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4)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

 

上篇

一、題

(三) 題

梵行清凈

天界莊嚴(題嵌梵天)

注:梵天:原為婆羅門教主神,佛教以此神為初禪天之主。為佛教護法神。

護持寺院

安隱僧伽(題十八伽藍神)

註:十八伽藍神:伽藍,意譯為眾園,音意合譯又稱僧園、僧院。十八伽藍神原來都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神祗,後作為佛教護法神,維護寺院僧事活動的正常開展。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所說,十八護僧伽藍神分別是:梅音、梵音、天鼓、巧妙、嘆美、廣妙、雷音、師子音、妙梅、梵響、人音、佛奴、嘆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觀。

護持佛法

主宰方維(題八方天)

註:八方天:指主宰八方之護法神祇。密教建立曼荼羅時應知者,即帝釋天主東方、伊舍那天主東北方、焰魔天主南方、火天主東南方、水天主西方、羅剎天主西南方、毗沙門天主北方、風天主西北方。一般系以四方(東、南、西、北)加四維(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稱為八方。

降魔嚴佛剎

護法利人間(題諸護法神)

註:護法神:護持佛法之善神。又作護法善神、護法天。即對佛法信樂守護之諸天、龍王、鬼神等的總稱。

主領神祇鬼

護持佛法僧(題韋馱天)

註:韋馱天:又稱韋馱菩薩,南方增長天王下屬的八大神將之一,是寺院的主要護法神。

相率歸依三寶

輪流守護眾生(題十二神將)

注1:十二神將:指守護誦持《藥師經》者之十二位護法神。又稱藥師十二神將,或十二葯叉大將,為藥師如來的眷屬。名稱依次為:(1)宮毗羅,(2)伐折羅,(3)迷企羅,(4)安底羅,(5)頞你羅,(6)珊底羅,(7)因達羅,(8)波夷羅,(9)摩虎羅,(10)真達羅,(11)招杜羅,(12)毗羯羅。每一神將各擁有七千葯叉,計為八萬四千護法神。《藥師本願功德經》云:「此十二葯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葯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又,這十二神將在晝夜十二時辰、以及四季十二個月份里,輪流率領眷屬守護眾生。

注2:歸依:又作皈依。指歸命於佛法,以佛法作為自己生命的歸宿和安身立命的處所;也指歸敬依投於佛法僧三寶。歸依,含有救濟之義,即依三寶的功德威力能加持、攝導歸依者,使之得到解脫。

注3: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又作三尊。

親近如來聞密跡

護持正法執金剛(題嵌密跡金剛)

註:密跡金剛:又稱金剛力士、執金剛神等。為守護佛法之夜叉神。據大日經疏卷一載,其為夜叉王,身、口、意等速疾隱秘難了知,故稱密跡;又以其親近佛,願聞佛之秘密事迹,故稱為密跡。此神執金剛杵,現威猛相護持佛法。

功厚德高修善業

風調雨順護人間(題四大天王)

注: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為佛教的護法神,住欲界六天中的第一層天,居須彌山腰,是最接近人間的天界。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能護持國土;南方增長天王,能使善根增長;西方廣目天王,能觀察世間的一切;北方多聞天王,能施予財富。又,持國天王持琵琶(調諧音樂),增長天王持劍(揮劍生風),廣目天王持龍(使龍順服),多聞天王持傘(開收雨水),因而被認為象徵著「風調雨順」。

天上眾星皆拱北

龍神八部共摧魔(題嵌天龍八部)

註:天龍八部:又稱龍神八部,是指以天龍為首的八部鬼神。分別為: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他們原本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民間崇拜的神靈,佛教將其作為護法神。

大顯威靈,護持正法

廣施福祿,利益群生(題大黑天)

註:大黑天:音譯摩訶噶拉,或瑪哈噶拉,密教護法神之一。具有戰鬥神、財福神(廚房神)、冥府神等多種性格。形象頗多,呈現黑色極忿怒相。密教以此天為毗盧遮那佛之化身,或為大自在天之化身。

扶正黜邪,莊嚴天界

驅魔護法,利益人間(題帝釋天)

注:帝釋天:也叫天帝釋,即因陀羅神,原為吠陀神話中最有力量的神祗,在佛教為護法神,是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居須彌山頂忉利天之善見城,以其「千眼」觀察世間,護持佛法。

增長善根,可持國土

多聞正法,以廣目光(題嵌四大天王)

使土地豐饒,消除災害

為佛陀明證,降伏魔王(題地天)

註:地天:又作地神、堅牢地神等。即主掌大地之神,為十二天之一。其職責是保護土地及地上的草木五穀等,免受災害。同時,地天也是佛教的護法神之一。釋迦成道時,地天從地湧出,為佛明證。

既破壞,又再生,神通廣大降魔眾

常苦行,善舞蹈,法力無邊司鬼靈(題大自在天)

註:大自在天:音譯摩醯首羅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主神之一。又名濕婆,兼具破壞(毀滅)之神、再生(治療)之神、苦行之神、舞蹈之神等多種性格。被稱為鬼靈之主,三千大千世界之主。佛教將其作為護法神。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

 

上篇

二. 題 佛 教 歷 史 人 物

(一) 總 題

譯經弘教

說法啟蒙(題諸譯經師)

注:譯經師:又作譯師,譯經家。指佛典的翻譯者。

深心求佛道

大願度群生(題佛教諸行者)

身有一瓶一缽

心無半縷半絲(題雲遊僧)

註:雲遊:指行者參學行腳,有如浮雲隨風飄遊,不定止於一處。

視眾生如父母

以三寶做歸依(題三寶弟子)

注1:三寶弟子:泛指歸依三寶(佛寶、法寶、僧寶)的佛教徒。

注2:《梵網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觀普賢行法經》雲:「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

放下身心成自在

精勤佛法度群生(題佛教信眾)

安住梵行嚴寶剎

普施法雨澤群萌(題諸比丘、比丘尼)

注1:比丘、比丘尼:比丘,意譯作乞士,乞食者之意,佛教指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男子。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女子則稱比丘尼。

注2:梵行:梵是清凈之意;梵行,指斷除一切慾望的修行,特別指遠離色慾。

能於正法真行者

即是眾生大福田(題佛教諸行者)

註:行者:泛指修行佛法的人。

起大乘行,化愚濟眾

以深心力,造論弘經(題諸弘經大士)

注1:弘經大士:指闡釋佛經並加以弘通的大士。大士,為菩薩的一種意譯。

注2:深心力:菩薩的十種力量之一;指歸命於佛法的心力。

西域取經,功標青史

中原弘法,澤被蒼生(題諸取經大士)

注:取經大士:指遠赴外地求取佛法、 引進佛典的僧人。

持二百五十比丘戒律

具八萬四千菩薩威儀(題比丘眾)

注1:比丘眾:指由諸多比丘組成的團體。

注2:戒律:指佛教用以防非止惡的規範。戒指自發地遵守;律指他律,僧團的規矩。《四分律》中,比丘戒有250條;比丘尼戒則有384條。

注3:威儀:一般指行住坐卧等行為舉止皆合乎規範,因而有威德,有儀則。有關比丘在行為上應注意的規矩,有八萬四千之多,取其大數,稱八萬細行,又稱八萬威儀。凈心戒觀法稱菩薩戒有八萬威儀,聲聞戒有三千威儀。

宏法利生,續世尊慧命

虔心向佛,做群眾導師(題佛教諸行者)

大智解開利養名聞韁鎖

悲心衝破親情愛欲網羅(題沙門)

注:沙門:原為古印度出家修道者的通稱,佛教盛行後多指佛教出家僧尼。

四海為家,安貧樂道常知足

一心向佛,少欲多聞不惹塵(題雲遊僧)

出煩惱家,視恩愛冤讎如水月

入菩提道,以慈悲喜舍接人緣(題出家眾)

註:出家眾:在佛教七眾弟子中,除優婆塞、優婆夷二眾屬在家眾外,其餘五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皆為出家眾。

銳意求真,且撇開魔眷怨家,許多敵意

潛心學佛,莫辜負善男信女,一片誠心(題佛教信眾)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

<>

>

>

上篇

二. 題 佛 教 歷 史 人 物<>

>

>

<>

>

>

(二) 印 度 佛 教 時 期

<>

>

>

緣來垂跡<>

>

>

應盡還源(題釋迦牟尼)

注:釋迦牟尼: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之子,母親為摩耶夫人。釋迦為其種族之名。其生卒年代,一般認為是公元前565-前486年。娶表妹耶輸陀羅為妃,生子羅睺羅。於29歲(一說19歲)時,出家習禪修道。35歲(一說30歲)時成就佛道。成道後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長期說法傳教,並建立教團。80歲時在拘屍那迦城附近的娑羅樹林中逝世。其說教經弟子結集成經典傳世。

摩訶般若波羅蜜

阿耨菩提悉達多(題釋迦牟尼)

注1:摩訶般若波羅蜜:意為偉大智慧的完成。摩訶,大、偉大之意;般若,智慧之意;波羅蜜,到達彼岸、完成之意。

注2:阿耨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略稱,漢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阿耨,無上之意;菩提,覺悟之意。

注3:悉達多:達成目的、成就之意,這也是釋迦牟尼出家前的名字。

菩提樹下終成佛

鹿野園中初轉輪(題釋迦牟尼及其成道、說法)

注1:菩提樹:又稱覺樹、道樹,原產於印度的一種常綠喬木。因釋尊於這種樹下成道而得名為菩提樹。

注2:鹿野園:梵語,亦作鹿野苑。為釋迦成道後初轉法輪之地。

凡間聖果佛心妙

濁世清流教澤長(題釋迦牟尼,兼題嵌佛教)

注1:佛教: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釋迦牟尼所創立的教說,在亞洲南、中及東部廣泛流傳,為當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注2:聖果:依聖道而得的菩提涅槃之果。

注3:佛心:(1)佛的大慈大悲之心;(2)指不執著於任何事理之心;(3)指人人心中本具的清凈真如心。

久遠修行,菩提樹下終成佛

慈悲化度,鹿野園中初轉輪(題釋迦牟尼及其成道、說法)

聞聲皈佛成僧寶

證果遠塵入法門(題憍陳如等五比丘,兼題佛法僧三寶)

注1: 五比丘:佛最初所度之五個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他們是:憍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摩男俱利。憍陳如,又稱阿若憍陳如,與其他四人一起,為佛陀最初的聲聞弟子,最早的佛教僧伽。他們在釋迦為太子出家時,受凈飯王之命,隨侍修行。釋迦成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先度脫此五人。

注2:遠塵:又稱遠塵離垢;遠離塵垢之意。塵垢是煩惱的總稱,主要指見惑。遠塵離垢即斷除見惑而得正見。這是聲聞、緣覺初次覺悟之果,也指初地菩薩的境界。

獲眼識圓通,十方無礙

觀世間生滅,諸法皆空(題舍利弗)

注1:舍利弗:王舍城人。與摩訶目犍連為知交,兩人曾同師外道,後一起率徒眾皈依佛陀,隨侍左右。為佛十大弟子之首,稱「智慧第一」。證阿羅漢果。先於釋尊而滅度。

注2:眼識圓通:二十五圓通之一,為舍利弗證道的方法。

以神通力護持正法

設盂蘭盆超度慈親(題摩訶目犍連)

注1:摩訶目犍連:略譯目犍連。王舍城人。為佛十大弟子之一,稱「神通第一」。證阿羅漢果。相傳其為救母出餓鬼道而修盂蘭盆供。後因宿業遭外道毆打,先於釋尊而滅度。

注2:盂蘭盆:意為倒懸,因業重之人死後要受種種痛苦,狀如倒懸。為救其苦而設置祭儀,供養三寶,稱盂蘭盆會。

秉袈裟,修頭陀,續釋尊慧業

得心印,稱長老,為僧眾楷模(題摩訶迦葉)

注1:摩訶迦葉:王舍城婆羅門之子,皈依釋尊后證得阿羅漢果,為十大弟子之一。常修苦行,釋尊稱其為「頭陀第一」。於釋尊滅後主持僧團,召集第一次結集,形成最早的經藏與律藏。據載承釋尊之命,持釋迦之迦裟於雞足山入定,待將來彌勒下生成佛時出而作證。又據傳,釋尊曾拈花示眾,付心印於他,因而被禪宗尊為初祖。在佛的弟子中,他與阿難被稱為二賢者,二者之像常被安置在釋迦牟尼佛像的兩側。

注2:慧業:由空之智慧而生的功德。

注3:心印:又作佛心印。禪宗認為,依語言文字無法表現之佛陀自內證,稱為佛心。其所證悟之真理,如世間之印形決定不變,故稱為心印。

注4:長老:指年齡長而法臘高,智德俱優之大比丘。又稱上座、上首等。

注5:頭陀:佛教之苦行稱頭陀行。指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盡量剋制,捨棄貪慾以修鍊身心。佛教通常有十二頭陀行

1)在阿蘭若處,即居住在山林曠野等離世安靜之處;(2)常行乞食;(3)次第乞食;(4)受一食法,即一日一食;(5)節量食;(6)中後不得飲漿;(7)著弊衲衣(又稱糞掃衣,即殘破的衣服);(8)但三衣;(9)冢間住;(10)樹下住;(11)露地坐;(12)但坐不卧。

知瞋是苦念無諍

悟法皆空心自如(題須菩提)

注1:須菩提:舍衛城人。自幼聰慧,但性情暴躁,瞋習很重。後遇佛為其講瞋恚果報之苦,乃懺悔前非,從佛出家,證得阿羅漢果。為佛十大弟子之一,因善解諸法空性,常入無諍三昧,佛稱其為「解空第一」。

注2:無諍

1)諍是論爭,無諍即隨順一切,無有論爭。 (2)諍是煩惱,無諍即無煩惱,是無漏法。《金剛經》載,須菩提言:「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事理兼融,恢宏正法

智悲雙運,化導群萌(題富樓那)

註:富樓那: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他從佛出家,證阿羅漢果。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稱「說法第一」。他善於演說佛法,曾不畏艱苦,到偏僻地方弘法,擴大了佛教的影響。

法義通融多論議

才思敏捷善宣傳(題迦旃延)

注1:迦旃延:自幼受舅父阿私陀仙人的影響,精通吠陀聖典、占星術及各種印度古文字。出家後成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思維敏捷、辯才無礙,稱「論議第一」。證阿羅漢果。

注2:論議:指藉往複問答以闡明法門之義理。

發誓治貪眠,不知眼以眠為食

循元修正定,堪慰心從定得通(題阿那律)

注1:阿那律:是佛陀的堂弟。有一次,他聽法時打磕睡,佛陀批評了他。他於是發誓從此不睡眠,精進修道。經七日七夜,兩眼熬瞎了。佛陀後來教他修金剛照明三昧,他終於心眼大開,得天眼通,稱「天眼第一」。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證阿羅漢果。

注2:《增一阿含經》卷31載:佛陀曾對阿那律說:「一切諸法,由食而存,非食不存。眼者以眠為食。耳者以聲為食。鼻者以香為食。舌者以味為食。身者以細滑為食。意者以法為食。……涅槃者以無放逸為食。」

注3:阿那律的證道方法是「旋見循元」,即反觀視覺的能見之性而悟道。

意切情真,深植善根,出家修戒做模範

德高望重,主持公道,正己利人有口碑(題優婆離)

註:優婆離:出生於印度四種姓中最下等的首陀羅階層,原是迦毗羅衛國皇宮的理髮匠。佛陀回國省親時,見他善根深厚,出家心誠意切,便安排他先諸王子而受戒出家。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稱「持戒第一」,證阿羅漢果。由於他持戒嚴謹,被尊為僧團的上首。佛陀讓他在僧團中主持公道,調解糾紛。

忍辱安心,嚴持戒律

潛修密證,具足威儀(題羅睺羅)

注:羅睺羅:為釋迦牟尼出家前之子。釋迦成道歸國後隨之出家,後證得阿羅漢果,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不毀禁戒,讀誦不懈」,潛修密證,被稱為「密行第一」。又,羅睺羅年少時曾隨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一惡人用沙投進舍利弗缽中,用棍打破羅睺羅之頭,羅睺羅忍痛時顯出怒容,舍利弗開導他應修忍辱行。

精進梵行身相妙

多聞佛法信根堅 (題阿難)

注:阿難全稱為阿難陀,為釋迦牟尼叔父斛飯王之子。釋迦成道歸國後隨之出家,證得初果,為佛侍者和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聽經最多,憶持不忘,稱「多聞第一」。佛滅後,證得阿羅漢果。佛典初次結集時,經藏由他誦出。據北本《涅槃經》卷40載,佛對文殊師利說阿難具足八法,即:(一)信根堅固,(二)其心質直,(三)身無病苦,(四)常勤精進,(五)具足念心,(六)心無憍慢,(七)成就定意,(八)從聞生智。又,經載阿難容貌端正,面如滿月,眼如青蓮花,其身光凈如明鏡,故雖已出家,卻屢遭婦女誘惑,然阿難志操堅固,終得保全梵行。

具菩薩心腸憫眾

現鬼王面貌怖魔(題阿氏多)

注:阿氏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十六阿羅漢之一。貫休所畫尊者像,為雙手抱膝,開口仰視,齒牙畢顯,脫落數枚,清乾隆帝稱其為「心是菩薩,貌是鬼王」。

悟聖道如笤,掃除毒垢

由鼻根開竅,證得圓通(題周利槃特)

注:周利槃特:又作周利槃特迦。舍衛國人。出家為佛陀弟子。稟性魯鈍笨拙。佛陀教示其簡短之「拂塵除垢」一語(一說「笤帚」二字) ,令其於清掃拂塵時反覆念誦,以除業障。又教其調出入息之鼻根圓通法門。後終於開悟,證得阿羅漢果,具大神通。在佛弟子中稱「解脫第一」。

方丈容大千世界

維摩入不二法門(題維摩詰)

注1:維摩詰:意譯凈名。中印度毗舍離城之長者。為佛陀在家弟子,居家修菩薩道,稱維摩詰居士。其智辯神通超過釋迦諸大弟子。

注2:方丈:(1)禪宗寺院住持的住所,取《維摩詰所說經》中維摩居士雖處方丈之室而能容納無量之義;(2)指寺院住持,因居方丈而名。

注3:不二法門:亦稱不二門,即與真如不二之性相應的法門,或唯一無二的趣入聖道的門徑。《維摩詰所說經·不二法門品》載: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真入空門,維摩不說

深明大義,童子無言(題不說菩薩和無言童子,兼題離言真如)

注1:不說菩薩:《維摩詰所說經·不二法門品》載:文殊師利稱讚維摩居士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故維摩居士又被稱為不說菩薩。

注2:無言童子:《無言童子經》載:佛世王舍城師子將軍之子,生時聞諸天之言,從小修「無言行」,不說世事,故名無言,人以為啞。後至佛所,現大神通,口稱南無佛,佛稱其為大菩薩。

注3:離言真如:為「依言真如」之對稱,即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即是真如。《大乘起信論》雲:「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注4:梁武帝《金剛懺》雲:「無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說菩薩,深見無說之深。」

仗義疏財,行善給孤獨

以金布地,購園供佛陀(題須達)

注1:須達:又作須達多。中印度舍衛城之長者,家境富有,其性仁慈,夙憐孤獨,好行布施,人稱給孤獨長者。皈依佛教後,建祗園精舍供養佛陀。

注2:據說須達欲購買祗陀太子的一座花園為佛陀建精舍,太子不願,乃提出以黃金鋪滿花園為條件,須達果然以金布地。太子感其誠心,遂將園中樹林供奉佛陀。故以二人名子將此園命名為祗樹給孤獨園。佛陀曾多次在此說法。

放下屠刀,洗心皈佛

護持正法,興國安邦(題正法阿育王)

注:阿育王: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在位時間約為前268至前232年,他使孔雀王朝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即位之初曾大舉殺伐,有「暴惡阿育王」之稱。後皈依佛教,並依靠佛教推進統一,穩定統治。成為大護法,是印度歷史上著名的「護法名王」,被稱為「正法阿育王」。

不以年衰而懈怠

未曾脅卧但精勤(題嵌脅尊者)

注:脅尊者:約為一世紀印度小乘說一切有部之論師。禪宗傳法之第十祖。尊者初為梵志師,年80歲時舍家染衣。城中少年譏之,以為其年衰無所進取,但托跡清流,徒知飽食而已。尊者聞之,自誓必通三藏之理,斷三界之欲。為此精勤修道,不以脅卧席,歷經三載,果成所願。被稱為脅尊者。此後又師事佛陀蜜多,證得阿羅漢果。後傳法於馬鳴。

撰詩讚佛,造論弘經,使世人正信

發願度生,深心說法,感群馬悲鳴(題嵌馬鳴)

注1:馬鳴:據《馬鳴菩薩傳》等載,為中天竺人,原為婆羅門外道,後受脅尊者教化,皈依佛教,博通三藏,學兼內外,被視為國寶。據稱說法時連馬也垂淚悲鳴,故得名。為弘興大乘佛教的龍象,佛教史上著名的論師。也是著名的佛教詩人,撰有長詩《佛所行贊》等。其生活年代,一般認為於公元一、二世紀間。

注2:深心:有多種含義。通常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掃除猶疑不定而對佛法真實確信之心;或指樂集諸功德善行並深信愛樂之心;或指對凈土起深厚的渴望之心;等。

入龍宮出大乘經,創中觀派

開鐵塔受真言法,興秘密宗(題龍樹)

注1:龍樹:又作龍猛、龍勝。據《龍樹菩薩傳》等,為南印度毗達婆國人。青年時為著名的婆羅門學者,學識廣博。後皈依佛教,出家為僧,精通三藏。據傳曾入龍宮得大乘方等經典,為弘興大乘的關鍵人物。是中觀學派的創始人,並有「八宗之祖」之稱。著述甚多,有「千部論主」之稱。密宗亦稱他曾開南天鐵塔,從金剛薩埵受《金剛頂》等密宗經典。弟子有提婆、龍智等。其生活年代,學術界多認為公元二、三世紀。據傳最後被王子逼迫自殺。

注2真言:音譯曼荼羅,又作陀羅尼、咒、明。即真實而無虛假之語言之意,亦指不能以言語說明的特殊靈力之秘密語。一般來說,真言之長句者,稱陀羅尼;僅數句而成者,稱真言;有時一字二字則稱種子(亦作種字)。密宗又稱真言宗。

天竺遍游,弘大乘空宗,辯才無敵

中觀百論,破旁門異說,學識超群(題提婆)

注:提婆:亦稱聖天。約公元三世紀人。原為南印度王子,學識淵博。禮龍樹為師,受比丘戒,以智辯著稱。曾遍游中印、南印,與佛教內外諸派辯論獲勝。後被一婆羅門所殺。

以神通往兜率天求法

從彌勒受瑜伽論立宗(題無著)

注:無著:北印度健馱羅國人。先從小乘說一切有部,後轉而弘揚大乘,為大乘瑜伽行派創始人。據稱曾以神通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大乘空觀,學《瑜伽師地論》等大乘深義。其生活年代,學術界一般認為是公元四、五世紀。

弘大乘經,皆有等身論著

創唯識派,並稱一代宗師(題無著、世親)

注:世親:亦譯天親,為無著之弟。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博學多聞,總結說一切有部思想。後在無著勸說下,轉弘大乘。兄弟倆共同開創了大乘唯識學派(即瑜伽行派)。

研究唯識創新意

闡發因明集大成(題陳那)

注1:陳那(約440-約520年):南印度香至國人。從小乘犢子部出家,後改學大乘,師事世親。善辯論,曾辯敗很多外道學者。在那爛陀寺講過經論。在唯識學方面,首創見分、相分、自證分三分說。在因明學方面尤多建樹,為印度佛教因明論集大成者,也是佛教新因明學的創始人。

注2:因明:關於理由(因)的學問(明);即佛家邏輯,或佛教論理學,為五明之一。

唯識觀心,同源異派

談空說有,互破相成(題清辨、護法,兼題空有論爭)

注1:清辨(約490-570年):南印度僧人,與護法同時。發揚龍樹中觀學,主張用邏輯推理從正面表述空義,開中觀宗「自立量派」或「自續派」,為中觀學派的著名論師。

注2:護法:六世紀中葉印度大乘瑜伽行派論師。南印度達羅毗荼國大臣之子。出家後曾從陳那受學。在唯識學方面,首倡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四分說。曾在那爛陀寺廣布教化,三十二歲示寂。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

注3:空有論爭:指大乘佛教在印度的兩大教系對於諸法體性究竟是「空」或「有」而發生的論爭。龍樹、提婆之教系,主張諸法皆空;無著、世親之教系,主張諸法為有。至護法與清辨時,就「依他起性」展開論爭,護法根據緣起論而立法相門,主張由因緣所生之諸法為實有;清辨根據實相論而立觀心門,主張畢竟空。二師之主張雖似相破,實系相成,益發彰顯「真空妙有」之佛教至理。

法傳唯識

教判三時(題戒賢)

註:戒賢:音譯屍羅跋陀羅。公元六、七世紀間(529-645或528-651),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論師。長期主持那爛陀寺,弘傳唯識教義。其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將佛教判為有、空、中三時。玄奘西遊時,師年已百餘,時為那爛陀寺大長老,玄奘師事之。

月稱以破顯宗,月官從有談空,能合經契法,言者俱為正道

或議中觀毒藥,或說瑜伽甘露,如對症應機,受之皆入佛門

(題嵌月稱、月官,兼題大乘空有二宗)

注1:月稱:約七世紀中葉南印度人。少年出家,師承佛護一系中觀學說。曾任那爛陀寺住持,與瑜伽行派論師月官進行過辯論。主張性空緣起,以破顯宗,開中觀應成派。

注2:月官:約七世紀東印度人。出生王族,出家後先學唯識,又學密乘,精通顯密內外。曾至南印與中觀派論師月稱辯論,獲得好評。時人評說:「嗟嗟龍樹宗,有葯亦有毒,慈氏無著書,眾生之甘露」。意謂月稱所傳龍樹中觀之說,有可取和不可取之處,而月官所傳無著瑜伽學派之說,則完全可取。

注3:空有二宗:印度大乘佛教兩大派別,即中觀派和瑜伽行派。在我國,亦稱大乘空宗和有宗。中觀派宣揚中道觀,主張「緣起性空」,被稱為空宗。瑜伽行派又稱唯識學派,因主張識有境無,被稱為有宗。

外逸內修,解行相應

博通約達,真俗皆知(題寂天)

注1:寂天(約650-750年):出家前名寂鎧,原為南印度梭羅修多羅國王子,出家後改名寂天。後到南印弘法,發揮中觀學說。主張由博而約,解行相應。據說他年輕時表面上比較懶散,實則「內勤修學,外出放逸」。

注2:解行相應:解行,即智解與修行。理解教義和實踐躬行,是學佛的雙翼,缺一不可。也叫見行相應。

 

 

  

 

推薦閱讀:

吃素、吃葷不是很重要的,關鍵在心,心更重要。
普通人為什麼最適合男女雙修?
和尚道士的衣服依然是古裝,在古代和平民的服裝差別不大,現在為何不能與時俱進?
皈依

TAG:佛教 | 對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