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轉載:由凡入聖的八正道
引用 轉載:由凡入聖的八正道
普渡眾生 2010-04-29 14:10:28 閱讀66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引用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時臨末法,眾生福薄。 明師難遇,正法難求。
我等末世行人,當遵佛遺教,以戒為師,實行實做,自覺覺他,荷佛家業,住持正法。
佛法為慈舟,正見為導航。正知正見,乃修學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緣我等發心在固定時間轉發大德開示,願與群友們共同學習進步,樹立正知正見,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學,早證菩提,同歸凈土。南無阿彌陀佛!
一、八正道的定義
「苦」是人生的實相,如何離苦得樂,求得究竟的解脫,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為了讓眾生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特別開示了八條進趣聖人之境的修行方法,稱為「八正道」。
「正」,脫離邪非,故名為正;「道」,能通的意思,以能通達涅盤的境地,故名為道。循此八正道,可使眾生苦集煩惱永斷,證得涅盤的聖賢境界,因此又稱為八聖道。八正道如同船筏,可使眾生從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稱為八道船、八筏。
簡單的說,八正道是八條通往成佛大道的實踐法門,是脫離煩惱痛苦的方法,是佛子正確的修行之道,奉行八正道可以完成學佛的目的。所以,做一個佛教徒,應該要了解八正道的意義。
二、八正道的內容
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時,最初所說;此後,直至涅盤時,又增說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成三十七道品,是四聖諦中「道諦」的內容。八正道與三十七道品,僅是詳略之分,其意義並無差別。三十七道品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實踐法門,因此一般以八正道為道諦的內容意義。八正道即:
正見:正當的見解。
正思:正當的思想。
正語:正當的語言。
正業:正當的行為。
正命:正當的生活。
正勤:正當的努力。
正念:正當的意念。
正定:正當的禪定。
(一)正見
「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觀念。一個觀念,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學佛修行就是要修正過去不好的習性,改往修來,所以正確的觀念、見解尤為重要。在佛教的經典中,對「正見」有諸多的詮釋,《勝鬘經》說:非顛倒見,是名正見。《華嚴經》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大智度論》說:正見是智慧。《法界次第門》說:若修無漏十六行,見四諦分明,是名正見。
綜合諸經所說,正見就是離諸顛倒邪見的正觀;是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因果的智慧;是透過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佛教的教理來觀察宇宙萬象而獲得的正確見解。就廣義而言,凡是佛教所認可的道理,都屬於正見。
因此,學佛的人應該有以下的正見:
正見因緣果報:世間萬法都是由因緣所生起,因緣和合才有一切現象,現象就是「果」報。果報來自因與緣的結合,有因有緣,必然有果,正如播了種(因),只要條件(緣)俱足,必然會開花結果。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靠各種因緣的和合而成就,因此,種好因好緣,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反之,植下惡因惡緣,必然會有惡的果報。我們能正見因緣果報,才能明因識果,由迷入悟。
正見善惡業力:業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指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我們每天的行為造作,匯聚成一股極大的力量,決定一生的幸與不幸。業來自身行、口說、意想,業有善有惡,善惡業力,決定不失,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又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般人常因「好人受苦、壞人享樂」,因而對善惡因果產生懷疑,其實善惡因果不能只看眼前,有時好人受苦、壞人享樂,這是由於個人前世所造的業因而獲得今生的果報。我們能夠正見善惡業力,才能謹言慎行,免受惡報。
正見無常苦空:諸法是由因緣和合所生,沒有自主性、獨存性,隨著緣聚緣散而生滅變異,所以說一切法「無常」。因為「無常」,所以好的有可能會變壞,壞的也有可能會變好,在不斷的生滅變化中,我們感受到人生充滿了苦苦、壞苦、行苦等各種的苦,故說「苦空無常」。正見「苦空無常」,可以使我們處順境時,不沉溺樂事;處逆境時,不悲觀消極。因為一切都會改變,而無常苦空將帶給我們希望,激勵我們精進,引領我們超凡入聖。
正見佛道永恆:我們常說「人生無常」,雖然人生的實相是「無常苦空」,但是在無常苦空中有一個「常樂我凈」的涅盤世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成就正等正覺,這個正等正覺就是涅盤,也就是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生命永恆無限的境界,那就是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真實自我。我們學佛修行,就是希望求得這樣一個美好圓滿的涅盤境界。因為人的生命,在時間上只不過是短短數十年歲月,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在空間上也不過是七尺肉身之軀,「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面對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盤,即是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佈於一切空間,充滿於一切時間,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因此正見佛道永恆,就不會產生撥無因果的斷見,進而修善止惡,終而達於涅盤的境地。
(二)正思
「正思」,又作正志、正思惟、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就是正確的意志、決心、思量、分別。《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增上力故,所起的無瞋恚、無害想,是為正思惟。」因此,正思惟也就是不貪慾、不瞋恚、不愚痴,遠離邪妄貪慾,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別。
貪、瞋、痴三毒,經常羈絆著我們,使我們無法邁向求道的路;貪、瞋、痴三毒,時刻盤踞在我們的心靈,染污我們清凈的本性。我們想遠離這三種毒害,必須以堅韌的力量,長時憶念正法,具足柔軟、慈悲、清凈、無恚心,使我們的思惟時時和正法相應,三毒才能去除,趨入佛道。
(三)正語
「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即遠離一切不慎之語、誹謗之語、傲慢之語、辱罵之語、刻薄之語、花言巧語和虛妄不實之語。因此,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正語必然是合乎道理的話,所以又稱順理語,如佛陀說法皆為真實語、如實語、不異語、不欺誑語,這就是正語。 正語的內容有四:
真實語:真實不虛,無欺誑的話。
慈悲語: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話。
稱讚語:讚歎別人,令人歡喜的話。
利行語:幫助別人,有利於人的話。
(四)正業
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身業。即行為舉止正當,身、口、意三業清凈,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泆等。但這僅是消極的不做惡業,正業的積極意義應是「護生」、「慈悲」、「布施」等。
此外,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因此,平常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也是正業。譬如適當的睡眠、飲食、運動、休息、工作,不但能增進個人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滿,社會安定的主要因素。
禪師的眼淚
空也禪師有一次出外弘法時,經過一條山路,突然竄出很多土匪,拿著刀劍向他索取「買路錢」。空也禪師看了以後,不覺掉下眼淚,土匪一看空也禪師落淚,哈哈大笑說道:
「這麼一個膽小的出家人。」
空也禪師說道:「你們不要以為我流淚是怕你們,生死我早就置之度外了。我只是想到你們這些年輕力壯的人,有力氣而不為社會工作,為人服務,卻每天在此打家劫舍,我想到你們所犯的罪過,固然為國家的法律、社會的道德所不容,將來還要墮入地獄去受三塗之苦,因此為你們著急而流下了眼淚!」
強盜們聽了,終於拋棄貪慾瞋恨的心,而皈依在空也禪師的座下。
眼淚,有悲傷的眼淚,有歡喜的眼淚,有感動的眼淚,更有慈悲的眼淚。空也禪師的眼淚,就是慈悲的眼淚。慈悲的眼淚從慈悲的禪心中流出,就是強盜土匪,在慈悲的眼淚之前,也會息下瞋恨的邪念,有禪心的人們,不用心灰意懶,以慈悲的心、慈悲的眼淚,來洗盡心間的罪業吧!
(五)正命 「正命」,就是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正常的經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部分的罪惡,都是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譬如開設賭場、酒家、屠宰場,經營販賣殺生用的釣魚具、獵槍等商店,都不是正命。
正當的生活應該是 合理的經濟生活 高尚的道德生活 和諧的社會生活 凈化的感情生活
(六)正勤 「正勤」,又作正精進、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就是朝真理的目標勇猛邁進。經云:「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說:懈怠是一切惡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種子,世間的一切苦惱都由此而生。欲斷生死縛者,應該精進,舍離懈怠。
精是不雜,進是不退,也就是努力為善,努力斷惡。《大智度論》中以四正勤為精進的目標。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
(七)正念
「正念」,又作諦意。就是清凈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意念正道。《遺教經》說:「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所以學佛的人不要把念頭放在人我是非、得失成敗、金錢名利、感情慾望之上,應該時時心存正念。
正念的內容就是四念處,即:
觀身不凈:一般人常因貪愛自身的美麗、健康,而產生執著妄想,事實上,我們的身體內充滿了糞尿、涕唾等穢物,可以說是眾穢所集,何來可愛之處?佛陀教我們「觀身不凈」,是要破除我們對身體的執愛,進而借假修真,以證得永恆不死的法身。
觀受是苦:世間的種種苦樂感受都是苦,因為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各種苦,縱使偶有快樂,卻因世間萬法變幻無常,遷流不息,快樂也會因時空的變化而消逝,因此說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獄,時好時壞,時善時惡,時生時滅,如猿猴般,念念無定,所以說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懂得「觀法無我」,才能從五欲塵勞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我們把心時時放在無常、苦、無我之上,對世間的錙銖小利就不會貪戀,而能夠勇猛向道。
(八)正定
「正定」,是以正確的禪定集中意志和精神,而收攝散亂的身心,培養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禪定,不在於形式上的打坐,六祖壇經云: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正定能令身體獲得健康;能令心意專註一境,而得輕安;能令思想豁然開通,由迷入悟;能令佛性開顯,尋回真實自我。
三、八正道的重要
《大毘婆娑論》說:「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復得正業;由正業故,復得正命;由正命故,發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一個人有了正知正見,對於是非、善惡、真偽才能做正確的思惟判斷,發諸於身口意才有正確的行為,才能向正確的目標努力精進,長養善念慧命,安住清凈無漏的禪定中。所以,八正道是一體的,其中任何一項的實踐,必然使其餘七項伴隨同時圓滿成就。八正道中,正見居首。正見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導師,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正見對於學佛的重要意義,就好像照相必須首先調好光圈,距離、速度,畫面才能清晰美麗,洗出來的照片也才不會走了樣。沒有正見,學佛就會走偏,走入邪途;學佛的人,必須具備正知正見,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不致於產生錯誤或偏執的思想、行為。《雜阿含經》卷廿八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由此可知正見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四、八正道的實踐
佛法不是一種學說,不能單作理論上的了解;尤其八正道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導,因此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實修、體證。譬如,為了信仰佛教,不管遭遇任何委屈、不平、困難、迫害,都不會改變自己對佛教的信仰,這就是正見。平日所思所想,都與佛法真理契合,這就是正思。與人交談說話都是慈顏愛語,令人生起信心、歡喜、希望,這就是正語。乃至平時所行所做,都合於道德禮義,不會為了一己的私慾而去侵犯、傷害別人,進而主動扶弱濟傾,樂善好施,努力行善止惡;遇到各種情況,都能沈著、冷靜,運用智慧去判斷、解決事情等等,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八正道的方法。
八正道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是通往成佛大道的法門,是人類生活中應該遵守的準則。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必能解脫無明煩惱,獲得清凈快樂的人生,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可以凈化自己,推進而凈化社會,使大眾行正道,成為善的、安樂的、幸福的人生社會!
佛陀開示實踐的八正道,已具有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增進,如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戒學;正念、正定,就是定學;正見、正思惟,就是慧學;而以正精進為策勵戒定慧三學的完成。八正道為聖者解脫的正軌,要求解脫,必須循著此八正道實踐力行。
重修你的命運
過去,有一個年輕人跟幾個親戚合夥做棉花生意。結果,他們第一次外出購貨,就遭遇了數十年不遇的暴雨,數千斤棉花被漚在庫房裡霉爛,損失慘重。當他黯然返回家鄉後不久,父親經營的飯鋪意外遭遇大火,被燒成了一堆瓦礫。從此,他的家境一貧如洗。他的父母則因為悲傷過度,先後病故。
後來,他在集市上請一個算命先生為自己占卜一下前程。結果,算命先生告訴他,命數註定,他一輩子都不會有發跡之日。
從此,他徹底失望了,啥事都不再去想,啥事也都不想去做,只靠親戚和一些好心鄰居的接濟勉強度日。
終於有一天,他厭倦了這個世界,便獨自來到河邊欲跳河自殺,結果被路人救了起來。路人問他為何輕生,他就將自己的不幸命運告訴了路人,那人便勸他到湛山寺去拜謁惠明禪師,求他指點迷津。
他心懷一線希望,到湛山寺去拜見惠明禪師,又將自己的不幸對惠明禪師傾訴了一遍,然後問道:「命數可以逃避嗎?」
惠明禪師微捻蒼髯,笑著說:「命,是由你自己做成的。你做了善事,命就好了;你做了惡事,命就不好了。那你此前做過惡事嗎?」
他搖了搖頭。
惠明禪師仍笑著說:「那麼,從現在開始,就重修你的命運吧。」
他有些迷惑地問:「師傅,命運真可以重修嗎?」
惠明禪師沒有回答,卻從几案的瓷盤裡摘下一粒葡萄攥在手裡,而後,問道:「你能告訴老衲,這一粒葡萄是完整的還是破碎的呢?」
他思考了一會兒說:「如果我告訴您它是完整的,您一用力它就會變成破碎的了。」
惠明禪師朗聲笑了起來,然後說:「命運就像這粒葡萄一樣,就在你的手中啊!」
年輕人終於悟出了惠明禪師的禪意,重新振作起來,操起父親生前的生意,先是在街市上擺了一個小吃攤,生意一點一點做大。
後來,他就成了「三盛樓」的首任掌柜。
命運不是固定不變的,命從心生,運由心轉。人生事業成敗的關鍵,不在命運,不在風水,而是在你自己的手中!
修行也是如此,眾生的善噁心念發出去的根本點是自己支配的,行者如何抉擇行走自己的菩提道也是個人心念支配導引的。
0人 | 分享到: 閱讀(66)| 評論(0)| 引用(0) |舉報 引用 1949-1976 歷史越來越清晰 引用 轉載:你前世已修
歷史上的今天
相關文章
最近讀者
登錄後,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跡。
評論
點擊登錄|昵稱: 取消
換一張 上一頁 1... -1-1-1-1-1-1-1... -1下一頁
頁腳
公司簡介 - 聯繫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戶服務 - 相關法律- 訂閱此博客
網易公司版權所有 ?1997-2010
推薦閱讀:
※【引用】三連斷命訣 應用有真招
※【VBA初學者教程】- 第一章 VBA入門知識:引用工作表
※引用 從出生時辰看性格 - - 阿仁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同樣的函數引用里為什麼使用string引用時會清空數據?
※【引用】(愛情也需對味) 看不見的男女吸引力——費洛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