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著名君王錄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為春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為戰國時期。自春秋時期開始,王室衰微,諸侯國勢力崛起,為了取得代天子以行王命的地位,各諸侯之間展開爭霸戰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爭霸,號曰「春秋五霸」。到了戰國時期, 「霸主」角色已不能滿足諸侯國君,各諸侯國君遂紛紛改稱「王」,爭霸戰爭轉化成更為激烈的兼并戰爭。環顧宇內,以齊、楚、燕、韓、趙、魏、秦實力強大,號曰「戰國七雄」。
齊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春秋五霸之首。其姓姜,名小白,齊襄公被殺後,即位為君。在位期間,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發展經濟,寓兵於農,齊國國勢逐漸強盛;同時奉行「尊王攘夷」的政策,北擊山戎,南阻荊楚。在此基礎上,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周襄王也派大臣參與會盟並送重禮,於是齊桓公以無可爭議的實力和威望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然而,齊桓公晚年昏庸,尤其在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以致不得善終。齊桓公身死後,齊國內亂,失去霸主地位。
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
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圖霸未成。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遂率領衛國、曹國等四國人馬進入齊國,擁立齊孝公,穩定了齊國政局,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此後,宋襄公欲繼承齊桓公的霸業,怎奈其為人迂腐,躬行「仁義」,不知變通,在泓之戰中被楚軍擊敗,自己也身中箭傷,不久去世。
晉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
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春秋霸主。其本是晉獻公之子,謙虛而好學,善於結交有才能的人。驪姬之亂時遭到加害,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後在秦穆公的護送下返回晉國,即位為君。在位期間善於聽取意見,任用狐偃、趙衰等人改革內政,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合秦國、齊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並且平定周王室的子帶之亂,受到周襄王賞賜。公元前632年,晉文公於城濮大戰中退避三舍,大敗楚軍,隨後大會諸侯於踐土,周王室亦派人參加。自此晉文公取得霸主地位,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秦穆公(公元前660—前621年在位)
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獨霸西戎。秦國地處西陲,國弱民窮,穆公繼位後任用百里奚、蹇叔等為謀臣,秦國的社會經濟獲得了較大發展。此外,其協助晉文公回國繼位,實現秦晉之好。晉文公死後,秦穆公欲圖東進,稱霸中原,然而兩次被晉軍擊敗,東進之路受阻。無奈之下,秦穆公遂向西發展,滅國十二,闢地千餘里,周王室特賜金鼓加以祝賀。秦穆公稱霸西戎,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楚莊王(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
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春秋霸主。其即位之初,平定國內叛亂,任用孫叔敖為令尹,主持國政,楚國大治。隨後,楚莊王積極開疆拓土。公元前606年,其率軍討伐陸渾之戎,到達周都洛邑,趁機詢問周鼎之輕重,即所謂「問鼎中原」,表明覬覦天下之雄心。之後,楚軍在邲之戰中大敗晉軍,洗雪了城濮之戰的恥辱,楚莊王飲馬黃河,在中原爭霸鬥爭中暫時佔了上風。
吳王闔閭(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
春秋末期吳國君主。其本無緣王位,後派專諸刺殺吳王僚,遂奪取吳國王位。在位時期,以楚國舊臣伍子胥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國勢日益強盛。不久,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五戰五勝,攻克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吳國由此聲威大震。之後,闔閭在與越國的交戰中,被斬落腳趾,重傷而死。
吳王夫差(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
春秋末期頗具傳奇色彩的吳國末代國君。其本是闔閭之子,闔閭死後承繼吳國君位。繼位之初,勵精圖治,大敗越國,攻破越都,迫使越國投降。此後,夫差率軍北上中原,大敗齊國,並於黃池大會中原諸侯,使吳國強盛一時。然而,由於夫差連年征戰,國力衰竭,最終遭到越國反撲,身死而國滅。
越王勾踐(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
春秋末期越國國君,極富傳奇色彩的君主。其繼位之初,大敗於吳國,被迫乞降,入吳國為奴兩年。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卧薪嘗膽,使越國國力逐漸恢復。公元前482年,勾踐趁夫差領兵在外之際,出兵伐吳,大敗吳軍,一雪前恥;不久再度伐吳,迫使夫差自殺,吳國滅亡。隨後,勾踐北上,並於徐州大會中原諸侯,成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
魏文侯(公元前445--前396年在位)
戰國時期推動魏國改革一代明君。其在位期間禮賢下士,任用李悝、翟瑝為相,主持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推動了魏國的封建化進程;同時,任用樂羊、吳起等為將,改革軍事體制,從而使魏國成為戰國時期最先稱雄於諸侯的國家。
魏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
戰國時期魏國國君,因其將都城從安邑遷至大梁,後世多稱之為梁惠王。其在位期間,重用大將龐涓,南征北討,魏國國勢日盛。然而不久,魏國於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兩度敗於齊國,龐涓兵敗身死,國勢日衰;與此同時,秦國亦攻佔魏國河西之地。為避免腹背受敵,魏惠王與齊威王於徐州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總之,魏惠王在位期間,魏國由勝而衰。
秦孝公(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
戰國時期推動秦國改革的一代雄主。其在位期間,頒布求賢令,重用商鞅實行變法,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建立縣制,加強中央集權,推動了秦國社會的封建化進程。此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攻佔魏國河西之地,國勢日漸強盛,為後來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戰國時期推動秦國繼續發展的明君。其本是秦孝公之子,繼位後車裂商鞅以鞏固權力。不久,改「公」稱「王」,成為秦國第一代王。其當政期間,遂車裂商鞅,但仍繼續推行商鞅之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此外,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後來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趙武靈王(公元前326-前295年在位)
戰國中後期趙國一代雄主,著名改革家。趙國立國之初,國力不強,既受中原大國欺侮,也不時受到林胡、樓煩等游牧民族的騷擾。趙武靈王繼位後,力排眾議,大力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大大提升了趙國軍力。之後,趙國出擊匈奴,佔領內蒙古南部黃河兩岸之地,又在陰山築趙長城以抵禦少數民族入侵;不久吞併中山國,闢地千里。此外,趙武靈王親自擁立了燕昭王和秦昭王,從而使趙國成為戰國後期舉足輕重的國家。然而,由於其在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上出現失誤,以致沙丘宮變,不得善終。
燕昭襄王(公元前312-前279年在位)
戰國時期燕國勵精圖治的明君。其早年在韓國為質,後因燕國內亂,在趙武靈王的支持下回國即位。在位期間,招賢納士,改革內政,發展生產,任用秦開大破東胡,又命上將軍樂毅聯合五國攻打齊國,佔領齊國七十多城,燕國國勢大振。其去世後,齊國反攻,燕軍退出齊境,燕國逐漸衰微。
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前251年在位)
戰國時期秦國國君,是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其早年在燕國為質,後在趙武靈王的支持下回國即位為君。在位初期,其母宣太后當權,外戚魏冉為丞相,主持國政。魏冉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土地。之後,其聽從范雎建議,奪宣太后之權,罷黜魏冉,拜范雎為丞相,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並在長平之戰中大敗趙軍,使東方六國再無力抗衡秦國。此外,又攻破東周王都城洛邑,俘虜周赧王,遷九鼎於咸陽,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基礎。
秦昭襄王后,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抗秦,秦王嬴政繼位後,從公元前231年到公元前221年,相繼滅掉韓、趙、魏、楚、燕、齊,統一中國,並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秦朝。
推薦閱讀: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