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剩女」問題及其社會影響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 兵貴神速, 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於定之中耳。 ——曾國藩

論我國「剩女」問題及其社會影響文/龔超 李春麗

2007年教育部發布了《2006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其中包括了171個漢語新詞,「剩女」一詞赫然在列。沈暉認為,「剩女」是指現代都市女性、並且絕大部分擁有高學歷、高收入、高智商(簡稱「三高」),長相也無可挑剔,因擇偶要求較高導致在婚姻上找不到理想歸宿的大齡女青年。這一指稱表明:「剩女」現象並非婚姻市場供需不平衡,而是自身選擇的結果。「剩女」現象的出現,其本質原因究竟是什麼?「剩女」比例的上升會給社會帶來哪些影響?本文試對此進行分析。

一、「剩女」問題的提出

多數學者認為「剩女」已成為全球性社會問題,但也有人持否定態度。陳友華教授在《剩女:一個建構失實的偽命題》一文中通過對「剩女、過剩女性數量和過剩女性比例」三個關鍵詞的論證,認為「剩女」是一個建構不真實的命題,完全是眼球經濟與消費社會合力作祟的結果。

中國是否存在「剩女」現象,大齡未婚女性的現狀如何?事實上,目前中國確實存在一批高學歷、工作體面且收入相對豐裕、超出「黃金婚齡」的「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有學者對1960年到1990年東亞、東南亞一些國家(包括中國)30-49歲女性未婚比例的變化趨勢做了調查,結果顯示:「過去的二十年中,儘管西方國家的婚姻普遍性也出現了迅速下降的趨勢,但是,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尤其是在這些國家的大城市,婦女不結婚的現象日益增多,甚至比西方國家還要嚴重。」研究認為婚姻所要求的經濟可行性條件上升、對婚姻的期望上升、可選擇的結婚對象短缺、婚姻的決策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等是造成「大齡」未婚比例上升和女性終生單身比例上升的主要因素。學者又對1997年至2005年30-34歲未婚女性進行了綜合調查,結果發現30歲的未婚女性比例從1.2%激增到3.4%,且主要集中在城鎮(佔30-44歲全部未婚女性的72.1%)。2004年天津社科院調查了近50萬名未婚成年人,發現女性佔了六成以上,其中才貌雙全的佔70%。2005年學者調查發現,北京30-50歲的單身女性已達到30萬,上海達到43萬。上海熱線關於「剩女」的調查顯示,認同獨身觀念的女大學生佔82.79%,在20世紀70年代的高學歷女性群體中此比例達到89.94%,而來自全國婦聯的《2009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當前中國城市有41.2%的女性擔心自己找不到配偶。

可見,「剩女」現象已經演變成社會焦點問題。這個群體業已引起我國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首先是吸引了媒體的「眼球」。2006年5月26日,中國經濟網以頭條新聞報道了「剩男剩女時代來臨」。2007年反映「剩男剩女」的情感影視劇、話劇陸續問世,2008年末一批「情剩」題材的賀歲片集中上映,將「剩男剩女」推向高潮。如《桃花運》《愛情呼叫轉移2:愛情左右》《女人不壞》《非誠勿擾》和《游龍戲鳳》等。發展至2012年,家庭情感倫理劇佔據了一半以上的電視電影「熒屏」,如《大女當嫁》《大男當婚》《過把癮》《中國式離婚》《金婚》《幸福來敲門》等。

其次是商業機構的「金視」。「剩女」年齡稍長,閱歷相對豐富,敢於投資,而且經濟獨立、消費壓力相對偏小,她們對時尚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這促使她們更加關注自我,所以這樣的群體自然成為商家的「績優股」。各路商家各顯神威,為「剩女」量身定做了系列廣告,開發了系列產品,還有房產商打出「大齡剩女買房招親」,等等。商家為了獲取更多的顧客,甚至刻意進行概念炒作,給單身都市女性貼上標籤,製造了「剩女恐懼」。

最後是官方機構的關注。2006年8月《剩男剩女》社會科學讀物出版發行,2011年一些新聞媒體、報紙頭條採用「剩男剩女」作為專業辭彙解讀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分析社會現象。

學界、教育界對「剩女」現象的研究逐漸豐富。儘管學者談到首先需要定義「剩女」概念的內核與邊界,這是需要斟酌的迫切課題,不僅關係到理論的適用程度,更關係到操作層面的測量與建模,但是概念的提出無外乎經驗層面和抽象推理,遵循著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思維路徑。「剩女」群體畢竟不是一般的女性,而是女性中的特殊群體。

二、「剩女」現象形成的本質原因

伴隨生產力的進步、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政治逐漸開明,文化進步了,女性自由並解放了。女性的權利在各個領域得到了普遍提升,女性日漸擺脫了男權主導的霸權體系。以前男性建構的社會主張按照同等條件也適用於女性訴求,生產上已經解放了的女性精英(「剩女」)開始建構自己的話語體系。2008年10月28日,全國婦聯副主席黃晴宜指出,女性就業人口佔總人數的45.4%,全國女幹部和女黨員佔39%和20.4%。一般看來,走上工作崗位意味著經濟獨立,擔任幹部和黨員意味著成為骨幹。2005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校女生佔47.08%,2006年復旦大學新招錄女大學生佔52.3%,2007年南開大學新招錄女大學生佔49.2%。這組數據說明越來越多的女性可以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教育對於女性的意義不僅僅是為她們創造了就業的機會,而且培養了她們對社會的認知,使她們不再滿足於傳統婚姻關係和家庭模式,她們越來越渴望改變家庭和夫妻之間的不平等關係,希望和男性一樣參與社會。「剩女」危機就是男女性別主體雙方社會博弈的結果,在雙方價值取向缺乏良性互動機制的前提下,男性主導的傳統婚姻定勢與「剩女」取向的婚姻趨向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所以會造成兩性間的緊張甚至衝突。隨著「剩女」越來越多,這樣的衝突會逐漸升級,強度會越來越大、範圍會越來越廣,其中對女性的傷害會加大,如果這種緊張長期得不到緩解,女性追求自由與解放的理想就會受挫。

現代文明的進步何以帶來兩性婚姻價值觀的衝突?在丹尼爾·貝爾看來,「剩女」困境與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有關聯,物質財富的增長使女性的獨立性增強,但政治承諾的自由平等並沒有「降生」到操作層面,外加傳統婚配觀與西方價值觀對適齡女性的拉扯,三方面綜合作用才產生了「剩女」群體。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其一,「剩女」在經濟領域取得相對獨立地位的同時,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理想建構婚配關係。「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其二,政治保證女性平等走進社會,無法為「剩女」的婚配博弈提供具體援助。恰如恩格斯所述:「婦女的解放,只有在婦女可以大量地、社會規模地參加生產,而家務勞動只佔她們極少的工夫的時候,才有可能。」其三,「剩女」現象是傳統婚配文化與現代文明衝突的產物。一方面,傳統婚配文化主導下「責備受害者現象」促使「剩女」這一群體日趨擴大;另一方面,女性在參與現代工業文明過程中的錯誤歸因會造成「剩女」處境雪上加霜。拉葛雷在研究這一問題時憂心忡忡地指出,許多年輕人把愛放在首位,並不在乎別人如何看待他們,不在乎與所愛的人結婚與否。他們追求的是個人的愉悅,在戀愛關係當中尋找肉體和心理上的滿足。他們希望將自己的性慾獨立出來,從不否認生活中性與慾望的重要性……他們通常會把愛與性混淆。浪漫的感覺可以瞬間閃現,同時也快速消失。承諾和義務幾乎無法在親密的關係中得到檢驗。性自由的觀念促使大量婚前性行為的發生,從而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出現。

三、「剩女」比例上升帶來的後果

(一)適齡青年不婚比例上升影響到社會文化的代際傳遞和延續

我國傳統倫理追求家庭和諧,突出家庭中男性女性責任、義務和忠誠等價值觀念。新時代「剩女」的父母親在傳統中繼承這一倫理觀念,無法接受自己的女兒成為社會的「剩品」,所以不惜一切代價、想盡一切辦法為女兒們相親,而「剩女」們卻並不顧忌這些,她們為了滿足慾望而極力推崇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在這個意義上她們已與傳統的婚姻倫理觀背道而馳,父母的操心和努力很難有好的結果。如果適齡女性不婚比例上升,必將增加父母的心理負擔,這將直接影響到家庭的和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傳統社會文化的代際傳遞和延續。

(二)「剩女」比例上升給生育健康服務系統提出了高要求

權利、自由成為現代社會追求的核心詞,可權利被很多年輕人置換為「慾望」、自由被置換為「選擇」,慾望合理化,個人道德負擔消減使消費主義風靡,並進而控制青年男女思想觀念。現代社會的物質生產以挖掘和滿足個人慾望為目的,創造了豐富的產品,這些產品獲得了體制的「通行證」,在各個領域「大行其道」。於是避孕、節育和感官享受的工具和藥物生產火爆起來,以生殖為目的的性生活讓位給生理滿足,這種慾望被放大並走出婚姻的「高牆」,走向了社會深處。西方國家「大齡」單身女性、未婚同居、永久單身和同性戀早已獲得寬泛的體認,但是在中國,傳統婚姻觀與現代性正在撕扯著新時代青年男女,部分青年受現代性嚴重影響,也給社會帶來了婚前性行為、未婚同居、人工流產、棄嬰、性傳播疾病(STDs)和艾滋病(AIDS)的傳播等問題。所以,社區需要針對成年未婚女性,進行有組織的生育健康服務,如性知識的教育、優生優育健康理念的培養、傳染性性疾病預防的講座等,這無形之中加大了社區的壓力;如果「大齡」未婚女性的比例持續上升,還會導致社會生育率下降。

(三)「剩女」比例上升會加劇貧困地區男性「婚姻擠壓」

瓦萊麗·赫德森和安德烈亞·博爾在《剩男:亞洲男性人口過剩的安全意義》一書中預測:到2020年中國「剩男」有3000萬-4000萬(占年輕成年男性人口的12%-15%),其他學者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預測結果。這意味著有數千萬「剩男」找不到老婆,這種現象會直接影響社會穩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剩男」主要集中在低文化且各方面條件不好的窮鄉僻壤,這一方面是由於貧困地區適婚女性流動到相對富裕地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農村性別比例長期失衡造成的。但是,文化素質相對較高的「剩女」婚姻觀比較講究,要同質匹配、要平等交換資源,還要梯度擇偶。2009年一項調查表明,有四成的女性對婚姻要求較高,不會「下嫁」委屈自己。結果想娶的娶不了,想嫁的嫁不出去,如果「剩女」比例持續升高,將進一步加劇貧困地區性別比例失衡,同時也加劇了「剩女」滯婚現象。

(四)「剩女」自我指涉呈現低齡化傾向,給未婚女性造成壓力

「剩女」是社會中的佼佼者,各方面的能力都較強,她們有較好的教育背景,她們也常會「反躬內省」,相比於其他參照群體,她們常檢視自己的不足並建構自己的婚姻理想。當然,她們的這種審視是希望能夠自我滿足,可這種感受來自於社會評價標準。譬如,她們建構自己的婚姻觀念會按照社會標準來取捨,因此,社會媒體和日用辭彙頻繁使用的「剩女」評價將對未婚女性產生巨大影響。這不僅對未婚年少無男友的女性會有標籤性影響,使「剩女」指涉呈低齡化傾向,而且會對未婚適齡女性產生無形壓力,甚至會引起大齡未婚女性自我認知危機。總的來看,現代文明推動下的婚姻觀呈現算計、理性、平等、契約精神,突出個體消費,並將慾望演變成個體的權利並賦予文化價值。正是這種「消費倫理和奢侈精神」使「適齡」不婚女性成為「剩女」,這一「傑作」與中國傳統婚姻訴求的包容、道義、責任的價值觀相悖,這個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者介紹: 龔超,廣州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社會學博士後;李春麗,廣州市團校《青年探索》編輯部主任,副教授,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來源: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推薦閱讀:

七殺生印對八字命局的影響
十神在年干、月干、日支、時干對日元的影響
命局是固定的產品,流年和大運是外在的影響
風水中「兩門相對為何必有一門退」門對門到底會對家人有什麼影響

TAG:社會 | 剩女 | 影響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