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話題作文示例

 [題目]

(1)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說資產階級「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2)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3)生活中有人鄙視金錢,但社會又離不開金錢。

(4)俗話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又是萬萬不能的。

閱讀上面的材料,你有什麼感想?請以「金錢」為話題寫一篇作文。①只要與話題引發的感受有關都符合要求。②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或發表議論等。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金錢體現著人的勞動價值,是一種價值符號,是商品交換的一種手段。金錢在促進商品經濟發展,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這個角度看,金錢確實是有益的。從羞於談錢,到敢於要錢,從賺小錢到期望賺大錢,這是一個大變化。這種變化,是人們觀念轉變和社會進步的表現。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就會陷入拜金主義的泥潭。錢能使人富有,也能使人空虛;能使人雅,也能使人野;能令人振奮,也能令人萎靡;有錢者可以樂善好施,周貧濟困,也可以揮金如土,威風八面。僅僅為了賺錢卻不問賺錢的目的、手段,為了錢,丟了人格、道德、精神,是可悲的。所以,有人說,錢得上帝,錢亦是魔鬼,它能使人身價陡增,亦能使人身敗名裂。因此,努力避免錢的負效應,是我們應當注意的。

[例文一]

不敢憂貧

回家路過銀行,常常看見荷槍實彈的武警緊握著足有燈管粗的槍管,我總是懷疑那只是嚇唬人的幌子,似乎人心是不需要受制於槍口的。漸漸地,警匪片看多了,也就產生了懷疑。直到看了今年的賀歲片《天下無賊》我才逐漸醒悟,生活中那麼多「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事情原來起因竟是鈔票。那烏黑的槍孔像是無底的慾望深淵不知黯淡了多少人的生命,那一箱箱普通而又特殊的紙幣又使多少利欲熏心之徒斷送的本該光明的前程。

有人說金錢很重要,沒有金錢就沒有麵包,沒有麵包就得挨餓;沒有金錢就沒有房子,沒有房子只有流浪;沒有金錢就沒有醫藥,沒有金錢無法趕走病魔……

也有人說,金錢可以買到藥品,但買不到健康;金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金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

究竟孰是孰非,我們來看看培根的故事。

培根曾是英國的首席大法官,六十歲時因貪財受賄,被囚於囹圄。他臨死前對其著作《人生隨想》作了最後的修改,他燒掉《金錢》這一章準備重寫,但突然病重離世。他臨終寫到:「在你獲得金錢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緊張或屈辱,在獲得金錢之後,就不要指望生活得怡然自得,因為在緊張或屈辱中得到的金錢,用起來更加不安和辛酸。這就是金錢固有的陰謀。」最終使培根青史留名的不是金錢,而是他的充滿睿智的哲學巨著!

培根的故事與東方聖人的話「君子憂道不憂貧」遙相呼應。

今日大富翁,只不過是金錢的水流暫時匯聚在你的港灣而已,明天呢?不久的將來必定是風水輪流轉。時間是世上最最公平的法官,不管世事幾回滄桑,時間改變不了司馬遷的《史記》、曹雪芹的《紅樓夢》,也改變不了方誌敏的中國心、周恩來的富國夢……金錢,在時間面前止步,歷史與金錢無緣。

古人說人有三寶:立德、立言、立功。立德可以感應天地,立言可以教化後人,立功可以造福百姓。我輩學子應憂自己尚無「三立」,而不憂尚未「脫貧」。

泰戈爾說:「鳥翼上如果墜上黃金,鳥就不能飛翔了。」如果把金錢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必將淪為可憐的守財奴。須知金錢不是萬能的。孤獨時,一雙溫暖的手臂;失敗時,一道理解的眼神;悲傷時,一聲親切的問候……這些都是金錢買不到的。

曾經有一個貴族公爵嘲笑貝多芬的貧窮。貝多芬說:「你天生就是一個貴族,但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音樂家。」是的,自然界一隻動物靠多佔有同類的食物就可以膘肥體壯,傲視同類,但一個清貧的人卻照樣可以富可敵國,以他的作品,以他的思想,以他對人類不可磨滅的貢獻。林肯,馬克思,列寧……永遠與日月同在。契訶夫說:「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不在金錢,而在真理。」

當然,金錢未必都是萬惡之源。李嘉誠,曾憲梓,霍英東等人富甲一方,樂善好施,也是一時美談。我只是想說,在自己德之未厚時,應該憂道之未立,而不是憂財之未富。畢竟厚德方能載物。

[評析]

生活在市場經濟時代,傳統的價值觀面臨著諸多挑戰,時常處於尷尬的境地。本文旁徵博引鮮明地提出「不敢憂貧」的觀點,文章善於說理,循循善誘,邏輯嚴密,語言精闢,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文章末尾宕開一筆,使觀點站得更穩,立得更實,值得稱讚。

[例文二]

做個富人又何妨

聽了太多太多的「快樂而無憂的小乞丐」故事,看了太多太多「平淡清貧卻幸福的生活」,我不禁困惑:為什麼人們一面崇尚著簡單平凡的生活,卻又一面擠破腦袋,恨不得施展孫猴子七十二變的功夫,旨在鑽進「方孔」中?可憐的「孔方兄」,在美式足球與英式足球不斷的變換中,這才被爭搶著抱在懷裡,下一刻又被一腳遠射踢出界外。

國人鄙視物質財富可謂由來已久。「慈不經商,義不理財」,「為富不仁」,劫富濟貧自然大快人心,某些經典名著更是對此作出了十分精彩的描寫。從小時候聽到的一些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富人總是扮演著一個腦滿腸肥有著無數煩惱,最後落得個雞飛蛋打下場的角色,而故事中的窮人似乎永遠是善良可親,快樂無比。

長大之後,對於這個邏輯提出質疑:乞丐的生活真的快樂而無憂嗎?是因為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更能體會精神世界的廣闊;還是因為在寒風瑟瑟的嚴冬,他們躲在風雪交加的屋檐下更能享受自然的恩賜?請原諒我真實的想法,也許這很殘酷,但我實在無法想像一個三餐不飽、漂泊不定的乞丐到底會怎樣令人羨慕地幸福與快樂。依靠別人施捨來度日的人擁有快樂,為什麼那些依靠自己努力,通過智慧積累財富的人們卻不配擁有?!我認為,只有後一種快樂才是最有理由、最有基礎、最真實的幸福。

人人都會有苦惱,但一些人卻人為地把事實向自己臆想的方向畸形地牽引,這是心理上的一個嚴重錯位。一些人表面上不屑提起金錢,暗地裡卻趨之若鶩。為金錢折腰,權錢交易,出賣色相……為金錢不惜辱沒人格、國格,進而屈膝下跪的不也大有人在嗎?其實細細想來,一些人也真夠聰明的啊:嫉妒富人,於是一味地貶低他,強化金錢的壞處;從不放棄自己的奮鬥目標——成為富人。試想,一旦目標實現,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不管別人怎麼說,實惠是自己的;萬一失敗了,瞧,早就給自己留下了安慰。有些人甚至生出卑鄙的想法,希望富人被劫,被「濟貧」,自己躲在人群後面拍手稱快,再揉揉自己熬紅的雙眼——終於給自己的失敗找到了平衡點。

時下,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我窮得只剩下錢了。許多人也許總會自嘲地說:「我沒有家,有的是一座空空蕩蕩的房子……」似乎物質和精神是分離的,甚至是對立的。其實,物質和精神是相輔相成的。在某種意義上,物質還起著前提作用。畢竟愛情需要麵包,孩子需要寒衣,老人需要供養,物質是感情的一個載體。如果我們自己都衣食無著,那你拿什麼幫助失學兒童,為災區人民獻愛心呢?佳節良辰,捎上一份不必昂貴的禮物,傳達心中無限的祝福,親朋好友怎能感覺不到你的愛呢?如果金錢買不來幸福,那麼沒有金錢不是照樣買不來嗎?金錢只是商品流通的手段,它既不是眾善之門,也不是萬惡之源。充實與否,幸福與否,在乎一心,與錢財無關。當富人失去了家,至少還有一所房子,終不至於漂泊流浪。窮人只能說,我窮得什麼也沒有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生財正當,用財有度,做個富人又何妨。

[評析]

幾千年來,中國人對於金錢的認識,可謂走了一條彎彎曲曲、不明不暗的路,從從小農經濟社會的重農抑商到「慈不經商,義不理財」的古訓,無不體現部分國民對金錢的厭棄心理。習作者不宥於成見,通過自己獨特的觀察和思考,大膽提出極有個性而且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觀點:「做個富人又何妨。」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推薦閱讀:

起名示例

TAG:作文 | 金錢 | 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