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山頭主義」,權力「法治」化急不容緩
05-28
2014年11月05日 18:34:11來源:求是網 作者:徐輝冠中央巡視組最近巡視上海、河北和江蘇三地。巡視反饋中首次出現「山頭主義」字眼。「山頭主義」一詞,可以追溯到根據地建設時期,那時,黨和軍隊分散在不同農村根據地,形成一個個「山頭」,「山頭主義」便水到渠成,實乃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而今,新的「山頭主義」暗地涌動,與根據地時期的「山頭主義」有共同點,也有迥異處。共同之處在於:只認老上級,不認新上級;只關心老部下,對新部下不親切;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對,少說為佳,包庇袒護,以感情代替原則;「山頭」的人彼此抱成一團,形成利益同盟。差異在於:如今的「山頭主義」拉幫結派程度更深,利益同盟、攻守同步、用人唯親的現象更為凸顯;不同「山頭」形成「圈子」,官官相護、官商勾結,利益捆綁。反腐中出現「一個『蘿蔔』帶出一身『泥』」的現象就是佐證。「圈子」一旦形成,就有了非圈內人的屏蔽功能。各個「圈子」各立「山頭」,儼然諸侯割地,各有所屬。解讀新「山頭主義」的各種表象,背後的支撐力不難找到。權力結構缺少有效制衡是首要條件。正如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所言,「眼下『山頭主義』這種現象的出現,和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合一的權力結構也有一定關聯。」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權力結構,難以實現權力監督的有效性。一切我說了算的權力,膨脹、無序的格局自然就會「枝繁葉茂」。沒有有效監督的權力,就像脫韁的野馬,到處「馳騁」,撞倒「籬笆」、毀掉「莊稼」、「傷人及畜」在所難免;沒有有效監督的權力,就好比權力關進了紙做的「制度籠子」,一捅即破。沒有有效監督的權力,權力的「魔力」就會促使各位「臣屬」紛紛跪倒、膜拜,因為只有追隨權力,你才會「飛黃騰達」「雞犬升天」。權力的無序張揚,更多的是「人治」思維「開疆拓土」的結果。這也是「山頭主義」盛行的關鍵。與「法治」思維背道而馳的「人治」思維,是中國幾千年封建思維中的「本位」觀念。國家由「一家人」說了算,「人治」難以蛻變。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高舉「依法治國」旗幟,就是要割掉「人治」的思維,煥發「法治」的青春,促使權力「歸位」。這是治理「人治」弊病的根本舉措,也是抵制「山頭主義」的治本之策。部分省市縣乃至鄉鎮的書記,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形成各式各樣的「山頭」,「人治」的烙印格外鮮明。「人治」的思維一天得不到更新、割除,「法治」的「落地」便會大打折扣,治理「山頭主義」也就難以順利到位。伴隨「人治」思維,「站隊」意識如影隨形。「山頭主義」便是「站隊」意識的衍生品。幾千年來的皇族間的權力博弈,皇子皇孫都有相應的追隨者,這些追隨者或因恩或因緣或因情等形成不同的「站隊」。一朝站錯隊,可謂「滿盤皆輸」。「站隊」意識遺留至今,便是「山頭意識」。擁護某「山頭」也就是站在某「山頭」的立場說話、辦事,不論是非對錯、不分青紅皂白。「站隊」意識不革新,「法治」意識便難以深化。當然「山頭」意識也就難以革除。「山頭」意識潛伏前行,「山頭主義」就會或暗或明,此起彼伏。讀懂了「山頭主義」的背後邏輯,「山頭主義」損害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的本質就不容忽視。「山頭主義」分裂黨、組織的潛在破壞力就不能坐視不管。「山頭主義」影響黨的執政理念、基礎就更不能小覷。針對「山頭主義」這一現象,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曾提出治理策略:先承認之,照顧之,後削弱之,消滅之。此一時彼一時,治理「山頭主義」在今天法治的語境里,唯有權力「法治化」一途可以治本。權力「法治化」,權力來自憲法賦予,非人為私授,權為法所限為民所用,依附權力的「臣屬」沒有了依靠,自然也就無須「站隊」;選拔人才,因材而用,公開、透明,程序化、規範化,權力鑽孔的縫隙就會越來越小,自立「山頭」也就意義不大;有了權力的「法治」化,「權力清單」也就一目了然,「權力邊界」也就清晰可辨,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也就順理成章,依靠「人治」,具有利益輸送的「山頭主義」也就沒有了「靠山」、「落腳點」,猶如病菌沒有著床的「土壤」,只能「胎死腹中」,或夭折在「搖籃」里。「山頭主義」沒有了「山頭」,「主義」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寫評論炫空間新華社區發展論壇新華思客新華博客新華微博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60年
※楊君:怎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
※西餐進餐禮儀:主張「一口」主義---中國文明網
※專家:民族主義民主撕裂烏克蘭 各國心知肚明
※新女子主義:不嫁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