱淫,就不会带来感情问题,严重的会演变成家破人亡,造成社会悲剧,为了感情自杀,为了感情的问题而杀人报复等等的事情太多了,若是大家能深入了解佛陀所说的五戒,是非会减少很多,人人能在安乐中生活,自古以来有很多悲剧都是出自不正常的男女关系演变而来。越看这个社会越有问题,有关男女不正当关系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果人人都能安份守己,在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中不乱邪淫,那么家庭、社会的和乐就不远了,如果无法做到这样,那么社会永远都在乱,家中的纠纷一大堆。一个能持守五戒的人,先生、太太都不用太挂虑,今天太太穿较漂亮出去,做丈夫的也不用烦恼说:“嗯!今天我太太穿得这么漂亮,是不是外面有问题,是不是外面有约男朋友?”疑东,疑西,甚至跟踪等等或是稍微一些怀疑的事,就发生家庭纠纷,若是大家能持守这不邪淫戒,太太要出去先生不用烦恼,先生要出去太太不用顾虑,不要说今天太太看先生穿了一件西装,打个比较花红的领带,皮鞋擦得亮一些,晚一点回来就问:“你今天几点下班,为何到现在才回来,这段时间去哪里?”像刑事办案一样,引起家庭纠纷家中便不会和乐,大家若持守这不邪淫戒,先生晚下班因塞车等等影响,回来跟太太报告一下,事情就好了,不会导致大家无法互相信任。若大家持守不邪淫戒,那么家庭、社会都和乐,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然的话这社会感情纠纷会越多,感情越开放、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可从报纸,新闻等等,听到或看到发生情杀、奸杀、强奸、诱奸、和奸的家庭问题,可以说非常多,不但破坏社会和乐、破坏家庭,还害了下一代子女,这实在恐怖!还害了下一代,影响下一代的青少年。佛陀为了这个世间社会及家庭的和乐,所以制定在家男女信徒不可邪淫,以免造成身心的不安产生痛苦,为什么邪淫会造成身心不安呢?丈夫在外面养个细姨(小老婆),养个细姨后,提心吊胆,而太太在外面养个男人,跟他发生男女感情纠纷,犯了邪淫戒,怕对方到处宣扬,事情泄漏出去,内心不安,一些小事情就提心吊胆,那么你怎么有精神修行呢?哪有精神做事业呢?哪有精神教育子女呢?所以,这种的邪淫问题,引起很多痛苦和不安,虽然往往是一时冲动,但是下场是很痛苦的。所以,我时常开示我们常住住众包括在家居士,凡做一件事情要因和果同看,你种下这个因以后遇缘会成就什么果,要不然,你只是说持戒,持戒,嘴巴有持戒,但内心不知因果观念,你若了解在做的因当中,以后会成就果那么你就会慎重考虑了。 邪淫戒具足四个条件成重戒罪不可悔:第一非夫妻,也就是没有授证为正式夫妻的一对男女。第二有淫心,见色起淫念的心。第三是同性恋,这一条问题很重要,现在社会很多同性恋,同性恋也是犯邪淫呀!这也是犯邪淫戒,你看,佛陀当时就发觉社会以后会有同性恋的产生,所以制定一条戒。第四是造成事实,造成行淫的事实,这都是犯了重罪,即成重罪不可悔,若是受五戒的信士,持五戒的信士,除了正式的妻室之外,与其他女人行淫,或是在家持戒的优婆夷,跟先生之外的男人行淫,都属于犯戒,重罪不可悔。如果在我们行为当中,犯了以上的四个条件,这样都是重罪不可悔过;若是男女双方发生了感情纠纷,但是没有犯邪淫,这是中罪可悔;起了欲心而未男女行淫,犯下罪可悔。在家居士,除了自己正式结婚的丈夫或太太之外,不得和任何男女发生肉体关系,否则就犯戒,所以,佛教说戒,是否犯戒主要在于你的心念,如果你没有邪淫之心,就不会主动犯邪淫戒了,都由我们的心念开始起个欲望,这种欲望的心态,你才犯了邪淫戒。假使万一被强暴或是被奸污强奸,是被人用暴力手段而你自己本身无法做主或反抗者,且你没有受乐。这样虽然你被强暴,但你没有破戒,因这不是自己要的,是不得已的。佛陀时代,听说印度有一些比丘、比丘尼已经修到很好的境界了,有的人已经达到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就是断除一切忧悲苦恼了,所以当然他没有贪嗔痴了,他可以说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的意思),或是因为他在病中或是有其他特殊的原因,不能反抗而被淫女以及被暴徒强暴,印度有这个现象呀!但因为阿罗汉他已经离欲,断无受乐之境了,他没有感觉到什么,没有受乐之境了,所以这种是没有犯戒,像现在很多人被人强暴或是被人拿刀押着强暴,这都没有犯戒,在我们这里可能有男众去强暴女众,但女众强暴男众倒是少见。如果是被强暴,非自己乐意的都没有犯戒,以上所说的是开缘。 邪淫范围除不准与非夫妻间发生男女关系之外,即使是自己的夫妻也有所限制,不是说夫妻就没有限制,比如:佛菩萨纪念日、每月六斋日、父母生日、兄弟姊妹眷属死亡的日子,最好不要行淫,这种行淫都是犯邪淫。邪淫的罪过也有分为三品,与母女、姊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犯上品大罪;与夫妻之外,非夫妻间男女邪淫者是为中品罪;与自己太太非时非日行淫者犯下品罪,所以,以此三品轻重来分别下堕三途,地狱、饿鬼、畜牲。在一切邪淫戒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最重。所谓净戒者,也就是已经受了比丘、比丘尼戒,或是受了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戒者,已受过这种戒的人,乃至受八关斋戒同日受戒的信女信男。破净行戒亦称为污染了梵行,污染了别人的梵行,但须是第一次,若是过去这个人已经犯过这个戒了,假使他已受过了沙弥、沙弥尼戒,却这样被人破戒了,这就不是第一次,然后你再次跟他犯淫,这就不是破净戒,但为邪淫罪,虽然不是破净戒,但事实上属于邪淫罪,若没有受五戒而破他人的净戒者,虽未受佛戒,而没有犯戒罪,但其永不得求受一切佛戒。所以,不要说我是没有受戒的人,我又不是佛教徒,我去做坏事情没有关系,嗯!这并不是这样子,所以有个受戒罪和性罪,有说过了,戒罪可忏,性罪不可忏,如果你有受戒,你犯错只能忏戒罪,但是你犯错的事实,你就不能因悔过而消灭,只能忏悔以后不要再去做而已,因你做这件事已经成了事实,不能收回来了。所以,若真正犯戒者,是会被抛弃在佛法大海外边,也等于你有这种行为,不检点不改过,你就无法来学佛,永离佛法,所以称为破净戒者为边罪,被弃佛法旁边的边罪,邪淫戒除了以上所说之外还有很多,无法解释得很详细,比如说:不得说粗鲁的话,包括不得说一些淫欲杂语,让人听了心理会起欲念等等,一些引起人去动邪淫的心念和动机等等的细节,都属于邪淫戒里,这也都和邪淫戒有牵连,所以希望各位时时刻刻要自摄心,邪淫戒说到这里,大家若能专心一意守护,不犯邪淫,社会就和平安乐,每天就不会为了社会桃色纠纷的事情很多而来烦恼,如果每天担忧桃色纠纷你要怎么去修行呢?简单说,家庭都不会和乐了,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你怎么会有安定的身心来精进,悟佛陀甚深的缘起法呢?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再来说妄语戒,妄语是指虚妄不实语言,现在社会不安,妄语的祸首最大,比如说:诈欺罪、支票跳票等,处处从妄语产生,由个人到家庭、社会与国际之间都充满了妄语的话,就会引起社会、世界的不安。你对我说妄语,我也对你说妄语,大家都在妄语生活当中过活真可怕呀!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变成用妄语互相来你骗我、我骗你的过生活,这种生活要怎么过呢?彼此互相欺骗,用欺骗达到自私自利的目标,殊不知要骗别人前,必须要先骗自己,因为想要骗别人的动机,是从自己妄想心而生的,你要骗人妄想心就生出来了,假如我今天骗了一个人,以后若再遇到这个人,心会碰碰跳提心吊胆,心想:“这个人我有骗过,是不是我骗他,他已经知道我骗他了?”是不是会这样呢?所以我们的心就会不安。虽然现在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但也正因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妄想的层次也随着社会进步而提高,这种妄想演变,便我们时时刻刻只为了达到自己的自私自利,比如说:文字做为妄语的媒体,科学进步造成越来越多的影响,因为科学越进步,让你做妄语的机会越多,过去是用嘴说而已,现在不是,你说妄语写一句话或经过录音机录音带扩张出去不知骗多少人?所以,科学一发达,这个妄语戒不守,罪业越来越严重,过去只有一个骗一个,现在一个可以骗几千几万个,是不是这样呢?没有几百万人至少也几十万人看你骗多少人,罪业算起来看有多重!所以说话一定要老实,千万不要用妄语来骗取别人对你的尊敬,对你的供养,这种都是罪业很重。每天报纸媒体里,都可以看到呀!像是广告类等等很多都可以看得到,所以,多病的世界社会也就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医治,要医治它最好是大家来持守五戒,社会这个病就都没有了。 妄语在佛教的说法,分三大类: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大妄语若是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者,即成重罪不可悔过,第一所向是人,对人说大妄语。第二是人想,认定对方是人,而不是非人,非人现在没有了,戒律这样说,我不这样说是不行的,非人就是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之冥众叫做非人或畜牲。第三欺诳心,蓄意行使,骗对方的心态。第四说大妄语,自己未证圣果者,自己未证果位却欺诳说已经证某某果位了,你来供养我功德最大呀!欺骗自己,其实自己没有,但是你欺骗自己,未得四禅定,未得果呀!还未学到那种境界,却说我已学到了那种境界,你要来供养我,你供养别人没有功德,供养我功德最大,这种罪是大妄语。所以一个人若这样时,就算别人不知道,你自己也知道,哦!我现在有看到鬼来,神来,菩萨来等等,我已学到某某层次了,这个就是不知道妄语的定义,全部是你自己所讲的话,到底怎样你也不知道呀!可是你本身就乱讲,甚至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所讲的是什么?所以妄语很多,我们若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否则知道说不知道,不知道说知道,这都是妄语。明明知道可是你说不知道,明明不知道你说知道,看到你说没有看到,没有看到你说有看到,没有感觉到你说有感觉到,有感觉你又说没有感觉到,听到你说没有听到,没有听到你还说有听到,所以叫做自欺欺人。凡是存心骗人者,你有存心骗人的话,不论是运用何等手段达成妄语的目的,即成妄语罪,就是犯了妄语罪,借用别人互相标榜,这也是妄语罪,甲说乙是圣人,乙说甲是圣人,为了取得别人供养,取得别人对你赞叹,就利用别人说你学得多行,以此手段使第三者不知而恭敬供养,其实自己是不是圣人自己心里有数,这种都是犯了大妄语罪。但若是为了护教或维护众生,可作方便妄语,比如说:看到别人追杀,这个甲要杀乙,乙跑过我旁边,甲来问我:“某某人,你有看到某一个人跑过去吗?”你不可以说有,要说没有,因为你的动机是要保护他的,出于要保护他的慈悲动机,所以千万不要看到甲要杀乙时,你有看到乙躲在哪里,当甲找不到时,你却说,乙在那里啦!因为我不能妄语呀!因为我有看到呀!有不能说没有呀!所以在此处一定要知道,千万不要为了你自己不了解戒,变成害死了一条生命,虽然你知道他躲在哪里你也不可以跟甲说,有看到不可以跟他说有看到,虽然有看到但你可打个方便妄语说没有看到,就是说:为了利人救人的妄语是无罪的,为了利人救人的动机,并没有威胁别人,也不是为自利的,为了救人利人妄语都是无罪的;虽作大妄语但因言词不清或对方不解者,就是说你虽作大妄语但你说的别人听不懂或不了解,不会被你所说的影响,是犯中罪可悔,假如向天人、鬼神做大妄语者,戒中也这样中罪可悔,若不解者犯下罪可悔,向畜牲作大妄语者,犯下罪可悔,如果不以大妄语骗人者,一切欺诳,皆属于小妄语,皆为可悔罪,妄语之中也包括了两舌、恶口、绮语,虽犯,不失戒,但犯可悔罪。 两舌是挑拨离间,现代人犯两舌也是很多,现有福报他不会把握,以福培福,藉此机会来修行,体证佛陀所说苦、空、无常、无我,断离一切忧悲苦恼,反而有空闲时就东说西说像长舌妇,我时常开示一句:“口语不离一切法”,修行人要口语不离一切法,在一起时不说法却东南西北乱说,没有的事说一大堆,这都是犯戒,也可以说每天都犯两舌的戒。恶口:就是开口就是骂人、毁谤人、攻击人等等刺激人、刻意讽刺人的语言都是。绮语就是花言巧语,说一些花言巧语,情歌艳词等言语。所以妄语之中大妄语罪,除非是不知业力的人,不知道因果业力,不知道忏悔的人才会来胡言乱说,不知因果如影随形,知道因果的人是不会乱毁谤人的,他是不会乱说妄语的,因为毁谤越重本身所得的罪也越重,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其实,真正修行人口语是不离一切法的,他不会乱讲话,修行若没有自己亲身证得初果(断除我见、戒禁取见、疑,这都称为初果)我们普通凡夫,初地修行凡夫是很难做到不妄语戒的清净,你不要说持妄语戒简单,持五戒有人说很简单,在我本身,我不敢说五戒持得很清净,往往当中也会犯,所以不要说持五戒简单,现在受五戒、菩萨戒在家居士有多少,你知道吗?一次都好几百人好几千人,结果看一看每天都在犯五戒,那么他受戒的动机不晓得要做什么?只是要得到一件披衣,共修时排最前面,自不知他去受戒,又多犯了一条戒罪,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多犯了一条戒罪!你想想看,不懂的不知道怕,真懂的才知道,希望我们要受戒时,一定要知道受戒的动机就是守戒,千万不要认为我去受戒,得到一件披衣回来,共修站在前面比较大方,哦!现在求大方,以后死了因果报应也较大方,大家要了解,我们修行时时要检讨自己是否犯了口业?若犯了立刻马上忏悔,经过时时持戒提醒自己,一天、二天、三天以后变成大自然了,你就不会再犯这条戒了,清净妄语戒总有一天你就可达到,若认为没有关系天天原谅自己,一直原谅到你死了还在原谅,你没有一项持守得好。必须时时刻刻在你心里,觉得不对了,就马上改过,发现立刻改过,妄语戒说到这里。
现在来说饮酒戒,这个饮酒戒是佛教的特质,别的宗教饮酒戒比较没有在说,为什么呢?因为五戒前四条戒其他宗教都有,比如说:在印度信徒最多的宗教叫做耆那教,耆那教也有五戒,他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和离欲,我们五戒是不饮酒,他是离欲。瑜伽派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同相,但是饮酒没有,不一样的就是不贪。基督教也有五戒:勿杀、勿盗、勿淫、勿妄证、勿贪他人之所有。其他宗教有五戒的也很多,但是只有佛教有一条不饮酒戒,其他都没说不饮酒戒,怎么说呢?这是佛教的特质,由以上我们比较其他宗教,我们就可发现,其他的宗教大都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不淫,只有佛教有不饮酒的特质,其他的宗教都没有这条戒,戒酒的戒,我们佛教有这条戒,为什么呢?佛教持不饮酒戒的原因是佛教注重智慧的解脱,如果没有智慧怎么去解脱呢?因为饮酒会使人昏迷和沉醉,酒也是一种毒!它使你脑筋昏乱,不能集中精神思惟甚深的缘起法,且饮酒过量会乱性,产生造恶业,所以佛教五戒跟其他宗教最大不同,就是这一条饮酒戒,包括五戒、菩萨戒,包括沙弥……,只要你走入佛教三皈依以后你就不可以喝酒了,这是佛教的特质,既然我们是三宝弟子就必须戒酒以免乱性,除了不得已之外,如做生意需要,真的没有办法或生病的需要,这都有开缘。我们下礼拜再来说,今天时间又到了,祝福各位时时刻刻持戒清净,持戒越好,福报就越好。祝福各位福报圆满,再见!
“修行是要打掉自己最执着的习性,不可放逸纵欲。”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五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我们又见面了。
我们前集说到五戒的饮酒戒,不管是根本佛教或是后期的佛教(大乘或小乘佛教),其实大乘和小乘,是因为部派佛教才开始分为大乘、小乘佛教,部派佛教以前,根本没有所谓小乘和大乘的区别,都是大乘,但是,不管大乘或小乘都必须持守五戒中的“饮酒戒”,佛教自五戒乃至大乘菩萨戒,都必须有这条戒酒的规范,因为佛教重视智慧解脱,并不是重视创造修功德而解脱,也不是重视你持守修苦行而解脱,重视在中道智慧解脱,五戒之中饮酒戒属于遮戒,因为酒的本身是没有罪恶,很多人认为酒是米做的,酒不是荤。为什么不能饮酒呢?因为酒可以让你乱性,为了饮酒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很多,家庭破裂、社会不安等等,都是饮酒乱性所引起。喝酒时第一杯是人在喝酒,第二杯就变成酒在喝人啦!迷迷糊糊一直醉下去。酒本身当然不是什么罪恶,但是饮酒乱性会导致你惹出了罪恶,所以酒是一种遮戒,为了遮止饮酒乱性造成其他的错,为了避免犯罪,所以我们必须要制饮酒戒,佛教不准饮酒的动机是在这里,饮酒虽然不是犯罪,但是容易使人去犯罪,在经律中有流传一个故事,在迦叶波佛时,听说有一位五戒的信士,一向持戒很清净,有一天从外面回来,因为他很渴,那时有一种酒,没有颜色,也没有什么酒味,一碗水色的酒放在桌上,因为他口渴以为这杯酒就是水,哇!很渴就把它喝下去了。因为他很渴的关系,所以,一口就将桌上这杯酒当做白开水把它喝完,但是喝到肚子里没有多久,酒开始在肚子里作怪,哇!叽哩咕噜酒性开始发作起来了,当酒性发作起来时,由于酒精的刺激,神经系统起了兴奋,茫茫渺渺失去理性,产生一股冲动。没有理性倾向,失去理智的控制,导致连续犯了很多的大戒,犯了什么戒呢?第一就是在他无法控制理智饮酒乱性时,看到隔壁有一只鸭(有说鸭、也有说鸡,都不要管,就有一只属于这种家畜)从隔壁走过来,走过他家,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便把那只鸭抓来,把它杀了,煮熟了吃它。隔壁邻居太太看到自己的鸭没有回来就去找,到隔邻受五戒信士家去问说:“哎呀!我的一只鸭今晚怎么没有看到,是不是跑到你们这里了?”这位误饮水色酒的五戒信土,因为酒精的刺激使他产生了冲动、兴奋,所以见到隔壁太太来找鸭又起了欲念的淫心,在冲动之下把她强暴了,这强暴是邪淫。事后隔壁太太将事情说出来,很多的邻居便合力将这个人抓起来,把他送去官府治罪,到了官府时因为他还在酒醉便开始打大妄语,不承认他有偷鸭,也不承认他有强暴她的罪行,都不承认,这位五戒的信士,只因为误喝了一碗酒,竟然连续犯了五戒,所以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他怎么犯了五戒呢?只因误喝了酒,导致饮酒乱性、窃盗,抓别人的鸭,杀生、杀鸭,邪淫强暴人,又妄语,所以,只为了喝水而误饮酒就造成了这么大的罪业,各位可知喝酒的问题是相当大,虽然喝酒本身并不是什么犯罪,但饮酒之后乱性,可使你造罪,这是事实,所以佛陀才制戒不饮酒。 现在社会因为喝酒乱性而犯罪的人,不知有多少,因为喝酒破坏家庭而产生了很大的悲剧,所以不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应该戒酒,不论你有受戒或没有受戒,对于这个酒戒我们不可以不谨慎,因为饮酒会产生社会的不安,因饮酒乱性而产生家庭破裂的个案很多,怎么说也说不完。佛陀时代也有一个名叫莎伽陀的阿罗汉,他已经达到了脱生死,他对世间贪、嗔、痴、无明均止息了,听说他的神力可以降服毒龙,有一次,在他乞食时有人故意用一碗白色酒来供养莎伽陀,莎伽陀不知道,认为是水而把它喝下去,不久托钵完后要走回精舍途中,已经酒醉躺在那里了,醉倒了,佛陀看到之后,藉这个机会便对他的弟子开示,因为佛陀当时制戒乃是应缘所制,很多是因僧伽里犯什么戒,这条戒会影响大众生活,那么他发现了,便立即制定,然后佛陀藉着这个机会开示告诫弟子说:这莎伽陀他以前可以降服毒龙,现在呢?简单说连一只蚂蚁、癞蛤蟆都不能降服了。由以上两个个案来看饮酒的过患,我们就应该了解不可对饮酒不慎重,饮酒最重要的是怕你饮酒乱性,但是有很多人他会说一句什么呢?“啊!我这个酒量海量喝酒不会醉啦!”这种人最会醉,认为自己最有本事的人,往往最会失误,若谨慎的人就不会,所以很多在家居士在事业上必须要应酬,对酒的问题凭良心讲实在很难,但是,切记!一定要谨慎不可乱性,最好不要喝,没有办法者应该要注意千万不要饮酒乱性。什么叫做酒呢?在四分律中有说:酒者木酒(用果汁做的叫做木酒)、粳米酒、余米酒、大麦酒等等,反正有很多办法做出酒来,有产生酒精让你喝下去会乱性者,我们都解释为酒。那么如何算是犯饮酒戒呢?在四分律中有说,酒色、酒香、酒味,不应饮、不能吃,在十诵律中也有说:饮酢酒、甜酒、若麴、若糟,一切能醉人者,每一口都是犯婆罗夷罪,婆罗夷罪是堕的意思。佛教重视智慧解脱,你喝酒乱性,头脑不会清楚,何况说修行呢?世间事做不好,更别说修行?所以就是堕的意思,不管怎么做,只要你喝下去可以使你乱性、刺激,这种都是犯婆罗夷罪堕的意思,若单独作酒色,没有酒香,没有味道,看起来应该没有酒香已经没有味了,让你喝了不会醉,饮者不犯,所以这一条的意思是要我们了解重点在酒醉、乱性的过患,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饮者无罪,四分律中也有说:以酒为药,这是不犯,像今天我们身体需要,必须要用酒来做药,那你喝了也无犯,所以假使你肉体生痔疮、生疮、生一些皮肤病或者受伤必须要用酒者,你用酒也无罪,所以有很多开缘的地方,我们浓缩起来,是要了解佛陀制戒的精神所在,并不是被戒绑得死死的,否则说一大堆理论做不到,还使人起烦恼,对人没有帮助,反而让人起烦恼,终归一天放弃,为什么放弃呢?哎!反正难试我就放弃了。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持守戒的精神,和了解佛陀所制酒戒的重点是不超越道德的行为,因为你超越道德行为就是犯戒,做事不能违背道德,道德规范也就是戒,这我们一定要知道,佛教是重视实践,以理论来帮助实践,无法实践的理论对我们没有帮助,但是不要别人可以做,我们却无法实践,这样就不对了,五戒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通常有很多人,都会将五戒和十善分别来解释,区分为有一个五戒和有一个十善,也有将十善称为十戒,十种戒,但是在佛陀戒律之中,并没有将十善列为一个戒品,如果说受十戒者,一定是指沙弥十戒,什么是沙弥呢?就是说你剃度要学出家人,包括年龄未到的,全在未受戒之前一定要守沙弥十戒,这沙弥戒建立好,教界里僧伽的质就高,不过现在有很多人住不到三天就想剃度出家,不要说沙弥戒,连出家的意思他也不知道,出家的意思他真的不知道呀!不知道出家的动机是什么,来寺院看到:哇!出家人大家都穿一件僧服,看他剃一个光头,别人都叫他师父,让你看到后感觉很庄严,产生好奇心,要不然就是在社会上暂时看不开、压力大,或是对社会生活感到格格不入有不平衡的心态,当他(她)来到寺院,看到寺院环境很好,大家都满脸的微笑。嗯!他认为这生活很好,那么就出家了,这种对佛教质的提升并无帮助,佛教的僧伽要受人尊重,必须重视质的提升,而非重视量的增加。当然质好、量好这是最好,只求量不求质,对佛教是没有好处的,若僧伽的质都良好,那么任何人看到我们就会尊重,若僧伽的质不好,虽然有很多的出家人,但这还是害了佛教,害了社会,坦白说是这样。所以,沙弥十戒相当的重要,沙弥十戒建立好以后,他要受比丘戒(比丘尼戒)是不难的事,也可以说像一棵树没有把它的根照顾强壮,台风来一下就倒了,若是你把树根照顾得很强壮,那就“不怕树尾刮台风”,所以沙弥十戒是很好的,当初我有一个构想,想要来开一个沙弥学院,也就是不管社会任何人,只要他们对出家有兴趣,就可以来读这沙弥学院(这当时也是圆光佛学院性运法师,包括南普陀一些法师听说我要办佛学院,所以建议说是不是可以来兴办一个沙弥学院)。我当初想,这沙弥学院,也就是说只要僧伽的基础建立好,不论到哪里都不用怕他怎样,基础建立不好,僧伽的素质则会很差,所以沙弥十戒,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十戒,但沙弥十戒的内容,与十善有不同的地方,那么沙弥十戒就顺便介绍: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非梵行,就是不淫,五戒在这个地方是不邪淫,但是沙弥戒在这里叫你不淫,断淫戒这里不一样,第四不妄语、第五当然不可以饮酒,沙弥十戒前面五条和五戒一样,不同的一项是五戒是不可邪淫,因为五戒针对在家居士,所以佛陀制定不可邪淫,但是沙弥十戒有断淫欲,这是不同的地方,第六不着香花,不香油涂身,不要说出家了还挂了一大堆叮叮当当的东西,这后面会说到,在八关斋戒的地方会说到,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第九不非时食,这像受八关斋戒一样,跟八关斋戒一样了,但和八关斋戒分开讲,最后一条就是不捉持,就是不拿金银财宝,这条戒是当时在佛陀时代制定的,但这一条戒现在难以适用,如果说出家人不能去拿财宝不能拿钱,当然这戒律是很好,像印度,或像泰国根本佛教里,有很多出家人出门,就有一个在家居士会给他买车票坐车,但是他们佛教国家坐车不用钱,在我们这里坐车一定要钱,出门若没有带钱,像我在山上,如果要走去莲华精舍,或走去妙音精舍就需要好几天,所以必须要开车,开车必须要有汽油钱,而且出去要吃饭,都需要钱,因此这一条当时佛陀制定的戒,到了现在是很难来持守。 那么十善的内容是不一样哦!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不一样就是在这里,所以和沙弥十戒里的不淫,不一样,第四不能妄语这都一样,第五不两舌,第六不恶口,这会说到,第七不绮语,第八离贪欲,第九离嗔恨,第十离邪见,邪见就是痴,其实这十善它是包含在五戒中间,也可说五戒里包含十善,怎么说呢?我们以上所说的十善,它都包含在五戒里,将五戒拓展解释就是十善了,也就是五戒包含了十善,就是这样。所以五戒十善通常都是连在一起说的,十善实在是五戒分化只是细说得比较清楚而已,离开五戒就无法说十善了,也就是说离开了五戒就没有十善。比如说: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这都是从不妄语中细分出来的,所以修五戒十善就能得到人天的果报,也可说五戒十善能感招人天果报,前面在说妄语戒时有说,妄语戒包含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若说五戒就具足十善,这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五戒具足十善了,所以五戒来配十善的情形,第一就是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妄语里包含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第五不饮酒,不饮酒包含什么呢?因为饮酒就容易乱性,你若不饮酒不乱性,就远离贪欲、嗔恨和离邪见,所以五戒能说成十善,十善也是五戒的细分。因此五戒包含十善,具足十善戒也就是持守五戒清净,就是具足十善清净了。
那么受持五戒有什么功德呢?说到功德,有很多人会说唉呀!时常都在说功德,其实佛教是重视涅槃究竟解脱的价值,并不是重视功德的价值,凡是应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都是佛教徒必须要去力行的戒律,为何还要落入个功德,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佛教它是讲三轮体空,做善事的人,所做善事的对象,包括所做的方法,全部都不可以去执着,简单说也没有所谓的功德,因为你心有想修功德,那么你会感召人天果报,但是佛教重点是在涅槃究竟解脱,并不是在功德价值的观念,我们应该知道,这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也是我们的责任,何况我们既然有经济力量,多做一些利益别人的事,并没有什么,回馈社会嘛!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相当的因缘关系,这在以后还会说到,现在我们不要离题太远。我们应该知道,去做一切我们应该做的事,这也是自己的责任,不应该有求功德的心态,这种持戒行善精神,才是真正学佛,才是真正的目标,所以行一切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该是没有执着在功德,但是话又说回来,在我们初学凡夫来讲,修行有次第,要做到这样的功夫,并不是那么简单,一开始若跟你说没有功德,就有人会将它变成断灭,反而变成断灭法,像很多人不了解佛法,我说觉性随五蕴生灭,那么他认为这是断灭法,他们再创造了有一个觉性不变,有个觉性不变存在等等,若是觉性不随五蕴生灭时,那就不用修行了,修行要做什么?修行是要离苦的,记清楚!修行不是要落入神格化的,我们这肉体的五蕴有觉性没错,但是五蕴消灭后觉性也随着消灭,这是五蕴觉性消灭而已,若是认为还有自性的觉性没有生灭,那么请问这种因缘如何来?自性的觉性因缘如何来?所以这是违背佛陀所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说,如果认为自性的觉性没有生灭,那么根本他的出家或是修行学佛动机,并不是为了离苦,这种误认为另外还有一个清净地方的观念,并不是离苦的修行,有很多人抱持着这种观念,事实上要悟缘起甚深法真的比较难,这是难免的,所以修行不是那么简单,只有这地方就很难了,何况说修行有很多次第,刚初入门的凡夫你叫他修却说没有功德是不可能的,告诉他布施没有功德,帮忙别人也没有功德,他不可能来修,所以凡是任何事情都有次第,学佛也是一样都有次第,世间学问也是一样都有次第,将有功德的观念慢慢引导进入达到三轮体空,这是一个次第的过程,这都是一种修行层次,修行过程我们不可说没有,也不可说不对,由修持三皈戒来做入门修持五戒的准备,以后依次第进入五戒、十善、八关斋戒,甚至菩萨戒,都有一层一层的次第。并不是说你没有经过这一层一层的次第,就不能修戒,就不能够了解修行,当然你可以不用经过这次第完全做到好,这是最好的,但是这已经是果地的人了,既然是解脱果地的人也就不需要说什么戒了,他的心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用持戒,不用说戒,自然他就是按照戒律去行持了。这个戒是有层次,修行也有层次,从持守戒律一层一层的引导,藉由一层一层的引导由浅入深,这样大家才有办法,才能接受,所以从出发点的心态去了解,我们也就不可以否认这是没有功德的,但是只要慢慢体证到佛法的意旨,当然你就可了解,所有功德非功德的心态在哪里。 若是我们持守戒律,在持戒当中再产生个出离的心,出离什么心呢?是出你贪嗔痴烦恼等等的心,执着等等的心,因此可以证得涅槃,也就是说我们本身,从初地慢慢到果地都是个过程,佛教重视持戒,做我们究竟解脱涅槃的资粮,并不是持戒就能得到解脱,这样佛陀只说戒就好了,不用再叫我们生出智慧,不可以认为持戒就可以得解脱,持戒是你解脱的资粮,解脱的助缘,不能没有戒,也不能没有定,我曾听说:持戒修定是傻子,真正先修智慧再来持戒,修智慧以后,你的定和慧自然而然就生出来了。这种本末倒置的说法,到底他是根据什么来说我都不知道。大概书看太多,没有实践,也没有次第,头脑迷糊了才乱说一场,你没有持戒心不安,心不安定如何来开智慧,提心吊胆每天都烦恼。佛教重视消灭你的烦恼,止息你的烦恼,达到究竟没有烦恼,并不是你没有经过持戒,你的心会安,每天吃饱了,做坏事情你的心会安吗?危险哟,稍为动一下,看到一个人眼睛一直看着你就怕了,心想:“是不是我昨天做坏事他有看到,我昨天做坏事情他知道?”那时你的心就会蹦蹦跳了,不见得说你有定,不见得那时你会摄心,不可能,你看报纸在报导,很多哦!年青逞强等到做违犯大事情要把他枪决之前,他不可能有多么英雄,那时两脚都软了不会走了。所以人平常都喜欢赌一口气,那一口气值多少钱?能够好好的来持守戒律,就是最大的自由,也是最大的根本,也是最大福德,所以刚入门的人对福德,我们不可以把它否认掉。如把它否认掉,往往就架空,如果来持五戒只求人天的福报,或是持戒力量比较薄弱的人平常会被环境影响,意志比较不坚强的人,也可以因此不必来堕入三途苦,意思是说我们能来持守五戒和十善,但是你若无法将五戒十善持守得圆满,至少我们持守一、二、三条,随分持、随分得,至少也这样呀!你都不去持,你就没有机会了,随分持,随分得,以后你的果报就随分受。这么好的事,大家最好积极来随分持,最好能持到圆满,即使不能圆满,以你的力量和在你工作当中随分得、随分持。无法持戒的人,他就是因为不了解持戒的好处,也正因我们能随分持,至少我们不会堕入三途苦,若是持戒种子因缘成熟,再更进一步,进而继续超越三界,如果五戒不能每条持守没有关系,持一条有一条的功德,至少以后可以保住你的人身,不要死后落进地狱、饿鬼、畜生,要学佛的机会就难了,是不是这样呢?所以现在我们有正见的种子,假使你这一世能学到解脱最好,不能解脱由你的业力轮回演变产生来世,你一定比别人更好,至少你能保住人身,不用堕落三途苦,持戒那么好,所以持戒至少可以决定你舍此一身之后的人天境界高低,和你以后来出生人间的好坏。了解这种叫做业力的轮转,业力的轮回,我们生死的轮回,现在和以后都不出自己,由于自做自受而产生,没有人可以给你的,也没有别人操纵你,也没有别人替你承担,都是由自己的行为感召一切苦乐,都由一切行为感召一切来世的好坏,当然我们修行不要想修来世,这是最好,因为你想有来世,你就想求生、求存、求再生就落入灵魂种子里,可是我们假设努力用功精进不能达到这境界,我们还是有持一分一分的功德,持二分二分的功德,持三分三分的功德,以后来世的好坏,是你现在所做的一切行为。所以我时常开示,我们认真做事,认真持戒,认真修行,千万不要为以后铺路,假如你只想要为以后铺路,现在没有认真脚踏实地,那么这都无法为以后铺路,都空说而已,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的好坏,完全是依现在持五戒清净多少而定,因为正报若好,依报当然就好,比如说我现在握个拳头,往桌上打多大力,当然我的手就有多痛,打大就大痛,打小就小痛,一定的道理呀!所以,凡事都依自己的行为所感召,现在痛苦的轮回包括以后生死的轮回,全都由自己的业力牵引故,所以能持戒多少,我们尽量持多少,最好能持清净,不能持守清净就认真去持守多少就算多少,这都没有让人占便宜,也不是佛祖得去,也没有什么人得去,我们自修自感受、自修自体证,不用等到时间到叫天叫地抱怨也没有用。
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精神集中,当你精神集中就观察思惟,观照思惟身心的变化,来悟证缘起甚深法,来消除你的贪、嗔、痴,止息一切生死烦恼的大苦集,重点在这里。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升天虽然是好,但是升天不如人间,怎么说升天不如人间?因为天上也有它的寿命,福报享尽之后,他又必须堕入三途苦,怎么说?我讲一个故事,把它当作故事,有时不讲一些故事,大家会感到很无聊,反正在因地当中,必须要说一些来做参考,印顺导师说一句“正直舍方便”,只要方便不引导别人走不好的,所以我勉强说一些故事,这个在律中有记载,目犍连尊者,他有一个在家的弟子,这位在家弟子叫耆婆,是印度当时最有名的医生,很能干,但是他皈依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这个耆婆自从皈依三宝后,免费为僧伽看病,治病不用钱,他这种发心的功德,慢慢的累积,累积到有一天,耆婆死去了,肉体已经坏去,并不是他做医生就不会病死,他也是会死的,这因缘和合的东西会生、老、病、死,佛陀也是会,有的人会说呀!出家人不会生病,开悟的人不会生病。佛陀也会生病,佛陀也有病呀!大家也有病呀!因缘和合的肉体,谁说没有生病,有很多人说:“开悟的人就不会生病呀!”谁说不会生病哦!会死去呀!所以生、老、病、死是自然的事,任何人都不能左右的,只是你心里生老病死的痛苦会解除而已,这肉体的生老病死大家都会经过,生老病死有二项,一项就是身体的生老病死,一项是你心里的生老病死,而你心里的生老病死能用佛法来消除,但肉体的生老病死是没有办法用佛法来消除的,所以耆婆死后听说感召去天上三十三天,有一天目犍连他也有一个弟子,怎样呢?生了一种怪病,医不好。那么目犍连那时想生病既然医不好,当时医术很好的耆婆已经不在了,是不是来找耆婆问看看这种到底是什么病呢?听说他用他的神通去三十三天找耆婆,那时刚好看到三十三天里面的天人,每天自由的享受,开着他们天上的工具,都要去乐园玩,看到目犍连都不理,也没有半个人理他,由此体会天人的福报是不错的,后来耆婆看到目犍连,也没有停下来,只用手比一下而已,又享受去了,看到这里以后,目犍连就去追他,就问耆婆说:“奇怪哦!你见到我为何没有停车呢?也没有停下跟我打个招呼呢?”耆婆回答说:“哎呀!我们来天上生活享受最要紧啦!因为生活太好了,身不由己,不能自主呀!”并且说:“我已经算是最好的了,我还举个手跟你打个招呼,你看其他人看到你,连理你也没有。”哇!事情大了,这个故事不论是事实,或是假的,还是一种启示都好,也就是说生在天上的人,他沉迷在欲乐的享受中,那么就会忘记了苦,不知道苦,所以说,天人享乐不知苦,难学佛,地狱极苦难悟道,难悟出佛道,所以从耆婆的故事里就可以了解去天上到底要如何修行呢?何况天人有他的福报,去到那地方没多久,已经忘记三宝了,他忘记苦也忘记三宝了,这个故事,说明天人享受而忘记了修行,那么等到天上的福报享尽后,像存在银行的钱你拼命把它花完了,再要去银行领钱不可能给你,借钱还要担保且生利息,不可能你银行的钱领完了,银行还让你领,也就是说你在天上的寿命终了还是要堕落下来。 所以五戒的功德可依各人的志愿,但是佛教对持五戒的功德,只是增长我们悟道的资粮而已,千万不要误解我修持五戒有功德,就是能解脱的,并不是这样,持五戒的功德是增长你悟道的资粮,这句千万要记清楚,也千万不要来修行后想要去什么地方享受,人间最好修行,人间有苦,你才了解要出离苦,所以佛陀说苦集灭道,你没有苦,怎么去悟道,怎样想去离苦呢?学佛就是要离苦,没有其他所求,离一切苦,一切苦全部离开,你就涅槃了,学佛是涅槃最高,涅槃以后没有,涅槃以后还有东西那就不是涅槃了,在回归自然里有说很多。虽然持戒是依各人志愿,不能勉强你去持戒,像社会的法律,法律叫你不要去做的事情,你犯了法律后将你捉去关,然而佛教却不是,它是自由的,你持不持是你的事,不持是你自己去受苦呀!你要持就不会受苦了,你就自由了,所以持戒本身就是自由,没有持戒就没有自由,而且佛教持戒最大自标,是在增长悟道, 的资源,也跟其他的宗教完全不一样,其他的宗教都想要求天,求去天上,求去另外一个地方,何况现在持五戒的人,他当下得到家中的和乐,得人缘,子女孝顺,因为上正下就正,上歪下就歪,以身做则,这种家庭让人看起来整个气氛就不同,包括可得到众人的因缘,走到哪里,就让人赞叹敬爱,你说的话让人喜欢听。那么你说话不符合道理,嘴里说没有这样做,或许别人比较不会听,但也可以减少很多没有必要的麻烦、是非等等,内心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得到安静,所以持守五戒的好处很大,从我们持守五戒的功德力,可以来亲近善知识,就是说你来持守五戒,慢慢福德善根因缘增长,你就会亲近到正见的善知识,正信的善知识,然后你可以闻到他所说的正法,然后思惟、修行、悟道,这必须有个次第,悟道后,按照悟道的过程来修道实证,走入涅槃,断灭一切忧悲苦恼,免受长期生死轮回痛苦的压迫,止息了生死轮回,所以这有个次第,希望各位一定要知道,持戒就是增长我们悟道的资粮,很多人说持戒会解脱,我敢说只有持戒没有运用智慧思惟教义是不会解脱的。依据经典所说:每持一条清净戒,就有二十五位善神随身保护,也就是说你有持一条戒,那么就有戒神跟着保护你,当然,这样说对很多初入门的人,比较会用功修行,所以可以运用很多方便法引导,但是不要太离谱了。若是持五戒清净者,就怎样呢?每一条戒听说有五位善神随身跟着保护你,你若能持五戒,五五就二十五了,有二十五位善神保护着你,当你出门一些善神把你保护着,其实要保护是要靠你自己时时刻刻生活谨慎,做事谨慎,要不然的话有这么多神在保护,开车时眼睛闭起来,要保护到那里去呢?若我都不用去赚钱,只坐在那里等神的保护,肚子就饿死了,经营事业神在保护我啦!那么你的事业就倒下去了,所以真正要靠自己,以自己本身的正见确实认清当下,认真经营事业,这样才是真正的大保护,会这样说的原因是为引导一些初学者,引导一些求功德及平常信外道、神界的人,慢慢引导他们走进佛教的方便法,所以听说这二十五善神都会跟随你的出入,照顾你的起居生活,让你逢凶化吉,现在社会很多人要改运,那么要改运时你就不用改了嘛!时常要去改运是浪费钱的,你本身来持戒就是每天在改运了,这么好,那我要来持戒,持戒有那么多神保护我呀!就是在改运了,来庇佑我们逢凶化吉。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下星期再来介绍持守五戒还没有说完的地方,感恩诸位,祝福各位都逢凶化吉,祝福各位时时刻刻持戒清净得安乐,再见!
柔和忍辱,无有穷尽,相反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若能忍一分,便有一分的成就。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六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
我们前集说到持戒有护法神在护持,那么,讲良心话,保护自己还是要靠自己,别人能够给你的,同样也能够收回,往往产生一种依赖性,过份的依赖变成不会精进,因为自己没有脚踏实地,只过份依赖别人,自己往往产生懈怠,在此处必须要注意,那是因为我们看戒律这样说,我们拿一点出来比喻就好了。持守五戒也可说是学佛第一步,不管在家或是出家,也不管是佛教,非佛教徒,应该都要持守五戒,所以,持守五戒也就是学佛第一步,也是学佛证道的基础。起点也就是终点,因为你没有持五戒,心就不能常住于安静。戒不是束缚,戒是自由的,你有持守五戒,不论到何处心就会安,我们没有持守五戒,一有犯错,就时时会提心吊胆,心神不安,这不安当中,会使我们的精神无法集中,所以,持守五戒是我们学佛的第一步,使我们的心能安静。心不安静我们就难生起真正智慧,安静是很重要的,持戒就会生定,有定你才能有慧,否则你要悟入佛陀所讲甚深的缘起法,四圣谛苦集灭道是很难的。佛法说起来简单,但是很多人不了解却认为很复杂,假使你按照佛陀所说的次第用功修行,其实并不复杂,世间读书如念医学、念哲学等等,这么难,却那么多人念,所以,佛法并不是深,是因为次第抓不好,不知道怎样来修行,现在大多数修行的人都像在念药单。只念药名,念药单,其实念药名、药单并没有效,真要治病必须将这张药单拿去药房抓药,熬后吃下去才有效,所以佛教重视实践力行,并不是重视嘴说的理论,嘴说的理论,对我们来说像在念药单,药名而已,对病不可能有帮助的,所以佛教是重视力行实践的宗教,并不是只重视理论的宗教。要解行并重,按照理论所了解去行持,这两项不可或缺的。若是你缺少一项,你就没办法了,不知道方法,也无法行。那么你知道方法后,你不去行,也是没有用的,我常常在说一句:知(台语音——栽)归知,不去浇水也不会成长的,知道归知道,不去除草,草会越来越多,除我们的心草,你的心草不除,越来越多,知道归知道,必须要除草、施肥、灌溉,好好照顾让你智慧生出来,要不然智慧会被你的烦恼、妄想、执着阻碍无法生出来的。 内观是很重要的事情,若没有内观,你就无法发觉四圣谛,苦、集、灭、道,这缘起法,所以持五戒能够得现世的安乐,怎样说你持五戒能够得现世安乐呢?因为你有持守五戒,就不用处处提防,你处处心里很安,所以这叫自由。如果你没有持守五戒,犯五戒时,犯五戒就是犯社会法律,那么社会法律就把你抓去关,就算社会法律没有抓你去关,没有发现到,但你自心的法律,自己本身所骗人的法律,也骗不过自己的,因为要骗人应该先骗自己,想要骗人那就是骗自己,你有想要骗别人时,你落入什么种子呢?落入欺骗别人的种子意识里面,所以,要骗别人必须要先骗自己,这法律永远都无法消失的,在此处我们应该要了解,持守五戒现得安乐的原理就是在这里,也可以使我们发心向上修持来达到解脱,因为修行必须要有次第呀!那么你无法持守五戒,你自心的宗教情操悲愿不会生出来,悲愿不会生出来,你的心就会产生一种非正常性的狂,狂、狂性,没有定力,没有耐性,没有慈悲,往往什么事情你就不能为别人设想,所以,有持守五戒的人,慢慢培养会显露一种慈悲心出来,也可以简单说善良的心会显露出来,包括你有戒就有德,所以,你的福德慢慢增长,福德慢慢增长时你的智慧就会显露,心身安静,你就想探讨佛法,你就会从佛法悟出来,悟出什么来呢?悟出佛陀所说的苦集灭道法,苦的根本来源,所以,持戒不是只持戒而已,因为培养人天福报能够引导我们超越生死向上解脱,永远离开烦恼,永远没有忧悲苦恼,也可以到达究竟的涅槃,持守五戒虽然说是简单,其实是修行最重要的基础,也可以说五戒若没有持守好,要再往上去持什么戒,难啊!但是千万不要误解说,唉哟!我只要修行修好,我何必持五戒呢?不错!那是在果地的人,已证果地者说“心净何用戒”,心清净,我们就不需持戒,但是,在因地未到究竟之时必须用戒来提醒我们,何况戒是必须要持的,因为那也是道德的项目,尤其身为一个人一定要保持你的道德项目,你没有持守道德的项目,社会就乱了,那么我们的心也会乱呀!因为你没有所谓的道德来安住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怎么能安住呢?所以,持五戒的清净,也就是我们用功、福德最大的根本基础。现今社会若是人人能持守五戒,那么每一天我们看报纸就不会看到那么多杀、盗、淫的事,人间当然也就变成了净土,所以,净土是由大众建立起来的,并不是天、神、什么人赐给你的,也不是什么人能为你创造的,而是由大众持守五戒。在我的看法,人人持守五戒清净,人间净土即现,大家安和乐利在一起非常快乐,人间净土即生,三皈五戒我们介绍到这里就好。
现在再来介绍在家居士如何利用时间加班的精进法,持守五戒是基本法,那么八关斋戒简单用世俗语来说叫做“加班”,利用时间来加班,五戒像我们做工作,几点上班、下班,一定要做的,但是八关斋戒就像我们去加班,啊!今天来加班一下,利用这时间加班,所以八关斋戒,也就是佛陀为了在家居士,设立一个相当方便、相当好的“加班”方式,八关斋戒的风气虽然慢慢有人在提倡,慢慢在持守八关斋戒,但是可能是因缘条件等等的因素,不能达到很圆满、很如法,若是能按照佛陀所说的如法来持守八关斋戒,那么对在家居士相当有帮助。所以,学佛修行必须要有次第,将你的次第一段一段渐渐的向上增进,像我们读书也一样,要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硕士、博士,一层一层上来的,不能说从小学跳到大学,虽然有的智慧比较好,他有跳级向上的能力,这就如我们佛教所说的顿悟,顿悟的人,但是要顿悟也必须要有渐悟,意思说要有相当的基础才可以。所以,皈依三宝只是信佛学佛最初的入门,那么皈依后开始来受持三皈依戒,你来受持三皈依戒后,再进一步来受持五戒,五戒就是包含了十善讲过了嘛!这样才是真正实践学佛的开始。 过去佛陀时代受持三皈五戒是一起受的,而流传到现在可能为了方便居士、为了社会方便法,变成三皈和五戒分开来受,要不然的话按照往例三皈五戒是一起受的,也就是说受三皈依必须一并受五戒,否则只有受三皈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受时间、环境、文化、背景等等影响,却演变产生三皈依先受,再来受五戒的情形,这不是说不可以,因背景、环境形成如此,其实,佛陀时代在律典之中,凡是受三皈依的人都一定要受五戒,这是事实!所以,三皈五戒应该是没有分开的,只是到后来变成受三皈依却没有连五戒一起受,这是环境的影响,也有可能是一种方便权巧的引导,引导什么呢?引导在家居士来亲近佛法,也可能是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等的演变产生出来的,所以,只要我们依止于佛陀,没有离开佛陀的正见,没有违背佛陀教义就可以,学佛最终目的是要了生脱死,大家都知道嘛!学佛要做什么?要了生脱死,要了生脱死一定要离一切大苦集,不然什么是生死呢?生死在法方面则区分有两种生死——一种是身的生死,一种是心的生死嘛!所以,众生持守三皈五戒就不会堕入三途苦,因为你有持守三皈五戒,就没有地狱,没有饿鬼,也没有畜牲,这叫三途苦,这只是了生脱死的一种权宜之计,方便权巧,引导层次的次第而已,修行虽然还没有成就,至少不会堕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牲),还可以保住人身,只要这人身保住,我们就已经有学佛正见的因缘了,等到我们因缘成熟就可继续受持,来达到解脱。所以由此可见,修行是渐次修行的,根器比较利的,我们今世就来修到解脱,不要想还有来世的希望,不要这样想,但要这一世尽力去修,并不是我们要怎样就怎样,说要解脱就解脱的,还需要靠你的正见力行,佛陀叫我们不要求生、求存、求再生,那我们就希望我们这一世要有把握,自己下功夫勇猛精进,一定要解脱,不要想:“啊!我希望这一世种个善因下世再来修!”这样你轮回的机会就特别多,那么你可预先知道你轮回的情形是怎样吗?所以,我们最好不要走不可靠的路,最好用可靠的方法,藉用现在今世这个因缘,当有办法生活在没有战争,生活又富裕,又可听闻佛法的时代,我们何不来把握现在,勇猛精进,何必寄托在以后的未知数?这样是很危险的,也是很冒险,不可靠,想要保住人身就很难。所以,现在我们有幸获得人身,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呢?现在环境因缘成熟,你却没有把握今生当下的本钱,而让努力精进的时间失去,虽然你拥有很多世间财产,但是我敢说一句,名和利再多,只要一口气进去却没有出来,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所以,你想想这种无常性,有多恐怖!因此我们要知道,既然这种无常变异迅速,我们就不要寄托未来,在这一世就精进,要好好用功,假如真正因缘成熟,就可达到今世解脱。若是因缘没有具足,我们在这一世没有办法得到解脱,也不用怕,你有持守五戒,至少你不会堕入三途苦,你还可以保住人身,保住人身还有机会修行,这是我们为了解释所说的,并不是劝你们来世再修,不是这样,千万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因为受持三皈五戒,戒律的意念便会在心中扎根,我们身心又可再向上发展,使我们更上一层楼,最后走出解脱生死的大苦集,所以八关斋戒便是这种解脱生死的门径,因为八关斋戒和五戒有点不一样,而八关斋戒也可说近阿罗汉住,近解脱,走上解脱,五戒基础的建立能增长持受八关斋戒的信心,所以,八关斋戒也是迈向解脱生死之路的起点,持八关斋戒也是我们众生出世的种因,而非出世之果。假使我们建立八关斋戒的种因,那么种因慢慢的发展结果,我们便可以进入出世,种得出世之果。
什么是八关斋戒呢?首先我们来介绍八关斋戒制立的因缘,为什么佛陀要制立八关斋戒?制定八关斋的原因在哪里?佛教的戒律大都是佛陀亲自制定的,有的则是佛陀入灭后才编的,我们用佛陀亲自制定的戒律才是学佛,对于祖师所说的我们可以拿来做参考,如果有志效法祖师,我们就去学祖师,然而,既然发心学佛,就须依止佛陀所说的,将佛陀所宣说制定的拿来做参考,再来研究,这才是真正学佛,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环境、背景等等文化不一样,但是佛陀所说的法和他的戒律都可以符合各种不同的环境和背景,因此佛陀他要入灭时跟阿难说:“小小戒可以舍。”小小戒是说无关于修行断除生老病死的一些戒我们可以免除,这在佛陀最后遗教中也有说过,佛陀是一个人,所以,他所制定的法一定没有违背人的生活,大家不要误解佛法认为佛教只会说一大堆道理,笼统一大堆,无法实践。无法实践的原因,是因为后面的人慢慢把它变复杂了,慢慢加盐添味素、画眉毛、擦口红,改变了原有的模样,越说越玄,越说越离谱的缘故。佛陀是人,所以他制定的戒律是让人来推行,是让人来实践去做的,若不能让人实践去做的,请问定这个戒做什么?定这个律做什么?说这个法要做什么?这样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八关斋戒是佛陀亲自制定,为了让人来实践,以迈入解脱生死之道的。这些虽然都是佛亲自制定的戒,但是区分待缘与不待缘二种戒法,一种等待因缘,一种不等待因缘而制,二种制法因缘各自不同,待缘是等待因缘而制,属于声闻律仪。不待因缘制戒是属于菩萨三具戒,“三具”就是说一切众生都能够体会,都有办法亲身去实践,三具戒的意思,就是聚该一切众生,就是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证悟者。证三聚之义通于大小乘,这是通于大小乘的。那么什么是待缘而制呢?也就是在僧伽生活律仪中,有了某某人,有了某些因缘所做的行为会来影响僧伽团体的生活,其中包含了居士的和合,佛陀他才开始制定这条戒,也就是说这样的行为影响僧伽生活,在家居士也是一样,有这行为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自己的家庭生活,那么佛陀就来制定这条戒,所以沙弥戒有沙弥戒制立的缘起,比丘戒有比丘戒制立的缘起,在家戒有在家戒制立的缘起。现在我们所要说的八关斋戒当然也有它制立的缘起,八关斋戒制立的缘起,就是大乘菩萨戒。佛陀当时没有所谓的大乘、小乘,大乘、小乘是佛陀入灭后,走入部派佛教才开始分出来的。当然我们也不可以把菩萨戒否认掉,我们应该以菩萨精神来追思佛陀,他当时利益众生讲经四十九年这种菩萨大精神,效法他这种精神当然可以。佛陀是在一次因缘下,针对所有大乘菩萨所说的,但是在此处佛陀他所说的法,是对一些根器较高的人说的,因为这些弟子的智商比较高,领悟力比较好,也都能够信受奉行,而制戒的缘起并不是这些大菩萨弟子们犯了戒才来制定,若说不是他的弟子犯了戒才来制定的,那又是如何制定的呢?这是等待因缘才制定戒的,待因缘就是说等待有犯戒后,犯了这个行为影响僧伽的生活,不论在家和出家都一样,只要有影响自己修行和影响别人,佛陀发现到就制定这个戒,制止他不能再做,其实戒律要求的事,我们本来就应该要做了,不用等到去违犯之后,才由佛陀来宣说何者可为,何者不可做。 佛为我们制八关斋戒的因缘是什么呢?求受八关斋戒,严格来说,本来没有限定时日,受持八关斋戒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持,如果能够天天受持固然是很好,也可以说受八关斋戒越多天越好,这是加行戒,加行戒就如刚才所说像我们去上班加班,你加班越多越有钱赚,同样的,受八关斋戒越多,你就会越精进,越精进就越能帮助智慧解脱。所以,当然你受越多越好,对你的身心都有帮助,但是,因为一般世俗人事情太多了,居士实在太忙了,为了赚钱,养妻儿,又要服务社会,又来护持佛教等等,事情实在太多了,实在很感恩,所以他的时间比较少,现在出家人也很忙碌了,有的人认为出家人是米虫,其实他是不了解出家人也是很忙碌的。在时间的安排上,出家众为了利益别人就像社会上的老师一样,必须先充实自己才能教育别人的子女,引导众生步上解脱之道,所以,有的人毁谤佛教,说出家人是米虫,实在是真不应该,他没有亲身尝试过,也不明了实际情况,如果他亲身尝试,跟我们一起生活过,他就不敢这样说了。在家居士他忙碌在哪里呢?忙在事业、家庭、应酬等等杂事实在太多了,但是有的人不是,他是把时间浪费掉,虽然这是个人的业力,我们不可以说对或不对,因为他有他个人的业力、个人的因缘嘛!你叫他不要这样,他就会一定听你的话吗?不可能。一句法说出去,一样的教义说出去,有的人能体悟,有的人无法体悟,有的人接受,有的人却不接受,有的人对他说有帮助的事,他不接受,对他有害处的他反而偏偏接受,其实这并不是他故意要这样做的,这是业力故,就是他的智慧福报因缘不够具足,所以,才被业力牵着打转,他一转念就消业了,转念就是消业了嘛!但是要他转念哪有那么简单,若不是有相当冷静且具有大智慧、福德因缘很好,转不过去哦!只要稍微一个念,只为了赌一口气却搞得家破人亡的一大堆哦!所以,他的事情太多,根本就不能放下一切时间,事实上,不能放,也无法放,因为他有家庭责任,所以,时时刻刻叫他空出时间来受八关斋戒,那是不可能呀!这是事实。 佛陀为了适应在家居士修行的需要,乃制定每月的六斋日来受持八关斋戒,在优婆夷堕舍迦经有说:“天下人多忧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日六斋持八戒。若有贤善人欲得阿罗汉者,若欲急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斋亦善,二十日斋亦善,人多忧家事故,为一月六斋。”这是优婆夷堕舍迦经所说的经文。佛陀制定六斋日受八关斋戒,可以说完全是为在家学佛的人设想,因为在家居士非常忙碌,现在所谓工业发展社会的今天,时间真的不够用,时间就是本钱,自己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将它调整好,只要稍微浪费一下,时间过去就不能回来了。所以,我怀疑有些人为何有时间说一些闲话,有的人怎么那么有闲去做一些没有用的事,因此,我在法语里说:“口语不离一切法”,一个行为者除非他生意需要、家中需要之外,利用空闲的时间讨论佛法,这样就没有时间去说一些无关于佛教的事情,无关我们生活的事,不关于我们正念的事,对我们来说那些完全是没有帮助的。尤其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每天就像走马灯一样,一大早开始出外奔波忙碌,直到很晚才回来,搞得很累,倒下去就睡了,明天一早起来又开始奔波。搞得很累,晚上回来倒下去又睡了,一天过一天就这样一直过下去,人就一直老、病、死啦!以后却怨叹、看不开,哇!一天又起嗔恨又堕入三途苦了,说起来做人实在也真可怜呀!简单说不会知足,不会运用时间,不懂得了解佛法来活得自在,这样实在很可怜。一大早开始冲闯、争斗!斗一斗晚上累了,如有做恶的人又须提心吊胆,慎防他人的报复,明早起来又争又斗的,争斗的目的最多为了吃,但是吃饱也吃不下了,睡饱了也睡不着了,那么玩久了也会腰酸背痛。你想他到底来这世间的目标是要做什么呢?盲目啊!没有目标啊!茫茫然每一天都活在大苦集当中,甚至怨天怨地、报复等贪嗔痴一大堆产生出来。所以现在真的在这工业社会,说起来人要修行会越来越难,怎么说呢?由于他时间因缘的关系,社会污染引诱很多,一失察觉就掉进去了,就会被社会污染给拉下去了,所以,一个月六斋日受八关斋戒就很不容易了,有时甚至一个月叫他受一次八关斋戒他就很难了。 那么有的来受八关斋戒也只是应付而已,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八关斋戒,有人说要去受八关斋戒,唉哟一窝蜂,一大堆人热烘烘地大家受就跟着去受而已,你问他受八关斋戒是什么他不知道,为什么受八关斋戒,他也不知道,他只是认为去受八关斋戒就很有功德,但是不了解受八关斋戒功德在哪里,要怎样去受功德呢?并不是徒具形式就有功德,是要转念行为实践力行才有功德啊!如果说没有转念,也没有用行为实践力行就有功德的话,这是不可能的事呀!在过去的农业社会,虽然生活上不如现在物质这么富裕,但是我敢说他精神道德方面都很充实的,简单说比现在还好,看一看现今社会每一天人人都在忙碌,而且紧张,不只是紧张而已,甚至忙到自己都不晓得为什么忙碌,你要叫他去受八关斋戒,一个月一天,就不容易了,像我们常住举办八关斋戒,我就感觉这个士气不好,原因是对于受八关斋戒,很多人只空求应付,以一个空壳来受八关斋戒,是为了什么呢?就是要得功德而已,他不了解实践力行转念才有功德,否则功德何来?在社会生活当中,只要你时时能持戒都是功德,处处能利益他人,都有功德呀!但是佛教重点不止于在功德而已。培养功德、受持功德的目的,是要做为悟证缘起、解脱生死的基础,如果只求功德并不是究竟,何况佛陀有说升天不如人呀!所以在修行学位上就是这样子,而所谓的六斋日,究竟是指哪六日为六斋日呢?以我们中国国历和农历来说,就有不一样,现在在我们这里,大多数都用农历来讲,国历和农历本就不一样呀!何况是外国呢?外国的六斋日也是不一样呀!因此,现在所讲的六斋日是按照我们中国的农历来说,也就是农历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而在我们中国农历也有分大月小月,月大有三十日,当然他二十九、三十来受戒,如果遇到小月没有三十日,就依二十八、二十九,要是有的话就是二十九、三十,所以简单说就是用月底两天嘛!佛陀为了在家众制定每月六斋日来受持八关斋戒,主要的因缘当然也是为了让在家居士、在家众,能向上出离而为解脱种下善因,若对世间没有感觉苦的人,他不可能会学佛,因为学佛最主要目标是为了要离苦。你对世间没有感到苦,你就不用学,很多人修行不明了这点,就如同小孩子你叫他学佛,他实在不知道要去学什么,也不知道学佛有什么意思,只有培养个宗教情操跟着人走而已。所以真正要学佛就要了解世间有苦,那么世间有苦吗?事实上是有的,先不谈求不得苦等缘起苦,就我们人的自然苦而言,什么叫做自然苦呢?有这肉体,就有病、老、死这叫做自然苦,这种自然苦人人都有,没有人能逃得过,也没有人能够不用感受。所以,这自然苦只要肉体存在就能感受到的,若是能够明白这样,人人都应该来学佛,修行,来离开苦,因此,佛陀制定八关斋戒的原理,就是为了引导在家居士,使他(她)出离心越来越强,让他有个出离心,所以到六斋日那一天应该到僧团当中,请出家人来为他受八关斋,藉着这短短一天一夜的时间,远离一般社会纷扰杂乱的业务生活,专心一致来修行佛法,增益自己学佛出离的决心,才能渐渐向着解脱道来精进,这样是很好的。佛陀对在家居士一般信众的度化,则考量他的生活时间来作安排引导,所以佛陀对在家居士用两种方法,一方面顾虑到他家中生活的时间,因为在家居士工作忙碌,时间安排上较为短少急迫,另一方面则顾到他不能只有为社会忙碌而忘却自己的修行,所以用很多方便权巧的事,来引导在家居士如何向上、向善、向解脱。这是佛陀对在家居士的悲愿,并不是像一个机器的形壳,刻板僵化,叫你一定非要怎样不可,对于做不到的还要勉强他去做,这就没有办法。佛法的度化,不论在什么环境当中都不离开佛陀的正法,而且还必须清楚要运用什么方法来引导,才能使人接纳,所以佛陀度化在家居士用很多权巧的方法来引导,但是权巧方便者,不能离开佛陀所说的缘起,和佛陀所说的戒律,简单说不可缺少“戒”,也不可缺少“法”,一定不可以离开这两项,也可以说法、律两项要具足,要是没有法和律的配合就没有办法修行,所以,对于佛陀指示我们的修行方式,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的力行,按照佛陀说的方法去行持就能达到解脱。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经有说过了,但是受八关斋戒,为什么要定在六斋日这个时间呢?关于这一点,根据经论则有很多说法,但是有的说得很离谱,那么我们就不找出来讲,我拿一些较符合理性的来解释给各位听,第一龙树的智度论有提到:说佛之所以定于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是因为依据印度固有宗教相传,在这六日当中,世间有一种恶鬼,经常追随在人的后面,一有机会就会夺取人的生命,即使他不能夺取我们的生命,也能带来很多的灾难瘟疫,怪病,要不然,他日也会发生种种不如意的事,因此在古代的人,智慧未开时,人民认为这六日是最不吉祥的日子,大家到了这六日时,心里就非常的恐怖、不安。由于一般人的误解,便传说过去曾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圣人,为了要消除人民内心的恐怖和灾难,于是教他们在这六日中首先必须做福,而当时的持斋、修福,和现在我们佛法受持八关斋戒是不一样的,只教他们在六斋日整日都不吃,一天都不吃,断食就对了,他们以为这种作法可以避免恶鬼的迫害,他们之所以断食的理由是,恶鬼见人间在吃东西,那么它会肚子饿嘛!因此便生起一种饿的感觉,痛苦难受,在这当中它比较会想要来报复,若是比较善良的恶鬼,它虽然肚子饿得非常难受,也只是忍受而已,不会想去加害别人,祸及人民,但是比较凶恶的恶鬼,它就不是这样子了,会生起一种错误的感觉,它以为人类有得吃,为什么它们没有得吃这么饿呢?这是它不知道业力的缘故,所以它会起一种嗔恨,找人麻烦,人民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古圣人叫人们在六日时,在这一个月六斋日当中不要吃东西,不吃东西这个饿鬼就不会来找我们,这是印度古代宗教固有的传说,所以古代印度宗教一向就有这个六斋日子,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盛行于印度。在印度六斋日的传说他们都知道,印度对这个六斋日持守很多人都很用心,所以佛陀成佛之后,他所组成僧伽的集团,发现以前的固有六斋日,持斋修福是一件很好的办法,佛陀很多教化的方式,都为了适应当时印度的环境,因为佛陀想度印度人,而他们的印度文化是这样,很多印度环境和印度文化,本来就如此的。他就用权巧方便,用因缘方法将它改善过来,所以在经典中经常看到佛陀借用他们固有的方法,将它重新改造,把它拼装在佛教,以佛陀的思想把它扭转过来并且引导他们产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度引了很多人。佛陀认为印度的旧有生活不错,值得保留,便在僧伽集团成立之后,思考如何帮忙在家人修行时,就认为这六斋日在过去固有是一件很好的办法,也可以借用此种风俗,用巧妙的修正,引导他们从迷信的持斋修福,转为福慧双修的八关斋戒,所以佛陀就向大家开示,说什么呢?说以六斋日首先做福,我们以六斋日首先来做福,持守这种善事,好事,但不一定一天都不吃,除了不用一天都不吃之外,还要受持净戒才能做到消灾免难,换句话说,佛陀就把他改一下,将古代印度宗教中的六斋日一日不食的风俗,改为过午不食,所以“八关斋”中的“关”就是关闭恶门,而“斋”就是过午不食。很多人说吃素食就是持斋,其实吃素食不可以说是持斋,持斋应该是什么都没有吃,持斋戒就是说没有吃才对,现在很多人都说他在持斋,哦!你每天都吃那么多,还叫做持斋?这种是不对的,持斋就是说我今天持斋戒,今天我就过午不食,这应该是佛教的术语大家都听懂嘛!不要你吃素食却把它说成持斋戒,这是不对的,佛陀将过去固有的一天都不吃,改为一天吃两餐,过午不食再加上持守几条戒呢?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此处跟五戒不一样,五戒是断邪淫,这里是不淫,所以这才称为出世因,而这个原理有个因素,因为这地方比五戒进一步,五戒只是不邪淫而已,这里却是不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离香花璎珞香油涂身。第七离高广大床坐及作倡伎乐故往观听。第八不非时食。所以佛陀加上这八条,关闭这八条受斋日不应该去做的事,如此一来不仅可得消灾免难,修福增慧,也可以藉此机会摄心来受持六念,简单说,受持八关斋戒不只是持守八条戒,并且须加上这过午不食,最重要的则是安住在六念来得到涅槃。因为五戒只有持戒而已,而八关斋却不是,受持八关斋戒一定要受持六念,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这里,我们在后面的比喻会说到。由此可证六斋日的持斋,这个宗教仪式,并不是佛陀开始才有的,在佛陀之前就有了,是属于印度固有的一种仪式,佛陀为了转变这种持守六斋日的风俗,才将古有加上修正,成为佛法中特殊修持八关斋戒的斋日。 佛陀出生在宗教复杂的印度,迷信的宗教仪式很多,所以佛陀就借用了这些迷信的宗教仪式,将它加以改良,而这种改良的个案,我们则可时常在经典上看到很多。比如杂阿含经四卷九十三经有说,曾经说什么呢,婆罗门所教的祭祀,祭祀火,用三火来火供,可是婆罗门教的祭祀在佛陀看来完全是一种迷信行为。佛陀为了要教化婆罗门,要引导婆罗门入于正信,就运用善巧的方便,没有直接明说:啊!你用三火来火供是没有用的,这是迷信呀!佛陀厉害就是厉害这样,智慧就是这样好,他没有说你们这样是错误的,没有,他反过来说什么呢?唉!你用三火祭祀虽然是很好,但是在佛法中,在我的法当中也有三种火,什么三种火呢?若是能像我所说的这三种火,它的功德更加殊胜,佛陀他就是很有智慧,用方法来引导,不会说你们这样不对,这样不行啦!这种我们还做不到,我还做不到,有时我感觉别人的用法不对,我就说,唉!你用法不对!可是佛陀不是这样说,佛陀慢慢引导他,把他引进来,这样子就是有所差别的地方。所以,佛陀说三种火,他说:你用我这三种火功德就会特别殊胜,婆罗门教教徒听到之后感觉到奇怪:“好神奇呀!我们婆罗门教有三种火,用火火供的三种火,而你们佛教里竟也有这三种火!”佛陀便藉着这个因缘机会跟他们开示:“有呀!在我教法里也有三种火,就是一、供养父母叫做根本火,二就是供养妻儿眷属名居家火,第三供养沙门婆罗门叫做福田心,福田心就是福田火,有个福田心种这个福田,就是福田火”,婆罗教事火的目的,无非是希望获得天人的福报,但是只有用火来烧东西,烧一烧让天人收到,以此来求得升天的福报,其实是不可能的事,一切业力是由自己的行为所感召而来的,不可能由天人赐福给你,这全是自己业力的感召,而非由他人赐给你的。所以,佛陀认为求天赐福,不是用那种迷信的方法,来将东西烧一烧让天上收去,这是不可能呀!佛陀说这不符合求福之道,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才设定了三火,以不一样的原理重新给予三火新的定义,也就是这样子。所以佛陀重视在家庭中奉养自己的父母,对家庭尽责任,并促进夫妻之间的和乐、及教育子女,这才是佛陀的重点,能够做到这样你才有功德,你这种功德才能升天嘛!我们时间又到了,我们下一集再来继续说佛陀所说的婆罗门教的三火和他的三火。感恩,我们下一集再见,祝福各位吉祥如意。再见!
自求佛心,舍弃执着,灭除烦恼才能解脱。必须专研教理,专精修持,亲近大善知识,解行并重。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七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大家吉祥如意!
我们前集说到婆罗门事火的事情。事火就是火供,火供就是以为将东西烧一烧之后天人就可以收到,就会赐福给我们,当佛陀看见之后,认为要将它转变过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火供对内心具有一种相当的寄托。所以,佛陀就跟他们开示事火的功能,运用他们那一种习惯,将它转换成有意义的事。佛陀说在宗教方面,必须要有恭敬虔诚的心,专心尊重供养沙门,沙门就是指出家的修行人,只要是出家人均可称为沙门,当时印度婆罗门,也称出家人为沙门,这是当时佛陀由婆罗门转换过来的,所以并非指佛教的出家人而已。因此,如果能够供养沙门,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婆罗门教听到佛陀这种开示之后,他认为:“嗯!有理哦!佛教里面也有火事、火供的方法呢!”也就是说婆罗门教听了之后说:“咦!那么佛教里也有这种火事呀!但是他的火事和我们的火供不大一样,仪式不一样喔!这样才是最合乎情理也是真正的火事之道。”所以,佛陀当时将很多原有印度的名相和礼俗给转变过来,就是说虽然外表的名相一样,但是里面的含义却不同,相当符合情理,不可一次把它否认掉,所以,实在很赞叹佛陀的大智慧!比喻来说一个故事,摩登伽女本来相当爱阿难,因为阿难听说长得很庄严,有一天,佛陀在大众前打坐开示时,摩登伽女就去跟佛陀要人,就跟佛陀说:“喂!你将阿难藏在哪里?”(若是现在的人,就会问:“你这野女人来到这里乱来,阿难到底是你什么人?”)但是佛陀并没有这样,佛陀问说:“你找阿难有什么事?”她说:“我很爱阿难!”佛陀说:“好,你很爱他可以,可是阿难现在修得很高了,你跟阿难不论在修养、修道方面距离相差太多,即使结婚你们也不会幸福呀!起码也要相当,才差不多可以,你若真的爱阿难,回去征求你妈妈的允许,准你留在僧团里修学,等修学跟阿难差不多时,才准允你跟阿难结婚。”你看佛陀这种慈悲智慧,他没有用那种攻击的方式,也没有用那种粗语嘲笑排斥,更没有使用暴力,以嗔恨的心去对待摩登伽女,反而用智慧劝摩登伽女修学,结果摩登伽女说:“好!我一定修得跟阿难一样,才和阿难结婚!”嗯!结果怎样呢?一天、二天、一个月、二个月的过去,等到摩登伽女不断的精进之后,发现到这一切都是由自己内心的欲望贪着心态在作祟,这永远都是苦的,所以摩登伽女了解之后,向佛陀忏悔,从此之后便修得很好。所以我们想到佛陀的待人处事、他的人格,内心就起了相当恭敬的心,我们学佛也是要学他这样!掌握适时因缘观机教化,摩登伽女的个案之外还有很多的个案,例如事火,六斋日等等,都是佛陀以这种方法转变产生出来的,我本人就是还未达到那种智慧和柔和,总认为无理就是无理,仍无法做到圆融转化,所以我们还要学佛,来增进智慧柔和及慈悲圆满不足的地方。 佛陀开示印度婆罗门人,劝他们放弃过去形式的事火。事火就是用火来烧的火祭,把这种转换过来,转成佛教的实质事火,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培福!否则大家以火焚烧来进行火祭,以为用火烧一烧天人就会收到,其实这种方法非但浪费损福报,而且又劳人伤财,于是佛陀将它转变,大家也感到,嗯!这很合乎道理啊!所以对于有道理的事,人们就可以接受,当接受之后便依照佛陀所开示的去实行,所以佛陀为了要度印度一些外道,方法并不是没有,经由佛陀的方便引导使他们离开了迷信,并且慢慢走进佛的正信知见,所以这种巧妙智慧的运用,是相当有智慧的人。那么我去探讨这至少要具备三种条件:第一要有很大的包容心,第二要有相当高的智慧,第三处理方法一定要相当的圆融,能掌握时机和因缘,以便如何在当下能够恰当圆满,这是以我主观建立的看法,至少要能达到这三种条件才可能。印顺导师曾说过一句话,这一句话在我心里一直相当的认同,并且是有理和值得恭敬赞叹的,怎么说呢?印顺导师说:弘法利生的法师和居士,需要适时地“正直舍方便”,我们一定要深深思惟,就我对印度佛教史的论究,方便适应虽利于佛法的传布。但是方便适应不能离开佛法的大纲。讲述方便法的目的就是要将佛法传播出去,也是要方便让所有的人从迷入悟,这是一个重点,这样也才不会因为时代、环境及时间的变更,使得佛法丧失其实用的价值性,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当时印度的生活,当然这两者不能相比,是不是这样呢?在不能相比的过程当中,将那个时代的那一套硬拿来我们时代套用,不仅死板板的不能接纳,也不易叫现代人去接受,佛教重视在人间的生活和修行,若是你不能适应就会慢慢被淘汰,所以印顺长老说这一句话是没有错的,为了弘法,为了将佛陀的佛法传布出去,不能说不用方便法,虽然是方便,但是如果已属过时而且在时间上不能再适应者,则应有正直舍方便的精神,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以方便法传布,但也要有正直舍方便的精神,就是说对于无关于我们离苦,无助益于信徒离苦,或无关于使众生开智慧,或对解脱无帮助的事,说得太多是没有办法使人有所体证,并加以使用,这种可以说是没有好处的。所以说要以正直舍方便的精神,应用利益人间、净化人间的方便,来传扬佛法的真义,印顺导师这几句话说到我心坎上,无疑是对现在弘法的法师和居士包括我在内,打了一针强心剂。因为方便不可以没有,但是要“正直舍方便”,对于无关于帮忙别人、利益别人,也无关于体证苦集灭道,换句话说,无关于修行的事,无关于修德并助益身心的事最好不要说,因为越说越会歪曲佛陀的教义越多,印顺长老说的这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佛教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二千多年时间,必定有所流转变动,这是难免的事情嘛!二千多年时间,有时候不要说二千多年,光是交代一句话,等一下经过另一个人的传达,一句话出去,哇!错误了,差一个字就整个都不一样了,何况二千多年流传至今呢?难免因为环境、背景等等流变因素,产生有所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如果能依止印顺导师所说,正直舍方便的这个精神,佛教必定会更加发展,更加被社会的知识份子所肯定,也不会让一些知识份子骂我们佛教,只不过与其他多神教一样,拿着香跟着拜,热闹一阵就过去了,说简单一点跟印度一样,遇到事情之后,一股力量来就散了,若能让你真正体会佛法时,无论是什么环境都无法左右影响你,完全都是真正的真理,不是用什么代价交换的,真理就是肯定嘛! 佛教是用真理来领导别人、吸引别人,并不用其他任何不属于真理的方式,例如用骗的手段,或是用勉强的手段、或用任何不正当的引诱手段来让人承受,因此佛教是重视真理的,是用真理来服人。所以,不管时代怎么变,也不管环境如何流转,只要正直舍方便,那佛教绝对是更加发展,绝对会更加兴旺,这是真实的事。所以佛陀当时为了要度印度九十六种外道也有运用方便法,将他们原有的名相,变个角度把他转换过来,方便引导他走入正法,并不是引导他走入迷信、执着迷信,那就不是方便,而是变成随便了,更不是将方便变成事实,方便只是引导他走入正见而已。并非就让方便左右下去,也就是说这方便只是引导他进入佛法的正见而已,像我们的手指月,或像我这手指电灯,说:“盛谛呀!那里有一盏电灯呢?”原理就是叫盛谛去看电灯在那里,这只手并不是电灯呀!所以方便法只不过是引导你到达正确的目标,所以佛陀也说一些作为引导的方便法,但是我们不要方便之后却变成随便,反而让人引导去,让人左右,这样就不对了。 六斋日的第二种说法,依据四天王经所说:佛说六斋日受八关斋戒修福德,就是因为六斋日当中诸天下来巡查人间的善恶,因此佛对诸众弟子说,每六斋日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这是引导人走入善念,弃除恶念。如果心生善念则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如果心生恶念一定要把它制止、改善。话说回来,佛教徒哪须诸天审察呢?就算不是六斋日本来也是应该好好的精进,断恶修善呀!反倒说天上会来审察这一件事,把它变成一种迷信,非要依靠有人在看才来做善,那没有人看就做恶了吗?这是方便说呀!所以两种版本比喻来说给大家听,但骗别人一定要先骗我们自己,只要想去骗人的念头一出现,在我们的意识当中,这种有意欺骗别人的心念就已经种下去了,业的行为也已经产生了,所以因果要同时看,种这种骗人的因,以后就会得什么果,虽然佛教说多因多果,不是一因一果,没错!但是因缘成熟时果报还是在呀!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不是为了要做给别人看,而是为我们自己本身来做的,说得世俗话一点,是以我们的良心来做事,何况若需要天神来审察我们的善恶好坏,那么我们修行不就操纵在别人的手中了?自己也就没有办法自由地主宰自己,因为他能给你的东西,就能跟你收回来。我在回归自然第一辑就有说过了,佛教重视自体证,并不是由别人来赐给我们,也并不是让别人来安排我们的生死,而是由自己的业力产生轮回变化,不要说有人在看我,有人在对我关心,我才来做好事情,没有人在关心,没有人在注意时,我就不用做好事,这种就比较不圆满。不仅对心理活动是如此,对我们身口意行为的活动,也应该谨慎防患,提防我们身心的违犯,不可有所疏忽懈怠。所以我时常开示弟子们,修行一定要随观身、口、意,若是有人问修行要怎么修,你就说要随时观察我们自己的身、口、意,千万不要将我们的身、口、意走向恶的方面去,这是第一步,所以修行到底在修什么呢?修身口意而已,转念而已嘛!简单说转念也就是将恶念转为善念,让执着、迷信的念头转为正念,所以修行就是转念呀!念就是业力呀!有意的行为就是业力呀!这很重要。大家千万不能疏忽掉。
当时印度宗教修行目标很多,大多数由于受到婆罗门教的影响,都想死后求生天上,或认为祭祀能得到天神的赐福,佛陀为了要改正他们这种迷信的宗教仪式及思想,所以有时会顺应民间的思想,加上一些不了义的人语,想藉用这个机会加强他断恶修善的观念,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断恶修善。所以有时也谈一些天上的事,其实天上的事,并不是佛陀所创造发明的,当时在印度复杂的宗教思想当中,他们一直认为,印度人所说的语言是梵语,是梵天的话,婆罗门种则是大梵天的子民,是所有位阶中最高级的,那么他们的目标就是说死后我们还要回去梵天所属的那地方。那时候的古印度就深信有天上的说法,但是佛陀为了要度他们,当然不会一开始就否认呀!说:“呀!这天是不存在的啊!”其实这只是一种方便法而已,为了度众方便嘛!你们说有什么天,我就跟你们说有什么天,他们说有天我就说有天,因为不管是什么天都是由我们的心所产生的,应该都是属于唯心造作的“唯心论”,佛陀当然了解这不过是个唯心论而已,但是佛陀为了要引导他们,让这些婆罗门教走进一个正见的思想,才借用他们的梵天说来比喻说明,以便使这些人持戒修福断恶修善。而受持八关斋戒最大的目的是要能悟缘起法,并不是修行以后只想求去天上享受而已,并不是这样的。最大的动机目标是为了达成体悟缘起法,亲证涅槃,这才是最终的目的,不然的话我们永远都在天上、人间中往返,去到天上,等到福报尽了又溜下来,像我们爬楼梯一样爬上去溜下来,跑来跑去的,爬久了我们也会累啊!因为有些初入门的人必须要有所依靠,借助依靠的力量,才能让他由浅入深,否则头一次你就马上跟他说空性呀!缘起性空呀!这些缘起甚深的法,他是听不进去的,听不进去反而会远离你,所以必须要让他先有依靠的心态,慢慢引导他,像我们也是一样,做一件事情也是先要慢慢的引导才可以,比如读小学就先教他ㄅㄆㄇㄈ……注音符号,教英语则从ABC……字母先教,慢慢地引导;引导,才能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硕土、博士这样出来的呀!不能一下子你就教他博士的课程他会听不懂呀!学英语你不能不先教他认识字母,他就能够听懂呀!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一种引导的方法,但是最大自标也是要他们达到涅槃,涅槃就是断除一切轮回生死,也就是让他们灭尽贪、嗔、痴,因为有一些人必须找一些依靠呀!所以我们要说依靠的方法,然后他才能去研究或是修行,他才会怀疑,咦!学佛岂是这样而已吗?这样才能慢慢深入佛法的研究,追究到底是为什么?所以佛教里才有这种有漏和无漏的区分,有漏法就是世间法,无漏法则是出世间法,也就是了义和不了义,共法和不共法的说法,共法就是跟一般宗教的说法一样,不共法就是跟其它宗教所说的不同,因此,佛教有两种法,一种共法叫做人语,另一种不共法就叫做出世语,了义法,也就是出世法,为了能够让你了解了义法,有时难免不能离开不了义法的引导。就如同我今年五十岁,不可能我已经五十岁却没有走过八岁呀!别人问你:“大愿师父呀!你今年几岁?”我说:“今年快五十岁啦!”那么快五十岁的人有没有走过九岁呢?你不能否认没有呀!虽然九岁时是九岁当时的智慧,当时的理想和身材,而现在五十岁则有五十岁的理想和身材,这是生活缘起缘灭的变化过程,但是你也不能否认你没有经过五岁、八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呀!是不是这样呢?这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了义法必须要依止不了义法,除非他是个大根器的人,听到佛法之后他马上了解,若不是的话,了义法也是不能缺少的,为了方便引导也是必须的。 佛教修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这别人也有,其他的宗教也有持戒、禅定、布施、忍辱,并不是我们佛教特别独有的,唯一不一样的就是重视智慧的解脱,这也是佛教不共外道的地方,所以叫做共法和不共法。如果听到能赐福给我或是赐福给别人的说法,那么这是无法取信的,他们到底要凭什么赐福给我们呢?像我们在银行存钱,你没有拿钱去银行存,如果要钱你就得向银行贷款呀!谁能赐给我们?只有自己而已!祸福不是别人赐给我们的,祸福是由自己行为所感召来的,绝对不是坐在那边别人就会白白地赐给我们的,因此,并不是什么人赐福或赐祸给我们,福祸全是由自己的业力行为来造作感召,要不然佛教就变成多神教了。所以有一些人后来经由经典来做参考,我们看经典是拿来做参考的,哪里是了义,哪里是不了义,你一定要判别明白,千万不要将你所看的经典全都当做是了义法,像在回归大自然中我有说过,并不是“如是我闻”这样就代表佛说的,如现在度法师和盛谛你们大家也都能说如是我闻呀!一时是说一九九几年,我在慈莲寺的谛观园如是我闻呀!听到大愿法师所说的什么话,所以“如是我闻”是说按照我本人所听到,此和彼所说的实际的话,并且按照他的话一句一句不增不减地说出来,没有加油添醋,原原本本地说给你们听这才叫做如是我闻,不能说离开二千多年了还可以听到佛陀亲口说法。佛陀他的世寿也只到八十岁而已,是不是呢?所以这如是我闻,应该只有佛陀他最初的弟子才有资格说“如是我闻”。以后的人不能断章取义,把如是我闻全都推给佛陀,认为只要有“如是我闻”就一定是佛陀所说,这是不可以的,所以看经书不能像工厂接订单一般,啊!只要人家跟我们捧场我们就跟他买卖,我们也要考虑这个人,买卖数量够不够,公司接下订单之后会赚钱吗?是不是以后他会倒闭?对方是否营运稳定,有没有风险?这都要具足考虑的事情呀!世间法都这样了,何况是学佛呢?不要别人一说马上就听,经典原本就是让我们作参考用的,千万不要照单全收,否则就会把佛教变成神格化了,会产生这种情形是因为不当运用一些方便法所造成的,方便一多的结果反变成一个听二个听三个听,刚开始时前面的人没有歪,慢慢后面的人就愈偏愈远了。换句话说,就是前面的人这样说,但是他的动机其实不是这样的,然而后面的人加个盐,加个味素,却慢慢地将里面整个滋味都变了,以后的人不知道,错认为这是真的,便这样子一直误解下去。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直舍方便的精神,方便是要引导人从迷进悟,突破迷信,而不是引导人走进迷信,这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否则反而会变得更严重。如果要说真正另有动机除非是他自己不知道,不知道是没有话说,若是自己本身知道还用这种机会骗人,就是有意来断人慧命,这说起来实在是很严重的呀! 受八关斋戒的目的主要是在“六念”,佛陀和其他宗教主要的不同就在于动机,也就是说:过去的印度在受八关斋戒时,他们想说我们都不要吃,佛陀将他们这个想法给转换过来之后,就把重点放在六念清净的修法,若是能够持戒而使六念清净,当然恶魔就会退出呀!当你持戒清净时,魔怎么敢来找你呢?因为你有定呀!慧呀!你的心念并不会随顺业力被它牵着转呀!所以我们就是定慧不够才被外魔来引导,心念起心动念就是魔,起心不正念就是魔呀!起心正念就是天人呀!起心善念就是善人呀!起心恶念就是恶人呀!所以在起心动念当中,全看你的动念是什么,如果你起心动念都是正见,你就是佛呀!就是差别这样而已嘛!对不对呢?所以当你的念头正确就有正见,就有福德因缘,魔怎么敢找你呢?不敢啦!看到你自然就跑的老远了!那么你住的地方自然就会平安和吉祥呀!并不是求别人赐给我们平安吉祥呀!平安吉祥全是操纵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比如说你要平安,开车出去却将眼睛闭上,不管红灯绿灯胡乱闯,那么谁能保护你平安吉祥?那是不可能的!所谓的“平安”就是平常叫你处事小心,言语小心,行为小心就是最平安,而“吉祥”则是做事要有因果律,知因识果,并能够与隔壁邻居和睦相处,人人和乐,人人和蔼,那么这就是吉祥,就是“安吉”——平安以及吉祥,如果自己为非做歹却希求平安吉祥,这怎能获得平安吉祥呢?这是不可能呀!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吸食安非他命等毒品,就是受到了毒品的污染,他们在怕什么呢?就是做坏事怕被警察抓到,来到寺院便说:“师父,你能帮忙我,保佑我,教我一个方法,让我不要被人抓去关!”若是发现这样我会马上打电话叫人把你抓去关,你做错事情应该要受法律的制裁,何必还要求菩萨保佑你不用被抓去关,这种没有道理呀!这样你本身就不对,你犯错事菩萨保佑,菩萨岂不是更加不对,这样说菩萨不也就是魔就是鬼呀!是不是这样呢?你不对它还溺爱你,还掩护你,你错了它还帮你,像这样的菩萨是什么菩萨呀!我说它真的是魔呀!鬼呀!最恐怖的就是这一种啊!所以“安吉”是由你自己创造而来的,要是没有自己创造的话安吉从哪里来呢?所以若能在受持八关斋戒之外,并时时刻刻地来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不要希望天人来巡视、观察时,我们才规规矩矩,想到:“哦!今天是六斋日,天上要来巡查。”这时你才规规矩矩不做坏事情,这种就不对,等到一过了斋日之后你又马马虎虎,又做一些坏事情,做一些不好的事,这都是不正确的。谁要保护你呢?唯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我们应该了解一切行为都是由自己负责,所以佛教主张业力轮回,这也就是说一切行为由自己承担,并没有任何人可以跟你帮忙和负责,所谓的“帮忙”也只是教你、引导你而已,不能代替你作主,所以你做给别人看,做给天人看,但是业力行为所感召的业果,简单说谁能有办法帮你负责呢?因缘成熟还是必须要自受,自己做自己来承受,没有一个人能替你承担,不可以说不知道呀!反正我做给人看,虽然别人说我是好人,但是却在暗中做坏事情,你做坏事情可以骗得过自己吗?等到因缘成熟时,仍然是要自作自受的,除非你学得很好,已止因了,虽然你面对现实的一切,但是你了解这只不过是因缘,你如实承担并没有再感召贪、嗔、痴,否则,不论你行善或行恶,在业力轮回当中总归仍会遇到的。佛陀说:“人的业力轮回生命,并非一期就结束。”除非你这一世学到成功圆满,要不然你还有来世的可能呀!在“业力轮回”当中我就有说过,若是不了解可以参考“业力轮回”的说明。
什么是八关斋戒?戒在佛教大体上分为有二大类,这二大类分别是:渐次戒,顿立戒。什么叫做渐次戒呢?渐次戒是在家三皈依五戒,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没有受过三皈五戒,不能受沙弥,沙弥尼戒、十戒,也就是在家弟子没有受三皈,就不能受五戒,以上有说过,过去佛陀时代三皈依五戒是一起受,慢慢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背景的需要,便先受三皈依再来受五戒,其实三皈依五戒应该一起受,要不然的话三皈的动机要怎样力行?而你没受过沙弥、沙弥尼戒的十戒,那么你就无法受比丘、比丘尼戒,这是有个渐次,有个层次的,因为受戒的过程必须要有个渐次级级来增加的,所以称为渐次戒,像读书从小学开始,一直到上中学高中。而在家二众加上出家五众,总称为佛教的七众弟子,所谓的在家二众就是说优婆塞和优婆夷,那么出家五众就是说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和式叉摩女。式叉摩女也是出家五众之一,解释为“学法女”,“正学女”,这有很多不一样的名相,将七众弟子结合起来,便是佛教的组织架构,所以是个大团体、大组织,这是由渐次戒得名,非他的层次次第,这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了什么叫做渐次戒。现在再来介绍顿立戒,什么叫做“顿立戒”呢?就是指八戒、梵网经、璎珞经所说的菩萨戒,但是“菩萨”一词照理说应该是于佛陀灭度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在部派佛教阶段才开始有个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本来佛教在佛陀时代,并没有区分大乘和小乘,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菩萨戒,但是在现在基于菩萨戒的精神,我们对于流传至今的菩萨戒却不可以随意否认的,然而菩萨戒应该要依照理性,我们去学佛陀弘法四十九年的精神及方法,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嘛!所以这两种戒是在七众之外,属于特别解脱戒,菩萨戒与前面所说的渐次戒不同,因为七众弟子,依照佛制定的戒律,应受渐次戒,但是他不受三皈五戒,同样可以直接受八关斋戒,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要去受八关斋戒,可以不用经过三皈五戒,不用先经过渐次戒,这就是顿戒和渐戒的不同处。 现在我们来说八关斋戒,八关斋戒属于什么戒呢?它是属于顿立戒,并不是渐次戒。非七众渐次戒就是八关斋戒嘛!而八关斋戒的内容是什么呢?当然它分有八条,分开为斋戒,八关斋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这地方各位请留意八关斋戒和五戒不同处,其中的区别就是五戒禁止邪淫,八关斋戒则是不淫,差别就在这地方,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着香华,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听,第七不坐卧高广大床,第八不非时食。以上所说八条戒,前面是防备不可犯的,后面是指吃的东西,这就是八关斋戒的内容,所以很多人说:我吃素食是持斋,这不是正确的,因为照理研究起来,持斋就是过午不食,才可以说我吃斋,因为我过午不食嘛!中午过后不吃叫做吃斋呀!不可说你吃素食就说你在吃斋,可以说你是吃素食,也千万不要说我在吃菜,以前因为不明白“吃菜”的意义,让我把这个身体给搞坏了。在二十几年前,当我还是在家居士修行时,起初并没有真正了解佛法,在一次探讨修行的过程中,当我在打坐时真正感到不可再吃众生肉,有了这种体悟后,便戒荤食。那时候听人说要吃菜,我就吃菜,以前吃素食,并不像现在那么丰盛,而且也没有人告诉我素食的真正意义,那么我就想可能只有吃菜而已吧!当时贩卖素食的人很少,别人也不能特地煮给我吃,于是自己便去菜市场买菜,将菠菜、花菜、空心菜全部都买回来,再买新的锅子,用油爆香倒水进去,每一样菜洗一洗后全部放进锅子里煮,每天吃饭只吃菜而已,这样吃了三个月、五个月身体却败坏了,所以最好我们说吃素食,不要说吃菜,吃荤的人也是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也吃菜呀!所以在误解吃菜的情形下,身体一直衰弱下去,肠子也产生毛病,别人才跟我说:不是哦!吃素食不是吃菜,吃素食和吃菜不一样,不吃肉类的东西,才是吃素食的。因为一句话却让我们没有智慧的人受到影响,所以我鼓励大家不要说吃菜,要说吃素食,因为吃荤的人也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人也是吃菜呀!不可能说吃荤的只吃肉不吃菜吧!也是要调配嘛!所以“斋”是过午不食才可说是斋。
我们从以上的八条戒来看,就我看来除了六、七、八条及第三不淫之外,其余和五戒的戒条都是一样的,五戒是不邪淫八关斋戒却是不淫,这个是不一样,八关斋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改不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已经都说过了,对于这几条我不需要再来作解释,这样很浪费时间,也就是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都说过了嘛?这在五戒里有说过,所以在八关斋戒不需要再说这些了,现在我们必须要解释的是八关斋戒的第三条,就是不淫戒,在受八关斋戒当中必须一日一夜断淫欲,因为淫欲是障道法,会障碍你修道开悟,障碍你悟道的障道法,何况在淫欲当中,会产生以后生小孩等等事情,这会阻碍你修行,所以淫欲是障道法。佛陀所制定的八关斋戒除不可淫欲之外,在斋经里有说:一日一夜心如真人,心像如来清净,不思淫欲,不念房事,除不淫欲之外,在受八关斋戒还不可想男女间之情事,一心修治梵行,梵行也叫做清净,修治梵行清净的意思是说身心清净,不兴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一心一意专注。这也就是说一日一夜中的八关斋戒是要学佛陀,效法如佛陀一般身心清净的梵行,身不患淫行,口不说淫语,心也不想淫事,就是说你们的身体不犯淫行,口不犯淫语,不说一些让人引起绮念想入非非的粗语、绮语,在一日一夜之中心不想淫事,安住在六念,那么重点就在六念的安住,如果你没有安住,就像我们的手没有拿一样东西就会想乱拿,我们嘴里含个东西,就不想,也不会想再去含东西,拿个东西之后,你就不会再想去乱拿东西了。同样的道理,心若不用个东西把他安住一下,一个还在初学的人,你叫他都没有杂念,且又以正念安住这是不简单的,所以佛陀才用方便法,将过去他们原本一天都不吃的习俗转化,引导他们以便走入佛教,但也只有限于过午不食而已,这是基于考虑在家居士的忙碌生活,身体的健康也是重要的,唯有身心健全、精神充足才有心来悟道。所以佛陀才叫他用六念,一日一夜必须安住在六念之中,不要说一日一夜,凡是精进的人长期安住于六念中这是最好。但什么是“六念”呢?“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若是有一淫念浮现起来,或是回想过去的淫境,或是忆想未来的淫事,便是不持淫戒的清净戒了(即破了淫戒),另外第六条不着香华,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听,这八关斋戒,就这一条来说,因为现在电视很方便,很多人吃饱就坐在电视下,那么要怎样来解释呢?其实对于这种问题,佛陀当时的印度并没有电视可看,所以从这事相看来,只是属于自求解脱生死的小乘法门,对于这小乘和大乘的说法我们再简单补充,其实本来在佛陀时代并没有派别之分,这是到了后来部派佛教时期才产生的,我们参阅印度佛教史就知道了,但是在度别人之前必须要自度,这应该才是正确的作法,我们不可以说他这样就是小乘,像初出家的人,必须要一段时间研究佛法,亲近善知识,有的人他不知道方法,自己躲在小茅棚里要怎么修呢?当你自己错了你也不知道呀!没有大众的熏习也会容易懈怠,所以有的人说自己要去一个地方静修,其实静修必须先要了解佛法,一定必须先亲近正见的善知识接受他的引导,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他会给予你指正,慢慢等你智慧开启,认为你要亲身体证按照理论来实践的时候,那么就可以找个清闲之地来实修,否则你初出家什么都不懂,好的不学,坏的却学一大堆,糊里糊涂地不知道,白白将时间浪费过去,唉!时间一过去是挽回不来的,很可惜,所以就像教学一样,当你还是一个小孩时,以学生的身份来接受栽培、教导,等到读完书、做了老师以后,就要将你所知道的来教导别人,但是眼前要先能够独善其身,要预先充实自己呀!要不然的话以后他怎么来教导学生呢?对于刚初出家的人也是一样,不可以说他住山上就是独善其身。不是这样,他是在充实自己,等待他充实自己有所体证之后,再去教导别人,才不会错误,才不会自误误人,不能说将自己的眼睛闭上,连过马路也不知道,这样盲人领导盲人就会发生一同跌入断崖里的危险,不可以呀!所以你不可以贬说他是小乘,这是因为他明白必须先充实自己,然后才能去教导别人,何况大乘、小乘,也是因为佛陀入灭后,至少差不多一百年以上左右,有部派佛教时,才有分大乘和小乘,这个原因就是说当时佛陀灭度后,等到时间一久,有的人认为仍应按照佛陀的修法,有的则为适应社会环境,两方面就互相争论,按照佛陀生活方式在山林修行的人跟都市生活的人说,说什么呢?说他们是现代佛教,认为自己是大乘呀!度别人的,像一只船要载别人呀!那么自称大乘的人就毁谤过山林生活的人,说是独善其身的小乘呀!在那时才开始有大乘小乘的差别,在佛陀时代并没有所谓的大乘小乘,都是大乘,全都是自利利他,假如佛陀没有自利利他,当他悟道之后就不用讲经四十九年了,佛陀弟子个个都是为了弘法利生,自利利他,要不然怎么能将佛教延续到现在已两千多年呢?不可能,所以这是从以后部派佛教时产生下来的,有的人根本一点正见都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佛法,常常说别人是小乘,总喜欢贬低他人说:“啊!你那小乘是独善其身呀!”小乘大乘是悲愿大小的差别而已,你有悲愿只有你自己了解,你教导别人,你就是大乘,你要去教导别人自己先要知道修行的方法和次第,你不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带错了,就不是什么大乘、小乘了,而是带去地狱,带去外道。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大乘小乘之差别,简单说就是他的悲愿,悲愿大你就是大乘,没有悲愿你怎么说你是大乘,虽然你研究很多,你不教导别人,不回向给别人你就是小乘呀!差别就在这里,但是为了悲愿度众生,自己必须先了解体证。否则你不懂怎么去带领别人,危险哦!若没有的话不知会害了多少人走进歧途、走进邪见,你知道吗?说起来实在是不懂不怕,不知断了多少人的慧命,实在可惜,无常嘛!短短几十年过去,浪费了实在可惜,而所谓的香华是印度一种化妆的装饰品,用香花把它串一串做帽子呀!做挂在脖子上的花串啦!去印度看什么节庆,都用鲜花串成一串去供养佛,他们用很香的花串成一串,或是用金银财宝结成的饰品,挂在头上作装饰,有的挂在胸前,或是挂在耳朵,挂在手上,全身挂的铿铿锵锵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香华。现今在我们社会经济富裕的地方,已没有用花串成一串戴的叮当响,大多数都是戴金子,耳环、金链子,挂得全身都光亮叮当的,所以耳环,钻石戒指,这都是装饰品,这一大堆装饰品都是属于与香华同样的性质,当时印度环境差经济也不好,所以他不能用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等等做香华,都用鲜花,自然的花来做装饰,而香油涂身则是源自印度本来的习惯性,因为印度属于热带气候,天气干热,皮肤要是干燥,就时常用油来涂身滋润,所以有钱人不论男女,都有养成有擦油的习惯,当然,经济不好没钱的,生活三餐都不济了,要怎样去买来擦呢?所以比较有钱的人,每洗一次澡就擦一次油,他们是这样,现在我们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下次再来说香油涂身。祝各位能够身心安乐,吉祥如意!天气比较冷了,大家要注意早晚要多加衣服,不要让你的法体不舒服,就很可惜!所以祝福各位时时吉祥安乐,我们以后有因缘再见!
: “对于佛法仅止于了解,不力行修证,虽然广闻,反成障碍,错失因缘,人生无常,一失难得,警策精进。”
在家居士如何修持(戒篇):之八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
我们今天又再见面了!我们前次讲到印度的天气比较热!所以当时的印度人当洗完澡后都要涂油,这样皮肤比较不会干燥,但是贫穷的人涂不起,有钱的人才涂得起,由于没有钱的人涂不起,所以佛陀在经济方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等到我们以后讲到律仪时,讲到戒律的律时,就会讲清楚。修行没有经济也是难修行的,在现今的社会,涂油的人,实在比以前的印度还要多,虽然我们不是很炎热,但是涂油的习惯在现代,就是变成化妆,现在化妆比以前还要多。这是因为生活的水准提高,在社会演变的过程中,以后会有愈来愈多的花样产生,这也是难免的,因为人若欲望一多,贪就多,烦恼就多,业就多,所以社会纠纷就多,这是事实。所以无论是香水、香皂、香油等等的化妆品到处一大堆,不像以前的印度是贫穷的国家香水有限。像我们当孩子的时代,当洗衣服的时候,看到妈妈要到溪边洗衣服时,还要去砍树藤,把它打破用其中的黄目子在洗,哪像现在用洗衣粉,而且还指明要用最好的洗衣粉来洗,这就是社会演变的结果,我们不能说是过去可怜,其实过去并不可怜,怎样不可怜呢?人家过去有他们的业力和他们的福报,他们那时候的业力,就是物质较不充足,不过他们精神很充足,现在的人,虽然物质享受,但是却容易患有神经质,每一天都要竞争得很激烈,不禁让人生活得头昏脑胀,可是在过去却不会,只需动劳力,现在的人动头脑,比智商,我说以后的人可能头很大,身体很小,以前头比较小,身体很大、很健壮,以前的杂病,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多,那都是过程。所以现在若要说香水、香皂、香油的问题,这种化妆品到处一大堆,再怎么高级的也有。但是在受八关斋戒的日子,是不可以使用化妆品,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佛陀当时在印度的环境,只制定了一日的八关斋戒而已,他不要你将时间浪费在那里化妆,制戒的动机在于我们身体有了真正需要,也就是有病的时候,这时才可以藉着涂油来治病养身,若是无病,我们就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涂香化妆上面,因为这种不必要的涂香化妆,有时候装饰得太过火,让人看起来似有挑逗性,使人看了,内心产生欲望,虽然我们无心,但是却因我们所作的行为而影响别人,这样也是不好的,所以佛陀说八关斋戒的日子你们不要化妆,化妆是怕具有引诱别人的淫意色彩,让人想入非非就不好,引起别人不安,容易在内心胡思乱想。现在社会化妆是可以的,不是说社会上的人都不能化妆,可以,但是在八关斋戒那一天,最好不要化妆。因为在家弟子有时为了工作或应酬的需要,也是可以化妆的,你不要说,我是个佛教徒,不可化妆,假如我们的丈夫是个董事长、总经理,或是一个在社会上相当有知名度、有名望的人,必须要出外交际应酬,但是你当太太的人,穿得让人觉得很寒酸,也没有稍微化妆一下,让人看了似乎很落魄,并不是这样,佛教徒出门,也是要让人说:“嗯!佛教徒非常的庄严!”让人看了之后,觉得你身心真的都庄严,不要只是心庄严、身却不庄严,或是只有身体庄严,心不庄严这样都不圆满,都不好,要能够心庄严而且身体也庄严,这样最好。所以适当的化妆,对佛教徒而言是被允许的,但是在受八关斋戒的日子,最好不要太浪费在化妆的时间,不要早上要去买菜,只是化妆的时间就花了一个小时,你想想看,一小时的时间过去了是不再回来的!真可惜!所以在受八关斋戒时,禁止香油涂身,是要我们不要把这宝贵的时间浪费掉,集中精神一心一意,清净修六念。律中对于香料的运用也有些指示说明:当时在印度,如有需要时,可将香料涂在佛殿旁,也就是说,假使这个地方湿度很强,涂了香油会让人闻了觉得很庄严。像我们现在,烧一些好的檀香,散布芬芳的气氛在空气当中,虽然我们的鼻根还没学到好坏无分别的境界,其实你鼻子若学到好坏无分别,那么你的嗅觉功能可能就有问题了,好闻不好闻的差别则在于不要沾粘、执着而已。当时在戒律中允许在佛殿里、僧房里,或是住众寮房的地方,有了臭气,可以涂香,亦可燃烧一些好香来将臭气薰除殆尽。假如患有眼睛方面的病症,或是有身体医疗方面的需要,医师在处方开立时,需要用香料,这都是可以允许的,并且可以用香料、香油来涂我们的身体,那是患病时,医生处方需要,这时可以用,并不是很硬性地说通通不可以。戒律也就像法律一样,必须就不同的情形而有轻重不同的权衡,比如说:我们不能喝酒,是怕乱性,但是当你有病时,医生说需要用酒,你来用酒,这并没有犯戒啊!所以这个问题,是重视戒的精神,不要让戒条束缚得不能动,每一项都不可以,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每一个都变成怪人,变成机器人了,出门有听人说:“佛教怎么修到都变怪人?”事实并不是这样。佛法本来就是要来适用于人间的,包括戒律也是一样,这样才符合戒律本来制定的原意,要不然还要什么戒律?这样全部都变成机器人了,所以要了解它的精神所在才可以。
我们再来说“歌舞倡伎”,这是一种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生对于娱乐是不可缺少的,佛教并不是禁止你都不能去娱乐,可以娱乐,因为适当的歌唱与舞蹈,这种是正当的,是可调剂人类生活的品质和增进团结的。正因娱乐有它的好处,而娱乐本身的范围很广,其中的唱歌跳舞也有善与恶的分别,假如你用正当的理念和方式来推广跳舞和唱歌,那么这就很好啊!对于我们人的品质、团结等等方面都会提高,今日的社会环境与以前已经有所不同,大家生活忙碌,所以来提倡正当的娱乐,用正当的娱乐来陶冶身心,这是不可缺少的,不可以没有。但对于娱乐的素质、品质方面,必须要有利益于人的身心,否则对于有害于身心者,我们就应该取缔,像现在每天报纸刊登出来,在娱乐场所引起的种种社会问题,都对人的身心有所损害,这样就不好。简单说,不要为了我们自己要赚钱,利益自己却损害到别人的子子孙孙,损害到别人的身心,这就很不好,是很损道德的。这与佛陀所说业力的因果有相当的关系,业力的轮回、因果的轮回,这都是不能否认掉,不要认为这都没有,怎么没有,有一天你就知道,不要认为那看不到,今世就有很多现报都可发现,现报都有了,怎么会看不到?所以这不能说没有,也不能否认掉,因此对于人的身心有害者,千万不能去,也不能经营,以免社会不安,社会若能安定,我们的生活就安定。社会若不安定我们就不安定,因为社会是一个共同体,不是政府的,也不是总统的,更不是国王的,都不是,而是每一个人民百姓由上至下共同来建立的。社会安和乐利并不是建立在政府而已,政府有政府的德政与政策,任何人都要在本身的岗位上做好,所以维护社会的安宁人人有责,大家都有责任。不要说这是警察的事,或是政府的责任,不是这样,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因此对于身心有害的地方,我们大家通通不要去,他就停业了,既然他没钱赚就会转业,是不是这样?所以,并不是一定要政府用法令来束缚,压制他,这都不究竟,真正究竟的,只有提高人民百姓的素质,了解何种可以不可以,有无危害身心没有?这样之后,对于不应该去的地方,我们不要去,不应该做的,我们就不要做,如此他的生意就没得赚,没得赚,他自然就会转一个正当的职业来做,这是很重要的。并不是用所谓的政治压力,拼命地去压制,压制这儿,跑到那儿,压制那儿,跑到这儿,像一根草在地上长,你用一块石头压住它,想要不让它长,却变成从旁边出来。总之,只要它稍微有一个生存的空间,它就会去争取,你若是以大众求生力量的观点来看,就会很了解,所以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什么叫做可以?什么叫做不可以?将它规律得很清楚,规律清楚后,大家不要去做恶的事,社会就自然安和乐利了,政府法令固然很重要,但是人民的素质提高,也是很重要,正确的理念更加重要。所以佛教为什么要叫人不要“歌舞倡伎”呢?因为做每件事情,我们都必须经过思惟考虑,思惟考虑这样做是否有危害别人、危害我们的身心?若危害到别人的身心,就停止不要做,会危害到自己身心的事也不要做,而对自己身心有帮助的要去做,对别人的身心有帮助的更要去做,必须要这样,否则我们要如何来维持这个社会的共同体呢?要如何能使社会和乐呢?因为经过了想像就会落入经验意识,而这种的经验则会产生记忆,也就是说我要做一样好事、坏事都要经过思惟,思惟是一个记忆,是一个经验,那么这个经验好、这个经验坏,也就会形成我们善和恶的业力指使行为,当落在我们的经验当中,这个经验意识,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正思惟,所以我们都应该具备一个正当的思惟,也就是正式的思惟,唯有具足正思惟,才能对法有更进一步的体证,何况你来体证缘起空性的法是甚深微妙的,佛陀刚刚成道时,也自问说:“这么深的道理要说给谁听?”所以他当初有一段时间,对于自己所悟得这么好的东西是很好啦!虽然这么好,但如此深奥的东西要说给谁听呢?谁又听得懂呢?因为甚深的缘起空性法,并不是粗粗鲁鲁,粗糙不堪,也不是散乱心可以思惟到的,不是这样,甚深的缘起,是非常的微细,既然想成为一位修行者,那么,怎么还会有时间去享受人间的娱乐呢? 娱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的娱乐,一种是心的娱乐,若是真正能够沾到佛陀法味的人,也才是真正所谓的法喜充满,你看看,这种身心的娱乐不是随便讲讲就可明白的,要不然这句法喜充满怎么说?能够体会到法,了解到这个法的好处,就了解这个法能够离苦,能够断除烦恼,那种自在清净的身心,并不是用嘴巴能够表达出来的,所以世间的娱乐,往往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害到我们的身心,你若用正当的方式来娱乐,对我们的身心有所帮助,这种适当的调剂是可以的。若是真正要修行,那么他就不会想要享受世间的这种娱乐,他的追求是享受法喜充满这种身心究竟的喜悦,所以初地发心修行想要出世间的行者,绝对不能随顺世俗的心去生活,你还未有足够定力,你还不能观察清楚,就很容易随顺世间的生活,让世间的生活牵走,若能了解到这点,对于成就道业,就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若没有的话,对成就道业就有影响。因此对于成就道业的圣者,虽然已经成就道业,但是他不可放弃掉,而执着于自己的自由享乐,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不能说他成就了,但是却不顾沉迷的众生,放弃了渡众的信愿,所以成就的觉悟者,是要能弘法利生,为弘法忙碌,毕竟是人弘法而不是法自动会弘人,正因为法好,我们才要去推广,这东西好,产品好,我们要推广出去,他怎么还有空,怎么还有时间去享受世间的娱乐?如果是一位未证圣果果位的人,自己还未亲证到,还未达到那个究竟,还未了解到,他不可再以广度众生的理由,藉机会来说,我这样是要来度人的,说来赌博是要度赌博的,去喝酒是为了要度喝酒的,跳舞则要度跳舞的,结果怎样,你知道吗?结果自己度人不成,反让随缘世俗度去!假使你要度人,你未到那境界,你想去度人,却反而被人拖走,这不可靠,有时候自己藉这机会说要度人,其实自己心念想说这样比较容易逃过法律的漏洞,否则若今天想要和人喝个酒,家中的人却反对,但是只要说我要去度喝酒的人,我再怎么喝也不会醉。可是不知哪一天躺在那里连蚂蚁在咬也不知道哦!所以很多人未到境界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说要去度别人,往往世俗生活之间要很注意,处处都是陷阱,稍微一失觉察就会落入陷阱,陷下去要再爬起来是很难的,染上恶习要改好较难,好的要变坏的却是很简单,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种道理,不要被世俗众生的恶习所污染,要不然我们就会随顺世间的生活,流于世俗化而迷失,然后就被外境拖走了。佛教被神格化后造成了一些附带外道的佛教,他们还利用佛教的生日庆典叫人在寺院前唱歌跳舞,有时候还很不正当,穿的不男不女,嗨哟!穿这样跳舞,还说要让佛陀看,要让菩萨看,佛陀明明制戒禁止“歌舞倡伎”,你还唱歌跳舞给他看,这是违反戒律的,不要说要让佛祖高兴,佛祖若是真有灵,他是不会高兴的,我看爬起来打你的头也说不定!明明叫你们不要这样做,你们却偏偏这样做,你说这样他会高兴吗?会不高兴的!但若是佛祖的生日,大家弹佛教的圣歌,赞叹过去佛陀的事迹,像我们中国佛教的寺院,有时候会办个法会,在佛陀的生日时,大家来唱个赞偈,诚心地以梵呗来赞叹佛,赞叹佛过去为人处事的法很好,当听了之后大家会觉得身心寂静,有时候眼泪还会流下来,哇!这种我觉得是比什么都好,这种赞偈梵呗是不违犯的,反而比较好,要不然叫团歌仔戏在外面演戏,歌仔戏并不是不好,它也是一种世俗的娱乐艺术,但歌仔戏只是让我们以世俗的心态来调整自己的身心而已,并不是说可以叫来寺院的前面做,这是不可以的,佛陀的戒律里说不行。
我们再来说第七条戒,不坐卧高广大床。这条戒的重点在淡薄物质的享受,因为简单的物质生活,我们才能勇猛精进于道业,物质生活太过享受,对道业就不会精进,并不是说修行人一定要过着刻苦的生活,其实不是这样,佛陀没叫我们修苦行,也没有叫我们一定要过着刻薄的生活,他并没有这样说。因为你若对物质要求太高,便容易沉溺于物质的享受,这对道业会有所影响,而且对你精神层次的提高也就有限,若初修行者,精神不专,无法放下感官,放下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种的贪着,你对物质用品追求越美好,你内心对于物质就会越执着、越沉迷,如此难免影响到我们的出离心,产生了沉迷执着、我慢我执。比如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管它是真是假,我听说有一个人,学到很厉害,禅定很行,禅定后连牛头马面也抓不到他,找不到他,这是故事的比喻,但是有一天他的死期到了,牛头马面要去找他时,却找不到人,问到一个地头神说只要他一坐,在打坐后都找不到人,要找到他,除非就要等到他爬起来,牛头马面就说:“嗯!这样我就不能交差了。”地头神他就说:“要不然这么办,他旁边有一个钵,他很执着这个钵,他什么都看得开,就只有对这个钵看不开,听说那个钵是皇帝赐给他的,所以他很执着这个金钵,放不开,你若从金钵敲打下去,他就开静了,也就会爬起来。”结果牛头马面一打下去,他听到敲钵的声音,心想:“咦!谁在动我的金钵?”执着嘛,物质太好,及对物质的执着,影响到他。等他爬起来之后,牛头马面说:“我要来带你走了,你的时间要到了!”他说:“我的禅定这么好,最后还是不能离开你们两位牛头马面。”这个故事就是在启示我们,若是对于世间的物质太过执着,你就无法脱离这种业力的生死轮回,所以佛教重视智慧解脱,不是只有禅定而已,不可以只求偏定。 我们再来讲一个例子,唐朝有一位很有名的悟达国师。这位悟达国师,应该各位都有听说过,悟达国师是因为皇帝皈依他,拜他做师父,所以称为国师,皇帝自从皈依师父后,便想说到底要拿什么东西来供养师父呢?何况出家师父和世俗人生活不一样,要拿什么来供养他比较好呢?想一想说:“好!就来做一个宝座吧!”于是皇帝就特地为国师制造了一座正沉香宝座,来供养悟达国师,悟达国师看见高贵的宝座之后,哇!一时生起了名利心,竟然遭受了冤亲债主的报复。我们在前面说到,悟达国师他生起名利心后,却遭受了冤亲债主的报复,竟然从膝盖上生出一个人面疮,什么人面疮呢?生出了一颗肿瘤,这肿瘤有眼睛、有鼻子、也有嘴!嘴里也有牙齿。也有舌头,等于说生出一个人头,所以叫做人面疮,这若是真的听了很恐怖。所以三昧慈悲水忏记载,由于过去唐朝懿宗在位时,有一位比丘法号悟达,当他初出家,未有知名度时住在京师,当时有一位比丘法号知玄,患了一种怪病人人看见时都会避开他,因为这种怪病名叫做迦摩罗疾病,全身会散布出臭味,所以大家看到他后,都远远地离开他。悟达法师那时尚未被封为国师,未有德行之时,他和这位知玄比丘毗邻而居,悟达比丘就时时刻刻照顾这位重病的知玄比丘,有可能悟达国师就是这样,并没有看不起这种人,因为他有慈悲心而且能够慢慢地用慈悲心来培养德行,德行的成就有可能就是这样来的,持续经过很长的时间,一般人都讨厌的事,可是他都毫无怨言地去做,一直尽他的努力来照顾这位病患,所以知玄比丘感觉悟达国师很不简单,虽然那时他未当国师,但是他那种慈悲、忍辱、喜舍及耐性实在很好。悟达比丘这种风范,及做人处事的道德观念,真的是很好。所以有一天知玄法师就说出一句话,告诉悟达比丘,以后若是他有困难,则可往西蜀彭州九陇山相寻,这个山上有两棵大松以此为标志。就是说知玄法师见到悟达法师对他那么好,忽然间从内心说出一句话,意思是说,我们总是要分别离开的,在要离开之前,以后若是遇有困难时,你就往西走。那里有一个九陇山,九陇山很壮观,但要怎么找我呢?只要看到两棵大松为标志,你到那里就可以找到我。当然,悟达比丘是想:“你全身重病,我尽量照顾你就是了,现在既然由于因缘要离开了,我也只是尽量做到,那就可以了!”他听了就记住,也没有把他的话特别地放在心上,后来,悟达比丘他就住在安国寺,因为悟达比丘修行勇猛精进加上他很有慈悲心,德行很好,这也就是说他时时刻刻摄住身口意,都没有在做坏事,凡是利人帮人的事都有做,所以他的德行很好,感召大家对他很赞叹。当时皇帝懿宗听了之后不仅亲自拜访并且还皈依在悟达国师的座下,所以悟达比丘就变成了国师,皇帝为了供养国师,就赐一座正沉香雕刻的贵重法座,作为悟达国师讲经时的法座,而悟达国师在受到皇帝宠爱后,却慢慢地生起名利心,怎么会这样呢?可见悟连国师过去只对德的方面修,对缘起缘灭的东西,那时未确实建立,所以慢慢会被名利心所影响,要不然他若是确实了解缘起性空的东西,就不会被名利心所影响,是不是这样?否则说修得很好,时间一到还是被名利心拉走,所以有可能悟达国师只有德行很好,感召皇帝来皈依,没有多久名利心一生起,却在他的身上生出一个刚才讲过有头、有脸、有牙齿、有舌的人面疮,而且是生在膝盖上,这个人面疮很特别,不但有头、脸、舌之外,听说还有眉毛、牙齿和人一样人头具足,而且也会吃东西,不晓得有没有这回事,经典上是这样说我们也就照说,这人面怪疮会吃东西呀!悟达国师得此怪病,哇!束手无策,听说肚子饿时,也会叫说要吃东西,可是这个人面疮又偏重吃肉,悟达国师吃素食,它偏偏要吃肉。这是三昧水忏中这样记载的,然后,他自己找名医,皇帝也下令找名医治,因他是皇帝的皈依师父,但是找尽名医,也都无法治好这种怪病,这时悟达比丘忽然想起昔日知玄比丘和他在京师一起修行时,知玄比丘告诉他的话,他就入山相寻,按照所说的方向去找,到了山上天色已渐渐晚了,但是天还不怎么黑,他看到山上竟然真的有二棵大松被山上自然的烟雾掩盖着,看了如同在天堂一般,就相信知玄法师所说之语,悟达比丘心想:“嗯,没有错,他没有骗我哦!”就走到二松处,发现一栋非常大、又庄严,让人觉得金碧辉煌的建筑物,使人看了觉得很壮观,那时也看见知玄比丘立于壮观的大殿前,很亲切的与悟达国师合掌与握手、跟他打招呼,因为那时天色已渐晚,所以知玄法师就留下悟达国师说:“天色晚了,今晚留下,有什么事明天再说。”两人相见,泡茶、说话,讲离开这段时间的话,当然会谈到来找他有什么事,悟达国师就说人面疮使他非常痛苦,身为一个国师却染上这种病,将这件事讲给知玄比丘知道,知玄比丘听了之后就说:“无妨,小事一件!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在这个山边有一个石岩,大石岩下面有流出一种自然的水泉(像我们慈莲寺旁边有一个水井,自然会留出一些水泉,但是水井能够喝而已,不能治什么大病)然后,明天早晨你去洗一洗,怪病就好了。”悟达国师听到这句话之后,当然也抱着相当的希望,那晚就特别睡不着觉,希望能够早点天亮。当天一亮时,云雾慢慢散去,就看见一位童子前来引导悟达国师,来带他到泉水边,正要掬泉水洗人面疮时,忽然间这个人面疮大声呼叫不可以洗,人面疮当时就开始说:“考究古今(就是说你研究过去或现在),曾经读西汉书,有没有?袁盎晁错传否?”又说:“你知道当时袁盎和晁错,这个故事及这两个人物,你知道吗?告诉你啊!你就是袁盎,我噢人面疮就是当时的晁错,你知道吗?错斩于新东市,那时冤仇为如何?你还记得吗?累世都要找机会报仇,但因为你(悟达)经过了十世都出家修行,很有知名度,很有名望,而且你也很精严地一直持守戒律,包括你的德行很好,对人很好,所以我没机会报复,你身口意摄受很行,我无法报复你,你一直都没被名利拉走,等到你遇到皇帝赐你法座时,你却名利心生起,当然定力失去,因为有名利心呀!那时对你的德就慢慢损了,无德,德捐故无福,那时我正好找机会害你,今天已经承蒙迦诺迦尊者(就是知玄比丘)用三昧法水来洗我这人面疮,自此,我们过去的冤仇就到此告一段落,不再跟你追究了。”悟达国师听完人面疮讲这番话之后,可以说满身的汗都流出来,一时魂不住体,吓到了,假使是我们说不定也会这样,就连忙掬水洗人面疮,洗了之后他感到非常的痛,痛得都快昏过去了,后来因为痛彻骨髓于是就昏迷了,但醒来的时候人面疮已经不见了,好了。此时悟达国师才知知玄比丘非普通人,是圣贤混迹,圣贤混迹在世间里面,非是凡情所测,不是世间普通的人,再欲回头看寺宇,结果寺宇不见了。我们先不管这故事是如何,因为这对我们物质享受的正当节制有帮助,所以我才提出让各位作参考。在我们的三昧水忏里,尤其在中国大陆,对于三昧水忏,很多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在拜三昧水忏,这意思及动机是要启示我们修行必须要持戒修德,但是由于中国大陆地广人多,加上过去有掺杂一些道家、儒家的信仰、天人的说法,所以传说故事特别多,不管是真或是假,我们听了之后,对于有义意的重点,或是对我们有所帮助的,是可以拿来作参考,否则,我们千万不要落入迷信,落入迷信对我们反而不好,所以这段人面疮的重点是要提醒修行者,名利是何等恐怖,德行是何等的重要,你若无德无行,你讲人家不要听。虽然道理很好,别人也是不要理你,所以名利相当恐怖,德行相当重要。过去还有很多的修行人为了贪执高贵物品而产生退道心的个案很多,或是放不下自己贵重的物品而感受苦果等等的个案也很多。所以,我们要睡觉的床是用来休息的,我们的身体每一天一定要做事,当工作完毕身体疲累时便可以利用卧床来休息,所以床的功用是来消除疲劳用的,否则的话,我们这个脆弱的身体,是不容易生存的,但是座床是用来打坐、或是读书、办公所用的,不必要太过浪费。古代的中印两国富有的人家,对于所睡的卧座及座床,是非常讲究其精致的,雕龙刻凤,做工非常的细致,以此代表富贵,代表家里有钱。除了雕龙刻凤之外还油漆彩绘让你看了觉得很华丽,挂了很多珠宝在床上,代表很有气派,以这些奢华的摆饰来夸耀自己的财富,这种是会增长我们的我慢、高傲、我执,及对世间的物质产生执着、产生骄慢心。所以佛制定修行者不可坐高广大床,否则会产生执着,如果有钱,是过去因为你的善因加上了今世的经营努力所成就的,不要浪费在没有用的地方。如果要求气派,你就布施在社会,利益于社会大众,回馈社会,对大众有利益的事业,这种才是真正有气派,也才是有智慧的气派。千万不要有钱没地方花,用到没智慧的气派,如果能以福养福回馈社会造福人群,我们这辈子有钱能富有,就是因为过去广结善缘,过去的善因,加上这世的努力经营,产生出来的结合品,所以你就是很富有,很有钱。那么你必须以福养福,不要拿这钱来享受自己,过份享受、浪费,这是损福,你将钱回馈于社会,造福人群,这种就是以福养福。 在这里,我们睡觉用的才叫做床,睡床,起居坐的椅子叫做坐椅,但是在西域的社会,床的含意比较广,睡觉用的叫做床,起居、读书、办公、打坐所用的,也称呼为床,叫做坐床,所以才有坐床及卧床的分别。在家居士,如果发心在受八关斋戒的日子中,应该远离高广大床外,最好是夫妇分床睡,只有受八关斋戒的日子而已,这样就不会影响夫妻的感情。若是长期分床睡,或是长期夫妻感情没有培养,在家居士也会发生社会或家庭纠纷的,佛陀并没叫你这样做,佛陀只有叫你们在家居士不能邪淫而已,他没有叫你们去断淫欲。但是过份的纵欲对身心不好,这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所以佛陀对在家居士生活考虑得很清楚,设想得很理想,从戒律来看就知道,他对在家居士的生活制度照顾得很好,一般人很少了解,所以他也考虑在家居士的生活要如何,他的时间忙碌,如何让他兼顾赚钱及护持佛教及回馈社会,教育子女及能够修行,他都设想得很清楚。他想的事情都很合乎在家人的生活,如果家里只有一张双人床,没有单人床怎么办?那么你就看你持戒的道心及定力,但千万不要为了受八关斋戒,回到你家,本来只有一张双人床而已,叫木匠来锯开,变成二张床,这样家庭会起纠纷,这种家庭会起革命的,这样就不对。如果是这样那没关系,夫妻也可以一起睡,那晚不要胡思乱想就好了,假使你受了八关斋戒,若是一个月才几次,譬如一个月才一次,这哪会对家中产生什么影响呢?不会,这对夫妻感情不仅没有影响,反而有时候对我们的身体有帮助,如果受了八关斋戒后,最好能够在寺院过夜是最好,大家都来受八关斋戒,都住在寺院过夜,这是最圆满的。这就没什么顾虑,没什么困扰,但是要来受八关斋戒,先生要来,太太要同意,太太要来,先生要同意,这样家中才不会起革命。不能没有同意,跑来就住寺院,这样家庭是会产生纠纷的,这样不对。佛教重视和乐美满,在家居士首先一定要能够维持圆满的家庭,才能来建立修行,这是一定的事理,僧伽也一样,僧伽一定要建立和乐、和合,要不然如何来说和合僧众呢?所以最好在受八关斋戒那天,在寺院过夜,这当然最圆满。听说泰国的在家人,如果在六斋日,大家都很主动,明天是六斋日了,就很多人自动到寺里求受八关斋戒,泰国求受八关斋戒的人多,而且都很自动。(不像这里,要受八关斋戒,还要人去邀,这么好的事,又没人去做,若要去逛街玩乐,做坏事都不用邀,所以这是很好的事,对我们身心有帮助的事,为何要邀?)都不用邀,大家就自动要去了,泰国就是这样,寺院都挤不下,受戒那晚就没回去了,夜间住寺院里,但是寺院的寮房有限,没地方睡,那要住哪里?他们就住在寺院旁边的巷道里面,只要有地方铺了就睡。你想想看,看人家泰国那种受八关斋戒的精神,和这里比起来,哎呀!实在无法比,我们要受八关斋戒还要邀,还要请游览车让人坐,这还不要紧,还像整群在迎妈祖,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其实不是说你受八关斋戒就有功德,重要的是在六念,要记详细啊!你若无法时刻安住身心,只是一个形壳去受八关斋戒有什么功德,讲是非、造恶业都有,造口业及犯戒都有,哪有什么功德可生。真正的功德是你一日一夜放弃社会的生活,专心一致修持六念,这种功德是最无限量,一念的清净,功德最无限量。否则你只是人走跟人走,一张嘴叽叽喳喳,法师在开示也听不懂,讲戒、开示、领众,叫你修行也听不懂,心只有散乱,包括夜间在寺院睡,人家都安板了要睡了,还在那里叽叽喳喳,影响大众不能睡,这种非但没功德还损德,还造业,还犯戒都有。所以在一个月内不管一日、二日都好,六日也好,受八关斋戒,这对在家居士来讲是很好的。
我们再来说第八条戒!不非时食。这条就是斋,这条戒是属斋,属于吃的方面,吃的方面就是斋,但受八关斋戒者不持“不非时食”,固然就不成八关斋戒,就是你来受持八关斋戒,“关”就是以上所说的七条,“斋”就是这条,所以你去受八关斋戒,不持过午不食这条,你就不算受八关斋戒,是否这样?不非时食,是说过了日中之后,除了饮水之外,不得再吃任何食物,同时平常日中前也应该不可随意吃零食,不是说我今天持斋过午不食,但是却一张嘴从早吃到中午,所以你晚上不吃肚子也不会饿了,有的人不是,我听很多,我说:“你怎么吃那么多?”“我今天六斋日”,你看看,六斋日晚上不吃,今天中午吃一脸盆,这样不就是弄坏你的身体,弄坏你的胃肠。这并不是这样,这样却变成将身体弄坏,你做什么都不知道,来受八关斋戒,中午过午不食之外,不要随便吃零食。饮食本来就是要维持我们的生命生存主要的动力,让我们的生命能生存,让我们的生命有动力,无论是任何的动物,何等的高级生命,如果没有饮食,生命当然会消失。也就是说吃东西是要养色身,让我们的色身足够滋养,像车,将这车添油,这车才能够运转,这是一样的道理啊!像我们的车没油,开到加油站加油,让我们这部车有油才能够运转,当作我们的脚力,也才能够代步。而我们吃东西也是一样,就如同车加油一般,让这车有足够的营养,才有生命保障,才不会说你没吃没营养而饿死了,所以饮食是一件不可或缺的生命问题。所以吃的方面千万不要疏忽,有的出家人随便吃一吃,每天吃酱瓜、过去吃豆腐乳,每个人吃得瘦瘦的、黑黑的,看了像非洲人,别人会说吃菜吃得很可怜,以为我们都在修苦行,以为佛教都是在虐待人。佛教绝对没叫你虐待自己,而是叫你每天都活得很自在快乐,要不然来学佛却每天学佛学到烦恼,整天忧愁满面,是在学什么佛?所以真正的学佛是每天学得很自然很快乐。若每天学得忧愁满面而要离苦,如何离苦?佛教就是重视要让你离苦,你修到忧愁满面,如何去离苦?每天都与苦一起睡,要怎么离苦。每天要了解苦但是我们要出离苦,不是叫你了解苦,就浸在苦,和苦一起睡,和苦一起生活,就是因为有苦,所以我们来学佛修行就是要了解苦,出离苦,让苦没机会生出来,这就是我们在修,所以吃的方面不能随便吃一吃,吃有营养就好,不要太浪费!我们今天说到吃。时间又到了,近来天气转冷,早晚温差变化大!所以各位早晚要多穿衣,生活要正常,千万不要影响你的身体,以后不能听师父讲戒和律,那就很可惜哦! 感恩各位!感恩各位诸山长老!感恩各位法师、居士。辛苦你们,祝福你们能够吉祥如意!四大调合!所求皆愿!再见!
“人生在最困难的岁月当中,才能磨练出充满大丈夫风范的伟大人格。”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九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大家吉祥如意,我们又见面了!
我们前集说到饮食部份,饮食就是说到吃的东西。比较穷的国家,人民百姓时常为了吃而起斗争,像非洲国家,很多都是为了吃而争斗,因为他们没有东西可以吃,快要饿死了,他们吃东西最主要的目的是来充饥的,否则的话,会活活饿死。所以贫穷国家的人民为了生命的问题,也就是为了他的生存问题,时常会为了吃而起争执,但是富裕国家的人民是为了饮食每天忙碌,为了想哪里较好吃,哪里不好吃,哪一个比较有知名度,别人说到哪里吃很好,这就不是为了充饥,不是为了存活生命来吃,全都为了吃知名度而来吃。你看为了吃的享受产生了很大的问题,但是那些没得吃的人为了三餐温饱从早忙到晚,像我们小孩时代也是一样,物资匮乏没得吃真是很可怜,看到一个木瓜还没黄熟,就采下来吃了,番石榴未成熟也照样采来吃。相互比较下现在的人实在很富裕,虽然富裕可是有的人仍不知足,不只要求吃饱而已,还要向外求好吃、营养多,其实现在的人就是营养摄取过量,所以毛病特别多。和乐从口,是非也从口而出,吃东西也从口入,所以吃的东西也是相当大的一个学问,并且希望每一天都吃得很丰裕,结果吃得丰富营养过多,造成百病丛出,很多人为了吃东西造成营养过剩所以产生很多毛病,像现在的社会很多怪病,大多数都是由饮食而来的。虽然我们在学佛,但仍是世间人,就必须借助饮食来维持我们的生命,也就是我们吃是为了要维持我们这身命,维持我们身命是要做什么呢?要借着这个身体来修行,既然我们已经生来这世间了,就不可以厌恶这世间,也不可以看到这世间的乱象,每天吃饱都在这里痛苦地过日子,既然来了,来者则安之,来者就是说来修行,你就没有那么多苦了。所以我们吃东西,不论你肉体有多健康,如果在精神上你不能集中思惟,你就无法来悟证缘起甚深的教法,也就是我们吃东西,就是要照顾身体营养充足,不要认为吃素食的人随便吃一吃就好了,这样会把身体搞坏的。佛陀没有叫我们修苦行,也没有要我们以随便吃东西来刻薄自己,最好该吃的就把营养调配好,才有精神来做事,否则每天都软绵绵的,像耆那教每天都为了吃的问题而困扰,要不是吃不饱而饿死,就是无精打采,他们认为使我们的精神,使六根向外攀缘就不会了,其实不是这样,心的欲望嘛!你心的欲望生出来嘛!假如没有什么欲望生出来,你这肉体还能怎样?这都是由我们心的欲望产生,才指使你这肉体去做事情,所以我们吃东西,就是为了让我们吃得营养就够了。佛陀的修行法是中道,这是叫我们要处在中道来悟证,也教导我们在家弟子要修中道,不是只有出家人修中道而已,在家弟子也必须要修中道,因为佛陀对于苦和乐两边都有修过,但是他却不能在苦和乐的当中悟到真理。说到苦就是他曾经修过苦行,那么乐就是他当时在王宫当太子时的享受,每天唱歌,听歌舞,要什么就有什么,尽情去享乐,可是在修苦行当中不能悟出真理,一天到晚享受快乐,也不能悟出真理,后来他才去掉苦和乐两边,走在中道而体证真理苦集灭道缘起正法,所以悟苦集灭道来成正觉。饮食目的是为了养身命为目标,所以既然要受八关斋戒,我们就应该要来持守,何况一个月才六日受八关斋戒,即使每次都去受,一个月也才六次而已,有的一个月受不到一次,有的一年受不到一次,有的好几个月才受一次,应该对你的身体不会产生问题,就是说虽然过午不食,对你的身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现在依我们日常生活的营养摄取,照理说一个晚上不吃,真的也是不错,这可以让你胃肠的东西调适清理,哪里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一夜一日受八关斋戒而过午不食,我们应该没有问题才对。如果你身体真的需要,因为你有病一夜不吃,手脚就会开始发抖,或者没有体力,为了治病或身体虚弱,那么可以开缘,以喝果汁及吃流质的东西来补充体力,包括现在有所谓的牛奶,你把它当作开水喝,假使还是没有办法时,也是要开缘呀!那么过午不食有什么好处呢?依吾人的经验是精神上比较能统一,晚上若吃太饱,打坐则容易打瞌睡,头脑不仅容易昏沉,精神也容易散乱,所以晚上如果我们没有吃,或吃少一点,那么我们的身心都可以轻安。若是你身体有需要,那你就不必过于勉强,像我本人,十几年的时间,都过午不食,慢慢的身体一直虚弱下去,医生诊断后都说这是营养不良,晚上你方便一下,吃个东西,这无所谓呀!所以这一条关于吃东西的戒,并不是在戒律里规定得很严,但是当你受八关斋戒时,应该持守好,尤其你偶而过午不食精神会比较好,现在社会流行一种断食疗法,这就是受到日本断食治病法的影响,很多哦,但是以我曾经试过断食治病法的经验,如果真的要断食的话千万不要乱断食,因为要断食时必须经过专门的人或是有经验的人指导,否则断食之后,将来身体是容易产生很多后遗症的,本人也有经验过,一定先要了解断食的过程后,才能清楚断食后必须的节食和复食,千万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当做实验品,简单说,说错话可以重说,但是生命若是死去时就不能说:等一下,我要慢一点才死,让我重新活一次,然后再死。做错事可以重做,可是生命只要一失察觉就不能回来了,所以千万要注意,我们最好经过专门的人来指导,不要断食演变的最后却产生断命。
我们来受八关斋戒的功德到底有多少呢?初学者做任何事情,他第一都是执着于功德,其实这是难免的,我们都不要计较那么多,有的说:唉呀!什么功德、不功德的,因地和果地不同呀!果地也要从因地起来,没有说他一出生就是释迦牟尼佛,出世他就是佛陀了,他也是由一个悉达多太子开始来修的,并不是这个人一出世就已经成佛做祖了,并不是这样,所以修行必须要有个次第,起先一定要培养宗教情操,然后认为做任何的善事都有所功德,修行就是要有福德因缘做为背景,这也是难免的,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见到有正见的善知识,由于你因缘福德善根不够,你就无法遇到正见的善知识,若是因缘福德具足的话,才可以来修得正法。才不会自己盲修瞎练,否则乱修乱搞浪费很多时间,结果烦恼、痛苦、执着反而更多,所以佛陀他也有轮回说,但是佛教轮回说是业力召感,佛陀也有说,我们的生命并不是这一期就结束的,若是想要这期就结束的人,你一定非要证得究竟涅槃不可,若是没有的话,业力仍是会感召的。所以你现在所做的善业,只有善的因果,就是说做善业,因缘成熟会感召乐果,做恶业当然他会感召苦果,除非他已经证了涅槃,断除了一切烦恼的执着,要不然是难逃业力因缘成熟的招感。所以很多人求功德,这只是初学的过程,我们不可以说不对,其实也是难免的,我们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受持八关斋戒,虽然只是一日一夜,如果我们能如法受持,使我们的身心能够清净功德就很大,乃至不可限量的。其实你受戒、持戒无论你持哪一条戒,受哪一类的戒,必然都有他所应该得的功德,你不想得功德,但是事实也有呀!所以说你不要认为:唉呀!我只要得功德,不要这样想,真正的功德是因为你自己本身持守你的戒律和你的行为才会产生有功德,而且功德并不是用嘴念来的,是由你持守力行而来的,所以就在家学佛的信徒来说,受五戒有五戒的功德,受八关斋戒有八关斋戒的功德,但是受持是最重要,不是只有去受而已,力行持守才是最重要的,假如你没有持守,只是看别人走就一窝蜂地跟着别人,一边受戒一边造业,一边说是非。这哪里可以求什么功德呢?反而造口业,造业,因此,我们来受戒并不是只有形式上受戒就可以了,如果只是形式上的受戒,但你并没有持戒力行,这反而会多了一条戒罪的,我们已经说过了,有一条戒罪和一条性罪,你明明去受戒,但是却没有按照戒律来受持,你反而多了一条戒罪,本来你没有受戒也只有性罪而已,现在受了戒,却不依戒奉行,这叫做明知故犯,千万不能不知道。不要只想去得一件披衣,或手烧三个戒疤,烧一个疤出门遇人就说:“我是受过戒的人了!”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有持守,尤其佛对于八关斋戒曾说:“受持八戒学五思念。”其实这也就是六念,也有说六念的,佛法、斋,佛法里的八关斋戒有持戒和斋,所以在这过程中,就是让我们了解时时刻刻要持守六念的安住,你若没有持守六念安住,那么我们怎么说呢?所以持戒并来持斋,我们的功德就很大,不仅能灭恶也能增长善,你受八关斋时,专注六念来摄受你的身口意,行住坐卧间又能注意你的身口意,所以死后可以终生得到泥洹,来升天,最后终能达到涅槃。升天的意思,就是说当下你能得到安乐,虽然受持八关斋戒可以生在天上,但也必须等到你因缘成熟具足之后,你才可以慢慢修行得到解脱。那么可以生在天上的天也是因为你没有烦恼、福报好、减少是非的关系,这是因为你有持戒少造业、心安、没有造是非,因此可免掉一些事情来烦恼,所以生在天上,而事实上当你当下安乐,没有烦恼当下就是活着生在天上了,你每天很快乐,你就是天人享受,亨受世间尽有的享受,这也是和天人的生活一样呀!所以不要想说,我死后才去天上,佛陀为了当时的印度文化环境,因为印度其他宗教都想求生天上,佛陀利用这机会,跟他们说你来修我这种法死后也可以到天上,这是引导他们的方便法,我们不要认为真的死后要去天上,活着的时候不快乐,死后怎么会有快乐呢?佛陀曾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里有,那里就有,这里没有,那里就没有,这里生那里就生了,这就像在我们家明明很烦恼,即使到了别人家里哪会没有烦恼呢?这是不可能的,假如有的话也是暂时的,烦恼也是会生出来呀!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这种功德,这种果报有多大呢?就是你必须要持守戒律,包括时时注意六念,若能这样,那么八关斋戒的功德就很大了,否则的话,你跟着别人走,跟着别人受,跟着别人拜,做什么也不知道?一边受,一边造业,你看会有功德吗?不但没有功德,还犯了一条戒罪,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 我们可以再用一个比喻:有一天,天帝闻到佛法说八关斋戒功, 德殊胜时,就很高兴地来赞叹一句话,说什么呢?“六斋神变月,奉行八戒斋,彼功德殊胜,则为与我等”,意思说:唉哟!佛陀说这个八关斋戒,功德这么大,你若能持守六戒日,这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就会和我一样大,所以天帝赞叹说持守八关斋戒的功德,是有多么大,功德的殊胜是能和天帝一样的,当佛陀听到之后,就骂他,怎么骂他呢?立刻骂天帝说:你这种说法是不合乎道理的。为什么他不合乎道理呢?我们要了解,天帝是没有资格说这种话的,唯有阿罗汉才有资格说这种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帝是还没有远离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又没有解脱生老病死轮回的大苦集,所以还有种种的欲望在牵绊着你,你只有享受天乐而已呀!怎么可以说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和你是一样的呢?你没有资格这样说!佛陀马上这样骂他,这时佛陀又说:“你天帝释所有的功德,老实说只能感受天帝释果报而已,是不出离三界苦的,可是你受持八关斋戒所得的功德却是近阿罗汉住。”什么是近阿罗汉住呢?就是他已经慢慢接近了脱生死的阿罗汉果位,是三果至四果的阿罗汉,已经舍去生死重担能证得出世的三果圣者了,所以这不一样,你天帝释说受持八关斋戒功德和你一样,不能这样说,因为受持八关斋戒也等于是受持出离烦恼贪嗔痴等,所以功德也渐渐要与阿罗汉一样了,你天帝释只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并不能以出离心得到苦集灭道法来证得涅槃。听完佛陀的这番开示之后,我们就能很明确地知道,天帝释的福德和无漏福德相比之下实在是相差太大了,这也因为天帝释所修的,只不过是感召人天的福报而已,那么受持八关斋戒却不一样。因为受持八关斋戒是以出离心来培养无漏福德的,要不然怎么会说近阿罗汉住,这是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清楚才可以。有关我们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赞叹很多,实在无法一一的说明,并不是只有以上所说的个案而已,另外在戒经里的赞叹也是很多,我们举个比喻来说,拿几点出来作参考,但这都是给我们作作参考而已,像文师问经说:“世间菩萨,八关斋戒者是!”处胎经也有说:“八关斋戒者,是诸佛父母”,优婆塞戒经卷五中说:“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与一切罪,悉皆消灭”。你看受八关斋戒的功德有多么大!其中又说:“善男子,是八戒者受了八关斋戒者,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璎珞挂在身上有多么庄严,可见受八关斋戒功德有多么大呢!在阿含经中说:“若于六斋日,奉持八戒一日一夜,福不可计。”不可计量,就是不可计算的意思,这也代表了受八关斋戒的功德有多大,先不管戒经中所说的对不对,在菩萨处胎经中也有说:“八关斋者是诸佛父母。”受持八关斋戒功德和五戒功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各位要先了解,否则的话是不能明白佛陀怎么会骂天帝释的,因为五戒是不邪淫,八关斋戒则是断了正淫,两种差别就有不一样。八关斋戒,也有一个名词叫做“近住律仪”,也有称为“长养律仪的”,就是说一个发心受持八关斋戒的行者,他出世善根本来是很薄弱的,但是经常受持八关斋戒之后,他对出世的善根也会一天一天的增长出来。简单的说,五戒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也就是人人应该持守的,那么八关斋戒就不一样了,他叫做加行戒,像我们加班一样,五戒就像我们每天要上班是应该做的,上班大家都要做满八小时,但若是受八关斋戒就不一样,这像你又再加班的意思一样。所以八关斋戒和五戒不一样,若是你能经常受持八关斋戒,你就能慢慢学习出家的生活,虽然只有一天一夜的时间,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培养,你就有成就的一天,就算没有大成就,你也种了出家的种因,因为受持八关斋戒毕竟是和平常的五戒不一样。
现在来说六念,因为八关斋戒除了在受持当中持戒持斋之外,最重要的是在一日一夜中安住六念,如果你无法在一日一夜安住六念,而以散乱心去受持的话,你也只不过是种下人天福报而已,假如你能安住六念,那么你的功德就不一样了。所以简单说,受持八关斋戒也就是佛陀他为了当时印度存有整天都没有吃的习俗,为了要转形引导他们来受持。因为印度当时的文化是贪着在功德的获得,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过午一夜没吃而已,没有什么,引导他们来的目标就是要让他们修六念法门,使他们从修身心的人天福报之外,可以再进一步培养他内心的清净,训练他内心的受持,有关于八关斋戒的问题,也说很多了,现在我们继续来说八关斋戒的持法,受持八关斋的戒条之外,必须要有受持的方法。什么受持方法呢?也就是说我们在一日一夜当中不能只是去受戒,去受一个仪式完之后,就在那里白白空过,心中乱打妄想,八关斋戒日跟其他的受戒法有一点不同,也就是说,受其他的戒时,只有受持戒法而已,但是在受八关斋戒日时,除了受戒之外,还必须有修行的方法。也就是除了正授的时间外,必须修六念法,这种做法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要不然你来受持个戒和斋,这其他的宗教也都有了,如印度婆罗门教本来就有了,所以佛陀用这种方便引导,使大家除了持斋受戒外,也能有很好的佛法受用,佛在斋戒经中跟我们说:“受戒一日,应当修持六念”,什么叫做六念呢?也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现在我们分开来解释,一条一条来做简单解释。 第一念佛,佛是人间的大圣者,也就是已经达到圆满体证人生的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人,佛陀的正觉是将自己证悟后的法,用他的悲智推及世间,使能彻悟自他,便众生彻悟出自己都是由因缘生因缘灭的东西,也就是说佛已经是真正了解中道教义的人。佛陀他不但自己得到究竟解脱一切忧悲苦恼,来断灭贪嗔痴等等,简单说已经灭尽生死轮回的大苦集了,他才能确实在这世间教化众生,也就是他自己在自利之后,不是独拥享受,并包括教化别人,让别人知道,让一切众生同样和佛陀一样,能依教奉行,按照佛陀所说法来修持,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佛陀有如此不可思议的清净功德,包括如此悲愿,所以修行者不管你是不是受持八关斋戒,必须时时刻刻念佛陀的智慧、念佛陀的人格,我们来信佛陀并不是落入跟其他神教的信仰一样,我们所说的信是追随着佛陀伟大的人格,追随着佛陀的智慧,以他慈悲智慧的精神来做为我们修持的模范,并不是跟佛陀拜、求、贿赂,并不是这样子。所谓的念佛,也不是像现在一般人所认为的想法,因为这种思想,只有嘴念佛号,那么心其实是散乱的,念佛必须忆念佛陀的智慧、想佛陀的人格、伟大的智慧以及他的无量无尽功德,你光是嘴念,心却无法了解佛陀的伟大,也无法来赞叹佛陀,那么空念有什么用呢?所以念佛,最主要是忆佛,想他,像我们想我们自己的小孩一样,当爸爸妈妈的人想孩子,只有嘴里念着儿子、儿子、儿子,有什么实益呢?不是这样的。念佛就是忆佛,想佛陀伟大的精神和智慧,这我们应该要了解,所以念佛所种的实相,念佛所说的法门,念佛的十种德号,佛有十种德号,就是说:佛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什么叫做善逝呢?就是说行一切八正道而入涅槃),第六世间解,第七无上士,第八调御丈夫,第九天人师,第十就是佛世尊,念佛就是要念他十种伟大的圣号,伟大的精神并不是空嘴念,要时时对佛生起崇高的敬仰,那为什么要专心念佛呢?因为佛具足两种,就是圆满智慧和慈悲者,我们如果能时时刻刻用真正的诚心来念佛忆佛,想他崇高无量的功德智慧的话,那么我们的智慧会慢慢开启,所以佛陀过去走过的路,我们跟着想,在我们的意识当中,也就会种下善的种子,慢慢地追随佛陀的教法,力行来修持,所以慢慢地能够体悟出真理,我们就有办法真正和佛陀一样,能断除一切的烦恼,并且善用佛陀他的智慧弘法做利器,使得悲智双运,福慧具足,每一个学佛行者均不可缺少六念中的念佛,因为佛教的解脱是重于智慧而不是重视在平常的信仰和迷信,虽然平常的信仰能够培养出宗教的情操,但这只不过是做为我们来悟缘起教法和开显智慧的助缘而已,所以我们要增长智慧必须时时刻刻来念佛陀的清净功德,然后依教奉行,不可以只有空嘴念而已,一定要时时刻刻依止于佛陀的教法,确实来依教奉行,因此常常念佛清净功德并依教奉行,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念佛既不是空念,也不是迷信、信仰的念法。 第二念法,“法”梵语叫做达摩,法是如来(佛)所说的言教,什么言教呢?就是他的经验,佛陀所说的言教就是将他经验过的来教我们,佛陀运用修行来观察体证,并发现自体证过程的方法,所以这并不是他自己的幻想,或是凭着自我主观意识,或思想想出来的东西,佛陀他实证,实体证自体证这种法,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道的规律。唯有按照佛陀所走过的方法,他的规律来体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因为佛陀是过来人,所以他说的法当然我们可采信,因为他是自体证的觉者,佛陀亲身发现这种秘密,他立刻公开于大众,让人知道什么叫做诸法的真理,什么是道的规律,能让人人按照这种规律向着真理之路精进,最后终能步入体证真理,包括证得涅槃,断灭一切生死忧悲苦恼。如果你在修学佛道过程当中没有依佛陀的法来行持,是不能得到真理体悟完成正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做一件事情必需要有他的次第和引导法,佛陀他就是摸索出次第,也就是他已经走过了,教我们的方法,就是依止他这样走,绝对能达到灭苦,所以规律的道则究竟是什么呢?也就是指中道的德行,法就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中道,这中道德行则重于身心的躬行实践,佛教不是重视理论而已,佛教也不是重视自我主观的建设去说一些理论道理,佛教不是这样,佛教重视理论和实践并行的,也就是解行须并重,所说的理论不能实践,对我们没有帮助,这就不能说是佛法。所以他实践中道法,向上向善向解脱,说明白一点就是八条正道,就是八正道,人人若能将八正道实践向上,即是具有正确知见可以达到离一切苦的目标,假如我们无法依止八正道修行,那么就会偏离了,若依止八正道修行,就可达到不偏不邪的正行,达到向上向善向解脱正见的究竟解脱,简单说若没有依止八正道修行,就容易偏了却不知道而空过岁月,所以八正道是我们解脱的唯一道路,这种实现究竟解脱的路也称为法,也就是引导我们修行达到究竟解脱的方法,那么依八正道老实实践者,他所证得的是什么呢?当然也是缘起正法,缘起正法是侧内侧外遍一切处,而无所不在,他说他已经看清楚,人生宇宙都看清楚了,所以成为自觉,自证解脱自在者。所以佛要我们经常思惟法,他的动机也就是在这里,在生活当中常常忆念法,做一个自由解脱的人,若无法将佛陀所说的法,时时刻刻来思惟,想他的方法,我们就容易散乱也容易产生邪知邪见,我们在生活当中时时刻刻拿出佛陀正见的法和八正道来思惟力行,就能使我们时时刻刻走在正行当中,当然就可以得到自由解脱了。因为你有依止八正道,身口意就能安住,一切行为动念都是正见如法,一天一天慢慢的熏习(熏习就是不断的继续用功),终归可以得到解脱。 第三念僧,僧就是三宝之一,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宝就是佛、法、僧。),僧伽是承担如来家业者,是住持正法的主要人物,在佛法中有他特殊的地位,僧为人天的福田,怎么说呢?佛陀已经入灭了,但是僧伽就是专精研究佛陀的教义,僧伽就是依教奉行,代表佛陀弘法,所以僧伽很重要,是住持正法的主要人物。有的人认为在家居士和僧伽一样,就修行而言是一样,不错,在家居士认真精进也是一样,可是,不是说在家居士学到究竟,僧伽也学到究竟,两个一起走出去,别人看到在家居士,不知道他是有法可问的人,那么在家居士胸前必须挂一个牌子,上面写说我是在家居士,然而僧伽他就不一样了,佛陀他有设定,他的生活,别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出家师父,所以你有问题就可以问他,差别是在这里。并不是在家居士不能修行和出家人一样,可以,但是,至少僧伽是专职,在家居士他无法专职,所以佛经所说在家居士可能只能证到三果,僧伽可以证四果,但是在家居士,若是他的生活、修持和僧伽一样,也是有很多证四果的个案。简单说在家居士无法按照僧伽生活来修持,却可以证得四果,真是更加的不简单,僧伽在佛教当中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僧伽的质很重要,不要自己本身教别人错误,却来误导了别人,很多在家居士听到师父所说的都对,因为他初学不了解什么叫做三法印,他不了解什么对不对,听起来好像对又好像不对,听一听每一条都对,因为他是初学,所以认为出家师父所说的都对,在不断增进之下才发觉,哇!不对了,这样已经浪费很多时间了,因此僧伽的质很重要,他的地位在佛教中也是很重要,依据佛说斋经记载:所谓的念僧是念真实的僧,清净的僧伽,乃是证得四果的圣者、圣僧,虽然现在要找到证得四果的圣者很难,但我们时时刻刻念僧伽的清净,也可以。四果就是第一须陀洹初果,第二斯陀恒,第三阿那含,第四就是阿罗汉这就是四果,这也是修行的次第。但是对凡夫比丘僧也应该恭敬和供养,此处所谓的“念”,乃是念其功德,为承担如来家业,将他的身心奉献于佛法中,专心研究修证佛法以自利利他者,所以你念胜义真实僧,平日依止学习,能离一切大苦集,证得不生不死的大涅槃,何况僧伽是僧团的和合众,利用身心来奉献佛教,以大众力量和合僧,除专心研究佛法之外,包括来推行佛法,因为是人弘法,而不是法弘人,也就是佛法虽然很好,但是也必须我们去推广,简单说僧伽是推广佛法的团体。
第四念天,佛教的修行目的并不是想求生天,啊!修一修到天上去,并不是这样,那么若是这样,佛陀为什么叫我们去念天呢?因为佛教的目标重视在解脱,并不是重视死后求天,因为死后求天就是印度婆罗门教,印度其他六道很多,很多印度思想,也都想求死后念天,不要说印度,现在我们中国佛教里也很多死后想求生天,其实佛教修行的目标,并不是求天,而是求解脱,天人虽然有福报,但是也有享尽的时候,所以天人不如修行人,也不如我们在人间修行,修行的目标也是在这地方,为什么佛陀叫我们念天呢?佛陀他再三开示我们,不要以升天作为学佛的唯一目标,因为诸天是不究竟的,各位我们应了解,当福报享尽后也必须要堕落,所以念天的目的并不是贪执天上的福乐,并不是这样子,而是念诸天人所有功德,记详细,念天就是念诸天人所有的功德,想到他们一切因地的行为,就是说他在因地修善的时候,而感召天人的果报,回想自己是不是依止具足如此行为功德没有?这样的念天思惟,可以加强持净戒的信念,因为福,持戒积福,也就是持戒就是积福,能时时刻刻念天人,因地修行的福报,能助长听闻佛法的信心,包括行一切向善的功德,增长我们修福的助道因缘,最后能成就道业,简单说念天不是想死后升去天上,不是这样子,不要误解了。念天目标是念天人的福报,那么我们有依止天人的福报的目标行持没有,这样会使我们时时刻刻安住在戒,因为持戒而生福。所以念天是念天人的功德,并不是念天的享福,求升天上的美好,在此处要记详细。 第五条念戒,戒是道德的规律,要做为一位佛陀的弟子,就必须将自己的身口意行为合于道德规律,所以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佛教的弟子,若没有合于道德规律,我们就不要去做。不合于道德规律去做者,那你就是犯恶业,只有如此我们身心才能得到安住,所以修行必须时时刻刻随时观察我们的身口意,身口是否安住在道德范围里,意根有没有时时刻刻安住在八正道里,若没有的话我们到底要怎样修行呢?所以关于修行的次第我安排一个德目,那就是:修行随观身口意,行住坐卧悉明觉,口语不离一切法。不要利用空闲的时间来说长说短,说别人的是,说别人的非,当然最好是能够谈论佛法,大家在一起谈论佛法,能相互慢慢熏习,使我们提起正念,所以真正有修行者,他平常对于不是有关于修行的事,他比较不喜欢说,他对修行的事比较喜欢说,因为你嘴要说心就先要想,所以当你心想时,就已经种下意识,因此便能培养我们平常落实于八正道当中,所以佛教修行有次第,所受的戒当然也有层次,但是不管你受的是什么戒,既然你去受戒了,我们就必须要持戒。不能只有受戒而不持戒,持戒也叫你一定要了解戒的精神,千万不能让所谓的戒条绑死,很多人受戒之后,却被戒条绑死,演变成有的戒师所说的戒是不能如实修行,是不能落实生活的,到最后反而一些在家居士认为不如不要去受,反正做不到我去受戒做什么?其实佛陀所说的戒是大家都能做得到的,他不是谈玄说妙,大家按照他这样做都能做得到,所以受戒一定要持戒,要不然你去受戒要做什么?不能别人走跟着别人走,这样不可以,前面曾经说过你只去受戒,没有持戒又多犯了一条戒罪,不要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已,不可以认为这没有什么,业力的力量是很怕人的哦!虽然佛教是主张多因多果的,但是等你有种下这项恶因,因缘成熟时,机会成熟,机会特别多,果报自然现前了,不要认为这无处可以看!怎么看不到!你用手往地上拍打看看会不会痛,当然大力打就比较痛,小力一点打就比较不会痛,因果当下就可以知道,不用等到死后才来谈论因果的事了,现世就可知不用等死后才看得出因果,当下就知道了。假使你种下恶的因,你的心会不安,这就是因果了,不用死后说因果,佛教说因果有现在的因果,也有死后的因果,所以叫做业力,那么你去骗人时时刻刻你心不安,然而你每天做善事利益别人,你的心就能感觉到知足快乐,所以假如你每天能够依佛教的八正道来修行,那么你就会清净,这就是因果呀!当下所做的因果呀!若你跟隔壁邻居处不好,当然隔壁邻居处处找你麻烦,你一看到隔壁你的心就不安,这也是因果呀!这因果现在就可以明白,不用比喻死后的事,我们看不到,也不容易接受,因此,死后的事不要说,现在说现在的因果就可以了。所以有关于受戒,我们必须要持戒,否则只是空谈受戒无用,像现在受戒的人很多,但是当下一边受戒,一边造业的人,凭良心讲也是很多,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他不了解受戒的意义,也不了解受戒的重要,戒就是让我们依止的道德规范,了解超越道德规范的我们不可做,所以叫做戒。 时间很快的又过去了,一眨眼又到了,真的是“岁月无常”,感恩各位吉祥如意!再见。
修行要脚跟着地,不能狂妄急躁。要知因识果,如果没有因果律,任何宗教都崩溃瓦解。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我们又见面了。
时间实在过得很快,新的一年又快到了,所以我们想到这样时,就感觉到这一辈子能够遇到佛教,体证到佛陀所说教法的人,那么他就没有空过,不然一辈子只为了吃、穿、住啦!浪费时间,也不知在做什么,若是你为了吃、穿、住而忙碌,但是内心却保持着没有贪嗔痴,能这样很对,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等到眼睛一闭,五蕴体又要败坏了,所以到底以我们业力的轮回来说,还有没有来生?还有来生又要做什么?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地方,所以必须要持戒,不管你是受什么戒,持戒的重点也就是不管你现在持戒以后又要如何?你现在不持戒,那么当然业力现前时会提心吊胆,我昨天去做了一件坏事,是不是鬼在驱使我?我死后是否会下地狱?内心会不安,你既然持戒清净那又怕什么!何况是地狱、饿鬼、畜生,那都没我们的份,持戒清净哪有地狱、饿鬼、畜生,所以受戒、持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根据毗尼义钞说:在家二众,什么在家二众呢?优婆塞、优婆夷,受了三皈五戒,闻佛所说可证初果及二果,受八关斋戒,闻佛所说就能进一步证入三果及四果,那么若这样天帝释说: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跟他一样。难怪佛陀会骂他,这是不同的!持戒清净的功德,当然是无量的,因此持戒最殊胜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不可以小看一日的受持八关斋戒,看不起认为具足一天一夜有办法受持清净者,所以这功德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出来的,八关斋戒是具足一切无量的功德,如果我们时时刻刻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你的身、口、意就不会违背犯戒了,所以戒是菩提本,一定要专心持守。何况你又来受持六念,所以讲到六念中的第六念——念施,普济一切众生,众生的贫困都是从贪而来的,那么贪就是吝啬,一毛不拔,我来说个一毛不拔的故事,让各位听听是否有理,这说起来实在有理啦!但故事虽是故事,其中的真理还是归真理。有一个人死后来到阎罗王的面前,阎罗王叫他去当畜生,其实良心讲当畜生并不是阎罗王派的,这只是一个故事而已,先说给各位调整清楚,不能让各位听了,以后认为师父只是说法而已,不太说故事,事实上我们六道轮回,不是别人派给我们,也不是别人指使我们的,不是阎罗王或天人派的,更不是神、佛、菩萨来派的,而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召而来的。那么这个故事也就是说,有一个人在阎罗王的面前,阎罗王叫他去当畜生当猪,他活着时一天不做事,只是吃,希望别人拿东西给他吃,整天就只是吃睡而已,所以果报感召去当猪,那么他就不愿去当猪,他不服抗议,举手抗议说:“阎罗王你这样不行,为什么我等这么久你就叫我去当猪,很多人都出世去当人,为什么叫我去当猪?”阎罗王就跟他讲说:“好,你要去当人,不去当畜生,但是你要了解,人是没有全身都是毛的,你全身都是猪毛满满,所以,如果你要去当人我可以答应你,但是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要把全身的毛拔掉,要不然人哪有全身都是毛,那怎么能看呢?你若是真正想要去当人,你答应我拔掉全身的毛,只须头发的毛留着就好。”他说:“这简单,我甘愿去当人,甘愿拔毛!”但是当他开始拔毛,很痛时就说:“不了,我甘愿去当畜生。”阎罗王就说:“你这一毛不拔的人,你哪有资格去当人!”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会穷就是因为我们吝啬,但是为了以后出生当人而要去布施,布施必须量力而为,不应时时刻刻贷款借钱而去布施,拿饭钱去布施这是不对的,这违背佛陀真正的教义,佛陀他说“四分法”:以后在我们律方面会说到,经济方面也会说到布施一定要适量,千万不可影响你的环境,不影响到你的身心,不影响到你的生活,要不然你布施反而会变成烦恼施,布烦恼施要做什么?不如你不要布施,所以众生的贫困是从贪来的。 布施既然可离贪,也可实际利益别人,所以既然我们会穷、会贫困不知足,原因都是从贪来的,如果你可以舍去贪,你就可利益别人,那么你就不贫困,这样就能知足了。有些人贪求不尽,永远都是在贪,过去在印度,贫困的人很多,所以佛陀就教导他的弟子们,广行布施,而现在我们,贫穷的人很少了,真要找到穷的人实在很难。社会福利方面做得非常好,因为只要你肯努力去赚钱,吃穿住就能非常富裕,人家说“钱淹脚目”,虽然近来经济不好,但这只是个过渡时期,我们想想看,虽然我们的经济这么好,还是有急难的,还是需要大家广行布施的,像近来水灾、火灾频传,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布施,去回馈社会、利益社会。况且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因为取自社会就应该回馈社会,施舍人家需要的,这才是最不简单的,不要在人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趁人家在火灾中还去偷人家东西,当别人有困难我们要去帮助他,不然的话,你又藉机会去敲诈或偷,或是为了得到利益却来做危害他人的事情,这都不好,我们看到别人可怜时,当下应该要用慈悲的心去施舍给他,所以佛陀教导弟子要去广行布施,原理就是要叫你舍悭贪,简单说不是叫你布施却一天到晚想去得到功德,虽然初发心的人有功德可得,但不管你有没有想要得到,或是不想得到功德,这并不是用嘴说想要得到就能得到,而是由你的力行去做出来的,何况学佛并不是要得到什么,因为布施就是要你去舍悭贪的,你不舍悭贪却想布施得功德又多一个贪,当然这是稍有境界的人在听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这里所谓的布施是要舍我们的悭贪,一来是要舍悭贪,二来也可以布施贫困的人,做社会慈善事业都是布施,不是只有拿钱去寺院才叫做布施,也不是拿钱去供养出家师父才叫做布施,不是。对于社会慈善事业把握最适当的当下去布施最好,因为很多人现在有一个让我们调整不平衡的地方,那就是很多人认为助印哪部经典的功德最大,大家马上印一大堆,其实功德在哪里?寺院堆得几乎没地方放,就是说市面上的流通量已经饱和了,大家已经都有了,这部经典等于没有作用了,浪费布施,所以布施一定要看是否需要,不要说印经就有功德,有什么功德?印了一大堆没有人看,随便放的一大堆没有用,让蟑螂、虫咬坏掉了,最后送到古物商,那功德在哪里?如果这部经书很好,市面上没有,而且对人相当有帮助,那么你印给别人看,这才叫做有功德,因为你发心一元、二元来布施,让别人看到这本书,让别人体证佛法,这功德是无量的。那么当社会贫困我们看到之后,认为有所需要去帮助,当下利益他人,我们即能舍悭贪而且又能利益他人这是最好的,所以一定要用的恰当。 贫困可分为三种:第一财产的贫困,第二学法方面的贫困。财产贫困也可说是物质的贫困,而学法方面的贫困,也就是知识的贫困,第三做人处事社会知识的贫困。物质的贫困和知识的贫困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知识,另一种则是出世间的知识,所以贫困分为这三种。所有社会上所说的老师,教导我们做人处事就是属于世间知识的范围,然而所谓出世间的知识,却是学佛的善知识,以他们走过的智慧经验来教我们,虽然有的人可施舍财物给别人,但是对于其他物质的贫困仍是要靠自己努力去对治。所以说布施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财施,财物的布施对治贫困,第二种法施,佛法的布施,也就是佛陀所说的布施法为最,用佛法来教导别人,这就是要让你运用出离世间的知识来行法的布施,第三无畏施,就是做任何事情均经历过相当的经验,那么就不要怕也不会怕什么,因为我们自己既然没犯任何的戒律,且又都按照佛陀的教理去如实修行,不论在世间法也好,或是在做人的道理方面,我都做得非常好,利益别人本来就是应该要去做的,我怕什么!所以财物的施,可以供给贫困的人以改善物质生活,而佛法的布施,可以让众生的精神生活充足,至于无畏的布施,则是可以让众生从事善法,来做善,勇猛精进,不怕一切。佛法的行者必须依佛陀的悲智去行持,因此学佛的人一定要学习佛陀的两种精神,两种什么精神呢?一种是弘法利生的精神,一种就是用自己亲身的经验去体证缘起法,所以学佛一定要学两种——“法”与“律”,佛陀的法与他的戒律,若是经济方面允许,我们就应该用自己剩余的财物,或是能力范围内做得到的财物,多做有利社会人群的公众福利,让这个社会上真正有需要的人包括苦难的人可以得到温暖,这才叫做真正的财施。所以我们要知道,一切取之于社会,那么就应该用之于社会,东西是需要运用的,这东西如果需要就很好用,那么就好好地加以运用,否则不需要的话放着也没用。钱财也一样,不要做守财奴,我们的东西,如果没有去运用,有时放太多,心挂碍得要死,放也放不开,那么这就是在做守财奴,所以我们应该用之社会,不可忘记社会贫困的大众,这种功德才真的是无量。比如说,有的人在世活着时相当节俭,不懂调适钱的使用,四处藏着,放在床铺底下,等到要死的时候还跺脚,跺脚意思是说床底下有放东西,死后跺脚没有关系,但是内心对这东西产生有意的行为执着,执着这个地方我已经放钱了,在死之前没有处理好,如果再轮回出世为一条狗,它也会流浪到这个地方,真的哦!因为你有业力的行为,认为还要到这个地方来看顾这些钱,这些钱是我的,放在这个地方,所以这种有意行为的执着意识,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常念布施,自己心中的悭贪将会渐渐减少,且可以广结善缘,真正是功德无量,所以六念法门,是要在家学佛的弟子,一定要依六念方法来行持,因为初学佛者,他对于佛法修行的次第了解有限,且对出世生死的观念也比较薄弱,所以一定要有层次的引导,让他从一个方便的层次渐进。在家居士为了生活及事业、家庭的责任等等,大都不能专心深入经藏,又不能落实行持达到体证,大部分只记得功德,所以叫他们念三宝的功德,念自己持戒的功德,念自己布施的功德,念升天得到安乐的功德,然后慢慢对生命的无常,世间一切感受是苦,内心了解苦恼,并对出离苦恼有信心,因此更可深入研究教义,体证缘起法,离一切生死烦恼大苦集。 修行必须要先具足几项,在我们律篇里会说到,这地方先稍微说一下,即信具足,慧具足,戒具足,施具足,这四项是有次第的,一定要知道,八关斋戒就是在家学佛信众不可缺的法门,因为它是加行戒,一方面有功德可得,一方面又可种下出世的正因,时间不很长,持守又不困难,且又不会影响我们的事业及家庭生活,加上所得的功德又很大,实在是很适合在家居士来修行。但是不要只求形式的受戒,必须如法持守奉行,这样才是真正受戒,如果在一日一夜的持守八关斋戒中,遇到有其他特殊的情形时,譬如说:饿得肚子没办法,或因身体问题没办法过午不食,或者说逆缘现前,没办法如法受持过午不食,那么你都可以舍戒,因此八关斋戒舍戒可说是非常简单,怎么说呢?本来受持八关斋戒只有一夜一日,不需要所谓的舍戒不舍戒,但是假使你在一夜一日的受戒当中,不得已必须要舍戒时,当然也有变通的方法,因为既然你受了,就不应该要舍戒,一夜一日而已,用不着舍戒,但是为了预防万一,有其他意想不到不能继续受持八关斋戒的情形现前,那么就向一个懂事的人说,唉呀!“我因为因缘环境未具足,没办法受持八关斋戒”,这样就算是舍戒,有够方便吧!在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之中有说,也有舍八戒许可,是这样说的:“若受斋日,欲舍斋者,不必要从五众而舍斋也,若欲食时,趣语一人,斋即舍”,就跟一个懂事的人说,说我肚子饿得没办法,我逆境现前,我实在没办法持守下去要去吃东西,这样你就是舍戒了。这意思就是说,在你受持一日一夜当中没办法,不要想说我受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就准备要舍戒,这样你就不要去受持八关斋戒,也不要想说我受持八关斋戒功德很大,去只跟着人家念,而不知道在受什么?一天吃饱不知持守六念、受持六念,当然也不是每项都同时受持,你若根器没办法就受持一念清净就好,要六念同时持守清净会感觉非常复杂,方法不只一种,很多,但是这最主要方法是出迷入悟,不要入迷出悟这就不对了,出迷不可执着,要离开执着,所以引离迷走入悟这都是方便,方便不可变成是随便,引导人走错路这是很可悲也很可惜。所以有特殊情况而不能继续持守斋戒,就向懂事的人说一声:我不能持守斋戒了,这就是舍戒,要不然八关斋戒只一夜一日而已,不用再去舍戒,这范围在一天一夜里。八关斋戒就讲到这里,如果有不详细或不了解的人自己可再深入去研究,要不然你去受八关斋戒时,当然有法师会开示,引导我们继续增加了解。
现在来谈菩萨戒。八关斋戒之后就是说菩萨戒,其实佛陀时代,并没有所谓的菩萨戒,但是菩萨戒的精神我们又不可否认,佛陀时代只有三皈五戒及八关斋戒,所以要说菩萨戒之前,首先来介绍何谓菩萨。菩萨我们时常听到,人家说你是菩萨,菩萨的称呼时常听到,你是位大菩萨,听到菩萨一般人都认为是相当崇高伟大的印象,甚至大部分人会联想是佛堂上所拜的观世音菩萨及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等菩萨,都会这么想,菩萨是简称,应该称为“菩提萨”,解释为“觉有情”的意思,因为菩萨在部派佛教里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个“菩萨”的名词是从部派佛教引进中国佛教里,有些人认为菩萨两个字是我们中国才有的,其实不是,在部派佛教早就已经有“菩萨”的称号了,所以菩提萨也就是觉有情,“觉”是觉悟,人家说你觉悟了吗?觉悟了,觉知、觉见的意思,觉分为觉知、觉见等意思,那么觉悟什么呢?当然觉悟苦集灭道因缘法,觉悟我们的苦,从贪执来的,有所执着,有这个五蕴身,有这个肉体,有这个肉体就有眼、耳、鼻、舌等等,没有这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人就不成为人了,父精母血来生成这个肉体给我们,有这个肉体就有精神及物质,精神和物质则统称为“五蕴”,也就是说“人”,也可说是五蕴体。那么有精神和物质就是说有眼睛可看到外面,今天喜欢看,大家听得很喜欢,大家听得静静地,听得很有精神,讲得很好,让他们听得精神集中,今天讲得大家都在打瞌睡,这里打瞌睡,那里也打瞌睡,就说无聊了,讲得口干舌燥一看大家都在打瞌睡,这样你心想就不要讲了。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好与不好,快乐与不快乐产生累积起来的,今天讲得大家精神集中听懂,明天要讲时心会想我讲得大家听懂,嗯!再来讲,如果又邀请去讲看大家在打瞌睡,我讲他们听不懂,讲得口沫横飞他们却睡得打呼,你内心就会感到不想再来说法,所以在这个地方慢慢累积善恶好坏,和不好不坏的心态,在这个心态之后,有了意志,产生意志行为,这好与坏的行为,就感召你快乐与不快乐。 觉悟就是了解,不是神赐给我们苦与乐,更不是佛菩萨赐给我们苦与乐,也不是任何人赐给我们苦与乐,就像现在社会有很多人都得到幻想症,要不然就是忧郁症,都认为快乐给别人,痛苦都给自己,其实在佛法来讲,世间没有一个人有力量能让你快乐与痛苦。假使今天那个人讲经讲得很好,你如果听不懂,别人可以快乐那么你会快乐吗?你不快乐呀,假使这个人,真的对你很好,但是你没有领受,那么快乐从哪里来呢?所以这个快乐,是自己本身所分别出来的。别人要让你痛苦,假使他骂你,你不感觉他在骂你,痛苦在哪里?你无所痛苦啊!所以快乐与痛苦,绝对不是从外面来的,体悟佛法、了解佛法、修证佛法,最主要的是你在活着时,就已经在超越生死、快乐与不快乐的情景下,这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那么多方法,就是要引导你达到这个地方,我时常说涅槃并不是死后的事情,不是啊!涅槃是真真正正在活着时就了解人生宇宙的真实相,了解透明性你就无所恐怖,就像这个月会钱又到了,而你银行里面的存款足够付会钱,你哪会怕呢?假如你银行里面钱不够,等到会钱应缴的期限到了时,你就开始烦恼紧张,当然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了解宇宙人生生死的本来实相,就是缘起空性,你哪有什么紧张烦恼的事,没有啊!所以觉悟苦,就是“集”来的,我们要灭苦,就一定要修道,要修道一定要按照戒律,依戒与律慢慢来亲近法,了解法来修道,但是要了解修道、体证,这有个次第嘛,循次第渐进而上,就能了解生死的本来实相,觉知宇宙人生本该因缘生因缘灭嘛!简单说这个身体也是因缘生因缘灭的东西,世间一切也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东西,没有一个无因自生,无因自生就是说没有因缘而自己能生出来的,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觉见什么呢?觉见宇宙人生一切都是生灭无常的,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就像今天大家来结缘,大家来这里听我讲,因缘具足,等一下时间到了,一个小时过后,我做我的事,你们也要回去做你们的事了,这次听法的因缘就散了。等到因缘又到了,大家又来听我说法,所以不是你永远坐在这里听,我永远在这里讲,我们这个身体,五蕴身也一样,都在无常变化,心念在变,肉体也在变,肉身在变什么呢?变老,出生那一天就渐渐开始衰老了,简单讲,从在妈妈的肚子里,有这五蕴身,我们就开始成长,到达一段时间后,就开始老化,这就是无常变化,不要听到无常之后,就开始紧张,变得消极,你了解无常,体会时间宝贵你才会更加积极把握,利用时间更加努力、精进,努力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听到无常脚就软了。听到无常之后,你会更加意志坚强,我要不是了解无常,我实在不要这么拚命,一天忙到晚,因为我们了解无常性,人身难得,时间不长,所以更要积极,这才是真正了解无常。了解不是消极的,而是要积极的,了解无常的人是积极的,若因无常而消极的人,他就是对无常不了解,无常是不能永远存在、不变的意思,所以叫做无常。 有情就是众生,众生是众缘和合而所生之意思,五蕴身众缘和合的意思,也可以说众生就是众多生命和合之意思,但是在众缘和合,很多生命当中来说,有的是有情爱的,有的是无情爱的如植物乃至矿物,树木也是众缘所生之物,草木也是众缘所生的东西,一切矿物也是众缘所生之东西,就像前面那台录影机,它虽然是个物质也是众缘所生,由电线、电源等等所合而成的才能摄影,要不然怎么能摄影呢?所以包括有情、无情,一切皆是众缘所生的,没有一样不是众缘所生的,植物、矿物都是一样,现在我们要说的只是有情爱的生命,有情爱生命,所以称为有情,那么我们将觉有情合起来讲,也就是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为觉他,自觉觉他的意思,这也是所谓菩萨的意思,我们学佛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成就智慧,亦就是成佛(觉者)。但是要成就觉者,成佛也就是要智慧开启,那就必须要经过很多修行的次第,菩萨是成就的正因,佛则是菩萨的果,我们可以这样说,要成佛必须要有出离心,你对世间一切享受执着不舍,那么你要如何成就呢?你就是执着这个地方,所以不能体证苦集灭道,你对世间苦有认识你才想要出离苦,你才会想去了解苦的原因,所以你也才能体证苦集灭道,了解四圣谛,了解十二因缘,了解八正道等等。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学佛,我说:“你为何要学佛?”他说:世间有苦。那就有资格学佛,假如说学佛就是要保佑儿子、女儿考上大学,保佑不生病,保佑一生不会死,那这个人不够资格学佛。他不具备学佛的动机,不是针对要离苦而修的,他就是要求保佑感应,虽然有些人可以由求感应心态转悟入正见,可是有些依然被迷信拉走了,再说得简单一点,若我们不生病,医院医生再好也跟我们无关,那么你如果生病,医生在哪里你就追到哪里,原理就是这样,学佛就是你知道苦,而想要出离苦才有希望,那么你不知苦,感觉世间很宝贵活得很快乐、很好,永远想要来当人,那你学佛要做什么?所以学佛就是要做出离苦恼无烦恼者,出离不是说要赶快死,死后要生到其他世界,不是这样,这样就有求生、求存、求再生,如果有想求再生的心态,你要如何出离?永远只是在换一个地方生存轮回而已,不能真正出离一切生死的痛苦,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在我们学佛当中一定要想求出离,出离就是要有舍除一切烦恼痛苦的决心,你有这种决心,你也有慈悲喜舍的大愿心,当我们要出离生死之后,我们还有一个大愿的心,将体证之后的心得教导给别人,所以叫做菩萨,时时刻刻念众生长期生活在苦海中,思惟如何来救渡他们出离苦海。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要度人必须先度自己,假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下水时要将他救起来,自己不会游泳,你跳下去自己也会死,反让别人增加麻烦,是不是这样?所以要先救度自己,你无法救度自己,要如何去救度别人呢?要救度自己必须要深入佛法,包括要修持法之前,一定要先持戒,在戒中不犯恶,所以你内心就会定,不犯坏事,心理自然就会产生定,“定”就会思惟佛法开智慧。但是不要误解只持戒就会开智慧,持戒本身不会,也不要误解修定的本身会开智慧,这都不会,这要相依相缘的,因为你持戒之后心才能安,安才能定,定才能思惟佛法。并不是持受戒而已,你不修定,或是只修定,却不思惟教义,这都不会开智慧,不要说持戒自然就会开智慧,这种说法不圆满。也不能说修定就会自然开智慧,外道修定的人一大堆,有些人禅定功夫非常好,强强滚都有喔!这样是否会开智慧,若会开智慧佛陀就不会以一大事因缘来成就佛,来建立一个佛教,佛教是自体证,并不是别人赐给我们的,是佛陀亲身体证的。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了解佛法,以佛法的戒律行持,达到自己体证,将自己体证离苦的方法一一来教导给众生,让一切有情的众生同样得到解脱,所以菩萨是由于实践成佛之道而得名,成就佛道是因为他实践了菩萨之行而得果,简单说菩萨是因,成佛是果,其实说回来应该是怎样呢?要先有自体证之后才行菩萨道,这样说才对,无体证怎样行菩萨道,这样就误人了。你自己没成佛,怎样教给别人,所以说菩萨这种解释是叫我们平常既然要修行,就要开始培养菩萨自觉觉他的心,你培养自觉觉他的心,有出离心及有度化众生的心,这两种也就是要学佛的法、律,学佛的方法,成就的方法,就像佛陀所说应该必须要做的戒律,所以学法和戒律,两种的意思就是这样。千万不要认为我去行菩萨道这才会成佛,不是这样,不能误解,这样就变成错误了,要能利益众生必须要学佛,智慧开启了,觉者才能教导别人,否则就容易把别人带偏了。所以这是提醒我们,要如何在菩萨的因地当中培养我们出离心,培养我们慈悲心,出离就是要对治自己,以慈悲心来思念众生,跟我们息息相关,不忍心看他痛苦,要培养慈悲心,就一定要想到我们人并不是独居的生活,而是群居的生活,今天我有衣服穿,也要有做衣服的人,虽然你用钱去买,但是若没做衣服的,我们有钱也是没有用,吃也一样,住也一样,所以在群居的生活当中,大家都不能被否定的。我们不可瞧不起他人,我们一定要了解跟大家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如果依佛法来说,我们在还没有学到究竟之前,并不是一期生命就结束,如果依据业力的轮回来说,我们有缘见面说不定是过去具有亲戚关系,也可以这样说,培养你自己本身,有一种慈悲的心态,不要把它误解了,因此菩萨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萨的结果。
这地方我再补充一下才能更加了解,如果要行菩萨道,就必须要清楚法与律,若不知法与律要如何去行菩萨道,若是行世间善,只是世间的善人而已,佛所说的离苦方法很多,但是依三十七道品受持才能成就道业,三十七道品是修行实践的次第。三十七道品是什么呢?简单解释分七段来跟各位说明,第一是四念处,四念处当中,第一就是身念处,第二受念处,第三心念处,第四法念处,所以四念处就包含四项;第二是四正勤:一、已生恶令断灭,二、未生恶令不生,三、未生善念令生,四、已生善念令增长,四正勤重修精进;第三是四如意:一、欲神足:乐修、持戒解脱之法,二、勤神足:一心正念精进佛法,三、心神足:安心一境,四、观神足:观察五蕴生灭变化,四如意足重修禅定;第四是五根:一、信根:信正信的道理,二、进根:精进正法,三、念根:一心念无常苦,四、定根:心不散乱,行住坐卧悉明觉,五、慧根: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此五种就是慧根能生圣道;第五就是五力,一、信力,二、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此五种慧力能入圣道;第六是七菩提分:一、择法菩提分,二、精进菩提分,三、喜菩提分,四、轻安菩提分,五、念菩提分,六、定菩提分,七、行舍菩提分,这七菩提分能由凡夫地由迷而达到悟,由未觉悟而成觉;第七是八正道:一、正见:见四圣谛真理,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相,走向正道,二、正思惟:思惟四圣谛真理,来断灭恶的欲念及我执等,生起正当的正念,三、正语:摄口,摄口不是什么都不说,开口都说善语及法,说出和善真实话,不离正法的语言,口语不离一切法的意思,四、正业:常摄行善,时时刻刻要摄住心,来行善持戒不要去造恶,努力行正当的行为,五、正念:以正业来维持我们生命,不做不道德的职业,为了自己生活,为了自己物质享受,做一些不道德的生活,这都不是正业,六、正精进:一心专精不间断的向了解体证苦集灭道方向去努力,七、正念:忆念道精进正业,不要使我们的心经常思想而行为偏向邪见,八、正定:身口意保持清净,触境不染,你的身口意时时保持清净,根尘触境不会被境染,自在生活,你会过得生活自在。 我们为什么不自在?十二因缘所说的触受落入爱取有,在回归自然中有讲到(若要回归自然,我们常住有,从演讲集当中做成书,可打电话来索取,我们可以帮你寄去),所以行菩萨道除了了解佛法以外,也必须行持体证苦集灭道四圣谛,更要了解戒律,因为菩萨戒是菩萨应受持的戒律。简单讲菩萨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来的,那么什么是菩萨戒呢?就是菩萨应持守的戒,菩萨戒是一切成佛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受持菩萨戒,也应该学佛陀当时弘法利生的精神为根本,梵网经有说:菩萨戒是诸佛之本源,菩萨是根本,是大众诸佛之根本,菩萨戒是佛陀入灭后,经过部派佛教才产生出来的,所以我就不介绍菩萨戒,因为我是将菩萨戒来引导大家,要学佛陀出离的精神,和利益众生的精神为根本,所以菩萨戒也就是学佛陀当时利益众生四十九年弘法的精神。因为菩萨戒不是佛陀当时所说的,是佛陀入灭后,有分山林派及都市派,经过部派佛教时,才有菩萨戒的出现,菩萨戒以提倡佛陀一生弘法利生的精神为出发点,若不是这样,我们就没办法跟佛陀的精神结合。今天时间刚好到了,祝福各位身心安乐,所求皆愿,时时刻刻活在自在清净当中。再见!
“妄想欺骗别人,必须先欺骗自己;不信因果诳众生,最可怜者莫过如此。”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一
我们这个在家居士戒律篇,已经讲到菩萨戒了,菩萨戒我没从戒条讲,前集已经讲过,菩萨戒应该是佛陀灭度后,在部派佛教才开始产生菩萨戒,所以我们一定要来提倡佛陀度化众生,弘法四十九年的这种精神,那么我们就称这种为菩萨的精神。戒本有很多种版本,希望各位有兴趣去探讨,我们不能说,对、不对,好或坏,这种对、不对或好坏是相对待的,是依各人现在所需要的解释分别法来区分。因为各个时代的生活,文化等等都不同,也就是说当时印度的文化,和现在我们的文化及生活习惯已经有所差异,何况说离开了二千多年至今当然一定会有所不同。佛教是印度悉达多太子由于他感叹人生很无奈,对生老病死不能了解,所以才来离家出走,为了追求我们人的生老病死到底是何因,彻底来自体证,最后发现到法的自然,那么我们堪称为缘起法,后来传遍了全世界。印度的生活文化,和我们生活完全不同,何况佛陀当时为了想要度一些印度原有思想的外道,外道就是心外求佛,从心外去追求,认为说藉由天人、什么人的帮助可以让我们得解脱的方法,这种称为外道法。要借用印度现有的沙门生活甚至将旧有印度的一些习惯、方法,戒加以转变它的内容,目的也就是希望能够用他们过去执着的方法,来转化、引导他们走入正信。因为很多人,既然他要出家作沙门,或是修行的主要目标是想要离苦,追求解脱,但是毕竟他们找不到门路,无法找到一条解脱的路,既然是这样,佛陀当时想说若一下子全部改掉,他们会觉得难以接受。像我们现今社会世俗有一种俗例讲说“新例不设,旧例不灭”,有人若这样拜,我们跟着就这样拜,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盲目跟从的习惯性,所以佛陀他,当然是大开智慧的人,认为说我就不要设立什么所谓的新例,只须利用他们旧有的风俗习惯,来转化它的内容就可以了,藉此慢慢引导他们走入正信,所以佛陀用很多方法来应机教化。但是传到中国,当时,因为佛法要传过来之前,已经有大乘与小乘佛教的区别,大乘佛教取道较快的沿海路线传入东亚,而且也很快的就传遍中国,另外原始佛教则顺由斯里兰卡路线较慢地传布于各地。所以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当然有中国人的生活、文化方式,印度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中国的生活方式,当然不一样,因为它的天气、生活、历史,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通通不一样,所以为了要将佛法传布,等于也就是要将印度佛法传在中国里把它传布推广出去,就必须一定要运用方便法。过去传法的祖师,为了顺利弘法也一定必须运用。所谓的“方便法”也就是现有的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加入我们佛教思想,来作方便的转变,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转迷入悟让他们走入正见。但是后来,时间愈久,方便法却愈来愈多,有的人以方便法作转变却不能将他本有的宗旨稳住,反而随顺了方便,慢慢离正见愈来愈远,就如我在回归自然第一辑所说,我们眼睛远远的看,若要看到一棵树的树枝及树叶较简单,那么若要看到这棵树头,就必须要走近一点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已经离开佛陀二千多年了,只能见到枝叶,要见到树头较难,所以若要真的见到树头,我们一定要研究探讨根本佛教。既然我们要学佛,就应该好好地来学习佛陀的身教及言教,这才堪称是学佛,我们不能否认其它的宗教,也不能排斥其它的宗教,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各人有各人的智慧,各人也有各人契机的方法,要信什么我们没资格去要求别人,也没有资格去希望别人信什么,但是既然我们已经要来信佛了,我们就一定要来学佛。虽然佛离开我们二千多年了,难免我们离这棵树的距离愈来愈远,看不见树头,那么若要真正看到树头你就需要走近,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走近并亲近佛陀以前的根本佛教思想,这样我们就有办法彻底了解佛陀在说什么,既然我们要学佛了,我们就一定要学佛,这是我的希望。各位思惟看看如何?所以离开根本佛教愈来愈久,离开正见的生活当然会愈来愈远,虽然外型看起来是佛教,但法门的传布却是已经偏离了佛法,初学者往往智慧不能具足,当然也就不能够对佛法彻底了解,不能分辨出什么叫做真?什么叫做假?何况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有漏与无漏?再就当时印度复杂的宗教派别中,各个宗教都宣扬其法门均是究竟解脱之道,尤其耆那教所讲的法门,他们完全与佛教看起来似是而非,好像与佛教相同,也好像与佛教不同,你若不是真正有用功过,了解研究过,是分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佛教,对不对,所以往往外表是要学佛,结果所走的却是走向印度外道的宗教,这样的现象很多,也很可惜,如何可惜呢?我们想学佛,结果无法学到佛的教义,却学到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这样你想想看,我们可怜吗?实在很可惜,讲起来也真的很可怜,他有心,但是初学者无法选择对与不对,所以不知不觉就走错了,他有要学的心,实在很好,但是因缘不具足,却自己误解佛法,学到印度的婆罗门教,及印度其它的宗教外道,这样实在可惜。所以佛法现在传遍整个世界,其中当然涵盖很多各国的文化色彩,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根本目的、根本思想一定要与佛法的根本教义完全相应及契机,若无的话,只有外形是学佛,内在的涵意已经偏离,那样就太可惜了。所以此处我们一定要了解,千万不要盲目的信仰及盲从认假为真,否则,经过长时间的认假为真,要转变就没那么容易。也等于我们慢慢养成那个习惯,若不是大智慧的人,他就无法扭转过来,却随顺我们自我的主观,随顺人说我们就去听,不去分析对或不对,所以产生演变成佛教多元化。各人讲各人的话,一百个人讲一百个人的话,所以很多被称为名嘴的人,名嘴就是很会讲话的人,那么就受人称赞、及拥护,赞叹及供养,但是时代不同,真正的明师却反而被遗弃,明师就是他真的有修行,他讲的法真的正确无误,并且能与佛陀真正的教义相呼应,这样的修行者结果反而被人遗弃,不能得到像名嘴一样地受人赞叹供养,因此产生了很多的后遗症,所以这是现代社会的共业吧!
因为社会的转变,不是过去多子多孙的时代,过去的人一生就是生十几个,像我父母生我们就总共生十个,现有的人生一个、二个,三个已经就太多了,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以前农业社会走入现在所谓的工业社会,所以演变慢慢不同,从前是追求多子多孙,现在则是一个、二个恰恰好,有一些佛教里面的团体为了道场人员需求,不得不勉强来收僧众,这是因为道场广及道场分院多,所以若无法多纳一些僧众,就无法掌理寺院,寺院也等于是无人照顾,所以就比较不去注意这项,任何人来都不拒绝,来就收,不依照佛陀的教诫,因为依教诫来说应该先留在寺里面,经过见习两年的规定,导致引起了一些社会不满和误解佛教的问题。我们常常在报纸上都可以看到,这些也是社会在变、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的一种现象,这也是很如实,因为时代环境,走到每一个地方当然都有每一个地方的倾向出来。如果女众欲求出家,应该先住在寺院两年学式叉摩尼法,如此不仅可提升僧众素质,也可避免被误解产生很多是非出来,而影响到整个佛教。谈到式叉摩尼法的因缘,就是佛陀当时为了女众出家而规定的,所以我们应该不能放弃佛陀当时规定女众出家的式叉摩尼法,若是放弃式叉摩尼法之后,往往会产生很多后遗症出来,甚至让没有真正了解佛教的人产生误会。何况广收僧众素质不足,当然若素质高、出家众愈多,对社会、对佛教都好,能够将正见的佛教传布,能够让社会安和利乐,能够让大家过着人间净土的生活当然是最好的。但是质的方面若不好,也是很容易导致整个佛教界产生是是非非的问题,包括让外面的人误解,师徒失和气等等……。如果因此演变出很多的是非,对自己或是彼此都不利之外,包括对佛教团体通通都不利。其实佛法不怕我们去考验,因为真正被误会的不是佛法,佛法完全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办法去否认掉,它是缘起自然法则,这是真正的真理。因为就是传法不对,就是僧众的素质不够,才是引起别人对我们佛教误会的最大原因,法的方面绝对没办法让人否认掉,因为佛法是考不倒的,简单讲,法没问题,有时候是因为人为的问题,所产生出来的而已。所以说到出家,出家并不是佛陀成佛之后才建立的,也不是佛教专用名词,出家沙门并不是佛教的专用名词,在佛陀以前,也就是说在印度佛陀未成佛以前,印度的文化就有很多种的外道沙门了,沙门也叫做出家人,是印度人对各类出家者的通称,意思是“净志”或“息心”两种的解释。也等于是佛陀未成佛之前的印度,就有很多所谓的沙门团存在,在印度的生活当中,追求佛法,是为了要了解真理,佛陀于自体证悟道之后,创立佛教僧伽,也依着印度文化沙门生活的方式生活,所以印度人就对佛教的出家人,称为“沙门释子”。同样是沙门,但是加了一个沙门释子,因为佛陀是属释迦族出生的,所以称为沙门释子,意思是释迦牟尼佛座下的出家弟子,就是这个原理,也等于说原本在印度就有出家生活了,并不是佛陀才制定的,意思就是这样。 世界上各类宗教出家的目的,都是想解脱达到自在,不错,出家的动机都对,都想说要解脱达到自在,但是以出家形态来达到究竟解脱,虽然是很多宗教之共同的思想,但是想藉用出家来实践禁欲的生活,以达到真正解脱生死最高境界的,却只有佛教而已。意思就是,虽然出家的沙门团很多,大家的目标也都是要解脱生死,可是以出家生活达到这个目标的却只有佛教,只有佛教才有办法达到真正了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其它的宗教现在还没发现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其它宗教僧伽团外表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出家的内容却都完全不同,就其它的宗教出家而言,虽然也有他们的宗派,而且也各都有一套道理及修行法门或修持的方法,我们不敢否认没有,但那都是属于似是而非的理论及修行法,好像能够真正解脱,也好像不能究竟离苦,不像佛陀能够有个相当明白的次第安排,所以他们就不能按照次第来修行,演变到最后却变成盲修瞎练,希望死后能够生到天上,做天人来享乐,去那里喝好茶,享受云游四海的乐趣,就像我们中国过去所讲的八仙那种自在的生活。有的想说,我来修行就希望天神能够赐福免难,没有灾难,求神赐福给我,让我永远没有灾难,永远平安自在,绝对没有这种东西,有的话除非就只有深信因果而已,我们详细来参考佛教的起源,或印度佛教史,就能够了解。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不再讲到那里去,因为我现在是在讲戒,讲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希望各位拿印度佛教史,或是我本人有讲过佛教的起源——“宗教的起源”及“佛教的缘起”作参考。所以他们所修的就是没有一个根据,也就是说不能用如实的根据来成就,来体证,这也等于说是假相观。有一种叫做如实观,一种叫做假相观,假想的假相、幻想出来,佛教所讲的并不是幻想想出来的,而是真正如实,有凭据、有证据,你若是能够按照这样修就能够活着的现在马上去体证。并不是没有证据,没有根据的狂热,属于一种偏执的迷信,佛教一直都是主张破除迷信,才能走进悟,唯有破迷才能转迷成悟,并不是叫你走进迷信里,走入迷信就如同走入一条死胡同,不仅对自己本身的慧命没有帮助之外,还会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产生受人蒙骗的情形,更严重的有时候还引起家庭纠纷,甚至导致社会不安。所以佛教一直是叫我们要破迷信,不谈玄,不谈妙,无怪力乱神,这种的倾向,只有佛教的宗教生活才能完全具备,因为佛陀是建立在人性理智上来体悟真理,相当有凭据及依据,人人按照佛陀讲的方法去行持,人人都是能够体证的。就好像说捏手会痛,你捏就会痛,这是如实,并不是说捏不会痛,这就不是如实观的,绝对的真理,是佛陀亲自体证,由自体证的境界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并不是如一般苦行的极端禁欲,也不是无因果论者的极端纵欲,乃是依自然法则,顺着人性的实际生活,透过出家舍离世俗杂务,然后专心来修行,如实体验并观察身心种种正负面生命的现象,以证悟出究竟的离苦解脱道,这绝对的真理,并不是用假相观,而是用如实观彻底来观察体证。因此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即是所谓“世上一切无有永久绝对”的,并没有一个是永远绝对的东西存在。因为皆是相对的,均是缘生缘灭而无常的,你有苦当然有乐,有生就有死,有善就有恶,有富就有贫,有智慧的人当然就有愚痴者,这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当中所来成就的,并不是愚痴的人永远是愚痴,也不是贫穷的人永远都是贫穷,并不是有钱人永远都是有钱人,关于佛陀的讲法,是有一个业力。当一期的生命终结之后,除非你已经学到断灭一切烦恼执着,无所谓的求存、求生、求再生的心态,对贪嗔痴完全百分之百的消灭,不然你这期的生命尽了之后还有你的业力,依你的业力轮回,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所以不是永远绝对是这样,无论你内外(内外等于身心)绝无所谓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譬如说:灵魂或是梵我诸神之类。这等于也是因缘生灭,并没有一种永远不变的。譬如说:“梵我”,梵我从何而来,“灵魂”、灵魂从何而来?当然一定要有一个起因与结果,绝对不能无因自生,若是无因自生,我们就不能成就一个东西。佛教终极真理即是“涅槃”。涅槃也就是终极的真理。也就是说佛陀所讲的教义,终极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对此绝对真理的了解体认,亦即如实知见一切事物而无妄念或无明等所盖覆,也就是渴爱灭与一切苦灭。若要了解涅槃回归自然第二十集以上就有讲到,可能拿来作参考。 佛教的出家生活,并不是只有身出家而已,其实若无道念坚固者,是很难保持下去的,况且有很多人出家没多久就还俗,也有很多人出家不久就走入歧途。佛教虽然希望人人都能够来信佛、学佛,但却绝对不勉强人人都能够过出家生活,也不勉强人人都一定要去出家,实际上,也不可能人人都能够过着出家的生活,因为各人的业力、各人的观念、环境、思想不同,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够过着出家生活的,实际上也不可能人人都能过着出家的生活,这是事实。现在佛教的出家,有纯正、正见理想的,当然也不可否认有不纯正理想的出家者,纯正理想的出家者,就是他痛感人生是苦,他能够了解,体会人生是苦,是无常、是空、是非我,所以他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一切苦,产生无奈感,而且也是一个谜。所以世界上所有最大的财富,权力、名利、恩爱等等都是不能永久存在的,只要你的呼吸断掉,我们世间人有讲一句世间语言“一命呜呼哀哉”前气出去、后气没进来,生命就完了,一切名利等等,也随着结束了,居家生活虽然很有保障,经济很好,但是只要你遇到这段生命结束后,一切的名利也都随之结束了。因为在家居士社会生活比较有障碍,有种种不可去避免的事,而出家生活专精一心奉持禁戒,他体会这之后,就心想说我去出家修行一心专门来研究生老病死苦等等,佛陀所体悟的法,按照佛陀所讲的修行渐次来修行,藉自体证的经验之后,再布教利益众生。简单说就是身心必须都要出家,身住于山林寺院里,是属“身出家”,心里一心专精修行,不再恋慕世俗的五欲之乐,即是“心出家”。何谓“五欲”?当然是色、身、香、味、触,对名利的得失他都不沾粘,对世间五欲的名利,也不会去起贪执,不会再去执着“我”,因此就会专心一致安心乐道,这种身心出家者,就是真正精纯的出家动机,也就是为了要了脱生死,也为了要来彻底了解生老病死的原因是什么?包括自己自利之后,再利益他人。
当佛陀的僧伽势力愈来愈强时,僧团的规模也愈来愈庞大,也就是说“沙门释子”愈来愈多,所以依附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因为这个缘故许多怀有不单纯的出家动机者,当然也有机会依附于佛陀的僧团里,藉这个机会,我们简单讲一句俗话,就是凑热闹的人,混入了出家的僧团里面,这是难免的,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因为佛陀当时五年前开始弘法之初都没制戒,五年后才制戒,可见一些不单纯的人,已经走入当时印度佛教的僧团里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件事。现在也有很多身心出家的人,但是也有少数一些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者存在于当今的佛教团体中,这也不能说无,一些人虽然他剃了光头,穿了出家坏色衣,就是说剃发染衣的人,虽然他已经至戒场受了具足戒,也住在寺院里,或独居或二、三个住一个地方,本身也做到洁身自爱,但是他的内心和外表,都是不一致。外形是出家,但是内心一直是被五欲所染,一直都是在追求世间的一切五欲,外表是出家相,但是内心却是渴求五欲,他们是为了生活,为了名利地位,而来出家,并不是为了离生老病死、世间一切苦来出家的,也不是为了要发悲心,来专心研究佛法,以便将了解的来传布给所有的人知道,能够在那里断了一切苦,他的动机,在起先要出家时就不单纯了,所以这种人看起来其实很可怜,因为他得不到现实生活五欲的乐趣,又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以后还会感召业力的轮回,讲起来实在很可怜。这是佛陀时时刻刻呵斥的一种出家人,在佛陀的时代就有了,时代转变至现今世界社会里,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准提高了,但这对身心出家者,我们刚才有说很多,只有身出家而心没有出家的人,当然也有少数。我们不敢说没有,佛陀的时代就有,现在时代怎么会没有呢?社会上有一些人对出家人不了解,反而会误会佛教的出家人,是因为在社会上遭遇到种种的失败,甚至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对社会前途已产生心灰意冷,没希望,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所以才走上剃发出家染衣的,他们不了解所以才会这样误解。如果是这种的出家动机者,绝对不是佛教的出家生活目标。譬如说:有一次我去参观佛牙,但是有一位大学生就问说:“你出家是不是在社会生活没有饭吃,或家庭、事业等等失败才来出家?”当他这样问我时,我就答覆:“不管你有得吃、没得吃,这是其次,因为你们不了解现在的生活是如何的丰富与富裕,现时社会所欠缺的是内心,并不是物质,所以我说你不了解。但是有一样东西必须要了解,你回去看你妈妈或你奶奶,或是看你本人,你现在看不见你自己,以后你能够看到,但是你看你妈妈以前与你一样,但现在为何与你不同,你奶奶以前也和你妈妈一样,和你一样,为何现在不同了呢?所谓的会老、会病。”那大学生智慧相当高,一听之后,就说已经知道我们出家的目标。出家的目标是世间没有一项是永远不变的,他很聪明,马上能够知道,既然是如此,我们要追求不变的原理,所以要对世间的一切彻底来体会,很不简单啊! 现在也有很多人误解佛教出家人是消极的,或是遭遇什么,这是他对出家不了解的缘故,但现在及过去也不可否认都有很多的出家人,都是他本身的动机不正确,而进入佛门内。现今的佛教,因为有些出家人动机不正确就慢慢的直接影响到佛教的团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这是难免的事。比喻说:佛陀在的时候,虽然佛陀做的很好,但是也有人毁谤他,骂他、加害他……等等,从过去流传下来的经典就可看的很清楚,简单说就是因为环境及各人思想不同的缘故。慢慢僧伽的素质若不好,就容易被社会一些人误解佛教是消极的,他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反而看不起僧伽,认为僧伽是一盘散沙,僧伽本来是六和敬的,却被误认僧伽是散沙,不值得尊敬。其实出家人放下一切,不是什么都叫你放下,若什么都放下,吃饭也要放下,对不对?睡也放下啊!所以是应该放下的放下,不应放下的要积极去力行,应该放下我们就一定要放下,应该放下的也就是我执及贪、嗔、痴三毒,不做是非之争,不介入无关于断苦修行,或是对社会无利益的事,因为如此,所以才会被一些人误会,出家人是一种消极思想的表现。其实出家人绝对没有一种消极思想的表现,若消极时,为何来出家呢?就是因为起先出家动机不正确,否则出家人真正是一个很积极的人,其实佛教的出家人,自己应该放下我执,息灭贪、嗔、痴,如此利己的积极修行外,还要负起积极的教化,教化别人,让别人能够放下一切贪嗔痴离开一切大苦集。世界社会的是非罪恶祸乱起源,岂不是全由于我执、我们的贪、嗔、痴、放不下,而产生无明痴见而引起的,所以佛教的出家生活目的,是想自求解脱及助别人解脱,这才是真正佛教出家目的,而不是像一般人认为佛教出家是专对事业,爱情等等失败,而走入佛门逃避的消极生活误会,佛教出家是意志坚强思想正确,他有利己利人的大丈夫精神。所以若要出家,一定要先了解出家生活的情形、自己出家的动机是否正确,要出家一定要先了解,千万不要盲目。否则别人说出家好就出家好,别人说在家居士好就在家居士好,别人讲这好你就跟着走,那么你就是自己没主张,没有主张的人怎么有坚强的毅志、毅力来精进修行呢?何况修行要有长远心,若无长远心,你是无法马上修行就马上得到什么?现在社会就是因为产生一种速成风气,希望要得到速成,所以才有让别人骗的机会,才会被别人骗走,若是你脚踏实地,没有速成的思想,那么你绝对不可能会被人骗,这就是因为共业的缘故。假如个个都能了解,世间并无不劳而获,绝对无速成的东西,一定要靠我们自己努力才能获得成果,何况修行是一件比平常世间事还更艰难的事,那么你无正确的思想,要如何去成就呢?这是不可能的情形。出家的动机正确,你以后才能够成就,出家的动机不正确,那么你成就就很难了,所以佛教的形象,知见是否相同?就是说你出家的动机,是否与佛陀当时出家的观念统统一样,佛陀未出家前身为太子时,是因为对生、老、病、死苦之谜不解,对于我们人生,从哪里生?人出生后,为何会老?会病?会死?来世间为何有如此多痛苦,对众生不平等遭遇,互相残杀,为了解开这些谜团而出家,探讨这原理,追求这真正本来的面目是什么?经过了数年的修证,自体证中来确实了解,了解生出苦的根源,是由我们自己本身执着而来,无明故,有无明,所以我执,所以才产生互相残杀,产生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等等的苦现前。所以他已经真正彻底了解了,从此建立僧团,然后,他开始头一次度五比丘,再四处弘扬自体证的佛法,佛法,法就是缘起法、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我们在佛教的起源有讲到,希望各位参考佛教的起源及回归自然系列讲座,在这其中都有详细的讲述。因为建立了僧团,之后就开始传布缘起缘灭的自然法则真理,所以要出家者,也必须一定要具足佛陀出家修行的正见,确立出家的动机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不要盲目,否则只有身出家心无出家,也只是一位光头俗汉而已,外表像出家,而内心却与世俗无差别,这样对自己及佛教团体都没有好处。
佛教的团体是由七众弟子所组合而成的,教徒有分优婆塞(在家学佛男众)优婆夷(在家学佛女众),式叉摩那(学法女,学法女必须住寺院经过二年学式叉摩女法),我们会讲到,我们会在戒律里讲到。然后沙弥(未受具足戒之出家男童)沙弥尼(未受具足戒出家女童),此处在我们讲戒的时候,式叉摩女与沙弥戒,我会再跟各位做介绍,其它比丘、比丘尼我就不介绍了。因为现在讲的是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篇,所以我就不介绍沙弥与沙弥尼,只说到沙弥讲到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我们都说过了,比丘(出家具足戒之僧伽)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之女众)。教理有分:一、五戒(包括十善):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五戒包括十善,这是属人天乘;二、四圣谛:苦、集、灭、道(回归自然就是在讲四圣谛),这是属缘起法;三、八正道:八正道包括三十七道品,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中主要实践的圣道,也是说主要的道品,八正道也是唯一修行实践的道路;四、十二因缘、三法印等……,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包括涅槃寂静,若加上一条诸受是苦就是四法印,共称四法印,所以也有说四法印,也有说三法印。教主是释迦牟尼佛,由佛、法、僧、信众共同组成僧伽集团,佛教的组织就是如此,所以被称为佛教的三要素。“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法”简单说就是缘起、八正道,还有僧伽,起先就是五比丘为僧伽,所以如此三要素及在家居士优婆塞、优婆夷,以后慢慢演变僧伽当中产生沙弥、沙弥尼又加上式叉摩那法,所以佛教是属于七众弟子。简单说佛教的形成是由七众弟子来架构组成佛教组织,并不是只有佛、只有法,也不是只有僧,佛、法、僧三项就像香炉的三只脚,缺一不可。所以有的人认为说皈依佛就好,不用皈依法,不用皈依僧,这样就是不健全,所以在我们的三皈依里有说,希望我们能够多参考三皈依。因为佛教有如此健全的次第教法,及如此健全的组织教团,正因为这个原理,所以才能够将佛法流传遍布整个世界。 现今世界不知有多少信佛之人,由于信佛的人很多,就必须要有它的组织,来加以凝聚汇集,而在外型的组织之外也须有内涵如实的教理,这样才能够利益自己,利益别人,要不然慢慢就会被社会淘汰了。尤其社会渐渐地水准提高,人的智商愈来愈高,在这原则下,若不是真正具有利益社会、利益自己者,那么慢慢就无法立足,所以谈玄、谈妙、谈神格等……,这种都骗不了人,虽然暂时骗得了,但骗不了永久,还是要如实按照佛陀的教义,脚踏实地修行,这才是真正的究竟,否则不仅无法达到离苦之外,往往还会误了自己、误了别人,可惜白白走这一趟人生。现在藉此因缘来介绍沙弥,很多人不了解出家必须要经过沙弥,我们现在来介绍沙弥和各位互相研究什么叫做沙弥?“沙弥”二字是梵语,在中国解释分为两种“息慈”,止息的息,慈悲的慈,“勤策”戒律也有这样说,亦有称呼“求寂”共三种,息慈者即是息恶行慈的意思,也就是熄灭世俗污染,慈悲济世众生,那么要慈悲济世众生,必须要修行,修行一定要随观身口意,行住坐卧悉明觉,口语不离一切法,不要讲世俗话,一些世俗话讲多,就容易被世俗的环境影响。勤策者,意思是对修行精进,真正的猛勇策励。求寂者,意思是说求灭苦入寂灭之道彻底了解苦,而来修行离苦达到圆寂之果的意思,圆寂就是修行,透过修行达到圆满寂静,简单说,也就是究竟涅槃解脱之道。所以此处我们要了解。时间过的很快,又到了,所以在此处跟各位说一句:“再见!”感恩各位的护持,感恩!再见!
真正障道的是自己懈怠,不肯努力精进。真正障道的是——被自己过去潜意识的习性所牵制主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二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今天我们又见面了!
我们说到这梵语,梵语是印度以前古时的语言,他们认为印度的梵文,是梵天所作的,所以称为梵文,以梵文所发的语音,则叫做梵语。所以沙门、沙弥是梵语,沙弥是出家之道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说,出家须从沙弥开始。沙弥在佛陀初期僧团当中,本来是没有的,沙弥的出现应该是佛陀未出家之前还是太子时,他那时有娶妻,并亲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罗罗,后来佛陀离家修行,证悟真理成佛后(佛就是觉者),罗罗也随着佛陀出家,在那时才开始有沙弥的。所以在罗罗未出家之前,无所谓沙弥,罗罗出家之后,才有沙弥的,因为罗罗九岁出家为沙弥,因此就称九岁出家者为沙弥。当时佛陀叫舍利弗为罗喉罗受沙弥十戒,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有了第一位沙弥的产生,第一位受沙弥十戒的人,就是罗喉罗。所以说印度的沙弥,就来供奉罗罗为祖师,因为罗罗是第一位,当然就是祖师,这也是印度沙弥供奉罗罗为祖师的缘起是这样来的,佛陀为什么不做罗罗剃度的恩师呢?为什么佛陀不为罗罗剃度呢?因为罗罗要剃度时,佛陀叫舍利弗为罗罗做他的剃度恩师,这原理也就是佛陀不想让佛法僧三宝混乱不清,所以那时叫舍利弗做罗罗的剃度和尚,而目连为阿梨,罗罗的名字也叫做罗云,他出家三宝当然佛宝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他亲生的父亲,法宝当然是沙弥十戒,他出家的僧宝是舍利弗为和尚。 沙弥可分为三品,第一、从七岁至十三岁,叫做“驱鸟沙弥”,因为这种沙弥年龄比较小,无法承担任何的职务,只有从事为僧团看守食品等等微量工作,“驱鸟”就是来驱赶鸟,怕鸟来偷吃东西,对于过去在原始佛教时期,佛陀过去的生活中,沙弥是否有这一种说法我们也不太了解,这地方是依戒律里的沙弥律仪说出来的,所以我们也就按照沙弥律仪来解释。沙弥那时的年纪小,只能帮忙僧伽做一些简单的事,他从事这种辛劳的职务,就可以在这里慢慢种了善根,为沙门僧伽团服务,因为年纪小,所以称为驱鸟的沙弥;第二、从十四岁至十九岁,叫做“应法沙弥”,这种沙弥能随顺,顺应沙弥行法而做,就是说他可以做沙弥的职务,故名应法沙弥;第三、二十岁至七十岁叫做名字沙弥,这种沙弥本应受比丘戒,但是他出家的年龄比较晚,或是有其他特殊的因缘,不能一时来受具足戒,他有具备了比丘的年龄了,但是又滞留沙弥之位,所以叫做名字沙弥。沙弥虽然分为三个等位,但同是受持沙弥十戒法,既然你是真正的沙弥,不管你在哪个等位,都要受沙弥十戒法,所以均称为沙弥的缘故,就是因为你受沙弥十戒,所以称呼你为沙弥。若是剃头改装,就是说剃头穿出家衣服,叫做染衣,但未受沙弥戒者,我们不能称为沙弥,应该称为“形同沙弥”,外面形态虽然和沙弥一样,外面形态,就是穿着、剃头都是和沙弥一样,但他却没有具足受沙弥十戒的资格,所以他没有具足沙弥资格。就是说没有受沙弥十戒者,仍是属于一般社会世俗人的本质,所以称为形同沙弥,就是说看起来像沙弥,但是其实他只是看起来像沙弥这样而已,所以只称为形同沙弥,不能说是沙弥。若是已受过沙弥十戒者,则称为法同沙弥。这是由于受持沙弥戒法,而成真实的沙弥,因此,法同沙弥者也就是说他已经受持沙弥十戒了。律中也有规定,七岁以下有力量做驱鸟(驱鸟是一种鸟名)这力量,虽然他七岁以下,可是,拥有七岁以上的力量者,不能度他做沙弥,不应度,七岁以上无力,虽然年龄七岁以上了,但是没有力量去驱赶鸟,这也不能度他为沙弥;七十岁以下可以照顾自己生活的,可以出家为沙弥,但是七十岁以上者,不管能不能照顾自己生活一律不可度。主要的原因是比丘大家都忙于弘法利生,忙他修行的道业,所以并没有时间去照顾年纪小,或是年纪大的弟子,因为对于年纪太老、或是太年轻的,是没有力量忍受出家这种严格的生活,他无法自己照顾自己,所以佛教界不希望他们出家。但是出家的老人一定要尽力去照顾他,什么是出家的老人呢?已经出家,已经受出家沙弥具足戒的人,对于出家以后的老人,一定要尽力去照顾,佛陀对僧团长老的尊敬,在我们律篇里有说到,所以我们可以参考律篇的说明,其中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佛陀对长老是很尊重的,包括很严格地教导比丘,一定要尊重长老。沙弥十戒在八关斋戒中,已经有介绍过了,其中九条只有执持金银宝物戒,我们没有说过而已,所以我们必须来做,这一戒的介绍,沙弥十戒戒条,顺便来跟各位简单念一下,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这地方不一样是不淫,不同在家居士不邪淫,他是不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着香华,不香油涂身,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第九不非时食,那么这在我们八关斋戒里面有说过,但是第十条不捉持,就是说不拿生像金银宝物。这十条戒内容、意思,在八关斋戒之中有说明过了,只有第九条没有而已,那么八关斋戒八条,为何在这里变成九条呢?这是因为九条,这地方是说,在一条当中加成二条,只有八条,八戒中第六条不着香华,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但在沙弥十戒中将他们分成两条,也就是第六不着香华,不香油涂身,第七条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也就是一条变成二条,这原理是在这里。沙弥十戒和八关斋戒差别的地方,是他的时间上不同,沙弥十戒一定要久持的,但是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受持而已,沙弥戒是属于终身必须去受持这沙弥十戒,一个是终身持,一个只受持一日一夜,所以沙弥戒和十戒和八关斋戒,除第九条之外,前面沙弥戒和八关斋戒差别只有在受持时间的长短。
沙弥戒第十条,我们现在来做个介绍,不捉持,就是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这条戒,通常称为银钱戒。银钱戒,佛教的发源地在印度,依照印度的文化习俗沙门是过着乞食的生活,和我们现在中国佛教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乞食生活是日中一食,也就是一日才吃一餐而已,是沿街托钵而得,也就是说,从这条街沿路走去,手中拿着一个钵,民众看到之后就知道佛陀的弟子,或是印度沙门要出来托钵了,是要用东西来供养的,于是就将东西放在他的钵里,因此他吃的方面是从托钵而来的。可是他住的环境呢?却住在树下,所以他们这种生活实在是非常的简单,也可说到处都可求得安身之处,到处托钵,随处睡树下,是这样子。印度环境是属于热带的地方,印度很热大家都知道嘛!依地球的地理位置而言,它是属于热带地方,因为天气热,树木生长较快而且高大,所以树叶很宽很茂密,晚上住在树下,过夜之后自然凉爽,感觉很自然。其实佛陀跟大自然生活是没有分开的,佛陀在公园里出世,在树下悟道,他入灭也是在双树下,包括佛陀的弘法,除了后来慢慢有精舍之外,在孤独长老来建精舍之前,大多数都在大自然的树下弘法。这是当印度热带天气的时候而言,如果就天气较冷的时候来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冬天,佛陀依其自己亲身的经验和体证,也只需要三衣,三件衣,就可以阻挡寒冷了,可见印度的天气是很热,冬天并不是很冷,所以,我们佛教才说三衣一钵。不论出家或是在家,我们吃、住、穿都是不能没有的,简单说,是不能缺少的,假如我们缺少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佛陀时代的沙门,吃是由托钵而来的,那么住则是在树下,或是属于现在我们说的屋檐,也就是烧砖的棚底下住,那么他的衣呢?他穿的三衣从哪里来的呢?印度当时的风俗,跟我们中国佛教生活不一样,人死后大多数怎样你知道吗?都抬去要不是放在树林里(那山里树林全部放死尸的),要不然就是抬去放在洞里,那山里的树林、山洞都是葬放死尸的场所,并不像我们将他埋起来,他们大多数都没有,或是以火化的方式来处理,他们都抬去树林,所以这树林就像墓园一样。抬去丢在那里,或是丢在洞里,露天放在那里或是放在洞里,顺其自然任由他腐烂,等到尸体肿胀腐烂时就任由鸟兽自动去抢食吃他的尸肉,等到将死者送葬完了之后,死者的家属也有将送葬时所穿的衣服,或是他的衣服丢在墓地的地方,当死人的肉被鸟吃完了之后,所留下来的衣服,动物是不会吃的,出家人就可以去把它捡来利用,将衣服重新洗干净,晒一晒之后再染色,染成坏色做成他们披在身上的三衣,这就是佛陀时代比丘所穿的粪扫衣的来源。这样佛陀僧伽的生活,包括他的吃、住、穿的问题,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简单说,也就是这么简单的生活。但是对于行的问题,在印度的生活,尤其是僧伽出家人,更应该要行脚,行脚是打赤脚用走的,他以行脚游化为本分,走到哪里饿了就托钵到哪里,走到哪里,他就住在哪里,随顺因缘的成熟来弘法,来传布佛陀的法,当时传布佛陀法的人,除了佛陀之外,有证果的弟子,也都可以传布他的佛法。所以,佛陀在当时的印度方式,四处游历弘法,此外就是说用行脚的,佛陀还有一个很严格的规定,假使你不是身体生病不健康者,那你就不可以坐车,一定要用走的,所以他说不得无病而乘车,无病而坐车者,是不被允许的,假使你没有生病而去坐车,这样是不可以的,所以,佛陀对生活的规律很严格,好处是能经行,他走的时候,像我们四念处走法,脚抬起、移出、踩下去清清楚楚,藉此来观察我们身心的变化,所以,印度出家沙门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因为这样,我们不需要有所谓的财富,因为财物过多就容易贪,你若是没有所谓的财物,对于吃穿住和交通器具,都是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又怎么会贪呢?所以说起来财物对佛陀僧伽、僧团来说,是没有用处的,财物怎么有用呢?是不是这样呢?更何况财物能使人增长贪心呀!因为你财物多自然容易会产生贪心,自古以来,我们记得吗?世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们人就是因为这地方而产生互相争斗,所以对物质要求过度,是容易使人增加贪心的。不来捉持生像就是说,佛陀禁止手不能去拿生像金银宝物,也就是让出家人能破除财富的贪心,不用为了财物来产生挂碍,虽然财物能造福人群,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像现在我们的生活,你如果没有财物,没金钱,那么你连日常生活都有问题,但是在当时印度的生活,他就不是这样子,印度的生活是对财物的问题,要求程度低而且简单,如此一来,他就无所挂碍了。所以当时修行比较好修行,是跟环境有关系,所以财富可造福人群,这是不可否认,但是,你如果没有好好运用财物,也有可能财富是害人的。佛陀主张不蓄积财富,乃至不可去拿财物,这是属于犯戒行为的现象,也就是,还让我们对财富起执着,包括为财富问题来累积财富,因此产生越多的贪执,但后来佛教的出家人越来越多,在越来越多的当中,不管在素质方面,或是身体健康方面,都会产生问题。出家人的身体,当然有的很强壮,但也有人的身体体弱多病,后来佛陀为了事实的需要,就渐渐的准许出家僧众有僧房,就是说在家居士发心来建精舍,因此就开始有了僧房的出现。所以现在中国和过去的印度不一样,过去在印度时的僧房,是由在家居士供养的,在家居士建的,所以,他们出家众不用为了来建僧房而烦恼。有时候佛陀最多也只是派他的弟子去做监工而已,监工就是说是他所做的僧房规划要符合佛陀僧团的所需,这样才符合佛陀的制度,当时也只有这种做法而已。然而在中国佛教却不是这样,寺院由出家人筹建,难免出家人掺杂沾染在金钱里,这是因为文化、环境慢慢演变,变成现在出家人不能没有金钱,若是没有金钱,连他的生活都有问题,所以,这也就是文化慢慢演变的原理,时代环境不一样的关系。因此,佛陀那时候准允出家人有僧房,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寮房,所以他就要有生活必须的日用品,将生活需要的日用品储蓄起来,才不会在雨期时无法出外托钵而演变成没有办法生活。渐渐地后来因为办道的需要(办道就是有人要来闻法,佛陀就到那个地方讲经,所以那个地方就有个道场,有个精舍,过去叫做精舍,这个精舍大家都会集合在那个地方,听佛陀开示,听佛陀的教化),所以,慢慢的就有接受财物的必要,应付大家的开支。金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产物,也可以说是在相当文明社会中产生的媒介,我用金钱跟你买东西,你东西给我,银货两讫,尤其现在佛教对金钱的需要,可以说是无法免除的。后来佛陀为出家的弟子们制作了一种,一种什么呢?说僧法,所谓的“说僧法”乃是出家人沙门旁边要跟着一位白衣,白衣净子,凡是接受人家布施金钱财物,便由那位俗人代收,也就是说,不是我的东西,是净主的,这个净主的,现在我们若去泰国或是根本佛教国家,我们都可以看到,这净法是可以警策出家人不要为金银贪执而起,所以,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什么叫做生像金银呢?生色者,生字生像是自然生出来的,意思就是这样,生成的黄金就是称为生色,以银镀成金色,我们称的色泽一样,所以这种我们称为像的意思,简单来说,自然生出来的黄金,本来是黄色的,不需经过加工制造或将它染色原本自然的色泽,叫做生金,本质以白银,以石黄煮染色而变成黄色,这叫做像金,又叫镀金,生就是说自然,生像以后才用染色镀金产生出来的,那么宝物就是七宝,七宝者就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珍珠、玛瑙等七宝,大多数都说这七项,这是财物,这种东西是属于我们每个人过去对这种金银财宝贪求不尽。就是无始以来我们这种相当严重的习气来指使我们贪得无厌,就是说越多越好,越多越好都贪得无厌,永远都无法满足,世间没有人说我已经太富有了,我们金银财宝已经太多了,没有一个会这样说,这就是贪求不尽,永远永远都在那里贪执追求,有时追求到快要死了,他还对金银财宝看不开,这有很多,也是事实,因为他不管一切都想追求到他需要的贪着,所以,永远都是无止尽的。这种不计营求,便产生我们对修道的道心慢慢消失了,包括影响我们的修道的道心,因为它是来增长我们的贪心,废除我们的道业。所以佛制出家人不得捉持金像,捉持金银,是来订定出家人不能去拿金银财宝的东西,来防制我们的贪心,贪求不尽的心,而影响我们的道业,所以沙弥十戒最后一条戒的原理就是在这里,现在这一条戒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因为环境嘛,时代、社会的演变嘛!只要这种形式而已嘛!简单说就是不实际。
我们八关斋戒、五戒说到三皈,三皈戒和五戒十善,八关斋戒,说到沙弥戒,我们现在要来说的是式叉摩尼,这条在佛教中过去就有了,应该不可废,但这一条很多都被废了,所以为了这条戒被废,因而会产生社会等等一些是非,简单说也从这地方演变出来的。我顺便介绍式叉摩尼法,什么叫做式叉摩尼法,式叉摩尼法是梵文,中国有好几种解释法,比如说:式叉摩那、式叉,式叉摩那尼或说式叉摩尼,这都是一种名称,在好几种戒本里称呼不同,但这都只是一种名称,它的意思是学法女或正学女两种。式叉摩尼是佛制定女众出家前必须要修的过程,简单说,式叉摩尼法是佛陀制定的,这是佛陀时代,由佛陀亲口制定的一种法,并不是以后才来制定的。这过程被中国佛教慢慢遗忘,将它忘记了,所以才有为了剃度的风波,引起社会对佛教的制度有所误解,甚至也有剃度完之后,因为家长、家属的不同意,产生很多让人误解佛教是不顾亲情的、佛教是无情的、佛教是一种消极逃避等等后遗症出来。若是我们将式叉摩尼法这种制度加以保存,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会发生,而引起社会对佛教制度有所误解,所以,式叉摩尼乃是沙弥尼与比丘尼必须经过的一种过程。 女众出家和男众出家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也就说,女众要出家必须要经过式叉摩尼这种阶段,男众就不用。因为女众出家若不先经过式叉摩尼这种阶段,那么在你沙弥尼,这种阶段是无法进入比丘尼的地位,也就是说一定要经过这样的层次,若没有经过这层次,应该不可以受具足戒。照理说受具足戒等于没有得戒,戒本是这样说,但是男众要出家,他就不用,他只需走过沙弥就可再进入比丘,这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女子出家就是要经过一个式叉摩尼法,佛陀当时为何要来定这一条式叉摩尼法呢?因为女众和男众的生理不一样,不得不先经过式叉摩尼的这一个阶段,不是佛陀不平等有看轻女众之嫌,或是认为女众要出家就比较麻烦,要经过式叉摩尼法,并不是这样,再说,佛陀本来是不准允女众出家的,后来他经过阿难尊者再三的请求,阿难尊者再三地跟佛陀请求,经过他请求之后,佛陀才答应,但是必须依据八敬法,才能成为比丘尼。所以,佛陀当时要收女众出家须先依据八敬法,简单说,最初女子出家时,她是依据八敬法才成为比丘尼的,那时根本无所谓的式叉摩尼,没有经过沙弥尼,也当然没有经过式叉摩尼的规律了,为什么呢?就是后来出家的女子渐渐多起来了,越来越多,意思是说当时的出家的女众素质很好,所以不会产生一些问题。我们在前面有说过,佛陀制戒有两种制戒缘起,一种是因缘成熟遇到僧团中有人影响僧团时,一种是必须制好在那里等着,制戒就有两种的戒法。当慢慢地女众出家的人越来越多时,难免素质就会慢慢的不齐,难免人多质就差了,当然是人多质好,这样是最好,我们的要求也是这样。有些女子自己出家没有多久,自己认为已出家,可以来度众了,竟然她就来度别人的女众来出家,就是说她自己出家后,又去度别的女众,那么慢慢在这出家的过程,她自己出家没有多久,又在这度别人出家的过程里,这师资的问题以及师资条件,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产生很多的问题出来。甚至有些比丘尼度了在家女子来出家,那么她一出家就去受比丘尼戒,就变成比丘尼,在身心未能妥善安顿前,难免对出家的生活不习惯。现在我们也有,出家的生活不习惯,竟然没有多久她就自动离开僧团了,简单说还俗去了,离开僧团还俗去了。这是因为出家过程的限期也发生问题的缘故,怎么说呢?就是说佛陀制定了很多沙弥尼戒,原理就在这里,受了沙弥尼戒后才能成为比丘尼,有些比丘尼度了在家的女子来出家,那么要度她的比丘尼,不了解女子还没来出家之前,她的一切生活,她不了解是不是已经有了小孩,肚子里有没有小孩,要出家之前,要度人出家这比丘尼她完全没有去查明。所以,这女子来求出家后,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小孩,加上当时的印度环境很复杂,并不像现在我们的治安社会风气那么好,甚至强暴的很多,到处都有像土匪强暴等等的情形产生。那么女子被人强暴之后,自己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怀胎有了小孩了,她自己也不知道,在她遭遇这种变故后,认为世间无常是苦才出家,动机正确。但是当她自己出家做比丘尼以后,没有多久竟然肚子一天一天大起来了,那么这种后遗症会怎样你知道嘛!出家人大肚子,当然会受别人的误解,出家人竟然会大肚子?是不是她没持戒而犯戒呢?这真是尴尬的事情,其实她并不是出家后才犯错的,这是因为未出家之前就被人家强暴,大家对于她的遭遇不了解而产生质疑。但是,谁会了解呢?尤其在当时印度其他宗教很多,都尽量藉机会找麻烦,不是来毁谤,就是运用其他各种不正当的方式来打击僧团。我们曾经看过很多这样的个案,甚至要毁谤佛陀啦,要害佛陀啦,你看,堪称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是被耆那教的人打死,被耆那教的人打得受重伤,然后才死的。可见当时印度文化,他们沙门出家的宗教复杂一般可见,我们就可以了解。所以,难免别人抓到这种毛病之后,就大作文章,藉机会要将佛教污染,甚至来毁谤,所以,以为比丘尼出家之后才犯了淫戒。这还有个问题会产生,那就是这个小孩子出生之后要怎样处理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对僧伽团体问题影响最大,所以佛陀为了女子出家,增加了式叉摩尼法,就可以运用这段时间做观察期,观察什么呢?观察期间为两年,这两年时间也等于是磨练期,除了观察这女子性情使她渐渐能习惯出家的生活之外,也可以来观察这女子的生理,是不是未来出家之前曾经有了小孩,是否有受孕没有,有没有受胎,有人强暴或是她已经结婚之后才来离婚是否有小孩,这都是佛陀当时考虑到的事情,这些层层的顾虑及观察,都是为了避免出家后又来产生这个问题出来。所以,有人以为两年的观察期太长了,其实,所谓的两年在僧祈律卷三十九中有说:二年者二雨时,二雨时,经过二个雨期,也就是将今年的雨期开始到明年雨期为止就是二雨时,这意思也就是说今年到十二月三十日到后年的正月初一日,就算是两年了,实际上,它只有一年零二天而已,甚至零一天而已,在我们的僧祈律里,就是这样说的。现代的科技很好,但是式叉摩尼法也不可舍,因为现在的人要验明出女子有没有小孩很简单,应该是很简单,现代科技发达嘛!使女子住道场,是要她能渐渐地习惯出家生活让她体验出在家和出家的生活不一样,这不一样地方就是需要考验的地方,并可藉此看出她是不是有正当出家的动机。所以,出家前二年的式叉摩尼法,不可不重视哦,这不可以不重视哦!这若不重视会引起很大的问题。
什么叫做式叉摩尼戒呢?是说式叉摩尼除了持守沙弥十戒之外,又另外加上六法,就是说沙弥十戒者,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非梵行,就是不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着香华,不香油涂身,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第九不非时食,第十条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这刚才我们已介绍。六法,第一、不与污染心男子身相接触,所以它有限制,不要跟有邪念心的人亲近,因为他有污染的心态所以你不能跟他亲近,亲近恐怕产生问题,在这地方佛陀当时制立式叉摩尼法的缘起。第二、盗人四钱以下,价值四钱以下乃至一针一草,都不可以,式叉摩尼法就是要清净受持。第三、不故断畜生命,也等于不可以杀生的意思,故意杀害异类众生使之死亡者这个问题。第四、不妄语,也就是相反而说,对于无说有,有说无,有看见说没有看见,没有看见说有看见的情形,都必须要制止,所以不可以说妄语。第五、不非时食,不非时食就是说不是吃的时间你就不能吃,那时候,就是说日影过中而进食者,由于过去并没有像现有的科技,现在有表啦!闹钟啦!那时都看手纹,早上看手纹,中午看太阳,看太阳就知日影过中,日影过中就是中午已经过去了,所以,那时候的时间判别是用这种为标准。第六、就是不饮酒,当然乃至不能一滴沾唇,沾唇就是来喝个酒,这式叉摩那法当中,这六法当中没有准许我们去喝酒,式叉摩尼若是犯了戒律就不可以。式叉摩尼戒的十戒前面有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这四条戒就是四根本罪,就是说任何人必须要把他逐出僧团叫做(灭),他犯了这四条叫做“灭”,但是犯了以上所举的六法之中的任何一法者,必须重新羯摩,羯摩就是说忏摩、忏悔的意思。简单说作授戒忏摩等,业事之一种宣告的仪式,就是集大众,在大众当中坦白说,我今天犯了什么戒,我犯了哪一条戒我犯了式叉摩尼法戒哪一条,所以叫做羯摩。在根本说一切有刍尼毗奈那卷十八中,又有一种说法,式叉摩尼六法的说法,但是它里面的内容和四分律的规定有一点不一样,因为我们的戒本很多,佛法流传到现在戒本很多。第一他有说不得独在道行,就是不能一个人走,佛陀为何要制定这一条戒呢?这原理我们应该来想想看,应该是印度生活水准不好,治安不好,当时的土匪很多,暴徒也很多,所以,恐怕一个人走,你会被暴徒强暴,因此就是说不可以一个人走。第二不得独渡河水,不可以一个人走大马路,不可以一个人过河,也就是恐怕你要过河要坐筏,以前都坐竹筏,竹筏在海上的时候,藉机会把你强暴了,所以,那时的动机是这样子,假使你一个人坐筏,在筏上你也没有办法应付他,所以被人强暴。第三不得触丈夫身,也就是不能跟男众在一起,不可以摸丈夫身。所以,在现在印度,泰国,我们去泰国知道了,印度我本人没有去过,那么泰国我曾经去过,泰国在家人,看到出家人都要让他,包括都不敢摸到他的身体。可能过去跟这一条戒律影响有关系,因为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上车坐或很多人的地方,对于出家人都会跟你保持一个距离,恐怕在无意中触到你的身体,可能跟这条戒律的习惯性有关系。第四不与男子同宿,不可以和男人睡在同一房间。第五不得为媒嫁事,就是不能做媒人,不能说你已经做个式叉摩女,你要去做修行的人了,还来做红娘,这是不可以的。第六不得覆藏比丘尼重罪,不能说看到比丘尼犯了有错误的戒律,我们应该要说出来,我们要说时,就是佛陀当时的半月说。人家说诵戒的原理也就是像现在人的检讨会,现在人就是说,半个月一次大家来检讨,将这十五天来的得失,或是有任何人犯了什么戒律,我们把他揭发出来,把他说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他有改过的机会,从此不会为僧团的和合来产生烦恼,为了僧团引起僧团生活的不安,所以,由于这缘故,叫做不得覆藏比丘尼的重罪。那么,综合讲起来式叉摩尼法,应该现在社会环境不同,这自由的社会,人人生的小孩越来越少,过去生很多,现在很少,爸爸妈妈难免对他这子女疼惜溺爱,若爸爸妈妈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者,那么他听到小孩子要出家,有的人则是产生激烈的反对。因为他们就是希望我生孩子养孩子,就是期望他(她)将来养我,那么你出家了,我就好像变成没有生小孩子一样,唯有这观念,出家者,若是经过式叉摩尼法,经过二年住寺院,不可能两年住寺院,他爸爸妈妈不同意还能让他在寺院两年,所以,这种社会问题就止息了。我将自己本身对戒律的研究,及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律,说给大家参考,说到这地方也应该告一段落了。怎么一段落呢?就是说在戒的部份,若是我没有说得很清楚,也没有说得很圆满,那么希望各位自己去找戒本来研究,因为本人不是专门研究戒律,只是将我知道的跟各位做一番介绍而已。所以你要更加详细自己去找戒本,自行研究,但千万不要走入神格化,不要走入迷信,我们研究戒律,一定要将我们可以做得到的,或是我们可以力行的,或是对自己、对社会、对修行有帮助。不要研究戒律到最后变成怪人,变成机器人,变成不自由,慢慢产生精神分裂,甚至消极下去,这是我们曾经有看见过。所以,我们戒律说到这里告一段落,以后我们在戒之后继续来说的就是律,戒说到这儿就告一段落,现在开始接下去要来说律,戒就是禁止不可以做的,律是应该去做的,这是在家居士必须修行的,不要说在家居士,出家人也应该说人人应该要做的事。时间已经到了,在这地方祝福各位诸山长老,祝福各位护法居士,祝福各位善士能持戒清净,能持戒积福,持戒越清净,你的福报越好,让你们福报圆满,再见!
人若以执着心处事,则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劳身积福;劳心积业。
跋 三藏浩瀚辄难入门,三学诠证亦非易事,然教理行证实为依缘互摄,偏废不可,为求次第之随顺悟入,首应以戒行为进道之耳目,嗣后始足以明思辨惑、持定修慧,成就住持佛法,自惠利人之道业。 论及戒行虽广则八万四千,但实以五戒法者为其根本,随持受者之身分及修学之调摄严净,更制立渐次递进之戒学,以利行人检点身心,策励正行。如来曾亲嘱以戒为师,意衷实祈七众弟子得以本份因缘,尽形寿受,以为解脱生死之津梁,趋证涅槃离苦之终径。 近来受授皈戒之风气甚盛,然观诸现今习受戒法者,虽有求趣菩提之发心,但每多不解行持义理,致多流于形式,重于事相上之讲究,或侧重经论研习,轻忽律仪戒相之资育,致有心口相违、言行相悖之情事迭生,待至违戒犯律之际,亦多昧于业行轮回之省思,人心颓势,败坏日甚! 吾师上大下愿法师,深觉戒行实为众善之本,清净三业五欲之利器,为求在家居士得以在俗繁琐之际,了然戒律仪规之义趣,以贯行法义之亲证,遂将多年研习经律之实修心得,撷其精髓,依义解义,用资讲解明分,祈以七弟子众得以端赖佛恩,渐趋正法眼藏,并臻净人心,证佛果之效。爰此缘由,承蒙师父嘱咐,谨立此跋文,如实翔述,愿阅后人人得以循此准绳,戒行清净,获自在法喜! 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曰皈依弟子圆智敬跋于慈莲寺
人与人之间本无障碍,亦无任何等级差别,只有自然法则之生灭,因为认证不足故,而起障碍、烦恼。
自序
此律篇是属戒篇的后续,律是行为的轨则,既然生于世间共处群体生活,就必须履行共同的游戏规则,恪遵各己本份,尽该尽的责任、义务。而这共持的依准规范,主要是用来自律行为,继而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人间净土生活。 这共同的游戏规则,持续相传流布运行于社会,营造人们共同需求的和谐空间,这样的共业行为是必然的。反之,若无游戏之准则,那么社会就变成无律可依,将导致乱象横生、人心惶惶,所以必须仰赖共同规则来规范运行。甚且世间事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或不对,端由各人主观知见、业力造作不同而异,只要多数认同就算差强人意了,因为这并非佛法所指的解脱道。但藉由游戏规则的订定,大家共同的遵守,社会才不致脱序无章,有此约束范围亦不易造作出轨。 律篇所述全系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的方针,亦是修行解脱道的助缘资粮,于此谨供有缘人参考,祈令多少奏功生效,于各人建立和乐家庭,携手营建和谐共荣的社会,成就圆满清净、光明与慈悲的生活。 一九九七年五月廿三日大愿写于慈莲寺大悲殿庭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一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
我们今天来讨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先来说律,规律的律篇。有人会问,戒律、规律两项不是应该要连在一起讲吗?其实是连在一起讲的,只是我将它们分开来解释,这样比较容易了解。戒就是戒止行为,表示不应该去做的;律就是应该去做的规律,尤其身为一个三宝弟子更应该去做的。有些人只了解佛教戒律的一小部分,那么他就断章取义的,认为佛教的持戒是消极的,认为佛教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太过拘束了,所以说佛教是消极的。会这样认为的人就是不了解佛教。若真了解佛教之后,观念就会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原来佛教完全不是消极,而是积极的。我们在律篇当中,就可以了解佛教是相当积极的。佛教所说的戒,即“诸恶莫作”,就是说恶事不可做,坏事不可做。佛教所说的律,就是“众善奉行”。戒是“诸恶莫作”,律是“众善奉行”,这两者都是相当具有积极性的。佛陀不是神,佛陀是人。因此他所制定的戒律都符合人生活的条件。 或许有人误以为觉者是高层次的神,也等于把他神格化,演变成佛教不能落实于生活的缘故,也因此怀疑是不是对自己本身有断恶的效果,同时又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个“众善奉行”是佛陀所制定,戒的本身确实可以适应我们生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加上“自净其意”就成为完整的佛教。它们都不是消极的,是积极性的。所谓的消极,无非是对佛教了解不清楚,要不就是将佛教落入神格化,才产生误解佛教是消极的。其实佛教是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因为佛是人嘛!他是亲身体证,所以他所说的方法,都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是完完全全人间佛教。佛教重视度人,而且是针对活着的人,这点一定要了解,佛教的戒律不只是一般人所讲消极的行为“诸恶莫作”而已,这从佛教所制定的戒律中就可一窥究竟。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篇已经讲过了,若是不清楚,希望各位自己能再做研究,因为我所了解的还是有限,所以希望各位能够互相研究。
现在我们来讲律——我有表明过:要将戒律两项分开讲。以下我要讲的就是律的方面。律是规律,凡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规律。不但每一位佛教弟子必须要遵循处事的规范,就算不是佛教的弟子,也应该要如此去做。怎么说呢?这种规律和规范,来自道德,我们每个人对道德的修养,间接对人间其他人也都有影响。譬如我本身做一件违反规律的事情,起因只是自己的无明,起贪嗔痴所造成,然而结果不是我自己受害而已,还包括我周围的人也会波及,重点就是在这里了。也就是说我本身犯了戒律,除了我自己以外还会影响周围的人。比如说:我破口骂人,别人有心听进去,他就起了烦恼。其他如偷盗等等……,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呼吁不必加上任何的宗教色彩,也不管有没有学佛,同时也撇开佛教的招牌,我们只是以法来说,希望各位应该要行持规范、规律,唯有如此,我们这个社会才可以得到和乐,将这个世界改变成人间净土,使得人人过得快乐与轻安,有如是天上天人的生活。假使我们不建立现有的天人生活,却妄想死后才到天人的地方,这样未免太过遥远了,也太危险了。当下的东西我们不会取用是很不利的,有如口渴时,发现前面有一杯水,却不拿来喝,不把握这无常的现象,只是舍不得喝,弄倒了就没有了。所以我再次呼吁大家:能即时行持这种规律,是每一位佛教徒、非佛教徒,都必须要去做的规范。
譬如说:五戒之一的戒杀就是禁止我们不杀众生的生命,这就是规范。但是在佛陀的戒律方面,只持戒不故杀之外,必须还要去做利他的规律,也就是说除了不去杀众生的生命之外,还必须去行持放生、护生和救生。对一切众生应该秉持慈悲平等关爱的心,更要积极的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譬如说放生,我们不明究理看到放生物就买回来,卖主就会想:“这种东西,有人买去放生,我就再去捕捉。”我们在后头买放生物,生意人在前头捉来卖给你,这样到底是放生还是杀生呢?你可以仔细想想看:首先,他捉很多来,在捉的过程中难免会死去损失一些,然后从你买来放生前的这一段过程中,又将死去损失一些,这到底是放生还是杀生呢。肯定的说:这是间接的杀生,根本谈不上放生。其理由很简单,它们没被捕捉之前原本都没死,何必等你捉来再放生呢?真正的放生一定要做好护生,就是保护众生的生命,像保护野生动物,应该保护的要尽力保护,这才是真正的放生。所以说戒不是指不去做的规范而已,还必须将消极的一面扩展到积极的一面,这是一定要做到的,所以才区分戒就是不要去做,律就是应该要去持的,否则就永远被人家认为佛教是消极的片面而已。
那么对不偷盗的盗戒之外,还须积极做到什么呢?还要负奉行规律的责任,就是说不偷盗之外,还要去行布施。不只禁止偷盗而已,还要去行两种布施,一种布施是假若你智慧比较好,就用你的智慧去教导别人,让别人也跟你一样有智慧。不过,智慧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智慧,它是求生的能力;另一种是出世间法,也就是出世间的智慧。假如对方傻,而你比较聪明,你就将聪明的世间法去教傻的人,假如别人不懂得佛法,你就将你懂的佛法教导别人,施予世间法或出世间法这两种,都是不只持守自己不偷盗而已,还持守布施。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经济很好,生活过得去,看别人没得吃,看别人可怜,我们可以施舍财物帮忙别人。不管是施予智慧,或是施予财物,只要心中不求偿还,这种行为就叫做布施。所以我们持守自己不偷盗之外,还要奉行布施,这是佛陀的戒律并行。
如何受持不邪淫:不要说我们在家居士只受持性行为不邪淫就好了,当我们对别人说话时,每开口都讲一些会使人想到邪念的话,这样我们就不对了。我们对别人,行为必须要清净,对男女之间说话要有相当的礼貌。所以戒邪淫的真正意义是广泛的,在律方面,要做到自己身心清净,还要使人身心清净,对别人彬彬有礼,恪守男女有别的礼貌。
持守不妄语:除了不说谎之外,还须讲些真实的正语。什么才算真实的正语?就是说你对佛法深入闻、思、修之后,所了解的真相,用它来教导别人,这才算正语。我们不能再用一些邪知邪见来教导别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前面我们已经解释过了,这地方重点在介绍律,所以在戒方面我就不再重覆了,唯一要提醒的是持戒之外,不要忘了还有律要去行持。
我们受持不饮酒的目的就是要避免产生饮酒乱性,头脑必须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这是戒。在律方面,我们应该还要为社会服务,并精进修道。佛教所重视的,跟其他的宗教不同,佛教重视智慧的解脱。有智慧才能究竟离苦,若是用祈求别人赐予的迷信信仰,一味的跟着别人拜和贿赂,祈求赐东西给你,如果别人真能赐给我们东西,这也只是暂时性的,无法久远,何况求别人是难,处处求人,想依靠别人也是不自由,更痛苦,所以最好是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智慧。我们不要奢求别人能给我们什么,别人唯一能给的,只能教导我们方法而已。佛陀说:“我只能教你方法而已。”为什么别人只能教你方法,却无法给你实际的东西呢?我打个比方:现在有人肚子饿,他说:“师父!我肚子饿死了!”我可没法子替你止饿,但我会教你方法:“现在你去大寮。那里有东西可以吃。”方法给了,实际的饥饿却并未消除,他必须走到大寮,取到食物,还得把食物吃进肚子里面,才可以止饿,原理就是如此。 所以,你真的要相信:没有什么人可以赐给你什么,他只能教你方法,告诉你要如何去止饿,告诉你要如何止掉你的烦恼、痛苦等方法而已。我也不能送什么给各位,你饿了,我也没办法立刻帮你止饿;你病了,我也没办法立刻让你痊愈,我只能将我了解的布施给各位,各位听完以后,认为值得学,认为对自己有帮助,那么你就使用,使用后得到个中滋味,“嘿!真的!”到那时候你再教给别人,教给别人我们叫做回向,也叫做如实的回向。这不同于诵经的回向,诵经回向是很好,可以引导我们起慈悲心,但这种慈悲心,还没达到如实的慈悲。真正如实慈悲的回向布施是要将你亲身听来的佛法了解体证之后,将方法再教导别人,这才叫真真正正的回向,真正的慈悲,这样对自己有帮助,对别人也才有帮助。 佛教是重视智慧的,要启发智慧是不可以喝酒和吸毒的,因为你喝酒、吸毒,你会乱性,精神不能集中,精神无法集中要如何悟道呢?我在回归自然有说过,所以一定要了解,除了自己不喝酒之外,还应该集中你的精神,以清楚的头脑,来服务社会人群,来精进修行佛道,这才是真真正正持不饮酒戒。不只是佛教弟子,应该包括非佛教弟子,只要你有这种慈悲心念,只要你想对这个社会有所帮助,就应该去力行,去实践这种的规律。你可知道社会越文明,大家的烦恼就越多。因为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已不欠缺什么物质享受,但最欠缺的却是内心的安宁。物质在我们已经太过于享受,是不欠缺的,最欠缺的是内心的安宁,因为内心缺少一份寄托,所以才有很多人乱找信仰,怪力乱神等很多骗人的社会问题因而演变出来。有的人身不由己,自己不想骗人,环境逼他去骗人,这种实在对社会、对本身、对整个团体都没有帮助,反而危害了社会。所以才有人说:“我们这个社会病了。”但社会生病应该归咎于我们不肯开发自己的智慧所致。真正要帮助社会,要运用我们的智慧,才能使这个社会重新得到安乐,这是社会上每一份子都要做到的。
所以修持五戒,并不只是佛教徒的事情,是人人都应该做的事情。持五戒以外共同行五戒的礼仪,这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假使人人都实践这种规律,那么我们社会就会安和乐利,人间就是净土了,我们不用再向外去追求什么,个个家中和乐,从左右邻居扩展到整个社会,大家一团和气。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有如活在天上一样,希望大家都可以活在真实的天人生活当中。那么我们不只是不犯五戒而已,一定要去力行这种律仪,我一再提醒大众,不管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我们一同做这种利益自己、利益社会的事情,因为这叫做人天乘,也是根本的教义。既然是人,又是慈悲、有智慧、有道德的人都应该奉行五戒戒律,奉行五戒戒律的同时也必须要守规律。 佛教里有两种法,一种叫做共法,另一种叫做不共法。共法是指大家必须应该来做的,不共法就是说有的人智慧还无法开显,所以还没悟到缘起性空的真理。有一点应该要注意的,它就是“不管智慧开否?和能不能看到玄玄妙妙的事,是两回事,不相干的。”后者跟了脱生死没有关系,佛教重视破除迷信,不谈玄玄妙妙的事情。所以只管开显你的智慧,悟缘起性空真正的道理,也就了解法了。法就是自然。既然我们了解法是自然,那么我们对每一件事、每一样东西的来龙去脉都已经清楚了,当然就不会产生顾虑和烦恼,没有顾虑和烦恼我们就活得快乐自在了!因为重点在这里,所以佛陀教导在家弟子不只对外有个戒律,对内在家弟子也得遵循生活的规范。我们必须要重视道德的戒和大慈大悲精神的律。戒就是道德,律就是大慈大悲的精神。
我时常在说:我们学佛,要学会两件事,一种是佛陀的法,另一种则是佛陀的戒律,也就是学佛陀的法和律。若只学法,不学戒律,就不算一个具足佛陀法律的行者。法就是了解佛陀不共法,“缘起甚深法”,这样的正知见,加上行持,可以舍去我执,一旦舍弃“我”的执着,那么你行一切事,就不再沾粘执着,可从减少痛苦,到达究竟没有烦恼痛苦。把一切痛苦我执舍掉,当下就是出世间,这也是佛教所指的涅槃境界。涅槃就是活在世间对世间任何事物都清楚了解,内心明白世间一切事物本身并没有对和错、是与非、善与恶,因此不受整个世间的外境物质引诱而产生烦恼痛苦。这情形就是佛教里最高的境界,叫做“涅槃”。涅槃是活着的事,不是死后的事。或许,有人以为人死后才可得到涅槃,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要学道德的戒,也要学大慈大悲精神的律。但大慈大悲必须从关爱自己家庭做起,然后扩展到不相识的人……。
很多人他嘴里说慈悲,但不关爱家庭,弃家庭不顾,出了家门,对待别人实在好的不得了,人家称赞他:“哦!这个大菩萨”。可是,一回到家中,却变成一个很没有理性的人,像这种对家中的关爱和外面的关爱有厚此薄彼的不同待遇,显然不是佛陀所说的法,因为佛陀向来并不这样说。只要我们听了佛陀的教义之后,我们即知道佛陀他大慈大悲,做事是圆满的。这个大慈大悲心,必须要由内心建立,也须从对自己的家庭付出关爱开始,然后推展至其他人。也像我时常所呼吁的,我们佛教徒要修行,应以身作则,循序渐进引导我们家族一起修行。假若你要修行,而你旁边的人却不会跟你修行,反而阻止你修行,毁谤你修行,这时候,我们就要检讨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教义?我敢说一句话,我们以佛陀说的教义修行,我们周围子女眷属都会跟着修行。我不敢说自己修行得很好,但是在我刚走进佛教之前,曾受到我的亲族及朋友们很大的阻拦,我开始检讨自己,修改自己的行为,慢慢的影响就近的人。现在我的眷属,不知道有多少人主动要来学佛了。我们不可以用贪嗔痴勉强别人一定要跟我们学佛,因为牵强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何况俗语说得好:“有心度众非度众,无心度众才是真度众”。只要我们对自己的贪嗔痴下功夫除掉它,其次再对我们应该做的职务及义务尽本分做好,那就行了。佛教重视因缘但决不是硬拉人家来参与,是以我们本身所做的行为,来感召他人,使他人心悦诚服而自愿参与。所以我们必须从关爱自己,关爱自己家庭开始。不可以口说慈悲,只对别人慈悲,而对自己不慈悲。如果说慈悲,对我们家庭、亲族子女眷属却不慈悲,只对别人慈悲,这是不圆满的慈悲。简单小家庭无法下手做到,我们要向外怎么有可能呢?所以我们从家庭下手,就是要对父母、对子女、对夫妻、对兄弟等之间建立互相关爱。假使我们无法从家庭建立关爱,那我们如何培养大慈大悲呢?单向外面慈悲会形成一种暂时性的应付而已,它不是出自我们内心真正的慈悲。如果出自内心的慈悲,那么连我们周围的眷属都应该是我们慈悲的对象。
一个家庭甚至社会,若是要和乐就必须要有健全的经济和道德。若家庭经济不健全,这个家庭绝对无法和乐,每天都会为了吃,疲于奔命,争相抢食。我用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来说明:在我们地藏殿边有一个水池,水池里养了一些锦鲤,我有空时,就去看锦鲤的生活,锦鲤生活在水中,大伙儿游来游去,每只锦鲤当然都有它的欲望,都在那里找吃的。我就抓了一把饲料,把饲料丢入水池中,结果这些鱼冲出水面争相抢食,它们为了吃,争斗得很厉害。这意思就是说我们人在饥荒之时,也会抢食。健全的经济就是要让我们现实的生活安定,现实生活不安定,家庭必定会起纠纷,是不是这样呢?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你看现在经济不好,所惹出的纠纷就很多,若经济好,百姓就安和,大家都不用为了吃而互相争斗。最近我们从报纸上看到很穷的国家,为了吃的问题惹出很大的问题。所以佛陀跟我们说,一个家庭要和乐,第一要件是经济和道德要健全。若是经济和道德两项不健全,这个社会,整个世界也是一样,想要安和乐利是绝对办不到的。现在很多政治人物,都要使这个社会安和乐利,他们的出发心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要使这社会安和乐利,必须要具足两项条件,第一条件经济平稳,第二条件道德健全。这样不管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就能安和乐利,世界也就和平了。 佛陀对在家弟子,有很清楚的开示,经济及社会道德。如何来持守?如何来建立?和如何来负责?所以依这原理。我感恩很多在家居士,努力维持家庭,还可以护持佛教,使我们出家人能专心研究佛法,我更应该布施佛法给所有的人,以表示对他们的感恩,为了感恩,我想到了佛陀所说的戒律和在家居士修行的方法,于是将我了解的和佛法结合起来。我又发个心:我应该来讲“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我发现现在很多在家居士要修行却找不到门路。像我说的回归自然比较深,初入门的人很多向我建议:希望我能说初入门的人能听得懂的修行方法。几经斟酌,我才开始针对“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来下手写稿。我把它分成一系列、一系列,依次第来说,让初入门的都看得懂。其实,佛陀他当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只是我将佛陀所说的,及我所了解的,和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方便布施给各位而已。各位有办法按照这样做,我们这家庭、社会必将和乐,再进一步修行追求解脱才有希望。如果自己本身吃饭就有困难,那你要怎样去修行呢?没有照顾肚子,怎么顾佛祖呢?我二十几年前就这样想过了:“没有照顾肚子,怎样去顾佛祖呢?”这是现实的一件事,佛教没有否认现实的问题,千万不要以为佛教只是在说道理而已,佛教重视道理和实践并行。这种道理若不能实践的就不说,说那些也没有用。不能用的,说了也等于白说。所以佛陀开示我们对经济和道德,都要相当的圆融。 现在我来说在家居士对家庭经济方面的态度,任何一个家庭若经济很差又没有道德,这个家庭就不能圆满,我曾经说过,一个家庭要维持它的健全,一定不可以没有打好自己的经济基础,你没有经济基础,你的家庭要如何维系健全?再说小孩肚子饿了,一直硬吵,吵得哇哇叫!爸爸妈妈听得也会没精神。是不是这样呢?不要说小孩,成人肚子饿了,让它饿,饿昏了,还是没有得吃,我们心慌、心乱气狂也有。经济不好,为了经济问题家庭时常起纠纷,所以家中经济基础一定要打好,若没有打好,家庭一定不会健全的。佛陀还有说哦!说家庭由个人负责,尤其是身为家庭之主者,就要对家庭经济负起特别的责任。佛陀说家庭经济不是一个人负责而已,它必须分层负责,简单说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将家庭经济建立好,不单是现在社会需要经济,过去印度及世界各国同样需要经济,经济若不好我们什么都不用说,所以过去经济很重要,现在经济仍然很重要。每一个在家居士的经济很重要,包括出家人的经济也是非常重要。今天假使说我没有东西吃、没有得穿,肚子饿得没有体力,我怎样能在各位面前和各位互相研究佛法的戒律?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假使我现在经济有问题啦!徒弟叫了:“师父!我们肚子饿了!”那么我没有好的经济让徒弟安心吃饭,请问我怎么有心能在谛观园这地方和各位互相研究佛法呢?我想这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经济问题的,也无法否认经济问题的重要,不管在家、出家皆如此。
有些人对佛法不了解,自认为学佛的人就必须要看开。“唉呀!学佛要看开!”“赚那么多钱是带不去的,辛辛苦苦有什么用呢?”这种见解是不合乎佛陀意思的。佛陀没有跟我们这样说,这叫做消极,不符合佛陀对在家居士的教法,也不符合佛陀的意思。这是对佛法的“空”不了解,对“放下”不了解,对“看开”不了解的缘故。佛教所谓的看开,是叫我们不要“执着”,对世间一切物质及一切亲情不可以把它否认掉,但是叫你不可以“执着”,因为这是因缘生,因缘总归也会消灭。 法是自然的。什么叫做法?法就是自然。“缘起”就是“自然的”,东西有生就有灭,这生灭的自然法则,我们无法去左右,也无法去控制,假使我有个很好的徒弟,你叫他不要死,或是我徒弟希望师父不要死,都是不可能的。妻儿,夫妻等等都是一样,有因缘生起就有因缘消灭,但是不能消极,认为这是假的,不需要亲情,不需要现在物质的生活。如果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不了解佛陀“中道”义的人犯这种错误是难免的。因缘和合相总有一天会消失,这是事实的真相。但是现有的情形,我们就必须要惜缘、惜福,感恩,积极的努力。不管是物质,也不管是经济或感情,都要尽职,并尽力去争取培养互相关爱,它不是消极的一面。这样的做法是真正的看开,真正的放下,绝不是旁人所说的消极。 下面所说的这一类就不同了,那就是自认为学佛的人,有能力去赚的钱,却不去赚,自己家中子女眷属无法建立和乐关爱,而认为自己就是在修行,这种就是对于看开已经没有尽责了,也已经产生一种错误观念,对佛陀中道义不了解,也等于产生一种消极。看开是认清缘起缘灭的真相,终有一天必会分开,必会分离,不能永远不变的存在,对这真理,对这自然,自己要清楚,一定要了解。到了那一天,心爱的人分开了,而我的心还是很自在,我的命失去,我还是很自在,确实了解这是无常。现实的东西目前在一起,说不定下一秒钟就分离了。现实的人、事、物就是这样,有聚合的一天,就有分散的一天,这叫做真正看开了。身心自在,了解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是因缘的生灭,所以不会再去沾粘,对现实自然生灭,你已经彻底了解“放下”,简单说就是放下贪、放下嗔。能放下贪、放下嗔(嗔恨的嗔),那么你就没有愚痴了,对一切愚痴,对一切执“我”的执着舍掉。那么这叫做放下。不要应该做的事情放下不做,那么这种并不是放下,它叫做愚痴。家中经济我们要负责,子女眷属的情爱我们要建立,夫妻感情要建立,对社会关爱要建立,你都放弃叫做断灭,这种不是真正的放下。放下就是放下我们的贪嗔痴,放下我的执着。并不是放下当下的因缘,这一点要明察,并请记详细!不是放下我们当下因缘及亲情和事业,弃家庭不顾,这种是消极的态度,是误解佛教所说的放下。真正放下的人,他对一切诸恶以及消极行为都放下,反过来积极去尽自己本份利己、利人的事。所以真正看开的人他的生活是有规律的,他的生活是有责任的。责任和执着我们要认清楚,在“慈莲月刊”中,我曾说过一个法语:责任和执着两项,看起来虽然是一样,但是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要误解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将“放下”当作消极,将“积极有责任”当作是执着,这不一样,各位要分清楚的。 对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理透视它认识的相当清楚,做事不违背道德,以及违反大自然的法则,处处积极把握当下,但对一切,内心没有生起沾粘执着,积极面对一切,负起责任,而没有将宝贵时间以及空间,浪费在消极的行为上。也可以说做事不对,我们可以重来,事情做错了我们可以重来一次,但是呼吸、生命是不能重来的。因为我做不对的事,可以改过重新做;但你的生命死后,时间过去之后,你就不能重来了。要不我死去,明日再重来,这怎么可能呢?了解无常必须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放下。看开一切都是假的,这是一种没有责任的断灭说。我们要了解缘起甚深法,要不你就误解什么都是假的,你就变成消极了,你会抹杀掉现有的事实,佛教没有否认现有的事实,假若它否认现有的事实。那么这佛教对自己没有帮助,对别人没有帮助,对社会也没有帮助,等于变成是一种消极。真有如此的消极做法,如何成就缘起甚深的佛道呢?
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每一位在家的佛教徒,都必须要去承担接受的;包括非佛教徒,也应该去承担接受。何况经济发展,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但是发展经济必须要取财有道。也就是说你要发展经济,必须以正当的方法去取得,不能为了要建立经济,而违背你的道德,不择手段去取得你所要的物质经济,这样是不可以的。佛陀曾教示我们在家居士:我们要谋职业,稳定我们经济基础,但很容易生出想获得财物的欲望,取到不正当之财,反过来等于你去犯罪。也就是说佛陀认为你为了稳定经济基础,你有这欲望,可是你却没有用正当的手段去取得金钱或财物,反而却做出犯罪的事。所以佛陀就在善生经说:“先有的生‘善’之技术,后求财物。”重点就是说一定要以正当的手段换取别人的金钱。不骗人、不拐人,这都是可以的。如果用骗的、用拐的,这就不可以了。佛陀开示在家弟子谋求经济的职业很多,包括有士、农、工、商,包括书写、算画,一切的技术等都算正当的职业。综合起来,除非你所做的是违背道德行为的职业,否则,你都可以去做。不可做的,包括为了自己享受,为了自已经济稳定,反而让别人承受痛苦,这种行业我们都不可以去做。
我们以正当职业取得财物之后,还得注意运用,并不是用正当力量及智慧取得财物之后就算了,佛陀教我们不是这样而已。我们更加必须要注意它的运用,不能毫无节制的浪费呀!因为钱可害人,也可以帮助人,是不是这样呢?佛陀向我们交代、叮咛的很清楚,不要没有节制而浪费。佛陀对经济财物的运用,他的说法,我们必须要注意,佛陀说:对我们的经济、对我们财物使用,必须注意收支一定要平衡。预算我一个月收多少钱?计算支出什么款项?以我们一个月收入多少,就支出多少为标准,不要没有节制乱开支。没有节制乱开支你就会“寅吃卯粮”(透支),就像社会上所看到的骗人啦!偷啦!拐啦!绑架啦!一大堆,报纸上几乎天天都有这种新闻。为什么会这样呢?归纳起来,就是他的开支没有节制。比如说:嗜赌的人,他开支很大,又不努力去赚钱,使得支出和收入不相符,所以才冒险走歪路。佛陀知道会这样,因此解释得很清楚,说支出、收入两项都必须要有计划,不要收入三块钱,却花五块钱,这样,会使得我们永远负债累累。
佛陀将开支说得很清楚,以正当职业所赚来的经济,将它分做四份。所谓的“四分法”:一分为饮食;一分为田业;一分为贮藏,以应用所需要;一分给予耕作旁而生,其他放着,作我们的利息。若是以现在生活来说,一分做家庭费用,也就是说必须要维持家庭生活的日常开销。一分为经营事业费用,也就是生意事业的费用。一分储蓄起来,贮藏就是储蓄起来,放在家里或在银行。佛陀这样说,过去印度不晓得有没有银行?那时代有没有?我们不晓得。现在存在家里和银行,那一种比较安全?如放在家里可能被人偷去!我们这里的小偷很多,就是没有守五戒的原因啊!守五戒,小偷就没有了。所以我们急需要时可以用得到。最后一分以现在社会生活来说,就是投资。选择在正当的事业中,做一个投资。例如:买公债,或是银行存款生利息,或是正当事业可以照顾得到的,那么可以来投资。佛陀教我们经济四分法的用法,如此的清楚明白,也跟我们说综合的开支。我们必须要有相当的预算,如果没有相当预算,我们时常会为经济烦恼。以上所说的是经济四分法,我以汉文解释,它出自善生经所说的。另外在杂阿含经第四十八有说,说什么?以一分为生计(和生活费用一样嘛!);二分为营业费(事业的需要);一分为储蓄(储蓄就是存起来)。杂阿含经是这样说嘛!意思也相差不多啦!这就是佛陀他时常开示在家弟子,对家庭经济的根本原则,我们对根本原则无法建立,对收入和支出无法掌握好,小孩子要注册就开始烦恼啦!是不是这样呢?缴互助会钱日期一到就烦恼了,福报比较不好的跟别人租房子,交房租费日期一到就烦恼了,一下子感冒或是意外的开支,你就开始烦恼了……,是不是这样呢?一产生烦恼,就想打坐。坐禅可以坐得住?思惟佛法,一边思惟钱就“跑出来”了!是不是这样呢?想佛法哦!怎么想,脑子里还是跑出钱来!一天到晚烦恼钱,那有精神思惟佛法?所以佛陀为建立在家居士修行根本基础,对关于家庭经济量入而出的适当运用,就是以上所说的四分法,佛陀已经说得很清楚啦!
家庭经济最需注意的就是慎防滥用和浪费,佛陀也有说家庭经济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滥用和浪费。不该花费却去花费,不该浪费却去浪费,佛陀说都不可。没有计划的开支,就算国库也会倒。因此,规划预算是必须的。像我们慈莲寺都要预算呀!师父的道场是新的道场嘛!要开发一个道场,要建设一个地方,那么我去问会计,问我们副寺(会计),我们里面剩多少钱?她说剩多少钱,我就去做多少工程的花费。要不,会引起常住的人心不安,他们会说:师父呀!你把钱都花到建设,那我们吃饭从哪里来呢?他们就不会安心,所以必须要做计划。我们慈莲护法功德会里也是一样,一年有一年经济编列,今年编列明年,都有预算啦!如果没有预算开支,时常都在负债;这就是佛陀时常开示,我们财产消失的原因啦!也就是对经济没有计划的不良效应。所以我们人人必须要注意,尤其是因为懈怠、放逸、浪费,没有计划,而将金钱浪费掉了。不该花的你把它浪费了,这是佛陀深深戒止过的。他叫所有的人一定不可以滥用和浪费金钱,不需要花的必须要存起来,不可以把它浪费了。
浪费、滥用经费,那么你以后会穷。滥用经费有六种原因,佛陀说得很清楚。 第一、就是说沉迷于饮酒,工作不好好做,拿到钱就去喝酒,喝得每天都烂醉,认为喝酒可以解忧愁,他越喝越忧愁呀!因为你喝酒,只暂时将你的神经意志迷惑而已,可是你的经济越来越不好,喝酒乱了性,往往还发生事情,事情越多,叫做雪上加霜,愁上加愁。所以喝酒只让你暂时麻醉,不可能解决事情。真正有智慧的人遇到事情,如实面对去把它解决,不是逃避也不是消极的,逃避不能解决,一定要用智慧,如实面对现实去解决。所以每天都在喝酒的人,既浪费时间,精神又无法集中,对事业更无法专心,有时也因为喝酒而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憾事来。这样不是烦恼更多吗?而且又浪费你的金钱呀! 第二、有人像无业游民每天都没有事情做,不利用时间去努力赚钱,不管什么时候,都可看到他徘徊在街上,闲逛百货公司,无缘无故的把时间浪费掉。 第三、又有人沉迷伎乐、娼伎,伎乐就是说花一些钱换取快乐,像打电动玩具、看表演、看职棒、磨脚底、看赛马,以及时下最流行的KTV、MTV等等!你要调剂你的身心一下,还无可厚非,但千万要选择有防火安全,有政府立案正当的地方才可以去。人与人相处难免有压力,或工作疲劳的压力,那么为了纾缓你内心的压力,去正当的KTV唱歌,这没有关系啦!这没有什么的,但是有的人,工作放弃啦!拿了钱,就去KTV唱歌,时间浪费,耽误自己,往往之间引起喝酒还造业,因而浪费了很多的岁月,甚至在那产生很多是非出来,实在很可惜。 第四、沉醉赌博,这赌博可以迷人,也最容易增长人的贪心,还包括会放弃他正当的职业,因为赌博我有感触,我今天若赢了,就会贪心,我若输了,就认为还要赢回来,因为我还没有学佛之前会赌博,也会打麻将,所以我才有体会到赌博的滋味。若今天赢了!喔!比做生意还好赚,若输了就不甘愿,若做生意的钱输了,还会再去赌,很想把输掉的讨回来,于是就越陷越深了,这佛陀说得很对。所以赌博会迷人,还会耽误人的时间呀!在赌博方面往往最会引起什么?你知道吗?就是惹出事端,引起是非呀!这些恐怖的事情,我深深体会过。 第五、结交恶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恶友会引导你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不归路。起先你做坏事情,你不知道,等到你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第六、怠惰,怠惰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每天都迷迷糊糊啦,每天都不晓得做什么,都没有计划,就是说一天过一天,事业没有计划,经济没有计划,不专心也不尽责去做事情。世间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若不付出相当代价,你就无法成就。不要说社会事业,就依我修行的经验好了,你若没有真心下功夫,内观用功的话,不会有佛陀自动赐给你智慧,更不会有什么人赐努力给你的,智慧是由自己努力内观开显的,并不是别人从外表给你的。我如果认为别人会赐给我什么,我就会懈怠,我就会想依靠别人。依靠之后会失望,我敢说绝对会失望。如果不想失望,一定得靠自己努力,脚踏实地,精进用功。 时间到了,我们下集再见,感恩各位,祝福各位,身心安乐。再见!
修行人能作世间事,但心莫存世间意,修行虽曰放下,是要放下一切妄想执着。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二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大家吉祥如意!
我们前集说到“滥用经费而损失经济”的六种原因,是要提醒大家不可失足踏入灾祸中,因为我们本身不知道时间和经济浪费掉的原因,假使你已落入前集所说的六种主因,你就无法保住你的财产和让你的家庭和乐。你的经济和你的家庭和乐,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世间人说过一句俗话:爱情面包哪个重要?就是说感情和经济不能缺少,二项都要具足,这个家庭才容易和乐。除此之外,在杂阿含经也有例举消失财物之因缘,共有八种,第一、王家之难:怎样王家之难呢?政府下个命令或一个政策,就能将你所有财产没收,也就是遇到政策改变,致使你现有的一切房屋、田舍等,化为乌有,或国家灭亡改朝换代,换了国家统治当然会换条例,现有的法律全都被否认了。像我们世界,现在到处都有听说纷争的地方,纷争产生,这一国去侵犯那一国,到头来,被侵占的那一国人,就无法拥有他们本来的法律,不被所侵占者的法律承认,所以叫做王家之难。第二盗贼:就是遭贼偷走财物。像我们一样,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听到遭小偷或强盗抢财物。第三水灾:水灾叫做天灾地变。除非是大水灾,我们无法抗拒,如果是小水灾就是我们的水沟没有通,所以才淹没我们所有的财产。第四、火灾:现在火灾很多。纵火的人很多,他们纵火是为什么?你知道吗?因为他的心态不平衡,他在社会上自己站不住脚,站不住脚的原因,若不是自己不积极,就是投机事业失败,导致站不住脚无法立足,就消极想到要报复,就有嗔恨报复的心。第五、自然消耗。第六、放利不还:就是钱借人生利息,结果借钱的人不还你。第七、怨家破坏:遭人破坏、仇人来破坏、现在怨家破坏,像战争就是属于怨家破坏,战争一来我们的财产就没有了,不管你有多少财产,多少土地,都没用了,都破坏了。第八、不肖子弟:生个浪子,父亲留下很多财产,到他手中都浪费掉了。
我曾听到一个个案:某某人,生个儿子很不孝,原本家境贫穷,经由他辛辛苦苦努力经营,终于积蓄一笔钱买了一些财产,这些财产慢慢因为政府政策影响带动,一下子变得很值钱,因为他只有一个儿子而已,从小时候就宠惯了,儿子开始染上喝酒、赌博等等的坏习惯,他心想父亲剩很多财产,不用去赚,一辈子都吃不完。儿子的妈不久前死了,她劳碌一生,死了之后,他的小舅子邀请我去跟他开示,他的小舅子就在说啦!某某人实在太没有福报啦!在世的时候,只顾打拼事业赚钱,也不会修行啦!现在一命呜呼哀哉了,还生一个儿子一天到晚放荡、浪费,虽然留这么多财产,不到三年就被这不孝子花完了。舅舅在说话没注意到他外甥昨天晚上回来,在床上睡觉,被他听到了,外甥就走出来说:“舅舅,我哪有那么差劲,我不用三年,我二年花完给你看啦!”后来听说他父亲死了之后,经过二年财产真的都花完了。不但如此,花光财产之后还去跟他舅舅说,“啊!舅舅,不用三年,我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我二年就花完让你看了!”
现在生了不孝子,就是很可怜的。不孝子什么原理呢?并不是生出就是不孝子,佛教是说多因多果的,也就是我们将他生出,生、养和教育很重要,不是生下来把他养育成人而已,最重要的是教育他。那么教育好坏跟父母亲有直接的关系,千万不要误解我这个儿子生出来就是仇人啦!这是欠他的,不能有这种说法,佛教是说多因多果,佛教说缘,是适当的因缘,你有把这小孩适当的教育,适当的对他指导,他绝对会惜缘、惜福、感恩,但是你没有适当指导他,那么小孩子会产生问题。像现在社会有个问题,就是我们从以前农业社会慢慢转变成工业社会,大家都太过追求物质的享受,但心灵欠缺。为了物质的需要,父母亲都必须去工作赚钱,留下的小孩让别人替我们教育。自己的小孩让别人教育。这是个相当大的问题,当然父子母子间的感情慢慢会疏远,变成一生出来,有钱请别人帮我们抚养,问题于是产生了,子女跟父母亲的距离会越离越远。过去我们家庭温暖,社会和谐,像我小时候,白天父母去做工,我们去学校读书,放学回来,到了晚上,功课写完了,就在我们家附近的树下。听人弹琴、说故事、唱歌,所讲的故事都是劝我们做到忠孝节义,都不离开劝善,都是些对实际生活上有帮助的道德及因果事迹,大家在耳濡目染之下,和隔壁邻居的感情,和父母的感情,和兄弟姊妹的感情,都相当的融洽。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住的地方越来越窄,不是关在一个像鸟笼的小房间,要不然开口就是说一些社会是非,不应该的事,没有帮助人,也没有帮助社会,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一大堆,演变社会越来越不平稳,社会越来越紧张。这个原理也出自家长教育子女的良莠关系,家长与子女间缺乏建立沟通桥梁,有一条桥梁,有事情他会沟通,如果没有桥梁就断了。另一方面小孩子受传播媒体影响,叛逆性越来越重,青少年的问题很多,包括吸毒的问题更恐怖,他不知道吸毒像判死刑。乍听之下,很好奇呀!一吸毒,掉进去就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子女的教育实在太重要了。子女的教育若是不好,不论你有多少财产都将化为乌有。就像我以上所说的故事一样。所以对子女的教育要用心下一点功夫,除了义务的九年国民教育之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是相当重要的。千万不要以为早上我送小孩去上学直到小孩下课我去接他回来就没事啦!反正学校就帮我们教得好好的,这是不够的。环境很重要,有的人想要培养他的小孩把书读好,得到好成绩,但是父母亲却在那里看电视,那么小孩没有那个环境也无法读书。最好培养我们家中的人下班回来,吃饱后,充分利用时间大家都在那里写字,父母也在那里写字读书,培养我们的小孩让我们小孩有读书的风气,这样我们的小孩素质就会变。素质要变,环境很重要,没有一个好环境要说他会自爱而自动读书的毕竟是少数。年纪轻轻大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阔,这时期最需要教育和辅导,否则生一个坏小孩,枉费你拼了一辈子,三代的累积,一代就把它花完了。
佛陀开示,财产对我们并非可依赖之物,一方面又教在家弟子必须注意我们的经济,经济若没有安排好,说要修行打坐,肚子却饿得咕噜咕噜叫;或一边念经,一边烦恼月底的会钱或小孩子上学的注册费,这样怎么有办法修行呢?所以在家居士在经济方面一定要相当注意。实际上一个家庭经济若没有圆满,那么连带整个家庭也就不会和乐。像现在社会的乱象是有原因的:过去经济景气,大家要赚钱都很容易,一下子经济景气差了,心就乱起来了,心一乱,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结构,好多人失业。平时工作好好的,一旦失了业,你说会造成多严重的后果出来呢?这是一个过程,我希望这个过程马上就过去了。所以佛陀对在家居士的经济,一直的叮咛,一定要把它做好,不稳定经济我们就无法修行。出家修行的人不一样,他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因为有信众布施,让他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可以专心修行。在家与出家的经济来源,差别在这里。佛陀说为了经济我们应当学习正当的职业,我们要用正当的职业来取得经济,不要用不正当的职业取得经济。以正当的职业所得到的财物,供给家庭生活费用,若有剩余,我们必须把它储蓄起来,并不是赚多少,花剩就统统花光它。佛陀没有这样说法,他叫我们要储蓄起来。储蓄起来做什么呢?以备日后有需要时就能用到。不能说都没有储蓄,一旦要用时,才来烦恼,才来追钱。佛陀开示的用意主要就是为了健全家庭生活的基础,若经济好,家庭生活的基础就稳定,这样我们才没有生活的顾虑。佛陀他虽然鼓励我们储蓄,但若是有意的过于节俭,就是说省钱不要省得太过份了,譬如随便吃啦!却变成身体搞坏了;或应该花的你不去花,佛陀也反对这样,反对我们的生活太过于刻薄,过份节约变成了刻薄,佛陀叫别人不可以这样。
佛陀时代有一名婆罗门教的青年叫做跋迦,这婆罗门教的青年有一天问佛陀说:“佛陀呀!如何而得现法安乐呢?”佛陀就跟他开示说:“要得到现法安乐,必须要具足四项方法,第一、方便具足。第二、守护具足。第三、善知识具足。第四、正命具足。”佛陀所说的第一、“方便具足”,意思就是学习职业,学习功夫,学习职业修养完备,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一个职业,有一个功夫,这功夫学会了。第二、就是“守护具足”,意思就是说财产的保存,因为你有功夫,你有办法在社会上赚钱,赚了钱你要懂得如何保存财物,不要刚赚来马上就花完了,或赚五块钱花十块钱,他叫你会赚,但是要会理财,懂得经济支出计划,懂得保存。第三、“善知识具足”,善知识就是说结交一些好朋友。好朋友不会拉你去吃安非他命,不会拉你去赌博、游玩、浪费、做坏事等等,所以你要结交一些善友,来增长道德的修养。我们道德修养越好,福报就越好,道德修养越差,福报就越差。那么我们福报从哪里来呢?和道德修养有相当大的关系。第四、“正命具足”,是说不浪费,不滥用财物,同时亦不可过于节省吝啬。要知道正命具足是避免滥用、浪费或吝啬(就是说过于节俭)。佛陀的家庭生活教法是提倡中道的生活,是叫你过中道生活,不是滥用、浪费,也不可以太过于节省自薄,太过于节省自薄,也是不可以的。
佛陀对于家庭是注重经济计划的,如佛所说,此等的家庭经济计划,绝非只有图利安养自己及妻儿而已。也就是佛陀鼓励在家居士,对于家庭经济计划目标,不是只图利自己的妻儿而已,只因巩固家庭为最大的目标,毕竟是在家庭经济充足中,方能做到自利及利他的一切善行。我们的经济来源稳定之后,生活就没有顾虑之忧,除了自己的生活没有顾虑之忧之外,还要做利益别人的一些善事,就是说除了用自己的经济养护自己的妻儿之外,还必须要供养我们的父母,扶助亲戚。我们自己的经济充裕,而亲戚有困难,我们必须要帮忙亲戚。现在这种风气比较少,在我们小时候感觉这种风气很盛,假使我们要去亲戚朋友家,觉得他家比较穷,我们会顺便带一些米啦,或是带一些菜,带一些能生活的东西去,过去都是这样。或是自己生产什么东西,就带什么东西去。过去亲戚之间的感情很好,现在即使是住在隔壁的邻居也都互不过问,我不知道你,你不知道我。现有的人感情距离越来越远,虽然土地越来越窄,人越住越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却越来越远,过去土地广阔,人口少,所以房子大,人住的空间大,但是人与人之间,像隔壁邻居亲戚朋友等,虽然空间宽广,但是他们的感情却是很亲近,时代变得不一样了。人与人是营建共同的生活,而不是独居生活,在共同生活当中,各人岗位的事,各人做好,各人的责任各人承担起来,叫做共同的生活,共同生活才能带来社会和乐、世界和平。
现代人住的距离越来越近,感情距离却越来越远了。想想过去的生活,比较有人情味,我曾经体会过,它有它特殊不同的地方,过去的生活和现在差很多,有时回想起来,感觉过去的农业社会反而比较好,怎样比较好呢?农业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中,每个人心是充足的,是平和的。现在不一样!虽然物质很丰富,可是内心充满空虚、紧张、嫉妒、烦恼、压力等等,人人心中不安。因为就是有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有的人才想藉由这些事发生之后,彻底检讨,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但他不了解我们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假使我们的经济失败,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经济为何失败?是不是我们的经营不对,或是已被时代淘汰,或是我们的努力不够,若是计划不好或品质不好,就要从这方面加强。经济跌倒,我们找经济专家来辅导我们,教导我们如何将经济振兴起来,再把它复苏起来,这样才对。现在不是,有人在经济跌倒之后,变得不如实,希望去求人啦!去拜拜啦!或是拿钱布施给别人,期待经济就会好起来。像这样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所期待的也只是天方夜谭而已,不能实现的。记得你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千万不要从经济跌倒,却一天到晚念经、拜佛,一天到晚借钱布施,这样的做法哪能让你的经济好起来呢?最后你会后悔的,非但你的经济不能好转,又加上欠人家一屁股债呢!所以经济要从经济下手。若夫妻感情失败,不和乐,你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去拜拜、求神求佛的呀!祈求什么人加持赐给你,让你们夫妻感情和好,这种是不圆满的事。夫妻感情不好,你要检讨,为什么夫妻沟通不好?理念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产生夫妻吵架?是不是自己的修养不够?还是沟通角度不对?从这地方去下功夫,若自己找不出理路,我们要去找专家,他能教你辅导你,你回来按照教你的方法去力行,夫妻之间的感情就会好起来,不要夫妻感情不好,却一直向外追求,认为念经夫妻感情就会好;认为我来拜佛,夫妻之间感情就会好,不是这样子的。你要念经让夫妻感情好,在念经时要知道经的意义,经典告诉你要修养自己,包括能慈、悲、喜、舍、包容等,等修养到家了,这样夫妻之间的感情才会好起来,你若空念经,不知道经义,希望用念经的力量回向先生或太太对我好,这一种有一天你会感到失望的,失望之余还抱怨佛祖,抱怨别人骗你,教你只是能教你方法而已,所以若是夫妻感情不好,你也可以从研究佛理这地方下手,夫妻感情会好的,重点就在一定要知道佛教的教义,它教你慈悲喜舍,包容忍辱。你能慈悲喜舍,包容忍辱,家庭当然和乐。另外,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用,运用先了解对方的个性,对方的需要,用在中道,恰到好处,那么家庭夫妻才能和乐。小孩子不会读书,不善教导子女,爸爸妈妈迷信,一天到晚吃饱向外祈求,向外拜,借钱来布施,贷款来布施,希望这布施有福报,希望你的小孩马上由丑小鸦变成天鹅,立刻变聪明,变得很会读书,我说:“你的小孩,保证越考越坏。”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做法本末倒置了。你应该抽出时间来教导小孩,抽出时间来跟小孩辅导才对。
佛教说人在世间有苦,苦分自然苦及缘起苦。自然苦是捏会痛,因为有精神和物质自然会痛苦,这是实际的,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你再怎么修也是有这种自然苦。佛陀他修到成佛了,他自己也有酸痛症。在阿含经有说个个案,有一天佛陀在向人开示,开示到一半,“唉呀!我现在腰很酸,酸痛的受不了,让我休息一下,叫阿难代替我说。”你想想看,佛陀他已经是个觉者了,但他照常还有自然苦,照常有自然病苦。这自然病苦是人人具足,不论你修得比较好,还是修得比较差,统统都有的。但是差别就是说,修得比较好的人,只有身体精神物质自然苦,不会引至心苦来,也就是你精神物质苦,不会影响你内心的痛苦。也就是修行境界越高,他的痛苦就越少,差别就是在这里。那么我们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对治缘起苦,缘起苦就是说在我们自己本身感召外面的因缘,像意见不合,别人说的话,你听不入耳,你听了不喜欢,那么你会难过,毁谤你,你也会难过,骂你,你听到也难过。像这种,我们要修行,让这种缘起苦不要生起来。比如说:一个人对你毁谤,我们还没有修学之前动不动就心浮气躁,想要报复都有哦!希望让他得到不好的报应,没有开始修行之前大多会这么想的。开始修行时,当感觉有别人毁谤之后,你会检讨自己,有错,立刻改善;若没有错,当作耳边风过去,我们的心,苦的机会就会越来越短。其实身体苦,不算什么苦,缘起苦(内心的苦)才是最痛苦的。想必很多人都尝试过了,像夫妻感情的苦啦!心苦的苦是真的很苦,经济跌落的苦啦!我们求不得苦啦!时常跟仇人在一起的这种苦啦,等等的苦,这种心的苦比身体的苦还痛苦,有时候遭遇到睡不着,吃不下,这我都有经验过。睡不着,吃不下,精神每一天都不稳定,头脑钝钝,容易发脾气,你想看看,是不是非常恐怖?学佛就是要改善这一项,调适这一项,让我们的心时常都在平和当中,时常都在清净的生活当中,让你的精神集中,我们才能活在明白、清净当下的生活当中。所以千万不要误解,我们遇到什么事情之后,不如实面对,不当下用实际方法,却向外去求,想不劳而获。这样非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这种是非常严重的。
假使我们经济好,能帮忙亲戚就尽量帮,若自己的经济能力差,做不到勉强帮忙,会让我们起烦恼的就不可勉强。比如有个朋友要向你借钱,在答应之前,你要考虑清楚,纵使朋友不还你钱也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你的经济,影响你的生活,你就答应借他,否则就不能勉强,这样才对,这种才是真正在帮忙别人。包括扶助亲戚之外,我们还要做赈灾、济助贫困,像社会引起天灾地变,需要救济,或是说一个人他有临时的急难需要救济,我们做得到,都要帮忙他,让他生活能安住,虽然我们不能救他穷,至少我们能救他急。有钱没钱,各人的看法不一样,有的人剩了好几亿元还说很贫穷,有的人有得吃他就觉得很有钱了,甚至还布施给沙门,行种种的善业呢!(沙门就是出家人,修行者),当时佛陀是这样跟我们开示的,他说:“布施一定要有布施的节量。”佛陀用的是四分法。布施包括回馈社会,利益社会等等。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金钱,用你的嘴巴也能布施,还有你的行为也能做为布施。
佛陀说经济充足,不是只求自己的享乐。佛陀开示在家弟子经济取得的方向主要就是要走正当的正业行为,不要为了取得经济而用不正业的行为。佛陀就是说人要活在正命。用正业的行为活在正命。什么叫做正业呢?像受雇或受聘做一份工作,拿别人的钱,拿得很心安,没有违背自己的道德良心,也不为了我们取得经济而害到别人。如果所担当的职务贻害到别人,那么这种职业就是非正业了。所以你用正业赚来的钱活命,叫做活在正业和正命。对家庭经济要尽责。包括对父母的孝养,对妻儿,甚至对自己的亲戚妥善照顾外,还要布施出家修行者,以及赈灾救急等等……份内应做的善事,这种善业使我们的财物能运用于合理方面,在相当合理之下是以正义为中心,以免得到财物之后,产生多行恶事,因为钱能帮忙人也能害人,有人认为钱能使鬼推磨,在得到很多钱之后,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勾当,像嫖啊!赌啊!当黑社会老大啊!这就是做恶呀!这是佛陀教化在家弟子处事的道理,他对在家弟子强调,要以经济及道德做为家庭和乐的基础。佛陀成佛之后,并没有放弃这个社会,他说任何人都和社会息息相关,人与社会的因缘从在家开始说到出家,他都有相当明细的剖析。可是现在的人,都好高骛远希望求一些比较玄、比较妙而又高深莫测的道理。但是不管你有多大的理想,到头来一定要回归自然,从脚踏实地做起,若没有的话,都是空口说白话,也只是口头禅而已,对我们实际生活没有帮助。所以佛陀才对在家居士的经济问题等等如实地说得那么清楚,希望各位在家居士能够做为参考。佛陀又说生财之道与用财之法,都得建立在道德之上,不论你赚钱、花钱都要合乎道德标准,就是只能利益人不能损害人。我们能按照佛陀开示的,我们的经济要稳定就不难了。经济上了轨道,我们还要做修行的事。做利益社会,回报社会的事,比较不难。虽然你有心要来帮忙社会,回馈社会,可是你没有经济能力,想要出力,却为了要赚钱养妻儿,养家庭。你的时间会抽不出来,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一定要将经济做好,一个在家弟子的经济一定要做好,千万不要把经济疏忽掉了,经济疏忽掉我们就很难修行了。这是佛陀一直对我们的叮咛,我们怎能忘记呢?
现在我们来说,家庭中个人之义务:佛陀说每个人都要建立经济稳定的观念,这是每个人的义务。佛陀也很重视家庭道德,家庭道德要建立在家庭中的每个人身上,换句话说,在家庭中,这个道德一定要建立,家庭中每一份子都得互相理解,夫妻、子女、父子,都是一样,都要互相理解,甚至社会、隔壁邻居等等都要相互理解,互相关爱、互相照顾,从家庭中和乐至善,渐渐进入信仰,从信仰中培养宗教的情操,培养宗教情操建立社会道德观念。佛陀说对家庭的首要义务,就是经济健全,除了经济之外,不管如何你一定要孝养父母,意思说你把家庭经济做好,一定要孝养父母。若是这样说,家庭经济不好,父母也要孝养呀!不能说经济好才孝养父母,不是这样,佛陀说我们一定要孝养父母。百善以孝养父母为首。过去说“孝顺”,为何现在讲“孝养呢”?孝顺两字就是说,不但要孝,也要顺他的意思。现在的社会,道德和过去不一样了,我曾经听过别人这样说:“父母做坏,下令他的小孩去做坏,那么他的小孩不和他去做坏就是不顺。”其实这样变成违背道德了,佛陀所说的孝养里就包含道德在内。就是说父亲叫我去卖安非他命,我绝对不可以唯命是从,因为这种不可顺他,这种违背道德的事做不得的,所以叫做孝养父母。也就是为人子女对父母的养育要有感恩之念,要有实践孝养的义务。我们想想看,虽然我是男众没有生过小孩,那么你看到一个女众要生小孩,肚子先要怀胎十个月,你看这种压力,和种种的不自由,然后还拼老命才生下小孩。生出之后不是就算了,为了小孩子,世俗人所说的抓屎抓尿,甚至上刀山,下油锅,父母都肯做,任何苦都肯受,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养育成人。哇!说实在的,若不会孝养父母的人,他如何能修行拜佛呢?自己家中有一对现成的活佛,他都不会去力行供养他。所以孝养父母一定要如实做到,不能马虎。
有的人会误解出家人和父母断绝关系,这种误解我必须来更正一下:我出了家,就是离了家了,断了亲戚,断了父子母子的感情,这是误解了。佛陀所说的断,是叫你断掉“沾粘”,不是叫你断掉一切,断一切就是断灭法了,还修这个做什么?修这个是无情,修这个就像枯木,修这个做什么呢?佛陀叫你要有智慧,对父母的感恩不能忘记。佛陀他成佛之后,他又回去孝养他的父亲,孝养他的姨母,他父王生病了,又对他开示佛法,他父王死去后又亲身去为他扶棺。你看看佛陀这种做法,你能说不孝吗?只有不懂佛法的人,才会误解佛教不重视孝道。其实佛教最重视孝道了,怎么重视孝道呢?假使不孝父母的人,人道都做不好了,怎能修天道?怎能修佛道呢?所以别人说出家,离了家,是离了烦恼的家,离了贪嗔痴的家,并不是你出家之后,就不照顾父母了。父母养你养这么大,还送你出家,结果你却连一点感情都没有,这是不对的!你照常要尽心照顾父母,孝养父母,怎样照顾?就是用佛法来照顾,所以佛教要出家及受戒时,戒师会问你,父母有没有人照顾?假使只有你一个儿子而已,父母没有人照顾,你不能去出家,父母没有人照顾怎么办呢?就是说父母有人照顾,家庭又没有负债,这样你才合乎出家的条件,才准许出家。这在出家戒律里都有很清楚的记载。
有的人不了解,以为出家之后就不管父母了。事实上,出家之后还是照常要孝顺父母的。但在生活起居上已无法照顾到父母了,那么要怎样孝顺他们呢?父母的生活既然不用我们负责,我们一定用我们所研究的佛法,让父母心里没有顾虑之忧。以我的分析,分成二种,一种让父母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养他这身命使得没有顾虑之忧,那么这种叫做世间普通的孝;真正的大孝,一定要用佛陀的真理,来教导父母,让父母了解真理,心会安,心没有烦恼,心每天都过得很轻安自在,那才是真正身体有得吃、穿、住,而心也没有烦恼,心健康,身也健康,这样才是孝顺。我们出家之后的人,或是修行佛学的人,是要来辅导自己父母心的健康,世间的物质,就是让他身体健康用的,真理是让他心健康用的,二项都健康,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所以真真正正要孝顺父母,包括在家、出家,任何人都要孝养父母,你若没有孝养父母,这样你就无法走在中道,也是不懂佛法的人,不要说我学佛之后,父子、母子这都是无情的,这都是无常,要离得开,这都不对,你修不对了。
我们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修行之后对父母妻儿的关爱,应该比未修行之前更加强,更加深。唯一有所差别的就是说你已经觉悟父子、母子感情再好,夫妻感情再好都是应该的,但是总有一天会离开的,等到离开之后,你的心没有顾虑之忧,这样就是你已经开悟了。并不是修行之后放弃了父母,放弃了妻儿,放弃了一切社会,这样你修行要做什么呢?所以在家居士修行,一定要兼顾家庭,包括对父母的孝顺,包括对子女的教育,这都一定要亲身做到,尤其孝顺父母是绝对的义务。除了孝顺父母之外,必须能使夫妻关系合和,佛陀对夫妻之关系,特别鼓励当太太的妇女,必须持守贞节,及相夫教子(帮助丈夫,教育孩子)。这是家庭和平的基础,做太太的若无法相夫教子,那么这个家庭就无法和乐圆融。凡是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要适当应用现有的身份、地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尽自己该尽的职务,我是家庭主妇,我就应该尽家庭主妇之义务;我做人家的先生,我赚钱尽义务;小孩也要读书尽义务;我做工人;我工作要尽义务……,所以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必须尽量做到个人义务,那么这个家庭就井然有序,和乐无涯。
在善生经中,有一段佛陀开示婆罗门之尸迦罗越的说法。这尸迦罗越是梵语,译为汉语叫做善生,这善生是婆罗门的小孩,他父亲听说是一个酋长。在死之前嘱付过他,在他死后每天都要礼六方,所以他盲从祖先遗留下来的习惯,每天早晚必须礼拜天地,拜上、拜下,及东、南、西、北,一共六方,所以叫做善生礼六方经,里面有写拜六方。有一天佛陀从那里经过,看到善生非常虔诚在那里拜东、南、西、北、上、下。(跟现在的人很虔诚在拜,但不知道在拜什么意思一样。)佛陀就问他,为何你要礼拜天、地、东、南、西、北呢?这位善生就回答说:“这是我们代代祖先留下来的礼拜六方之法,传到我父亲,我父亲临死之前,也交代我每一天早晚都要礼拜六方,不礼六方是不可以的。”“我父亲只这样教导我而已,而我父亲,祖先也是这样教他而已。其实我也不知道到底礼拜六方,是拜什么意思?真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拜什么?”佛陀听了之后,就藉这个因缘开示婆罗门之子善生说(以下是部分经文的意思。详细见一三五中阿含大品善生经。):“居士子呀!(居士子是说在家修行的儿子。)如何为圣弟子者当礼拜六方师呢?”“六方师,居士之子不可不知: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子为西方,奴婢、工人为北方,亲友为下方,梵志沙门为上方,他们对我有恩,故因礼拜此六方师。”他这样说礼拜六方师,意思是说,你只会礼拜六方而已,不知道拜什么意思?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拜六方一定要知道拜“六师”,六方师居士之子不可不知,就是说不可不知此六方,不可不知道拜六方的意思是什么?佛陀说:我告诉你,六方即是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太太为西方,工农、奴婢等为北方,亲友为下方。沙门梵志为上方。佛陀这样告诉他。你拜这六方一定要拜可以,但是要拜之时,你要知道拜东方就是要做什么的,你知道吗?就是要以五事奉敬供养父母,父母则以五事善念其子,为人子女应感恩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教育我们。我们拜西方时就是感恩太太,夫要以五事爱敬供给太太,妻则以十三事善敬顺夫,为人夫者,须知有太太,家中才能调理得很好,她能让我们无后顾之忧,专心赚钱。南方是拜我们师长,弟子要以五事恭敬供养师长,师长则以五事善念弟子。若是拜北方方法是:大家以五事悯念奴婢,奴婢以九事奉大家。印度当时有蓄养长工、奴婢,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工人的帮忙,我们也无法成就,所以当老板的一定要以五事照顾他们。礼拜下方就是说,亲友之间要以五事爱敬供给亲友们。拜上方又是拜什么?你知道吗?就是拜修行人,拜沙门、梵志。印度修行人叫做梵志。施主要以五事尊敬供养沙门梵志,沙门梵志则以五事善念施主。佛陀用如实的做法跟他开示,这善生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才了解礼拜六方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么这意思是佛陀看他盲目的拜,不知道拜什么。所以藉机会引导这个很虔诚的年轻人能转念,这是方便接引,方便的开示,让他知道自己在拜什么,不应该是盲目的。
佛陀对亲子之情的关系开示,说做人儿子的,我们需要以五事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佛陀就藉这个机会开示,开示我们做儿子的,要怎样拜东方呢?东方要拜父母要具足什么条件呢?第一、必须维持父母的财产,父母亲遗留下来的财产,我们要维护好,不要家产遗留到我们手中时,就把它浪费掉,父母亲把财产留给我们,累积三代,但是一代就把它花完了,哇!这是不行的。佛陀又说,第二、供奉使他没有缺乏,供奉父母使父母没有缺乏,什么叫做没有缺乏呢?就是说,身体的吃、穿、住都不成问题,这是身的健康,内心的健康就是要让他们了解人要如何能使自己的心平静,了解佛陀所说的一些教义——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让父母对世间一切能慢慢了解看清楚,他就不会烦恼和执着,这是心的健康。第三、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做什么事情先跟父母说一下,不能不告诉父母,让父母起烦恼,第四、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就是说父母所做的事,我们要恭顺,不可忤逆,除非父母所做的事不对,有违背道德,若是这样我们当儿子的要勇于建言,对他婉言相劝,千万不要忤逆父母。第五、父母正命不敢违背,父母亲教我们的事,若不违背道德范围,我们要去奉行,我们要去听,我们要去做,不要违背父母,让父母烦恼,除了子女应该履行以上所说的行五事之外,父母也必须以五事来慈爱子女。就是说儿女用五事来对待父母,我再重覆一遍:第一、必须把父母亲遗留下的财产维持下来。第二、供奉父母,使他们没有身心的烦恼和顾虑之忧。第三、有所为,必须跟父母报备。第四、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第五、父母正命不敢违背。子女对父母行这五事。但是父母也要慈爱子女,佛陀开示,父母亲慈爱子女必须要具足五项:第一、禁止子女恶行为,做父母亲的一定要来辅导、教化子女,让子女没有恶的行为,不要让子女走到恶行为去。其实在我本人的看法,我们自己的小孩会不会读书并不是最要紧的,只要我们为人父母的尽量去做,尽到责任就好了,最要紧的是不要让他走上邪道最重要,假使小孩走到邪路,那读再多书也没有用。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要把子女教育好,我们尽力教育,子女尽量去读,读多少算多少,但是要灌输他有道德,灌输他有慈爱观念,灌输他不做坏事,子女若走到邪路,我们就是再富有也都枉然了。第二、输入于善,不只断恶而已,包括他一定要去行善,对善事情,对帮忙利益别人的事,很乐意去做,保持一种慈爱的心。第三、使他修学业,帮忙他修学业。为人父母亲一定让子女修学业,教育子女学业进步,让子女有进修学业的机会,他要读多高,我们做父母的尽量让他读,现在的社会,大多数的父母都做得到。过去在农业社会里,家家户户,子女都生太多,生八个、十个比比皆是,要每个人都栽培读书,是不大可能的。书读不起,哥哥、姊姊都得背弟弟妹妹,放学回来还要煮饭,怎么还有时间去读书?现在小孩生得比较少,要读书,父母希望子女都能读上去,这一项现在比较容易做到,小孩子很会读书,父母亲不让他读的比较少,若真有困难,我们慈莲功德会也有奖学金,若有这个问题,小孩子很会读书,但是没有钱读,可以来申请,可以来申请奖学金,没有关系。第四、娶美妇,做父母亲责任上要代替儿子选个比较美的媳妇,美是身心都漂亮,不要外面美,内心都不美,帮他娶个太太,以后能理这个家庭。第五、适时能让儿子主管家务等事,训练儿子有家庭观念,有责任,父母亲慢慢教他要有责任,教他之外还要引导他实际持理家庭,以后才能建立一个家庭,先让他有个家庭观念。佛陀也开示我们要如何尊重老人。佛陀教我们,经济一定要建立好,儿子对父母孝顺,父母亲对子女慈爱,又继续说如何尊重老人。希望各位继续听下去,了解佛陀对我们在家居士修行的次第。在律的方面,说得很清楚,我们已有一条清楚的门路可走,对我们修行也比较方便。时间到了,我们下集再来说佛陀他开示如何尊重老人?感恩,祝福各位身心安乐。再见!
若不知苦的根源,将永远当苦的奴隶!苦的解脱——不沾粘爱与不爱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三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我们今天又见面了。
我们前集讲到父母必须要对子女行五事,现在来说佛陀开示如何对待老人?如何对待老人,其实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先看看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开示用什么方法去对待老人?在佛陀十大弟子当中,有一位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我们大家想必都知道。有一次,舍利弗带着僧团先行到另外一个道场,过去不像现在开汽车,或骑摩托车,很快就可以从甲地到达乙地,过去没有这么方便的交通工具,过去都须靠走路,在过去的印度,最多是坐马车,其他都要靠走路,用两只脚走路。但是佛陀讲经不是固定在一处,他走到哪里,讲到哪里。比如说从这个道场要到另外一个道场,必须要走路,靠走路的时间会很长,因为佛陀要去,所以他的弟子会提早一天,或两天,先去做什么?去那地方准备整理道场,让佛陀开示用,也就像我们在做法会之前,都有信众来整理道场,意思一样。舍利弗带了一些人要来整理这个道场,以方便让佛陀开示,当他们到达那个道场时,已是夜间了,年轻比丘都抢先占好位子,铺上卧具,准备休息。以前不像现在的道场都有寮房,过去佛陀时代,很多地方没有寮房,除非特殊有精舍的地方才有,否则大多数都睡在树下,要不然就是在砖瓦硼下。刚到一个新地方,又是晚上,大家都疲倦了,年轻人手脚较快,找到自己要睡的卧具,抢先占好位子,铺好卧具准备睡觉。位子少,人多,一下子所有能睡的地方都被占得满满的,可以说已经没有睡的地方了,年纪较大的舍利弗,没有跟年轻人争占位子,所以没地方睡,只好在精舍外找一棵树,就在这棵树下打坐过夜。
这件事传了出去,佛陀知道之后,就将所有僧伽集合起来,向大众开示:在过去久远劫以前,有一只鹧鸪鸟,及一只猿,一只象,三个本来是朋友,一起住在森林里,虽然在树林里,但彼此都不相让,遇到大小事都争来斗去,结果反而谁也得不到什么。后来发现互相争斗中,感觉这很无聊,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大家都受害。(也就是说我们人互相残杀有时候讲起来实在很可怜。然后才互相研究说,若是这样,我们要想一个解决的办法,反正大家都受苦嘛!争来斗去都受苦。后来方觉悟到“佛法应在恭敬中求”。)最后决定在他们三个当中推选出一位年龄较大,智慧最高的长者,大家都应该尊重他的判断。不要再为了什么大小事意见不合,时常的吵吵闹闹。如此一来,纷争的局面就从此改观,变为和谐。用和谐而不用斗争的,这样才能够解决乱局。鹧鸪不能吃的食物,猿可以吃,猿用不着的东西,大象可以用,三个朋友彼此互相帮助相让,从此反而得到更富足生活,他们的内心更加安住,因为他们有互相礼让,你需要的,我不需要,我让给你;我需要的,你不需要,你就让给我,在他们三个互相配合之下,这地方于是很快和乐起来。
佛陀说了这故事后,他又说:“你们大家要知道,在我佛法的教化中,并没有高低阶级的分别。(在佛陀的教化中,没有分什么阶级的高低,什么人阶级较高?什么人阶级较低?)虽没有阶级的分别,但是也不能没有长幼的礼节。(虽然不分阶级,但是长幼的礼节一定要有,不能连长幼的礼节都没有。)你们对法腊,戒腊较高的长老,一定要恭敬奉事。(在我们中国佛教也是这样。)(※法腊、戒腊是指出家学法、受戒多少年。)(怎样你知道吗?就是说,不管你年纪大小,依受戒的戒龄为准的,谁较早受戒,谁较慢受戒,依戒腊,并不是以你的年纪。)看到戒腊高的,你们对他要有礼貌,合掌、恭敬奉事……等等。因为他们在学佛的路上,已经跋涉过千万的里程,经验已经很老到了。(简单说。佛陀他走到哪儿,徒弟们就跟他走到哪儿。)(过去在我孩童时代,时时听到年纪大的长辈说一句话。说:哎呀!年长的在讲,你不妨听听看,我们过桥多过你们走路。这意思就是这样,因为年纪大,经验丰富,所以他们已经看多了,经验也多了。)因此可以你们让年轻人、初出家的人拿来做参考,他们也可以依经验教你们;这是教法的象征,他能够将他的教法教你们,所以要给长老最好的床座睡觉休息,甚至供养最好的水(因为以前印度水少)及最好的饮食给长老。”你看佛陀对于长老,年纪大的老人,是何等的照顾。
佛陀他的开示真理,才是真真正正的恭敬老人,因为老人最宝贵的特长,就是他们人生的经验丰富,有时候他们走过,我们未走过,人家试过,我们未试过。我时常说一句话,说社会世间,什么最贵?经验代价最贵!你若无经验,往往之间,人说的你不会相信,所以经验的代价,有时候是从赔了夫人又折兵中换取来的,有时候是人家一辈子的经济都赔下去,或连身命都赔下去才得到的,这种经验,往往都是用最大的代价来体会出来的,所以,年轻人做事吸取别人的经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验也常常是人生处事的智慧。
我们再来听听有关老人的故事。佛经里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是尊敬老人意义的代表。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个波罗奈国的国王,为了国内的经济发展费尽心思,经过别人的建议之后,就下了一道非常惨无人道的命令:“家中不准养老人,若不从者,满门抄斩。”波罗奈王认为:老人不能做事,只会吃而已,老人是多余的,这多出来的东西,浪费了粮食,如果能省下一个老人的粮食就能养活一个幼儿,不是更有意义吗?这位波罗奈王想着这种天真的事情,因为过去他们印度的国与国之间时常都有战争,互相争斗,为了争取各国的界限而战,当然他们重视的就是养年轻的人好去打仗,然而年轻的人当然要从幼儿开始培养,他认为老人无法上战场,而且老人对经济没有帮助,所以才下这一道命令。于是将老人放逐到山上自生自灭。在这种无理性、无道德的经济政策下,波罗奈国里,看起来统统都是身体健壮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没有老人,老人都捉去山上,让他们自生自灭,从此就再也看不到一个老人,国内全都是身体非常强壮的年轻人!
这时候,有一位孝子,他这样想:父亲从小就养我们,等到他没办法时,我们应该要去养他,这样才对,怎么可以亲眼看他老了之后,就要将他放弃到山上,让他自生自灭!这实在很残忍。这孝子又想:我若不将老人背至山上,会被抄家灭族,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办法来,又不忍心将老人(他父亲)丢弃山林里让他自生自灭,于是就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瞒着亲友及隔壁邻居,暗中在屋旁挖了一个地洞(就是地下室的意思),将他父亲藏在地下室中,每天除了照顾他的生活之外,又拿一些能安慰他的书,让他去看,让他开智慧。这老人虽住在地窖里,仍然比让人背至山上,还加倍好呢!何况有时候到夜晚时,还可以从地下室偷偷爬起来哩!那孝子为了孝顺他父亲,用了这种策略。
经过不久,这种不人道的事传至邻国,因为这种政策太过于不人道,不惜缘、不惜福、亦无感恩的作风,让邻国实在看不惯。看不惯,邻国国王就下了一封挑战书,挑战书的内容就是要让波罗奈国的国王回答他两个问题,如果在三天内答不出来,就要举兵征伐。这两个问题是什么呢?第一、世间谁的生命最长?第二、世间什么东西最宝贵?波罗奈王接到这封挑战书后,竟然无法回答这两个问题,又因为挑战国的兵力比他强得太多了,所以非常烦恼,就召集文武百官来商议。满朝文武百官还是没有人能回答这两个问题,最后只好贴出告示,告示中说,只要有人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可获赏黄金万两,希望大家能够赶快提供答案。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都没有人来提供解答,国王心里头碰碰跳。眼看三天要到了,若无法答覆就将引发战争,会损害不知多少的生灵百姓,说不定还亡国。在国内有几十万人竟然无一个人能够回答,有的人想回答,但怕回答错误,惹来杀身之祸,过去君主时代不像现在民主时代,过去伴君如伴虎,非常危险,你若讲错了,说不定你就被杀了。就在这紧要关头,忽然有一位年轻人来撕下告示(过去告示贴上了之后。旁边有两个公差在那里看顾,假如有人撕下告示,就将这人带上去。)。这位年轻人自信满满的将告示撕了下来表示能够答覆这两个问题。国王就立刻召见这位年轻人,国王很着急的问年轻人第一个问题:“世间什么生命最长?”“智慧命最长。”只见那个年轻人不慌不忙的回答。国王接着问第二个问题:”世间什么最宝贵?”“信最宝贵,信为第一财。”年轻人还是很从容的回答着,回答完之后,在场的文武百官就立刻鼓掌称赞妙!妙!说得对,道理非常的好,国王非常高兴,即刻吩咐左右重赏黄金万两给这位年轻人,这时这位年轻人立刻拒绝,为何拒绝呢?年轻人向这位国王顶礼说:“我没有资格接受这些黄金,因为想出这两个答案的人并不是我。”“奇怪!这是你答覆的,为何又不是你呢?”国王当场感到非常纳闷,“不是你,到底是什么人想出来的?”这国王就问这年轻人,这年轻人就回答说:“是我父亲!”国王说:“你父亲为什么不亲自来见我?亲自来回答呢?”这年轻人说:“他现在人在地下室。”这年轻人请求国王恕罪,就说:“因为国王下今,老人都要抓至山上让他自生自灭,家里不能养老人,养老人要抄家灭族。我感念父亲养育我,不忍心年迈的父亲被活活的放逐到山上自生自灭,所以我违背国王你的禁令,将我父亲藏在地下室中,我每天送饭给他吃,因而他能逃过生命,但是没有自由,他不能来晋见国王你,当面向国王答覆他想的对策!”当这位孝顺的年轻人激动的说完这番话之后,国王立刻恍然大悟,后来他就开始忏悔地说:“我错了!过去我只知道老人没有经济利用的价值,人年纪大,身体多病、衰弱了,但是我没有想到一项,老人的经验、智慧是最具足的”。原本国王只想到一方面,想老人多病,对于国家经济没有用处,却没想到老人有相当的经验及智慧,结果差点弄到亡国的下场。就是差点为了无法答覆这两个问题,让隔壁很强的国家出兵侵占而亡国。许多祸国殃民的悲剧,大多由战争而发生。战争,各位都知道,在战争中,人的生命可以说像毫无价值,这真的很愚痴。所以国王在忏悔之后,马上下令解除禁令。
佛陀开示在家弟子,要充实经济,建立家中个人义务。以孝养父母为首务。一个人若无法孝养父母,风水是轮流转的,将来你的孩子有样学样也说不定啊!现在我们是人家的孩子,以后我们会当别人的父亲,当别人的母亲。既然是这样,我们现在一定要孝顺,孝顺父母。社会中很多人误解佛教,误解修行学佛的人,认为对亲情、家中和乐等等,都不重视,其实误解了。从我所讲的律篇之中,不难明白佛教徒是否重视它们了。佛陀一直开示修行人一定要如实,不要放弃现有,去求玄玄妙妙不实在的事,这玄玄妙妙的法门是不能得到什么的。那么,现实、如实就一定要孝养父母,这是能使家中和乐的事实。所以我讲这律篇,就是要让各位了解,佛教并不像一般人想像的,对社会没有帮助,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并不是这样的,戒就是停止去造恶,律就是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去做的,不论出家、在家,我们都一定要去做的。只要人人奉行戒和律,那么这个佛教对社会、对我们本身都有帮助。要不然,怎么会有帮助呢?不奉行戒和律的宗教,这宗教在社会上就没有用处,这宗教人家会尊重吗?是不会受尊重的。所以佛陀对于经济的建立,孝养父母的建立,父母如何对孩子?孩子如何对父母?包括如何对老人?以及夫妻之间、主仆之间如何相对待等等都讲得非常的清楚,我们若听到之后,才知道原来佛教是如此的圆满。
佛陀对在家弟子的开示,从充实经济起步,建立家中个人的义务,包括孝养父母为首务,然后夫妻之间和乐为次。所以,我们现在再来说夫妻的关系。现在社会离婚的人太多,过去的人若稍微做的不对,内心就很不安,可是现在不同,现在离婚听说有最速件,一星期前结婚,一星期后就离婚了,怎么会有这种像小孩办家家酒的事呢?其原理就是夫妻当中,互相不了解。我们先来听听看佛陀对夫妻间相处应如何的说法。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都知道,家庭的组织是双方分工合作的,家庭一定要有分工合作才能合乐,一对夫妻的结合一定有它的因缘,有的是由恋爱而结婚的,有的是经过媒人的介绍,有的是由父母作主而结婚的,这大家都知道。现在大多数都是恋爱结婚的,若过去应该是父母主婚的较多。我曾经听过一个老人说了一个故事,故事说:过去结婚,都由父母作主,她, 嫁给对方七天了,她还不知道丈夫的脸是长什么样子。你看过去的人多保守,那时候社会经济比较差,还没有电灯,晚上都要靠点蜡烛,所以她在一星期之内真还不知道他丈夫的脸到底是长成什么样子?也不敢正面看她丈夫长成什么模样。过去人的保守,和现在人的开放,听起来像天地之别,差太多了。既然结婚,不管是自己亲人作媒人的,还是别人作媒人的,或是自己恋爱的,都没有关系,那都是有相当具足的因缘,若无因缘,怎能结婚呢?但是在这结婚的当中,不管是如何,现在很多人都说一句话,“夫妻是相欠债!”这句“夫妻相欠债”不能这样说,因为这听起来好像两人在一起是牵强的,有成见的。一下子就说是夫妻相欠债,那么你就无法使家庭和乐了。你为何不会想说夫妻是百世因缘,这辈子才作夫妻呢?夫妻互相建立一个家庭,教育子女,这因缘是很深,甚至讲起来比父母还深啊!想想看,怎能说是相欠债呢?相欠债如何结合当夫妻呢?还未到,就想说夫妻是相欠债,我敢说,这对夫妻一定不会和乐的。
夫妻本是百世的因缘和合的,夫妻一定要惜缘、惜这个福、感这个恩,若无惜缘、惜福、感恩,我们要如何?所以常住若办佛化婚礼,我都送新郎新娘三句话,送他三句六字:“互助、互爱、互谅!”夫妻若无互助、互爱、互谅,那么这对夫妻每天都要争执,说不定一星期天天战,五天小战、二天就大战,这成何体统。子女看到也会学起来,包括子女也不能得到安乐。所以不管你是用什么角度,一定要了解既然你们已经给为夫妻,就应该共同合力来组织一个和乐的家庭,不要为一些小事就要离婚,或离家出走等等……,遇事一定要如实面对,用智慧解决,不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逃避,既然这样,当初何必结婚呢?在人与人的生活当中,偶尔有意见不合的地方,这是难免的,各人的思想观念,当然都不尽相同,你的思想和我的思想、你的观念和我的观念当然都不会完全相同。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这是事实,没人的地方才没有是非。但在是非当中,不一定是不好的,怎么说呢?因为从是非中可以检讨自己,是非可以拿来做为改善自己行为的方针。意思就是不论在什么环境当中,你若是转识成智,那么你就能够开发智慧,你若无法转识成智,就让环境牵着鼻子走。当然,是非会害人,是非也能够使一个人失去理智起嗔恨,做出极端的手段;是非也会使人失去他的人格,造成意志的懈怠和消极。有人的地方难免都有是非,有嘴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非常难以止息。除非我们有办法持守五戒中的妄语戒,包含有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能够做到这样,那么有口戒就能守住不说是非,若无,要我们的口不说是非,真难!身体的病都是从嘴巴吃进去的,但是我们的祸端,都是从嘴巴讲出来的,这是我的经验。饮食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嘴巴惹的是非,却引起了大家的不和乐,大家意见不合就争斗,所以在这夫妻的生活当中的龃龉,大多数是由于口的是非和互相了解不够,意志不投机、互相体谅关心不够所引起。
有的人在结婚以前,还在彼此交往时,都不用真心诚意、坦白的态度互相来交往,因为那时候未结婚,结果只将自己好的拿出来表现,坏的都藏在口袋里,叫做扬己之善处。将自己的善处拿出来表扬,将自己的善处提出让对方高兴,让对方觉得欢心,认为这个人很好。等到结婚之后,就将他过去不好的习气,都暴露出来,反正已经结婚了,彼此生活在一起久了,自己的毛病隐藏不了多久的,很快就会跑出来了。人若在一起久了,就容易产生问题,像我们的手若太亲近,没有留下一些空间,手就会打结,我们若留下一个空间,手就不会打架,一定的。过去彼此能够控制自己本身的坏习气,将自己的好处,拿出来让对方欢喜,但是若结婚后,观念就改变了。过去是男女朋友不能太随便,现在反正都结婚了,已经是夫妻了,所以处处就随便,以为夫妻之间,不需要客气,以为客气是虚伪的假面具,认为客气要做什么?客气是虚伪的假面具,夫妻还在客气什么?大家坦白一点,一句话来一句话去,所以都不再客气了。因为不能互相客气,相敬如宾,于是一点小事情就无法冷静,产生互相不合,引起了冷战,要不然就是睹气。夫妻生活之间,最重要的是要互相客气、互相礼让,若无法互相客气,无法互相礼让,那么就难以维持,意见不合,彼此就将对方的坏处毫不考虑的都挖出来,第一次不能够忍受时,就把对方的疮疤挖出来,第二次不能够忍受时,又把对方的疮疤挖出来,第三次不能够忍受时,把对方的疮疤统统挖出来,听久了之后就厌烦,只觉得对方太可恨,你什么事都说我的坏处,都没有在讲我的好处,彼此怨恨如仇人。起了个贪嗔痴就会影响我们周围的人,事实本来就是这样。彼此不合,反目成仇,彼此的感情就破裂了,感情一破裂,就会造成不幸的家庭悲剧。因为感情破裂之后,内心起了嗔恨,就想要藉机会报复,于是很多不幸的家庭悲剧出现。 夫妻之间怎样保障终身恩爱幸福这很重要,如果能依照佛陀开示的“言色相和”及“忍受”力行于生活上,就能够让夫妻保持终身的恩爱。佛陀所开示的“言色相和”及“忍受”二种是夫妻家庭和乐的精神支柱。也就是说,夫妻当中,一定要脸色和婉,讲话要柔和,互相要忍辱。这两种,夫妻都必须要具足,家中才会和乐,佛陀所说的“言色相和、无相违戾”就是在讲话时要有笑容,讲话的口气要柔和,让听的人感染柔和的气氛,就不会心情不好,不会精神不好,也不会产生冲突。我们若“笑头笑脸”有礼貌,讲话轻声细语,对方再大的脾气也发不出来。你若“臭头臭脸”,讲话大小声,让人看了当然就发一肚子火,这是难免的。两人见面的时候,礼貌和笑容是很重要的,夫妻之间的生活,互相体谅也是很重要的,若不能互相体谅、互相肯定,互让,反而互相批评责骂,言色处处像阿修罗,更惹人厌。不管太太批评先生或先生批评太太都是感情破裂的主因,批评易造成修养忍辱不够者产生更大的恶感。有一些信徒会问我说:师父啊!现在你看我到底修到什么境界了呢?或者说:我有哪个地方做不到的?师父你要告诉我,好让我有改善的机会,你尽量说没关系。像这种信徒有这种理念,很好!因为他想要了解自己哪里修不好,哪里还要改善,什么毛病要改进。但是我若是直接了当的说出他的弱点,有时候他也无法接受。这就是说,他有心想要修行,如果我讲的太直接,甚至口气讲得较重,他就无法接受了。等我开口讲几句话之后。他就心情不好,显得不高兴,以为我看不起他,这都有的。何况是夫妻呢?父母生我们这个色身,有了这个色身,当然就有耳朵,有了耳朵,那么我们就会听到语言,听到声音。这是自然的现象。除非你将耳朵塞住,要不然耳朵都会听到,这是自然的,因为里面有耳膜,有精神和物质,所以大家听得到。别人的建议,我们听到之后,有好的就学,坏的我们就放弃,所以耳朵会听到是自然的。夫妻之间互相批评,极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耳朵一听到你在批评我,立刻会有所行动,因为还没修到如如不动的境界者,大都如此。明明知道这只是精神和物质而已,但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讲理论很容易,实在要达到那境界很难。所以一句话讲出去,要让人觉得很好听,那也是要功夫。也不是为了讨好人,专讲奉承好听的话,随随便便讲出去就算了,没那么简单的。若夫妻互相批评,互相挖苦对方的短处,那么恶感就立刻产生,他会以为你在轻视他、饥笑他、看不起他,他就会反唇相讥,于是两人你一句来,我一句去,原本是动口而已,日后就动手打架了。夫妻会相骂、吵架、打架,都有它的原因,绝对没有无因自生的。而且这些行为都是自讨苦吃,自己自找麻烦而已,没有一点意义,这又何必呢?尤其夫妻之间,每天要同住在一间房子里,如果不和乐,就像怨憎会苦,见了面大家不高兴,很痛苦。
夫妻之间并非不能纠正对方的缺点,假如说对方做法偏差,而我却什么都不说,容易造成姑息养奸,这样也不可以。若对方有稍微的错误我们要纠正时,切记!不要太过直率,先找个适当的地方,用柔和、婉转的语气向对方建议、好好地商量,在他精神好、情绪好时才商量,当他情绪不好时,我们最好不要开口,我们也要选对时节和因缘,绝不可以一看到人做错了就一句话骂过去,哦!这样他会耐不住,会一句、两句马上回应出来,事端就产生了,一场战争就无法避免了。所以要观看因缘有成熟否?时间适当否?讲话角度要婉转柔软才可以提供意见,不能直话直说,说出他的错误和弱点,专找他的疮疤,而且一下子全搬出来,这样他会发脾气,他会恼羞成怒,不高兴,一句两句回应个没完。若我忍辱不够,换我一句两句又回应出去,这样相骂就产生了。有的更粗鲁,当你直接向他问话时,他不会回答你,直接和你相骂,他内心早有个记恨心,说你就是看他不好,或是当时要娶亲时,嫌他家太穷,不是嫁妆太少,不然就是聘金太少,或是过去如何如何的不是等等,从坏的一直想,说你就是只会欺负他,讲他的坏处,对他讲话都不客气,由此他的内心就开始记恨,记着一天、二天、三天、五天,七天……。当有一天,机会、因缘成熟时,就暴露出来了。暴露出来,产生问题,常记恨在心中,永远无法抹灭,这都是有可能的。其实夫妻之间,任何一方都有相当可取之处,你要诚心欣赏他及赞叹他,先生有先生的好处,妻子要欣赏和赞叹他;妻子有的好处,先生要欣赏和赞叹她,如此才可以。不可以说他有好处不去欣赏,也不赞叹,而只看他坏处,这未免太可惜了,就如欣赏一朵花似的,你要赞叹它开得好美,纵使有一点瑕疵,你也知道那是一种缺陷美。还有,不要忘了,一有机会,要将对方的好处提出来称赞一番。语言是是非的来源,也是传布的工具,嘴巴能够来赞叹别人,我们也靠嘴巴传布我们的意思,只是语言很容易造业,也很容易引起纠纷。所以一位修行人,若要改善行为,必先懂得语言相和的道理,若是语言沟通能够达到“语言相和”,夫妻间的共同生活,就不会产生恶劣的结果,而常常都能保持恩爱幸福。有人认为佛教家庭不该有幸福快乐的夫妻生活,我却不这样想,你也不否认吧?或许有人怀疑夫妻修行真的能够幸福快乐吗?持否定答案的人,其实他是不了解佛教,他认为说学了佛,夫妻不能在一起,不能合好,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了解,我们是个在家居士,夫妻之间一定要求幸福、求快乐,要不然你就不是在家居士的修行人了。像佛陀制定五戒的目的,就是要让家庭道德方面做到圆满。而佛陀所讲的“四大皆空”,被不明究理的人误用得惨兮兮!很多人说,哎哟!你们学佛的人,都四大皆空了,还要什么夫妻和乐?修行人都在四大皆空还要钱干什么?唉呀!这是放弃,不是四大皆空的意义。
“四大皆空”就是说地、水、风、火,四大本来都是空的,不能控制的,不属于谁的,它们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和合存在,纵使和合存在而成为人或动物,仍然还是四大,不属于谁的。人的肉体是由地、水、风、火四大结合的,地就是人的骨肉,水就是人的血、尿、汗、唾液……,火就是人的温度,风就是人呼吸的气,人就由这四大因素来结合。才会变成有肉体的躯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藉由身外的四大(食物、空气、水……),不停的补充,作出新陈代谢作用以维持身命,四大欠一项,我们的生命就一命呜呼哀哉了!但是很多人误解四大皆空,以为修行人什么都不可以做,才能四大皆空。其实不管你有没有修行,四大本来都是空无自性的,终归有一天人会死亡(四大分散),那时候,四大还是四大,并没有因死亡消失,它们又是由和合的状态分散开来而已!所以四大皆空与夫妻幸福圆满是毫无关系的。本来不管人有修行,或没修行,不管是好人,不管是坏人,四大皆是空。人的躯壳坏了(死了),有人用火烧了它,水大化成蒸气,风大回归空气中,火大融入气温中,地大化成灰烬,结果四大还是四大,并没有消失,只是状态改变而已!有人将死尸埋在地下,尸体就被虫蛀烂了,四大有的养肥了这些虫,有的变了血水,等于都一样,四大还是四大,只是暂时分散,但都不会消失的,任何人奈何不了它,也无法让它灭尽,所以叫做四大皆空。夫妻百世恩,一定要求幸福、求快乐,但是也要体会四大皆空,总有一天会分离,分开之后,任何一方不可以烦恼、痛苦,不能说分开之后,我们就吃不下、睡不着。虽然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是我们要这样想:世事无常,人总是会分开的。一个在家居士佛教徒,夫妻之间建立圆满,你才有办法继续修上去。否则,你要检讨自己修行的方法是否正确?要不然我们怎么会愈修行,家中愈不和!愈修行,夫妻距离愈远。应该愈修行,家中愈和乐,夫妻距离愈近,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佛陀只叫你不要执着,不是叫你放弃夫妻、父子、亲族等等的感情,是要了解四大皆空,因缘聚合分散,谁也做不了主。因此没有必要忧悲苦恼。佛陀要我们有这个正见而已。佛教所说的教义是如此的圆满,可惜的是,无缘认识佛教的人,无法自己理解,大多产生误解。
佛教所说的空,并不是一味的否认,什么都没有,也不是否认现有的清净安乐生活,更不否认夫妻幸福生活,也没有否认家中夫妻、子女、父子等亲情的快乐生活。佛陀说这些都是如实的,不能否认的。若不这样修行要做什么?每天修行却生出忧悲苦恼,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不能否认的,如果认为空就是无(什么都没有),那就成为断灭,这种断灭法,就是无了。有断灭思想的人将造成没有因果观念,不重视道德,也不管做人好坏与否。大家要知道,自己内心当中若无因果道德观念的话,那做起事来就太可怕、太可怕了。社会所以会乱,大家没有因果道德观念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有些人认为出家人,或是在家的修行者,都应该要放弃一切亲情,有这种观念的人多得是。然而他们对佛教的认识可说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了解。果真如此,那岂不是变成没有人性的修行,对自己、对社会,又有何利益呢?因为所修已成枯木(没有情感),对自己、对社会无一用处。佛教重视智慧解脱,虽然没有叫你修苦行,也没叫你偏向在享受里沾粘舒服、快意,只叫你走在中道,佛教是中道的代名词,加油添醋违背中道的,已经不是佛教的本意,你看到它,可不能还把它当成佛教看待才好。走在中道才不会修成怪人。佛教是人间的佛教,既然是人间佛教,应该要对人间有所利益,若对人间无所利益时,我们还修这个做什么。怎么说是人间佛教呢?佛教不是修死后到哪儿?佛教是修活着的时候就能得到涅槃,所谓涅槃就是得到幸福快乐。
什么叫做空呢?不是叫你连幸福快乐都空掉,真正的空,前面已经讲过,不是每项都空掉、都没有,不是这样,若是什么都无,就无法发展人间净土了,若想达到涅槃,也是不可能够。四大皆空,是指我们身心的五蕴体,这种身心的五蕴体是不论人有修没修或修行到何种境界?无论在家或出家?无论是佛教徒或不是佛教徒?无论你有何较好的地位或在较次级的地位?都同样是四大皆空。并不是学佛的人才是四大皆空,其他人的四大永远都不空,都能永远存在。四大皆空是地水风火的结合,地水风火一结合可以形成人的身体,牛、羊、猪、鱼…的身体,甚至蔬菜果树的植物体。佛教称之为因缘和合体,既然是由因缘和合的东西,有一天就会分散,这是免不了的,肉体分散我们称它为死亡。四大假合体中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不受任何人或神管辖。所以并没有一个“我”的存在,因此称为空。也就是水就是水,不是我。火就是火,不是我。四大皆如此,称四大皆空。不论任何人,有生必有死,不论地位高低,不论财富多寡,也不论他处在任何的角度,终归有一天都会死的,这是自然的法则,这也是如实的。生就是四大地水火风的结合,称为身体,死就是四大地水火风的分散,称为尸体。若是使四大元素缺一项者,如风不来(停止呼吸),或水分流失了(失血过多)……,那么生命也就分散死亡了。所以说四大皆空是人人具足,有生就有死,这生死的因缘都属自然法则,不分贵贱,不分等级,人人如是。今天时间又到了,我讲到此处,等后集再继续来解释,祝福各位身心安乐、所求皆愿,再见。
树叶枯黄自然掉落,生老病死自然法则,即是如此无常,当积极自利利他。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四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吉祥如意!我们又见面了。
上集说到四大皆空,很多人误解这个四大皆空是出家人的专利,不是出家人就不必四大皆空。在前一集中我已经稍作解释了,不管是有修行或者没有修行者毕竟都是四大皆空的。有的人错认了佛教,他把佛教当成是一种悲观,学佛一定要每天装出一副很悲观的样子,正襟危坐,愁眉苦脸,正经八百……什么的。好像对世界任何一切轻安快乐的事情,统统不能拥有,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学佛若不是为了得到轻安,得到快乐,得到和平,得到自在,那我们学佛要干什么呢?不学佛便罢,如果愈学烦恼愈多,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学佛修行了。 修行人假如常听到下面这句话是很正常的:“唉哟!你是看不开的,已经四大皆空了,怎么还在说感情和快乐的事情呢?”当你听到这句话,你要同情他的无知,因为他不了解佛所说的觉有情的意思,或压根儿没听过。佛说的觉有情,不是愚痴的无情,他所说的快乐,也不是从物质上去追求快乐,而是使内心轻安快乐。佛陀所说的:经济的稳定,这就是物质的快乐。物质的快乐之外,必须要充实内心的快乐,这样才能得到身心的安乐。读过这本书的人相信不会再误解修行人了,也不会一开口就说:“一个修行者还要什么情与无情?还要什么快乐与不快乐?”应该不会再这样误解了,先前有这种见解是不了解佛法的,要不然就是对佛法了解不彻底。基本上佛教是重视亲情,重视友情的。
觉者:觉有情。所以并不是无情,并不是像枯木,而是重视在他彻底觉悟后的有情,心中有情而不被情所束缚,也可以说心中有情,而不被情粘到,心中有爱但是不会被爱粘到。纵然无明未觉,只要不落入渴爱沾粘之中,仍不偏离中道。在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当中,最重要的是说,你有触、有受(感受到)由此止住,你不能再落入爱、取、有。假使你经感受到又落入爱、取、有,你就产生一个或好或坏的烦恼,好、坏都将成为个人的业力,人人都是如此,所以千万别去沾粘渴爱,才不会有烦恼生起。有好多人说他们的烦恼好多好多,不知怎么办?如果他们继续纵容渴爱生起,烦恼的灭除仍是遥遥无期。
佛陀在亲情、友情的生活当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还有佛陀也亲自力行,更常常教导他的弟子,去实践亲情和友情,因此佛教并不是无情的,更不是断情,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沾粘情,不沾粘爱,不沾粘一个“我”。说起来“我见”最可怕。虽说实相中无我,一旦执有一个我,就牢不可破,连别人都说是我的,如:他是我的儿子;这“东西”是“我的”;这一千块是我的……。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没有一样是我的,说真的不管是财产、房屋、汽车、衣服、身体、夫妻、儿女、兄弟姊妹……,都只是有使用权而没有永久拥有权,没有一样东西真正属于谁的。所有的东西大家互相使用,宇宙的空间大家互相使用,一个家庭建立之后家人互相使用,人与人当中互相沟通,就是互相使用,一切的一切都是互相使用的,没有一样东西属于私人的。连生命都只属于因缘而不是属于我的,那还能从哪里找到一样是我的呢?如果真有“我的”人、事、物,那么“我”就能控制它、操纵它,事实不然,你看:明天要感冒会不会跟自己通知说“明天要感冒了,你自己要注意了”或“感冒了,自己能叫自己不要感冒吗?”“在痛苦时,自己能叫自己不要难过?”“人要死了,自己有能力叫自己不死吗?”会感冒的、会痛苦的、会死的都没有。“一个我”存在其中,只是一些因缘显现着无常的现象而已,所以说东西以及包含四大的身体都只是暂时有使用权而已,并不是永远是我们的。你如果了解这样,你就不会沾粘了,因为连身体都无法如愿地操纵它,你还在为谁辛苦为谁忙?所以佛陀不论对亲情或是对友情都教导他的弟子如何明确去实践呢!
有一些人错认为出家人都必须要断情,不再认亲情,才叫看得开,才能修成正果,这种的说法也是不了解佛陀教义的人,怎么说呢?一个人学佛要有目标,目标又包含两项:一项就是了解真理(法),另一项就是了解佛陀的“精神”。不学佛就没话讲,如果想去除烦恼就必须要学佛,而学佛一定要了解佛陀他所体证的真理。它的精神又是什么?就是利益众生,希望众生个个离苦得乐,希望所有的众生都断除忧、悲、苦、恼,证得涅槃,这是佛陀的大悲愿心,这大悲愿心假如失去的话,那就变成独善其身了。所以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必须了解戒、律、法及佛陀的精神,如此才样样具足。我们不要认为出家以后什么都不要了,既然什么都没有了,你就不用修了。如果什么都没有了,就没有因果没有道德观念和业力的轮回了。这种的无和涅槃是不一样的,真正的涅槃是看彻底了,了解清楚了,知道任何事情的起点与终点,真理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已无得失心。并不是盲目无明的那种,什么都没有了,这样是很恐怖的,恐怖什么呢?没有因果观念,没有道德观念,包括不会生智慧,当然就无法用智慧转生烦恼的念,因此也无法体会真正的没烦恼(涅槃)。
很多人嘴里说放下,但却不知要放下什么?也不知道要如何放下?假若没有真正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相之前,要说放下谈何容易!除了彻底体证真理的人够格说放下以外,其他的大多误以为“放弃”就是放下。例如:出了家即断绝亲情,不跟亲人往来,这种即是放弃而非放下。因此出家以后,是不能断亲情的,同时,还更加要认识亲情才是正确的。或许有人不是这种说法,他说:“唉呀!你已经学佛了,怎么又落在社会的世俗事上去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忘恩负义的,也不合乎慈悲的原则。现在有的每一样东西,都要在现有的生活空间里发展而来,离开这个现有的生活空间另外去找一个不属于此空间的东西,这样我觉得比较不如实。聪明的人会活在现有的当中,这样比较如实。在如实的生活当中建立了身心的安和,那么这是我们修行的方式与目标,若不是的话,就变成跟社会跟人群脱离,那就错了,所以别认为出家以后就必须要断情,包括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不论什么情都断离了,才算是出了家,这是无情无义的作为,而且完全错了。你不妨想想看:要不是有父母生你,怎么会有你呢?何况父母又养育你!若你不感念父母的亲情,那么你就像朽木、顽石了。 我曾经讲过,佛陀当时虽然离开王宫去修行,但是当他证悟了佛法之后,他还是回国度化所有的百姓,度化他的父王,他不只度化他父王而已,包括他父王生病时,他还亲自照顾,死后还亲自抬棺……等等的孝行,以及说法度众当中,均以孝道为基础,逐渐导入涅槃。由此可知佛教不是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出家以后,每项事物都不能管。真正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叫你每项事物别沾粘罢了。出家是叫你离开烦恼、执着的家,并不是离开所有世间一切的事情,如果这样,那么一些智能上有障碍的或是植物人,岂不是变成大修行人了?其实他们只是“无记”罢了!修学要学智慧学解脱,并不是学无记,无记不能解脱。所以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人必须修持的德目。
如果没有老师教我们社会的知识及求生的技能,那我们如何在社会求生存?除了老师教我们求生存的知识及技能之外,另外修行人教我们心地的安静也不可或缺。一般的老师是教我们一些求生的条件,而出家修行的师父会教我们心灵的环保。老师及师父教给我们身心安住平稳的条件,自己的身心安和二项,就建立在这个地方。我们如果能守住这二项,依照他们所教导的方式,先做好慈心不杀,就是生慈悲心不杀害生灵,然后继续修好十善业。十善业是人人必须要修的。不管你是修行人也好,不是修行人也好,是出家人也好或不是出家人也好,都应该修十善业,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由于我们过去的行为,现在要自己去承担业力牵引而来的结果;而你现在所做的行为,又将成为你自己未来的果报。因此你最后所受的果报并非操纵在别人,而是取决于你自己一切的行为。也就是说,你现在的行为会感召以后的结果,你的结果是由你的行为感召而来的。因此,果报现前时,求佛、菩萨、鬼神是无济于事的。正所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是这个道理。在此你可不能怪佛菩萨不慈悲,因为这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哩!至于他们的能力只能随机告诉你断恶修善、自净内心罢了!就看你自己听不听了。佛陀发现了业力的轮回,观众生在轮回当中,无法超脱,于是慈悲说三十七道品度化众生出生死苦海。至于出不出烦恼苦海,就看你听不听话了?你有业力的轮回就产生一切行为和业,那么这个业的当中,还有分很多,属于无记业者(非善非恶),没办法感引他去轮回,如果是有意的(有心念的),那么就有轮回,被你的业力拖着轮回,这种各位应该都知道,我们也说过很多遍了。
佛法没有离开过世间法,离世间法也没办法找到佛法。在世间法中你才可以体会到“出世间”的法。如果没世间法来冲击你,你怎么知道“苦”(世间),你怎么知道怎样去“离苦”(出世间)?有世间的法来冲击“知苦”,你才知道“离苦”,佛法是重视这项离苦。如果所学是跟“离苦”没关系的,不能算是佛法,修学就不会进步,充其量,只是增加一些累赘或谈话资料而已!所以佛法绝对不离开世间法。佛法藉世间法导入涅槃(出世间),首先从“如何把人做好”做起,因为,人道假如没做好,怎么生天道呢?人道做好,是第一个层次,像我们求学问,小学假如没毕业,b p m……都不懂,文字不会念,你怎么读中学?又怎么读高中?怎么读大学?怎么上研究所取得硕土、博士学位呢?求学问有次第,钻研佛法也是有次第的。
佛法是甚深缘起的真理,甚深就是很深很深的意思。并不是一般人简单说说,我听了之后,也像鹦鹉学说话,会说缘起,缘起就了事了。要彻底了解缘起是很不容易的,身心精神片刻都不能涣散,都能集中,假如身心精神没有集中的话,那你就没办法悟出甚深的真理。了解缘起正法的人,他就是初果的圣人了。从凡夫进入初果,就像瞎子画世界地图。你想想看,从凡夫进阶到初果的圣人是何等的不容易啊!由此可知甚深缘起法有多深呢?你还记得吗?在阿含经内阿难有讲一句话:“唉呀!佛陀啊!这个缘起法很好,但是也很简单。”佛陀说:“不是这样的,阿难啊!缘起甚深、甚深,难悟啊!”若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没有办法彻底证得。因为理论和实际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学佛的第一步就是悟缘起。确实了解缘起,了解五蕴就是缘起的,你才会慢慢减少自己的执着,减少自己的执着之后,你会发现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包含自己的身心都是无常。你了解了无常之后要更加积极为社会服务,无当时间过了,就不会回来了嘛!所以你要更加积极为社会服务,不是说你悟到无常后,却消极下去,遇到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反正世间无常嘛!这种做法是反常,不是真的认识无常。“无常”是说:时间过去,不能回来,我们就把握当下宝贵的时间,做好份内的工作。不要让时间溜掉了,这样就太可惜了。所以体会无常的人,他对世间一切事情,包含对自己的修行及服务人群会更加积极,对自己本分该负的责任,他会积极去完成,因为他了解无常,了解时间的宝贵。所以我们若了解无常后,对任何事情会乐意参与,修道也会很精进的,但是要悟证佛法,必须要以人天道做基础,即是以做人的五戒及十善来作为我们悟道的本钱,以人天道作为悟证佛法的资粮就对了,资粮就是说本钱,譬如说你要爬上二楼,需楼梯一阶一阶爬上去,不能说你一下就由地面跳到二楼,这是不实际的,否则也只是空谈说妙,说一些理论,对断除烦恼、灭一切苦集完全没有一点帮助,甚至会惹出更多的烦恼,何况家庭夫妻的生活如果不和乐,那你要怎样修行呢?家庭夫妻不和乐,夫妻互不能沟通时,心情像一颗石头压着,内心的无明火随时都会爆发,你怎么有办法身心集中、有办法安住于四念处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家庭夫妻的和乐,这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夫妻是每一天都要见面的,甚至从早到晚,整天都在一起。夫妻在一起,建立这个圆满的家庭,你们不和乐的时候,你内心的痛苦比肉体的痛苦还要难受,各位应该都有尝试过。
肉体的痛苦,虽然是苦,但它是自然苦,谁也不能避免,但内心那种煎逼的苦才是最为苦的。假如在那当中,你要了解:自然苦不可怕,缘起苦最可怕。缘起苦也就等于是心的苦,由你的眼耳鼻舌身看到外面不合你的意,而在这当中,产生了你内心的不安,内心的恐怖,内心的烦恼,而引起的这种心苦,是比你身体的苦更加倍的苦,坐立不安。吃不下,睡不着,每一天都没有精神,事事兴趣缺乏,因为这样,才会有很多人走上自杀这条傻路。我说要自杀倒不如为社会服务,服务到自然死亡,这才有意思。父母生给我们身体,用来自杀实在很可惜的,他的那种行动是愚痴的、是盲目的、是无明的、是颠倒的,那些年纪轻轻,正当要为社会服务的时候,稍微遇到一点刺激或打击,那么就以自杀来做消极的逃避,实在太不值得啦!因为人身难得啊!
佛陀说要得到人身就要像是什么呢?像海面上有一根浮木正在漂流着,浮木的中段有个洞,那时海底有一只瞎了眼的乌龟,它每一百年才浮上海面一次,浮上来的时候正好能钻进那根浮木的洞里。啊!这真的太难了,海那么大,浮木漂来漂去,位置不固定,浮木只有一个洞,乌龟又瞎了眼。一百年才浮上来一次;这跟大海捞针一样的难呀!人身没那么容易得,如同以上的比喻可想而知。既然得到人身,就要爱惜这个生命,安住这个生命,所以遇到事情,你一定要去面对它,事情一件一件该来的就来,你就一件一件的如实处理它,对你来说会增加许多做事的经验。我们以前有说过,人最大的本钱就是经验,老人的经验丰富,而年纪轻的人,经验就比较不足,就像我也有经验过,年纪愈大,经验愈丰富,如果经历不丰富,只是略有所闻,听听而已,就不切实际。只有自已经验过的事情才能印证过去人家所讲的原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真正要修行的在家居士们,你们夫妻关系一定要和乐,否则,你如何面对群众呢?不论你在工厂上班,或者在那里服务,同事之间或因工作性质,每天都得面对许多所服务的群众,你要怎么去应付他们?唯一应付得体的,只有实行佛陀所说的中道法,即现有的生活,必须要如实。佛教重视中道,但中道并非疏忽现有的生活。夫妻生活一定要如如实实,不作假、不虚浮、不瞻前顾后才可以。
好了,闲话不要说太多了。我们再说夫妻之间的忍辱。忍受是很重要的,但各人有各人的性情习气,譬如说,我自己也有习气,习气真的没那么好改。与人共事时,每一个人都要去了解对方的习气,我们要互相忍受对方的习气,若无法忍受,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就争得脸红脖子粗,这样结果得到什么呢?如果演变成双方痛苦难过或懊悔不已,这又何必呢?因此遇事多忍辱,多思惟是必要的。忍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前因地修行的项目之一,在成佛因地修行当中,忍辱波罗蜜很重要。依我的体会,修忍辱就是在积福,有忍辱的人,他就有福,没有忍辱的人,他就没有福。例如他在做善事,虽然他在利益别人,不经意中他不够忍辱,发了脾气,一把无明火就烧尽功德林,所以忍辱是很重要的。 但是要修忍辱一定要靠内观的培养才能扎根,如果不靠内观的培养,那忍辱随时会被无明火打垮。内观就是要行住坐卧时时刻刻悉明觉,明觉自己行住坐卧的身子当中,每一个举动在做什么?走路时,明觉身子在走路,只有身子在走路,没有一个我掺杂在里面;停下来或站着时,明觉停下来或站小的身体(还是没有我停下来或站着);坐着时,明觉坐的身子(只是坐的身体,没有我);躺着时,明觉身子躺着(只是身体躺的姿势,没有我躺着的观念),如此慢慢的训练,一天有明觉三分钟,然后扩展到五分钟,再扩展到一小时、二小时、半天…(除了睡熟了)。修行不须速成,也没有速成的方法,修行是如实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离开明觉的,一离开明觉就是无明了,一定要如实的经验,如实的体证,才算是老实的修行,你如果想走速成,有时候会跌得更严重!我们不要重蹈“欲速则不达”的覆辙,就像我当初还是在家居士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人同时在一起修,有的人说修行就是要如同坐飞机比较快速,我就说我的修行要像坐火车就好,他就问:为什么?我说:我一步一步走,因为修行不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成就的,是要有长远心的,就像我坐的火车,火车若没油,还是停在铁轨上;要是坐飞机没有油,掉下去就可能摔死了。所以说修行重在有长远心。知道方法,脚踏实地,老实一步一步走,内观,行住坐卧明觉,看你在做什么事情清清楚楚,有耐性,有毅力,起内观,点点滴滴,从短时间进展到长时间,这样才有办法。要忍辱你如果没有内观也没有办法,遇到事情发了无明之后才想到了,有的人是做事情发现不对以后却不会检讨,但有的人就能马上检讨,这种人,他内观的觉察力就强多了。“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过去的圣贤曾经说过这句话,大家不要怕念头起来,但是最怕你发现得太晚了,你如果发现晚了,你就被你的念头拖着转,这该归咎于自己不修内观的功夫。可见修习内观是何等的重要啊!夫妻之间,可以忍一时就风平浪静,退一步就海阔天空。
我们人大多数未见法,以为有一口气可争。所有的是是非非都是为了争一口气而引起。那口气又值多少钱?所以夫妻之间一定要互相了解,遇到事情互相容忍,互相让步,要是对方的火气很大时,不管自己是否有充分的理由都应该暂时让他(她),不要与他(她)辩论,一辩论,就会火上加油,干戈会愈来愈严重,造成双方理论不成变嗔恨,这是常有的事。如果真的非理论不可,一定要等到对方无明火熄灭的时候,找环境、找因缘以和平的口吻告诉他(她)说:我刚才是让你,你那样没道理,我只是让你,并不是我理由不充足,要让他(她)明白道理,可能到那时候,他可以慢慢接受也说不定。接受之后,他(她)还会想:这个太太(先生)真好,有忍辱,实在是因为要避免夫妻失和,所以才会忍辱自己的无理取闹。这时对方就会被你感动了,这就是以柔克刚的方法。以柔克刚是夫妻之间解除生活纠纷的一种法宝,除了夫妻和乐靠忍辱之外,可以说任何地方,忍辱都可以派上用场。例如:一个人受别人毁谤是常有的事,何况被骂只不过是给自己做检讨的一个机会罢了,人家骂我们,我们检讨看有道理没有?如果是有理的,他就是在教我,假如是无理的,那就随顺因缘吧!因为被骂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有所过犯,另一种自己没过犯,纯属误会。 若是有过犯就应该生起惭愧的心,惭愧就是忏悔,不对就应该趁此机会检讨改善,若是没错就把它当作一阵风,这样吹过去而已!因为对方所说的不实在,是没道理的,既然我不是如他所说的,所以他就不是在骂我了,何况人家要骂你,你要接收起来,才骂得到你,就像我打电话给你,你要拿起话筒来听,我才能把话传给你,假使电话铃响,你却不接,要怎么跟你说话呢?这道理又像耳朵的听神经,耳朵会听见声音的动静,这是自然的,纵便是聋子,仍能听到静的声音(无声),但听见归听见,声尘的生灭并不损于闻性。何况它们只是精神跟物质而已,根本不损于自己,与自己又有何干呢?天亲菩萨说过一句话,我感觉不错所以拿出来做比譬:他说骂有二种:一者是实,二者是虚,若是对方所说的是实在的,我们应该起忏悔、惭愧的心,若是对方所说的是虚伪的,那就跟我没关系,与我无关,有如声音,也如风,都不损于我,是故应该要忍。天亲菩萨所说的这句话,我觉得很好用,包括夫妻之间,或与任何人相处,对我们都很受用。一个家庭的夫妻生活,若能互相忍辱,家中就能和气,家庭若和气,自己就减少烦恼,对方也能够反省觉悟,不再为了小事就产生纠纷。
家庭夫妻生活和合快乐,这要从忍辱与柔和的讲话态度中培养出来,要能这样笑容满面,是从互相了解个性而建立的,并不是说你们夫妻不用忍辱,也不需互相了解个性,只知道每天吃饱向外求菩萨,求神仙,求符水,求人帮忙,求人加持,那么你夫妻感情就会好,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不切实际的。目前的社会中,就有很多从事这种行业的人,等着别人上勾去求他,然后藉机骗财骗色呢!你能不小心吗?记得我在前面说过:我们从哪里跌倒,就应该从哪里爬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在哪里失败,我们要脚踏实地从哪里重新建立,找走过的人,经验丰富的人,来教导我们,让我们有知识,知道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而已。当夫妻意见不合时,不从内观不互相去沟通,也不互相去了解,更不从自己的修养去改善,反而去相信别人可以赐给我们,给予我们什么?这岂不是“憨也憨输人家”!一个家庭要和合快乐,首先彼此应该知道该有的修养、该尽的责任,如果知道又能做到,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和乐了。
做丈夫的如何对待自己的太太呢?佛陀开示说:做丈夫的不许看不起自己的太太,以为太太是没有能力自营生活的人,以为太太都需靠丈夫赚钱来养她,否则,太太就无能为力了。现在的社会已经改变了,现在讲求男女平等,有的时候,太太赚的钱比先生赚的钱还多呢!这是因为各人的能力,各人的福报及各人经营方针不同有关系,所以要是太太在家里照料家务的,做先生的从外面赚钱回来,就不要唠叨。认为太太是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只会依靠丈夫吃饭而已,把太太当做一个寄生虫看待,这样是不对的,丈夫在外面遇到不如意的事却能忍辱,但一回到家中,却把那些怒气全部出在太太身上,找太太出气,这样是不公平的,因为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太太料理,那么我敢说是很难圆满的,何况科理家务是一件很复杂又是长时间的工作,你看,光是买菜、煮饭,还要照顾小孩,整理环境,这些都是每天的例行工作。很烦、很烦的,而且;这种事情是长期的工作,如果没有太太来治理家务的话;这个家庭是无法达到圆满的,这是真实的事情。当太太的,为了处理家务,照顾好家庭,使出门赚钱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也才能专心在事业上求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好太太科理家庭,那么你就无法在事业上得到发展。俗语有一句话:“丈夫事业有成就,后面一定有一个好的太太做助缘。”我们仔细观察,真的有这么回事,因为有一个大大做你的好助缘,你才能专注于事业而没有后顾之忧,这句话是真正的道理,假使一个男人他还要兼顾家务,另一方面又要在事业求发展,这就很难得到圆满的成就。家务是一件很繁重长期的工作,这不是普通人承当得起的,除非有相当的耐性,否则,脚底抹油(溜了),所以有时我说。女众的耐性比较够,你看她长期要来承担一个家中的事情,有时候看她生小孩,养育小孩,孩子小的时候,那样烦她,那样吵她,假如她没有相当耐性的话,就自己先气死了。所以要有相当耐性的太太,才能承担这种长期的家务工作,做丈夫的人应该要体谅太太长期的辛苦,绝对不可以看不起太太。
有时我们用现在的经济学来算一算,太太有的时候,赚的比先生还多!你看:托人照顾一个孩子一个月也要八千块,请人煮饭至少也要万把元,洗个衣服也要几千元,打扫个家里也要几千元……,算一算,你看!做一个太太应该比先生赚更多吧!所以不能看太太没有出去赚钱,先生就认为太太是寄生虫而看不起她。如果丈夫能够体会太太的辛苦,那么内心就会生起感恩的心,遇到一些意见不合,马上想到太太的好处,就能忍受下来,减少纠纷的发生了。假如时时刻刻看不起太太,只为一点小事情,因为不平衡,你就会激动,问题就会出来了。佛教的修行是重视熄灭自己的贪嗔痴,做为下手的目标,自己若是产生了贪、嗔、痴,就会影响别人也连带受苦,这是不争的事实。太太尚未信佛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劝导太太学佛,因为学佛可以使我们减少贪、嗔、痴,贪、嗔、痴,嗔恨如果没有了,脾气就如灯油干枯,脾气也就没了,修得好不好看你的柔软心,心愈柔软的人,当然是修得比较好,他遇到事情以后不会发脾气,还会转变他的心,产生一种慈悲、宽宏、柔和,那么这样就能使家庭幸福。
但是另外还有一类做丈夫的,他见太太出身贫贱而鄙视唾弃。做丈夫的人不想想看,很多富贵家庭出身的妇女,平时骄傲的性情积成的恶习,有时反而看不起自己的丈夫。这个意思就是说,既然夫妻结婚,有了这个好因缘,就不可以嫌弃这个太太过去出身是贫贱的,既然已经有因缘结婚了,过去不好的事就把它放弃,只要从此以后,改掉十习恶因,等于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重新做人,这样就是一个好人了。所以各人有各人的习性脾气,但是有的时候因无明故或受环境的影响会做错事,是在所难免,但是能从此改过,那就是一个好人。平常个人有个人的习气,所以个性不同,但却不可轻视贫贱人家的女子,她肯吃苦不怕辛劳,就是她的优点,何况她对家庭、丈夫都很有帮助,所以才被称为贤内助,因此对自己的太太不能存有丝毫鄙弃的意思。
有一类的丈夫,是嫌太太的容貌丑,但是奇怪,当初娶她时怎么不嫌她丑呢?娶老婆是两厢情愿的事,好坏要如何去比较?好坏又没有一个标准,容貌的好与坏,是在于个人的看法,没有一种标准的界限,各人的业力不同,善恶看法就不同,内心的心念不同,他的行为就不同,所以就显现各人不同的五官。所以实在不该嫌弃她,也别说我这个太太很丑,何况美分为体态的美,跟品德的美两种,也就是外在的美跟内在的美两项。当然内在跟外在都美是最好的,如果没有的话,最好是存有内在美,内在美比外在美还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往往只有外在美,反而容易出问题。外在很美、很清秀,可是没有内在美,内在的修养不好,所以她的操节不好,那么很容易出现家庭问题及社会问题。佛陀称女人的端正美丽是着重在心性的,也就是说她的内在。只有一个内在真正健全的人才是真正美,如果只是外表很漂亮,而内心不美,那是不足取的。
还有一种丈夫,嫌太太的性情不好,脑筋智慧太愚笨,比不上人家,跟不上别人的太太。其实愚笨也有愚笨的好处,况且愚笨与聪明又没有一定的界限,有的人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种聪明,有时候你没办法去适应。有人做智力测验,但他所做出的量表只是可以做为参考,根本不够标准,也不够客观的评定什么叫最聪明,什么叫做最愚笨。究竟什么样的太太才算是最聪明的呢?只要能守贞节,不染恶习,就是说没有坏习惯,譬如说:平时不打麻将,不抽烟,不喝酒,只做正事不做一些不应该的事,常常顾着家庭,不乱交一些恶友,行为不会不检点。有了这么多的优点,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不能说还要求什么聪明、愚笨的了。有人虽然外表看起来很聪明,可是所做的事都是违背道德良心,那么这种人是不聪明的。假使一个女人会守节,会顾家庭,会照顾孩子,会教育子女,会照顾丈夫,那么这就是真正聪明的女人。所以说一位太太能料理家务,教育子女,生活又勤俭,守贞节,又会照顾丈夫,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太太了。何况双方既然做了夫妻,就应该互相体让、互相体贴、互相怜悯、互相照顾。要怜悯太太照顾家庭长期的辛苦,丈夫看到能力稍为不足的太太时,要耐心的教导她、包容她。
佛陀在善生经里,有订下做丈夫怎么对待太太的五种条件:第一就是敬,相待以礼。不要认为,娶来了,是我的太太了,不必以礼相待,这是不行的。对太太要有恭敬的心。只对外人很恭敬,却对自己的太太不恭敬,这是不对的;第二不轻视。不要轻视自己的太太,也不要轻视太太的亲族,怎么说呢?轻视自己的太太,轻视太太的亲族穷,没学问,都是不可以的;第三是守贞节。就是夫妻感情不可向外发展,夫妻互相要信任,做丈夫的要有做丈夫的标准,不可出去外面胡作非为,这样才可以。丈夫一定要自己以身作则,才不会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如果把感情向外发展的话,让太太对先生的感情起怀疑,认为先生没有安份守己,先生有了外遇,那么请问这个家庭怎么和乐?这个家庭又怎么健全呢?它不但影响自己的家庭,又影响别人的家庭,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第四就是委以家内之全权。先生的事业经济,必须让太太清楚,就是说家中的事全权都要委托太太,让太太知道清楚,还会处理,包括我们的经济收入,包括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和太太沟通,不要太太走她自己的路,丈夫走丈夫自己的路,这样这个家庭就像双头马车了,两个人就没办法融合起来了,如果夫妻没办法融和起来,这个家庭又怎么能圆满呢?第五,与以衣服庄严。就是当先生应该有责任买一些比较庄严的衣服给太太穿,这佛陀说的很清楚,意思是你出去感觉这件衣服不错,太太穿这件衣服会很喜欢,就买一件回去送给你太太。你太太欢喜的东西,尽量买回去送她,别说钱她在管,她自己去买,那不同,那滋味不同,若是先生自动买给她的,那她心里感觉就不同。送太太东西,表示做丈夫对太太的体贴与关怀。
佛陀说当太太的也要有对待丈夫的五事:第一治事有秩序。做事要做得清清楚楚,别经常有头无尾,做太太的必须把家庭整理好,照顾得很好,对孩子认真教育好,但是教育子女实在没有一个规范,如何才是照顾好,最主要要尽责任,最重要要费心,要用心把责任做到,如果没用心,就代表没尽到责任。所以我们一定要多用心,太太的责任要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太太应该做的责任就必须要去做,不要推卸,不要给先生烦恼和挂碍;第二要侍奉丈夫。意思是说要会体贴丈夫,丈夫整天为了家庭经济,为了事业忙碌,为了服务社会忙碌,当然很辛苦,当他回来之后,做太太的应该要笑脸相迎,接待先生,太太不要以为在家里照顾孩子照顾得很辛苦,满肚子是火,一等先生回来,就大声的吼叫,这个家庭又怎么能和乐呢?先生一觉得家庭不温暖,他就会跑出去外面拈花惹草了,家庭若是温暖,他就懒得出去了,就算你叫他出去,他也不要,他会觉得这个家庭很温暖,太太很体贴,所以他就不会向外发展。做太太的应该笑脸相迎丈夫回来,不可看先生回来就愁眉苦脸,这样不行,这样就不好,不管自己丈夫今天有赚到钱或没赚到钱?他今天赚钱赚多少?有没有升官?都不要给先生脸色看,或者是对他泼冷水,或是给他漏气……等等,应该要安慰跟体贴丈夫,先生已经尽到责任了,做太太的就必须敬爱自己的丈夫,尊重自己的丈夫;第三,必须要守贞操。太太对丈夫要尽忠,不可违背丈夫,红杏出墙及行为不检等等的事情。夫妻之间没有任何的隔阂,才可以团结融和一体,夫妻如果有隔阂的话,那么这个家庭就不能融合一体了,若无法融合一体,又要怎么建立一个圆满的家庭呢?第四,就是说守护家财。做太太的要将家中的财务好好的运用,守护好,也就是说先生赚回来的钱,会节俭,又会计划用途,不可以自己偷偷拿去做不正当的事,否则,就违背了丈夫,因为纸包不住火,若让丈夫发现,家庭革命就起来了,所以用钱应该要清楚,要用得明白,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别乱用钱,钱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别用。我们以上有讲过了,千万不要太浪费,也不要吝啬,用在中道最好,如果没办法用在中道的话,那么你就没办法将家中的财务做得很圆满;第五就是遇事要精神不懈怠。做太太的在这个家里,除了好好照顾这个家庭之外,还要好好的侍奉自己的先生,最好遇到事情还能认真去处理,不要遇到事情以后,不认真去处理。太太还要常常赞美自己的丈夫,既然夫妻结婚就是有因缘,赞叹自己的先生,让自己的先生感受到这个社会虽然很大,但是要像自己的太太这么体贴,这么懂事真是少有,要给先生感觉这么和乐。太太有了这些认识,那么这个家庭会更加和乐,会更加幸福,丈夫会更加爱你这个太太。 以上所讲的就是佛陀开示夫妻的关系,先生要怎么对待太太,太太要怎么对待先生,由此可见,佛陀对在家居士家庭生活的建立、社会的和乐是多么的重视。希望各位能将佛陀所开示的道理尽力力行体证。祝福各位,家庭和乐,真正能活在快乐幸福的家庭生活当中,我们下集再见。感恩!
心地本含如来种,普雨滋润自然生,无漏真智若显现,清净菩提自然成。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五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吉祥如意!我们再来继续律篇。 一个家庭,夫妻的关系是非常重要,因为夫妻必须要共同建立家庭,所以在佛陀的时代,佛陀就时时启示说一对夫妻譬如“同命鸟”。就是说一只鸟同一个身体,但是两个头,叫做同命之鸟。那么要是这样想,就可以了解佛陀说家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在玉耶女经中,佛陀也有提出一个女人要怎样才能产生五种美德?第一就是做一个“母妇”,为人的太太者用像母亲疼爱儿女的心去爱自己的丈夫,也就像母亲在照顾孩子的心去照顾自己的丈夫,事事必须要体贴,像是为人的母亲非常忍辱。你们想看看,孩子这样吵妈妈,这样烦妈妈,可是妈妈她都不会发脾气,很有耐性的爱惜这个孩子。所以为人妻子,若是以疼惜子女的心来对待丈夫,那么这个家庭绝对非常的和乐,所以佛陀说做人的妻子,一定要具足像一个母妇,像是母亲照顾子女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先生。 第二做一位“妹妇”,用妹妹恭敬哥哥那样的态度来恭敬自己的丈夫,相礼相让。现在很多人还未结婚之前,彼此都互相恭敬,保持一个距离,等到结婚之后,就随兴了,一随兴之后,产生了时时刻刻的磨擦。我们人都要保持一个空间距离,才不会磨擦,太近的话,手都会打架,保持一个距离才比较不会打架,这是实际的事情。所以做人的太太若是可以对先生像妹妹敬重哥哥这样的态度,那么这个家庭一定相当的和乐。因为妹妹会尊重哥哥,做哥哥的也会疼惜妹妹,互相礼让。 第三做一位“臣妇”,“臣”也就是说像我们过去帝国时代,身为人臣者必须要陪伴君主。君就是皇帝,以臣子对待国王那种谨慎的态度来对待丈夫,不要跟自己的丈夫为了一点小事来争高争下,争长争短,这种都没好处。人最好是争真理,千万不要为了不应该的事情互相来争斗磨擦,夫妻之间千万不要开玩笑过份,有的人开玩笑过份,稍动一下就要离婚,我看你讨厌,我最讨厌你啦!实际上心里不是这样想,但是这个嘴巴就是爱讲话,虽然表面没事情,但是一个人耳朵听进去之后,他还没达到这个境界,不晓得耳朵听进去只是精神跟物质而已,他有一个我,产生了一种嗔恨的心,这嗔恨心里面有一种报复的心态很强。一个人见面的动机很重要,见面的动机如果内心上坏印象,一点小事,他就会想到坏的地方,要是好印象,坏事情他也会想到好的事情去,这是很重要的事。所以夫妻当中千万不要为了一点小事情,就随兴,争高争低,争长争短,惹出不应该的后遗症,因为他有报复的嗔恨心,如果遇到事情之后,他就会藉机会报复,那么这个家庭就产生纠纷,夫妻就磨擦,磨擦之后就影响整个家庭了。 第四做一位“婢妇”。婢妇就是说像侍女,侍女就是婢女。以婢女恭敬主人那样的服务,那样的尊重,那样的接待自己的丈夫,维护丈夫的尊严。一个人平常他的面子都很大,所以有时候先生和太太一起出门的时候,在朋友当中,或者是大众场合,做太太的人要觉察,语言方面对先生的尊重、爱敬等等,我们都一定要做到、注意到,不要太大意,太过大意的话就产生后遗症,往往在前面觉得没什么,说不定事情发生之后,先生记恨在心,记在心里。那么先生记在心里以后,慢慢遇到事情之后他就会有报复的心态,所以一定要像为人婢女一样的尊敬主人,侍奉主人,一心对待自己的丈夫,维护丈夫的尊严。 第五做一位夫妇,也就是说像一对夫妻,彼此相敬相爱,患难与共。遇到困难的时候,夫妻彼此都不要放弃,遇到了艰难,我们一定要冷静,要更加和合,共同讨论来突破这个困难。不要遇到困难之后,譬如说:先生事业失败(人在这个世间有成功跟失败,失败其实可以让我们得到经验,所以失败是难免的事情,不要认为在失败之后,我们心情就不好),然后做太太的就离家出走,放弃这个家庭,置家庭于不顾,这样我们就不能遇到困难共同来解决。既然一个家庭是互相结合起来的,夫妻共同结合的,不要因一点小事就怕艰苫、怕波折,就远离先生,那么这样就不行。先生有困难,太太一定要患难与共,太太有困难,先生要患难与共,家庭有困难,事业有困难,一定要冷静同心合力去突破。
社会很多都为了一点小事,先生本来事业做得很好,等到有一天事业失败了,或者是一时走错路,事业走下坡,太太就离家出走了。常听到人家这样说,这样不好,夫妻有因缘才会来结合,既然有因缘来结合,遇到事情一定要相护相依,福祸相依,遇到困难合力来突破。生意成功的话有福同享,有难就来同当,这才是真正佛陀教我们的。这样夫妻才能真正永久。夫妻是共命鸟,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千万不可为了小事情家中不和乐,家中不和乐不只是夫妻的事情而已,简单说人与人之间就都需要互相,何况说来做一对夫妻呢? 夫妻每天要一起生活,一起建立家庭,一起教育家庭,这是一个相当密切的关系,密切到什么样子呢?就像人有身体就有眼睛,不可以有身体没有眼睛,否则就没办法看前面目标,走路就危险了,所以夫妻的关系很重要,因此佛陀才开示,夫妻就像是一对共命之鸟,一个身体两个头的共命之鸟。夫妻如果可以和乐,生活过得就轻安,我们如果过得快乐的时候,家中不染,我们心中才能安住,才能往向上、向善、向解脱的路去走。在佛经里面时常看到佛陀将夫妻譬喻成共命鸟,实在比喻得很圆满,很贴切。夫妻如果不和,如同一个身体两个头,方向不同,那么家庭就痛苦,这个家庭就产生祸端,产生痛苦,产生磨擦。简单说人来世间就已经有很多苦了,何苦还互相争斗呢? 内心的痛苦是超越身体痛苦的,如果是工作上的疲劳痛苦,躺着睡一下,休息一下,有充足的时间让我们休息,那么我们身体的疲劳就会好起来。要是心里的痛苦呢?那真正坐不住,吃不下,对世间的任何一切都不会产生兴趣,甚至没有坚定意志的人,他就走上自杀这条路。自杀实在很不应该,父母生育我们,社会教育我们,社会的人付出很多,才可以培养我们社会的经验、学问跟佛法出世断除烦恼的智慧,那么我们还没用这个色身来为社会服务,哇!你就将它怎样?将它糟塌掉了(自杀)。要自杀不如我们来尽心服务社会、回馈社会,这样不是比自杀还好吗?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很多人看不开就想要自杀。再艰苦也都会过去,不会说今天艰苦,时间就留下不会过了,在我的感觉,无论再怎么难过,时间都在过,不论较快活、较快乐,时间也都在过,所以我们不要遇到波折,不要认为环境影响了我们的心,也不要认为社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看到社会的现状内心不平衡。我们就消极,走逃避的路,这种都不行,这种都是没办法承担的人。 过去在印度的时候,有一种鸟,它有一个身体,但是有两个头。我们现在社会,生出来的小孩,也有两个连在一起的,我们报上都曾经看过,再经过我们发达的医学来进行分割。在过去几年前,有一个“忠仁跟忠义”那件事情,出生后身体连在一起而来分割,现在都已经在读书,而且读得很棒了,以后他们也能回馈社会,来为社会服务。你想想看。他们有坚定的意志,且将波折一一突破,所以不要遇到一点小事就消极,人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做人才会成功,做人才有价值。因为它两个头连在身上,所以这两个头一定要相应互相体贴、互相协调、互相了解、意志相同,相亲相爱,否则一个要往东,一个要往西,这样你想想看,这只鸟从早到晚吵架就好了,醒来一个要往东,一个要往西,意见不合,那么两个磨擦的痛苦,影响到这个身体。
夫妻之间也一样,一个要往东,一个要往西,理念不合就影响这个家庭的发展。假如先生跟太太的理念不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冷静来研究,冷静来思考,了解是先生的理念较对,还是太太的理念较对,这样才能互相沟通,理念一致,按照这个理念来走。若是两个人的理念不同,又同一个身体,天天就你争我夺,这实在很可怜,那么麻烦就大了。一个家庭,先生走一路,太太走一路,理想不同,这个家庭不能说很幸福,他的事业也不能说很成功。夫妻就像这种一个身体两个头的共命鸟,除了要相爱相亲之外,还须彼此了解,彼此原谅,互相协调、互相体让、有事共同来处理,福祸相依,如事业的成就,家中的快乐同享,遇到了波折,事业波折,一定要共同来突破。以上曾经说过,不要遇到一点小事就来离开,更加伤害这个家庭,伤害彼此。 来世间未成佛道,我们要广结善缘,我们要有理性、有智慧,千万不要再结恶因。因为人来世间未到究竟涅槃解脱之时,这期的生命会感招来世,这期生命所做的会感招来世,这是因果的问题,千万一定要建立。若是没有建立因果,这个社会就会乱了,家庭就不会和乐了,所以若是大家可以共患难,互相和乐,家庭才会安乐,才可以维持一生。譬如说家庭夫妻不和合,就像两个头一个身体的共命鸟,一个向善、一个向恶,两个的理念不同,一个想要飞东,一个想要飞西,就时常产生斗争,也如同一辆马车,无论是两匹马也好,四匹马也好,如果马一致向前拖,这辆马车就可以载重。假如马两匹分两个方向或四匹分做四个方向,马匹的方向不同,那么这些马非但不能拖运载重,彼此的体力更互相耗尽,而这辆马车也仍然不能前进,一个要拉东,一个要拉西,结果受苦也是马本身,那辆马车本身没有影响。 但是一个家庭夫妻如果不能意志相同,反而影响这个家庭,家庭当中上有父母,下有子女,都受到夫妻的意见不合而影响,情绪不好又影响社会,所以社会跟家庭有相当关系,一个家庭如果建立圆满,走入社会就会圆满,这是很重要的。 像现在社会离婚的机率很高,也曾经听过离婚最速件的,结婚一个礼拜之后就离婚的也有,每天都有太多人在离婚,那夫妻不合,离婚后困难痛苦的就是什么呢?就是那些无辜的子女,和无辜的父母,跟无辜的兄弟亲戚,虽然你们赌一时之气来离婚,但赌一时之气离婚之后遗症呢?留下来的呢?不是离婚就算了,我们拥有自己生下来子女的关系,父母亲为了我们的离婚心情痛苦烦恼,那么我们要怎么孝顺父母呢?双方的家庭父母烦恼,我们的亲戚朋友,左右邻居……等等,为了这件事情产生困扰,他们的烦恼是我们引起的。我们的慈悲在哪里呢?所以夫妻一定要像共命之鸟,互相意志相同,千万不要像马车一个拖东,一个拖西,这样影响了家庭的大小成员,影响他们的情绪就会影响社会环境情绪。所以我们结婚之前一定要慎思、慎思,了解彼此理念是否相同?以后共同建立家庭会圆满吗?以后结婚了我们就不要嫌不好了。 结婚后一定要互相包涵,互相忍辱,俗话说:懦弱的马也有一步踢。无论再怎么差,也能互相照顾,互有优点。我们要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世间每一样东西都可以让我们使用,看你用什么角度来做。譬如说有一种毒,这种毒我们吃下去会死,譬如说DDT,现在听说DDT不能喷,很毒,DDT我们人吃会死,但是可以帮忙我们人杀一些害虫。东西好坏是由我们如何转用的,如何将它转化、如何调配的。所以既然结婚之后,我们一定要和乐,共命之鸟如果可以和乐,那共命之鸟也可以活得很快乐啊!自在啊!假使说有一只鸟两个头,甲乙不和,那产生出来的后遗症也就很多、很多了。
我们再来讲一只鸟甲乙不合的故事。有一只鸟它有一个身体两个头,这头我们将它分为甲乙,但是甲乙本身就不合,有一天,这个甲在睡觉的时候,这个乙就看见旁边有好吃的东西;这时它没有等甲醒来时才吃,它就自私,就想说趁甲在睡觉的时候,才不会跟我抢东西吃,趁这个机会它就自己享受,自己吃了,那么吃了以后,因为它虽然头不同,但是身体相同,东西吃了,肚子会饱饱,这个甲睡醒的时候,就说,唉!我在睡觉,没有吃东西我的肚子怎么会饱饱呢?咦?喔!它就马上知道既然在睡觉没吃东西,为什么肚子会饱饱呢?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甲在睡觉时乙偷吃,那么内心就不高兴,不高兴就抗争、抱怨。于是,甲就跟乙说:“你啊!趁着我在睡觉的时候,你偷吃什么东西?我们是同一个身体两个头而已,为什么有好吃的东西,你不等我醒了再吃呢?你就是自私嘛!”意见不合就冲突起来了,两个头意见不合,甲说一句,乙说一句,结果就吵了起来,彼此都互相折损,互相刺激,都没有得到好处。 事情过去了,虽然表面上过去了,其实没有过去,怎么没有过去呢?当然这个甲就会记恨,记恨这个乙自私,吃东西没等我醒了再吃,甲就记恨,这个嗔恨记存起来之后,事情过了好几天,这个甲就逮到一个好机会,什么好机会呢?因为它们栖息在一个地方,那时刚好乙在睡觉。乙在睡觉的时候,甲就想说:“今天报复的时间到了,这个地方旁边刚好有一种毒草,我就来吃这个毒草,吃一吃等你爬起来让你肚子痛,让你痛苦。”于是这甲就开始吃毒草,甲吃完毒草后,乙醒来觉得肚子怎么怪怪的很难耐,没多久的时间就开始呻吟了,怎么呻吟呢?痛苦啊!这个甲看见乙在呻吟,就说:“你今天吃到苦头了吧!我报复到了。”才刚说完,那剧毒也发作起来,因为是两个头同一个身体,甲也觉得剧毒攻心,非常的痛苦,因为甲的身体跟乙是共同的。忍不住!甲和乙都在那里挣扎,痛苦呻吟没多久,一个身体中毒两个头都死亡了。由于这个甲的嗔恨心念头一起,做了如此的报复,却没想到虽然两个头,但却是同一个身体,这毒草吃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连自己也要损伤啊!有时夫妻在吵架也没有考虑到那么多,只恨不得说你快点去死而已,恨不得说你快点有恶运让我看,这样嗔恨报复的心实在很恐怖。所以佛陀跟我们讲,修行就是要对治嗔恨心,我们如果能将嗔恨熄灭,社会就安和利乐,否则,这嗔恨就如无明火会烧功德林,这嗔恨心很恐怖,夫妻之间先生没考虑到太太,太太没有考虑到先生,互相残杀,结果就像这只共命鸟。 如果不按照佛陀所说的夫妻相处之道,互相来结合,来经营这个家庭,来建立这个家庭,那么家庭要怎么安和乐利呢?有一些家庭,也像是这只意见不合的共命鸟,当时还没结婚的时候,你爱我、我爱你的,爱得要死,结婚没多久,大家吵得要死。何必呢?这样何必?双方都痛苦。为了一点小事就互相报复,希望看见对方痛苦才会高兴,结果下场呢?害别人也害自己,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毁人自毁啊!
既然夫妻是共命鸟应该相爱相敬,互相扶助,千万不可互相勾心斗角,否则这个家庭就不能圆满,就不能和乐了。彼此心中的痛苦,就是因为不能互相了解,勾心斗角,起了一个怨恨嫉妒报复的心,不让别人占便宜,其实我们让别人占便宜,实际上是没有让别人占到便宜。而我们去占人家便宜,实际上却是我们吃亏。怎么讲呢?有因果关系,总是有还他人的时候。被人占便宜,若不是我们欠人家的,总有一天他会还给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这种心态去对待,不然在这世上生活,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人心在变,不能挂无事牌的。 佛陀也曾遭遇很大的波折!什么波折呢?我们以最简单的来说,当时佛陀离家出走为了要悟正法出家修行,遇到很多波折,修苦行,找不到门路,甚至断食,还险些被水冲走,身旁五个比丘误会离开,然后弘法的时候,受到外道婆罗门及其他宗教的种种的排斥、毁谤等等。毁谤之外还想尽办法要害死他,包括提婆达多用酒把象灌醉,要踏死佛陀,甚至在山顶上推石头想将佛压死,结果压到佛陀的脚,脚流血,波折很多喔!别以为成佛之后都没有事情,都一样的,最后年纪大了以后,佛陀唯一的孩子罗罗,也比佛陀早死,佛陀左右手的弟子,也就是目连和舍利弗,两个人都是佛陀的左右手,也都一一往生了。你想想看,佛陀本身有没有波折?有!佛陀的波折很多,但是佛陀他了解这个波折的原理,就是我们已经有自我产生了,所以他的心没有被波折痛苦影响,虽然外在波折很多,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安稳的、自在的。 我们修行的目标也就是这样,不是遇到事情就害怕!不用怕,事情总是会过去的,痛苦也会过去。所以夫妻当中一定要有爱,有慈悲的包容心,才可以得到爱,如果不用慈悲包容心,我们就不能得到别人相对的慈悲包容。就像我们的手往桌子上打,越用力打,你就越痛,你用小力就不会痛,何况说我们爱人家是应该,善待别人是应该的,不要勉强别人回报我们。若是活在世间,时时存有想让人回报的心,活得会很痛苦,我有经验过。该我们做的我们就去做,对人能付出多少就尽量付出多少,何况夫妻当中一定要有慈爱包容慈悲的心,这种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你如果用恨来对待,只有增长恨,简单说就是以爱对待别人,以慈悲喜舍对待别人,那么别人对我们就会增长慈悲、增长喜舍、增长爱我们,你用恨对待人家,最后只有增长恨,到头来自毁毁人。
我来说一个故事,就是琉璃王的事情,琉璃王的父亲当初想要娶一个释迦族的女子,由于琉璃王他父亲这个国家兵多将广,甚为强大。而净饭王就是释迦族,佛陀的父亲净饭王的领土比较小,虽然他的文化比较高,但是兵力却比较弱,如果以强势来讲,释迦族这边比较弱,琉璃王的父亲比较强。那么琉璃王的父亲希望娶一名释迦女子为妻,可是释迦族当时并不同意将释迦族女子嫁过去,一方面又怕对方攻打过来,于是里面一个大臣就出了一个主意说:没关系我来处理。他家刚好有一个奴婢,生得很可爱很清秀,看起来很像释迦族,那么他就为她沐浴装扮,坐上了一辆高贵的马车,就出发了,就说这是我们释迦族的贵族,送给琉璃王的父亲做老婆,以后就生了琉璃王。 琉璃王出生做太子的时候,琉璃王的父亲想说释迦族的文化素养比较高,当时在印度分很多国,释迦族的文化比较高,于是就将琉璃王送到释迦族学习,这个琉璃王小时候就很霸道,孩子时就当孩子王。有一天去一间类似现在图书馆、休闲中心的房舍,那地方刚盖好,希望邀请佛陀回去剪彩,庆祝一番,并且在那边讲法给释迦族人听。琉璃王当时就在外面和释迦族的孩子玩,看见了这地方觉得很漂亮,就进去,看见了一张椅子,这张椅子原本是要给佛陀坐的,那么他就自称王,爬到上面去坐,跟释迦族的孩子说,他是国王,跟底下的孩子发号施令。然后被释迦族的长老看见,很不高兴,心想说:你这个孩子又不是释迦族,而且那椅子又是要让佛陀讲经坐的。这个时候就从上面把他抓下来,骂他说:你不是释迦族的孩子,你是释迦族奴婢的孩子而已。当时还是孩子的琉璃王太子,被人羞辱、嘲讽、挨骂之后就记在心里。那时太子出门在外都有派人照顾,都有一位婆罗门,琉璃王做太子时嗔恨心很重,就跟旁边照顾他的人说:你帮我记着,将来我要是登基当王的时候,这件被污辱的事你要提醒我,别让我忘记,你要帮我记着。这嗔恨心琉璃王就把它放在心上。 等到太子慢慢长大,做了琉璃王的时候,那位婆罗门就提醒他当时被释迦族污辱的过程,哦!这个琉璃王的心禁不起别人每天讲,肚子一股怒气就上来,便一心一意想要报复,要去灭释迦族。嗔恨心一起,就带着他精锐的战士去讨伐释迦族。佛陀知道这件事,就带着所有的比丘在路上打坐,阻止军队的前进。琉璃王就问说:佛陀啊!树林里很清幽,树林也很宽阔,环境很好,为何带你的弟子在路边坐呢?佛陀知道琉璃王要去攻打释迦族,他说:“不忍心看见自己的释迦亲族被人残杀”等等。”于是跟琉璃王开示,琉璃王听了之后,就不敢过去,带领着他的兵马调头回去了,所以头一次阻止琉璃王残杀释迦族。然而这个琉璃王他并不是这样嗔恨就算了,都还记得!有一天又想说,佛陀离开这个附近,到别的地方去弘法,离得很远了,假使再赶来也没办法阻止这场战争了。于是又出兵去攻打释迦族,一到释迦族,破了城门开始大屠杀。 在大屠杀的过程中,有一位在家居士修得很好,这名居士叫做摩诃男。这个摩诃男怎么呢?在经典上常看见摩诃男跟佛陀请法。摩诃男也是一位释迦族,但是他是在家居士。他在社会上人际关系很好,事业做很大,所以很多人都对他很好,摩诃男看到释迦族被残杀的情形,内心产生了一种慈悲心,就跟琉璃王说:“看在我们的交情,看在你也是释迦族一分子的情面上,你能不能几分钟时间给我。”琉璃王说:“怎样?”“我跳到前面这水池里,等我浮上来的时候,你再残杀好不好,我实在很不忍心看你残杀释迦族无辜的老幼。”琉璃王就说:“哎呀!你跳到池里时间能多久呢?让你最会撑也两三分钟而已,允准你,达成你的心愿。”就下令暂停屠杀,摩诃男就噗通一声!跳了下去,跳到这池中,琉璃王就在上面等,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一直过去,咦!二十分钟过去,半小时了,怎么没有爬上来,就怀疑是不是下面有什么古怪,还是有什么特殊的逃走秘道?他的部下就噗通!跳下去看,上来说:“大王!这个摩诃男为了救释迦族免遭残杀,将他的头发绑在下面的石头上,已经自杀了。”琉璃王听了这话之后,他那种杀戮的心,残忍的心就这样柔和降了下来,于是就停止残杀释迦族。你想想看,嗔恨引发这么严重的伤亡,难怪过去人家说,无明火会烧尽功德林。
所以这个嗔恨影响夫妻,影响家庭,影响社会。社会很多都是因嗔恨报复的心,嫉妒的心,惹出很多的纠纷,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慈悲包容才可以得到对方的爱,如果用嗔恨,只有增长嗔恨而已,到最后就像释迦族被琉璃王残杀那样,不知杀死多少生灵,不知造多少恶业!所以夫妻和合,家庭美满,我们才能行善培福,夫妻家庭不能美满,每天都在那里烦恼,情绪不好,怎么有心去行善呢?怎么有心去修行呢?家庭和合才能行善培福,家庭如果不和合要行善培福是不可能。家庭夫妻不和合,无精打采,心事重重,每天都情绪不好,要怎么去利益别人?无法行善培福,怎么进一步的去修行,离苦得乐,灭生老病死的大苦集呢?何况佛法又是甚深的教理! 社会上的宗教全都是好的,除非他是骗人的,除非他是邪教义的,除非他是不修心的,否则宗教都是好的。我们不能在宗教当中互相排斥,唉呀!基督教不好,天主教不好,其他教不好,不可说其他宗教的是非,因为各个宗教能够生存,当然有它的优点。信仰任何宗教的人,都有他与该宗教的因缘,我们不要去勉强别人一定要信什么教,我们也不要排斥别的宗教,宗教与宗教互相排斥就不算宗教了,因为宗教各具其宗旨教义,每一个宗教有它的宗旨,有它的教义。宗教推广它的宗旨教义来利益社会、来净化人心,佛教也推广它的教义净化人心。宗教各以自己的宗旨、教义来净化人心,所以都是好的。除非是邪教。什么是邪教呢?没宗没旨,包括都劝人作坏危害社会,这种宗教除外。 各人有各人的宗教目标和理想,我们不能勉强别人不要去讲,也不能左右别人一定要这样讲,也无法左右别人要怎么做。各人有各人的业力,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各人有各人的目标,随顺他的理想目标去进修他的兴趣,这是因缘的问题。所以不仅是夫妻,还包括社会、包括宗教等等,都应该要这么做,否则随时都在你争我斗,哪有心情去静思,思惟真正缘起缘灭甚深的教义呢?这不可能!所以从家庭的和乐演变到社会,就像是一串念珠一样,一粒接一粒,都有连带关系,小到大,大到小,像一串念珠,一粒接一粒串在一起挂在手上,你如果掉了一粒,断了,全都掉光了,所以不要轻忽一个家庭,小小一个家庭就足以引起社会的问题,这是事实呀! 所以夫妻要圆满,时时刻刻一定要相敬,内心如果还没到境界,当起了一个嗔恨心的时候,马上我们要提醒自己,用慈悲来对治嗔恨,如果没办法就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学他的慈悲,来化解我们的嗔恨。因为大家都知道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若我们没办法达到内观的境界,那就来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可以净化我们的嗔恨心,那么我们就能家庭和乐、社会和乐、世界和乐,大家就很自在很快乐。人间净土就生出来了,然后再更加精进向上追求缘起甚深的教义,断灭生老病死的大苦集。
我们再来看佛陀对师徒之间相处的说法如何?佛陀教我们说:为人师者和徒弟,像老师和学生,到底要如何才能达到圆满,达到理想。做人徒弟,或做人学生者必须要以五事对待师长。佛陀说:徒弟应以五项来对待师长,也就等于说学生要对待老师依五项: 第一、在师长前必须起立: 也就是说我们当学生的,看到老师在那里我们要起立,老师没坐我们不可坐,看到老师来要站起来,看到师父来我们要站起来,老师叫学生坐,学生才可以坐,师父如果来,我们为人弟子要站起来,这是一个礼貌,如果有客人来,我们也站起来这也是一种礼貌。我们尊敬别人,别人就尊敬我们,我们对人有礼貌,别人就对我们有礼貌,所以佛陀说的并不仅限于师徒关系,应包括人与人,你对我谦虚礼让,我当然就对你谦虚礼让,互相谦虚礼让,那么这个社会处处就和乐,处处就能互相关爱了嘛! 第二、亲近侍奉: 就是为人学生有因缘机会一定要亲近师长为他服务,奉侍师长是做弟子的责任。人说世间的第一福一定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这在十六观经里有说,如此这样就是人间第一福。福是靠自己培养来的,不是去求来的,也不是用钱买来的,是靠自己培养起来的,真正的培养是没有离开心,做一切事情都没有离开身,所以奉侍师长是做弟子的责任。 第三、若闻思语: 就是说师父在开示的时候,做弟子的一定要专注听师父开示,思惟师父开示的意思是什么,不要师父在开示,做弟子的一句来、一句去,没礼貌,不了解师父所讲的意思是什么,就跟师父争辩,做弟子的一定要了解,等师父开示完后有疑问才举手发问,师父再解释。不要人家在讲话,你从中间就插话进去,这也是我的一个毛病,十多年前认为别人在讲话,我们静静的听,等到他说完我们再讲,可是毛病是有时候人家讲到一半,觉得没道理,我就插话下去,他还没讲完,我就从中插话,这就是我自己的修养不够。我们内观要觉察,当学生的,老师在教我们,我们要注意听,专心听。听听看老师在教我们什么?专心听完后,如果有疑问才跟老师发问,千万不要“近庙忌神”。认为我们隔壁那间庙不兴,要跑到很远去拜拜才会兴旺,现在社会上师徒的关系往往会这样,相处一久就觉得这位师父没什么,“近庙忌神”,这个老师教我们一久,就觉得这老师没什么,其实他不了解。佛陀在长老偈有讲:不管他是做你的老师还是师父,至少他的经验比你丰富,不然他走的路也比你远,可以用他的经验来让我们做参考,是不是这样?何况说你用互相的角度。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弱点,世间绝对没有十全十美的,除非说学到跟佛陀一样,在因地修行当中,都还有习性,何况说阿罗汉也还有习性,只是阿罗汉他的习性是善的,不是恶的习性而已,所以我们听师父在开示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千万不可有散乱的心,不可没礼貌。 第四、尊重师长,对于师长要有感恩的心: 如果对自己的师长没办法感恩,对自己的老师没办法感恩,对长辈没办法感恩,那么这样要怎么面对社会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感恩、惜缘、惜福,时时刻刻尊重师长。 第五、凡所教诲,悉皆持: 也就是说老师教我们的,或是师长开示所教我们的,必须要记住。谨慎思惟老师在讲什么,了解他的意思,还要依师长的教导去奉行,依师长的教导去做、去经验,有疑问再去请教师长,那么这样我们才会进步,不可自己我慢自高。看轻师长,看轻老师。 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弟子必须应该要对老师、对师长行五件事。今天时间又到了,祝福各位身心安乐,吉祥如意。感恩!再见!
入道发心为首务,修行急务立愿先,忘失菩提修善法,依然还在轮回中。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六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我们又见面了。 我们前集讲到弟子对师长行五事,现在我们来讲师长也应该要以五事慈爱弟子,就是佛陀说弟子应以五事对师长,师长也要以五事对弟子。什么五事呢?
第一、善能调伏: 这善能调伏说起来简单,其实并不那么简单。要调伏,必须为人师长者了解弟子的根器,要了解弟子的根器必须观察,观察弟子他的根器到底是属于什么?适时的给予辅导与教育。就这一项我就觉得很难了,怎么很难呢?弟子若很多,要怎么去辅导、教育?除非具备佛陀那种智慧和观察力,了解这个徒弟是属什么根器,用慈悲喜舍来辅导这个徒弟,让他做什么,成就什么,不然怎么去调伏呢?调伏就是:第一、能调整他的习性。第二、教他能降伏自己的内心。若是如此他就能成就,否则就无法成就。第三、使已忆持者,更能忆持。也就是说师长教育弟子,应该奉行的事情,引导弟子让他在教育方面、修行方面,都有所进步。能令自己的弟子已生的恶念,慢慢将它调伏,加以消灭。未生之恶念,让它不生。已生之善念,让它能增长。未生之善念,令它速生。对于修行道业、教育,要教他时时刻刻忆持不忘,要教导一个人,其实只能将理论给他,引导他时时刻刻鞭策自己而已。不然,我觉得要征, 服一个人,就必须先征服他的心,若无法征服他的心,那征服的只不过是一个外形上的相,外形这个肉体,并不能令他信服,主要是用教义引导他,教育他待人处事之道,但也必须他具备那样的根器,于适当的因缘助长他,那他才能成就,否则光是教他断恶,他岂能断恶?叫他修善,他就会修善吗?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为人师长要教育一个弟子,教育一个学生,其实说起来没那么容易。既然我们已身为人师了,也应该要尽力,尽我们的力量,以我们自己能做到的去尽力,不然我们希望别人听我们的话,希望别人按照这样去做,那我们内心就产生一种痛苦,怎么说呢?你教他这样做,他不照这样去做,我们教他说这不能做,可是他没办法,他要去做,这样我们也会产生痛苦。我们必须了解,我们无法阻止别人说话,无法阻止别人想什么,也无法阻止别人的行为,简单说就是这样。因为各有各的业力,各有各的行为,为人师父者只能引导、教育而已。要听或不听,我们也没办法,我们无法左右一个人的心,有时候自己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心,要如何去左右别人的心呢?这心念的问题其实是靠自己内观察觉的力量去改变,第三者是无法左右的。 第三、其所闻一切学业,悉皆传授: 就是说为人师长者,所懂的、所学的一定尽可能教育弟子,应该尽自己所学,我们自己学多少,就该教他多少。所以如果说,有一个弟子要去拜师,必须亲近一段时间,了解这个师父的教义,他的行为,他的作为是不是合乎自己的意思,因为佛教重视六和敬,也就是说他的教义是否契机?他的教义是否有正见?他所做的行为与我们所要学的,是否理想相应?若是有,那么一定要亲近他,若是没有,亲近他以后就会惹出是非和纠纷。导致演变成师徒伤了感情反而不好,简单说:我们都劝人和乐,自己却无法和乐呢?那要如何去劝别人和乐,怎么去以身作则呢?所以在我本人的体会和了解,只有征服自己的心,以我们所了解的去教他,并不一定他就能接纳,各人都有很重的主观意识,但最主要的是,我们已身为人师,就应该尽力,将自己所学、所了解的,像瓶子装水般要倒尽,将自己所懂的尽量教他,丝毫不保留。别像过去的人,像我们中国的医术,或中国的武术,过去听说真的很有一套,可是由于自私心作祟,所以教导学徒、弟子,都唯恐学徒胜过自己,所以就将重要的部份减一点、保留一些,动机就是防止日后徒弟对他怎样时,还不致输给徒弟,这样的心态。所以一个保留一项,二个保留两项,十个就少了十项了,日子久了就失传了。学佛就不是这样,在教育方面就是不同,一定要尽自己所了解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徒弟,尽量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比我们还行,徒弟比我们还行,这对我们相当有好处,我们可以不必为他烦恼,不用再为他教育,反过来,说不定他还能教我们,不然的话怎么说是:“师度徒,徒度师。”互相教学、教学,教他兼学习,我们教他,再从他的优点当中学回来;这样我觉得很理想,不要说怕徒弟比我们还行,徒弟比我们行,我们可以减轻这个责任负担,又有办法再去教化别人,这不是更好吗?我们的心若经常自己想说,徒弟要永远比自己还差,那我们的心会很痛苦,那这个徒弟亲近你也无法进步。所以,了解的就该尽量去教他。世间并无所谓能自私占有的东西,你懂的东西不教给别人,等你死去也消失了。所以,你教他,让他了解,他又去传授别人,这样就没有断,细水就长流。你如果没教他,自私将你所了解的隐藏起来,等到有一天我们死去之后,你所了解的等于无用,无作用了,东西是要用的,无作用的东西,就没有价值性了。就像佛陀他悟道,这人性的佛法、人性的佛教,也必须对我们人间有所助益才有价值,佛陀悟的道若无价值,那我们学它做什么呢?它的价值性是什么?就是在现有人生当中,将我们不正确的观念转为正确的观念,时时刻刻内观来改善我们的行为,就因为这么好才延续了二千多年至今。佛法是不会出问题的,若有任何的问题,乃是由于人的因素,并非佛法本身。所以身为师长者,教导弟子、教育学生一定要尽力,将自己所了解的,尽量去教他,希望他比我们还行、比我们更懂。 第四、指示良友: 因为自己的徒弟和学生,最初他对社会、世间的阅历不够丰富,所以他无法明确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什么是究竟?什么是不究竟?哪一个是良友,可亲近否?哪一个是善知识,可亲近与否?为人师长者应该有责任,引导弟子亲近善知识,因为初学的弟子他不懂,到底什么是正见?什么是不正见?什么叫邪见?完全无法判别。若是他能自行判别,那他就能自依止了。自己能够自皈依,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不必再经由别人教他,引导他,他自己就能依教义明白去行持了,所以我们做师父、做老师的应该要引导他,让他亲近正当的善知识,在善知识处习得正见,习得对修行有帮助,对社会有帮助的正确观念。 第五、于各地所而保护之: 就是说:自己的弟子假如为了弘法的需要,或他为了修行上的需要,因为弟子的社会经验不足,不知社会上处处都是陷阱,为人师长及老师应该保护弟子,让他不因为无知而失足,堕入邪见抱憾终生。这是我们身为师长者对弟子应有的责任,师父是教弟子的慧命。师父两字,这“师”者应该教他出世的智慧,包括还应该教他世间求生经验,生活的方法。师长及老师的差别,应该必须各人在各人的岗位,尽力去教化弟子,出离生死的大苦集。“父”者,应该对弟子身命的生活有责任,等于是说:一个出家师父要收徒弟,必先具足让徒弟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生活无后顾之忧,他才能专心来研究佛法,等他自己实践亲证过了之后,再专心来回馈社会。就是说:你虽然初出家,仍必须要找一个地方专注修行,了解教义力行精进。不能永远躲在山上,一定要来净化社会,而要净化社会必须先净化自己的内心,将自己净化的滋味,了解的经验教予别人,让别人也能按照这个方法净化自己,出离大苦集。如同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照顾、保护我们,保护我们长大之后,送去学校受教育,从小学、中学等等……,这一段时间不勉强你去做事,只希望你专心完成学业,等学业完成之后,以你自己专长来服务社会、回馈社会,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所学的就是要用,学以致用就是利己利人,所学的不用,学它何用呢? 所以师父者,师者,应该教育他出世的智慧。父者,应该要有责任,让他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才能专心研究佛法,对弟子有身命与慧命的责任,简单说就是这样。若是师徒能依佛陀的开示相处,那么生活在一起就永远安稳无患了。若不能如此,致使师徒之间发生磨擦,结下恶因,往后会产生许多纠纷,慢慢的内心起了嗔恨心,而演变影响了整个社会,这都有相续不断的因缘关系存在,很重要。虽然看起来很单纯,但以整体来看却是如佛陀所说的“因缘的问题”,因缘相续,相依互存的相续,若是善的就善,若是坏的就坏。有时往往简单的一个小小起点,就演变成影响了整个社会,我们不能说这没关系。
现在来说佛陀开示朋友间之关系。朋友之间须以五事相对待。佛陀无论在对任何居士的开示过程当中,对每一个角度,每一个细节,都观照的相当清楚。佛教是人间佛教,人性化的佛教,所以佛陀针对的就是,现在我们的生活,若是我们所修的方法,于现处生活用不上的话,对我们一点帮助也没有,对我们没帮助,那我们学这佛法就无作用了嘛!佛教是人性化的佛教,所以他对任何的观察都很清楚,教化的很明白,他说朋友之间: 第一、应该要布施: 朋友之间经济许可者,应该要互相帮助。对于佛法,因缘成熟者应该热心的引导。就是说:朋友与朋友之间,我们修得比较好,过去的因种的比较好;这世又有努力的经营,所以获得较好的经济,身为朋友,我们有责任帮助经济较差的朋友,甚至不单是朋友而已,还应该帮助社会,做利益社会的工作等等,都是布施。布施应当出自内心,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行布施,重点是让你舍离你的贪。所以朋友与朋友之间的经济交往,应该要能互相。除了经济交往之外,有二种布施:一种布施是金钱,一种布施是智慧。智慧是指他的经验。在佛教当中叫做出世的缘起教义佛法。等你的朋友因缘成熟,可以接受佛法时,那么我们应该热心引导他、教育他,让他能够接受。所以佛法说布施分二种,一种是财的布施,一种就是智慧、经验的布施。这是朋友与朋友之间,必须要做到的。 第二、佛陀说朋友之间一定要以爱语: 朋友之间,必须常以爱语来勉励和赞叹,也就是说:朋友与朋友之间要经常互相赞叹、互相勉励,只要是出自于你口中的赞叹跟勉励,对他的精进与毅力都会有所帮助的,而且你也不会损失什么。如同一部车,车子没油,需要油时,你将它加上油,这车子就有冲力。所以这赞叹与勉励是很重要的。何况说我们赞叹别人,勉励别人,也能令别人对你结个善因。隔壁邻居也好,社会人与人之间也好,不一定是朋友,只要我们时常的互相勉励和赞叹,那社会就不同了,就会往大家和乐、忍辱、慈悲去发展了。所以,朋友与朋友之间,一定要具足互相勉励和赞叹。 第三、力行: 朋友之间应该多为对方设想,在需要我们实际去行为时,假如做得到应该去行为,不管是出钱出力,需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实际的行动去帮助他,不要光是说一大堆理论,在实际需要时,你又不去帮助他,佛陀说这是必须要去力行的,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只要我们做得到的,就应该去力行帮助别人。简单说,其实帮助别人也等于帮助自己,因为不管你用什么角度去帮忙别人,总是出自于你的内心做该做的事情。很多人做任何事都想得所谓的功德,其实,我觉得不要做事就想得功德。那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怎么说呢?社会生活是共居的生活,不是独居的生活。比如说:我们自己怎么做衣服,我们自己怎么去播种,我们自己怎么去种菜,我们自己要怎么去盖房子?这些都是社会大众的力量来护持,是由结合大众的力量来相依相存,在相依相存当中才能够发展,我们才能过着安稳自由的生活。假使社会没有很多人的奉献,很多人的牺牲,我们怎能得到安乐呢?既然是这样,我们就该说:社会任何一个人,不论是士农工商等等,任何人都有他的优点,也就因为有他们的优点,有他们的牺牲,有他们的付出,我们才有办法享受这世间的生活,否则怎么享受呢?比如说:没有人盖房子,那我们要去住哪里呢?虽然你有钱,但是没人盖房子,你也是没地方住啊!是不是呢?穿啦!吃啦!等等……。除了身体物质之外,也有人教他佛法,也有人教世间的经验给我们,我们才有经验。 不管是世间的生活经验,或是出世间断除烦恼的经验。这都有着相当的联系关系,因为这个原理,所以我们才能生存在这娑婆世界,我们才能感觉很温暖,否则我们自己一个人,不能学那么多东西,自己一个人也不能做那么多事。所以最好做老师的人专门研究教义,教给别人;政治者,专门研究政治,让社会政治能够安稳等等;事情都专心,专才能做到精,不专就无法精,不精就无法圆满,所以在这当中,一定要互相以实际来帮助和感恩、惜缘与惜福。 第四、同事: 有好的事业,有好的佛法,我们必须与朋友共享。假使觉得现在需要做事业,哪一样比较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勉励跟共同交换意见,在事业方面我们比较有经验,朋友没经验,我们将经验教给他。在佛法当中,先修的人,先深入了解的人,教未修的人,较了解的人教不了解的人,这样可以互相依存,彼此互相精进,朋友的责任应该要这样,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间不能自私,也不能说有好的东西不共享,好的是说:在事业方面的成就,物质的追求,包括内心的追求,身心的享受,这才能真正让朋友之间,互相共享物质与精神的满足。 第五、不出恶声: 朋友失败时,或是朋友处于落魄之时,落魄是指他事业失败,或是在人事物上失败时,他的精神无法快乐,精神无法安住时,朋友间应该以语言安慰,包括鼓励他,千万不要用不妥当的语言对待他,让他觉得被落井下石。人掉到井底最需要的是一条求生的绳子或梯子或浮木让他暂时不往下沉,然后想办法救他,不要见别人落井又丢石头,落下井已够可怜了,你又丢石头下去。所以,社会应该别只是锦上添花,若能雪中送炭才能得到温暖。朋友若有需要时,我们一定要用爱语勉励他,千万不可用恶语、恶声对待他,这很重要。以我自己的经验,一个人若失去方针,需要别人时,只要一句安慰关心的话,内心当中就产生一种很知足的感觉,觉得有依靠,感到温馨、温暖。所以朋友与朋友之间,若能依照佛陀所说的这种作法,那社会就很温暖,朋友之间也很温暖,朋友间的甲对乙已经说五事了,但是乙也应该对甲产生五事,就是说彼此(甲与乙),朋友如此对待,我们也该如此对待朋友,这是佛陀他所说的。所以乙也应该对甲: 第一、保护不被诱惑: 朋友之间有责任,互相保护和提醒,照顾他不被社会恶事引诱,什么是恶事呢?赌、嫖、饮啦!或是贩毒、或是做危害社会的事情等等……。这些行为无利于自己和社会,不要让他被引诱,让恶牵着走。朋友之间必须有这样的责任,提醒他和保护他,提醒是说看他走错时,我们该提醒他说:哎哟!老朋友,这不能走,这走下去是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哦!是陷阱哦!如同拿火烧自己“引火自焚”一样哦!也就像夜晚点火,飞蛾扑火一样,自己“自投罗网”。所以我们有责任提醒朋友、及保护朋友,别让朋友掉落陷阱,也要保护朋友不被外道邪见引诱。什么叫做外道邪见呢?就是说:这种宗教的教义是骗人、拐人的,这种宗教教义简单说是违背道德行为的,对这种违背道德行为的,我们别让它引诱了,做朋友一定要互相,生活及心理二样,都要能互相照顾。 第二、已被引诱者,保护其财产: 眼见朋友已受影响,被污染了,已经染上毒瘾,屡经劝阻仍不能回头,发现他眼前不能马上自新,不能马上改正过来,有可能越陷越深,越深变成怎样呢?导致财产耗尽。站在朋友的立场上,必须设法保护朋友的财产,保护财产要做什么呢?不是要占为私有,也不是我们自私,不是。我们保护他的财产,是避免他影响家庭生活,也避免他财产耗尽。有朝一日朋友若改过自新时,没有本钱,没有生活的基础,他就没有重新建立家业,建立事业的机会。所以做朋友的能发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这么做,等到有一天,朋友能改过自新又要创业时,他才还有本钱,还有机会,这是佛陀所说的。 第三、为其恐怖时之依处: 也就是说在朋友最需要的时候,我们以朋友的立场,应该设法安慰他、帮忙他、照顾他,给朋友有一个依靠,甚至一句话、一个行动或一通电话,给他安慰和照顾,让他觉得很安慰,很温暖、很可靠,这是我们与朋友之间必须要做的 第四、于不幸时不离舍: 不幸是说:朋友遭遇事情不幸、事业不幸或生命不幸等等,不可眼见朋友的不幸而离开他,不予理会,这不行。既然是朋友,朋友有幸时当然我们沾他的光,不幸时应该全力去支持他。不要看见朋友不幸时,就远离他,看不起朋友,成就时,就捧的像什么似的,亲近的像什么似的。看他不幸时,反而远离、看不起他,那这就不是朋友了。这种朋友是什么朋友?这种朋友叫“虎朋友”,不是“好朋友”,若是真的好朋友,看见朋友落难,看见朋友失败,看见朋友有不幸的事情,我们都要全力去支持,全力去帮忙他,全力去照顾他,这样才对。若是看见朋友困难就远离,反过来还毁谤他、骂他,又说他的是非,说:“这应该的,这是天在报应。”等等的恶言恶语,这叫做“虎朋友”,这不是好朋友。 第五、尊重其子孙: 朋友虽然不幸走了,这不幸是说生命不幸终了,但朋友应该要尊重他的子孙,朋友已遭逢不幸了,我们以朋友的立场,来帮忙处理家产的问题,处理他的后事,但做一切事情都不可以自己的主观,自己的主见,应该尊重他的子孙,要如何和平互相帮助、互相和乐来处理这件事情,让大家都能够圆满。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自己的主观,一定要经过商议。必要时,应该要让他们都清楚整个过程是在做什么,以免让人误会,认为我们是要侵占,惹出一些纠纷。人在这个社会不可能没有朋友啊!人不能没有朋友,因为没有朋友会觉得很孤僻,我觉得朋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交朋友应该要小心谨慎,不要乱交朋友。人家说你二、三句好话,捧你一下,你就信以为真,不冷静判断,交朋友必须听其言、观其行,听他说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一个人嘴巴说出来,是由心想出来了,嘴才会说出来。他所说的是什么?对不对、好或坏,要交朋友时应该要知道,不要交错了朋友,被朋友所影响,误入歧途造业,时间到时如人家所说:“演戏的要结束,看戏的却不结束。”拖你沉下去的很多。你当初和这朋友做一件不对的事,这朋友以后就拖你下去,你若不照着做,他就扬言举发你,连你一起拖下来,所以交朋友时,起初就应该多注意,发现交错朋友时,我们要面对现实,勇敢地向法律自首才有更新的机会,不可一步踏错,一错再错,这样永远内心不安。只是时间快慢而已,总有一天会被揭露出来,何况我们若做错后,不赶快坦白,不赶快改善,内心随时都提心吊胆,活在世间不自然、不自在啊!不怕做错事,最怕没发现到,最怕自己无心改过。过去的圣贤说:“错了只要改过,他就是好人。”那就是他有忏和悔,有内观、有忏悔,有忏有悔那就是好人。智者大师也说:“第一清净、第二清净、第三清净的人,错了可以忏悔,他也属于清净的人。”如同一件衣服,衣服脏了,洗一洗也会干净啊!只要以后不再沾染就好了。所以走入歧途的朋友,千万要自己谨慎,马上自己爬起来,不要走错路了,还继续错下去,这样就没有自新的机会,俗语有一句可以做为我们的座右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是说,亲近好人,就会变成好人,亲近坏人,就容易变坏人。可做为要交朋友的参考,要交朋友之前,一定要有理性,不要跳下去,全身黑漆漆了,才嫌难洗。不过没关系,尽管跳下去全身污染黑漆漆了,只要你有心想要洗,慢慢洗还是会干净的。
佛陀的时代,有一次,佛陀带领着阿难尊者一行人,经过鱼市场时,鱼市场当然有在杀鱼,鱼杀多腥味自然就会跑出来,大家从那儿经过虽然没触摸或沾上,但是那一股腥味从鼻孔闻入时,总还是会觉得腥味很重(我们的鼻子会闻到这是自然的现象,有精神跟物质当然就会闻到),嗅到腥味之后,佛陀就藉此机会向弟子开示说:我们该知道跟坏朋友相处,坏朋友的习气就如同鱼的腥味一样,会沾污我们的身心。你想想,佛陀当初就是带着弟子们,走到那里就藉机会开示,让弟子们亲身去体会,过去佛陀弟子们的修行方法较为贴切,不会只是说一大堆理论,而与实际差距太远。所以佛陀的弟子,经由听闻亲身体会滋润较多,这种活生生的教育,像现在有很多教育已走出了教室之外,带到户外观摩山峦崖壁的地层,看自然的演化,这种比较贴切,学生要吸收也比较快。所以佛陀藉这机会教化他的弟子,开示千万别交上坏朋友,沾污了我们的身心。 后来又有一次,佛陀又带着阿难尊者及许多的弟子,经过一处花店,也有记载说是卖香料的店,我们姑且不管,总归是说有香味的地方就对了,大家身上都沾满了花的香味。也就是说一经过花店,觉得有一股清香的花味,闻起来令人内心也觉得舒畅,佛陀掌握这因缘又开示弟子说:阿难啊!你们与好的朋友交往时,好的习气就如同这种花香一样,因为交的是良友,他所说的言语与习气,会清净我们的身及心,佛陀藉此机会开示好与坏。以这个个案来应对过去圣贤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说:不管是社会生活也好,在团体当中也好,在因地修行当中也好,不管是社会人或修行人都好,当未达果地时,必须要有善知识或适当的朋友,即使你开悟了,成佛了,你还是要有社会善知识良朋益友相扶持,佛陀当时也有他的知音,只不过他不以心分别,都平等对待。一般人总会觉得什么人因缘跟他较好,什么人跟他因缘较差,这难免的,这和过去的因及现在他的理想和习性有关,我们不能否认这件事,虽然有这种关系,但是对待仍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能说这个与我因缘较深,我就对他较好,这个因缘较差,我就排斥他,不是这样。因缘的问题是说,过去我们的生活习性,跟他的生活习性,比较接近、比较契合,但是对坏的习性方面,则应该赶紧用我们的毅力、内观的力量将之转变,好的习性则是大家维系。 所以朋友交往很重要,若是错交了朋友,而自己又没发觉,就如同做了一件不知道错的事,慢慢的陷下去。尤其我们曾亲身体验过,学好的较慢,学坏却特别快,很奇怪!所以慢慢被影响了还不自知,最后导致失足误入歧途,不知不觉也就越沉越深,等到你察觉时已经难以自拔,很难自己爬起来了。我希望你发现之后,不管是不是容易爬,只要你有要爬起来的念力,只要有想爬起来的念头,我敢保证都爬得起来,最怕的是你跌倒发现之后,毅力不坚,斗志不足,不敢爬起来,像现在很多贩毒的青少年,看起来智商都很高。结果都因一时的好奇陷了下去,要爬起来很难,我看一看、观察,与他们言谈过,发现他们是毅力不够,意志不坚,加上环境的种种因素。一个人有了改变自己的意志后,还得有那样的环境让他爬起来,有了坚毅信心之后,他若再和朋友相处就不致被污染了。刚改过没多久又陷下去,就是毅力不够坚定,若是毅力够坚定,既然已戒除了,再和过去染毒的朋友相处,应该是以你的力量拉他出来才对,那才是朋友。怎可能说又被拖下去呢?你毅力够,了解这是不对的,况且你已经亲身经历身受其苦的过程,你一定要以你走过改善的路将他拉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啊!不然也是“虎朋友”,残害朋友的“虎朋友”。
佛陀曾经告示弟子,除了朋友彼此以五事相对待之外。朋友与朋友之间的格分四种。我们人有人的格,学修学佛就是要将我们的人格,身心的人格慢慢升华,简单说:让我们自己本身改善,升华内心,改善行为,由行为的改善,慢慢增长人格,但人格的增长不是我慢,不是贪爱,是改善自己、增长自己,所以各人有各人的格,内心的格绝对不可缺憾。所以他说朋友有分四种格。 第一、有朋友如华: 如华:意似花一般,有人所交的朋友,在他得意之时,事业成功时,将他捧得像贵人似的,当成花开正艳之时,每天浇水,插在头上走路,常常到处开口闭口都说这个朋友的好处,说得朋友像似仙人一般,等到有一天朋友若失意落魄的时候,惨了!犹如那朵花凋谢了,马上将它弃置于垃圾桶,就遗弃他,置于一旁。一听到他的名字,哇!不像以前那样赞叹他、捧他,还开始会毁谤骂他,看他从那来,就好像不曾相识闪到一旁。哎哟!你跟这种人结识,人家说句世间的粗鲁话,才不致于被他影响到。当时他得意时,你像似迎仙人般的接待他,赞叹他又替他宣扬,失败时看他来却闪到一旁,不愿被影响,甚至看他来了连忙转头,吃一碗面付钱都不愿顺便帮他付。所以朋友与朋友之间,佛陀曾提到有这样的朋友,这种朋友不宜深交,这种叫做现实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第二、有朋友如秤: 说有一种朋友如同秤一样,如果你比较重的时候,他就怎样呢?他就垂下来。较轻的时候,他就翘起来。有一种朋友是属于这样的,等你有成就,你有功名,在你富贵之时,他就向你求助,向你邀功,我都是帮忙你啦!我都是如何照顾你啦!我在你身后费心费力帮忙你多少,你知道吗?你的成就与我有相当的关系,功名富贵的时候,他就向你邀功,对你百依百顺无所不从,对你好得不得了,捧你捧得很高。但是等到有一天,你不像以前那么威风如意时,他的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了,这种朋友实在要不得。 第三、有朋友如山: 是说朋友像似山一般,什么山呢?山高如同金山一般。鸟儿都栖息在金山。山很高鸟儿都来栖息,很多朋友都来亲近你,也就是说,一旦你成就了,大家都争相亲近你,全身都会发光,像金山般会发亮、发光。就像一座宝山,与他相处日沾月沐,智慧具足,正见不失,会让我们觉得受益良多,也就是说:这朋友与我们相处时,都引导我们走好的,不是引导我们走不好的,一心一意都以智慧,教我们如何处事、如何修行、如何修身心,事业成就之外,身心安住净化等等,这种的好朋友如同一座山,能利益所有的人。这山很壮大,犹如金山,值得发掘,你有需要去找这个朋友,朋友就会教你,不管是世间或出世间法,他都能给予你适时导正的利益,可令鸟儿来此栖息生活,这种朋友可称益友,非常好的朋友,亲近他,不论是世间、出世间,做人处事等等,他都能帮忙你,跟他相处你可获得很多的利益。 第四、有朋友如地: 有朋友可替我们承担一切,犹如大地。我们的地,你看,车子在开,它都不要紧,你丢掷坏东西它也无所谓,它还可以装载万物,不会说你掘土,它就发脾气凶你,它依然如此不动、柔和,无论你好的、坏的倒在上面都一样,它都不生分别心,所以大地可装载万物,又包括慈忍(慈悲、忍辱)、对人处事柔和有始有终。这种朋友可丰富我们的生活内涵。所以佛陀所说的四种朋友,有二善、二恶,二种好的,二种坏的。告诫我们交朋友应该认清他的动机。大愿就所知道的说给各位,与各位共勉励,那么说归说,做归做,自己应该谨慎,时间到了,说到此处。 我们下集再继续来介绍,佛陀开示的朋友关系。感恩各位,若有说的不如法,说的不圆满的地方,希望各位能给我建议,包括对我指导,也希望对各位有所助益的能带回去运用,感恩!祝福各位吉祥如意,所求皆愿。再见!
责任与执着,看起来是相连,其实不然,责任是责任,执着是执着,错揽责任就是执着,那是消极。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七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今天又见面了。
我们前集说到朋友有两好两坏,说是这样说,佛陀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这样开示,希望我们能做到,人人都能依佛陀所开示的教义,包括他所说奉行朋友的关系,大家能依教奉行,那么就处处安稳无患,生活的很自然、很快乐。说到这里我真正从内心来感恩佛陀,他这种智慧,他做任何事情,都相当有次第和圆满,值得我们恭敬。 有时候回想以前初入佛门,只是感觉佛法很好,但是别人叫我拜佛,我拜不下去,坦白说真的拜不下去,怎么拜不下去呢?我自己问自己,我是在拜什么?叫我拜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头一次去皈依时,二十几年前去皈依时,别人叫我拜,内心拜得没有滋味,为什么我要拜?拜他做什么?那时还不了解佛陀的伟大,不了解佛陀的智慧,只知道要拜哦,就拜呀!你要顶礼就顶礼,啊!其实顶礼什么意思,心里根本不了解,也就拜不下去。那么以现在来说,虽然经过二十几年,我仍不敢说对佛法很了解,但每当我听到佛陀也好,看到出家人也好,看到一部经也好,看到寺院也好,看到修行也好,只要跟佛教有关系,我就联想到佛陀,感恩佛陀他伟大的精神,圆满智慧的教义,从内心上拜下去。简单说一句世俗话,看到佛像庄严,想到佛陀圆满的教义,两只脚就软下去了,你就拜下去了,虽然我是很“铁齿”的人,但是我被佛陀的智慧和圆满的教义,不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如此次第究竟,对人间有帮助,对我们现在有所帮助,这种伟大智慧的精神,被他吸引住,我们才发现到佛陀伟大,追思佛陀的伟大。 我们若不了解佛陀的伟大而去追思很难,我们看在家居士的戒学和律学,他所说的非常朴实,非常的实在,能让我们在生活当中马上能使用到,能让我们活在这世界,减少很多烦恼和痛苦,我们自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那么我们周围的人就减少烦恼痛苦。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理论知道很多,但是遇到事情之后,难免因事情太多了,消耗不掉,而影响我们的情绪,这是事实。我们的情绪会影响周围的人,不只是周围的人而已,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所以真正要给社会和平,必须先依佛陀教义来奉行,征服自己内在贪嗔痴。所以佛陀说得很圆满,包括朋友的关系,也给我们介绍得这么好,安排这么好,什么朋友可以交,什么朋友不可以交,他也说这么清楚。
现在我们继续说佛陀开示老板如何待员工的关系,也就是主人要怎样对待员工,员工过去在印度叫做主众,主人和他的长工,但是现在我们生活水准提高了,所以老板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也随着社会潮流趋势在转变。记得以前,在我小时候,要去学一门功夫(技艺),若没经过(有头有脸)的人介绍,是不可能学到好功夫的,何况要学机械方面的技术,更是不可能,但是我很幸运,自己的亲族刚好有学这方面技术的亲戚,若无,要去还真难!以前是老板挑员工,现在慢慢变成员工挑老板,时间在变呀!说不定以后老板还得自兼员工!其实我们不要分老板和员工,因为老板和员工有因缘关系,才能做老板,才能做他的工人,老板若没有员工也不会赚钱,也没有办法呀!工人等于帮忙老板赚钱,那么老板他有个环境让工人赚钱,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单一的东西,单一的东西很难成就一项事情,所以佛陀对老板和工人之间,如何相处开示的很清楚。佛陀开示说,为主人者,做人老板的人,必须以五事来对待我们工人。 第一、依其所能,课以工作: 也就是当老板的人,一定要观察这个员工,到底他的能力在哪里?包括他的体能、智能,他的兴趣是什么?按照他的能力来分配工作,不要勉强他没办法做的,或勉强他做能力不及的事,若是这样,做老板者他会挂碍,唯恐这件事情叫他做,他做不好,那对老板会有损失,工人心里压力也很大,因为他没有能力,你派他去做这件事,他会做得很痛苦,这我有亲身体会到。甚至在精神当中,无法安住,无法放松做事情,做的不会快乐轻松,容易闹情绪,影响整个团体组织,这是事实的,所以佛陀很明智,知道老板了解这员工什么能力,安排什么工作,不要勉强他去做,对老板和员工两者都有周全顾虑。 第二、让他有衣服、衣食: 做老板一定要考虑到工人的吃、穿,他若穿不暖、吃不饱,就无法对工作尽力,所以主人应该要照顾员工,照顾他什么呢?照顾他够吃、穿,甚至提供他住。当初佛陀是说吃、穿,因为当时印度长工住在老板家、主人家,所以有得住。工人若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没有得住,做事情就不能安心。但是现在人很奇怪,奇怪什么呢?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他的内心仍无法知足,缺乏惜缘、惜福、感恩的观念,永远在不知足当中追求,一直追求物质,追求过度需求,缺少对自己内心净化,只追求物质享受,有得吃、住、穿,还感到不足。 我来说一件真实的事情,有一天,在我们慈莲寺有很多工人在做工作,那是以前在开发时,有一对夫妇来做粗工。比较粗重比较艰苦的事,也有做水泥工的师傅来做工,粗工夫妇一天所赚的钱,先生差不多壹仟壹,太太差不多八百。现在价钱我不知道,那么壹仟壹,八佰,夫妇共同出去赚。差不多二仟元,而水泥工夫妇赚三仟多元,多别人将近一倍,但却听到水泥工夫妇埋怨做这个艰苦,赚不了什么钱,夫妇出门一天才赚三千多元而已。我听到之后就去问做粗工的夫妇,我问说你们一天赚多少?他们说夫妇差不多二千元左右,我说这样够花费吗?他们说:有得赚就好了,比以前好太多了,我们夫妇现在每天都有工作做,我们的生活就很知足了。 所以当下我发现一件事,人的物质享受是以什么为标准呢?有人在工厂当守卫赚一万多块,养两个小孩供他们读书,家庭理得很好;有的人一个月赚好几十万也不知足呀!所以人无法知足,在物质方面无法知足,他永远都是痛苦的。人生短短几十年,应在个人岗位积极去做,不可以懈怠,因为时间过去不能回来了,像我这只手拿起,时间要它回来是没有机会了,我们了解后,我们一定要积极,像我们一辆车,赶快去使用,也像我们买个东西,这东西就是要使用,不是让我们在那里看,久也会坏呀!这个肉体没有好好运用也会坏呀!我们好好运用,可以利己,也可以利人,利益别人其实是利益自己,所以不管你做任何事情,只要在自己岗位做好,就是利益别人,也就是利益自己,说回来也就是布施呀!是不是这样呢?所以我们若能知足,就能安稳自在,若无法知足,永远都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不能比上,也不能比下,应该比自己,因为各人过去自己所做的行为不一样,感招这一世就不一样,不能说他的生活比我们好,我们就嗔恨怨恨、嫉妒。就因为我们有这种怨恨、嫉妒的观念,才比别人差,说不定过去也是这个习性,流传到现在也是这习性。有这个习性,所以我们的贪、嗔、痴比别人更严重,福报比别人薄,难免我们的生活比别人还不好,所以不要比上也不要比下,不要跟别人比,只要比自己有没有尽力、尽职?有没有安份守己?每一天有没有内观,我们有内观比我们自己就可以,生活没有节制,享受都会过去,不管好坏都会过去,只要内心的精神充足、和平、快乐,这是最好,胜过物质,往往物质一大堆,可是对我们来说也没有用,譬如:身体不健康,情绪不好,很多东西你要怎样去享受呢?享受不下去呀!所以现在我们,不论吃、穿、住都已经没有问题,我们应该要知足。 第三、病时应该要有足够的医药: 让员工生病时有治病的经济来源,简单说主人要有医药让工人治病。在我们这一项应该不用说,现在有农保、劳保、全民保险,最多去医院缴个挂号费,挂号费听说身体不健全的人还有优待,又再半价。所以我们活在这里,应该珍惜因缘,珍惜这份福报,起个感恩的心,所以在医药这方面应该没有问题。 第四、我们要按照固定时间选比较好的食品: 比较好的东西来按时送员工,也就是像过年过节时,印度当时经济不好啦!过年过节主人买个东西送工人,他就很高兴,他就很努力帮你工作。其实,都没有让什么人占便宜,因为文明社会才有建立金钱的制度,过去用金子啦、用东西做交换,钱是要来运用藉以达到互相信任。钱的本身不能吃的,但是适当的运用金钱,却能让员工感觉这老板对我们很好,当然也有老板对员工很好,但是员工对老板不好,也有这样的,但这是少数,这是不懂惜缘、惜福、感恩、知足的人才这样。 第五、按时休假: 也就是员工不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工作,应该要有固定休假的时间,因为体力有限,每天透支很多出去,身体的疲劳容易影响情绪,若是我们能让员工按时休假,那么员工有工作时间,也有休息时间。现在我们甚至星期六都不用做,年节包括法定假日都不用做,所以休假的时间很多了。当时印度经济环境较差,他们可能不像现在的人,现在的人时间很多,但是看起来更忙碌,原理是怎么样呢?时间虽然很多,但都随意浪费,不会自己调整和计划,只好外面乱闯。我曾经去美国,参观我们一些法师在美国的道场。美国人如果休假时间,一辆车开着去海边,虽然他们不会像我们盘腿打坐,但坐在那里养性、止静、内观,这种禅定我观察了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三个小时,所以美国人好静的这点,其实值得我们学佛的人,值得我们跟他们学习。他们好静,你跟美国人住在一起,不用怕叽叽喳喳的很大声。在很远的地方听到很大的声音,就是有我们人的地方,所以这是一个环境影响起来的。我们每天工作都很忙碌,一有时间我们静一下心,我感觉这种比什么还丰富,比什么还快乐,当然这是以我的看法,希望各位有兴趣培养看看。向外跑交通又阻塞,又浪费油钱,又浪费时间,又怕车祸危险,回来累了,明天还要上班,有时间夫妻、子女静一静,要不然出去外面踏踏青,看一看,找一个好环境静一下心,这种感觉很好,这种休假很好,若不是,变成休假不是休假,工作时间八小时,休假时间却忙碌十二小时,这样怎么算休假呢?休假更忙,那这样哪是休假呢?所以我们可以自己调整,这是我跟各位建议。印度以前生活和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准比起来,当然啦!差很多,但如果以现在来说,生活用品和医药等等应该足够,这种在现在我们当中,其实是无所挂虑的,无论生活物质,以及我们本身医药等等,吃、穿、住应该都不难,没房子的人他租房子也可以活得很自然,所以在我们这地方应该不难。除了老板对员工如此照顾五事,佛陀又开示工人应该对主人行五事。
第一、要早起: 这是对以前印度所说的长工,一定要比老板早起来,不要老板起来,员工还在睡,这是不可能,所以要早起。 第二、要晚睡: 不要老板还没去睡,员工就去睡了,这是当时印度的规则。现在我们已经没有这样了,员工下班之后就回去了,他的时间自由运用和老板没有关系,上班时间有固定上班的时间,所以自己好控制。 第三、谨受与取之物: 也就是说老板高兴叫我们拿回去,送我们的东西,我们可以拿回去,不可未经老板同意,那么我们就顺手牵羊,这是佛教里所说的窃盗,窃盗也就是偷拿。老板不同意,你千万不要去拿。这不是我们的东西,拿来我们的心不会安,不是不安而已,总有一天会被发现,鸭蛋再怎么密也有缝。所以,不论你做任何事,有多么秘密,总有一天会露出来,都会露出来,鸭蛋再怎么密也有缝啊!何况人的嘴、人的行为呢?所以我们若跟老板偷拿东西,让老板知道之后,我们的人格会不见,不是我们没有格而已,还让老板看不起,所以老板没有答应的东西,我们千万不要去拿,老板同意允许的,我们拿来使用,用得才自在。 第四、能任事: 自己应该做的事,应该做好,老板叫我们做的,这是我们本份的事,不可以老板不在我就混,老板在就做个表面。不管老板在不在,都应该尽自己本份把它做好,不管老板有没有管我们,都应该自己约束自己。不要希望老板来管我们,让别人管,活得不快乐,管人也不快乐,因为管人的人说出来的语言,让人听了很不喜欢,又得付出精神跟时间,所以我感觉自己管自己最好,自己将自己岗位做好,这是最好。 第五、就是颂扬主人: 时时刻刻说主人的好话,赞叹主人,出去不可以说老板不好啦!说主人坏话一大堆啦!时常要赞叹主人。我们要了解老板和员工是互相一体,没有老板,我们就没有这工作可以做,老板没有员工,工作又做不了,所以互相来赚钱,观念一致,这样才对。所以要说主人的好话,不要出去毁谤主人,说主人的坏话,佛陀过去就这样跟老板和员工开示得这么清楚。现在工厂和员工,老板和员工大家若都能依五事来生活,工厂怎么会发生问题,社会怎么会有劳资纠纷呢?统统没有呀!员工抗争等等纠纷对我们形象不好,连外来投资的人也会怕,对我们社会发展也有所阻碍。我们若能以佛陀所说的,老板对员工,员工对老板这种做参考,大家依教奉行,这社会绝对没有所谓抗争,外国有钱人要来我们这里投资,看到也很高兴!政治好、经济好,包括人的修养道德都好啦!包括治安好啦!哇!你不用去跟他邀请、拜托,他自然就来拜托我们,我们要去拜托别人较难,希望别人能来拜托我们,等于我们要像个磁铁,铁钉会被吸来。求人难啦,过去圣人就这样说了,求人难,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建立创造好,别人就自然说这真是个好地方,自然会来争取。佛陀他看事情,不管对未来也好,当时印度环境也好,说的法都可以适用。他的智慧如此的圆满,两千多年至今还经得起考验,出问题不是佛法本身出问题,也不是佛教本身出问题,是因为有些人本身的行为出问题,本身语言教义出问题,佛法本身没有正信和不正信的差别,既然是佛法就是正信嘛!怎么佛法里还有不正信呢?因为你偏离佛法了,才变成不正信。佛法就是正信,佛法里面没有所谓正信和不正信,只有了义和不了义而已,佛法本身在佛陀所说的,应该都是了义法,这是叫做共法和不共法的差别,所以一定要知道,佛陀关心工人和老板之间互动的关系,唯有彼此的互敬才能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佛陀除了说老板和员工之外,又开示出家人和信徒的关系,就是说出家修行人和信徒的关系,在家修行的弟子需以五事对沙门,沙门就是出家修行人,也就是说在家居士要如何对待出家修行的沙门。 第一、身行慈: 就是说我们一定要以力行身行来行慈悲,千万不要毁谤,建议可以,批评也可以,批评是有不对你当面建议,提出不对的地方来说,但是千万不可以毁谤,批评本身其实并不是毁谤,毁谤就是没有事实的事情而你乱讲,这叫做毁谤。批评者要适时适用,这个人,修行的出家师父有不对,你看到之后你感到这样下去会害到僧团,会害自己,那么当下你找个时间,就跟他批评,跟他建言,这都是好事。并不是批评出家人就会下地狱,批评出家众会下地狱是因毁谤他,或是你在批评当中,无法了解这环境是什么,现在因缘是什么,你在外面乱说,当然啦,你自己造恶业。什么叫做地狱呢?你说骗人的事,没有事实根据,赌一时嘴快,舌乐,说出来很高兴,哇!大家都听我说,说得口沫横飞,有的听得耳朵竖起来,越说越不像话。但是等到有一天你静下来之后。发现哇!错了!我那些都说不对呀!那时你的心会难过和痛苦,你的心痛苦那时地狱就生了啦!地狱并不是死后要生到那里的,现在就可以马上生出来的,我们做任何一件违背道德的事,在内心发现难过,那时就是地狱。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毁谤,不要毁谤沙门,出家修行人,社会人与人之间都不可以有毁谤,这样争论跟是非就会减少,要不的话你毁谤我,我毁谤你,你对我勾心斗角,我对你勾心斗角,大家永远都在提心吊胆,生活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安心,都不能自在,这样怎么去行慈呢?慈是“与乐”,悲是“拔苦”,所以我们必须以力行的身心,去行慈。 第二、口行慈: 我们说话一定要慈悲正见,千万不要身口所做的行为都是违背戒律,违背道德,违背自己的良心。什么叫做戒律呢?就是身口所做的范围,违背我们的良心和道德,没有这回事,说有这回事,那会毁坏一个人,使一个人的人格,使一个人的一生,受你没有慈悲的身口行为,来害他一辈子,这样的事情很多呀!这身心的行为要很注意,身、口、到心。所以佛陀说:第一身行慈,第二口行慈,第三心行慈。 第三、心行慈: 一切慈悲都要由心流露。 第四、对彼不闭户: 这意思是说过去在印度,出家人都以托钵为生活,也可以说不要去挡路,让他自由出入,不要说这条路早上人家要托钵,把路挡起来,其实说起来有路让人走,实在不知道方便多少人,让多少人自由,让多少人畅通,这种也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第五、布施: 说到这布施,很多人误解为布施一定要用金钱,假如布施一定要用金钱,贫穷人要怎样去布施?有的人布施越多,说功德越多呀!有的人甚至借钱来布施,你说他的功德很多吗?我说你布的是烦恼施,怎么会有功德?标会来布施,缴会来布施,拿房子货款来布施,一天吃饱烦恼缴不完啦,布施有功德在那里?这叫烦恼施!布施要清净快乐施。以上我们有说过,佛陀叫你经济四分法去处理,我们内心做得到,将日常不必要的花费把他储存起来,去做布施。若你自己做不到,勉强布施,这种叫做烦恼施和痛苦施。我们的行为、身体也可以布施,眼睛也可以布施呀!慈眼视众生呀!口也可以布施,都说善语、正语,都是好话,都可以赞叹,都说事实的话,所以利益社会,利益别人,对别人有所帮助的,一切都皆为布施。假使你用物质去布施,可以,你布施物质金钱就是因为不会影响你,你真正剩很多了。放着也没有用呀!朋友比较穷,你布施朋友也可以呀!社会需要,建设社会,让社会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回馈社会、建设社会慈善等等都是布施。对沙门出家人布施,我们在家人应该有这责任,因为出家人他专门研究佛法,像社会老师等等一样,出家人研究佛法来教我们在家居士,我们在家居士要有责任,让出家人有饭吃、住,这是有需要,但是不要布施就要求功德,将所有的功德放在嘴上,那么以后有一天你发现没有功德,没有照你理想这样圆满,你的嗔恨跑出来了,那这样功德在那里?要出自没有挂虑,出自这应该要做的,是你的责任,做得到的就做,我说你功德无量呀!不可以遇到每一件事都说功德、功德,这样你会受苦,你没有感受功德你就会痛苦呀!譬如:小孩子要考试啦!就去求佛祖:你让我小孩考试考取,我就会拿多少去布施。其实你没有那么多钱,考取了你又烦恼了,小孩要注册你又要借钱来还债,有没有苦呢?烦恼施啦!如果这样,佛祖你就不要拜了。贪嘛!世俗贪、嗔、痴一大堆,要怎样拜呢?所以必须出自于你自己的诚心,不要误解了布施。
除了在家居士应对出家师父的五事之外,佛陀也说沙门(出家修行人),不可不用六事来对在家人,也就是在家居士用五事对待出家人,而出家人也必须用六事来对待在家居士。 第一、禁彼之恶: 我们出家人一定有信徒亲近,我们要有责任,来禁止他去走恶路,禁止他做恶,教他断恶。出家人应该教导在家居士断一切恶,你如果没有断恶,你就没有福,没有断恶终归有一天因果会报应,比如你做坏事,有一天被警察抓去,受法律制裁,这就是因果。真正断恶的人是真正的自由,没有断恶的人他永远都没有自由,虽然他暂时取得物质,暂时取得嘴之快,但是他的内心是不会快乐呀!因为他已经知道做错事情,先心想身体才去做呀!一个人身体去做,嘴去说,是因为他心先想,想要做坏事情,所以他的嘴和身才会做呀!假如说他心没有想,那么身体如何会行为,嘴怎么会说出来,这是不可能的。你若有明觉内观,就会发现到,所以修行要内观。 第二、使他自于善: 就是说身为一个出家师父,要教在家徒弟——“已生恶念速灭”,就是说已生恶的念头快消除;“未生的恶念不要生”,未生的恶念不要生了,不要让他有机会生出来了;“已生出来的善念增长”;“未生的善念赶快叫他生出来”。简单说,在家居士修行必须具足二项条件,一定先要断恶修善,然后才走到自净其意。我们不只断恶就满足,应该教他行善呀!是不是这样呢?但行善要有智慧、理性。 第三、以善心自彼: 就是说出家人必须用善心、慈悲心来对待在家居士,要时时用慈悲善心来对待在家信徒,不要不用慈悲善心来对待在家信徒,反而将信徒当作什么,这样是不可以的。 第四、令彼能闻所未闻者: 就是说未听佛法的人,我们要引导他除了断恶修善之外,引导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佛法,就是说能断离烦恼的妙法。出家人应该教化在家信徒,让他了解他从没有听过的缘起正法,这种了义出世的正法,也就是说出世法。因为我们学佛的目标,就是引导他断恶修善走到自净其意,自净其意等于烦恼没有了,烦恼没有就究竟了。什么叫做究竟呢?就是涅槃。涅槃的意思不是说要得到什么果,而是说他应该放下的,都放得下,也就是万缘放下积极落实在生活,并不是我修一修要得到一项什么?有得到一项什么,还是会没有的。等于过着无烦无恼的人生了,这不是消极,是更加了解缘起,更积极力行我们的工作,这样才对,不能说一天到晚无烦无恼,而应做的工作不去做,这是不可以的。 第五、令已闻者清净: 不是光教他法而已,还包括要引导他去力行、去实证。理归理,事归事,理事二项要圆满。教他佛法,引导他走进去,教他修行的方法,还要叫他去实证,引导他修行,让他身心能清净。 第六、开示天道: 怎么说天道呢?开示天道指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增长福慧。因为佛陀所说的法,并不是死后要升天,他的法是在你现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你在这地方有烦恼,当然死后也有烦恼呀!所以现在断除烦恼,以后就没有所谓的烦恼,叫你念天的意思,是指念天人的福报。所以断恶修善等于说修十善,也就是人天的福报。叫你时时想到人天的福报,天人的福报,时时要提醒这样。
佛陀对社会道德的开示,所谓社会者,其意义比家庭还大的团体叫做社会,也就是说这团体比家庭还大呀!这叫做社会。个人、家庭之外就是社会嘛!社会譬如说:邻、里、村、乡、镇、市等。佛陀在教义中曾说,对于我们家庭,应该付出应该做的事情,除此之外,虽然未特别另外表示种种团体特殊的道德,也就是说没有一项一项拿出来举例,拿出来说得很清楚,那么我们将他研究看看就知道,仍可适用于此。在经中我们时常看到,看到什么呢?看到统摄一切团体之道德者,佛陀所最重视的德目,所谓摄事是也。摄事像我们摄心,摄事为众生互相团体条件之义。佛陀除了对家庭之外,道德之外,对社会他也说得很清楚。他说社会道德必须一定要摄事,有四事,名为四摄事。我看一看社会,大家都能以这四摄事来行持,那么我们这社会绝对会成就,成就什么呢?成就和乐、无争,大家都活得很快乐,第一就是要布施,第二就是爱语,那么第三呢?第三就是利行,第四就是同事。佛陀开示:我们对社会道德,对社会生活要完全健全者,必须要行这四事,这四事在朋友关系规则当中有说过,只是减少一项不出恶声而已。 第一、佛陀说布施: 富者施贫者以财,贤者施愚者以法。因为个人生活当中,牵涉前世所做的行为不一样,况且人的生命不是一期就结束,那么上一期行为所做的业力会牵引这一世来,走到这一世,他有努力经营必然就有所成就,有的人不努力经营,当然就有所差别,有的很有钱,有的很穷,所以我鼓励穷人不要嫉妒,不要嗔恨,贫富和过去的因及这一世的努力有关系,千万不要落入宿命论,认为我呀!一辈子都穷啦!这样你就没有机会爬起来,贫穷、富有是轮来轮去的,虽然你这一世富有,却专门做坏事情,来世就会穷呀!虽然你这一世穷,但是穷没有关系,我们节俭一点,能生活就好,内心清净,多作一些布施的事。那么穷怎么布施呢?我有说过呀!不一定要用金钱呀!嘴也能布施,身体也能布施,眼睛看到也能做布施啊!利益别人就是布施,那么我们穷也能变成富有呀!不可以说我这一世都已经穷,那这样就变成宿命论了,自己看不起自己,怎么会有机会爬起来呢?所以我们有办法能做得到,别人较没有,亲戚比较没有,能帮忙他,社会需要,我们剩很多,来回馈给社会,这都可以。我们社会经验知识比较好,他比较没有经验,我们布施给他。布施什么?布施经验。先学习佛法的人,他对佛法了解比较多,那么有的人了解比较少,你就教他,团体中人人互相互助,使这个团体生活和乐圆满。这团体生活能互相,大家互相来相通,互相来布施,那么社会就安和利乐。社会能这样做,就会减少很多的争论。 第二、爱语: 互相以和悦之语慰藉勉励,也等于我们互相说出来,轻声细语、劝人、赞叹人、柔和啦!鼓励人用这种语言,用在社会,使社会团体融和,这种语言在社会生活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我感觉人的争论打架都由语言先冲突,再来才攻击对方身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我越想越体会,越感觉是真的,有时候一句话,说得不圆满时,第三者对你误会了,演变一下,又说给别人听,加个盐添个味素,要你好则说你好,要你坏说你坏,有的人不是要你好,也不是要你坏,可是他就是别人说就听、就学,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不知道造多少恶因,不知道造多少恶业!所以佛陀说修行一定要修我们的身口意,这是确实的事情,离开我们身口意其实没有造业机会,但是这嘴要修不好修,真的不好修,若没有内观觉察提醒自己,修归修,真的不好修。所以佛陀时常叫我们修行一定要内观,时时刻刻培养内观觉察,若是没有内观,那也只是嘴说在修而已呀!还不是照常嘴巴乱乱说呀!是不是这样呢? 第三、利行者: 在整体生活利益上必须要顾全公益、大众利益,如果以现在来说就是社会福利,做得到的人也好,做不到的人也好,对社会利益福利一定要兼顾,若兼顾不到,那么社会就变成产生自私。 第四、同事者: 自身同化于团体,即是依团体之生活游戏规则的习惯,订个游戏规则习惯而来行动之意,就是说家庭有家庭的伦理,社会有社会的秩序,自己有自己的规范,建立一个圆满的游戏规则,按照这游戏规则去做。游戏规则如果订的不对,非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要怎样处理呢?我们时间到了,下一集再跟各位解释,感恩,祝福各位吉祥如意、所求皆愿、身心安乐。再见!
真正障道的是自己懈怠,不肯努力上进。真正障道的是——被自己过去潜意识的习性所牵制主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八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吉祥如意! 我们又见面了。 我们前集讲到四摄法,四摄法就是社会团体必须要具足的,假使无这四摄法的四种精神,那么社会就没办法成立为一个大团体了,但是在团体当中,难免有善有恶,这是难免的事,但是恶者不可被同化,也就是说在这四摄法的当中同事一定要认清楚这游戏的规则,所订的游戏规则,团体必须要有团体游戏的规则,大家依规则来做。假如你发现这规则当中不对,这时候你要马上了解,了解这规则已经是不正确了,佛陀有告诉我们,了解之后一定要戒禁,不能说这团体所订定的组织已经错误,我们还继续走下去,这样就不对。佛陀特别为此提醒“于法同事”,也就是一切规则习惯,必须毫不违背道德,不违背社会一切的秩序,若能这样,自己当能与同化,若这游戏规则所定者是没有违背道德,也就是没有违背社会,没有违背内心的道德,那么我们可以与游戏规则同化。若发现脱离正当的规则,我们必须速速脱离,赶快远离这组织,假使说现在身不由己,无法脱离这组织者,应当以身作则,极力来提倡改革,不能一直走下去,就是说不能同流合污。四摄法者,小而一家,大至全世界,无论是哪一个团体,想要健全是不可缺的一种德目。所以这四摄法非常的重要,若是我们对这四摄法清楚了解的话,那么不管我们是个小小的家庭,甚至社会都可运用,可使这团体健全,使这团体能够和乐,使这个团体能够无忧,所以四摄法重点就是除了家庭之外等等的大小团体都可用。
佛陀并不是只注重崇高的理想涅槃,而不顾人民社会与经济利益。我们从以上的戒及律听完后,我们就知道佛陀所说的教义不只是一种崇高的理想涅槃而已,不管从何角度来看,都照顾着人民社会经济的利益,上至整个世界,下至小小的家庭,都完全考虑得很清楚,佛是很关心人类的快乐,不要认为学佛是悲观的。如果学佛是悲观,那学佛要做什么呢?这误解了,我们希望能够将佛教重回在人生的生活,不要将佛教走入迷信神格化,这样就不好。若是要神格化,我们可以信其他的宗教,我们不能说其他的宗教对与不对,好或坏,这是了义与不了义的问题,既然我们要做在家居士,既然我们要皈依三宝、亲近三宝,那么我们一定要学佛,这样才能专,不能说要来学佛,可是又不按照佛陀所讲的教义来走,这样就不像个学佛的人。佛陀关心人类的快乐,并不是提倡悲观,这大家一定要知道,不能误解,误解佛教是悲观的、消极的。 佛陀对在家弟子的生活,非常的了解,如果物质与社会环境不好,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物质及社会环境若不好,而想要过得自由快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佛陀又不认为使物质生活舒适,就是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这样。意思就是并不是你物质的经济生活已经很舒适了,就能很快乐、很充实,认为是人生最大的目标,佛陀不是这样的讲法。若这样,不用称为佛教,也不用说是佛,因为不是只有追求物质而已,物质的充实只是达到一个更崇高的目标,就是以物质充实作基础,物质充实后,又要达到更上一层,也就是净化我们自己的心。从经济安住好后才有精神充实向上,并不是物质丰富就解决了,这只是更上一层的基础所必须的条件之一而已。经济的条件是身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资粮,因为不管任何人都必须养这身命,若无法养身命,你如何来修行?肚子无法温饱,已经无法生活了,如何去修行?如何去利益社会呢?贫穷的国家往往为了经济利益战争,未来也好,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国家战争、人与人的冲突,都离不开经济,所以经济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资粮。
为了想要人类幸福,达成更高的目标,经济条件是必要的基础,经济不好,社会就乱,心乱影响社会,整个团体就乱。因为佛教承认,不管在家或出家,想要修行成功,达到断除烦恼、涅槃,也可以说灭一切贪嗔痴等,最低限度物质环境是必须的,你若无物质环境来作基础,不要说在家居士,连修行人也都无法修行,所以佛陀准许佛教僧侣,亦即是僧伽之一员,虽不得拥有私产,但是准予持有公产,公有的财产,原因就是在此了。我们来看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有说过,修行首先要具缘,次要调和,告诉我们:衣食仍需具足。你若没得吃、没得穿、没得住,没有一个清净的地方,那么开始要如何修行?很难修行,所以衣食必先要具足。佛陀并不是将人生与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脱离,他并没有脱离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并不是这样,因为佛陀是人性化,所以必先生活要具足,即使他已经成佛了,还是必须要托钵生活,要穿、要住,并不是讲神格化脱离这生活,这不是佛陀所悟的教义,若是对我们的生活没有直接的帮助,净化我们的人生没有直接的帮助,那么佛陀所悟的法就没有价值了。佛陀视一个整体,必须顾到整个社会、经济,甚至政治方面,所以说佛陀他所了解、关心的层面甚广,佛陀在经中有说过:“贫穷是一切非义与罪行之源。”我们人若无经济,那么就会妄造抢、劫、偷,妄语、暴行、憎恨、残酷等等的手段,原因都是因为贫穷而来,你看那些没得吃就抢,没得吃就劫,为了什么?为了生活嘛!没有为了什么,为了生活,所以抢劫、偷、骗,要不然他就不能生活了。所以佛陀倡议消除罪恶必须要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我们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后,大家得以安居,有得吃、穿、住,生活经济稳定,那么他就减少冒险。经济若无,那么他就会为了生活,做出很多的冒险,佛陀对这经济生活的状况,并不是叫我们遇到困难、遇到社会问题,都用暴力,用罚来压制这个暴行,佛陀他不是这样,佛陀说这不能解决,应该稳定经济,让他安居,吃穿住安住,用暴行来对待是不实际的,你以暴对待,他的暴力会愈强,一定的道理,只有慈爱才能化解。所以佛陀说用暴行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必须要改善人民的经济状况。改善经济状况,应当为农民提供所需,以前印度穷,所以佛陀说提供种子和必须用的农具,让他们能够努力经营能够生活;为生意人提供资金,对雇工给予适当的工资,收入能够养自己的生活,也等于说,人人只要努力,就能够赚到足够让他生存的机会。其实在我们现在就已经达到这种层次及境界了,可是为何还会如此呢?社会为何会乱呢?因为大家对于物质的追求没有节制,对内心的净化,没有下功夫,所以我们的心就不会平稳。佛陀说,人人若能够赚到他生存的机会、工资,那么他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他对生活就无所忧虑,罪行就慢慢地减少,就国泰民安了,这是自然的现象。若没得吃就抢就劫,如何国泰民安呢?佛陀了解这个缘故,就教导在家弟子,改善经济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个人与家庭及社会,表面看起来是分离、分隔,其实它是没有分隔的,都是息息相关的,都是相依相成的,所以佛教说这叫做缘起缘灭。但是佛陀并不是赞成我们囤积财富,财富囤积一大堆,贪求助物、执着财富无止尽,佛陀他没有这样说,我们以上有说过,说过四分法,虽然他准许你赚取足够的经济,囤积,就是存钱,没有错。但是他没教你要吝啬,钱赚一大堆,没有多大用处,这是与佛陀的基本教诫违背的,怎么说呢?佛陀教诫在家弟子,谋求生活的方式,必须正当的谋取,譬如:制造贩卖毒品、军火,可以说是危害人民、危害社会,这种无人道的社会生活计划,佛陀都严格的禁止,那都不能做。不要为了自己争取经济的丰富,做出不应该做的、无人道的事,佛陀都开示得很清楚,这都要禁止的,并不是为了生活,就忘了道德观念。修行就是一定要顾虑得很周全。
有一个叫做长生的人,有一次在拜访佛陀的时候,请佛陀开示,说:“佛陀啊!我只是一位普通在家的居士,在家的修行人,与太太儿女过着小小的家庭生活,可否请佛陀您教我们佛法,如何能使我们在今生后世都有享受快乐的机会?”这位叫长生的人,问佛陀问的很具体,相当具体,他希望佛陀教的就是能够让他们现在家中过的快乐,包括今世与后世都有过着快乐的机会,不能今世快乐而后世就变成痛苦。佛陀就马上开示说有四件事可使你现在活的快乐。 第一者,无论你们是做何种的职业,都必须要求精求效率。也就是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不论做任何职业,任何事情,一定要专注精神去经营。不能只要当老板,不去努力经营,做任何事绝对没有那种平白由天掉下来,虽然有相当好的因,也要有相当好的缘,简单说,也要有适当的助缘,才能够开花结果的。若是你没有适当的助缘,也不可能开花结果,所以这社会会成功,不是突来的,是靠你求精求效率,全心投入,并且要了解业务的过程,自己清清楚楚,了解一切运作。 第二,对于本身努力流汗换来的收益,必须善加守护,不能赚了之后,无法守护,这样赚再多也没有用,三代积蓄一代就花完,自己之前所赚的,后头就花光了,所以佛陀体会的很清楚,会赚钱,也必须要会守护,不可就将它浪费。时间、因缘,机会若失去,还要找回来,很难,有这个因缘把握好,守护好,运用好,细水长流,才有办法连续下去,若你赚进来,马上花掉,无法守护,有用吗?佛陀说我们的财产是五家共有,我们以上有说过,水灾、火灾、窃盗、不孝子孙及恶王,财产虽然很多,但是遇上这五项就消失了,所以一定要会守护财物。 第三、必须要亲近忠实、博爱、宽大、有智、有德而能协助远离邪途、远离走入邪途,有正见的善知识。佛陀不是只叫我们会赚钱,除努力经营赚钱,有相当的收入能够守护好之外,对于我们所交的朋友、所亲近的人,一定要选,我们前面讲朋友时有讲过。他又告诉我们,一定要亲近忠实和博爱、宽大、有智、有德者,那么你亲近之后,就不会走到坏的,包括又能够协助你远离邪见,走入正道。 第四、用钱必须要合理而与收入成比例,不可浪费亦不可悭吝。收入与支出要有相当的比例,支出收入要做得很好,意思也就是不可贪心积聚财富,亦不可奢侈挥霍,不应该花的去浪费。简单说:就是应当量入为出,收入有多少,才支出多少,也就是说,对于经济要相当有计划,一个人若有办法对经济计划,不管你收入多少,我们都没有困难,若没办法计划,虽然你收入很多,但是你也可能会没钱,不能说赚一百元却花二百元,你若赚一百元花二百元,这种是不行的,可能你永远都在跑三点半!
佛陀开示长生居士四件现生得快乐的方法后,接着又开示四种可以引导在家众身后快乐的德行,也就是死后来世的快乐。 第一、“信”:应当坚信道德精神与理智的各种价值。“信”不是所谓的迷信,而是要坚信道德,这种的价值很重要,也就是说精神与物质要配合,道德的观念要建立,包括理智的智慧,不能口说有道德观念,但是所走的却是不正见。 第二、他叫你要信“戒”:应当克制自己,不可有心毁伤杀害生物,不能有偷盗诈欺,不可有邪淫,不可有妄语、欺骗,不可有饮酒过量乱性来产生造恶业。 第三、“施”:应当奉行慈慧,对于财物无所贪着。佛陀意思就是说,你自己本身了解戒,戒就是五戒,那么你了解五戒行为,这个就是你在修,现在安乐,来世也是安乐。佛陀所说的施,是应当奉行慈悲,做得到,你去做,不能贪,布施的重点就是叫你舍贪,舍掉贪着。 第四、“慧”:应当要了解苦、集、灭、道,彻底的灭除一切苦,证入涅槃的智慧。
有一次,佛陀向一位最忠诚的在家弟子,就是兴建祗园精舍的大富者,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孤独长者,给孤独长者,佛陀告诉孤独长者说:过着普通家庭生活的在家居士,他必须具足四种乐趣,也就是说有四种快乐的地方,什么四种快乐的地方呢?很多人认为学佛就是悲观,绝对不是这样,这是误解,佛陀跟孤独长老说在家居士的修行,能够具足四种的乐趣。 第一、能享受以正当方法获得足够财富与经济上的安全感。用正当的手段去赚钱,我们有钱,经济稳住,我们就有安全感,不会被钱所困扰,也不用怕孩子注册,不用怕房租,都不用怕,所以觉得经济是一个安全感。 第二、能以此财富慷慨的用于自己及家人亲友身上以外,并且能够做种种的善行,服务、回馈社会,种种的善行,这都是一种快乐感。 第三、无负债之苦。当然有负债就有苦,无负债当然就无痛苦。 第四、可度清净无过而不造身、口、意三恶业的生活。因为自己本身经济丰富,你不用打妄语,不用身体做不正见的生活,简单说在八正道里的正命,因为你自已经济丰富,那么你就能够享受正命的生活。千万不要认为说,我经济丰富后,再去造身、口、意的生活,虽然四项当中,有三项是属于经济,但是最后佛陀还是慎重的提醒那位孤独长者说:物质与经济方面的兴趣,与由善良无过失的生活所生起的精神乐趣来比,两项比起来,还不及后者的十六分之一的。佛陀的意思就是虽然前头所说的三项都是物质,但是这种物质的享受,与精神的享受比起来,物质的享受不及精神享受的十六分之一,也就是重视精神的享受。我们若无法从精神上得到享受,虽然拥有很多的财富,但不一定好命,真正的好命,就是内心无忧,内心知足轻安。 佛陀对在家弟子也谈到如何用钱,如何储蓄存钱的细节。佛陀关心在家居士的开示,都有列很清楚的次第,他对善生童子的开示中,就有一项用钱及存钱的方法。他向善生童子说,应当以收入的四分之一作为日常生活的费用,有怎样收入,才能有怎样支出,佛陀都讲得很清楚。要怎么分作四分之一为日常生活的费用,怎样叫做四分法呢?将一半投资在事业上,四分之一存起来,预备以后需要时才能够用,也就是说以四分来说,我们的收入四分来说,他讲的很清楚。一分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费用,二分投资在事业上,最后一分存起来,所以他的岁入岁出,佛陀的岁入岁出做得很适当,不是说赚一元花二元,不是这样。我们从以上所举的几点个案来看,就可看出佛陀他认为经济福利,对人生的乐趣是有其必要的,也就是说经济是人生生活必要的重点。
佛陀不承认只有物质的享受而已,没有精神道德的基础也不行,因而也跟在家居士开示说:虽然你的经济充实了,你不能认为经济充实,要吃要穿要住,要花都有了,这样就知足了,没有这样。他说:一定还要有精神和道德的基础,真真正正进步到此处,不能只有物质经济的基础,认为就知足,还要有精神和道德基础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所以佛陀所说,都没有离开身和心,他对身和心都兼顾得很好。绝对没有只顾物质,也没有只顾精神,他将物质和精神调配得很好,这是佛陀对在家居士所说的教法,没有偏离任何一项。佛陀虽然鼓励物质方面的进步,但其重心则放在精神和道德的开展,我们要了解这一项。 佛陀对于政道论开示得很清楚,就是说佛陀对于政治论也有讲得很清楚,我们简单提出几个来作比喻。佛陀他是提倡和平,包括他宣扬非暴力。你看,佛陀当时在印度,都没有拿过一支枪、一只刀,也都没流一滴血,就将印度的种族,不平等的四种族改革成为平等。所以可以说是一位不流血的革命家,他的革命是用非暴力的,是用他的慈悲喜舍,用他的真理来革命,使印度四种族能够获得平等,这是一个不简单的革命。佛陀不赞成任何形式的暴力与杀生,他都不赞成,这是人人都可了解的,大家都知道的,从历史上看来,佛教从来没有所谓的“正义之战”这东西,佛教也没有“正义之战”这种的名词。这种正义之战是制造出来的虚伪名相,加上了宣传,变成了一种憎恨、暴虐、虐待、残酷与大规模屠杀藉口,那么请问谁来决定正义呢?强者胜者就是正义吗?弱小失败者就是不正义吗?是不是这样,所以政治若是用这种观念来看,战争永远是无正义的,佛陀从来就不接受这种论点的,所以没有什么所谓的宗教正义之战,没有这个,因为这种是残暴的。
佛陀并不只教导和平非暴力,他更曾经亲自赴战场劝阻战争的发生,甚至有各种的事件,经过佛陀的调停开示,而阻止了战争,比如说,琉璃王发动战争,要来杀死释迦族时,佛陀就加以阻止,包括从历史上很多战争的个案,由于佛陀他的慈爱、慈悲而停止战争。佛陀不是这样而已,他又藉此机会、因缘,从道德的力量给与政治问题的指导,譬如说:摩诃陀与拘萨罗之战,摩诃陀王阿阇世战败被掳,摩诃陀的国王阿阇世被拘萨罗王捉去后,拘萨罗王就请佛陀作为裁判者,到底要怎样裁判?佛陀身为裁判后,叫拘萨罗王将他释放。又如拘萨罗王昆留陀,想要征服佛陀故乡迦昆罗城的事,佛陀亲自带比丘静坐在路旁,阻拦远征军的去路,所以过去佛陀抗争是理性的,绝对不会危害别人的安全及用暴力,没有,他只带比丘至琉璃王带兵马征伐迦昆罗城的路上,坐在那里。有一次释迦族与拘梨耶因为争卢泗尼河水,为了这水的问题,已经准备用武力战争的时候,佛陀知道又出面去阻止,去讲和。又有一次,也是由于佛陀的一句话,而阻止了阿阇世王攻打跋耆国。你想想看,佛陀他当时常常调和所谓的国际纠纷,更加跋耆种,当其建设共和国时,佛陀为他开示国家健全条件:第一、常时集会。一个国家要健全要时常集会,像我们说要时常开会,商议正事,大家研究正事;第二、以和合之精神相集合,以和合心议国事。君臣和顺,上下相敬,要具足这种的条件;第三、保守传统的国法,不乱立新规。即不能随便改法律;第四、尊重国中老宿。尊敬国中年纪较大者,听受其意见,因为年纪大的人经验丰富,他走过的较多,走过的多,所以经验就较丰富,不能看不起他;第五、良家妇女当守贞操;第六、尊重其国内外之宗教。从有历史至今,宗教都是被尊重的,除非是不正当的宗教,专门骗人、拐人、危害社会;第七、如法尊敬阿罗汉而保护之。就是宗教的沙门,修行的沙门,应该来尊敬和护持的。以上所说的,都是道德的条件,尊重一国之历史习惯,人民互相和睦,尊重道德、尊敬宗教,这都是一种道德,如此才能和平安乐。佛陀当时向跋耆种开示这七条,后来这共和国一直强盛起来。所以佛陀说,若一个国家要强壮,必须要有强国之根,根本的基础,就是说你这共和国若要强大,必须要具备这七个条件,来作基础。跋耆共和国因为能遵守佛陀讲的七种条件,虽然摩诃陀势力很强大,也不能轻易消灭它。你看看,佛陀当时对国家及社会的关怀,相当、相当的积极。佛陀的时代和今天的国际社会一样,也有不以正义治国的国家元首,人民受到压榨、掠夺、虐待、迫害,及酷刑等等。现在世界上很多,都还有这种现象,佛陀对这种不人道的措施,深感悲悯。佛陀认为一个政府的首脑人物及行政官吏们,如果腐败不公,则整个国家也会随之腐化而堕落,这是佛陀当时在印度就开示得很清楚。当然社会若腐化堕落,人民自由就失去保障,快乐当然也就没有了。一个快乐和平的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公正的政府,那么公正廉明的政府到底要如何实现呢?
在佛本生经里的十王法里讲国王的十种职责,经中说:佛曾经作过解释。 第一、国王必须要豪爽、慷慨、慈悲喜舍。执政的人不可贪着财物,而应当为人民的福利而施舍。所以佛陀他起先说作为一个国王,必先第一个条件就要具足如此。 第二、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性。绝对不可杀生、偷盗、诈欺、剥夺他人的自由、邪淫、妄语及饮酒乱性等等,也就是说最低的限度必须能严守居士的五戒条法,若无法严守居士五戒条者,这个国王就会堕落。 第三、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包括准备放弃一切个人的安乐、名声、乃至生命。 第四、诚实正直。在执行职务的时候,必须不畏强梁、不徇私情,他的正心诚意,对人民无罔无欺。 第五、仁慈温厚,性情和柔。 <, P style="LINE-HEIGHT: 12pt; TEXT-INDENT: 24.1pt" class=MsoNormal>第六、习惯节约、生活简单,不能耽奢华,克正端严。第七、无嗔无恚,亦无怨毒,不念旧恶。 第八、不尚暴力。不但本身不伤害他人,并应尽力提倡和平,包括阻止战争以及一切运用暴力伤害生命之措施。 第九、能忍耐、宽容、自制、谅解。必须要能够忍受困苦艰难,包括别人如何刺激我们,我们都要有忍辱,而不生嗔恨心。 第十、不为反逆阻止之事。也就是说,这件事不应该这样做,身为国王的就应该不能这样做,而有利益百姓的事,国王都应该去做,也就是说不做违反人民意愿之事,更不阻止任何有利人民的措施,简单说就是应与人民和谐相处。 佛陀所讲的这十种是做国王必须要具足的条件,那么这个国家社会就会强盛,一个当政之人,如果有具备以上所说的十种职责,这个国家一定是快乐、和平、自由的。印度过去的时代中,就有阿育王完全按照十王法戒条为其立国之本。佛陀他的开示,一国的国王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身为国王的道德生活,国王是一国政治的中心,他生活之善恶,直接影响国家之治乱。汉译增一阿含第四十二卷中有讲,曾有记载做国王之十德: 一、清廉宽容。 二、能受群臣之正言纠正过失。 三、好施与、与民同乐。 四、租税必依法征收。 五、整肃闺门。(不纵容自己的人犯恶之意。) 六、不因酒乱性。(因为喝酒会乱性。) 七、勤勉,不嘻笑,包括掉举戏乐,护持严禁。 八、审判必依法律,无私曲于其间。 九、与群臣和睦,不与彼此竞争。 十、常注意于身体之健康。 今天的世界经常处于恐怖、猜疑、紧张、斗争,人人生活不安。若要和平、安乐,除了佛陀所指示之外,没有什么办法比这个还好,所以佛陀的理想就是非暴,除了非暴之外,一定要和平、慈悲、友爱、谅解、容忍、尊重一切生命、不自私、不憎恨、不逞强、求真理、求智慧,以慈、悲、喜、舍来待人。
佛陀开示:应以慈悲战胜嫉妒,以善胜恶。若不用慈悲来战胜嫉妒,我们将永远都在嫉妒。以善来胜恶,以布施胜自私,以真实胜虚诳。佛陀对自己的行持及教导弟子,都是一样,向自己的贪嗔痴征服,并不是向外去征服他人。要社会和平先征服自己的贪嗔痴,并不是向外用贪嗔痴来征服任何人,征服任何国家,征服任何世界。只要人类一天想要征服别人,人间就一天不会安宁,不会和平,没有快乐。所以佛陀说:“战胜者滋长仇恨,战败者于哀痛中倒下,胜败俱泯的人,才是快乐而和平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千万不能用战争来争取别人的意愿,唯一能带来和平与快乐的是征服自己而非征服他人。依佛陀所说,健全的国家,是以道德及宗教为基础,上下和睦,尊重法律,如此国家就强盛,人民安乐自由,生活在快乐、和谐、平安的社会。我们从以上所举述中就能够了解佛陀他对在家居士、对社会的关怀,等等的慈爱、等等的开示、等等的教化。因为佛陀离开我们现在二千多年了,难免会慢慢、慢慢使佛法远离这社会人间,希望佛法能够再回归佛陀所理想的本怀,重回到人间,这样人人对佛法正确的认识,包括佛法对我们的益处,事实是真的不可否认的。因为过去有关于佛陀本身的故事谈论大多,导致蒙上了些许的神格色彩,慢慢偏离了佛陀所讲的正见,也在这样的环境下,造成了多数人对佛法知见的混淆,而不得法味真义。我们若能以佛陀的正见来研究、发展,上至下。大家都能依佛陀的教义来行持,那么社会人间净土就不远了,若是无法依佛陀所讲的教义,以非暴、慈悲喜舍,那么世界要和平就很难。“戒”我们已经讲完。“律”也讲到此处,我们作一段的结束,若是说未尽意,还请各位多多研究,若是说得不如法,需要改进之处,希望各位诸山长老,多多向我建议指正,时间到了,祝福各位身心安乐,所求皆愿!有机会再见!
执着片福不舍离 因缘会合果报生 一毫之善皆回向 优游自在得菩提
|
推薦閱讀:
※你本就一無所有,自然無什麼可以失去
※他人即地獄?也可以是天堂
※是不是我再瘦二十斤你才會喜歡我?
※做戲修德演戲修行,原來真誠才是我們最應該有的 「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