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著作和拳架在太極拳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陳鑫著作和拳架在太極拳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陳沛菊太極 群 Q:119781231  歡迎各位拳友加入!

陳氏太極拳自陳氏第九世陳王庭創編至今,已經過了三百多年的發展歷程,期間,太極拳不僅在陳氏家族的傳習中名家輩出,而且在向外傳播過程中由各個優秀代表人物新創了楊氏、孫氏、武氏、吳氏的太極拳。無論在陳氏太極拳中,還是在其他流派中,太極拳名家和代表人物的出現創造了太極拳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醒目的里程碑,確立了各自的歷史地位,同時,名家們用他們的智慧和經歷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太極拳的理論和技術。在眾多的太極拳名家中陳氏第十六世陳鑫首次完整的把太極拳理論和技術撰寫成了文字,展現了太極拳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精深的太極拳技術,從而為後人研究太極拳理論和技術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一、    陳鑫著作的重要歷史地位

陳鑫(1849-1929),字品三,陳仲甡三子,陳氏第十六世。清末歲貢生,近代中國武術史上著名的太極拳理論家。他自幼隨父習武,天資聰慧過人,深諳太極武功之精奧,後遵父命習文,文武兼備。為闡發陳氏世傳之太極拳理,發憤著書立說,其主要著作有:《陳氏家乘》五卷,《安愚軒詩文集》若干卷,《陳氏太極拳圖說》(原名《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出版時改為是名。)四卷,《太極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譜》等,其中以《陳氏太極拳圖說》為代表。該書從1908年動筆,其時,公已年近花甲,到1919年完成,歷時十二個春秋,書稿成時,已近古稀。十二年中,他對該書傾注了全部精力,不避寒暑,漚心瀝血,多次修改,親手抄錄而不懈,其抄本有四,每稿洋洋二、三十萬言,其毅力、精神確實感人。該書圖文並茂,拳勢取經絡而通變,拳理師周易而同規,理精法密,顯微闡幽,精朴悉陳,細膩明透,為拳壇理論之豐碑,武林修學之經典。多年來,此書彌傳華夏,風靡海外,武林界爭相寶之,東南亞、日本、歐、美各國亦見譯本,實為不朽之盛業、太極拳之精典也,該書正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向太極拳高峰攀登。(參考引用:陳氏第十九世陳立清所著《陳氏太極拳小架》--- 香港銀河出版社)

   二、陳鑫拳架的重要歷史地位

陳氏太極拳創編和被傳下來的應該只有一種練法,對陳氏太極拳的技術(大架、小架)體系的形成起著劃時代作用的關鍵人物是陳氏十四世陳有本。

陳有本(1780-1858),字道生,受業其父,太極拳爐火純青,當時精於太極拳者多出其門,著名的有陳仲甡、陳季甡、陳清萍、陳耕耘等。他除完整保留並傳下了祖傳拳架外(後人稱小架或小圈),且不受其限,多有創新。他在教授族侄陳耕耘時(因其父陳長興常年在外保鏢,而求教於陳有本),為使耕耘早日功夫上身,將架型予以放大,突出爆發力,創出了獨具特色的大架拳法(後人也稱為大圈)。大架拳法後由陳耕耘一支傳下,傳到十七世陳發科廣授門徒,使大架拳法得以光大海內。

據《陳氏家乘》記載,陳有本的父親陳公兆「學術純正,明士多出其門」(陳家溝有陳公兆力斗瘋牛的傳說),陳有本及胞兄陳有恆「均庠生,習太極拳。有本尤得驪珠,子侄之藝皆其所成就,丰度謙沖,常若有所不及,當時精太極拳者率出其門… …有本門人陳清平、陳有綸、陳奉章、陳三德、陳廷棟均有所得,陳耕耘亦師事焉。清平傳趙堡鎮和兆元、張開、張睾山。有綸傳李景延、張大洪」。由以上記載可以看出,陳公兆、陳有本父子皆武學造詣深厚,弟子名家輩出,有本之藝顯然是得到父親真傳,並且在陳有本之前之拳架,即小架已經存在。小架具有剛柔相濟、螺旋纏繞、快慢相間的風格特點,一路柔多剛少,二路剛多柔少,而且因其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嚴格有序的訓練方法,被陳家溝人譽為「功夫架」、「看家拳」。並非像有些書上所說的「十四世陳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礎上,又有些改動,逐漸捨棄了某些難度和發勁動作,架式與老架一樣寬大,稱為新架(現在稱小架)」。

十四世陳有本教授族侄陳耕耘,開始有了大架,大架因其後人在外走鏢或經商,而開始向外界傳播,特別是陳氏第十七世陳發科、十八世陳照丕被北京、南京正式邀請傳拳,使陳氏太極拳大架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被世人所熟知。陳有本和兄長陳有恆,及陳有恆的兩個兒子陳仲甡(陳鑫之父)和陳季甡,均文滔武略,都是陳家溝太極拳史上公認的著名拳家,太極拳的創始人陳王庭的後代,著名的拳家陳氏十七世陳子明,以及陳王庭之弟陳王前的後代,如陳氏十八代陳鴻烈等,均是習練陳氏小架。

十五世陳清平移居趙堡鎮,開始有了趙堡拳架(以後又有了和氏拳架、忽雷架)。而從陳清平處又是武式太極拳發起的源頭,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學於同鄉楊露禪大架套路,後慕名至陳家溝,求陳長興教拳。陳長興介紹他向十五世陳清萍學拳,陳清萍的架小而緊湊合,加圈纏絲,是陳式太極拳小架套路的支流。武禹襄在楊式大架、陳式小架的基礎上演變而成武式太極拳。後傳其甥李亦畲(1832-1892),李再傳郝為真(1849-1920),郝為真傳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拳為業,武式太極拳開始外傳。其特點是動作輕靈、步法敏捷、緊湊纏綿。郝為真傳孫祿堂(1860-1930),孫祿堂將形意、八卦、太極拳融為一體,形成開合有序、架高步活、獨具風格的孫式太極拳。他著有《形意拳學》、《拳意述真》等。

在十六世陳鑫的眾多後傳之人中,著名的有陳氏十七世陳子明(陳王庭之後)和陳氏十八世陳照丕(字績甫1883-1972)。陳子明著有《陳氏世傳太極拳術》,民國二十一年(即1932年)出版,由中央國術館、河南省國術館審定,陳績甫亦著有《陳氏太極拳匯宗》,此兩書有關重要的理論方面的文字,都是引用陳鑫的著作。

陳績甫在著作的自序中寫到:「余從祖品三公,系清貢生,得英義先生親傳,造詣精遂。……。」「余少習拳術。……稍窺門徑,嗣以遠遊經商,未得專純研練,民十歸里,復繼前業,經延熙公品三公及福生季叔指示,略有進境,愧鮮心得。」「……今春返里,將長興公品三公遺著,揣之來京。刊印供世,  陳氏數百年拳學,免致淹沒失傳耳。」此序寫於民國二十四年(即1935年).

陳鑫編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的拳譜皆為「小架」拳譜。《圖說》自序言到:「愚今者既恐時序遷流,迫不及待,又恐分門別戶,失我真傳,所以課讀餘暇極力顯微闡幽,纖悉畢陳」。覽遍全書並沒有陳氏太極拳大、小架之說。由此可知,《陳氏太極拳圖說》記載的太極拳架,應該是最接近於陳王廷所創拳術的原貌。陳鑫首次以文字總結概括了陳氏太極拳的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以及訓練方法和手段,在整個太極拳的發展中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從而確定了陳鑫拳架在太極拳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地位。

綜上所述,陳氏太極拳小架不僅在太極拳技術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小架傳人秉承著文武並重的傳統,一直佔據著太極拳理論研究的領先地位,保持著太極拳 「拳雖一技,其實大道」的宗旨,從而使太極拳能夠成為眾多武術項目中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拳術。

   三、陳氏太極拳的訓練過程

陳氏太極拳的訓練講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無圈為登峰造極。歷史上陳氏太極拳並無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訓練方法上,對於初學者,師傅為了使徒弟儘快入門,把架型放大,讓徒弟先從大圈、外圈入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在徒弟掌握了陳氏太極拳劃圈走圓的運動規律之後,再逐步由大圈過渡到小圈、外圈過渡到內圈,而形成勁路沿軀幹和四肢變化、傳遞的螺旋纏絲勁,達到外形上不見圈的高級境界。隨著太極拳的發展,後人為了區分陳氏太極拳的不同練習方法,拳術上有大架、小架(大圈、小圈)之稱。如今的陳氏太極拳大架、小架除了動作形式不同外,其技術理論基礎是一樣的。大架拳手也講求將圈逐漸收小,小架訓練開始也講求將圈放大,兩者的訓練過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說。

四、陳氏太極拳「小架」的特點

1、身法:「身忌上躥胡亂擺,寧低不高行平線」。行拳走架身體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亂擺;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個別動作如擺腳下岔、金雞獨立、鋪地龍等除外)。

  2、手法:「雙手相合勿翻動,微貫一氣指肚間;上行不過眉,下行似鬆開;內轉拇指界中線,外運勿探、沉肘尖;莫貪莫夾、束肋毛膚相挨」。兩手向合,四六陰陽;瓦隆掌,大、小指向合,意貫母、食、中指;手的運動範圍以身體中線為界,左、右手各管半邊,向上行不超過眉毛,向下行意想鬆開;出手勿貪,回手勿夾,留有餘地,中規中矩。

  3、步法:「腳踏忌八、丁,切記合足尖;內腳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領先;以腳跟轉換,步大一腿長,步小一豎腳」。基於開胯圓襠的需要,要求兩腳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腳、丁字腳(造成兩胯根不成窩狀,襠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襠即尖襠,不能實現圓襠);從胯向下內纏(逆纏),落在腳掌內側大、二足指上;出步勿貪,伸縮自如,大步不超過一腿長,小步不小於一豎腳。

  4、「寧進不退,下在上先」。重心寧進不退;轉換下在上先。

  5、眼法:「神送前手頭忌晃動」。神意在前手,但目光並非死死盯住前手,頭也不能隨手晃動。

  6、勁法:「襠貴開圓,莫扭莫涮」。臀部放鬆,向兩側外泛,使胯從兩側向前、內裹,胯根里掖,形成後開前合,實現圓襠;襠為腰腿之樞紐,在運動旋轉中,是由趾而脛而股而會陰,由身(命門)而肩而肱而橈骨、尺骨直纏至指梢的「纏絲勁」,也叫「螺旋勁」;陰陽轉換時,胯走後、下弧;胯似托盤,切記不能扭、不能涮;兩胯走「∞」勁不斷,背絲扣型循環纏;勁需走滿,無過無不及。

  7、立圓多、平圓少。劃圈走立圓是為了在松沉圓轉的條件下,實現力從腳起,自下而上的傳遞。另外,走立圓也容易保持身體的穩定。所以小架走圓多為立圓,或有小角度的傾斜。

  8、整圓多、弧線少。整圓是為了勁路的完整,減少不必要地重複蓄勁,實現化、打連貫,出擊迅速。

陳鑫著作和拳架在太極拳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陳沛菊太極 群 Q:119781231  歡迎各位拳友加入!

陳氏太極拳自陳氏第九世陳王庭創編至今,已經過了三百多年的發展歷程,期間,太極拳不僅在陳氏家族的傳習中名家輩出,而且在向外傳播過程中由各個優秀代表人物新創了楊氏、孫氏、武氏、吳氏的太極拳。無論在陳氏太極拳中,還是在其他流派中,太極拳名家和代表人物的出現創造了太極拳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醒目的里程碑,確立了各自的歷史地位,同時,名家們用他們的智慧和經歷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太極拳的理論和技術。在眾多的太極拳名家中陳氏第十六世陳鑫首次完整的把太極拳理論和技術撰寫成了文字,展現了太極拳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精深的太極拳技術,從而為後人研究太極拳理論和技術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一、    陳鑫著作的重要歷史地位

陳鑫(1849-1929),字品三,陳仲甡三子,陳氏第十六世。清末歲貢生,近代中國武術史上著名的太極拳理論家。他自幼隨父習武,天資聰慧過人,深諳太極武功之精奧,後遵父命習文,文武兼備。為闡發陳氏世傳之太極拳理,發憤著書立說,其主要著作有:《陳氏家乘》五卷,《安愚軒詩文集》若干卷,《陳氏太極拳圖說》(原名《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出版時改為是名。)四卷,《太極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譜》等,其中以《陳氏太極拳圖說》為代表。該書從1908年動筆,其時,公已年近花甲,到1919年完成,歷時十二個春秋,書稿成時,已近古稀。十二年中,他對該書傾注了全部精力,不避寒暑,漚心瀝血,多次修改,親手抄錄而不懈,其抄本有四,每稿洋洋二、三十萬言,其毅力、精神確實感人。該書圖文並茂,拳勢取經絡而通變,拳理師周易而同規,理精法密,顯微闡幽,精朴悉陳,細膩明透,為拳壇理論之豐碑,武林修學之經典。多年來,此書彌傳華夏,風靡海外,武林界爭相寶之,東南亞、日本、歐、美各國亦見譯本,實為不朽之盛業、太極拳之精典也,該書正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向太極拳高峰攀登。(參考引用:陳氏第十九世陳立清所著《陳氏太極拳小架》--- 香港銀河出版社)

   二、陳鑫拳架的重要歷史地位

陳氏太極拳創編和被傳下來的應該只有一種練法,對陳氏太極拳的技術(大架、小架)體系的形成起著劃時代作用的關鍵人物是陳氏十四世陳有本。

陳有本(1780-1858),字道生,受業其父,太極拳爐火純青,當時精於太極拳者多出其門,著名的有陳仲甡、陳季甡、陳清萍、陳耕耘等。他除完整保留並傳下了祖傳拳架外(後人稱小架或小圈),且不受其限,多有創新。他在教授族侄陳耕耘時(因其父陳長興常年在外保鏢,而求教於陳有本),為使耕耘早日功夫上身,將架型予以放大,突出爆發力,創出了獨具特色的大架拳法(後人也稱為大圈)。大架拳法後由陳耕耘一支傳下,傳到十七世陳發科廣授門徒,使大架拳法得以光大海內。

據《陳氏家乘》記載,陳有本的父親陳公兆「學術純正,明士多出其門」(陳家溝有陳公兆力斗瘋牛的傳說),陳有本及胞兄陳有恆「均庠生,習太極拳。有本尤得驪珠,子侄之藝皆其所成就,丰度謙沖,常若有所不及,當時精太極拳者率出其門… …有本門人陳清平、陳有綸、陳奉章、陳三德、陳廷棟均有所得,陳耕耘亦師事焉。清平傳趙堡鎮和兆元、張開、張睾山。有綸傳李景延、張大洪」。由以上記載可以看出,陳公兆、陳有本父子皆武學造詣深厚,弟子名家輩出,有本之藝顯然是得到父親真傳,並且在陳有本之前之拳架,即小架已經存在。小架具有剛柔相濟、螺旋纏繞、快慢相間的風格特點,一路柔多剛少,二路剛多柔少,而且因其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嚴格有序的訓練方法,被陳家溝人譽為「功夫架」、「看家拳」。並非像有些書上所說的「十四世陳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礎上,又有些改動,逐漸捨棄了某些難度和發勁動作,架式與老架一樣寬大,稱為新架(現在稱小架)」。

十四世陳有本教授族侄陳耕耘,開始有了大架,大架因其後人在外走鏢或經商,而開始向外界傳播,特別是陳氏第十七世陳發科、十八世陳照丕被北京、南京正式邀請傳拳,使陳氏太極拳大架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被世人所熟知。陳有本和兄長陳有恆,及陳有恆的兩個兒子陳仲甡(陳鑫之父)和陳季甡,均文滔武略,都是陳家溝太極拳史上公認的著名拳家,太極拳的創始人陳王庭的後代,著名的拳家陳氏十七世陳子明,以及陳王庭之弟陳王前的後代,如陳氏十八代陳鴻烈等,均是習練陳氏小架。

十五世陳清平移居趙堡鎮,開始有了趙堡拳架(以後又有了和氏拳架、忽雷架)。而從陳清平處又是武式太極拳發起的源頭,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學於同鄉楊露禪大架套路,後慕名至陳家溝,求陳長興教拳。陳長興介紹他向十五世陳清萍學拳,陳清萍的架小而緊湊合,加圈纏絲,是陳式太極拳小架套路的支流。武禹襄在楊式大架、陳式小架的基礎上演變而成武式太極拳。後傳其甥李亦畲(1832-1892),李再傳郝為真(1849-1920),郝為真傳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拳為業,武式太極拳開始外傳。其特點是動作輕靈、步法敏捷、緊湊纏綿。郝為真傳孫祿堂(1860-1930),孫祿堂將形意、八卦、太極拳融為一體,形成開合有序、架高步活、獨具風格的孫式太極拳。他著有《形意拳學》、《拳意述真》等。

在十六世陳鑫的眾多後傳之人中,著名的有陳氏十七世陳子明(陳王庭之後)和陳氏十八世陳照丕(字績甫1883-1972)。陳子明著有《陳氏世傳太極拳術》,民國二十一年(即1932年)出版,由中央國術館、河南省國術館審定,陳績甫亦著有《陳氏太極拳匯宗》,此兩書有關重要的理論方面的文字,都是引用陳鑫的著作。

陳績甫在著作的自序中寫到:「余從祖品三公,系清貢生,得英義先生親傳,造詣精遂。……。」「余少習拳術。……稍窺門徑,嗣以遠遊經商,未得專純研練,民十歸里,復繼前業,經延熙公品三公及福生季叔指示,略有進境,愧鮮心得。」「……今春返里,將長興公品三公遺著,揣之來京。刊印供世,  陳氏數百年拳學,免致淹沒失傳耳。」此序寫於民國二十四年(即1935年).

陳鑫編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的拳譜皆為「小架」拳譜。《圖說》自序言到:「愚今者既恐時序遷流,迫不及待,又恐分門別戶,失我真傳,所以課讀餘暇極力顯微闡幽,纖悉畢陳」。覽遍全書並沒有陳氏太極拳大、小架之說。由此可知,《陳氏太極拳圖說》記載的太極拳架,應該是最接近於陳王廷所創拳術的原貌。陳鑫首次以文字總結概括了陳氏太極拳的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以及訓練方法和手段,在整個太極拳的發展中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從而確定了陳鑫拳架在太極拳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地位。

綜上所述,陳氏太極拳小架不僅在太極拳技術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小架傳人秉承著文武並重的傳統,一直佔據著太極拳理論研究的領先地位,保持著太極拳 「拳雖一技,其實大道」的宗旨,從而使太極拳能夠成為眾多武術項目中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拳術。

   三、陳氏太極拳的訓練過程

陳氏太極拳的訓練講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無圈為登峰造極。歷史上陳氏太極拳並無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訓練方法上,對於初學者,師傅為了使徒弟儘快入門,把架型放大,讓徒弟先從大圈、外圈入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在徒弟掌握了陳氏太極拳劃圈走圓的運動規律之後,再逐步由大圈過渡到小圈、外圈過渡到內圈,而形成勁路沿軀幹和四肢變化、傳遞的螺旋纏絲勁,達到外形上不見圈的高級境界。隨著太極拳的發展,後人為了區分陳氏太極拳的不同練習方法,拳術上有大架、小架(大圈、小圈)之稱。如今的陳氏太極拳大架、小架除了動作形式不同外,其技術理論基礎是一樣的。大架拳手也講求將圈逐漸收小,小架訓練開始也講求將圈放大,兩者的訓練過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說。

四、陳氏太極拳「小架」的特點

1、身法:「身忌上躥胡亂擺,寧低不高行平線」。行拳走架身體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亂擺;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個別動作如擺腳下岔、金雞獨立、鋪地龍等除外)。

  2、手法:「雙手相合勿翻動,微貫一氣指肚間;上行不過眉,下行似鬆開;內轉拇指界中線,外運勿探、沉肘尖;莫貪莫夾、束肋毛膚相挨」。兩手向合,四六陰陽;瓦隆掌,大、小指向合,意貫母、食、中指;手的運動範圍以身體中線為界,左、右手各管半邊,向上行不超過眉毛,向下行意想鬆開;出手勿貪,回手勿夾,留有餘地,中規中矩。

  3、步法:「腳踏忌八、丁,切記合足尖;內腳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領先;以腳跟轉換,步大一腿長,步小一豎腳」。基於開胯圓襠的需要,要求兩腳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腳、丁字腳(造成兩胯根不成窩狀,襠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襠即尖襠,不能實現圓襠);從胯向下內纏(逆纏),落在腳掌內側大、二足指上;出步勿貪,伸縮自如,大步不超過一腿長,小步不小於一豎腳。

  4、「寧進不退,下在上先」。重心寧進不退;轉換下在上先。

  5、眼法:「神送前手頭忌晃動」。神意在前手,但目光並非死死盯住前手,頭也不能隨手晃動。

  6、勁法:「襠貴開圓,莫扭莫涮」。臀部放鬆,向兩側外泛,使胯從兩側向前、內裹,胯根里掖,形成後開前合,實現圓襠;襠為腰腿之樞紐,在運動旋轉中,是由趾而脛而股而會陰,由身(命門)而肩而肱而橈骨、尺骨直纏至指梢的「纏絲勁」,也叫「螺旋勁」;陰陽轉換時,胯走後、下弧;胯似托盤,切記不能扭、不能涮;兩胯走「∞」勁不斷,背絲扣型循環纏;勁需走滿,無過無不及。

  7、立圓多、平圓少。劃圈走立圓是為了在松沉圓轉的條件下,實現力從腳起,自下而上的傳遞。另外,走立圓也容易保持身體的穩定。所以小架走圓多為立圓,或有小角度的傾斜。

  8、整圓多、弧線少。整圓是為了勁路的完整,減少不必要地重複蓄勁,實現化、打連貫,出擊迅速。


推薦閱讀:

太極要則細解之虛實分清
楊式太極拳習練常見毛病與糾正
太極 | —行功
活步太極拳套路(2)

TAG:發展 | 太極拳 | 著作 | 太極 | 地位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