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不放清兵入關,清兵就不能入關了嗎?
明末是一個空前混亂的時代,一切都充滿著變化。而有一個人在這裡起著決定性作用。因為他的一個選擇,決定了我國未來幾百年的歷史,這個人就是吳三桂。
打開連尚頭條,看更多新鮮猛料
吳三桂在明末歷史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時,吳三桂是明朝的山海關總兵,擁兵十萬。十萬關寧鐵騎,是明朝北方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阻止多爾袞南下的唯一防線。
作為山海關總兵,可謂是威風凜凜兵強馬壯的一方統帥。山海關不僅是北方重要軍事要塞,而且還是京師屏障,山海關一旦不保,則大明京師不保。
我們從後來的歷史可以知道,在吳三桂開了山海關後,導致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一切在意料之中,李自成果然連連敗北,從此一蹶不振。
由此可見,崇禎皇帝當初對吳三桂是多麼的重視和信任,故而,才把他安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
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打進京師,崇禎皇帝無路可退,弔死煤山。
不久,李自成的愛將劉宗敏又強奪了吳三桂的妻子陳圓圓,並把吳三桂一家滅門。
吳三桂家有一個家丁逃到山海關向吳三桂通風報信。
這時,正與李自成派來的欽差商議歸順闖王一事。吳三桂十分震怒,但是仍然保持克制。吳三桂部下要殺李自成的欽差,被吳三桂制止。不過,立即遣返了闖王的欽差,沒有任何交待。
吳三桂連夜飛書送達多爾袞,借師助剿。大家都知道,一旦清兵進關,就不是吳三桂所能掌控的了。面對國恨家仇,吳三桂為了給崇禎皇帝報仇和奪回陳圓圓。
吳三桂義無反顧地打開山海關,與清兵前後夾擊闖王軍。雙方展開大戰,突然7清兵從闖軍後方殺來,闖軍本來就是烏合之眾,隨之大敗。吳三桂的十萬關寧鐵騎和多爾袞的八旗精兵來勢兇猛,消息傳到京師,闖王李自成,在戀戀不捨中匆忙撤退出京師。闖軍到底是烏合之眾,面對清軍精銳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一敗再敗,清兵一路追殺,闖王且戰且退,並一路往南方撤退。
又因為是李自成逼死了崇禎皇帝,所以,許多忠於明朝的人都恨之入骨。李自成面對清兵的追擊,在湖北又遇到南明朝地方武裝力量的埋伏死傷慘重。李自成,最終在湖北被明朝地方武裝力量殺死,也有一種說法是李自成出家做了和尚。
那麼,吳三桂放清兵入關,本意是為了師助剿為先帝復仇呢,還是貪圖榮華富貴去做了漢奸呢?這一切,我們已經無法考證。
然而,我們看待歷史的時候,要冷靜思考,當時的吳三桂關內有李自成的大軍磨刀霍霍,箭在弦上;關外又有多爾袞八旗勁旅摩拳擦掌,虎視眈眈。
那麼,如果是你伸出吳三桂的位置,你又會如何去做呢?
一邊是國破家亡,家仇國恨,還有奪妻之恨;一邊是一旦開關借師助剿,就會背負千古罵名。你會何去何從?吳三桂又該如何去選擇呢?
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吳三桂選擇了開關借師助剿,剿滅了李自成、張獻忠等叛軍。
然而,歷史並沒有給吳三桂更多選擇的餘地,清兵進關,吳三桂只能屈服於多爾袞,並被封為平西王,展開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
吳三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只好一錯再錯。繼續充當多爾袞的南下先鋒。
康熙年間,忍了數十年的吳三桂又打出了光復大明的旗號,還四處聯絡明朝王室後裔。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亂,三藩在變亂後發布的檄文中,指斥清朝統治者「竊我先朝神器,變中國冠裳」,聲稱要「共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
從吳三桂發布的檄文中我們看出來,吳三桂等人說得是要轟奉大明之文物。那麼,吳三桂表示的光復大明的意思。
那麼,用現代戰略眼光來看,那麼,吳三桂之前投降多爾袞,只是形勢所迫,逼不得已的假投降之舉。現在,吳三桂忍了了數十年了,也積蓄了強大的力量,是時候興起了光復大明的運動了。
那麼,在明朝遺民眼裡,吳三桂此舉又成了大英雄。
這場被後世史書稱為「三藩之亂」的事件,結局是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失敗告終。
推薦閱讀:
※陳圓圓被稱為「紅顏禍水」,其實她才是苦命人!
※闖王進京,吳三桂本已準備返京歸順,為何又改變主意投降了清朝
※吳三桂降清疑點頗多
※吳三桂
TAG:吳三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