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清作揖禮考辨(下)

明清作揖禮考辨文/臨沂漢服社·東島主人目錄?一、先表述個人觀點?二、周代作揖禮是講究的「推」?三、漢代沒有那麼多作揖的分類,主要強調,手的自上而下動作?四、漢代還出現一種「長揖」,是自上而下的?五、清末有資料顯示,有從上而下的作揖禮。?六、清末民俗作揖是有一定地域限制的。?七、我們看看宋明以來的作揖禮是怎麼樣子的,先看明代。?八、童子禮的傳統延續到了清代。?九、我們繼續看一下宋代的作揖禮教程。?十、除幼學教材之外,也有一些文獻實例說明作揖的主體動作?十一、試分析清末民俗作揖禮產生的原因?十二、結論與建議?附經禮堂先生《常禮》摘自豆瓣

除幼學教材之外,也有一些文獻實例說明作揖的主體動作除了學堂之外,清代一些文人對於作揖也都是理解為,先舉手加口(或者額),手隨身曲,然後起身放下。葉名澧,湖北漢陽人。道光十七年(公元一八三七年)舉人,在《橋西雜記·揖》記載到:「三十年前見諸先生前輩,賓主相揖,舉手必至額及地,今此鄉里偶一見之,曩者有一後進見萊陽初公,頤園於廣座中揖甫及半而止,初公答禮尚未必也。同座皆斥後進者禮節之疏慙而謝罪焉。」從這段文獻中也可以看到道光年間鄉間禮節逐漸變化了,早不如之前,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麼後來「作揖禮」出現了變化。在雜記中談到相互作揖是,「舉手必至額及地」,也就是先抬手至額,然後及地。這與乾隆年的《節韻幼儀》是一樣的。而並非如後世那種,先「及地然後舉手至額」。在前文中還引用過段玉裁「作為其如蹲,此皆言不便於跪,故肅以為禮,肅,蓋如後世長揖……肅拜者,跪而舉首下手也。揖者,立而舉頭推手也,肅者,立而低頭下手,如今人之揖也」,段玉裁是乾隆年間舉人,可見這種作揖在這時候的記錄中,還是凸出這個向下的動作的。

在宋明清文獻中也經常出現「舉手作揖」的字眼,也就是先舉手(到口或額)然後彎腰,但是有人或許許會認為,舉手作揖,也可以是先鞠躬,然後在起身舉手呢?所以我這裡舉一個特殊的例子。《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傳第一百八十八》道學三·朱熹、張栻,中有這麼一個描述,其(張栻)遠小人尤嚴。為都司日,肩輿(轎子)出,遇曾覿,覿舉手欲揖,栻急掩其窗欞,覿慚,手不得下。從這個描述中可以看到,曾覿想要向張栻行作揖禮,剛剛舉起手來,接下來的動作肯定是彎腰了,但是張栻直接把轎子上的窗欞掩上,曾覿很尷尬,手忘了往下放。這說明在南宋這裡,也是先舉手,然後彎腰的。如果按照清末作揖方式,首先做的肯定是彎腰,這樣的話,恐怕應該是鞠下腰的時候,張栻才能反應過來。

我們能看到很多明清的木板插畫,其中涉及到作揖,往往都會畫成下面這個樣子。但是圖是不動的,不能知道這個狀態是在往下走,還是往上走。所以我們主要還是要通過文獻來分析。但是如果按照一個作畫者的習慣,當然繪畫是有一定程序的,明代《瑞士良英》版畫中有從漢到明的各種故事,其作揖形態都是一樣的,但是也能看出明代人對作揖的理解,其畫一個作揖圖,是要抓一個過程中最典型的動作,如果是先舉手從上往下彎腰,那麼畫成版畫這種樣式正是正常的方式。如果是清末那種作揖法,先垂手鞠躬,在起身舉手這種樣式,畫師會抓哪個點呢?恐怕更會如下面攝影師一般,抓最下的點,與最上的點。比如(五)的「清末作揖教程照片」,還有後面(十一)的「道教作揖照片」,都是這樣選點的,還有下面這種「梅醫生鞠躬照」,雖然最上點與拱手無異,最下點與長揖也無異,但是卻也難見到有清前的畫師有這樣畫的,這雖不能成為一個有力的證據,但是也可以側面佐證一種理解。

明代版畫《瑞士良英》清代梅藤更醫生鞠躬照綜上所述,明清作揖禮,以先舉手然後彎腰推下為主,清代也有先垂手鞠躬,然後起身拱手的民俗作揖禮。這都是存在的,但是前者更加符合周漢以來的傳統,也是歷史的主流。更是明清幼學的教材系統,從而在學堂還有一些傳承。

拾壹試分析清末民俗作揖禮產生的原因

1.可能是受明代官員的簡化作揖禮影響。明初朱元璋廢除胡跪(單腿跪)禮,推行揖禮,也影響到了日韓。大明會典卷之五十九,官員相見。「凡屬官見上司。洪武二十年令、凡屬官見上司官、必序立於堂階之上、總行一揖。上司拱手。首領官荅揖。其公幹節序見上司官、皆行兩拜禮。長官拱手。首領官荅禮。○四年令、凡揖禮、下見上躬身舉手齊眼為敬、上官隨坐隨立無荅。其次下官舉手齊口、上官舉手齊心荅之。」官員相見,有作揖、有拱手即舉手兩種禮節。根據四年令,這個「躬身舉手齊眼」也算是作揖禮,但是未必是如清末作揖禮一樣,先躬身,然後起身舉手,而更有可能是躬身同時舉手,更不會是躬身時候,先圓拱而下在起身舉手。因為可以看到,這裡官員相見,禮儀是比較輕的,或根本不答禮。這就是一種比較簡化的作揖,更象是高級一些的拱手,這類行禮,也影響到了朝鮮。明初方孝孺《幼儀雜箴》 「揖——張拱而前,肅以紓敬。上手宜徐,視瞻必定。勿游以傲,勿佻以輕」。可能也類似於這種狀況的動作。東島展示視頻

(18)躬身舉手齊眼

(19)舉手齊口

(20)舉手齊心這裡只是展示一種可能行,手型為叉手,參考十三陵的神道的叉手將軍像。作揖,一直以來起身都與 躬身+拱手,有關,所以也有打拱、打躬之類稱呼。《童子禮》《節韻幼儀》以及大部分記載,都是「先拱手+後躬身」,而清末的民俗作揖是「先躬身+後拱手」。明代官員這類禮儀可以說是「拱手同時躬身」。所以清末這類民俗作揖,有可能是通過官場的流傳,然後從簡單重回到複雜。「拱手同時躬身」演變為了「先躬身+後拱手」。

2.滿清易服的結果。明代官員身著朝服、公服、襕衫等,都是大袖的,肅立都是拱手或曰叉手而立的,這樣先拱手然後躬身,也是十分正常與雅觀的,相反先放下,躬身,再上舉,再拱立,並不自然。而剃髮衣服之後,清代官員的服裝都是小袖或者說馬蹄袖,其肅立都是垂手而立,這樣做先拱手,更加適合於從垂手直接到拱手的狀態,想增加尊重感那就先鞠躬一下。

徐顯卿宦跡圖清人畫顒琰萬壽圖像軸

 陸文定公畫像端方畫像3.受滿族禮儀影響。清末民俗作揖,完全是可以分解為一個鞠躬禮+一個拱手禮。鞠躬在漢人這裡一直不是單獨的禮節,一直是伴隨著作揖、跪拜使用的,或者其他行為,如《論語》「入公門,鞠躬如也」、「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等。但是滿族人卻是有單獨的鞠躬禮。《柳邊紀略》載:「滿人相見,以曲躬為禮,久別相見則相抱。」《寧古塔紀略》亦載:滿洲族「無作揖打恭禮,相見惟執手。」滿族人鞠躬禮的儀式是:身體直立,腳跟併攏,兩臂自然下垂,五指合掌,目視受禮者,上身向前曲躬,一次為一禮。也許是這種緣故,清末民俗作揖才是這般狀況。

4.民俗的嬗變。正如葉名澧在《橋西雜記·揖》中說的「三十年前見諸先生前輩,賓主相揖,舉手必至額及地,今此鄉里偶一見之」,民俗禮儀都是具有很多的變動性。這一點很不好說,也沒有什麼道理好講。

再說一下宗教禮儀,宗教禮儀往往受世俗禮儀影響,但是又要有特殊性。我們知道現在比如佛教在今世也有一禮如同作揖禮「拜畢後尚有一禮,如世俗之作揖,名曰問訊,……疊成拳式,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齊(是時已直齊躬),再以兩手徐徐放下合掌當胸」。然而在唐代並無此,卻在《釋氏要覽》中有「揖,即周禮第九肅拜也。又是內法下品禮也。書雲揖如磬折。」《大唐西域記》記載印度禮儀「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道教雖然在儘力保持傳統,但是也一直在受世俗影響,看其服飾則可以知道。有拱手禮,在有一些地方稱之為小揖(這樣說明,後世名物的混亂),也有自下而上的作揖,在白雲觀禮儀視頻教程中有展示,而道教中還有一種「稽首」卻更像傳統的作揖。舉手近額,躬身,然後把手放下。這個名稱在宋明即有,很有可能是受當時作揖影響,而區別與儒家九拜中的「稽首」。

道教作揖圖道教稽首圖

拾貳結論與建議作揖禮是中國的傳統禮儀,從周代盛行到現代,各個時代都有細微的區別,但是都離不開的是拱手(叉手)與躬身。而《童子禮》中是說的最為明晰的教材。這種先拱手,圓拱而下的行禮,也是最為雅正,與周漢一脈相承,也是最為適合穿著禮服行禮的。而先鞠躬後拱手的禮儀也是一種民俗,現在一些地區也依舊在喪祭中可以看到,在一些民俗場合中我們也可以使用此。拱手與躬身拱手是十分方便快捷的傳統行禮,是適合於一些一般性場合,適合便裝、戎裝等行此禮儀。韓國作揖是韓國人的自主體系,來自中國,卻又不同了,故而去韓國旅遊的時候,在他們的傳統場合去行韓國禮儀。

附經禮堂先生《常禮》摘自豆瓣常禮 1、拱手手部動作,注意男女不同。男子:左手抱住右手,如圖。男子屬陽,左也屬陽,所以陽在外。女子:右手抱住左手,如圖。女子屬陰,右也屬陰,所以陰在外。古時候無論坐立,以及在正規場合的行走,都要拱手。現在只用在表示尊敬、正式、重要的場合即可。

2、立容正式場合:兩腿併攏或自然分開(大約同肩寬),兩腳對稱(不要偏倚傾斜),拱手當胸。一般情況:兩手合攏自然下垂即可。古時候配合上身鞠躬的程度表達不同的感情,除禮儀場合外,今天可以從簡。

3、坐容一般男子兩腿分開,女子兩腿併攏。兩手或拱手,或放在膝上。上身挺直,不要靠後背。在輕鬆些的場合,可以把手放在扶手上,可以靠後背,男子還可以手握腰帶,以示威武。

4、行容步子要穩重,兩臂自然擺動。表示恭敬的場合要拱手,根據禮儀要求或快或慢。

5、行禮男子揖禮分三等:a、 動作:拱手當胸,手向前推出,同時鞠躬隨宜,然後還原為拱手狀。用於平輩日常打招呼,有事問人等情況。古人一般做兩次,今做一次也可。明禮謂齊心,或謂拱手。鞠躬幅度視各自情況。b、 動作:舉手當口的高度,然後鞠躬,手隨之下行,同時向前推出。隨之鞠躬垂手,手至膝蓋位置即起身,手隨之收回到口的高度,然後恢復為拱手。現在可以做一次,但鄭重場合應當做兩次。現用於平輩見面,或對尊敬的人打招呼的時候。明禮謂齊口。c、 動作:舉手當眼睛的高度,然後鞠躬,手隨之下行,同時向前推出,然後隨之垂下。當鞠躬約九十度時,手已在膝蓋之下,於是起身,手隨之收回到眼睛的高度,然後恢復為拱手。現在可以做一次,但鄭重場合應當做兩次。這是古代用於問候的禮儀,今天用在特別尊敬的場合。明禮謂齊眼、圓揖、祗揖、肅揖。男子拜禮有兩種:A、再拜或四拜。動作:先深揖,然後順勢下蹲,以兩手齊按地,右手在下,左手按右手上。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頭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雙手按膝上,次起左足,恢復拱手狀,上身鞠躬如也。再拜時,仍先一揖,然後同前。再拜或四拜完成,或贊禮者唱平身,然後上身直立,恢復拱手狀。古時久別見父母,及祭祀、賓客行禮,皆用之,今用於家祭或釋奠先師。B、五拜三叩首。動作:先四拜如前,第五拜之後不起身,連著三叩頭,然後興,平身。明朝在正規場合對天子行禮的方式,一般場合四拜或一拜,最隆重的場合還有三山呼三舞蹈。現在中國、朝鮮(包括北朝鮮、韓國)的道學先生用來向先帝行禮。女子行禮分三種:a、 點頭,動作:首先作拱手狀,然後微躬身,微點頭。場合如前。b、 萬福,古稱肅拜,動作:首先拱手,然後低頭,屈膝,手隨之下垂(兩手合攏不變),然後恢復拱手狀。在與男子一起行禮或相問答時,如果男子行揖禮,則男子幾揖,女子便幾次屈膝;如果男子行拜禮,則每一拜,女子做兩次屈膝。c、 男子行拜禮的場合,女子也可以行連叩。即男子每次拜要起身,女子一次跪地,叩頭完再起身。男子每一拜,女子兩叩。不推薦這種行禮,但明朝北方有此習俗。

6、今本倫序及其禮容:A、平輩,年齡差十年以內,根據場合行禮,別人如何行禮,就如何答禮。B、長者與少者,年齡差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長者答少者的揖禮可降一等。拜禮,則少者先拜(再拜或四拜),然後長者跪下,扶少者起,少者起身後,長者答其半數(再拜則答一拜,四拜則答再拜),兩人相揖而退。注意異性不扶。C、尊者與幼者,年齡差二十年以上。尊者答少者揖禮可降兩等。拜禮,則幼者拜畢(再拜或四拜),尊者跪下,扶少者起,尊者不答拜,兩人相揖而退。注意異性不扶。

7、凡遞送、接受物品,若同性間,應雙手授受。如果是雨傘、剪刀之類,應將把手向著接受者。若向異性遞送物品,可用盤盞、書本、扇子之類托住物品,請其自取。若手中無任何工具可用,或物品較大,則若有桌案之類乾淨地方,可以放下,請其自取。如無桌案,或無乾淨地方,則自己持一端,請對方持另一端接過。若貴重物品,則以穩妥為要。

8、凡坐立不可妨人,故與人並作,必謹束身體,不可指畫,橫臂搖腿。若立,不可當人過道。若他人聚談,道路雖窄,不得從中穿行。他人於我不便,當恭敬言之。

9、若眾人同行,需有人照看前後,雖與人談論,不可掉隊太遠。若幼者同行,需命專人看護。若非熟人或在異地,先期應講明目的、路線,告知領隊電話,並應命熟悉者前導後殿,隨時檢點人數,以防疏漏。若人數甚多,應提前組隊。若有婦女兒童或老人體弱者,應特加留心。

10、凡共事,應先期排好日程,公布聚會時刻及分工,失期者有所罰。凡與人共事,雖義工、老友、臨時幫襯,應有禮金,豐減隨事而定,需令知之,然後失期懈怠者可得而罰,而勤快之士有所樂。

11、今人婚喪慶弔,必多禮金,君子當有所節制。若自為主人,不妨張貼告示,禮金一概不受,或僅以AA制聚餐為準,多餘財物一律奉還(畢竟主人付出更多)。亦可仿照古制,客人富貴的無妨收受,中等之家則要從簡,貧寒之家理當推卻。若君子賀人,如身為當地尊長,則理當帶頭節儉,可提前與主人相約,以彰主人美德。若身為平輩、晚輩,諸事無求於主人及鄰里者,則稱家有無可也。若身在卑微,必須主人提攜,或鄰里關照者,則唯從俗而已。

12、與朋友家人當有定期聚會,以免生分。同學、同事、親戚,如有頑劣之輩,理當疏遠,不在此列。但非頑劣之輩,便當定期有所往來。

13、人應當有朋友,蓋切磋砥礪之謂也。一則自己有什麼信念理想,應有朋友可以投契。一則自己有什麼困頓展望,須有朋友援手。所以稱為朋友的,便是自信可以託付之人,有什麼事不怕對他說,不用擔心他厭倦嫌棄。現在人情疏遠,許多人有交際技巧,但卻沒朋友,那麼我建議大家留心身邊的忠厚之人。如果他和自己處事理念相近,那麼自己有什麼想法,有什麼需要幫忙,不妨坦然相告,一來一往多了,就會成為朋友。

14、女士應首先學會保護自己。女性的禮儀責任是自修和齊家,即便是職業女性,會計當就可以了。女性應當好學,也可以有社會交際,但必須更加謹慎,不要獨自夜行,不要在外飲酒,不要在不熟悉的人家裡留宿,不要到陌生地方與人見面,不要乘坐不正規的交通工具,要注意交通工具的路線和時間,提前安排好行程,不要和不熟悉的人去隱秘場所。不必刻意交際,或被人挾持去參加團體活動,要有拒絕的勇氣,有閨蜜更重要。如果一些應酬推辭不掉,應當讓人知道自己的顧慮,不要掩飾自己的謹慎,要堅持原則。(完)

本文由原作者東島主人本文由原作者東島主人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推薦閱讀: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
清兵入關後仍使用明的官吏,而清維持了二百多年,由此看來明的官吏系統沒有太大的問題,那明到底為何而亡呢?
李漁的政治詩有哪些?是否曾表明(或暗示)過對明亡和清朝接替的態度?

TAG: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