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了那麼多書展書單,我們認為這些歷史書可以留意一下

1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美]艾朗諾著,夏麗麗、趙惠俊譯,上海古籍出版社

簡介

作者將數世紀以來外加於李清照的累贅層層剝離,以重構一個接近本來面貌的李清照的形象,揭櫫數世紀以來頗富趣味的李清照接受史。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怒海蒼流:接受史視角下的李清照形象分析更加客觀、有說服力。全書邏輯前提有二:第一,長久以來,易安詞常被認定為本色的、真實的書寫,書里對此始終持有警惕,因為詞體寫作有其特質,「男子作閨音」和女性書寫很難從文本中絕對區分;第二,指出李清照詞文獻的出處,理清可信度較高的詞作和疑作,並代入詞文本的深層闡釋。書中對李清照改嫁事件及其研究史全面梳理,敘述得頗有可讀性,但實又有些繁複。李清照形象歷經歷史累積,對其認知常有先入為主的預設,應當盡量避免。李清照的清代接受,於詞學本身書里反而基本不提,清人宋詞選本以及詞話中涉及的漱玉詞選目似乎應當注意一下,當然其結果可能是縹緲不定的,就好像《人間詞話》不提李清照,很難有個確定的答案。

@書評人林頤:沒想到,「李清照有沒有再嫁」,這樣一個問題居然如此複雜。作者的分析可謂細緻入微。矛頭不僅指向女作家、女文人的處境,更指向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固定思維。

虞雲國(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2

《宮崎市定亞洲史論考》

宮崎市定著,張學鋒、馬雲超等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豆瓣評分

暫無。

豆瓣短評

暫無。

澎湃新聞自製書單《周三準備去上海書展掃貨的你,請收下這張書單》有過推薦。

3

《忽必烈的挑戰:蒙古帝國與世界歷史的大轉向》

[日]杉山正明著,周俊宇譯。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

簡介

杉山正明這部1995年SUNTORY學藝獎獲獎作品,超越了以西歐、中國為主體的觀點,描繪出別開生面的蒙古帝國與世界歷史,將蒙古的「野蠻入侵者」或「軍事破壞者的形象」徹底顛覆。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novich:此書提出一個極有想像力的「假說」,蒙元帝國被污名化了,它對各國文明的毀滅出自後來者的杜撰,實際它對推動歐亞大陸物流、商業發展居功至偉,它是繁榮的締造者,它和穆斯林商人的聯合,使得帝國更像是以商貿打頭軍事為輔的擴展模式。書中甚至暗示,沒有七十年代災變導致蒙元帝國解體,東方將征服西方,而西方的崛起,沒有蒙元帝國的刺激,也不會按照後來的方式發生。這些假說太有吸引力以致於不像真的。作者對傳統中國對元朝的觀念的抨擊倒正中肯綮,元大都奠定了後來王朝帝都的基礎。書中為蒙古騎兵「暴行」的辯護出自日本人之口,難免令人聯想到南京。

@子羽:觀點很新穎,可惜無論據支撐,當做蒙古史入門書讀的,接下來讀法國的蒙古史。

澎湃新聞自製書單《周三準備去上海書展掃貨的你,請收下這張書單》有過推薦。

4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

李兆良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簡介

解密蘊藏在《坤輿萬國全圖》中的中國歷史地理的奧秘。

豆瓣評分

暫無

豆瓣短評

@lanrenfei:質疑的部分有點價值,建構的部分就真的民科氣十足。關鍵不是觀點對錯,是方法和邏輯昏亂。就算論證了那些地理上的發現不是西方人最早做出的,轉手就把榮譽全部授予中國人是什麼鬼?阿拉伯人、印度人、東南亞人、日本人的航海史就這麼被刪除了?李教授這代人,內心深處還是揮不去的中西二元對立陰影啊。

江曉原(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5

《南齊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

[梁]蕭子顯撰,王仲犖點校,景蜀慧主持修訂。中華書局出版。

簡介

此次修訂高度重視古今學者的學術成果,對清代以降尤其是點校本南齊書出版以來學術界的校勘與研究成果,廣泛收集並充分參考和採納吸收。

豆瓣評分

暫無

豆瓣短評

暫無

澎湃新聞自製書單《周三準備去上海書展掃貨的你,請收下這張書單》有過推薦。

6

《秦漢帝國》

[日]西嶋定生著,顧姍姍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簡介

將秦漢史置於整個東亞視角內審視是怎樣一種體驗?享譽世界的著名歷史學家西嶋定生的經典作品帶你了解「他者」眼中的秦漢帝國。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無知妄人:讀過西嶋定生二十等爵和西漢經濟的書就不必再讀這本了。後漢部分單薄是通病,不強求。

@王韌勉:西嶋定生的秦漢史課程講義,圖表眾多突出了西嶋式喜好計量史學之特色,內容平實夾敘夾議,既概述重要歷史事件,也評述關鍵史實的價值意義。全書分篇適中尤其是東漢部分著墨很多,國內秦漢史研究過於重視秦皇漢武,對東漢前中期概述較少,本書雖然是老書新推,在東漢的邊疆戰爭與文化發展層面很是用心。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7

《全球景觀中的中國古代藝術》

[美]巫鴻 著,三聯書店出版。

簡介

「全球景觀中的中國古代藝術」系列講座採用 「全球美術史」的視點,對中國古代美術的重要特點進行反思。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點點:書後附錄兩篇訪談有點差。

@渚沐:dr巫又對自己的學術體系進行升級了,這次吸收的是「全球美術史」的觀點,並藉此觀點回顧了他之前的研究成果,也是對他諸多學術著作的導讀。講真,按照dr巫的學術邏輯,做文學理論的去做藝術史應該非常的容易。

上海《解放日報·解放周末》自製書單《上海書展開幕了!鄭重向您推薦這10本好書》有過推薦。

8

《清教徒的革命:關於激進政治起源的一項研究》

[美] 邁克爾·沃爾澤著,張蓉、王東興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簡介

邁克爾·沃爾澤學術生涯的奠基之作,哈佛大學學生的必讀經典。清教徒是一些什麼樣的人?邁克爾認為,英國的清教徒多為激進的知識分子,他們具有極強的組織能力和堅定的信念,經過100餘年的準備,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完成了一次激進的革命,成為了後世激進主義者的先驅。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蒂薌:翻譯是硬傷。

@客西馬尼園餘燼 :把清教教義作為一種「轉型的意識形態」,在動蕩時代憑藉其軍事化般的集體戒律使得人們有可能在傳統的存在之鏈斷裂之後仍然感到安全。沃爾澤稱在動蕩時代,這是除了霍布斯的利維坦之外的另外一種安定人心的方式,現代性讓人獲得自由的同時,也往往發生這種「逃避自由」(Fromm)的境遇。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9

《日本早期的亞洲主義》

[日]狹間直樹著,張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簡介

本書對近代以來日本「亞洲主義」的源流、興起、發展、演變的早期歷史,做了深入細緻的研究,以「東亞史」的宏闊視角,描摹出一幅日本早期亞洲主義萌芽、發生和展開的「地圖」。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小輕小約:我已經開始害怕讀這種書了【哭泣】其中東亞同文會對戊戌之後逃亡日本後對態度很有趣,書中大概有兩次提到日本學者對康有為惡罵西太后的不滿也是蠻有趣的以及文章登報時的隱晦處理。最後問一句,早期的亞洲主義真的沒有一點野心嗎?【胸懷】【意外的排版】

@隨安室:提點多,斷制少,桑兵的評價有過譽之嫌。

@歷史理性「我搞亞細亞主義發自真心」。

@煮粥要放花生米作為研究者,僅搜集「亞洲聯合」的言論沒有意義,更有意義的是梳理當事人如何向這一目標而行動,如此才不至於使「亞洲聯合」僅僅歸於辭令。狹間直樹得豐富史料之益,關注亞洲主義者的職業及身份,抓住了興亞會強調語言學習、亞細亞協會強調貿易的特色,還是很有可讀性的。不滿的是,篇幅太少,不過癮。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10

《天命與劍:帝制時代的合法性焦慮》

張明揚著,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簡介

本書作為國內第一本專註於帝制時代合法性的通俗寫史作品,通過20多篇主題集中但卻又可獨立成篇的讀史札記,通過閱讀大量專業史學著作,立足於紮實的史料和自洽的邏輯,拆解了中國帝制兩千餘年的合法性秘密。

豆瓣評分

暫無。

豆瓣短評

@江海一蓑翁:上海書評周刊前主編張明揚先生的歷史隨筆集,以輕鬆幽默的文筆和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解剖中國歷史上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案例背後,各自政權出於維護自身正統和統治合法性的種種權術與策略。從合法性視角探析這些典型的政治史案例,讓上述歷史事件背後的邏輯與脈絡清晰呈現。雖是小書,意蘊卻是非常豐富。

@養雲:權力遊戲的政治邏輯。很好讀,看片名就知道。勾起對唐代藩鎮歷史的興趣。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11

《台灣史學史:從戰後到當代》

王晴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簡介

暫無。

豆瓣評分

暫無。

豆瓣短評

暫無。

澎湃新聞自製書單《周三準備去上海書展掃貨的你,請收下這張書單》有過推薦。

12

《人類的誤測——智商歧視的科學史》

[美]史蒂芬·傑伊·古爾德著,柳文文譯,重慶大學出版社

簡介

不論在專業機構的研究里,還是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中,智商測試是怎麼深入人心的?它是怎麼從一個小小測試表發展為一項包羅萬象的龐大產業,乃至於影響到大眾生活以及某些時期的政府政策的?智商測試的本來面目又是什麼?……這些問題在本書中都有所解答。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其則不遠:寫一本有關「生命的意義」的書毫無用處,但是一篇「棒球擊中率40%的意義」的文章,就可以得出真正的結論。 你必須偷偷接近普遍性1,而不是給它當頭一擊。「藝術就是限制;每幅畫的精髓都是它的結構。」

@daysleeper :快要不認識傻瓜這個詞了……

@包子:很對得起副標題了,可惜有些枯燥

江曉原(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13

《餘音》

葛兆光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簡介

本書收錄了葛兆光教授紀念晚清民國以來16位已故學人的隨筆。這些人中,有的融入歷史的大動脈中,有的成了被遺忘的暗流。作者回顧他們的經歷,探尋他們知識、思想和信仰世界的「變」與「不變」,捕捉思想史與學術史、時代與個人間那微妙的角力與交融。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安提戈涅:部分篇章從前讀過。葛兆光取「餘音」之名,想來也是有傷懷之感,不僅僅是為了對抗「健忘」的學術評價體系(楊文會與沈曾植等學者幾乎是以「重新出土」的面貌出現的),也是為了哀悼與緬想一種治學訴求的黯然泯滅。如今的「做學問」變成了一種技術化、知識化的活動,繼續追問「終極意義」甚至顯得荒誕不經,這與本書中所紀念的諸先賢的努力正好相反,他們仍然秉持著將學問「生命化」的傳統治學路徑,所以一朝覆滅,人也只能「舉世風靡、茫茫一概」。因而,葛兆光也才會在行文中反覆追問「道」與「勢」之爭(其實余英時也是)、終極意義何在的問題。再次讀到陳寅恪那首蒙自南湖憶舊,真是唏噓不已,然而現實終將是餘音散盡,世間原未有斯人。

@須菩提 :我一度覺得葛老闆這本書是想反諷自己。前面這麼汲汲於探討學術史的評價應該和思想史的褒貶以及政治放開,可是後面寫沈曾植,王國維,顧頡剛,哪一個不是和政治或至少說局勢相糾葛?至死方休。學術大牛也是人,生活,學術,政治,乃至心靈的終極意義都有自己的苦楚,尤其是講到楊聯陞和黃仁宇在美國的生活,更足見學者的抑鬱,大約在某個層面上和我們普通人沒有二樣。我現在越來越贊同朱維錚先生說的學和術分離,而且學隨術變的理論了,真正能超越的大概是千萬分之一吧~葛老闆還是有夠矯情 講陳寅恪和我以前一些想法有重疊。

@緘石:多為應酬之作,價值不高。

虞雲國(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14

《宗子維城

[美]羅泰著,吳長青、張莉、彭鵬等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簡介

《宗子維城》以歷史分析的方法來看待中國青銅時代的考古材料,觀點新穎,視角獨特,論證有力,讀後使人耳目一新,可謂近年來關於中國青銅時代研究的典範之作。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鳥:作者對中國特色考古發掘報告頗有微詞,但本書主要還是建立在對各種發掘報告的分析吐槽之上的。羅泰的行文流暢且不失幽默,本書跟李峰的滅亡同年出版,李峰靠銘文開腦洞(羅基本不引也不信任何文字資料),羅泰靠個人化的墓葬及器物類型學分析開腦洞並在文獻引用上表明了跟李零的友好關係。

@旨道夫 :批評了先秦文史界輕視考古材料,依舊在考訂金石學,文獻為中心。又批評考古學界輕視社會文化考古。他所批評的恰好是本書的短板所以存在的原由,談中國社會,只能在上層與下層的關係上,只能基本建立在墓葬器型或組合上(缺遺址缺反映社會生活面貌的材料),還是難以實施所謂中程的考古。

陳尚君(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15

《中國風:遺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國元素》

[英]休·昂納著,劉愛英、秦紅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簡介

作者以史學家的嚴謹、文學家的細膩筆觸和藝術家的敏感梳理了西方文化中中國風的興起、興盛及其衰落、流變的漫長而複雜的歷史過程。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yanxiao1st:西方定製的中國異域器物,禮失求諸野的感覺。

@小閔:"他者眼中的中國形象"。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西方人對中國曾有過豐富的帝國想像,從馬克波羅口訴的神秘富庶,到約翰尼爾霍夫畫中的強大威嚴,到岡察洛夫筆下的憂傷晦喑,西方人眼中不斷變遷的中國形象,像多稜鏡一樣,是真實的中國,觀念的中國,想像的中國多重投射後的產物。 在休昂納的《中國風》里,這個變遷著的,焦點不斷挪移的中國形象在近千年的歐州藝術史里,裝飾史里,時尚里,得到了五光十色的具像呈現。皮耶芒的裝飾畫,代夫特陶瓷工場的青花瓷瓶,諾斯替修道院的牆紙,錢伯斯的邱園寶塔,還有《圖蘭朵》,在中國人眼裡,這些中國風的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它們是我們,它們又不是我們。從它們中間,我們照見了自己,也看到了西方。

澎湃新聞自製書單《周三準備去上海書展掃貨的你,請收下這張書單》有過推薦。

16

《中外交通古地圖集》

朱鑒秋、陳佳榮、錢江、譚廣濂編著,中西書局出版。

簡介

《中外交通古地圖集》選録123幅(套)涉及中外交通的中國古地圖,包括各歷史時期的全國輿圖、航海圖、沿海圖及有代表性的其他古地圖。每一幅中國古地圖(或幾幅同題材的中國古地圖)撰有一篇題解,對其繪製過程、流傳情況、歷史意義以及其中涉及的地名等詳加註釋。

豆瓣評分

暫無。

豆瓣短評

暫無。

澎湃新聞自製書單《周三準備去上海書展掃貨的你,請收下這張書單》有過推薦。

17

《紫禁城的榮光:明清全史》

[日]岡田英弘、[日]神田信夫、[日]松村潤著,王帥譯,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

簡介

描繪了14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初海陸亞洲聯動的宏偉畫卷。「農耕帝國」與「游牧帝國」融合,龐大的多民族國家——「中國」的誕生。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木下天一郎:明清通史中的「便當式」著作,以歷代皇帝的統治為主要線索大致梳理了明清四百多年中國由「支那」進而為「中國」的歷史,其中於蒙古史和滿族史敘述頗詳,體現作者們的研究上的成果。末章「紫禁城的黃昏」彷彿恢弘的畫卷於末端戛然而止,令人意猶未盡。在書中作者稱中國為「支那」,其實說的還是「中國本部」,不知道為何改稱前者,私以為此詞容易令中國的一般讀者產生情緒波動。

@竹風搖曳:明清史對中國讀者而言已經太耳熟能詳了,雖然副標題是「明清全史」,但通讀全書可以發現:本書並不「全」,三位作者也無意敘述一部「全史」,而是各自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和關注的重點進行了詳略得當的論述。 本書的特點在於對明清史的論述結合了大量的蒙古史研究,並且在明清發展進程中兼顧了對西藏、台灣、新疆等地區,以及與日本的關係的討論,使得明清史被放在一個更廣泛的東亞乃至歐亞世界內被探討。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曾在《上海書展 | 10位滬上名家推薦好書,每人10種》(中華讀書報)中,對此書有過推薦。

18

《中國印刷史研究》

辛德勇著,三聯書店出版。

簡介

本書在前人的基礎上,集中論述中國古代印刷發展史上三個最關鍵的基礎性問題,也是此研究領域中的重大疑難問題。

豆瓣評分

豆瓣短評

@三首塔 :本書應該更名為《中國印刷史研究的總批判與總吐槽》。

@維舟:毫無疑問的傑作,不僅治中國印刷史者將無法繞開,更具啟發的是其治學的方法論,可謂典範。稍可議之處,辛德勇先生書中多次強調的「正規文史訓練」在方法上似偏重考證,有時不免將邏輯思辨的問題歸結為功力不足,可見他傾向於傳統中國治學方式。

@鄭人 本來以為很枯燥,結果比看推理小說還過癮。另,張秀民、潘吉星表示很受傷...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史書 | 書單 | 書展 | 認為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