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佛之道講義 第三章、五乘共法

一、佛法的下士道

發增上生心,修集生人生天的正常法門,是佛法中的下士道。這也就是出世聖法的根基,所以名為五乘共法。這是說:修出世的三乘聖法,雖不求人天果報,但不能不具足這人天功德。如但以求生人間天上為目標,就名為人乘、天乘,是佛教的共世間法。如儒家,近於人乘;道教、耶教、回教,通於天乘。

二、歸依佛教與其他宗教有何不同?

佛法並沒有說,求生人間天上,非歸依三寶,修佛教的人天乘不可。可是,如歸依三寶而修五乘共法,不但更為穩當,而且已進入佛乘的大門。只要向上勝進,就可直入出世法了。反之,如信其他宗教,雖也能生人生天,但沒有在三寶中積集善緣,或反而引起不必要的固執(宗教的成見)。對依人天法而進入出世法的大道,不但不能貫通,反而壅塞了。所以同是求生人間,天國,歸依三寶,在佛法中修行,也比歸信其他宗教好得多!

甲一、皈信正修

乙一、總敘正修(p.64)

  正信歸依者,應修於正見,及修於正命,勝進不為難。

一、正見與正命為正信歸依者修學五乘共法的下手處

1、在學佛的「理解」方面──先修「正見」。

2、在學佛的「行為」方面──先修「正命」。

佛曾說:正見與正命的人難得。對這二項,如能修習成就,那勝進也就不為難了。向上修學出世法還不難,何況求生人間天上呢!

二、何謂「正見」?

  1、「見」與「知識」不同

正見,是正確的見解,「見」與「知識」不同,見是從推論而來的堅定主張,所以正見是『擇善而固執之』1的。學佛要有正見,如開始旅行,要對旅途先有一番正確的了解,而確信這是到達目的地的正路。

正確的認識,不一定成為正見。如現在聽說地球繞日而轉,可說是知識;但伽利略為了這一知識,不惜為基督教所迫害,囚禁,這才是見。所以,要將正確的知識,時時修習,養成堅定的正見。

  2、兩類正見

正見,有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五乘共法中,還只是世間的。正見雖只是堅定不移的見地,但力量極強,如經上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2

三、何謂「正命」?

  1、正命的重要性

命是生存,生活。無論是在家出家,都不能不生活;衣食住行等一切經濟生活,合法的得來受用,就名為正命。正常的經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罪惡,都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

  2、在家眾的正命

學佛的在家眾,不但要是國法所許可的,而且還要不違於佛法的。如以殺生(如屠戶,獵戶等),盜,淫(如賣淫,設妓院等),妄語(以欺騙為生,走江湖的,多有這一類),酒(如釀酒,設酒家等)為職業的,佛法中名為『不律儀』3,是邪命,障礙佛法的進修。

  3、出家眾的正命

出家眾,凡依信眾布施而生存的,是正命。如兼營醫(完全義務,不犯)、卜、星、相等為生,或設法騙取信施,就是邪命。

  4、與佛法相應的正命

如法的經濟來源,不奢侈不吝嗇的消費態度,是正命。要這樣,才能與佛法相應,否則人身也許不保,還說得上了生死嗎?學佛而不修正命,也許就是中國佛教衰落的原因。學佛法,一定要職業合法,寧可短期內因職業改變而受到苦痛,決不能長此邪命下去,自害害人!

  乙二、別敘正見

丙一、總陳四見

丁一、總標(p.66)

所說正見者,人生之正觀。

一、正見就是正確的人生觀

上面所說的「正見」,到底是什麼?依人世間的正見來說,就是人生之正確見解;也就是正確的人生觀。觀察人生的意義,人生應遵循的正道,從正確觀察而成為確信不移的定見,便是正見。對於修學佛法,正見是太重要了,如航行的舵一樣。

二、在家信眾不容易得正見

佛曾說:得正見的,特別是在家信眾,極為難得。

◎如有人虔誠的信仰三寶,樂善好施,明白佛理,看來是一位典型的良好佛弟子。可是衰老到來,有的就聽人胡說,為了什麼營養問題,素食幾十年,又重開殺戒。

◎有的遇到疾病纏綿,一時不得全愈,於是求神,問卜,扶乩,求耶穌…。

◎有的經濟情形不好,就去求財神;為了想中獎券,去仙公廟求夢。

◎有些人修持精進,到了晚年,為了愛著身體,就去修精鍊氣,向外道看齊。

這都是正見不具足,不能修成堅定不移的確信,這才身體與環境不良,就動搖而轉向了。學佛的,慢談了生死,開悟,先修成正見再說。

丁二、別敘

佛說的世間正見,經中說有一定的文句,現在略分為四類。

戊一、有善有惡(p.67)

心凈或不凈,利他或損他,善行不善行,佛子應諦察。

一、正見有善有惡

確信我們的起心作事,有善的與不善的,也就是道德的與不道德的。佛法的正見,從確見世間(出世間)有「道德的定律」著手。如堅決的否定道德,那便是邪見了,如印度的六師外道,懷疑哲學,唯物論的順世外道等。

二、善與不善之標準

1、從自己的內心說

心凈是善的;如或不凈,那就是不善的。

我們的內心,經常有一些煩動惱亂(煩惱)的不凈因素,如不起雜染的煩惱,而心起清凈的因素,就是善。這如與貪、瞋、痴,相反的無貪、無瞋、無痴,崇尚賢善而輕拒暴惡的慚、愧,使心安定清凈的信心,實現止惡行善的精進。這些,都是凈的,善的;反之,如貪、瞋、痴、無慚、無愧、不信、放逸等,就是不凈的不善了。

  2、從見於事行的對他影響來說

如有「利」於他的,是善;如或有「損」於他的,是不善。

人與人(人與眾生),都有著關係,應該是互助共濟的合作,遵行自他共處的和樂法則。如所作為而有害於他,那即使有利於己(損他利己),也是不善而不可為的。如有利於他,那即使有損於己(損己利他),也是善的而應該做的。

  3、從內心與對外影響,決定「善行」與「不善行」的差別。

行──是動作,內心的動作名意行,身體的動作名身行,語言的動作名語行,這都是有善與不善的,所以說善行不善行。這一切,佛弟子,或繼承佛陀家業的佛子,應該審諦的觀察。不但要確實信有善與不善,而且要分別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修成堅定不移的正見,作為我們起心作事的準繩。

戊二、有業有報(p.69)

有報必由業,微小轉廣大,能引或能滿,決定或不定,

現生或後報,諸業不失壞。

一、正見有業有報

有善有惡,這除少數的邪見而外,一般人都是信認的。可是,善與惡,約行為的價值而說,自有他應得的果報。如不能對此有定見,那在某種環境下,善惡的信解就會動搖了。4

二、有報必由業

    一切眾生所有的一切果報,必然是由於業力所招感。有業然後有報,有種種不同的業,所以有各各不同的報;業是非常多,非常複雜的,所以果報也是極多而又是極複雜的。

三、什麼是業?什麼是報呢?

1、業──是事業,是動作。我們的內心,身體與語言的動作,凡由於思力──意志力所推動的,都是業。但現在所要說的,指從我們身口意業的或善或惡的活動,而引起的一種動力;這是道德與不道德的價值。行善作惡等事業,如農工的工作勞動。業力,如勞動所得的工價──貨幣。憑工作所得的貨幣──(代表)勞動價值,就能拿來換取適當的用品;所以有某種業力,就能感得某類的果報。

2、報──嚴密的意義是異熟──異類而熟;這在因果系中,屬於因果不同類的因果。如為善而得天國的福樂,作惡而墮受地獄的苦痛。依所作的業力,感受苦或樂的報,這是正見的重要項目。唯有這樣,善惡才有一定的價值。

四、關於業報的意義,應該略說幾項重要的。

  1、微小轉廣大

微小的業力,是可以轉化為廣大的。這是說,小小的善業或惡業,如不斷的造作,就會積集而成重大的業力。如《法句》說:『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5。善業也如此。這與古人所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意義一樣。

還有,如造作害人的惡業,本來算不得重大,可是自己對於這一惡業,時時覺得害得巧妙,害得滿意。這樣的不斷隨喜惡業,小惡的力用會廣大起來,與大惡一樣。同樣的,雖只是小小的善業,如自己能時時生歡喜心,小善也就漸漸的成為大善了。所以,我們不應該忽略輕業,不可隨喜惡業,而應該隨喜善業才好。

  2、能引或能滿

種種業中,有一類特強的業力,能引我們感到五趣中的一趣報體,或生天上,或墮地獄,或墮傍生。其中又有種種類別,如傍生中或虎或魚等。凡由強業而感得一趣的總報體(『得蘊,得處,得界』),成為某趣的眾生,叫引業。

還有一類業,並不能引我們感得生死的總報體,卻能使我們對於這一報身的種種方面,得到圓滿的決定,叫滿業。

如生而為人,儘管萬別千差,而同樣是人,人是引業所感的總報。余如六根有具足與不具足,相貌有莊嚴與醜陋,容色有黑白,目睛有威光或無威光,音聲有優美或粗俗,嘹亮或低滯……這種人各不同的差別,都由不同的滿業而感得。不過,其中還有業報與現生功力(長養)的差別:如人類的目光望遠,有一定的限度(也是人各不同的),這是業力。經藥物,營養,保護,訓練,使達到限度中的極限,或老年而目力很好,就有賴現生功力的長養了!

  3、決定或不定

業又有決定或不定二類;其中又有時與報的不同。

(1)有的業,要感什麼報,是決定了;而在什麼時候受報,現生或來生,是不決定的。

(2)有受報的時間是決定了;而所感的什麼報,還沒有決定。

(3)有所感的果報,受報的時間都定了;這如造作五無間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的,來生一定要墮落地獄。

(4)也有時與報都不決定的,這大致是輕業。

依古德說:「一切業,都是不決定的。」6

換言之,一切業都有改善可能性的。所以只要能痛下決心,什麼惡業,都有化重為輕,或不定受的希望。

◎《鹽喻經》說:犯了重大惡業的,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如老死迫近,就難了。但依《觀無量壽佛經》,還有念阿彌陀佛的一法),痛下決心,『修身,修戒,修心(修定),修慧』,重業是可以輕受或不定受的。這如大量的鹽,投入長江大河中,水是不會鹹的。反之,雖造作較小的罪,卻不知道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還是要招苦報的。這等於少量的鹽,放在小杯里,水還是咸苦的。7

這是業不決定的有力教證。

大乘法中,觀業性本空,能轉移懺除重罪,也就是修慧的意義。所以,犯了重惡業的,不必灰心,應深切懺悔,修學佛法。

  4、現生或後報

從造業與受報的時間來說,可分為三時業:

(1)現報業,是這一生造業,現在就會感果的。

(2)生報業,要等身死以後,來生就要感報的。

(3)後報業,是造業以後,要隔一生,二生,或經千百生才受報的。

所以造業受報,不能專在現生著想,如說:『行惡見樂,為惡未熟,至其惡熟,自見受苦。行善見苦,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見受樂』8。

在這三時業中的(1)現報,可能是輕業報,也可能是重業的『華報』。因為現生的果報,是以前善惡業力所招感決定了的;沒有死,是不能有根本或重大改變的。

◎輕業為什麼可以受現報呢?因為輕業不致改變這一生的重要報果。

◎重業為什麼現受華報(對將來的果報而說)呢?因為業力太重,對現有報體,起著重大的影響。

至於(2)生報業及(3)後報業,都是有輕有重的。

五、諸業不失壞

業是有種種不同的,但有一點是絕對相同的,就是諸業在沒有受報以前,如不是修證解脫,那是怎麼也不會失壞的。有業,就會有果報;今生不受報,來生不受報,就是千千萬萬生,業力照樣存在,只要因緣和合,還是要受報的。9

戊三、有前後生(p.74)

隨業報善惡,五趣常流轉,隨重或隨習,或復隨憶念,

由業往後有,薪盡火相傳。

一、正見有前生、有後世

善惡有報,多數人是能信受的。

1、有些人,只信現業現報,不信後世。可是行善作惡,現報的只是少數,那就不能不錯覺為『天道無知』了。

2、有些人,只信善惡業的報在子孫,如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中國人談陰騭10的,大致不出此二者。

不知世間盡多是:父賢而子不肖,父不肖而子賢的。而且,如沒有子孫,那他的善惡業,豈不是就落空了。

3、有些人,只信今生到來生,不信前生,如耶穌教等。這雖能依此使人離惡向善,但不明過去世,對於現生果報的萬別千差,就無法說明,也就無法使人生起合理的正信。耶穌說:生盲的,是為了神要在他身上顯現權力。其實,耶穌並不能答覆這一問題,因為現世界中,生盲的人多著呢!

所以,不但要正見善惡,業報,還要進一步的對於前生後世,有堅定的信解,發生正見。

二、隨業報善惡,五趣常流轉

    1、眾生造作了種種的業──善業,惡業,引業,滿業,生報業,後報業等;隨著這樣的業力,而感到來生的果報。

善業──報在「善」趣──人間,天上;

惡業──報在「惡」趣──地獄,傍生,餓鬼。

地獄,傍生,餓鬼,人,天,總名為「五趣」。

2、眾生從無始以來,就隨著業力的善惡,常在五趣中流轉,一生一生的延續不已。

「趣」──是趣向,就是隨業而往生的所在;有此五類,所以名五趣。或者加上阿修羅(譯意為非天)為六道,道就是趣的別譯。大小乘經論中,或說五趣,或說六趣。11阿修羅多住在大海中,為數不多,所以如攝在鬼趣或傍生趣,就合為五趣了。12

「流轉」──是輪迴,這不是說五趣升沈,前生後生,有著一定的次序;是說上升或下墜,轉來轉去,總之不出這五趣的範圍。

三、隨重或隨習,或復隨憶念

以今生來說,造作的業,多得難以計算;而過去生中未了的業力,又積壓到現在;真是前業未清,後業又來。這樣的越來越多,如今生死了,那到底那一種業招受後報呢?這是不能確定的,但不出三大類:

1、隨重:

或造作重大的善業;或造作重大的惡業,如五無間業等。業力異常強大,無論意識到,或者沒有意識到,重業一直佔有優越的地位。一到臨命終時,或見地獄,或見天堂,那就是『業相現前』13,是上升或下墜的徵兆。接著,或善或惡的重業,起用而決定招感未來的果報。

2、隨習:

既沒有重惡,也沒有大善,平平的過了一生。在這一生中,雖無顯著的重業,但所作的善惡業,在不斷的造作狀態下,對於某類善業或惡業,養成一種習慣性,這也就很有力量了。到了臨命終時,那種慣習了的業力,自然起用而決定招感來生的果報。

◎從前,大名長者問佛:我平時念佛,不失正念。可是,有時在十字街頭,人又多,象馬又多,連念佛的正念也忘了。我想,那時候如不幸而身死,不知道會不會墮落?

佛告訴他說:不會墮落的。你平時念佛,養成向佛的善習,即使失去正念而死,還是會上升的。因為業力強大,不一定與心相應的。如大樹傾向東南而長大的,一旦鋸斷了,自然會向東南倒的。14

所以止惡行善,能造作重大的善業,當然很好;最要緊的,還是平時修行,養成善業的習性,臨終自然會因業力而向上。

3、隨憶念:

生前沒有重善大惡,也不曾造作習慣性的善惡業,到臨命終時,恍恍惚惚,大有不知何往的情形。到末後,

如忽而憶念善行,就引發善業而感上升人天的果報。

如忽而憶念生前的惡行,就能引發惡業而墮落。

對這種人,臨命終時的憶念,非常重要。

所以當人臨終時,最好能為他說法,為他念佛,說起他生前的善行,讓他憶念善行,引發善業來感果。15

凈土宗的臨終助念,也就是這一道理,不過,這是隨憶念的,如隨重,隨習的眾生,到臨命終時,業力最大──如重業與習業是惡的,那就很難使他憶念三寶,或施戒等功德了。學佛修行,到底平時要緊!

四、由業往後有

    眾生在生死中,是不得自在的,聽由業力擺布。現在的生命,經過了死亡階段,就轉而開始一新的生命──往「後有」。這樣的死而又生,前生與後世之間,不一不異,不斷不常的延續,確是甚深而不容易明見的。

  1、依現量來證實

由業感報,死生相續,在聖者是毫無疑問的。特別是得了天眼通(外道也能得到,所以外道也有多少信解業報的前生後世),對這是看得明白不過。可是一般凡夫,沒有清凈智,對於生前死後,不免黑漆一團,什麼也不知道。雖有極少數的不昧前因,能知道前生,也被庸俗的唯物論者所抹煞。所以最好是依佛法修學,得清凈智,發天眼通,去親自證實這一問題。16

  2、依聖言量來信解

此外,唯有仰信如來的教說,及從推理去信解了。

五、薪盡火相傳

    教理的說明,初學還是不容易,現在姑且舉一「薪盡火相傳」的比喻來說明。

莊子說:『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17。

廬山遠公大師,就曾引用來比喻死生相續的道理。

1、如前薪燃燒發光,等到薪盡火息時,又延燒到另一薪,火又旺盛起來。前薪不是後薪,後火也不是前火,而後火不能不說由於前薪的火而來。

這等於說,前生的生命活動停止時,又展開一新的生命;前生不是後世,而後世確是依前生的業力而來。然而從死到生,時間與空間,都可能有距離的,所以死後生前的如何延續,還是需要解說的。

依佛法的深義說,身心活動,顯現為生命的形態。當死亡時,身心剎那滅去,顯著的身心活動(現在的)停頓了,然而過去了的身心活動不是沒有,這就是『業滅過去,功能不失』(這不妨說是生命的潛在)。等到因緣成熟時,過去的業力,就引發一新的身心活動,開始一新的生命。

2、現在再以薪火相傳來比喻:火燒物時,發為熊熊的火光,這如生命的顯現活動。等到燒完了,發光的火焰沒有了,這等於一期生命的結束,死亡。火息了,熱灰也似乎冷了,如遇到易燃的物件,加上微風的吹拂,又會『死灰復然』起來,又重新發出熊熊的火光。

這等於因緣和合時,過去的業力,又會引發一新的生命。死灰復然的火光,不是前火,而與前火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這如後生不是前生,而後生與前生的行業有關。從前火到後火,時間上可以有一間隔,這如後生與前生間,時間與空間,都不妨有距離的。

3、不過,這到底是比喻而已。如約佛法來說,過去了的業力,在如幻的法性空中,本不可說有時空的間隔,只要因緣和合(如人生,要有父精母血的和合等),就能在另一時間,另一空間,忽然的引發一新生命──身心活動的又一新開始。

戊四、有凡聖境(p.80)

生死常相續,聖者得解脫,愚智縛脫異,深信勿疑惑。

一、正見有凡夫、有聖人

能正見有善惡,業報,前生後世,雖然是難得的,但如不信聖者解脫的自在境地,那人生可真苦了!五趣流轉,生死死生,一直這樣的升沉下去,這幕演不完的人生悲劇,如何得了!人生,決不是這樣無希望的;確信聖者的自在解脫,才能向上邁進,衝破黑暗而開拓無邊的光明。所以還要正見有凡夫,有聖人。

二、生死常相續,聖者得解脫

    眾生無始以來,生死死生,常在五趣中相續流轉,這是一般的凡夫。經修行而得證的聖者,能得到生死的解脫。

1、怎樣才算是聖者?

凡能現起無漏凈智,體證法性──一切法的真如,就是聖人(勿與世間的假名聖者相混)。聖人也有好多階位,但與凡夫的根本不同點,就在乎有凈智,證真理。

2、什麼叫解脫?

「解」是解除,「脫」是開脫。眾生在生死中,不得自在,如在羅網中被系縛了一樣。聖者得了凈智,就斷去生死根本的煩惱,這才從生死得解脫,得大自在,得真安樂。

三、愚智縛脫異,深信勿疑惑

    1、凡夫與聖者,本來同樣的報得『有識之身』18。

凡夫愚痴──以無明為主,這才系縛在生死中,不得自在。

聖人凈智──以般若為主,這才解脫生死的系縛。

這一凡聖,縛(解)脫的差異,一定要深切信受,切勿存絲毫疑惑。因為能信,就知道有聖者,有解脫;也能信聖者有真智慧,大能力;對於聖者的功德,如三明19,六通20,十力21,四無所畏22,十八佛不共法23等,都能信受。

2、能這樣,就是奉行人天乘法門,現時還不能進求出世解脫的佛法,也能漸漸養成出世法種。否則,聖者與聖者的一切功德,都不信了;這不但誹毀事實,熏成邪法種子,也障礙了自身的進修。

3、有些人自作聰明,以凡夫的知見來衡量一切,覺得自己不是聖者,沒有凈智,沒有神通,人就不過如此,那裡會有聖者呢?這種人的愚痴,真是可憐極了。

世間粗事,經過鍛煉,還大大不同,何況自稱『萬物之靈』的人呢!難道依法修行,經般若智火的熏煉,還是凡夫那樣的嗎?凡夫與聖人的存在,一定要從深切信解中,引發堅定的正見。

──上來,說明(四項)世間正見的主要內容,為修學佛法者所必不可缺的見地。

丙二、別說五趣

丁一、總標(p.82)

流轉五趣中,身心多苦迫。

眾生在流轉五趣之中,實在不大理想,身心方面,常受很多的苦迫。不過從大苦而到小苦,也會覺得輕鬆而舒適得多。

三惡道苦多,不消多說;

人間,也是『不如意事常十九』;

諸天享福,也還有憂苦,尤其是一旦命終,自己知道要墮落時,那真是說不出來的憂苦呢!

丁二、別敘

戊一、惡趣

己一、類別

庚一、地獄(p.83)

大地獄極熱,近邊遍遊歷,八寒及孤獨,是諸苦中極。

先說地獄趣苦。

地獄,梵語捺洛迦,是苦處的意思。

地獄分四類,共為十八地獄。

一、八大地獄

1、立名:主要而根本的,是八大地獄;由於猛火的燒然,受著極熱的苦迫,所以也叫八熱地獄。

八大地獄:等活,黑繩,眾合,號叫,大號叫,炎熱,極熱,無間。

2、位置:依經論說:八大地獄,在此地層底下;地球中心,確是充滿烈火的。如有時火山裂口,就會噴出火來。佛經與基督教的舊約,都有大地裂開,陷身地獄的記載,所以八熱地獄,決在地下──地球中心無疑。

有人懷疑:這樣的火熱,怎會有生命存在呢?

不知道,眾生業力不可思議!

有的入水而死,有的卻要在水裡才能生活。

有的埋在土裡會死,有的一直生長在土裡。

眾生不可思議,切勿專憑自己的生理情形去推想一切。

3、兩項特點:

(1)都受著猛火的焚燒,及為烈火燒熱了銅鐵(近於岩漿)所迫害。鐵地,鐵室,鐵鏊,鐵槽,鐵山,鐵繩,鐵刀,鐵鍱,鐵椎,鐵串,鐵炭,鐵釘,鐵鉗,鐵丸,這些火熱的銅鐵,種種的方式來苦迫罪人。

(2)身體又大,壽命又長(無間地獄壽長一中劫),所以地獄的最苦痛事,不是求生不得,而是求死不能,在業力沒有盡以前,怎麼也死不了,燒成灰也要活轉來。地心深處的無間(梵語阿鼻)地獄,猛火燒然,苦痛的迫身,連一絲毫的間斷都沒有,這是罪大惡極的受報處。

二、近邊地獄

1、位置:近邊地獄,在八大地獄的附近邊緣,是熱地獄的流類。

每一大地獄,都有四門;從每一門出來,又都有同樣的四種地獄。這樣,每一地獄有四門,每門有四地獄,就共有十六地獄;八大地獄都如此,就總有一百二十八地獄。八大地獄的眾生,受苦完了,從每一門出來,就又必然的周遍遊歷這四地獄,從一處到一處,增受苦迫,所以也叫做游增地獄。

2、四地獄:

(1)煻煨,是火熱的灰坑。

(2)屍糞,是糞泥坑,坑中有類似糞蛆的利荁蟲。

(3)鋒刃,又有三處: A.刀刃路;

B.劍葉林,這裡有惡狗;

C.鐵刺林,這裡有鐵荁的大鳥

──這三處,同受刀箭的苦害。

(4)無極河,是沸熱的灰水,落在裡面,如油鑊中煎豆一樣。

三、八寒地獄

1、位置:八寒地獄,或說從八大地獄──地球中心橫去到外邊;或說在鐵圍山的那邊。鐵圍山,為這一世界──地球的邊緣,據說是日月所不易照到,寒冷無比。所以推斷寒地獄在南北極,大概是不會錯的。

2、八寒地獄是:皰,皰裂;

跫哳吒,郝郝凡,虎虎凡(這三處,依寒冷的呼號聲得名);

青蓮,紅蓮,大紅蓮(這三處,依膚色及破裂情形得名)。

壽命也極長,所以也苦痛不堪。

四、孤獨地獄

這可說是人間地獄,或在深山,或在海島,或在曠野,或在深林,到處都有。這不是眾多和集一處,而是少數,或一或二的眾生,由於個別的業力,感到這地獄一般的苦報,所以叫孤獨。

五、結勸

這四類十八地獄(八熱+八寒+近邊+孤獨),是諸受苦的一切眾生中,最極苦痛的地方。在沒有解脫生死以前,人人有此墮落可能性的,應該生大怖畏,勿作惡業。

庚二、旁生(p.86)

旁生種種異,吞啖驅使苦。

一、旁生趣

旁生,或作畜生,實包括了人類以外,近代人所說的一切動物。

1、形態:顏色24,住處,生活,壽命,是種種別異的。

佛法分為:無足的,如蚯蚓等;兩足的,如鳥類;四足的,如獸類;多足的,這又有六足,八足,以及更多的足,都是蟲類。

2、住處:原本住在大海中,後來分移到各處,這才有在水中的,陸上的,空中的差別。其中,也有兩棲、三棲的。

3、他們智力的高低,壽命的長短,享受的苦樂,都相差得很遠。如龍與金翅鳥等,有的享受還勝過人類呢!然從一般來說,這是非常苦痛的惡趣。

二、旁生趣的苦迫主要有二項

1、互相殘殺,互相吞啖。

2、為人類所系縛,鞭策,驅使奴役,絲毫不得自在。

旁生界的苦迫,是僅次於地獄的。

庚三、餓鬼(p.88)

餓鬼常饑渴,不凈以為食。

三惡趣中的餓鬼,依字面而說,就可知道是受著常患「饑渴苦迫」的眾生。

佛法中說:餓鬼有三大類:無財的,少財的,多財的。

一、無財鬼:

1、炬口(就是焰口),飲食入口,就化為火焰。

2、針口,咽喉細小如針,飲食無法咽下去。

3、臭口,滿口腐爛發臭,不能飲食。

二、少財鬼:

1、針毛,2、臭毛,3、癭25。都因身體的特徵得名。

有的遇到飲食,就化為膿血不凈;

或專食痰唾尿屎等不凈。依這一類說,所以是吞啖「不凈」以為食物的。

三、多財鬼:

1、棄者,專受人類祭祀而生活的;這與我國傳說的神道相近。

2、失者,是以人間遺失的物品為生的。

這二類,有時也還要遭遇饑渴的苦迫。

3、大勢,那是夜叉、羅剎等大力鬼王,享受與天福相近。

雖有這種種,而多數的無財、少財鬼,都是患著極度飢餓的,因此總名為餓鬼。

己二、生因(p.89)

悉由三不善,惡行之所感。

一、三不善根為生三惡趣之因

三惡趣,悉是由於煩惱的三不善根,造作殺,盜,邪淫等重大惡行之所感得的。

「欲界」的貪慾,瞋恚,邪見(痴)──三者,為不善法的根源;由此煩惱的發動,就會做出種種邪惡的行為。惡行成為惡業,這才感到這惡趣的苦報。

如殺生:26

從貪慾而引發──謀財而害命。

從瞋恚而引發──報怨復仇,或殺害對方。

從邪見而引發──祭天殺生。

殺生如此,偷盜,邪淫等也如此。

二、三不善根引發的果報

上品極重的──感地獄報;

中品的────受旁生報;

下品的────墮在餓鬼。

總之,不起深重煩惱,不作重罪大惡,是不會墮落這三惡趣的。

戊二、善趣

己一、人趣(p.90)

人中苦樂雜,升沉之樞紐,人本誤鬼本,習俗謬相沿。

一、人中苦樂雜

1、受報在人中,不像三惡趣的苦迫,也不像生天的福樂,人身是苦樂參雜,有苦有樂,忽苦忽樂的。

2、這對於修學佛法,卻是良好的環境。因為惡趣苦多,沒有修學的閑暇。天上太安樂,一味享受,智慧就會減損,也與佛法不相應。

二、在五趣中,人是升沉之樞紐

1、生天,是由於人身的積集善業,修習禪定。如由天而更向上生,或由惡趣而生天,這都是過去世中人身所作的善業。

2、墮落惡趣,也大半由於人身的惡業。如從天而墮惡趣,這不是由於天身作惡,因為諸天是沒有嚴重惡行的(色界天以上,僅有有覆無記煩惱),這是天福享盡了,過去未了的惡業成熟受報。如從地獄而生旁生或鬼趣,也決不是地獄的眾生造了惡業;地獄眾生,一味受苦都來不及,還會作惡嗎?這都是過去世中,人身所造的惡業。

3、鬼與旁生,除少數的高級27而外,大部分是不會造作惡業的。人間的無知小兒,失心的狂者,殺了人,還不負殺人的重罪,何況多數旁生,比小兒更無知,僅憑生得的知能而行動。大魚吃小魚,大蟲吃小蟲,是眾生界可悲的現象,是不清凈,可以有輕業輕報,但決不會因此而成引業,使眾生墮落三惡道的。

4、由業力而升沉(除少數鬼畜),主要為人類善惡業力所招感。墮地獄,是人類的惡業。斷善根──極惡到連少許的善根,都暫時沒有了,也唯有人類才有可能。反之,修禪定而生天,是人身的善業。能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也唯有人類才有可能。因此,人身作惡,可以惡極;行善,也可以善到徹底。

5、約五趣升沉來說,人身的行善作惡,是一總樞紐,一切都由此出發,上升或下墜。人身是這樣的,應該警惕,不要失卻人身,墮落惡道。也應該歡喜,因為了生死,成佛的機會到了!

三、人本誤鬼本,習俗謬相沿

1、中國一般的佛教徒,不知佛說的生死流轉,是「人本」的,是說由人造作善惡業,人死了,就依業力而受天,人,餓鬼,旁生,地獄的果報。大家誤以為中國式的「鬼本」,以為人死了一切都做了鬼。(印度教亦然)同時,鬼與地獄不分,所以認為在地獄受苦的鬼,受罪完畢,再往人間,或旁生去受生。這真是錯誤極了!

2、然而習俗的謬說相沿成風。有些學佛的,覺得要生天,生凈土,而同時沒有忘記『人死為鬼』的舊觀念。於是口口聲聲說要生天,生凈土,同時又作鬼的打算,冥鏹28,紙屋等,還是照樣的準備。做兒女的,也覺得非此不足以表示孝心。

3、不知人死了,隨業力流轉,生人生天的也不少,念佛的也有往生西方。怎麼一 口斷定,自己的父母,死了墮落在惡趣的鬼道呢!可能是誣辱父母,不孝之至!中國一般的鬼本論,以謬傳謬,由來已久,非從根本上糾正過來不可。

己二、天趣

庚一、分類(p.93)

天趣初欲界,色及無色界。

庚二、福報

身勝壽亦勝,樂勝定亦勝。

一、天趣:欲界天、色界及無色界

天趣,為生死流轉中的善趣,比人間更為勝妙。

  1、欲界天

最初是欲界天。不但有心有色,而且有五欲與男女欲的環境;眾生的煩惱,就系縛於這些境界而不能離的,是欲界。欲界的大地──地面,地下,水中,(近地面的)空中,所有的地獄,旁生,餓鬼,人,阿修羅,都是欲界的;此外還有欲界的天。依於大地中心的須彌山而住的,有四大王眾天,忉利天;此二天是地居天。從此以上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四天是空居天;一共有六天。欲界六天,都有君臣男女的國家形態,與人間差不多,只是福樂勝妙而已。

  2、色界

欲界以上,是色界。這是有心識的,有物質(色)的身體與住處,可是沒有欲樂。眾生的煩惱,系縛於這些(色等)而不能離,所以叫色界。色界天,略分為四禪天,細分為十八天。初禪有三天──梵眾,梵輔,大梵。這雖沒有男女的差別,但還有君臣人民的國家形態。二禪有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有三天──少凈,無量凈,遍凈;四禪有九天──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二禪以上,都是離群獨居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宮殿,不像人間有一共同的器世界。

  3、無色界

此上是無色界:這是連物質(色)的身體與住處都沒有,僅有心識,眾生就為這心心法而系著。由於沒有物質,不佔空間,所以不能說在那裡。但依禪定(生天的因業)來說,這是比色界四禪更高上的。無色界也有四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天。

※三界諸天,共有二十八。

※五趣/六趣:

          1.地獄

          2.畜生

3.餓鬼                        

4.阿修羅

5.人間:須彌四洲                

6.天上:A.六欲天:a.四大王眾天

b.忉利天(33天)

c.夜摩天

d.兜率陀天

e.化樂天

f.他化自在天

B.初禪天:a.梵眾天

b.梵輔天      (2)離生喜樂地

c.大梵天

C.二禪天:a.少光天

b.無量光天    (3)定生喜樂地

c.光音天

D.三禪天:a.少凈天

b.無量凈天    (4)離喜妙樂地    (2)色界

c.遍凈天

E.四禪天:a.無雲天

b.福生天

c.廣果天

d.無想天

e.無煩天      (5)舍念清凈地

f.無熱天

g.善現天

h.善見天

i.色究竟天

F.空無邊處天            (6) 空無邊處地

G.識無邊處天            (7) 識無邊處地

H.無所有處天            (8) 無所有處地

I.非想非非想處天        (9) 非想非非想處地

二、身勝壽亦勝,樂勝定亦勝

    天趣,是五趣中最福樂的,現在以四事來說。

1、身勝

身體非常高大,最下的四王天,身長四分之一俱盧舍──合九十丈。八俱盧舍為一逾繕那,依佛教說,一逾繕那即合華里十六里。色究竟天,身長一萬六千逾繕那,也就是身長二十五萬六千里了。不但身材高大,身體的端嚴,也是人間所不及的。

2、壽勝

天趣的壽命極長,最下的四大王眾天,壽長五百歲,合人間九百萬歲。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大劫。

3、樂勝

欲天有種種的欲樂;色界從初禪到三禪,不再有憂愁苦惱,都有微妙的禪樂。四禪以上,心境平和而安定,比起欲界的煩囂動亂,初禪到三禪的喜樂衝動,真是幸福極了!

4、定勝

空居的欲界天,也有些微定力。初禪以上,就是修四禪及四無色定的果報。一生天上,就長在報得的定中;定力盡了,他的壽命也盡了。從他的壽命悠久,可知色無色天的報得定果,是怎樣的殊勝了。

丙三、警策修善

  丁一、苦樂由業(p.95)

諸苦由惡業,樂由善業集。苦樂隨業盡,修善宜積極。

一、諸苦由惡業,樂由善業集

人都是厭苦求樂的,都是不願墜落惡趣而願上生人天的。但這不會因我們的虛願而成功,要從止惡行善的行業中得來。如三途的苦,人間的苦,欲天也有憂苦:這諸苦,都是由往昔的惡業而來。天上的福樂,人間樂,旁生與餓鬼的樂,甚至地獄中(除無間地獄)的些微樂感:種種樂報,無不由善業的積集中來。樂報與苦報,決定依於善惡的行業,所以唯有止惡行善,才能離苦而得樂。

二、苦樂隨業盡,修善宜積極

1、依善惡業而招感的苦樂報,不是永久的,是隨著業力的限量而終盡的;這是非常重要的見地。如能切實信解,那麼如遭逢苦痛逆境,不會失望悲觀,因為知道這是惡業所招感,而惡業的力量有限,苦果終於要過去的(就是淪墜地獄,也是會超脫的),何必為苦痛而擾亂自己,應該努力修善,以求得當來的福樂。如遭逢喜樂順境,也不會得意忘形,驕奢放逸,因為知道這是善業的果報;善業力是有限量的,福樂也是不久要過去的(生非想非非想天,還是不免墮落),怎麼可因喜樂而放逸。

2、所以,依於深信業果的正見,厭苦而求樂,那不要管現況怎樣,而但知修善宜積極。能確立這不問現況如何,但知努力行善的人生觀,才是得到了佛法的正見。

丁二、勸修善行(p.97)

若時能行善,而未作善業,一旦苦果臨,爾時復何為?

一、若現時不墮八難,不是幼稚老耄,又不是殘廢顛狂,或者有知識,有能力,有資財,有權位,有名望,著實能修行善業,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如不知自愛,浪廢光陰,未能努力修作善業,豈不可惜!

二、現在的人身樂果,是過去善業所招感的,業力有限量,不能長此維持;既沒有行善,那麼一旦老死到來,當然惡業成熟,苦果臨頭。試問:到爾時,復有何善可作為呢!所以,人生應該趁早行善,不可等待,不可因循!

甲二、人天行果

乙一、確立目標(p.98)

  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

  乙二、三種福業

丙一、總標

勤修三福行,願生佛陀前。

一、在人乘、天乘中,修學那一乘更好呢?

1、依福報來說:

天報比人報要勝妙得多。

2、從修學佛法來說:

人有三事(憶念、梵行及勤勇三特勝),比諸天還強;佛出人間;諸天命終,也以人間為樂土29:在這適宜於修學佛法的立場,人間比天上好,人乘法也就比天乘法更可貴!

我們以人身來學佛,切不可羨慕天國的福樂,應該修學人乘正法。為了求得人身,而修行人乘正法,當然依業受報,得到了可貴的人身。

至於天乘法,不是完全不可修,但要不是為了生天,並且不願生天,這樣的修行天法,由於願力,不致隨業力而報生天上。願力是不可思議的!不過,高深的天法(禪定),還是不修為妙。恐怕願力不敵業力,為業力所牽而上生天國,這就落於八難之中,成為學佛的大障礙了。

二、什麼才是報生人天的善業呢?

1、要修集人乘、天乘的善業,才能得生人、生天的樂果。生人、生天的正業,佛說為『三福業』,就是布施,持戒,修定。所以唯有勤修三福業行,才能得人天樂報。

2、有些人,不明因果,不修正業,妄想生人生天。如祈求天帝,希望天帝能救度他,達到生天的目的。佛曾呵斥他們:不修善業而祈禱生天,猶如將大石投在大池中,而在池岸上禱告,希望大石能浮起來一樣。30

三、怎樣才能不為人天福報所拘,或因作惡而墮落呢?

1、修集人天善法,怎麼能不為人天福報所拘,或者因作惡而墮落呢?這隻要發願求生人間,逢佛陀出世,能在佛前聞法修行就得了。如能生逢佛世,見佛聞法,就與佛有緣,與法有緣,與無量學佛法的師長道友有緣。不但熏集佛法善根,而且能廣結法緣。這樣,來生生在人間,當然會蒙師友的引導啟發,歸向三寶,見佛聞法修行,又與佛法及無量學佛法的法侶有緣。這樣的展轉增上,功德增長,不會因作惡而失卻人身(人身而墮落,大多是不曾歸依修學佛法)。而且善根增長,法器成熟,自然會由此而進入出世大乘法,為佛道作階梯了。

2、所以凡未能發出離心,發菩提心的學眾,應勵行人乘正法,日日發願:『惟願三寶慈悲攝受!願得生生世世,見佛聞法』。發此見佛聞法的正願,修人乘的正行,保證會不失人身,由此而進入佛道。

丙二、別敘

丁一、施福業

戊一、布施效益(p.100)

依資具得樂,依施得資具;故佛為眾生,先贊布施福。

先說布施福業:如來說法,不像我們現在,一開口就是了生死;生凈土;即有即空;即心即佛。對於一般眾生,如來總是先說:『說施,說戒,說生天(修定)法』。31如對此五乘共功德(人天善業),能信受奉行,又能透發出世善根,這才進說出世法門。在這三福業中,如來又總是先說布施。這有著非常重要的道理,月稱菩薩頌32,給予明確的開示出來。

一、依資具得樂,依施得資具

    1、人類,要依衣食住行醫藥等必須的資生具,才能得到福樂。這種物質生活的福樂,是眾生──人類最基本的欲求;佛也從不曾反對人類這種物資欲樂的正當要求,而且是看為首先的,適應眾生而說『永斷貧窮根本』的佛法。

    2、物質的資具,從何而來?世人但知勤勞工作,發展科學,這是但知當前的現緣,而不知往昔的宿業。佛說:依於物質的布施善業,所以得今生種種物質的資具。如將部分的物資,布施在福田中,就能感後世物資的福樂。布施功德有大小,福樂也就有差別。自然界的一切物資,是眾生共業所感的;又依往昔的業力,各攝取部分為自己的而加工享用。業力所感的物資福報,雖需要現生的功力去採集,開發,製造;但如沒有施業,沒有物資,如貧乏地區,或缺乏某些物資,那一切現緣的功力,也就無法可施了。所以物質的福樂,實在是依於往昔的布施善業而來。

二、故佛為眾生,先贊布施福

    如來先贊布施,是看清了物資的受用,是建立人間和樂,出世聖法的根本。如貧乏到無以為生,那人間的和樂,出世法的修學,都無從說起了。

戊二、布施類別(p.102)

施以舍以利,由悲由敬別,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一、怎樣才算是布施?

1、以舍

自己對於該項物資,要有舍心──犧牲心。如被人借去而不能歸還;或遺失了;或勉強給予而沒有舍心,心痛不已,這都不能說是布施。

2、以利

布施給人(或畜生等),要使人得到利益。如以毒品施人,意圖毒害對方等,就不能說是布施。

所以布施的定義是:甘心樂意的,犧牲自己的福樂來成就別人的福樂。布施的真精神,就是損己利人。無怪乎利他為先的大乘法,布施功德有著重要的價值。

二、布施的動機與對象是什麼?

1、由悲

對人類的鰥寡33孤獨,殘廢疾病;或者遭水火風等災害;或者受到兵燹34;或如老牛的臨死乞命等。以同情的悲憫心而布施,近於現代所說的慈善救濟事業。

2、由敬

對父母的孝養,尊長的供奉,三寶的恭敬供養等,以尊敬心來布施,也含有報德的意味。

三、說到布施功德的勝劣,這要從三方面來說。

1、心不同

或悲憫與尊敬心深重;或悲敬淡薄;或者沒有悲憫與尊敬心,存心不同,那布施雖同,功德卻大有差別了。

2、田不同

田是福田,就是布施種福的地方。如貧窮疾病等是悲田,父母三寶等是敬田。

◎敬田中,供養父母,勝於供養尊長。三寶中,如供養初果聖者,不如二果;二果不如三果;……菩薩不如佛。一切布施功德,不及施佛功德,這是福田尊勝的緣故。

◎悲田中,以可悲憫的程度來分別:如少壯不務正業,弄得衣食無著,這雖然可悲憫,當然不及殘廢老弱的可悲。

3、事不同

事是所布施的事物。如心同、田同,則要依布施事物的多寡,而功德分勝劣了。

這三項中,佛法還是以心為重,所以貧人一錢一果的布施,不一定不如富人十萬百萬的功德呢!

戊三、戒非法施(p.104)

施應如法施,勿隨至怖報,求報及習先,希天要名等。

布施功德的大小,是依動機,對象,及布施的事物而分的。所以有些不純的,不高尚的布施,應該避免,而修如法的布施。什麼是不純的,不高尚的,不合施福業的真意呢?略說七類勿可以的:35

一、隨至施

不能自動的發心布施,由於乞化的,募緣的逼上門來,不好意思拒絕而勉強布施,心痛不舍。

二、怖施

這是發覺到自己的財產,權位,生命,危急而難以保持,怕什麼都失去了,於是乎去布施,希望從布施功德中,得到現生消災延壽,逢凶化吉的果報。

三、報恩施

因為受了人的恩惠,所以現在以酬謝心去布施。這不可說是種福,而只是還債。

四、求報施

在布施時,就希望別人報答他。甚至為了希望他幫助,希望他為我而獻身命,這才時時以隆重的禮物去布施,使他感激而為自己出力。

五、習先施

自己並無布施的意欲,只是世代或父母傳下來,每年總是布施三寶;或布施慈善機關,因而沿習下來,照例行施。

六、希天施

這是為了求得天神的喜悅,獲得天神的護佑;或者希望上生天國而行施。

七、要名施

為了沽名,這才行施。有些,在大庭廣眾前,為了面子,不能不慷慨的施捨。

這種種布施,當然也有多少功德,但與佛法的布施真意義,到底是相去太遠了!應該出於深切的悲敬心,作如法的布施才是。

丁二、戒福業

戊一、要義(p.105)

克己以利他,堅忍持凈戒。

布施,(主要)是犧牲身外的財物來利益眾生,是極有價值的德行,但還不是難得的。止惡行善,達到自心的清凈,為佛法的宗要,所以比施捨身外物更殊勝的,是戒了。

一、克己以利他

1、戒是從克制自己的私慾中,達到世間能和樂善生的德行,就是從克己以利他的。

如持不盜戒,不是今日不盜,而是從此以後,不盜取一切人,一切眾生的資具。所以持不盜戒,是對一切人,一切眾生的資財,給予安全不侵害的保障。

如不邪淫,不是限定某些人,而是從此以後,對一切異性,決不以誘惑、強暴等手段,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破壞其貞操,破壞其家庭的和好。

2、所以,佛贊五戒為『五大施』36,這種利他功德,實在比一般布施為大,更有高上的價值。

二、堅忍持凈戒

    受持戒行,要剋制自己的私慾,所以要有堅毅的決心,忍受種種的考驗:忍受艱難困苦;忍受外來惡劣環境的誘惑,威脅,強迫;忍受內心的私慾而不讓他胡鬧,甚至要有『寧持戒而死,不毀戒而生』的決心。要這樣堅忍的剋制情慾,克服環境,才能持戒而保持凈戒,不致毀犯戒行;不致多年的持戒功德,毀於一旦(只要一犯,就全部失敗了。如人一生守法,一次犯法,就要受法律的制裁)。

戊二、類別

己一、戒惡

庚一、五戒(p.107、p.111)

以己度他情,莫殺莫行杖,勿盜勿邪淫,勿作虛誑語,

飲酒敗眾德,佛子應受持,五戒盡形壽,眾福之所歸。

現在說三類戒:五戒,八戒,十善戒,這是五乘共法的戒德。先說五戒。

一、為什麼要持戒?

1、有些不了解持戒的意義,而只是羨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這雖然是好事,但不是理想的。從佛說《阿含經》、《法句》,到大乘經,都說明,這是「以己度他情」,因而自願克制自己情慾的德行。以自己的心情,推度別人(一切眾生)的心情,經中稱為『自通之法』,也就是儒家的恕道。

◎如經上說:『我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如有破此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我之生命(此據殺生而說),此為我之所欣愛耶?若為我所不喜愛,則我去破與我同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他生命,他亦不欣愛此。不獨如此,凡為自己不愛不快之法,在彼亦為不愛不快之法,然則我如何以己所不愛不快之法而害他』37!

◎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耶穌也說過:『要別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

2、人與人間的正常道德,不難從這以己度他的意識獲得(但基督教的道德,是從愛神的前提中得來)。自己厭苦求樂,別人與我一樣,那怎可以奪他人的喜樂,增加他人的痛苦?怎可不同情別人的喜樂,不救濟別人的苦痛?佛教『與樂拔苦』的慈悲,也就是這種精神的實踐。所以克制自己的情慾而持戒,不是別的,就是自通之法,本於慈悲而自願持戒的。這真是現(世)樂、後亦樂的法行!

二、五戒

五戒,是在家的善男(優婆塞)善女(優婆夷)所應持的戒律,稱為『近事』(優婆的義譯)戒。這雖然是家庭本位的戒德,但戒德的基本原理,徹上徹下,就是菩薩戒,也沒有例外,不過更徹底,更清凈而已。五戒,都是本於『以己度他情』的。38

1、莫殺,是不殺生戒。

無論是自己動手,或使他人去殺(同意他人去殺也有罪),斷了眾生命,就是殺生。不過不存心的誤殺,雖要負有責任,但不成重罪。在殺害眾生中,當然是殺人的罪業最重。莫行杖,是禁止以刀杖瓦石等傷害眾生;傷害,雖還沒有構成殺罪,但是殺的流類,不過罪輕一些。

2、勿盜,是不與取戒。

無論是國家的,私人的,佛教的,凡有所系屬的(有主的)一切物資,如不得對方同意,加以竊取,強奪,霸佔,吞沒,就犯了盜戒。依佛法,不能以飢餓,疾病,或者孝養父母,供給妻兒等理由來盜取,盜取的一律成罪。

3、勿邪淫,是不邪淫戒。

如男女同意,得保護人的同意,不違反國法,經當時公認的婚儀而結為夫婦;這種夫婦的正淫,為家庭組成的要素,子孫延續所必要,是正當的,無罪的。反之,在家士女,即使取得對方的同意,而為佛法所不許(如受八關齋戒時),國法所不容,或為親屬保護人所不同意,都屬於邪淫,而為佛教在家信眾所應戒除的。因為這不但傷害對方的自由意志,也是破壞家庭和樂,擾亂社會秩序的惡行。

4、勿作虛誑語,是不妄語戒。

為了自己的利益,親族友朋的利益,或使怨敵受害,而作不盡不實的妄語。不知道的說知道,知道的說不知道;有的說沒有,沒有的說有;是的說不是,不是的說是。因此虛誑的語言,使自己或親屬得益,使別人受害,是犯了嚴重的妄語罪。其他的妄語,有罪而輕一些。

      上面四戒,稱為「性戒」,其本身就是罪惡;無論受戒不受戒,都是犯罪的。不但佛法所不許(不過佛法更徹底),國法也是要制裁的。

5、勿飲酒,是不飲酒戒。39

凡是能使人亂性的,就名為酒,絕對飲不得。雖然有些人說,飲酒於健康有益。但從佛法看來,可說一無是處。

(1)飲酒能亂性,每是不能自制的。

醉了,不但誤事,而且平時不能說不能做的惡行,都會做出來。律記載有:一位佛弟子,本來持律謹嚴,為了飲酒醉了,同日犯了殺盜淫妄四重罪。所以說:「敗眾德」。

(2)一切罪惡的根源,就是顛倒無知。

飲酒使人陷於迷亂顛倒狀態;飲酒成習,對於正念正知,是大障礙。所以,飲酒雖似乎並非罪惡,而實是障礙智慧,敗壞眾德的罪魁。

所以不但前四戒,佛子也應該謹嚴的受持不飲酒戒,以護持德行,並進而趣向以慧為本的出世法門。40

三、五戒盡形壽

1、歸依時,自願說:『盡形壽歸依佛法僧』;所以五戒,也要盡形壽受持。

2、歸依是志向三寶的信願,受五戒是歸向三寶的實行。

3、歸依而不受持五戒,只可說假名優婆塞,假名優婆夷,實只是假名歸依而已。

歸依時說:『從今日乃至命終,護生』,這就是誓願受戒。

戒是本於慈悲的自通法,所以以不殺生──護生為本;不盜,不邪淫等,都是護生的分別說明。有人譯『護生』為『捨生』,更明顯的是舉五戒中不殺生戒為例(受戒時,不一定要說明一切戒條,受比丘戒也如此)。

所以歸依後再受五戒,不過分別戒相而已。

4、真誠的歸依三寶,是不會不受持五戒的。有信仰而無行為的改善,便是缺乏真實信仰的明證,算不得圓滿的優婆塞。

5、然如來大慈,覺到在家士女的習染深重,一時不容易清凈的全部受持;如嚴格了,反而會不敢來親近三寶,所以又隨各人能持的多少,說有一分(持一戒的)優婆塞,少分(持二戒的)優婆塞,多分(持三戒、四戒的)優婆塞,滿分(持五戒)優婆塞──四類。41所以在歸依三寶的在家弟子中,以能持五戒清凈的為上上。

四、持五戒為眾福之所歸

    1、受五戒而能持戒清凈的,那可說是眾福之所歸;如得了摩尼寶,一切珍寶都會來歸集一樣。由於持戒,現生不犯國法,受到社會的尊重,真是人天歡喜,天龍護持。邪惡的鬼神,退避都來不及,所以事事吉祥。

2、持戒的,不作一切罪惡,心地清凈,報生人間天上;也可為定慧所依,引發出 世功德。五戒的功德,實在說不盡!

庚二、八戒(p.112)

加行日夜戒,隨順出離者。

一、八支戒(八支齋戒,也叫近住戒)

1、不殺生

2、不盜

3、不淫:在受戒的期限內,就是夫婦的正淫,也絕對禁止,與出家人相同,所以但說不淫。

4、不妄語

5、不飲酒

   此與五戒相同,唯除不淫有別。

6、不香華鬘嚴身、歌舞觀聽:是不得塗脂抹粉插花,及嚴麗貴重的首飾;

歌舞是不能看不能聽的,當然自己也不可作。

7、不得坐卧高廣嚴麗的床座

8、不得非時食(過午不食)

後三戒,與出家人相同。

二、加行日夜戒,隨順出離者

1、八戒中的不非時食,名為齋。在家佛弟子,不能出家修行,而對於出家生活,卻非常欽慕。所以佛制八戒,為在家弟子的加行,一日一夜持戒。這是隨順出離行者──阿羅漢等,學習謹嚴淡泊的出家生活。受此戒的,近於僧伽或阿羅漢而住,所以叫近住戒。

2、五戒是終身持的,但到底是在家的德行,所以短期來學習出家行,受此八戒。如再加受不捉持金銀戒,就是正式出家的沙彌戒了(*將第6戒分為二)。

三、佛制一日一夜受持八支齋戒

    八支齋戒,佛制一日一夜受持,一般都在六齋日──每月(農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是印度習俗布施修善的日子。這一天早上,大抵到寺院里來,請阿闍黎傳授這日夜戒。當天持戒,不得毀犯,到了明日天光,東方發白,就宣告完畢。下次要持戒,再來請師長傳授。在家人,不可能長期過著出家生活,所以佛制一日一夜受持。但有的以為:不必限定一日一夜,隨受戒人的發心,三日、五日、一月,都沒有不可以的。

四、五戒與八戒的功德

    1、比起五戒來,八支齋戒要精嚴得多。但五戒終身受持,也自有勝過八支齋戒的地方。所以五戒與八戒的功德,隨持戒的受持情況而定,很難說誰優誰劣。

2、五戒為在家弟子的正常戒行;進一步的學習出家生活,才偶爾受持八支齋戒。但也有不能終身受持五戒,卻發心短期修此八支齋戒。雖屬例外,但佛法以導人向善為主,所以也認為可以。

己二、生善

庚一、十善

辛一、德目(p.114)

不殺盜邪淫,不妄語兩舌,不惡口綺語,離貪瞋邪見。

辛二、價值

諸善之根本,佛說十善業,人天善所依,三乘聖法立。

一、十善業也稱十善戒

    1、十善業也稱十善戒。在如來制訂的律儀──有授受儀式的律儀中,並無十善業。但依《華嚴經?十地品》,《優婆塞戒經》等,《入中論》,《攝波羅蜜多論》等,同說十善業道為菩薩戒。

2、從《阿含經》以來,十善業為主要的德行,與五戒並稱。佛法中,戒(zIla)與律儀(saMvara),是同而又多少不同的。無論是自誓受,從師受,都是戒,根本為十善業。依據修學者環境,根性,制訂不同的應守規律,如五戒,八戒等八種律儀(攝盡聲聞法的戒律),是戒,也是律儀。所以在這戒福業中,再說德行根本的十善業。

二、十善業

    十善業,分身口意三類。42

1、身善業有三:不殺生,不盜,不邪淫,與五戒的前三相同。

2、語善業有四: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1)不妄語:與五戒同。

(2)不兩舌:不存破壞他人和好的動機,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3)不惡口:不說粗惡語,冷嘲熱諷,尖酸刻薄的批評,惡意攻訐43等。

(4)不綺語:不說無意義語,浪費時光,有害身心。

十善業的重視語業,正說明了這是人類和樂共處的根本德行。

語言的傳達,雖說『人口快如風』,到底還不易傳播。自從有了文字,就能傳遠傳久;加上近代發明的電話,電視等,這一世界的人類意識,更是息息相通。然而息息相通的,充滿了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黃色黑色等),我們現在正進入這樣的世界。宣傳建設人類的永久和平,而違反人類的正常德行,真是緣木而求魚了!

3、意善業有三:離貪慾,離瞋恚,離邪見。

(1)離貪慾:對於他人的財物等不起貪戀心,安分知足,離貪慾心。

(2)離瞋恚:對他不起瞋恚忿恨心,不作損害他人的設想。

(3)離邪見:就是正見,正見有善惡,業報,前生後世,凡夫聖人等。

意業雖是內心的,但發展出來,就會成為身語的行為。

十善業的反面,是十惡業。離十惡,行十善,實為任何人所應行的德行。

三、善業的根本,佛說十善業

1、在大乘法中,這是菩薩戒;也是聲聞,緣覺,天,人── 一切善行的根本,所以說:人天善所依止,三乘聖法由之而成立。

2、在佛法中,十善業是徹始徹終的德行。

如《海龍王經》說:『諸善法者,是諸人天眾生圓滿根本依處,聲聞、獨覺菩提根本依處,無上正等菩提根本依處。何等名為根本依處?謂十善業』44。

又說:『十善業道,是生人天,得學、無學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處』45。

      丁三、定福業

戊一、動機(p.117)

欲樂不可著,散亂多眾苦。

戊二、前提

依慈住凈戒,修定最為樂。

有人以為:布施是積極的利他的善行;持戒僅是克己的消極的德行;修定,這有什麼福善可說呢?不知道佛法以『自凈其意』46為關捩,而在世間法中,唯有修定才能達成這一目的。

一、為什麼要修定?

理由非常多,但主要是,認為這個罪惡的現實人間,有兩大癥結,非修定不能對治。

1、欲樂

人類對於物質的欲樂,適合自己情意的色聲香味觸,及男女的欲樂,都是貪戀不舍的。現在的欲樂,耽著不舍。過去的欲樂,念念不忘。未來的欲樂,盲目的追求著。這些欲樂,沒有的苦求不已;得到了,又怕失去;失去了,憂苦得了不得!試想:人間的一切問題──社會,經濟,政治等一切,那一樣不是為了大家的貪求欲樂而存在。欲樂是不可著的,如刀頭的蜜,似乎有味,而不知接著是割舌的苦惱。

2、散亂

人心是散亂的,比猴子的躁動還厲害若干倍。由於內心的散亂,情意容易衝動,認識不能明確(散亂重的,連世間學都不能了解),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一味隨著環境而轉動。散亂為引起顛倒煩惱的有力因素,使人陷溺於多憂多苦的慾海,不能自拔。

修定才能不受欲樂的系縛,不為散亂所嬈亂,心地明凈安定,而有自主的自由。

二、修習禪定必須有兩項準備

修習禪定,不可不先有兩項準備,否則可能會弊多於利。

1、依於慈心

修定,不是為了好奇,不是企圖滿足無限的欲樂,延壽長生,或者為了引發神通來報仇;要存著慈念,就是利樂眾生的意念來修定。有慈心,心地就柔和,容易修習成就。成就了,也不會利用定力通力來嬈亂眾生,如聚眾作亂等。

2、住於凈戒

必須受持凈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如行業不端,修定就會招魔著邪。成就定力,也是邪定,結果是成為魔王眷屬,自害害人。

三、確信修定最為安樂

    在未修前,應確信:在世間法中,修定是最為安樂的。世間樂,莫過於五欲之樂,男女淫樂是最勝了,但比起定樂來,簡直不可比擬。定中的喜樂,徹骨徹髓,『周遍浹洽47』,如大雨滂沱,從溝渠到池沼,到處大水遍滿一樣。如能確切信解,修定能引發世間無比的喜樂,那在修習時,就能不繫戀外物的欲樂,持之以恆,不斷不懈的修去。

戊三、方法(p.119)

調攝於三事,

戊四、境界

心一境名定。

戊五、階段

漸離於分別,苦樂次第盡。

一、調攝之定義

說到修習禪定的方法,不外乎調攝身心。

1、調

是調伏,調柔,人心如澮悷的劣馬,不堪駕御;又如惡性牛,到處踐踏禾稼,必須加一番調練降伏功夫,使心能伏貼溫柔,隨自己的意欲而轉,所以古來有『調馬』,『牧牛』的比喻。

調又是調和,身體,呼吸,心念,都要調和到恰好,勿使動亂,才能漸入安定。

2、攝

是收攝,使心念集中,勿讓他散亂。

二、調攝的對象

調攝的對象,有三事──身,息,心,如《小止觀》等說。48

  1、調身

身體要平穩正直,舒適安和,不得隨便動搖,也不使身體有緊張積壓的感覺。閉目,閉口,舌抵上顎,也不可用力。49

  2、調息

調息──呼吸,要使之漸細漸長,不可有聲,也不可動形,似有似無,但也要漸習而成,不可過急。

  3、調心

調心,使心繫念緣中,不散亂,不惛沉,不掉舉,心意集中(歸一)而能平正,自然安定。

三者有相互關係,以心為主,在身體正常的安靜中,心息相依,而達定境。

三、要修習怎樣才算得定呢?

1、能達到心一境性,就名為定。

2、定在梵語,是三摩地(samAdhi),意思是等持。50

(1)等:是平正,不高揚掉舉,不低沉惛昧。

(2)持:是攝持一心,不使散亂。

3、初習定時,繫念一境,頓時妄想紛飛,不易安住。念如繩索,使心常在一境上轉,久之妄念漸息;再進,僅偶爾泛起妄念;久久,能得平等持心,心住一境,如發起身心輕安,就是得定了。

四、定的種種階段

定有種種階段,由淺入深,即平常所說的四禪八定。現在作一部分的說明。

1、約分別來說──漸離於分別

(1)初禪

眾生心都是有分別的,如常人的心念,不是不斷的改變所緣,就是不斷的更易行解。習定的,使心安住一境,念念相續,『安住明顯』──心是極其安定,也非常明了,才能入定。有些人妄念小息,或者惛昧不覺,便以為心無分別了。不知道深入初禪,還是心有分別(不易緣,不易解51);還有粗分別的尋(考慮),細分別的伺,所以叫有尋有伺三摩地。

    (2)中間禪

初禪到二禪中間,得中間禪,這才不起粗分別,名為無尋有伺三摩地。

    (3)二禪

到二禪,連細分別也沒有了,名無尋無伺三摩地。到此境界,也就不會引發語言了(語言是內心尋伺的聲音化52)。

    (4)三禪

到三禪,直覺得內心平等清凈,所以說:『行舍,念,正知』,但這是外道所共的,切勿以為心無分別而證得心體本凈了。

不過約世間法說,二禪以上,就可說超越尋思的無分別定了。

2、約情緒來說──苦樂次第盡

在這欲界,有從生理而引發的苦受,從心理引起的憂受。

(1)初禪

一到初禪,從欲樂煩動而來的憂苦,不會再起了。那時,由於出離欲樂而生起喜樂(*離生喜樂):喜是內心的喜悅,樂是(身心的)輕安。

    (2)二禪

到了二禪,雖同樣的有喜樂,但那是『定生喜樂』,不像初得離欲而生的那樣衝動。

    (3)三禪

然喜悅到底是躍動的,所以進入三禪,稱為『離喜妙樂』,喜悅也沒有了。此定的樂受,到達了世間樂的頂點。所以形容極樂,每說『如入第三禪樂』。當然,這是不能與解脫煩惱的『離系樂』相比的。

    (4)四禪

到第四禪以上,樂受也平息了,唯是一味的平靜的舍受。這比起有衝動性的喜樂來,實在是更高的福樂!

禪定階位(四禪八定)(參見p.204-205)

                    ┌─未至定───┐

        ┌初  禪──┤              ├─有尋有伺地

        │          └─根本定───┘

        ├───────中間定─────無尋唯伺地

        │          ┌─近分定───┐

        ├第二禪──┤              │

        │          └─根本定      │

四禪──┤          ┌─近分定      │

        ├第三禪──┤              │

        │          └─根本定      │

        │          ┌─近分定      │

        └第四禪──┤              ├─無尋無伺地

                    └─根本定      │

                    ┌─近分定      │

        ┌空無邊處─┤              │

        │          └─根本定      │

        │          ┌─近分定      │

        ├識無邊處─┤              │

        │          └─根本定      │

四無色定┤          ┌─近分定      │

        ├無所有處─┤              │

        │          └─根本定      │

        │            ┌近分定      │

        └非想非非想處┤            │

                      └根本定───┘

四禪之禪支:53

初禪五支

1.尋(覺) 2.伺(觀) 3.喜 4.樂 5.一心

離生喜樂地

二禪四支

1.內凈 2.喜 3.樂 4.一心

定生喜樂地

三禪五支

1.行舍 2.正念 3.正慧(方便)4.身樂 5.一心

離喜妙樂地

四禪四支

1.行舍 2.念清凈 3.不苦不樂 4.一心

舍念清凈地

戊六、類別(p.122)

四禪四空處,慈等四無量,佛說諸定法,次第而修習。

一、四禪及四空處

1、說到定法的淺深階段,先是四根本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禪是梵語(dhyAna),靜慮的意思,比較的「定慧均等」54,所以佛法是特別重視此禪的。

2、四禪以上,有四空處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空處,是世俗的唯心定;定心更深了,慧力卻反而昧劣。

四禪四空處,總稱八定。這是世間共的,外道也能修得。約定力淺深來說,這是定的由淺而深的全貌。

二、四無量心

  1、慈、悲、喜、舍之定義

慈:是願人得樂;

悲:是憐憫眾生的苦痛;

喜:是同情他人的喜樂;

舍:是心住平等,不偏愛親人,也不偏恨怨敵。

修得四禪的,就可以修習四無量定(但喜無量,限於初二禪)。55

2、為什麼叫無量?

修習時,或慈或悲等,先觀親人,後觀怨敵,從一人,少數人,多數人,一國,一天下,一方世界,到十方世界的欲界眾生,充滿慈悲喜舍心,而願眾生得樂離苦等。緣十方無量眾生,能得無量福報,所以名為無量。56

  3、修定福業

佛說的修定福業,多為在家人說,就著重此四無量。如此存心,念念不失,與儒家的仁,耶教的博愛,有相通處。這本是共世間的,人間的至德,往生天國的法門。

佛說的這些諸定法,要依著次第而一步步修習。由初禪而二禪,二禪而三禪,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這是不能躐等的;不過修習純熟了,也可以超次第或逆次第而修。

    丙三、抉擇(p.124)

布施多雜染,禪定向獨善,依人向佛道,戒行為宗要。

一、想依人身而漸向佛道,在三福業中應多修什麼呢?應重於持戒。

1、布施

世人的修集布施福業,多不能如法,多雜有煩惱染污。不論施福怎樣廣大,如不修戒行,那連人身都不可得,只能在旁生,餓鬼,阿修羅中享痴福,前途萬分危險。

  2、禪定

修禪定,當然是殊勝的,但在修行時,厭離五欲,或者隱遁山林,專重自己的定樂,走向獨善的途徑。等到報生二禪以上,都是獨往獨來的。這對於實現和樂人間,而趨向化度眾生的菩薩行,是不大相應的。

3、持戒

希望來生不失人身,並能依人身而漸向佛道,不能不以五戒、十善等戒行為宗要。初學菩薩的,名十善菩薩,也是著重十善行的。

二、三福業的相互關係

1、有戒無施:有戒行,就能生在人間;即使貧窮,也不一定障礙學佛。

2、有戒有施:有戒而能修布施,能得人中廣大福業,那更好了。

3、有戒無定:有戒而沒有定,不失人身。

4、有戒有定:有戒而深修定法,反而會上生長壽天,成為學佛的大障礙。

所以依人身而引入佛道,應以戒行為主,就是重視人間的道德,健全人格。在這戒行的基礎上,應隨分隨力來布施。如想修定法,應修四無量定,因為這與利益眾生的出世大乘法,有著密接相通的地方。

  乙三、修習正念

丙一、六念法門

丁一、應機(p.125)

心性怯畏者,佛說應修念。

丁二、修法

繫念佛法僧,戒施天功德。

丁三、效益

如入光明聚,陰暗一時失。

一、佛說六念法門的因緣

有些人,心性怯弱,多有種種的怖畏。如夜晚獨行,或個人獨住靜室時,怕神怕鬼。又有怕病的,怕死的,怕死後墮落的。內心充滿憂愁變悔,弄得苦惱不堪。像這些心性怯弱怖畏的,佛說應修「六念」法門。

念:是繫念,憶念,使心在所念的境上轉。

念:是習定的方便,所以深的能得一心不亂,淺的也能念念相續。

二、什麼是六念呢?

1、念佛

念佛的相好莊嚴;智德、恩德、斷德等功德。57

2、念法

念佛的正法,是清涼能得解脫的。如能受持奉行,什麼時候都能通達證知。

3、念僧

念聲聞僧的四雙八輩,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功德,是世間福田。又念菩薩僧,大悲大智,自利利他。

這是繫念三寶功德,自己歸向三寶,為三寶所攝受護持;自心安住三寶的清凈威德中,便能離惡覺,離欲染,也就能離去憂悔怖畏了。

經中比喻說:如帝釋與阿修羅作戰,帝釋的部屬,那伽、夜叉等,望見了帝釋幢(等於帝釋的帥旗),就會勇氣百倍。58

眾生如正念三寶功德,深信自己為三寶所攝受護持,心得安定,那還有什麼畏怯呢?

4、念戒

念自己能持不破不缺的清凈戒。

5、念施

自己憶念到,曾在福田中,修習如法清凈的布施。

6、念天

自念曾修施戒功德,所以能得七寶莊嚴,勝妙福樂的欲界天報。

三、由念而引發堅定的信解

繫念三寶功德,從歸信三寶而來。如極樂世界,也還是『念佛、念法、念僧』。如真能圓滿的歸依三寶,也就會正念三寶。無論是繫念三寶功德,憶念施、戒、天功德,都是由念而引發堅定的信解。深信三寶的攝護,深信善因善果的必然,堅定不疑,自然是如入大光明聚,而怯畏憂悔的陰暗,一下子就會立時消失了。

丙二、彌勒法門

丁一、修法(p.127)

正念彌勒尊,求生彼凈土,

丁二、特勝

法門最希有,近易普及故。

丁三、效益

見佛時聞法,何憂於退墮?

一、彌勒凈土

1、或者覺得:釋迦牟尼佛已涅槃,彌勒佛還沒有來,無論是修六念,或禮佛念佛,總要有一特定的佛,為我們的歸依處,才能信向堅定,佛與我們特別有緣,才能護持我們,不會退墮。這雖然是對於三寶功德,因果定律,還缺乏深徹的信解,但也確是眾生的常情。釋迦佛大慈大悲,為此曾經說有正念彌勒尊,求生彼「彌勒凈土」的法門。

2、彌勒菩薩,為釋迦佛法會中,親蒙授記的此土未來佛。現在生於兜率天;兜率天有一特別區,稱為兜率內院。凡是當來下生成佛的,都先生在那裡;從前釋迦佛,也是這樣的。兜率內院,是一清凈莊嚴的凈土,彌勒菩薩經常在那裡,為無量大眾說法。過了一個時期,彌勒菩薩要來這南閻浮提59成佛;那時我們這個世界,早已轉為凈土了。在這彌勒的人間凈土中,三會龍華,化度無量眾生。所以如能發願往生兜率凈土,就能見彌勒菩薩;將來又隨佛下生人間,見佛聞法,這當然會向上勝進,還憂什麼墮落呢?釋迦佛慈悲的開示,出於《彌勒下生成佛》,及《彌勒菩薩上生經》等。60

二、彌勒法門之特勝

1、近

彌勒現生兜率天,將來到我們人間來,同一世界,同一欲界,論地點是很近的。不像十方的其他凈土,總是要過多少佛土。論時間,來生生兜率內院,不太長久,就回到人間來。不像往生其他凈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再來娑婆。

2、容易

兜率凈土與將來的人間凈土,都是欲界散地,所以只要能歸依三寶,清凈持戒,如法布施,再加發願往生,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就能往生兜率凈土。不像往生其他凈土,非要『一心不亂』61不可。一心不亂就是定,這是不太容易的。

3、普及

往生彌勒凈土,不一定要發菩提心,出離心,就是發增上生心的人天善根,也能隨願往生。在兜率凈土及當來的人間凈土,彌勒尊是普應眾機,說人天法,說二乘法,說菩薩法,人人能稱機得益。在見佛聞法的過程中,向上增進,漸化人天根性為出世根性,化二乘根性為大乘根性,同歸佛道。這不像其他凈土,連二乘種姓都不能往生,還能應人天根性嗎?

所以彌勒凈土,才是名符其實的三根普被,廣度五姓的法門。

三、釋疑 62

1、問:有人說:現在往生彌勒凈土,將來彌勒佛涅槃後,如還沒有了脫生死,那我們要怎麼辦呢(又怕不能見佛聞法而退墮了)!

答:釋迦佛慈悲,將我們交與當來下生的彌勒佛。佛佛道同,難道彌勒佛不會開示我們,親近當來佛嗎?

  2、問:有人說:上面說『修天不生天』,怎麼又說求生兜率天呢?

答:不生天,主要是不依深定而生長壽天。欲界天,尤其是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經常見(未來)佛,聞法,修行,當然不妨往生。

3、問:有人說:為什麼不提倡往生彌陀凈土呢?

答:要知道,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是大乘的不共凈土,一般的聲聞佛教,就不信不知。這要到大乘法中去說,現在是說貫徹始終的五乘共法。

  

4、問:有人說:從前修學彌勒法門的師子覺,發願求生兜率內院,結果生在外院,   享受欲樂;往生兜率凈土,怕不大可靠。

答:師子覺生在外院的故事,凡弘傳彌勒法門的,真諦、玄奘三藏,以及無著、世親的傳記中,都沒有此種記載,這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故意傳說而已。

    總之,學佛的不論何種根性,只要能以歸敬三寶,如法布施,清凈持戒功德,發願迴向彌勒凈土,在見佛而時時聞法的修行過程中,保證向上勝進,何必憂慮退墮呢!所以,敬請真誠發願往生,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

-----------------------------------------------------------------------------------------------------------------

(附錄一)

「現世輕受」相關資料:

1、《十住毗婆沙論》卷6(大正26,48c12-49b5):

《如來智印經》中說:「佛告彌勒!諸菩薩深心愛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有罪應在惡道受報,是罪輕微,後世受惡形,或多疾病,無有威德,生下賤家、貧窮家、邪見家、邪業自活家,生違意處、多憂愁處,國土破壞、聚落破壞、居家破壞、所愛破壞,不遇善知識,常不聞法,不得利養。若得麤弊,常不自供。能令下賤之所信敬,於諸大人不得信敬。修集諸福時,多有障礙,不得成就。諸根暗鈍,習禪意亂。不得無漏覺意功德。不知經法,隨宜所趣,乃至惡夢償惡道報。」又佛說:「人有小罪,今世可受報;是罪轉多,便墮地獄。云何是人今世小罪轉多,而墮地獄?有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無有大意,是人小罪,便墮地獄。云何是人有罪,今世應受報,罪不增長,不入地獄?有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有大志意,心無拘閡。如是人有罪,不復增長,今世現受。譬如人以小器盛水,著一升鹽則不可飲。若復有人以一升鹽投於大池,尚不覺鹽味,何況叵飲!何以故?水多鹽少故;罪亦如是。」今世輕受: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又如阿輸伽王以兵伏閻浮提,殺萬八千宮人。先世施佛土故,起八萬塔,常於大阿羅漢所聽受經法,後得須陀洹道,即人身輕償。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

2、《如來智印經》卷1(大正15,472b28-c17),《大乘智印經》卷4(大正15,485a27-b10)。

(1)頻婆娑羅王所證果位,《人仙經》卷1(大正1,214c2-6)、《大智度論》卷3(大正25,78a9-11)、《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卷1(大正23,911a17)謂得須陀洹果,《觀無量壽佛經》卷1(大正12,341c1-4)謂得阿那含果。

(2)《阿闍世王經》(大正15,389a10-406b9)、《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大正15,406b20-428a26)。《大智度論》卷63(大正25,506b7-14)說:「五逆罪人,惡罪常覆心,疑今世、後世業果,何況能信甚深般若!雖復書經卷供養,望免惡罪,去般若大遠。或有遇善知識,先世精進,福德利智,第一信般若波羅蜜,清凈因緣,能得如所說果報。如阿闍世王殺父之罪,蒙佛、文殊師利善知識故,除其重罪,得如所說般若果報,受無上道記。」

3、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毗婆沙論》卷6(大正26,48c-49a)說:「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依《十住毗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大正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毗婆沙論》意義相同。不過,後起的經典極多,取意不同,有些是不能這樣解說的。

4、另參: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99;《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華雨集》(第四冊),p.180。

 

(附錄二)彌勒相關資料

(1)《中阿含經》卷13〈66.王相應品.說本經〉,大正1,508c-511c。

※異譯本:《佛說古來時經》,大正1,829b-831a。

(2)《增壹阿含.第6經》卷11: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至真.等正覺。我以精進力,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後。過去恆沙多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皆由勇猛而得成佛。(大正2,600a20-24)

(3)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佛說彌勒下生經》:

彌勒菩薩已降神生,是時修梵摩即與子立字,名曰彌勒。(大正14,421c9-10)

爾時,人壽極長,無有諸患,皆壽八萬四千歲,女人年五百歲然後出嫡。

爾時,彌勒在家未經幾時,便當出家學道。

爾時,去翅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花,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大正14,421c11-17)

爾時,彌勒漸與說法,微妙之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凈想,出要為妙。

爾時,彌勒見諸人民心開意解,如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與諸人民廣分別義。

爾時,座上八萬四千人,諸塵垢盡,得法眼凈。(大正14,422a12-18)

爾時,彌勒與諸弟子說法:汝等比丘!當思惟無常之想,樂有苦想,計我無我想,實有空想,色變之想,青瘀之想,膖脹之想,食不消想,膿血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此十想者,皆是過去釋迦文佛,與汝等說,令得盡有漏,心得解脫。(大正14,422c13-19)

…爾時彌勒,當說三乘之教,如我今日。

弟子之中,大迦葉者行十二頭陀。過去諸佛所善修梵行,此人當佐彌勒,勸化人民。(大正14,422b8-11)

爾時,世尊告迦葉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餘。然今如來,有四大聲聞,堪任游化,智慧無盡,眾德具足。云何為四?所謂大迦葉比丘、屠缽嘆比丘、賓頭盧比丘、羅雲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大迦葉亦不應般涅槃,要須彌勒出現世間。所以然者,彌勒所化弟子,儘是釋迦文弟子,由我遺化,得盡有漏。(大正14,422b13-21)

…最初之會,九十六億人皆得阿羅漢。…彌勒佛第二會時,有九十四億人。…又彌勒第三之會,九十二億人皆是阿羅漢。(大正14,422b29-c11)

爾時,比丘姓號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諸聲聞皆稱釋迦弟子。(大正14,422c12-13)

彌勒如來千歲之中,眾僧無有瑕穢。爾時,恆以一偈,以為禁戒:

 口意不行惡,身亦無所犯;當除此三行,速脫生死關。

過千歲後,當有犯戒之人,遂復立戒。彌勒如來當壽八萬四千歲,般涅槃後遺法當在八萬四千歲。所以然者,爾時眾生,皆是利根。(大正14,423a26-b5)

(4)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爾時,彌勒佛以大慈心語諸大眾言:汝等今者,不以生天樂故,亦復不為今世樂故,來至我所,但為涅槃常樂因緣。是諸人等,皆於佛法中種諸善根,釋迦牟尼佛出五濁世,種種呵責,為汝說法,無奈汝何教殖來緣今得見我。我今攝受是諸人等。

1、或以讀誦、分別、決定──修多羅、毗尼、阿毗曇,為他演說,讚歎義味,不生嫉妒,教於他人令得受持,修諸功德,來生我所。

2、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來生我所。

3、或以妓樂、幡蓋、華香、燈明,供養於佛,修此功德,來生我所。

4、或以施僧常食,起立僧房,四事供養,持八戒齋,修習慈心,行此功德,來生我所。

5、或為苦惱眾生,深生慈悲,以身代受,令其得樂,修此功德,來生我所。

6、或以持戒、忍辱,修凈慈心,以此功德,來生我所。

7、或造僧祇,四方無礙,齋講設會,供養飯食,修此功德,來生我所。

8、或以持戒、多聞,修行禪定、無漏智慧,以此功德,來生我所。

9、或有起塔供養舍利,念佛法身,以此功德,來生我所。

10、或有厄困、貧窮、孤獨,系屬於他,王法所加,臨當刑戮,作八難業,受大苦惱,拔濟彼等,令得解脫,修此功德,來生我所。

11、或有恩愛別離,朋黨諍訟,極大苦惱,以方便力,令得和合,修此功德,來生我所。(大正14,431c25-432a21)

(5)宋居士沮渠京聲譯《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大正14,418c5-9)

…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振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大正14,419a6-7)

…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大正14,419a18-20)

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大正14,419c5-10)

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凈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大正14,420a13-17)

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大正14,420b2-4)

但得聞是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黑暗處、邊地、邪見、諸惡律儀,恒生正見,眷屬成就,不謗三寶。(大正14,420b4-6)

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四部弟子,天龍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見一蓮花。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花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心。(大正14,420b21-c2)

(6)印順導師《凈土與禪》(p.16~p.20)

1、彌勒菩薩,當來下生成佛,這是佛法中所共認的。彌勒(Maitreya),華言慈。修因時,以慈心利他為出發點,所以以慈為姓。(p.16)

2、一般學佛人,都知道彌勒菩薩住兜率天,有兜率凈土;而不知彌勒的凈土,實在人間。彌勒,在未成佛前,居兜率天內院,這是天國的凈化。《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就是說明這個的。(p.16)

3、求生兜率凈土,目的在親近彌勒,將來好隨同彌勒一同來凈化的人間,以達到善根的成熟與解脫;不是因為兜率天如何快活。彌勒的凈土思想,起初是著重於實現人間凈土,而不是天上的。這如《彌勒下生經》所說。(p.16)

4、彌勒在龍華樹下成佛,三會說法,教化眾生。人間凈土的實現,身心凈化的實現;這真俗、依正的雙重凈化,同時完成。佛弟子都祝願彌勒菩薩,早來人間,就因為這是人間凈土實現的時代。(p.16~p.17)

5、彌勒人間凈土的思想,本於《阿含經》,起初是含得二方面的。但後來的佛弟子,似乎特別重視上生兜率天凈土,而忽略了實現彌勒下生的人間凈土。佛教原始的凈土特質,被忽略了,這才偏重於發展為天國的凈土,他方的凈土。所以《佛法概論》說:凈土在他方、天國,還不如說在此人間的好。(p.17)

6、總之,彌勒凈土的第一義,為祈求彌勒早生人間,即要求人間凈土的早日實現。至於發願上生兜率,也還是為了與彌勒同來人間,重心仍在人間的凈土。(p.17)

7、說彌勒凈土,必須理解這人間凈土的特性。有的把這人間凈土忘卻了,剩下求生兜率凈土的思想;以為求生兜率,比求生西方凈土要來得容易,這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教說。(p.20)

1 (1)印順導師《我之宗教觀》(p.76-p.77):「《中庸》說:「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說:「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佛法說:「思擇」、「抉擇」,都是知(慧)的作用。擇善,就是知善、思擇善。「固執」、「勿失」,就是知止於善,慮而後得的致知。起初,此雖是一善,一端的善,但能固執勿失、止,就能充類至盡而廣大起來。如《中庸》說:「其次致曲」,致曲即致一端的善;能致曲,就能「有誠,……能化」了。」

(2)印順導師《佛法概論》(p.243):「中道的德行,從離惡行善的方面說,這是要擇善而固執的。但從離相證覺說,如取著善行,以為有善行可行,有我能行,即成為如實覺的障礙,大乘稱之為「順道法愛」。釋尊所以常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2 《雜阿含經》卷28(788經)(大正2,204c)。

3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85):「住不律儀的人,舊說有十六種,是以殺(如屠者、獵者),盜,淫為職業的,過著罪惡生活,而與律儀──道德生活無緣的。」

4 《後漢書》「范滂傳」:從前,有位忠君愛國的大臣,被帝王處了死刑。臨死時,他對兒子說:『我要教你作惡,可是惡是做不得的。我要教你行善,我可沒有作惡呀』!他自己行善而沒有好報,於是對善惡就發生了疑惑。所以不但要正見善惡,還要正見善惡的業報。

5 《法句經》卷上(大正4,565a)。又參見《梵網經》卷2(大正24,1003a25-28):「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墮無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

6 參見《大毗婆沙論》卷69(大正27,359b):譬喻者說:「中有可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彼說「所造五無間業,尚可移轉,況中有業?若無間業不可轉者,應無有能出過有頂;有頂善業最為勝故。既許有能過有頂者,故無間業亦可移轉。」

7 (1)《中阿含經》卷3《鹽喻經》(大正1,433a-b):「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飲。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少水咸叵飲耶?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鹽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飲。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複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恆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飲,於意云何,此兩鹽能令恆水咸叵飲耶?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恆水甚多一兩鹽少,是故不能令咸叵飲。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彼於現法設受善惡業報而輕微也。

(2)現世輕受之相關資料,詳參(附錄一)。

8 原文待考。《法句經》卷3(大正4,564c):「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虐。禎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與此文相近。

9 參見《成佛之道》(增注本)p.155:「業滅如種習,百千劫不失。」

10 陰騭:猶陰德;冥冥之中。(《漢語大詞典(十一)》,p.1017)

11 可參見:郭忠生〈六道與五道〉,收在(釋恆清主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p.137-168。(台北 東大發行,民84年4月初版。)

12 參見《大毗婆沙論》卷172(大正27,868a-c)關於「阿素洛Asura(即阿修羅)」。

13 (1)《大毗婆沙論》卷69(大正27,359c-360b):……諸有情臨命終位,有愛非愛生相現前。如《契經》說:「修善行者,臨命終時,見妙堂閣、園林、池沼、伎樂、香花,處處陳列寶飾輿等似欲相迎;作惡行者,臨命終時,見嶮溝壑、猛火煙焰、刀山劍樹、毒刺稠林、狐狼、野干、貓狸、冢墓,穢惡眾具似欲相迎。」

◎ 修善行者,臨命終位,順後次受惡業力故,有地獄趣生相現前,彼既見已便作是念:「我一身中,恆修善行,未嘗作惡,應生天趣,何緣有此生相現前?」遂起念言:「我定應有順後次受惡業今熟,故此地獄生相現前。」即自憶念一身已來所修善業,深生歡喜。由勝善思現在前故,地獄生相即便隱歿,天趣生相欻爾現前,從此命終生於天上。

◎ 作惡行者,臨命終時,順後次受善業力故,欻有天趣生相現前。彼既見已便作是念:「我一身中,常作惡行,未嘗修善,應生地獄,何緣有此生相現前?」遂起邪見撥無善惡及異熟果「若有善惡、異熟果者,我不應然。」由謗因果邪見力故,天趣生相便即隱歿,地獄生相欻爾現前,從此命終生於地獄。……

(2)另請參見:《中阿含》〈因品.99.苦陰經〉(大正1,585b-c)。

14 (1)《雜阿含經》卷33(930經)(大正2,237b21-c8):「爾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迦毗羅衛國,安隱豐樂人民熾盛。我每出入時,眾多羽從,狂象狂人狂乘,常與是俱,我自恐與此諸狂俱生俱死,忘於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終之時當生何處?佛告摩訶男:莫恐,莫怖,命終之後不生惡趣,終亦無惡,譬如大樹順下,順注,順輸,若截根本當墮何處?摩訶男白佛:隨彼順下,順注,順輸。佛告摩訶男:汝亦如是,若命終時不生惡趣,終亦無惡,所以者何?汝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冢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而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時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2)《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3a20-27)。

15 《大智度論》卷24(大正25,238b12-27):「是業能與種種身,如工畫師作種種像。若人以正行業,則與好報;若以邪行業,則與惡報。如人事王,隨事得報。如是等分別諸業相果報。

複次,如《分別業經》中,佛告阿難:行惡人好處生,行善人惡處生。阿難言:是事云何?

佛言:惡人今世罪業未熟,宿世善業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惡而生好處。或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好處。

行善人生惡處者,今世善未熟,過世惡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善而生惡處。或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惡處。

問曰:熟、不熟義可爾,臨死時少許時心,云何能勝終身行力?

答曰:是心雖時頃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雖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時,心決定猛健故,勝百歲行力。」

 ※行惡之人,生好處:(1)今世罪業未熟,宿世善業已熟。

(2)臨死時,善心心所法生。(雖時少頃,而心力猛利,勝百歲行力)

※行善之人,生惡處:(1)今世善業未熟,宿世惡業已熟。

(2)臨死時,噁心心所法生。(雖時少頃,而心力猛利,勝百歲行力)

16 可參考《中阿含經》卷11《頻鞞娑邏王迎佛經》(大正1,498b15-18):「我以清凈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

17 《莊子》「養生主」。

18 《雜阿含經》(294經)(大正2,83c);《相應部》〈第12相應.第19經〉。

19 參見《成佛之道》(p.247)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

20 參見《成佛之道》(p.246)六通: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

21 參見《成佛之道》(p.421):佛之十力功德:以降伏魔外的勝能而安立。

 1、處非處智力,2、業異熟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4、根勝劣智力,

5、種種勝解智力,6、種種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隨念智力,

9、死生智力,10、漏盡智力。

22 參見《成佛之道》(p.422)佛之四無所畏:表示自利他利的絕對自信。

 1、說一切智無所畏,2、說漏盡無所畏,3、說盡苦道無所畏,4、說障道無所畏。

23 參見《成佛之道》(p.422)佛之十八不共法:約不共凡夫、小乘而立。

 1、身無失,2、語無失,3、念無失。

 4、無異想,5、無不定心,6、無不知已舍。

 7、欲無減,8、精進無減,9、念無減,10、慧無減,11、解脫無減,12、解脫知見無減。

 13、智知過去無著無礙,14、智知未來無著無礙,15、智知現在無著無礙。

 16、身業隨智慧行,17、語業隨智慧行,18、意業隨智慧行。

24 經上說:鳥等『心種種故,色種種』。這無非因為常住在這一環境,時時認識這些,因而熏習內心,由心理影響生理的組織,以及外表的顏色。可參見《雜阿含經》卷10(大正2,69c)。

25 《順正理論》卷31(大正29,517b-c):「言癭鬼者,謂此鬼咽,惡業力故,生於大癭,如大癰腫,熱晞酸疼…,臭膿湧出,爭共取食,少得充饑。」〔癭:長在頸上的大瘤〕

26 七不善業道由貪、瞋、痴生,參見:

(1)《十住毗婆沙論》卷13〈分別二地業道品〉(大正26,97b8-c14)。

(2)《俱舍論》卷16〈分別業品第四之四〉(大正29,85b9-c26)。

27 高級的鬼畜,皆通於低級的天。(詳參印順導師《佛在人間》,p.21)

28 鏹:錢貫。(《漢語大詞典(十一)》,p.1397)

29 諸天將命終時有五衰相,詳參《大毗婆沙論》卷70(大正27,365a-b)。

30 《中阿含經》卷3(大正1,440a)。

31 《中阿含經》卷6(大正1,460b)。

32 月稱《入中論》卷1(漢藏教理院刊本,p.12c-p.13a;《佛教大藏經》第48冊,p.6):「頌曰: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其除饑渴疾病寒熱等苦,引生三有安樂之因,倒執為樂,非真實樂,世人於彼增上貪著。然彼所著除苦之樂,若無能對治眾苦顛倒體性之欲塵受用具,亦不得生。其除苦因之欲塵境,未修布施福業者亦不得有。解一切眾生意樂根性之佛薄伽梵,由見此故,於說持戒等之前先說布施。」

33 鰥寡:泛指老弱孤苦的人。(《漢語大詞典(十二)》,p.1253)

34 燹:兵火。(《漢語大詞典(七)》,p.307)

35 《大智度論》卷11(大正25,140c28-141a12):「施有二種:有凈,有不凈。不凈施者:直施無所分別。或有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狂(誑)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如是等種種名為不凈施。凈施者:與上相違名為凈施。複次為道故施,清凈心生無諸結使,不求今世後世報,恭敬憐愍故,是為凈施。凈施是趣涅槃道之資糧,是故言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時施,是人天報樂之因。」

36 《佛說五大施經》(大正16,813b-c):「五戒是為五種大施。......不殺故,能與無量有情施其無畏故。」

37 《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p.236)。

38 參見《雜阿含經》卷37(1044經)(大正2,273b-c):「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如上說)。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上說。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如上說。如是七種,名為聖戒。又復於佛不壞凈成就,於法、僧不壞凈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凈成就。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39 「酒有三十五失」,參見《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8b8-c2)。

40 持戒→心不悔→得喜樂→得一心→得實智→得厭心→得離欲→得解脫→得涅槃。

  參見:(1)《中阿含經》卷10(42)《何義經》(大正1,485b)。

       (2)《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60c);卷22(大正25,221b-c)。

41 (1)《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8c)說到了五戒分受的情形:

五戒有五種受(samAdAna)名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ekadezakArin)優婆塞;二者、少分行(pradezakArin)優婆塞;三者、多分行(yadbhUyaskArin)優婆塞;四者、滿行(paripUrNAkArin)優婆塞;五者、斷淫(samucchinnarAga)優婆塞。一分行者、於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滿行者,盡持五戒;斷淫者,受五戒已,師前更作自誓言:我於自婦不復行淫。是名五戒。

(2)《大毗婆沙論》卷124(大正27,645c-646b)提到了三種說法:

a、健陀羅國諸論師主張:唯受三歸依或律儀缺減,皆可名優婆塞。主張可受五戒的少分。

b、迦濕彌羅國諸論師主張:不許唯受三歸依,亦不許受五戒缺減而名為優婆塞。要成為優婆塞必須受三歸依並且五戒全受。至於「一分等優婆塞」之說,那是指「持」而言,不是說可以「受」少分。

c、尊者僧伽筏蘇主張:不許唯受三歸依便成優婆塞,但許五戒缺減亦成優婆塞。

42 「十善業」,參見:

(1)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大乘戒學〉p.1189-p.1210。

(2)厚觀法師:《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p.37-p.53。

43 攻訐:揭發別人的過失。(《漢語大詞典(五)》,p.392)

44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4引論(p.66-67)。

45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4引論(p.67)。

46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二冊,p.34-p.35:「戒是人間的正行、善行,如在家弟子的五戒:殺(人),盜,邪淫,妄語(作假見證等),也正是善良風俗所不容,國家法律所要制裁的。「佛出人間」,為眾生說法,是依人間的正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引向「內凈其意」的定慧熏修,正行是與解脫道相應的。」

47 浹洽:遍及。(《漢語大詞典(五)》,p.1195)

48 (1)智者大師的《小止觀》,全名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其中修定有二十五前方便之說──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及行五法。而「調身、調息、調心」是「調五事」之後三項,出處為:大正46,465c-466c。

(2)相關「修定之前方便」,可參見:

A、《成佛之道》(p.192-p.199):密護於根門(守護六根)。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知足。心遠離。(詳閱《瑜伽師地論》卷23-24,大正30,406b-417a)

      B、《成佛之道》(p.199-p.202):

離五欲:色、聲、香、味、觸。

棄五蓋:欲貪蓋—————修不凈想

瞋恚蓋—————修慈悲想

惛沈睡眠蓋———修光明想(, 以毗缽舍那為對治)

掉舉惡作蓋———修止息想(以奢摩他為對治)

疑蓋——————修緣起想

(詳閱《大毗婆沙論》卷48,大正27,250b27-c10)

49 七支坐法是:一、結伽趺坐,二、挺腰含胸,三、雙手結印(或平放膝上),四、雙肩放鬆,

五、下巴內收,六、舌頂上顎,七、雙簾下垂(眼睛輕輕閉上)。

50 詳參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79-280。

51 (1)天親菩薩造,窺基註解《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下(大正44,50a8-9):「或曰:散亂、掉舉何別?曰:散亂令心易緣,掉舉令心易解。」

 (2)曇曠撰《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大正85,1084a24-25):「彼令易解,此令易緣者:解謂行解,行解轉易。緣謂所緣,所緣改變。」

52 有尋有伺才能發語言:

(1)《雜阿含經》卷21(568經)(大正2,150a18-b2):「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2)《清凈道論》:「第二禪」:語言止息。「第四禪」:呼吸止息。「滅盡定」:受、想止息。

53 「四禪之禪支」,參見:《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5c1-186b23);《大毗婆沙論》卷80-81(大正27,412a-417c);《俱舍論》卷28(大正29,146c)。

54 (1)禪(靜慮):止觀均等。詳閱《大毗婆沙論》卷80(大正27,412a):「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複次,若能遍觀、遍斷結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遍觀而不能遍斷結,諸無色定二義俱無,故非靜慮。複次,若能靜息一切煩惱,及能思慮一切所緣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思慮一切所緣,不能靜息一切煩惱,諸無色定兩義都無,故非靜慮。複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

(2)前五神通依「四種根本禪」而得,不依「近分定」、不依「四無色定」。詳閱《大毗婆沙論》卷141(大正27,727b22-c3):「五通者,一、神境智通,二、天眼智通,三、天耳智通,四、他心智通,五、宿住隨念智通。此五皆以慧為自性。已說自性,當說所以。問:何故名通。答: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礙故名為通。界者,四唯色界系;他心智通色界系及不系。地者,在四靜慮根本地,非近分、非無色。所以者何。若地有五通所依殊勝三摩地,彼地有五通。近分、無色無五通所依殊勝三摩地,是故於彼無此諸通。有說:若地奢摩他、毗缽舍那平等攝受,彼地有五通。近分、無色隨一闕故無有五通。」(參閱:《俱舍論》卷27,大正29,142c-143a)

(3)印順導師《空之探究》p.13:「佛教所說的種種定法,多數是依觀想成就而得名的。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定法,應該是四種禪,理由是:一、佛是依第四禪而成正覺的,也是從第四禪出而後入涅槃的;在家時出外觀耕,也有在樹下入禪的傳說。二、依經文的解說,在所有各種道品中,正定是四禪;定覺支是四禪;定根是四禪;定力也是四禪。三、四禪是心的安定,與身──生理的呼吸等密切相關。在禪的修習中,以心力達成身心的安定,也以身息來助成內心的安定、寂靜。次第進修,達到最融和最寂靜的境地。禪的修學,以「離五欲及(五蓋等)惡不善法」為前提,與煩惱的解脫(空)相應,不是世俗那樣,以修精鍊氣為目的。從修行的過程來說,初禪語言滅而輕安,二禪尋伺滅而輕安,三禪喜滅而輕安,四禪(樂滅)入出息滅而輕安,達到世間法中,身心輕安,最寂靜的境地。四禪有禪支功德,不是其他定法所能及的。」

55 印順導師《空之探究》,p.24:「四無量遍緣無量有情,所以是「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或依定而起慈等觀想,或依慈等觀想而成定。」

56 參閱《雜阿含》(567經)(大正2,149c)。詳參:《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209c):「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譬如鑽火,先以軟草、干牛屎,火勢轉大,能燒大濕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悲、喜、舍心亦如是。」

57 三德:詳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17-19;《學佛三要》,p.85:「出現於印度的釋迦牟尼,……他有大覺的智德,離煩惱的斷德,慈悲的恩德。」

58 (1)《雜阿含經》卷35(大正2,254c-255a)說:「天帝釋告諸天眾:汝等與阿須倫共斗戰之時,生恐怖者,當念我幢,名摧伏幢。念彼幢時,恐怖得除。……如是諸商人:汝等於曠野中有恐怖者,當念如來事、法事、僧事」。

(2)《相應部》〈帝釋相應〉(《南傳》一二,p.382-386)。

59 印順法師《佛法概論》〈須彌山與四洲〉,p.123-p.124:「須彌山在大海中,為世界的中心。山的四面有四洲,即南閻浮提(或南贍部),東毗提訶,西瞿陀尼,北拘羅洲;四洲在鹹水海中。…單以我們居住的地球說,一般每解說為四洲中的南閻浮提。…」

60 漢譯的彌勒六經:

T452:劉宋.沮渠京聲譯《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大正14(1卷)。

T453: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彌勒下生經》,大正14(1卷)。

T454: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大正14(1卷)。

T455:唐.義凈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大正14(1卷)。

T456: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大成佛經》,大正14(1卷)。

T457:失譯《佛說彌勒來時經》,大正14(1卷)。

61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59:「小本《阿彌陀經》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大正12,347b),到了專念佛的名號了。《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下品下生」,是:「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念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大正12,346a)。不能專心繫念佛的,可以專稱阿彌陀佛名字(也要有十念的專心),這是為平時不知佛法,臨終所開的方便。」

62「一生補處菩薩為何但生兜率天上不生余處?」:《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1c16-29)。

「為何一生補處菩薩不在兜率天成佛而必來人間成正覺?」:《大毗婆沙論》卷178(大正27,893a18-b3)。

推薦閱讀:

27.佛法彙集海第二十七輯_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釋本●宗秘論 - 顯密共修壇 - 大圓滿龍欽...
佛道歌
成佛的不同天界資料集錦
師心歌

TAG: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