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第三輯)

佛學問答(第三輯)
發表時間:2005-10-19 10:18:36 瀏覽人數:1185 發布者:小島
如本法師著

1. 有人發心想學佛、修行,但習氣重,不能持戒,怎麼辦?

習氣(梵語vasana)。又作煩惱習、余習。由於吾人之思想及行為經常生起的習慣、習性。眾生習氣重,是無量劫以來所累積的通病,的確要把戒持好是不容易的,但是不把戒持好,心地必將放逸,因放逸而造業,因造業而感召痛苦的果報,乃至沉淪於生死(梵語samsara) 的深淵。

凡夫在因地修行,必須願力堅強,心要稟持持戒的重要性,畢竟,持戒(梵語sila)可以令凡夫由生死的此岸到達解脫(梵語vimoksa)的彼岸,持戒能由煩惱的此岸可到達清凈的彼岸,持戒能由流轉的此岸到達還滅的彼岸,持戒能由凡夫的此岸到達聖者的彼岸。

同樣的理由,如果不能持戒,那將會繼續不斷的流轉生死,感召無量痛苦的果報,始終於六道往返不休,於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沉溺永無止息。

2. 為人講經說法,若佛法說錯了,有因果之報否?

因果(梵語hetu-phala)。指原因與結果,亦即指因果律。凡事皆有因果,佛法說錯了,將別人的知見引導錯誤,致使他人走入歧途,因而墮落迷妄的深淵,感召無量惡報,那麼,為人說法者,因果亦難逃之夭夭!古來大德曾經把佛法說錯一個字,因而感召五百世的狐狸精哩!豈可不慎乎!

3. 做人心好就好了,又何必學佛呢?

世俗(梵語samvrti)之輩,往往如是說,乍聽之下,似乎有道理,但仔細思惟一番,卻醞釀無限錯謬,此話如何而說呢?因為心好就好了,那麼,心好是以何種心為標準呢?我們放眼看天下的一般人,嘴巴說心好就好了,何必學佛!但嘴巴還再吃眾生肉;嘴巴說心好就好了,何必學佛!但嘴巴亦然再說謊話;嘴巴說心好就好了,何必學佛!但是身體依舊殺盜淫,如此一來,豈不是無稽之談,隱瞞別人欺騙自己了嗎?

再深入的探究一番,做人果然心地好也是好,做天人心地也是好,做聲聞(梵語sravaka)心地也是好,做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心地也是好,做菩薩(梵語bodhisattva)心地也是好,做佛(梵語buddha)心地也是好,同樣都是好,但是境界有高低深淺,不能一概而論,這裡我們要表明的是,學佛的境界高於一切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之心,所以,為了更上一層樓的境界,做人的標準還不夠,亦須學佛,以期開悟證成無上菩提為宗,是故,做人心好還不夠,亦落人乘,未達佛乘,尚未究竟,故須學佛。

4. 何謂持「滿分戒」與「不滿分戒」?

若以在家五戒(梵語panca silani)而言,能持圓滿五條戒法(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持滿分戒;若五條戒有一條至四條戒不能持者,不能全部持滿戒法,是名持不滿分戒。若持一條戒,稱一分戒;若持二條戒,稱少分戒;若持三、四條戒,稱多分戒。

5. 菩薩圓寂,再轉世為人,能知宿世因緣嗎?

菩薩類別有五十二階位,菩薩(梵語bodhisattva),境界高低深淺有異,不可一概而論,若證得法身(初地以上)之菩薩,就沒有隔陰之迷,轉世為人,能知宿世因緣;若沒有證得法身(梵語dharma-kaya)的菩薩,轉世為人,要知道宿世因緣,就不是那麼容易之事了。

6. 修行之人,何以要斷愛欲?

六道眾生所以不能證得菩提(梵語bodhi),就是不知愛欲自性不可得,因此,無止盡貪求愛欲,因愛欲故造業,因造業感召輪迴之報,是故,修行者必然要斷愛欲,普得清凈自性之彰顯。

佛說四十章經云:「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梵語marga)可見矣!」

7. 布施者不三輪體空,將會與受施者結善惡緣嗎?

是的,布施(梵語dana)者不能將能施、所施之物、受施者三輪體空,必然心裡有念、有住、有相故;心地有所求,起善念得善報;布施後心地後悔,必將與受施者易結惡緣,是故,每當行布施之際,應該心存布施者乃空性(梵語sunyata),所施之物亦空性,受施者亦空性,見空性即解脫,如是而布施,即與道相應矣!

8. 請問出家人已不重名利了,為何還要蓋那麼大的佛寺?

佛寺蓋得莊嚴(梵語vyuha)而廣大,若能廣度無量眾生,蓋大寺又何妨?若不度眾生,又不弘法,亦不修行,蓋雄壯的佛寺,的確有勞累十方信眾之財;出家人若能不重名利,蓋大佛寺,依此而廣行度眾,弘法利生,代佛宣化,普令大地有情,因迷而悟,因悟而證,是名功德無量!

9. 佛制定過午不食戒,有何好處?修行到何種境界,才可持過午不食戒?

過午不食的好處極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慾少,能減低男女愛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

三.易入禪定(梵語dhyana)。

四.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脫(梵語vimokso),食慾必然凈化故。

六.三世諸佛皆依過午不食。

持過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處,有理念而持午,人人皆可行之,持之以恆,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與利益,無有限制。

10. 自己知道佛去,吝嗇不向人講,有沒有罪過?

自己明白佛法的道理,有人請問,吝嗇不向人宣說,是有罪過的,

第一、此人忘恩負義,不知報三寶(梵語tri-ratna)恩故。

第二、對自己而言,自心自私自利,我執深重,不得解脫,得愚痴(梵語modha)果報故。

11. 有信徒請沙門應供,至其家中,未供飯食,可以先請問佛法否?

在次第上應該先供飯食,而後請問彿法,若顛倒前後,有失禮之處,易犯慢法慢僧之嫌,我佛弟子應如是知,如是見,是名正見(梵語samyagdrsti)。

12. 為何每翻起經書想閱讀時,馬上想睡覺,是何原因?

經書所闡揚的是真理,解脫之道,眾生不易相應,生澀貧乏故,如路面砂礫荊棘,坎坷難行;眾生無量劫以來與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相應成習,背覺合塵,六道輪迴走得很光滑,閉上眼睛也不會走錯方向,易於相應,是故,翻起經書就想睡覺。

13. 為何夢會有善惡念?夢可以預測事兆嗎?

夢就是吾人沒有熟睡所產生的心識活動,動善念是善夢,動惡念是惡夢,佛門稱之夢中意識。夢是睡中意識活動的前後景像,如人白天之妄心一般,妄心飄浮不定,極為微脆,妄心強烈堅固,妄想亦隨之而強烈,印象隨之而清晰,夢中亦復如是,夢或多或少可預測事兆些,但機緣甚為渺小,正信佛弟子,不以夢為預測事兆為正途,畢竟,夢亦屬妄識之類。

14. 學佛很難,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喜歡學佛?

佛法是解脫之法,是覺悟之法,是證悟菩提之寶筏,解脫(梵語vimoksa)與覺悟,固然是艱難的、不易的,但是,不是不可成佛的,只是時間的遲早問題,所以說,學佛很難,不學又不行,不學准墮落,懂得佛法的人,無形中便發起學佛的熱誠與風行。

15. 本人最喜歡學佛,可是時冷時熱,怎麼辦?

凡夫(梵語prthag-jana)在因地學佛的過程,道心往往不易堅固,如空中的羽毛,隨風飄動,無有定處,時冷時熱,這是很正常的情況,若遇到這種現象,更應該抖擻精神勇猛精進,凡夫在因地修行是應該帶有勉強的意願,因為懈怠的習氣已經無量劫以來就本有了,若不帶勉強的意志力,始終易被懈怠之心所蒙蔽,因而不得自知,甚至知而無法前進。

我們在修行學佛的歷程,應該在正見方面先矯正,若能正見人生與宇宙的真相之後,必能從行為方面逐漸改善,日益凈化與升華。

華嚴經云:「無量無邊眾生髮菩提心,難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轉。」

雜阿含經云:「若人生世間,正見(梵語samyag-drsti)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

16. 佛教里常聽人說「發心」二字,是什麼意思?

所謂發心者,就是啟發未發之心,令心生起,是名發心。指發願求無上菩提之心,發菩提心之略稱。即發起求解脫苦難,往生凈土或成佛之願望。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乃一切諸佛之種子,凈法之良田,發此心,勤行精進,以速證無上菩提。

17. 外道所說的五教三教合一,可能成立嗎?

宗教的教義,有共通點與不共通點之處,不能一概而論,教義有深淺高低之別,五教三教合一,始終是無法達成共識的。

何謂共通點呢?就是每一個宗教在根本立場上,都以行善斷惡為正宗,行善斷惡是每個宗教所共識的,若離此觀點,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所厭棄。

何謂不共通點呢?就是各宗教都有各宗教的根本立論法則,在思想上懸殊甚大,甚至格格不入。譬如:基督教主張一神論,創造論,認為人類與宇宙世界是上帝所創造的,人類與宇宙世界的存在是上帝的存在而存在,上帝不存在,人類與宇宙世界就免談了,不但基督教如此而立論,其它的宗教亦必如此而立論,譬如回教阿拉的真神,也主張宇宙是它所創造的;印度教的大梵天王也主張宇宙是它所創造的,中國的古老文化,盤古開天地之論調也是如此一般,這些宗教都是主張一神論,或稱為創造論。

佛教(梵語Buddha-sasana)立論有別於其它任何宗教,佛教能正覺人生與宇宙的真相,是故,佛教是覺者的宗教,不是一神論或創造論的格式所能相提並論的,佛教正覺人是無始無終的,非上帝或真神所創造,更不是道所化育的,宇宙的存在是由六道眾生廣造諸業,因而業力感召所成的,是因六道眾生的存在而存在,若六道眾生全部都凈化解脫,那麼宇宙亦必然消失而不存在了,佛教主張不二法門,講緣起性空,中道實相義諦,是其它宗教所沒有的。

基於各宗教之教義截然不同,欲五教三教合一,是為甚難,永遠無法成立,智者應如是知,如是見,不然儱侗含糊的信仰,易陷入和事佬,混淆視聽,道聽塗說,莫衷一是之感,豈不悲哉!若欲證成無上菩提,終無是處。

18. 經典里常提到善男子善女人,是指何輩人物?

善男子(梵語kula-putra),善女人(梵語kuladuhitri)之簡稱。具足一心向善斷惡之男女,乃至發菩提心之行者,皆可稱之,但善男子善女人在修行的境界是有高低深淺之別,有修得累生累劫的光陰,有的僅修幾生幾世,有些剛初發心,是故,善男子善女人,總稱為一心向善斷惡之男女,乃至發菩提心之菩薩是也。

19. 何謂離三心,去四相?是什麼意思?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是名三心。過去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梵語sunyata)故;現在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未來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三心了不可得,空無自性,無所得故,應當離,不應生心貪著自性可得,自性空性不可得故,故名離三心。

何謂去四相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名四相。

我相乃四大五蘊所緣起,緣起諸法乃性空,性空諸法不可得,是故,我相無我,無我不可貪,是名去我相;人相是我相的對立而存在,妄計我是人,我生人道,異於余道,名為人相,我相不可得,人相亦不可得,不可貪著人相,是名去人相;眾生相乃眾緣所成,六道眾生妄計色受想行識和合生此身,名之眾生相,然而眾生相無自性,無自性不可得,名為去眾生相;眾生於五蘊法中,妄計我一期壽命,或長或短,是名壽者相,然壽者相其體亦無自性可得,心不生貪著,故名去壽者相。

學道者若能離三心去四相,即能與菩提自性感應道交,當下與自性相會,法身(梵語dharma-kaya)自顯矣!

20. 什麼叫做「三藏法師」?

三藏法師(梵語tripitakacarya)。經藏、律藏、論藏,名之三藏。經藏闡明定學,律藏闡明戒學,論藏闡明慧學,三藏總攝佛教的總綱。若能精通貫串三藏教義者,名為三藏法師,如玄奘大師、鳩摩羅什大師、智者大師、杜順和尚、印順大師...等等。

三藏法師亦可稱為:依三藏為師,三業(梵語trini-karmani)與三藏相應,所言所行皆三藏之用,名為三藏法師。

21. 學佛的人要破我見、我執,但不知什麼是我見我執?

我見又名我執,一切眾生的肉體與精神界,都是因緣所生法,本是無我的實體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之上妄執為我,故稱之我見。眾生所以會生死流轉,只因有我見,因我見而不能正見諸法實相,導致迷惑而造業,感召無窮苦痛,浪跡六道,往返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若能知我無我,執著就不得由起,當下遠離妄計之執,即可入道矣!

22. 要出三界,必須要破「見思」二惑,請問如何深入?

要出三界,必須破見思二惑。何謂見惑?就是見解上的迷惑或錯誤,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不正見。何謂思惑?就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如貪嗔痴慢疑等五煩惱。斷此見思二惑即證阿羅漢果(梵語arhat),出離三界。

修行欲深入解脫,必須先從見惑解危,由見解正見之後,思惑也就隨之而凈化,逐步邁上菩提之道。

23. 到佛寺請法,須要具備什麼禮節?

家有家規,社會有社會規章,國家有國家憲政,佛寺有佛寺之禮儀,若欲請法亦必依禮儀行事,不得馬虎了事,若不依法請法,易生起慢法慢僧慢佛之過失。

所謂:誠於中,形於外。主敬存誠於內心,理辦到了;禮節儀式不可廢,事辦到了,里外一致,理事不二,請法之禮儀亦復如是。

佛陀時代,佛弟子欲請法,首先繞佛三匝,而後頂禮佛陀三拜,心存主敬,長跪合掌,接著就是發問佛法,佛陀就一一闡述解答,講述圓滿,佛弟子應行感恩之念,向佛陀行三頂禮之儀,而後退下,依教奉行。過去佛行化皆如此一般,現在佛行化亦如此,未來佛行化亦必如此也。

24. 佛教界所用的法輪標誌,何以為三個輪?

法輪(梵語dharmacakra,巴利語dhammacakka),謂對於佛法之喻稱。法輪之由來,乃由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所組合,表徵八項聖者的道法,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羅漢果乃至佛的果位。

三個法輪具足著三法印,行道者依此三法印輾破三界之見思二惑,因而斷三界,脫六道,此法輪永遠不休不止!

25. 許多佛菩薩的頭上又有佛相,甚至多手多足多身,是何意義?

佛菩薩的頭上還安有佛的頭,甚至安有多手多足多身的現象,這表徵佛的智慧(梵語jnana)與神通(梵語rddhi)廣大,慈悲無盡,願力無窮,行門廣大無際的表率,佛的意境甚深難測,安上多手多足多眼多身,只是百千萬還不及一的形容佛境,畢竟,佛的法身是遍滿法界,無剎不現身,能夠大體大用,體用無礙,變化莫測,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

凡夫為佛菩薩安裝聖相,實在微不足道之舉,僅能拱雲托月,襯托佛之無上莊嚴,與甚深佛之意境而已!

26. 什麼叫做「色法」?什麼叫做「心法」?學佛之人是否要空二法?

色法(梵語rupa-dharma)。心法(梵語cittadharma)。物質界,或器世界,由眾因緣和合,謂之色法。精神界,心靈上的行為,所造作的功用,謂之心法。

色法與心法,本性無有自體可得,空幻不實,緣起性空,性空不礙緣起,如是實相中道,是色心二法的本來面目,學佛之人,應如是知,如是見,若如是知見,必將與道相會,去聖不遠。

27. 佛教的典籍,難懂難讀,要如何才能深入?

佛教(梵語Buddha-sasana)教義的確深廣無際,浩瀚如海,難懂難讀,要深入法海,體解大道實在是一件不易之事,但只要我們有信心、有耐心、有毅力、有恆心,終了還是可以到達彼岸的。

在學佛過程常親近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是必然須要的,因為善知識可為我們解開經典的奧義,讓我們心開意解,同時,行者必須廣學多聞,由聞思修下手,日積月累,心地自然能開拓出新天地來。

28. 佛教是反對家庭制度的嗎?

非也,佛之弟子有兩大類別,一則出家佛弟子。二則在家佛弟子。各人因緣成熟,能以出家(梵語pravrajya)身分修則以出家修;各人因緣未成熟則以在家修行即可,是故,佛教是不反對家庭制度的。

在家有在家的制度所限,往往進道的過程,較易被限制、考驗多、累贅多、牽纏多,在家弟子能佛法家庭化是最好不過了,在知見上、思想上、行為上,都能佛道相應,大眾一心,別無議論,佛化家庭亦可學佛。

29. 信仰佛教必須出家才能解脫嗎?不出家能得到解脫嗎?

解脫(梵語vimoksa),意謂解放,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迷苦之境地。信仰佛教不一定非出家不可,也不一定出家才能解脫,只是條件的優劣有別,環境有別。出家不精進菩提,證道難也;若肯勇猛向道,無種種束縛,條件具足,證道指日可望。在家修行若肯精進向佛而修,雖有俗務糾纏,願力堅強,亦可突破難關,以種種順逆境為增上緣,遲早將與菩提(梵語bodhi)相應;若在家修,經理俗務,以懈怠之心,進進退退,起伏不定,則道業難成。

30. 學佛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

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之人。善知識能懂得世法與出世間法融通無礙,若親近善知識可引導我們走出三界的窠臼,由迷而悟,由苦而樂,由凡而入聖,因而證悟菩提,免受六道沉淪之苦。因為善知識是世間的大明燈,是六道眾生的導師,是苦海中的寶筏,善知識是痛苦中的甘露,是轉凡入聖的大法將,若欲讚歎善知識之功德,窮劫不能盡。

31. 什麼叫做歸依三寶?有何意義?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叫做歸依三寶(梵語sarana tri-ratna),歸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關,將後入佛門,亦以三寶為修行的對象,以後成就佛道也不離三寶,歸依三寶是種下以後成佛之因,成佛就是果,所謂:歸依在三寶.實踐在三寶.圓滿在三寶。

佛門弟子以三寶為依為行為證,離此三寶,另行他法,欲證成佛道,終無是處。三寶是黑暗中的一盞光明之燈,三寶是六道迷妄中的導航,三寶是生死沉淪的慈舟,三寶是人生宇宙的開啟鑰鎖,是成佛的必經之道。

歸依三寶是因,同時也是果,何以故?因為歸依的對象(三寶),也是以後成就(三寶)的歸宿,歸依與歸宿是同等一樣東西,那就是三寶的展現與宗旨,三寶始終是不二的。

32. 佛教界每年於七月期間,請僧寶施放焰口時,死亡的祖先是否實際有領受到?

當人死亡之後,快則瞬間即往生他道,慢則七七日,也就是四十九天即可投胎轉世,隨各人業報而受生,業報有輕重,感召的業果也就千差萬別了,死亡的祖先若已超過四十九天,早已隨業而投胎轉世,如此一來,不知道要超度誰?領受的機會渺小至極,願仁者思量!思量!莫陷入迷信的圈套。

若祖先命終在四十九天之內,為之放焰口誦經念佛,乃至做功德(梵語guna),祖先確實可領受得到,陽上的眷屬為亡者廣行布施,七分功德亡者只得一分,陽上眷屬功德自得六分,是故,佛陀告訴我們,布施(梵語dana)行善要趁現生中而為之,其功德不可思議也;若等死亡後才布施行善,這是無可奈何的補救方法,亡者領受功德的機會,甚為微薄,願我佛門弟子,應如是正見,是為有幸!

33. 佛經常說死亡後有六道輪迴,自古至今,有何人可見證?

人的精神界(俗稱靈魂)是無形無相的,若以有形有相的東西欲測無形無相的精神界,甚難可得,雖是難以見證,但深入理會,必有個著落處,畢竟,善根成熟也能體驗輪迴之事,人是由精神與物質兩者和合,而成完整的生命體,缺一不可,有肉體無精神(俗稱靈魂),恰如死屍一般,行屍走肉,麻木不仁,無有知覺;有精神無肉體,卻失去大用,不得彰顯精神之妙。

見證六道輪迴,可由聖言量、比量、現量,而得知輪迴的事實,乃至諸佛菩薩,歷代祖師高僧大德,皆一一有所敘述。

34. 佛教講三世因果,佛教徒生病,請醫生看病服藥是否徒勞?

不論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無非是因果(梵語hetu-phala)所成,生病之例亦不外乎因果,然因果有遠報與近報之別,病情由來亦千差萬別,但不外乎生理病與業障病兩種;若生理病而言,大體上由精神與四大不調所導致,找醫師或多或少可療愈,這種生理病須要找醫師看病,病之起源必有前因與後果的,譬如感冒而言,或許是自己不慎,穿少衣服、或沖涼水、或睡覺沒有蓋棉被、或氣候寒涼所致,種種之因素不等,這些感冒的條件就是前因,感冒就是後果,像這種病情須要找醫師療治的,不可一味推給過去世所造之因,因而今生得果的論調,因而不去看病,若如此一來,便成迷信之說,佛教非如是說,若如是說,便成外道邪論。

所謂假病有葯醫,真病無葯醫。假使是業障病,亦不外乎因果所現,應該多廣行善業,布施喜舍,累積功德,若能如此而為,業障(梵語karmavarana)可逐漸病癒。

生理病有生理病的療治法,業障病有業障病的療治法,不可草率行事,若不對治下藥,是徒勞無益的,佛教徒若生病,亦須視病情而定,而非盲目的不找原因,若是生理病,應該理念的找醫師而治療,非到窮途絕境不肯罷休!這是佛教徒應有的共識。

35. 佛教徒有人非常用功修行與精進辦佛事,可是業障不斷現前,這是不是所學方法不對所致?

不完全如此,除了修行方法不正確或辦佛事有誤之外,往往還有往昔無量劫前所造的業因(梵語karma-hetu)所導致,因此,業障頻頻現前,堵不住、擋不得,有時候真令人束手無策。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36. 無論何因,殺人都要受報,那些保家衛國的戰士,是否要受果報?

造善得善報,造惡得惡報,是不變的因果律,造因有共業之因與不共業(梵語avenika-karman)之因,我們尚未解脫三界,亦然要受三界的共業所驅使,身不由己,無奈又能奈何呢!保家衛國的戰士亦不能例外,雖然國家說是為你負擔其罪,但你不要忘記國家有國家的共業,你是共業中的不共業,罪亦難免,因緣成熟,必招果報,因果(梵語hetu-phala)是沒有特權的,因果是沒有赦免的。

自古至今,中外國家,歷史上敗家亡國的史實,不是活生生的一面鏡子嗎?此國與彼國鬥爭殺戮,慘不忍睹,血流遍滿大地,屍體橫遍山野,難道這些不是因果循環所致嗎?難道會無風起浪嗎?難道世間會有無因而有後果嗎?難道世間被殺者都是無辜的嗎?是倒楣的嗎?要明白呀!個人有個人的因果,社會有社會的團體因果,國家有國家的共業因果啊!世界有世界的大洪流因果呀!

總而言之,保家衛國之戰士亦不免受因果制裁,果報亦無能享有特權,因而逃之夭夭!

37. 歸依三寶可以離苦得樂,往生西方,為何有些人在未歸依三寶之前,諸事如意,家道興隆,然而歸依三之後,凡事不能如前,家道卻日漸衰弱,有的更無後嗣,是何原因?

佛教所講的因果,是平等的、不會錯亂的、有規律的、有前後的、輕重分別的,請仁者勿憂勿慮!

正信的佛弟子,歸依三寶是因(梵語hetu),成佛是果(梵語phala),這是正確的,歸依三寶,可以離苦得樂,往生西方,證成無上菩提,這是正確的、是平等的、有規律的、不會錯亂的、因果分明的。

若歸依三寶,會使人潦倒不得志,會使人倒楣、生大病、被車子撞死、天災地變、猛風暴雨、刀兵劫難、傾家蕩產、家破人亡,這就是因果錯亂、因果無規律、因果不平等、因果不分明的下場、因果沒有前後的慘劇!只可惜實際的因果不如此一般,所以凡夫修行可以證得佛的果位,這是理所當然。

假使我修行,我無法證得佛的果位,別人沒有修行,別人卻證得佛的果位,這就是我倒楣,因果錯亂、因果不平等、因果無規律、因果無前後、因果不分明,但事實非如此,我修行是我證得佛果,別人無修行,證果不得,這是因果平等、不錯亂的、有規律的、分明的、有前後的。

有些人未歸依前,順心如意,諸事祥和,但歸依後,凡事不如意,家道日益枯竭,乃至無後嗣,這一連串的後果,以佛法告訴我們,這些必然有其前因,目前是受前因之報,現在所做之因未成熟,將來一旦因緣現前,必然有報,至於那些不如意與潦倒之事,與歸依三寶絲毫無關,畢竟,因果是分明的、因果是不會錯亂的、因果有前後的、因果是平等的、因果是有規律的、因果輕重絲毫無差,請仁者勿憂勿慮!

38. 因果善惡既無抵銷扣除之理,但又有行善與誦經持咒,可以消災解難,是否有矛盾?

佛法是覺悟之法,絲毫不差,因果善惡分明,是有規律的、平等的、有前後的,更不會錯亂!

定業(梵語viniscita-karman)是不可轉的,不定業可以轉,但佛法肯定定不定業皆是空無自性,如幻存在的,定業與不定業,果報遲早有可盡的時候;定業只是持續長久些,但總有盡的時候,不定業持續不久,所以易轉,至於重的定業,有時今生無法轉變,但來生未必不可轉,因為諸法本緣起,緣起諸法本不牢固,畢道無我故。

不定業較微薄,時間拉長,易於凈化解脫,若行善與誦經持咒,確實可消災解難之功,但須以堅強願力以抗衡;至於定業以現生而論,是無法解危的,所謂定業就是不可改變之業力,如鋼釘釘在牆壁,堅固不能拔,如此現生而行善與誦經持咒,將無法補濟定業的,因為業力遠勝過功德力,但所行善與誦經持咒功德,絕對不會消失,將後必然感召美好果報。

39. 既然因果律是自作自受,云何超度可使亡者業債減輕或上升,是何因由?

因果律是自作自受,佛絕對無虛言,重罪或重債,不易超度,如五逆十惡(梵語dasakusala-karma-pathani),欲超度極為甚難,因為亡者內心惡念熾盛,必召極惡之報,佛亦無特權施救;若輕罪,超度較有機會!

佛雖有不可思議廣大神通,但眾生造業亦不可思議,所謂:神通不能敵過業力,業力能障聖道,業力如梟雄,具足千奇百態,難調難伏。

自作自受的果報,欲超度上升乃至減輕其業報,確實不,易超度成就必須有超度成就的條件,譬如:超度者必須具足高超圓滿的德性,以虔誠之心而為亡者超度,那麼亡者亦須具足背塵合覺之念,肯懺悔發露罪愆,一心一意稟持著斷惡向善的意志,有浪子回頭之悲切,若能如此相應,才有超度上升與減輕罪業的機緣。

若超度者具足圓滿的德行,同時很悲切的為亡者超度,但是亡者不肯懺悔發露罪業,亦然背覺合塵,毫無浪子回頭的意念,若如此的超度,唯恐甚難,因為超度必須有超度的條件,因緣具足,方能構成超度的事實。

40. 受過戒的佛弟子,萬一無心戒時,要用什麼辦法補救?

犯戒情況若無心而,犯其罪不大;有心犯戒,其罪甚大,佛法論罪是講究犯戒者的心態與動機而定罪。萬一不慎無心而犯戒,應該勇於懺悔,披陳發露,將罪相、罪根、罪業徹底懺除,將後不得重蹈覆轍,歷史重演,並時常誦戒,守戒如掌中珠,如是持之以恆,是名熏戒,讓戒行日益成長,因而增進菩提道業。

41. 按佛制出家二眾,應該托缽乞食,我國僧寶何以未依教奉行?

佛陀度化眾生行化人間,皆因人、因時、因地而觀機逗教,大乘戒法乃十方三世諸佛所共同制定的聖戒,三世諸佛不可違越;小乘戒法可隨國俗需不需要而增刪;譬如:在中國的民情,對出家人的看法要求甚高,不得有絲毫的違犯威儀,如佛世之時,無制定不可嚼檳榔,印度當時也沒有吃檳榔的現象,因此,佛就無制止不可吃檳榔這條戒法,若佛陀誕生於現代的台灣,相信佛陀會制定出家二眾不得嚼檳榔,嚼檳榔大失威儀,口吐鮮紅色的檳榔汁,極其不雅觀,故佛必定製之。

同樣的道理,佛法流傳到現階段,托缽乞食的行法,的確在當今中國國土,實在不易推行,歷代高僧曾經多次嘗試倡導托缽乞食之慣例,亦然無法推動成功為事實。

由於國土區域有別,民族風情有別,導致托缽乞食之行法,遭受種種挫折與曲解,甚難依教奉行,於是形成中國佛教的特色—-佛寺開伙。

深信佛陀能正見時代背景,對佛寺開伙之事,會開方便法門,以適應時代的佛教。韓國、日本的佛教,亦與中國佛教的特色大同小異。

42. 為什麼修行者一定要受戒,不受戒而修行不是一樣嗎?

凡夫(梵語prthag-jana)修行的過程,不是執理廢事,就是執事廢理,不能行中道法門,因此,顧此失彼,顧彼失此。

凡夫心地未解脫,心易飄浮染境生心,貪著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難割難捨,佛有善巧方便,為令眾生得以解脫,是故,制戒以防止三業之過,令自性清凈;修行者若不受戒持戒,心地毫無分寸,一切開遮持犯,盲然無知,無從修起,猶如迷失的船隻,漂泊於茫茫大海中,無方向可循,周旋不出,彷徨恐慌,甚可憐愍!佛弟子欲修行,若無受戒持戒其心地無所依據,亦復如是!

修行者不受戒不持戒,始終不得入佛位,欲證成菩提,終無是處。佛法的道理如同雙目,受戒持戒如同雙腿,兩者不可或缺,有腿無目易招受碰壁與不如意之事;有目無腿,不實踐理念,如人劃餅充饑,說食數寶,終不可得!

修行者應稟持著理事不二的正觀,方能契入解脫(梵語vimoksa)之境。受戒持戒是修行者的最根本條件與基礎,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慧破煩惱,如是而證菩提。

受戒持戒的重要性,又如同建十層大樓,必須要有地下室與地基的鞏固基礎,方得起建一樓二樓乃至十樓的可能性,若無地基為基礎,一樓至十樓皆有倒塌的危機;修行者若無受戒持戒的基礎,一切善法不得生,禪定(梵語dhyana)智慧(梵語jnana)不得生,菩提無從證悟,成佛便為戲論!

佛經云:「戒(梵語 sila)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凈戒。」

佛陀臨涅槃之際,一再叮嚀佛弟子,應「以戒為師」,正如此意。

43. 何謂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見思惑是凡夫之惑,見思惑中的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不正見;思惑是思想上迷惑錯誤,如貪嗔痴慢疑等五煩惱。聲聞(梵語sravaka)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行人若斷了此二惑,即能證得阿羅漢果,出離三界。

塵沙惑是菩薩的惑,菩薩化度眾生,如果不通達如塵如沙的無量法門,則不能完成教化眾生的事業,故名塵沙惑。

無明惑亦稱根本無明,能障蔽中道實相之理,斷盡即成佛。此三惑中,見思惑為粗,塵沙惑屬於中等,無明惑為細,其性質各不相同。

44. 學佛之人須到如何境界,如何程度,才可謂之證?

證悟的程度有深淺高低,大乘(梵語mahayana)有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若說證悟之後不受生死所纏,應證得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即可謂之證。

小乘(梵語hinayana)修行的方便有七個階段,即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暖、頂、忍、世第一法等,證得的果位有四,即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梵語arhat),若論證悟,預流果以上可謂之證。

轉凡入聖,證空性是根本必經之道,佛弟子修行不與諸法空性相應,欲得證悟菩提,無有是處。

大般若經云:「一切法不空,無道無果。」

大般若經云:「諸佛出世,皆說本性空義,化導有情;要聞佛說本性空義,乃入聖道得聖道果;離本性空,無別方便。」

45. 除早晚課之外,在晚間躺在床上,輕念經咒有罪否?

佛教論修行,在於行住坐卧中,身體若無不適,最好應該端坐而念經咒,身心方不易產生懈怠之意,易抖擻故,而且不會落入慢法之過,若真實慾念,躺於床上,可自心默念亦可,切勿出聲誦經咒是也。

46. 初學研究佛法,從何處著手入門,比較迅速?

佛法是令人覺悟之法,迅速不得,急不來的,若欲深入研究,著手入門者,可從戒學先學起,從有門著手,從小乘聖典(四部阿含經)入門,其次在閱覽六百卷大般若經,有關空品之聖典,大智度論,起信論,再其次才閱讀大方廣佛華嚴經、凈土三經、妙法蓮華經、涅槃經、楞嚴經等,依此順序著手入門,才不至於茫無頭緒,不知從何處入門的感受,佛教(梵語Buddha-sasana)的聖典浩翰如海,其它之聖典,亦可搜集閱讀,只要了義聖典皆可著手,若不合乎三法印之經典可棄之。

若以三藏(梵語trini pitakani)教典而言,應從律藏(戒學)先學起,次學經藏(定學),再其次則學論藏(慧學)。

47.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與識有何差別?

唯心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識所變現出來的。唯識就是世間諸法,皆唯心識所現,因一切法皆不離心識,故名唯識。

其實唯心與唯識僅是異名同義,在經論中時而唯心,時而唯識;轉妄心為真心,轉妄識為真智,這都是佛菩薩,歷代祖師為化度眾生權宜方便所施設,無非令六道眾生轉迷為悟,去凡入聖,由實施權所設立的無上妙法。

48. 靈魂與中陰身有何差別?是何者往生?

靈魂之稱乃一般俗人的稱謂,中陰身乃佛門中的稱謂。

靈魂、中陰身有點差別,靈魂就是人的靈性或精神,一般宗教家認人體死後仍舊存在的幽靈,故稱之靈魂,靈魂的壽命不等齊,有長短之別。中陰身是人死亡之後到投胎轉世的這段時間,稱為中陰身,其壽命短則幾秒鐘,長則四十九天以內,必定投胎轉世。靈魂是世間人的稱呼,很儱侗又模糊,不知靈魂的真相,卻把靈魂說成三魂七魄,混淆實相,交待不清,但不論如何,死亡後的靈魂遲早必定隨業漂流,因緣具足,有緣之處,隨業受生,中陰身亦必如是。

49. 坐禪與靜坐有何不同?

一般社會人士靜坐的宗旨,不外乎讓心靈得到輕鬆、舒適、輕安,讓精神和諧統一而已!甚至把身體調好,延年益壽,甚至練丹運氣,使自己長年百歲,這一連串的靜坐之法,是世間法,甚至有些宗教家靜坐以求感應生天等等,這依佛法而言是不了義的,治標不治本,無法達成解脫(梵語vimoksa),不得證悟菩提(梵語bodhi)的。

佛門中所謂坐禪與靜坐是有差別的,靜坐未必包含坐禪,坐禪有包含靜坐,出世法有含概世間法,世間法未必含概出世法,但出世法不離世間法,離世間法則出世法不可得,何以故?世間法覺悟即是出世間法,出世法不能覺悟,出世法則是世間法。

坐禪與靜坐亦復如是,那麼,什麼叫做坐禪呢?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佛教坐禪貴在「明心見性」,以明心見性為修道者的大前題,坐禪不見性,縱得坐禪百千劫,亦與外道坐禪,更有何異!

六祖慧能大師云:「於念念中,見諸境界心不亂,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50.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應先修後悟,或先悟後修,那樣比較如法?

悟如目,修如足,兩者同等重要,但有先後之別,這話如何而說呢?悟是領略佛法大意,修是實踐法門,所以應該先領略佛法大意,而後實踐佛法大意,若如此而修,是名正修。

若顛倒而修,不但不能證悟菩提之岸,反而易落於闖禍之端,乃至走入歧途,因為沒有佛法引導,僅以盲目而修,將如何登覺悟彼岸呢?所以學佛者應當先悟後修,才能與佛道本意相應。

51. 真如與無明同一體,何以真如敵不過無明,隨其輪迴?

真如(梵語bhuta-tathata)與無明(梵語avidya)僅是染凈迷悟之別,眾生自性無量劫以來,我見成習,貪執五欲六塵,積弊堅深,分分秒秒不能成正覺,何況年年月月如何得解脫呢?眾生願力不堅,道心不穩定,動不動皆是無明種,我執為本,是故真如敵不過無明

我們已經學佛入道,正處於進修過程,在生活起居中,自性亦免不了無明流露,或多或少起惑造業了,又何況那些沒有入佛門的流浪漢,他們怎麼能夠解脫無明啊!又如何以真如敵無明呢?

佛經云:「無明為父,貪愛為母。」

52.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不可得,以何心可得,念佛心可得否?

三心不可得,是要我們學道者,離相、離念、離住,以無所住而住、以無相為相、以離念而念,這是轉凡入聖的初步階段,由有而空、由相而無相、由假入空、由住而無住、由念而無念;三心不可得,不是意味著連心都沒有了,若連心都沒有,還有誰肯來修行呢!豈不是讓人更惶恐,因而走入斷滅論。

要知道佛陀本意,是要我們先凈化自性中的相、住、念、境,無非皆是無自性空的,遠離自性虛妄的貪執,如此顯露菩提自性,經過修行凈化的菩提心,這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就是佛弟子所要得到的本來面目。

念佛心若達能所雙泯,心境之對待亦泯除,實相現前,那麼,念佛之心,達到念佛三昧,何嘗不可得,到時候,心之得與不得皆是戲論,不落言宣,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之際。

53. 萬法唯心,那麼修行所得之神通,也是唯心所現嗎?

離心無境,離境無心,境由心生,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六種神通,亦不能例外,神通(梵語rddhi)是心之變化妙用所使然,離心無神通,離神通無心,心(梵語citta)與神通是體用之別,並非離心別有神通,離神通別有心,是故,修道者能正見神通是心之變化妙用,欲得證成正覺,指望有期。

四祖道信禪師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

54. 「萬法唯心造」,如遇鬼時,以此觀念起「不造」之心,可否使鬼消失無形?

萬法唯心造的意思,是自性能生一切法,分為染凈二門:染心有貪嗔痴慢疑...等等無量作用;凈心有慈悲喜舍...等等無量妙用。不論染凈之心不離心地,由心地演化無窮盡的作用,因此稱為萬法唯心造;不是意味著能把鬼造有造無,鬼不跑掉,你怎麼造或不造,亦不能動搖鬼一根寒毛,這容易落入神道思想,或創造論的格調。佛陀是大覺者,能覺悟人生宇宙真理,不能將石頭變黃金,將黃金變石頭,也不能將男人變女人,將女人變男人,切記!

55. 法相以眾緣所成,故當體即空,法性乃萬有之本體,不假眾緣,何以法性亦空?

法相當體即空,法性亦空,絲毫無差,有為法與無為法皆空性,有相無相亦空性,色心二法亦空性,諸法所成因空而立,不空諸法不得而成。

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法則不成。」

華嚴經云:「有相無相無差別,至於究竟終無相。」

法句經云:「於畢竟空(梵語atyanta-aunyata)中熾然建立,是大善知識也。」

56. 持咒與念佛功德有何不同?臨終時以何為主?

修持凈土法門,必須累積無量福德,此無量福德與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是往生凈土而應有之資糧,持咒與念佛,是通達一心不亂之正因。

個人修持佛法的性向不同,根機有別,有些人喜歡持咒,有些人喜歡念佛,持咒念佛宗旨在於令妄心得一心不亂,若不能達到一心不亂,功德從何而生呢!念佛與念咒功德平等,無有高下,只是持咒念佛者的根機問題。

若臨命終之際,最好以念佛為主,何以故?因為一句佛號短,短而好念,易成就念佛三昧;咒語長,念力不能維持長久,易起妄想,同時命終之際,內心較微脆,耐力不堅,易昏沉,是故臨終時以念佛為主,不適合念咒語。

印光大師對臨終的處斷相當重視,他倡導為臨終者助念時,應以單單一句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即可,用引磬敲打,不得用木魚敲打,引磬聲清脆,有提神清腦作用,木魚之聲,易讓臨終者心浮氣躁的感受。

57. 看小說、看電視、聽歌曲,都能得到忘我的境界,而得一心不亂,這與念佛一心不亂,有何差別?

看小說、看電視、聽歌曲,固然亦能忘我的意境,這種忘我意境,似乎一心不亂,但內心微細的念頭,亦免不了貪染小說中劇情,執著電視的內容,心被歌曲所動,動而染、染而動,處處迷染,心安住聲塵與劇情,這種類似一心不亂的忘我,是迷了本性,心外求法的貪著,外道也有這種相似之定。

念佛達成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能念念覺悟、念念分明、念念無染、念念不貪不著、念念光明、念念無生,是故,念佛三昧與看小說、看電視、聽歌曲的忘我一心,是截然不同的境界。

58. 平時按時念佛不間斷,假設在高速公路出車禍,當下被汽車撞死,來不及念佛,這樣能往生凈土否?

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者平時念佛功力深,在八識田中種下無量無數的佛號種子,若被撞死之際,來不及念佛,這要看他個人的造化而定,若佛號種子現前,正念不失,亦然可往生凈土;若被撞死之後,八識田中的佛號種子沒有現前,正念不能提起,那往生就甚為困難。

59. 信願行堅固的行者,臨終無人助念,可否決定往生凈土?

往生西方凈土,具足信願行,臨命終若正念提起,往生西方凈土絕對成就無疑。假令周遭有蓮友,及出家師父為其開示念佛,可讓臨終者往生更順利,蓮花品位可望增高,因此,助念是相當重要的大事,不可將生死輕意以待,輪迴(梵語samsara)路險,所謂一暴百千劫,再回頭來是幾時!

60. 平時修持到什麼程度的功夫,往生才有把握?

除了具足信願行三資糧外,念佛亦須達成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而且應修福德因緣,若能修持到這種境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千即千生。

阿彌陀經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61. 人若往生西方,其子孫代其誦經作功德,所做之功德,是往生人所得?還是子孫所得?

一般學佛的人,都不知道現生中廣行布施喜舍,大作功德,非等到命終才做功德或布施喜舍,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佛陀在經典一再的呼籲我們,要在活生生的時候,就應該多做功德善事,若現生就做功德(梵語guna),七分功德全部自己得到,若命終後,子孫為他做功德,亡者只得到七分中的一分功德而已,六分功德子孫自己得到。

由此可見,佛陀很強調現生就應廣行布施做功德,不要等到死後才做功德,不划算,有智慧的人,這是一面很好的鏡子!

可惜眾生愚痴,十之八九皆等死才做功德,不知現生當下就廣行喜舍布施,實為智者所憐愍!現在引錄地藏經所記載的一段經文,供給大家共參: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命終之後,眷屬大小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62. 臨命終時,若魔化身為阿彌陀佛來引誘往生者,不知如何來辨別是佛或是魔,才不會耽誤往生大事?

魔之神通也相當廣大,自古至今,確實有魔化佛或化菩薩的形相,因而破壞修道者的道行,多得不勝枚舉。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若欲接引往生者,必定放光而後接引,阿彌陀佛之光明柔和,光明不刺眼,清涼、舒適、安祥,讓人有股親和力,莊嚴(梵語vyuha)殊勝微妙;若是魔化佛來接引,魔亦有光,其光剛烈刺眼,有股陰森森的氣氛,其光不柔和,若能念佛得定,必能辨別佛魔之異。

佛弟子只要以虔誠之心,勤加精進,實在不必擔憂魔化佛來引誘往生者,學佛者勇猛念佛,必然有二十五位大菩薩隱形護持,有護法金剛與善神亦隱形加被護念,命終之際,因緣成熟,自然西方三聖接引,諸大菩薩,護法金剛皆同護送,一剎那中離五濁,娑婆之緣即告一段落,往生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與佛菩薩為伴侶,親聽彌陀法音,早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不違安養入娑婆(梵語saha),巧把塵勞為佛事。

63. 佛法中有權實二教,是什麼意思?彌陀經是權教或實教?

權實二教,就是權教與實教的結合稱謂。

適宜於一時的教法叫做權,眾生(梵語bahu-jana)根機未成熟,由淺入深,逐漸使人覺悟的教法,種種權宜方便,稱之為權教。

究竟而不變的教法,叫做實,修行的根機能成就無上大法,即直說究竟妙理,立刻就能使人覺悟的教法,稱之為實教。

彌陀經是權教之法,乃佛因實施權的大方便法門,娑婆(梵語saha)五濁惡世,眾生魯鈍,福薄慧淺,不能堪受頓教大法,道心不堅,升者少墮者多,佛大興慈悲,廣說凈土法門,普利群迷,往生極樂蓮邦,彼處正報與依報莊嚴,皆可得不退轉(梵語avinivartaniya),直至成佛,殊勝甚殊勝,阿彌陀佛悲願所成就的凈土世界,為化育眾生成佛而設立,可謂殊勝又莊嚴的權教大法,真是功德無量無邊,窮劫讚歎莫能盡。

64. 無歸依佛教之人,有實行八德,不犯十惡,像這輩之人,臨終有可能去到西方凈土嗎?

歸依(梵語sarana),無歸依的人,實行八德,不犯十惡,此人不發願迴向求生凈土,亦不得往生,往生的條件,不在世間為善多寡而論定,而是須要發迴向求生彼佛國土為要。所以未歸依者儘快歸依,八德是治家治國的法則,與生死了無痛癢,與菩提毫無相干,與涅槃差距十萬八千里,不犯十惡乃感召人天小果,若不發願迴向西方凈土,亦往生不得,與極樂世界無緣。

明朝蕅益大師云:「縱得上品善,若不肯迴向(梵語parinama) ,亦不得往生;若芝麻小善,肯發願迴向,亦得往生。」

蕅益大師云:「現前一舉一動,皆可迴向西方;若不迴向,雖上品善亦不得往生。」

65. 念佛是願見佛的,這和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有相抵觸嗎?

佛有三身:法身(梵語dharma-kaya)、報身(梵語sambhoga-kaya)、應身(梵語nirmana-kaya)。金剛經是破相顯性的寶典,是見性的法門,了見法身無相,常住不滅,人人本具的真性,是故,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梵語tathagata)是法身,法身是無形無相,不能以色相而見法身,更不能以音聲求法身,法身非色相與聲塵所能觸或見的;因此,金剛經的行門是以空門入門,以見佛性為正宗,佛性是無相的,角度不一樣。

念佛法門是見佛為宗,佛有三身,通常往生時所見的佛是應身佛,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的佛身,這可以看得見,報身佛唯有菩薩方能看得見,凡夫是不能看見的,法身佛唯有佛與佛方能徹底了見,菩薩與凡夫是無法看見的。

總而言之,空門是觀色即空,從假入空,見空得解脫,見空性的法門;而凈土法門是從有門入門,見佛聞法,因而證空性(梵語sunyata),在修行的法門略有差異,但究竟終無差別,最後皆以證成無上菩提為宗旨。

66. 為何學佛之人,每逢相遇,皆合掌開口道:「阿彌陀佛」,是有何用意?

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佛。有兩層含意:

一者、禮貌用語。既已學彿,就以佛教的稱謂呼應,比方說:早上見到同參道友,就來一句:阿彌陀佛,表示某某大德,早安!晚上見到同參道友就開口道出:阿隬陀佛,表示某某大德,晚安!在公共場所或走路相會時,就來一句:阿彌陀佛,表示某某大德,您好!因為佛教很講究禮貌,威儀要莊嚴,表裡一致,誠於中,形於外。

二者、隨時不忘念佛。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心佛不二,行住坐卧,佛號總是掛在嘴巴,如是持之以恆,精進念佛,逢人則一句阿彌陀佛,不論山上或市區,不論街頭或巷尾,見到同參道友,就以一句阿彌陀佛相侍,一切時一切處,佛號念得純熟一心(梵語eka-citta),可打招呼,又可念佛,雙管其下,相得益彰,如此念佛風範,往生必成,菩提指日可證。

67. 臨命終時,能得正念,是西方阿彌陀佛來接引,或是自己心佛來接引呢?

自宋朝以來到民國,主張禪凈雙修的祖師大德,往往把往生凈土大力倡談念自性佛,往生自性凈土,由眾生根性愚昧,未能正見祖師大德之意境,因此,卻一味的念佛而不發願往生的傾向也就大有其人了,如此的凈土法門或多或少有失真的傾向;也就是說,倡導自性佛,自性凈土者,往往不求生西方凈土,後人也隨之不求生西方凈土,於是疏忽了西方凈土的存在,甚至嚴重則抹煞西方凈土,乃至否認阿彌陀佛的事實,晚近以來,的確佛教界有如是一股洪流,日益流傳,逐漸有遍及全球的危機!佛弟子不得不知,不得不慎!

身為正信凈土法門的行者,不必擔憂阿彌陀佛來不來的問題,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佛號念得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正念現前,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必定與諸聖接引我們,佛是聖中聖,聖者絕無妄語,妄語則不能成佛,成佛則無妄語。

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無量劫前是一位智慧高超,英勇的國王,聽世自在王如來說法,當下發菩提心,捨棄王位而出家,取法名為,法藏比丘,因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經過無量劫的修持,四十八個大願都圓滿成就,同時也成就了莊嚴的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

彌陀經云:「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曰極樂。」

凈土法門的行者,只要心懇切,廣修福德因緣,志心信願,一心(梵語eka-citta)勤求往生極樂,正念現前,佛及聖眾必然手執金台,接引我們,於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努力吧!努力!

68. 念佛之人,若欠別人債務,到命終之際,不幸債務還不完,能帶業往生嗎?或是再輪迴來還他人之債呢?

能否帶業住生要看念佛的造化如何!假使念佛者心念堅固,正念現前,突破一切妄想,向前一步是蓮池,退後一步是地獄火坑,因此,萬念歸此佛念,亦得帶業往生。

倘若欠債的心念無法凈化,耿耿於懷,惦念不忘,恐怖心現前,正念不能提起,如此欲得往生,甚為困難!還債是有時節因緣的,因緣會遇,必然償還他人之債,因果(梵語hetu-phala)循環,理所當然,畢竟,因果平等故。

69.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佛位平等,為何又有等級的跡相?

佛佛道同,法法平等,的確佛與佛之間的道與法是平等的,佛與佛之間的果位也是平等的,無有高下之別,平等無異。

那麼為什麼會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呢?諸位要明白啊!現在十方佛土中的凈土,以彌陀佛的凈土最為殊勝,彌陀佛無量劫前當法藏比丘時,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微妙清凈之行,發四十八大願所成的凈土,若以凈土而言,十方諸佛國土,彌陀佛之凈土最勝;又十方佛中,彌陀佛與眾生結緣最深;於現在十方諸佛,彌陀佛願力攝眾最多,韋提希王后等五百位侍女特別選擇彌陀凈土;又十方諸佛凈土中,彌陀凈土最近;十方諸佛名號中,念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名號最多。

總而言之,是讚歎阿彌陀佛的凈土莊嚴殊勝,及彌陀佛與眾生結緣最深廣,這種種殊勝功德,遠勝過十方三世諸佛,並非佛位有等級之別,所以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70. 往生西方凈土,決定蓮花化生,若往生其他佛土,是不是亦蓮花化生?

在佛經中,十方世界都有凈土,而與西方彌陀凈土相對的有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凈琉璃世界—東方凈土,亦有東方的妙喜世界,有佛名阿(音同觸ㄔㄨˋ)佛,亦有彌勒凈土,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世界亦無量。

經中所說,眾生髮願求生凈土,不是受用土,而是佛的應化凈土,應化土是適應眾生的機感,因而示現不同,但應化土不一定示現凈土,也可應化穢土,如釋迦佛的示現娑婆國土即是此例,應化土有各式各樣的,都與眾生特別有關。

依佛法而言,凈土不只一個,極樂世界就是無數凈土中的一個,生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都是蓮花化生,由於自己的願力,佛菩薩的悲願,不須父母為緣,化生於蓮花中,佛經所說的佛菩薩,每處蓮花座,蓮花(學名Nelumbonucifera)出於淤泥而不染,離了一切煩惱,得到身心清凈,成為聖者,所以,以蓮花的出塵不染為喻,修行念佛而凈土,是化生蓮花中的。

往生西方凈土,依蓮花化生;往生其他凈土,有些是蓮花化生,但亦有些未必是蓮花化生的,畢竟凈土世界千差萬,凈土的示現,是適應眾生的機感,因而示現不同,都與眾生有直接關係。

71. 我們凡夫三毒深重,念佛可得往生,這麼輕而易舉之事就可了生脫死,佛陀為何還講說這麼多的法門呢?

佛法有難行道與易行道兩種行門。大體上,佛是奉勸我們行難行道,於現生廣修六度萬行,行菩薩道,自利與利人,自度度人,因而莊嚴凈土為宗旨,於是廣說無量法門,這無量法門是為難行道者所演說;但眾生根機不一,有深淺高低之別,頓漸之差,迷悟有別,於是對一些根機較為薄弱者,畏怯生死,深恐退墮之眾生,開演凈土法門,普令此輩眾生求生凈土,有良好的環境,親近佛菩薩,因此早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

72. 禪宗不念佛求生凈土,證得果位者也很多,他們不往生凈土,到何處去了?

證得果位的聖者,在他們的境界中,法身(梵語dharma-kaya)本不生本不滅,有生必有滅,無生則無滅,有來必有去,無去則無來,生滅來去聖者的心地早已超越解脫,不受生滅來去諸法所束縛,亦能於生滅來去中自在出入,不離生滅來去,亦不著生滅來去,如手劃虛空,虛空不留痕迹,聖者心地亦如是!

聖者證得果位,亦不斷嚴土熟生,往返十方世界,廣行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做自利利人的福慧行。

華嚴經云:「法身恆寂靜,清凈無二相,為化眾生故,示現種種形,於諸蘊處界,未曾有所著。」

73. 十方菩薩,不求生西方凈土,這樣能完成佛果嗎?

照樣可以成佛道。菩薩(梵語bodhisattva)的階位有五十二個,若未證得果位的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回),若發願求生西方凈土,是最好不過了,彼佛國土正報與依報莊嚴殊勝,是造就菩薩道最高學府之處。若已證得法身的菩薩(初地以上),就可任他行化,於十方世界行菩薩行,無障無礙,境界到這種程度,不一定非往生西方不可了。

74. 誦經念佛確信有無量功德,可消災解厄,可是大阿羅漢目犍連,何以不能避其不測之災?

眾生的定業不可轉,乃至證得聖果的佛菩薩,祖師大德亦難逃避定業(梵語viniscita-karman),縱然能逃得一生百生,一劫萬劫,但定業總是無法避免。

目犍連被被道的亂石所擊斃,佛陀頭痛三天,這些實例,就是一面鏡子,表徵因果不昧的果證!

佛陀曾云:「我有三不能,何者為三?一者不能轉眾生定業。二者不能度無緣眾生。三者不能空眾生界。」

75. 往生西方後,乘願再來,回入娑婆,廣度眾生,示現生老病死,與一般眾生的生老病死,有何差異?

乘願再來的菩薩,皆為法身大士之輩,來此娑婆界度眾生,示現生老病死,在凡夫立場看來,似乎與自己一樣有生老病死,卻不知示現行化的佛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於生死已得自在,生即無生,無生即生,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不一不二,生死涅槃等空花!

佛菩薩視生死即涅槃,凡夫看涅槃即生死,迷悟染凈有別故。佛菩薩倒駕慈航來人間度化眾生,能願力自在,弘法利生無礙,生死自如;凡夫(梵語prthag-jana)來人間是由業力所驅使,是身不由己,不想來人間,但業力所牽引之下,就不得不投胎轉世,凡夫來人間是不自在的,是沉淪的,隨順生死流轉而來的,是故,乘願再來者與一般人來人間,其境界懸殊甚大,完全不同的兩端,無以比倫。

76. 稱呼出家法師,其法名特加「上下」兩字,其意義何在?

割愛辭親,識心達本,解無為法,是名沙門(梵語sramana)。出家人為了自度,必須上乞如來正法,以滋潤法身慧命,故法名加個「上」字;自度亦不夠,看眾生沉淪苦海,六道往返不休,受盡無量逼迫,對下發起悲愍救度之心,普令大地一切眾生遠離苦海,度脫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故法名加個「下」字。簡而言之,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出家修行者稟懷如是宗旨而行道,方不負三寶之恩德。

77. 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其意義有何差別?

這是一個公案:有一老人,在百丈禪師處聽法,謂百丈曰:昔我住此山,有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對曰:「不落因果」。以此錯誤,五百世墮野狐身,請和尚為我下一轉語,百丈禪師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脫野狐身」。

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其道理不同,不落因果就是大修行人所做的一切因果,將後不受報。這種論調是錯誤的,因此才墮落野狐身五百世的果報。

不昧因果就是不可斷喪因果,不可冒昧因果、應依因果(梵語hetu-phala),大修行人所做所為,其因果是不可斷喪的,不會因證得果位就沒有因果了,因果不是特權可抹煞的,其意義即在此也。

78. 佛教戒殺生,但卻主張火葬,吾人之身體有無量無邊之蟲所聚集,火葬是否殺生了,何不亦行土葬,讓它自腐朽風化?

佛法以人道(梵語manusya-gati)為主要得度的對象,旁度五道;度眾生亦有近緣與遠緣之別,三惡道中的畜牲道(梵語tiryagyoni-gati),可謂遠緣得度對象,體內之細菌小蟲寄生人體,雖行火葬,的確有殺生之嫌,乃屬極微之過失,火葬與土葬較量之下,火葬遠比土葬來得殊勝,若土葬其體內之細菌與小蟲,亦免不了自生自滅,又土葬占空間比例較大,將後亦須撿骨頭,因緣不成熟,五、六年後屍體不腐爛(蔭屍),又添加多層的煩惱!

在中國大陸西藏的喇嘛,若命終後,其屍體皆橫遍山野喂鷹,神識已脫離軀殼,留下的僅是一堆臭皮囊,若能行火葬,的確要來得較為殊勝。

79. 經言:「定業難轉,共業難消」,像台灣現處紛亂,如果只靠佛弟子懺悔修善,台灣同胞都不回心去惡,能否消弭禍殃?挽回浩劫乎?

定業(梵語viniscita-karman),定業難轉,共業難消。台灣人口二仟多萬人,政治尚未徹底民主化,政客為剝奪權位,相互攻訐,老一輩不肯將過去不法之條例徹底刪除,先進的民主義士拚命挖掘不法之處,形成兩股洪流相互抵觸,如此周旋不休,僵持到底,佛門稱為定業或稱共業。

中外古今的國家,只要政治沒有推展革新民主化,國家動蕩不安,在所難免,如果只是靠佛門力量是不夠的,台灣是大家的,大家有權把台灣整頓得上頓道(踏上徹底的民主化),假使只是幾位政客心存己見,私心作崇,黨派瓜葛,從中安排,不能集思廣義,聽聽各界的政見思潮,那麼台灣將後的禍殃是有存在的危機!受浩劫的人,也還是台灣兩仟多萬的人口(自己的人)。

國家運作的樞紐,國家命運優與劣,有賴民主義士挺身而出,讓政治更民主、更民權,踏上自由光明的凈土世界,畢道,佛教(梵語Buddha-sasana)的教義本是民主的,解除特權的,以及徹底解脫階級意識的,以達到自由、平等、安和樂利的佛土清凈世界。

三千年前,佛陀誕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身為王子,為追尋真理,捨棄王位而出家修行,而後證得無上佛道,佛陀是一位正覺人生與宇宙的覺者,能解脫眾生的苦難,喚醒人們的法身慧命,他做了一件舉世未有的大功德,那就是把印度不平等的四種階級意識全部解放,以達到真正的平等與自由!

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mi buddha)是歷史上開路先鋒的民主解放者,更是發揚民主意識的開山始祖,何等四種階級呢?

一、婆羅門

二、剎帝利

三、吠舍

四、首陀羅

婆羅門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權威;剎帝利是和婆羅門同樣被人尊敬的王族;吠舍是指一般工農商階級;首陀羅是被人使役的奴隸。

不但佛門弟子希望國家進入民主、自由、平等的新天地,相信各宗教界,乃至整個台灣各界人士,上下男女老幼,也都抱著同樣的理念與希望!

80. 人之一生,善惡混雜,所獲果報,究竟是善惡分開,或是功過相抵?

善不離心,惡不離心,善惡由心造,離心無善惡,離善惡無心,心(梵語citta)是善惡之體,善惡是心之用,當善惡果報現前之際,是截然分開的,心只有一個,不能同時有善惡兩個心之存在,兩個心即有兩個佛性,但人只擁有一個佛性(梵語buddha-dhatu),因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隨善惡因緣的成熟,自然有前後的果報。

善惡分明,因果有規律的、平等的、前後的;功過相抵是一般方便說的,功有功的前因與後果,過有過的前因與後果,善念不能重疊於惡念,惡念不能重疊於善念,有念則有前後,前念與後念不得重疊,是故,功與過是截然的兩回事,功過相抵不得。

81. 佛教時常說因果,如貓捉老鼠,這亦可說是因果嗎?是不是前生老鼠食貓肉,故這一生因果循環,反過來貓食老鼠之肉,互相冤報?

因果(梵語hetu-phala),佛教是講因果的,因果始終是不變的定律,這種貓與鼠的比喻不是很恰當的說法,因為貓是肉食動物,什麼肉類都吃,只要它能搏倒對方,即當下就把對方之肉吃掉,像牛、馬、獅子、虎、人等等,它沒有本事搏倒,故吃不得,貓不只吃老鼠之肉,也會抓魚、抓小雞、抓小鳥、抓蜥蝪、抓蚱蜢等等充食。

又如老虎亦復如是,只要能把對方搏倒,那麼對方就是它的一頓美餐,如此類推,天下之間的弱肉強食,是眾生廣造惡業最好的見證!

眾生(梵語bahu-jana)造業在時間上而言,在過去世造業,今生造業,未來世等三世造業;在空間而言,有時在中國造業,有時在美國造業,有時在蘇聯造業,有時在日本造業,有時在香港、新加坡、法國、瑞士、德國造業,地球造業還不夠,還想到別的星球造業,你說眾生殘不殘忍!你能說眾生業障不重嗎?讓我們好好靜下來,思惟思惟幾分鐘吧!

82. 依據因果而論,前生多做善事,多修行的人,今生福報會很大,智慧高超,也就是說,為善修行應得富貴聰明之報才對,但為什麼現前所看的富貴之人,多橫行霸道,而且鬼頭鬼腦呢?反而善良的人,往往多窮苦與愚笨亦不少呢?

此問題波及很廣,非三言兩語所能解答周詳,請仁者有耐心注意看下去,這可分為兩方面解答:

一.眾生未開悟有隔陰之迷故。今生若廣行善業(梵語kusala-karma),布施喜舍,捐助救濟,甚至修行精進,這些功德利益之因是不會消失的,今生若無開悟證成菩提或往生凈土,那麼,今生的善因與修行的功德,必然會感召來生的大富大貴,甚至聰明絕頂,但由於沒有證成果位之故,投胎人間便成隔陰之迷!忘記了前世自己所做的一切因果,心地亦然被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所染污與蒙蔽,善根一時無法大展流露,自己的私慾作崇,憑著他的福報,造業下去,為名為利的習氣,還是熾盛燃燒著,甚至橫行霸道,又如你所說的,鬼頭鬼腦皆使出來哩!

二.因果是不失亂的。因果是分明的,是有規律而且平等的。富貴有富貴的因果,聰明的聰明的因果,為善有為善的因果,為惡有為惡的因果,窮苦有窮苦的因果。因果律是分明的,所以佛要我們廣修諸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要學習。

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若有一善法未能圓滿,而得無上正等菩提(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無有是處。」

由此可見,有些人行善或修行,往往會顧此失彼,顧彼失此,修此法而無修彼法,修彼法而無修此法,不能面面顧到,比方說:有些人布施心做到了,但為人不仁,以後的果報就會富而不仁;有些人布施心做到了,但不聽經聞法,來生的果報就會富貴命,但沒有智慧,得到愚笨無知的果報;有些人聽經聞法,但布施心沒有,來生的果報就會很聰明,但沒有福報,生活貧窮困苦;有些人布施心有,也聽經聞法,來生果報就很聰明,而且很富貴又很善良。

有些人不布施喜舍,又不聞法聽經,來生果報就很窮苦,而且愚痴魯鈍;有些人布施喜舍心有,但喜歡吃喝嫖賭,來生的果報就很富貴,但為人橫行霸道,常使用權威欺淩弱者。但以上種種實例,我們就知道因果的關聯性是如何了!

因果(梵語hetu-phala)是分明的,不會錯亂的,是平等的,為善為惡,果報就有善有惡;修行者若如是知,如是見,是名正見。

83. 心凈即佛土凈,何謂心凈?甚義云何?

貪嗔痴滅,心則清凈,若心清凈,所在之處,皆為凈土,其心若不凈,皆是穢土,凈穢在心,不在國土,發心向佛道,是生凈佛國土。

維摩詰經云:「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

這是唯心凈土的說法,心是凈土,凈土是心,離心無凈土,離凈土無心,心與凈土不二。

84. 一佛出世,隨著道法的傳遞,人類根機轉變,概分正法、像法、末法三期,何謂「三期」?

凡一佛出世,則以其佛為本,立正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三期。

一、正法期:正者即證也,佛雖去世而法儀未改,有教有行,有證得果位者,是為正法時期,佛滅度一千年間為正法期。

二、像法期:像者似也,真正之法儀不行,隨而無證果,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佛法行,此時謂之像法時。正法後一千年間為像法期。

三、末法期:末者微也,轉為微末,但有教而無行,無證果時,是為末法時,像法後一萬年間為末法期。過此末法後,即為滅法時。

85. 如果當淫慾熾盛,應以何方便令其離欲?

凡夫在修行的歷程,尚未證得果位,有時會淫慾熾盛,是在所難免,因為眾生所以為眾生,就是以淫慾為生命的所依所歸,動不動淫慾即時現前,的確難調難伏。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

藏經云:「貪愛如水,能潤生死。」

由此可見,淫慾的確是生死的泉源,是帶動眾生沉淪六道的原動力,是故大聖佛陀常教令弟小要勤修梵行,凈化淫慾之心,解脫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

應正觀諸法無自性,本性不可得,乃幻化緣起,緣起必緣滅,無常故,淫慾之心亦緣起,心與境結合,產生相應,淫心便起,是名緣起。正心觀淫心,淫心即起即滅,瞬眼生瞬眼滅,如幻如化如電如泡如影,絲毫不可得,諸法畢竟空故,若如此正觀淫慾之心,即可根治淫心之道,亦名正觀。

曾經有佛陀的弟子,欲心難止,欲斷男根以消淫心,佛陀教化他說:汝欲斷陰,不如斷心,淫由心生,心止則淫滅,心與淫性本空,何有淫慾可得?此弟子聽完之後,恍然大悟,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梵語arhat)。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修道者理應痛下決心,令淫心早求解脫(梵語vimokso),普證菩提。不然的話,淫心無時無刻皆隨從吾人二六時中,如同定時炸彈,皆有爆炸的可能性,豈可不慎!

愣嚴經云:「修行如不斷淫心,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86.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何解釋?

菩提(梵語bodhi),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涅槃(梵語nirvana),意譯作滅、寂滅、無生、不生不滅之義。修行不與中道法門相應,始終不得菩提,皆是門外漢,與佛道無緣;修行不能離開現世的生活環境,不得另尋他處以安心,應於客觀的周遭人、事、物中而得正覺。

煩惱是由生活中,種種不如意所引生的心境,菩提是由生活中,種種如意不如意所得的覺悟心境;由此可知,煩惱(梵語klesa)不離生活,菩提也不離生活;生活能引生煩惱與菩提,諸位要明白啊!心生煩惱,心也能生菩提,煩惱菩提不離心,離心無煩惱菩提;煩惱當下覺悟煩惱即菩提,菩提不覺悟者菩提即煩惱;是故,菩提由煩惱凈化中得,離煩惱無菩提,這就是煩惱與菩提之間微妙之關係,煩惱即菩提若能正觀深入,則能入道,與佛常相左右,共游法界,自在自得。

維摩詰經云:「一切煩惱皆是如來種。」

維摩詰經云:「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生死即涅槃的法則,與煩惱即菩提之義理略同。生死是有生有死,有生有滅,涅槃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死;佛看眾生的生死即是涅槃,凡夫看佛的涅槃境界是生死;諸位大德們!生死(梵語samsara)覺悟,生死即涅槃,涅槃不覺悟,涅槃提生死;離生死無涅槃可得,離涅槃無生死,只是迷悟染凈有別;當下悟生死,生死何嘗不是涅槃,涅槃不悟,涅槃即生死,諸佛菩薩能正觀生死涅槃的微妙關係,當下得證甚深正覺,普於法界雲遊自在,慈悲六道群生,令離苦得樂,轉凡入聖。

87. 極樂國土人民壽命無量,其數目應日益俱增,何以回入娑婆度脫眾生之菩薩,未所罕見?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的人民,其數目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壽命亦無量,回入娑婆度化眾生的菩薩,為數多得不勝枚舉,佛菩薩倒駕慈航來人間度化眾生,往往不會把自己的身份顯露出來,一旦暴露身份的時候,馬上就要入涅槃了,畢道,佛菩薩不會顯異惑眾,自炫其德,張揚己功,招來名聞利養。

佛菩薩來娑婆(梵語saha)示現行化,如遊戲人間,往來自在,壽命無礙,度化緣盡,自在涅槃,來時無聲,去時無影,如春風由虛空飄浮而過,虛空從未留下痕迹。

佛門中流傳宋朝永明寺,延壽禪師是阿彌陀佛來此娑婆示現行化,唐朝寒山是文殊菩菩薩示現,拾得是普賢菩薩示現,唐朝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示現,杜順和尚是華嚴菩薩示現,新羅國金喬覺是地藏菩薩示現,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示現。

佛菩薩示現人間,度化眾生為數不少,隱跡暗化,悲度有情,垂化六道,功成身退,成千古留芳。

88. 學佛之人慾臨命終之前,能預知時日,是否佛之指示?

修行有得,精進學道,境界純熟,三昧(梵語samadhi)現前,確實能預知時日,大體上有兩種情況:

一者、定力功深,自性預知壽命緣盡,時日自知。

二者、參禪念佛者,一心向道,機緣感應,佛加被示知。

89. 凈土法間十方諸佛共贊,處處指歸,最為殊勝,彌陀成佛於今十劫,在十劫之前,十方諸佛有無另指其它凈土法門?

凈土法門窮劫前即有之,並非彌陀佛成佛之後方有凈土,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在因地的時候,乃國王之身而出家,世自在王佛為他取名為法藏比丘,同時,為他講說經法,並為法藏比丘介紹二百一十億諸佛世界,種種清凈莊嚴的凈土,除此二百一十億諸佛世界清凈莊嚴妙土之外,亦有無量無邊,不可稱不可計的諸佛莊嚴世界尚未介紹,可見十方凈土之多,實非言宣所闡盡。

諸佛示現人間行化,觀機逗教,為頓根者說頓教大法,為鈍根根者說權宜方便之法;若人間五濁惡世,則演說凈土法門,三根普被,求生凈土。凈土法門乃十方諸佛共贊,處處指歸,最為殊勝。

90. 凈土法門大小乘兼有,如何分別說明?

凈土在佛法中,是貫徹一般的,是各式各樣的,大乘(梵語maha-yana)只是特別發揚而已,所以可分三類的凈土:一、五乘共土。二、三乘共土。三、大乘不共土。

一、五乘共土:這不僅是佛法才有,一般世間人,都可有此凈土思想,在印度,如四大洲中的北俱盧洲,梵語郁怛羅俱盧,是無上福樂的意義,即頂有福報頂快樂地方,印度人,都承認有此世界。

二、三乘共土:這是佛法大小乘所共說的,最顯著的,即兜率凈土。佛在人間成佛以前,最後身菩薩就是在兜率天,從此而降生人間。釋迦佛是如此,將來彌勒佛也是如此。兜率內院,是最後身菩薩所依止的地方,經常為天眾及聖者們說法。這也是小乘(梵語hinayana)佛教的學者所共說的,從小乘佛教編集的教典來看,彌勒當來下生,實現人間凈土,實是佛教徒所仰望的目標。

三.大乘不共土:大乘不共的凈土,多得不可數量。古典而最有名的,是東方阿(音同觸ㄔㄨˋ)佛凈土、西方阿彌陀佛凈土、然其後,為中國佛弟子所重視的,與西方阿彌陀佛國土相對的,有東方藥師如來凈土。像這些是大乘佛教所不共的凈土,在小乘佛教傳說中是不見的。

91. 佛教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嗎?是在何天?

是的,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以上帝的人格權威、行為、作風而論之,上帝自言:宇宙天地是祂所創造的,而在七天七夜即創造完成,人類男女也是祂所創造的,人類的禍福吉凶操縱在上帝的權威中,人類若有違逆上帝、叛逆上帝,則會觸怒上帝,上帝即會對人類以水火電降災給與懲罰,以達到順從上帝為宗旨,人類不斷的歌頌上帝的萬能,讚揚上帝的權威,寧願做上帝的僕人。

如此一來就能顯得上帝高高在上,其人格、權威、行為、作風超越人類,上帝的萬能給予人類的福祉是不可限量的,但當人類觸怒上帝,或叛逆上帝之時,上帝也會發發脾氣,對人類來個懲罰,以發泄祂的怒氣。

這種行為與作風,正符合佛教中的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是在色界(梵語rupa-dhatu)初禪第三天之處,大梵天王的人格、權威、行為、作風,也完全與上帝的作為相符合,認為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乃至人類是祂所創造的,人類應該感恩於大梵天王,因為宇宙與人類是祂一手所創,祂對人類有恩典,人類沒有理由違逆大梵天王,一切應該都歸順服從祂的意思去做。

這種愚民政策,封建制度,庸俗論調,依佛法的正觀而論其境界:是增上慢者, 所謂未得自稱已得,未得上聖之法,自稱已得;未證上聖之理,自稱已證。

上帝與大梵天王同等一格,我見深重,人格貢高我慢,始終不得破除我執,我執不破,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生死不能了,縱得天堂之快樂,劫數到頭,禪定退墮,亦免不了生死大難。

總而言之,佛教對上帝的看法,是存在的,祂的境界、人格、行為、作風,等於初禪三天的大梵天王同等格調,亦處於三界之內,未得解脫,未證菩提。

天界的上帝有無量無邊,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ni buddha)應化人間度化眾生之時,天界的大梵天王、上帝、帝釋天主、天子,皆率同無量天人,到人間聽大聖佛陀演說聖法。天界眾生,聽完佛法,心生法喜,各個也都發大菩提心,欲行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早證無上菩提。

92. 五戒中的第四條妄語戒,雖受了戒,由於習性帶動,假使不知不覺,突然間說出,因而破戒時,如何補助?

五戒(梵語panca silani)中的妄語戒,分為三大類: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最重要的是犯大妄語罪,大妄語具備五個條件,即構成重罪不可悔:

一、所向是人—對人說大妄語。

二、是人想—認定對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牲。

三、有欺誑心—蓄意要使對方受欺騙。

四、說大妄語—自己未證聖果聖法,而說已證聖果聖法;乃至未得四禪八定,而說已得;實未見天來、龍來、神來、鬼來、而說見到天來龍來神來鬼來。

五、前人領解—對方能領解所說的內容。如對方是聾人、痴人、不解語人、及向非人、畜牲等說大妄語,不犯重罪。

若構成這五個條件,稱為破戒,破戒當下失戒體,是屬波羅夷罪,亦稱重罪不可悔,亦稱斷頭罪,亦稱無藥可救罪等。若犯這五個條件,即沒有辦法懺悔補救,佛弟子不得不慎!

93. 受過五戒的法官,於法庭判人死刑,是否犯殺戒?

家有家規、宗教有戒律,國有國法,法官依法行事,只要公正無私,依法究辦,實踐正義、道德、因果(梵語hetu-phala),於法庭為國法判人死刑,不犯殺戒。

94. 人死亡之時,其神識(靈魂)從人體的那個部門脫離出去呢?

這可分為兩個立場而論之:一、有證果者。二、一般凡夫之輩。

一、有證果的人:已證成果位的聖者,當入涅槃(梵語nirvana)之際,其神識是自在無礙的,既無生何有死!故不生不滅,無來無去,說是從身體的那部門脫出者,皆為戲論!

二、一般凡夫之輩:凡夫之輩當命終之際,是不自在的、痛苦的、難熬的、悲慘的,根據唯識學的說法,有這麼闡述,當命終者的神識,將要脫離身體之時,隨各人的境界高低,神識由身體不同的各部門脫出,現在引述如下:

唯識學云:「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膀生膝蓋離,地獄(梵語naraka)腳板出。」

95. 神識投胎,是女人受孕則入,或是臨產之時才投入?

神識(中陰身)投胎是在男女行淫之際,男精與女眾之卵結合的那瞬間投胎的,不是臨產之時才投入。

96. 精神統一與禪定有何差別?

精神統一能得到身心的舒適,血液循環更舒暢,精神輕鬆,內心輕安,神識月朗化,組織力強,記憶增高,精神統一,大體上,是世間一般人集中精神的法則。

禪定(梵語dhyana)的種類,依佛法而論之,則有三種禪:小乘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

一、小乘禪:修五停心觀、四念處觀、八背舍、十一切處等,皆屬小乘禪。

二、出世間禪:修次第三觀,先從假入空,次從空入假,後乃雙離空假,入中道第一義觀,是名出世間禪。

三、出世間上上禪:若於一法,圓觀空假中三諦,即空即假即中,非一非異,是名出世間上上禪。

97. 平時不信佛,亦不敬佛,臨終幸遇善知識助念開示,這能往生嗎?

平時不信佛,亦不敬佛,臨終幸遇善知識(梵語kalyana)助念開示,這須要看臨終者的神識,是否心境轉為正念!若能轉為正念,往生必成,若依舊固執不化,往生則成問題,因為佛法啟示我們,臨終者在命終之際,若能一念正信,當下善根現前,念佛之心,一念乃至十念,必蒙佛慈悲接引往生。

觀無量壽經云:「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梵語dasakusala-karma-pathani),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念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乃至十念,除罪往生,得下品下生。」

98. 生而聾者,其臨終時,當善知識為他開示助念,是否能得利益?

聾者是八難中之一難,可謂業障(梵語karmavarana)深重,現生當中,聽佛法亦障礙,臨終之時,氣未斷,耳聾之故,開示念佛依舊聽不到,但聾者若明白往生的道理,善念現前,痛念人生無常,欣求極樂,他心想佛,一心一意想往生西方凈土,彌陀願力不思議,亦必接引往生無疑。

99. 念佛後一定要念迴向文嗎?臨命終時八苦交煎,四大分散,神識昏沉,恐怕不能念佛,該怎麼辦?

迴向(梵語parinama)這確實是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念佛一定要迴向,在凡夫因地,往生的信願不堅,迴向可增長念佛者的求生意志,迴向具有願生凈土之義、超越之義、破相之義、希望之義、目標之義、力量之義,若不迴向,這些功德力當下不具足,願生凈土的原動力,當下消減重損,是故,每當念佛後,亦必迴向。

蕅益大師云:「縱得上品善,若不迴向,亦不得往生;若芝麻小善,懂得迴向,亦得往生。」

臨命終時,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功力不足,又加上八苦交煎,四大分散的襲擊,神識昏沉,又不能提起念佛之念,這是非常危險的象徵,此時此刻,旁邊的親戚眷屬,若有學佛的人,應該慈悲軟言相勸,啟發臨終者能抖擻精神,作人生最後的衝刺,提起正念,示之人間苦(梵語duhkha)、空(梵語sunya)、無常(梵語anitya)的真相,再苦也得撐下去,輪迴夠苦了,不要在今生喪失往生機緣,又帶來沉淪的懊悔,不斷催促臨終者,令其堅強,把持最後的關頭,以得最後勝利—往生凈土。

100. 一切法是眾緣和合而成,西方極樂國土之莊嚴,是否能例外,若不能例外,一切法是無常,那能供給那麼多的諸上善人住下去?而且大眾又是無量壽呢?

諸法乃眾緣和合所成,極樂國土亦不例外,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是彌陀佛清凈願力所莊嚴而成,是佛的應化凈土,佛的神力所使然,佛的心境不可思議,非凡夫所能臆測的,極樂凈土,大之無外,小之無內,佛的境界不能以大小對待來衡量,解脫之法性已非對待所能擬議的;又如維摩詰之方丈室能容納佛所坐的獅子座,共有三萬二千的獅子座,獅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有八十里;這已非凡情思量所能知之,又如一芥子能納須彌山,一滴海水能納四大海,八萬四千劫入一剎那,入法界不思議境界,唯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方得究竟了知也。

101. 佛教中有「阿蘭若」的名稱,是什麼意思?

阿蘭若(梵語aranya),華譯為寂靜處,是比丘所居住的寺院之總稱。阿蘭若處華譯為遠離處,或空閑處,即遠離熱鬧的空閑處。

102. 人壽自有定數,壽盡神識自脫軀殼,何以必先病而後死,修行功夫純熟者,能不能倖免?

生老病死的四階段,凡夫遇死之前多數以上皆先病而後死亡,但少數之人亦有無病而死者;修行得道之人,功夫純熟,少數之人亦有先病而後入涅槃者;多數人皆能無病而得自在入涅槃。

不論凡夫(梵語prthag-jana)與聖人(梵語arya),身體總是物質有漏之物,生病在所難免,輕重有別,聖人的果位高深者,有時可成金剛不壞身,如九華山地藏菩薩、南華寺六祖慧能大師、丹田大師、無際大師、憨山大師、台灣省慈航菩薩、清嚴法師等等、像這些高僧德們,在命終之際,就不會先病而後入涅槃(梵語nirvana)了。

但有些高僧大德們,被因果病所纏,在命終之際被病苦所折磨,而後入涅槃,命終生病入涅槃,不是意味他沒有修行,而是他個人過去生中的業障現前所致,病歸病,涅槃還是涅槃,正信佛弟子應如是知,如是見。

103. 佛教之宗旨乃救世利人,是使現今世界太平安樂呢?或是使人死後升天,生凈土呢?

佛教(梵語Buddha-sasana)的教義,乃建立在人間凈土,使這個世界太平,和諧安樂。縱然這個世界是真善美,是人間凈土,世界太平與和諧安樂,但地球必然要經過成住壞空的四階段,目前是住劫中,住劫過後是壞劫,壞劫過後是空劫,可見地球是可毀滅的一天,大聖佛陀慈悲眾生,要我們修行證果,早得解脫生死;並苦口婆心,規勸我輩沉淪眾生,勤勸念佛,普得念佛三昧,蒙佛垂慈接引,早登凈土蓮邦,親聽彌陀演音,共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方回入娑婆,共度有情。

104. 佛教是往生凈土,基督教是進天堂,請問往生凈土與進天堂是否相同?

境界完全不一樣,諸位覺得,佛法說升天那麼困難,耶穌教卻相反,只要信主就能得救上升天國了,其實真正的基督教,要生天國也並沒有那麼簡單。要真正信仰、悔改、禱告,得到重生,心裡起了一種離染得凈的變化,有了這種變化,自會奉行博愛的精神,而合乎布施持戒的行為,這才能生天,什麼都不要,信就得救,只是廉價傾消的宣傳而已。

佛法雖說天界好,但不勸人生天,因為天不徹底。耶穌教說:生天得永生,永遠是也樂和平長壽。佛法說:天國雖然長壽,一萬十萬千萬乃至萬萬年,總有一天,福報完了,禪定(梵語dhyana)盡了,還是要墮落,不過只是享長期的福罷了,並沒有解決生死的問題。佛法是要求能夠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基督教說靠耶穌的力量來拯救,而佛教是靠自力與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來接引。那麼,為什麼佛法提倡往生凈土而不贊成求生天國呢?這實在有根本不同的地方,凈土與天堂(天國)不同之處是:

一、平等而非階級—我們生到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後,得到西方三聖們的開導,將來可以與他們一樣,佛說眾生皆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只要到了西方,慢慢修學,都可以成佛。佛經上說,極樂世界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往生者也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與佛平等。不像耶穌教天國的階級性,上帝是至高至上獨一無二,升入天堂的絕不可能成為上帝,不能成為耶穌。階級是世界憂愁苦惱的根源,天國也不能例外,佛法是以平等為基礎,才能徹底解決一切對待的痛苦。

二、進修而非完成—耶穌教說:生天國就得到永生,是完成了。其實在人間尚未成就一切德行,到天國之後,也尚未究竟,智慧、功德、行為,一切都沒有達到圓滿,至少是不能像耶穌那樣。這樣的永久,可說是永久的可惜,永遠缺陷的事。

生凈土就不同了,念佛求生凈土,並不是因為凈土衣食豐足,無憂無慮,要去享福的,而是要跟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觀音菩薩(梵語Avalookitesvara)、大勢至菩薩好好的學習。所以生凈土時,雖不曾圓滿,而能精進向於圓滿。

或者有人要問:要學習佛法,在這個世界學就好了,何必到西方去呢?這雖然說得對,但這個世界壽命短、環境劣、業障重、天災人禍多,西方則不然,安樂長壽可以慢慢修學。

所以生到凈土不是像進入天國那般以為就此完成,而是到了凈土那邊去,正好可繼續進修。

三、上升而非退墮—佛經上說:往生極樂世界皆不退轉(梵語avinivartaniya),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因為病痛煩惱,惡因緣的阻撓,精進一段時間,又容易退墮下來。生凈土的,如進好的學校,有好的教師,管教嚴格,學風優良,引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就是懶惰的學生,一進去也被學校的風氣所影響,而注意他們的學業,無形中,學業就會逐漸進步。

往生凈土,就是為要適應這一般人的需要,只要念阿彌陀佛,使佛慈悲願力,就能到凈土去再進修。時間雖有長短,生死決定可了,不會退墮。天國就不一樣了,他們自以為永生,其實生天福報享盡了,定力消盡,就要墮落,這是兩個世界的最大差別。

總而言之,天國是有階級,凈土是平等的;天國的慈悲智慧功德永不圓滿,永久不徹底,只是信而得救,救而無施教,故不得圓滿;凈土是繼續進修,究竟可以成佛的;天國說永生是靠不住,畢竟只是天界眾生,不過是壽命長一點,定境若盡,福報享完,還是要墮落的;凈土是永不退轉,直到成佛。

這些問題,學佛的人,應該要正確的認識,信念才會堅定。不然的話,思想上似是而非,神佛分不清楚,最容易被神教所同化,而自己不知不覺,又說不出道理來,豈可不慎!

105. 印度乃佛教的發源地,曾經盛行一千五百多年,為何還得亡國的果報?

佛法講緣起、業感、因緣果報,世間相莫非如此一般。佛教發源於印度,曾經盛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正是有緣的眾生,業力感召,與佛陀共聚在同一時代,蒙佛教化,應度者皆已度脫,未度者皆已種下得度因緣,佛陀降生示現在印度,整體的教團教法風行在印度及東南亞,長達一千五百多年的歲數,於是又被回教侵凌,及婆羅門教的滲透,佛教也就逐漸消失於印度,佛教在印度便成為歷史上的聖跡,這段因緣,佛法稱之為緣起緣滅,亦稱業感,乃至因緣果報。世界相是如此,佛去亦必如此。

中國隋唐的佛教盛行的朝代,亦稱佛教黃金時代,前後第行將近五百年的歲數,最後也被不信佛法的暴君所摧毀,造成佛教慘淡的悲劇,如當時三武一宗的滅佛,,與近代中共文化大革命,紅衛兵大破佛教,全面性摧殘三寶,可謂罪大惡極的歷史罪人,三武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一宗即五代時周世宗。這些罪人,給與佛教的破壞毀滅,是中國佛教史上的暗淡時期。

佛陀與弟子們緣起在同一時代,也隨著緣滅消失人間,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諸法,國家也是緣起,緣起的國家,亦必緣滅,佛法緣起於世間,也必緣滅於世間,緣生緣滅是世間的真相,也是無上真理。

106. 仗念佛誦經功德感發餓鬼善根,請問餓鬼是否能解悟經義?

餓鬼(梵語preta)亦是六道中之一道,果報是感發飢餓的痛苦,當誦經之際,甚難解悟經義,除非餓鬼本身聽了誦經之際,宿世因緣能善根發露,能解了經義,或諸佛菩薩願力加被,因而感應餓鬼之善根,促使解悟經義。

107. 誦經念佛能滅重罪,修禪宗者,既不誦經,又不念佛,過去重罪何能消滅?

滅罪之道,不完全以誦經念佛對治,修禪宗的行者,從心地下功夫,以達到心境的解脫,心空境空,境由心起,心能起境,離心無境,離境無心,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心境不二故;境不外乎順逆、善惡、是非、好壞、苦樂、毀譽、功過也,既然如此,心空即境空,心境俱空,罪何不滅!

六祖慧能大師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108. 誦經時敲魚擊磬是何意義?

木魚與磬是修行的法器,表示板眼符號,唱誦經文與贊偈之際,可使拍數記得分明,依法器可調度唱誦時間之長短,以達到修行入「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為正宗。

109. 佛教主張慈悲為懷,而寺內大鼓都用真皮做的,這如何解說?

眾生肉、眾生血、眾生骨、眾生皮,佛門以慈悲為懷,是不可以當食用或其他之用,若寺內大鼓用眾生之皮,這是不如法之舉,有違慈悲之道,非但如此,一切的皮帶、皮包、皮鞋若以眾生真皮所製造,皆不得使用,用之則不如法,有違慈悲之道。

110. 閱經功德較之誦經功德,是否有一樣?

閱之義含有對文而看,檢看的意思。誦之義含有大聲的讀,背熟稱誦的意思。故其兩者之作用,略有差別;閱經就是看經,檢看經文,進而思惟經文,以達成體解法義。誦經就是大聲的讀經文、背誦,著重一心(梵語eka-citta)之定。

這須視兩者之心境所作所為而定,不得一概而論,因為閱經與誦經所起的變化與作用,的確不可思議,有些人因閱覽經文而開悟者,亦有人誦經得開悟,其境界層出不窮,而非較量所能擬議也。

111. 往生論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意義如何解釋?

這是達成證悟的境界,念佛若已到實相念佛之際,已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法性本不動,非來非去,非非來亦非非法,非生非非生,諸法畢意空,諸法皆如也。

112. 祖師禪與如來禪如何分別?

「祖師禪」與如來禪相對稱。祖師禪又作南宗禪,特指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傳來,而至六祖慧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禪。

系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接由師父傳給弟子,祖祖相傳,以心印心,見性成佛,故稱祖師禪。

賢首五祖圭峰宗密禪師,於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將禪由淺至深,分為五等,即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等五種。

其最上乘禪又稱如來禪;達摩所傳之禪,即為此一最上乘禪;然後世之禪徒不以宗密之如來禪為最上禪,反視之為五味交雜之禪,而謂祖師所傳之真實禪為一味清凈之禪,特稱為祖師禪。此一稱號或始自仰山慧寂。

景德傳燈錄卷十一仰山慧寂章:師曰:「汝只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

「如來禪」是經教里的禪法,因它是如來所說,後人因名之為如來禪。至於禪宗中的禪法,因它是祖師所倡,後人因名之為祖師禪。其實祖師禪也是如來所傳,並非祖師所發明,釋尊在靈山會上,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咐囑摩訶迦葉,這便是祖師禪的來源。

113. 念佛一句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為何佛弟子天天念佛,還輪迴不休?

佛經常說,眾生無始劫來,造業不可思議,其罪無量無邊,幸虧罪業無形無相,若有形有相,堆積遠比須彌山多不可稱計。

無量劫以來的罪業是無量無邊的,若以有限量八十億劫重罪來念佛消罪業,縱然念佛一輩子,亦未必能消盡,何以故?若以有量欲消無量,窮劫不得盡!理應願力(道心)堅強,方能敵過業力,若能勝罪業,罪業則有量,有量即能消盡,罪業消盡,輪迴(梵語samsara)當下休。

114. 做一個佛弟子,可否養畜牲圖利?

受過菩薩戒的佛弟子,有明文規定,不可養畜牲(梵語tiryagyoni)圖利,三歸五戒雖無明文規定,但最好也不要養畜牲圖利,何以故?因為養畜牲,雖然自己不殺,但將畜牲販賣,亦構成間接宰殺,有喪慈悲之心,故不宜養畜牲而圖利。

115. 修行者觸犯戒律,命終時若墮三塗,將有出期否?

有,犯戒之罪有輕重,依輕重而墮該墮的果報,因果平等故,諸法緣起緣滅,罪業本空,不可得故,若墮三塗者,其罪業果報一旦盡,必有出期之時。

116. 人之欲,在家居士若正淫無斷,是否可以往生西方凈土?

淫慾是生死的牽絆,是輪迴(梵語samsara)的原動力,當人在臨命終之際,在家居士正淫未斷,但能正念提起,願力堅固,專註一心,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即可蒙佛慈悲接引,帶業往生,更無有疑。

但學佛者不可抱著僥倖之心,應該好好的勤修梵行為佳,所謂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凈土,淫慾不斷,塵不可出,佛弟子應依此共勉之!

楞嚴經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梵語hetu-pratyaya),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117. 雖有度化眾生之意願,而眾生個性剛強難度,可用什麼方法來勸度,使其深信正法?

眾生所以稱為眾生,就是不信因果,撥無因果,不能正觀人生真諦,不解宇宙真相,迷惑五欲(梵語panca kamah),貪著六塵(梵語sad visayah),如痴如夢!

眾生個性剛強,難調難伏,不是那麼好度的,你不被眾生度走就很不錯了,要眾生由迷而悟,由苦而樂,從凡入聖,不是那麼容易就可辦到。

凡夫由不信佛法到正信佛法,要經過一劫二劫三劫至萬劫的時間,才能對正法有所深信不疑,這稱為萬劫奠信。由此可見,眾生實在難度又難化,不是一世二世三世所能度得了的,甚至有些眾生非常極端,思想怪異,否認因果,撥無輪迴,斷滅來生,偏激的走完人生。

我們已發過菩提心,應該興起大悲心,行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廣行濟度眾生,那麼,既然欲度化眾生,必須先行四攝法,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何謂四攝法呢?引述如下:

一.布施攝: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布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

二.愛語攝: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

三.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攝: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

這四攝法是行菩薩道者,所應修應行的法門,若依此而度化,該成熟的總會成熟,未成熟者,皆已種下得度的因緣,現在度不成,未來際總是可以度得了的,地藏菩薩是佛門弟子的最佳榜樣,所謂:

眾生度盡   方證菩提

地獄未空   誓不成佛

118. 有句話:「各人修各人得」,照這種說法,就是父修父得,子修子得,為何還說:「一子出家,九祖超升」,其理何在?

各人修各人得,父修父得,子修子得,此話沒錯,這是站在自修自得的立場,靠自力的法門而進道,以達成自性自度的根本正常道。

「一子出家(梵語pravrajya),九祖超升」,此語亦無不對,可分兩個角度而正見之:

一、主觀超度:自古至今,佛菩薩乃至歷代高僧大德們,在其道業圓滿,功德感召之下,其所有的宗親眷上下,無不蒙受感化超度者,其數多得不勝枚舉。

二、客觀超度:九祖升天的「九祖」,表示周遭的親戚眷屬,這些現生親戚眷屬,有些是包含過去無量劫前的父母兄弟姊妹而言,一子出家,當下震撼了整個周遭親戚眷屬,逐漸引發他們的菩提善根,終於也學佛了,這種一子出家,做為周遭眷屬學佛之增上緣,謂之客觀超度。

119. 修戒定慧可得神通,何以晚近以來,甚多僧俗之修行者,而未聞有神通者?如果得到神通之事,何不以神通示現一番,讓眾生有所信仰,因而攝引眾生入佛道?

神通(梵語abhijna),即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自古至今,諸佛菩薩,得道高僧,乃至顯現神通,大有人在,其數不可稱計,佛法根本宗趣,非講神通感應,但為順應眾生之所需,佛菩薩乃至高僧大德在因緣許可之下,偶爾亦會以神通示現攝眾。

佛之法身無相,無相能顯現一切相,佛度眾生感應之法有四種:顯感顯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有情虔誠所求,一心(梵語eka-citta)向佛,無所不應。諸佛菩薩,乃至祖師大德,以大慈悲心故,無時不以凈光照諸眾生,慈悲誓度有情,又時常垂形於六道中,隨機度化眾生。眾生業重福薄,心地不明,塵垢所蔽,眾生自不相應,實非佛菩薩乃至高僧大德不施慈悲而度化也。

有道高僧不隨便以神通顯現,畢現,眾生好高騖遠,不勤修戒定慧,不為凈三毒為務,整天胡思亂想,遇有神通之事,即拚命一窩蜂,帶來神通熱,易落入顯異惑眾,招搖名聞利養,大破道行,修行無得,反招墮落危機,豈可不慎乎!

120. 神識居住眾生的那個部位,是頭部、腦部、還是心部?

神識說是在身體的那個部位即不中,神識若說在頭部,腳底觸摸即有知覺;神識若說在腳底,頭部一敲即有痛覺;神識若說在腦部,打傷四肢為何亦有痛感?

神識是遍及全身的各部位,神識配合身體的殊勝作用,以腦部為反應知覺中心,具有分別、平衡、記憶、知覺、反應的特殊功能,但神識是遍及各部位的,若即若離,無實無虛,非有非無,非大非小,非內非外,神識在身體之存在,實乃不可思議,決非固定性的在某一部位,說是在那一個部位即不中。

121. 定中看到五欲六塵,固然不能稱為正定,倘若看到佛相,可稱正定否?

定中無一切妄塵,諸法不可得,若有一法尚存,不可稱之正定,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是妄塵,看到佛相,佛相亦不能例外,何以故?菩提自性一絲不掛,一塵不染,畢竟空(梵語atyanta-sunyata)故。

122. 心地若然無掛礙,高山平地總西方,西方就在自己心中嗎?

這是修行到家,心地解脫的甚深境界,心對五欲六塵如如不動,不貪不染,不取不舍,無得無失,無惑無動,當下清凈法身自然彰顯,光明赫赫,不論處高山或平地,何處不是西方凈土,諸位同參們!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解脫境亦解脫,到這時機之際,眼前所見一切山河大地,川湖江海無非清凈法身,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性,一花一草無不中道實相,說心是西方,或說西方是心,皆成戲論!

123. 學佛學事理,念佛一門,如何為事?如何為理?

學佛進道,不得偏執兩邊,事是一邊,理是一邊,二邊執著,始終不見中道,焉得實證菩提?念佛的法則,通達實相(梵語dharmata)之道,是名為理;實踐念佛法則,實證實相之理,是名為事。因理明事,因事透理,理事不二,法無有比,無對待故,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若達實相,事與理同時泯!

124. 成佛後的佛性,與凡夫的本性,有何差別?

佛性與凡夫性並無差別,只是迷悟染凈有別。性在迷染時,說是凡夫性;性在覺悟時,說是佛性。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增不減是佛性(梵語buddha-dhatu)。佛性輪迴六道,迷失窮劫,未曾有減,佛性覺悟彰顯,未曾有增。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125. 何謂五利使?請分別解釋之?

使即煩惱(梵語klesa)的異名,煩惱能隨逐系縛世人,使之流轉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故名使,惑性行者,稱為利使。五利使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何謂身見?就是合執有我身的我見,執取五蘊根身,和執有我所有物的我所見,名為身名。

何謂邊見?就是執取常斷二見。起了我見之後,再執取死後為斷滅,或常住不滅,以致墮於斷常二邊者,皆名邊見。

何謂邪見?就是撥無因果(梵語因果hetu-phala),壞諸善事。認凡事既無能生結果之原因,亦無由原因所生的結果,作善作惡,皆無果報,如此撥無因果的謬見,名為邪見。

何謂見取見?就是執持成見,非果計果。即認取自己的見解為正確的見地,究其實際,則並不正確,只是妄見而已。

何謂戒禁取見?就是執持不正戒,非因計因。認持某種禁戒,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如持牛戒者,認為代牛耕田,死後能生天之類,凡執取此種見解者,皆名戒禁取見,以上五利使,皆屬見濁範圍,小乘得須陀洹果,即能斷之。

126. 大三災是甚麼?小三災是甚麼?

大三災是世界將壞時的火水風三災。小三災是指住中劫時,每一小劫中的饑饉、疾病、刀兵三災。

何謂大三災?就是世界過住中劫已,即入壞中劫,是時天上七日並出,大海乾枯,四大洲及八萬小洲,須彌山及諸餘大山,皆為大火所壞,火焰上燒初禪三天,皆成灰燼,是為火災。

火災壞世界七次之後,乃有水災,毀壞世界,爾時從光音天起,皆雨沸灰水多年,光音天所有宮殿,悉皆滅盡,光音天以下諸天宮殿,乃至四大洲及八萬小洲,須彌山及諸餘大山,皆為沸灰水所消滅,無有形相可得,是為水災。

每第六十四大劫之壞中劫,皆有風災,毀壞世界,爾時有大風名僧伽多,吹遍凈諸天宮殿,令相磨擦壞滅,至無有餘,遍凈以下,諸天宮殿,亦復如是。乃至四大洲及八萬小洲,須彌山及諸餘大山,皆為風力所吹,分散破壞,無有形相,是為風災。以上是大三災,世界將壞時,火水風所起的氾濫情況。

何謂小三災?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大地清凈,人民和樂,之後,殺盜淫妄諸惡,漸漸發生, 壽亦百年減一,減至人壽三十歲時,人民邪見顛倒,具十不善業,由是天災,五穀不生,人皆煮白骨煎樹皮而食,餓死無數,經過七年七月七日而止,是為饑饉災。

人壽至二十歲時,多行放逸,與惡相觸,由非人放諸疫氣,病死無數,經過七月七日而止,是為疾疫災。人壽至十歲時,人皆不孝不敬,多行不善,互相仇殺,以業力故,草木皆化為鋒利,觸之則死,經七日而止,是為刀兵劫。

此小三災,每一小劫,皆發生一度,其中死於飢謹者,生前因慳嫉爭食故,命終皆墮餓鬼道(梵語preta-gati)中。死於疾疫者,生前因慈憫問疾故,命終皆生天道(梵語deva-gati)中。死於刀兵者,生前因嗔恚殺害故,命終皆入地獄(梵語naraka)中,觀此可知:存心與受生,實有密切關係。

127. 何謂小劫、中劫、大劫?

劫是(梵語kalpa)劫簸的簡稱,有大中小之別,華譯為時分或大時,謂用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極長時間也。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佛教沿之,而視之為不可計算之長大年月。

此大中小劫,皆依人壽增減而計算,依據大智度論所說:自壽自十歲,百年增一至八萬四千歲為止,然後再百年減一至十歲為止,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經成、住、壞、空,四中劫為一大劫,即一世界成毀的時間。若用數學方程式,寫出小劫、 中劫、大劫的演算法,即是:

一小劫等於(84000-10)*100*2=16798000年

一中劫等於二十小劫=16798000*20=335960000年

一大劫等於四中劫=335960000*4=1343840000年

128. 世界的成住壞空如何演變?

每一大劫,皆含有成住壞空四中劫,或八十小劫,在前一世界,空了二十小劫之後,後一世界,因眾生業力驅使故,又欲成立。最初空中布大黑雲,雨柱粗如車軸,經千萬歲,水遍空中,漸漲大梵天,後雨止水退,有大風吹水沬,變成梵天七寶宮殿,此後水又退減,後有大風吹水沬變成欲界六天。乃至須彌山、七金山、鐵圍山、四洲及八萬小洲,皆此沬所成,如是經二十小劫,是為成中劫。

世界(梵語loka-dhatu)既成,眾生(梵語bahu-jana)安住,有動植物,有國境,有歷史,如是經二十小劫,是為住中劫。此後世界便開始毀壞,初十九小劫,壞眾生世間,後一小劫,壞器世界,此時空中七日並出,生大火災,自梵天以下,皆成灰燼,是為壞中劫。壞盡後自初禪起,俱成虛空,如是經二十小劫,是為空中劫。

世界經過成住壞空,周而復始,首七劫,壞世界者,皆由火災燒至初禪,第八劫則由水災淹至二禪。如是七火一水,直至八八第六十四劫,乃易水災為風災,壞至三禪。所以在六十四大劫中,壞世界者,計有火災八次七火災,共五十六次的火災,水災七次,風災一次,循環無盡,此皆眾生惑業所感,若妄心不起,則根身不生,器界亦不現。

初禪以下之器世界,每經一大劫遭一切破壞,第二禪則每經八大劫遭一次破壞,第三禪則每六十四劫遭一次破壞。色界中唯第四禪不為三災所壞。

129. 八不中道,是那八不?

佛滅後七百年間龍樹菩薩造中觀論,簡稱中論,及十二門論,這都是根據佛說般若經,闡揚中道(梵語madhyama-pratipad)的空義者,他的弟子提婆菩薩,又造百論,廣破外道小乘,是為三論。

姚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到中國,譯此三論,並加以宣揚,遂成一宗,各三論宗。又因其發揚大乘空理,亦名大乘空宗。又因其秉承般若教義,亦名般若宗,又因其顯示法性,亦名法性宗。又因其破諸法相,亦名破相宗。

八不中道,乃破邪顯正,是本宗綱領,但諸邪妄,無量無數,其見解皆不合中道,概括言之,不出八類,即生、滅、斷、常、一、異、來、去是也。惟是真如理體,皆離此八邊,本宗因之立八不法門。

中論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這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即所謂八不中道也。唯是,真體離言絕相,凡有所立,皆不契中,所以若就廣義言之,當破者實不止八類,不論任何執著,皆名為邪,皆在當破之列。

130. 何謂四念處?

四念處(梵語catvari smrty-upasthanani),防止雜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之四種法門。四念處又名四念住。佛欲入滅之際,阿難尊者請問佛陀四件要事,其中問及,佛在世的時候,佛弟子以佛為住,若佛滅度之後,佛弟子以何為住?佛言:以四念住為住。由此可見,四念住是相當重要的法門,是欲證成聖果所必修。何謂四念處呢?

一、身念處:即觀身不凈,身體乃四大所成,非究竟之法,是有漏生滅之法,常流不凈故。

二、受念處:即觀受是苦(梵語苦duhkha),受是領納之義,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受。受乃心緣境,因而領納知覺,此緣起之法亦空無自性,不可得故。

三、心念處:觀心無常,三心不可得,生滅不已,如幻如化,瞬生瞬滅,應體證心之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

四、法念處:觀法無我,諸法本空性,見空即見道。

此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悟而不迷,聖而不凡。

131. 「五停心觀」是什麼意思?

能使五種過失停止於心,須有五種觀法,亦即聲聞乘(梵語sravaka-yana) 人,在最初入道時所修的五種觀法。

一、不凈觀:是觀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屬不凈,以停止貪慾(梵語lobha)。

二、慈悲觀:是觀察一切眾生痛苦可憐之相,以停止嗔恚(梵語pratigha)。

三、因緣觀:是觀察一切法皆從因緣生,前因後果,空無自性,歷歷分明,以停止愚痴(梵語moha)。

四、念佛觀:是觀察佛身相好,功德莊嚴,以停止業障(梵語karmavarana)。

五、數息觀:是觀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數自一至十,乃至一至五十,一百等,以得正定,停止散亂之心。

132. 佛門中常提到四正勤,不知何謂「四正勤」?

四正勤(梵語catvari prahanani),即方便精勤於斷惡生善之四種修行品目。四正勤為修道重要的資糧,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個修持法門,何等為四?

一、已生惡令斷滅。

二、未生惡令不生。

三、未生善令生起。

四、已生善令增長。

此四正勤就是精進之法門,以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133. 佛教經典常引述蓮華,蓮華到底有何意義?

蓮,學名(Nelumbonucifera),生於沼澤之宿根草本植物,通常於夏季開花,味香色美,生污泥中,而開潔凈之花。蓮華就是蓮花。植物名,印度共有四種的蓮華,即優缽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芬陀利華,亦即青黃赤白四種顏色的蓮華,通常所說的蓮華,是指芬陀利白蓮華。佛教(梵語Buddha-sasana) 以蓮華代表清凈、莊嚴、無染、聖潔、光明之義,因蓮華出污泥而不染,其美德常為尊所讚歎,喻為修行者,身處五欲六塵,而不受五欲六塵之所染污,而身心得以清凈、解脫、自在是也。

134. 佛法浩瀚如海,「三藏十二部經」如何解釋?

三藏即經藏(梵語sutranta-pitaka)、律藏(梵語vinaya-pitaka)、論藏(梵語abhidharma-pitaka)是也。經藏詮定學,律藏詮戒學,論藏詮慧學。

十二部經也叫做十二分教,即把一切佛經的內容分為十二種類,叫做十二部經。何等為十二?

一、長行:以散文直說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類長,故稱長行。

二、重頌:既宣說於前,更以偈頌結之於後,有重宣之義,故名重頌。

三、孤起:不依前面長行文的意義,單獨發起的偈頌。

四 、因緣:述說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的因緣。

五、本事:是載佛說各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六、本生:是載佛說其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七、未曾有:記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的經文。

八、譬喻: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

九、論議:指以法理論議問答的經文。

十、無問自說:如阿彌陀經,系無人發問而佛自說的。

十一、方廣:謂佛說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

十二、記別或授記:是記佛為菩薩或聲聞授成佛時名號的記別。

此十二部中,只有長行,重頌,孤起頌是經文的格式,其餘九種都是依照經文中所記的別事而立名,又小乘經中無自說,方等,授記三類,故僅有九部經。

135. 「南無」應讀何音?含有何義?何故在佛菩薩名號之上,必加此二字?

「南無」二字(梵語namas,巴利語namo)。又作南牟、那謨、那摩、曩莫、納莫等。意譯作敬禮、歸敬、歸依、歸命、信從。原為「禮拜」之意,但多使用於禮敬之對象,表歸依信順,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將「南無」兩字冠於佛名或經名前,亦表歸依之意。如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妙法蓮華經等。

佛子對佛菩薩名號,如為人子女對父母之名,不取稱呼,故名號之上,必加「南無」兩字。

136. 為何佛門弟子,很重視迴向?意義何在?

迴向(梵語parinama),又作迴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向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諸經論有關迴向之說甚多。

東晉慧遠大師之大乘義章卷九分迴向為三種:

一、菩提迴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種功德。

二、眾生迴向:念眾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願以與他。

三、實際迴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道綽禪師於安樂集卷下,解釋迴向有如下六種:

一、以所修諸業迴向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往生凈土,待得六通後,再返世間救度眾生。

二、回因向果。

三、回下向上。

四、回遲向速。

五、回施眾生悲念向善。

六、回入去卻分別之心。

綜貫經論,迴向可分十種:一、回因向果。二、回事向理。三、回小向大。四、迴向佛道與迴向眾生。五、回劣向勝。六、回自向他。七、回少向多。八、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九、回世向出世。十、回此向證。

137. 念阿彌陀佛,往生殊勝凈土,總得幾許利益?

西京善道闍黎念佛集中利益,總有二十三種利益,何者為是?

一、滅重罪障益。二、光明攝受益。三、大師獲念益。四、菩薩冥加益。五、諸佛保護益。六、八部防衛益。七、功德寶聚益。八、多聞智慧益。九、不退菩提(梵語bodhi)益。十、奉覲大雄益。十一、感聖來迎益。十二、慈光照觸益。十三、聖友同贊益。十四、聖友同迎益。十五、神通空駕益。十六、身色殊姿益。十七、壽命長劫益。十八、得生勝處益。十九、面睹聖眾益。二十、常聞妙法益。二十一、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益。二十二、歷事他方授記益。二十三、還歸本國得陀羅尼益。

依諸經念佛往生凈土,總共有三十種利益,何等為三十種利益呢?

一、滅除諸罪。二、功德(梵語guna)無邊。三、諸佛法中勝。四、諸佛同證。五、諸佛同護。六、十方諸佛同勸信念。七、所有疾患,念佛總除。八、臨命終時,心不顛倒。九、念佛一法攝多法。十、命終之時,佛自來迎。十一、用少功德,速生凈土。十二、華台中化生。十三、身黃金色。十四、壽命長遠。十五、長生不死。十六、身有光明。十七、具三十二相。十八、獲六神通(梵語sad adhijnah)。十九、得無生法忍。二十、常見諸佛。二十一、與諸菩薩共為伴侶。二十二、香華音樂,六時供養。二十三、衣食自然,長劫無盡。二十四、任運進道,直至菩提(梵語bodhi)。二十五、常得少年,無有老相。二十六、常得強健,無有病時。二十七、更不重墮三塗地獄(梵語naraka)。二十八、受生自在。二十九、晝夜六時常聞妙法。三十、住不退地。

此依諸經,念佛功德與利益,總有三十種殊勝與莊嚴妙法,究竟成就佛道。

138. 論諸法門,其數無量,何法自力?何法他力?

如來(梵語tathagata)雖說八萬四千法門,唯有念佛一門,是為他力,余門修道,總為自力。

139. 自力修道,何時得成?他力修道,何時得熟?

如經典所說:從初發心,需萬劫奠定信位,經過一大阿僧祇劫,始到初地。又經一大阿僧祇劫修道,乃至七地菩薩,皆是自力。

他力念佛法門者,依阿彌陀經所說,疾則一日,遲則七日,念阿彌陀佛(梵語Amita-boddha),往生凈土,,即是永不退轉之菩薩,何以故?為乘阿彌陀佛本願力故。阿彌陀經所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梵語avinivartaniya),既是阿鞞跋致,即得永不退轉之菩薩,直至成佛。

140. 阿彌陀經云: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上來雖勸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未知現今往生凈土者有多少人數?

凈土經云:娑婆世界(梵語Saha-lokadhatu)已有六十七億不退轉菩薩,念阿彌陀佛往生;他方國土,亦復無邊無數。又觀經所說,韋提希王妃與五百侍女,念阿彌陀佛,皆已往生凈土。

非但菩薩聲聞緣覺往生凈土,歷代祖師、高僧大德、優婆塞(梵語upasaka)、優婆夷(梵語upasika)等,念阿彌陀佛,臨命終時,得種種自在往生,得種種瑞相往生凈土者,其數多得不可具說,如凈土聖賢錄所載。

141. 讚歎念佛,得何功德?誹謗念佛,得何罪報?

雜集經云:一度謗念佛人,千劫墮泥犁地獄,一度讚歎念佛人,滅卻身中百劫極重惡業。

大行和尚云:人不志心念佛,亦謗佛故,遂即謗法,直入阿鼻地獄,受諸苦痛無有出期。

報恩經云:均提沙彌為罵上座,音聲如狗吠,均提沙彌,由一惡言,五百生中常作狗身,故知罵他還自得報。

雜阿含經云:有一人讚歎修道人善事勝妙,五百生中常得端正,形貌殊好,口氣常香,遍體香潔,如優缽羅華,香氣逆風,四十里聞香。故知贊他並得善報,念佛人兼須贊善。

法華經云:不說他人好惡長短,唯專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 ,速生凈土,不墮沉淪。

142. 專念阿彌陀佛,定生凈土,定得無量功德,未審有何保證?令不遣信耶?

大有保證:阿彌陀經中,六方諸佛,恆河沙數,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不誑眾生,當信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ni buddha)所說,念佛定得無量功德,一日乃至七日稱念阿彌陀佛,定得往生凈土,依此教,以願證處。

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時,發四十八大弘誓願中所說:若我得成佛時,十方天人,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諸法總持者,不取正覺。

生我國土,不得三十二相者,不取正覺。十念成就,不生我國者,不取正覺。若生我國中,更重墮地獄(梵語naraka)、餓鬼(梵語preta)、畜牲(梵語tiryagyoni)三塗者,不取正覺。生我國土,形貌不平等,有好醜者,不取正覺。生我國中,不得天眼天耳,六通自在者,不取正覺。若女人厭惡女身,求生我國,臨命終時,不轉女身成男身,復受女身者,不取正覺。

若一切眾生乘我願力,不得如上果報,我即不證無上菩提,即是誑諸眾生,我誓當在惡道中,不得無上菩提,此是阿彌陀佛立誓願處。

阿彌陀經又雲,說經之日,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阿彌陀佛既得成佛,念佛定得往生決無疑惑。

143. 出家有那十二種功德?

樂出家(梵語pravrajya)者,割愛辭親,識心達本,解無為法,為證悟菩提,廣度諸含識而精進,則能攝取十種功德:

一、不著諸欲。二、樂阿蘭若(梵語aranya)。三、行佛所行。四、離凡夫行。五、不著妻子,及以財產。六、離惡道因。七、修善法趣。八、宿世善根,皆不損滅。九、恆為諸天之嘆羨。十、一切鬼神,恭敬守護。十一、同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十二、速成佛道。

144. 成熟有情,嚴凈佛土,作何解釋?

成熟有情,是言有情眾生,應得度者,則以種種方便,令其因緣成熟。嚴凈佛土,是言攝取國土,令極嚴凈,備將來成佛時,作為度生道場之用,如法藏法丘,攝極樂國,發四十八願之數。

145. 念佛有什麼好處?試舉經文為證。

大行和尚,將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總攝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佛力加被。二、易作。三、功德最多。四、自他極喜。五、速得見佛。六、定得不退(梵語avinivartaniya)。七 、定生極樂。八、更不離佛。九、壽命長遠。十、與聖無異。

涅槃經云:「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施一世界眾生,經三月,只將念十六分中一分功德亦復勝彼,故知念佛過於財施百千萬倍。」

月燈三昧經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學念佛速證無上菩提,故知三世諸佛,皆因念佛當得成佛。」

大般若經云:「佛告善現,若善男子(梵語kula-putra)善女人(梵語kula-duhitri)等,下至一稱南無佛陀大慈悲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窮生死際,善根無盡,於天人中,恆受富樂,乃至最後得般涅槃。」

146. 佛言三事,最為無上,是指那三事,怎麼樣才能算真供養佛?

佛言三事,最為無上:一、發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二、護持正法。三、如教修行,能修行者,是真供養佛。

147. 舍利是什麼東西?何故而有?

舍利(梵語sarira)。金光明經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薰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梵語punya-ksetra)」。

佛、菩薩、阿羅漢(梵語arhan)、高僧等,圓寂後燒之,每凝結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為骨舍利,赤色為血肉舍利,黑色為發舍利,亦有雜色者,則系綜合所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無量功德所聚。若是佛舍利,世間無物能壞之,菩薩次之,則堅度遞減。

148. 何謂俗諦和真諦?

順凡迷情之法,故云俗,此等事相,在俗為實,故云諦。凡世間事物及其意義,皆名俗諦,亦名世諦、世俗諦(梵語samvrtti-satyatva)、覆諦。

聖者所見真實的理性,離於虛妄,故云真,其理決定而不動,故云諦。凡修出世間法,及其所證的境界,皆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梵語paramartha-satya)、勝義諦。

149. 何謂「二種資糧」?意義何在?

即是福德資糧與智德資糧。福德資糧是布施(梵語dana)、持戒(梵語sila)、忍辱(梵語ksanti)、精進(梵語virya)、禪定(梵語dhyana)等之善根功德,亦即六度中之前五度,智德資糧是由修習正觀所得的妙智,亦即六度中之最後一度。

這兩種資糧是行菩薩道所必須廣修,福德圓滿與智慧圓滿,即是菩薩道的圓滿,菩薩道的圓滿就是佛道的圓滿,是故稱佛為福慧兩足尊。

150. 佛門弟子受戒之後皆有「燒戒疤」,不知意義何在?

修行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 者,為求受凈戒,於戒壇內至誠懺摩後,以香燃燒身體之某部分以供養諸佛菩薩,此為求受清凈戒體而於身上遺留之燃燒之痕迹,稱為戒疤。在家菩薩戒之戒疤燃於手臂,出家菩薩戒之戒疤則燃於頭頂,戒壇中稱「火燒菩薩頭」。

燒戒疤本非佛制,印度本無。佛教(梵語Buddha-sasana)傳至中國,僧侶深受國家,社會重視,唐代時,為防止俗人假冒僧眾,故朝廷勒令僧眾於受戒時,應燃燒戒疤以為識別。

另據談玄「中國和尚受戒燒香疤考證」一文所載,則謂燒香於頂之起源,相傳系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沙門至德住持天禧寺時,與七眾受戒燃香於頂,以為終身之誓。

151. 受戒時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等四科門,南山律宗立此為戒四別,戒四別如何解釋?

何謂戒法?即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眾生之軌範。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梵語upasampanna)、三聚凈戒、十重戒、四十八輕戒等律法,通稱戒法。蓋戒系聖道之根本,因依此戒(梵語sila),得生諸禪定及滅苦之智慧,得免沒溺於生死海,故為解脫途徑之一,南山律宗立此為戒四別中之一者。

何謂戒體?即戒之體性。舊譯無作,新譯無表。指行者受戒後,於身所生防非止惡之功能。亦即對戒法之信念與奉持戒法之意志。戒體雖由作禮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發得之後,即不假造作,恆常相續,故稱無作;其外相不顯著,故稱無表。

何謂戒行?謂持戒之行為。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能隨順戒體,動作身、口、意三業而不違法,稱為戒行。南山律宗立此為戒四別之一。

何謂戒相?謂持戒表現之相狀差別。如持五戒(梵語panca silani)、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別,按其持犯之輕重,各有不同之相狀。一般指切切實實遵守戒律之相狀。此乃南山律宗所立戒四別之一。

152. 「佛魔一如」要如何解釋?

最善之佛陀與最惡之惡魔,於表面而言,形成兩個極端,然就實體本性而言之,則佛中並無佛性,魔中亦無魔性,蓋諸法本無自性,而了不可得,故善佛與惡魔,順相與逆相,皆屬表相世界,實則佛(梵語buddha)與魔之本性,始終一體不二,故稱佛魔一如。

153. 大聖世尊初成道,初轉法輪,度何人?說何法?

佛陀出家成道後之首度說法,彼時,佛陀於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說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八正道(梵語ariya-magga),示離愛欲及苦行之兩邊,而行中道,是為初轉法輪。

154. 金剛經與其它經典常提到「四生」,不知四生是何意義?

四生(梵語catasro-yonayan),(巴利語catasso-yoniyo)。指三界六道有情產生之四種類別。

據俱舍論卷八所載,即:

一、卵生(梵語andaja-yoni,巴利語亦同),由卵殼出生者稱為卵生。如鴨、孔雀、雞、蛇、魚、鳥類、蟻等。

二、胎生(梵語jarayuja-yoni, 巴利語jalabu-ja),又作腹生。從母胎而出生者,稱為胎生,如人、象、馬、牛、豬、羊、驢等。

三、濕生(梵語samsvedaja-yoni,巴利語samseds-ja),又作因緣生,寒熱和合生。即由糞聚、注道、穢廁、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稱為濕生。如飛蛾、蚊蚰、蠓蚋、麻生蟲等。

四、化生(梵語upapaduka-yoni,巴利語opaptika),無所託而忽有,稱為化生。如諸天、地獄、中有之有情,皆由其過去之業力而化生。以上四生,以化生之眾生為最多。

155. 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還記得今世的事情嗎?

往生凈土之後,按道理說,品位高的,應該可以記得,因為品位高的,生前已有相當定慧的基礎,同時,生到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又馬上蓮花化生,不必像卵生、胎生、濕生要待上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出生,所以,不會有隔陰之迷。

至於品位低的,須要在蓮花中待上一段長短不一的時間,然後才能花開見佛聞法,況且,生前廣造諸業,修持有限,定慧淺薄,功力不深,蓮花化生後,是否即時能記得生前之事,極須探討之。但依據無量壽經所說,只要往生極樂蓮邦,可得宿命通,若得之,即可知道生前大大小小之事,現在引錄四十八願中的第五大願:

第五、宿命智通願:設我得佛(梵語buddha),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156. 我自覺當女人身確實比男人身要苦得不可稱計,但如何才能女轉男身,請慈悲指示!

雖然中外古今,世界各國,一些民主鬥士大力倡導男女平等,這些口號的確很莊嚴(梵語vyuha),很合乎人類的口味,但實際上,確實口號歸口號,實際歸實際,畢竟,女人的生理與心理,要比男人的生理與心理要來得微脆,體弱順柔,心性軟劣,說要達到平等,實在先天與後天有不足之處甚多,實際的生活環境最容易啟發女人的覺悟,這不是自干示弱,其化宗教界也對女性同仁,亦表示女性比男性的主客觀條件要來得煩雜、苦痛、怯弱、中醫與西醫亦頗覺女性之身心,實際要比男性體弱、微脆、心性軟怯。

要得到女轉男身,必須由女性的習氣凈化、改革、棄除,心(梵語citta)能轉相,相隨心所轉,如華嚴經所說,廣學大丈夫之氣概、大丈夫之用、大丈夫之勇猛、大丈夫之梵行、大丈夫之種、大丈夫之智慧(梵語jnana)、大丈夫之清凈、大丈夫之正教、大丈夫之精進,並發大願,祈望來生能女轉男身,依願而行,這是實際實踐法門。大聖佛陀也曾經為善女人如是廣說,現今引述彌陀佛的悲願,來供養大眾:

第三十五、脫離女身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157. 加持過的「大悲咒水」,給予畜牲喝,而使它與佛結緣,行得通嗎?

佛法講因緣(梵語hetu-pratyaya),依因緣的成不成熟來決定一切人事物,當然以加持過的大悲咒水給予畜牲喝,因此與佛共結法緣,這須要看加持者的境界夠不夠而定,同時也要看眾生的善根與業障(梵語karmavarana)深淺而定,決非單方面就可以決定的善舉,畢竟,佛法是講因緣的法門。

古德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

158. 何謂「定慧等持」?

禪定(梵語dhyana) 與智慧(梵語jnana) 雙運並修,無先後輕重之別。慧是定之用,定是慧之體,離定無慧,離慧無定。當智慧作用時,定在慧中;當定時,慧在定中;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不一不異,名為定慧等持,與定慧雙修同義。

159. 凈土宗依據三經一論為凈土法門之要典,何謂三經一論?佛弟子對於「往生論」較為陌生,請慈悲開示如何?

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佛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是名凈土三經,加上往生論,名為三經一論。往生論(梵語Sukhavati-vyuhopadesa)。乃印度世親(梵語Vasubandhu)菩薩所造之論典,北魏菩提流支譯。全稱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又稱凈土論、往生凈土論、無量壽經論、無量壽優婆提舍經論、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本論依無量壽經作願生偈、讚歎極樂凈土之莊嚴,闡說修習、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梵語parinama)等五念門,勸往生西方。

謂修習五念門可得種種成就,並次第得近門、大會眾門、宅門、屋門、園林遊戲地門等五種功德門;前四種功德為入功德,能入於蓮華藏世界,自受法樂;園林遊戲地門則為出功德,即回入生死煩惱,遊戲神通至教化地,如是自利利他,速成就菩提(梵語bodhi)。

本論為唯一印度撰述之凈土論部,凈土宗特重之,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等三部經合稱三經一論。

前面所說五種功德門,何謂五種功德門?謂往生極樂凈土所得之五種景相,又稱為功德五念門,五果門,解釋如下:

一、近門:初至凈土,入大乘正定聚,而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

二 、大會眾門:生凈土已,即入如來大會眾之數。

三、宅門:入大眾之數,即至修行安心之宅。

四、屋門:即入宅已,則至修行所居之屋寓。

五、園林遊戲地門:修行成就已,即至教化之地。

其中,前四門成就入之功德(梵語guna),第五門成就出之功德。

160. 從因地修行開始,聲聞乘歷經多久可證成果位?緣覺乘歷經多久可證成果位?菩薩乘歷經多久可證成佛的果位?

有因必有果,果由因而來,無因則果不得成,因是構成果的主要條件,世間諸法不離因果(梵語hetu-phala),出世間法也不離因果,凡夫修行到證成果位,也必須由因地到果地,透過修行的時間與空間,廣修福德與智慧(梵語jnana),以達到圓滿的境界。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者修法與境界有差別,故證成的果位與時間亦有長短差別,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聲聞乘(梵語Sravaka-yana),譯作弟子。凡是聞佛音聲與修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法門而悟道的人,總稱為聲聞乘。聲聞乘修四聖諦法,自凡夫到證成阿羅漢,論時間,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即七方便),得果有四(即四果)。

緣覺乘(梵語Pratyeka-buddha-yana),又作辟支佛乘,獨覺乘。於佛世聽佛說十二因緣之理而悟道者,名為緣覺,若生於無佛之世,觀諸法生滅因緣而自行悟道者,名為獨覺。始觀無明乃至老死,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由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乃以此十二因緣為乘。

緣覺乘乃二乘或三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緣(梵語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之理而起修和悟道者,總稱緣覺乘。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觀,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間,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

菩薩乘(梵語bodhisattva-yana),又作大乘(梵語maha-yana)、佛乘、如來乘。求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修六度萬行,此六度為乘。

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梵語maha-yana)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分開另立的,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則只有四十二階位,其中十住、十行、十迴向,稱為三賢,僅算是資糧位、十地稱為十聖,才是修習位,論時間,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方得證成無上佛道。

推薦閱讀:

千元以上的音箱和幾百元的音箱有什麼區別?
一個有生命的星球對於它所在星系和宇宙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有些人談了很多年的戀愛,最終還是沒能步入婚姻殿堂?
減小肚子贅肉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在遊戲中,你遇到過哪些暖心玩家?

TAG:佛學 | 學問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