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看起來無所不知《假裝的藝術》
第1節:假裝的藝術
電影:
成功的電影人中,許多都出身卑微。比如,有人做過搬運工,有人賣過肉,有人賣鞋。從紐約大學正兒八經學出一個電影學位來,根本說明不了什麼。所以,專業背景從來都不是成功電影人的必備條件。你會發現,裝作精通電影簡單無比,你只要掌握一些簡單概念和專業用語即可。 事實上,徹底不談電影內容是個不錯的選擇。就說說導演的八卦,或者對這個導演做一些精神分析。 在評價你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導演時,你應該熱情洋溢,講到中間貨色的時候,則表現冷淡。 不要說"費德里科 費里尼"或"大衛 柯南伯格",要尊稱他們的姓"費里尼"、 "柯南伯格"。相反,說到男女演員的時候,可以只用他們名字,甚至是昵稱,比如,布拉德、妮可、梅爾。堅持把話題控制在你知道的事實上面,不要給其他人太多講話機會。只要你提一提大牌導演的無名之作,就能輕鬆佔到這次談話的上風。
背熟奧遜威爾斯的事情就行,因為被問到任何一個你不知道的電影或者導演,你都可以拉他出來救場。 酒: 如果和你同桌喝酒的人裝腔作勢地點了麥味重、濃稠的拉弗格或格蘭菲迪,還順便炫耀了一下他的威士忌知識,那麼,你要做的就是不動聲色地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輕輕地說一句:"拉加維林,一塊冰。"這就足以鎮住他們,讓他們搞搞清楚,在這裡,到底是誰給誰上課! 傑克丹尼的名氣都是廣告吹出來的,你用不給他留什麼面子。你只用說"傑克丹尼不是真正的波本酒",原因呢,你也不用很清楚,你又不是釀酒的。實在要喝傑克丹尼的話,當然只喝純的了。你要是真想給耍帥的人一個下馬威的話,只需在喝過傑克丹尼之後,接著點啤酒就足夠了。 如果你已經看到有人在喝父神的話,拋出這句話就足以占他上風:"實在沒有拉皮斯的情況下,父神也算勉強了。"如果你點酒的時候再來上一句:"不加冰,不加水果,別來任何虛招子,也不要冰過的。"就足以引起最有經驗、見怪不怪的調酒師的注意。 求保險的話,你可以說你的紅酒嘗起來有些草莓、紅莓、櫻桃,甚至是紫羅蘭的味道。有時候,酒里有種沒熟的澀味,這一半是由於酒質不純導致的。這時,你可以說他有植物清香、青澀、多梗,或者莖味重。 勃艮第酒的年頭越長,可用的形容詞也就越多。它的味道可能會讓你想起栗子、橘子,甚至是煙草。再進一步,你可能會"嘗到"甘草、蘑菇、苔蘚、數值、濕泥土、咖啡、太妃糖,或者可樂。 戲劇: 你可不像那些品位低俗的人,省出交按揭的錢去看什麼《媽媽咪呀》!你不僅層次更高,還帶點老派的浪漫精神。親自去劇場,這說明你是嚴肅文化圈子裡的一員,這讓人不禁追憶起文化的黃金年代:那時候,人們圍坐一團,談論著貝克特或富加德的作品。哪會像現在,只關心這個禮拜的《絕望主婦》演了點啥。第2節:旅行(1)
旅行:
裝出來的環球旅行目的地分為兩類,要麼是大名鼎鼎的地方(當然不是誰都能去的那種),要麼是極端冷僻、誰也沒有聽過的地方。 在游輪還流行的的時代,行李簽往往是身份的標誌。 即使你根本沒去過什麼地方,只要掌握足夠多的辭彙,那麼,聊起這個話題時,你都不會輸給別人。 建築: 建築師就好比獨角獸,是一種被人誤解的生物。他們永遠受著焦慮的折磨,擔心別人不重視自己,擔心自己就像一根被堵住的血管一樣,被人忽略。 其實,他們的思維比法學院的學生活躍,數學遠比MBA學生更加牛,畫畫水平比誰都高,但對他們而言,能在50歲的時候開始賺錢就算不錯了。在那之前,他們得節衣縮食,因為這樣,他們才買得起日本產的衣服、德國產的眼鏡框,以便讓自己更像圈內人。 網球: 目前的網壇叫聲皇后是瑪莉亞 莎拉波娃,著名體育專欄作家巴德克林斯戲稱她"哇啦波娃"。在2007年的溫網比賽上,她的叫聲高達103.7分貝。你可以告訴別人,你每次看重要比賽的時候,都得帶上一對耳塞。懂行的人自然會對你報以"深有同感"的眼神。
如果你想徹底避免爭議,就投票給納芙拉蒂諾娃。她一直打到49歲才退役,他一輩子獲勝的次數比小甜甜布蘭妮崩潰的次數還要多。 精神分析: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時代都要求我們表現出懂點心理治療的樣子。因為,雖然人們所受的教育越來越高,而失業率也越來越高。如果沒有專業人士來幫你解決心理問題……那會是多麼沒有身份的事情啊! 任何與精神治療有關的東西,都是 $ 的另一種寫法。有自己的治療師說明你是一個很有錢的人,這個效果和擁有一隻巨大的LV、去聖巴特島度假是一樣的。 把妹: 女人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方面,她們想要個謙虛、值得信任、溫柔、有禮貌的男人,他能帶給她們安全感,同時還要瘋狂的愛著她們;另一方面,她們又想要一個狂野、衝動、危險,甚至有點野蠻的浪漫主義者,一個"啥都不在乎"的人。並且,她們希望所有這些特質全都融合在一個男人身上。根本沒有這種人!如果有的話,他只可能是精神病。 釣男: 讓你裝傻?還不如讓你一瓶烈酒下肚,醉他個不省人事。可是,你真的必須這麼做,你可以聰明,可以有趣,可以很有魅力。但是,要是你想要調到男人的話,永遠、永遠、永遠不要顯得比他們更加聰明、更有趣,或者更有魅力。第3節:旅行(2)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頭,誰有工夫去鑽研嘻哈文化、研究電腦科技領域裡的最新突破、關注獨立電影界的新銳?誰也不會!
時代在變,但想要風風光光成為焦點人物的條件卻不會改變--你必須了解所有潮流的最新趨勢,包括文化、生活方式、美食美酒等一切能夠展示你獨特品味和淵博知識的領域。同時,你還需要不同於常人的口才(至少是看起來如此)和一種能凸顯你的自信的獨特腔調。 當然,這樣的假裝技術也需要研習,而這本書要做的就是正是要為你提供假裝的全套協助。從吃穿住行到情場問題,從音樂、話劇到精神分析……無所不包。在這個假裝高於一切的時代,還有什麼比這本書更實用、更有趣、更值得學習的呢? 請選好你的"專業"方向,開始假裝! 話題一 電影 我在寫一部劇本,你呢? 如今,從阿斯托利亞到安克雷奇,每個服務生都在"把一部繪本小說改寫成一部劇本"。它很可能是關於洛杉磯的兩個婦科醫生的一部兄弟片,劇情么,大概是《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和《孽扣》(Dead Ringers)的結合吧。 不管怎麼說,自從有電影行業以來,專業背景從來都不是成功電影人的必備條件。人們給每個電影先驅都寫了長篇大論的傳記,即使--或恰恰是因為--他們出身極其卑微,比如,有人曾經做過搬運工、有人賣過肉、有人賣過鞋。從紐約大學正兒八經學出一個電影學位來,根本說明不了什麼。你會發現,裝作精通電影簡單無比,你只要掌握一些簡單概念和專業用語即可。以下是一些你將會用到的知識。 電影成敗在於導演在以前,人們說起導演,想到的都是那群帶著貝雷帽、在片場跑來跑去的人,他們是通過擴音器喊"停",根本引不起其他人的興趣。不過現在,任何稍有成就的導演都駕著寶馬香車,出入跟班一大群,甚至還有對他們窮追不捨的狗仔隊埋伏在他們周圍。在今天的電影界,導演就是電影!導演是一部電影里唯一的藝術家,電影就像是他的個人作品一樣。
你可以這樣形容一個導演:他好像是拿著他的攝影機寫出了整部電影,就跟小說家用筆、畫家用畫筆一個樣。這種說法是20世紀50年代的幾個禿頂的法國評論家說的。其中包括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和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他倆後來也成了導演,而且幹得也還不賴。 有些大學裡專門開課,把從《亂世佳人》到《兔八哥》卡通片里的每個細節都掰開了、揉爛了、分析了個透,目的就是尋找"隱含價值"。這麼做全因為這些導演是有"獨特視角"的人--他們"有自己的觀點"。 有意思的是,傳奇電影製作人山姆·古德溫(Sam Goldwyn)曾經怒吼道:"你想傳達信息?去西聯快遞去,別找我!"所以,如果聽到我們大談"觀點"和"隱含價值",他老人家在墳墓里肯定挺不是滋味。第4節:旅行(3)
在談論電影的時候,不要講裡頭的明星或是劇情內容。不要說"迪卡普里奧演的那部警匪片"--那是斯科塞斯(Scorcese)的電影《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而且這部電影是關於"暴力、忠誠和美國夢"的。《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不是瑪麗蓮·夢露演的喜劇,而是"導演比利·懷爾德(Billy Wilder)事業的巔峰之作"。《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可不是什麼"講哈比人故事的超刺激的片子",而是"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通過奇幻的場景、情節來表達自己的善惡觀的傑作"。
事實上,徹底不談電影內容是個很帥的選擇。就說說導演的八卦,或者對這個導演進行一些精神分析。 你不需要看伍迪·艾倫最新的片子就可以直接否定它們:"艾倫實在是個神經質兼自戀狂。自打《安妮·霍爾》(Annie Hall)之後,他就只是在不斷地重複自己。和戴安·基頓掰了以後,他都沒拍過真正有意思的電影。"或者說:"他還是想塑造一個在女人身上失敗的男人形象。電影里的男主角一個比一個年輕,不過,他們在本質上都是導演自己的縮影罷了。" 在評價你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導演時,應該熱情洋溢,講到中間貨色的時候,則表現冷淡。你很喜歡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誰?沒聽說過吧,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你討厭邁克爾·貝(Michael Bay);你覺得傑瑞·布魯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就配拍拍電視劇;你理解羅伯特·阿爾特曼(Robert Altman),但他卻總讓你不大滿足,不過,現在他死了,你還是挺懷念他的。同樣的觀點也適用於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不過,形容他你要用"有遠見的悲觀主義者"這樣的字眼。 人名發音要注意,選擇恰當的稱呼也很重要。不要說"費德里科·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或"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要尊稱他們的姓"費里尼"、"柯南伯格"。相反,說到男女演員的時候,可以只用他們的名字,甚至是昵稱,比如布拉德、妮可、梅爾。因為,他們好比是低一等的生物一樣--希區柯克叫他們 "牲口"。 下一招--電影專業辭彙再說一遍,只有門外漢才談論電影的具體情節。你關心的是鏡頭運動、剪輯、劇本、燈光、製作,還有配樂,等等。
談論流行電影的時候,最好選取一個極其冷僻的角度。比如,你要是和別人講到《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就說故事設定富有想像力,不過,劇本較弱。但整體來說,出色的剪輯和炫目的大手筆製作使得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第5節:旅行(4)
你可以泛泛地談一談"攝影",然後特彆強調一下電影的燈光和色彩,這些都是比較適合隨意展開談話的話題。除了專家們,誰會真正在意電影燈光?除非真的是拍攝光線太差,甚至曝光不足,而導致你根本看不清銀幕上到底在幹啥?說你喜歡《教父》(The Godfather)裡面的"暗色調"會很帥。談論《巴黎最後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裡面"深邃而憂鬱的暗景",可以暗示對方,你不只是關注瑪利亞·施奈德(Maria Schneider)的胸部和白蘭度(Brando)的屁股,這簡直會讓你帥上加帥。即使你確實只關注此二者的身體局部的話,也要裝作沒有。
專門談論電影原聲音樂也很聰明,而且,如果你要是能想出一些關於混音方面的東西來說,就更好了,比如,"《星球大戰》第二版里的混音效果比第一版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聊聊對"電影看片會"的看法,是假裝懂電影的最高境界了。如果你不想被釘死在一部本來該看卻沒看的電影搞得很尷尬的話,這個說法可以迅速救場:"《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唉,試映的時候,我覺得很糟,根本沒看完我就走人了。" 下面,你需要從以下兩個角色中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的。 嚴肅影評人 這一領域可熱門了,這裡是精英交鋒的聖地。在此集會的全都是觀點最新最極端的電影狂熱分子--他們認為電影就是唯一的藝術形式。 你讀法語原版的《電影筆記》(Cahier du Cinema)、《視與聽》( Sight & Sound),還有《藝術論壇》(Artforum)。 你概念中的"有趣"就是看D.W.格里菲斯(D.W. Griffith)的無聲電影,然後分析它們的"潛台詞",當然了,那裡面的"種族主義可把你嚇壞了"。整個一小時的放映內容全是一面空牆的特寫,觀看這樣一部電影對你來說簡直是宗教體驗。你用"符號學"、"結構主義"、"煙火"這類的詞,比如,"亞當·桑德勒(Adam Sandler)電影里的移動鏡頭和煙火場面傳達了一種悲劇氣息"。
一段時間以前,嚴肅電影指的是外國電影,加字幕,但絕對不配音--配音是"曲解導演的原意"的做法。但是現在,嚴肅電影裡面也可以算上斯科塞斯、奧特曼、庫布里克等美國導演了。第6節:旅行(5)
關於嚴肅電影的一些歷史
讓-呂克·戈達爾的政治觀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他電影事業的發展。他的早期作品《筋疲力盡》(Breathless)非常不錯,而且還有穿著短小可愛T-shirt的珍·茜寶(Jean Seberg),不過到了《周末》(Week-End)的時候,他就已經變得太無聊了,好為人師到了讓人討厭的地步。關於這部片子你所需要知道一點:它是關於一場超級大堵車的。 費里尼在當導演之前拍過卡通片--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多,所以會給你加很多分。他是個很受歡迎的導演,但是他傾向於走極端--看看《愛情神話》(Fellini Stayricon)就明白了。這是一部關於古羅馬的史詩,但是情節實在讓人作嘔。《8部半》耗資巨大,但劇情讓人幾乎無法理解,電影的主角是一個自我懷疑的電影導演,不用猜也知道這人的原型是誰。 黑澤明(Kurosawa)是一位了不起的日本導演。他的電影節奏很慢,但畫面極其精美,而且"氣度雄渾宛如莎士比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七俠蕩寇志》(The Magnificent Seven)是根據他的電影《七武士》(The Seven Samurai)翻拍的,搶在其他影迷之前說出來吧。 所有人都喜歡弗朗索瓦·特呂弗的作品,尤其是《祖與占》(Jules et Jim),這是一部關於處在三角關係中的兩個好朋友的故事。你也覺得他是個很不錯的導演,不過,你自己最喜歡的其實是《密西西比美人魚》(Mississippi Mermaid), 主角分別由凱瑟琳·德納芙(Catherine Deneuve)和讓-保羅·貝爾蒙多(Jean-Paul Belmondo)出演"。評論家們都不喜歡這部片子,所以它無聲無息地就消失了,你大概是唯一一個聲稱看過這部片子的人。 西班牙導演路易斯·布努埃爾(Luis Bunuel)1928年拍出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是超現實主義電影的開山鼻祖。《一條安達魯狗》(Un Chien Andalou)裡面的"剃刀和眼睛"一幕極具"開創性"(而且要多恐怖就有多恐怖)。他的超現實主義野心在後期作品裡體現得越來越明顯,直到最後,在《白日美人》(Belle du Jour)一片里,他把美艷優雅的凱瑟琳·德納芙變成了下流的怪物。 說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偉大,實在不為過。由他執導,金·諾瓦克(Kim Novak)和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出演的《眩暈》(Vertigo)一片喻意深刻,遠遠沒有受到它應得的重視。看看這部電影,然後和別人討論討論,希區柯克是如何在這部電影里表現那種強迫症般的窺視癖的。想要附加分的話,可以給別人講講他早期的電影《奇魂索》(Rope)。如果你真的看過的話,可是再好不過了。斯蒂芬·弗雷斯(Stephen Frears)和尼爾·喬丹(Neil Jordan),沒幾個人能分清到底他倆誰是誰。《年少輕狂》(My Beauriful Laundrette)是弗雷斯的作品,《哭泣遊戲》(The Crying Game)是喬丹的作品。還是又搞混了?沒關係你只要說他們的英國片好,美國片差勁就行了。
如果想要掀起有爭議的話題,就說說時下流行的血腥暴力片吧。《人皮客棧》(Hostel)和《電鋸驚魂》(Saw)裡面都充斥著設計新奇的血腥場面。它們可能挺聰明,但它們只不過是在刺激我們最低下的本能而已。相反,韓國導演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我要復仇》(Sympathy for Mr. Vengeance)、《老男孩》(Old boy)和《親切的金子》(Lady Vengeance),"以一種存在主義哲學的視角,對殘酷和正義等課題進行了探討"--《老男孩》里主人公生吃章魚的一幕除外。第7節:旅行(6)
如果你被迫需要討論美國電影的話,以下知識應該能保證你走遍天下了:
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二十六歲的時候就自編自導自了《公民凱恩》(Citizen Kane)一片。這絕對是他的代表作。但他的下一部電影《偉大的安伯遜家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雖然看起來很美,卻非常無聊。《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是他最後一部好片。在這部片里,查爾登·海斯頓(Charlton Heston)竟然演了一個墨西哥人。奧森·威爾斯來自威斯康辛州,他和利塔·海華絲(Rita Hayworth)結了婚,晚年竟然淪落到給葡萄酒拍蹩腳廣告的地步。他在美國電影史上的地位就像馬龍·白蘭度在演藝界的地位一樣,而且他們夫妻二人最後都胖得實在不像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電影還不錯,尤其是以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加里·格蘭特(Cary Grant)、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羅伯特·米徹姆(Robert Mitchum)或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這些演員演的電影為代表。如果他們還恰巧出現在同一部片子里,就更加證明了那部電影的高水準。他們是讓我們見識到過去的電影和現在不同的最好證明。 你喜歡"黑色電影"(Film Noir),除此之外的片子不過是娛樂而已。倒不是說娛樂片就有什麼不好,"只是我們究竟能從中獲得什麼呢?" 堅持把話題控制在你知道的事實上面,不要給其他人太多講話機會。只要你提一提大牌導演的無名之作,就能輕易佔到這次談話的上風。這個門類里的雞毛蒜皮可多了,所以,善加利用吧!如果被問到一個你不知道的電影或者導演的話,把話題轉到奧森·威爾斯就行,每個人對他都有一大堆理論。 在嚴肅影評家們相互討論的大半時間裡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更別提其他人了。你說的話他們越難懂,你就顯得越深奧。裝模作樣在這裡才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呢!而且你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真的有電影名字叫《浮到黃油表面的電影》(The Film That Rises to the Surface of Clarified Butter),所以你就隨便編吧!如果人家一定要問出究竟的話,你就說:"我覺得現代真正的好電影來自伊朗和中國。"這句話出口,沒人找得出反駁的話來。 通俗評論家 在這一領域雲集的是新潮、時髦、好熱鬧的影院常客們。"我剛看了《少年恐怖7》(Teen Terror VII)。 有一幕,一隻腳掉到一個攪拌機里,噁心死了!《德州電鋸殺人狂》夠恐怖了吧?但是相比之下,它就跟"小鹿斑比"一樣無辜!"在這個領域裡,你"裝"的基本思路是"壞的就是好的",也可以解釋為"糟糕的就是了不起的"。你尊敬且喜歡最垃圾的東西,因為"裡面沒有藝術的裝腔作勢,而且一點也不故作沉重"。
第8節:旅行(7)
隨便挑一個影視圈的小角落挖掘一下,著重強調裡面的暴力和驚悚。所有邊緣的東西都可以,從最近很快就會被翻拍成英文版的日本恐怖片,到最近的由威爾·法瑞爾(Will Ferrell)或艾斯·庫伯(Ice Cube)主演的喜劇都可以,當然了,不排除對於有些人來說,這種電影也是恐怖片。
就說你覺得珍妮佛·提莉(Jennifer Tilly)是好萊塢了最了不起的女演員。吹噓說你把《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看了八遍。你也可以說說《粉色火烈鳥》Pink Flamingos)的導演約翰·沃特斯(John Waters), 雖然他看上去瘋癲,其實高深莫測。 如果小成本恐怖片對你胃口的話,你可以挑戰所有"嚴肅"的東西,也就是連姆·尼森(Liam Neeson)、朱利安·摩爾(Julianne Moore)這類演員演的片子。 你坦坦蕩蕩地喜歡《泰坦尼克號》(Titanic)這樣的俗片,把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奉為神明--無論是嚴肅還是非嚴肅電影迷都會喜歡塔倫提諾。羅布·贊比(Rob Zombie)的電影看起來噁心,但"真正讓我感到不安的,其實是他的世界觀"。 無論你是在裝哪一類電影迷,都可以使用下列關鍵詞。這些詞足夠中庸,不會有什麼漏洞,又顯得挺深奧,絕對可以證明你"知道點什麼"。 評價過高,評價過低。比如人們對布萊恩·德·帕爾瑪(Brian De Palma)評價過高,你要說他不過是模仿希區柯克而已;人們對布萊恩·德·帕爾瑪評價過低,你要說他其實超越了希區柯克。 經典。《夏夫特出擊》(Shaft抯 Big Score) "在同類中堪稱經典"。 正面形容詞。有力,主要和重要。 負面形容詞。薄弱,次要和無關緊要。 最最牛B的詞莫過於"電影化"。說一部電影"電影化",就好比說天是藍的一樣。不過,聽起來多有味兒! 話題二 書籍 如何偽裝成愛書人 有時候,"裝"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你在瑜伽課里裝模作樣,結果一個下腰--發現壞了事,你可能後半輩子都要像個翻過來的螃蟹一樣過活了。怎麼辦?你裝作會打牌,導致本來輕鬆的牌局越來越嚴肅,不知不覺,你可能就欠了一個根本不認識的人兩萬美元!你裝作會開飛機,結果被迫帶到幾萬英尺的高空,面對電閃雷鳴,無處可逃,你豈不傻了眼?但裝個文化人可是萬無一失的。至少,你不會給自己招來什麼身體傷害,所以,儘管大膽發揮吧! 首先,你得有足夠的資料來源,幫助自己入門。只看亞馬遜網站上的書評是不夠的,你可以訂閱《出版家周刊》(Publishers Weekly)和www. pw. com這樣的網站的新聞。真正的牛人會"未卜先知",在所有人還沒來得及預訂的時候,他早就知道下一本即將大賣的書是什麼了。第9節:旅行(8)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的書評
版仍然是圈內最權威的,不過,他們的觀點比較保守、老套。所以,如果你在"裝"的過程中說到這個,一定要攻擊他們的書評差勁,說你覺得他們肯定是一幫共和黨人。 《泰晤士報》(The Times)的書評出版時間是最早的,所以,記得表示你"當然已經讀過了"。不過,要略帶不滿地搖搖頭,說:"我從來都沒有完全同意過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的觀點。她憑什麼對那些了不起的作家那麼苛刻呀?她自己又寫過點什麼?" 《衛報》(The Guardian)的書評也是不錯的,而且他們的觀點總是偏左--就跟一些美國報紙質量下降以前一樣,還算有鋒芒--如果你想趕在所有人之前了解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的新書或者布克獎(Booker Prize)提名作品的話,這是個很不錯的消息來源。 最後,記得看看bookslut.com, 上頭有最新的美國大牌作家的消息--無論你要哪方面信息,這個網站都能滿足你的。 現在,"裝"時間到了!我們來學習,如何表現能讓人以為,你對那些你碰都沒碰過的書了如指掌。讓其他人去分辨真假吧!你需要對以下三者之一保持巨大熱情: ● McSweeney 圈子。 ● 《紐約客》(The New Yorker)作家。 ● 所有人都沒聽說過的某個第三世界的作家。 關於會用到的具體書名,你得知道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的作品,他可謂是有史以來最沒名氣的"有名"作家了。你還要知道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最新書的名字。這兩位作家的作品都被廣泛且"嚴肅地"分析評論過,所以任何一個聲稱對時下文學感興趣的人肯定都聽說過他們。 如果你的同伴表示她喜歡羅斯的作品,你就說:"他的新書真的是非常緊張激烈……我覺得,他對死亡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了。" 如果周圍的人稱讚或詆毀歐普拉(Oprah)最近推薦的什麼書,你也可以用以上這兩句話作為回應。如果人家繼續追問的話,你就說:"哎呀,那本《一百萬個碎片》(A Million Little Pieces)一出來我就知道,那純粹是作者的胡編亂造。圖書博客上的人都看不起他。等一下!你不喜歡那本書,對吧?你看到Gawker上寫的關於他的那篇帖子沒?超級搞笑。"這些話都應該足以確定你在談話中的領先位置,讓你能夠把談話引到安全地帶。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說: "戴維·愛格斯(Dave Eggers)的作家可能有點名 過其實,不過,McSweeney至少是反對大公司獨裁, 支持獨立作家的。這年頭,還有誰有膽量這麼非主流啊?"第10節:旅行(9)
"伊安·麥克尤恩(Ian McEwan)在《紐約客》上新發表的小說真是太帥了。想買那本書的話,必須要在亞馬遜英國網站上提前預訂。西蒙·赫斯(Seymour Hersh)的新書到底什麼時候出版啊?"
"我剛看了一本特別有意思的短篇故事集,不過這本書還沒有從他加祿語(Tagalog)翻譯到英文呢。" 等到你確立了優勢,能夠想說啥就說啥的時候,你的同伴肯定會自慚形穢,無論你說什麼,他(她)都只有同意的份了: "我已經過了讀那種繪本小說的年紀了。" "我現在已經不信什麼新聞記者了,不過《紐約客》的報道一般是不會錯的。" "哦,我想起來了,你不認得加家祿文。可惜了!不過,這本書如果不譯成英文,可就真是罪過了。" 如果上面的話全說完了,或者,你對對方所談的書一無所知,這兩種情況下,你有兩種選擇,要麼乾脆保持沉默、裝深沉,要麼甩出以下台詞: "全都是無關緊要的細節。有些人會喜歡的,我理解。我想它正是迎合了現在毫無耐心的社會風氣。" "我已經受夠陽春白雪了。" "我知道,你可能覺得我太情緒化,但是我們怎麼能不考慮作品中的熱情嗎?" "不管了。話說回來,你看完《哈利·波特》了嗎?" 當然了,如果上面所有這些都不管用的話,你就必須使出絕招!你可以說你根本不讀當代文學作品。"都是些朝生暮死的東西,不看也罷。"而且,有那麼多經典還沒讀過呢,你心裡實在過意不去。 想裝高雅,你需要: ● 一整套普魯斯特(Proust),而且是簡裝的。 ● 兩卷本的OED(牛津英語詞典),都已被翻得破破爛爛。多處書頁脫落下來,前後封皮都殘缺不全。若有人問起此書,你可以說: "我知道在網上也能看,但是拿放大鏡看這部書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 幾本長了霉的塞繆·貝克特(Samuel Beckett)、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克里斯托弗·伊瑟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弗拉迪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和簡·奧斯汀(Jane Austen)作品。" ● 一件Brooklyn Industires牌的拉鏈連帽衫--為穿這麼一件平庸的東西表示歉意,但它是多麼暖和呀! ● 二十四寸高的一疊泛黃了的舊《哈潑》雜誌。 ● 半打帶咖啡漬的馬克杯。 ● 冷藏在冰箱里的一包香煙,登喜路(Dunhills)或美國精神(American Spirit)都可以。 ● 一台又老又破的蘋果電腦--上面最好還貼著貼紙。這台電腦對你真是鞠躬盡瘁了。不過,反正你也買不起新的。第11節:旅行(10)
● Powell"s、 Bluestockings或Booktrader,印有這些獨立、二手書店牌子的書籤。
● 好幾疊黑膠唱片,還有一台能用的唱機。 扔掉以下東西: ● 機場里買來的消遣讀物。 ● 《購物狂》(Shopaholic)系列的書。 ● 《愛因斯坦入門》(Einstein for Dummies)。 ● Hello、In Touch、Star和Us Weekly這種八卦雜誌。 ● 《迷失》(Lost)第一二三季的DVD。 ● X- box遊戲機。 ● 帶框的招貼畫。 ● 標有Nick和GAP logo的東西。 所有的鞋子都應該是邋裡邋遢的,鞋底還磨得歪歪斜斜的;一副粗框眼鏡也是造型必備;還要有個既有點書獃子氣又好看的髮型--女孩子扎馬尾辮,男人理個毛糙的亂髮;塞得鼓鼓的手提袋少不了;還得隨身攜帶諸種書寫工具--鋼筆是最好的;你也收集老舊的打字機,有的時候還真用它們寫寫信什麼的。 你吃的食物特別地"田園/粗糙/有機":全麥餅乾或帶穀物粒的硬麵包、中東的夾饃、菜市場上買的水果--你只吃當季的水果和帶苦味、難消化的綠葉蔬菜,等等。如果別人約你在飯店會面的話,就說你最近在開源節流、崇尚低碳生活,不過,你很樂意自己做飯--再問問你的客人,可不可以帶瓶酒來? 身患疾病的話,應該僅限於視力差、血管不好和過敏之類的文人病。不要有什麼體育活動可能導致的病症,不過,瑜伽和美式足球可以除外。 你的毛衣可以被蟲蛀過,不過,應該是開司米或者美利奴羊毛材質的,以證明你有著極好極純粹的品味。牛仔褲呢?你總穿Levis或復古風格的,不穿Sevens這個牌子,或其他任何兩百多美元昂貴的低腰褲。 最後,就算你有拖欠的賬單,也不用藏著。把它們隨便堆在看得見的地方,上面放一本時下最帥的文學期刊《鐵皮房子》(Tin House)即可。 《假裝的藝術》古典音樂 古典即品味 記住本章里提供的信息,它們可蘊含了廣博的知識哦。務必學習以下說法! 給別人留一些講話的機會,你只要適時地把話題轉回以上內容即可。講話的時候,一定要熱情十足,再加上一些敬仰、幾分神韻就完美啦! 歌劇世界 想忽略歌劇:這一度是一件挺容易的事情,但自從有了貝弗利·希爾斯和帕瓦羅蒂這類巨星,歌劇又漸漸紅火了起來。電視、廣播更是在一旁推波助瀾:你輕按遙控,一不小心就從脫口秀、音樂電視、肥皂劇這些安全節目跳到了歌劇頻道上,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以各種搭配組合霸佔著舞台。他們有的時候穿著花里胡哨的戲服,有的時候就穿著晚禮服站在弦樂隊前面。現在有一些歌劇還被拍成電影,在電影院里上映。所有唱歌劇的人,操的都是外語,他們使出吃奶的勁,生怕別人理解不了他們在說啥。當然了,我們也確實理解不了,所以,字幕這種東西才被發明了出來棗為的就是照顧我們這些不會講義大利語、法語,或者德語的可憐人們。第12節:旅行(11)
怎麼說,歌劇的門檻越來越低,說自己一點歌劇不懂,實在是不太像話。所以,如果你以前沒有接觸過歌劇的話,就好好讀一讀以下這些入門知識吧,免得在真正的歌劇愛好者面前露怯(雖然他不會給你太多的說話機會)。而且在其他人眼裡,你的地位也會一下子就提高很多。因為人們都覺得歌劇是富人寫給富人聽的。順便說一句,這一點倒是絕對正確的。
一般常識: ● 義大利歌劇以旋律優美著稱。 ● 德國歌劇又長又"沉重"。 ● 法國歌劇和芭蕾、合唱是分不開的。 ● 俄羅斯歌劇只有一部《鮑里斯·戈都諾夫》值得一提。 ● 英國歌劇是個叫本傑明·布里頓用英語寫的,不過歌詞根本聽不懂。 ● 美國歌劇事實上還是有一定可聽性的。上演的劇目很多,但能被記住的很少。約翰·亞當、菲利普·格拉斯和威廉·波爾科姆是現在比較活躍的三個美國歌劇作曲家。 關於莫扎特的知識 ● 他十二歲就寫出自己的第一部歌劇了,名字叫做《裝模作樣的傻瓜》。篇幅不長,而且沒什麼意思,但是十二歲小孩寫出歌劇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啦! ● 《唐·喬萬尼》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劇,但是《魔笛》里的音樂實在是再輝煌不過。 ● 《費加羅的婚禮》挺討人喜歡的,而且你很讚賞它的英譯本。這是因為"義大利語不像英語那麼幽默"。這是歌劇作品裡唯一一部讓你覺得比原著要好的譯作。 瓦格納和他的問題 ● 他是個人渣。 ● 他和弗朗茲·李斯特的女兒結婚,然後還出軌了。 ● 他歌劇里的詞和曲都是自己一手操辦的。 ● 《指環》系列演完要整整十六個小時,對你來說,這實在是太過分了點。不過,你喜歡《特里斯坦和伊索德》。這部歌劇的旋律非常性感,它的開篇旋律一直回蕩到最後,也就是說四個多小時。 ● 他是希特勒最喜歡的作曲家。 威爾第和普契尼 ● 威爾第更加偉大,不過普契尼"更動人,更現實"。 ● 威爾第的作麴生涯分為三個階段棗早期、中期和晚期(沒騙你,這是正經的歌劇用詞)。 ● 威爾第七十三歲的時候寫出《奧賽羅》,七十九歲的時候寫出《法爾斯塔夫》。 這兩部作品的偉大程度可以和《唐·喬萬尼》媲美。 ● 普契尼沒能寫完《圖蘭朵》就去世了,現在的結尾是個叫法蘭克·阿爾法諾的人寫的,這人還寫了一部叫做《大鼻子情聖》的歌劇,不過,基本沒什麼人知道。 ● 普契尼的《蝴蝶夫人》裡面的女主角極為悲情,而《波西米亞人》里的角色非常具有現實主義精神,《西部女郎》場景設定在美國加州的薩克拉門托市(真的,沒騙你)。 相關其他作曲家 ● 羅西尼棗《塞爾維亞的理髮師》和《威廉·退爾》的作者棗三十七歲就退休了,他一生餘下時間都用在巴黎派對上了。 ● 貝利尼三十四歲就死了,他寫的歌劇特別難唱。 ● 唐尼采蒂得了梅毒,三十五歲以後就沒怎麼寫出過東西。不過,他名下依然有七十多部歌劇。 ● 馬斯卡尼的作品中,只有《鄉村騎士》最好,其他都相差甚遠。推薦閱讀: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
※黃永玉—人生需要真性情
※韋仲傳畫家 清新雅逸 神秀造化
※藝術很難嗎|序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