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七粒米,開啟2018年吉祥年,不僅諸佛菩薩護佑你,無量眾生都會幫助你,今後時來運轉,一切善願皆得圓...
佛說:只要用七粒米
佛門中有一個這樣的公案:有一位天人化身老婆婆在凡間耕織棉花,阿難去托缽,老婆婆給了他七粒米。阿難動念覺得少,老婆婆說:「六月太陽如火燒,種田農夫背曬焦,七粒白米非少可,我家罪業要你消。」
阿難回到精舍,佛已經知道這件事,便囑託阿難將袈裟拿到海邊浸泡,海上風浪很大,阿難用神通把須彌山也移動過來壓在袈裟上,但風浪仍然不平。此時,佛陀讓阿難從早上托缽得來的米粒取來一顆放袈裟上,風浪瞬間平息。佛開示道:「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佛說:施食能治一切業障病
施食的功德非常殊勝
若能以菩提心施食
就如同行菩薩道
能得
健康長壽、衣食無憂、圓滿吉祥
天人護持、莊嚴相好、除諸病事
今日是2018第一個地藏齋
也是觀世音菩薩加持日
殊勝無比
果虛誠邀師兄今日施食餓鬼
今年得諸佛菩薩護佑
開啟2018吉祥年
施餓鬼食咒
唵 烏 資 札 比 札 阿 辛 玻 梭 哈
wèng wū zī zhá bǐ zhá ā xīn bō suō hā
施食儀軌
施食無須皈依,最佳時間是下午5點到晚上11點,準備一個乾淨的杯子,裝7粒米(或者吃剩的飯菜),加滿清水放在家門口。然後持誦施食餓鬼食咒,就可以施食餓鬼眾生。第二天把杯子扔掉即可。
施食七粒米,不僅能得諸佛菩薩護持,被你救度而解脫飢餓之苦的餓鬼,也會像報答恩人一樣報答你,讓你得償所願,福澤延綿。
施食七粒米,所得的福報、功德不可思議,能滅千百萬重罪,今後富貴吉祥。
今日恰逢是2018年第一個地藏齋
也是觀世音菩薩加持日
果虛願與慈悲善良的您
一同施食餓鬼道眾生
救度眾生解脫飢餓之苦
今後得諸佛菩薩護佑
佛光護體,健康長壽,富貴吉祥
今天是林口念佛會的大喜之日──喬遷日期、啟用之喜,是一個新的里程碑!這只是一個起步、一個開端,希望由現在這一個小小的起點,逐漸地開展出更大、更多的念佛會,度更多的蓮友凈土法門,是只要接觸到,就可以完成佛陀的本懷,完成人生的目的。佛陀的本懷,無非是說法度眾生,八萬四千法門中,唯有彌陀救度之法,才能普度眾生,其他的法門都必須講究時代性,講究根機,都不而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解脫六道生死輪迴之苦。六道輪迴之苦,是一個客觀現實的存在,凡有生之物,沒有不在輪迴之中的。輪迴的本質就是苦,釋迦牟尼佛最初說法,就在說「苦、集、滅、世尊說「苦」,並不是要我們悲觀,也不是要我們過苦的人生、過苦的日子,反而是要我們認清、面對這個苦,最終解決這個苦;沒有了苦,就轉而為樂,也就是「苦集滅道」的「滅」。「滅」是涅盤,涅盤就是大樂,這個樂,跟與苦相對的樂是不一樣的,是不苦不樂的涅盤之樂六道輪迴苦的根源,在於無明,這就是「苦集滅道」的「集」;為了要離苦得樂,必須斷集,斷集必須修道,「苦集滅道」的「道」,就是解脫道,解脫生死輪迴之道,所以說,佛法就是解脫的法解脫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個人的解脫,因此,每一個學佛的人,都要發出離心──出離生死輪迴之苦的心。第二個層面,則是要進一步發菩提心,帶領大家一起解脫,這就是菩所以,菩薩道是建立在解脫道之上的,也就是說,要帶領大家一起解脫生死輪迴,必須自己先有能力解脫。就好像要跳入海中救溺水的人,必須自己很會游泳,才不會人還未沒救上岸,自己卻沉入可是,對我們來講,無論是菩薩道或者解脫道,我們都做不到,如同善導大師所講的「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過去世不斷地輪迴,現在還是輪迴,將來依舊還要輪迴,像我們這樣的人,哪能夠救度別人?帶領別人解脫生死輪不過,幸好有凈土法門,只要我們信受彌陀救度,就能夠徹底解脫。而我們自信教人信,讓他人也來信受彌陀的救度,這樣的話,我們就是在行菩薩道,有自信教人信的心,這就是菩佛法有分小乘跟大乘,凈土宗是屬於大乘,而且是大乘的登峰造極。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就說凈土法門是「上衍之極致,不退之上衍之極致」的「上衍」,就是大乘,意思是說,凈土法門是大乘的最高不退之風航」是說,若要成佛,必須先進入不退位,否則不可能成佛;而凈土法門就是進入不退位,最快速、又最容易的總的來說,佛陀的本懷和人生的目的,都在凈土法門當中。凈土法門是非常容易的,人人都能做得到的,也唯有凈土法門──彌陀救度之法,才能今天,要和大家談的題目是:「往生與預知時至」。
(萬人施食現場)
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小
願與諸位師兄共修此舉
助力餓鬼眾生解脫飢餓之苦
善導大師用很淺顯的語句來解釋,所謂「淺而不深,易而不難,明而不昧」,讓我們一看就懂。我當時看了後面那兩句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很震撼,也訝異、懷疑。就和同參道友互相討論,討論什麽呢?善導大師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眾生有出家、在家,有修行久的老參跟初修,也有士農工商,還有種種心境不同的人。怎麽說這種種、各類的眾生,沒有分別的,只要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必得往生呢?這個「必」,是必定的,百分之百的,毫無模稜兩可的,很堅確、明朗的說只要稱念就必得往生那時候幾個人就互相的討論:真的是這樣嗎?如果真是這樣,那往生不困難啊?可是為什麽《阿彌陀經》說要「一心不亂」,同時臨終的時候還要心不顛倒呢?這些條件都是很高的標準,是不容易的。但是自古以來善導大師被尊為彌陀化身,是光明和尚,一聲佛號一道光明的,他做這樣的解釋不可能是打妄語,也不可能違背經論的偈文說:「因為彼佛現在已經成佛,所以他的本誓,因本──因地所發的深重誓願已經完成了,一點不虛假了。因此念佛等於契應他的願,合乎他的願。念佛本身就是依靠他的願──佛願、佛力、功德力,念佛本身就乘上他的大願船。因此只要眾生稱念,就必得往生,乃至『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後再查善導大師的著作,類似這樣的法語非常的多。當時自己除了訝異,也覺得這個教理必須去了解,也值得去深為什麽?因為那時候佛教的出版物不多,有關凈土書籍都是一般性的,有一位毛凌雲老居士受台北松山寺道安長老的囑咐編了一部《凈土叢書》,將自古以來有關凈土的資料收集,影印裝訂成冊,共有二十大本,但是看的人不多。因為是影印又是古本,沒有分段標點,也沒有人在弘揚解釋的。在《凈土叢書》裡面也有收集善導大師五部九卷的著作,但是當時雖有少數人知道光明和尚善導大師這位人物,但並不曉得他有什麽著作,以及他的著作對凈土法門有什麽重要性,因此沒有人在解當時我曉得善導大師有這些著作,而這個法脈自從唐朝末年就已經從中國失傳,書籍也不存在了(《往生禮讚》除外),導致北宋和元、明、清的學佛者、凈土行者,不管在著作、講演、學習上都沒有接觸到善導大師這一所謂善導大師這一個法脈就是指,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以及他的師父道綽大師的《安樂集》,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還有龍樹菩薩的《易行品》,這一個法脈。可是在日本這一系列的著作並沒有失傳,反而是以這個法脈為教理基礎而開展凈土法門,大力的弘揚,相關研究的著作也非常的多,也依之創辦了大學。如日本凈土宗創辦有佛教大學、大正大學,真宗創辦有龍谷大學、大谷大學、同朋大學等。
目前已有89866+人施食並法布施
師兄的施食善行
佛菩薩會記在功德簿上
今後聚沙成塔,福報滿滿
消災延壽,佛光護體,逢凶化吉
所以,我們念佛首先要體會什麽是佛?佛心佛願是什麽?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對象來念,當然這是教理方面的。即使我們不曉得南無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佛心、佛力,怎樣的境界,但是我們只要專一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這就是念佛法門所謂的「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什麽都不懂,也沒有祈求,可是自然而然就已潛通佛智了,在稱名念佛當中就已經跟佛的智慧融合一體了。「道妙」是佛的境界,是佛心、法性、空性、真如、第一義諦,只要稱名念佛,就已經跟那種境界相感通,跟那個頻率共振剛剛講到靜坐念佛的時候,除了只在心中默念南無阿彌陀佛,既不用張開嘴巴念,也不用手持念珠,更不用觀想。因為那時候是靜坐,如果手動撥念珠,就會影響身體的氣血循環。難免有妄想雜念,如果要讓念佛比較寂靜,比較沒有妄想雜念,就用「十念計數」。平時是口念耳聽,這時是心念心聽,靜坐時是默念在心中,就靜靜地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其實那也不是聽,那時已經離開耳根,所以就是一個心的作用。這個心清楚的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佛號,心心相續不間斷的清清楚楚,有妄想雜念來都不管它。好像我們開車上路,左右都有來往的車子,我們全不管它,只看前面的路;念佛也一樣,不僅妄想來了不管它,妄想去了同樣也十念計數就是從第一句到第十句清清楚楚。一般講是三、三、四,念三句又三句再四句就是十句了,也可以五、五,五句又五句,也可以直接從一句念到十句。我們當下需要怎麽應用才能夠一句佛號清楚明朗,就依自己的狀況去應用。在念佛當中沒有妄想雜念就會有輕安,有輕安就會有法喜,有法喜業障就會消,智慧就會開朗。所以盡量利用早上的時候靜我出家隔年就到佛學院上課,那時候佛學院搬到台北,臨時租一間大房子,幾個人住一個房間。早上八點開始上課,我四點多鐘就起來,刻意規定自己靜坐念佛三個小時,到了快八點才去用早餐,然後上課。因為我還沒出家之前,早晚就喜歡打坐,出家之後也很喜歡打坐。打坐也沒有別的功夫,只是念佛,息心念佛,寂靜念佛,安住於自己愚痴的身分念佛,除此之外其他的功夫還有修法,我都不會用也不想用,覺得念佛對我來講最契合我的念佛,對其它功德來講,都已經包含,對往生成佛來講,也已經綽綽有餘,所以我提倡晨坐一旦身有所行動,眼耳有所見聞,必定會動到心,因為能所是互相影響的,早晨在自己的小小空間是自己的天地,沒有人干擾,這對我們在家眾來講是最容易做得到的,各位蓮友是不是?(是)大家要不要試著做看看?(好)。晚上回去就可以試著我們台北教團是公寓的道場,公寓說大不大,都像在火柴盒裡,同時也容納不下所有住眾,都是分住在附近租房子,早課不能相聚在一起,所以我就規定大家早上起來就靜坐念佛,反而比全體一起做早課來得好。當然共修與獨修要看人,如果可能懈怠,就要共修互相砥礪,如果自己可以掌握自己,最好是一個接下來講幾件我親自遇到的念佛消業癒病的感應事迹。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間,我的爸爸生病住在台北三軍總醫院,平常都是我在照顧,因為我是出家人最有時間。隔壁六號病房(我爸爸七號病房)是一位七十歲的老太太,她請一位看護,這位看護是台灣籍的婦女,早上八點上班到晚上八點回去。有一天下午,隔壁的看護就到七號病房來跟我說:「師父!師父!我們老太太請你過去一下,有事情要請教你。」我過去看這個老太太,哎呀!一臉憔悴,躺在病床上,她跟我講:「師父呀,我好久沒睡覺了,我眼睛一閉就看到兩條黑影,還有一座山,好像要倒下來壓我,所以我不敢閉眼。很久沒睡,實在很累。師父,怎麽辦?是不是要請人來超度還是做點我說:「這是你過去世的冤親債主要來討功德,『親』就是祖先親人,『 冤』就是過去世你欠他的債或者害過他。你平常沒有這個現象,到了年邁尤其是有了病,陽氣比較衰弱,陰氣比較強盛,才能跟陰界感應道交。要解決這個很容易,倒也不用到外面請師父做法會,你躺在這裡就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你想睡覺了,就安心地閉上眼睛睡覺。」
剛剛談到早晨專一念佛頭現毫光,這並不表示持其他的咒、誦其他的經,就沒有相應的景象,還是有的,只是所顯現的不一樣而已。佛寺門中功德無量,只是我們學佛的人不貪求境界,不妄追靈異,以智慧的顯發為要,以輪迴的解脫為主,其他的都是次要早上起來就念佛,這個叫做「晨坐念佛」。「晨」是早晨,「坐」是靜坐,「念佛」是四種念佛當中的「稱名念佛」。出家人、修行人往往都會在早晨開始生活、工作之前先作修行,這個叫作早課,黃昏或睡覺以前也修行作功課,這叫晚課。以凈土法門來講,最好的早課是什麽呢?以我的體會理解,就是晨坐念佛。「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這天肯定有佛的加持,肯定這天是平安的、早晨有三靜(凈):心靈寧靜、空氣清凈、環境安早上起來,精神飽滿,還有前一天的是是非非、妄念雜念,經過一個晚上的睡覺也沉澱下去了,所以早上這一段光陰在我們心靈當中,是最美好、最接近佛性的,也就是最接近不生不滅的涅盤。總之,剛睡醒張開眼睛,那時一天的工作還沒開始,還沒動腦筋去想要煮什麽早餐、今天要什麽規劃、做什麽事、到哪裡去、見什麽客人,都還沒有,那時候的心像平靜的水一樣,所謂「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平靜的水面是安靜的、安寧的,是祥和的,所以早晨那一段短短的期間,我們要珍惜。怎樣珍惜?要用在法上,不要用在世俗上,不動世俗的腦筋,那時的心就專一念佛。因為那時的心最安寧,念起佛來覺得神清氣爽,身心安詳寂靜。同時那時空氣也比較清凈,環境也比較安靜,所以早上起來有這三靜(凈),我們應好好珍可以刷牙、洗臉之後,有佛堂到佛堂上個香,頂禮三拜,就找個地方靜坐,或者一醒來就直接在房間靜坐。念佛是最沒有忌諱的,念佛是最吉祥的。如身處不吉祥的地方更應念佛給當地帶來吉祥,不乾凈的地方更應以念佛給當地帶來乾凈。所以早上起來,俗事先不去想,即使佛法的修行,也暫時不用誦什麽經、持什麽咒,更不用敲打唱念,只要保持那顆平和、平靜、安寧、安詳的心境念佛,能夠念多少時間就念多少時間,一個鐘頭、兩個鐘頭,越久越好。假設坐不住了,還有時間,可以起來拜佛念佛,或者經行念佛。
2018年第一個地藏齋
你願意做這件善事嗎?
如果可以坐就盡量盤腿坐,不能盤腿就兩腳相交,能夠單盤就單盤,可以的話盡量雙盤。屁股稍微墊一下,膝蓋要蓋著,身體四平八穩的坐下來就不管它,這個就是調身。呼吸也不用管,只管心就好,心做什麽功?心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平時念台語的就念台語,念國語的就念國語,念客家語的就念客家語,都一樣的。念佛就只管念佛,這時不要去觀想佛像、佛光、蓮花、極樂金地,通通不要,就是一個專,專念這句佛號就好。因為佛號就是阿彌陀佛的體,佛號本身就是阿彌陀佛所有功德的結晶,不要在念佛以外又要觀想,甚至摻雜其他持咒或思維其他法義,通通不要。「行起解絕」,現在是行的時候,不是解的時候,所以就是專一的、單純的一句佛號念到念佛有四種:就是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這四種當中最容易、功德最殊勝的,就是稱名稱名念佛直接跟阿彌陀佛有關係。觀想、觀像念佛,固然所觀想的對象也是阿彌陀佛,可是沒有念佛那麽直接、那麽親切,沒有跟阿彌陀佛一體不離。為什麽?因為觀想是靠我們的心,而且要觀想必須要靜定的功夫,如果靜定功夫不足,不能觀想到百分之百,這樣就大打折扣了。所以,不論就根機(我們自己)或是就法(對象)來講,都不如直接稱名念佛,因為稱名念佛,當下念當下就感應道交了,觀想不能凝神靜定,觀像不能清楚,那就通通都不是如果是實相念佛,那更不用談,因為實相是理的境界,是真如法性的境界,當下無所謂念、無所謂不念,因為它是屬於空性,離開能所,沒有修的我,也沒有所修的法,那種境界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所以,實相念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因為實相念佛對象是法身佛,不是觀想他的相貌,也不是稱念他的名號,它是無形無相,沒有內容,是全體空性的,而且對象也不完全指阿彌所以在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這四種當中,稱名念佛是方法上最簡單、境界上最殊勝,跟阿彌陀佛又是最直接的親緣。有多親?父子之親、母子之親、夫妻之親都比不上跟阿彌陀佛的親。依經文所講:念佛的人是「我入佛心」「佛入我心」,是「佛凡一體」,這一種親是一體不夫妻再親都不如念佛的親,畢竟凡夫心中都各懷鬼胎,而阿彌陀佛的內心除了慈悲以外就沒有其他心了。佛心的本質是慈悲,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存在內心的就是一個慈悲,顯現於外的就是拔苦與樂,這個就是佛。我們眾生沒有那一種心,也沒有那種能力。我們凡夫心很多妄想雜念,佛哪有妄想雜念?佛哪有貪瞋痴?佛哪會計較?佛哪會認為這個好、那個不好,這個善、那個惡,這個親近、那個不親近。佛根本沒有這種分別、執著的念頭,佛一直都是處在寂靜無念的狀態,只是隨緣起應化,所謂佛的慈悲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大愛心,所以佛本身除了大愛以外,沒有佛了,也沒有佛心了。也就是說,你是我的親人,我愛你,你不是我的親人,我也愛你;你對我好,我愛你,你對我不好,我也愛你;你清凈,我愛你,你不清凈,我也愛你;你善,我愛你,你惡,我也愛你;你可愛,我愛你,你不可愛,我也愛你。在佛心當中,是沒有差別觀念的,真的是自他一體,自他不二,冤親平等,這個就是佛。所以不管怎麽樣,佛的內心、本質就是愛,要他不愛,不可能,佛哪有分別心?有分別心的是凡夫。
開啟2018吉祥年!
隨喜法布施,功德無量
推薦閱讀:
※2018年財運最旺的生肖,看看你是否榜上有名
※2018年做新媒體還不明白這10點,不如回家種地瓜
※2018年12月出生寶寶狗年起名
※2018年1月運勢
※2018年九宮飛星風水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