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七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七

「2、必行而無其所行,乃為正行。若有所行,便為非行。」行是行菩薩道。如果你所行的,你執著有所行,就不是菩薩道,不是菩薩行。《般若經》上講的菩薩行門六條綱領: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菩薩所行總不外這六條。如果你自己覺得我修布施,我持戒,我修忍辱,你就是有所行,這不是菩薩行。不是菩薩行是什麼行?善行,世法裡面的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都是世間善行。世間善行,將來得三善道的果報,那不是菩薩。所以必須要行無所行。要不要行?要行,六度都要行。前面跟諸位說了,認真努力去修六度,不著空;雖行,若無其事,心裡頭無其所行,若無其事。不但沒有執著,連分別的念頭都沒有,這叫做菩薩行。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菩薩行跟我們一般善行,到底差別在哪裡?如果論事相上來講,可以說毫無差別,差別在用心。菩薩的心是清凈的,凡夫的心不清凈,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我們想到這個地方,真的好難!我們修一點點小布施念念不忘,唯恐忘記,還要把名字刻上。道場裡面,建道場,建一根柱子,他出了多少錢,上頭都要刻他一個名字,唯恐忘掉了。著相,著得多深!印一本書,後頭也要把名字印上,某某人印的,我送的,這功德很大。果然有這個心,有這個念頭,那就錯了,你所做的是人天的小善。如果沒有這個心,沒有這個念頭,可不可以在上面刻幾個名字、題個名字?也可以,只要不著相就行。不著相為什麼還要有個名字?接引眾生,這好事情,希望別人看到這個好事,他能夠跟著一起來做,這是菩薩的大悲心。如果他自己真的,那個名字是唯恐自己這個功德會丟掉了,將來沒有人承認,那就壞了,那就錯了,那你就完全是著相。這個諸位要知道。所以你想想看,凡夫印一本經,後頭有一個名字,菩薩也可以印一個名字,但他不著相,我們著相。我們的用意,唯恐人家不知道我們做了好事,菩薩是希望別人跟進,他是這個意思,用心完全不相同。他的心是清凈的,我們的心是染污的,理事都要搞清楚,然後知道我們應當如何來學習;換句話說,如何去過佛菩薩的生活。我們學這個經的目的,無非在此。希望我們改變凡夫的生活方式,去過佛菩薩的日子,這才叫沒有白學,學了才真正得受用。「3、云何無其所得,無其所行,不作是念也。不取不住,無住始有入處。」「云何無其所得,無其所行」,現在我們曉得了,無其所得,無其所行,才是菩薩行。要怎樣才能做到?「不作念是也。不取不住,無住始有入處。」無住就是真心,就是本性,就是佛與大菩薩的行持。這教給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無其所得,無其所行,只要我們不作念,沒有這個念頭;說得明白一點,沒有這個分別,沒有這個執著,不取相不住相就行,這樣佛在《金剛經》上教給我們,無住的宗旨我們才能夠得到,入處就是得到。得要得無其所得,就是你真正得到。須菩提尊者在這一段為我們現身說法,前面說四果是泛指,並沒有指定哪一個人,這是一般小乘四果。這一段是說他自己,他自己挺身出來,為我們做證明,確確實實是不住相、不取相。我們看底下一段經文。世尊很慈悲,佛也來為我們作證。四九、約往因無得證【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釋迦牟尼佛聽了須菩提尊者,在大會上為我們作證,離欲阿羅漢,他也不執著他得離欲阿羅漢。世尊在此地問他,問如來在因地上的修行,修菩薩行,也不著相。過去佛在燃燈佛所。我們看小注可以看出來。他的答覆是:【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這是實實在在,確實是無所得。菩薩從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位五十一個位次,位位都是實無所得。他要真的有所得,諸位想想四相具足,已經掉到凡夫這來了,哪裡是聖人?這就說明,實無所得這個境界有淺深不同,十信位、十住位淺,十地、等覺深;無論淺深,皆無所得。這個理是平等的、是相同的。「1、此世尊往昔行菩薩道,初證八地時之事。望佛果則為因地,望初學人則為果地。」「此世尊往昔行菩薩道」,這段經文所說的,是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候的故事,從前他修行的事情。「初證八地時之事」,世尊在行菩薩道的時候,遇到燃燈佛,那時候他剛剛證得八地菩薩位。八地菩薩地位很高,但是跟佛一比,佛是果位,他還是因位,他還沒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他還是在因位。「望初學人則為果地」,八地以前的人看他,他是果位,他所得的果報很高。「2、八地證無生法忍。無生法,即是真如實相。忍是通達無礙不退之意。即理智相冥,忍可印持也。」這地方給諸位介紹一個名詞,這個名詞在佛法里會常常見到的,「無生法忍」。凈宗迴向偈里也有,也常念到。什麼叫做無生法忍?《仁王經》上告訴我們,證無生法忍,在菩薩位上三個階段:七地、八地、九地,這三個位次菩薩所證的叫無生法忍。七地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取其中,八地菩薩證無生法忍。「法」是一切法,不但是出世間法,也包括所有的世間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在這個意思當中。「無生」是不生,所有一切法都不生。法既然不生,當然就不滅,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你能夠把它證明、證實,你就得無生法忍。我們看一切法有生滅,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是有生有滅。你哪一天能夠看到,所有一切法都不生不滅,那就恭喜你,你證得八地菩薩;實在是七地就證得,七地菩薩就證得。如果還看一切法有生滅,縱然是菩薩,也沒有到七地,也不是大菩薩,是小菩薩,這是狹義的說法。如果廣義的說,也就是說把標準放寬一點,不要限制的那麼嚴,七、八、九地很嚴格。如果放寬來講,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圓初住菩薩,我們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也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但是沒有八地菩薩見得那麼清楚、究竟。這是不如八地,他真的是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廣義說,範圍放寬一點,圓初住就證得。這一個境界就是實相。實相是事實真相,《華嚴》、《法華》、《楞嚴》都講這個事實。諸位要在這些大經大論,不僅是要有相當的基礎,依據大經大論有相當修持的功夫,你對這樁事情,縱然沒有證得,在理論上你會同意,確確實實是講得通。一切法從來就沒有生,這是真如實相。「忍」,這個字有同意的意思。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我點點頭同意。為什麼同意?你見到了,確實是不生不滅,佛沒講假話,所以它有認可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是通達無礙不退之意」,他對這個事情通達明了。退是退失你承認的這個念頭,也就是我現在是同意,再過一個時候,想想不對,我就不能同意,那就叫退心;這個不退。不退的原因,他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他能夠不退轉。「即理智相冥」,理是所證,智是能證。理是實相之理,智是實相之智。冥就是合一,理智是一不是二,這就是證。到這個時候才真正徹底覺悟,佛法是不二法,不二法就是一法。《華嚴經》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就是萬法,無量無邊之法是一法。實在說,《華嚴經》上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八個字很不容易體會,但是要入無生法忍就懂得了,那就真的明白。「忍可印持」,忍可是同意,印是印證、證明,持是保持,不退的意思。對於佛這個說法,永遠的承認,不會有所改變。「3、於法之法,藕益大師約無生法忍說,極是。」「於法之法」,這段經文末後佛問的,佛在燃燈佛所,八地菩薩的時候,於法有所得否?他證到八地的果位,八地得什麼?得無生法忍。是不是真有一個無生法忍,菩薩得到了?「藕益大師約無生法忍說,極是。」藕益大師有《金剛經》的批註,他批註裡面說,於法這個法就是指無生法忍。這個講法很有道理,為什麼?八地菩薩證無生法忍。世尊在燃燈佛所時,他是八地菩薩,他所得的法是無生法忍,這個說的是很有道理。「4、聞法住相,則心中生滅未息,何能便證無生。若有一所得之無生法在,仍然是生滅心。尚能謂證無生法乎。故知雖得無生,而於此法,實無其所得也。」「聞法住相,則心中生滅未息,何能便證無生。」聞法這兩個字的範圍非常廣大,我們不能把它局限在聽經,我們今天範圍很小,聞法大概就是聽經。實際上,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用這個聞字代表,像《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用這個字來作代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叫聞,它的含義非常深廣。「聞法住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就著相了,你就分別、你就執著,分別、執著是生滅法,是生滅心,你的心中「生滅未息」,你用的是生滅心。八地菩薩證的是無生,生滅心怎麼能證無生?這不可能證的。無生要用什麼心?無生滅的心,你就證到無生滅的法。我們今天因為用生滅心,我們也證了,證的是生滅法,所有一切法都生滅。你們想想看,佛給我們講的根本原理,「相隨心轉」,心有生滅,相就有生滅;心沒有生滅,相就沒有生滅。有生滅是假的,沒有生滅是真的;有生滅是無常,無生滅是真常。諸佛菩薩、祖師大德苦口婆心,千言萬語,教我們什麼?教我們用不生滅心,不生滅是真心,生滅是妄心、假心。你用真心,你就見諸法實相;你用妄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這麼回事情,這是講到根本處。生滅心要怎樣把它降伏?《金剛經》不就講這個事情?「云何降伏其心?」那個心就是生滅心。「應云何住?」我們怎樣住到不生滅心?這一部經就是說這兩個根本的大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修行就很容易,不是難事,任何一個法門都不難。所以這個經上講的是根本的問題。「若有一所得之無生法在,仍然是生滅心。尚能謂證無生法乎。」我們把無生法忍這個意思,從經典上、從古大德的批註上,我們真搞清楚、真搞明白,無生法忍我懂了,懂了也沒有用,為什麼?你還是用的生滅心。換句話說,無生法忍的境界與你還是毫不相干,必須要實無所得才行。「故知雖得無生,而於此法,實無其所得也。」八地菩薩證得無生法忍,他心地清凈,決定不會有個念頭,「我今天證無生法忍」,不會有這個念頭,不會有這樣的分別執著,他是真的得了。這個精義,精華的意思,精彩的意思,還在經的後面,都會讀到,都會講到。「5、菩薩住相,便不能成佛。發心修大乘者,若其住相,豈能成菩薩,又豈是菩薩行。」這是很肯定的為我們說出來了,不能著相,著相就錯了,著相就不是菩薩。著相之行,決定不是菩薩行。我們同修當中有一些受了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當菩薩,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菩薩行,菩薩要念念《金剛經》,《金剛經》是菩薩的鏡子,照一照像不像菩薩?自己去照,自己去對一對像不像菩薩?我們起心動念、一切行為著不著相?不著相,有人就淪於消極,什麼都不願意做,那也不是菩薩。菩薩大慈大悲,比任何一個人行為都來得積極;行於布施,一天做到晚,從來沒有休息過。真正像前面所講凈念相繼,他從來沒有中斷,所以菩薩不是消極的。羅漢有消極的,菩薩沒有消極的。積極又要不著相,不分別、不執著,那才是菩薩。「6、云何心能不生,必當無住於相。故無住,正是無生之唯一入手方法。」「云何心能不生」,這個心是指念頭,怎樣叫我們念頭不生?「必當無住於相」。無住於相這一句話,實在說就是我們把一切相放下,你的心就會定了。念佛堂指導大眾的法師,常常念著警策大眾,「放下身心世界,老實念佛」。身心世界統統放下,這就是不住於相。世界是我們的環境,依報;身體是我們的正報。身跟世界放下,色塵放下了,還有一個心,心裏面妄想、分別、執著也要放下,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外面境界是色相、色塵,心裏面的思想、想像是法塵。色、聲、香、味、觸、法全都放下,我們的心定了,心清凈了,再不會有念頭生,不會有念頭滅,所以說「必當無住於相」,這個很重要。心裡還念著一個,那你還是有一個相。「故無住,正是無生之唯一入手方法。」唯一是沒有第二個,只有這個方法。八萬四千法門,無論是哪一個行門,都是要統統放下,才能夠證得無生法忍。這些話說起來容易,真正去做太難太難。我很想放下,那個很想就是妄念,你想想看,這個妄念能不能斷妄念?斷不了妄念。很想也不行,也無可奈何。我們實在是很幸運,幸虧遇到阿彌陀佛,念頭一轉,專念阿彌陀佛就行了,念到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講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開悟就是悟無生法忍。見到阿彌陀佛,證無生法忍,一切放下就不難了;沒有見到阿彌陀佛之前,很難很難。這就說明為什麼自古至今許多修般若的人,到最後都念佛求生凈土。我們在前面小註上面看到,包括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在中國像智者、永明,都是修般若,最後都念佛求生凈土,這些大菩薩真了不起,通宗通教。你說禪,他大徹大悟;教,他大開圓解;密,他三密相應,為什麼還要念佛求生凈土?我們細細去想想,念佛求生凈土是一個究竟法,是一個大圓滿法,他要是捨棄這個法門,縱然他得無生法忍,再要修到佛的果位,要費很長的時間,要經歷許許多多的難關。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所希求的立刻就得到。這是說明西方世界的殊勝之處。五十、約因詳顯 約因心正顯 先明嚴土不住【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我們每天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佛在此地問須菩提,菩薩是不是莊嚴佛凈土?當然莊嚴。究竟怎麼莊嚴?這個地方要詳細告訴我們。我們明白、懂得了,依照這個方法修學,我們也真正莊嚴佛凈土,這是非常難得的。「1、菩薩修因時,六度萬行,一一功行,迴向凈土。所謂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是也。」前面一再告訴我們要離相,迴向是一個離相的善巧方便,也就是說,是一個很好的巧妙方法。因為我們都著相,我們修的功德都著相,佛教我們迴向,所修的功德我都不要,統統送給大家;離相、不著相,迴向是這個意思。大經上佛說過,教給我們迴向三處。第一是「迴向菩提」,也就是我們學佛什麼都不求,只求智慧。般若就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智慧是究竟圓滿,不但我們現前生活上的問題,它能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它能解決;證無生法忍,它能解決;成圓滿佛果,它也能解決。佛教給我們求這個,不可以求別的。因此,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說般若智慧幾乎用了一半的時間,二十二年。三種迴向裡面,教給我們迴向菩提,有道理。第二是「迴向眾生」。因為你修的裡面有福有慧,慧是自己要求的,福給眾生去享,這個好!福不要自己享,人一享福就會享得迷惑顛倒,福報就像酒一樣,一享是如醉如痴,麻煩就大了。佛菩薩、阿羅漢,經上講的,他們有無量福德,他為什麼不享?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三衣一缽,天天到外面托缽,他為什麼不享福?佛的福報天上人間沒有能跟他相比的,他天天還托缽。這是把迴向眾生做給我們看,他說的話不是假話,沒有騙我們。佛是確實把這個福報給我們一切眾生共享,分給我們享。這當中最深的意思,示範給我們看。物質的享受,決定不是一個好事情。物慾,這裡頭能叫你產生慾望,能夠把你的貪嗔痴勾引出來,這個物質慾望在外面誘惑,把你裡面的貪嗔痴勾出來,那個事情就麻煩了,決定叫你墮落,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釋迦牟尼佛在世,從來沒有建一個道場。我們看看《大藏經》,看看原始的佛教,世尊的生活方式,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部經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這個道場不是佛的,是給孤獨長者的。佛到這個地方來,供養佛,請佛住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給佛、佛的弟子們使用,產權是給孤獨長者的,給孤獨長者沒有把這個地方送給釋迦牟尼佛,沒有!你們諸位想想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出家了,如果再送他一個家,他不又回家了嗎?大錯特錯了,他就回家去了,他又有了一個家,哪有這種道理?這個我們要曉得。佛教傳到中國來,我們國家建了不少道場,你看到有很多古寺院,匾額上題敕建,就是國家建的。也有少數是地方上長者他們建的,他們在地方上有聲望、有財富、有地位,感佛之恩,建的道場,禮請法師到這邊來住持弘法利生。等於說好象他們建學校,他們是董事會管理這個地方,請法師就是聘請教員,聘請一個校長到這個地方來辦學,產權是他們的。從前出家人很好,對寺廟的一些雜務事情不管的,所有權的人你們來管,哪個地方破損了,你們去修理,出家人不操這個心。一直到晚近,佛教變質了,出家人有道場、有家了,是出了一個小家,入了一個大家。說實在話,最近大概有四個人找我想出家,我都拒絕了。為什麼?我不害你,你在家修行好修行,因為你那個家小,你出家這個大家不好修行,人眾太多相處很困難,煩惱很多,意見很多,這個要知道。你仔細觀察,我們這個時代,在家人修行成就比出家人高,在家修行的人,成就的人數比出家人多。黃念祖居士過去講經說了一個笑話,實際上是真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大眾在一起聚會,排班,排這個座位,出家比丘排第一,比丘尼排第二,在家的優婆塞排第三,優婆夷排第四,在家女眾是最後,排第四。現在這個時代顛倒了,在家女眾排第一,你看看道場在家女眾最多,在家男眾排第二,出家女眾排第三,出家男眾排最後,末法整個顛倒了,他說這個實在講不是笑話,這真的是事實。論發心、論修行、論成就,也是這四個順序。這個事實我們不可以不知道,如果大家真的明白,真的搞清楚,你就不會想出家,你就老老實實在家念佛修行,一定有成就。出家相當不容易,出家要吃人不能吃的苦頭,要忍人不能忍的那些境界,不是很容易事情。如果論弘法利生,在家不輸給出家,我們這個道場居士林,這在家的。居士林我看看他們董事會裡面董事,沒有出家人,都是在家人,從他們林長到理事,都是在家人。在家人做佛教事業弘法利生,成就相當輝煌,我們在許許多多地區、國家都曾經看到。在台灣,像過去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現在的加拿大馮公夏老居士;在泰國,都有很了不起的在家的大德、在家的菩薩主持佛法。所以不要誤會,認為修行一定要出家,出家才能成就,這個觀念是錯誤。也有人問:你既然這樣說法,你為什麼要出家?我就跟他講,我沒有出家,我沒有家,沒有家出什麼家?我沒有家,在台灣我一個人,沒有家。我很喜歡這個衣服,穿起來很舒服、很自在。這是講到迴向,迴向眾生,這個道理非常之深,非常之廣。第三是「迴向實際」,實際就是真如本性,我們要證的。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這三處。迴向實際就是明心見性,其它我都不要,我們所求的,明心見性而已,那就對了。這樣子,你身心世界自然就放下了。「2、須知莊嚴佛凈土,凈字最要緊。土云何凈,由心凈耳。既須心凈,所以莊嚴不能著相。若心取相,便不清凈矣。」這句話說得非常好,我們天天在念莊嚴佛凈土,有沒有一次莊嚴過?可能念了一生,從來沒有一次相應過,真的很冤枉!為什麼不相應?根本沒有把這個意思搞清楚,還以為真的天天在做莊嚴佛凈土的事情,哪裡知道從來沒有做過一次。今天我們曉得了,要用清凈心,「心凈則土凈」,心裡還著相,你什麼莊嚴?嘴皮上的莊嚴,實際上與莊嚴根本不相干。這才曉得清凈心是如何的重要,清凈心是真心。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在這裡面去修,修什麼?修清凈心。怎樣修清凈心?修不著相,不著相心就清凈,不著相才真正莊嚴佛凈土;莊嚴佛凈土幾個字不要念,真的莊嚴了。我們天天念也沒莊嚴過,人家不念就莊嚴了,我們天天念,沒法子莊嚴,與莊嚴都不相干。「3、『莊嚴佛土』,應不取著、不斷滅。『則非』,明其不取著相。『是名』,明其非斷滅相。」「莊嚴佛土,應不取著、不斷滅。」因為兩邊要離,空有不著,所以經文上有「則非」,有「是名」。「則非,明其不取著相。」行而無其所行,得而無其所得,這是不取著相。「是名,明其非斷滅相。」他是真的在行,真的在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真修!真干!時時刻刻沒有間斷的在做。這六大綱領,六個原則,無論在任何一樁事情,每一樁事情都具足這六個綱領。就像世尊前面所示現的穿衣,穿衣裡面,這六個綱領具足。吃飯,吃飯的時候,這六個綱領也具足。所以人家穿衣是修六波羅蜜,吃飯也是修六波羅蜜。迎賓送客,家裡有客人來接待,客人走了送客,統統都是六波羅蜜。我們不能不知道,那個生活叫菩薩行,菩薩的生活。我們在生活中,分別、執著、起心動念,就是六道凡夫的生活,雖然生生世世修福,依舊不能出離六道輪迴,原因在此地。今天我們把原因找到了、明白了,只要把這個原因消除,我們就出離三界,永脫輪迴。所以不住相,也不能斷滅相,不斷滅相就是做,認真去做;雖然做,心中若無其事,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樣做與《金剛經》的修學宗旨就相應,也就是無住生心。「4、性必現相,性相從來不離。相從性生,仍應會歸於性也。」為什麼不可以斷滅相?「性必現相」,性是體,體一定起作用,起作用就現相。「性相從來不離」,我們凡夫見不到,見不到就是因為我們迷了,我們執著了;如果不分別、不執著,你就覺悟,悟了你就見到真相。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性相一如。《金剛經》最後講到如,「如來者,諸法如義」。一切經一開端,如是我聞,「如」就是一如的意思,萬法一如,性相一如,確實是一不是二。我們見不到,是因為迷,是因為執著,虧吃在這個上面。「相從性生,仍應會歸於性。」因為它本來就是性,我們硬要把它看作相,把它從性上拉出來,這是錯誤的。「5、則非、是名兩句,即開念佛法要也。『則非』,明自性清凈,本無有念。『是名』,明妄念繁興,必須執持名號以除妄念。」「則非、是名兩句」《金剛經》上這個句子用得很多。「即開念佛法要也」,江味農居士一生四十多年的時間,用在《金剛經》上,可以說他是《金剛經》的專家,是《金剛經》的權威,但是他在行門上所取的是念佛求生凈土。這個說法是他的發明,古人沒有這個講法,他說得很有道理。「則非,明自性清凈,本無有念。」《金剛經》上這兩個字,是從性上講的。凡是講「則非」,都是從性上講的;凡是講「是名」,都是從相上講的。明白這個意思,看《金剛經》就能看出味道了。清凈性中沒有念,哪裡會有念?念叫妄念,本無妄念,本來無念。「是名」,這從相上講,「明妄念繁興」,繁是繁多、繁雜,興是起來。無量無邊的雜念起來了,這是妄念。「必須執持名號以除妄念」,須菩提尊者問的,云何降伏其心,這個意思是怎樣降伏這些妄念?凈土宗的方法,實在講比《金剛經》簡單,《金剛經》講了這麼多,我們還是抓不到要領,還是沒有法子下手。凈宗,云何降伏其心?南無阿彌陀佛,就解決了。應云何住?南無阿彌陀佛,心住在阿彌陀佛上就行了。一句阿彌陀佛,把《金剛經》就解答完了,問題就解決了,你才曉得凈宗不可思議。般若要是離開凈土,決定得不到究竟,就跟《華嚴》一樣,《華嚴》到最後,要不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不能圓滿。所以凈宗是真正的大圓滿,真正是究竟的境界,究竟的果位。必須,這兩個字非常肯定,一定要用執持名號,用這個方法把妄想念掉。宗門裡頭有說,禪宗裡面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禪宗用的方法是觀照,用這個方法,觀照是覺。凈宗用念佛的方法,不怕念起,念頭起來不怕,一起來馬上就提起佛號,一句阿彌陀佛把那個念頭轉過來。不管這個念頭是什麼念頭,善念也好,惡念也好,只要念頭一起,第二個念頭就換成阿彌陀佛,這叫做功夫,這叫做念佛,真正念佛人是這個念法,要轉得快,不要叫妄念繼續發展,不可以叫妄念繼續,要讓佛號繼續,這就對了。明白這個意思,就可以說這一部《金剛經》句句都是念佛法門。諸位從這個理上仔細去觀察,你能夠體會到古人所講的,般若跟凈土有密切關係,它密切到什麼程度,究竟是什麼密切關係,你就都明了了。「6、念佛必應念至無念而念,妄盡情空,一心清凈,是謂一心不亂。心凈即佛土凈矣。」「念佛必應念至無念而念」,這跟般若就相應,完全相應,要念到無念而念。「妄盡情空」,妄是妄念,妄念沒有了;情是情執,也沒有了。「一心清凈」,一心清凈就是凈宗講的「一心不亂」。心清凈,佛土就清凈。諸位一定要曉得,往生是這樣往生的,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雖念佛不能往生,這個不可以不曉得,特別是念佛求生凈土。幾時你念到心清凈,往生就得到了;有人念一輩子佛,心不清凈,他不能往生。有人在臨終的時候,一念十念心清凈,他就往生了。有些人聽到這個說法,心裡很不平,太不公平,那個人念了幾十年不能往生,他才念幾句怎麼就往生?很不服氣。他不曉得這個道理,往生是要心清凈,一念相應一念生,一念佛號心是真的清凈,那一念就生,念念清凈就念念生。我們往生那個關鍵的時刻,就是臨終最後那一口氣,那一口氣,那一句阿彌陀佛,心果然清凈,沒有牽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決定往生。《飭終津梁》裡面說,《飭終津梁》文字比較深一點,以後有人改寫,寫得很淺,叫《飭終須知》,教給我們人在臨終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讓他往生。念了一輩子佛,臨終要是遇到善知識幫助他,往生不成問題。最怕的遇不到善知識,家親眷屬在旁邊,這個也捨不得,那個又捨不得,這個又一把眼淚,那個一把鼻涕,完了,他還能往生嗎?他心就不清凈,那就壞了。自己修學的功夫不到家,外面的緣就是主宰你的命運,外緣一定要殊勝。《飭終須知》里說,最好家親眷屬隔離,這世間人看不近人情,家裡人都不能送終,是不近人情,他能往生。因為家人他有感情,他到那個時候忍不住,一流眼淚一悲哀,那就真的完了。他本來心清凈的,一下就亂掉了,這個叫冤家對頭。本來他可以往生,又把他抓到六道裡面來了,這還叫孝順,這簡直叫顛倒。家親眷屬一定要明了,要通達這個道理,那個時候一絲毫悲哀的念頭不可以有,一心一意幫助他往生,這才是正確的。實在講,多數念佛人不能往生,都是被冤親債主害了,本來都是可以去的,臨終又哭又鬧把他搞得一塌糊塗,心搞亂掉了,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真的是你想修行想走,硬就是把你拉回來,這個太可怕了,非常非常可怕。我們明白這些事情,平常要提高警覺,要預先防止。當然,最好的辦法是自己有功夫,像我前面跟諸位報告的,我們看到過去台南將軍鄉老太太往生,站著走的,她沒有告訴家人。我曾給你們講的,大概十年前的樣子,舊金山有一個老太太坐著走的,還把兒子、孫子的孝服都做好了,還留了遺囑,沒有跟家裡人講。這個都是聰明,怕一講的時候他又哭又鬧,就不能走了,就不能往生了,這是有智慧、聰明,不告訴家人。走了以後他們發現,那不礙事了,怎麼哭怎麼鬧也不相干,她已經到極樂世界去。「心凈則佛土凈」。底下這一段經文是上面這一段的一個小結,結束。五一、顯成發無住心【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這一句話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廣,『諸菩薩』是從初信位起,十信初信菩薩到等覺菩薩。如果分開來看,「諸菩薩」是指初信到十迴向,四十個位次。『摩訶薩』是大菩薩,是地上菩薩,從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叫「摩訶薩」,所以稱為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如是」,像前面所說的。【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末後兩句是總結,把修行總綱領、總原則,傳授給我們。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包括我們現代人所說的,物質的享受與精神享受,兩種都包括在其中。問題、關鍵在那個住,「住」就是分別、執著。實在講,享受不礙事,沒有問題,關鍵就在分別、執著,一有分別、執著,前面講了,四相具足,四相具足也就是說你煩惱具足,你還能出得了輪迴嗎?麻煩就來了。物質、精神上的生活,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誡,「知足常樂」。我們這一生的福報,前生修的。福報如果很大、很多,自己受用足夠,分享別人,這個好事情,符合於菩薩精神。前世我們布施的少,這一生生活過得比較苦,知足常樂,我們不希求物質的享受,那你也很自在!心清凈,在生活上一定要保持身心清凈,這種生活就是正常的。追求物質的享受,那是不正常的,那是大錯特錯。佛教給我們,我們要求清凈心,我們要求智慧,我們要求生凈土。這個世間如夢幻泡影,生活得過且過就好,隨緣度日。隨緣好,一切都隨順;富貴,隨順富貴;貧賤,隨順貧賤,就對了,你在菩薩道、菩薩行裡面,就沒有障礙。怕的是攀緣,不肯隨緣,那就叫造業。不肯隨緣的人,造無量的罪業,能不能改善他的生活?不能。因為一個人一生他有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頭沒有,怎麼求也求不到,命裡頭有的,不求它也來,何必要求它?這就是《了凡四訓》講得透徹。我們這一次從台灣帶來《了凡四訓》的一套錄音帶,簡要詳明,現在凈宗學會的同仁,他們發心把它做成CD片,做成一萬套;大概我們講經完了之後,有一個佛七,有七天,佛七圓滿,這個CD可以做好,每一個同修都送一套。一定要多聽,你才知道,真正搞明白、搞清楚了,那個希求的念頭就沒有了。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的心就定了,佛法上修學,真的,障礙不能完全去掉,一大半可以去掉。【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1、此節經文是結束前文。為自開口說至此處,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義趣甚深。」一般同修們都知道,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過去在五祖會下,五祖跟他講《金剛經》,就是講到這個地方,他開悟了,大徹大悟,後面就不要講了。一悟是一切悟,不但《金剛經》的意思他明白,大般若的意思,他也明白,乃至於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不但出世間法,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沒有一樣不明了。他向老師五祖忍和尚,提出他的心得報告,雖然言語不多,忍大師聽了之後,點點頭給他印證,證明確實是明心見性。我們知道六祖能大師沒有讀過書,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做粗活之人,沒有出家之前,砍柴、賣柴度日,那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在古時候那個時代,我們一般家庭燃料都是柴火,燒大灶,都是要用柴火,有些窮苦之人在山上砍柴,挑到城市裡去賣,是相當苦的工作,他沒有讀過書。到五祖的道場,五祖的徒眾很多,剛剛到那邊去的時候,發心想出家,出家要具備出家的條件,有出家的環境,忍大師徒眾學生那麼多,惠能去了當然不能例外,也得按著順序排班,他排在最後一名。這個道場,老法師徒弟幾百人、幾千人,他排在末後。所以他並沒剃度,沒有剃頭,先派到槽房裡面去做工,槽房就是廚房裡面的工作。我們知道那個時候,忍和尚的道場,差不多有二、三千人,二、三千人吃飯,那個米要舂,柴火要有人去砍,要有人劈柴。所以他就分配在槽房裡面,做舂米、劈柴的工作,做的苦行。別人看到好象是到寺廟裡做苦工,我們現在說做義工,做苦工,其實他在那個地方修戒定慧,修六波羅蜜,他是真修。他的緣份,跟《金剛經》可以說是非常之深。最初他因為賣柴,聽到一個客人念《金剛經》,他在這個窗外聽,聽得很歡喜,就問這個客人,你念的是什麼?客人就教他,客人對他很尊重,雖然他是一個賣柴的人,但是從他談吐問答,知道他有相當的智慧,所以就告訴他,五祖忍和尚在黃梅傳法,你要是對《金剛經》有興趣,聽得有心得,可以到那個地方去參訪,這才到黃梅。工作八個月,老法師年齡太大,要傳法了,傳法也有條件,必須真正開悟,法才可以傳,沒有開悟縱然跟老法師時間再久,也沒有法子得法。老法師傳法是相當的民主,公告給全寺這些信徒,無論是出家、在家都可以,要大家作一首偈子,呈給老和尚看,老和尚看看他的見解有沒有開悟,如果開悟祖位就傳給他,忍法師是第五代,傳到下面就第六代,衣缽就傳給他,這個衣缽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用的,一代一代傳下來,衣缽就是證據,得到這個衣缽的,就是一代的祖師。世尊滅度之後,這個衣缽就交給迦葉尊者,一代一代相傳,傳到第二十八代就是達摩。達摩到中國來,把佛的衣缽也帶到中國來,達摩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在中國算是第一代,中國的初祖。代代相傳,傳到第五代忍和尚,這個故事我們不必多說,諸位都相當熟悉。從這一首偈,就是這一段經文當中,徹悟了,五祖將衣缽傳給他,他是居士,沒有出家,衣缽就傳給他。由此可知,傳衣缽不一定要出家,問題是你有沒有明心見性,這個重要,剃頭不剃頭不重要,這是我們從這看,很明顯的這樁事情。諸位現在有很多想發心出家,你聽聽這個故事,你就曉得那個形式不重要,最重要是你是不是真的開悟了!為什麼惠能會開悟,神秀沒開悟?神秀跟忍大師十幾年,在那個道場裡面,他算是上首和尚,常常代替老法師講經說法,有能力代替老法師講經說法,他還得不到衣缽,原因在什麼地方?諸位聽了這二十幾天《金剛經》,應該明了,他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金剛經》就是教我們離分別執著的,神秀還是有分別,還是有執著。你看他作的那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你們想想,他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就是因為有分別、有執著,不能見性。惠能大師高明處,就是他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學佛,要在這個地方留意。這一段經文,注子里說了,不僅是前面這一節,這一小段,可以說是自從《金剛經》開始,一直講到這個地方,這一段算是一個總結;「千言萬語點睛結穴處」,點睛結穴是比喻,關鍵的所在。世間人常說畫龍點睛,取這個意思,所以意思很深很深。不少人以這兩句做為日常生活當中觀照的依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實在說,《金剛經》上任何兩句四句,都可以做為觀照的功夫,不一定是這兩句,但是這兩句的確是好。用這兩句觀照的人非常多,關鍵就是你能不能提得起這個功夫。禪家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就是觀照,念是妄念。往往我們妄念起來,一個接一個,妄念止不住。經文雖然常常念,到那個時候忘掉了,把經文忘掉了,妄念繼續不斷起,這就叫功夫不得力。觀照要緊!前面我們講過,要凈念相繼,凈念相繼本來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菩薩所講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跟《金剛經》這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以講都是整個佛法修持的總綱領,不能夠局限這兩句話一定是用在般若,用在禪宗的,其它的用不上,你就錯了,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也不局限在念佛,參禪、學教、念咒統統用得上,關鍵是觀照要相繼,不能斷。一斷,妄念就起來了,妄念起來那就搞六道輪迴。由此可知,用功是功夫決定不能間斷,要把自己分別、妄想、執著統統打掉。《金剛經》一開端:「降伏其心」,這兩句話很好。境界現前想到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無所住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論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所有一切境界現前,都不要分別,都不要執著,這就是應無所住的意思;也是前面我們所讀到的得無所得,行無所行。得,無論得什麼,出家修行人得禪定、得智慧、得正果,前面說過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於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所,得八地菩薩的果位,人家不執著,心裏面乾乾淨淨,得如不得,這是講修行。無論在果位,無論在法門上,都是這個態度,心地永遠保持清凈。在世間法裡面,譬如你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們得財富了,得榮譽了,世間上得地位了,你學了《金剛經》,得無所得,你的心是平靜的,沒有得就沒有失。得的時候歡喜,歡喜是煩惱,心要平靜才好。歡喜,心動了。丟掉的時候,覺也睡不著,苦得不得了,又生煩惱。得也是煩惱,失也是煩惱,那個多苦,那個都叫搞輪迴業。佛教給我們,我們要過正常的生活,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在所有境界裡頭不動心,沒有得也沒有失,沒有生也沒有滅,這是何等的自在!這就叫做觀照。我們要把這個觀念轉過來,念念不能失掉,一失掉麻煩就來了,煩惱就起來,業障就現前了,不可以失掉,念念都用這個功夫,那叫會用功。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一開端,「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這一段經文,就是穿衣吃飯,每天上班工作,就這個意思。佛的工作就是出去托缽,他上班工作。我們穿衣吃飯,所有一切工作,全用觀照功夫。穿衣,不著穿衣的相;吃飯,不執著吃飯的相,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都隨緣,那就自在了,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是很莊嚴、很慎重,認真去做,一點都不馬虎。穿衣,衣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不會是很凌亂,讓人家看到起恭敬心;吃飯也有威儀,也吃得很規矩,我們現在常講的,你能夠講求衛生,保持身心的健康,要少吃。我們通常講吃飯最好是吃七分飽就夠了,狼吞虎咽,那個相也不好看,也不衛生,吃了一身的病來了。吃飯有吃飯的規矩,現在不太講究了。從前我們中國人,吃飯規矩很大,諸位讀《禮記》就知道,連菜怎麼擺都有規矩的,都不能亂擺,菜也按陰陽五行擺,這個很麻煩的事情,你擺錯了,人家會笑話你的,你沒有學問、沒念過書,現在不講求這些了,所以從前一舉一動都有規矩,而生其心是說這個。換句話說,佛菩薩一舉一動,都給我們世間人做榜樣,做好的榜樣。我們既然發心學佛,就要學佛菩薩的生活,學佛菩薩怎樣過日子,也要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在家庭是一家人的好榜樣,在社會是給一切眾生做好榜樣,這叫做佛法。學佛就是把我們從前那個凡夫的生活,六道輪迴的思想,把它拋棄掉,我們過佛菩薩的生活,我們以大菩薩的思想,自行化他,自度度他,這樣學佛才能得真實的受用,才能得真正的好處。《金剛經》自始至終,我們才講到四分之一,後面還有四分之三,愈往後面愈精彩,要緊的意思都在後面。《金剛經》不太好講,難在這裡,精彩的在後面,前面要是都講出來,到後頭沒得講了,所以前面含含糊糊的,愈到後面愈清楚,這就是講的時候比較困難一點。我們因為聽眾同修們,不一定能夠從頭聽到尾,有時候今天來了,明天他不能來,前半部他來聽了,後半部他沒有緣份,因此後面重要的,往往我們也提出來講幾句,雖然不能講得很多,但是都透一點消息,使我們真正能夠得到好處,知道怎麼修行。真正發心修行,《金剛經》是教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心地。心要真誠、心要清凈、心要慈悲。應無所住就是清凈,行於布施就是大慈大悲。布施涵蓋一切法,行於布施,實在講就是表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經文上行於布施的意思。大家不能把這個經文錯會了意思,以為行於布施,到寺廟去捐一點錢,這就搞錯了,大錯特錯。釋迦牟尼佛沒有到哪裡去捐錢,他每天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他沒去捐錢。這就是說明,行於布施就是日常生活,布施是舍、是放下,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樣樣放得下,樣樣看得破,這就叫行於布施,是這個意思。行於布施,實在講就是說,做一個好的榜樣給世間人看,讓世間人看到之後,生羨慕之心,生仰慕之心,他來學佛。佛法是師道,師道過去中國跟印度是相同的,都是很尊重的,尊師重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你看看大藏經,整個佛法,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拉信徒?沒有。不但釋迦牟尼佛沒有拉信徒,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有沒有一個人在外頭拉信徒?也沒有。宗教裡面有拉信徒的,教育裡面沒有拉信徒的,學生怎麼來?自己來的,來求學。你自己要來求學,哪有老師去找你的,沒有這個道理。這些人怎麼會知道釋迦牟尼佛有這樣好的教導,我們應當去跟他學?方法很多。這些方法就是學生,佛的弟子們,做學生一定要把老師的道德學問,向外頭宣揚,宣揚的目的不是要人對老師恭敬,不是要人對老師供養,宣揚讓大家知道,真正發心想求學的,曉得哪個地方某一個人教得好,這樣的。所以學生有義務去宣揚,但是不可以拉人。用什麼方法去宣揚?方法也很巧妙,就是自己修持。你修得好,人家一問,你從哪裡學來的?我的老師什麼人,這樣介紹的,並不勸他,他要真發心,他自己就去了。所以是自己認真修行,老師怎麼教,我就怎麼做,這個方法。由此可知,我們學了佛,皈依三寶,或者是受了五戒、菩薩戒,你要是做得很象樣,讓你的鄰居、親戚朋友一看到你,對你起恭敬心,你怎麼會這麼好?頭一個讓人家有一個觀念,你的日子怎麼過得這麼快樂?你怎麼會這麼幸福?我學佛,學佛就會幸福,學佛就會快樂,學佛就會身體健康,學佛就會相貌圓滿,這個很吸引人的,用這種方法宣傳佛教,用這種方法替佛招生。所以不勸人的,用實際的行動,用這個方法。在言語裡面,就是讚歎。像我們今天這一開經,我們要唱爐香贊,這些贊是贊佛的,是不是要拿這個來供養佛?錯了,這個贊就是招生的,讚歎佛的智慧,讚歎佛的德能,讚歎佛的慈悲,讓別人聽,聽到之後,佛這麼好,我們應該去親近他,是這個意思。所以贊要唱得莊嚴,要唱得很穩重,要唱得字正腔圓,讓人家聽起來聽得很清楚。如果唱的時候不曉得這裡面的用意,跟著這個音調譜唱的時候,字句都分不開,效果就沒有了,聽到你呀呀嗚嗚的搞半天,不曉得在唱些什麼,一個字也沒聽清楚,效果就完全失掉了。贊的用意,使那些沒有學佛的人,聽到之後,佛有這樣大的智慧,這麼好的學問,使他感動,他來親近。所以佛門招生,有它一套方法,這就是不舍眾生,這就是大慈大悲的方便法門,我們必須要曉得。「2、『是故』,承上起下之詞。不但上承生信一大段,直是緊與開經處總示呼應相通。正明一切無住,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於莊嚴佛土,亦無所住。則非句,不住法相。是名句,不住非法相。」「是故」,這一段經文一開頭,是故須菩提。「是故,承上起下之詞。」這兩個字是連接詞,連接前後經文的。「不但上承生信一大段,直是緊與開經處總示呼應相通。正明一切無住,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於莊嚴佛土,亦無所住。」我們先看這一段,這是交代得很清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總結經文一開頭到此地,這是一個總結,說明一切無住。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問了三個問題,這個我們必須要記住。第一個問題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就是問的,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應云何住」,發了菩提心之後,那個心要安住在哪裡?第三個問題「云何降伏其心」,我們的妄想心太多了,妄念太多了,妄念要怎樣把它伏住?問了這三個問題。佛的回答,都是在無住。首先講發心,佛教給我們,心量要大。佛、菩薩不一定是出家人,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一定是出家人。在家菩薩、在家佛,佛經裡面維摩居士就是在家佛,在家的菩薩太多了。你們念《無量壽經》,賢護等十六正士是在家菩薩,十六個人,而且都是等覺菩薩,他們的地位跟文殊、普賢,跟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完全平等,一定要搞清楚。在家可以作菩薩,實在講你學了佛,學了佛就應該作菩薩,什麼叫做菩薩?過佛菩薩的日子,過佛菩薩的生活,就是菩薩。佛菩薩的生活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從表面上看沒有兩樣。我們穿衣吃飯,佛菩薩也穿衣吃飯,我們每天工作,他也每天工作,我們迎賓接客,他也不例外,哪有兩樣?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有分別、有執著,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無所住,我們是有所住;他生的心好大好大,我們生的心好小,就這一點不相同。我們所生心,得利益是利益自己,利益我家庭,利益我這個團體,我們這個心量很小。佛菩薩生的心利益很大,利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就差別在這裡。我們舉個例子,我們穿衣為自己,吃飯也為自己;佛菩薩穿衣,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佛菩薩吃飯,也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那怎麼會一樣?這個話怎麼講?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活在這個世間,為自己活的,自己壽命看得好重,佛菩薩不是。佛菩薩是:我這個身體在世間是為一切眾生做好榜樣的,為一切眾生做個好樣子;他不為自己,所以他穿衣也不為自己,吃飯也不為自己,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要學,在這裡學。佛法的好處,不改變你的生活方式,不改變你的工作行業,就在你現前生活方式里,你的生活很富裕,你就做很富裕人的樣子,給天下富裕人做個好樣子;你的生活很清苦,你就給一切清苦人做一個好樣子,全都是佛,都是菩薩。在你工作、行業當中,你給同行做一個好榜樣;人家做事業為自己,為自己一個集團,菩薩的心為盡虛空、遍法界,他心量不一樣,心量廣大,心地清凈。心量廣大、心地清凈、心地慈悲,他的身心健康,他就自在、快樂、幸福,道理在此地,事實也在此地。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生無所住心。「無住」,是《金剛經》修學的宗旨,貫穿整個經典,貫穿這全部經典。《金剛經》既然是大般若的綱要,由此可知,無住也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說般若經的中心。這兩個字,釋迦牟尼佛何必要說上二十二年?實在講,不要嫌二十二年多,我們感覺到二十二年太少了。二百二十年都不多,為什麼?佛這樣苦口婆心的說,我們還不肯做,處處還是要著相,還是要住,那能說佛說二十二年太多嗎?假如我們一聽就照做,佛就省事,不必那樣辛苦,不必說那麼久,這就是說明,佛說法應機而說,苦口婆心!「一切無住」,要記住這個原則。「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六度就是菩薩的生活,六波羅蜜都在生活當中,在生活裡頭,點點滴滴都是六波羅蜜。譬如,我們講吃飯,吃飯怎麼說是六波羅蜜?吃飯是布施,布施是什麼意思?布施是舍、放下。吃飯的時候,不要執著飯菜的好壞,不要去挑剔,這就是布施。好吃,也很好;不好吃,也很好,都好!這就是你修布施。一定要講求怎麼樣,那布施就沒有了;你在搞分別執著。你想想看,吃飯是不是布施波羅蜜?再細說這個裡頭,財、法、無畏布施統統具足,就在這一口飯,夾著一箸菜,圓圓滿滿。你以為布施波羅蜜到哪裡去修!吃飯就是持戒波羅蜜,持戒就是守規矩。吃的時候規規矩矩,餐具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吃飯的時候端坐,這些都是屬於守規矩,守規矩就是持戒波羅蜜。吃飯要有耐心,慢慢的吃,細嚼慢咽,這是忍辱波羅蜜,不可以狼吞虎咽,那就沒有忍辱。少吃,尤其現在少吃肉類,多吃青菜,少吃油炸的東西,多吃一些清淡的,你這個腸胃吸收養分沒有障礙,這屬於精進波羅蜜。我們吃飯的時候,規規矩矩吃飯,不為外面境界所干擾,保持著心地清凈,專心在用餐,禪定波羅蜜。吃的色香味,甜是甜的,辣是辣的,不是說一切都不分了,不分那人就麻木了,分得清清楚楚的,般若波羅蜜。你們想想看,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統統具足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到哪裡修?穿衣、吃飯、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哪一樣裡頭不具足圓滿的六波羅蜜!具足圓滿六波羅蜜,你就過的是菩薩的生活,就不是凡夫。凡夫一餐飯吃完之後,他什麼都不知道,迷惑顛倒,不一樣就在這裡。學佛跟沒有學佛之前,不一樣就在這裡,這叫真正學佛。學佛的成績,我也講得很多,成績在哪裡?成績在你容貌上,在你日常生活一舉一動上,知道你有沒有功夫,你有沒有得利益,這個不能瞞人!剛才我說,身心健康、容貌圓滿,這是你修學的成績。你看哪一尊佛菩薩,那個面孔是苦哈哈的?沒有!阿羅漢雖然沒有明心見性,還有分別、執著,阿羅漢的相貌很奇怪,底下那五百羅漢,你們去看看,但是你仔細觀察,他的容貌是健康的、是長壽的、是健康的,容貌古怪他不是病態,他沒有病容。菩薩明心見性,一個個都很圓滿。佛經當中常常讚歎,菩薩的容貌如滿月,滿月的意思,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圓滿之相,這是你修行真正有心得,真正有受用。我們自己要是得不到受用,如果不是理論上有錯誤,就是方法上有錯誤;理論方法上如果沒有錯誤,修行一定得殊勝的果報,一定得很好的受用。這是講菩薩修六度時,就是菩薩的日常生活。「於莊嚴佛土」,莊嚴佛土,最重要的是報佛恩。我們在一生當中,能夠得到這樣的幸福,這是真實的幸福,不是假的,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圓滿,佛菩薩告訴我們的。如果沒有佛菩薩的教誨,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怎麼會得到?佛菩薩的恩德太大了。我們報恩,唯一就是莊嚴佛凈土。用什麼莊嚴?香花莊嚴,那是假的,真正的莊嚴是心地清凈。清凈心,心凈則佛土凈。佛菩薩教我們莊嚴佛凈土,不是別的,清凈心,教我們修清凈心,我們的心清凈,真正莊嚴佛凈土。形式上的莊嚴,表法的,這種莊嚴接引眾生。道場布置得富麗堂皇,讓人家一看就生歡喜心,很歡喜的走進來,這是接引大眾的,真實的莊嚴是在清凈心,這個要知道。如果只著重於表面,心地不清凈,這個沒有感應,沒有感應是得不到真正的受用。得不到真正受用,換句話說,你還是有煩惱,你還是有妄想,還是有憂慮牽掛,依舊過六道輪迴的生活,你就得不到受用。得真實受用,過佛菩薩的生活,諸位想想,過佛菩薩的生活,豈不就超越六道輪迴了。這是佛法,這是真正的大乘佛法,莊嚴佛凈土。雖然修六度,雖然莊嚴佛凈土,「亦無所住」,心裡頭還是若無其事。事上要認真,要規規矩矩的做,一點也不馬虎,如法的去做,心地乾淨,決定不染,保持著清凈心,這就是無住。你心不清凈,那個莊嚴是假的,六度也是假的。一定要心清凈,你所做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真的,它後頭那個般若,般若就是清凈心,清凈心生智慧,那個是般若。諸位想想看,這多重要!所以自始至終講無住,就是講保持你的清凈心。佛心清凈。「則非句,不住法相。」這個經上講的,則非,不住法相。「是名句,不住非法相。」非法相是空,不住空。不住空,我們樣樣如法去做,這是不空。雖做,心地清凈,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就不住法相。這就是說明兩邊不住,兩邊都舍,空有兩邊都舍,兩邊都不住。「3、上來所說,皆是為生心無住、無住生心作張本。亦即為發菩提心者,指示方針耳。」你發了菩提心,菩提心是自度度他,佛這才教給你怎樣自度、怎樣度他?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這樣才是真正自度度他。怎麼去做?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我的身沒有工作,坐在這裡無事,沒工作,那是不是也在修六波羅蜜?是的。怎麼個修法?意對法塵,六根,眼、耳、鼻、舌、身,這外面的,外頭都不動了,坐在這兒不動,心在動。心在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思惟想像是法塵,心在法塵裡面用觀照的功夫,也是在行六波羅蜜,這才叫凈念相繼,沒中斷過。發菩提心,要這樣修法。「4、『應』者,決定之詞。無論小乘、大乘,果位、因地皆當無住。可知發大心者,決定亦當無住,非此不可。」應如是生清凈心,「應者,決定之詞」。「無論小乘、大乘,果位、因地皆當無住。」果位,像前面所舉的例子,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所,那個時候他是八地菩薩,八地之前看他,是果位,他證了八地;可是九地、十地看他,他是因位,他還在修因,因位、果位這樣看法。我們現在是凡夫,連小乘須陀洹果也沒證,我們完全在因位上。不管你是在果位還是在因位,皆當無住。換句話說,佛成佛了,佛有沒有住在佛的果位上?沒有。不但在後面經文上明說,前面經文上,實在講也很清楚的顯示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每天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不住佛果相,他所表演的,跟我們一般凡夫一樣。佛成佛了,跟凡夫一樣,不住他的果位,這是用事實表演出來給我們看,不住果位。因位與果位都不執著,都不住。「決定亦當無住」,這發大心的。因為小乘、大乘,果位、因位都不住,我們今天要想學佛,要是住相怎麼行?跟大小乘聖者他們所修學的原則違背了,這個不行,一定要循著他這個途徑去走,這是真正靠得住,真實能得成就。「決定亦當無住,非此不可。」稍稍有住就錯了!「5、生心比發心義深。清凈心即是本具之性。所謂自性清凈心。清者不濁,凈者不染。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凈本性,依然現前。」「生心比發心義深。清凈心即是本具之性。所謂自性清凈心。清者不濁,凈者不染。」我們常講清凈心,沒有把清凈心的標準說出來,這個地方說出它的標準,清的標準是什麼意思?凈的標準在哪裡?這個很難得。清是不濁,濁是混濁,像水一樣。我們供佛,家裡有佛堂,供佛最重要的要供一杯水,香花沒有都沒有關係。水表清凈心,不是給佛菩薩喝的,一定要搞清楚。那一杯水是常常提醒我們自己,供在佛菩薩面前,佛心像水一樣清凈、沒有污染,也不混濁,而且是平的,水是平的,我們的心要平等,心要清凈,取這個意思。《無量壽經》經題上:清凈、平等、覺,水表這個意思,給我們看的。有很多人都搞錯了,以為是供養佛的,那就錯了,意思全搞錯了。還有很多人不懂,供茶,那就錯了。茶,不清凈,濁、染統統都有,濁又染,不可以用茶,要供清水,開水也可以,取清凈的意思,表清凈心。清凈心就是真心,必須要兩邊不住,清凈心才能現前。為什麼世尊對於無住這樣重視,就是因為你只要有住,你的心就不清凈;換句話說,你的真心就不能現前。後頭好,後頭佛教給我們,把我們的觀念、思想轉過來。世間法是一場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要當真,你就好自在、好快樂!事情去做,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做了不執著,你多快樂!如果你執著,你的事情做得好辛苦,做得好累,佛菩薩在旁邊看,真可憐!可憐憫者。你如果做而無做,無做而做,那做得多快樂!做,認真的做,努力的去做,不休息的去做,心裡頭乾乾淨淨,「做無所做,得無所得」,你就快成佛了,佛雖然沒有成,快了,接近了,這才叫真正的幸福,才叫無量的福德。他稱性,他跟自性相應,跟清凈心相應了,這個福報就大了,無有窮盡。《金剛經》上較量福德有六次,一次比一次殊勝,那就是一次比一次放下得多,你放下得愈多,心愈清凈,那個功德就無量無邊。「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凈本性,依然現前。」塵垢是比喻,比喻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把我們的本性障礙了,也就是我們的清凈心不能現前。我們有妄念,妄念就是不平等,妄念心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的;我們有貪嗔痴慢,貪嗔痴慢是污染;這兩種障礙都非常嚴重。《金剛經》專治這兩種毛病,使我們的心恢復清凈,恢復平靜,平等清凈,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就行了。這個方法,理上通達了,我們曉得了,事上有困難。為什麼?事上去修,的確心要很細,粗心大意的人,難!因為不但要觀照,微密觀照,才真得受用。像我剛剛舉的這個例子,吃一口飯都具足圓滿六波羅蜜,幾個人知道?穿個衣,也是圓滿六波羅蜜,一舉一動統統具足圓滿六波羅蜜,微密觀照,粗心大意的人沒有法子。沒有法子,懂得這個道理,行,我們換一個方法,我們不用《金剛經》上觀照的方法,我們用念佛的方法。不必去理會微細的六度行為,我們只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這個方法簡單,人人都會做。這一句阿彌陀佛,說實在話,也是圓滿六波羅蜜,不需要一樣一樣去分析,你老實念佛就行了。一起心動念,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這就成功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不但是六波羅蜜,三學、六度、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統統具足,這是佛法的總綱領。換句話說,所有一切佛法,都在這一句佛號之中,一個不漏。它的功德,功是功夫,修行的功夫,有功夫就有得,得什麼?「清凈本性,依然現前」,就恢復,這就是得。不能執著得的相,執著得的相就錯了。「6、凡發無上正等覺心之人,應令清凈本性現前。故曰『應生清凈心』。言下有回頭是岸意,其警人也深矣。」經文上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如是是總指前面所說的,要像佛所講的,你要生清凈心,清凈心要現前,這才是佛菩薩。在日常生活行持上,佛菩薩跟我們凡夫,實在講沒有兩樣,你很難分得出來,用心不一樣。凡夫的心,混濁之心;佛菩薩的心,清凈之心。混濁的心是妄心,清凈心是真心,不一樣的地方在此地。應生清凈心,佛這一句話含義很深,叫我們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不是在生活上回頭,不是在事業、工作上回頭,是在念頭上回頭,把從前那個觀念轉過來就行了。以前你的想法、看法這個念頭,是凡夫的想法,凡夫的念頭,也就是佛常在大乘經上講的輪迴心。諸位要曉得,我們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叫輪迴心,所造的是六道輪迴業。實在講,我們穿衣、吃飯,乾的是六道輪迴業,佛菩薩穿衣、吃飯,圓滿六波羅蜜,那怎麼會一樣,差太遠!我們穿衣、吃飯搞六道輪迴,他們穿衣、吃飯圓滿六波羅蜜。所以諸位同修,你要真的把佛法搞會了,不要說別的,《金剛經》搞會了,你真是快樂無比!你也可以說,這個世界上的人,我最快樂,真的,一點都不假。你的生活,表面上人家跟人一樣,實際上完全不相同,真的過的是自在、幸福、美滿的生活。回頭是從這裡回頭,這也是很深的警惕。「7、說一句『生清凈心』,無異說明發菩提心之所以然。何謂發菩提心?曰,一心清凈而已矣。當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是教人,世間一切,皆應不著。」「說一句生清凈心,無異說明發菩提心之所以然。何謂發菩提心?曰,一心清凈而已矣。」這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是覺悟,不迷、不染,那個心就叫菩提心,覺悟的心。因為染、迷,我們的心就迷惑顛倒,這是妄心。「當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是教人,世間一切,皆應不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儒家所講的,世間聖人所講的。人心是妄心,妄心的確很危險,妄念一個接著一個。儒家的聖人實在講也很了不起,他的話講得非常含蓄。危的是什麼?一不謹慎就墮六道。六道的心是貪嗔痴,貪嗔痴這個念頭太重了,來生就是六道,「人心惟危」,沒有講錯,很正確。「道心惟微」,非常之微細,一轉念就是道心。實在講人心跟道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真心跟妄心是一體。這個意思都是教人,世間法不應該執著。「8、覺照即是在起心動念處,微密用功,乃為切實。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多讀大乘。解慧增明,增長戒定。夏蓮老凈語教人,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正是此意。」「覺照即是在起心動念處,微密用功,乃為切實。」這剛才說過了,此地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用功非要心很定、很細的人,才能用得上。這個心裡頭妄想多、雜念多、煩惱多,用不上功,教你也沒用處。即使禪堂裡頭坐禪,盤腿面壁倒很像個樣子,心裡頭還是妄想一大堆,那有什麼用?沒有用。禪定是叫你心定,不是叫你身定,身定沒有用處,心要定。所以真正用功在哪裡?起心動念之處。我們這個方法用不上,剛才講了,念佛,起心動念之處,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那就行了。比這個方法方便,收的效果比這個方法還要殊勝,用這個方法完全靠自己功夫,自己功夫達不到這個標準,要成就就很難。念佛有佛力加持,那個不一樣,功夫達不到,佛力還是加持,不但阿彌陀佛加持我們,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統統加持,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念佛要得到感應,要誠心念、一心念,不能有懷疑,不能有夾雜,那個功德就很殊勝。如果念佛當中生了疑惑,像平常我們生病了,念阿彌陀佛念了幾天沒效果,大概要念藥師佛,藥師佛是管治病的,觀音菩薩管消災的,一個人分配一個職務,這就是什麼?你的心有疑惑、有懷疑,所以念的沒有感應,夾雜,沒有感應。一定要專心念、一心念,誠誠懇懇的念,一定得感應,而且感應很快,很顯著。我們身體有病痛,不健康,毛病很多,如何把它去掉?修清凈心,只要清凈心得到了,什麼病痛都沒有了,什麼毛病也沒有了,這實在!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真的很可憐,我們所吃的東西、喝的東西都有毒,蔬菜都有農藥。從前李老師講,現在人生活跟從前人不能比,從前人吃的真的有色香味,現在三餐服毒。天天服毒,大概腸胃有了抗體,還能應付,但是諸位要曉得,日久天長,毒素慢慢累積在那裡就變成病毒,病毒一發作,這就沒救。什麼方法解毒?大慈悲心。你真的有大慈悲心,什麼樣的毒到這兒來都化解掉,不要去找解毒藥。清凈心、大慈悲心是最好的解毒藥。我們看諸佛菩薩吃毒藥他都不怕,他也沒有去找解毒藥,到他那裡自然就化解,就是慈悲、清凈、慈悲,我們要養這個心。「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這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統統都是。「多讀大乘,解慧增明。」多讀大乘經,開智慧,「增長戒定」。「夏蓮老凈語教人」,夏蓮居老居士他自己編了一個小冊子叫《凈語》,實在上就是蓮老的法語,這個小冊子我們印出來了,流通很廣。「教人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正是此意。」教我們要持戒、念佛、看經,要知道自己的過失,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知道之後一定把它改正過來,這叫真正的修行。「9、本性活潑潑地,無相無不相。經雲,不住色等。又雲生心。以示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塵相,非令心如死水也。」「本性活潑潑地,無相無不相。」無相是從體上說的,本性之體沒有相,本來無一物。它能夠現相,現相是清凈性體起作用,起作用能現相,所以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有相。「經雲,不住色等。又雲生心。以示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塵相,非令心如死水也。」這一段的開示很重要。有很多修定的人,認為一念不生那就叫定,那個錯了。佛法裡面講一念不生,是講妄念,妄念不生,它有正念。一念不生時候,一個妄念都不生,它還有正念,可見得它不是沒有念,它有正念,正念不是妄念。正念是什麼?正念是無念,無念就是不執著的念,一切都不執著,那叫正念,不是沒有念;沒有念,外面相就沒有了。相從哪來的?相從念頭生的。佛在大經里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沒有想,哪來的相?十法界都是從心想生的,西方極世界也是從心想生的,想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前,一切法從心想生。不可以叫心如死水,心如死水那叫無想定,無想定實在講也很難修,修成了之後,他的果報在四禪,四禪有個無想天,專收無想定的人,無想定成功就到那裡去報到,那個天我們佛法叫做外道天。學佛,好心學佛了,最後學成外道,真冤枉!真的好不容易!如果拿那個定、那個心,來念佛,給諸位說,上上品往生,馬上就花開見佛。一念之差,就是前面所講的「道心惟微」,你看那麼一點點,果報相差太遠太遠了。所以這是無住又說生心,道理在此地。是教我們要活活潑潑的去做,決不是死呆板的,雖然去做,心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個快樂。心裡染著就是六道輪迴,心地不染著,超越六道輪迴。如果超越六道輪迴,什麼都不做是小乘,墮到空裡面去了;一切都做,大乘菩薩,廣度眾生。所以說穿衣、吃飯,點點滴滴,統統都是廣度眾生,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個範圍多廣多大。「10、清凈心是真心,住塵攀緣心,即是妄心。《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等。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清凈心是真心,住塵攀緣心,即是妄心。」塵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你住就錯了,住就是攀緣,那就是妄心。「《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等。」這就是修行修錯了,好心發的心,想學菩薩、想學佛,結果學錯了,學錯了如果學成聲聞、緣覺還算不錯,路是走岔了,但是還可以回頭。如果搞成外道,那可麻煩大,回不了頭!那就錯得太離譜,像剛才講修定,你修成無想定,這就太離譜,完全錯了。「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這是世尊在《楞嚴經》上講的「錯亂修習」,不曉得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誤會了,把妄心當作真心,攀緣心就是生滅心,妄念。妄想雜念這個心當作自己的真心,用這個心來修行錯了,用這個心修六度萬行都不行。用這種心修六度,還是六道輪迴業,戒定慧、六度、十大願王,好事情、善事,果報在三善道,不能出輪迴。原因在哪裡?你是用的攀緣心,你是用的妄想心,用這個心修行,出不了輪迴。可是諸位要知道,不用這個心難!真的比登天還難,我們沒辦法,這才知道,非念佛不可。用這種心念佛可以往生,往生就超越輪迴,這叫第一方便。用這種心修別的法門,不行,只能修三善道,不能出輪迴。用這個心念佛叫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西方極樂世界四土,底下這二層就是這樣的人去往生的。「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這是真心。「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這幾句話意思很深,如果要講的話,這四句兩個小時講不完,這《楞嚴經》上的,我們不說了。這是真心,就是此地講的清凈心。如果我們用清凈心念佛往生,給諸位說,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那個不一樣,完全不相同。可是,要跟一般人比較起來,念佛的功德是無比殊勝;一般人除念佛法門以外,用清凈心來修六度萬行,可以超越六道輪迴,可以明心見性,證到圓教初住,別教初地菩薩,能證到這個果位,不能跟往生的人比。往生的人,你們諸位想想看,實報莊嚴土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換句話說,他是真正的八地菩薩。你自己要修行修到八地,《華嚴經》上跟我們講老實話,證到圓教初住,明心見性,要修到八地,要修二個多阿僧祇劫。二大阿僧祇劫修到第七地,再往上進入到八地的時候,已經入第三個阿僧祇劫,你說這個時間多長。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馬上就得到,不能比!所以,這些佛菩薩都教我們多讀大乘,你多讀你才知道,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才曉得這個道理。我們對於這一切法門,才知道如何去選擇。世尊在《楞嚴經》上教給我們,跟此地所講這個意思相同,特別引用到此地來。「11、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就是八識,八識是妄心,不是真心。「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他不知道法界原本是一體,在這裡頭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具足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統統具足了,這樣變成凡夫。「12、『無所住』,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義。其字指菩提、六度等。『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凈心相應故。」「無所住,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義。其字指菩提、六度等。」也就是指一切佛法。「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凈心相應故。」真的到這個地方,把這個中心給我們說出來了。中心就是「無住」,無住就是清凈心,無住是空、有兩邊都不住。所以不執著、不斷滅,不執著是不住有,不斷滅是不住空,空有兩邊不住。無所住裡頭是兩個意思。而生其心這個而,也是兩個意思。雖然一切不住,他又生心。也許有人會問:我既然一切都放下了,我一切都無所得了,我為什麼還拚命工作,做得那麼辛苦。這個人不糊塗嗎?不是自找苦吃嗎?這個念頭就叫妄念,就叫妄想,他不曉得自己錯了。如果清凈心現前,一切都放下了,你每天工作二十四個小時,累不累?一點也不累。為什麼不累?沒做,心乾淨,一點分別執著沒有,就這個道理,只有快樂,只有歡喜,法喜充滿。一般人心地污染,用妄心,工作幾個小時就累得不得了,妄心會累。真心不累,真心裡頭空空洞洞,真心不累,愈用愈自在,愈用智慧愈增長。妄心愈用,煩惱愈增長,煩惱增長怎麼不累?累死人了。佛菩薩工作,他智慧增長,他不是煩惱增長,他不會累,這是我們一般人不知道這裡面真正的狀況,愈做愈歡喜,能夠利益一切眾生,而又不著相。「13、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兩句貫徹全經。此中之應生清凈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又是不應取法兩句之點睛處。『應無所住』,不應取法也。『生其心』,不應取非法也。」我們可以看到經文前後的照應,意思非常的精細、微妙!「14、但清凈,不生心,便是死水。佛法所不許。清凈要在生心中顯現。」「但清凈,不生心,便是死水。佛法所不許。」心清凈,什麼事情不幹,我們講學佛消極,不但世間人不歡迎,佛也不要你,佛要的是積極為大眾去服務。「清凈要在生心中顯現」,清凈心在什麼地方顯現?在一切工作裡面顯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顯現,愈是繁忙,愈是繁雜當中,愈顯示出清凈、平等,這是真功夫。像那個刀一樣,愈磨愈鋒利,離開磨刀石,那個刀怎麼能說鋒利?要在事上去磨鍊,叫歷事煉心,絕對不離開眾生,絕對不離開社會,這就是正確的,這就沒有錯誤了,是佛法對我們要求的、希求的。「15、生者,任運而生。無住,無妨隨緣而住。雖住而實無所住。任運而生者,法爾顯現。生而實無所生。果能如是,則法法都顯無住生心,物物莫非般若實相。」「生者,任運而生。」生是自然的,任運是自然的,不是勉強的,不是我們有意取的,有意思取的就錯了,那叫妄心。只要老老實實依照佛的教訓去做。不會做?老實念佛,念到功夫成熟了,什麼是功夫成熟?心清凈了。還是這一句話,念到心清凈,就是功夫成熟。清凈心現前,就叫做一心不亂。只要這樣老實去念,就生心,就生了。「無住,無妨隨緣而住。」生活隨緣就快樂,攀緣就不快樂。攀緣是什麼?心裡頭有妄想,我們講有憂慮、有牽掛、有煩惱。隨緣,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得失心,樣樣都自在!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沒有一樣不好,一切都隨緣。隨緣而住,就是無住。「雖住而實無所住」,隨緣就是無住,攀緣就是真的他有住。「任運而生者,法爾顯現。」法爾是自然的意思,比自然來得還自然,就叫法爾,這是佛學名詞,自自然然的,自然顯現,沒有一絲毫勉強,沒有一絲毫的做作。「生而實無所生」,連那個生的相也不分別、也不執著,這就是生而無生,不是它真的無生,它真的有生,不執著,心裡頭若無其事。「果能如是,則法法都顯無住生心,物物莫非般若實相。」這個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像穿衣、吃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具足圓滿六波羅蜜。法法是一切法,不僅是佛法,包括世間法,包括我們生活當中,微不足道的點點滴滴,都是無住生心,都是實相般若。大道在哪裡?眼底全是。我們讀了《金剛經》,這一些真實的事相要是沒有看清楚的話,這個經叫白看了、白讀了。果然看清楚,果然看明白,這個心念頭一轉就回頭,一回頭,恭喜你!你轉凡成聖,你本來是六道凡夫,現在一轉變,你就是佛菩薩。如果一心念阿彌陀佛,你篤定是菩薩,絕對不是凡夫。這一轉變的時候,求生凈土毫無障礙,什麼障礙都沒有了,這都是真實話。所以說,實相般若就現前。「16、學佛必須依教奉行,教義幽深。必應得其綱要所在。『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無論修何法,行住坐卧,不離這個,才有入處。而自性清凈心,才能透露出些消息。所修之法,亦可望有成就之期也。」「學佛必須依教奉行,教義幽深。」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教義真的是深。「必應得其綱領所在」,深不怕,抓到綱領就有辦法了,《金剛經》是綱領。「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話是《金剛經》的總綱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兩句話的總結。「無論修何法」,參禪也好、學教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這是說的佛法,這個法裡頭還包括世間法。世間法裡面,不管你學哪一種學科,你在大學裡面所選的學系不一樣,你在社會上工作行業不一樣,都是法,也就是我在前面所說的,無論你是哪一種生活方式,無論你是從事於哪一種行業,「行住坐卧,不離這個,才有入處。」入什麼?入佛菩薩的行列,入幸福、快樂、圓滿生活的系列,你入這個進去了,真的得大自在!「而自性清凈心,才能透露出些消息。」無論是佛法、世法,總而言之一句話,一定要把清凈心露出來,就在你生活當中,就在你工作當中,就在你事業當中,透出你的清凈心,你就不是凡夫了。換句話說,你就離開苦惱,離開煩惱,清凈心裡頭沒有煩惱,你就生智慧,你就超越六道輪迴,所以我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上品往生。「所修之法,亦可望有成就之期。」你所修的佛法有成就,你能得禪定,你能開智慧,你能修行證果,在世間法裡面,你能夠建功立業,成就你輝煌的事業,統統有幫助,你這才曉得《金剛經》的價值,才知道大乘佛法是無價之寶!我們稱它作法寶,這個是名副其實。上一次經文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眾生有執著,所以才有六道輪迴;因為眾生有妄想,所以才有十法界。由此可知,六道十法界都是從眾生妄想當中所生出來的現象。而它的事實真相就是世尊在經中為我們說明的,一彈指有九百業因果報的相續現象,這種現象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又因為這個現象,雖然它是剎那生滅,實在上說它是剎那在轉變,因此佛教給我們要生心。由此可知,無住生心不僅是般若的中心,實實在在說,它與宇宙人生事實真相完全相應,相應就叫做隨順法性。這是佛在經上,尤其是在《金剛般若》上,自始至終不厭其煩,多次的教導我們要無住、要生心,道理就在此地。我們知道理論,明了事實真相,才能體會到世尊教導我們的苦心,教導我們的真實,使我們充分的理解到如經所說信心不逆,我們在佛法修學才有成就,我們的生活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在、美滿。這幾句是總結前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大意。五二、「證以報身不住」佛教我們無住生心,他自己當然做出一個榜樣來給我們看。【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1、『有人』,指發大道心之人。大心為因,『大身』為果。多劫勤修六度萬行,福慧雙嚴,功行圓滿,方能證得。所謂無邊相好身也。」「有人,指發大道心之人。」正是開經,尊者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有人就是指這些人,也就是發無上菩提之人。「大身」,就是無上菩提所證得的報身。我們在贊佛偈常常念到,「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就是形容佛的報身之大。如果不讀贊佛偈,單單看到經文上的大身,我們不曉得大到什麼程度才叫大。從贊佛偈我們細心去體會,佛的這個身相實在是太偉大,大到我們無法想像,也顯示出我們眾生太渺小了。大身是果報,證得無上菩提的果報。我們都知道佛有三身:法身是本體,報身、應化身是所現之相。報身有兩種,一種是自受用身,一種是他受用身。此地所說的大身是指自受用身,至於他受用身,是教化地上菩薩所示現的。從初地到等覺,菩薩所證的程度不相同,因此見到佛的報身也不一樣。初地跟二地所見的就不一樣,二地跟三地見的又不一樣,應化身就更不必說了。總而言之,不出《楞嚴》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菩薩還算是眾生,所謂是九法界有情眾生,九法界就包括菩薩。世尊「多劫勤修六度萬行,福慧雙嚴、功行圓滿,方能證得,所謂無邊相好身也。」我們在一般經典上看到,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丈六金身,這是說世尊在我們這個世間所示現的應身。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示現的世間壽命八十歲,世尊八十歲圓寂的,這是屬於應化身。而佛的自受用報身,像《華嚴》所說的,「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無量無邊。這一種說法是稱讚的話,還是實在的?這一點我們學佛的同修必須要理解,佛門裡面沒有妄語,世尊在本經裡面告訴我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五語裡面是以如語為主。如是完全與事實相應,所謂是不增不減,所說的跟事實決定是相當。這就是說明,無量的相好是事實,這不是稱讚,也決定沒有誇張。哪來的那麼多的相好?我們凡夫聽起來實在是不可思議,甚至於初學的人根本就無法接受,這是我們完全不了解究竟圓滿大覺人的事實真相。我們知道,自受用報身是性德圓滿的顯示;自性的功德無量無邊,所顯示的德相自然也是無量無邊。於大乘了義的經論,稍稍能夠涉入、能夠體會,對於這樁事情自然就不會懷疑。佛在因地,就是在菩薩地位上,圓滿的大覺在最初也像我們現前相彷佛,雖然性德裡面本來具足,但是性德無量劫來,被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所遮蓋,性德不能現前,必須要靠修德來開發。因此多劫勤修六度,這一句就是講修德,在因位修德是非常重要,修德就是前面所說的而生其心,雖生心要無住,與性德就相應。如果生心有住,與性德就不相應,縱然累劫勤修,依舊不能見性。為什麼不能見性?因為他不能斷煩惱,不能破妄想,妄想就是無明。他有煩惱障,他有所知障,這就不能見性,不能超越十法界。如果煩惱障尚且不能破,換句話說,他根本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縱然不能破無明,也得要想方法了生死出三界,這才算有成就。若不能超越六道輪迴,我們就要想一想,像世尊在《金剛經》上所說的,《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大家都念得很熟,佛所說的是說我們每一個人,說我們自己。我們學佛修行不只是在這一生,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也是多劫勤修六度萬行,為什麼還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這是我們應當要反省的,應當要覺悟的。那就是我們雖然勤修六度,沒有想到了生死出三界的重要。何以知道我們沒有重視這個問題?看看今生就明白了。我們這一生聞到佛法,對於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念頭有沒有?懇不懇切?是不是把這一樁事情當作我們這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樁大事來辦?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很顯然的說明,我們這個念頭不懇切,我們對於世緣依舊看得很重,所以無明煩惱習氣不能斷,縱然這一生勤修六度,也不過是帶來六道的福報而已,佛法所謂是有漏的痴福,修的是這個。這是我們不能不警惕,不能不覺悟,一定要學菩薩。「福慧雙嚴」,嚴是莊嚴,我們迴向偈天天念「莊嚴佛凈土」,我們拿什麼去莊嚴?要修福慧。什麼是福、什麼是慧?這在《金剛經》上我們有更深入一層的認識。菩薩所修的慧是無住;應無所住是修慧,而生其心是修福。生心要是有住,那就有福沒有慧;無住不生心,有慧沒有福,都不能解決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六道十法界的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金剛經》上所講的福慧雙嚴,一定要以本經所說的標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前面已經跟諸位詳細說明過,無住生心就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之處,點點滴滴上來下手,這叫真功夫。「功行圓滿」,功是功夫,行就是指我們日常生活行為,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像世尊在本經開端為我們所示現的穿衣吃飯。世尊入舍衛大城托缽,這是出家人的工作,我們要把它看作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每一樁事情都是圓滿的功行,也就是說每一樁事情都具足無住生心,這才叫修行,這才叫學佛,這才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些句子跟無住生心是異曲同工,實在是妙極了!無住就是一,生心是多,再多都離不開一。一是什麼?無住。無住就是自性圓滿顯示,生心是自性無量德能的隨緣顯現,所以宗門常講「萬法歸一」;萬法是生心,歸一是無住。所以合大乘經論體會世尊這一句,究竟圓滿徹底的開始,我們要在這個地方用功夫,也就是說要掌握到這個原理原則,我們來過日子,就是過諸佛菩薩的日子,就不是凡夫了。所謂是轉凡成聖,那個樞紐關鍵就在此地,這樣的生活才叫福慧雙嚴,才叫功行圓滿,方能證得。世尊是圓滿證得,我們開始學的時候是分證的證入,天台所講的六即佛,我們從分證慢慢再證到圓滿。實在說,分證恐怕我們功夫還不夠,我們現在開始學,道理明白了,方法懂得了,怎樣在生活當中去做,真的去做,我們能做到這個功夫,這在六即當中叫觀行即佛。觀是觀念,我們的觀念轉過來了。從前凡夫的觀念,生心有住,生心有住是凡夫的觀念,現在我們曉得,生心要無住,無住要生心,這是諸佛菩薩的觀念。把生心無住、無住生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就叫行、觀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之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那叫行、觀行。如果說連這個做不到,觀念轉不過來,生活上做不到,你再降低一層,名字即佛,有名無實。有名無實是決定不得受用,你的佛法再通達,甚至於你講得再好,講得天花亂墜,你絲毫受用都得不到。諸位要知道,現前得不到受用,將來我們生命報終的時候,依舊要搞六道輪迴,這是一樁非常可怕之事。觀行的功夫得力,拿這個功夫念佛求生凈土,就決定得生,凈宗所說的功夫成片,就是這個境界。相似位是凈宗的事一心不亂,分證位是凈宗的理一心不亂,這些我們必須要知道。「2、無論果位因地,相與非相,皆不可取。若於此理少有未明,則修因時,便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深契。此佛舉問之微意也。」「無論果位因地,相與非相,皆不可取。」世尊在這裡為我們做證明,他是以究竟圓滿的果位,自受用的報身,現的這個大身,他不住。不住,雖得這個身,心裏面若無其事,我們一般講沒在意。沒在意就是心裏面沒有這個事情,沒有這個分別,沒有這個執著,甚至於念頭都沒有,這叫真的無住。果位層次很多,小乘四果四向,大乘菩薩從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每一個位次往後面看,它是因,往前面看,它是果。譬如說初地,初地向前看,三賢位它是果,往後面看,二地、三地那它是因,因地、果地也要把它辨別清楚。證到究竟圓滿佛,那是圓滿的果位,那個沒有因了,等覺菩薩往佛看,它是因位,往法雲地菩薩看,它是果位,這個地方的果位、因地,要這樣子看法。「相與非相」,相是現相,是事相;非相是講的心性,或者說空相。相是有,非相是空,空有兩邊都不住,所以無住是兩邊都不住,這個諸位要知道。不能認為這個無住大概叫我們不住一切有,有可以不住,能不能住空?不能!凡夫修行如果住空,果報在無想天,四禪的無想天,他什麼都不想了,他住空,在無想天,這是功夫淺的。功夫深的到四空天去了,他因為住空才有四空天,他要是不住空,哪來的四空天?凡夫空、有不能住,住有那是四禪以下的,這都是住有,住空就變成四空天。總而言之,住空、住有都出不了三界。修行人,菩薩空有也不能住。修行證果的人要一住空,小乘阿羅漢住空、辟支佛也住空,世尊在大乘經上常常喝斥他,稱他們墮無為坑,無為就是空。有什麼不好處?在修學證果上,他終止了,停住在那裡,不能往前進。小乘阿羅漢證入偏真涅槃,偏真涅槃是空,兩萬劫才知道回小向大。諸位要知道,他終止兩萬劫,兩萬劫這麼長的時間空過了,這多可惜。辟支佛比阿羅漢聰明,要耽誤一萬劫的時間。這是修行人,真的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住空」有這個害處。住有是決定不能出三界的,那就不必說了,所以空有兩邊都不能住。這是我們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之後,這才明了世尊為什麼叫我們空有兩邊都不住。應無所住,不住有;而生其心,不住空,空有兩邊不住。生心,生什麼心?生心一定要依佛的教誨。前面跟諸位說過,因為剎那的相,相在轉變,我們生的心善,變出來的相就善,生的心不善,變的相就不善。因此如何生心,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可以說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教導我們,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認真去接受學習。「若於此理少有未明,則修因時,便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深契。」這話說得有道理。理論上沒搞清楚,事實真相不明白。《金剛經》的文不多,讀《金剛經》的人很多,《金剛經》講的是什麼,懂得人可不多。這就是宇宙人生的道理、事實真相,他沒搞清楚。過去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聽到這兩句,就明心見性,後面都不講了。五祖忍和尚給他講《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就圓滿,就結束了。我們這個經聽上一百遍、一千遍,還是這個樣子。什麼原因?「若於此理少有未明」,我們還不是少有,我們是多有未明,所以對於這兩句經文,我們聽了不會開悟。能大師一聽他就悟入,他是真的明白。他怎麼明白的?做到了,心地清凈,一塵不染,我們的心,用心要這樣才行。換句話說,不但是世法一切分別、執著我們要放下,佛法也不能分別執著,也要放下。這是佛在本經裡頭告訴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說的。佛在此地舉比喻給我們說,佛說法如筏喻者。筏喻是世尊早期講經常常用的比喻,在小乘經《阿含經》裡面,我們常常看到這個句子。《金剛經》上雖然出現同樣的句子,用意不相同。小乘人著相,所以世尊取這個比喻,佛說法就像筏喻一樣,我們沒得度的時候,要依靠佛法,證果之後那佛法就不要了。像過渡,沒有過去我們要船,過去之後登上那個彼岸,船就不要。這個意思好懂,這小乘經上說的,《金剛經》上不是這個意思。《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正坐在船上就不能對那個船有絲毫的執著,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這就不是小乘的境界。小乘離跟即不同時,大乘法離即同時,就是無住跟生心是同時,是一不是二,這個意思深。宗門所謂「識得一,萬事畢」,那個畢就圓滿、沒事了。這個一是什麼?一是同時。我們在這裡說的,離相跟即相同時,無住跟生心同時。同時就見性了,異時不見性,同時就見性,這一點要知道。同時是一切都同時,性相同時、理事同時、因果同時、真妄同時、邪正同時、善惡同時、利害也同時,沒有一法不同時。同時就是一,宗門講的識得一,意思在此地。所有一切經,你們打開經本,「如是我聞,一時」,一時就是同時,不是異時。一時就是一真法界,如果不同時?那就變成十法界,就變成六道,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這個觀念要是能轉過來,你修行的功夫就得力了。今天我們修行為什麼功夫不得力?我們也很認真的干,每天有不少同修告訴我,一天《無量壽經》有人念十遍、念十二遍,但是他境界轉不過來,他不曉得同時,不知道是一時。《金剛經》念得很熟,從頭到尾背一遍,十三分鐘,很了不起!我都做不到,我不能不佩服他。他這個境界還是轉不過來,為什麼轉不過來?依舊是分別執著,心不清凈、心不平等,不清凈就不平等,所以他境界轉不過來。換句話說,他依舊是名字位中人,你說可惜不可惜!沒有辦法從名字位提升到觀行位。諸位要知道,我們念佛,觀行位才能往生,名字位不能往生,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不能往生,古人所謂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什麼原因?名字位中。名字位是有口無心,你沒真修,真修就是觀行位。真修剛才講了,兩樁事情,一個是把觀念轉變過來,觀;一個是行為轉變過來,這觀行。行為是什麼?六度。觀念是什麼?無住,這很要緊。無住就是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一定要心清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放下行嗎?決定不行!為什麼不行?因為那是妄想。妄想障礙了心性,你怎能不放下?這樣我們才認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的是無量法門修行的中樞,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我們念阿彌陀佛,身心世界要放下,不放下不能帶著往生。帶業是帶舊業不能帶新業,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此佛舉問之微意」,舉什麼問?舉報身不住。問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佛舉這句話問的意思你要懂。讓須菩提來答覆,這一問一答,我們在這當中領會他的意思,領會到無住生心的深義,然後我們才得受用。得受用就是你會過日子,你會生活,你能夠把輪迴心改成佛菩薩的心。佛菩薩的心是無住,輪迴心是有住,有住就是你心裡頭還有憂慮、牽掛,那是輪迴心。諸佛菩薩一切憂慮、牽掛、分別、執著,統統沒有,那叫覺心。雖然一絲毫的分別、妄想、憂慮、牽掛統統都沒有,而行布施。布施包括六度萬行,這個意思前面都細講過,不要再重複。不是單單修一個布施,布施包括我們整個的生活,包括我們全部的活動。這把意思懂得了,他為什麼要問這個,然後你才懂得佛這個問真有味道,這經文才真有味道。「3、『非身』,有二意。一約證果,所證乃清凈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則非身指報身言。二約證果,既是法身體。法身周沙界,其大無外。遍入微塵,其小無內。無形相,無數量。凈名雲,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意顯約體言,故說非身。則非身指法身言。」「非身,有二意。」《金剛經》上即非、是名,這個句子用得很多,它的意思一定要懂得,一定要細心去體會。「一約證果,所證乃清凈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則非身指報身言。」佛法的確是圓融,玲瓏剔透。不會的,那你是句句都說錯了,要是會的,句句都圓融,妙就妙在此地。第一個意思證果,證的是什麼?證的是清凈法身,這是講圓滿的果位。如果從分證的果位上來說,這是大家不能不知道的,分證的果位就是證得無住,不但是大乘菩薩五十一個果位,小乘四果都不例外,證的是什麼?無住。換句話說,無住功夫淺深不同,才分出菩薩這五十一個階級。五十一個階級統統證的是無住,有人證得淺,有人證得深。證得淺的,果位就下一點,證得深的,果位就高一點,如此而已。由此可知,如果我們心還有住,你證什麼果?這是我剛才說了,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的修行,連個初果都沒證到,什麼原因?就是你心總是有住,你有牽掛,你有分別、執著,這害慘了。雖然念佛也不能往生,因為你有住。由此可知,凡是念佛往生的人,我問你:他為什麼會往生?他心無住,所有一切憂慮、牽掛統統放下了。除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之外,他心裡頭統統沒有了,這樣的人能往生。還有挂念到你的親情,挂念到你的財產,那就完了,還搞六道輪迴。徹底放下,身心放下之後是什麼?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在生活當中一切隨緣,順境享福,逆境也享福。也許同修們聽到就不懂了,順境享福,逆境享什麼福?飯都沒得吃還享什麼?享清福,心清凈,心平等。他在順境裡面、富貴裡面,沒有樂受;這裡很快樂,那完了,你就又墮落。逆境、困境里,他沒有苦受,他始終保持清凈心,保持他的平等心,那叫真的享受。這才能懂得順逆是一,不二。維摩入不二法門,順境、逆境都享受。諸位想想他那個生活,怎麼不快樂、怎麼不幸福?這樣人念佛就決定得生凈土,與佛所修的福慧雙嚴相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盡虛空、遍法界接引度脫一切眾生,他是修福。雖然度脫一切眾生,他心裡頭不著相,無住。阿彌陀佛也是無住而生其心,都違背不了世尊這兩句話的意義。證是證清凈法身,這個清凈法身怕大家聽了又覺得是高深莫測,我還講簡單就是無住,清凈法身就是無住,就是一切都不執著,相與非相都不執著,空有兩邊不執著,那就是清凈法身,就是證得這個東西,而不是報身之相。所以尊者說即非大身,是指報身講。第二個意思,「二約證果,既是法身體。法身周沙界,其大無外。遍入微塵,其小無內。無形相,無數量。」這是大小不二,大小不二裡面就包含一多不二、性相不二、事理不二,統統在這一句里看出來了。「凈名雲,佛身無為,不墮諸數。」諸位要曉得,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數是數量。我們的身跟佛身是無二無別,眾生跟佛,生佛不二,生佛是一,這些都是跟你講真話,都是給你說事實真相。說事實真相反而不懂了,給你說假的,你一聽就點頭,佛不是眾生,眾生不是佛,你聽了點頭。我跟你講眾生跟佛是一,你就搖頭,這怎麼是一?那是真相,那是事實,那個不一是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執著,你見不到事實真相。「意顯約體言,故說非身。則非身指法身言。」這一句話意思是雙關的。佛說大身,大身裡面就含有兩個意思,所以「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非身兩個意思,大身也是兩個意思。大身兩個意思,一個是從相上說,佛現的身的確是大;如果從法身上講,法身盡虛空、遍法界,那怎麼不大!「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雖然現身,雖然是應量,可是諸位要知道,依舊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了不可得,所以他無住。這就是說明,十法界那個相是幻相,這個幻是什麼?變化多端,剎那在變化。一真法界是真相,為什麼說它是真?佛法裡面講真妄的定義,簡單的說,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都叫假的,都叫幻的;《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會變化。凡是不變的,就叫真的,這是說變與不變。相究竟是一回什麼事?真相如何?真相都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換句話說,一真法界裡面,它那個相續相是不變的,永遠是這個相續相。十法界裡頭會變,為什麼會變?妄想、執著。《華嚴經》「出現品」佛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六道凡夫妄想執著都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是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他們沒有執著,但是還有妄想,妄想就是無明,無明沒有斷盡,無明是妄想,所以沒有辦法證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雖然也是相續相,但是它不變,這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示,對我們來講非常有用。「4、不必著有,不必著無。然後修因時,便能不取我相。不住六塵,而生清凈心矣。」「不必著有,不必著無。」有無兩邊都不可以執著,著就是住。「然後修因時,便能不取我相。不住六塵,而生清凈心矣。」清凈心是什麼?自性,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性就是清凈心。在哪裡見?在一切境緣上見,境界就是六塵環境;緣是講人事環境,境是講物質環境,環境把它歸納,總不外乎這兩種。從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裡頭就見性了,諸位懂嗎?怎麼見性?生清凈心就見性。我在物質環境裡面,顯示我心很清凈,不染,這見性了。人事環境跟一切人往來,善人也好,惡人也好,我清凈心在這裡現前,清凈心現前,就叫明心見性。為什麼會明心見性?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從這裡見性,清凈心現前。世尊這個問的就有味道了,你要是不解這個意思的話,好象前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問的好象與這不相干。你看那個關係多密切,從這個關係我們真的明白,體悟到了,會作用了,就能應用在我們生活上。五三、約經功校顯 顯福德勝 引河沙喻小標題是注釋經文的。「約經功校顯」,就這一部經的功德來做個比較,顯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功德不可思議。【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這一段開示,世尊先用比喻來說,比喻得好,我們一般凡夫想不出,這一個大的數字比較我們想不出。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可以說大部分的時間在恆河流域,凡是講到數目字多,數目字很大,他老人家就用恆河沙做比喻,大家都懂,恆河沙很細,確實像麵粉一樣,跟我們一般這個沙灘的沙要細很多,佛常用這個比喻。這一條恆河有多少沙?我們一般人講不計其數,太多太多了,沒法子去算。佛在這個地方用的比喻巧妙,把恆河的沙,每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恆河沙數的恆河,那裡面的沙有多少?這個數字,我們今天用天文數字都沒有辦法來形容,簡直是無法形容。尊者這個想法,代表我們凡夫,要是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恆河數量就無量無數,何況那裡面的沙?先用比喻做一個大前提,然後佛再說明他自己真正的意思。五四、明寶施福【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實在說,老老實實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諸位要記住這個數字,把恆河裡面的沙,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恆河沙數裡面的恆河沙,再以一粒沙比喻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數。第一次世尊給我們校量功德,是用一個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一個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有沒有人能做到?有,大梵天王可以做得到。大梵天王是娑婆世界福報最大的,他有這麼大的財富,但是肯不肯布施,另當別論,就是說他有這麼大的福報。此地所說的,大梵天王也望塵莫及,不敢想像,這麼大的福報。「1、『實言告汝』,說在此,而意在下文。使知所說、持說之福,更多於此,是真實語,不可不信。」「實言告汝,說在此,而意在下文。」這個並不重要,這是前提,真正的意思是在底下一節。佛是真的說、實在說,決定不是虛假的。「使知所說、持說之福,更多於此,是真實語,不可不信。」用意在下面。「2、恆河無量,河沙無邊。借有為法之極大福德,作一比例。以顯持說之無為法,福德更大於此。」這一段經文裡頭有一個字,我們一定要注意,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字,《金剛經》的經文,後面比前面深,是後後深於前前,因此善的標準,後面善的標準比前面的意思要深。最前面那個善男子、善女人,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經講到此地,這個善像那個不行了,一定要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是這個地方的善男子、善女人。雖然是一個字,同樣的一個字,擺在哪個地方意思不相同,這是我們讀《金剛經》決定不能夠疏忽。五五、顯持經勝【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前面的「實言告汝」,用意就在此地,怕你不相信。前面這個布施,那還得了,不得了!剛才說過,大梵天王也望塵莫及,也不能跟他比。我們能不能修這個福報?佛告訴我們是肯定的,能修,不但能修,你修的福報還超過他,比他還要大。用什麼方法修?受持,這裡頭最重要的是受持,因為你要是不能受持,你怎麼能演說?不能受持,就是這個經義你沒有真懂,你沒有真懂,你怎麼能說得出來,說得叫別人聽懂,所以關鍵在受持兩個字,這個是要明了的。前面雖然說,屢次都在講,唯恐我們疏忽了,顯示出佛的苦口婆心。我們常講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佛不止三而四,在《金剛經》上講了七、八遍。這樣屢次重複,這是顯示出佛的苦口婆心。「1、『四句偈』等,極言持說極少之經,尚福德勝前,則持說全經,其福更勝,不待言矣。」經上舉的例子,都說四句偈,四句偈是經中任何四句。古印度人的習慣,四句叫一首偈,長行文也是如此,四句就算一首偈,不論句子的長短,所以經中講的四句偈是任何四句經文,這是說少分。由此可知,要是能夠受持全經,那個福德就更不可思量。「2、『受持』,則能自度。『為他人說』,則能度他。自度度他,是菩薩行。故福德極大也。」這不是世間任何財布施所能夠相比的。《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說得很好,「一切布施當中,法布施為最」,任何的財寶布施比不上法布施。向下還有詳細的說明。「3、布施知離相,是福慧雙修。又能深信因果,信心清凈,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布施知離相,是福慧雙修。」離相是修慧,布施是修福,布施一定要離相,才能夠符合無住生心。如果不懂得這個意思,與無住生心就相反了。我們現前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搞錯了,我們不曉得無住的重要,起心動念心有牽掛,這很糟糕。有一絲毫的牽掛,念佛都不能往生,何況修其它的法門,你怎麼能證果?「又能深信因果」,深信因果非常重要,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因是起心動念,果就是業報的相續變化,這個道理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很透徹。《華嚴經》上所說的,所有一切現相,包括一真法界、十法界,唯心所現;十法界的依正莊嚴,唯識所變。識是什麼?妄想、執著。所以要知道,起心動念就把那個相轉變了,這也正是世尊所謂「一切法從心想生」,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心想生。只要你心裏面有想,就有十法界;妄想沒有了,一真法界現前。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這個諸位要知道,所以不能帶著妄想去往生,要用清凈心去往生,所謂心凈則佛土凈。凈宗法門比其它一切法門要來得殊勝,殊勝的原因在哪裡?其它法門要真的清凈心現前,明心見性,才算是成就。凈宗不必,凈宗只要把一切妄念暫時停下,把這個念頭集中到阿彌陀佛就行了;所以他的清凈不是真清凈,相似的清凈。其它法門相似的清凈還是不能出三界,唯獨凈宗,相似的清凈就能往生,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所以一切諸佛讚歎。因為這個程度,我們努力是可以做得到的;達到真正清凈,我們做不到。因此凈宗稱之為易行道,也就在此地,相對的,其它的法門是難行道。我們走這個路子,的確是快速穩當。要深信因果,念佛是因,往生不退成佛是果,這個法子妙極了。「信心清凈,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這是一切諸佛所稱揚的,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下面再為我們解釋,為什麼恆河沙數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受持演說《金剛經》的四句偈,這個話確實是教人難以相信,這不得不說。「4、財施不及法施,具含多義。」實在這個多是無量,裡面真的是無量義。無量義太多了,此地是略舉七條來說明。一、財施,施受未必有智。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財施,施受未必有智。」施是布施的人,受是接受布施的人,未必有智慧;這個智慧,大家懂得了嗎?未必是無住。布施的人著相,接受布施的人也著相,著相就沒有智慧,心有住就沒有智慧,不見得布施跟接受的人他心是無住。「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這話是真的,如果沒有智慧,他決定不能修法施,法布施需要智慧,特別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受持是你真正做到,佛教你無住,你真的就無住了,你做到那才算數,沒做到不算數,沒做到你沒有智慧,你也沒有能力修法布施。接受的人沒有智慧,這個法的意思不懂。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金剛經》是無上妙法,我現在還有一點錢,有一點能力,我印一千本去布施,《金剛經》什麼意思我也不懂,我印經布施,學布施的樣子,樣子學得很像,其實是不是真的法布施?不是,財布施,我花錢印經,財布施。我懂得《金剛經》是法布施,我不懂《金剛經》,印《金剛經》去布施還是財布施,這個要知道。我為什麼印《金剛經》布施?聽說印《金剛經》布施會得大福報,他的心裡有住,有這麼大的福報我才肯印,如果沒有福報不印,一分錢也不出,布施的人沒有智慧。接受布施的人,天天在讀誦《金剛經》,他心還是有住,聽說念《金剛經》福報很大,住在福報相上,住相。希望同修們在這個地方去領略它的意思,你才真正有所體會,你把這個原理、原則應用在你生活上,我常講的,你的生活會過得快樂、自在、幸福、美滿,你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比神仙還要高。二、財施,施得大福,受只得眼前小益。法施,施受皆得大福。「財施,施得大福。」布施的人得福報,跟大家結廣大的法緣,他將來得財富,這是佛在經論上常講的。我們看到世間發大財的人,這些大企業家,億萬的財富,這財富從哪來的?過去生中財布施所得的果報,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不要以為他很能幹,他的主意很多,手段很高明,他能夠發財。聰明智慧比他高的人很多,那個手法靈活的人,超過他的也很多,為什麼人家不發財,他發財?一定要知道果報,財布施的果報。法布施果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所以世間人都想,「我要財富,我也要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你就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全是住相!全是住相,所以不是無住生心,你是住相生心,搞的是這一套,所以比不上無住生心。無住生心,高!「法施,施受皆得大福」,得清凈心。清凈心是自性,沒有見性的人不曉得,見了性的人,像六祖給五祖提出的報告,雖然話不多,可是說得很清楚,「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本來具足就是一絲毫的欠缺都沒有,圓圓滿滿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那就是有求必應。佛法里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到什麼時候有求必應?到見了性之後,能生萬法。你沒見性,「我求,求都沒有應,佛菩薩講的話不靈」。不是佛菩薩講的話不靈,你沒有達到那個標準,你達到那個標準就有求必應。你求是用妄心求,人家求是清凈心現前。佛經沒說錯,你把意思會錯了。三、財施但益人身命。法施則益人慧命。益是利益、幫助。財布施是讓你物質生活能過得好一點,幫助你健康長壽,你生活過得自在。法布施能夠長養慧命,跟前面不一樣,慧命裡頭一定有身命,身命裡頭沒有慧命,這就是法布施的殊勝。四、財施伏貪。法施斷惑。這在功德上講,那個利益不相同。財布施,減少慳貪的慾望,慳貪是最嚴重的煩惱,使這個煩惱減輕,不能斷惑。惑是什麼?愚痴。貪嗔是粗重的煩惱,愚痴是微細的煩惱,很難斷。般若度愚痴,沒有般若智慧不能斷愚痴,不能斷愚痴就是不能破無明,你就不能成就究竟圓滿的果位。五、財施,雙方不出輪迴。法施,雙方可了生死。這個功德利益怎麼能比?一個再大的福報,像大梵天王,他也是在六道輪迴裡面,福報享盡了,還是墮落。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過去都當過大梵天王,這都不假,一定當過大梵天王,也墮過阿鼻地獄,統統都是事實。六、財施,雙方受用有盡。法施,雙方受用無窮。七、財施,施小則所益小。法施,小施可得大益。財布施的這個福報,是施跟報成正比例,多施果報就多,大施果報就大,施跟報比例是相等的。法布施不一樣了。「法施,小施可得大益。」像佛在本經所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四句偈是小施,所得的福報超過恆沙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得的福大。
推薦閱讀: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六十三集)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十一
【影評】從《金剛:骷髏島》看被數次翻拍的金剛系列?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空論
金剛三昧經

TAG:金剛經 | 凈空法師 | 法師 | 金剛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