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給小國如新加坡的啟示 比拉哈里

去年12月,我趁著在烏克蘭的時候,前往基輔獨立廣場觀察「親歐盟示威運動」(Euromaidan)。其中一次,我聆聽了一名歐盟政治人物——我想應該是一名歐洲議會成員——所發表的振奮人心的演講。

他談到自由與民主,說的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詞句。他是用英語演講,所以我不知道群眾到底了解多少。但不論是用什麼語言,他的含義是很明顯的,群眾對他表示的支持熱烈回應。現場甚至有一種節日的氣氛。

烏克蘭與俄羅斯

但我腦海里想,結果可能像1956年的匈牙利。當時,西方鼓勵匈牙利進行反蘇聯起義,但當蘇聯坦克開進其首都布達佩斯時卻坐視不理。

幸運的是,目前俄羅斯的干預是有限度和沒那麼血腥的。但俄羅斯的反應是完全可以預料的,任何對該區域的歷史,及烏克蘭與俄羅斯錯綜複雜關係有點認識的人都應該知道。

俄羅斯若允許烏克蘭成為西方制度的一部分,就等於失去自己重要的一部分,並放棄總統普京復興俄羅斯為強國的目標。此外,普京自身的權威,也主要是建立在他強烈的俄羅斯民族主義的聲譽上。

烏克蘭的約17%人口——超過800萬人——在種族上來說是俄羅斯族,是離散在外的最大群俄族人。俄族人占克里米亞(Crimea)人口的大多數。在烏克蘭毗鄰俄羅斯邊界的東部與東南部及主要城市,也有為數眾多的俄族人。事實上,俄羅斯的斯拉夫人(Slavic)文化的起源與核心,是在中世紀王國羅斯基輔(Kievian Rus),也就是目前烏克蘭的中心,而不是莫斯科。

為西歐提供俄羅斯天然氣的輸送管經過烏克蘭國土。這收入來源對俄羅斯經濟至關重要。從地緣政治來看,位於克里米亞和瀕臨黑海的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是俄羅斯的唯一溫水港。

當蘇聯於1991年8月面臨瓦解時,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希飛往基輔,警告烏克蘭國會不要進行「自殺式民族主義」行為。他的行為受到西方媒體抨擊,但目前的情況卻清楚顯示了他的智慧。

對於同歐盟加強關係的問題,烏克蘭一直處於高度分裂,不同的意見大致上反映了種族分歧。後亞努科維奇政府的第一項措施,便是廢除俄語為烏克蘭的第二語言,這是非常魯莽的做法。

這引起了俄羅斯和俄族烏克蘭人的巨大恐懼。今年1月和2月,估計幾乎有70萬烏克蘭公民,其中多數是俄族,逃往俄羅斯。俄羅斯以它一貫冷酷的作風,採取決定性行動是無可避免的,而西方則完全始料不及。

俄羅斯與西方

美國總統奧巴馬錶示,俄羅斯將為干預行動付出「代價」。但代價是什麼呢?美國與歐盟不會因為烏克蘭同俄羅斯開戰。這一點普京很清楚。經過中東的10年戰火,美國人對出兵已經感到厭倦。這也是奧巴馬獲選連任的原因之一。歐盟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同俄羅斯打戰的慾望。

會有制裁行動嗎?或許會有一些象徵性的制裁,而這些可能讓一些俄羅斯人與企業感到不便,但卻不足以讓俄羅斯改變主意。西歐會或者可以停止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嗎?這是唯一真正可以打擊俄羅斯的制裁。然而,這是不會發生的,普京同樣也很清楚。

抵制索契G8峰會的情況大概會出現,俄羅斯甚至會被驅逐出G8或暫停G8會籍。但那又如何?普京會在乎嗎?對俄羅斯與普京的個人利益來說,烏克蘭是至關重要的。把這個因素考慮在內,任何美國與歐盟實際上可以讓俄羅斯付出的代價,皆是無足輕重的。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了緊急會議。但不出所料的沒有取得任何成果。作為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具有否決權。美國與歐盟當然知道。因此,不能取得任何成果,可能正是它們召開會議的原因——這是在外表上保留一點自尊的廉宜方式。

國際上的調整

烏克蘭已失去克里米亞。在數星期或數月內,大概會出現公投或其他公民表決的情況。(編按:克里米亞將於3月16日舉行公民投票,決定繼續留在烏克蘭,還是加入俄羅斯。)克里米亞將仿效阿柏克茲亞(Abkhazia)和南奧塞提亞(South Ossetia)的模式,成立一個新的國家。阿柏克茲亞和南奧塞提亞是俄羅斯在2008年進兵喬治亞(Georgia)後建立的。

我不認為俄羅斯會以對付克里米亞的方式,對烏克蘭東部或東南部進行同樣的干預。莫斯科已經清楚表明,它在「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利益不容忽視,不需要再訴諸赤裸裸的軍事力量。此外,在個人的層面上,普京凸顯了自己的強勢和美國、歐洲領導人的軟弱。他可以停手了。

一段時間後,美國與歐盟將再次「重啟」同俄羅斯的關係。俄羅斯是核大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主要能源供應國,是不可能被永遠排除在外的。

對於同烏克蘭建立更密切關係的前景,歐盟本身便存在分歧。原為蘇聯帝國一部分的歐盟成員——波蘭與波羅的海國家——最為熱心。其他歐盟成員的態度模稜兩可,擔心在它們經濟仍然脆弱時,與烏克蘭這樣大的國家加強夥伴關係,所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我前面提到,於去年12月在基輔發表演講的歐盟政治人物,並不是鼓舞烏克蘭人的唯一或最重要西方領導人。在沒有能力阻止俄羅斯干預,或在俄羅斯干預時做出有效反應,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

當然,這些不能成為俄羅斯行為的借口。身為一個小國,不論在何時何地,當發生任何違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事件時,新加坡都必須認真看待。我相信,有注意烏克蘭最近局勢發展的新加坡人,肯定會同情烏克蘭人的處境。

除了對另一個成為大國政治受害者的國家表示同情,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烏克蘭人的困境吸取寶貴教訓。不要讓外人的甜言蜜語蒙蔽,不論它們有多動聽。我們必須審慎考量我們自身的利益,不要受任何人欺騙,相信他們懂的比我們更多。

國際法不一定是保障

西方對民主與選舉談起來往往滔滔不絕。不論它有什麼過失,被推翻的亞努科維奇政府,是在四年前受到西方歡呼的自由與公平選舉中產生的。

然而,當美國與歐盟認為符合它們利益時,便毫不猶豫地在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迫下台後,承認奪取權力的過渡政府。這違反了由亞努科維奇、反對派及歐洲國家外長在數個星期前簽署,舉行新選舉的協議。

一名俄羅斯特使也參與了談判,但卻沒有簽署協議。這是一個不應該被忽視的強大信號。

為什麼美國與歐盟的判斷會錯得如此離譜?它們對俄羅斯出其不意的行動,完全沒有準備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自身沒有採取強烈行動的慾望,因此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其他人也會一樣膽怯。

美國與歐盟對烏克蘭新政府的反應,是立刻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願意提供協助。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它們並不了解,俄羅斯的盤算和考量是全然不同的。美國與歐盟誤把它們的想法與希望當成現實。我們永遠都不可以這樣做。

對小國來說,一個遵守國際法的世界是理想的世界。但世界果真是如此嗎?可能有時候,甚至多數時候吧,但不是全部時候都是這樣的。

國際法是國家政策的工具,不是獨立自主的現實。大國只有在方便的時候才訴諸國際法。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的做法並不是獨特的。這是個危險的世界。

美國與歐盟的公信力受到嚴重的打擊。但它們,或至少是美國,最終將恢復過來。為西方的失算付出代價,並將繼續付出最沉重代價的,是烏克蘭人。

這是另一個對新加坡人來說特別適當的啟示。我們必須對縮短國民服役期的呼籲抱懷疑態度。我們永遠不能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不保護自己,沒有人會來保護我們。

作者Bilahari Kausikan為我國外交部巡迴大使,原刊3月5日《海峽時報》。葉琦保譯。

我們必須對縮短國民服役期的呼籲抱懷疑態度。我們永遠不能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不保護自己,沒有人會來保護我們。


推薦閱讀:

如何使用第二本護照/出行圖例
【成功案例】巴拉圭護照及辦理須知

TAG:新加坡 | 烏克蘭 | 小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