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成長,是人生的永恆。成功,是人生的追求。在人們眼裏,成長是無聲的,成功是幸福的。    由此想到我們的家庭教育,當我們不知道應該怎麽教育孩子的時候,當我們不知道應該如何走進孩子的心靈的時候。我希望我們的家長改變自己的理念,學會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第一部分     一、要成功還是要成長?
    常常在想,現在我們的家長為什麽感覺不快樂?為什麽承受的壓力那麽大?為什麽在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那麽焦慮和無所適從?是因為我們太渴望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太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的。    現在,在單位裏,或者在街頭巷尾中,常常看到,同事見面、家長見面,說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本來,講講各自的育兒心得,並相互交流經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往往在交流之中,許多家長都自覺不自覺地拿自己的孩子與人家的孩子比較,這一比,郁悶就出來了。家長們比較的話題總離不開孩子的學習成績,特別是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之後,家長尤為興奮。這個說:「我女兒數學考了95分。」那個說:「我那兒子不爭氣才考了75分」;這個說:「我兒子這次排名年段第10位。」那個說:「我兒子也進步了,不過才到65名,我很生氣,兒子昨天被我臭罵了一頓」比較的結果,家長很心煩,孩子也很心煩。另外孩子去哪裏比賽取得的名次,孩子學習樂器考的等級,甚至是家長曾帶孩子去哪裏旅遊,也都是家長之間比較和炫耀的熱門話題。而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似乎沒有別人的孩子優秀,家長的心情可想而知,當然孩子的境遇也可以推斷出來了。    所以家長往往把自己教育成功的標準定位在孩子的成功,而孩子的成功的標準定位於學習優異,考試成績名列前茅,或者孩子參加奧數比賽、樂器考上幾級或者出國留學等,就是成功,這就是快樂與幸福。沒有了這些,家長似乎很痛苦,很沒有面子,教育很失敗。    「其實幸福的含義很簡單,對於一個人來說,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找一份屬於自己的愛,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這些都是一種幸福。」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享受一份濃郁的愛,讓爸爸媽媽高興,得到爸爸媽媽的誇獎,這是一種幸福。     【案  例】
    我們知道,親朋好友的聚會有時候也會成為家長拿孩子出來比較的「會場」。一位做電腦生意的關先生,兒子讀小學四年級,表哥和他差不多大,兩個孩子雖然在不同學校讀書,但是經常會被拿來比較。一次聚會,家長又開始談論起孩子的學習,尤其是這兩個孩子的媽媽,更是將孩子上學期的考試成績拿出來比較了一翻。比較之後,關先生的兒子處在下風,而於是當媽媽的就著急了,當場就好好地教育了孩子一通,搞得孩子很痛苦,很不開心。     這樣的教育對孩子是很不利的,這不僅沒有激勵他努力向上,而且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的自尊心,而且讓他的自信心也大受影響,結果與家長的願望大相徑庭。    所以,你看成功不過是你的需要在某種場合和某個時期達到了一種平衡,而這種平衡是短暫的,可能瞬間即逝,並不斷被打破。因為「需要」無止境,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在變化之中,包括引導和評判成功的主流價值觀,所以成功經常會讓你無所適從、難以把握。如果一個人的眼睛總是盯在成功上,也許就永遠也追趕不上快樂與幸福的腳步。    成功與成長,或許如魚與熊掌,「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當孩子成長了,或許也是他走向成功的那一刻,你能夠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
 
    二、與成功相比,孩子更需要成長     【案  例】
    我們大家都知道,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開車撞傷人後又連刺數刀致對方死亡一案,於2011年 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被告人藥家鑫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這個案子讓人很心痛。     藥家鑫事件給我們當前家庭教育的最實際的拷問是:一個從小品學兼優,得過各種獎勵,考上了音樂學院鍵盤系,自己的人生道路本應該有無限可能的大學生,為什麽會因為一次交通肇事淪為殺人犯呢?    所以,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情感和生命的關懷,勝於一切。與成功相比,孩子更需要成長。    因為成長則意味著自身的強大,它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裏,讓你擁有幸福和快樂的能力。成長意味著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時間,掌控自己的人生;它意味著你能更好地愛自己,更好的理解別人的愛,更好地愛別人;它意味著你有更寬廣的胸懷來容納世事、有更睿智的眼光去看清迷途、有更堅定的信念去固守責任。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在變化之中,讓你無所適從、難以把握。但是成長卻牢牢把握在你的手裏,那是你對自己的承諾。可能有人會阻礙你的成功,卻沒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長。換句話說,這一輩子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在《名人是怎樣教育孩子的》書中,國內著名資深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說:「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所以楊瀾不覺得做神童有什麽好處,也不要求自己孩子哪方面必須要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歌德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想到成功,但沒想到成長。」    我十分欣賞這句話。不少的家長只想到讓孩子「成功」,沒有想到讓孩子「成長」。殊不知,成長意味著心智越來越成熟,能夠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得遊刃有餘看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更能體諒別人但也不苛求自己,成長是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麽,怎樣去得到,更能接受周邊的人周邊的事,成長能夠讓自己面對所有的機遇與挑戰。    楊瀾在她的一次講座中說,「人生在世,你唯一能夠有把握的也就是成長。成功在人生當中只有一兩個點,它是外在,由別人去評論;而成長是個持續的過程,是內在,在內心愉悅存在。說起成功,每個人都擔心失去,而成長是自己的,雖緩慢成長,但卻充滿自信。」
 
    三、把自己當孩子,體驗孩子成長的過程     【案  例】
    有一個小故事讓我印象很深刻。    據說很久以前,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著望著他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願望,已經是很難得了。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讓他們那樣好了。」    少年滿懷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第二句話是,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沈思了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智者微微點頭!說:「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後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麽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     細細品來,頗有一番感悟在心頭湧動。如果說智者的四句話裏蘊藏著無限為人處世的道理,那麽,我更覺得這四句話中也同樣蘊藏著作為家長所應具備的「修為」。    所以作為家長,不要強加自己主觀的意念在孩子的教育之上,煩惱是自生,也要自解,把自己當作孩子就會領悟到很多事情的真諦。    魏書生曾指出藏在家長身上的第一把刀是「砍去民主,種下家長專制的種子」,在傳統的中國式家庭裏,家長說一不二,強行決定孩子應該怎麽樣,不能怎麽樣。現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打個比方,當家庭內部出現爭執的時候,無論有沒有道理,家長總是習慣於用簡單粗暴的辦法,以「都是為了你好」的名義來代替孩子做出決定,總是以「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來強調家長的尊嚴、家長的權威。總以為孩子什麽都不懂!其實孩子看到的世界和成年人是不同的,當然感受也就不同。     【案  例】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父親帶著自己 4歲的兒子逛超市,滿以為兒子會很高興,誰知從走進超市那一刻起,兒子就哭鬧不止,父親左哄右哄都沒有效果,於是父親只好蹲下來抱兒子。當他蹲下來的時候,他才發現兒子的眼睛所能看到並不是充滿誘惑力的各種貨物,而是大人們的腿!兒子看到的都是人的腿,當然要哭鬧了!這也說明孩子眼裏的世界和大人眼裏世界完全不同!     我們要了解孩子就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把自己當作孩子,盡量用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這樣我們所看到的風景才會相似,才能在孩子和家長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當然也有一些家長深諳此中道理,能夠「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比如有這樣一位家長,他的孩子還只能在地上爬的時候,他和孩子說話時也爬在地上;當他的孩子能跪的時候,他就跪著和孩子說話……在很多人眼裏,這是一個有點另類的家長,也許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家長! 
    四、把孩子當自己,給予孩子一個自己所需要的家庭氛圍     智者的第二句話是,把別人當成自己。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比如某男孩,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潮人」,穿上磨出窟窿、畫滿骷髏和美女的牛仔裝 T恤;梳頭打摩斯……可唯一讓他覺得特別煩的就是爸爸媽媽一點也不喜歡他這樣的裝扮,「他們整天嘮叨,說這裡難看那裏不好,好像我成了街頭的小混混……」在父母的嘮叨與不理解面前,孩子逐漸選擇了沈默。    我們一提到與子女的溝通,人們說得最多的是「代溝」一詞。現代子女與父母之間的「代溝」主要表現在「穿衣打扮」、「父母嘮叨」、「業余愛好」、「零用錢消費」、「課外讀物」、「交友」、「隱私」等方面。其實,並不是所有孩子的反抗行為都是不好的,有時候孩子的反抗行為意味著他開始有其獨立自主的想法,這正是孩子發展判斷力的良好時機,值得父母高度重視。所以當孩子的觀念與自己的觀念發生碰撞時,可以開誠布公地和孩子進行爭辯,在辯論中求同存異,達成共識。    大家是否可能還記得著名藝術家趙麗蓉在春晚和李文啟、王濤一起表演的小品《吃餃子》,祖孫為了過年是否吃餃子展開了一場家庭辯論賽,這個小品在帶給我們笑聲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到,她還帶給我們與孩子溝通的一個有效方式——辯論,通過辯論,我們拉近與孩子距離,讓家庭變得更和諧。    靜下心來想想,有時候把孩子當自己,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觀念多元化的今天,你會是如何一個狀態,你會希望增加的父母如何與你溝通、交流。這樣,你或許會和孩子一起分享現代社會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會看孩子喜歡什麽人物,會理解孩子怪異的想法為什麽那麽多。或許,你會更多對孩子說「建議你應該怎麽做」,而不是說「你不要這樣做」,「不許你這樣做」。有時也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應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在孩子身上。     【案  例】
    一個焦慮的媽媽這樣說著自己的孩子,「她以前經常主動跟我們說學校裏的事,現在卻經常把自己鎖在房間裏,偷偷地寫東西……我偷看懶她日記才知道,小小年紀也學人家談戀愛!」於是心急的媽媽開始不停地盤問女兒的事情,特別有男生打電話來找的時候,更加是在旁密切監聽,再加事後盤問。最後,當她最終束手無策,就把日記本甩出來跟女兒對質的時候,女兒非常生氣,摔門而出……     我曾經問這個媽媽,你做女孩子的時候,喜歡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記本嗎?在你少女時期,你沒有過朦朧的感情嗎?媽媽很不好意思了,因為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時候青少年的日記中記載的是被誇大的事實和感受,就像小說一樣並不可信。本來偷看子女日記就不對,還要以強硬態度橫加幹涉,子女心理上肯定無法接受,當然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就緊張了。    所以,馬克在《美國父母怎樣培育孩子》一書中講道:「孩子生長於批評中,便學會論斷人;孩子生長於敵意中,便學會攻擊人;孩子生長於恐懼中,便學會了焦慮;孩子生長於無助中,便學會了抱憾;孩子生長於荒唐中,便學會了羞愧;孩子生長於嫉妒中,便學會了懷恨;孩子生長於羞辱中,便形成罪惡感;孩子生長於鼓勵中,便學會了自信;孩子生長於包容中,便學會了忍耐;孩子生長於贊美中,便學會了欣賞;孩子生長於接納中,便學會了愛人;孩子生長於肯定中,便學會了自重;孩子生長於認同中,便有確定目標;孩子生長於分享中,便學會了慷慨;孩子生長於公平中,便學會了公義;孩子生長於誠實中,便學會了真理;孩子生長於安全中,便充滿了信心;孩子生長於友愛中,便將樂於存活」。    所以,如果讓你選擇,你一定也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鼓勵、包容、贊美、認同、分享、公平、誠實、安全、友愛的家庭裏,一個你自己需要的家庭,那麽,也請你把這樣的家庭給自己的孩子。    曾經讀到《美國家庭教育三句話》,我覺得很值得我們做家長的借鑒。    第一句是 Stand behind. Don"t push.(站在後面,不要推)。    在美國,父母讓孩子擁有選擇的自由。美國的父母不會代替孩子選擇,而是堅持「Stand behind,don』t push」(站在後面,不要推),給予孩子絕對的自由去選擇他們的道路。使孩子真正變成社會人是美國家庭教育的最終目標,正是這個目標,使孩子過早地擁有了家庭中的許多權利,也就少了許多對抗,少了許多家庭矛盾。      第二句是Giving them the key to the doo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ring them into the room.(「交給他們開門的鑰匙比帶他們進入房間更為合適」)。    美國父母交給孩子的是開門的鑰匙。美國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種共識,那就是父母、教師不應給孩子灌輸某種既定的規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各自的價值觀去選擇,教育的重要職能在於引導他們怎樣進行選擇,「交給他們開門的鑰匙比帶他們進入房間更為合適」。    第三句是Just go, do and try it. (「去做」、「去試試」。)    父母在給予選擇自由的同時,對選擇的後果提供證據。他們特別重視提供擇友、訂婚、結婚這類選擇的後果,希望孩子不完全憑第一印象或直覺辦事。父母鼓勵孩子「付諸行動」,「去做」、「去試試」,堅信實踐能縮短認知與行為的距離。父母永遠安靜地站在孩子身後,給予信心,強調對待孩子應「用你的眼睛去觀察」。無論何時,父母的雙眼總是反映出:我理解你並且愛你。
 
    我也是一個孩子的家長,所以我在這裡把這三句話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我們每個家長能夠改變觀點,吸取他人長處,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更棒,讓我們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是發自內心,很真實地展現自我。    今天我們講了:要成功還是要成長?與成功相比,孩子更需要成長;把自己當孩子,體驗孩子成長的過程;把孩子當自己,給予孩子一個自己所需要的家庭氛圍。下一部分我們繼續講陪孩子一起成長。
     第二部分     前面講了「要成功還是要成長?」與成功相比,孩子更需要成長;把自己當孩子,體驗孩子成長的過程;把孩子當自己,給予孩子一個自己所需要的家庭氛圍。     五、把孩子當孩子,無條件地愛孩子
    我們講,要學學美國的父母,無論何時,父母的雙眼總是反映出:我理解你並且愛你。父母愛孩子的正確做法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也就是說,家長愛自己的孩子,是無條件的,無代價的,你愛他的理由只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也就是說,不論孩子的行為是否令你滿意,無論孩子考試成績好壞,這都不影響你對他的愛。這樣孩子相信父母愛自己是無條件的,無私的,他會珍視父母的愛,同時他會強烈感覺到自己被父母愛著,因而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別人愛的。他不用擔心因自己的失敗而承受父母的白眼,他會感到自己有一個大後方,這樣孩子向人生挑戰的勇氣會大增。
 
    【案  例】
    我們知道,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剛生下來時,腦袋特別大,與他身體的比例很不協調;尤其是後腦勺,不但大,而且有稜有角。要是一般的父母一定會擔心孩子是不是畸形兒,然而愛因斯坦的父親赫爾曼 ·愛因斯坦卻說:「那可能是因為他那顆腦袋裏裝的智慧太多了!」一句話,飽含了他對孩子的期望。轉眼,愛因斯坦兩歲了,但卻仍然不能像大多數孩子那樣,開始咿呀學語,而且孤僻緘默得讓人生疑,人們簡直不敢再想下去了:「這孩子會不會是個啞巴或者癡呆?」等小愛因斯坦快三歲時還不會說話。但是,父親對自己這個大腦袋兒子仍然抱有信心,他說:「你別看他說活晚,等到他會說的時候,一定說起來就沒完!」可是,事情並沒有像父親所希望的那樣發展。
    小愛因斯坦快到四歲時才開口說話,也並不像父親預料的那樣「說起來就沒完」。相反,整天沈默寡言。母親盡可能多地抽出時間來和小愛因斯坦交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他從封閉的世界中拉出來,促進其語言的發育。但是,等小愛因斯坦稍稍長大些後,性格也很古怪,他從來不跟同齡的孩子們玩。後來,愛因斯坦因為沈醉於自學,被學校勒令退學。父親依然堅持:「我的兒子,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是一個好孩子!」     大家想一想,愛因斯坦四歲才開口說話,從小性格古怪,甚至有些木訥,上小學時成績不好,中學時被勒令退學,在常人眼裏,這是不是一個笨孩子?我們應該值得慶幸,愛因斯坦的「獨特」之處並沒有被父母視為一種異端而遭受歧視,他的父母無條件地愛著孩子,用賞識的眼光發現了發現了他可貴的探索精神,從此為他打開了通向廣闊人生的大門。因此才使愛因斯坦能夠成長為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能。這一點,是值得很多中國的父母借鑒的。    曾經聽一些家長抱怨,孩子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債,上蒼不過是用一種委婉的方式讓他們「今世還債」,爺爺奶奶還父母的,父母還我的,我可能還要還別人的,墮入輪回,生生世世永不止息。    或許正是這樣的觀念,讓中國的父母感到身心的疲憊。因為沒有愉悅,有的只是任勞任怨地承擔著養育孩子責任,以忽視自己和犧牲自己為代價;為了讓孩子站在他們起點上往前走,他們吃苦耐勞、含辛茹苦,卻難以得到孩子的認同。    記得一次以為母親在孩子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訴說著自己如何犧牲,如何為了孩子放棄一切,而孩子還不感恩,她的兒子在一旁冷冷地說:「我又沒有讓你生我,你為什麽要生我?」母親很無語。    你看,我們的這種思維方式,使得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成為契約的關系。我生你養你,還了「前世欠下的債」,你應該對我感恩戴德,所以你必須對我言聽計從;如今你已長大,應該是你報恩的時候了,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似乎是一種施捨,孩子對父母也缺乏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恩。    想想,我們多久沒有親親我們的孩子,多久沒有對孩子說:「寶貝,你是媽媽的同時。」我們多久沒有抱著孩子,對孩子說,謝謝你給我帶來的幸福和快樂。    所以,我們常常可以在美國電影裏,看到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說「寶貝,我愛你。」「寶貝,你是我的天使。」    因為,天使永遠是天真可愛,帶給我們無限的快樂。    我們要避免以下幾種不良的親子關系:    第一種是孩子是父母的「下級」,必須聽從父母的一切命令,不許亂說亂動,孩子成了父母的私有財產,可以隨便處置,或者不關心、不過問,而無論是冷漠還是溺愛,孩子都是受害者。    第二種是孩子是父母的商業合作夥伴。父母教育孩子完全用物質刺激來展開,往往導致孩子的智力畸形發展,或者由於物質刺激失效而使孩子完全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第三種,孩子是父母的銀行。父母培養孩子的目的是給自己的未來「存」福利,期望孩子長大了可以給自己光耀門庭和收取利息。在這種不平等對待的財產型教育方式下,孩子心理很壓抑,難以舒展自己的個性,金錢觀嚴重扭曲。    第四種,孩子是家庭的奴隸。是父母的出氣筒,甚至是許多心靈不健康的大人肆意羞辱、發泄、虐待的對象。在某些農村家庭,女孩子更是家裏討厭、折磨的對象,長大了也無法擁有最基本的權利,更無法說精神需求與心靈健康了。    第五種,孩子感覺像「棄兒」。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感覺被「遺棄」,由於難以獲得完整的父母之愛而導致人格缺陷,自卑自閉。一些家長認同學校將孩子分成優等生、差生,最終導致一些孩子終生無法建立自信,甚至自暴自棄。     智者的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實際上告訴我們,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包括尊重孩子的獨特性,愛孩子,但不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    愛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讓孩子知道他在你心中的價值,在家庭的價值。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他就會喜歡自己,尊重自己,從而喜歡生活,尊重別人,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於是能夠產生積極、努力上進的想法和動力。而當一個人缺乏自我價值感,他會認為自己的生命無意義,會厭倦生活,會瞧不起自己,導致破罐子破摔的不負責的行為。    因此,家長每天都要告訴孩子,因為你,讓家充滿笑聲;因為你,讓爸爸媽媽的生活多麽有意義;因為你,即使爸爸媽媽忙碌也很開心。
 
    六、把自己當成自己,智慧父母的聰明管教方法     我們知道智者的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很難,把自己當成自己,所以家長要家長的職責和定位。聰明的父母應當知道自己的責任,特別是作為父母的責任,所以智慧父母要學學聰明管教孩子的方法,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含義在於,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與借鑒,不斷的總結與反思。    我很喜歡魯迅先生的一篇著名雜文《拿來主義》,「一切好的東西都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外國好的東西、對中國的進步有益的東西都應該吸收,這應該是拿來主義的真實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魯迅先生的拿是有選擇的拿,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    所以接下來我會講到美國的教育,美國的教育和我們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美國的家庭教育。雖然國情、文化、制度、觀念等兩國之間有很多的不一樣,但好的東西我們都應該可以借鑒的。魯迅先生說,「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下面是美國家庭教育的幾個特點,我覺得很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培養孩子的培養獨立能力    美國的孩子從嬰兒繈褓時期就跟媽媽分床睡覺,兩三歲的幼兒就住自己的房間了。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遊玩、學習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選擇。比如,從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學習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房間,整理,布置屬於孩子自己的「小天地」,父母決不替孩子做什麽事,最多從旁提醒、參謀。     【案  例】
    中國園長發展論壇主席、幼兒教育專家李俊傑曾經這樣說過:「就拿吃飯來說,孩子都好幾歲了,父母還給孩子餵飯;或者當孩子自己吃飯把飯灑出來時,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糾正動作,而是對孩子大聲呵斥,這對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種打擊。」    致力於幼兒教育科學普及工作的學前教育碩士李俊傑說:「對兒童正常行為的壓制和約束,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品格。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依賴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自己吃飯,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還要讓孩子獨立處理各種事物,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這對孩子的成長都有很大幫助。    第二,讓孩子參與家事決策    我們常常喜歡對孩子說,「大人的事情你不要管,你讀好書就可以了。」所以在家裏,孩子除了讀書,其他事物一概不管也不讓管,這種做法很普遍,許多家長理直氣壯地教訓的自己的孩子:「你看,我什麽都為你做了,你還不好好讀書。」可是實際上很多孩子不領這個情,他們很郁悶。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局外人,自己只是父母炫耀的資本,是讀書的工具。    而美國孩子在家裏的確是小主人,不但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還參與家庭大事的決策。一個孩子的父親說:「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權利和機會很重要,等他長大了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公眾事務乃至國家大事的決策。即使沒有採納他們的意見,也對維護孩子的獨立人格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購買什麽樣的汽車、家電、電腦,怎樣布置房間,怎樣利用和美化庭院等,父母都傾聽孩子的意見。許多孩子都跟父母一起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如收拾院子、種植花草樹木、擦洗汽車、自行車、做室內外衛生、購買東西等。比如,一個10歲的孩子,每周幾次去洗衣店送取衣物,這是他固定的「崗位」,這樣他就有一種責任感。還有一個母親,因為與丈夫關系已經到了離婚的地步,她就和十二歲的女兒一起討論,爸爸媽媽該不該離婚,為什麽要離婚,並請女兒提一些建議,看能否幫助改善他們夫妻的關系。最後,她和孩子達成「協議」:在無法改善婚姻質量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離婚。但對孩子的愛是不會改變的。這就在最低程度上減少了離婚對孩子帶來的傷害,並為孩子以後接受單親家庭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避免單親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第三,在和諧氣氛中了解孩子    在美國,許多家庭都有吃飯時及飯後隨便聊天的習慣,飯桌上的氣氛和諧、幽默、民主,誰也不許打斷誰的話,誰都能把心裡話倒個一幹二凈。還有許多細心的媽媽總在孩子睡覺前去跟孩子談談「今天過得怎麽樣?什麽事使你最開心?今天你向老師提了哪些問題?」父母跟孩子說話很客氣、和藹,極少見到疾言厲色的訓斥、打罵,父母總是對孩子說「謝謝」、「對不起」、「請原諒」等等,用商量的口吻對話。    而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恐怕很多父母很難做到這點,許多父母覺得父母的威嚴就在於我說了,你必須做到;家長的權威不容置疑,怎麽能夠和孩子道歉呢。     【案  例】
    一次與大學的同學聊天,他自己也是研究教育的,在講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他說自己曾經有一個很深刻的教訓。有一次孩子和他發生沖突,一時氣憤,沖著兒子大喊:「滾!」結果兒子真的跑到外面去,不回家。作為父母當然心急如焚,後來他把孩子找回來後,冷靜地與孩子交談,首先就向兒子道歉,說自己太沖動,並保證再也不會不尊重兒子,對兒子說「滾」,但同時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裏,他的什麽行為導致父母生氣,並讓兒子和父親一起,作出承諾,以後不犯類似錯誤。     這位父親難能可貴之處在於,能夠及時反思自己,並真誠地向孩子道歉,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忽視孩子的錯誤,而是讓孩子到,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能犯錯誤,關鍵在於能夠及時改正。 
    第四,多引導、鼓勵,不強制    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多引導、鼓勵,不強制,是我們家長必須做的。    我們常常會抱怨孩子不做家務,但反思一下自己,我們是否我們自己曾經犯過這樣的一些小錯誤,如一天孩子興高采烈地說:「媽媽,我來洗碗。」結果碗沒有洗幹凈,甚至把碗打破了,最後被媽媽好好的教訓了一頓。此次,孩子再也沒有興趣做家務了。    我曾經讀到過這麽一則小故事: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
    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
    有個旁觀者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麽又要將鞋帶解松呢?」
    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行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松開了。」
    「那你為什麽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
    「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麽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對待孩子一樣,哪怕他做得糟糕透了,我們依然要鼓勵他,接納他,並積極地指導他把事情做好。鼓勵他們,不要求全責備,完人是從不完善開始學習的。    所以,在美國,對於孩子的遊玩和興趣活動,家長從不強制孩子去做什麽,而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讓孩子獨立地支配自己的課余時間。選擇學練什麽樂器和其它興趣技能,家長總是給予支持、鼓勵和指導,或幫助請家庭輔導教師,或支持孩子去上個什麽技能培訓班。    美國家長大都對孩子的學習不施加壓力。他們的觀點是:喜歡學的孩子自然會努力學,為什麽要強制他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呢?強拗著去做,會傷害孩子的感情與個性。人的興趣、愛好和才能本來就各不相同,孩子適合做什麽就做什麽,人生的路讓孩子自己去走。    第五,不溺愛兒女,講明你的價值觀,讓孩子與你有共同的目標    愛孩子,不溺愛孩子,這已經是我們的共識。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你要考慮,你的價值觀是什麽?你希望你的孩子形成怎樣的價值觀。    比如,著名主持人楊瀾認為,要努力培養孩子具有幾種習慣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身體力行,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帶他們去朋友家時,她讓孩子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是孩子生氣時,她也千方百計鼓勵他們說出來。還有幽默感的培養,雖然做起來不太容易,但還是值得去努力。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麽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回應和贊賞。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實際上每個家庭側重的不盡相同,有些家長希望孩子會讀書,有些家長希望孩子會賺錢,有些家長希望孩子誠實,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寬容等……但無論成為哪一種人,你必須告訴孩子,做什麽事情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這樣會教給孩子一種責任感。我們要學習美國的家庭教育:從小就尊重孩子,重視給孩子個人自主權,讓孩子學會在社會允許的條件下自己做決定,獨立地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告訴孩子:做好某些事情是需要智慧和經驗,需要付出努力和艱辛。那麽孩子自然而然會知道應該認真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和付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與你交流。    就像前面我們提到的少年,他對智者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麽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    是的,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這句話的含義,很難一時體會不出。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我們慢慢摸索,甚至,需要我們用很長的時間和經歷來理解。靜下心來,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教育著我們自己,一點一滴改變著自己,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再次成長。  
推薦閱讀:

像孩子一樣長大,像大人一樣承擔
學習感悟
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
80歲才開始追夢 會不會太晚? | 電影《Nebraska》的人生啟示
給一位17歲迷茫少年的讀書建議

TAG:孩子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