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中華民族 - kenny - CSDNBlog

五十六中華民族

漢族 壯族 苗族 回族 藏族 土家族 布衣族 白族 侗族 水族 仡老族 滿族 瑤族 彝族 蒙古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朝鮮族 東鄉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土族 達斡爾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南族 維吾爾族 錫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怒族 烏孜別克族 俄羅斯族 鄂溫克族 德昂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族 塔塔爾族 獨龍族 鄂倫春族 赫哲族 門巴族 珞巴族 基諾族

各民族簡介(漢族略)

(一)蒙古族 menggu zu

Mengol ethnic minority group

蒙古族,現有人口4806849 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 其餘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 地區。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 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 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 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 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 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 子」。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 上比較發達,特別是明代以 來,在歷史、文學、語言、 醫學、天文、地理等方面,對祖國的科學文化事業 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民間文藝方面,「好力寶」是 蒙古族中流傳很廣的一種演唱形式,馬頭琴是最富 特色的民族樂器。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 岸一帶。「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 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 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 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 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 名稱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蒙古族屬阿爾泰語 系蒙古語族,分為內蒙古、衛拉特、馬爾虎--布 里亞特三種方言。      

潔白的蒙古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 「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 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納20多人 休息;小者,也能容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 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 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 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 烏尼」(長約3 . 2 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 「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 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 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 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 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 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 哈納摺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 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 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 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 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 使用。

馬奶酒與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 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 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製馬奶酒的季節。 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 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隨著科學的發達, 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製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 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製烈性奶酒 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 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 效。被稱為紫玉漿、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 曾為元朝宮廷和蒙古貴族府第的主要飲料。忽必烈 還常把它盛在珍貴的金碗里,犒賞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方法之一。做 法是將肥嫩的綿羊開膛破肚,剝皮去內臟洗凈,去 頭蹄,再將整羊卸成若干大塊,放入白水中清煮, 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各執蒙 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 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達對客人 的敬重和愛戴。當你踏上草原,走進蒙古包後,熱 情好客的蒙古人便會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托 在長長的哈達上,唱起動人的敬酒歌,款待遠方的 貴客,以表達自己的誠摯之情。這時,客人理應隨 即接住酒,然後能飲則飲,不能飲品嘗少許,便可 將酒歸還主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 就會被認為是瞧不起主人,不願以誠相見等等。主 人的滿腔熱情,常常使客人產生難別之情,眷戀之 感。   

草原「那達慕」   

八月的草原,金風秋爽,牛羊肥壯,牧民們喜 慶豐收的季節到了。這時候他們便開始釀製馬奶酒, 屠宰牛羊,縫製新衣,準備各種美味的食品,舉辦 不同規模的「那達慕」(蒙古語「娛樂」、「遊藝」 的意思),進行被稱為「男兒三藝」的射箭、摔跤、 賽馬等傳統體育比賽。  

「那達慕」,一般進行五至七天。每逢此時, 牧民們穿著嶄新的民族服裝,騎著馬、趕著勒勒車, 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在綠茵草地上搭起氈帳,熬 茶煮肉。整個草原炊煙裊裊,人歡馬叫,一片歡騰。   

「那達慕」起源於十三世紀初,在蒙古族人民 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那時候,蒙古族的頭領們每 當舉行大「忽力勒台」(大聚會)時,除了制定法 規,任免官員,進行獎懲外,還要舉行規模較大的 「那達慕」。當時,「那達慕」的主要項目就是進 行射箭、摔跤、賽馬比賽。如今的「那達慕」已增 加了物資交流、文藝演出等許多新內容。使這一傳 統的民族盛會,更加喜慶、吉祥、歡樂而富於實效!   

摔跤是那達慕的主要內容,沒有摔跤不能稱為 那達慕。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達1000餘人,且不 受地區和體重的限制。摔跤手進行編排配對後,采 取單淘汰式,失敗者不允許再上場。摔跤手上身著 牛皮或帆布製成的緊身半袖背心,裸臂蓋背,邊沿 鑲有銅釘。下身穿肥大摔跤褲,腳登蒙古靴,頸上 套五色綢緞製成的彩條「景嘎」,標誌著獲得過多 少名次。大部分地區摔跤手出場比賽前唱摔跤歌。 出場、收場雙方摔跤手都要跳躍。裁判員發令,雙 方握手後開始交鋒,不限時間,不許抱腿和跪腿摔, 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都為失敗。參加那達慕的摔 跤手都有獎品,前三名的獎品較貴重。   

蒙古族歷史器重「達爾罕摔跤手」,這是終身 的榮譽。在授予光榮稱號的儀式上,獲「達爾罕」 稱號的摔跤手,穿上比賽的全套服裝,三唱摔跤歌 後跳躍進場進行表演。由主持那達慕的領導人發給 證章、證書和紀念品,並按民族習慣請他喝一碗奶 酒和鮮奶。此時,獲「達爾罕」者挑選一名最有前 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脫下來贈給他,自願 擔任業餘教練,然後互相擁抱, 一齊跳躍出場。

成吉思汗陵   

在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綠草叢生,溪水縈繞、 牛羊遍布的伊金霍洛草原上,高高聳立著一座精美 別緻的宮殿。數十里外,就可遙見它那閃爍的光輝、 雄偉的身姿,這就是蒙古人心中的聖地、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安息的地方--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園總面積5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 積1500多平方米。陵宮坐北朝南,建築在一米多高 的長方形台基之上。共分正殿、東殿、西殿、寢宮 和東廊、西廊六部分。正殿高26米,上面為蒙古包 式的穹廬頂,上面有俏麗的圓柱形裝飾品和用黃藍 兩色琉璃瓦鑲砌的祥雲圖案。下面是雙層藍色八角 飛檐。東西兩殿比正殿略低一點,頂部與正殿相同, 設有單層屋檐。三殿相互連通。正殿內安放著成吉 思汗的雕像,兩側殿內的牆壁上繪有歌頌他豐功偉 績的壁畫。殿堂的後面緊連著寢宮,安放著四個黃 鍛覆蓋的蒙古包。包內分別供奉著成吉思汗及其夫 人孛兒帖、二夫人呼倫、三夫人伊緒,其胞弟別力 古台、胞妹哈撒爾、四子拖雷和夫人伊喜哈圖的靈 柩,包前盛放著歷代相傳的成吉思汗的馬鞍等珍貴 文物。   

成吉思汗是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關於他的逝 世、葬地、靈柩的遷移等也有許多歷史記載和傳說。 儘管由於秘葬的原因,今天的成吉思汗陵並未真正 安放著他的真身,但幾百年來,蒙古人仍把它當作 自己聖主的長眠之地。對成吉思汗陵寄以無限的崇 敬和嚮往。這裡經常是香煙繚繞,祭奠活動不斷。 直到今天,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 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還要舉行四次隆重的祭奠 活動。每到這一天,眾多的拜謁者懷著虔誠的心情, 不辭辛苦地長途跋涉而來。站在這位偉人高大的雕像 前,獻上潔白的哈達、明亮的蠟燭、芬芳的香炷、肥 壯的整羊、乳黃的酥油、醇香的馬奶酒等祭品,追憶 他的雄才偉略,寄託對他的不盡思念。

(二)維吾爾族weiwuer zu

Uygur ethnic minority group

在中國西北邊陲新疆,有一 座白雪皚皚的天山,天山腳下聚 居著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維 吾爾族。   

「維吾爾」是民族自稱。共 有7 2 1 4 4 3 1 人。史籍記載: 維吾爾族原是公元三世紀游牧於 中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 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一帶的 牧民。由於受部落間戰爭的影響, 各個部落的分支逐漸遷徙西域 (今新疆),先後曾被譯為「韋紇」、「烏紇」、「袁 紇」、「回鶻」、「畏兀兒」,以後才改為「維吾爾」, 沿襲至今,是「團結」、「聯合」之意。   

維吾爾族以農業為主,種植棉花、小麥、玉米、水 稻等農作物。此外還擅長園林藝術。中國最大面積的葡 萄生產基地,即葡萄溝就在離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首府 烏魯木齊東南1 8 4 公里的吐魯番盆地。   維吾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信仰伊斯蘭教。古 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是他們的傳統宗教節日。   

維吾爾族能歌善舞,聞名遐邇的音樂史詩《十二木 卡姆》(意為《十二部大麴》)是他們的藝術精華。群 眾喜聞樂見的頂碗舞、盤子舞、手鼓舞等,最富民族特 色。   火焰山與葡萄溝   

在新疆吐魯番盆地中部,有一座色若雞血、東西延 綿百餘公里的山嶺。炎夏,只要進入盆地,一眼就會看 到它象一條紅色的巨龍卧在浩瀚的戈壁灘上。在烈日的 照射下紅光灼灼,若雲若霧的蒸氣裊繞山間,宛若熊熊 的烈火在燃燒。加上黃褐色曠漠和蔚藍色天空的襯托, 顯得更加奇特壯觀。這就是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描寫 的唐僧西天取經受阻,孫悟空大戰鐵扇公主,借來芭蕉 扇,扇滅火焰,保駕唐僧西行的火焰山。   

火焰山,當地人稱為「克孜勒塔克」(意為紅色的 山)。維吾爾族民間相傳,火焰山是被龍血染成紅色的 。其實火焰山山體主要是中生代第三紀紅色砂岩組成, 所以呈暗紅色。火焰山所在的吐魯番盆地深居亞洲內陸 ,四面環山,低凹閉塞,位於盆底的艾丁湖還低于海平 面1 5 4 米,整個盆地所承受的巨大光熱很難散發出去 ,盛夏這裡彷彿是一個特製大火爐,熱浪滾滾,燥熱難 忍。地表砂子常達7 0 ℃,最高曾達8 0 ℃,所以故有 「砂窩裡煮雞蛋,石板上烙麵餅」之說。   然而,就在火焰山下,卻有一個綠蔭濃郁,流水潺 潺的絕妙去處,那就是以盛產優質葡萄而馳名中外的葡 萄溝。八九月份是葡萄的豐收季節,山坡上,谷底里, 成簇成串的葡萄,有圓的、馬奶的、紅的、白的,也有 綠中泛紅、紅外著粉的。晶晶瑩瑩,象瑪瑙、似翡翠, 琳琅滿目,五光十色,十分讓人陶醉。在這綠色的世界 里摘葡萄的維吾爾族姑娘,衣著顯得分外艷麗,身影更 加婀娜多姿。   

其中,名貴的無核白葡萄不僅供人食用,而且有醫 葯功能。它小而甘,無核,一棵秧能活上百年,耐旱、 耐鹽鹼,果實穗大、粒小、多汁、含糖量高,適於鮮吃 ,晾制葡萄乾等特點。在這裡還可看到山岩上一座座類 似幗幗籠的大蔭房。人們把鮮葡萄掛在蔭房中,約4 0 天左右,就成了嫩綠透明,甘甜柔膩,遠銷國內外的無 核白葡萄乾。

羊肉串與手抓飯   

新疆盛產綿羊,由此維吾爾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習 俗。   烤肉槽是烤羊肉的必備炊具,是由鐵皮砸制而成。 槽分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有無數通風洞孔。用無煙煤或 木炭作燃料。烤肉串時,點燃炭火,待煙盡火旺時,即 將串好的羊肉串架在槽上烘烤。   

烤羊肉串用的鐵杆子也很別緻,是將3 0 厘米長的 3 號鐵絲砸扁,一端加工成尖形,一端安裝木柄。先把 洋蔥末拌和腌約半小時的鮮羊肉塊串在鐵釺子上,架在 鐵槽上烘烤。然後撒上精鹽、辣椒粉、孜然粉,五分鐘 左右,翻動肉釺再烤另一面,並撒上調料,烤數分鐘即 成。   

講究的羊肉串肉質鮮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濃 郁,有的食者一次能吃十幾串,特別是到了冬季,人們 坐在烤肉槽前,既有紅撲撲的炭火取暖,又有香噴噴的 羊肉串解饞,真是妙趣橫生。近年來,這一色味俱佳的 維吾爾族的傳統小吃,已經走出家門,遍及京城,深受 人們的歡迎。   

與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飯,也是維吾爾族的傳統風 味食品。   

在新疆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地區,逢年過年, 婚喪娶嫁的日子裡,都必備抓飯待客。他們的傳統習慣 是請客人圍坐在桌子旁,上面鋪上一塊乾淨的餐巾。隨 後主人一手端盤,一手執壺,逐個讓客人凈手,並遞給 乾淨毛巾擦乾。然後主人端來幾盤抓飯,置餐巾上(習 慣是二至三人一盤),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吃,故 取名為「抓飯」。現在有些家庭招待客人,一般都備有 小勺。   

維吾爾族人民把抓飯視為上等美味食品。其主要原 料為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先 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再放洋蔥和胡蘿蔔在鍋里炒 ,並酌情放鹽加水。2 0 分鐘後,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 入鍋內,不要攪動,4 0 分鐘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 飯油亮晶瑩,味香可口,很有營養價值。   

維吾爾族抓飯的種類很多,花色品種十分豐富。除 了選用植物油外,還用動物羊油、骨髓油和酥油來做抓 飯。其中用骨髓油營養價值最高。在用肉方面,除羊肉 之外,還用雪雞、野雞、家雞、鴨、鵝和牛肉。雪雞肉 的抓飯味道最佳。不過,有的抓飯也不放肉,而選用葡 萄干、杏干、桃皮等乾果來做,稱為甜抓飯或素抓飯, 同樣美味可口。到了夏天,維吾爾族人吃的抓飯花樣還 要多一些。南疆的維吾爾族中還盛行木瓜(學名叫(左 木溫右)(左木勃左))抓飯,雞蛋抓飯,酸奶子抓飯 和包子抓飯,都是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

維吾爾族花帽   

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的組成部分,也是維吾爾族 美的標誌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頂氈帽 ,款似當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 亞文化的影響,維吾爾族男子削髮戴小罩刺繡花帽。清 代初期,維吾爾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發 展。冬用皮,夏用綾,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銀線繡花 點綴與裝飾,喀什乾的四楞花帽脫穎而出幾乎成了維吾 爾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續至今。經過各地維吾爾族人民的 不斷創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細,品種更為繁多。但主要 有「奇依曼」和「巴旦姆」兩種,統稱「尕巴」(四楞 小花帽)。   

「奇依曼」花帽色彩絢麗,針跡細膩。它用金銀彩 線綉制,還綴有各色塑料小珠子。小夥子,姑娘戴上它 ,在蔭涼的葡萄架下彈唱起舞,顯得瀟洒自若,充滿活 力。   

「巴旦姆」取名於巴旦杏。巴旦杏源於波斯,是一 種能在乾旱沙漠地帶生長開花結果的樹木。巴旦杏「其 肉苦不可(口敢),核中仁甘甜,西域諸國並珍之」(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善於想像的維吾爾族人民根 據巴旦杏的特性和形似新月的果核,運用白色絲線,采 取曲、直、點、線相結合的手法,綉製成漣漪和小珠簇 擁著巴旦杏核的裝飾圖案,象徵涓涓清泉哺育著果實累 累的果木。這種淡雅素凈,莊重大方的「巴旦姆」花帽 ,多受中老年人的喜愛

綉制花帽,有多種方法:絲線平綉、十字花綉、絲 線結綉、串珠片綉、格子架綉、盤金銀綉、鉤花刺繡、 扎絨刺繡以及刺、扎、串、盤綜合綉等。維族婦女先在 四瓣帽面上綉出多彩的紋樣圖案,然後將四瓣帽面以頂 為中心縫合起來並襯好帽里,套在木製帽模上成型,最 後鑲上黑絨布邊,便成了一隻小巧玲瓏的花帽。   

維吾爾族花帽作為一種民族特有的工藝品,越來越 受到人們的青睞。每逢重大節慶活動,維吾爾族人都要 精心綉制或選購小花帽裝飾打扮自己;有的還將花帽高 掛在屋內壁間,以增添房間陳設的藝術情趣;有時作為 珍貴禮品饋贈親朋好友和來自遠方的賓客。

喀什「巴扎」   

俗話說,到新疆不到喀什,等於沒到新疆,到喀什不看「巴扎」,等於沒有到喀什。

喀什,是個有著千年以上歷史的古城。早在漢唐時 期,這個「絲綢之路」上最大的驛站,已是活躍的國際 集市了。遠道而來的羅馬、波斯、印度的商隊和內地川 陝等地的馬幫雲集於此,進行貿易往來。如今,喀什約 有人口3 0 余萬。城內高樓矗立。著名的艾提尕清真寺 周圍幅射狀街巷上,密布著國營商店和個體手工業店鋪 與攤販,經銷著國內外的名貴商品。然而,它們卻無法 取代那傳統的七日一集的大「巴扎」。   

「巴扎」,是維吾爾族的傳統貿易集市。喀什大巴 扎,中心在城區東南的喀什噶爾河畔。每逢星期日集期 ,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流、物資雲集。從一般農副產品到 價值很高的工藝品,應有盡有,並按種類分市排列。上 午時分,巴扎漸入高潮,人們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在 行人中還有少數婦女蒙著面巾。   

巴紮上,與人們衣著有關的紡織品和皮毛,是引人 注目的商品之一。這裡,除了來自新疆和內地的各種花 色布匹之外,大量的是應時的真絲綢和化纖織品。尤其 是來自蘇州和巴基斯坦的喬其絨,更是維吾爾族中青年 婦女爭相購買的暢銷品。   

地毯,是巴扎集市上的又一宗重要商品。新疆地毯 以其優良的質地,精美的圖案和鮮艷的色澤蜚聲中外。 而喀什又是新疆優質地毯的主要產地之一。近年來,隨 著城鄉經濟的發展,地毯幾乎成為各族人民喜愛的家庭 裝飾品,因此,地毯格外走俏。   

維吾爾族工匠技術精湛,巴紮上的各種手工藝品, 充分顯示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玉雕、腰刀、日用銅器 、木器、陶瓷、首飾、花帽、服飾等,大都線條流暢, 色彩鮮艷,做工非常精細,散發著濃郁的民族生活氣息 。   

在巴扎集市的商店裡還有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民間樂 器,供人觀賞挑選。如製作精緻的獨它爾、彈拔爾、熱 瓦甫、薩塔、揚琴、艾捷克、胡西塔爾、嗩吶、笛子、 手鼓等。這些維吾爾族的民間樂器,都是在古典樂器的 基礎上,並借鑒中外樂器而發展起來的。   

在大巴扎的邊緣,一塊很大的場地中,擠滿了牲畜 ,這就是專門的牲畜巴扎。南疆的毛騾。體小勁大,是 維吾爾族農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如今,它也成了內地 一些省區前來購買的重要商品。   

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鄉,每當瓜熟果紅的季節,巴 紮上到處都散發著誘人芳香的瓜果攤。常看到一些膚色 不同的外國遊客,頭上頂著小花帽,手裡拿羊肉串,或 新鮮瓜果,邊吃邊聊,異常的興奮和愜意。

(三)回族hui zu

Hu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回族,有人口8602978人,是中 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 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 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 其先民主要是1 3 世紀蒙古人3 次西征後大批東遷的「 回回」人,以及遠在唐宋時期僑居中國東南沿海的穆斯 林「蕃客」,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 並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族等生活習俗,逐漸形成了 回回民族。   

漢語為回族的共同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 ,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語和波斯語的辭彙,在邊疆民 族地區,回族人民還經常使用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在內地,回族 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主要與當地少數民族雜 居;大都分布於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達 。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體現在頭 飾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無沿小圓帽。 婦女多戴蓋頭,特別是在西北地區:少女及新婚婦戴綠 色的,中年婦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   

回族人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過程 中曾起過重要作用。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有的兼營牧業、手工業。回族 還擅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  

清真寺   

清真寺又稱「禮拜寺」,阿位伯語稱作「麥斯吉德 」(義大利拜安拉的場所)。清真寺基本上建在回族聚 居區,體現了回族人「圍寺而居」的特點。清真寺是回 族穆斯林舉行禮拜和宗教活動的場所,有的還負有傳播 宗教知識、培養宗教職業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 林心目中有著重要位置,亦是回族建築藝術的代表。   

中國回族地區倒底有多少清真寺?具體數字尚難統計。一般凡回民聚居區都有清真寺,有的百人之村,因 教派不同,自然就有兩座清真寺並存。在回民數量較多 的大中城市都有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清真寺:如北京 的牛街清真寺,西安華覺寺,廣州懷聖寺,杭州真教寺 ,泉州聖友寺,南京凈覺寺,鄭州清真寺,銀川南門清 真寺,西寧東關清真寺……   

回族清真寺一般可分為宮院型(即四周圍牆、走廊 )或圓頂型(屋頂為圓拱型)兩大類,都以其莊嚴、神 聖、肅穆、幽靜為總的審美特徵。均由禮拜大殿、講經 堂、宣禮樓、學房和沐浴室幾大部分組成,禮拜大殿為 其主體建築。早期的回族清真寺多圓頂式,即阿拉伯式 。明代以後的回族清真寺多是以木結構為主的中國古代 宮殿式的建築,布局多為四合院形式。   

同心清真寺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現存歷史最久、規模 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是一座把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和伊 斯蘭教木刻磚雕裝飾藝術溶為一體的清真寺建築。它位 於同心廢城西北角高地,建寺約有4 0 0 多年的歷史。 清同治年間該寺曾受破壞,光緒年間重修。同心清真寺 的禮拜大殿建造在一高大的磚砌台基上,坐西向東,氣 勢宏偉,可容納七八百人同時做禮拜。大殿外是一寬敞 的院落,東面為裝飾著阿拉伯文磚雕的三個磚砌券門; 其上,是輕巧秀麗的二層四角攢尖頂的邦克樓,為阿訇 呼喚穆斯林教徒禮拜的地方,是清真寺特有的建築。邦 克樓的對面是精緻的磚雕「月掛松柏」的照壁,它們東 西呼應,高低映輝,構成一個完整的入口空間。整個清 真寺莊嚴、古樸,集中體現了回族建築藝術的智慧和才 能。

紅·黃·藍·白·黑   

在回族聚居區寧夏,盛產枸杞、甘草、賀蘭石、灘 羊、髮菜,人們依其顏色分別稱為紅、黃、藍、白、黑 。這馳名中外的「五寶」是回族人民重要經濟收入來源 之一。   

枸杞是一種落葉灌木,莖叢生,有短刺,夏開花, 秋結果,玲瓏剔透,貌如櫻桃。是中藥中的珍品。它含 有甜素鹼、胡蘿蔔素、核黃素、硫胺素、維生素C 、鈣 、鐵、磷等多種營養成份,長期服用能抗癌保肝、生精 益氣、治虛安神、補腎養血、明目祛風、益壽延年。它 的根皮,俗稱「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退骨蒸勞熱 的功能。枸杞嫩葉,可用來泡製成滋味醇厚的枸杞茶, 長期飲用,也具有其果實的作用。其次枸杞花、莖在醫 葯上也有較高的利用價值。寧夏枸杞的生產,距今已有 4 8 0 年歷史。因寧夏地處西北高原,日照時間長,晝 夜溫差大,又因黃河灌溉區土質肥沃,為枸杞生產提供 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寧夏枸杞又以中寧縣黃河灌區一帶 的尤為著名,其粒大、肉厚、籽少、含糖量高、營養成 份多。

今天,寧夏枸杞生產又有了很大發展,經科研單 位研製成的枸杞茶、枸杞糖、枸杞酒等新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枸杞生產在寧夏回族經濟發展中起著錦上添花 的作用。   

甘草在中藥中用途最為廣泛,其根莖入葯,既能調 和諸葯,又能補氣和中、瀉火解毒、強筋健骨。主治脾 胃虛弱、咳嗽多痰、咽痛、癰疽腫痛、小兒胎毒等症。 近來年一些學者研究,發現甘草還有抗潰瘍、抗炎症、 降血壓、降血脂、中樞抑制、鎮痙甚至抗腫瘤的作用。 素有「國老」及「葯中之王」的稱譽。   

用賀蘭山石製作的石硯,古樸典雅,造型優美,為 歷代書法家所推崇。其質細潤、堅硬,呈天然深紫和豆 綠兩色。有的還有玉帶、眉子、銀錢、石眼花紋等。賀 蘭石硯的優點是不吸水、易發墨、不損毫,加蓋後硯內 餘墨可保持數日不幹,在國內外市場上深受人們的喜愛。   

「五寶」之一的灘羊,因其色白被稱之「白寶」, 是中國製作裘衣的上乘品種之一。灘羊是蒙古羊長期在 水草豐盛的寧夏培育而成。其肉不膻不腥、味鮮可口, 遠銷阿位伯國家。灘羊皮尤以銀川以北沿山一帶所產的 「二毛皮」最為著稱。「二毛皮」系一個月左右的灘羊 羔皮,採用化學製劑和先進工藝精製而成,其毛質細潤 、潔白如雪、光澤如玉、毛穗自然彎曲,輕輕一抖猶如 花穗迎風,又若水紋波浪。用灘羊二毛皮製成的男女裘 皮冬裝輕柔暖和,美觀大方,且經久耐用,名揚中外。   

髮菜以其形色酷似婦女的頭髮而得名,是「五寶」 中的「黑寶」。它是一種藻類植物,其色澤烏黑、絲長 柔韌、質地優良。髮菜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2 0 %以上。製成菜肴,不僅為宴席增輝添色,而且風味獨 特,髮菜又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食品,它助消化、解 積膩、並輔助治療高血壓、婦女病等。是傳統的出口土 特產品。又因其諧音為「發財」,成為東南亞和港澳一 帶僑胞宴會上的必備之菜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花兒」   

「花兒」又稱「少年」,是流傳在甘肅、寧夏、青 海、新疆回族地區的一種民歌,實際上是一種高腔山歌 。在「花兒」對唱中,男方稱女方為「花兒」,女方稱 男方為「少年」,這種對人的昵稱逐漸成為回族山歌的 名稱,亦統稱為「花兒」。   

「花兒」約產生於明代,有關它的起源眾說紛紜。 有人說它是在蒙藏民歌影響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民歌; 有人認為它是從外地遷來的回族人民的思鄉曲演化而成 ;也有人認為是明初從南京遷往洮州地區的移民常以花 卉為比興的一種民歌。總之,「花兒」自近代以來成為 回族人民傳唱的一種主要藝術形式。「花兒」按傳唱地 區劃分,又分為「青海花兒」、「河州花兒」和「寧夏 花兒」,其源泉則源於河州(今甘肅臨夏)。   

「花兒」內容豐富,多為情歌,也有表現回族人民 生活的。一般多是四句或六句,歌詞多即興創作,十分 口語化,且不避俚語俗詞。「花兒」突出的特點就是以 生動,形象的比興起句,文字優美,格律謹嚴。它的音 樂主調令達1 0 0 多種,旋律、節奏、唱腔都有著獨特 的風格。由於「花兒」最早產生於山間田野,歌手們在 空曠幽美的環境中無拘無束,放聲高歌,所以它的曲調 多高昂、奔放、粗獷、悠揚,表現了回族人民對幸福生 活和純真愛情的追求和渴望。   

在回族聚居的臨夏地區,幾百年以來,每年在固定 的時間,人們都要聚集於山青水秀、風景秀麗的山間舉 行傳統的「花兒」會。每年農曆6 月初1 至初6 的蓮花 山「花兒」會和農曆4 月2 8 日的松鳴岩「花兒」會久 負盛名。春夏之交,樹木蔥綠,山花爛漫。屆時,歌手 雲集,對歌聯歡,盛況空前。      

古爾邦節和開齋節   

古爾邦節和開齋節是回族的兩大主要節日。   

「古爾邦」,阿拉伯語為「犧牲」、「獻牲」之意 ,並稱「宰牲節」和「獻牲節」。按伊斯蘭教曆,每年 1 2 月1 0 日為古爾邦節。古爾邦節源於阿拉伯民間傳 說,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沒有兒子。他祈求真主 安拉賜給他一個兒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兒子, 他衷心感謝真主的恩賜,精心撫養幼子。十幾年後的一 天夜裡,伊卜拉欣作了一個夢,夢見真主安拉命令他把 心愛的兒子宰掉獻祭以考驗他的誠心。伊卜拉欣惟命是 從毫無遲疑,他懂事的兒子也毫無懼色並鼓勵父親宰己 獻祭。於是,伊卜拉欣作著宰子的準備。伊卜拉欣的這 一舉動,真主深為感動,遣天使送來一頭羊代替獻子。 當伊斯蘭教創立後,穆斯林們承認伊卜拉欣並尊為聖祖 ,每年的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獻祭的習俗沿襲至今, 成為回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之一。   

開齋節也叫爾德節。「爾德」是阿拉伯語「爾德· 菲圖爾」的音譯,也是回族隆重的節日。   

伊斯蘭教規定,每年教歷9 月定為齋月。在齋月里 要封齋,要求每個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後的時間裡, 戒飲、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讓人們在齋月里認真 地反省自己的罪過,使經濟條件充裕的富人,親自體驗 一下飢餓的痛苦心態。到教歷1 0 月1 日即齋戒期滿, 舉行慶祝齋功完成的盛會,這一天就是開齋節。   

開齋節這天,人們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 齊地到清真寺作禮拜,聆聽教長講經佈道。然後去墓地 「走墳」,緬懷「亡人」,以示不忘祖先。節日當天, 人們在居住區域內,挨門串戶地互致節日問候(俗稱「 拜節」),家家戶戶炸制「油香」和「饊子」食品,宰 殺牛羊用來招待賓客親朋,互相饋贈。

(四)藏族zang zu

Tibet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藏族,有人口4593330人,主 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 肅、四川、雲南等臨近省。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 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 族自稱「博巴」。「博巴」又按不 同地域分為「兌巴」(阿里地區), 「藏巴」(日喀則地區),「衛巴」 (拉薩地區),「康巴」(四川西 部地區),「安多娃」(青海、雲 南、川西北等地區)。藏語依地區 劃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 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 3 0 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 5 %。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據史書記載:早在秦 漢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由於 草原遼闊,水草肥美,生產多以牧業為主。主要有綿羊 、山羊和氂牛、犏牛。其中氂牛體大毛長,耐寒負重, 除供奶、肉外,還是交通運載的「高原之舟」。農業以 種植青稞為主,也有小麥、油菜、碗豆等農作物。以青 稞等製作的糌粑和酥油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 著不同的服飾,對研究藏族的服飾文化有著重要價值。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 語支。藏文的使用,加強了藏族與祖國中原地區經濟的 聯繫。公元6 4 1 年,藏王松贊干布與唐文成公主聯姻 ,促進了藏族文化的發展,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是藏族 文化的興盛時期,幾百年間,藏族文化大放異彩。除舉 世聞名的《甘珠爾》、《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外,還 有關於韻律、文學、哲理、史地、天文、歷算、醫藥等 專著問世。   

藏族人民熱情開朗、豪爽奔放。他們以歌舞為伴, 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揚頓挫,合轍貼韻,悅耳動聽 。唱時還伴以各種舞蹈。舞姿優美,節奏明快。其中踢 踏舞,鍋莊舞、弦子舞最為廣泛流傳。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 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歷史。公元1 3 至1 6 世紀中 葉,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動頻繁,佛教寺廟遍及西藏 各地。著名的寺廟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 布寺和布達拉宮。      

巍峨的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 坐落於西藏拉薩市中心突起的紅山上。   

布達拉,梵語意為「佛教聖地」。相傳七世紀時,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宮室。後 經累世重修擴建,至清順治2 年,達賴五世令第巴索南 饒丹主持擴建工程,歷時8 年,建成白宮部分。康熙2 9 年,第巴桑吉嘉錯又建紅宮部分,累計擴建工程歷時 5 0 余年,始具今日規模。宮體建築可分紅宮和白宮兩 大部分。主樓1 3 層,高1 1 7 . 1 9 米,東西長3 6 0 米,全部為石木結構。內設宮殿、佛堂、習經室、寢 宮、靈塔殿、庫房、庭院等。全部建築依山勢壘砌,群 樓重疊,巍峨聳峙,氣勢磅礴,體現了藏式建築的鮮明 特色和藏漢文化的融合,為藏族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東大殿是白宮的最大宮殿,為歷世達賴坐床和舉行重大 宗教活動之處。其上方日光殿是達賴寢宮,金碧輝煌, 陳設豪華。達賴的靈塔殿共有八座,最大的是達賴五世 的一座,高1 4 . 8 5 米,塔身以金皮包裹,珠玉鑲嵌 ,璀爛耀眼。各殿堂內壁畫題材豐富、工筆細膩,瑰麗 多姿。每座宮殿都保存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如明、清兩 代皇帝封賜達賴和西藏官員的詔敕、封誥、印鑒、幔帳 、匾額和精雕細鏤的珍玩工藝;罕見的藏文經典以及各 類佛像、唐卡(捲軸畫)、法器、供器等。1 9 8 9 年 國家決定撥款大規模修葺年久失修的布達拉宮,直至1 9 9 4 年竣工。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穩固如初,再現輝 煌。

大佛瞻仰節   

藏族信仰佛教,不少節日均與宗教有關。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曆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

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扎什倫布寺的大佛瞻仰節,是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公元1 3 5 7 -1 4 1 9 )的第子根頓珠巴(公元1 3 9 1 -1 4 7 4 年)於公元1 4 6 8 年創辦的。最初 的佛像與展佛台僅有十幾米高。隨著宗教的興盛,從四 世班禪洛桑·確吉堅贊(公元1 5 6 7 -1 6 6 2 年) 開始,歷代班禪大師都對佛像及展佛台進行更新和擴建 ,逐漸形成寬闊宏偉的規模。

展佛台建在扎什倫布寺的後山坡上,佛台由磚石水 泥砌成,高2 8 米,長4 1 米,四周有石砌圍牆。遠遠 望去,猶如寬闊的銀幕。   

瞻仰節歷時三日,每天展出不同的佛像,供信徒朝 拜瞻仰。第一天,展出「過去佛」,即無量光佛;第二 天,展出「現在佛」,即釋迦牟尼;第三天,展出「未 來佛」,即吉尊強巴貢波。   

大佛瞻仰節莊嚴隆重。節日期間,扎什倫布寺的五 百名喇嘛身披袈裟,舉行盛大法會。每天清晨將彩緞制 成的巨幅佛,捆在梯形木架上,由1 6 人抬起,前有「 獅子」引路,後面儀仗隊尾隨,緩緩來到展佛台前。9 時左右,大佛懸掛空中,在陽光下,彩緞光彩奪目,極 為壯觀。   

節日期間,來自江孜、白朗、薩迦、拉孜、南木林 等縣和日喀則各區的僧侶信徒,趕著毛騾、馬車,穿著 節日服裝,聚集在扎什倫布寺的門前,瞻仰大佛。

神奇的葬禮   

美麗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的葬禮,目 前仍沿襲著傳統的習俗。外界人不知「天葬」是怎麼回 事,覺得很神秘。其實,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婚禮, 一個民族自然也有一個民族的葬禮。這合乎自然,了解 了,也就沒有什麼置疑的。從清朝那時清廷派到西藏的 官員就向西藏宣傳土葬的好處,甚至下令禁止天葬。可 是,並沒有禁止住,至今還仍然沿襲。追其因,人的心 理起著很大作用,心理平衡了,自然也就淘汰消失了。 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認為。天葬寄託一種升上「天堂」 的幻想。從生態上說,天葬不像火葬有污染。

其實,西藏人死後有五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 然而只有圓寂的達賴喇嘛死後,在布達拉宮裡把他的遺 體修放在一座塔里,裝飾這座塔就用去1 4 萬兩黃金。 其次,活佛和一些領主死後,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 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則把屍體丟進河裡餵魚,這叫 水葬。生前作過壞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認為,被埋 的人是永遠不會轉世的。   

天葬儀式一般都是在清晨舉行的。死者家屬在天亮 前,要把屍體送到拉薩北郊的天葬台,太陽徐徐升起, 天葬儀式開始。不經允許一般是不歡迎人們去觀看的。      

喇嘛聖路八角街   

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有一條八角街,古老而富有 神秘感。藏族群眾譽為「聖路」。在佛教中,「聖路」 即為「上天之路」。文人形象地說它是一座巨大的時鐘 ,鍾軸是壯麗輝煌的大昭寺,時針和分針則是那些虔誠 的朝佛者和喜歡獵奇的遊客。每當朝霞和夕陽起落在拉 薩市上空時,便有無數藏族佛教徒,轉動在這條圍繞以 大昭寺為中心的環形道--「八角街」上。   

八角街長1 . 5 公里,寬約9 公尺,呈圓形,沒頭 沒尾,兩旁是老式藏房,街心隔距有幾尊佛教的巨型香 爐,晝夜煙火瀰漫,散發著一種松樹油脂的香味。異鄉 來客,如不留神,常常找不到來路,辨不清東南西北。   

八角街並非以街狀定名,而是藏語「八古」的音譯 ,即寺廟周圍的意思。   

相傳七世紀中葉,唐朝文成公主親自擇地、設計為 尼泊爾赤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由於寺內供有文成公主 從唐都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佛像,所以成為藏族人民最 崇拜的宗教聖地。七世紀末,大昭寺四周漸漸地延伸出 了越來越多的寺廟和房屋,供教徒們歇腳住宿。這就是 八角街的原始雛形。   

八角街寬闊平坦,兩旁藏房高低不齊,顯得格外古 朴。街上沒有高樓、百貨公司、影劇院。然而,當地藏 民都格外看重這塊凈土。每天清晨,人們便不約而同地 從四方涌到八角街頭,匯聚成一條五彩繽紛的人流。拉 薩藏族群眾幾乎每天都要沿著八角街環繞大昭寺三周。 這種佛事活動,名叫「繞街」。據說,「繞街」可以使 人心靈與佛祖相通,死後靈魂歸天,遠道來拉薩的香客 ,也必參加「繞街」活動,許多人還沿著街磕長頭。   

八角街顯得十分狹窄擁擠。街兩旁高高的白牆下, 搭滿了白色帳篷,小商小販各自兜售自己的貨物。吃的 、穿的、玩的,禮品、供品、化妝品等應有盡有,五花 八門。特別是色澤艷麗的江孜卡墊,做工精緻的日喀則 金花帽;質地堅硬的加查木碗,晶瑩剔透的仁布手鐲, 都富有民族特色,使人愛不釋手。   

隨著人流,緩步到八角街的另一段,又是一番景色 ,使人忘記了是置身於高原雪域,彷彿到了春意盎然的 江南。菜棚下,街道邊擺滿了西紅柿、黃瓜、辣椒、茄 子、萵筍等各類新鮮蔬菜,極大地豐富了藏族人民的菜 籃子。   

酥油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因此,在 八角街上貨源充足,占著主要的一席之地。   

西藏,地處祖國邊陲,與印度、尼泊爾、不丹、錫 金接壤,邊境貿易也很繁榮。因而八角街市場上的外國 貨也很豐富。印度佛珠,英國香煙,尼泊爾項鏈,不丹 唇膏等等,都帶有稀奇古怪的商標。   

西藏素有「歌舞海洋」之稱。在八角街隨時都可以 看到舞姿優美的舞蹈,聽到旋律婉轉悠揚的藏族民歌, 其中摻雜著音響低沉渾厚的流行歌曲。   

八角街是古老的,也是繁華的。儘管現在市政建設 發展迅速,拉薩新市區日新月異,但人們依然需要布達 拉宮,需要八角街。特別是夕陽西斜,大昭寺金頂布滿 金輝的時候,成千上萬的藏民湧向八角街,進行晚間轉 經活動。許多善男信女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朝拜, 在光滑發亮的石地上投下了一道道長長的影子。  

(五)苗族miao zu

Miao ethnic minority group

現有人口7398035 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貴州(約佔苗族總人口的50%)、湖南、雲南、廣西、海南等省(區)。其中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區。

苗族自稱「牡」、「蒙」、「摸」、「毛」,有的地區自稱「嘎腦」、「果雄」、「帶」、「答幾」等。他稱「長裙苗」、「紅苗」、「青苗」、「花苗」得寸進等。建國後統稱為苗族。

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米、穀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資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後期創製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文化風情:

  「小雀楊玉花射日月」、「伏哥伏妹治人煙」、「洪水潮天」等;神話傳說人物有「雷陸」、「楚昧」、「羊佑」、「朱朝」、「妮波當尼當」等。這些傳說故事,反映了人類繁衍發展過程的艱難曲折,反映了苗族祖先與強大的自然力作鬥爭以及對自然界的樸素認識,同時反映了苗族社會家庭婚姻制度變遷的歷史。在文山地區苗族中,還有大量反映勞動人民同封建統治階級作鬥爭,歌頌人民群眾機智、勇敢和不畏強暴的故事。如「百鳥羽龍袍」,揭露了統治者的驕橫、貪婪和愚蠢,「三隻鍾」則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擺脫貧困的渴望。廣南、丘北一帶,還有反映以苗族農民王向、王開洪為首的打土豪、反宮府的鬥爭故事。唱歌是苗族人民的一種特別愛好,它涉及到生活的許多方面。流行在苗族民間的有情歌、喜事歌、喪事歌、酒禮歌、歷史敘事歌和牧歌等。而不同歌類,又按其事情的不同過程分為若干歌調,如喪歌分為開路、道禮、孝子、響舞、妻祭、出靈、燒靈等等。大凡迎親送別,要以歌來表達感情,婦女們常以歌來敘說家常;男女青年常以情歌求婚和表達對自由婚姻的嚮往。苗族人民不僅能歌,而且也善舞。獨具一格的蘆鱉舞是苗族人民最喜愛的舞蹈,它分單人舞、雙人舞、集體舞,時而蹲跳,時面搓跳,時而滾翻,多姿多果。蘆鱉和苗笛(竹笛)是苗族青年男子隨身攜帶的樂器。蘆望有專門曲調,調類繁多,小調曲子,和聲自然而分明,聽其聲音,每為出神,傳說千變萬化的蘆笙調就是苗家人的「文字」。青年男子在放牧時或行走于山間彈道,最喜歡吹嫩樹葉,樹葉於路邊隨手取來,放於口唇歐之,聲音清脆,自遙遠山間聞聲,悠揚動人。小姑娘善於吹「響蔑」(一種用銅片或竹片製作的小口弦),其旋律音韻美妙,它是青年男女愛戀的無言媒人。

苗山斗馬

   廣西融水大苗山連綿疊障,巍峨秀麗,在山腳下一 塊開闊的壩子里,人們歡呼雀躍正在觀看獨特的斗馬比 賽。

   斗馬是廣西苗族的一項民間文娛活動,每年1 2 月 2 6 日舉行,歷時3 日。

   頭1日,人們忙著到田裡放水捉魚,煮鮮魚粥嘗新 ;還蒸糯米飯、釀甜酒、宰雞殺鴨,招待來自遠方的親 友。

   第2 日斗馬,第3 日賽馬,斗馬是一項引人入勝的 比賽。上午1 0 時許,在一排「過山沖」土槍響過之後 ,蘆笙高奏,舞獅舞龍上下翻騰,後面跟著威武雄壯的 馬隊,雄赳赳地進入斗馬場。身著盛裝的苗、瑤、侗族 姑娘手持彩帶在蘆笙手外面形成圓圈,踏著蘆笙的節奏 翩翩起舞。斗馬場上,駿馬雲集,幾十匹精選出的好馬 個個膘肥體壯,在場邊躍躍欲試,等待上場。當裁判一 宣布斗馬上場名單,兩列馬隊各牽出一馬,解開繩子, 兩馬即向對方猛撲過來,雙腳騰空相峙,互相撕咬,或 突然轉身翹起後腳,猛踢對方。緊張激烈和有趣的格鬥 場面不時引起四周觀眾的陣陣喝采和歡呼。經過幾個回 合的決鬥,賽場上煙塵滾滾,泥沙飛濺,一匹馬倒地或 敗走便分出勝負。接著又牽另兩匹馬進場。互相循環決 斗,最後確定獲勝的前三名。這時人們圍攏前來,觀賞 著滿身汗水的獲勝馬匹,嘖嘖稱讚。勝馬的主人也滿面 笑容地接受人們的祝賀。組織者在群眾的簇擁下給勝馬 披紅挂彩,給馬的主人發獎。

   賽馬是對騎手們勇敢和技藝的嚴峻考驗,苗族山區 ,嶺高路陡,羊腸小道,崎嶇不平。它要求競賽者膽大 心細,騎術嫻熟。競賽開始,騎手們在五六米遠之外, 急步前跑,騰空上馬。馬背無鞍,騎者雙腿夾緊馬身, 馬兒在盤山小路上向前飛奔,驚心動魄的場面,令人注 目神怡。最先到達終點的騎手得到讚揚和獎勵。

   斗馬的那幾天,小夥子和姑娘們非常活躍。他們集 中在山坡上,開展賽蘆笙,「踩堂」等活動。從貴州以 及附近村寨前來參加斗馬盛會的各族群眾,多達兩萬人 以上,不少人還帶來香菇,木耳、獸皮、藥材、干筍等 土特產交換,增添了熱烈的氣氛。

(六)彝族yi zu

Y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 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人口有 6572173人。主要分布在雲南、四 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 特點。   

彝族聚居地帶群山聳立,河 流縱橫。高山深谷中散布著許多 湖泊和平壩(盆地),構成優美 的自然景觀。   

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 聶蘇」等。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彝族,受到廣大 彝族人民的接受和擁護。   

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彝語支,有6 種方言。彝文是一種音節文字,至今使用 。用彝文記載的歷史、文學、醫藥學等許多著作以及流 傳於民間的口頭文學不僅數量多,而且內容豐富。彝族 還有自己的曆法。彝族音樂富有特色,舞蹈多與歌唱相 伴。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繡、銀飾、雕刻、繪畫等 ,頗富民族特色。   

彝族主要從事農業,部分地區兼營牧業。   

阿詩瑪的花包頭   

雲南路南彝族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塑造了一 位美麗、勇敢、堅貞的撒尼姑娘形象。多少個世紀過去 了,「阿詩瑪」沒有離開生育她的故鄉,她化成一尊與 世長存的石像,倔強地挺立在石林深處,正象當地民間 歌手所詠唱的:「十二崖子上,站著一個姑娘,她是天 空中一朵花,她是可愛的阿詩瑪。」   

撒尼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撒尼婦女的花包頭,象傳 說中的阿詩瑪一樣,至今,仍是姑娘服飾重要組成部分 。花包頭多為心靈手巧的姑娘親手製成,長約3 米,寬 約0 . 1 7 米,一條黑布作底,上面綉有數條彩色圖紋 ,花色圖紋的優劣,標誌著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 年擇偶的一個標準。因此,花包頭的製作十分精緻美麗 。每逢喜慶、外出,姑娘們都要穿上嶄新的民族服飾。 花功夫纏包頭,要經過七、八道手續才能完成,被當地 群眾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徵。   

天菩薩·英雄結·擦爾瓦   

彝族不同支系服飾各異,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勝 枚舉,相對而言,男子的傳統服飾特色已經不多。不過 ,涼山地區彝族男子還保留著古代遺風。他們在頭頂前 腦門蓄一綹長發,象徵男性的尊嚴,神聖不可侵犯,彝 族俗稱「天菩薩」。川、滇大小涼山彝族男子喜愛用青 布或藍布包裹頭部,並在前額處扎出一長錐形結,以表 示英勇威武的氣概,習稱「英雄結」。據考古發現,雲 南晉寧石寨山西漢時代滇王墓出土的貯貝器上就發現此 種頭飾打扮的人物造型。可見,扎「英雄結」是相當古 朴的傳統。另外身上斜挎用細牛筋編織而成的佩帶(古 時用於掛系戰刀)稱之為「英雄帶」。大小涼山山勢險 峻,氣候寒冷,當地彝族群眾故用毛毯護身,俗稱,「 擦爾瓦」。擦爾瓦是用羊毛織成的披衫,有白、灰、青 等色,上部用羊毛繩縮口,下部綴有長達0 . 3 3 米左 右的旒須。製作一條擦爾瓦,往往要用幾個月時間,彝 族人的擦爾瓦一年到頭不離身,白天御風寒,夜晚當被 蓋,堪稱涼山彝家服飾象徵。   

「桿桿酒」   

「火木哪覺依,尼木吱基依」, 是彝族一句諺語 ,譯成漢語便是「漢人貴在茶,彝人貴在酒」。   

彝族喜歡飲酒,「有酒便是宴」已成習慣。飲酒時 不分場合地點,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圍成一個 圓圈,遞傳酒杯,依次飲用,所以稱作「轉轉酒」。彝 家歷來好客,勸酒一片真誠,他們說:「地上沒有走不 通的路,江河沒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沒有錯喝了的酒! 」逢年過節,各家各戶的阿妹子會捧出一壇自家釀的美 酒放在門前,插上幾枝錦竹桿或麥桿,凡從門口路過的 人,都會被熱情相邀,用桿桿咂吸幾口。   

彝族的酒具頗為講究,以涼山漆器最負盛名。各式 酒器在漆器中占較大比例。其型體多樣獨特,紋飾艷麗 奪目。鷹爪酒杯、黃牛角酒杯、水牛角酒杯、豬腳酒杯 、扁圓形酒壺、圓形酒壺、鴿形酒壺等器皿,都是彝族 髹漆工藝中的上佳之作。   

火把節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在彝族地區,對火的崇 拜和祭祀非常普遍。雲南滬西縣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 二十四,由家庭主婦選一塊最肥的肉扔進燃燒的火塘, 祈禱火神護佑平安。永仁縣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 祭火,稱做開「火神會」。涼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 居住的神聖之地,嚴禁觸踏或跨越。彝族最隆重的節日 火把節,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火把節的由來,傳說 很多,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祭神 祭田、祈求豐年、送崇驅邪是節日的不衰主題,節期, 家家戶戶點火把,照遍屋內外所有角落。夜晚,全村的 火把行列從村頭照到田野。之後,人們圍著熊熊燃燒的 火堆,盡情歌舞,巍山的「打歌」,彌勒、宜良的「阿 細跳月」,楚雄的「打跳」,路南的「大三弦」,紅河 的「羅作舞」,涼山的「朵洛荷」等歡快的集體舞在這 天都會大展風采。   

彝族的節日很多,楚雄州大姚縣曇華山一帶的「插 花節」別具一格。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咪依魯」的漂 亮姑娘,為了拯救彝家姐妹,勇敢地采了二朵有毒鮮花 插在頭上,毒死了作惡多端的土司,自己也獻出了生命 。當地彝族人民為紀念咪依魯,每年二月初八,都要從 四面八方雲集曇華山,採摘鮮花,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節日時,人們把絢麗的馬櫻花戴在頭上,插在門前, 表達對抗暴除惡的咪依魯的讚美。今天,在馬櫻花盛開 的時節,當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腳,盡情歡樂,慶祝幸福 的新生活,禮讚繁花似錦的明天。

(七)壯族 zhuang zu

Zhu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 口較多的一個民族,有人口 15489630人。廣西壯族自治區 是他們的主要聚居地。此外, 廣東、貴州、雲南、湖南等省 也有分布。   

壯族聚居區地處嶺南西部, 地形奇特,山青水秀,自然景 觀十分美麗。這裡氣候溫和, 雨量充沛,多熱帶、亞熱帶作 物。農產品有水稻、玉米、薯 類等。三七、蛤蚧和茴油,是 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   

壯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 、「布儂」、「布曼」、「布雅依」等2 0 余種自稱。 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   

壯族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 傣語支。古文字是「模仿」漢字《六書》的造字法而創 造的一種與壯語語音一致的「方塊壯字」。2 0 世紀5 0 年代,根據壯族人民的要求,創製了一種全民族能夠 接受以拼音字母為基礎的壯字。目前仍在推廣使用。   

「三月三」與歌圩   

美麗富饒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尤其是盛 大的「三月三」,方圓數十里的男女青年,都興高彩烈 地穿上節日盛裝趕來參加,少者幾百人,多達數千人或 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對歌又是三月三的 一項主要活動,因此又稱「歌圩」或「歌節」。  

歌圩,是壯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也是男女青年 進行社交的場所。在壯語中被稱作「窩墩」、「窩岩」 ,意為「出野外玩耍」。由於這種活動相互酬唱,彼此 對歌,所以古代人之為「墩圩」。   

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動人的傳 說。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說在以 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 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 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 會。   

不過,據古代文獻的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經流 行。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壯人「迭相歌和, 含情凄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 者。」這裡所說的就是男女青年聚會的歌圩。到了明代 歌圩又有了發展,並定期在固定地點舉行。   

壯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過,農曆三月三 最為隆重。搭彩棚、擺歌台、拋綵球、擇佳偶,別有風 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尋 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 「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 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 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 ;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 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 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歌圩上,除對歌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 有精採的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 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歌節,歌節佳期,整 個壯鄉到處搭起歌台,進行對歌比賽。

瑰麗的壯錦   

壯錦是壯族的一種瑰麗工藝品,它與湘繡、蜀錦齊 名,馳名中外。   

傳說壯錦是在宋代一名叫達尼妹的壯族姑娘,看到 蜘蛛網上的露珠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異彩,從中得到啟 示。她用五光十色的絲線為緯,原色細紗為經,精心紡 織而成。從此就產生了瑰麗的壯錦。   

據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記載,壯錦當時出 產於廣西左、右江,稱為「(糹炎)布」,其質「如中 國線羅,上有遍地小方勝紋。」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到了明代,壯錦越來越流行,工藝也越來越精湛。明 代萬曆年間,織有龍、鳳等花紋圖案的壯錦已成為皇帝 的貢品。清初,織錦成為壯族婦女必學的一種手藝,同 時也成了壯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裝飾品。   

壯錦色澤鮮艷,堅固耐用。傳統的壯錦既有幾何圖 案,又有各種描繪花紋。常見的有「」字紋、水波墳 、雲紋以及各種花草和動物圖象。在蝶戀花、鳳穿牡丹 、雙龍戲珠、獅子滾球、躍馬向前等2 0 多種圖象中, 鳳的圖案在壯錦中獨佔鰲頭,「十件壯錦九件鳳,活似 鳳從錦中出」。這是由於壯族喜愛鳳凰,視之為吉祥的 象徵。   

壯錦花色品種多樣,用途廣泛,可用作床毯、被面 、圍裙、背帶、腰帶、手提袋、挎包、頭巾、衣物裝飾 等。今天,壯錦不僅為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所喜愛,而且 走出了國門,飛洋過海。

銅鼓之王   

銅鼓,是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的一顆明珠。一般分 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個部分。迄今為止,在廣西 發現和收藏的銅鼓共5 0 0 多面。其中一面直徑1 6 5 厘米,高6 7 . 5 厘米, 重3 0 0 多公斤,讓一個中等 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會露出鼓邊之外,堪 稱「銅鼓之王」。   

「銅鼓之王」,它體態龐然,花紋精細,鼓面中心 有八道光芒的太陽紋,外圍用突起的同心圓弦紋分成五 道暈圈,各暈圈內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單線旋出的雲紋和 菱形套的雷紋,鼓身暈圈密而窄,也全飾以雲紋和雷紋 。密布的雲雷紋給人以玄妙莫測之感,更增加了這種權 力重器的神秘色彩。  

銅鼓源遠流長,影響深遠。銅鼓鑄造精緻,音響宏 亮。古代是傳遞信息發號傳令的標誌,是權力和財富的 象徵。人們常在喜慶的節日里敲奏它伴以歌舞。在宗教 的活動中祭祀祖先,祈求神靈,人安糧豐。

壯族人民自古酷愛銅鼓藝術,在一些盛大 活動中,常敲擊銅鼓,進行藝術表演。

花山崖畫   

廣西左江,明江連亘數百里的懸崖峭壁上,有6 0 幅古代壯族人民的藝術傑作崖壁畫。各種人物、動物和 器物等畫像1 7 7 0 余幅,呈赫色。因寧明縣的花山壁 畫,發現最早,圖像最多,畫幅最大,故統稱為「花山 崖壁畫」。花山,又名巴萊山,位於寧明城北2 5 公里 的明江東岸。崖畫就繪製在臨江的懸崖絕壁上,畫面高 4 0 米,寬1 7 0 米。壁畫雖經千年風霜,圖象至今仍 清晰可見,充分體現了古代壯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壁畫上的人物有大、中、小之分。最大的人物畫像 身佩環首刀,站立在馬(或猛獸)的背上,很象首領。 其餘的人身上不佩帶任何東西,並面朝最大的人物。人 物有的兩腿叉開,兩臂平伸;有的側身,兩臂前伸,或 兩手上舉,腿略彎曲。形態生動、逼真,富有征戰、狂 歡、樂舞和祭祖的特徵。   

據考證,花山壁畫是春秋戰國時期壯族先民創造的 遺物,壁畫就其分布之廣,作畫地點之陡峭,畫面之雄 偉,都是國內外所罕見,在國際的美術史上享有崇高的影響。

(八)朝鮮族chaoxian zu

Kore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朝鮮族,有1920597人,主 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龍江、遼寧 省,其餘散居於內蒙古自治區和 內地一些城市。延邊朝鮮族自治 州是主要聚居區。   

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 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最 早遷入定居的一批,距今已有300 多年的歷史。   

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關於朝鮮語的系屬問題,中國學 術界尚未定論,但多數傾向屬阿 爾泰語系。   

朝鮮族多數從事農業生產,尤其擅長種植水稻。延 邊地區是我國東北的主要水稻產區。   

敬老愛幼之鄉   

敬老愛幼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朝鮮族中 這一傳統表現得尤為突出。兒童與青年是祖國的未來, 朝鮮族對孩子的愛,主要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 。民間有「不論生活多困難,也要孩子把書念」的俗諺 。這確實是種具有深遠意義的愛。僅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就有6 所全日制高等學校、5 所業餘高等學校、數1 0 所中等專業學校和1 0 0 0 多所中小學,高中教育基本 普及,文盲完全掃除。這些成就,在我國各民族中都居 於領先地位。正因為有這樣好的教育環境,因而在朝鮮 族中湧現出一大批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人才。

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 3 9 2 -1 9 1 0 )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 人安慰日。屆時,朝廷設「耆老宴」款待6 0 歲以上的 老人,祝福他們健康長壽。民間把敬老當作重要的道德 準則。青少年對長輩必須使用敬語尊稱;當著老人的面 不許吸煙飲酒,在非喝酒不可的場合,也要背席而飲; 最忌向老人借火或對火點煙;在老人面前不準說粗話; 吃飯時須先給老人和長輩盛飯上菜,並給老人和賓客單 設席桌。美食佳肴要擺到老人面前,老人未動筷子前, 晚輩不得先吃;與熟識的老人出門同路時,年輕人不得 走到老人前面,若有急事趕路,需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說 明原因,徵得同意方可超前;路遇長者,不論是否熟識 ,都要致禮問安讓路。每個家庭都很重視老人的花甲壽 辰,操辦「花甲宴席」。壽星老人身穿新衣,坐於上席 正中,兩旁有鄰里老人作陪。祝壽開始,從長子夫婦起 ,到孫子止,依次斟酒向老人跪拜祝福,感謝老人的辛 苦操勞及養育之恩。在朝鮮族的家庭節日中,最隆重的 是「回婚節」,亦稱「歸婚節」,即結婚6 0 周年紀念 日。誰家能舉辦回婚節,是種很大的榮耀,親朋好友都 要前來祝賀,一對老人穿上年輕時的結婚禮服,相互攙 扶著入席,大家頻頻舉杯祝福,比年輕人的婚禮更為熱 鬧隆重。   

在朝鮮族不同的聚居區,幾乎都過老人節,只是時 間不同而已。自1 9 8 4 年起,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把農 歷每年八月十五日定為統一的老人節期。屆時各地舉行 祝壽大會,把6 0 歲以上的老人請到台上,為他們佩戴 大紅花,並接受村民鄉親的慶賀。《媽媽,祝您長壽》 的歌曲響徹城鄉,文藝體育活動激清歡樂。老人們與晚 輩同歌共舞,盡情盡興。

歌舞之鄉   

朝鮮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且歌舞活動帶有廣泛 的群眾性。除節日之外,即使在平時的業餘和工間休息 中,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即興歌唱,翩翩起舞。   

朝鮮族舞蹈優美典雅、剛柔相兼,或抒情瀟洒,或 熱情奔放,充分表現了朝鮮族柔中帶剛,文而不弱,雅 而不俗的民族性格。著名的民間舞蹈有農樂舞、長鼓舞 、扇舞、頂水舞、劍舞等。農樂舞由古代慶祝狩獵豐收 的舞蹈發展演變而來,因而節奏明快,氣氛熱烈。尤其 是男子用力甩動頭部,使「象帽」頂上3 米長的「象尾 」繞身體旋轉飛舞,更是獨具風采,充滿活力。   

朝鮮族歌曲旋律優美、自然流暢,富有很強的感染 力與表現力。一人放歌,眾人隨合,不是「善歌者有人 繼其聲」,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鳴」。著名的民 歌《桔梗謠》、《阿里朗》、《諾多爾江邊》,幾乎人 人會唱,家喻戶曉。朝鮮族非常重視對兒童的美育,從 小便對他們進行藝術熏陶和教育,因此許多孩子都會演 奏長鼓、手鼓、伽(亻耶)琴、手風琴等樂器。

體育之鄉   

朝鮮族是個愛好體育運動的民族。足球、摔跤、滑 冰、跳板、打鞦韆等活動都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性。延 邊素有「足球之鄉」的美譽,過去主要是男子參加,近 年來一些地方也組織了女子足球隊。摔跤的方式較獨特 。一種摔法是雙方的右腿各套一條布帶,布帶的一端系 在對方的手腕上,摔跤手互摟對方腰部,以摔倒對方數 多少計勝負。另一種摔法是,摔跤手各備一條3 米左右 的布帶,將其9 0 厘米圍系在腰間,其餘部分寬鬆地纏 在右大腿上,腰間再系一條5 米長的帶子。比賽時右膝 脆地,左膝彎曲,各用右手抓住對方的腰帶,用左手抓 住對方的腿繩(纏在右腿的那段帶圈)。聽到開賽的信 號,雙方站起來決鬥,一般是三戰兩勝。不論是不是選 手,都可以登場獻技。運動會上,摔跤冠軍的獎品是一 頭披紅戴花的大黃牛,奪魁者騎在牛背,由當地負責人 牽牛繞場一周,以顯榮耀。  

  打鞦韆、跳板和頂壇競走是婦女的體育運動。她們 盪鞦韆的特點是:高、飄、悠、巧、柔、美、歡。鞦韆 繩一般都拴在高大樹木上結實的橫枝上,在鞦韆前方的 上空懸有彩帶或鈴鐺,盪起的鞦韆板能觸及這個標誌才 能贏得歡呼與讚揚。朝鮮族民間有句俗話說:「姑娘時 不跳跳板,出嫁後就會難產」。因此,跳板運動很受重 視與喜愛。關於跳跳板的起源,有種傳說:封建時代, 女孩足不出戶,為了能看到院牆外的世界,便在院子里 架起了壓板(俗稱蹺蹺板),起先讓孩子一頭坐一個, 一上一下壓著玩,後來孩子們覺得站在板上看得遠,跳 起來看得更遠,於是便產生了跳板。民間跳板長5 . 5 米,寬4 0 厘米左右,厚5 至6 厘米。跳板中間的下面 立板墊,高3 0 厘米。比賽時有專人守護板墊,防止跳 板掉下來。站在跳板兩端上的姑娘輪番連續起跳,逐漸 將對方彈送得更高。在身體騰空時能表演出驚險動作者 最受歡迎,如剪式跳、旋轉跳、空翻跳,甚至跳藤圈, 做造型,舞花環、揮彩帶等。靈巧優美、五彩紛呈,令 人眼花繚亂,驚嘆讚賞。頂壇競走是直接來源於勞動生 活的體育項目,壇或罐中都裝有水或米,規定一定的距 離,參賽者甩開雙手瀟洒走一回,先到終點而滴水不灑 者為勝。

美食之鄉   

在朝鮮族的飲食中,譽滿全國的是冷麵,聞名世界 的是泡菜。冷麵多於夏季食用,一般用小麥粉、蕎麥粉 和甘薯澱粉混合製成麵條,以牛骨煮湯,食用時湯中加 冰塊、辣椒、醬牛肉片、蘋果片及其它調料。麵條筋道 ,湯味香辣,入口涼爽,回味長久。泡菜,從狹義上來 說,可理解為冬季腌制的酸辣白菜;從廣義來說,可理 解為包括數十種之多的各樣醬腌菜,主要有小青椒、紫 蘇葉、南沙參、桔梗、纓菜、白芨、蘿蔔條、蘋果梨、 魚乾等。這兩類食品目前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都很容易品 嘗到,而且聲譽極佳。當然,朝鮮族的美食絕非這兩類 可以代表。冷盤較著名的有生拌牛肉、生拌牛百葉、生 拌魚、生拌鮮菜等。湯類有3 0 多種,不同季節要喝不 同的湯。最講究的是濃白湯,最常見的有梅雲湯、牛肉 湯、下水湯、雪濃湯、嬰雞湯、龍鳳湯、口味湯、狗肉 湯、小魚湯等,做湯的主料有牛肉、雞肉、狗肉、兔肉 、山雞等。朝鮮族喜食狗肉,但婚喪與佳節不吃。朝鮮 族喜食辣椒,每戶貯備的辣椒多達1 0 0 公斤。節日食 品重視山珍海味,與其居住地多山靠海有關。尋常百姓 家仲秋製作打糕和鬆餅,元日吃牛肉湯湯糰,大個大餡 的餃子,上元節吃五穀飯,冬至吃「小鳥蛋」粥等。

(九)滿族man zu

Manchu ethnic minority group

滿族,現有人口9821180 人。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遼 寧省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 2 0 0 0 多年前的肅慎人。肅 慎人,是滿族的最早祖先。漢 代稱「(扌邑)婁」,南北朝 時稱「勿吉」,隋唐時稱「( 革末)(左革歇左)」,遼、宋、元、明幾個朝代則稱 「女真」。長期生活在長白山以東、黑龍江、烏蘇里江 流域的廣闊地區。1 6 世紀後期,努爾哈赤崛起,以女 真人為主體融合了部分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形成了 一個新的共同體——滿族。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 —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是1 6 世紀末參照蒙古文字 母創製的。後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點」 ,稱之為「有圈點的滿文」或「新滿文」。由於清代以 來大量滿族遷入中原地區,在經濟、文化、生活上與漢 族交往密切,滿族人民逐漸慣用漢語文。   

滿族主要從事農業。散居城市的滿族人大多從事工 業和文化科學事業。在歷史長期發展進程中,滿族同胞 對祖國的締造和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莽勢歌舞   

滿族在歷史上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時,滿 族祖先(革末)(左革歇左)人派使者去長安見隋文帝 「高祖(文帝)厚勞之,令宴飲於前,使者與其徒皆起 舞,其曲折多戰鬥之容」。(革末)(左革歇左)後裔 女真人有這樣的習俗:女子成年後,行歌於途,歌唱自 己的身世、姿色、技能,以尋找伴侶。到努爾哈赤興起 後,也繼承了滿族能歌善舞的傳統。每逢佳節、喜慶、 婚嫁筵、出征、凱旋、祝壽、祭祀等都要歌舞盡興,其 中「莽勢舞」最具代表性。這種民間舞多在新歲和喜慶 之日跳,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成雙對 舞,旁人拍手而歌,以擊堂鼓伴奏。莽勢舞進入宮廷後 ,由自娛性舞蹈變成表演性的慶典舞,改名為慶隆舞, 場面壯觀,規模宏大。往往司琵琶、三弦、奚琴、箏等 樂器的就有6 0 多人,伴唱的1 3 人,舞蹈者5 8 人。 服飾有嚴格規定,伴奏的穿石青金壽字袍豹皮褂,伴唱 的穿蟒袍豹皮褂,舞蹈者穿黃畫皮套,黑羊皮套,朝服 等。並戴有各種假面具,做騎馬射擊等動作。這種舞多 由滿族狩獵和戎馬生涯演變而來。此外民間還有「野人 舞」、「笊籬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 薩滿舞」等。 滿族民歌也豐富多彩,如勞動號子、山歌小調、風 俗歌曲、兒童遊戲歌和愛情歌。滿族人從小就在母親唱 的「悠車曲」中長大,「巴補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 補哇……」這首歌世代相傳,家喻戶嘵。滿族風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親路上的「官吹」, 鬧洞房時唱的喜歌「拉空齊」以及喪葬儀式中的哭喪調 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動聽。滿族民歌在大部是五聲 音階,結構簡明,旋律流暢,感情真摯。   

至今,在邊遠的滿族聚居區愛琿等地,仍保留著富 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民族歌舞。同時,這一燦爛的文 化遺產也受到重視,經過挖掘整理後的莽式空齊舞,又 登上舞台,開創了滿族舞蹈藝術的新時代。   

漫話旗袍   

旗袍是現代流行服裝之一,在國際服飾櫥窗里,享 有很高的盛譽。   旗袍是從滿族古老的服裝演變而來的。   

旗袍,滿語稱「衣介」。古時泛指滿洲、蒙古、漢 軍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樣有幾大特點:無領、箭袖、左衽、四 開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塊半圓形袖頭, 形似馬蹄,又稱「馬蹄袖」。馬蹄袖平日綰起,出獵作 戰時則放下,覆蓋手背,冬季可禦寒。四開衩,即袍下 擺前後左右,開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緊身保暖,腰帶 一束,行豬時,可將乾糧、用具裝進前襟。男子的長袍 多是藍、灰、青色,女子的旗裝多為白色。   

滿族旗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 坎肩有對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騎馬 馳聘顯得十分精幹利落。   

在滿族南遷遼瀋,入中原後,與漢族同田共耦,受 漢族「大領大袖」服飾的影響,由箭袖變成了喇叭袖, 四開衩演變為左右開衩。   

至本世紀3 0 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統式的寬襟大 袖長袍。女性旗袍下擺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綉 花卉紋飾。男性旗袍下擺及踝,無紋飾。4 0 年代後, 受國內外新式服飾新潮的衝擊,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 女性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筒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 下擺回收,長及踝。逐漸形成今日各色各樣講究色彩裝 飾和人體線條美的旗袍樣式。由於旗袍非常適合中國婦 女的體形和賢淑的個性、民族的氣質,後來這一源於滿 族的傳統服裝漸漸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朵苛葩 ,受到國內外婦女的青睞和讚賞。

風味餑餑      

餑餑是滿族平時和節日的主要食品。餑餑是用粘米 做成的。有豆面餑餑、蘇葉餑餑和粘糕餑餑等。豆面餑 餑是用大黃米、小黃米磨成細面,再加進豆面蒸制而成 。這種餑餑顏色金黃,有粘性,味香可口。蘇葉餑餑是 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勻,外面用蘇葉包起來 蒸熟的,有一種蘇葉的特殊香氣,別具風味。粘糕餑餑 是用大黃米浸泡之後磨成面,在黃米面中間包上一些豆 泥蒸熟後則成。這種餑餑用油煎著吃,或蘸著糖吃都行 ,既香又甜。   

滿族的餑餑很耐餓,攜帶方便,風味獨具,至到今 天仍是頗為風行的食品。   

酸湯子也是滿族的傳統餑餑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經 過發酵後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開,磨成水面,再用 布袋過掉渣滓,水面置桶里發酵,待到有酸味時,用漏 斗或機器擠成麵條狀,煮熟即可食用。有時發酵過大, 略有酸臭味,故又稱「臭米子」。在遼寧叫「(左火右 叉)子」。東北城鄉,還設有(左火右叉)子館,專營 「臭米子」。   

薩其瑪是馳名全國的滿族糕點。其前身,是滿族的 一種傳統糕點——搓條餑餑。製作搓條餑餑先把蒸熟的 米飯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錘反覆打成麵糰,然後蘸黃豆面 搓拉成條狀,油炸後切成塊,再酒上一層較厚的熟黃豆 面即成。搓條餑餑是昔日滿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稱為 「打糕穆丹條子」。後來,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 「糖纏」,更名為薩其瑪,人們又稱其為糖蓉糕。這種 餑餑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們的喜愛。   

滿族餑餑品種繁多,各有特色。金黃的小窩頭,酥 脆的炸饊子,鬆軟的淋漿糕、細膩的大盆糕,此外,還 有金絲糕、太陽糕、涼糕、酒糕、春餅等等,數不勝舉 ,各領風騷,都是滿族的傳統風味。

「落草」之俗   

滿族稱嬰兒降生為「落草」。婦女臨產時,將炕席 捲起,放塊石頭壓在席捲上,拿一些穀草鋪墊在炕上, 將孩子生在草上,故稱「落草」。這種習俗帶有濃郁的 狩獵民族古樸、粗獷的遺風。乾草既可防濕,又可以御 寒。   

如果生個男孩,就在家大門邊懸掛木製弓箭,俗稱 「公子箭」。這並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樹枝煨成弓,用 紅布纏三支箭,預祝孩子長大成名以後成為一名精騎著 射的男士。如果生個女孩,則在大門右邊掛一塊紅布條 ,象徵吉祥。掛紅布條逐漸演變為產房的標誌。產房不 許人闖入,因為生人會把奶水帶走,謂之「采奶」。如 生人不慎闖入,還得做一碗湯送來,稱為「還奶」。小 孩落生,要請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長得好的人第一個 到產房,謂之「踩生」。據說誰踩的生,孩子長大後就 象誰。   

孩子生下第三天,請一位兒女雙全有威望的老太太 給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銅盆進行,內置槐樹枝、艾蒿、 熱水等。老太太一手托著孩子,一手給孩子洗浴。邊洗 邊唱:「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要比一輩高; 洗臉蛋,做知縣,洗腚溝,做知州」。最後,老太太用 一根大蔥連打三下嬰兒,邊打邊說:「一打聰明,二打 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後,孩子的父親將蔥扔 到房上,親友們一起賀喜。   

孩子滿月後,將懸於門上的「公子箭」和紅布條收 回栓在子孫繩上,放在西牆正中北側的子孫袋裡,旁邊 供奉著「佛托媽媽」,是保嬰之神,滿族人家每到春秋 ,要祭祀佛頭媽媽以求賜福。祭祀之時,把子孫繩從神 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裡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婦女 跪拜案前,眾人叩首。薩滿用柳枝蘸水灑向孩子頭部, 又讓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驅邪,隨後取下子孫繩 上的五綵線,套在孩子的頸上。過三天把五綵線收回貯 在子孫袋裡。因五綵線稱為「鎖線」,因此此俗謂之「 換鎖」。   

嬰兒滿月之後睡悠車,這是滿族育嬰的一個傳統方 法。悠車用薄木板製做,長2 公尺,寬1 . 5 公尺,兩 頭呈圓形,有底、樣式如船。用四根繩子系在房樑上, 離地面有一定距離,將孩子放在悠車裡。嬰兒哭則乳之 ,不哭則搖之,十分輕便,母親還可以干一些家務活。 滿族人家生第一個男孩,悠車由姥姥家贈送。   

為了避免孩子翻動從悠車上掉下來,也考慮孩子長 大後射箭胳膊平直,騎馬腿的位置端正,便將孩子胳膊 肘、腿膝蓋、腳脖處用帶子捆綁起來,孩子動彈不得只 能仰卧。因此滿族少年身體多健美,很少駝背彎腰。滿 族以扁平頭為美,因此多以小米或高粱裝枕頭,枕在孩 子頭下,俗稱「睡扁頭」。

(十)侗族dong zu

Do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侗族,有人口2514014人, 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 三省(區)毗鄰的黔東南、玉 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 江等縣。

侗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 植水稻為主,特產糯谷,以香 禾糯最享盛名。少數人從事林 業,池塘稻田中養魚的也很普 遍。

侗族的名稱,最早以「仡 伶」,見於宋代文獻。明、清 兩代曾出現「峒蠻」、「峒苗」、「峒人」、「洞家」 等他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侗族。民間多稱「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侗水語支。 原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創製了侗文。現在大 部分通用漢文。

侗族地區一向被譽為「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侗 族詩歌韻律嚴謹,題材多樣,尤以多聲部無伴奏的侗族 大歌為傳統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學和音樂方面都有 極珍貴的價值。

侗族擅長建築。結構精巧、形式多樣的侗寨鼓樓、 風雨橋等建築藝術具有代表性。侗錦、侗布、挑花、刺 綉以及銀飾工藝品等,都充分表現了侗族多彩多姿的傳 統文化特色。

侗寨樓橋   

在貴州、廣西的侗鄉,有許多久負盛名的鼓樓和風 雨橋。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 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 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拔地而起。

侗寨鼓樓,外型象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 0 多 米,1 1 層至頂,全靠1 6 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 整,約1 0 平方米見方,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塘,四周 有木欄杆,設有長條木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 築有寶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 翹起,給人以玲瓏雅緻,如飛似躍之感。

鼓樓是侗族人民的標誌,也是侗族人民團結的象徵 。每個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 去鼓樓都懸有牛皮長鼓一面,平時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 ,即登樓擊鼓,召眾商議。有的地方發生火災、匪盜, 也擊鼓呼救,一寨擊鼓,別寨應聲,照例擊鼓,如此, 一寨傳一寨,信息很快傳到深山遠寨,鼓聲所及,人們 聞聲而來。因此,侗家人對鼓樓,長鼓特別喜愛。

如今,社會秩序安定,長鼓已失去了它傳遞信息的 作用。但鼓樓仍然是侗家人議事、休息和娛樂的場所。 夏天,人們來到鼓樓納涼聊天。冬天,大家圍坐在火塘 邊講故事。每到節日,男女老幼歡聚在鼓樓前「踩歌堂 」或看侗戲。

風雨橋,又稱花橋,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築之一。一 般說,苗寨喜歡依山而立,侗寨則大多修在河溪兩旁, 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竹蔑 橋等。然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風雨橋。坐落在廣西三 江林溪河上的程陽橋是風雨橋的代表。因橋上建有廊和 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這座橋建於 1 9 1 6 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樑橋。全長6 4 . 4 米,寬3 . 4 米,高1 6 米,五個石墩上各築有寶塔 形和宮殿形的橋亭,逶迤交錯,氣勢雄渾。長廊和樓亭 的瓦檐頭均有雕刻繪畫,人物、山水、花紋、獸類色澤 鮮艷,栩栩如生,是侗鄉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木 建築中的藝術珍品。

打油茶   

油茶,是侗族人民喜愛的飲食。清香甘甜的油茶, 提神醒腦,煥發精神,兼有祛除濕熱,防治感冒、腹瀉 之效。它幾乎成為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對於許 多人來說,一日兩次打油茶是少不了的。客至,好客的 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   

打油茶有一定的程序。首先將「陰米」(蒸熟晾乾 的糯米,有的還染了五彩色)用茶油(茶子樹果實榨的 食用油)炸成米花撈出,再炒花生米、黃豆等副食品。 最後把粘米炒焦,再放些茶葉稍炒一下,馬上添溫水入 鍋,加鹽煮沸,即是油茶水。吃的時候碗里放點蔥花、 茼蒿、菠菜等,盛入油茶水,加些炸好的米花、花生、 黃豆、豬肝、瘦肉等配料,有的還在油茶水中煮上小小 的糯米粉湯糰,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油茶了。

侗家吃油茶時,主人和客人都圍坐在桌旁或鍋灶周 圍,由主婦動手烹調。第一碗油茶必須端給座上的長輩 或貴賓,表示敬意。然後依次端送給客人和家裡人。每 人接到油茶後,不能立刻就吃,而要把碗放在自己的面 前,等待主人說一聲敬請,大家才一起端碗。吃油茶只 用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只需把碗交給主婦,她就會 按照客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擺在桌上或灶邊,再次盛上茶 水和配料。 每次打油茶,每人至少要吃三碗,否則會被認為對 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後,如果不想再吃,就需把那根 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作為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婦就 會不斷地盛油茶,讓你享用。 侗族打油茶

行歌坐月   

在美麗的侗鄉,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社交 ,「行歌坐月」了。「行歌坐月」就是談情說愛,一般 都是農閑季節盛行。很多侗寨有專門的「月堂」,即吊 腳樓供年輕人聚會,多數是小夥子到姑娘家去與姑娘對 歌交遊。夜幕降臨了,寨子里的小伙拿著自製的牛腿琴 、琵琶等樂器,踏著斑斑點點的月光,一面拉著琴弦, 一面哼唱邀約歌,從喜愛的姑娘吊樓下走過。   

琴聲歌聲撥動了姑娘的心弦,於是,她們急忙放下 手中的活計,推開窗子往吊腳樓下窺視,見是自己喜歡 的人來了,就打手勢,示意他可進樓。如果是自己不喜 歡或不認的人來邀約,她們就急忙將窗戶關起來不去塔 理。假若那小夥子不肯離開她的吊腳樓、打口哨、呼喊 ,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雖然 不做聲,但她的家人便出來干涉,如果還不走,一瓢冷 水從窗子上潑下來,意思是叫你快走開。   

「行歌坐月」爹媽是不阻攔的。因為他們覺得兒女 談情說愛是有人看得起,臉上光彩。   

對歌時,小夥子彈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們 都在仔細聽,並且心中在想以什麼歌來答最好。在不同 的季節要唱不同的歌,在問答式的對唱中,最容易看出 誰懂得的事理多,見識廣。許多青年就是在這種「行歌 坐月」的社交活動中加深了解,最後結為美滿幸福的家 庭。   

鬥牛節   

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 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樓附近,乾淨通風, 稱為「牛宮」。牛王有專人割草擔水拌料伺候,還要經 常供給蜂蜜、豬油、米酒等食物。「牛王」體格碩大而 健壯,渾身滾瓜流油,犄角粗壯尖利,象張開的鋼杈。   

每年農曆二月與八月的亥日是侗族的鬥牛節。節前 青年人吹著蘆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約」邀請對手。「送 約」之後,便到「牛宮」前吹奏蘆笙,敬祭3 日,替牛 「養心」。節期一到,群眾集匯於鬥牛場周圍,參賽「 牛王」在蘆笙伴奏下開始「踩場」:一青年手舉寫有「 牛王」的「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氣十足。「 馬牌」後緊隨舉著木製「兵器」的衛隊和鼓樂隊。「牛 王」犄角上鑲戴著錚亮的鐵套,頭披紅緞,背馱「雙龍 搶寶」牛王塔,塔上插有4 面令旗和兩根長長的野雞翎 ,象古代的將軍一樣。牛脖上掛有一串銅鈴,懸在胸前 ,朗朗有聲。「踩場」結束後,牛王退場。三聲鐵炮轟 鳴,正式鬥牛開始。牛倌把點燃的兩把火分別拋到自己 的「牛王」前邊,同時放開手中韁繩,兩牛沖向對方, 群眾敲鑼吶喊助威。敗方彩旗要允許勝方的姑娘們「搶 走」。獲勝的「牛王」披紅挂彩,再度入場接受歡呼。 若打得難解難分,就要用棕繩套住牛後腿拉開,握手言 和。幾天後,勝方姑娘去送還敗方彩旗,敗方小夥子設 宴款待,陪唱「大歌」,並贈禮品「贖旗」。哪個寨子 的「牛王」能獲勝,是全寨的榮耀,所以鬥牛後有群眾 性歌舞飲宴慶祝。近年貴州省的侗族「牛王」,還到一 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這種特殊的娛樂文化更加聲名 遠揚。

(十一)瑤族yao zu

Yao ethnic minority group

 瑤族,共有2134013人,主 要分布在中國的廣西、湖南、 雲南、廣東、貴州和江西等省 區。

瑤族先民歷史上居住於長 江流域,遠在秦漢時期,瑤族 是長沙武陵蠻(又稱五溪蠻) 的一部分。南遷後,有的又向 西南山區移動,於是形成了大 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局面。   

瑤族居住地區多為亞熱帶,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 間,村寨坐落周圍,竹木疊翠, 風景秀麗。因其生產方式、居 住和服飾等方面的不同特點而 有多種自稱和他稱。如:盤瑤、 茶山瑤、山子瑤、坳瑤、花籃 瑤、白褲瑤、紅頭瑤等,多達2 0 個支系。新中國成立 後,瑤族成了他們的統稱。   

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由於長期與 漢、壯、苗等族接觸,各地瑤族一般又兼通漢語,部分 兼通壯語和苗語。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狩 獵、捕魚和農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瑤錦、瑤服,古老的 傳說,動聽的瑤歌,優美的舞蹈,獨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

白褲瑤   

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因男子都穿白褲,故稱 「白褲瑤」。   

白褲瑤共有2 萬餘人,分別居住在廣西南丹、河池 以及貴州荔波縣的偏遠山區。因穿著獨特,常是人們采 風和考察其民俗的主要對象。   

白褲瑤的褲子一般是白布製成,褲長及膝,褲腳用 黑布包邊,紅線繡花點綴,膝蓋處綉著五根直的紅線條 ,中間三根長,兩邊兩根短,形狀象手印。關於這五根 紅線條,在白褲瑤中至今流傳著這麼一個古老的傳說: 很久以前,年過六旬的瑤王,膝下有一個很漂亮的公主 ,嫁給了當地莫家土司的兒子。婚後,莫家土司利用兒 子的關係,施計盜取了瑤王的大印,並派兵包圍了瑤寨 。瑤王怒不可遏,對土司的威脅毫無俱色,親自上山指 揮作戰,打了幾天幾夜,戰鬥非常激烈,瑤王被圍困在 一個山頭上。在這民族存亡之際,瑤王召集各寨寨主商 量對策,一位採藥老人獻計說:「我以前採藥時,發現 山後懸崖有一條小路,可以從那裡下山突圍。」瑤王聽 後,高興得兩手往膝蓋一拍說:「對,就這麼辦」。在 採藥老人的帶領下,瑤族同胞脫險了,而瑤王因傷勢太 重,不久壯烈犧牲。為了紀念這位英勇善戰的瑤王,瑤 族人民按照他逝世時的裝束做成民族服,褲子上的五根 紅線條,象徵瑤王的手印,褲長及膝,意味著當時戰鬥 的殘酷。   

白褲瑤女子的上衣分冬裝和夏裝。冬裝式樣與男子 的外衣差不多少。夏裝卻很原始奇特,稱作掛衣。掛衣 沒有衣袖,面前一塊,背後一塊,兩邊肩上各用1 0 厘 米寬的黑布連著,腋下沒有扣子,全是敞開,不穿內衣 。掛衣底為黑色,背面用彩色絲線綉成各種圖案。大多 數圖案都象一塊方印,意即瑤王的大印永遠在瑤家人民 的心中。她們下裝全是褶裙,長至膝蓋,用絲線綉上層 層花邊,甚是漂亮。   

銅鼓是白褲瑤權力的象徵,過去在對敵作戰時,用 以發號施令。現在,凡喪葬婚嫁或娛樂場合,用幾十面 銅鼓排列在一起,在皮鼓的伴奏下,進行敲擊,聲音鏘 鏗宏亮,場面十分觀壯。

銅鼓是白褲瑤權力的象徵,過去在對敵作戰時, 用以發號施號。現在,凡婚喪娶嫁或娛樂場合, 用幾十面銅鼓排列一起,在皮鼓的伴奏下,進行 敲擊,聲音鏘鏗宏亮,場面十分壯觀。

茶山瑤的「爬樓」   

聚居在廣西大瑤山的瑤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響 ,在婚嫁上基本保持著傳統習俗。有的流行「搶婚」, 有的流行「倒插門」(女娶男嫁)。不過,生活在大瑤 山的茶山瑤(瑤族的一個支系,意即住在山上的人)的 小夥子為了尋求愛情,流行的「爬樓」最富有戲劇性。   

茶山瑤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 為兩層木樓。門面和吊樓部分,雕龍刻鳳,塗油抹彩, 好似一頂花轎懸掛在山中。清靜的吊樓是成年姑娘社交 活動的場所。

每當吊樓披上了朦朧的月光,姑娘們便在一起繡花 織帶。有心的小夥子在巷道里以歌代話,表達自己的愛 意。如果來者是姑娘的意中人,吊樓的門就會在歌聲中 悄悄打開,這時勇敢機智的小夥子就會靈活地攀木而上 。這種戀愛方式就是饒有風趣的「爬樓」。當然,熱心 的姑娘少不了在樓上助小夥子一臂之力。但也有吃閉門 羹的,但他們不惱不怒,而是自我解嘲地唱道:「我想 你多麼辛苦,阿香哩!我想你吃不下飯喲,一餐三大碗 ;我愛你睡不著覺喲!一覺睡到大天亮……」。吊樓里 的姑娘被這善意的歌聲逗的大笑。然而,吊樓里的小伙 子也不一定穩操勝券,還得靠其她姑娘的撮合和自己的 智慧和努力。男女雙方一旦情投意合,吊樓里便只剩下 一對情侶,相依一起,互吐情愫。以後小夥子再來「爬 樓」,便帶著姑娘的綵線,而姑娘則把精心編織的草鞋 送給小夥子,作為愛情的信物。

「會說話」的草標   

除「爬樓」之外,瑤家青年約會,還習慣於用茅草 編織的草標來表達自己的心意。男女青年初戀後,一般 都要約定再會的時間和地點。那麼草標就充當了重要的 媒介。如果插在約定地點的草標是「同心結」,就說明 雙方有意,願意同心,感情可進一步深化。如果插的草 標是「兩頭空」,那就說明對方謝絕繼續見面,不要再 去追求了。   

這種以物代言的草標,猶似生動的語言符號,在瑤 山的田間地頭,路邊家門或森林裡,經常會遇到各種各 樣的草標。比如在路旁遇到打著十字的「欄路標」,告 誡行人前方道路不通或有危險。為了防止牲畜上山吃庄 稼,主人在地頭打個人形的「提醒標」,放牧人見了草 標,就不在這裡放牧了。誰家添了丁,就在屋前豎起一 根頂端插有一枝樹尾或竹尾的標誌,表示深厚的愛情之 樹結出了成熟之果。人們稱之為「出世標」。若生男孩 ,就插上山茶樹尾,表示孩子將來宛如山茶樹一樣挺拔 ,瀟洒和勇敢;若生女孩,就插上金竹尾,表示女孩長 大就象金竹般的娉婷、溫柔和純潔。

 

黃泥鼓和黃泥鼓舞   

打長鼓、慶豐收、祭祖先是瑤族人民的傳統習俗。 黃泥鼓屬於長鼓中的一種,是居住在大瑤山上瑤族人民 喜愛的民間樂器。顧名思義,這種鼓最特別的是要用大 瑤山特有的黃泥漿來糊鼓面才能定準鼓音,所以人們便 稱黃泥鼓。用黃泥漿糊過的鼓面,由於鼓面濕潤,增加 了厚度,敲打起來發出「空央、空央」的雙連鳴音,特 別宏亮、動聽,音傳數里之外。   

黃泥鼓是用木質軟韌而輕便的泡桐樹木鏤空兩頭制 成。有公鼓、母鼓之分。公鼓腰長,母鼓腰短,鼓頭兩 端呈喇叭形。公鼓長約3 5 厘米,直徑4 厘米,母鼓長 約3 0 厘米,直徑6 厘米。做好的鼓用山羊皮蒙面,兩 端繫上八條小棕繩對拉,中間再用竹片旋絞繩索,使鼓 面繃緊。  黃泥鼓舞在民族舞蹈中獨樹一幟,一隻母鼓相配四 只公鼓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雙手拍擊,公鼓則 是豎著拿在手中,用左手敲擊,動作隨著音樂的變化, 舞姿雄健洒脫。跳黃泥舞母鼓的鼓點最重要,它指揮和 掌握著整個舞蹈的節奏,公鼓是合著母鼓的鼓點變化的 。因此擔負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黃泥鼓敲 響之後,幾位裝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著鼓點穿 插其中,邊歌邊舞,高潮時,圍觀的群眾情不自禁地加 入歌舞的行列。母鼓動作悠然自得,柔中有剛;公鼓動 作矯健有力,熱情奔放。公鼓和歌隊把母鼓緊緊圍在當 中,猶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時和公鼓對應敲打,使整 個舞場充滿歡樂。  

跳黃泥鼓舞最熱烈的場面要數「盤王節」。「盤王 節」(一般是農曆八月十五舉行)是瑤族的傳統節日。 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瑤王,人們帶著心愛的黃泥鼓 從數里之外趕來參加盛會。這些年,瑤山人民糧食豐收 。六畜興旺,生活蒸蒸日上,「盤王節」更為熱烈紅火 。每年旅居國外的瑤族同胞,攜妻帶女,紛紛回到久別 的故鄉——大瑤山,歡度這一盛大的民族節日。  

(十二)土家族tujia zu

Tujia ethnic minority group

土家族,現有人口5704223人, 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陽、 黔江等縣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區,山崗纏繞,物產 豐饒。有著雄奇的自然風光和濃郁 的民族風情,吸引著中外遊人。其 中張家界是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 園,已成為新興的旅遊勝地。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 「土生土長的人」。2 0 0 0 多年 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其他少數民 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 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 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大多 數人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很早就開始使用漢語、漢文 。只有湘西的龍山、永順、古丈等縣的少部分地區仍通 用土家語。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在經濟、文化的發展上 受漢族影響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點。湘西的「金 色桐油」,鄂西的「壩漆」,都是飲譽中外的名產。      

白虎崇拜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 族自稱是「白虎之後」。相傳,遠古的時候,土家族的 祖先巴務相被推為五姓部落的酋領,稱為「廩君」。廩 君率領部落成員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鹽陽,殺死兇殘 的鹽水神女,定居下來。人民安居樂業,自然廩君也深 受人們的愛戴。後來廩君逝世,他的靈魂化為白虎升天 。從此土家族便以白虎為祖神,時時處處不忘敬奉。每 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一隻木雕的白虎。結婚時,男方正 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象徵祭祀虎祖。   

除了進行宗教式的虔誠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隨 處可見白虎的影子。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戰時所持的(釒 享)釺、戈、劍上面,都鑄鏤有虎頭形或鏤刻有虎形花 紋。如今小孩穿虎頭鞋,戴虎頭帽,蓋「貓腳」花衾被 ;門頂雕白虎、門環鑄虎頭。其意用虎的雄見來驅惡鎮 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毛古斯」舞   

「毛古斯」,土語為「拔步長」,是老公公的意思 。它是土家族紀念祖先,開拓荒野,捕魚狩獵等創世業 跡的一種古老舞蹈。形式風格,異常古樸、別緻。每逢 過年節跳擺手,都要跳這種古老的舞蹈。   

跳演「毛古斯」,需十五六人組成,為首的祖輩叫 「拔步長」,其他的是小輩兒孫。這樣就組合成一個家 庭。無論輩份高低,渾身都得用稻草、茅草、樹葉包紮 ,甚至臉面也用稻草樹葉遮蓋住,頭上還要扎五條大棕 葉瓣子,四根稍彎,分向四面下垂。跳演至《接親》時 ,特別要用稻草紮根男性生殖器,夾在兩腿中。觀看跳 演的人,沒有誰認為是「醜事」,卻覺得這樣裝扮才真 實。   

「毛古斯」舞,從動作到內容,都別具一格。演出 自始至終,講土話、唱土歌,形態滑稽,詼詣有趣。碎 步進退,曲膝抖身,左跳右擺,渾身顫動。搖頭聳肩, 茅草刷刷作響,全是模仿古人的粗獷的儀態。  

跳「毛古斯」的形式,相當自由,不受內容的限制 。可歌可舞,可做遊戲,玩雜耍,翻跟斗,打鞦韆。但 以對白為主體,方式靈活多樣,觀眾也可答話插白。   

跳「毛古斯」,規模大者要跳六個晚上,大致以土 家族的歷史、漁獵、婚姻、工作等為內容。融歌、舞、 話為一體的原始祭神戲劇。這一形式在其他民族比較少 見,早已引起國內外戲劇舞蹈家的關注。被稱為古老文 化藝術的「活化石」。

「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藝中的一朵奇葩。   

「西蘭卡普」又稱「打花鋪蓋」,它是一種土家錦 。以其獨特的工藝和美妙的構圖被列為中國五大織錦之 列。在土家族習俗中,土家姑娘從十一、二歲起就開始 學習彩織。姑娘結婚時必須有自己織出的打花鋪蓋作嫁 妝。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裡總是起早貪黑,精 心製作她心愛的打花鋪蓋。關於打花鋪蓋的來歷,在土 家族地區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遠古時代,有一位心 靈手巧,穿針走線,織了有1 0 0 種花朵圖案的西蘭卡 普。後來,受到了嫂子的嫉妒,誣陷她夜裡出門私會, 敗壞了門風,挑唆其哥,將她殘害了。噩耗傳出,土家 族姑娘非常懷念她,把她織的彩錦,取名打花鋪蓋。成 了土家姑娘的嫁妝。現在打花鋪蓋均用三塊西蘭卡普綴 連而成。   

西蘭卡普是以深色的錦線為經線,各種色彩的粗絲 、棉、毛絨線為緯線,進行手工挑織。它色彩艷麗,圖 案新穎,多達幾百種。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自然景 物、禽獸、家什器具、鮮花百草;二是幾何圖案,最常 見的是「」字圖,單八勾、雙八勾等等。三是文字圖 案,如喜、福、壽等。整體效果古樸典雅,層次分明, 惟妙惟肖,光彩奪目。   

土家婦女擅長紡織早見史籍。秦漢時期,人們把土 家先民的織錦稱為「(上宗下貝)布」,是皇室的上乘 貢品。到了宋代,土家織錦工藝興盛,廣泛流向市場交 易中。這時的「溪布」很大程度上繼承了「(上宗下貝 )布」的傳統。明清時期土家人西蘭卡普工藝進一步發 揮,逐漸形成獨特製織程序,達到較高的水平。   

今天的西蘭卡普作為土家族特有的工藝品,已經從 山寨,走向全國,甚至沖向世界了。1 9 8 5 年,土家 族老藝人葉玉翠與漢族工藝美術家李昌鄂合作的五幅《 開發山區》織錦壁掛,在倫敦國際博覽會上展出,獲得 好評。打花老藝人朱么妹,熊經文織的兩幅壁掛,一幅 參加過加拿大的中國工藝美展,一幅參加過坦尚尼亞、 尚比亞的中國工藝美展。

「調年會」   

「調年」是土家族的春節,它要先漢族的春節一天 。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土家族的先民隨胡宗憲征討倭 寇,在臘月二十九那天提前過了年,慰犒將士。將士們 吃了豐盛的酒席,養精蓄銳,到除夕那天狠狠打擊了倭 寇,取得了勝利。以後,為了紀念土家先人,土家人提 前過年,並相沿成俗。   

土家族的調年是一年中最為隆重的節日,他們要在 調年期間舉行豐富的喜慶活動。調年活動持續幾天,甚至十幾天。   

擺手堂是調年會最熱鬧的地方。擺手堂在土家地區 很普遍。每村必有。擺手堂有大有小,但無一例外地要 在場地邊立一土廟,供奉土王或土家族先祖八部大王神 。   

調年活動從臘月二十九開始,那一天是土家族人最 快活的一天。他們早早吃過年夜飯,換上嶄新的衣服, 一家老小便興高采烈地來到擺手堂來參加跳「擺手」。   

擺手,土家語稱「社巴巴」,是土家族獨有的一種 舞蹈。傳說,擺手起源於古代巴人戰時所跳的「巴渝舞 」。商末武王伐紂時,軍中的巴人作戰時手持堅銳的兵 器,邊舞邊進,勇不可擋。由此便發展成為一種擺手舞 。現在,擺手從內容上發生根本變化,涉及土家人生產 、生活的各方面。擺手動作簡單、明快,出左腳,擺左 手;出右腳,擺右手,擺手的動作貫穿首尾。故有「擺 手」之稱。跳擺手,要擊鼓鳴鑼,還要伴以唱歌。隨著 一聲鼓點,土家人圍著場地擺起手來。頓時,鼓樂震天 ,「撒爾嗬」的歌聲夾雜其中,擺手堂一片歡騰。   

近年來調年會,越來越熱鬧。除在擺手堂擺手外, 還有耍龍燈的,賣藝耍刀的,唱山歌的。在街道兩旁出 售山貨的,叫賣小吃的。當地政府也充分利用這種優勢 ,多次組織物資交易會,大力促進了民族貿易的發展, 活躍了民族經濟文化市場。

(十三)哈尼族hani zu

Han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哈尼族,現有人口1253952 人。絕大部分集中聚居於滇南紅 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其餘分 布在普洱、勐海、景洪、勐臘、 祿勸、新平等地。   

哈尼族自稱很多,有「哈尼」、 「卡多」、「(亻愛)尼」、「 豪尼」、「碧約」、「布都」、 「白宏」等。新中國成立後,根 據本民族的意願,統一稱為哈尼 族。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 緬語族彝語支。內部又分哈尼、碧卡、豪白三種方言。 2 0 世紀5 0 年代為其創製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 及。   

哈尼族大都居住在海拔8 0 0 至2 5 0 0 米的山區 ,主要從事農業,善種梯田。他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土 質,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條件,創造了 高達上百級的「梯田文化」。此外,墨江的紫膠,產量 居全國之冠。   

哈尼族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著豐富的口頭 文學,無論男女老幼都喜歡隨身攜帶樂器。以農曆十月為歲首,節日主要有十月節(新年)和六月節(「苦扎 扎」)。   

梯田文化   

在起伏連綿的雲南哀牢群山中,無數座高達上百級 的「田山」從山腳順著坡勢層層疊疊,直通茫茫雲海, 蔚為壯觀。   

千百年來,在高山峽谷異常艱苦的環境中,哈尼人 創造總結出一套種植梯田的豐富經驗。他們根據不同的 地形、土質去修堤築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的自然條件,把終年不斷的山泉溪流,通過水澗溝渠引 進梯田。初春,梯田裡流水飛濺,恰似一條條從天而降 的銀鏈,三四月,層層梯田,宛如一塊塊綠色壁毯;夏 末初秋,稻穀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黃,形成色彩斑斕的「梯田文化」。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俗話:梯田是小夥子的臉。小伙 子美不美,先不看相貌怎麼樣,要看他造田做得怎麼樣 。要是他打埂、鏟堤、犁田樣樣來得,就會得到大家的 稱讚,自然會贏得姑娘的愛慕。姑娘們美不美,也不盡 看模樣,要看她會不會在梯田裡做活計。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之源,因此他們對水特別 珍惜。自古以來,就有「刻木定水」的民約。根據一般 山泉所能灌溉的面積,人們友好協商,擬定每塊田應得 的水量。按水流流經田地的先後順序,在水渠田塊的入 口處設一橫木,並在橫木上將那塊田應得的水量刻定位 置,讓水自行流進田裡。   

在哈尼族的寨邊,就可望到銀光閃爍的水田,田中 有游弋戲水的鴨群。哈尼族家家戶戶還習慣在稻田裡養 魚。每年陽春三月,谷秧栽下之後,人們便把魚苗投入 水中,讓其自然生長。深秋時節,與收割水稻的同時, 白花花的鯉魚一籮籮地進入哈尼族的家中。或燉或烹或 腌,成為哈尼族一舉雙得的美味佳品。

蘑菇房   

傳說遠古時,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山高路陡,出門 勞作很不方便。後來他們遷徙到一個名叫「惹羅」的地 方時,看到滿山遍野生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它們不怕 風吹雨打,還能讓螞蟻和小蟲在下面做窩棲息,他們就 比著樣子蓋起了蘑菇房。   

哈尼族的蘑菇房狀如蘑菇,由土基牆、竹木架和茅 草頂構成。屋頂為四個斜坡面。房子分層:底層關牛馬 堆放傢具等;中層用木板鋪設,隔成左、中、右三間, 中間設有一個常年煙火不斷的方形火塘;頂層則用泥土 覆蓋,既有防火,又可堆放物品。客人來,熱情的主人 就會請你圍坐在火塘邊,讓你吸上一陣長長的水煙筒, 飲上一杯熱騰騰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噴噴的「 悶鍋酒」。趁著酒興,主人敞開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 像哀牢山的竹子一樣有枝有節有根的歌聲,並祝願賓客 吉祥如意、情深誼長。   

蘑菇房玲瓏美觀,獨具一格。即使是寒氣襲人的嚴 冬,屋裡也是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裡卻十 分涼爽。以哈尼族最大的村寨紅河州元陽縣麻栗寨最為 典型。   

有史以來,哈尼人遷徙到哪裡,蘑菇房就蓋到哪裡 ,遍布哈尼山鄉。並經長期的發展與改進,使之既有傳 統特色又日臻完善,與巍峨的山峰,迷人的雲海、多姿 的梯田,構成了一幅奇妙的哀牢山壯景。

葉車服飾   

葉車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居住在白雲繚繞,梯田 層疊的滇南哀牢山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為生。   

葉車婦女頭戴白尖帽,上身穿靛青色對開式短袖土 布衣,無領無扣,由寬寬的五色腰帶扎腰。布衣是一件 一件地套著穿,少則七八件,多達十餘件,里長外短可 以看出衣服的件數。葉車人認為,衣服件數越多,服裝 越美,越能顯示出家庭的富裕。她們下身穿黑色短褲, 褲腳口打上適當的褶紋,褶紋數與上衣數大致相等。大 腿以下全部裸露著。逢年過節,姑娘們手上還帶銀手鐲 ,胸前掛銀鏈,腰的兩側佩掛銀片和銀泡泡,走起路來 鈴鈴作響,頗有風韻。這種古樸奇特的裝束來源於它的 歷史傳說。相傳很早以前,葉車人由一側藍灰(昆明市 附近)南遷時,被強族圍困,為不致絕滅種族,他們將 男子用鍋灰抹黑面部,女子則改穿短衣短褲,分1 2 路 出擊,突圍終於成功,最後遷入紅河流域定居。為了紀 念這次突圍,葉車婦女將那時的穿著沿襲至今。   

如今,這種既能表現民族風格,又能表現粗獷健美 的服飾,已不局限於哀牢山谷之中,它已做為一種高尚 的服飾文化,被搬上了文藝舞台。   

街心酒   

按照哈尼族古老的曆法,每年農曆十月第一個龍日 為新年的第一天。新年當天,一個個哈尼族居住的村寨 ,都要在村寨中心擺上長長的酒宴,全村同樂,輪流喝 酒,共慶象徵他們團結和睦,吉祥幸福的節日。這種酒 宴獨樹一幟,恰似一條長龍,因在街心,故被人們稱為 「街心酒」。  

一大早,人們就把方桌抬到清潔的街心一張接一張 地擺放在一起,百來張桌子連成1 0 0 多米的長龍。隨 後,各家用小巧玲瓏的竹蔑將自己的拿手好菜端來上齊 。一眼望去,魚雀、江鰍、鯉魚、竹筍、木耳……種種 特產野味,每桌二十來碗,桌桌爭奇鬥豔,顯示出哈尼 人辛勤勞作的成果和傳統的烹調技藝,展現出哈尼族最 長最盛大宴席的風采。   

酒宴在鑼聲中開始,人們根據不同的年齡興趣與愛 好自願組合入席坐下。這時鑼鼓止息,鑼鼓手端鑼逐桌 接受人們的敬酒獻茶。接著,由一對姑娘代表眾人向老 人們舉杯敬酒。爾後人們舉杯動筷,各自品嘗自己喜愛 的美味。一連幾個小時的街心酒自始至終喜氣洋洋。

若是小寨,街心酒一個下午就可結束,若是大寨, 則要劃分為三組,分三個下午舉行,每組輪流做一次東道主。   

當太陽西斜,夜慕降臨,是青年男女傳情的好時光 。他們彈著三弦,唱著情歌,走向竹林深處……

(十四)哈薩克族hasake zu

Kazak ethnic minority group

哈薩克族,有人口1111718 人。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 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 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 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甘肅、 青海等部分地區。   

哈薩克族的主要聚居地位 於新疆北部。四周由天山、阿 爾泰山和塔爾巴哈台山等山脈 環繞,中間是準噶爾盆地和伊 犁盆地。伊犁河、特克斯河、 額爾齊斯河、額敏河和烏倫古 河等縱橫交錯,高原湖泊點綴 其間。冬季寒冷,夏季涼爽, 溫差分明。盆地周圍的群山,是良好的夏牧場,河流兩 岸和山谷丘陵,是適宜的冬牧場。絕大多數哈薩克人世 代在這裡從事游牧,少數人也兼事農耕。過去,人們很 少經商。但如今,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發展,不少 人已開始步入活躍的經濟領域。  

哈薩克族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漢的「烏孫」。「哈 薩克」這一族稱最早見於1 5 世紀中葉,是從金帳汗國 分裂出來的操突厥語的一些游牧部落。「哈薩克」這一 族稱一直沿用至今。據民間傳說,意為「戰士」,或「 白色天鵝」。   

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其 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曾使用過「突厥文」、「 回鶻文」等文字。現行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 。   

在哈薩克族聚居地伊犁,是名貴伊犁馬的故鄉,也 是新疆細羊毛、阿爾泰大尾羊的主要產地。用馬肉灌的 臘腸,馬奶釀製的馬奶酒,是哈薩克族特有的肉製品和 飲料。叼羊、賽馬、姑娘追,是哈薩克族傳統的馬上體 育活動。   

哈薩克族民間流傳許多古老的詩歌、故事、格言、 諺語等。「阿肯」就是民間文化的傳播者和演唱者。哈 薩克族舞蹈輕盈歡快,民族樂器「冬不拉」可彈奏出多 種優美曲調。  

誠摯好客重禮儀   

哈薩克族是個熱情、好客、重禮儀的民族。人們相 見,總要互致「全家平安」,「牲畜平安」等問候。這 與他們從事游牧的經濟生活密切相關。以季節與草場情 況不斷轉場遷徙的哈薩克牧民,對前來拜訪和投宿的客 人,不論相識與否,都會熱情款待。牧民認為,如果在 太陽落山時放走客人,是一件恥辱的事,會被親朋鄰里 認為待客不周而恥笑。主人待客,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通常客人來臨,都要宰殺羔羊。至尊的客人,還要在現 場宰殺一匹馬駒。宰羊前,主人要牽羊到客人面前徵得 滿意。進餐時,先將羊頭獻給客人。客人接過羊頭,要 用小刀先割一塊面頰肉獻給主人家年齡最大的長者,再 割一塊羊耳朵給年齡最小的孩子或主婦。然後,自己隨 便割一塊肉吃,再將羊頭獻給主人。這時,主客圍座一 起,一邊食用盤中的大塊肉,一邊細飲主人特製的馬奶 酒。馬奶酒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獨特酒類。味道清香醇厚 ,既能解渴,也能充饑,還能醫治輕微的腸胃病和其它 慢性病。維生素含量比牛奶多好幾倍,是草原牧民防寒 助食的極好飲料。夜晚,廣袤的草原特別靜寂,幢幢氈 房一片溫馨,客人被安置在氈房正面的上方住宿。純樸 、敦厚、誠摯的主人,還會給你講述草原近年的新氣象 和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   

「阿肯」彈唱   

哈薩克族有著極其豐富的民間文學,其中口頭文學 尤其發達、普及。其形式有神話、故事、詩歌、民歌、 諺語、格言等。眾多的作品既不是出自某個時期,也不 是完成於某位作家這手,而是在人們一代又一代相繼傳 頌過程中不斷加工而逐步形成的。在這種情況下,一批 專門收集、加工、承傳演唱這些作品的民間藝人也就應 運而生,他們就是哈薩克草原上廣受人們尊敬和喜愛的 「阿肯」。   

「阿肯」的活動,主要是將民間的文學創作收集起 來,加工提煉,使之完整化,到民間演唱,表演形式往 往是懷抱一隻「東不拉」琴,在人群的擁簇中邊彈邊唱 ,因而,「阿肯」也是哈薩克族民間歌手和東不拉琴手 的通稱。   

為了宏揚哈薩克族這一傳統的優秀文學藝術,豐富 人民的文化生活,如今的哈薩克草原上,每年夏秋的黃 金季節,都要舉行各種規模的「阿肯彈唱會」。屆時, 方圓數百里內的牧民,都會騎馬、架車,趕來助興。由 各部落推選出的阿肯們,紛紛登台亮相,競技表演。一 段段動情感人的故事,一首首優美動聽的詩歌,一曲曲 響亮悅耳的東不拉琴聲,使聽眾時而屏息靜聆,時而歡 聲雷動。這種演唱會同時伴有賽馬、摔跤和其它娛樂活 動以及物資交流,時間有的要連續數天。使往日靜謐的 草原,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

調馴獵鷹  

草原上的哈薩克人,既是畜牧業的行家,也是捕獵 能手。他們傳統的捕獵武器,除獵狗外,主要是獵鷹。 每當冬季出獵,剽悍的哈薩克獵手,身跨天山駿馬,手 托兇猛的獵鷹,在獵犬的前呼後擁下,放馬賓士于山林 草原上,每次行獵,必會有所收穫。而所得之物,不論 是黃羊、狐狸,還是野雞、野兔,都要歸功於靈巧勇猛 的獵鷹。   

鷹,是一種猛禽,讓它聽從獵手的指揮,必須有一 套馴服的辦法。   

牧民們用網、套等工具將山鷹捕獲後,首先要做一 皮面罩蒙住鷹頭,使它看不見東西,然後把它放在一根 橫吊在空中的木棍上,來回扯動這根吊著的木棍,使鷹 無法穩定地站立。就這樣連續數晝夜,鷹被弄得神魂顛 倒,精疲力竭而摔倒在地。這時,要往鷹頭上澆涼水, 使其蘇醒,然後給它飲點鹽水或茶水,但不餵食物。約 半月之後,鷹逐漸得以馴化,再開始餵食。餵食也有一 套方法,馴鷹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讓鷹前來啄食 ,飢餓許久的獵鷹,見了肉便不顧一切地撲過來,馴鷹 人則一次次把距離拉遠,而且每次都不給吃飽。這樣反 復進行,直到鷹能飛起來,啄到馴鷹人手臂上的肉為止 。至此,室內調馴結束,再到室外。室外調馴,要先把 鷹尾的1 6 根羽毛用線縫起來,讓它無法高飛,只能在 小範圍內活動。用拴在草地上的活兔或捆著肉的狐狸皮 作獵物,讓它由空中俯衝叼食。這樣馴練一段時間,再 拆去尾部的線,但要在腿上拴一根長繩,像放風箏似地 讓它去捕獲獵物,待熟練後,可將手中的繩子鬆開,但 不能取掉。因為它一旦要飛跑,繩子還吊在空中,獵手 騎馬容易追到。正式放鷹捕獵時,鷹食適中,才能發揮 它的最佳捕獵功能。

眾騎紛爭來「叼羊」   

叼羊,是草原上的哈薩克牧民經常舉行的一種群眾 性傳統娛樂活動。它在激烈的競技中,充滿著驚險與歡 樂,場面壯觀且極富民族特色。開始時,主持人首先祈 禱,參加者向主持人祝福。接著,主持人獻上一隻兩歲 左右的割去頭蹄,紮緊食道的山羊,放在草地上。宣布 比賽開始,參加者縱馬蜂湧而上,馬快者搶先一步把羊 俯身抬起,或夾在蹬帶下,或馱於馬背上,不擇道路地 狂奔。其他騎手緊追不捨,飛馬上前爭奪。通常約有數 十騎,多者上百騎圍成一團,左擁右擠,往來賓士。為 了取勝,大都結成十人左右一夥,商量好去向,並作出 沖群奪羊、掩護、馱遁、追趕和阻擋等分工。如果遇到 婚禮等喜慶吉日,叼羊場面更為激烈風趣。從早晨太陽 剛剛升起直到日落,爭奪者時聚時散,時馳時停,最後 將羊扔在規定地點的騎手為勝利者,受到人們的稱讚, 奪得的羔羊,煮熟後由親友共享,稱作吃「幸福肉」。      

有趣的「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薩克族青年男女一種馬背上的娛 樂遊戲,大多在喜慶節日時舉行。屆時,在一片平坦寬 闊的草原上,聚集著歡樂、圍觀的人群。參加姑娘追的 一對青年男女,騎馬並轡,向前方二三百米處的指定地 點進發。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意開玩笑,說戲謔 的俏皮話,也可以盡情表示自己的愛慕之情。姑娘不能 有任何表示,即使羞得紅了臉,也要默默地傾聽。當走 到指定地點,就要返回時,男青年要機敏地首先拍馬疾 奔,姑娘隨之縱馬窮追,一邊追,一邊用皮鞭抽打那位 頑皮的小夥子,而男青年照例不得還手。於是,草原上 就展現了小夥子拚命跑,姑娘拚命追的風趣動人場面。 在場的觀眾,有的為姑娘叫好、助威,有的為小夥子吶 喊加油。一時間,掌聲、歡呼聲、鬨笑聲響徹草原。當 然,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歡這位青年,那麼鞭子只是 在他的頭頂上虛幌或輕打而已。這種遊戲一般要持續數 個小時。小夥子可以輪流邀請姑娘們參加,直到大家盡 興為止。   

如今,姑娘追已不僅僅是未婚青年男女的活動,已 婚青年和成年人也都可以參加。其他民族的客人遇到機 會,也可以一顯身手,不過,首先要具備一定的騎術, 同時還要向姑娘講好,到時候一定要鞭下留情。

(十五)傣族dai zu

D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傣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 一,有人口1 0 2 5 1 2 8 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 靠邊境的弧形地帶,西雙版 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 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 元江、新平等自治縣。少部分散佈於其他縣區。   

傣族地區處於雲貴高原的西端,高黎貢山、怒山、 哀牢山等形成天然屏障,瀾滄江、怒江、元江蜿蜒寬闊 ,湍流不息。在這山水之間,散布著許多峽谷平壩(小 平原),是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在這美麗的平壩里, 河流縱橫、土地肥沃,生長著許多熱帶、亞熱帶作物和 珍貴藥材。稻穀生產是傣族的主要傳統作物,西雙版納 和德宏素有「滇南穀倉」的美譽。   

傣族歷史悠久。在漢代,傣族先民稱為「滇越」, 魏晉稱為「濮」、「越」、「僚」、唐宋稱為「金齒」 、「銀齒」、「白衣」,清代多稱「擺夷」,中華人民 共和國成立後,根據傣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傣族 。   

語言是一種文化現象,傣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 壯傣語支。在不同的傣族地區使用著不同形式的四種文 字,即傣仂文、傣那文、傣綳文和傣端文。這四種傣文 都從印度字母脫化而來,但字母形體已發生了較大變化 ,屬於中南半島系統的梵文變體。長期以來,聰明智慧 的傣家人用這些文字,記載著傣族深淵的文化和歷史。   

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不 同的裝飾代表著其支系的服飾文化。尤其是新平「花腰 傣」服飾和金平清代傣族服飾很有文化價值。      

歡樂的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 傣文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 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 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 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裡,年紀最小的姑娘 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 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 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 拔下魔王一根紅頭髮,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 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裡,邪火就蔓延到 哪裡。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 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 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 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 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 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 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 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里食用。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划龍舟、放高升、文藝 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 和物資交流。   

潑水節一般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畔舉行。當晨曦映 紅「黎明之城」的時候,各族群眾便穿著盛裝,從四面 八方匯聚這裡。一聲號令,一支支高升騰空而起,直穿 雲宵,一艘艘龍舟箭一般,直衝對岸。此時,千萬隻金 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釒芒)鑼、象腳鼓一 齊敲響,瀾滄江兩岸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   

當潑水剛開始時,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 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里的水向對方灑過 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們用銅缽、臉 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戲追逐,只覺得, 迎面的水,背後的水,盡情地潑來,一個個從頭到腳全 身濕透,但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一段水 的洗禮過後,人們便圍成圓圈,在(釒芒)鑼和象腳鼓 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翩翩起舞 。激動時,人們還爆發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有 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痴,通宵達旦。  

「丟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專 場遊戲。「包」是象徵愛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 精心製作,內裝棉籽,包的四角綴有五彩花穗。丟包時 ,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將 包擲給小夥子,小夥子再擲給姑娘,並藉此傳遞感情。 如此,花包飛來飛去,最後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雙方 悄悄退出丟包場,找一個幽靜的地方依肩私語去了。   

改革開放的春風,給潑水節注入了新的活力。每年 潑水節期間,都有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遊客來此觀光。當 地政府也利用這一優勢,舉辦物資交流會。  

奇特的婚禮   

每年的七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期間,正值農忙季節, 傣族青年一般不談戀愛,也不辦喜事。這一古老的傳統 習俗一直保留至今。   

農忙季節一過,就會在幽靜涼爽的竹樓上,綠樹成 蔭的地頭邊,熱鬧歡樂的丟包場上……看到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身影。   

傣族青年常用歌聲來表示自己的愛慕之情,一問一 答,羞澀而不俗套,十分委婉、純樸、巧妙。 男女青年相愛,定情之後,便由男方父母請媒人去 女方家裡提親,只要兩相情願,父母一般是不會阻撓的 。定婚之後,選擇良辰吉日,舉行婚禮。   

傣族婚禮,古老簡樸,按照當地風俗,婚禮必須在 女方家竹樓上舉行。「拴線」儀式是傣族婚禮的主要內 容。寬敞的竹樓堂屋擺著一張婚禮桌,桌面上覆蓋著芭 蕉葉,上面放著芭蕉葉做成的帽子,下面放著雌雄雞各 一隻。桌上還放有紅布、白布、芭蕉葉盒子等。主婚人 坐在婚禮桌上首,親友們靠近主婚人圍桌而坐。新郎新 娘跪在主婚人對面,準備接受「拴線」儀式的洗禮。   

主婚人致完賀詞,新郎新娘從桌上抓一坨糯米飯, 蘸上酒,撣向四周。之後,舉手作揖,以示對祖先的懷 念和祭典。接著,主婚人從桌上拿起一根較長的白線( 有的地方是紅線)從左至右,繞過新郎新娘的肩,把線 的兩端搭在桌子上。然後,又用較短的白線,分別拴在 新婚夫妻的手腕上。表示他們的靈魂和心已經拴在一起 ,相親相愛,永不分離。同時,在坐的老人也紛紛拿起 白線,重複地將線拴在新人的手腕上。並祝福他們婚後 幸福。生齣兒子會犁田、蓋房;生出姑娘會織布、插秧 ……   拴線後,桌子上的一隻雞獻給念祝辭的老人,另一 只讓年輕小夥子拿去分享,預祝他們早日找到鍾情的姑 娘。   

在竹樓的另一端,主人擺設豐盛的佳肴,招待前來 賀禮的賓客。新郎新娘舉杯向來賓們殷勤地敬酒。此時 ,客人往往提出各種問題,讓新郎新娘當場作答。幽默 的問答,有時引起鬨堂大笑,氣氛異常熱烈。   

婚宴中,還要請「贊哈」(歌手)來唱歌。「贊哈 」有男有女,大都是口齒靈俐,通曉本民族文化,善於 表達感情的人。當「贊哈」唱到精彩之處,人們不時爆 發出「噢!噢!噢!」的歡呼聲,將婚禮推向高潮。   

筵席場合,既是對新婚夫婦的祝賀嬉戲,又是來賓 中那些未婚男女談情說愛的良機。在筵席桌旁,青年們 總是和自己的心上人坐在一起,互相把酒談心。一對新 人的結合,另一對新人又在悄悄地孕育之中。來年的這 時,不知有多少青年結合為伴侶。   

漫話竹樓   

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 4 0 0 多年的歷史。竹樓是傣 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顧名思 義,竹樓是以竹子為主要建築材料。西雙版納是有名的 竹鄉,大龍竹、金竹、鳳尾竹、毛竹多達數十種,都是 築樓的天然材料。   

傳統竹樓,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築成。竹樓為干欄式 建築,以粗竹或木頭為柱椿,分上下兩層。下層四周無 遮欄,專用於飼養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雜物。上層由 豎柱支撐,與地面距離約5 公尺左右。鋪設竹板,極富 彈性。樓室四周圍有竹籬,有的竹籬編成各種花紋並塗 上桐油。房頂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蓋而成。一道竹籬 將上層分成兩半,內間是家人就寢的卧室,卧室是嚴禁 外人入內的。外間較寬敞,設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 人的場所,又是生火煮飯取暖的伙房。樓室門外有一走 廊,一側搭著登樓木梯,一側搭著露天陽台,擺放著裝 水的壇罐器皿。   

傣家人的習慣進屋都要脫掉鞋子,光腳踩在竹席上 ,天長日久竹席就變成亮鋥鋥的。當人們步上木梯,坐 在金黃色的篾席上,喝著主人送來的茶水或米酒,眺望 著窗外綠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樹,聽著鳥兒的歌聲 ,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傣族喜歡獨家獨院,當孩子成人娶親,便有新的院 落出現。誰家建造新竹樓,全寨子的人都會來幫忙,送 草排,贈青竹,來幫工。因此建房速度相當快,一幢樓 一兩天即可竣工。新樓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賀。傣族 人民喜愛的「贊哈」,更是以自己的歌聲,祝福主人遷 入新居後的美滿生活。   

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竹樓也在演變進化。不少竹 樓已不是全竹結構了。有的用木板作牆鋪地,有的用磚 塊砌牆,有的屋頂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氈,青瓦或鐵皮鋪 成。樓下不再飼養畜禽,只供堆放雜物。室內的陳設, 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彩電、錄音機、音響等家用電器, 已習以為常。  

傣家井   

傣族村寨的水井,上面都建有保護井水不受外界灰 塵污染的井罩,千姿百態,精巧美觀,極富民族文化特 點,成為傣族村寨一景。   

景洪縣曼勐寨子里有一座既與佛塔相似,又不全像 佛塔的精美井罩。這眼傣家井的井台是一塊平整的水泥 地,井筒用青磚砌成,井台和井筒接合處是一道防止井 外污水倒流入井的井欄,井欄上還放著用竹子做成的公 用打水工具--水瓢。更為別緻的是,這眼井的上面, 建有兩隻並列的大象作底,上置一座彩繪佛塔,當地人 稱這種造型的井罩為大象井。輕風徐來,塔尖上的風鈴 叮噹作響,悅耳動聽。在井罩外壁上還鑲嵌著一面面反 射著陽光的小圓鏡,這是建井時全寨子每戶人家獻出來 的,這不僅起美化水井外觀的作用,還象徵井裡的水, 象明鏡那樣乾淨;傣家人的心靈,象明鏡那般純潔;也 為那頭戴鮮花,身著彩裙的姑娘舀水時,順便看看自己 漂亮的身影。 面面小圓鏡,在陽光的反射下,猶如點點碎金。婀 娜多姿的傣族姑娘,姍姍來到井邊,從井欄上拿起長柄 竹筒,把清亮的井水舀進鐵皮桶里,然後重新挑起扁擔 ,悠悠然地消逝在通向竹樓的小徑深處。   

一些寨子的傣家井,水井的井台,井欄,井筒建築 大體上跟曼勐寨那眼差不多,均為青磚,水泥築成。但 井罩的建築風格卻各具特色。有的是飛龍作底,上置一 座獨立的佛塔;有的是孔雀作底,上置同樣大小的三座 佛塔,有的是大象作底,上置一座大塔和四座小塔。每 座井罩外壁上,大都同樣鑲嵌著耀人眼目的小圓鏡。有 的還雕繪著各種細膩的圖案。  

傣家人對水格外虔誠,對水井建築格外重視。水井 一般都坐落在綠蔭叢中或大青樹下,環境清潔優美。還 把每眼井建成的那一日定作「祭井日」,每到祭井日這 一天,寨子里的男女都來到井邊,共同把井裡的淤泥淘 盡,把周圍的環境收拾得乾乾淨淨,將井罩彩繪一新。

僧·寺·塔   

傣族篤信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源於古印度。公元前 三世紀經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傳入西雙版納,至今 約有1 0 0 0 多年的歷史。當小乘佛教剛傳入傣族地區 ,由於傣族群眾信仰原始宗教,曾對佛教進行過抵制。 但它得到權勢者的支持,並在傣族地區建立了大批佛寺 ,逐漸在傣族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佔了主導地 位。歷史上傣族文化都薈萃於佛寺,僅古老的貝葉經書 在西雙版納佛寺中就有8 4 0 0 0 多卷。許多和尚精通 傣文經典、天文曆法、醫藥衛生,被當地群眾尊為最有 學問的人。百姓有疑難往往去寺廟請教和尚。佛寺的吸 引力還在於寬鬆的戒律,剃光頭而不燒戒,還俗後可以 結婚。在傣族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男人一生非得過一 段脫離家庭的宗教生活,成為受過教化的人,才有資格 結婚娶妻。   

根據傣族的宗教習俗,男孩一到七八歲就要削髮為 僧,開始過宗教生活。婦女雖然不入寺為僧,但也都是 虔誠的信徒。送孩子入寺為僧是件大事,合家歡樂,舉 行隆重的入寺儀式。孩子一旦踏入佛門,便吃往在寺廟 ,每天誦經習文,學習各種功課,不參加社會勞動,靠 群眾齋僧生活。功課完畢,便可上街訪友探親,但不在 外過夜。根據自願,二三年後還俗。   

西雙版納地區現有佛寺1 2 0 多處,這些佛寺在建 築風格上類似竹樓,層層疊疊,塗紅抹彩,勢若欲飛。 佛寺一般都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大殿,是香客詠經、 拜佛的地方,正中的台上供有一尊塗金佛像,稱為「帕 召」,即佛主。二是僧侶住處和學習的地方;三是藏經 房,藏有很多佛教經典和其它書籍。寺內懸掛著匹匹長 達丈余的傣錦,上面綉著獵人王子,大象孔雀等。圖案 簡潔得體,色彩華麗高雅,體現了獻佛者的虔誠。每座 佛寺都各自有和尚住守,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講 學傳經,燒香點燈,迎送前來朝佛的客人。  

由於宗教的緣故,傣族人民還特別喜歡塔。諸如白 塔、水塔(塔井)、葫蘆塔、筍塔等。更為有趣的是少 數傣族群眾紋身圖案也是塔的造型。塔作為一種宗教建 築,在西雙版納隨處可見。但最為雄偉壯觀的首推曼飛 龍筍塔。   

筍塔坐落於允景洪南部7 0 公里一個叫曼飛龍的傣 族村寨的後山上。傣語叫「塔糯」,譯成漢語就是「筍 塔」的意思。此塔始建於傣歷5 6 5 年(公元1 2 0 4 年),距今已有7 0 0 多年的歷史。   

筍塔,由一座母塔,八座子塔組成,像九根破土而 出的春筍,塔身潔白,塔尖金黃,塔的周圍遍植膠樹和 修竹。遠遠望去,猶是萬綠叢中一點金,景色頗為絢麗 。   

筍塔基呈多瓣梅花狀,周長4 2 . 6 米。母塔雄偉 秀麗,通高達1 6 . 2 9 米;子塔小巧玲瓏,通高8 . 3 米。每座子塔下都有一座佛龕,佛龕上有眾多浮雕佛 像,龕內供著一金佛。龕檐上有一隻騰空欲飛的彩塑鳳 凰。母塔尖端裝有銅製「天笛」,子塔頂上掛有銅製鈴 鐺。微風吹來,天笛悠揚,銅鈴叮咚,悅耳動聽,成為 西雙版納的旅遊勝地。

(十六)黎族li zu

Li ethnic minority group

黎族,現有1110900人,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東方、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縣和樂東、瓊中、保亭黎族苗族 自治縣,其餘散居在海南其他 縣市與當地民族雜居。   

黎族生活的五指山區地處 亞熱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 稻作三熟,旅遊資源更是前景看好。

黎族以農業為主,屬稻作 犁耕農業文化類型,兼有狩獵、 捕魚、採集和林業等多種經營。   

據考古研究,海南島有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遺址100 多處,黎族先民是這裡最早的居民。黎族由古代越人發 展而來,與「百越」的一支駱越關係更為密切。歷史上 黎族有「(亻孝)」、「杞」、「本地」、「美孚」和 「賽」自稱。在宋代以後,黎族的名稱被普遍使用,沿至今日。

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 ,建國後逐漸通用漢文。      

紡織先民   

黎族家庭手工紡織技術歷史悠久,早在唐宋時代其 棉紡織就領先於中原,並以黎錦、黎單聞名於世。元初 ,我國著名的女科學家黃道婆,就是到崖州學習了黎族 的紡織工藝,並把它傳播到江南地區,帶動了中原棉紡 技藝的發展,因而才名垂青史的。黎族民間的紡織工具 有軋花機、彈棉弓、捻線紡輪、腳踏紡車、繞線架、擷 染架、踞織機等。雖不複雜,但所生產的棉織工藝品卻 馳名中外。尤其是「雙面綉」最為出色,多作為上衣的 裝飾,如衣側花,後背花等。也有的為了突出織花的花 紋,在它的沿邊加綉綵線。圖案多是信手綉出,不用摹 描。黎族服飾圖案的取材,多採用平日喜聞樂見的人物 紋、動物紋,植物紋以及幾何紋等。但不同地區有所側 重。這些圖案的造型稚拙誇張,構思大膽巧妙,運用直 線、平行線、方形、三角形等構成整齊的富有裝飾風格 的花紋圖案。在色彩上,一般採用紅、黃、白等幾種, 配色和諧,絢麗華美。黎族婦女的頭巾,上衣,筒裙往 往嵌入了金銀箔,雲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綴以貝殼 、穿珠、銅錢、銅鈴或流蘇等,更產生了有聲有色的特 殊效果。

自然食風   

黎族飲食風俗的顯著特點是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 宜,就地取材,體現了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山風野味。   

黎族多居山林,山上的山鼠,田裡的田鼠,樹上的 松鼠,都是黎家的美食。在野外捕鼠,以篝火燒毛刮凈 ,帶回除去內臟,或烤或煮,並用少許鹽巴和辣椒調味 。黎族腌泡酸菜,先將野菜洗凈加上畜骨或獸骨,拌入 適量生鹽,密封於壇中發酵。這種酸菜黎語叫「南沙」 ,酸味濃烈,消暑開胃,是黎族人民一年四季不可缺少 的菜肴。黎族婦女自古就有嚼食檳榔的愛好。她們把檳 榔切成片,連核一起生嚼。干吃檳榔是煮熟晾乾,吃時 切成小片,加上蚌灰與石灰拌的漿,包在「扶留葉」( 俗稱「萎」)里慢慢咀嚼,細啖其餘汁,愈嚼愈香,津 津有味,直至臉頰潮紅。嚼食檳榔因有解悶,下水腫, 除瘴氣的功效,所以檳榔果被黎族視為吉祥物和男女青 年定情的信物。最使旅遊者感興趣的是親自燒制竹筒飯 。在黎族姑娘的熱情指點下,先砍一節較粗的嫩竹,裝 入當地特產的香糯米和適量的水,或者再拌入獵獲物的 瘦肉塊及鹽,架於火堆上熏烤。水沸後,以樹葉或木塞 封頂口,隨時轉動竹筒,使其受熱均勻,待飯香溢出, 取下稍候,以刀剖筒,便可食用。趕路者,黎家姑娘還 往你的旅行袋裡多放幾筒,讓你慢慢品嘗享用。   

跳竹竿   

跳竹竿是黎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 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每當重大節日或新谷登場,人們 都要舉行跳竹竿,而且往往通宵達旦。   

跳竹竿,黎語叫「卡咯」,早年是男子跳,女子扶 竿擊節,後來發展成男女都能跳。而且在演出中女的更 多。因為女子步態輕盈靈巧,爽快活潑。跳竹竿時,先 將兩根長約5 米的枕竿平行擺在平地上,竿間距離3 . 5 米左右。在枕竿上橫架8 根4 米左右的細竹竿,由8 人分兩組到枕竿兩邊去扶竿擊節,每人左右手各握細竹 竿一端。音樂伴奏,鑼鼓打拍,扶竿者按節奏撞擊竹竿 ,竹竿在枕竿上滑動離合,發出「卡噠、卡噠」的明快 聲響。舞者在8 根竹竿間跳躍,像小鹿歡蹦,不斷地表 演出磨刀、篩米、穿門、鹿跳、轉身、來回等花樣動作 。而擊竿者時而蹲,時而坐,時而跪,時而站,使竹竿 有高低變化。誰反應稍慢,腳踝或腰腿就會被夾住。被 夾者在大夥善意的轟笑中被竹竿夾抬著請出場外。誰能 堅持到最後,闖過跪、蹲、站三關,誰就被當作優勝者 ,坐在竹竿上被高高抬起,接受歡呼與祝賀。

黎族體育活動中,除跳竹竿外,十分普遍的還有射 牛腿、穿藤圈、「打狗歸坡」等。幾乎都與狩獵勞動有 關。射牛腿是用弓箭射擊懸掛在高大古樹上的牛腿,先 射中的人得牛腿作獎品。

三月三愛情節   

農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會日子。會 場一般設在開闊的橡膠林里,頭上綠葉蔽天,腳下「葉 毯」鋪地,幽邃、涼爽、安謐。難怪「三月三」就成了 當地人自由選擇配偶而被稱為「愛情節」。傳說遠古時 代,聚居於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災。只 有一對戀人坐在大葫蘆瓢里幸免於難,被漂流到燕窩嶺 邊。三月初三,洪水退去,倆人結為夫妻。男耕女織, 生兒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勞作,又漸漸使黎族繁衍發 展起來。後人奉他們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紀念。 節日里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帶著糕點、粽子,小夥子們 捕魚,姑娘們做飯烤魚,然後把祭品供於有天妃和觀音 化石的岩洞口。拜祭畢,青年們來到活動會場,進行射 箭、爬竿、摔跤、拔河、盪鞦韆等。夜幕降臨,岸邊燃 起堆堆篝火,小夥子撐開花傘,姑娘們的銀飾及貝殼飾 物在火光下閃閃爍爍。情歌婉轉,舞蹈漸起,由平緩抒 情而進入歡樂奔放。有時一對對情人悄悄離開篝火旁, 小夥子把耳鈴掛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髮釵插在姑 娘的髮髻上,姑娘把自己親手精心編織的七彩腰帶繫於 情郎腰間,雙方信誓旦旦,相約明年三月三不見不散。 因三月三從其來歷和主要活動內容來說,都與婚戀有關 ,故而也稱為愛情節。

(十七)傈僳族lisu zu

Lisu ethnic minority group

傈僳族,人口有574856人, 雲南北部努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 江、福貢、貢山、瀘水四縣,是 傈僳族的主要聚居區。其餘散居 在附近的騰衝和四川接壤的地區, 多與漢、白、彝、納西等民族交錯雜居。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 八世紀時,傈僳族的先民居住在 金沙江兩岸。十六世紀中葉開始 進入怒江地區。十七、十八兩個 世紀中,大批傈僳族遷入雲南德 宏和臨滄、耿馬等地,有的沿金沙江南下進入綠勸、大 姚等地,繁衍生息。   

傈僳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 支。原有結構不完整的文字,經1 9 5 7 年的創製,形成了現在通用的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   

傈僳族地區重巒疊障,百川匯流,境內怒江和瀾滄 江分流其間,形成南北走向的兩大峽谷區,出產名貴的 皮毛和山貨,礦產和水力資源也很豐富。   

傈僳族的節日同附近的漢、白、納西等民族相近。 陰曆正月過年,六月過火把節,十月過收穫節。他們性 格爽朗,熱情好客,歷來被傳為佳話。      

絢麗的服飾   

傈僳族男女老幼都喜歡穿民族服裝。各地服飾大同 小異。根據服飾的顏色分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 聚居在怒江一帶的白、黑傈僳族婦女,普遍穿右衽上衣 ,麻布長裙;已婚婦女戴大銅環,長可垂肩,頭上以珊 瑚、料珠為飾。年輕的姑娘喜歡用綴有小白貝的紅線系 辮;有些婦女還喜歡在胸前佩一串瑪瑙、海貝或銀幣, 並在海貝上刻有簡單的橫豎紋或小圓孔。一些貴重的胸 飾可值一二頭黃牛。永勝、騰衝一帶的「花傈僳」,服 飾較為艷麗美觀,婦女均喜歡在上衣及長裙上鑲綉許多 花邊,頭纏花布頭巾,耳墜大銅環或銀環,裙長及地, 行走時長裙搖曳擺動,顯得婀娜富麗。   

各地傈僳族男女服飾都是麻布長衫或短衫,褲長及 膝,膝下套「吊筒」。有的以青布包頭,有的喜畜髮辮 於大腦後。一些富裕家的男子,左耳戴一串大紅珊瑚, 以示在社會上享有榮譽和尊嚴。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歡左 側佩掛長刀,身背手工縫製的花包,並綴有紅綠色小絨 球,或站立或狩獵,顯得威武英俊。      

嚼煙與「貼面酒」   

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煙與飲酒的習俗。客人來了,要 敬送煙絲;男女尋求伴侶要丟煙絲盒為信物。可見煙絲 在傈僳族人生活中的位置。   

嚼煙時,先將煙絲放入口中,然後放點由檳榔根、 李子樹皮,栗樹葉一起熬成的黑色膠狀物質和熟石灰慢 慢咀嚼。不久,口唇就象抹了椰子紅。如今,一些婦女 認為,嚼煙有失大雅,戒煙逐漸成了她們的自覺行為。   

「貼面酒」,也叫雙杯酒和同心酒,是傈僳族男女 社交場面的一種嬉戲趣鬧的方式。他們常把自己釀的濃 度高的酒藏與家中,留作款待客人。至於宴會歌舞較大 的場合,則往往飲臨時釀製的水酒,以免喝醉。傈僳族 飲酒時所的盛器,較原始的是竹筒,現在有時用陶瓷器 皿。飲酒時,主人取一竹筒酒,與客人臉貼臉地一同喝 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則就要從頭來過。飲「貼面 酒」是絕對不避男女之嫌的,夫妻同宴,丈夫與其她女 子貼面而飲,妻子也與其他男子來個「雙杯盡」,這都 是正常的現象。   

初來乍到的外界人,往往被當地人灌得臉熱腹脹, 而主人卻若無其事。原來,主客雙方喝「貼面酒」時, 主人怕酒溢出,筒口稍向客人方向偏斜,客人怕酒溢出 ,自然「咕嘟咕嘟」的張嘴迎酒,主人卻少飲了酒量。 不過,這種喝酒場面確實奇特難得,常給客人留下美好 的印象。

「貼面酒」,也叫雙杯酒和同心酒,是傈僳男女社交場面一種嬉戲趣鬧的方式。

溫泉「春浴」   

怒江峽谷的傈僳族人民至今仍保留著「春浴」的風 尚。凡沿江兩岸有溫泉的地方,都是人們歡聚沐浴的場 所。春節期間,人們帶著年食、行李在離溫泉不遠的地 方塔起竹棚,或找岩洞歇宿。在溫泉住上三五天,進行 沐浴。溫泉分上池和下池,一般情況下男子在上池,婦 女在下池,但距離較遠。有的每天洗五六次,他們認為 只有反覆洗浴,才能消除疾病,增強免疫力,才能有充 沛的精力投入新的一年的勞動生產。在六庫附近的溫泉 地區,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形成了群眾性的「溫泉賽詩 會」。屆時,數公里外的歌手們都要趕來賽歌對詩。每 當這個時刻,溫泉附近點點白色的帳篷,日夜不熄的篝 火邊擺著甘涼的米酒和香噴噴的年食,歌手們一面吟詩 對歌,一面品嘗各自帶來的美酒佳肴。新老歌手們,就 是在這種繼承和發揚本民族傳統文化娛樂活動中,為新 春佳節增添歡樂氣氛。藉助「春浴」賽詩對歌潛移默化 的影響,陶冶人們的高尚情操,培育團結友好的社會風尚。

「江沙埋情人」   

「江沙埋情人」是傈僳族男女求愛最古老的方式之 一。「盍什」節(盍什,意為新年)來臨,福貢一帶的 傈僳族青年紛紛來到寬闊的怒江沙灘上,用口弦、琵琶 、「地里突」(一種竹製笛子)等樂器伴奏起舞,交流 感情。三五成群,無拘無束,尋求配偶。一旦心靈相通 (或者平時就已相識,願結為伴侶),小夥子便在沙灘 上挖一坑,約上要好的幾個同性夥伴,將意中人抬到沙 坑裡,用細沙埋在身上。之後,夥伴們迅速離去,小伙 子馬上將沙土刨開,也就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別看 姑娘們平時溫柔嫻靜,而這時卻潑辣大方,往往七八個 人統一行動,用偷襲的辦法又將小夥子連拉帶推地埋入 沙坑,任憑小夥子體魄強壯,也難逃這一情場鬧劇。   

「江沙埋情人」還包括射弩,小夥子常以高超的射 弩技術贏得姑娘的愛情。   

射弩場上,人們圍成了半圓,爭相觀看愛情之箭的 精彩表演。只見姑娘頭頂一個盛滿大米的木碗,米上放 一隻雞蛋作靶子。小夥子站在四五米外,不慌不忙,弩 箭搭弦,瞄準發射。「嗖」的一聲,頃刻,雞蛋破裂, 蛋汁飛濺。頓時,場上爆發出一片掌聲。在這驚險的動 作之中,一是顯示小夥子的射弩功夫,二是考驗姑娘對 小夥子的誠意。當然,有的小夥子射弩沒有把握,寧願 射不中雞蛋,也不願傷了心愛的人,只不過讓人說不夠 勇敢強悍罷了,這並不影響他們結為伴侶。 射弩完畢,取鬧的青年人便捧來竹筒酒(也稱同心 酒)讓對對情人喝乾,以定終身。人們邊喝、邊唱、邊 舞,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

奇特的「刀桿節」   

「刀桿節」是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體育節日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   

在傈僳族中,「刀桿節」的習俗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相傳,明代外族入侵雲南邊疆,朝廷派出兵部尚書王 驥帶兵前往禦敵。王驥到達滇西北後,依靠當地傈僳人 民團結戰鬥,很快地驅逐了入侵者。二月初八,王驥奉 旨回京,不幸在途中被奸臣害死。為了紀念這位反抗外 族入侵的人物及在戰鬥中犧牲的人,傈僳族人民決定將 這一天作為「刀桿節」,由此沿襲,逐漸形成一種傳統 的體育活動。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 地來到「刀桿節」會場,觀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動 。   

幾聲火槍響過之後,首先七八名「香通」(上刀桿 表演者)為眾人表演「跳火舞」。他們上身裸露,光著 腳,模仿各種禽獸動作,在一堆一堆燒紅的木炭上,來 回跳動,還不時抓炭火在身上揩抹,圓渾的火球在手中 翻滾、搓揉,而他們卻毫不在意。經過火的洗禮,意味 著在新的一年裡消除各種災難。   

會場中央,矗立著二根約2 0 米長的粗大木杆,木 桿上綁有3 6 把鋒利的長刀,刀口向上,銀光閃閃,形 成一架高得讓人生畏的刀梯。就在人們敬畏擔憂之時, 上刀桿必不可少的祭祀開始了,幾個穿著紅衣裳,頭戴 紅包頭,光著腳的勇士,健步來到刀桿下,跪在一幅古 代武將畫像前,然後雙手舉杯過頭,口中念念有詞,接 著將酒一飲而盡。然後,他們縱身躍起,輕盈敏捷地爬 上刀桿,雙手握住刀口,雙腳踩著刀刃,魚貫而上。   

最先爬上頂端的人,還要作高難度倒立動作,燃放 鞭炮。幾千名觀眾仰首觀望,不時爆發出陣陣喝彩聲。這一古老而又奇特的「刀桿節」,已被有關部門正 式定為傈僳族的傳統體育活動。

(十八)佤族 wa zu

Va ethnic minority group

佤族,現有人口351974人。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 盟、滄源、孟連、耿馬等縣。   

佤族地區處於瀾滄江和薩 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地 帶。山巒重疊,平壩極少,被 稱為阿佤山。山區氣候比較復 雜,盛產經濟林木。密林深處, 棲息著象、虎、豹、熊、鹿、 麂子、野豬等珍貴野生動物。   

佤族自稱「阿佤」,是周秦時期「百濮」的一支。 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稱。新 中國成立後,統稱佤族,意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 語支。過去長期用木刻和實物記事。2 0 世紀5 0 年代 創造了佤族文字。   

佤族從事農業為主,喜飲酒、嚼檳榔。嚼檳榔使許 多人染成黑齒赤唇,以此為美。飲酒的酒具多用竹筒, 凡節慶、婚喪、待客、議事時,都要按傳統禮儀敬酒, 因而有「無酒不成禮」之說。

佤族能歌善舞。常見的舞蹈有「圓圈舞」、「舂碓 舞」等。「圓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邊唱 邊跳,氣氛十分熱烈。      

滄源崖畫   

在滄源縣境內勐省、曼帕、曼坎等地海拔2 0 0 0 余米的山崖上,至今仍保留著1 0 余處古代崖畫,距今 至少有二三千年的歷。這些崖畫圖案皆呈紅色,繪畫的 染料多採用當地所產的赤礦粉,用牛血調和製成。崖畫 內容以舞蹈和狩獵場面居多,也有生產勞動,原始宗教 祭祀的情景。在一塊長3 0 米的山崖上,舞蹈、狩獵人 物及牛、猴、鳥等動物圖像多達數百種,體態形象逼真 。還有一幅類似慶祝勝利凱旋的場景,一群勝利歸來的 人們手執兵器,驅趕著豬羊,分成若干隊伍走回村寨。 村寨用一橢圓線條圍成,內有多座干欄式房屋。崖畫中 ,還有疊立羅漢、頭頂長桿、弄丸、舞流星等「雜技」 表演的畫面。崖畫表現手法古樸獨特,畫人體多勾勒成 三角形,面部不細繪五官,僅通過四肢部位表現出人體 的動作、體態與感情。描繪動物也省略細部,粗線條地 勾勒出角、尾、耳等。   

滄源崖畫分布在佤族聚居區,被當地佤族視為神聖 之地。崖畫上的人物圖像,被佤族人們奉為「仙人」。 千百年來,每逢旱季或年節,佤族和當地居住的其他民 族都要到岩畫地點舉行莊嚴的祭祀活動,點燃香燭,擺 上象徵吉祥的祭品,祈求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拉木鼓   

在佤族的各種器物中,最神聖、尊貴之物莫過於木 鼓。   

過去,佤族篤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舉行多次 大型的「祭鬼」儀式。於是木鼓就成了一種獨特的祭祀 工具。拉木鼓是一項整個村寨人都要參與的盛大活動。 傳統的木鼓以紅椿、紅色樹為原材料,長約2 0 0 厘米 ,直徑約7 0 厘米,鼓身挖一條長約1 5 0 厘米,寬約 1 5 厘米的直槽:中是掏空,槽兩側各刻一鼓舌,鼓舌 周圍留有空隙,起共鳴作用。每個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 對以上的木鼓,較小者稱「公鼓」,較大者稱「母鼓」 ,供奉於專門的木鼓房中,置於兩根橫木之上,以防潮 濕。較大的村寨,有數個木鼓房和數十個木鼓。大約一 兩年就需要更換新木鼓。製作新木鼓時,首先需要從森 林中拉回一段大樹榦,稱之「拉木鼓」。   

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般在陽曆 1 月間進行。屆時,魔巴(巫師)鳴槍並敲擊召集村寨 群眾。舉行祭祀和剽牛活動。製作木鼓,大約要6 至1 0 天時間。   

古往今來,佤族人民把木鼓當作靈物崇拜,認為敲 木鼓可以通神靈,驅邪魔,降吉祥。當時,遇有戰爭等 緊急事態。用木鼓示警集眾;獵手捕獲虎豹等野獸,也 要擊鼓表示敬意。逢年過節或宗教祭祀之時,木鼓更是 振奮人心的樂器。當人們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時,可以發 出四種不同音響,(多為一人敲打,也可數人合擊)鏗 鏘有力,節奏交錯,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鼓語」。2 0 世紀7 0 年代以後,木鼓經過改制,成為佤族最具有代 表性的一種樂器,登上了新時代的文藝舞台。

大耳筒·寬手鐲·細藤圈   

佤族婦女裝飾別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寬手鐲、細 藤圈,標誌著佤族人粗獷、豪放的堅強性格。

相對來說,男子服飾除包黑色包頭上沒有什麼特別 。但喜歡紋身,其中多數在胸脯刺牛頭,手腕刺鳥,腿 上刺山林圖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長刀或火槍, 給人以雄壯威武之感。   

而婦女們的裝束特點分明與眾不同。最突出的是頭 戴寬約3 公分左右的銀箍,留長發;身著靛青色無領大 襟右衽及橫條花筒裙。腰系紅布寬腰帶和數十根細藤圈 。耳掛垂肩圓形大耳環,頸戴銀質大項圈,細項鏈。上 了年紀的人,喜歡戴長約五公分傘狀大耳筒,筒頂還刻 有各種花紋。有的婦女在耳筒內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 上人民幣,出門趕集,隨用隨取,很是便利。   

在佤族聚居區西盟,無論家庭貧富婦女們都有一副 寬手鐲,長年套在手腕上。相傳,從前阿佤山的原始森 林里常有野熊出沒,野熊有個特性,抓住人死不放手。 一天,一個美貌的佤族姑娘上山採集,碰上了野熊,躲 避不及,聰明的姑娘趕忙從竹籃里拿出飲水的竹筒,套 在手上,大膽沉著地迎上去,讓野熊握住。野熊自以為 獵物到手,竟飄飄然起來,姑娘乘機悄悄從竹筒抽出來 ,化險為夷。從此,姑娘們外出將竹筒套在手腕上,以 防不測,久之,竹筒就演變成寬手鐲了。手鐲寬約五公 分,多用白銀製成。上面刻有精緻的各種圖案花紋,美 觀閃亮,是佤族婦女喜愛的裝飾品。   

歡度新米節   

農曆八月中旬,是阿佤山最忙碌的季節。   

晨霧朦朧,遠遠的山樑上便傳出咚!咚!……的舂 米聲,不一會,粗糙的稻穀就變成赤色的米粒。

新米節,是佤族人民最喜愛的節日。在穀子剛成熟 的時候,各家各戶根據頭人公布的時間和地點,先到地 里採摘一把「頭谷」拿回家中。一部分放在備好的穀倉 里或屯籮里,另一部分舂成新米,煮一鍋飯,打出7 碗 ,飯頭上各放一塊大肉,再打7 碗水酒,一同放在供台 上,請天神、地神、山神、穀神、列祖列宗來享用。又 點亮7 根香火,念經老人就位做奠祭儀式。接著把供過 的新米飯先請老少品嘗。佤族認為,老人和小孩是世界 上最「乾淨」的人,這樣做,是對神仙、祖先的尊重, 對老人和孩子的珍愛。   

夜幕降臨,同胞們聚在一起,圍著灼灼的篝火,伸 出油亮的手臂,踏著木鼓強烈的鼓點,韻著調子,通宵 達旦地歡度新米節。若有遠客,主人便請客人共度良宵 。他們把最上等的水酒,最上等的雞肉爛飯端上來讓客 人品嘗。讓你感知這個民族的豁達和忠厚。   

佤族是個非常好客的民族,自釀的水酒清涼香甜, 素有「無酒不成禮」之說。   

佤族喝水酒的方式很講究。主人先喝一口,用右手 擦一下竹筒杯,再雙手遞給客人。這時客人要伸出右手 ,手心朝上接過酒杯,以示謝意。客人喝一口後,照主 人的樣子遞給別人,輪流共飲。不管有多少人,不論喝 多少杯,使用的酒杯只有一個。客人在飲酒時得注意禁 忌,千萬不得用手去摸頭或耳朵,也不要向主人家的女 孩子送飾物或香煙,因為這會被看成是求愛的表示。   

新米節的第二天,全寨青年出動修道搭橋,準備好 馱運新谷進寨的道路。婦女們更是不閑著,修補谷,屯 籮、蔑笆、打掃樓內外的塵土,漿泡棉毯,清洗物件; 小孩子好似泥鰍沒頭沒腦地往河裡鑽。   

新米節的最後一天,人們盡興歡樂,青年男女吹著 悠揚的口弦,各自尋找著喜愛的情侶。   三天過後,人們便開始了緊張的秋收。

(十九)畲族she zu

She ethnic minority group

畲族,現有6 3 0 3 7 8 人,主 要居住在福建、浙江兩省的廣大山 區,其餘分布在江西、廣東和安徽 省境內。其聚居點多為數十戶人家 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 散居與雜居特 點。

畲族地區處於中國東南丘陵地 帶,山不高但蒼翠,水不闊卻縱橫, 氣候濕潤,資源豐富,除品種多而 優的水稻和薯類等農作物外,景寧 香菇和惠明茶最負盛名。   

畲族人民早在唐代就在閩、粵、贛交界地區繁衍生 息。南宋時期「畲民」的族稱見於史書。畲族自稱「山 哈」或「山達」,意為「山裡的客人」。新中國成立後 ,統稱為畲族。   

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大部人講當 地方言。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語文。      

精巧的編織工藝   

畲族的編織工藝最受讚譽的是彩帶和竹編。彩帶即 花腰帶,又稱合手巾帶。畲族姑娘從五六歲起,就跟著 母親學習編織彩帶,彩帶精緻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靈 手巧的重要標準。姑娘定婚時,在送給男方的回禮中, 必須得有親手織的彩帶。彩帶既是裝飾品,又是擦汗撣 塵的生活用品。彩帶一般長1 . 3 米,寬0 . 2 米。圖 案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柳條紋組成的兩方連圖案;另一 種是印染的藍底白花圖案。從內容上來說,有「十三行 」、「十二生肖」、「水擊花」、「銅錢幫」、「五字 帶」等。直接在彩帶上綉吉祥祝福等內容的在畲鄉更為 流行。   

畲族地區盛產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 為竹編工藝品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精巧的竹編工 藝品從材料破竹到染色噴漆需幾十道工序。除日常生活 用的屏風、掛聯、枕頭、席子、椅子等外,還有許多造 型生動,美觀精巧,色彩鮮艷的筐、籃等。如鵝形筐, 以鵝身為容體,以回首的曲頸為提梁,以乳白原色竹篾 為羽毛,栩栩如生,美觀實用。許多竹編工藝品已遠銷 海外,深受人們的青睞。竹編中堪稱畲族一絕的是斗笠 。其竹篾細若髮絲,一頂斗笠的上層篾就有2 2 0 至2 4 0 條之多。從斗笠的外緣看,有兩條邊和三條邊兩種 。從斗笠的上面看,有斗笠燕、頂、四格、三屋檐、雲 頭、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種不同的花紋。斗笠以五 彩九重篾編織而成,既精緻輕巧,又滴水不漏,配上水 紅綢帶及各色珠子,更加耀眼奪目。畲族婦女在外出趕 集或走親訪友時,都要戴上花斗笠。   

男女互嫁的婚俗   

在畲族民間,除通常的嫁女之外,還有男嫁女方的 婚俗。男嫁女方有兩種:入贅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 婿」;入贅給寡婦的叫「上門」。無兒子的家庭多行招 贅,但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中 留「招兒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 姓,也有兩個兒子分別隨父母姓的。若夫妻雙方都是獨 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 要照顧,居無定處。幾年之後,才能確定在夫妻娘家中 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落戶。   

婚前有說親和定親兩個階段,禮儀講究頗多。娶親 時,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赤郎」、作為伴 郎的「接姑」、廚子和能說會道的「赤郎子」組成迎親 隊伍,由媒人帶領於婚禮兩天前趕到女家,鳴鞭炮叫開 門,送上禮品,行「脫鞋禮」(脫掉草鞋,洗腳,穿上 新布鞋),雙方歌手對歌歡宴,新娘在席間敬酒,並接 受賓客與長輩贈送的紅包,謂之「討百家銀」。當晚的 歌宴要通宵達旦,男方的歌手若唱答不上女方歌手的問 題,臉上要被抹鍋底灰,引得哄堂大笑。第二天,在女 家行「請祖公」禮,即向祖宗牌位報告婚事,請求保佑 。爾後,新娘的母親把嫁妝擺在床上,母女坐在床旁哭 得難捨難分,叫做「哭嫁妝」。第三天是正式婚禮,新 娘依夫家遠近決定上轎啟程的時間,原則是天亮前要趕 到新娘家。途中新娘不得回頭,以保證婚後白頭到老。 到新娘家大門外,新娘要張傘通過不斷接替鋪在前面的 紅布袋,象徵著傳宗接代。在通往中堂的路上,夫家的 親友要撒生花生,預祝多生貴子。在中堂拜祖宗時,新 郎始與新娘見面。婚後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行回 門禮。住兩夜或四夜再回夫家。直至今日,這一古老的 規矩在畲鄉仍在沿襲。

風格獨特的鳳凰裝   

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 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 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 圖案。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紅 頭繩扎的長辮高盤於頭頂,象徵著鳳頭;衣裳、圍裙( 合手巾)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線鑲綉出五彩 繽紛的花邊圖案,象徵著鳳凰的頸項、腰身和羽毛;扎 在腰後飄蕩不定的金色腰帶頭,象徵著鳳尾;佩於全身 的叮噹作響的銀飾,象徵著鳳鳴。已婚婦女一般頭戴「 鳳冠」。它是在精製的細竹管外包上紅布帕,懸一條3 0 多厘米長、3 厘米寬的紅綾做成的。冠上有一塊圓銀 牌,下垂3 個小銀牌於前額,稱為「龍髻」,表示是「 三公主」戴的鳳冠。關於鳳凰裝有個傳說:畲族的始祖 盤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兒三公主嫁給他 。成婚時帝後給女兒戴上鳳冠,穿上鑲著珠寶的鳳衣, 祝福她象鳳凰一樣給生活帶來祥瑞。三公主有了兒女後 ,也把女兒打扮得象鳳凰一樣。當女兒出嫁時,鳳凰從 廣東的鳳凰山銜來鳳凰裝送給她做嫁衣。從此,畲家女 便穿鳳凰裝,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稱為 「鳳凰」。因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 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時是不下跪的。

在福建寧德地區新娘仍保留著戴鳳冠的習俗。

別具一格的民族體育   

畲族人民歷來重視體育活動,體育活動的項目也很 多,有武術、登山、「打尺寸」、「操石磉」、騎「海 馬」、竹林競技等。   

畲族武術以畲拳最著名,棍術次之。畲拳乃畲族獨 創,已有3 0 0 多年的歷史。創編者名叫雷烏龍,人閃 尊稱為「烏龍公」。畲拳的主要動作有沖、扭、頂、擱 、削、托、撥、踢、掃、跳等。進攻時多用拳肘,防守 時常用前臂和掌。講究以肘護肋,步伐穩健,動作緊湊 ,進退靈活,具有「下如鐵釘,上如車輪,手如輾盤, 眼如銅鈴」的特點。畲拳中有點穴絕招,一旦被點中穴 位,便動彈不得。在拳鄉福建羅源縣八井村,有一半以 上的人會拳術。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學齡兒童,不論男 女都有練拳習武的愛好。畲家拳的流派和套路有數十種 之多。練功的方法很特別,如練鐵砂掌之前,先砍一節 粗壯的竹筒,內裝一條毒蛇,蛇腐爛後,練武者將手伸 進竹筒,蛇毒使其手奇癢難忍,急需插入米糠、穀子或 沙子及鐵砂中磨擦,久之則皮肉堅硬。   

棍術籠統地來說,連「柱杖」、鋤頭、扁擔等生產 工具都是習武器械。「盤柴槌」(即打柴棍)是棍術的 一種,有長短之分。長的3 . 6 米左右,短的也有2 . 3 米。其招式有7 步、9 步、猴子翻身、雙頭槌、3 步 跳、4 步半、天觀地測等。   

登山活動多於春秋兩季的節日舉行。男女老少都參 加,各擇其路,先至頂峰者為勝。竹林競枝中以爬竹竿 和射箭最吸引人。許多人爬竹竿只用手不用足,而且有 的參賽者還是倒立向上爬,動作敏捷得象猿猴一般。射 箭要比賽射飛行中的斑鳩,百步穿楊已不在話下。

「打尺寸」的玩法是,一人站在直徑約2 米的圓圈 內,右手持一根3 0 至4 0 厘米的棍子(即「尺」), 左手拿一根筷子長的竹條(即「寸」),以「尺」將「 寸」打出圈外,站在圈外的一伙人在「寸」落地前爭取 接住它,再投向圈內,圈內的人可再以「尺」將「寸」 擊出,或用手接住。誰使「寸」落地,誰便輸了。此項 活動傳說起源於唐代畲民起義中,赤手撥箭的英雄事迹 。   

「操石磉」是推石頭角力。騎「海馬」是在海灘足 踩名叫「海馬」的滑溜板飛速前進。

(二十)高山族gaoshan zu

Gaosh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高山族,現有人口4 0 萬,主要居住在中國台灣省,其餘3000多人,散居大陸福建、浙江等沿 海地區。   

高山族有許多支系,主要包 括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 農人、魯凱人、卑南人、曹人、 雅美人和賽夏人。平埔人因為散 居台灣各地,2 0 世紀後已基本 漢化。   

高山族地區處於台灣中部山 區、東部縱谷平原和蘭嶼島上, 海拔5 0 0 至2 0 0 0 米,屬熱 帶和亞熱帶氣候,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   

高山族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以漁獵生產為輔。   

高山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各地區高山語 差別較大。目前起碼有1 5 種語言,大致可分為「泰雅 」、「曹」、「排灣」三大語群。沒有通用的民族文字 。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文。      

基層組織——社   

高山族的基層組織是「社」,社是自然村寨,小社 由一個氏族組成,大社由數個氏族組成,一般上千人, 小社五六百人,實行民主政治,重大問題由社大會決定 。社首領包括頭目(領袖)、祭司(或巫師)和長老會 。是社的最高權力機構。頭目領導耕戰、漁獵,裁決內 部糾紛,幫助祭司組織祭祀活動。   

多數高山族社以會所(會廨)作為社的活動中心, 也是男性年齡組織的教育訓練場所。年齡組織是社內部 以年齡為序的一種等級制度。各支系的年齡等級劃分有 多少之別,大致可分為幼年、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 等級別。凡男性,都要歸入相應的年齡等級,擔負一定 的社會分工。每隔數年,要舉行一次晉級禮。從少年開 始,嚴格按照性別施以基本訓練。男性是狩獵、耕戰方 面的技能訓練;女性是紡織、家務及採集方面的訓練。 男子一旦成年,要舉行隆重的成丁禮升入青年等級,進 入會所食宿,並參加集體勞動和作戰。青年們在成丁禮 之後,被承認是部落正式成員,才有權參與社政治生活 。   

高山族社對少年男子的教育培養十分重視,成年人 教給他們如何製造漁獵工具及武器,帶他們去狩獵,讓 他們學習投石、角力、奔跑、擲標槍、射箭和搏殺等, 給他們講說社的歷史、傳說及英雄故事。有的社在少年 進入會所前,還要間斷性停食,即吃一天,餓兩天,以 鍛煉少年們的吃苦精神和忍耐能力,在斷食中仍能保持 樂觀情緒和昂揚鬥志者才配受到厚愛與看重。   

從5 0 年代起,台灣高山族的社組織逐步走向地方 行政管理,而且過去五六十人的大家族日趨縮小。但是 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及文化習俗的許多傳統仍然在社會生 活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身體毀飾   

過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著身體毀飾的習俗 ,如拔毛、鑿齒、穿耳、束腹、紋身等。4 0 年代中期 以後,這些習俗逐漸趨於衰退,但其殘餘影響還在。   拔毛,指的是拔除體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 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男性用竹片夾子拔, 女性以細麻線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燒,並不覺得痛 苦。   

鑿齒,是在十二歲至十六歲時,拔掉左右兩個門牙 或兩個犬齒。有的直接用小鐵棒抵在牙上用石頭敲掉欲 拔之牙。有些無拔牙缺齒習俗的支系,願將牙齒染成黑 色,以黑齒為美。   

穿耳,尤以排灣人與阿美人的男子最為突出。他們 耳垂穿孔較大,一般用鉛盤,貝殼和竹管做耳飾,並將 琉璃珠用絲線連在雕有花紋的竹管一端,結紮在腦後的 頭髮上,來防止擺動掉落。

束腹,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習俗。束腹帶是用厚 竹片彎成的,兩端鑽孔,穿麻繩以勒緊,勒扣在後腰。 從十二三歲起直到五六十歲停止,晝夜都緊束在腰腹, 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發達健康。   

紋身,各支系具體情況不同,有的男紋女不紋,有 的女紋男不紋。有的以紋身為美飾,有的以紋身為勇武 的象徵。受原始宗教的影響,認為紋身可以得到祖先靈 魂的保佑,去災免禍。除紋身外,還有紋面的。無論以 什麼方式毀飾身體,其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美觀、勇武 、聯姻、紀功、尊貴。   

優美的歌舞   

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勞動、戀愛、婚宴 、節慶、祭祀等,都有歌舞抒情寄意。因為高山族支系 較多,所以表現在音樂歌舞上的風格也是豐富多彩的。 民間傳統歌曲,多為觸景生情,即興演唱。有的如高山 流水,自然悠揚,有的如擊竹鳴玉,清麗動人;有的如 排浪鼓石,節奏明快。顯得粗獷、淳樸、細膩。   

常見的樂器有口弦琴、弓琴(方琴)、笛子、葉琴 (樹葉)、杵樂、臀板、竹鼓(鼓砍)、腰鈴、腳鈴、 口弦琴和鼻簫,常用於青年男女戀愛中呼喚情人和傳達 愛情。葉琴實際上是一片隨手摘取的闊葉樹葉片,銜於 唇間便可吹奏出不少曲調。杵樂是從舂米的木杵演變而 成。高山族人舂搗稻穀時,常在屋內挖一洞穴,穴底放 一塊石板,幾名婦女環立四周,手持木杵舂米。木杵碰 擊石板,發出如鍾似磬的音響,傳播甚遠。後來人們用 長短粗細有別,高低不同音的木杵,奏出節奏不同的樂 聲,用它伴奏的歌曲稱「杵歌」。用它演奏的樂曲為「 杵樂」。杵樂歌舞在高山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非常盛行。 杵歌還成為青年男女戀愛的紐帶,許多美滿姻緣就是在 杵樂聲中結下的。臀板是把一串竹管和銅殼垂於臀部, 與腰鈴、腳鈴都是舞蹈者的道具和伴奏樂器。   

高山族的舞蹈具有集體性的特點,凡重大活動,都 有集體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在歌舞聚會時,人們堆柴 點火,圍火高歌豪飲。先是十來個青年人款款起舞,並 唱序歌,漸入高亢激越,眾人連臂合圍,踏歌歡舞,時 前時後,進退有致,間有齊聲歡呼,場面非常熱烈。

近年來由於旅遊事業的高度發展,許多到台灣觀光 的遊客都前往高山族民俗村寨或旅遊景點觀看山胞們的 民俗與歌舞表演。

木雕與紡織   

高山族的手工工藝主要有紡織、竹編、藤編、刳木 、雕刻、削竹和制陶等,其中排灣人,魯凱人、雅美人 等支系的木雕藝術頗為精湛,刳削是著名傳統工藝,他 們僅用一把刀就能刳製成各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器具。例 如舂米用的木臼,貯藏用的木桶,制糕釀酒的蒸筒等容 器,以及酒杯、湯匙等食具,大的則如獨木舟。   

雕刻工藝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更為普遍。有圓雕、 浮雕,也有線雕、鏤雕、空雕。在一些生活用具、裝飾 品、樂器上都刻著人物、動物、花卉等各種美麗的圖案 花紋,刀法剛勁細膩,特富自然情趣,形象十分生動逼 真。排灣人的雕壺、屏風和雕板(屋內的一種嵌板)、 背椅、木枕、木桶、木匙、煙斗等,飾紋巧妙,刻工精 致。祭祀祖先「靈屋」的雕柱,更是讓人讚嘆不已。以 及家屋的橫樑、屋檐、檻楣等都雕刻的五顏六色,十分 美觀。   

至於紡織,在久遠的年代,山胞們就懂得用績麻織 成「番布」。在泰雅、賽夏兩族中,素有「男以武功, 女以紡織」來決定其社會地位的習俗。他們的紡織方法 基本相同,都有垂直紡軸,以手搓捻後纏於軸上。織機 均屬較原始的平地腰織機。織機的夾布板兩端掛在織婦 的腰際,經線的尾端繞結在經線筒或經線軸上,用兩腳 蹬著。而阿美、雅美和卑南人則用兩根木柱插在地上, 將經線板拌住,不用足蹬。但夾布板仍縛於腰際。織婦 則坐在地上或凳子上從事紡織。按照傳統習俗,女子在 織布小屋中工作,男子不得進入。紡織品主要有白麻布 和白褐相間的平行條紋麻布。在布上進行刺繡、挑花, 用於各種裝飾。

(二十一)拉祜族lahu zu

Lahu ethnic minority group

拉祜族,人口有4 1 1 4 7 6 人。主要分布在瀾滄江流域的思 茅、臨滄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 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拉祜族地處亞熱帶山區,夏 無酷暑,冬無嚴寒,一年中雨季、 旱季分明。瀾滄地區群山巍峨, 河道逶迤,資源豐饒,物產富庶, 風光宜人。   

拉祜族有「拉祜納」、「拉 祜西」兩大支系,源於古代氐羌 系統,與彝族關係密切。清代文獻中被稱為「倮黑」。 自稱拉祜,意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歷史上 曾是一個狩獵民族。苦聰人是拉祜族的一個支系。新中 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拉祜族。   

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大多數人通漢 語和傣語。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製的拉 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後來,在原有的字母基礎上,創製 了拼音文字,推廣使用。   

拉祜族的音樂、舞蹈,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濃郁的生 活氣息,口頭文學形式多樣。拉祜族的樂器有蘆笙、三 弦等。舞蹈多用腳踏動作,左面單擺。傳統舞蹈有蘆笙 舞,樣式多達三、四十種。詩歌中的「陀普科」(謎語 ),特別為群眾喜聞樂見。傳統節日有火把節。      

衣色尚黑   

拉祜族最喜愛黑色,以黑為美。衣尚黑色是拉祜族 服飾的一個特點。   

至今,拉祜族仍然非常喜愛穿傳統服飾,透過拉祜 族服飾,仍可窺見古代氐羌系統民族衣著形象。唐代文 獻中記載,古代烏蠻「婦人衣黑繒,其長曳地。」拉祜 西支系婦女喜歡裹0 . 3 米多長的黑色頭巾。最末一端 長長地垂及腰際。有地方婦女還有用黑布裹腿的習慣。 黑色衣服上綴以色彩斑斕的圖案,顯得格外莊重富麗。 拉祜西婦女穿窄袖短衫飾以彩色布條;或穿裙子,間隔 出紅、黑、白三色。她們出門時,總是肩挎背包,既裝 物品,也顯示自己紡織技藝。   

瀾滄縣拉祜族男子戴的帽子,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 藍黑布拼制而成,下邊鑲一條較寬的藍布邊,頂端綴有 一撮約1 5 公分長的彩穗垂下。有的不戴帽子,則用黑 布長巾裹頭。婦女穿花邊衣服,也用黑布包頭。   

現在,青年小夥子多在對襟短衣外面配上一件黑面 白里的褂子,姑娘們則在衣衫下襯上一件白汗衫,下擺 露在筒裙上面。他們認為,白色與黑色相配,象喜鵲一 樣漂亮。   

烤肉烤茶   

拉祜族曾經歷了長期的狩獵生活階段。拉祜族的「 拉」是老虎,「祜」意為烤吃的方法。拉祜族的族稱, 反映出他們烤食肉類的習俗非常悠久。今天,拉祜族仍 保留著烤食肉類的飲食習慣,方法是用兩根竹棍子,把 塗有食鹽香料的肉夾在中間,放在火塘上慢慢烘烤。烤 肉色黃味香,十分可口。   

腌製品是拉祜族的特殊食品,有腌肉、腌鹵豆腐、 腌豆豉、腌酸菜、腌酸筍等。最奇特的是將獸骨頭敲成 碎碴,放入鹽巴、辣椒、草果、八角等佐料,裝進土罐 內腌上數月,取出即可食用。

飲烤茶是拉祜族的一大嗜好。先把茶葉放進小茶罐 內,放在火塘上烤焦,再倒入滾開水,茶香四溢撲鼻, 每次僅飲一小盅。如果有客人來了,一定要以烤茶招待 。煮出來的第一罐由主人自己喝,第二罐才給客人飲用 。主人喝第一道茶,表示茶中無毒,請客人放心。第二 道茶味道最好,奉獻給客人。   

拉祜族還喜歡飲酒。他們有一套自釀水酒之法,用 糯米做原料。也有自釀燒酒,自配藥酒。他們有酒必痛 飲,飲酒必唱歌。現在,逢年過節,拉祜族人都邀請周 圍傣、哈尼、布朗等族朋友一道會餐飲酒,吃民族團結 飯。   

刻竹傳信   

拉祜族長期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在拉祜族民間,有 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   

天神厄薩曾給拉祜族留下文字,由於拉祜人距厄薩 住的地方太遠,取文字的人遲到一年,厄薩寫的文字都 被別的民族拿走了。當厄薩看見拉祜族來人帶有糯米粑 ,就把文字寫在上面。取字的人在返迴路上遇上大雨, 走了一半路程就把乾糧吃光了。於是把寫上文字的粑粑 也給吃掉了,以為吃到肚裡也就記在心上。沒想到回到 村裡時一點印象也沒有。   

這個傳說說明拉祜族由於自然條件惡劣,社會發展 遲緩,文化上也是一直比較落後,在拉祜族沒有文字的 時期,人們之間有一種特殊的刻竹通信的方法:在竹片 上刻一道口,表示有事需要收「信」人前來。大口表示 大事,小口表示小事。如果插上三根雞毛,則是要求對 方象鳥一樣急速飛來,商談要事。   

不刻口的竹片也能傳遞信息。插上三隻雞尾,捎帶 一塊木炭,告訴對方有燃眉之急,需火速救援,插上三 根雞毛,帶上三個辣椒,表示發「信」人生氣,與對方 斷交,插上三根雞毛,加上子彈或弩箭,等於下戰書, 竹上插三根雞毛,外帶蜂蠟,表示友好和祝福。  

今天,中小學教育已普及拉祜山鄉,第一代的拉祜 族大學生已成長起來。傳信的竹片已沒有用武之地了。   

大年小年   

農曆春節,也是拉祜族的年節,也叫過年,但要分 為大年和小年。   

大年又叫女人節,小年又叫男人節。傳說古時候, 到了過年時,男人在外打獵仍未歸來。男人帶著獵物回 來後,年已經過完了。為了慰勞滿載而歸的男人,村寨 又重新過了一次年,叫做過小年。實際上,由於拉祜族 長期保留著母系大家庭的社會組織,女人過大年是合乎 情理之事。  

大年從正月初一到初四共四天,新年的準備卻在上 年臘月二十四日便開始了。除夕之夜,人人洗澡,舂糯 米粑粑,唱年歌。初一凌晨,頭遍雞叫,各家各戶便背 著葫蘆,抬著竹筒奔向山泉搶新水。據說誰家先搶到清 水,誰家穀子先熟。初一晚上村寨人聚集在一起,跳起 蘆笙舞,唱起祝福歌。初二到初四,親友互相拜年、贈 送禮品。初五這一天,全村男子聚合在一起,把樹榦劈 開一面,畫上飛禽走獸,每人在三四十公尺外向木片打 上一槍,或射上一箭,以預測狩獵的收穫。第二天,男 人便出外打獵。   

初九到十一是過小年的日子,全村人穿戴一新,在 (釒芒)鑼、象腳鼓聲中翩翩起舞,迎接福神降臨。游 樂歌舞活動通宵達旦。正月十二是年節最後一天,稱做 「滿年」。過了滿年之後,緊張的春耕生產很快就開始 了。

(二十二)水族shui zu

Shui ethnic minority group

水族,現有3 4 5 9 9 3 人, 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 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 侗族自治州的凱里、黎平、榕江、 從江等縣,少數散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   

水族的居住地位於雲貴高原 東南部的苗嶺山脈以南、都柳江 和龍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 畫,適於農林業的發展,是貴州 高原的魚米花果之鄉。   

水族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九阡灑」是水 族傳統佳釀。   

水族的遠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唐宋時與壯侗 族各民族一起被統稱為「僚」。北宋時在水族地區設「 撫水州」。「水」族之稱,最早見於明代史籍。清代, 多稱其為「水家苗」、「水家」等。新中國成立後,水 族被正式定名。

水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語支。水族先民曾 創製過自己的文字,稱為「水書」,其形狀類似於甲骨 文和金文,但只有4 0 0 多個單字,且多用於巫術活動 。水族有自己的曆法,水歷與夏曆基本一致,但以夏曆 八月為歲末,九月為歲首。從夏曆八月底到十月初有四 個亥日,是水族各寨輪流過年的日子。水族過年稱「借 端」,十分隆重熱鬧。屆時敲響鑼鼓,吹響蘆笙,還舉 行賽馬、歌舞等娛樂活動。

傳統女服   

水族男裝在2 0 世紀4 0 年代起就與周圍漢裝無大 差別,倒是婦女服飾至今仍保留有鮮明的民族特徵。水 族婦女織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紗質精細均勻, 所染青、藍、綠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聞名遠近 。水族獨創的豆漿畫印染工藝技術,相傳已有7 0 0 多 年的歷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群眾喜愛。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製,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 。長衫過膝,一般不繡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 截然不同。婚禮服上裝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褲子膝彎處 皆鑲有刺繡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 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耳垂銀 耳環,腳穿繡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風 采翩翩。此外婦女刺繡的背帶更有藝術性。說是「帶」 ,實際上是一塊刺繡華麗的「T 」形「帘子」,上端兩 邊有帶,「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兒。它是將白色馬尾 纏繞上白絲線,再加上其它彩色絲線,先把各種圖案分 別刺繡好,最後將綉好的圖案拼鑲到背帶布料上做成的 。背帶美觀實用,是母親對出嫁女兒最好的禮品。   

婚俗禮儀   

水族婚俗保留較濃的傳統色彩,講究明媒正娶。婚 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節日及趕集時的對歌活動交遊相 戀。即使自由戀愛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 俗,要受歧視。青年男女相愛之後,先託人告訴雙方家 長。若家長表示願意,男方才請媒人去女家送禮定親, 並擇定吉日,派人抬著豬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 親時,再抬大豬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 ,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來表 現主人的盛情。接親與送親男女雙方的家人不參加,除 少數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數是盛裝 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開一條縫的紅紙傘步行在前,接送 的伴郎、伴娘及抬著嫁妝的長隊緊隨其後。一般是新娘 於中午出娘家門,傍晚六七點鐘進夫家門,吉時不到, 不得進門。新郎家的親人在新娘進門要外出迴避,新娘 進屋後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與新娘同宿,第二天 新娘即回門去娘家住。婚期之後,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 ,開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門就長達一兩個月 時間,謂之「坐家」,實際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殘 存餘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諱打雷變天,因此婚期 多在秋冬舉行。

借端和過卯   

水族一年中過端節最為隆重。「端節」是以水書水 歷推算出來的。水歷也將一年分為1 2 個月和四季,但 把農曆九月作歲首,把農曆八月當歲末,以十二地支記 日,水歷每年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即農曆八月下旬 至十月上旬)。每逢亥(豬)日,各地依傳統分批過節 。這就是端節,又稱「瓜節」,水族群眾叫「借端」。   

在水族中,有「過端不過卯,過卯不過端」的傳統 區分,而且各地區過節的先後次序是不能顛倒或混淆的 。關於這種風俗。較一致的傳說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 登有兩個兒子,哥哥被分住到上邊的內外套地區,弟弟 被分住到下邊的九阡地區。原先約定好,豐收後到祖公 處團聚慶祝。後來感到相距路遠,往來不便,就決定哥 哥過端節,弟弟過卯節。時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 同宗同姓的一同過節。   

端節之前,家家洒掃庭院,居室內外收拾得乾乾凈 凈。節日的前一天,過節村寨敲響銅鼓,辭舊迎新。節 日里殺雞宰鴨吃新谷,並要以鮮魚燉湯,準備好新米鮮 湯招待親朋。除夕(戌日晚)和初一(亥日)晨祭祖, 忌食葷,供品中不能有魚以外的其它肉類,忌葷但不忌 魚。祭祖的主品是魚包韭菜,原因是傳說先人們曾以九 種菜和魚蝦做成的葯驅除過百病。它的做法是將韭菜、 糟辣及蔥、姜、蒜等調味品填進清洗好的魚腹,捆紮好 後清燉或清蒸而成。   

端節時,青年男女在「端坡」周圍奏樂歌舞,而且 舉行賽馬、鬥牛、文藝演出、放映電影、親友歡聚會餐 等活動。鄰近的苗、侗、布依、壯、瑤、漢等民族兄弟 上萬人前來參加。

(二十三)東鄉族 dongxiang zu

Dongxi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東鄉族,有人口3 7 3 8 7 2 人。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 自治州的東鄉族自治縣,少數散 居在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東鄉族,歷史上被稱為「東 鄉回回」、「東鄉蒙古」、「東 鄉土人」等。泛指古代中亞一帶 的穆斯林。新中國成立後,正式 定名為東鄉族。   

東鄉族語基本上同蒙古語相 同,同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無文字。通曉漢語、漢文。   

東鄉族地區位於甘肅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東和 黃河以南的山麓地帶。境內山巒溝壑,星羅棋布。這裡 盛產的農作物馬鈴薯,以沙而甜,含澱粉高而聞名。唐 汪川的桃杏,有白蘭瓜的醇香。

東鄉族在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基本和西北回 族相似。人人喜唱「花兒」民歌,曲調高亢嘹亮,自由 奔放。東鄉族民間還流傳很多敘事詩和故事,其中著名 的有長詩《梅拉尕黑和馬成龍小妲》以及故事《白羽飛 衣》等。每年秋天,村民們常舉行各種文藝、競技活動 。      

饒有風趣的婚禮   

東鄉族婚禮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基本上由父母決定 ,男女青年不得謀面相談,大多由「找赤」(媒人)中 間傳話。一般先由男方請「找赤」到女家說親,女方應 允後,男方就要送「訂茶」做見面禮。「訂茶」一般是 幾斤細茶和幾件衣服。之後便履行正式的訂婚手續,即 「麥赫勒庫和」(送彩禮)。屆時,由男方及其父親, 叔伯、媒人、陪客共攜彩禮赴女家。彩禮分兩種:一種 是茶葉、紅糖、糕點等,一是經媒人事先議訂的衣服, 現金及耳墜、手鐲等。東鄉族有些山區還有訂婚送饅頭 的習俗。男方家將當年收下的小麥磨成白面蒸成饅頭, 每個約1 公斤,頂部預先抹點薑黃,用刀稍稍切開,蒸 熟後,雪白的饅頭頂部如開黃花,預示親家來年五穀豐 登。   

婚禮當天,新郎與娶親隊伍來到女方家。請阿訇念 「尼卡哈」(結婚證詞)。如此婚姻才被社會所承認。 在念「尼卡哈」時,先要舉行「哈卡畢尼」(納聘金) 儀式。一般根據男方經濟條件,雙方評議,討價還價, 最後由阿訇決定。這筆聘金是留作將來夫妻感情不合離 婚時,男方給女方的賠償費。念完「尼卡哈」後,阿訇 把擺在桌前的核桃、棗兒撒向院子里圍觀的人們。  

到新郎家門前,新娘要由送親的兄弟抱下馬車進院 子。親朋好友歡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賀。賓客中 一人帶頭呼「哈利」,眾人(多是少年)和之,並按拍 節擊掌或拍手臂,腿彎曲成騎馬的姿勢,左右轉圈。唱 詞由賓客即興編唱,內容大多為新郎英俊,新娘美麗, 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等讚美之詞。婚禮高潮期間,人們 還戲謔性地將新郎的父親或叔伯等長輩臉上抹鍋黑,翻 穿羊皮襖,腰系鈴鐺,頭頂破帽,手腳象徵性地捆住, 或是使之倒騎毛騾「亮相」,人們稱之為「戲公公」。   

鬧洞房的「砸枕頭」十分有趣。在洞房中,戲鬧的 小夥子們手持早已準備好的枕頭,朝炕角上蒙著面紗的 新娘砸去,護衛新娘的女友們則組成一道防線,將砸過 來的枕頭反砸過去,鬨笑呼叫,場面十分熱鬧。然後, 女友們揭去新娘面紗向眾人「亮相」,並打開箱籠,出 示珍貴的嫁妝。至此,夜深人靜,新郎、新娘便進入洞 房花燭的夢鄉。   「吃雞尖」和「端全羊」   

東鄉族熱情好客,以雞待客是東鄉人的傳統禮節。 東鄉人在宴席上吃雞十分講究,通常把雞的各個部位分 成1 3 個等級,按輩份吃相應等級的部位。在1 3 個部 位中,雞尖(雞尾部)最為尊貴,一般只有席間主客和 年長者才有資格享用。   

「端全羊」是東鄉人招待貴客的隆重禮節。東鄉人 的「端全羊」,並不是將煮熟的全羊端在席上,而是按 全羊的部位,脖子、肋條、前腿、後腿、尾巴漸次用碟 子送上,較講究的人家待客,有時還先把肺肝炒熟上菜 ,民間稱為「客巴布」。「前頭的客巴布比後頭的肉香 」,這是東鄉族民間流傳的俗話。   

另外,雪天農閑時節,十幾個情投意合的小夥子聚 集一起,宰羊燉肉,吃「平伙」。大家邊吃邊聊。海闊 天空,其樂融融。據說,這是東鄉族先民們早期狩獵時 的一種吃肉習俗,流傳至今,相沿成俗。   

「咕咕杜」與耍火把   

東鄉族有許多流傳的民間文娛體育活動,在冬季和 初春農閑時期,尤為活躍。   

玩「咕咕杜」是青少年的一項主要活動。「咕咕杜 」實際上是用樹枝削制的。像雞蛋大小的橢圓木球。屆 時人們各自手持5 厘米的木棒擊打,因此又稱「打咕咕 杜」。比賽時,按參加的人數分攻方和守方。場地多在 打麥場或靠牆、靠山崖的平坦地方。其規則是:守方在 劃定的方框內將球擊出,攻方則從得球之地,無論遠近 ,儘力將球擊入方框內,入則交換髮球權。打「咕咕杜 」場面氣氛熱烈,十分普及。   

「耍火把」是東鄉人於農歷正月十五的重要娛樂活 動。天色將黑,就可以看見村寨里的青少年手持麥草扎 的火把,跑出山莊,奔向田野。一支支火把在茫茫夜色 中排成一字形的長龍,旋舞飛騰,極為壯觀。東鄉族「 耍火把」沒有歌舞場面,而是突出一個「跑」字。青少 年高擎火把,跑向山頭、地壟,老人、婦女站在村頭觀 望,民間傳說火色愈紅,則預示著來年人安糧豐。

(二十四)納西族naxi zu

Naxi ethnic minority group

納西族,有人口2 7 8 0 0 9 人。 主要聚居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其餘散佈於維西、中甸、德欽、寧 蒗、永勝等縣。

原游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 地的古羌人,曾輾轉南遷至川西南、 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 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由於同音異寫, 漢文史籍曾以「摩沙」、「磨些」、 「么些」、「摩梭」稱之。「納」 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 新中國成立後,統一定名為納西族。

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 緬語族彝語支。由於與漢族來往密切,自元、明以後, 納西族主要使用漢語文。至於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 巫師「東巴」用來書寫經典,故又稱「東巴文」。另有 一種音節文字叫「哥巴文」,使用範圍很小,寫成的經 書也不多。   

納西族地區位於青藏高原南端,平均海拔2 7 0 0 米。這裡群山聳峙,江河交錯。麗江北部的玉龍雪山和 中甸東南部的哈巴雪山,終年玉積瓊堆,宛若騰空而起 的玉龍。玉龍山區植物群落多樣,素以「植物倉庫」著 稱,並以「花的世界」聞名,僅杜鵑花就有4 0 多個品 種。金沙江上游自北向南流瀉,至石鼓鎮為山勢所阻, 於是形成萬里長江第一灣;接著江流急轉東北奔騰而去 ,在玉龍和哈巴兩座雪山中間形成了著名的「虎跳澗」 大峽谷,是世界上難覓的探險旅遊勝地

納西族地區的氣候差別較大,可分寒、溫、亞熱三 種類型,宜農宜林宜牧。珍貴的雪茶和麗江馬一直名揚 全國。      

麗江名勝   

千年歷史文化名城麗江是一座「無圍之城」,以坦 盪的胸懷迎接著南來北往的客人。它以四方街為中心, 四條幹道向外延伸,並與如網的小巷相連接,宛若一座 巨大的迷宮。街道全用石頭鋪成,由於長年累月的踩踏 和風雨洗滌,被磨得十分光滑。颳風不起塵沙,雨天沒 有泥濘。具有宋、明建築風格的屋宇,星羅棋布,鱗次 櫛比。源自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河水,到了城頭雙石橋後 ,分數股穿街過巷、環城流淌。家家門前有流水,戶戶 院中有奇花。由於「小橋、流水、人家」的古城設計匠 心獨運,吸引著無數學者來這裡採風。   

麗江城北百餘公里處,有一座人稱「石頭城」的納 西村寨。它於明代建在一個巨大岩石上,面積不過幾百 平方米。儘管四周懸崖絕壁,仍然建了一圈高2 米許的 石圍牆。險要的地理形勢加上構築獨特的藝術,古城堡 猶如一朵秀美、挺拔的靈芝屹立在金沙江峽谷最高處

據史籍記載,唐朝初年,金沙江曾架設過一座著名 的鐵索橋,可謂是「萬里長江第一橋」。可惜僅用了1 0 0 多年便毀於戰火。迄至清代光緒年間,新的鐵索橋 又修建起來。它位於麗江與永勝之間,取名「金龍橋」 (俗稱梓里鐵索橋),橋身寬約3 米、長9 0 米,用1 6 條鐵鏈跨江拉成,兩則有兩條手扶護鏈,中間鋪上厚 木板,像彩虹飛懸在金沙江兩岸,把邊疆和內地聯結起 來,至今還在起著重要的作用。   

中甸縣東南部的白地鄉是納西族聚居區之一。這裡 有一個白水塘,塘水系碳酸泉,純白清澈。由於礦泉沉 積物的堆積,凝結成一大片銀色的河床梯田。泉水溢流 而過,近看如雪浪滾滾,遠觀似瀑布飛瀉,紅日高照, 瑩光數里,蔚為大自然的奇觀。   

白水塘邊,有一著名的金石文物——摩崖題詩,為 明代麗江納西族土知府木高所作。從其八句詩文可知, 白地鄉還是納西族東巴教的聖地哩。   

古老的東巴文化   

「東巴」是納西語,意為「智者」,也就巫師和祭 司。東巴文化與東巴教密不可分。東巴教是唐初納西族 在原有巫教的基礎上,吸收了藏族本教文化而形成的。 東巴多才多藝,集寫、畫、唱、舞於一身,因而他們成 為納西族古老東巴文化的創造者、傳播者和繼承者。

有上千年歷史的東巴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奇珍 異寶之一,是世界上罕見的活著的象形文字。用它書寫 的2 萬多冊東巴經,包括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各方面 的內容,是納西族傳世的百科全書。以浪漫主義和現實 主義表現手法創作的韻文體東巴文學(包括詩歌、諺語 和神話故事等),語言精鍊優美,抑揚頓挫、琅琅上口 。特別是各類神話故事,情節曲折、神奇爛漫。東巴畫 有木牌畫、竹筆畫、紙牌畫、神像軸畫、巨型布卷畫之 分。畫技各有特色,或線條粗獷、造型古拙,或色彩艷 麗、筆法細巧。其中長達1 0 多米的布卷彩畫《神路圖 》,更是少見的繪畫藝術珍品。東巴舞是納西族的古典 樂舞。東巴經中有一部令人驚嘆的舞蹈教程,即《蹉姆 》舞譜,不僅對納西族古代樂舞的類別和跳法綜合成體 系,而且對舞蹈的姿勢、動律、場位、路線、造型及配 樂之法,都作了比較科學的描述,因而人們公認它是世 上用古文字系統地記錄下來的最早舞譜著作,具有重要 的學術價值。   

瀘沽湖畔的摩梭人   

在雲南省寧蒗縣永寧與四川省鹽源縣左所之間,有 一個海拔2 7 0 0 多米、方圓百里的瀘沽湖。在層巒疊 嶂的青山環抱下,湖水碧澄,肥魚遨遊,是世居湖畔納 西族人民的一大衣食之源。  

永寧納西族自稱「摩梭」。他們直到今天,在婚姻 家庭方面仍保留著母系制遺俗。在以往典型的摩梭人家 庭結構中,只有母親血統的親人——外祖母及其兄弟姐 妹、母親及其兄弟姐妹、母親的親生兒女以及母親姐妹 的親生兒女,生身父親被視為外人。在家庭生活中,婦 女的地位顯赫,家長由長輩高的婦女擔任。家長掌管全 家的生產、生活活動,負責吃穿的分配,她還是家庭中 宗教祭祀活動的主持人。家庭的血統世系按母系計算, 財產也依母系原則繼承。   

與這種母系家庭相適應的婚姻制度,人們習稱為「 阿注」婚。「阿注」意為「朋友」、「伴侶」。這種婚 姻的主要特點是:男不娶、女不嫁。凡屬不同母系血緣 的青年男女都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意願挑選心上人,只 要彼此樂意,便互贈手鐲,腰帶一類的禮物,並開始過 起了偶居生活。由於他們分別在兩個家庭里生產、生活 ,所以男子要在夜幕降臨後才去女家訪宿,次日清晨又 匆匆返回母家。同居所生的子女,姓母親姓氏,並歸母 親家庭撫養,男子對子女們沒有任何權利和義務。由於 這種婚姻家庭沒有經濟等方面的必然聯繫,所以男女雙 方的離異十分自由,只要女方拒絕來訪或男子停止訪宿 ,「阿注」婚便宣告結束。

新中國建立後,永寧納西族通過自己內部的積極力 量,對以上原始落後的婚姻習俗逐步進行了改革。現在 ,人們的婚姻關係日益得到了鞏固,單一的母系大家庭 就像落日的餘暉,正在漸漸隱沒  

「當美空普」節和七月騾馬交易會   

「當美空普」是納西語,意為「白沙廟會」。相傳 明代木氏土司時期它已形成。每年正月二十日,麗江白 沙廟會都如期舉行。屆時,太寶積宮、琉璃殿和大定閣 等殿宇全部開放,供人們進香和觀賞壁畫。街上的鋪子 擺滿日用百貨、銅鐵竹木器具,人們熙熙攘攘,爭相觀 買。所以「當美空普」節,其實就是當地納西族春耕前 的一次物資交流會,對發展生產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七月騾馬交易會是納西族的又一個傳統節日。納西 族自古就有養馬的優良傳統。他們的馬幫曾歷經數百年 而不衰,近到本省的大理、昆明、遠達西藏的拉薩。明 代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司木得曾親自到南京向皇帝進貢 麗江馬,自此麗江馬聞名於世。到清末民間,隨著商品 經濟的發展。麗江馬的銷路越來越好,於是由此形成了 一年一度的七月騾馬交易會。如今參加騾馬交易會的, 除了本縣的納西族、傈僳族、普米族、漢族外,還有鄰 縣的白、藏、彝等兄弟民族。而大主顧則是來自內地的 漢族,改革開放的春風,給騾馬交易會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同時舉辦民族體育運動會,民族歌舞和戲劇演出, 承辦書畫展覽,組織麗江古樂和民歌對唱等文娛活動, 使傳統的民族節日內容更加豐富,歡樂氣氛更加濃厚, 成為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繁榮的一個重要措施。

(二十五)景頗族 jingpo zu

Jingpo ethnic minority group

景頗族,有人口1 1 9 2 0 9 人。主要分布在雲南德宏傣族 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隴川、 盈江、瑞麗、梁河五縣,少部 分散居於其他州縣。   

景頗族大多住在海拔1500 至2000米的山區。這裡氣候溫 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 產豐富。除種植旱谷、玉米、 水稻外,盛產名貴的紅木、楠 木和各種竹子,還有橡膠、油 桐、咖啡、茶葉、香茅草等經 濟作物,以及熱帶、亞熱帶水 果菠蘿、菠蘿蜜(俗稱牛肚子果)、芒果、芭蕉等。 深山老林中棲息著各種珍禽異獸。地下礦藏也很豐富。   

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唐代 ,其先民以「尋傳蠻」、「高黎貢人」見諸於漢文史籍 。自元、明、清時期,又先後出現了「峨昌」、「遮些 」、「野人」等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經民族識別確認 為景頗族。   

景頗族主要有五個支系。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過去沒有自己的文字,2 0 世紀末葉創製了以拉丁字 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溝通心靈的語言   

在景頗族中,相當多的家庭是由不同支系的人組成 的。家庭成員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何種語言,有傳統的習 慣;父親和子女使用父親支系的語言。夫妻之間儘管都 能較好地掌握對方的語言,但彼此交談仍是各說各的話 ,而決不放棄使用本支系語言的權利。子女與父親說話 ,或兄弟姐妹間說話,都使用父親支系的語言,若子女 與母親說話,應改用母親支系的語言。要是祖母是另一 個支系的,晚輩與她說話又得使用祖母支系的語言。   

不同的支系的青年男女戀愛敘衷腸時,男子往往主 動使用女子支系的語言,以示愛慕之心。一旦他們結了 婚,又各自恢復使用本支系的語言。在學校里,哪個支 系的學生多就使用哪種語言,但同一支系的學生相互交 談又使用本支系的語言。   

過去景頗族曾用物品來傳遞信息。比如,送上一塊 帶毛的肉,表示有宣戰、凱旋、噩耗等大事。小夥子愛 上了某個姑娘,就用樹葉包上樹根、火柴、辣椒、大蒜 送給她。樹葉表示有很多心裡話要說,樹根表示思念不 已,火柴喻態度堅決,辣椒喻愛得熾熱,大蒜則希望同 意。要是姑娘有心,便將原物奉還,倘若加上火炭送還 就意味著拒絕。這種以物代言的遺風,今天在一些偏遠 山區,仍然保存。   

「串姑娘」   

景頗山的夜晚特別迷人。朦朧的月光下,聚集著一 群景頗族男女青年,他們或吹簫或唱歌,情綿意篤。這 種熱鬧場面,當地人叫「串姑娘」(一種求愛方式)。 其實,「串姑娘」是景頗族青年一種極好的自由戀愛方 式。青年人到了一定年齡,利用假節日,走親訪友,勞 動社交場合,都可以溝通心靈,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   

「串姑娘」到一定階段,男方便請「勒腳」(男方 媒人)到女方家提親,一旦女家同意這門親事,雙方便 選定良辰吉日,舉行婚禮。   

景頗族婚禮,有的在下午舉行。槍鳴三聲,迎親的 隊伍回來了。走在隊伍前面的(勒腳)肩扛一隻紅木箱 ,另一個是「長統」(女方媒人)用背簍背著新被褥, 中間是伴娘們簇擁著新娘。新娘上身穿無領黑色斜襟短 衣,浮面套著銀泡閃亮的大披肩。下圍紅底繡花筒裙, 腳穿皮鞋,羞羞答答,不言不語,來到了一道路障前。 原來景頗族舉行婚禮,有個傳統習俗。新娘在將到新郎 家的路上,要越三道路障。事先,由村子裡的孩子們拾 來樹枝、竹條、舊籬笆等,設置障礙,並分工把守。第 一道路障,由一群女孩子把守。這時迎親隊伍中的「長 統」走出來,鄭重其事地倒出竹筒里的水酒給小姑娘喝 ,並送上一些喜糖和喜錢,但姑娘們仍不滿足,一個勁 地喊:「不準新娘過!」正當「糾纏不休」時,伴娘們 簇擁著新娘從另一頭越過了路障。第二道路障,由一群 男孩子阻攔。第三道路障是一些三四歲的娃娃。不同的 路障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但有一點,都是對新娘的一種 良好祝願。   

有的地方,新娘將要進入新郎家時,新郎家大門口 要栽上香蕉樹,意味子孫後代昌盛。同時還要栽上甘蕉 。意味著新生活節節甜。在喧鬧聲中,新郎拉著新娘的 手,通過香蕉和甘蔗林、喜字橋進入洞房。   

「目腦縱歌」   

「目腦縱歌」,意為「大家來唱歌跳舞」,是景頗 族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型歌舞盛會。相傳在久遠的年代, 只有太陽的子女才會跳目腦縱歌。景頗族的祖先寧官娃 天資聰穎,決定將目腦縱歌移植人間,並在祖宗山腳劃 出一塊平坦開闊的壩地。舉行了人間第一次目腦盛會。 這個盛會給鄉親們帶來了歡樂,迎來了人畜興旺,五穀 豐登。從此,景頗人為了紀念祖先寧官娃和祈求平安幸 福,每年初春農曆正月十五、十六兩天舉行一次盛會。   

正月十五日,早霞映紅了景頗山,目腦場已是紅旗 飛揚,人流熙攘。四根高約2 0 米的目腦矗立場地中央 。柱上繪有各種彩色的傳統圖案,如路線圖、大刀、正 三角形等,以象徵吉祥、幸福、團結、勇敢。   

1 0 時許,節日開始,禮炮、象腳鼓、(釒芒)鑼 、短笛齊鳴,人們興高采烈地相互敬酒、交換禮物。兩 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穿大龍袍,頭戴插有孔雀、野雞 羽毛和野豬牙齒的目腦帽,帶領隊伍繞場地一周,向目 腦柱作前後左右禮拜,表示朝拜祖先和祈求平安與風調 雨順之意。舞池中,婦女手持彩帕、彩扇、花傘,身著 盛裝,襯托出景頗族婦女熱情、活潑的性格。輕盈的舞 姿又顯示出她們的驕美。小夥子頭戴英雄結,肩挎銀飾 彩包,手持鋼刀,那剽悍的英姿,嬌健的舞步,顯露出 他們的英武與堅強。整齊的隊伍在「腦雙」(領舞人) 的帶領下,按照目腦柱上的花紋線路盤來複去,仿游龍 一般。

歌舞吊亡靈   

每當寨子傳出火藥槍聲,鄰里便知道有人辭世了, 並根據槍聲的單雙數辨明死者的性別(女單男雙)。近 鄰親友聞訊,紛紛帶上食品、蔬菜、禽畜等前往弔唁, 幫助料理喪事。   年輕人死了,沒有特別的儀式。若是有子有孫的老 人故去,為表示敬仰、緬懷之情,自治喪的當晚起,本 寨和鄰寨的人們都不約而同地前來,與死者親屬一起跳 祭奠性舞蹈,而且一跳就是通宵達旦。跳舞的日子愈多 ,主人愈顯得光榮。這種場合跳舞有兩處,一在屋外, 一在屋內。屋外舞者「喔熱、喔熱」的吼聲如潮,動作 粗獷有力,以示驅趕妖魔鬼怪不再來危害人們,屋內舞 者隨著深沉、中速的歌聲和(釒芒)鑼節奏繞屍起舞。 其舞姿均為農作、狩獵和打仗一類。他們的歌聲並非悲 哀,而有歡樂之情。內容主要有人為什麼會死去,追敘 死者生前的為人處事及教育後代如何做人、辛勤勞動, 感激死者的養育之恩等。   屬於正常死亡的,一律土葬。下葬數月或一二年後 ,喪家要為死者舉行送魂儀式,即沿著景頗族祖先南遷 路線,把死者的靈魂送回北方的老家去。建墳時,最主 要的一項是在墳上搭一座3 米多高的圓錐形茅草棚,其 頂端插一個木雕人像,上面還有用火炭、紅土和豬血所 繪的彩畫。圖案有日、月、山、水、野獸、家畜、刀槍 、農具、農作物等,以表明死者的性別、年齡及其生前 的主要活動。墳的四周要插上竹竿,有幾根就表示有幾 個兒女。墳頭用石塊壘成。墳建好後,不再有祭奠活動 。   

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這種傳統的喪 葬儀式逐漸得到簡化,出現了舊事新辦的風尚

(二十六)柯爾克孜族     ke"erkezi zu

Kirgiz ethnic minority group

柯爾克孜族,現有人 口1 4 1 5 4 9 人。主要 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 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 斯、昭蘇、額敏等縣。   

柯爾克孜族聚居的西部是帕米爾高原和天山山脈的 崇山峻岭,東南部是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由融雪匯 集的克孜勒河、蓋孜河、廓克沙爾自西向東流經境內。 高山周圍與河流兩岸是一片片豐美的草原,適宜畜牧業 生產。部分河谷盆地,還可以灌溉墾殖。柯爾克孜族就 是在這塊土地上,世代過著以游牧為主,兼事農耕的經 濟生活。   

柯爾克孜族,漢代稱為「堅昆」、「鬲昆」,南北 朝稱為「結骨」、「契骨」,唐代稱「黠戛斯」, 遼 金稱「紇乞斯」,元代稱「吉利吉思」。清代,沿用蒙 古準噶爾語,稱之為「布魯特」,意即「高山上的居民 」。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實厥語族 。分南北兩種方言。自歷史上全民信仰伊斯蘭教後,開 始創製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在各民族 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許多柯爾克孜族人已兼通維吾爾 語文和哈薩克語文。   

柯爾克孜族的文藝絢麗多彩。著名的民間史詩《瑪 納斯》,規模宏大,語言生動,被譽為民間文學中的奇 葩,在世界傳統民族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柯爾克孜族 特有的彈撥樂器三弦琴「考姆茲」,音調和諧豐富;刺 綉、雕刻、織花,金銀飾器等傳統工藝,也有自己的特 色。每逢年節,柯爾克孜族就要舉行各種文娛活動以示 慶祝。      

高山牧民的婚禮   

柯爾克孜族的婚禮十分隆重,分訂婚和結婚兩個步 驟。在訂婚時,男方用一匹馬馱著禮物前往女家,馬頭 上要扎一塊潔白的棉花,以示訂婚。女方父母要拿出最 好的食品招待。有的地區馬頭上的棉花由女方來扎,或 向男方客人身上撒些而粉,表示同意親事,預祝順利。 結婚一般要舉行三天,日期多選擇在月底,儀式主要在 女家進行。第一天,新郎在父母、親友陪同下,帶著禮 品前往新娘家。禮品包括剛宰殺的兩隻羊,一隻作整羊 煮熟;一隻把五臟掏出,不剝皮烤熟,還要帶上數十頭 小牲畜。臨近新娘家時,舉行「叼羊」遊戲,並藉此機 會將那預先宰好的羊扔到新娘家門前。隨後才被新娘家 的女眷們熱情迎入。婚禮儀式開始前,女方的親友群起 將新郎新娘雙雙綁在門口,這時,新郎的父兄要向這些 親友贈送禮物,請求「釋放」。婚禮正式開始,由男方 的一位長者用木棒將氈房天窗挑開,從天窗向外撒糖果 、點心等,客人紛紛爭搶,以分享幸福。接著,新娘的 母親要唱「送嫁歌」,還要舉行「賽得河」,即讓新婚 夫婦背對背坐下,每人頭上蒙一口袋。眾人用一隻羊蹄 輪流在他們頭上輕打一下,然後拉起來共同跳舞。之後 ,由阿訇主持典禮,念「尼卡罕」(結婚證詞),給雙 方分吃蘸鹽水的饢,象徵夫妻白頭偕頭,永不分離。第 二天,雙方家長要舉辦傳統的賽馬、叼羊、摔跤等活動 ,以示祝賀。晚上,新娘來到嫂子家與新郎見面,這時 的氈房外擠滿了賓客,人們奏起傳統的民間樂器「庫姆 孜」,跳起會面舞,唱起一曲曲喜慶的歌,直到深夜, 當討得禮物,放新郎進入洞房後,才盡興離去。第三天 ,新娘帶著豐厚的嫁妝,隨新郎回婆家,沿路每過一個 牧村,都要受到熱情款待和祝福。回到新郎家的數日內 ,一對新人還會不斷得到親友的邀請,參加各種娛樂活 動,使他們處在長時間的新婚蜜月之中。

奇妙的「庫姆孜」琴   

柯爾克孜族民間音樂十分發達,遺產豐富,男女老幼都有著很高的音樂天賦。許多傳說、故事、詩歌、民 歌等均由專門的民歌手、彈唱琴手等藝人代代相傳。在 表演時,使用的最主要、最普遍的樂器是「庫姆孜」。 民間有句諺語:「伴著你生與死,是一把庫姆孜琴」。 也就是說,它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隨時反映 著人們喜、怒、哀、樂的感情,故又有著「奇妙之口」的美稱

「庫姆孜」琴的琴型很多,達七八種。最古老的是 一種木製蒙革的三弦彈撥琴。經過改進的有全木製的三 弦彈撥琴「亞克其庫姆孜」,木製鐵三弦彈撥琴「帕米 爾庫姆孜」,以及各種質地的四弦琴等。   

「庫姆孜」歷史悠久,琴聲優美。據說,最早的這 種樂器叫「庫吾孜」,意思是「美麗的樂器」,是用紅 松製做的,形狀與現在的大體相同,即頭部橢圓形,根 部細而長。它既被用來演奏民間音樂,也被用來與稱為 「多兀勒巴斯」的戰鼓一起演奏戰爭進行曲,以鼓舞戰 場上的士氣。唐代,柯爾克孜族先民曾將這種樂器作為 貢品獻給唐王朝。隨後,唐朝又把它作為大唐樂器贈送 給日本國。1 3 世紀成吉思汗西征時,又把這種樂器傳 到了巴達克山、克什米爾、中亞、波斯、阿拉伯等地。 可以認為,這是柯爾克孜族對中國和世界音樂寶庫的一 大貢獻。   

如今,每當人們勞動之餘或喜慶節日,稱為「庫姆 孜奇」的民間琴手,總會在牧民們的擁戴與歡笑聲中, 彈起美妙的琴弦為人們的歌喉伴奏,表達柯爾克孜人民 對自己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追姑娘   

在新疆的畜牧業民族中,哈薩克族流行一種男騎手 在前面跑,女騎手在後面追的草原遊戲「姑娘追」,而 柯爾克孜族有一種遊戲卻與之相反。叫「追姑娘」。它 主要流行於阿合奇和特克斯縣等部分地區。通常是在喜 慶節日和牧民集會時舉行。人們說,這是對小夥子是否 有男子漢的本事,稱得上男子漢的檢驗。當然,它也是 柯爾克孜族青年男女尋找情侶,表達愛情的一種重要機 會和最佳方式。   

屆時,每個部落或「阿寅勒」(村落)都要派出自 己的男女選手,並挑選最好的馬供他們騎。但馬的選擇 必須向雙方保密。比賽開始,男女選擇好對手。共同向 前方二三百米外的指定地點並轡行進。一路上,小夥子 可盡情對姑娘挑逗,講俏皮話,當然,也可以表白自己 的求愛願望,甚至可以求婚。這時,姑娘既不能對小伙 子的挑逗惱怒,也不會對他的求婚表態。如果真的喜歡 這位青年,也可以示意。如果在回來的路上追得上,婚 事可以商量,到達指定地點後,姑娘要立即調轉馬頭, 疾速回跑,小夥子也隨之揚起馬鞭,緊追不捨。為了拉 大距離,有的姑娘在起跑時,故意向小夥子的馬抽一鞭 ,使對方的起跑出現片刻遲緩。一路上,兩匹馬風馳電 掣,競相奔跑,場邊的觀眾,也不斷發出陣陣「加油! 加油!」的喧鬧聲。到達終點時,如果小夥子追上姑娘 ,可以在眾人面前摟一下或撫摸一下姑娘,或扯起姑娘 的衣角,以表示自己取得了男子漢的勝利。如果沒有追 上,不僅會視為在眾人面前丟了面子,還會失去姑娘的 好感,最後還要代替所在部落或「阿寅勒」向姑娘頒發 獎品。當然,這種比賽一般總是男子取勝的多、輸的機 會少,從而對廣大尋求幸福的青年男女,始終展示著無 限的誘惑力。   

精美的壁掛工藝   

走進柯爾克孜族牧民的氈房,周邊圍牆上一張張極 富民族特色的精美壁掛,首先會給客人帶來一種強烈的 美感,似乎置身於一座小巧的藝術殿堂。   

壁掛,是柯爾克孜族家庭的一種必備的裝飾,也是 一種民族手工藝品。形狀多為長方形,有大有小,一般 寬約1 . 2 米至3 米,長約1 . 2 米到2 . 5 米之間。 壁掛多用紫紅色或大紅色的平絨做底面,黑色平絨做邊 ,在下沿的邊芯相接處,吊墜有金黃色絲穗。除壁掛中 心的整體圖案外,在左右和下方的寬闊黑絨邊上,則是 婦女們用雙手以刺繡、貼綉、扎綉和鑲墜等方法,構制 出一層層結構嚴謹、色彩對比強烈、紋樣優美的圖案。 這些圖案,主要表現為:變形的山峰、飛濺的水花、翻 騰的雲浪、飄香的花卉、綠茵的牧草和捲曲的枝蔓等等 。   

婦女們綉制壁掛,也是一種十分投入的藝術創作。 為了使作品更具魅力,顯示自己的藝術才能,一件壁掛 往往要綉幾個月,有的要達半年以上。對姑娘們來說, 壁掛也是貴重的嫁妝,結婚前要早做準備。而小夥子們 往往會以壁掛綉制手藝的精美程度,來做為自己選擇新 娘的一個重要條件

(二十七)土族tu zu

Tu ethnic minority group

土族,現有人口191624 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東 部的互助土族自治縣以及 民和、大通兩縣,其餘散 居在同仁、樂都、門源等 地。   

土族聚居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全境分山區、 淺山區和川水區三種地形。北部山區森林密茂,有廣袤 的草山牧場。南部淺山,河川交錯,氣候溫暖,遍布良 田園林,盛產蔬菜瓜果。  

土族是本民族的自稱。因地區不同,還有「蒙古爾 」、「察罕蒙古」、「土昆」、「土戶家」等多種他稱 。土族的遠祖,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吐谷渾」,唐 宋時期的「吐渾」、「退渾」,元代的「土人」等。新 中國成立後,土族成了他們統稱。   

土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內部 又分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部分土族兼通漢語和 藏語。土族無文字,長期以來,一直使用漢字和藏文。   

土族普遍信仰喇嘛教。早期從事畜牧業,尤以養羊 業最為發達。大約明代以後,逐漸改為以農業為主,兼 營畜牧業,但至今土族家家戶戶仍有養羊的愛好和習慣 ,並精於飼養。   土族著名的民間說唱史詩有《羊頌》、《拉仁布與 且門索》等。土族人民喜愛唱花兒,傳統的「納頓」堪 稱世界上時間最長的「狂歡節」。     

酒的禮儀   

舉酒施禮是土族的傳統禮儀。只要知悉賓客登門, 土族人早早就準備好酒具,在村前恭候。不管是步行、 騎馬、坐車都要恭敬地為每位客人獻上三杯酒,按他們 的說法是下馬酒。在他們的簇擁下,客人被引到家門前 ,又有一伙人攔住去路,並舉杯斟酒,要喝進門酒,當 客人在鋪有大紅羊毛氈的炕上坐定,俏麗大方,笑容可 掬的土族姑娘端酒來到客人面前,名曰吉祥如意酒。之 後立即給以三道飯的款待。通常第一道是加了青鹽的濃 伏茶和西瓜般大小的「孔鍋饃」等點心;第二道是奶茶 和油餅;第三道是麵條或面片。這時主客盤腿而坐,談 笑風生,主婦端上一個插著酥油花的妙面盆,盛滿噴香 的羊肉塊,上插一把小鋼刀,一把系有一撮白羊毛的酒 壺,讓客人邊飲邊用,再唱一曲美妙的敬酒歌使客人感 到無比的溫暖熱情。宴席完畢,當客人致謝告辭,即將 離去時,主人還要捧酒敬客三杯,名曰上馬酒。土族人 認為客人酒喝得越多,席間氣氛越熱烈,主人才越感到 光彩,是自己待客周到與成功的標誌。對不會喝酒者, 主人也十分寬容,客人只需用無名指蘸酒向空中彈三下 ,即表示了對主人的敬意,主人也就心滿意足了。   

彩虹般的服飾   

土族的服飾,色彩鮮艷,式樣別緻,至今仍保留著 濃郁的民族特色。傳統的男子服裝是內穿繡花高領斜襟 白短褂,胸前鑲一塊2 公分見方的彩色刺繡圖案,外套 黑、藍或紫色坎肩,或穿鑲著寬邊的長袍。腰系繡花帶 ,頭戴織錦鑲邊的卷檐氈帽。其中青壯年的氈帽後檐向 上翻,前檐向前展開,稱之為「鷹嘴啄食」。部分地區 的男子還戴一種翻邊尖頂帽,頂端有一綹紅穗,更顯得 別緻、飄逸。   

土族婦女的服飾更為鮮艷。通常的裝束是身穿斜襟 上衣,兩條袖子是用紅、黃、綠、紫、藍五色彩布圈縫 製成的。遠看,如同兩道美麗的彩虹。據說,這幾種顏 色帶有象徵意義,如藍色表示天,紅色表示太陽,其它 色表示彩虹。腰系寬而長的彩帶,帶子兩頭綉有花、鳥 、蜂、蝶、彩雲等花紋圖案。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 穿裙子和長褲。褲子的顏色依年齡的不同而異。少女和 年輕婦女多穿紅色和彩色裙,中年多穿藍色裙,老年穿 棕色裙,前後開口。褲子的褲腳較寬,用兩種顏色的布 做成,以膝蓋為界,下半截的顏色是區別是否已婚的重 要標誌。未婚少女多是紅色,已婚者多用藍色。土族婦 女講究頭飾,土語稱「扭達」,樣式複雜,各地不一。 過去有所謂「三叉頭」、「乾糧頭」、「羊腔頭」、「 簸箕頭」、「馬鞍橇」等八九種。現在,繁多的頭飾已 不多見,代之而來的是一種新的簡便頭飾:已婚婦女梳 兩根髮辮,以珊瑚、松石等綴飾,再戴以美觀大方的織 錦鑲邊卷檐氈帽,顯得雍榮華貴;未婚姑娘通常梳一根 或三根辮子,扎紅頭繩,系一塊海螺片,頭戴一條繡花 頭巾,顯得活潑,秀麗。每當喜慶節日,能歌善舞的土 族青年男女,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把庭院、山鄉點綴 得五彩繽紛,猶如山花一般。

這種古老的服裝,在土族地區仍然保留著。

古老的狂歡節——納頓   

「納頓」,在土語中是玩笑,歡樂的意思,是青海 省民和縣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節日。因為納頓的狂歡起 自農曆七月,故也稱為「七月會」。   

一年一度的納頓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 從夏末麥場結束時,一直持續到秋天,歷時近2 個月, 所以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但它的起源 ,自古以來就被神秘氣氛籠罩著。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 納頓起源的神奇傳說。相傳從前有一位技藝高超的土族 木匠,皇帝也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宮。三年後,一座富麗 堂皇的宮殿建成了,其壯觀華麗前所未有。但惡毒的皇 帝為了獨享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竟然下令要殺害木匠 。木匠連夜逃到家鄉,組織早已不堪皇家虐待的鄉民們 造反起義。皇帝聞訊後派出大批軍隊前來鎮壓。機智的 木匠靈機一動,立即讓鄉親們敲鑼打鼓,扛著制好的戰 旗,揮舞著已塗上染料的兵器,高呼「大好!」向村莊 的廟宇走去。皇帝的軍隊大惑不解,村民們則告訴他們 :「我們正在慶祝今年的收成,跳納頓答謝上天的恩賜 ,於是軍隊便撤回去了。此後為了紀念這位機智的木匠 。一年一度的納頓就流傳了下來,後來逐漸形成了現在 慶祝豐收的活動。   

納頓自農曆七月十二日開始,可由一村單獨舉行, 亦有兩村聯合舉行,直至農曆九月十五止,由東向西, 最後回到中心地區而結束,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 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兩村男性排成長列, 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 麥場上會合,是最熱烈最令人激動的時刻:幾十面大鼓 被擂得震天響,伴隨著沉穩有力的鼓聲,會手們閃騰跳 躍,在粗獷的高呼聲襯托下,表現出健與美的雄姿。隊 伍一到麥場,拉開了納頓的序幕。會手舞首先開始了, 這是由四五十人參加的大型舞蹈。老幼按順序排列,舞 在最前面的是身著長衫,手執扇子的老人,他們往往是 納頓的組織者和納頓舞蹈的傳人。別看他們年過花甲, 銀須垂胸,可跳起舞來,卻還是那麼從容自如,步履強 健。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輕人和拿著柳條的孩子們依次跟 在後面,他們擺動身子,左騰右挪,繞場而舞。舞蹈的 動作雖然不太複雜,但整齊的舞步,諧調的躍動,伴隨 著有節奏的鼓鑼聲,顯得十分優美。在舞蹈的同時,主 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給會手們敬酒,以此助興,人們在舞 蹈中陶醉了,喜慶和歡樂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   

熱鬧的納頓自然也成為訪親拜友的好時機。一大早 即可見男女老少,打扮一新,車載騾騎,浩浩蕩蕩行進 在鄉間的路上,對於青年男女而言,納頓則提供了一個 浪漫聚會的時刻。   

在麥場上「會師」三次後,納頓的節目在觀眾圍成 的圓場內開始了。節目多由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 片斷改編而成,如《三將》、《五將》、《關老爺》等 ,表演者頭戴面具,隨著有節律的鑼鼓聲,揮舞著木製 古兵器疾緩有序地進行,不由使人聯想起三國時驍將們 馳騁疆場的英雄形象。當表演者臉上的面具被摘下時, 觀眾往往因為意想不到表演者竟是鬚髮蒼蒼的老人而大 吃一驚,繼而發出驚嘆及會心的歡笑。《打虎將》等舞 蹈則顯示了祖先們同大自然鬥爭的活動,令人振奮和感嘆。

(二十八)達斡爾族dawo"er zu

Daur ethnic minority group

在中國東北富饒美麗的 嫩江兩岸,生活著一個以農 業為主兼事畜牧業和漁獵業 的民族——達斡爾族。達斡 爾族有1 2 1 3 5 7 人。主 要分布在內蒙古莫力達瓦斡 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 旗、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達斡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有布特哈、齊齊哈爾和新疆三種方言。由於達斡爾族長 期和當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勞動,大部分人兼通漢、蒙 古、維吾爾、哈薩克、鄂溫克語

「達斡爾」是達斡爾族自稱,由於音譯不同,曾有 過「達胡爾」、「達呼爾」、「達古爾」等不同的寫法 。「達斡爾」之名最早見於元末明初。根據有關文獻記 載、傳說以及達斡爾族的語言、地理分布、生活習俗等 方面的研究,達斡爾族與古代契丹族有淵源關係。

「介」字房·「蔓子炕」   

達斡爾族的村莊都具有獨特風格,依山傍水,風景 十分秀麗。房舍院落修建的十分整齊,一幢幢高大的「 介」字形草房,給人一種大方粗獷的印象。家家戶戶都 圍著紅柳條編織的帶有各種花紋的籬芭。院落嚴謹,馬 棚和牛舍一般修築在離院較遠的地方,保持乾淨清潔。   

達斡爾族的住房多以松木或樺木棟樑為房架,土坯 或土垡為牆,里外抹幾道黃泥,頂苫房草,二間、三間 、五間不等,二間房以西屋為卧室。東屋為廚房。三間 或五間以中間一間為廚房,兩邊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 北朝南,注重採光。窗戶多是達斡爾族房屋的一大特點 。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東、北三面建有相連的 三鋪大炕,俗稱「蔓子炕」。蔓子炕保溫性能好,是達 斡爾族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設施。   

達斡爾人的居室以西屋為貴。西屋又以南炕為上, 多由長輩居住。兒子、兒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東屋。 西炕則專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鋪葦席或毛氈等。   

一首搖籃曲   

輕輕搖晃你那榆木搖籃,   

安詳地睡吧,太陽為你露笑臉,   

輕輕搖晃你那柳木搖籃,   

安詳地睡吧,媽媽守在你身邊,   ……   

這是達斡爾人傳唱已久的一首搖籃曲。   

搖籃達斡爾人的傳統育嬰工具,頗具民族特色。它 象一葉扁舟,半傾斜地懸掛在屋樑下。這種搖籃多用榆 木、柳木或李子木板製成,長約0 . 9 米,寬約0 . 3 3 米,高僅0 . 1 5 米左右,頭部微翹。裡面以皮子為 襯,外面多飾以花布。使用時將嬰兒放在裡面,用皮條 或布帶綁縛即可。搖籃的底部垂飾著許多獸骨、魚骨等 ,並釘有一根長長的皮條或繩子。婦女坐在炕上做活時 ,可將此繩纏在腳趾上,只要腳稍稍一動,搖籃即可輕 輕地搖擺,下邊的骨頭也會隨之發出有節奏的撞擊聲。 這聲音似悠揚的樂曲,如母親舒緩的吟唱,伴著嬰兒進 入甜甜的夢鄉。   

由於搖籃是斜掛著的,所以嬰兒在上面呈現出一種 似乎站立的姿態。這樣,他可以隨時看到正在做活計的 母親,可以看到其它景物,而不至於哭鬧。   

「察恩特宴」與「偷酒杯」   按達斡爾族的婚俗,訂婚以後,男方要擇吉日過禮 ,即送「察恩特」(彩禮)。察恩特包括豬、酒、糕點 等,一般是由未婚夫和其長輩陪禮人送到女方家中。這 一天,女方家則要擺設察恩特宴,款待貴客及同家族的 人。   

在察恩特宴上,未婚夫要向女方父母及其他長輩敬 酒、磕頭,正式認親。老人們則贈給未來的姑爺錢、錢 搭子等禮物。席筵上雙方還要互致傳統的祝詞。男方陪 禮人先道:「貴方的少女我方的郎,千里姻緣系雙方。 選擇這良辰吉日,我們將微薄的察恩特獻上。山間的幼 松稚柏,今已挺拔健壯,英俊美麗的少男少女,都已長 大而且年貌相當。為祝賀兩家美好的親事,我把喜酒斟 滿舉起,光臨的眾族胞和親戚,請接受這虔誠的心意」 。女方的父親接過敬酒,回唱道:「為著我們聯姻和睦 ,道遠路遙讓您飽受辛苦,送來的察恩特項目,請求您 代我向族親們備述……」。優美而有趣的祝詞,使喜慶 的察恩特宴更加歡樂、熱鬧。   

在達斡爾族的婚禮中,送親人包括男儐相「花大」 ,女儐蘿相「活多沃」和新娘的弟輩「庫吐魯」。當送 親人陪護著新娘到達男家後,新郎家要對送親貴客格外 加以關照,未進門,便先敬「進門盅」,進屋後又要設 「接風酒」,可謂細緻入微,唯恐慢怠禮不周,但宴席 間「花大」們往往還是故意橫桃鼻子豎挑眼,「庫吐魯 」們則一邊吃喝,一邊偷酒杯、筷子、碗碟等藏在身上 ,藉以捉弄姐夫和陪客。因為達斡爾人認為,酒杯是為 新郎新娘準備的量糧食的斗,碗碟是盛糧食的籮筐,都 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因而席後男方發現少了東西, 便開始搜查,搜出便罰「偷」酒杯者喝酒一杯,「偷」 碗者喝酒一碗,第二天,送親人準備打馬回程時,也伺 機「偷」走幾個酒杯、碗碟,待新郎帶酒追來,才肯歸 還。

塗抹黑灰兆吉祥   

春節,是達斡爾族最重要的節日,每逢節日來臨, 人們便停止勞作,張貼年畫和對聯,準備手扒肉等各種 美味佳肴,並走親訪友,開展各種娛樂活動。一直到正 月十五,春節活動才算結束。正月十六,勤勞的達斡爾 人便要開始遠出行獵或備耕工作。這一天,達斡爾人稱 之為「霍烏都如」,即「黑灰節」。清晨,每家長者都 要早早起來,給每個人額上抹上一個黑點點。年輕人則 手塗抹油的鍋底黑灰,爭相塗抹在對方臉上,以此互相 取笑逗樂。因此,這天早晨,少男少女們的面孔,常被 抹得黑油油的。達斡爾人認為,這種抹黑娛樂,象徵著 吉祥,好事不斷。   

傳統體育——曲棍球   

達斡爾族人民素以驍勇強悍著稱於世。自古以來就 善於騎射、摔跤、打曲棍球。曲棍球,達斡爾語稱「貝 闊」,是達斡爾族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項目。近些年來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等地已為國家培養、輸送了不 少優秀人才,既為國家爭了光,也贏得了「曲棍球之鄉 」的美譽。   

達斡爾族曲棍球的球棍,一般柄長約0 . 9 米,多 用下端彎曲的細柞木製成。球用杏樹根或毛氈做成,大 小與網球相似。原始的打法無射門之說,雙方各劃一界 線,打過界線就算勝利了。正式比賽,需在相距5 0米遠的場地兩端各設營門,球擊入營門才算獲勝。  

每逢年節或喜慶的日子,達斡爾族同胞都要舉行「 貝闊」比賽,無論是身強力壯的青少年,還是兩鬢斑白 的老人都要揮杆上陣,鏖戰一番。更有趣的是,他們還 喜歡在夜間進行火球比賽。火球用樺樹上的白菌疙瘩制 做,球體摳空後浸進松明等易燃物,或用毛氈球浸沾油 等易燃物。開球時將球點燃,使其藉助風力燃成小火球 。隨著雙方隊員的激烈拼搏,火球在夜空中穿梭往返, 划出一道道絢麗的弧線,頗為壯觀。

(二十九)仫佬族 mulao zu

Mulam ethnic minority group

仫佬族,現有159328人,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 部山區,9 0 %聚居於羅城仫 佬族自治縣。   

仫佬山鄉是景色迷人的山 水畫廊,山如劍排,水似綢緞, 素有「小桂林」之稱。這裡有 豐富的旅遊資源、礦藏和山貨。   仫佬族以農業為主,主要 種植水稻。採煤和採集在生產 中也佔有較重要地位。   

仫佬族多自稱「木冷」,即「伶人」,晉代便有「 僚人」的記載見於文獻。唐宋以後「僚人」、「伶人」 在史籍中則更多出現。直至清代才有「姆佬」之名。新 中國成立後,根據仫佬人民的意願,統稱仫佬族。   

仫佬族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多數人通漢 語和壯語,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仫佬群眾過去以信奉道教為主。也信佛教。節日活 動較多,一年中除十、十一月外幾乎每月都有節日。三 年一大慶,一年一小慶的依飯節,是最隆重的節日。      

掘地為爐   

在山青水秀的仫佬山鄉,翠竹深處掩映著一幢幢整齊的仫佬民居。仫佬民居,多為磚牆、瓦頂、矮樓建築。無論是在 平地或是斜坡上,房基都要修成高出地面3 0 至6 0 公 分的地台。牆基以火磚砌成。人住底層,樓上是倉房。 民居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地爐取暖做飯,至今已有4 0 0 多年的歷史。   

地爐建於堂屋內大門兩側或廚房中。先在地上挖個 坑,在坑中用磚砌好爐子,爐旁安放一個大水壇,壇口 與地爐口都略高於地面,以避污水流入。爐前砌一個煤 坑,上面蓋塊活動的板子。爐子除掏灰的爐門外,以及 罈子的周圍,全都用泥土填平,表面還得打上三合土。 地爐一天到晚都不熄滅,水壇中總有熱水。除隨時可架 鍋做飯外,冬天象土暖氣設備一樣,使堂屋舒適溫暖。 特別是在潮濕多雨的季節,屋裡的糧食和衣物等都不致 發霉。逢年過節,家人親友就圍著地爐吃「火鍋」,非 常方便。因為仫佬族地區產無煙煤,所以使用地爐十分 普遍。   

給牛過生日   

農耕民族大都有保護愛惜耕牛的傳統習慣。但是像 仫佬族這樣敬重牛的習俗,卻是別開生面。他們把每年 農曆四月初八當做牛生日,屆時家家戶戶清掃牛欄,把 牛洗刷得乾乾淨淨,給牛送上好飼料,讓牛歇息。這天 要殺雞宰鴨備酒祭「牛欄神」。要用楓樹葉汁泡蒸黑糯 米飯祭祖先。祭畢,先讓牛吃黑糯米飯糰,爾後人才能 吃,以此表示對牛的敬重。   

關於牛生日的來歷,仫佬族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 古代仫佬先民以鋤挖地耕種,非常艱辛。有個叫羅英的 姑娘在白銀山上用動聽的歌聲解救了一頭蹄子夾在石縫 中的野牛,把它帶回家中,割嫩草給它吃,唱山歌給它 聽,並教它耕田犁地。野牛好像也通人性,為了感恩, 給仫佬人減輕勞動負重,同時,耕牛也得到了人們的敬 重。後來羅英被尊為祖神,她救牛的四月初八做為牛生日. 

難辨新娘的婚俗   

仫佬族青年男女歷來實行自由戀愛,除節日、集會 和趕集時的交往相識之外,主要的戀愛方式就是在「走 坡」中傳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節是陽春三月和八 月金秋,年輕人身穿盛裝,男女各自結伴,到集市上尋 找對歌的夥伴。找到滿意的對手後,就邀到風景美麗的 山坡草坪上開始對唱,以歌為媒,一問一答,相互滿意 ,互贈信物。最後托媒人通報家長,確定婚期成親。   

媒人先由男方拜託,女方家若同意,就把女兒的生 辰八字交給媒人轉遞男方。男方父母收到女方八字後, 認為與兒子的八字相合,這門親事基本大功告成。   

接親方式各地略有差別,最有趣的是「送嫁十姊妹 」。新娘過門前一個月,同村寨的同輩姑娘自願組成十 人儐相,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與新娘日夜相伴,幫她 做新鞋,縫嫁衣,備妝奩。成親的那天,十姐妹與新娘 打扮得一模一樣,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 撐同樣的「姐妹傘」,剪同樣的髮型,扎同樣的辮子, 甚至連舉止姿態都相近相似。若非親友,真不知誰是新 娘,誰是儐相。到了新郎家,十一個姑娘一起登堂入室 ,熱鬧非常。   

接親的當天,許多地方都有設「歌卡」的習俗。男 方一行人到女方村寨接親時,要唱答盤問方能通過「歌 卡」進入新娘家。同樣,女方送親隊伍到男家村寨也得 答出問歌才能進新郎的家門。有時從早一直唱到晚,圍 觀看熱鬧的人擠得水泄不通。最後若答不上來,那就自 問自答,或由家長出面唱「和解歌」,宣告「欄門歌」 結束。在長時間的對歌中,主人要供應好吃好喝給客人 ,以保證對歌時精力旺盛,情緒飽滿。   

新娘進屋後,許多地方要「鬧歌堂」,即在洞房內 外擺擂台賽歌,男女唱答。高潮時,喝彩聲、歡笑聲響 成一片,成了青年人顯露才華的極好場所。   

添子報喜   

生孩子被仫佬族百姓當作大喜事。新嫁娘一懷孕就 要向母親報喜,未來的外婆立即動手給將出世的孩子綉 背帶,以備將來背孩子用。   

孩子一出生,親家便派人到外婆家報喜。外婆便挑 著早已準備好的禮品前去賀喜。禮物有雞(生男孩送母 雞,生女孩送公雞),繡花背帶、花布、甜米酒、紅糖 、雞蛋等。外婆在女婿家住滿三日,與接生婆、親家母 吃完喜餐後才返回自家。   

產婦坐月子期間倍受照顧,獨居卧室,單獨吃富有 營養的食品,還要舉行喝姜酒儀式。滿月後,母親撐著 傘背著孩子到田間轉悠,謂「游田峒」。背孩子的背帶 里還塞有書本,預祝孩子長大後勤勞好學,才智超群。 爾後,背孩子到集市上去買蔥買蒜,期望孩子長大後聰 明能幹,能說會算。最後,母親背孩子到外婆家與外婆 、舅舅、舅媽等「見面」。   

過去是只給男孩子做滿月,現在實行計劃生育,許 多人家也給女孩做滿月,眾親戚還送孩子很多食物、衣服和首飾。

(三十)羌族qiang zu

Qi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羌族,有人口1 9 8 2 5 2 人; 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 羌族自治州的茂汶縣。其餘散 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 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綿 陽市的北川等縣。   

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 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 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 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 這裡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產 名貴藥材,又是國寶大熊獵和珍稀的金絲猴生息之地。   

羌族以農業為主,以畜牧業為副,以狩獵和多種副 業為輔助。   

羌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另一說為藏語支 )。分南、北兩種方言。許多人懂漢語。沒有文字,長 期通用漢文。羌族的祖先党項羌曾創造使用過西夏文。 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直到本世紀初才被少數學者解讀 。      

精湛的建築技藝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 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早在2 0 0 0 年前《後漢 書·西南夷傳》就有:冉(左馬右龍)人,「依山居止 ,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碉樓多建於村寨 住房旁,高度在1 0 至3 0 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 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 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 . 3 5 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 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 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 9 8 8 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水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 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莊房,呈方形,多數為 3 層,每層高3 米余。房頂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 ,伸出牆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 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 . 3 5 米,有澗槽引水, 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台是脫粒、曬糧、做針線 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 騎樓),以便往來。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 4 0 0 多年前 羌民就創造了索橋(繩橋)。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 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 根,多則數1 0 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橋面1 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種。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 ,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緣岩鑿孔,插木為橋 。   

羌族民間石匠農閑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 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 0 0 0 多年的歷史,仍在 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淳厚的古遺風   

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 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我國古代最早 產生的兩種文學形式是古代詩歌與古代神話。這兩種文 學形式至今在羌族民間仍有巨大影響,而且傳承著不少 優秀作品。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會唱民歌,歌詞多為4 或7 個音節一句,類似於漢文中的四言詩與七言詩。從 內容來說,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慶歌和喪歌 等。羌族神話著名的有《開天闢地》、《山溝和平壩的 形成》、《造人類》、《斗安珠和木姐珠》等,其中所 說的姐弟成婚、射落8 個太陽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原 始社會羌族的生活。   

羌族樂器中最著名的首數羌笛。東漢許慎在《說文 解字》中說:「羌笛三孔」。馬融《長笛賦》言:「近 世雙笛從羌起」。唐代《樂府雜錄》載:「笛,羌樂也 。」宋代陳(左日楊右)《樂書》記有:「羌笛五孔」 。可見其歷史久遠。近代流行於四川羌族地區的羌笛, 管身竹製或骨制。竹是岷江上游的油竹,削成方形;骨 是羊或鳥的腿骨。今羌笛管長1 7 厘米,直徑1 厘米, 單簧,雙管,豎吹,六聲階,多獨奏。音色明亮柔和, 哀怨婉轉,悠揚抒情,牧人常于山間吹奏自娛。古羌笛 既是樂器,又是鞭竿,因有「吹鞭」之說。   

民間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鍋莊舞)、「跳 盔甲」(又名「鎧甲舞」)、「跳皮鼓」、「蘭干壽」 等。「跳盔甲」是種古老的傳統祭祀風俗舞,過去多在 有戰功的將士葬禮上跳。數十個舞者身披生牛皮鎧甲, 頭戴插有野雞翎和麥桿的皮盔,肩掛銅鈴,手執兵器( 多為長刀),分列對陣而舞,吼聲震天,威武雄壯。把 勇武不屈、豪放豁達的民族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使粗 獷淳樸的古代民風躍然再現。  

喝咂酒   

羌族釀酒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 一支首先從事農業。原因之二是,「禹興於西羌」,而 我國釀酒先聖儀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後裔。羌族男 人皆有海量,所以雖喜豪飲,但卻很少爛醉滋事。獨特 的飲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麥、玉米釀成,封 於壇中,飲時啟封,注入開水,插上竹管,眾人輪流吸 吮,因而稱之為喝「咂酒」。邊飲邊加清水,直至味淡 。咂酒是種低度的醪糟酒。飲時先由在場的最年長者講 說四言八句合轍押韻的吉利話,作為「祝酒詞」,然後 按年齡長幼依次輪咂。平輩們在一起飲咂酒,可以每人 插一長竹管於壇中,同時飲用。羌族民間還有「重陽酒」,「玉麥蒸蒸酒」。孩子 和婦女們常飲加了蜂蜜的甜酒。

(三十一)布朗族bulang zu

Bl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布朗族,有人口8 2 2 8 0 人,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 縣的布朗山和西定、巴達、打洛 山區,其餘的散居在臨滄、思茅 等地。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 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 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 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 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 意願,統稱為布朗族。   

布朗族地處海拔1 5 0 0 米至2 3 0 0 米的亞熱帶 山區,群山峻岭間密布著參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這裡雨 量充沛、四季無霜,盛產桐油、香樟等經濟林木。布朗 人以農業為主,種植旱稻、棉花與茶葉,其聚居地是馳 名中外的普洱茶原料產地之一。   

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無文字 。布朗人兼操漢語、傣語和佤語,部分人通曉漢文和傣文。      

茶山飄香   

布朗人善種茶,大自然也賦予他們發展茶葉生產的 獨厚條件。在布朗山、西定、巴達山區一帶,連綿起伏 的茶山鬱鬱蔥蔥,長勢一派生機,是雲南大葉種茶的重 要產地。採集大葉種茶的嫩葉,經過殺青、揉捻、乾燥 、後熟等精細加工,可以製成清香馥郁的普洱茶。普洱 茶茶質優異,遠銷西歐、日本、東南亞等5 0 多個國家 與地區,在中外茶壇上享有極高聲譽。   

布朗山區還是世界茶樹的發源地。早在6 0 年代勐 海縣巴達山區境內發現了一片野生茶林,其中一棵「茶 樹王」徑粗1 . 0 3 米,株高3 2 . 1 2 米,已有1 7 0 0 多年的生長歷史。這棵茶樹至今枝葉茂盛,由它上 面採摘的茶葉經鑒定品味純正,質地優良。   

在當代的布朗人中,茶葉收入是一項不可缺少的經 濟來源,多年的種茶實踐使布朗人民也積累了豐富的制 茶經驗。他們將四五月份採回的嫩毛尖放進鍋內炒干, 就熱裝入帶蓋的竹筒,封緊並放置火塘邊烘烤。待竹筒 的表皮烤成焦狀時就製成了噴香可口的竹筒茶。布朗婦 女個個都是制茶能手,不但會制散茶、烤茶,還會製做 一種專供本民族食用的酸茶。利用每年五六月份的濕熱 天氣,將鮮茶煮熟,放在陰涼處發酵,待茶發酸後裝進 竹筒並埋在土裡,三四個月之後即可取出食用。布朗人 從老到小皆有嚼食酸茶的習慣,據說這樣能生津止渴而 且有助於腸胃的消化。   

布朗人品茶也相當講究,有烤茶和泡茶兩種方式。 烤茶是將茶葉撒入特製的茶罐中,一同放在火塘上邊烤 烘,當茶葉冒出朴鼻的香氣時立刻注入滾燙的開水。烤 茶濃郁香醇,為布朗人待客上品

飲食奇俗   

除了嚼茶,布朗人還有嚼煙的嗜好。嚼煙的方法是 將檳榔葉包上少許的草煙絲,再加入沙基、蘆子、檳榔 果、紅石灰等一塊放進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 0 多分鐘 ,吐出的煙渣呈紫紅色,布朗人嚼煙日久,連牙齒都被 染成黑色。檳榔果屬涼性,有防蟲護齒之功效。布朗人 抽煙、嚼煙不分男女老少,男人喜歡強烈、辛棘的刺激 煙味,婦女則常叼一根長桿煙鍋,抽吸味軟清淡的煙絲。   

布朗人愛吃生食和酸食。將生牛肉,生魚肉或生馬 鹿肉剁成肉醬,佐之以香菜,大蒜和精鹽,來招待遠方 貴賓。酸筍、酸魚、酸豬肉清香可口,亦是布朗人常吃 的食品。外出漁獵,布朗兄弟會烹調一「鍋」別具一格 的卵石鮮魚湯。他們在沙灘上挖一個坑,鋪上幾層芭蕉 葉子,先倒進清水與活魚,接著投入一顆顆烤熱、燒紅 的石子,水沸騰將魚煮熟,最後撒上鹽巴。這種魚湯味 美甘甜,散發著燒石子的干香和芭蕉葉的清香。   

鮮花為媒  

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 」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 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染齒。染齒意味著步入成 年,可以公開參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動。   

「串姑娘」是布朗族傳統的戀愛方式。布朗族青年 的戀愛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每當 月亮升起的時候,小夥子們換上新裝,懷抱三弦,結伴 來到姑娘的竹樓下面,爭相用恢諧的語言和熱情的歌聲 去打動意中姑娘的心靈。梳妝打扮的姑娘們也早早燃起 火塘,打開房門,請小夥子們進來,用對歌、遞煙、敬 茶等巧妙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布朗山區 串姑娘可以群訪、也可以單獨夜訪。是青年男女進行思 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雙方戀愛感情篤深,男子就會向女子提出求婚 。布朗山區許多地方求婚時以花為媒。小夥子把從山上 採回的鮮花獻給姑娘,當姑娘確認這個小夥子是真心地 愛她時,就在花束中挑選最美麗的一朵戴在頭上,藉此 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禮也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複舉 行2 至3 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後,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 拴線禮儀式。此後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儘管新郎每夜 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勞動生活。直 到舉行了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當兒媳婦 。第三次的婚典往往辦在嬰兒出生之後,這次一定要殺 豬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親朋好友。   

「跳歌」與圓圈舞   

布朗人喜歡歌舞,每逢年節總要縱聲高唱,翩翩起 舞,歡樂到深夜。布朗族青年從小就要學彈各種樂器, 練唱各種曲調。布朗山上的曲調分為甩、宰、索、綴四 種。甩調激昂抒情;宰調歡快活潑;索調用小三弦伴奏 ,適合唱習俗歌曲;綴調則用於盛大舞會中的對唱,多 頌揚蒸蒸日上的新生活和民族的英雄歷史人物。領唱者 亦常根據場面即興編增歌詞的內容。布朗人的歌與豐富 多姿的舞配合緊密,墨江一帶流行的「跳歌」就是一例 。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的意思,因舞步不同有「二則歌 」和「三則歌」的區別。一個村寨跳歌,經常邀請外寨 的高手參加,跳歌之後還要舉行歌詠比賽,宛轉悠揚的 山歌在村寨的夜空中久久絮繞回蕩。   

圓圈舞是布朗青年最熱衷的集體舞。跳舞時先由能 歌善舞的「冒少頭」領舞,伴隨著(釒芒)鑼與象腳鼓 的節奏,姑娘們自動圍成一圈,邊跳邊朝逆時針方向移 動腳步。舞姿輕盈而優美。一群小夥子在里圈作虎步跳 躍,他們時而分散與姑娘輕聲對唱,時而聚合臨摹動物 行為舞蹈,如此反覆循環,盡情抒發心中的喜悅。

(三十二)撒拉族sala zu

Salar ethnic minority group

撒拉族,有人口8 7 6 9 7 人。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 拉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青 海、甘肅、新疆等州縣。   

撒拉族聚居區位於青海 省東部的黃河沿岸,這裡氣 候溫和,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適於小麥、青稞、 蕎麥、玉米、穀子等農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長。「循化 椒」是馳名的土特產。   

撒拉族,早在元朝時,其先民——中亞撒瑪爾罕人 經新疆長途跋涉遷徙循化,後與周圍的藏、回、漢、蒙 古等族長期相處,逐漸形成了後來的撒拉族。撒拉族自 稱「撒拉爾」、「撒剌」、「沙剌」、「沙剌簇」、「 薩拉」、「撒拉回」等是漢人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 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撒拉族。   

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 語支的烏古斯組。由於和鄰近的漢、回、藏等族交往, 也吸收了不少漢語和藏語的辭彙。無文字,通漢文。   

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其生活習俗大體與回族相似 。   

撒拉族男子喜留鬍子,頭戴黑色或白色圓帽,身穿 白汗褡,青夾襖;婦女頭戴蓋頭,喜佩耳環、手鐲等金 銀首飾。善於從事商業、園藝、採伐、製革等。在湍急 黃河激流上扳筏,尤為撒拉人的一手絕技。      

袖筒里捏價   

袖筒里捏價是撒拉人作買賣時秘密討價還價的一種 方式。在撒拉族地區,做買賣的人並不把物品價格標出 來,而是雙方都看了貨以後,在袖筒里定價格,而且物 價可在一定的數字之內浮動。這種不用語言而在袖筒里 捏提頭談價錢,其目的加強隱秘性,以免旁人聽見。撒 拉人袖筒里捏價,一般捏住食指表示一、十、一百、一 千、一萬;捏住食、中二指,表示二、二十、二百、二 千、二萬;再加無名指表示三、三十、三百、三千、三 萬;再加上小指表示四、四十、四萬、四千、四萬;捏 住五指表示五、五十、五百、五千、五萬;捏住拇指與 小指表示六、六十、六百、六千、六萬;捏住拇指、食 指與中指表示七、七十、七百、七千、七萬;拇指與食 指展開表示八、八十、八百、八千、八萬;食指捏彎表 示九、九十、九百、九千、九萬。雙方討價還價時,往 往手在袖筒里活動,而嘴中只說:「這個價,怎麼樣? 」直捏到雙方合適為止。若雙方捏的數字差距較大,就 各自做罷,另覓交易對象。   

過去,撒拉人冬穿皮襖,夏穿「(衤冬)」(長衫 ),袖子長且寬,在袖筒里討價比較方便。隨著經濟生 活的發展,撒拉人的穿著逐漸改為制服或西服。即使有 人穿傳統的皮襖,其袖子也不是太寬了。所以,今天不 少撒拉人捏價改在及襟、羊皮襖下如專事羊皮買賣的, 將羊皮往手上一蓋,即進行交易。   

這種較古老的捏價方式,在青海省的幾個民族及西 北一些地區還非常流行。   

饒有趣味的踢毽子   

撒拉族民間體育活動很多,踢毽子是其中之一,為 男女青少年普遍喜愛。   撒拉族的毽子做法是:先準備一枚清代銅錢,然後 用一塊布片裹住銅錢,將布頭從錢孔中翻穿上來,再拿 幾根雞毛穿在錢孔中,用布頭包好,拿線捆緊即可。還 有一種做法是:將一塊銅錢大小的石頭用布包好,再剪一些雞尾上的羽毛根,長約0 . 5 厘米,把一頭拆開, 將其牢牢縫在包有石塊的布中間,然後在另一頭塞滿雞 毛公雞毛最好,但忌用雞腰子上的毛。民間傳說用了以後家裡的鍋底會穿孔。  

撒拉族踢毽子的方式很多,難度大。最有代表性的 是一種技巧踢法。屆時,先用猜手背的方法分開甲乙兩 隊,然後各隊施展各種技巧踢毽,按踢的時間長短分勝 負。撒拉人踢毽子的技巧令人嘆服,有的在大腿上踢, 有的用腳向里擺或向外擺踢,有的是用左右腳分別從身 子的後面踢上來。

在林邊空地上,打麥場,閑暇時到處都可以見到撒 拉族男女青少年踢毽子,女孩尤喜此遊戲。它可以鍛煉 身體各部的靈活性,舒展肌肉,活動腿腳,既象舞蹈, 又似技巧表演。

民間樂器——「口細」和「宰靠」   

「口細」是撒拉族保存至今的民間樂器,長不到0 . 5 厘米,重不到0 . 0 5 克,小巧玲瓏,在各種樂器 中可能是體積最小的一種。   

「口細」的製作並不複雜:將一火柴桿粗的細銅( 或白銀)製成馬蹄形狀,中嵌一片極薄級細的黃銅片, 尖端彎曲。含入口中靠舌尖撥動或夾在牙縫用指彈撥發 音,以收斂嘴唇的大小和吹氣的強弱調節音量、掌握音 符。其音量極弱,即使隔門都很難聽見。音符起伏、跳 動也不太大,但聽起來卻十分悠揚纏綿,如泣如訴,動 人心弦。   

「口細」是撒拉族人民十分喜愛的一種樂器。尤其 是婦女更是愛不釋手。在過去,由於封建禮教的禁錮, 撒拉人特別是婦女彈唱歌舞被視為非法,唯獨吹彈「口 細」不受任何制約,並頌其美,民間對此有著這樣的傳 說。相傳,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孫哈三、胡才,雙雙陣亡 於沙場,其母法蒂瑪(先知的獨生女)悲傷至極,哭得 嗓子啞了,淚水幹了,便以「口細」代替,傾訴失子之 痛。所以,撒拉人吹彈「口細」非但不忌,反當「聖行 」而遵行。   過去,撒拉族男人們常因徭役支差,扳筏經商,從 戎出征而遠離家鄉,婦女們牽腸掛肚,惦念不已。每當 深夜人靜,婦女們便三五成群,不約而同相聚一起,盡 情吹彈「口細」,使滿腔的憂愁、焦慮、思念。一瀉而 出。隨著歲月的推移,「口細」成為人們隨身攜帶,聊 以自慰的伴侶。它以其悅耳動聽的音質,傾訴著撒拉人 的喜怒哀樂。今天,「口細」還是 青年男女們傾吐愛 慕之情的主要媒介之一。   

「宰靠」(笛子)在撒拉族地區稱「敲爾」。其制 作方法是:用一把粘性強的紅泥土捏成兩塊喇叭花狀的 凹片粘在一起。再在合縫處掏一小孔,用以吹氣,兩邊 各掏幾個按指音符的小眼,晾乾即可吹奏。「宰靠」音 量大,不亞於竹笛,音質高亢、嘹亮、悠揚、清脆,多 為男青少年所吹奏。特別是在野外牧羊、田間勞作休息 時,高昂嘹亮的「宰靠」聲往往使人浮想連翩,精神為 這一振。今天,撒拉族人民用這別具風格的民間樂器歌 頌幸福的生活和未來。   

優美動聽的撒拉曲   

撒拉曲是撒拉族民間演唱的主要藝術形式,多用本 民族語言演唱,亦有用漢語演唱的。撒拉曲格調優美, 旋律動人、節奏明快、比喻貼切,有著深雋的意境及和 諧的聲韻,深為廣大撒拉族人民喜聞樂見。   

「玉爾」(情歌)是撒拉曲的一種,實際上是撒拉 人用本民族語言演唱的一種傳統情歌。從前,由於封建 禮教的禁錮,「玉爾」只能在田間、野外、磨房等背人 外唱,「玉爾」集中地反映了撒拉族青年男女對婚姻自 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其表現手法中,大量運用了民歌 中的比興。借物詠情,借物喻人。「玉爾」又多以四、六、八句較多,每句又以五字居多,外加襯詞,其節奏短促而明快,旋律奔放且激昂。在語言上,「玉爾」歌 詞優美,寓言深刻。「玉爾」中影響較大的有《巴西古溜溜》、《撒拉賽巴祭》、《皇上阿吾爾》及《艷姑居 固毛》等。   

撒拉「花兒」是撒拉曲中的又一朵奇葩,它吸取了回族宴席曲、藏族民歌、漢族俚歌小曲的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特點是:音調高昂嘹亮婉轉悠揚,長於抒情。節奏自由而不鬆散,再加上用撒拉語作襯句,更顯得獨樹一幟,別有韻味,成了撒拉族文學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

「哈依勒(號子)是撒拉曲的又一種形式。它是 撒拉族人民集體勞動時喊唱的勞動號子。其語言樸素簡 單,旋律頓挫明快,節奏感較強,撒拉族人民進行拔草、打碾、打牆、伐木、運木、打場等集體勞動時,都有各自的號子。抒發了撒拉族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 激情,起到了鼓幹勁、助興緻、提高勞動效率的作用。 較為著名的有《伐木號子》、《打場號子》、《打牆號子》

(三十三)毛南族maonan zu

Maon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毛南族,現有7 1 9 6 8 人,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 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其餘 散居在南丹、河池、都安等 地。   毛南族地區緊靠雲貴高 原東麓,溶岩遍布,青山連 綿。中部是茅南山,東北部 是九萬大山,西北部是鳳凰 山,西南部是大石山區,林 木蒼翠,屬亞熱帶氣候,適合於農耕畜牧。   

毛南族以農業為主,以飼養業和副業為輔,主要種 植雜糧、少數地區種植水稻。   

毛南族自稱「阿南」,意為「當地人」,說明他們 是該地區的土著居民。唐代以前的「僚」,宋、元、明 時代的「伶」,與毛南人的先祖有淵源關係。史籍中曾 先後出現過「茅灘」、「茆灘」、「茅難」、「冒南」 、「毛難」、「毛南」等名稱。   

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 語支。沒有民族文字,曾用漢字音義拼記過毛南語的民 歌等,稱「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壯語及漢語,現通用 漢文。     

毛南菜牛   

由於毛南族山區缺少耕地,限制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毛南人除惜土如金,見縫插針開墾面積很小的「雞窩 地」之外,就是利用滿山的青草來發展家庭飼養業。家 家都養菜牛,專供食用,不作勞役,成為毛南族的特產 ,暢銷國內及港澳市場。菜牛都是圍欄圈養,牛圈乾爽 、避強光、很清靜,夏防蛀蟲,冬防受凍。對剛入圈的 牛要細心觀察其習性和喜吃什麼飼料,有時要在草上灑 鹽水以增加食慾。同時對病牛有一套民間草藥療法,很 多人家的園子里都種有草藥。除喂草之外,還喂玉米、 高粱、飯豆、紅薯、南瓜等雜糧,並煮熟拌潲餵食。這 是圈養階段。第二階段是「囤肥」,即把菜牛育肥滿骨 架。這個階段喂牛的草要在日出前割回來,草葉上要有 露珠,且越嫩越好,一頭牛每天吃6 0 公斤左右。中午 和晚上還要各加喂1 0 公斤雜糧潲水料,半夜再喂一次 半生半熟的青草潲水。第三階段是攻膘。每天除供給大 量嫩青草外,還要加喂泡發的小米及黃豆漿。經4 0 多 天的攻膘,連牛脊背上的肉都鼓得高出了脊梁骨,形成 了一道凹糟,把木盆放在牛背上都掉不下來。待膘滿肥 壯才宰殺挑肉上市出售。肉呈粉紅色,瘦中夾肥,層次 分明,鮮嫩紋細,肥而不膩,煎燉烹炒,都爽脆可口, 是羊肉中的上品,凡是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傳說,毛南族特殊的飼養菜牛法,是由他們所崇信 的善神「三界公」傳下來的。三界公小時家貧,為人放 牛度日。他有給牛劃地為牢的本領,牛在他劃定的圈內 吃草,他自己去砍柴,兩不誤。某**砍柴時巧遇仙人 下棋,頓時入迷。仙人們吃蟠桃時分給了他一塊,並邀 他同回仙山。途中三界公見一山泉,脫口說:「此泉好 洗牛肚涮火鍋」,仙人們認為他凡緣未脫,令其回家。 仙界一日,人間多年。他劃圈放牧的牛已成了一大群。 經觀察,三界公認定了好幾種牛愛吃的草,從此便配以 精料,改為圈養,並傳此法於鄉親。   

毛南石雕   

毛南族人民祖祖輩輩生活在群山懷抱,與山中的石 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住的干欄樓,底層的干欄柱下 半截是石柱;由院子進入樓內的台階是石條;干欄樓的 房基和山牆是整齊的石塊;甚至門坎、曬台、牛欄、豬 欄、桌子、凳子、水缸、水盆都是石料壘砌或雕鑿的。 為了美觀,他們在石制用品上都雕有花鳥蟲魚等圖案。 這些東西在市場上出售一般都很搶手。   

石雕藝術的水平,主要表現在石墓的雕飾上。在毛 南族地區的鳳凰山有個古墓群。這裡的石墓柱擎著重檐 石樓閣,上刻武士揚鞭催馬、姜太公柳蔭垂釣、儒生窗 前著書,以及雷王、水神等形象。墓柱上是浮雕的蛟龍 盤繞,柱礎上有花卉動物裝飾。墓頂有石雕的大仙葫蘆 、太陽、雲水、麒麟等,有的高達4 至5 米,彷彿是給 活人建的宅第。兩墓柱之間靠里,是巨形墓碑,碑兩側 刻有大幅輓聯,聯邊雕刻著鳳凰、畫眉、仙鶴、蝙蝠、 游魚、梅花鹿、仙桃、蒼松、水仙、大象等栩栩如生的 圖案,以象徵吉祥、長壽、寶貴、有餘、厚祿、清廉等 祝願和讚頌。   

毛南族石匠藝人歷來重視精雕細刻,用心琢磨,反 對粗製濫造,圖快省工。老師傅們要求徒弟每天鑿下的 石粉末不得多於一牛眼杯,否則所出的活不能列為工藝 品,可見毛南族石雕工藝品的精美細膩。   

毛南「放鳥飛」   

在毛南族眾多的節俗中,正月十五「放鳥飛」最具 特色和奇趣。傳說過去毛南山鄉有位老法師,他有個心 靈手巧俊美出眾的獨生女兒,擅長以竹篾和菖蒲葉編百 鳥,人稱「小鳥姑娘」。她與一小夥子相戀,準備大年 初一完婚。老法師想考驗一下未來女婿的本領,在除夕 那天讓他把山上土地在天黑前都撒上種子,本該撒谷種 (小米),但小夥子一著急,錯撒成了糯稻種。老法師 令其把種子全部撿回來,省得糟踏了。這下可難住了小 伙子,小鳥姑娘看到此情,讓未婚夫回家把他們倆人過 去編的百鳥都用籮筐裝來。姑娘對著編的百鳥吹了口氣 ,又對小夥子說了幾句悄悄話。小夥子把百鳥帶到山上 ,這些鳥很快便飛出去撿回了所有的糯種。小夥子在天 黑前重新撒上谷種。老法師一看高興了,說:「過年讓 我們父女倆好好團圓團圓。正月十五再送小鳥姑娘去你 家成親。」從此,便有了「放鳥飛」的節俗。   

春節即將來臨時,家家戶戶預先採好菖蒲葉。除夕 那天,用菖莆葉編「百鳥」,「百鳥」的空腹中裝入泡 好的香糯,飯豆及芝麻餡等,然後上鍋蒸或煮熟。出鍋 後,把「百鳥」用細繩拴在一根長甘蔗上,架掛在堂屋 香火前。「百鳥」有鷓鴣、山雞、燕子、鸕鶿、畫眉等 。這天,給家裡的小孩每人一個「鳥」來解饞;出嫁並 生育了的媳婦要回娘家領「鳥」,希望孩子將來象小鳥 般活潑可愛。香火堂前,還擺上供品,有紅米飯及果品 ,意在祈願百鳥不吃莊稼,保證福來糧豐,瓜果累累。 待到正月十五,取下「百鳥」,入鍋再蒸煮,入夜,以 「百鳥」當飯,謂之「放鳥飛」。「放鳥飛」時,毛南 人總忘不了重溫那「放鳥飛」的傳說。   

毛南「南瓜節」   

毛南族的「南瓜節」,時在農曆九月九日,即重陽 節這天。各家把收穫到家的形狀各異,桔黃色的大南瓜 擺滿樓板,逐一挑選。年輕人走門串戶,到各家評選「 南瓜王」。不僅要看外觀,而且要透過表面看到瓜籽。 待到眾人意見基本一致,由一身強力壯者用砍刀劈開「 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瓢,把飽滿的籽留作來年的種子 。然後把瓜切成塊,放進小米粥鍋里。文火煨燉,煮得 爛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爾後眾 人共餐同享。   

我國許多民族把重陽節視為老人節,有敬老的傳統 習俗。毛南族也不例外,只是風尚不同。對於年過花甲 而又體弱多病的老人,毛南人一般在重陽節時為之「添 糧補壽」。子女們在這天置辦幾桌酒席於家中,請親朋 好友光臨,來客都要帶幾斤細糧好米,或者新鮮水果。 親友送來的「百家米」要單獨貯存。日後在給老人做飯 時抓一些摻進自家米中。「百家米」吃完了,老人若未 康復,還得繼續擇日搞「添糧補壽」儀式。這種風俗實 際上是出於對老人的一片愛心,很符合群眾的道德及傳 統觀念,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視。

(三十四)仡佬族mulao zu

Mulam ethnic minority group

仡佬族,現有4 3 7 9 9 7 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務川仡 佬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 自治縣。其餘少數散居在雲南、 廣西地區。   

仡佬族聚居區地處黔北, 在貴州與四川交界處,是雲貴 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 帶。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年降 雨量居全國平均數之首,有豐 富的水利資源和動植物資源, 適合於農業與多種經營的發展。  

仡佬族以農業為主,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旱地 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類型。   

仡佬族歷史悠久,商周至西漢時期的「百濮」,東 漢至南北朝時代的「濮」、「僚」,都與其先祖有淵源 關係。「仡僚」、「葛僚」、「(亻革)僚」、「仡佬 」是隋唐以後各個時期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立以後 ,正式定名為仡佬族。   

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的歸 屬,學術界尚未定論。仡佬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以漢字 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數老年人通仡佬語。

年節喂樹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過兩個年節,一個是春節,別一 個仡佬年。春節的時間和習俗大致與漢族相同。而仡佬 年則是農曆三月初三,且有「喂樹」的特殊內容。   

「喂樹」又被稱為「祭樹」或「拜樹」,起源於仡 佬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古樹(大樹)崇拜。仡佬年的第一 個虎日,各家備好米酒、豬肉、鮮魚、糯米飯等供品, 帶著紅紙鞭炮,以親友關係相約上山拜樹。見樹後先鳴 鞭炮,然後選擇高大粗壯的古樹燒紙焚香跪拜。拜畢給 樹「喂」祭品:一人執刀在樹皮上砍3 個口子,另一人 「喂」些肉飯酒於刀口中,最後用紅紙把刀口封住,給 樹除草培土。「喂」飯時,針對不同的樹,要對答不同 的詞。如對果樹,要說:「喂你飯,結串串;喂你肉, 給坨坨」,表示預祝果實累累。「喂」樹之後,人們歡 聚宴飲。有些地區在農曆八月十五也捧著牛心和新米飯 祭拜寨旁的神樹「菩薩樹」,祈祝豐年。   

風趣的婚俗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開始「哭嫁」。娶親時 新郎不親迎,而是於婚期前一日派轎夫天黑時到女家。 進門前,女方有專人主持「欄門禮」,要行敬酒、鋪氈 、恭候等禮數,每道程序都有傳統的對答禮詞,必須說 唱得合乎規矩,否則要遭轟笑。姑娘出嫁時先將花轎抬 進堂屋,由新娘的兄長或叔叔將新娘「拉出」裡屋,給 祖宗父母磕頭,爾後「強抱」入轎中,表示對娘家戀戀 不舍。娘家人把轎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給男方轎夫。轎 前有兩人持大刀開路,花轎周圍有彩旗和藍傘簇擁,途 中鳴號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熱鬧。到新郎家拜堂後, 新娘要重新梳妝打扮,然後到寨中寬敞處讓大家欣賞、 逗笑,以便和鄉親們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禮更有趣。新郎騎馬去迎親 ,有4 個伴郎相陪,其中2 人扛著竹掃帚,另2 人抬著 酒肉禮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幾個壯漢欄路「搶劫」, 把「搶」來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 罕你這點禮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門,有一群人手執木片 圍「打」新郎,男方執竹掃帚者要全力保護突圍。新郎 跑進女方家門,馬上有「敬親酒」招待,而且新郎與新 娘也相互敬酒。敬酒畢,新郎將新娘「抱」上馬背,新 郎執韁引路而歸。   

隆重的婚禮宴席要分二台或三台,即要連續吃二三 道不同的席。第一台是茶席,只吃清茶、油炸食品及干 鮮果品。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種涼拌拼盤。 第三台是正席,除必有兩碗扣肉外,還得有各種烹炒的 民族風味。   

婚宴中,仡佬族還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將酒釀 好後密封於外抹柴灰拌黃泥的壇中,密封時就插有兩根 竹竿,一彎一直,竹節沒有完全打通。飲用時打通竹節 ,直管進氣,彎管咂吸而飲,飲酒時有專門唱「打鬧歌 」的歌手助興,使客人感到一片溫馨。   高台舞獅   

仡佬族的民間高台舞獅,是很受群眾喜愛的娛樂活 動,具有雜技藝術的特色。高台是以8 至1 2 張大方桌 一層層疊壘而成,最上面的桌子四條腿朝天,總高度1 0 多米,一個舞獅班子,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五人。一 般同時登台表演的是4 人。兩個人扮獅子,把獅頭獅皮 披蓋在全身,只露兩腳,另外2 人分別裝扮成孫猴和笑 臉和尚。有時還有同時出場的小獅子。「孫猴」和「笑 臉和尚」揮舞手帕逗引大獅子逐層攀上高台,直至頂端 。上攀的動作十分驚險,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 」與「和尚」、「小獅」與「小獅」一正一倒向上;大 獅子有直上、穿上、穿繞桌子螺旋上,到最高處還要四 腳踩桌腿表演,不帶任何保險繩索。所表演的技巧,都 有生動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飛」、「蛤蟆抱崽」、 「鰲魚吃水」、「雛鷹展翅」、「鯉魚曬肚」、「蜘蛛 吊線」、「仙猴摘桃」、「滾龍抱柱」、「衝天倒立」 、「靠背翻」、「踩高樁」、「疊羅漢」、「旋風車」 等。一個舞獅班有時可連續表演四、五個小時,有些動 作使人屏息斂氣,怦然心動。有些動作又因滑稽可笑而 使觀眾忍俊不禁。   

蔑雞蛋與打花龍   

仡佬族民間較普遍的體育遊戲有打篾雞蛋、打花龍 、打雞毛球、賽馬、跳筋舞、磨貓等。打篾雞蛋,是用 楠竹或金竹細篾編織成一個鴨蛋大的球,球內塞滿稻草 或碎布舊棉做成,在平坦地上划出分界線,參賽兩隊各 自進入自己的半場。比賽開始,甲方用手把「蛋」拍擊 到乙方場地,乙方再打過來,或用腳踢過來。蛋被打出 界外,或沒有接住,或觸到了手足之外的身體部位,對 方便可得分,以得分多少計勝負。   

「花龍」是在蔑編的球中裝了些銅錢和碎磁片,拍 打或投擲時能發出悅耳的聲音。比賽時不分隊,先由一 人拋擲「花龍」,參賽者去搶接,接到手後再拋,並喊 叫自己要拋「花龍」了,誰接拋的次數多,誰就是優勝 者。因為爭搶激烈,又沒有固定的場地範圍和比賽時間 ,所以很熱鬧,也很容易看出誰最機敏,最有耐力。   

廣西隆林地區的仡佬族在老人大病初癒後,跳牛筋 舞慶祝,祈望老人健康長壽。主跳者是老人的大女婿或 大侄女婿,陪跳者是女性親屬。主跳者背一個竹編蒸籠 ,籠中放只空碗,手執一條3 0 多公分長的熟牛筋。陪 跳者手拿一根筷子,設法相機敲響籠中的碗,敲響一次 ,主跳喝一杯酒,陪跳者的筷子若被牛筋擋住落地,陪 跳者也要被罰飲酒一杯。舞畢,將數斤鮮牛肉和牛筋獻 給老人,祝福他身體強健,生命頑強,猶如牛筋一樣堅 韌有力。

(三十五)錫伯族xibo zu

Xibe ethnic minority group

錫伯族,現有人口8 3 6 2 9 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區 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和遼 寧、吉林等省。   

錫伯族是古代鮮卑人的後 裔。鮮卑最初游牧於大興安嶺 東麓,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 1 6 世紀編入蒙古「八旗」後, 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 生產上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 1 8 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 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 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開拓了自 己的第二故鄉。   

在這風沙瀰漫的大西北,勤勞的錫伯族人民鑿山築 渠,修築了長達1 0 0 多公里的察布查爾大渠。潺潺的 流水使荒漠的原野變成了阡陌縱橫,樹木蔥綠,瓜果飄 香,美麗富足的地方。   

錫伯族以勇武騎射著稱。曾經湧現出不少優秀射箭 運動員。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阿爾泰語系 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他們通過翻譯,廣泛接觸和 吸收兄弟民族的文學藝術。《東周列國志》、《三國演 義》、《西遊記》等幾十部著作,幾百年前就被譯成錫 伯文,而且流傳甚廣。錫伯族曾有信奉薩滿教、喇嘛教的,但主要是祭祀 祖先。農曆四月十八日是錫伯族紀念先民西遷的節日。      

射箭之鄉   

弓箭在錫伯人的生活中佔有異乎尋常的重要地位。 無論是古代從事漁獵,還是編入清「八旗」從戎,都要 靠好的箭法。當時入伍要做到「一馬三箭」,即打馬飛 跑,在百米內要連續射擊三箭,才能馳騁疆場。時至今 日,錫伯族仍然承傳著射箭的習俗。   

錫伯族的孩子們在會跑時就教騎馬,能拉弓時就開 始學射箭。按錫伯族習慣,如果生了男孩,父輩要給他 添一把小弓和一支小箭,並用紅絲繩懸掛在門口,祝願 孩子長大後弓馬嫻熟,成為能騎善射的好漢。有的在孩 子過1 0 歲生日那天,父親一定要送一把用榆木、牛筋 做的硬弓,作為最好的紀念。   

錫伯族的青年男女在社交中以弓箭結緣。小夥子向 姑娘求愛,要以高超的射箭技藝博得姑娘的芳心。如果 姑娘看中了哪個小夥子,就主動同他一道拉弓射箭,以 此溝通情感,結為良緣。   

在錫伯人聚居的地區村村有射箭場,家家有弓箭, 曾湧現出許多射箭能手。當一名神射手是至高無上的光 榮,會受到眾人的格外敬重。   

錫伯族對箭和箭靶都有講究。古式響箭射出去會發 出響聲,饒有風趣。這種箭的箭頭用獸骨製成,呈尖圓 形。箭頭上有4 個小孔,箭離弦後,由於速度快,空氣 從小孔中穿過,發出響聲。古式響箭的箭靶是用馬皮和 毛氈特製的,靶上用6 色布做成布圈,靶心是紅色的。 射手射中哪一圈,那個圈便會掉下來,在比賽時,計算 成績一目了然。   

有的地方還保留著古代狩獵的社會遺風。如在射箭 比賽中,要以羊或牛作為彩頭。勝利的一方獲彩頭後, 將自己的箭掛在羊或牛的頭上,以炫耀自己的光榮。勝 利者得到羊或牛以後不能獨吞,要當場宰殺並用大鍋煮 熟,分給眾人品嘗,失敗一方也在其內。   

射箭是錫伯族最喜愛的一項傳統的群眾體育活動。 從前,錫伯人勞動歸來還要趕在日落之前,在村莊附近 舉行各種射箭比賽。比賽場地非常簡單,只要在空地上 豎起兩根木杆,中間拉上麻布或毛氈,這就是箭靶;有 的還以草人作箭靶。比賽時往往分成老年、中年、青年 等幾隊。這種射箭比賽的距離有遠有近,遠的達2 4 0 步,近的8 0 步,也有1 0 0 步的。比賽的方式也不盡 相同,有立射和騎射等。現在每逢中秋節、春節、「四 ·一八」時,錫伯族都要舉行射箭表演和比賽。2 0 世 紀7 0 年代察布查爾錫伯族就成立了射箭隊,蓋起射箭 廳。多年來,錫伯族為國家輸送了許多優秀射箭運動員 ,一些運動員多次在國內、國際運動會上,奪得了金牌 和銀牌。

打圍和捕魚   

打圍,又叫撒圍或狩獵,也稱打獵,這是錫伯人的 傳統生活方式。錫伯族一首古老的民歌《狩獵歌》描述 了他們這種豪邁的生活氣息:雪花如蝶飛/ 馳騁共撒圍 / 踏遍千重山/ 獵夫凱歌回。每當冬季來臨,農事已閑 ,錫伯族人便相約外出狩獵,有時十幾人,數十人,甚 至好幾個村莊的人在一起打圍。他們運用世代相傳的嫻 熟箭法,或拉弓射箭,或單臂投槍、圍殲,獵取豬、黃 羊、免子、野雞等野味,常常滿載而歸。   

錫伯人打圍有個古老的習俗,不論獵取的野味多少 ,所有參加者無論大小都是平均分配,即便過路人碰到 分獵物時,也毫無例外地分得一份。不過,獵物的頭和 蹄子應分給首先命中者,這是一種獎勵。錫伯人認為, 獵物是大自然賜予大家的,不是屬於哪一個人的,不能 獨用。   

錫伯人不光把打圍看成是取得食物的手段,同時還 把這看成是一種團結和吉祥的象徵。   如今,錫伯族人民對野生動物保護十分重視,圍獵 這一古老傳統很少舉行,而捕魚卻成了他們有趣的活動 。每當捕魚季節,他們帶杈拿網紛紛來到伊犁河上,一 顯身手。魚肉是人們餐桌上的佳肴,常常以魚湯和高粱 米飯同吃。他們把多餘的魚腌製成「臘魚肉」留作冬季 食用。   

西遷節和抹黑節   

西遷節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   

在1 6 世紀之前,錫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 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   

1 8 世紀中葉,清朝政府從盛京(瀋陽)等地徵調 錫伯族官兵1 0 1 8 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共3 2 7 5 人 ,由滿族官員率領,西遷新疆的伊犁地區進行屯墾戍邊 。這一年的農曆四月十八日,西遷新疆的錫伯人和留居 東北的錫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錫伯族家廟—— 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話別。次日清晨,錫伯族官兵 及其家屬,告別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踏上了西遷的漫漫 征程。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的伊犁 地區。現在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 地,那裡的錫伯人是他們的子孫。   

2 0 0 0 多年過去了,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 ,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並把這一天定為自 己的傳統節日。   

這一天,錫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裝,歡聚在 一起,彈響「東布爾」,吹起「墨克調」,盡情地跳起 舞姿剛健、節拍明快的「貝勒恩」。姑娘們的「抖肩」 ,小夥子們的「鴨步」惟妙惟肖,以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節」,錫伯族人民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 色的傳統節日。   

傳說,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這天「五穀之神」要下 凡巡視,人們互相往臉上抹黑,是為了祈求五穀不之不 要把黑穗病傳到人間,使小麥豐收,百姓平安。所以這 一天,人們起得特別早,把晚間準備好的抹黑布(抹鍋 底的黑灰)或氈片帶上,走向大街伺機抹黑的對象。閑 不住的年輕人成群結夥挨家串戶去抹黑取鬧。遇到老年 人也不放過,不過要跪地施禮請安,再向老人額頭抹一 小黑點,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脫臉上 不被抹黑的,此時姑娘們也毫不畏懼,用同樣的手段往 小夥子臉上抹黑。   

風味佳肴「全羊席」

錫伯族人獨特的菜肴「全羊席」,錫伯語稱為「莫 爾雪克」,意思是「碗里盛著的菜肴」。   

全羊席是用新鮮羊的心、肝、肺、大腸、小腸、腎 、羊舌、羊眼、羊耳、羊肚、羊蹄、羊血等雜碎做成的 。每一種剁碎做一種帶湯的菜,分別盛在1 6 個小瓷碗 里,每碗都盛得不太滿,隨吃隨添,始終保持熱氣騰騰 。每碗里還要撒些切碎的香菜和蔥花,看上去五顏六色 ,吃起來味道鮮美。其中用羊腸子做的菜花樣最多。他 們把大小羊腸洗凈後,灌上羊血、血清、羊肝、羊油、 羊蔥、肉沫、調料、大米做成五、六道菜,每道菜的做 法都很考究,風味不一。席間還要上各種蔬菜泡製的花 口菜,這種菜有點酸、辣、鹹的味道,吃起來清淡爽口 ,配合全羊席一起吃,可謂錦上添花。當然酒肉就更不 用說了。   接錫伯人的習俗,特別尊貴的客人才會做全羊席。 全羊席做起來費工,吃起來費時,如果能遇上,那一定 會讓你大開眼界,終生難忘。

(三十六)阿昌族achang zu

Ach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阿昌族,有人口2 7 7 0 8 人, 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 族自治州的隴川和梁河縣,在潞 西、盈江、騰衝、雲龍等縣也有 少量分布。多與傣、漢等民族分 寨而居。   

阿昌族聚居區地處高黎貢山 余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為 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 好的條件。阿昌族自古以擅種水 稻而聞名。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 漢文史籍曾記載的「峨昌」、「娥昌」、「莪昌」或「 阿昌」、「萼昌」等,都是對阿昌族不同時期的稱謂。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   

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分梁 河、戶撒兩種方言。由於長期和漢、傣等民族交錯雜居 ,所以阿昌人一般又能講漢語、傣語。      

簡樸的服飾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子多穿藍色、 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伙 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 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 0 厘米長 的穗頭垂於腦後。如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 斜背一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平時多著 各色大襟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 包頭。梁河地區的婦女一般穿紅色或藍色對襟上衣和筒 裙,小腿裹綁腿,用黑布裹包頭,高達約0 . 3 公尺, 包頭頂端左側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每 逢外出,婦女們都精心打扮一番。她們取出珍藏的各種 首飾,戴上大耳環、雕刻精緻的大手鐲、銀項圈,還在 胸前的四顆銀鈕扣上和腰間系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 …走起路來銀光閃閃,風采耀眼。   

當你走進阿昌族山寨,你還會發現阿昌族青年男女 都喜歡在包頭上插一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 ,而且他們還視之為品性正真,心靈純潔。   

名聞遐邇的「戶撒刀」   阿昌刀,又稱「戶撒刀」,因多產於阿昌族聚居的 隴川縣戶撒、臘撒這個地區而得名。這種刀「制煉極精 純,柔可繞指,剁鐵如泥」,用木、皮、銀等原料配製 的刀鞘也極為精美。   

阿昌刀的長短、形狀多種多樣,有生產用刀、生活 用刀、狩獵者護身用的長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數十個 品種。由於工藝精湛,阿昌刀不僅本民族人視若珍寶, 而且還深受附近漢、傣、景頗、傈僳、藏、白等民族的 喜愛。如今,阿昌刀還走出了雲南,遠銷到北京、西藏 、青海、新疆、黑龍江等地,甚至為外國友人收藏。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 0 0 多年的歷史。相傳明代 屯駐戶撒、臘撒的軍隊中,有一部分是專門製作兵器的 ,他們具有較高的鍛造技術。後來,這些匠人與當地人 通婚,逐漸融合於阿昌族中。阿昌族繼承和發展了明軍 的冶鑄和鍛造技術,生產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刀具 ,而且越來越精。村寨之間分工較細,各寨有自己的名 牌產品,整個戶撒壩好比一座手工業加工廠,各寨就是 它的車間,各以一種產品聞名。如來福寨的黑長刀、花 鋼刀、芒東寨的腰刀、小尖刀,臘姐寨的鋸齒鐮刀,新 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鞘等。戶撒刀之所以經久耐用, 一是選料講究,二是淬火技術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 亮美觀,所以他們打的刀拿來隨便磨一下即鋒利無比。 一些老藝人能夠把刀打製得剛柔兼備,乃至可以任意彎 曲。比如一把長刀,不使用時,可像腰帶一樣圍系在腰 間,需要時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藝堪稱一絕。   

傳遞愛情的樂器——葫蘆簫   

阿昌族的樂器主要有葫蘆簫、三月簫、銅口弦、三 弦、象腳鼓、(釒芒)鑼等。葫蘆簫是用葫蘆連接三根 竹管製成的,它有7 個音,音量小,音調低緩圓潤,一 般晚上用。三月簫是用一根竹管製成,也有7 個音,它 的音量大,音色細亮,多在白天使用。葫蘆簫和三月簫 不僅是阿昌族人民心愛的傳統樂器,還是男女青年傳遞 愛情的媒介。   

每年農閑季節或各種節日集會以及平時的勞動之餘 ,都是阿昌族青年談情說愛,尋覓終身伴侶的大好時光 。每當此時,男青年不管走到哪裡,都要把葫蘆簫斜插 在脖子後面的衣領里,或者別在腰間,無論在村邊、寨 旁,還是趕街的路上,只要遇到心愛的姑娘,便吹起動 聽的樂曲,傳意請姑娘停一停,然後上前搭話逗趣,詢 問姑娘的芳名貴姓。如果姑娘此時還情無所屬,又有意 相識,便巧妙應答。小夥子心領神會,主動提出送姑娘 回家,姑娘則以「要送就要送到寨子頭,不能送半路」 相答,於是小夥子高高興興地用簫吹起山歌,陪同姑娘 回家,純真的愛情便由此開始

每當夕陽西下,年輕的小夥子吃罷晚飯,忙著洗飾 一新,一個個悄悄來到自己心愛的姑娘家附近,吹起葫 蘆簫,用優美的曲調逗引心上人出來相會。姑娘聽到這 親切而熟悉的曲調,心領神會,趕緊回房梳妝打扮。然 後借故外出,與情人幽會。如果是初次拜訪,姑娘的嫂 子或母親還會熱情開門相迎,請小夥子到屋裡火塘邊坐 下,家人紛紛迴避。於是小夥子和姑娘就在火塘邊含情 脈脈相對而坐,或對唱情歌,或竊竊私語、情話纏綿, 待到雄雞報曉,才依依不捨地分手。   

天下,不知有多少阿昌青年用這神奇的葫蘆簫引來 美麗的姑娘,結為秦晉之好。   

耍青龍·玩白象   

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節日很多,大都與佛教有關 。   

會街節是戶撒和臘撒地區的傳統節日。過去多在農 歷九月中旬舉行,一般持續1 5 天左右,現在已改在國 慶節前後的三天舉行。耍青龍、玩白象,是會街節期間 最隆重、最精彩的娛樂活動。

阿昌族視青龍、白象為吉祥、幸福的象徵。會街前 ,要紮好青龍、白象。會街這天,當天空霞光初露,小 伙子們便身背戶撒長刀,挎著象腳鼓,姑娘們身著嬌艷 的民族服裝,在鼓樂和鞭炮聲中簇擁著披紅掛綠的青龍 、白象進入會街節廣場。當主持節日的長者宣布節日開 始,頓時,鼓聲、(釒芒)鑼聲、(釒發)聲交織成一 片。青龍、白象也活躍起來,青龍時而搖頭、時而擺尾 、時而張嘴歡笑;白象時而甩動長長的鼻子,時而前進 ,時而後退,接著滑步、下跪、後仰、前傾,笨拙的憨 態引起人們一陣陣鬨笑。此時,姑娘小夥子們便圍著青 龍白象翩翩起舞。他們雙腳跳躍挪動,身體象波浪般地 起伏,邊跳邊蹲。此時的會場,鼓樂齊鳴,龍舞、象躍 、一片歡騰。  

扎制青龍、白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老藝人先用木頭做架子、紙糊身,布做象鼻和龍頭、龍尾。要結實 、輕巧、形象。耍青龍、白象時,人藏在龍身象肚子里 ,有的人負責抬龍、搬象,有的專門負責扯動龍頭、龍 尾和象鼻,所以青龍就能抬頭、張嘴、閉嘴、擺尾,白 象就會上下左右甩鼻子了。

(三十七)普米族 pumi zu

Pumi ethnic minority group

普米族,共有人口2 9 6 5 7 人。主要居住在雲南西北高原 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氂牛山 麓。少數分布於麗江、永勝、 維西、中甸以及四川的鹽源、 木里等地,與當地民族雜居。   

普米族自稱「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 「白人」)之意。古代漢文史籍稱之為「西番」或「巴 苴」。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 名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 。各地方言差別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話。許多普米人 還兼通漢、白、納西、藏等民族的語言。過去,寧蒗和 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來拼記普米語,用以記載民 族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歌謠等,但流傳不廣。後來多被 巫師用以書寫經卷。現在普米族地區大都通用漢文。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數人還 信仰道教和藏傳佛教。節日有大過年、大十五、嘗新節 等。      

懷戀故土的民族   

普米族與我國古代氐羌族系有淵源關係。根據本民 族的傳說和歷史文獻記載,普米族先民是原來居住在青 海、甘肅和四川交匯地帶的游牧部落,後來從高寒地帶 沿橫斷山脈向著溫暖、低濕的川西南移。公元1 3 世紀 中葉,一部分人被徵召入元軍,隨忽必烈遠征雲南。從 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漸結束了「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 狀態,開始了以農耕為主的生活。   

千百年過去了,代代普米人始終懷念著北方。時至 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習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遠 古游牧民族的遺風,能夠體現到他對民族發源地——北 方草原的孜孜眷戀。   

按著古老的習俗,普米族兒童只能穿長袍大褂,1 3 歲以後才改穿衣褲、衣裙式短裝;成年男女無論衣式 如何,均外著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帶;婦女還以髮辮 粗大為美,喜歡用氂牛毛和黑絲線編入髮辮之中,盤於 頭頂;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婦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長裙, 在裙子的中間,通常都橫綉一道紅色綵線。她們說這是 祖先遷移的路線,人死了以後需沿這條路去尋找自己的 歸宿,否則就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喪葬活動中,要舉行給死者指路的「給 羊子」儀式。儀式開始,巫師先為死者指點祖先的名字 ,交待歸家路線,並牽來一隻羊為其引路。先在羊耳朵 上撒點酒和糌粑,如羊搖頭,就表示死者喜歡領受。隨 後死者家屬跪著請羊喝酒,向它磕頭。這裡,巫師一刀 刺入羊體,迅速取出羊心,放在靈桌上,然後為死者念 「開路經」:「快收拾行裝吧,由這隻白羊為你領路, 回到我們祖先居住的北方……」最後還要具體指點死者 應走的路線。言語中包含著對死者的安慰,也透露著生 者的希望。   

擎天柱·木楞房   

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於半山緩坡地帶,以血緣的親 疏關係各自聚族而居,自成院落,互為鄰里。

房屋多為木結構,正房一般長6 . 5 米、寬3 米許 ,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稱「擎天柱」(普米 語為「三瑪娃」),是神靈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 字形橫樑,用木板或瓦蓋頂。四周牆壁均用圓木壘砌而 成。這種房子俗稱「木楞房子」或「木壘子」。房屋一 般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或堆放雜物。居 室的布局有一定格式:門朝東,靠門右方為火塘,用土 石砌成,圍以木板,上支鐵質三腳架,後方有神龕。火 塘周圍設卧鋪,左為男鋪,右為女鋪,供全家人起居之 用。   

火塘是全家人活動的中心,平時可坐在旁邊烤火、 聊天、唱歌、睡覺。吃飯時全家人也圍坐在它的周圍, 由主婦分給飯菜,或大家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紅彤彤 的火苗映照著全家人的臉龐。每遇客人來訪,好客的普 米人也必將客人導入火塘邊的上座,然後奉茶獻酒,端 上熱騰騰的牛羊肉、豬膘肉和一碗拌有蔥、蒜、辣椒、 花椒、香椿的酸辣湯,直到客人顯出幾分醉意。   

普米族的房門外都懸掛著牛羊的骨頭。據說這是家 庭財富的象徵,同時也具有驅邪鎮鬼的作用。

成丁禮——人生的新起點   

普米族少年兒童到了1 3 歲,便舉行「穿褲子」、 「穿裙子」儀式,這一習俗稱為成丁禮。  

普米族的成丁禮大多於過年(即春節)時舉行。儀 式多由母親或舅父主持。屆時,全家人圍坐在烈火熊熊 的火塘周圍,懷著喜悅的心情注視著這一場面。成年兒 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豬膘 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意味著長大後有吃有穿,生 活美滿幸福。如果是男孩,還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銀 元。銀元象徵人生的軌跡,尖刀象徵勇敢。如果是女孩 ,則要右手拿耳環、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麻紗、麻布 等,象徵著可享受的家庭權力和應承擔勞動義務。接著 由巫師向灶神及祖先祈禱,由舅父或母親換下他(她) 的長衫,給他(她)穿上短上衣、長褲(百褶裙)。換 裝完畢,大家都要贈送給他(她)一點禮物,以示祝賀 。小夥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親友們——叩頭,敬酒 致謝,並希望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上繼續得到他們的保護 與幫助。此後,成年的小夥子或姑娘可以參加集體的生 產勞動和各種社交活動了。   

據說普米族為年滿1 3 歲的孩子舉行「穿褲子」、 「穿裙子」儀式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當年忽必烈攻打 雲南,路過川西時,有兩位年僅1 3 歲的普米族少年隨 軍南下,出生**,英勇善戰,深得忽必烈的賞識。後 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同時也為教育後代,便於每年的 新年為1 3 歲的兒童舉行成丁禮,祝福他們健康成長, 將來成為有志之士。從此,這種活動便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四弦」琴聲

普米族的婚禮多選擇在冬天農閑的季節舉行。具體 的婚禮形式各地不一。  

寧蒗地區的普米族至今保留著「搶婚」習俗。「搶 婚」是青年男女為婚姻受阻,採取一種「生米做成熟飯 」的結婚方式。男女雙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結婚那天 ,姑娘仍外出若無其事地勞動。男方則派生辰屬相相合 的人暗中跟蹤,看準時機後突然搶奪,搶得之後便高聲 呼喊:「某某人家請你去吃茶!」姑娘佯裝反抗。早有 準備的親友們聞訊後迅速出擊,與迎親的人展開激烈爭 奪,由於人多勢眾,終將姑娘奪回,然後簇擁她回家舉 行隆重的出嫁儀式。儘管女方家長不同意這門親事,但 此時,也無可奈何,只好默認,並準備豐盛的食物,為 女兒出嫁進行慶祝。   

在普米山寨除這種富有戲劇性的「搶婚」外,還有 通過優美的「四弦」琴聲,來向姑娘表達愛意的習俗。普米人十分喜愛「四弦」琴,無論在田間地頭,或 在幢幢木楞房裡,到處都會聽到抒情、純樸的「四弦」音。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阿布的小夥子愛上了 美麗的姑娘阿乃,但姑娘絲毫不為阿布所打動。阿布憂 傷地砍來木頭,將它的一端刻成人頭形狀,用羊皮蒙住 「臉」,又把木頭的另一端削成人身形狀,把四根麻線 綳在這根木頭上,製成了「四弦」樂器。阿布整天憂鬱 地彈著,彈出了美妙的樂聲。弦聲迴響在普米寨的上空 。第四天,阿乃終於被阿布的真誠所打動,接受了阿布 的愛情。從此,「四弦」便成了普米人吉祥幸福的象徵 。   

「四弦」音質優美,能彈出不同的曲調。當遊子歸 鄉,家人團聚,朋友重逢,普米人都用「四弦」來抒發 感情。   

如今有了收錄機,但普米人仍捨不得放下「四弦」 琴。人們用它來讚美新的生活,抒發對家鄉的熱愛,向 姑娘表達心中的愛慕。

(三十八)塔吉克族 tajike zu

Tajik ethnic minority group

塔吉克族,有人口3 3 5 3 8 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 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干塔吉 克自治縣,少數散居在該縣以 東的莎車、澤普、葉城、皮山 等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地區。

塔吉克族主要聚居的塔什 庫爾干,地處世界屋脊帕米爾 高原東部。境內群山聳立,南 有海拔8 6 1 1 米的世界第二 高峰喬戈里峰,北有海拔7 5 4 6 米的號稱「冰山之父」 的慕士塔格峰,終年積雪,冰川高懸,險峻奇麗,儀態 萬千。雪嶺冰峰之下的河流兩岸谷地,既有連綿成片的 草原,也有可供稼穡的土地。自強不息的塔吉克人民就 生活在這裡。   

「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稱。早在公元前的先秦時 代,塔吉克族先民就已經是祖國西陲帕米爾高原這塊土 地上的主人。從公元前二世紀起,舉世聞名的「絲綢之 路」開通,這裡便成了東西絲路的孔道。數千年來,塔 吉克人不斷吸收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創造了自己頗具特 色的歷史與文明。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語言,普遍使用維吾爾文,信仰 伊斯蘭教。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過著半定居半 游牧的生活。   

塔吉克人性格堅韌、豪放。在塔吉克古老的傳說中 ,鷹是英雄的象徵。牧民們最喜歡吹的是用鷹翅骨做的 短笛「那藝」。最出色的舞姿以模擬雄鷹翱翔為特色。 塔吉克族還以善騎著稱。刁羊、「掛波齊」(馬球)等 馬上遊戲競技,都是塔吉克人最喜愛的群眾體育、娛樂 活動。   

「公主堡」的傳說   

在塔什庫爾干旅行,塔吉克人便會如數家珍地向你 介紹許多許多名勝古迹。如石頭城、香保保古墓群、蓋 孜河古驛舍、公主堡等等。其中坐落在該縣達不達鄉南 1 0 公里處一坐山峰上的公主堡遺址,是塔吉克人引以 自豪的古迹。相傳:古時的塔什庫爾干,原是蔥嶺(即 今帕米爾)上的一片荒川,絲綢之路的開通使這裡呈現 出生機。後來,有一位漢家公主嫁往波斯,在經過蔥嶺 時,因前方發生戰事,交通受阻,滯留在高原荒山中。 迎親的使臣為了安全起見,把公主安置在一座孤峰上, 令衛隊在山下嚴密守衛、保護。神奇的是公主在孤峰上 與太陽神結合,懷了孕。使臣不敢再前往波斯向國王復 命,就令兵士們在山上築宮建城,擁戴公主所生的兒子 為國王,建立了意為「山路」的(左去歇左)盤陀國。 人們把王都取名「克孜庫爾干」,意即「公主堡」。從 此,(左去歇左)盤陀王室自稱「漢日天種」,稱其始 祖母為「漢土之人」。據文獻記載,(左去歇左)盤陀 國是塔吉克族先民於公元二世紀建立的地方性政權,公 元八世紀消亡,但「公主堡」的城名和遺址至今尚存。 上述故事雖充滿著神話色彩,但它卻反映出中原漢族與 塔吉克族先民的密切關係源遠流長。

雲彩上的人們   

站在有「世界屋脊」之稱的帕米爾高原上,遠眺, 群峰素裹,彩雲繚繞;近看,溪水急流,綠草茵茵。生 活在這裡的塔吉克牧民,服飾、裝扮與這裡的風光一樣 富有詩情畫意,被譽為「雲彩上的人們」。   

塔吉克族男子大都在白色襯衣外穿一件青色或藍色 無領對襟長大衣,腰系一根腰帶,右側掛一把小刀。腳 蹬野公羊皮長筒靴。頭戴黑羊羔皮作里,黑平絨作面的 圓形卷邊高統帽。身跨駿馬,往來賓士於草原、雪山間 和白雲下,顯得十分威武、瀟洒。塔吉克婦女的裝束鮮 艷奪目,更具魅力。她們大多喜歡穿鑲有花邊的紅色或 花色連衣裙,外套黑絨背心,下穿長褲,腳蹬紅色軟底 長統靴。為抵禦高原上的大風與寒冷,頭上總戴一頂圓 筒形繡花棉帽。帽的後部較長,可遮住雙耳和後頸。青 年婦女的帽子上鑲有很多飾物,尤其是帽的前沿綴有一 排色彩華麗、熠熠閃光的珠子和銀鏈,配以耳環、各種 寶石項鏈和稱為「阿勒卡」的圓形銀胸飾,顯得嬌美、 艷麗,楚楚動人。當她們外出時,帽子外要披一條數米 長的紅、黃或白色大頭巾,迎風走去,紗巾隨見飄揚, 英姿颯爽,宛如一個個從山巔彩雲中降下的仙女。   

燈節「巴羅提」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蘭教,許多民族節日皆與宗教有 關,傳統的「巴羅提」節即是其中之一。「巴羅提」一 般在伊斯蘭曆每年8 月的頭兩天舉行。由於節日之夜家 家都點一種特製燈燭,故稱之為燈節。節日前夕,每家 都要自做多支小燈燭和一支特大的燈燭。它是用一種高 原上特有的「卡烏日」草草桿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扎 成火把狀,蘸上酥油或羊油製成。節日之夜,全家人圍 坐在炕上,中間擺放著一個供插燈燭用的沙盤。這時, 家長按輩份和年齡高低呼叫每個人的名字,叫一個答應 一個,並在應者面前插一支點燃的燈燭,以示吉祥,全 家人的燈燭都點亮後,各自伸出雙手在自己名下的燈燭 上烤一下,再作祈禱,願真主降福保佑平安。儀式結束 ,闔家大小在燈光下共享豐盛的佳肴。接著,便把家中 紮好的那支最大的燈燭火把點燃後插到屋頂上,它被稱 為「天燈」。全家人要出來肅立屋前,仰望「天燈」, 默默祈頌。與此同時,各家門前要點火堆驅邪。青少年 們則在燭光下、火堆前歡歌跳舞,盡情戲耍,徹夜不眠 。

禮儀之邦   

塔吉克族重禮節,熱情好客。對來訪的賓客或要求 投宿的過路人,不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歡迎,謁誠款待 。通常是要選一隻肥美的羊羔呈送到客人面前,若客人 滿意,才牽出去宰殺、烹煮。用餐時,主人先敬客人一 碗羊肉湯,再端上大盤的「手扒羊肉」。客人若先從盤 中取一塊獻給忙碌的女主人,主人將更加高興。接著, 主人要先將羊頭獻給席間最尊貴的客人,待客人割下一 塊肉時,再把夾著羊尾油的羊肝分別獻給各位客人,以 示敬重。之後,大家開始蘸鹽水吃肉。為增添席間的歡 樂氣氛,青年人要競相比賽折羊骨,即用雙手握住油滑 的羊腿骨輪流用力折。這是技巧和力氣的較量,折斷者 受到大家熱烈地稱讚。晚上,在主人的熱情招呼下,睡 在溫馨的房間里,別有一番異鄉情趣。   

塔吉克族民風淳樸、敦厚,社會道德高尚,凡到過 塔什庫爾乾的人,都會為這裡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民族和睦,社會安定而驚嘆不已。在當今社會,它確實 堪稱一奇!

繁榮的古絲道   

塔吉克族世居的絲路古道樞紐塔什庫爾干,當東西 方海上交通發展以後,曾陷入了一個漫長的荒涼與沉寂 的時代。但是,在2 0 世紀5 0 年代以來,隨著社會主 義四化建設的蓬勃發展和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原來長 期封閉落後的西陲高原,一躍成了祖國大西北對外開放 的前沿。在「重振絲綢之路」建設方針指引下,一條更 加寬闊的全新的喀拉崑崙國際公路,穿越全縣直抵中國 與巴基斯坦交界的紅其拉甫山口。如今,每天在該縣的 紅其拉甫口岸,不僅有大量滿載貨物的車隊東來西往, 穿梭而過。而且還要迎來送往大量我國和世界各國出入 境的觀光旅行者。當那一批批外國友人沿著當年中國高 僧唐玄奘走過的道路,跨過蔥嶺,來到中國進行經濟文 化交流時,首先受到的是塔吉克族人民誠摯熱情的款待 ,看到的是塔吉克族絢麗多姿的文化,敦厚樸實的民風 和令人嘆服的文明與繁榮。

(三十九)怒族nu zu

Nu ethnic minority group

怒族自稱「怒蘇」、「阿 怒」和「阿龍」。人口27123人。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江傈僳自 治州的瀘水、福貢、貢山、蘭 坪縣,以及迪慶藏族自治州的 維西縣和西藏自治區的察隅縣 等地。與傈僳族、獨龍族、藏 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 族交錯雜居。   

怒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 字。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方言之間差別很大,幾乎不能 通話。由於與傈僳族長期共處, 怒族人民普遍會講傈僳語。   

怒族是怒江和瀾滄江兩岸的古老居民。怒族地區山 巒重疊、江河匯聚。從旅遊觀光的角度來看,這裡數不 盡、望不完的奇峰怪石、飛泉瀑布、激流險灘、古樹龍 竹,確實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然而,從生活的角 度講,這裡貧瘠的土地、閉塞的交通卻給怒族人民的生 活造成了重重困難,致使其社會發展相當的遲緩。直到 新中國成立前,以花木枯榮為時序、靠結繩刻木傳遞信 息、以刀耕火種為耕作方式等許多人類遠古的生活圖景 在這裡仍能時時映現。儘管如此,勤勞勇敢的怒族人民 始終與大自然搏鬥和抗爭,用他們的智慧和雙手不斷改 變著歷史,創造著新的明天

千腳落地房   

「怒人居山巔」、「覆竹為屋,編竹為垣」,這是 古人對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   怒族的房屋為干欄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板房 和竹篾房兩種。貢山地區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牆半 木房。這種房子比較寬大,一般是垛圓木為牆,屋頂覆 蓋薄石板。石板約0 . 5 公尺見方,由屋檐鋪起,第一 塊平鋪,第二塊壓著第一塊的上邊,第三塊壓著第二塊 的上邊……一直覆蓋到屋脊;福貢和瀘水地區的怒族住 竹篾房。這種房子較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牆和隔牆, 用木板或石板覆頂。這兩種房屋一般都為兩層,樓上又 多分成兩間,外間待客,並設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鐵三 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炊事之用。內間為卧室兼儲藏室; 樓下存放農具雜物或關牲畜。樓板用木板或竹篾席製成 ,鋪設在架在斜坡地上的許多木樁上即可。這些木樁和 房柱,如同千百隻腳一樣,支撐著整個房屋。因此,人 們常常將這種房屋稱為「千腳落地的房子」。   

怒族的這種千腳落地竹木房,結構簡單,既易搭建 ,也易於拆遷,又適合山區多雨多霧的特點。按傳統習 俗,一家建房,全村都來幫忙,一天之內就可以把房子 建成。   

峽谷溜索   

怒江大峽谷及其兩岸的碧羅雪山、高黎貢山層巒疊 嶂、危岩聳立、懸崖陡峭,谷中水流湍急、洶湧澎湃。 自古以來,這裡的交通就十分不便,正所謂「岩羊無路 走,猴子也發愁」。整個怒江只有幾處水勢稍緩的渡口 可以用木船擺渡,除此而外,其它地方既無法架橋,又 不能涉渡,兩岸的怒族人民只有依靠溜索這種古老的渡 江工具往來飛渡,保持著彼此間的交往與聯繫。   

溜索是怒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設施。溜索的 製作方法,是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細的大索,然後橫拉於 江河之上,固定在兩岸的大樹、木樁或石崖上,即成溜 索。人們用溜板(溜梆)作輔助工具,沿竹索從空中滑 過。溜板是長4 公分,寬約2 公分的槽形硬木,背面鑿 有兩個對稱的用以拴繩的長孔。使用時將溜板的凹槽卡 在溜索上,用麻繩或皮條穿過長孔,牢繫於腰間,然後 以仰卧的姿勢手握溜板,即可以順勢滑下。溜索有平溜 和陡溜兩種。平溜只有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沒有斜 度,來往都可以溜。但這種方法比較吃力,因為溜索中 段會自然下垂,所以人溜滑至中段以後,還要藉助四肢 的力量,半攀半爬地向對岸滑行。陡溜需要一來一往兩 根溜索,它一頭高,一頭低,有一定的傾斜度。這種方 法溜渡速度快,省力,但容易撞傷,需格外小心。   

溜索不僅可以溜渡人,而且還可以溜渡貨物、牲畜 等。   

怒族人民發明和使用溜索,據說最早是看見蜘蛛在 樹間織網、來回爬行而受到啟示的。隨著社會的發展, 如今怒江上已建起了幾座現代化的橋樑,但溜索這種傳 統交通工具仍然橫亘於怒江之上,不過,危險易斷的篾 索已被堅固而且帶有滑輪的鐵索所取代了。

「同心酒」   

怒族同胞喜歡飲酒,也擅釀酒。怒族的酒主要有「 咕嘟酒」、「濁酒」和高粱酒等。  

「咕嘟酒」用「咕嘟飯」(用玉米面和蕎麥麵製成 ,似年糕)釀製。其做法是將咕嘟飯晾涼,拌上酒麴裝 入竹篾籮里捂好,幾天後發出酒味,或滲出酒液裝在罐 子里,密封十幾天就成了。吃時先用笊籬過濾,再兌上 一點冷開水,加一點蜂蜜或甜味劑,略醞釀幾分鐘,既 可飲用。這種酒香甜醇厚,是怒族酒中的上品,即可解 渴,又有滋補健身之功效。   

酒是怒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飲料,更是他們待客的必 需品,貴客光臨,必以酒相待。他們的飲酒方式一般是 邊飲邊聊。在比較歡快熱鬧的場合,不論男女老少,如 果將某人視為知已時,便要與他喝「同心酒」,即兩人 腮貼腮,嘴挨嘴,一手摟肩,一手同端酒碗,仰面同飲 ,一飲而盡。置身於這種情深意濃的場景,即使是平日 滴酒不沾的人,也難以推脫。因為只有喝了這同心酒, 你才算怒家人的真正朋友!   

「鮮花節」   

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貢山怒族群眾都要歡度盛 大的傳統節日——鮮花節(又稱「仙女節」)。   

節日這天一早,怒族群眾穿上盛裝,帶上早已準備 好的祭品和野餐,手捧一束束鮮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 洞去祭祀,朝拜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仙女」——阿 茸,並舉行聚餐和各種娛樂活動。人們邊吃邊喝、邊唱 邊跳,整個山谷都沉浸在古樸而隆重的節日氣氛中。

關於鮮花節的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久 以前,怒家山寨有一個勤勞、聰明而又美麗的姑娘阿茸 ,她不辭艱辛,劈開了高黎貢山,引來了泉水,使常年 乾旱、荒蕪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澆灌,使兩岸的岩石變成 了沃土,荒山變成了綠野,可是她卻被可惡的頭人燒死 在高黎貢山的山洞裡。這一天是農曆三月十五日,時值 陽春三月,怒江兩岸鮮花怒放,怒族人民為了紀念阿茸 ,便將這一天定為鮮花節,以此來紀念他們崇敬、熱愛 的阿茸。

(四十)烏孜別克族wuzibieke zu

Ozbek ethnic minority group

烏孜別克族,現有人口12453 人,分散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 區的南部和北部,與維吾爾族和 哈薩克族和睦相處。  

烏孜別克族源於1 4 世紀蒙 古金帳汗國烏孜別克汗。1 5 世 紀,金帳汗國解體。居住在撤馬 爾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區的烏孜別克商 人,沿著古代「絲綢之路」,經新疆到內地經商,往來 頻繁,絡繹不絕,其中一部分商人逐漸在新疆一些城鎮 定居下來,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國的烏孜別克族。   

由於絕大多數人居住在城鎮,從事商業、教育、科 技和手工業,少部分居住在北疆的從事畜牧業和散居在 南疆的從事農業。長期以來,烏孜別克族與維吾爾族人 民雜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在經濟、文化上相互影響、 相互滲透,漸漸形成了在風俗習慣、飲食起居、宗教信 仰等方面彼此相近的特點。   

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西匈語支。烏孜別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 字。通曉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   

烏孜別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他們的舞蹈,優美輕快 。樂器大都為彈撥樂器和打擊樂器。婦女善刺繡,喜歡 在衣邊、床單、枕頭和花帽上綉刺各種圖案,十分精美 。      

美麗的裝飾   

烏孜別克婦女很會打扮自己,款式獨特,美觀大方 。春、夏、秋季一般戴被稱為「朵皮」的小花帽。青年 女子戴色澤鮮艷的「朵皮」,並在上面罩一條明麗的花 頭巾。老年婦女戴古樸典雅、凝重端莊的素「朵皮」。   

夏季,青年女子穿花團錦簇的連衣裙。胸前往往精 工綉上各式各樣的花紋和圖案,並綴上五彩珠和亮片。 有時,在連衣裙的外面加上繡花襯衫,西服上衣,下配 各式花裙,秀雅不俗,別具風采。相對而言,老年則喜 歡寬大,褶多的衣裙,不過都是絲綢製成。   

婦女的冬裝更是華貴,富有西北風情。她們除毛衣、毛褲、棉、絨上下衣、呢大衣之外,還喜歡穿價格昂 貴的狐皮,羔皮、水獺、早獺等裘皮上衣。再穿上一雙高筒皮靴。顯得身材更為修長伶俐

烏孜別克婦女戴的首飾樣式繁多,質料考究。金、 銀、珠、玉、絨、絹精工製成的簪、環、花,錯落有致 地戴在頭上,再配上精美玲瓏的耳環、金光閃爍的項鏈 、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時裝模特的風範。   

「討休錢」與「搬新娘」   

烏孜別克族在婚姻方面仍恪守本民族固有的傳統習 俗和禮儀。   

按傳統習慣,男女青年結婚必須遵循先長後幼的原 則,即兄未婚,弟不可娶,妹不可先嫁;姐未嫁,弟不 可娶妻,妹不可嫁人。   

烏孜別克族男女聯姻要經過訂婚、送聘禮和完婚三 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與其他民族比較,並無特別之處 。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習俗則體現在完婚階段。   

烏孜別克人結婚典禮習慣於在女方家晚上舉行。良 宵之夜,燈火通明,女家必須以抓飯招待客人。結婚儀 式之前,男女雙方父母要媒人一起協商「討休錢」,所 謂「討休錢」,是結婚以後如果男方提出離婚時,男子 必須付給女子的款項。對於烏孜別克族來說,離婚是相 當可恥的。小兩口恩恩愛愛過日子才是光彩的。因此, 在這個民族裡,夫妻發生離異的現象,是極少見的。不 過,如果夫妻實在不能在一起生活而且離婚又是男方主 動提出,當著女子的面說過「我不要你了」之類的話, 那麼,女方不但可以帶走自己的嫁妝,同時男方必須付 給一定的「討休錢」。討休錢在婚禮舉行前就商定好, 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那種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男 子的一種限制和約束。   

討休錢商定之後,在阿訇的主持下舉行結婚典禮。 阿訇誦經,詢問新婚夫婦是否願意結為伉儷。當一對新 人都表明同意結合後,阿訇拿一塊用鹽水浸過的饢分送 給新郎和新娘各一塊,這是婚禮中很有意義的一項內容 。烏孜別克人珍視鹽,認為鹽可以加深夫妻感情,饢又 是烏孜別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二者融為一體, 象徵著新婚夫婦好象鹽和饢一樣永不分離,天長地久。   

婚禮儀式舉行之後,新娘隨新郎及前來迎親的客人 去男家。   

新娘被娶來後,還要舉行「搬新娘」儀式。搬新娘 是女家親友來到男家將新娘接走,回到娘家。剛到身邊 的媳婦就被接走,似乎有點不盡情理,新郎無可奈何只 好帶著禮物,尾隨著新娘追到女家,獻禮物以「贖回」 新娘。按規矩,新郎再次來接新娘時,新娘要抱著母親 哭天嚎地,表示不願意離開養育自己長大成人的慈母。 而姑娘的父親,這時應為女兒祈禱,希望真主降福於自 己出嫁的姑娘。新娘也哭了,新郎禮也送了,情也求了 ,父親也祈禱了,這些形式過後,新娘便高高興興地跟 著新郎回到婆家。   

這時,新娘由女方德高望重的老年婦女或新娘的嫂 子陪伴。當新郎「贖回」新娘時,男家早在院中點燃了 一堆火,新娘繞火堆走一周後,踏著鋪在門前的白布進 入屋內,以此表示新娘已結束了姑娘時代,從今以後將 忠於火熱的愛情,與夫君恩愛一生。新娘進屋時,男家 主人撒喜果、喜糖等,眾人哄搶,表示恭賀新娘回來安 居樂業,早結喜果。然後,護送新娘的客人,除那位德 高年邁的婦人留下外,其餘皆在男家賓客的歡送聲中返 回。   

按傳統習慣,烏孜別克婦女從結婚那天開始就必須 戴上面紗(烏孜別克語稱之為「赫瓦蘭」或「帕蘭結」 ,意思是將全身遮蓋)。這種面紗的臉部那一塊是用馬鬃織的,便於通風、透光。因此有人說,連蒼蠅都很難看見烏孜別克婦女的臉。不過,現在揭下面紗的婦女已經越來越多起來了

生育奇俗   

烏孜別克婦女生育習俗頗為講究。在生孩子時,丈 夫是絕對不準進屋的。而產婦在7 天之內必須足不出戶 ,飲食起居,則由婆母、嫂子、弟妹等人悉心護理。孩 子一出生,丈夫要向親友們報喜,而諸親友要備禮賀喜 ,嬰兒出生的第3 天,要舉行命名禮。嬰兒的名字一般 都要請阿訇或知識淵博、有名望的長者命名。名字往往 是伊斯蘭教的經名。如聖賢、哲人、英雄的名字,或吉 祥、祝福之詞。命名之後,主人要擺酒設宴招待阿訇、 長者。有時,嬰兒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也為之命名 。   

烏孜別克族的習俗是孩子滿月不做酒,而是在孩子 出生的第1 1 天大宴賓客,祝福母子家人,甚為隆重。 嬰兒出生的第1 5 天,父母再宴親朋,為孩子舉行「搖 籃禮」。當日給嬰兒穿上新裝,由親友或鄰居中德高望 重的老人將嬰兒從母親身邊抱起來放在搖床上,讓老人 念祝福詞。更為隆重的是嬰兒出生4 0 天時舉行的「洗 禮」。這一天,嬰兒父母要準備好一隻大澡盆,再從清 真寺取一點土,然後把土和一枚金首飾(如金戒指或金 鐲子一類)放入盆內,再把孩子放入澡盆內。從親友、 鄰居家請來的4 0 個小孩作陪,用木勺舀水淋到嬰兒的 頭上,邊淋洗邊說一些諸如「幸福」、「健康」、「前 程綿綉」等吉祥之詞。這時,年輕的母親當眾給孩子洗 一個澡,「洗禮」儀式則告結束。舉行完「洗禮」,產 婦就可以出門參加一切活動了。

(四十一)俄羅斯族eluosi zu

Russi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俄羅斯族,有人口1 3 5 0 4 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 治區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 烏魯木齊市等地,其餘的散居 在內蒙古和黑龍江等省區。   

中國的俄羅斯族已有將近 2 0 0 年的歷史。他們最初是 在1 8 世紀末葉由沙皇俄國遷來的。進入1 9 世紀,又 不斷有俄羅斯人遷入新疆等地定居,當時他們被稱作「 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新中國 成立後,他們的生活得到改善並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權力, 正式改稱為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印歐語系斯 拉夫語族。在社會上,他們都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 庭中,在與本民族人交往時,他們也講俄語,使用俄文 。   

俄羅斯族人的服飾豐富多彩,男的穿制服、馬褲、 皮靴或皮鞋,女的穿連衣裙(俗名布拉祺)。中年人多 穿漢族服裝或西服。年輕人則愛隨社會的潮流,喜歡穿時裝。   

俄羅斯族多信仰東正教。   

居住城鎮的俄羅斯族人,大多是知識分子和技術工 人。住在農村的俄羅斯族人,從事農業、園藝業、養蜂 業和捕魚業。俄羅斯族人文化素質較高,從事文化教育 事業的人較多。      

禮節

俄羅斯族人性情開朗,說話幽默,民族自尊心較強 ,接人待客,講究禮節。   

俄羅斯族人對熟識的人見面時要問好,說「您好」 、「早上好」、「白天好」、「晚安」等。節日前夕見 面時要說「預祝節日愉快」,如遇重大節日,有的還有 互相寫信或互相致賀電的習慣。

接吻、鞠躬、握手等禮節最為普遍。親人或好友久 別重逢的要擁抱一起,雙方互吻面頰。在比較隆重的場 合,有時男子要彎腰吻女子的右手背。長輩和晚輩相見 ,一般是長輩吻晚輩的面頰三次,先右後左,再回到右 ,以表示疼愛。也有的長輩為了表示對晚輩的疼愛和贊 許,吻額頭一次。晚輩對長輩表示尊重時,一般吻二次 。女子之間好友相遇時,一般是擁抱,有時也互吻。男 子之間,則只互相擁抱。親兄弟姐妹久別重逢或分離時 ,要行握手禮,一般下級或晚輩不宜先伸手。男子遇到 女子時,要等女子先伸手才能與之握手。對初次見面的 婦女,只行鞠躬禮。   

到俄羅斯族人家中作客或辦事,進屋要敲門,得到 允許才能入內,進屋要脫帽,坐在主人讓給的位子上, 不能坐床,坐床認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來客不得隨便 吸煙,吸煙須經主人同意。俄羅斯人最隆重的傳統禮節 是用麵包和鹽迎接客人,象徵著友誼和善意。來客須用 刀子切下一塊麵包沾少許鹽吃下後方可進屋。這種禮節 從前只用於迎接貴賓和新娘,現在也用於一般社交場合 。 

忌諱   

俄羅斯族人忌諱「星期五」和「1 3 」這兩個數字 和日子,原因出自宗教。據《聖經》記載:耶酥曾召1 2 門徒,傳教於猶太各地。後為猶太教當權者所仇視, 被捕送交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於星期五被釘死 於十字架。此後,信仰基督教的民族都以這兩個數字和 日子為忌諱。俄羅斯人請客時從不請1 3 個客人,結婚 時也要避開每月的1 3 日,家庭一般不在星期五舉行較 有紀念意義的活動。   

俄羅斯族人忌諱送黃色禮品,認為黃色象徵著不忠 誠;喜歡藍色禮品,認為藍色代表著友誼。從前,俄羅 斯人還忌諱專門給人送手套,認為這意味著挑釁。據說 古代俄羅斯族人決鬥前雙方先互遞手套,這也是決鬥即 將開始的一種信號。與俄羅斯族人初次交談,最好不要 探問主人的生活細節,如年齡、工資等。尤其是對女子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當面問其年齡。在公眾場合不能 摳鼻孔、伸懶腰、抓癢、大聲咳嗽。交談時,不能用手 指他人。  

參加俄羅斯族人的家庭宴會或晚會時,要注意容貌 和服裝整潔。要事先刮臉。穿衣服必須打領帶,襯衣下 部要扎到褲腰裡。參加宴會、舞會時要穿皮鞋,婦女一 般都穿裙子,顯得高貴莊重

   俄羅斯族人的飲食,在許多方面保留著早期在俄國 生活的傳統習俗,同時又深受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影響。 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麵包,副食多為俄式煎菜。新疆俄羅 斯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上黃油的麵包; 午飯是麵包,菜;晚餐較豐盛,多是米飯、炒菜,或是 抓飯、麵條等。「比羅什給」和「蘇波」是俄羅斯族人 富有民族風味的佳肴,逢節慶或貴客臨門都做。「比羅 什給」在俄語中是「餡餅」之意。作法是:先將米飯蒸 熟,牛肉切碎炒,放蔥頭及花椒、大料等調料。然後把 炒熟的牛肉與米飯混在一塊攪拌成餡,和好面,用手拍 成很薄的皮,包上餡,又拍成扁形的餡餅,烘烤至熟。 「蘇波」在俄語中是「湯」或「湯菜」之意。作法是: 先把白菜切成條炒熟,放花椒醬油,再放入羊肉湯中, 隨後放入切好的西紅柿、土豆、胡蘿蔔等即成。俄羅斯 人切土豆、胡蘿蔔多切成塊,而不切條。   

俄羅斯族人喜愛飲酒,善於製做各種食品和飲料。 著名的是烤制麵包和製做啤酒。俄羅斯人稱啤酒為「畢 瓦」,自製的味甜,不象一般啤酒味苦。   

節日   

復活節和聖誕節是俄羅斯族人隆重的民族節日,均 來源於宗教。   復活節即「耶穌復活」的節日。《聖經》記載:基 督教創始人耶穌被羅馬總督彼拉多釘死於十字架,3 日 後又復活,最後這一天就被稱為「復活日」。   

中國俄羅斯族人過復活節是在每年3 月底或4 月初 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屆時,男女老少身著節日 服裝齊聚於教堂門前。隨著教堂門敞開,神甫大喊「耶 穌復活了」,大家亦齊聲高喊「耶穌復活了」,並互相 擁抱、親吻、交換彩蛋。宗教儀式結束後,大家在手風 琴的伴奏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氣氛十分熱烈。   

聖誕節於每年1 2 月2 5 日舉行。據基督教所說, 這一天為耶穌誕生之日。屆時,俄羅斯族人要於聖誕節 前夜,舉行儀典式的進餐。節日的儀式和活動中心內容 是人們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平安幸福,並互相拜訪贈送禮 物。   

俄羅斯族人自結婚之日起,有著諸多的結婚紀念日。   綠婚,即舉行婚禮之日。屆時,新婚夫婦須在庭院 中種一小樹,象徵期待愛情之樹開花結果。俄語中的「 綠」,有「年輕」或「不成熟」之意。   

花布婚,即結婚周年紀念日。新婚夫婦互贈花布、 手帕,象徵今後生活如花似錦。   

木婚,結婚5 周年紀念日。屆時,人們向夫婦贈送 各種木製禮品,象徵婚姻猶如幼苗長成林木,祝願愛情 如木材般堅韌鞏固。此外,還有銅婚、白鐵婚、玫瑰婚 、銀婚、金婚、鑽石婚、福婚、王冠婚等。

俄羅斯族人對銀婚、金婚、鑽石婚、王冠婚都要隆 重慶祝。

(四十二)鄂溫克族ewenke zu

Ewenki ethnic minority group

鄂溫克族,有人口2 6 3 1 5 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 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其 他散居在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 左旗、莫力達瓦旗、阿榮旗、扎 蘭屯市和黑龍江省訥河縣等地。 多與蒙古、達斡爾、漢、鄂倫春 等民族交錯雜居。   

鄂溫克族生活的地區,處於 大興安嶺支脈的丘陵山區。這裡有廣袤的草原,茂密的 原始森林和眾多的江河湖泊。資源豐富、山河秀美。但 由於自然條件不同,各地區鄂溫克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存 在著比較大的差異。聚居在鄂溫克族自治旗和陳巴爾虎 旗的鄂溫克族主要從事畜牧業;訥河縣的鄂溫克族從事 農業;居住在莫力達瓦旗、阿榮旗、扎蘭屯市等地的鄂 溫克族則以半農半獵為生;而額爾古納左旗敖魯古雅鄂 溫克族鄉的鄂溫克族還從事著傳統的狩獵業。因為他們 狩獵時使用馴鹿,常被稱為「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   

「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們」。過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溫克族曾分別被稱為「 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新中國成立後根 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統稱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多信薩滿教,牧區居民同時信藏傳佛教。 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 語支,分輝、伊敏河、莫爾格河、熬魯古雅三種方言。 牧區通用蒙古文,農區和山區通用漢文。      

尊老待客與敬火之俗   

鄂溫克族重禮好客,長幼之間恪守著嚴格的禮節。 無論何時何地,老人都受到普遍的尊重。聽到長輩呼叫 時,必須立即站起來答應。吃飯時,必須老人動筷後晚 輩才能吃。年輕人遇到長輩,必須施禮問安、敬煙等, 如果是騎在馬上,必須下馬;有客臨門,他們認為是家 里的喜事,必須熱情相待。他們說:「外來的人不會背 著自己的房子,你出去同樣不能背走你的家。如果不招 待外來的客人,你出門也沒人照顧你。有火的屋才有人 進來,有枝的樹才有鳥落。」所以,當你走進鄂溫克牧 民的蒙古包時,主人準會給你端出香甜的奶茶,當你走 進鄂溫克獵民的撮羅子時,你就會大飽口福,嘗到鹿或 麋鹿的胸口肉、脊骨肉、肥腸及馴鹿奶等山珍野味。   

鄂溫克人敬火如神。無論在家中還是野外,均不用 有刃的東西撥火,不用水潑火,不能將污穢之物扔進火 中。吃肉、喝酒時也要先敬火。每年的1 2 月2 3 日, 牧區的鄂溫克人還要舉行祭火神儀式:在火位的正面放 一桌子,擺上多種供品。在火架的四周點上燈,掛上五 種彩色布條,火架裡面用木條搭一個框,上放羊的胸骨 ,撒上羊油,然後將火點燃,把各種供品投入火中。與 此同時,主祭火神的婦女還要跪在火前,口中念叨著請 求火神寬恕這一年中家人對火的失禮之處。之後,全家 人向火磕頭。祭火後3 天內禁止撥火、掏灰。他們之所 以如此敬重火,除了火在他們生產、生活中的 重大作 用外,還因為他們認為火的主人是神,每戶的火主就是 自己的祖先,如果失去了火主,這戶人家也就香火難續 了。   

林海之舟——馴鹿   

馴鹿俗稱「四不象」,也叫「角鹿」,是珍稀動物 。因為它的頭似馬而非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騾而非 騾、蹄子似牛而又非牛,故名「四不象」。它性情溫順 ,適宜在寒冷的地帶生活,喜食苔蘚,善於在深山密林 及沼澤或深雪中行走。   

馴鹿本是野生動物,原生於貝加爾湖和勒拿河上游 地區。後來被遊獵的鄂溫克人、鄂倫春人捕獲飼養,逐 漸馴化成為他們生產、生活的工具。鄂倫春族主要使用 馬匹以後,鄂溫克族便成了我國唯一飼養、役使馴鹿的 民族。   

馴鹿,鄂溫克語稱為「鄂倫」。它一般體長2 米左 右,高1 米多,體重1 0 0 至1 5 0 公斤。毛呈灰褐色 、白色、黑色、雜色等。尾巴較短,頸下有較長的垂毛 。雄鹿較高大,雌鹿稍矮小,一般壽命1 5 至2 0 年左 右。鹿科動物中,一般是公鹿有角,母鹿無角。唯獨馴 鹿與眾不同,無論雌雄,頭上都長著一對分枝很多的大 茸耳。年齡不同,茸角的大小分枝也不同。每年脫角一 次,第二年的三四月間重新長角。馴鹿全身都是寶,肉 可吃,奶可飲,皮能製革,鹿茸、鹿鞭更是珍貴的藥材 ,是鄂溫克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馴鹿生性溫順,不踢人不咬人,一般多由婦女飼養 管理。飼養馴鹿比較方便,不用欄圈,不用喂草,只要將其散放在住地附近的山溝里,任其自由覓食即可。每 當夜幕降臨,馴鹿便三五成群地離開宿營地,到密林中 尋食,天亮了便自動回來,白天不再離開。它的覓食能 力極強,即使冬天大雪封山,它也能用寬大的前蹄扒開 1 米深的積雪尋吃苔蘚。馴鹿喜歡吃鹽,當主人要役使 它時,只要敲擊鹽盒子,它就會應聲而來。   

馴鹿體壯,能負重4 0 多公斤,日行2 0 多公里。 由於它蹄子寬闊,因而在深雪和沼澤地里或密林中都能 長途跋涉、穿行無阻,既可馱運貨物,又可騎乘,是鄂溫克獵民不可缺少的生產、生活工具。平時主人的獵獲 物,遷徙時的炊具、糧食、衣物及搭撮羅子用的篷布、 樺樹皮等一切生活用品都是由馴鹿來運輸的。鄂溫克人也非常疼愛自己的馴鹿,他們給每隻馴鹿都取個名字, 戴上木鈴或銅鈴,以便於尋找,不讓孕鹿和幼鹿馱重東 西,出汗時不讓它們飲水,以免流產和得病。

(四十三)德昂族de"ang zu

De"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德昂族,有人口1 5 4 6 2 人。 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 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 康縣,其他分布在盈江、瑞麗、 隴川、保山、梁河、龍陵、耿馬 等縣。與傣、景頗、傈僳、佤、漢等民族交錯而居。   

德昂族是西南邊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淵源於古代的「濮人」。 史書記載的「茫蠻部落」是德昂 族的先民。新中國成立後稱崩龍 族,1 9 8 5 年,根據本民族的 意願,改名為德昂族。

德昂族居住分散,並與社會發展階段各不相同的漢 、傣、景頗、佤等民族雜居。因此,受這些民族影響, 特別是受傣族的影響較深,其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基本與傣族相同。   

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濃茶,亦善於種茶,幾乎每戶都栽種茶樹,素有「古老茶農」之稱。擅長編製竹器 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蓋房頂材料)和收集野生植物。製造銀器是德昂族的傳統工藝,在鄰近各族中很有聲譽。   

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昂語支。有三種方言,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      

山寨茶香   

茶葉是德昂族的命脈,   

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茶山,   

神奇的《古歌》代代相傳,   

德昂人身上飄著茶葉的芳香。   

這是德昂人傳唱已久的古歌。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飲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婦女,幾乎一日不可無茶,而且好飲濃茶。他們喝 茶時,常常將一大把茶葉放入一個小茶罐里加水少許煎 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時,將茶水倒在小茶盅里飲用。由 於這種茶非常濃厚,所以一般人喝了極易興奮,夜晚會 徹夜難眠。而德昂人因經常飲用,卻喝上了癮,只要一 日不喝,便會手腳酸軟,四肢無力。相反,如果在勞累 之時煮一罐濃茶,喝上幾口,便立馬兒神清氣爽。   

茶,在德昂人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德昂人講究「茶到意到」,賓客臨門,必先煨茶相待;走親 訪友和托媒求婚時,必以茶為見面禮;若有喜事需邀請 親朋光臨,一小包紮有紅十字線的茶葉便成了「請柬」;如兩人產生矛盾時,有過失的一方只要送一包茶,就可求得對方的諒解。可見,茶的作用是其他錢物無法替代的。   

由於茶葉的這種特殊地位和作用,致使茶葉的消費 量很大,因此德昂人家家戶戶都習慣在房前屋後、村頭 寨邊栽上一片片茶樹。不僅解決了他們日常飲用之需,而且還是一項很好的經濟來源。長期以來,德昂人積累 了開荒種茶的經驗,被周圍的民族稱為「古老的茶農」 。   

冠蓋式住房   

和南方許多民族一樣,德昂族喜居干欄式竹樓。這 種竹樓多用木料做主要的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樓 板、曬台、圍壁、門、樓梯等均用竹子為原料,房頂則 覆蓋茅草。   

德昂族的竹樓多依山而建,坐西向東。主要有正方 形和長方形兩種形式。比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區 為代表的一戶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樓。這種竹樓分主樓和 附房兩部分。主樓呈正方形,樓上住人,分為卧室和客 廳,供全家人起居、會客和存放糧食、雜物之用;樓下 圈養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樓的一側,用作堆放柴草及安 置舂米的腳碓。這種竹樓外形別緻,美觀大方,據說很 像古代中原地區儒生的巾帽。關於它的來源,德昂族民 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故事:諸葛亮當年率兵南征, 來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襲擊,受傷遇險,幸得勇敢 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諾相救,才得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在短暫的接觸中,二人產生了感情。當重任在肩的諸 葛亮不得不辭別心上人的時候,便將自己的帽子留給阿 諾作為信物。痴情的阿諾苦盼1 8 年,等來的卻是心上 人的死訊。從此心碎腸斷的阿諾不吃不睡,每天呆立村 頭,望著心上人東去的路。到第3 3 天,突然雷電交加 ,大雨傾盆。雨過天晴之後,阿諾不見了。而她站立的 地方卻出現了同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樣的房子,這就是 德昂人後來居住的竹樓。   

篾箍繞裙腰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藍 、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巾 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 上衣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 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扣,長裙上織有彩色的橫條紋。 青年人不論男女均喜歡佩戴銀項圈、耳筒、耳墜等首飾 。   

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 箍。按德昂人的習慣,姑娘成年後,都要在腰部佩戴上 數個、甚至數十個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編成,也有的 前半部分是藤蔑,後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銀絲。藤圈寬窄 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綠等色。有的上面還刻有各 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 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為飾習俗的延 續。其來歷,傳說德昂族的祖先是從葫蘆里出來的,剛 出來的時候,男人們都長得一模一樣,女人到處亂飛, 後來天神利用智慧將男子的容貌區分開來。男人們為了 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編成圈將她們套住,女人們再也飛 不動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現在的腰箍,就是由 那時的篾圈發展而來的。從這個神話可以看出,腰箍的 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象徵 意義失去了,腰箍變成了一種裝飾品,成了一種美的標 志。德昂族認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 越精緻,越說明她聰明能幹、心靈手巧。因此,成年婦 女都佩帶腰箍並以多為榮。青年男女在戀愛期間,小伙 子為了博得姑娘的愛,也往往費盡心機,精心製作刻有 動植物圖案花紋的藤蔑腰箍,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於 是腰箍又成了她們愛情的信物。   

此外,在德昂族的飾品中,五彩斑斕的絨球也頗具 特點。男子包頭巾的兩端、胸前,婦女衣服的下擺、項 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墜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裝飾有彩色的 絨球。這些絨球如同朵朵鮮花開放在他們的胸前和項頸 間,鮮艷奪目,別具一格。   

過去,德昂族還有漆齒紋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 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馬、花草等動植物圖案或傣文 經咒。   

獨特的「潑水節」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過「進窪」 (關門節)、「出窪」(開門節)外,還要歡度潑水節 。   

潑水節與傣族的潑水節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曆4 月中旬左右舉行。臨近節日,人們忙著制新衣,做米粑 ,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 搭建潑水節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架好水龍。 水龍是由一根粗木頭雕鑿而成,長約四五米,彩繪一新 ,上有槽口。潑水時,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 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為佛洗塵。然後,由德高望 重的長者手持鮮花,蘸水輕輕地灑向周圍的人群,向大 家祝福,祝賀新年的開始。這時,人們開始興奮起來, 紛紛互相祝賀新年,年輕人將水桶高高舉頭頂,將水滴 灑在老年人的手上,祝願人們生活快樂、健康長壽。老 人們則伸出雙手,將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詞,為年輕人 道喜、祝福。這種儀式之後,人們便以象腳鼓為前導, 排成長隊,擁向泉邊、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潑水

潑水節既是德昂族人民歡渡新年的典禮,又是男女 青年談情說愛,尋找心上人的好時機。但與傣族的「丟 包」不同,德昂族流行一種贈竹籃子,並乘夜深人靜串 姑娘時,將籃子分別送給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 那隻,要送給自己最喜愛的姑娘,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意 ,試探對方的反應。因此,這時每個姑娘往往都能收到 好幾個竹籃,然而姑娘究竟鍾情於誰呢?這就要看潑水 節那天姑娘背的是誰送她的那隻竹籃了。到了這一天, 姑娘們人人都背上了一個精緻美觀的竹籃,但究竟是誰 的呢?這下可忙壞了小夥子們,他們睜圓雙眼,緊盯著 姑娘們身上的竹籃,仔細辨認著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 己送給她的那隻竹籃。對對情人相遇後,便互相盡情地 潑水,嬉戲,以表達自己激動、喜悅的心情。

(四十四) 保安族bao"an zu

Bon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保安族,有人口1 2 2 1 2 人。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 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 縣。少數散居於甘肅臨夏回 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   

保安族地區位於甘肅西 南部,東南與臨夏縣接壤, 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毗鄰,北與青海民和縣隔 河相望,東北部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在這巍峨的積石 山下,黃河上游之濱,水草肥美,宜農宜牧。小麥、玉 米、洋芋、青稞、豌豆是保安族的主要農作物。汁甜味 美的冬果梨和薄皮核桃尤為著名。   

「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稱,歷史上曾被稱作「回回 」、「保安回」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 意願,正式定名為保安族。   

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語言,無文字。保安語屬阿爾泰 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人通曉漢語。

保安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家庭生活習俗及社會等方 面與當地回、東鄉等民族大體相同。

保安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兼營牧業和手工業。很 早就會冶鐵的保安族,有著高超的制刀技藝,他們製作的腰刀,鋒利耐用,精緻美觀,在當地各族群眾中享有 盛名,被稱作「保安刀」。  

男坎肩與女蓋頭   

保安族早期與蒙古族相鄰居住,服飾也基本上與蒙 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長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則 穿夾襖,戴白羊毛氈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 鮮艷的絲綢腰帶,並帶有小裝飾物。   

元朝後期,因受藏、土族的影響,保安族男女在春 、夏、秋三季均穿長衫,戴禮帽。有的男子還穿高領的 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服飾色彩比較鮮艷, 腳穿繡花鞋,這期間的服飾兼有藏、土族服飾特點。   

清朝咸豐、同治年間,保安人遷徙到今甘肅積石山 大河家地區後,與周圍的回族、東鄉族、漢族密切往來 ,其服飾又有了明顯變化。平時,男的喜戴白色或青色 的號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節慶時,一般頭戴 禮帽,身著黑條絨長袍,外扎彩色腰帶、掛腰刀,足穿 牛皮長筒靴。婦女平時穿紫紅色或黑綠色燈心絨大襟上 衣,藍色或黑色褲子,有的喜歡穿過膝的長袍,下身多 穿水紅的花色褲,襯托的格外典雅俊俏。   

如今,保安人的服飾與當地的回族、東鄉族無根本 差異。男子平時戴白色號帽,身穿白色襯衣,黑色坎肩 ,藍或灰色褲子;走親訪友或外出時,多穿中山服或軍 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鮮艷的各色上衣,頭戴細薄柔軟透 亮的綠綢蓋頭;已婚少婦以及中年婦女平時多戴白色衛 生帽,外出時則戴黑色蓋頭;老年婦女多著深色服飾, 戴白蓋頭。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潢考究,工藝 精湛。它不僅是生活用具,也是別緻的裝飾品和饋親贈 友的上乘禮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歡迎,在阿 拉伯國家也頗有名氣。   

保安腰刀的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比較著名的腰刀 有「什樣錦」、「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線」 、「雙落」、「滿把」、「扁鞘」、「蒙古刀」、「哈 薩克刀」、「魚刀」等等。刀面上,分別鐫刻著手、龍 、梅花等各種圖案,這是區別腰刀的不同風格、不同式 樣的標誌。其中最漂亮的要數「什樣錦」,最有名氣的 則推「波日季」。有關「波日季」腰刀的來歷,還有著 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   

傳說從前保安人居住的地方美麗富繞,人畜興旺。 忽然,有一年出現了一個魔鬼,隔三差五魔鬼就下山到 村子裡掠取姑娘,人心慌慌,不敢出門。血氣方剛、見 義勇為的鐵匠哈克木,手持鋼刀前去山洞與魔鬼搏鬥, 任憑他舉刀猛砍,總傷不著魔鬼。後來,有一位白鬍子 阿爺給他託夢說:「孩子,有一種叫「波日季」的腰刀 可制服魔鬼,對面山上有個天池,天池西邊有棵老樹, 你按照此樹的葉子打一把腰刀,並記住在刀面上要鑿上 有樹葉的圖案」。後來哈克木遵照白鬍子阿爺的話精心 打制了波日季腰刀,並親自持刀殺死了魔鬼和毒蛇,救 出了許多姑娘。人們為了紀念哈克木的功勞,至今還保 留了波日季的原樣。   

保安腰刀鋒利無比。削鐵,刀口不缺,刀刃不卷。 削髮,只要把頭髮放在刀刃上用口輕輕一吹,頭髮立即 就斷。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把子。刀把均用什樣錦 鑲嵌而成,圖案協調華麗。金黃、翠綠、湛藍、黛黑、 銀白、桃紅……並夾有朵朵梅花。銀白色的刀鞘,包著 三道棗紅色的銅箍,分外璀璨奪目。刀鞘上端,有個小 孔,掛有別緻的紫銅環子。拔刀出鞘,刀鋒閃閃發亮, 寒光逼人。   

保安腰刀的生產,已有1 0 0 多年的歷史。隨著時 代的發展,能工巧匠們帶著各自的「絕招」,在一起不 斷切磋打刀技藝,對於造刀的複雜工藝過程,像設計、 鍛打、淬火、鑲嵌、砸鉚等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別是近 幾年來,市場開放給保安腰刀打開了銷路,給這一歷史 悠久的民族工藝注入了新的活力。

歡快優美的宴席曲

宴席曲,顧名思義,是保安族人民在婚禮宴席間唱 的歌曲。其歌詞動聽,曲調優美,歡快明朗,邊舞邊唱 ,深受保安人的喜愛。   保安族婚禮之夜,全村男女老少都要來鬧婚宴。此 時,青年們都聚集到男方家院子里,圍著火堆,由幾十 個能歌善舞的小夥子,手拉手,肩靠肩,邊唱邊跳,觀 眾也隨著節拍和之,使本來就喜氣洋洋的婚禮之夜更增 添了歡快的氣氛。宴席曲有傳統節目,亦有歌手們即興 而唱。如一首傳統宴席曲:「月亮兒上來亮上來/ 啊呀 亮呀上來/ 今晚的東家是有福的人/ 擺下的宴席火一樣 紅/ 恭喜呀,恭喜大恭喜/ 拿上一包茯茶來恭喜/ 莊子 上的青年都到齊/ 送東家一段宴席曲。」   保安族人唱宴席曲不分輩份,在熱鬧的新婚之夜, 全村凡能行動的都到新郎家去聽去唱宴席曲,分享主人 家的歡樂和幸福。

傳統體育「打五槍」

「打五槍」是保安族人民主要的傳統體育活動之一 ,體現了保安族男子剽捍、機智、敏捷的雄姿。保安族 聚居的「保安三庄」幾乎每年都要舉行「打五槍」比賽 。 「打五槍」,是參賽者用自製的土槍,從裝火藥, 扣壓引火帽到射擊,必須一氣呵成,並且規定這一連串 的動作必須在飛馳的馬背上進行,在2 0 0 米距離內完 成打五槍的任務。「打五槍」活動一般在冬閑時舉行, 屆時所有保安族群眾都前來觀看。比賽前,三庄各自推 舉的騎手們先把引火帽裝進纏於額頭上的花布火藥帶內 ,內有5 只拇指粗的牛角管,管內裝有火藥。騎手們在 起跑線前持搶上馬,號令一下,只見他們在賓士的馬背 上左手持槍,右手裝火藥,取裝引火帽、射擊等。在到 達終點之前,誰先連續射完5 槍誰就是第一名。獲勝者 為本村爭光,人們都表示祝賀。「打五槍」場面壯觀、 激烈,既鍛煉了人們勇敢、頑強、機智的意志,又增強了民族榮譽感。

(四十五)裕固族yugu zu

Yugur ethnic minority group

裕固族,現有人口1 0 5 6 9 人,主要分布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 

裕固族,源於唐代游牧在鄂爾 渾河流域的回紇。9 世紀中葉,其 中一支遷徙到今甘肅河西走廊的敦煌、張掖、武威一帶,史稱河西回紇。他們與鄰近各族交往相處,逐漸形成為一個單一民族。

裕固族自稱「堯乎爾」。據史 籍記載,宋代裕固族先民被稱為「 黃頭回紇」,元稱「撒里畏吾,明 稱「撒里畏兀兒」,清稱「錫喇偉 古爾」。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裕固族

裕固族居住區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狹長 地帶,草原遼闊,草質優良,是裕固族從事畜牧業的天 然牧場。蔽天蓋日的原始森林,生息著許多珍貴的野生 植物。在祁連山中還蘊藏著豐富的礦藏,其中,裕固族 生產的玉石最為著名。   

裕固族現使用三種語言,一種是西部裕固族(一稱 堯乎爾語),主要分布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西部,屬阿 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一種是東部裕固語(一稱恩格爾語 ),主要分布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東部,屬阿爾泰語系 蒙古語族;再一種是漢語,主要分布在酒泉黃泥堡和肅 南雙海地區。裕固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漢語、漢文是 裕固族共同交際的工具。   

裕固族主要從事畜牧業,信奉喇嘛教。在風俗習慣 上近似藏族。      

婦女頭飾   

裕固族婦女的頭飾頗富有民族特色。當姑娘到了1 5 歲時,要戴「薩達爾格」,意味著姑娘長大成人,可 以婚配了。「薩達爾格」是在用紅布做成的一塊方形布 牌上,綴以貝殼和各色珊瑚而成。   

裕固族婦女有戴帽子習慣。這種帽子是用白色羊毛 壓制的氈子製成,前緣鑲有兩道黑邊,帽沿不寬,後沿 微翹,前沿平伸,帽頂綴有紅線穗子垂在帽頂周圍。有 的還飾有各色花紋,戴在頭上像一隻倒扣的喇叭,很是 別緻。   

未婚少女和已婚婦女的帽子略有不同:未婚少女的 前額戴「格堯則依捏」,即在一條長紅布帶上邊綴以珊 瑚珠,下邊緣是用紅、黃、白、綠、藍五色的珊瑚和玉 石小珠串成的許多穗,它象珠簾一樣齊眉垂在前額。梳 五條或七條髮辮,辮梢內有彩色的絲絨線,系在背後的 腰帶里。盛裝的婦女,戴寬沿圓筒平頂帽,帽頂上垂下 大紅彩絡。已婚婦女戴長形的頭面,即先將頭髮梳成三 條辮子,一條垂在背後,左右辮由耳後垂在胸前。頭面 是三條,系在三條髮辮上,每條又分三段,是用金屬環 子連接起來的,上面鑲有銀牌、珊瑚、瑪瑙、彩珠、貝 殼等飾品,構成美麗的圖案。戴的頭面要求上齊耳環, 下至長袍底邊,頭面長短以身材高矮而定。   在陽光的襯映下,裕固族婦女的帽子顯得格外華麗 莊重,富有民族情調,走起路來,珠貝、銀牌等頭飾互 相撞擊,發出清脆和諧、富有節奏感的叮噹聲,十分悅 耳動聽。      

向新娘射箭   

裕固族的婚俗頗為奇特,在婚禮儀式上,新郎向新 娘連射三支無鏃箭(不致於傷人),象徵新郎新娘相親 相愛,白頭到老。射罷,新郎把弓箭折斷,扔到門旁, 由老人投進火里燒掉。這個習俗來源一個古老的傳說: 從前,裕固人沒有火,後來有一個英雄取來火種,裕固 人才過上好日子。當時,有一對新婚夫婦,丈夫外出狩 獵,妻子在家不慎將火弄滅。她為向一個三頭妖求火而 必須把血獻給它喝。幾天後,丈夫回來後,而妻子卻因 妖精天天來喝血而變得骨瘦如柴。丈夫知情後,用三箭 射落妖精三個頭,而自己也因受重傷死去了。從此,裕 固族人民為了防止妖精再來,也為了紀念那位驅逐妖魔 的英雄,舉行婚禮時便興起這個儀式。象徵新娘有勇敢 善射的丈夫保護,妖魔鬼怪不敢興風作浪。蘊含著裕固 人戰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決心和願望。   

裕固族婚禮分兩天進行,第一天在女家,次日在男 家,後者要更隆重才行。在婚禮上,男女雙方都要聘請 歌手。在姑娘出嫁之日,舉行戴頭儀式。當天,女家的 親朋聚集在姑娘家中。來客帶來潔白的哈達,敬獻給女 方的父母,表示對姑娘出嫁的祝賀。傍晚,主人請客人 們在氈房中席地而坐,男客在左,女客在右,在一片歡 笑聲中,拉開了婚宴的帷幕。  

酒過數巡,當啟明星冉冉升起,新娘在伴娘的陪同 下進入鋪有紅地毯的氈房,舉行戴頭面儀式。戴頭面由 兩位少婦主持。舅舅或歌手們唱起典雅的《戴頭面歌》 :啟明星閃閃發光,心愛的姑娘把頭面戴上/ 送親的馬 隊就要出發/ 把姑娘送到婆家門上。   

在悠揚的歌聲中,即將出嫁的姑娘,在兩位少婦的 精心打扮下,改變了髮式,戴上喇叭形氈帽,佩戴上胸 飾和背飾,戴上用銀牌、玉石、珊瑚、瑪瑙、海貝等編 製成的頭面。這個儀式意味著姑娘已經結束了天真爛漫 的少女時代,走向新的生活。   

紅日初露,主婚人宣布飲「上馬酒」。新娘便和一 位伴娘同騎一匹馬或駱駝,告別慈母,在父親、叔叔、 兄弟、姐妹等家族人組成的送親隊伍的簇擁下,一路飲 酒歡歌,向新郎家進發。   男方迎親的隊伍在途中鋪下一條氈毯,氈毯上備有 一隻煮熟的羊、酒和飯。送親隊伍來到時,迎親的人們 向女方客人贈送哈達,表示敬意。然後送親的人們下馬 飲酒吃飯,謂之「打尖」。「打尖」之後,兩路人馬匯 聚一起浩浩蕩蕩向男方家走去。   

到男方家門時,女方善騎者在主持人的指使下,馳 馬、駱駝向專為新娘設置的小氈房進行衝擊,大有踏平 之勢。男方親友則奮力驅逐。衝擊三輪,再繞小氈房三 圈方休。這是一種象徵性的儀式,其意在考驗男家對新 娘的護衛能力。   

接著是舉行向新郎贈送羊小腿儀式:把酥油塗在新 郎額頭上,把羊小腿掛在她的腰帶上。這個儀式的意義 正如《贈羊小腿詞》所表達的「羊小腿上粘著毛,好比 婆家娘家彼此好得分也分不開」。

按裕固人風俗,在贈羊小腿的同時,要向新娘舉行 射無簇箭的儀式。 在《薩娜瑪珂》婚俗民歌和豪放的祝酒歌中,一對 裕固族新人,進入洞房,共同吃著羊小腿,從此開始了 他們甜蜜的生活      

白天鵝與天鵝琴   

裕固族是中國古絲路上的一個少數民族。在民間流 傳著許多內容豐富,語言生動的故事和傳說。如「白天 鵝與天鵝琴」、「兄弟兩個」、「火種的故事」、「金 銀姐妹與木頭姑娘」等等。其中「白天鵝與天鵝琴」的 故事最富有民族特色。   

傳說古時候,裕固人只會唱歌,沒有樂器伴奏。有 一個叫別爾克的小夥子,整天為部落首領放牧,卻吃不 飽肚子。可他有一副好嗓子,人們一聽到他的歌聲就高 興得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他在湖邊唱歌的時候, 天鵝群也聽迷了。有一隻美麗的白天鵝,一聽到他的歌 聲就飛到他的身邊,還拍著潔白的翅膀翩翩起舞。   

一大早上,別爾克又到湖邊放牧唱歌,可他唱了半 天,仍然不見那隻可愛的白天鵝。到蘆葦叢中一找,才 發現那隻白天鵝被一群老鷹咬死了。地下只剩下白天鵝 的骨架和腸子。別爾克非常傷心,撲在骨架上失聲痛哭 。他把白天鵝的骨架和腸子帶回來,準備為它火葬。哪 知第二天早晨,白天鵝的骨架變作一把漂亮的天鵝琴, 腸子作了琴弦,一彈,發出美妙動人的聲音。以後,別 爾克背著天鵝琴走到哪裡彈到哪裡。   

闊別多日,別爾克又騎馬回到原來放牧唱歌的湖邊 ,回憶白天鵝起舞的情景,琴越彈越響。忽然,天空中 飛來一位穿白裙子的姑娘,有人說是天庭仙子。姑娘在 旁靜靜地聽著琴聲,秋波一汪向著別爾克。後來別爾克 和姑娘同騎一匹馬,走遍祁連山的大草原,美妙的天鵝 琴聲迴響在每個裕固族人的心中。

(四十六)京族jing zu

Ji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京族,現有1 8 9 1 5 人,主 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市 的(氵萬)尾、山心、巫頭潭吉 4個自然村。   

京族地區氣候溫熱,海產豐 富,除有7 0 0 多種魚之外,尤 以珍珠、海馬、海龍等著名。   

京族以漁業為主,以農為輔, 屬沿海漁業和農耕混合的經濟文 化類型。   

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後來有一部分人自越南 塗山沿海捕魚來到巫頭島等地定居,至今已有4 0 0 多 年的歷史。京族過去被稱為「越族」。新中國成立後, 正式定名為京族。   

京族有本民族語言,通用漢語文,信仰天主教、道 教。      

漁業風情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京族沿海而 居,海域捕魚自然也就成了他們的主要生活。在海灘、 村寨給人第一印象的是成堆成掛的各式漁具。拉網、刺 網(定刺、流刺、旋刺)、塞網,還有專門針對某種捕 撈對象的鯊魚網、南蝦網、海蜇網、鱟網、墨魚網等, 漁具之多分工之細,形成了京族發達的漁業文化。   

漁箔是京族漁獵生產中獨特的傳統設施,以漁箔捕 魚已有2 0 0 多年的歷史。捕魚經驗豐富的京族人,在 地勢傾斜、水流較急的灘地裂溝,沿灘溝兩旁,分兩行 插上直徑1 0 多公分的木柱,直到最低潮水線處。木柱 間用細竹條、竹篾或山藤編結成「籬笆」柵欄,形成民 間所稱的「籬溝」。籬溝一般長數百米,其形狀如漏斗 ,緊靠海邊的漏斗尖口寬約1 0 米。一漁箔用木柱上萬 根,有點象古代的八卦陣。在「漏斗」里以竹片和木條 編織3 個由大到小的「魚室」(也叫「魚港」),3 個 魚室相通,但入口處都安置有魚蝦能進不能出的「籠須 」。漲潮時,洶湧的潮水帶著魚蝦淹沒了箔地;退潮時 ,魚蝦被困於魚室。漁民駕輕舟劃竹筏,進入籬溝以魚 罩、網罾盡情收穫。   

在京族的漁業生活中,至今還保留有「見者有份」 的「寄賴」習俗。不論是海潮退後的漁箔邊,還是漁船 滿載歸來時,只要想吃海味,你就可以撿一些拿走,主 人絕不會責怪。   

在漁家做客,千萬別說飯燒焦了,因為「焦」與「 礁」同音,怕觸礁。在船上不要說「油」,把油稱為「 滑水」,因為「滑」有「順當」、「順溜」、「順利」 之意,而「油」與「游」同音,船破後人落水才要游呢 。移動器物要拿起來,別拖著推著移動,因為有「擱淺 」之嫌。當然,一般來說,不懂規矩的客人是不會被責 怪的。不知者不為過嘛。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婦女、孩子都要到海灘 上送行,並舉行一些祭海活動。當一艘艘魚船行駛在遼 闊的海面時,漁民便互相對歌,或抒情婉約,或激越磅 礴。長年累月,使京族人具備了大海一樣的胸懷,大海 一樣的性格。

海欖山中石條房   

「海欖」是京族群眾對紅樹林的俗稱,大片大片的 紅樹灌木林被叫做「海欖山」。紅樹林四季常青,不怕 海水浸泡,漲潮時在潮水中頑強護岸,退潮後在灘地上 阻擋風沙。它的表皮里含有大量「單寧素」,是鞣革工 業中必需的原料,因而京家人視它為海里的「神樹」和 「搖錢樹」。傳說這種「神樹」是山神王從十萬大山派 來探海觀光的,結果它們樂而忘返,永駐此地,成為京 家的「朋友」。   

京族人民自古以來把海欖山和樹林看作「大家的山 」,是公有財產,不準砍伐和入林放牧。因而,如今京 族沿海地區就有紅樹林2 0 0 0 公頃。百性都有在自家 房屋周圍栽培花木的習慣,冬青、劍麻、牡丹、仙人掌 及木瓜、菠蘿、木黃麻樹錯落密布、蔥翠掩映,象海濱 公園,景觀十分迷人。   

過去,京族百姓的居室是低矮間陋的欄柵屋,屬草 廬茅舍一類。如今,到處是石條瓦房。每塊石條長7 5 公分,寬2 5 公分,厚2 0 公分。石條砌牆,房高約7 米,屋頂蓋瓦,穩固涼爽,可抗颱風。室內以條石或竹 片木板分隔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3 間。廚房與畜圈在居 室旁另建。近年還出現了不少鋼筋水泥樓房,帶有陽台 和裝飾性欄杆,擺放著鮮花盆景。屋檐下掛著串串乾鮮 海貨,或待客或運往各地市場。   

「鯰汁」與「風吹(米乙)」   

到京族三島去旅遊與做客,您一定會品嘗到那風味 獨特的鯰汁和「風吹(米乙)」。鯰汁在市場上一般叫 魚露,是用小魚腌制的一種調味汁,每年3 至6 月間, 漁民家家腌制鯰汁:在一個洗凈的大瓦缸內底墊上稻草 和沙包當過濾層,過濾層下的缸底腳邊鑿一小孔,安裝 上塞子及漏管。將清洗好的小魚及鹽一層一層鋪在缸里 。缸裝滿後,上壓重石,加蓋密封。一星期後,打開漏 管,鯰汁不斷流出,其色如濃澄汁,清香四溢,吊人胃 口。待到漏管中已流不出鯰汁,「頭漏汁」便告取盡。 然後向缸內再添冷卻了的鹽開水,過數日接取「二漏汁 」;最後壓濾「三漏汁」。就其質量來說,一次比一次 差點。因而頭漏汁多出口東南亞各國,二漏汁多在國內 市場銷售,三漏汁通常自家食用。即便是三漏汁,也會 使初嘗者讚不絕口,回味生津。俗語說:「千汁萬汁, 不如京家鯰汁。」做湯時加些鯰汁,湯味頓覺鮮美;吃 肉時蘸以鯰汁,入口便覺清香,難怪民間傳說講,當年 有位皇帝把京家魚露稱為「金汁」呢!   

「風吹(米乙)」是大米製成的食品,當點心吃。 用熱水浸泡大米後磨成粉漿,舀入直徑4 0 公分的鋁製 托盤,將盤漂浮放在開水鍋里蒸熟成一張張薄粉膜,撒 上芝麻,置於大眼蔑屏上以炭火烘乾即成。因其輕而薄 ,似乎可迎風而起,故稱「風吹(米乙)」。其味香脆 可口,旅行出海或居家待客,都很方便。若把蒸熟的粉 膜切成細絲烘乾,即成「粉絲」。把粉絲、螺貝肉、蟹 肉、沙蟲干、蝦仁等海味混在一鍋煮,就是「(米乙) 絲海味湯」,只要一次品嘗,便會終生難忘。

哈節   

哈節是京族的傳統節日。「哈」是京語譯音,含有 「歌」、「請神聽歌」的意思。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 說,其中一個說是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 歌為名,動員群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 許多群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 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   

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氵萬)尾、巫頭在農曆六 月初十舉行,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雕梁 畫棟,飛檐高頂,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內設有 過去京家信奉的諸神神座。偏殿內設有坐位,聽歌與宴 飲時要按長幼次序入座。   

節日活動歷時3 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 族群眾亦來共同歡慶,一派昇平喜慶景象。唱哈的主角 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稱「哈哥」,專司撫琴伴奏,兩 位女歌手是「哈妹」,一個持兩塊竹板,另一個拿一個 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 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妙齡少女登台獻 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只見少女頭頂 瓷碗,碗上迭盤,盤子里點燃蠟燭,兩手端著酒杯,也 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 群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   

皓月當空,海浪輕拍。青年男女們在亭外踏月傳情 ,或初次邂逅,或訂立婚約,或互訴衷情,都趁此花好 月圓的良辰佳日,勇敢地敞開愛情的心扉。

(47)塔塔爾族 tata"er zu

Tatar ethnic minority group

塔塔爾族,現有人口 4127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維 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 烏魯木齊。當數散居在布爾 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   

塔塔爾族史稱「達旦」、 「韃靼」、「達怛」等。15 世紀中葉,韃靼建喀山汗國, 居處伏爾加河、卡馬河一帶。 2 0 世紀初起,該族部分人遷入新疆,遂成中國少數民 族之一。   

塔塔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 匈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由於長期與維 吾爾族、哈薩克族共處,因而這兩個民族的語言、文字 也逐漸成為塔塔爾族的日常用語和通用文字。   歷史上,塔塔爾族多居城鎮從事商業。不少人長期 從事教育工作。一百多年來,塔塔爾族為開發和建設新 疆做出了貢獻。今天,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具有經商 傳統和秉賦的塔塔爾族人民正在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塔塔爾族信仰伊斯蘭教。塔塔爾族的烤餅和糕點, 在新疆久負盛名。      

別具情調的生活方式   

塔塔爾族完全遵行本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而這種 生活方式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有點歐洲風味。的確, 塔塔爾族與當地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以及其民族在住房 、室內陳設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文化差異 。這與該民族源自歐洲,又比較集中地居住在城市,不 無關係。   

在房舍布局和室內陳設方面,塔塔爾人一般住平頂 房,獨門獨院。庭院內種植著各種果樹和花草,環境清 幽,象一座小花園。房子的牆都比較厚,以便安裝火牆 或鐵皮壁爐,供冬季取暖之需。除住房之外,另有客房 、廚房和儲藏室等。父母與子女另居。住房比較寬敞、 明亮,並設有客廳。牆壁粉刷著素雅的顏色,掛有壁毯 ,地上亦鋪地毯。室內擺設著各種歐式傢具,顯得古雅 而豪華。   

在服飾方面,塔塔爾族男子喜歡穿繡花白襯衣,外 加黑色齊腰短背心或黑色對襟長衫,褲子也是黑色的。 小帽有黑、白兩色繡花。女子以戴鑲有珠子的小花帽為 美,喜歡穿白、黃或紫紅色連衫帶縐邊的長裙,以耳環 、手鐲和寶珠項鏈為裝飾。   

「古拜底埃」和「伊特白里西」是塔塔爾人富有本 民族風味的食品。「古拜底埃」是用大米洗凈後晒乾, 上覆奶油、杏干、葡萄乾放在火爐中烤制而成的一種餅 子,其味香甜可口,精細美觀,在新疆久負盛名。「伊 特白里西」做法與「古拜底埃」相同,材料以南瓜為主 ,再加上大米和肉,烤製成餅子,是塔塔爾族獨有的美 味食品。   

塔塔爾人除飲用茶外,還有「克爾西瑪」和「克賽 勒」,前者類似啤酒,是用蜂蜜和啤酒花發醇製成的; 後者是用一種野葡萄製成的酒。都是塔塔爾族喜用的飲 料。   

塔塔爾人還善於製做各種歐式糕點,品種繁多,既 好看又好吃。與眾不同的是,塔塔爾人吃飯時既不用手 抓,也不使筷子,而是用勺子。塔塔爾人去參加維吾爾 族或哈薩克族的宴請時都隨身帶一把小鋼勺。   

先「嫁」後「娶」的婚俗   

塔塔爾族的婚俗別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 ,然後再「娶」回來。   

婚姻過程是:經媒人三番五次登門求親,女方家長 若允諾,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禮,稱為「庫拉克綏雲切」 ,即給新娘從頭到腳的整套服裝。下過聘禮,即算訂婚 。   

按塔塔爾人的傳統習慣,婚禮在新娘家舉行,即先 把新郎「嫁」出去。結婚前幾天,男方要把為新娘製作 的全部服裝、炊具、陳設和婚禮時食用的物品及自己的 「嫁妝」送到女方,其中包括給新娘父母的禮物(稱「 克以特」)。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過去了 。   

「出嫁」的儀式也頗為有趣。這天,新郎在伴郎及 親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馬車,青年人拉手風琴,興緻 勃勃地唱起塔塔爾流行歌曲「幾爾」,一路上歌聲、琴 聲、口哨聲、吶喊助興聲連天,浩浩蕩蕩地前往女家成 親。當夕陽西下,新郎和伴郎們一行人等來到新娘家。 這時先要繞著院落轉一圈,然後才到門前。而此刻女家 大門都緊閉著,新郎要獻禮物才能進去。以後,新郎進 房門,到床邊,吃飯,都要送喜錢。   

結婚儀式按伊斯蘭教教規進行,先由阿訇誦經,並 詢問新婚夫婦是否願意,待男女雙方回答「願意」之後 ,再由阿訇將一杯糖水(或蜜水)送給新郎和新娘共飲 ,象徵甜甜蜜蜜白頭到老,禮畢入洞房。第二天早上新 郎要拜見岳父母,回家舉行宴會,並舉辦各種文娛活動 ,晚上再回到岳父家。婚後,新郎和新娘都要在女家往一個時期,有的三個月,有的半年,有的甚至要生過一個孩子以後才回到男家。   

塔塔爾族對待女婿如同對待親生兒女一樣熱情。在 女方家居住期間,岳父、岳母要拿出上好的食品款待女 婿,使女婿感到生活在女家就如同生活在自己家裡一樣 溫暖。   

當新婚夫婦回男家時,新娘的嫁妝要全部帶走。將 到男家時,男方親友要用繩子攔住新娘的去路,新娘要 獻糖果等物,方可放行。新娘回到夫家,男方親友向新 娘身上撒糖果,並舉行宴會,盡情娛樂,以示歡迎。   

婚禮接近尾聲,人們唱起了婚禮歌,歡送光臨的客 人:不辭辛勞的遠方來客/ 為婚禮增添了歡樂/ 祝你們 返回時一路平安/ 願我們在別處的婚禮上重逢相見/ 婚 禮慶典這樣解散/ 是因為天色已經很晚/ 回不了家的客 人們/ 請在我們的洞房裡安眠。   

獨具特色的歌舞   

塔塔爾族人民能歌善舞,在新疆,不管哪一個兄弟 民族,只要舉行慶典和婚禮,都少不了演奏塔塔爾族樂 曲,唱塔塔爾族民歌,跳塔塔爾族舞蹈。   

塔塔爾族民歌種類繁多,大多是抒發內心豐富感情 的,不少是表達男女青年愛情的。其特點是抒情細膩形 象,善於比喻,使人聽後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有一種 強烈的優美感。有些塔塔爾族民歌早已成了新疆地區的 流行歌曲。   

塔塔爾族的音樂節奏鮮明,活潑動聽,具有獨特的 民族風格。亦頗有中亞細亞音樂的特點。他們的民族樂 器比較多,象古老的二孔「庫涅」(直吹的木簫),銅 片制的「科比斯」(放在嘴唇之間吹的口琴),現在普 遍使用的樂器有手風琴、曼陀林、七弦琴、小提琴等。   

塔塔爾族的舞蹈按照傳統習慣,舞蹈中的男主角都 由女子扮演。其舞蹈特點是:動作靈活,活潑多變。男 子多腿部動作,女子多手部和腰部動作。舞曲一般都節 奏鮮明,輕鬆愉快。音樂旋律和舞蹈形象都十分優美感 人。塔塔爾族舞蹈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在節日喜慶時人 們還舉行舞蹈比賽,特別是每年春天舉行的盛會——「 撒班節」,即犁頭節,他們總要選擇一個風景如畫的地 方,盡情的歡歌起舞,如痴如醉。

(48)獨龍族dulong zu

Dru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獨龍族,有人口5 8 1 7 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 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 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境內的 獨龍河兩岸的河谷地帶。   

過去,獨龍人沒有統一 的族稱,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區或河流作為自己的名稱, 如「獨龍」、「迪麻」等。「俅人」、「俅曲」、「曲 人」是漢族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獨龍人 民自己的特點和意願,正式定名獨龍族。   

獨龍族地區北接西藏自治區的察隅縣,東倚海拔5000米的高黎貢雪山,西南與緬甸接壤。曲折延綿的獨龍江水奔騰呼嘯在崇山峻岭之中。這裡冬季大雪封山 ,夏季多雨而潮濕,南北走向的地形以及受印度洋熱帶季風的影響,使當地的植物生長和氣候變化都呈現出垂直分布的顯著特性。  

千百年來,獨龍河谷與外界處於半隔絕的封閉狀態 ,保留著較濃厚的原始社會末期特徵。獨龍人從事刀耕 火種的粗放農業,採集和狩獵在家庭副業中佔有相當大 的比重。   

獨龍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語言屬於漢藏語 系藏緬語族的一個獨立語支,部分通曉漢語。

獨龍族勤勞、勇敢,有著優良淳樸的道德觀念。重 信用,尊諾言,是獨龍人的傳統美德。他們的住房從不 加鎖;糧倉門上僅橫豎插上幾根樹枝作記號,從不擔心 被盜。獨龍族還十分好客重友,一家有事,全村來幫, 相互饋贈,毫不吝嗇。如今,現代生活雖然改變著獨龍 人的面貌,但這些優良傳統卻依然保存。      

神秘的河谷   

獨龍河流域地形、地貌複雜,唯河谷兩岸土質肥沃 、氣候適中。盛產貝母、黃連、雪蓮、蟲草、當歸、茯 苓、麝香、熊膽等名貴藥材。珍稀的紅杉、鐵杉、雲杉 和喬松則勁而挺拔,遍佈於群山雪嶺。原始森林中野牛 出沒,飛鼠成群,各種珍禽奇獸棲息。被人稱為祖國西 南邊陲一顆美麗、富饒、神奇的寶珠。   

每年1 0 月份,這裡被大雪掩埋通道,曲折幽深的 河谷成為一條與世隔絕的「死胡同」,一直延續至次年 的6 月份,冰雪消融之時才能進出獨龍江流域。即便此 時,欲達河谷也並非易事,需要登天梯,翻越冬年積雪 的高黎貢山茉莉王隘口;過溜索,橫跨喧嘯湍急的瀾滄 江和怒江;最後向西穿過深山老林中的馬幫棧道方能下 達河谷。歷史上由於旅途的艱辛,就連那些貪婪而又敢 於冒險的商賈,面對著獨龍河谷也常常生畏而駐足。成 為人們心中「神秘的河谷」。

「太古之民」   

世世代代的獨龍人生息、繁衍在獨龍河兩岸,獨龍 河水陶冶了他們淳樸、機智的精神文化與道德觀。每個 成年的獨龍男子都是身懷絕技的好獵手。原始的弩弓、 竹籤和扣索到了獨龍人的手中能夠制服兇猛的野獸。他 們還善於使用一種有毒的植物汁液,把它塗在箭鏃上讓 擊中的巨獸即刻身亡。打漁和捕獲的獵物帶回村中,一 定會按照傳統的民族習慣平均分配。獨龍人認為,有了 食物僅由自己享用這是可恥的事情。分得魚肉的人家還 常把自己的一份轉送給村中的孤兒或病人。

獨龍族家庭尊老愛幼,男女老少和睦相處。遇到婚 喪嫁娶不請自到,而且一定會帶著禮物。客人進門先送 上一捧玉米豆,讓你在火塘旁邊爆玉米花吃「點心」。 接著便煮茶或篩米酒,擺上一碗碗的烤粑粑、魚和野味 ,甚至端出一大盤香噴噴的「夏拉」(醉雞)或「吉咪 」(臭竹筍)來招待貴賓。   

獨龍人講究信用。主人離家外出不鎖屋門,只是用 一根木棍將大門別住。秋天在山裡收下的玉米和山芋也 從不運回,堆成一垛就地存放。一個大家族的糧倉常常 建在離家很遠的山坡之上,由管倉的主婦一人取用並且 分食。如出遠門,為減輕長途跋涉的負擔。把返迴路上 的乾糧袋系在沿途的樹枝上,其它過往行人卻不會擅自 動用。「物各有主,路不拾遺」,這是獨龍地域人人恪 守的優良傳統。   

遺棄的黥面   

獨龍村寨倚山傍水,一座座木屋大多輕巧地構築在 陡峻的山坡地上。為使山洪從屋下流走,臨江一面都是 懸空的。勤勞的獨龍人民有的用竹篾編織成地板和牆壁 ,也有的在石基上壘垛整段的圓木,蓋成結實的小木屋 。走進獨龍人的家裡,首先躍入眼帘的便是那披在身上 、擺在床上或是鋪在柜子上面作為裝飾品的獨龍毯。這 種毯子以棉麻為原料,用五綵線手工織成。質地柔軟、 古樸典雅,是獨龍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工藝品。   

獨龍毯用途很多,白天可當衣服穿,晚上又可作被 子蓋,遠方的朋友來訪,它是最好的紀念品。青年男女 們還把那精心編織的獨龍毯作為情物互相饋贈。一床講 究的獨龍毯從剝麻皮、紡線到按照圖案紋線拴綜,以至 提綜、引緯、打緯等要經過十幾道工序,使用多種不同 的器具。如今,身披精美的獨龍毯已成為獨龍人民特有 的傳統服飾。一般男女上身用一幅獨龍毯斜披並從腋下 拉向前胸,前後的布片任其自然垂落。下身穿麻布短褲 。左肩一角用草繩或竹針拴結,右肩右臂穿襯衣或完全 袒露。腰間佩帶弩弓、箭包和砍刀,渾身煥發出一種粗 獷的野性。獨龍男女均喜愛裝飾品,尤其是青年女子常 常披掛的五顏六色,串珠、胸鏈、耳環,甚至銅錢和銀 幣常掛在頸上和耳下。同時婦女出門要身背精緻的篾籮 。既美觀又實用,為獨龍女子裝飾自己的組成部分。   

為了表示成年,過去獨龍女孩到了十二、三歲便進 行黥面。屆時女孩躺在一個舒適的地方,由紋面師用削 尖的竹籤,沾著鍋煙水在臉上畫出紋樣,然後用荊棘依 圖案刺戳臉龐。拭去血水之後,再用鍋煙灰或者一種深 色的草汁反覆揉擦刺紋,使之滲入皮下。一周之後刺劃 的面孔紅腫結痂,痂落癒合肉皮上便呈現出黑色或青靛 色的花紋。   

至於獨龍女子紋面究竟是為了什麼?也許是為了美 觀,也許是家族的標誌,也許是為了避邪或防止外族的 搶掠。不過,隨著獨龍族河谷社會的變遷,黥面這一習 俗已經很不流行了。

剽牛舞會   

「卡雀哇」是獨龍族傳統的年節。這天清晨,人們 在木屋前掛上旗幡,燃起松枝,敲起(釒芒)鑼,歡慶 一年一度的卡雀哇。獨龍人民過年沒有固定的日子,一 般由各村寨長老在一年最後一月擇吉日選定。節前,家家戶戶就用「結繩」的方式向親朋好友發出邀請。

獨龍族過年,常舉行祭山神、射面獸、走親訪友和歌舞會等多種娛樂活動,其中最隆重、最歡樂的是「剽 牛宴」。宴會由村中的長老將牛帶入廣場中央開始,青 年婦女爭先恐後跑去為牛披毯掛珠。此時大小(釒芒)鑼響徹雲霄,兩名勇敢的剽牛士每人喝三碗米酒,雄糾糾地走出人群,他們手持長矛猛地向牛的兩肋刺去。牛大跌大撞,群眾圍成一個大圓圈為勇士吶喊助威,並作出驅趕野獸的舞蹈動作。牛愈是跌跌撞撞,場上的情緒 愈是激烈,幾刺之後牛撲倒在地,人群中發出勝利的歡呼。兩位剽牛者割去牛頭當場解剖煮肉,分給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大家邊吃邊喝,載歌載舞,使剽牛宴達到高潮。剽牛舞會是古代狩獵生活的縮影,也是捕獲歸來,慶祝勝利儀式的再現。

(49)鄂倫春族elunchun zu

Oroqen ethnic minority group

鄂倫春族,有人口6 9 6 5 人,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 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 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 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 嘉蔭縣和黑河市。   

鄂倫春族生活的大小興安嶺,是中國東北地區、黑 龍江流域的兩大山脈。大興安嶺由東北向西南斜貫黑龍 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山高谷深、溪流縱橫;小興安嶺 沿黑龍江上游斜向東南,山勢平緩。綿亘千里的興安嶺 上,到處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長著落葉松、紅松、樺 、柞、楊等耐寒樹種和木耳、蘑菇、榛子、都柿等土特 產品和藥材。棲息著許多珍禽異獸。鄂倫春人世世代代 就靠著一桿槍、一匹馬、一隻獵犬,一年四季追逐著獐 狍野鹿,狩獵在這茫茫的林海之中。直到5 0 年代,他 們才走出白樺林,開始半耕半獵的定居生活。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 「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 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 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物,有自己的語言 ,無文字。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 斯語支。許多人還兼通漢語、鄂溫克語、達斡爾語。通 用漢文。   

鄂倫春族最擅長的手工藝品,是用大量的樺皮製作 的盒、簍、桶、箱和輕巧的樺皮船。並在上面雕綉各種 美麗的圖案,充分反映了他們狩獵文化的傳統特色。      

原始民居——斜人柱   

「斜人柱」是鄂倫春語,意為「木杆屋子」。它是 一種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長的木杆和獸皮或樺樹皮搭蓋而 成的很簡陋的圓錐形房屋。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簡單:先 用幾根頂端帶枝杈、能夠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個傾斜 度約6 0 度的圓錐形架子,然後將其它木杆均勻地搭在 這幾根主架之間,使之形成一個傘狀的骨架。上面再覆 蓋上狍皮或樺樹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禦寒的「斜人 柱」就建成了。斜人柱的頂端要留有空隙,以便裡面生 火時通風出煙,又可採光。南側或東南還要留出一個讓 人出進的門。斜人柱上的覆蓋物要根據季節的更迭而變 換。冬天氣候寒冷,多用狍皮覆蓋。一架斜人柱約需狍 皮五六十張。到了春天,天氣漸暖,就可以換蓋樺樹皮 了。使用樺樹皮時,要先將外面的硬皮層揭掉,將裡面 的軟層放進鍋里蒸煮一下,使其更加柔軟堅韌。然後再 用馬毛或鹿、犴筋線將小塊的樺樹皮縫拼成幾大張。覆 蓋時由下至上一層壓一層,並用鐵釘在角上的皮帶子將 其固定在木杆上。冬天,斜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風向 陽處,而夏天則多搭在地勢較高、通風涼爽的地方。   

斜人柱的內部陳設也很簡單,主要是住人的鋪位。 鋪位有兩種,一種是地鋪,即直接在地上鋪上木頭、干 草、樺皮、狍皮等。另一種是床鋪,即在地上立木樁, 架起床。每個斜人柱一般三面住人,一面是門,當中有 一火堆取暖,上面吊一口小鐵鍋,以便煮肉做飯。

斜人柱結構簡單,拆蓋極為容易,所用原料幾乎俯 首即拾。它是鄂倫春族遊獵生活的產物。定居以後,鄂 倫春人大都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或土木結構的房屋 ,這種較為原始的活動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獵時 才偶爾搭建,用以棲身或暫避風寒。   

保暖防寒的狍頭帽   

「食肉寢皮」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生活方式。在長期 的遊獵生活中,鄂倫春人獨具匠心,創造了極富民族特 色的狍皮服飾文化。他們的服飾,上至帽子,下至靴襪 乃至各種寢具、生活用品,都多用狍皮為原料。狍皮不 僅經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極好。不同季節的狍皮,可 以製作各種不同的衣著。如秋冬兩季的狍皮毛長而密, 皮厚結實,防寒力強,適宜做冬裝。夏季的狍皮毛質稀 疏短小,適宜做春夏季的衣裝。   

鄂倫春族的服裝以袍式為主,主要有皮袍、皮襖、 皮褲、皮套褲、皮靴、皮襪、皮手套、皮坎肩、狍頭皮 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頭皮帽。   

這種帽子用完整的狍子頭皮製做而成。其方法是: 將狍子頭皮剝下、熟好,把眼圈的兩個窟窿鑲上黑皮子 ,再把兩個耳朵割掉,用狍皮做兩隻假耳朵縫上,狍角 照舊保留即可。這種帽子不僅保暖禦寒,而且還是狩獵 的極好偽裝。據說如果不換上兩隻假耳朵,獵人在遠處 就會誤認為是真狍子而出現誤傷。

狍皮帽、狍皮服是鄂倫春族人的傳統服飾之一。

樺樹皮的妙用      

鄂倫春人生活的大小興安嶺,樺樹遍地叢生,勤勞 的鄂倫春人沒有辜負大自然的饋贈,棵棵白樺樹,張張 樺樹皮經過他們靈巧的雙手,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樺皮 器皿、樺皮船等生產生活用具和工藝品,形成了古樸典 雅的樺皮文化。   

每年的初夏時節,樺樹水分大,是鄂倫春人剝取樺 樹皮的季節。他們選取粗壯、挺直而又光滑的樺樹,用 刀子在樹榦的上端和下端各劃開一圈口子,然後再在上 下兩口間豎劃一刀,用雙手將長方形的樺皮順樹榦慢慢 撕下。來年,這棵樹又能生出新的樺皮。   

鄂倫春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是製作樺皮製品的能工 巧匠。他們人人都能用樺皮和馬尾或狍、鹿、犴筋捻成 的線縫製各種所需的用品,並在上面雕繪上各種花紋圖 案。大型的樺皮用品有衣箱、水桶、簍子。中型的有盆 、帽盒、針線盒、採集貯存野果用的小桶。小型的有碗 、煙盒、藥盒等。除了一般的生活用品外,鄂倫春人還 能用樺皮造船。樺皮船窄而長,一般寬不到1 米,長約 5 米。它是用松木板做成兩頭翹起的骨架,用大張沒有 孔洞的樺皮做船底和船幫。全船不用一根鐵釘,而是用 松木削成釘,用以加固各部位。這種船可乘坐二三個人 ,用單槳划行即可。划行時聲音極小,劃著它出獵,有 利於接近獵物,捕獲野獸。

樺皮製品製作簡單,結實耐用,不怕水、不怕碰撞 ,而又攜帶輕便,一隻長長的樺皮船,遇水渡之,上岸 負之。   

林海雪原話交通   

鄂倫春族生活的地區山高、林密、溪水多,交通不 便。到了長達六個月的冰雪期,更是人馬難走,車輛難 行。但自古以來,勤勞勇敢的鄂倫春人就靠著馴鹿、馬 、雪橇、滑雪板、樺皮船等傳統的交通運輸工具,穿林 海、過雪原,生活了一代又一代。   

馴鹿曾經是鄂倫春人的重要交通運輸工具,無論遷 徙還是狩獵均用馴鹿馱載。由於其速度慢、馱載量小, 後來逐漸被快捷而馱載能力大的馬所取代,馬成為鄂倫 春人生產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   

雪橇和滑雪板在鄂倫春族的生活中也發揮著十分重 要的作用。雪橇的製做很簡單:用2 根彎曲的木杆做底 ,上面安上4 個木樁,再裝上橫樑,套上馬就可以使用 了。這種雪橇雖然原始,但在山林里穿行比較輕便。鄂 倫春人常用它拉載著必要的生活用品到較遠的地方去狩 獵;滑雪板在鄂倫春族地區使用的歷史很長。過去幾乎 每個青年獵手都有一付。每年大雪封山以後,就可以穿 上它行走如飛,或追逐野獸,或探親訪友、傳送音信。 滑雪板一般用樺木或落葉松等質地堅硬、有彈性的木板 製成,前端翹起,中間釘有一個放腳的皮套。滑行時用 兩根撐桿用力向後撐張即可飛速前行。鄂倫春放的滑雪 板有長短兩種,長約2 米左右,短的1 米左右。長的速 度快,適宜在平坦或淺軟的雪地上行走。短的靈活,適 宜在山上林中和深厚較硬的雪地上使用。如果在滑板底 部再釘上一塊帶毛的野豬皮,滑行起來就會更輕鬆,速 度也更快。

(50)赫哲族hezhe zu

Hezhen ethnic minority group

赫哲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 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現有4 2 4 5 人, 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的饒河、撫遠 兩縣,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 3個民族鄉。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 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 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 「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 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 們。   

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有不少語 匯與滿語相同。現在4 0 多歲以下的赫哲族人已不會說 民族語,通用漢語。赫哲族沒有文字,通用漢文。過去 曾信仰過薩滿教。   

赫哲族生活的地區山青水秀,河汊縱橫,為漁獵經 濟提供了便利的自然環境。過去民間所說的「棒打狍子 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就是對赫哲人民浪漫生活 地真實描繪。現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漁業為主,不 論男女老少,都是捕魚好手,以漁業經濟為核心,形成 了赫哲族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   

捕魚技術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赫哲族人在生活實踐中創 造出獨特的捕魚經驗。他們對魚的生活習性非常熟悉, 知道什麼季節在什麼水域用什麼方法可以捕到什麼魚, 且魚具之多分工之細,可以說在世界各民族中佔有領先 地位。  

赫哲族捕魚工具可分為叉、鉤、網三類。魚叉有活 桿叉和連桿叉兩種。活桿叉是叉中魚之後,叉桿與叉頭 可以脫離,叉頭的套上拴有繩子,可以拖住叉中的魚不 使逃脫。活桿叉又有大小之分,大型叉專門叉捕鰉魚, 早年能捕到5 0 0 公斤重的鰉魚,近年4 0 0 公斤左右 的也時有所見。大型叉的鐵制叉頭約7 0 厘米長,有3 個並排的叉尖,每個叉尖的周圍有4 個倒鉤,中間的叉 尖長約3 0 厘米。叉桿直徑4 厘米,長4 米。叉桿與叉 頭用6 米多長的馬尾繩連結,並拴有以充氣魚泡做的魚 漂浮子。叉桿的尾部還拴有一根7 米多的長繩。叉鰉魚 時至少得二人合作,把舢板船插樁固定在水深1 至1 . 5 米的急流灘頭,待鰉魚逆流而上時,於5 至1 0 米處 投叉捕魚,幾乎百發百中。魚被叉中之後,翻騰掙扎, 叉繩被魚拽走,漁人視漂而追,將魚拖到船上。若魚太 大,就直接拖到岸邊,將繩子拴在樹榦上,等魚無力時 宰割運回。   

冬季捕魚又別具一番情趣。赫哲族漁民先在江面冰 上建一小屋,在屋中鑿一個直徑1 米的冰窟窿,關起門 來,屋暗而冰下清亮,魚游到冰洞處很容易看到和叉中 。過去魚多的時候,漁人就坐在冰洞旁用笊籬向外舀魚 。半日功夫就可捕獲上噸鮮魚,利用天然冷凍,裝箱運 往各地。   

鉤捕的方法多用於春秋冬三季。捕不同的魚用不同 的鉤。有種被稱為「快鉤」的漁具,是在4 0 至5 0 米 的釣繩上拴有3 0 0 來個魚鉤,每鉤一次,就可獲得一 串活魚。   

網捕的收穫量最大。每當漁汛來臨,赫哲漁民便家 家戶戶備乾糧補魚網,作好捕魚準備。他們一般使用長 1 0 至1 5 米,寬2 至5 米的片網捕魚,在水域寬闊的 地方,有時將1 0 多片網連接在一起使用。碰上好運氣 一網就能捕到5 0 0 0 多公斤魚,這時如有客人登門, 熱情的赫哲人一定會讓你品嘗他們的美味魚宴。

美食生魚   

赫哲族有吃生魚的習慣。從魚皮、魚籽到魚肉、魚 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最常見的是「拌菜生魚」。其做 法是將活魚肉剔下切成絲,拌上野生的江蔥、野辣椒、 加上醋和鹽就可食用。沒有醋時,可把野櫻桃搗成漿汁 拌上,味道十分可口。傳說,這道名菜是一位赫哲婦女 傳下來的。早先,有個剛過門的新媳婦,聰明美麗,啥 也難不倒。有一天,老公公給她出一了道難題,讓她做 的魚看是生的,吃又是熟的。於是她挑了兩條新鮮鯉魚 ,飛刀剔下魚肉,切成魚絲,放在樺木盆里,用醋泡上 。然後把魚皮往火上一烤,一抖落,魚鱗全掉了,魚皮 烤得焦黃脆香。她把魚皮也切成細絲放在樺木盆,再加 上點佐料一攪拌,一大盆剎生魚做好了。老人家一吃, 連連誇獎。這樣,人們仿效拌菜生魚的做法便流傳下來 。現在做這種菜的佐料更加齊全了,有黃瓜絲、白菜絲 、菠菜絲、土豆絲等,並加上味精、生薑、精鹽、辣椒 油、蔥、蒜等調料,色、香、味俱全。漁民們在船上邊 吃邊飲,興奮之時引吭高歌,十分愜意。

魚皮服飾   

魚皮衣服是過去赫哲族獨有的民族服裝。充分說明 了赫哲人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適應環境、創造生 活的頑強意志與高度智慧。魚皮衣服是把鰱魚、鯉魚等 魚皮完整地剝下來,晾乾去鱗,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 一樣柔軟,用鰱魚皮線縫製而成。受滿族服飾的影響, 魚皮衣多為長衣服,主要是婦女們穿用。其樣式象旗袍 ,腰身稍窄,身長過膝。袖管寬而短,沒有衣領,只有 領窩。衣褲肥大,邊沿均有花布鑲邊,或刺繡圖案,或 綴銅鈴,顯得光亮美觀。魚皮套褲,有男女兩種。男人 穿的上端齊口,褲腳下沿鑲黑邊。冬天穿上狩獵可以抗 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魚可防水護膝。不過,隨著物質生 活的不斷提高,赫哲族服裝的材料及式樣也發生了根本 性的變化。魚皮不再是赫哲族的遮體服飾,而是作為一 種民間工藝被收藏於藝術的寶庫博物館之中。

新生的節日「烏日貢」   

「烏日貢」節產生於1 9 8 5 年,意為娛樂或文體 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時間一般在農曆五六月間,歷 時3 日,地點在赫哲族聚居區輪流。節日的白天主要是 體育競技。有游泳、划船、撒網、拔河、叉草球、射草 靶等。其中叉草球最富民族特色,是叉魚草技術在陸上 業餘訓練。草球以濕草捆紮而成,大小若足球。比賽方 法有兩種:一種是把多個草球扔出一定距離,參賽者站 在同一界線上輪流用近2 米長的3 齒木杈投叉,中者為 勝;另一種是分兩隊比賽,甲隊先把球拋向空中,球落 地前乙隊若能叉中,就前進1 5 至2 0 步,否則後退同 樣的步數,改由乙隊發球甲隊叉。先前進到終點的隊為 勝。入夜,江邊燃起堆堆篝火,舉行群眾性的聚餐宴飲 活動。人們手拉手跳起天鵝舞、薩滿舞、魚鷹舞、手鼓 舞。熱情奔放的舞姿伴以曲調悠揚的歌聲。赫哲族民歌 ,有1 0 多種。內容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喜歌、悲 歌、古歌、漁歌、獵歌、禮俗歌、情歌、搖籃歌、敘事 歌、新民歌等。婦女愛唱「嫁令闊」(類似於民間小調 )老頭愛唱「伊瑪堪」。「伊瑪堪」是種民間說唱文藝 形式,類似於北方的大鼓,形式具有史詩的特點。皓月 當空,篝火通明,赫哲族村屯充滿了歡樂氣氛。

(51)門巴族menba zu

Moinba ethnic minority group

門巴族,現有7 4 7 5 人。主要 聚居在西藏墨脫縣和錯那縣。林芝、 察隅等縣亦有分布。  

門巴族聚居位於世界屋脊喜馬 拉雅山東南,峰巒重疊,原始森林 茂密。奔騰的雅魯藏布江在林芝、 墨脫一帶急轉南下,形成肥沃的河 谷地帶,氣候溫和,雨量豐富,四 季常青,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江 南」。過去,由於山川阻隔,對外 交通十分困難,外界人很難涉足此 境,令人們十分嚮往。   

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 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 區繁衍生息。1 3 世紀,錯那以南 的門隅地區作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歸入中國版圖。在政 治、經濟、文化、宗教上與藏族有著密切聯繫,長期使 用藏曆、藏幣。   

門巴,原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住在門隅的人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正式定名為門巴 族。   

門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無本民族文字 ,通用藏語、藏文。普遍信仰藏傳佛教。藏曆元旦是門 巴族最重要的節日。每年7 月,都要慶祝本民族的望果 節。      

「薩瑪」情深   

門隅是門巴族的發祥地。門隅意為雅魯藏布江下游 的平原區,又稱「白隅吉姆邦」,其含意是隱藏著的一 塊美麗的處女地。門隅舉世聞名,與這裡轉世過一位著 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領袖——達賴六世分不開 。六世達賴喇嘛羅桑仁欽倉央加措是門巴族,他留下的 不朽詩集《倉央嘉措情歌集》在海內外享有盛名。藏文 手抄本早就不脛而走,2 0 世紀3 0 年代已有藏、漢、 英三種文字對照本傳世。至今,門巴族地區仍流傳著許 多關於倉央加措的神奇傳說。   

作為格魯派的一位最高「活佛」,倉央加措敢於突 破禁閉七情六慾的教規,以情歌大膽地傾訴孤寂與苦悶 、熱戀與渴望。他的情歌,脫胎於門巴族民歌,在格律 和風格上都保持著門巴族情歌的特色。門巴族地區,青 年男女交往是很自由的。自然情歌也就成了聯結青年人 心扉的紐帶。無論在墨脫,還是在門隅,門巴人有著世 世代代唱不完的情歌,這種情歌,他們稱為「加魯」。   

門巴族愛唱情歌,也愛唱酒歌。這種酒歌,稱作「 薩瑪」,流行於門隅,歌詞生動有趣,曲調歡快高昂。 薩瑪酒歌多為7 個字或9 個字組成一句,詩節無定數。 常用比喻、渲染和誇張的手法,抒發對崇高理想和美好 願望的強烈追求。傳說,薩瑪酒歌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拉 不熱的歌手創作的。他唱了一輩子歌,把歡快留在人間 ,自己坐化成佛,被門巴族尊崇為歌神。有一首薩瑪酒 歌是這樣深情地讚美門巴的家鄉:

「家鄉的山谷靜謐安適,  

太陽的光芒歡樂相聚。   

祝願相聚,永不分離;  

如若分離,願再相聚。   

家鄉的村寨靜謐安適,   

我們的親友歡樂相聚。   

祝願相聚,永不分離,   

如若分離,願再相聚。」   

每逢年節或喜慶之時,門巴族的山鄉,加魯情歌和 薩瑪酒歌如泉噴涌,情深意長。

娘舅鬧婚   

有一首加魯情歌唱道:「東北的山再高,遮不住天 上的太陽;父母的權再大,擋不住兒女選伴侶。」門巴 族青年男女戀愛婚姻也不受過分的限制,一般情況下, 戀愛雙方有了感情,由一方父母出面,請媒人說合。無 論娶媳還是招婿,彩禮是不可少的。舊時,舅表婚和姑 表婚盛行,成為一種習慣勢力,也使不少有情人難成眷 屬。   

在舉辦婚禮過程中,新娘的舅舅是誰也惹不起的最 高貴的客人。舅舅一出場,男方得趕緊恭恭敬敬地獻上 哈達,請入上席。然後擺上各種食品,尤其是牛、豬、 羊的頭、尾、耳、心、肝、肺、四肢都要擺全,缺一不 可。而舅舅一定是沉下臉來,百般挑剔:怎麼還缺什麼 沒擺上?肉為什麼切得厚薄不勻?難道我家女兒有什麼 缺陷?是不是認為我當舅舅的有什麼不對故意怠慢?即 便百般周到,當舅舅的也得無理取鬧一番:茶為什麼涼 了?酒為什麼熱啦?這樣才能表現出他是女方的全權代 表、最高權威,為外甥女嫁給別家男子表示「氣憤」。 新郎和男方又獻哈達又敬錢財,外加美酒和甜言蜜語, 曲意奉承。舅舅「鬧」的差不多了,也便見好就收。在 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舅舅不讓外甥女出嫁的。這種古老 的舅權遺風相沿成俗,舅舅蠻橫而又詼諧的表演,反倒 給歡樂的婚禮增添了幾分情趣。   

氆氌服飾   

門巴族與藏族關係密切,生活習俗方面受藏族影響 較大,同時又具有自身特色。門巴族的服飾多採用氆氌 為原料。氆氌是藏族製作衣服和坐墊的一種羊毛織品, 種類多樣,色彩艷麗,是門巴族生活中的必需品。   

門隅一帶男子喜戴一種叫「八拉嘎」的帽子,用藍 色或黑色氆氌作帽頂,下部使用紅色氆氌,翻檐處用桔 黃色絨布鑲邊,並留一個缺口,戴帽時把缺口對在右眼 上方。桔黃色顏料是用當地出產的一種草根製作而成。 幾種顏色反差鮮明,遠遠望去十分醒目。門隅男子多穿 赭色布袍或氆氌袍,但比藏族的袍子要短小一些。由於 坡大路狹,人們愛穿軟底長筒靴,用紅、黑兩種色的氆 氌鑲配縫製。墨脫的男子很少戴帽子,常戴自編的斗笠 防日晒雨林。穿的多是用棉麻自織的白色衣袍,赤足, 腰懸砍刀或葉形小刀。   

門隅的婦女也是穿袍服,外邊圍一塊白色氆氌圍裙 。勒布、邦金一帶的婦女,習慣在背上披一張羊皮或牛 犢皮。傳說這是唐朝文成公主進藏時來到山南留下的習 俗,為了避妖邪,圖吉祥。婦女頸上都懸掛著用松耳石 、紅珊瑚、瑪瑙等串成的裝飾品。她們穿的內衣叫「不 布熱」,顏色多樣,無開襟、無領、無扣子,只開一個 圓口由頭上套穿。外衣稱「冬固」,分長短兩種,用紅 、黑氆氌做成。有的胸前掛上一個用金屬製成的護身佛 盒,內裝佛像及經卷,叫做「噶烏」。不論男女,都系 一條長2 米,寬約6 米的紅氆氌腰帶。   墨脫一帶由於氣候溫暖,婦女都喜歡穿色白質薄的 小上衣或無袖無領的褂子,下著花色裙子,配上項鏈、 耳環,顯得格外瀟洒俊俏。

木碗生輝   

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的原因,門巴族的生產力水平 一直處於緩慢發展狀態,生產工具雖然鐵木並舉,但十 分簡陋,多為木犁、木鍬、木耙、尖木棒、木叉、木槌 、木連枷等。   

門巴族生活的地方,有十分豐富的竹木資源,他們 特別擅長竹蔑藤條的編織工藝。竹方盒、竹斗笠、藤背 簍、竹筐等製品堅固耐用,工藝精美。特別是他們製作 的傳統手工藝品——木碗,別具一格,奪目生輝,在西 藏乃至國外享有盛譽。   

關於木碗的來歷,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早以前, 藏區的人都使用泥碗,有一天,一位門巴木匠去森林伐 木,不小心將泥碗砸碎了。聰明的木匠臨時加工了一隻 大木勺用來吃喝。後來,人們覺得這木勺輕便,耐用, 逐漸也就產生了木碗並進入了人們的家庭。   

製作木碗,要選用質地堅硬的桐樹、桑樹或樺樹的 樹榦、樹節或樹疙瘩做原料,經過切削刮制而成。精細 的木碗,要經過五、六道工序,紋路清晰,厚薄均勻, 再塗上鮮紅的染料,令人愛不釋手。據說用這種木碗喝 酥油茶,茶的香氣濃郁撲鼻,且攜帶輕巧方便,深受藏 民喜愛。門隅北端的麻瑪村,是聞名的「木碗之鄉」。 老藝人噶爾拜白馬製作的木碗,遐邇聞名。集市上,這 種小巧玲瓏的木碗,常被外地人帶回家鄉,作為工藝品 珍藏。

(52)珞巴族luoba zu

Lhoba ethnic minority group

珞巴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 較少的一個民族,有2 3 1 2 人。 主要分布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 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以米林、 墨脫、察隅、隆子、朗縣等地最 為集中。   

珞巴族內部部落眾多,主要 有「博嘎爾」、「寧波」、「邦 波」、「德根」、「阿迪」、「 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對他 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新 中國成立後,根據實際情況和本 民族意願,正式定名為珞巴族。   

珞巴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各地 方言差異較大,少數人通曉藏語和藏文。珞巴族沒有本 民族文字,長期保留著刻木結繩記數記事的原始方法。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以西的高 山峽谷地帶,山高林密,人煙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 棧橋、過獨木、爬「天梯」、飛溜索、穿藤網,是珞巴 族的交通絕技。直到2 0 世紀中期,珞巴族社會仍處於 原始社會末期階段,刀耕火種兼營狩獵,大型獵物平均 分配的古老習俗,至今還在沿襲。   

粗獷的衣著   

珞巴族長期生活在高原峽谷,在其衣著上也能表現 出他們粗獷豪放的性格。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纖維和獸皮 為原料,是珞巴族衣著較突出的一個特點。過去,在珞 巴族地區流行一種叫「階邦」的草裙,是用雞爪谷的秸 桿編成的。現在。婦女們穿上土布衣裙,還習慣在外面 罩上一條草裙,起到對布裙的保護作用。   

珞巴族婦女喜穿麻布織的對襟無領窄袖上衣,外披 一張小牛皮,下身圍上略過膝部的緊身筒裙,小腿裹上 裹腿,兩端用帶子紮緊。她們很重視佩戴裝飾品,除銀 質和銅質手鐲、戒指外,還有幾十圈的藍白顏色相間的 珠項鏈,腰部衣服上綴有許多海貝串成的圓球。珞巴族 婦女身上的飾物可多達數公斤重,可裝滿一個小竹背簍 。這些裝飾品是每個家庭多年交換所得,是家庭財富的 象徵。每逢節慶之時,婦女們一個個盛裝打扮,互相比 美。   

男子的服飾,充分顯示出山林狩獵生活的特色。他 們多穿用羊毛織成的黑色套頭坎肩,長及腹部。背上披 一塊野牛皮,用皮條系在肩膀上。內著藏式氌氆長袍。 博嘎爾部落男子的帽子更是別具一格,用熊皮壓製成圓 形,類似有沿的鋼盔。帽沿上方套著帶毛的熊皮圈,熊 毛向四周蓬張著。帽子後面還要綴一塊方形熊皮。這種 熊皮帽十分堅韌,打獵時又能起到迷惑獵物的作用。男 子平時出門時,背上弓箭,挎上腰刀,高大的身軀再配 上其它閃光發亮的裝飾品,顯得格外威武英俊。   

珞巴族男女都喜愛系一條考究的腰帶,有藤編的, 也有皮革製作的,也有用羊毛編織的,並織有各種彩色 圖案。腰帶除用來扎系衣裙外,還用來懸掛小刀、火鐮 和其它銅、貝製作的飾物。  

古老的飲食習慣   

珞巴族所有成年男子的腰間都掛著火鐮。不過,從 一些飲食習俗的殘跡中,仍可窺見珞巴族先民曾經過生 食的歷史。如一些部落在盟誓時,要飲用血酒。博嘎爾 人每年秋收後殺牲慶祝,把餘溫未冷的牛血和在酥油中 飲用。他們認為,野牛的骨髓吸出來生食味道最鮮美。 一部分珞巴人常把獐子肉剁成肉醬,拌上辣椒和薑末作 為其它食品的配料。   

燒烤,是珞巴族最常見的一種加工食物的方式。不 管是植物性食物,還是動物性食物,都可以燒烤。整條 魚投入火塘,埋上熱灰,用不多時便燜熟可吃。在山上 捕獲到大的動物,除烤吃外,還切成肉條,烤熟後長期 貯藏。   

用石塊烙制的食品也很常見。把蕎麥、玉米和達謝 (一種木本棕類喬木樹桿加工後提取的澱粉)研磨後, 用水調和成稀麵糰,攤在燒紅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 再翻烙另一面,如餅太厚,烙過後再埋人火塘的灰燼中 ,使其熟透。   

珞巴族煮食食物的方法也很獨特。崩如、蘇龍部落 的人把達謝調成漿,放在大葫蘆里,再從火塘里把燒紅 的石頭取出來,立刻投放到葫蘆里,利用石頭的熱量把 達謝煮熟。或者把糧食放進竹筒,加上水,堵上木塞, 放在火堆上燒。食用時用刀把竹筒破開。這種方法多用 於外出遠行。

採集和狩獵是珞巴族食物的重要來源。他們捕捉山 鼠的方法多種多樣,用石板壓、設小地弩、下活套都很 有效。有的家庭還佔有特定的捕鼠區,外人不得染指。 捕到山鼠後把毛燒掉煮熟便可食用,如果一時吃不完便 烤乾、晒乾貯藏備用。珞巴地區的山鼠肥而大,肉質細 嫩,往往是婚嫁待客的上乘佳品。珞巴族是一個非常好 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端出的食品,客人必須吃完。主人 還要當著客人的面,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飯,以示坦 誠。珞巴人把挽留客人視為榮耀,如果待客不周,會遺 憾終生。   

長刀和弓箭   

佩戴長刀是珞巴族男子的嗜好。它不單單是作為一 種顯示陽剛之氣的裝飾品,而是受自然條件的驅使,成 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武器。不僅用它來防止 野獸和毒蟲的襲擊,而且用它來砍竹木,架藤網橋,起 房造屋甚至剪頭髮、裁剪獸皮……   

除長刀之外,弓箭更是珞巴族男子不能離身之物, 是狩獵的主要器件。珞巴人製作弓箭的技藝很高,使用 弓箭的本領十分嫻熟。珞巴人從幼兒時就開始練習射箭 。對彎制竹弓和削制箭桿很有講究。制弓不但要選擇竹 種、竹齡,而且對弓長、厚薄都有固定的規格。箭桿、 箭鏃和箭羽的選材、製作工藝也很精細。製作一副好的 弓箭,大約需2 0 天左右。   

珞巴人還有一種稱為「古馬」的地箭,安放在野獸 經常出沒之處,一旦野獸踩上機關,箭就自動射出,擊 中要害部位。安放地箭全憑豐富的經驗。珞巴人使用的 地箭,不用鐵箭頭,而是用一種叫做「達白」的竹子削 尖熏烤成箭簇。   

善射是勇敢獵手的象徵。一位勇猛出色的年青獵手 ,會得到漂亮姑娘的垂青。誰家生了丁,四鄰親友以弓 箭為禮祝賀。建造藤網橋時,人們隔河射箭,箭尾拖曳 繩索,把藤索、棕索和竹索帶過寬闊而湍急的河面。逢 年過節,射箭比賽是一項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

吉祥年節   

除了散居在墨脫、米林一帶的少部分珞巴人與藏族 一道過藏曆年外,各地的珞巴人都有自己的年節.珞巴年節是按照本族曆法推定,過節時間雖不一致 ,但都是在一年勞動之後。   

珞瑜西部的珞巴人約於藏曆二月過「旭獨龍節」。 過年這天,由「紐布」(巫師)手執一根貼滿五彩羽毛 的棍子,在村寨里揮舞念經,全村人圍攏在一起歡歌起 舞,祈禱豐收。

年節期間,各家各戶都拿出酒肉,在一 起聚餐。老人對歌追憶部落的古老歷史,青年人對歌表 達愛慕深情。夜幕降臨後,在熊熊篝火旁,歡歌笑語此 起彼伏。   珞瑜東部的珞巴人在藏曆十二月十五日過「調更谷 乳術」節。人們把年前宰殺的豬、牛剁成一塊塊,分送 給家族或母系的親友,保留著共享勞動果實的古俗。牛 肉吃完了,頭蓋骨卻不扔掉,要高高地懸掛在自己家中 牆上,作為勤勞和富有的象徵,世代相傳。   

一些珞巴地區習慣在年節舉辦婚事,歡度節日又加 婚筵喜慶,使人們沉浸在無比歡樂之中。

(53)基諾族jinuo zu

Jino ethnic minority group

基諾族,現有人口1 8 0 2 1 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 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基諾民族鄉, 少部分散居在景洪縣的勐旺、勐 養、橄欖壩、大渡崗和勐臘縣的 象明、勐侖等地。   

族聚居的基諾山,屬熱 帶山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 到處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這裡 盛產茶葉,是馳名中外的「普洱 茶」六大茶山之一。基諾族自古 以農為生,旱稻、棉花、玉米是 他們的傳統農作物。   

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 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後邊」, 加以引伸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1 9 7 9 年6 月經 民族確認,成為中國的第5 5 個民族   

由於多種原因,基諾族的社會發展較為遲緩,直到 5 0 年代初期,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向階級社會過渡的 農村公社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種是其傳統的 耕作方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祖先, 相信萬物有靈。   

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 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   

砍刀布·尖頂帽   

基諾族婦女善於紡織。當你走進基諾山寨,隨處都 可以發現:在村頭寨邊或田間的小路上,一個個基諾族 婦女無不用紡錘捻著線,兩隻靈巧的手時開時合,時上 時下,雪白的棉花霎那間就化為一根根均勻的銀絲。   

基諾族的布料用腰機手工紡織而成,名為「砍刀布 」。織布時,婦女席地而坐,經線的一頭拴在自己的腰 上,另一頭拴在對面的兩根木棒上,緯線繞在竹木梭上 。操作時用雙手持梭來回穿行,每穿行一次用砍刀式的 木板將緯線推緊,如此周而復始,一塊漂亮的「砍刀布 」便織成了。

基諾族就用這種「砍刀布」裝扮著自己。男子通常 穿無領無扣的對襟黑白花格上衣,前襟和胸部有幾根紅 、藍色花條,背部綉有約2 0 厘米見方的太陽花式圖案 ,下穿寬大的長管褲或短褲;婦女胸穿雞心式的繡花胸 兜,外穿藍、紅、黃、白花格無領對襟上衣。下穿紅布 鑲邊的短裙,裹藍色或黑色的綁腿。頭戴長及肩部的披 風式尖頂帽。這種帽子別具一格,形似現代都市風雨衣 上的尖頂帽,是基諾族婦女服飾的一個顯著特徵。它是 用長約6 0 厘米、寬約2 3 厘米的豎線花紋砍刀布對摺 ,縫住一邊而成。戴時常在帽沿上折起指許寬的一道邊 。身材苗條的基諾族婦女穿戴上這樣一套色彩協調、剪 裁適體的服裝,顯得既莊重大方,又活潑俏麗。   

風味食譜   

基諾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古木參天的熱帶原始森林裡 ,主食大米、玉米。副食除了家裡種養的蔬菜、家禽外 ,廣闊的森林還為他們提供了獲取山珍野味的良好條件 。婦女勞動之餘都兼及採集,可食之野菜野果達四五十 種。   

基諾族民間有句俗話,叫做「漢炒、傣蘸、基諾舂 」,意思就是說漢族的菜喜歡炒著吃,傣族的菜喜歡蘸 著調料吃,而基諾族的菜則以臼舂涼拌為主。常用的佐 料有辣子、香茅草、荊芥、姜葉、野八角、大薄荷等。 獨特的原料和烹飪方法,形成了許多鮮為人知、甚至令 人難以置信的怪誕的菜譜,如「剁生」、「蝌蚪拌臭萊 」、「香蕉葉蒸螃蟹」、「松鼠肉乾湯」、「酸燴螞蟻 蛋」等。   

「剁生」,是將鮮肉剁成碎末,拌上鹽、辣子、姜 末、薄荷、韭菜等佐料,用手反覆攪拌、捏勻,直至肉 呈白色便可食用;「蝌蚪拌臭菜」是將幼小的蝌蚪撈起 ,洗乾淨,用開水燙一下,拌上調料後食用。其味聞起 來臭似北京的臭豆腐,吃起來卻細嫩軟滑、清涼爽口, 餘味無窮;基諾人習慣於將獵獲的松鼠肉掛在竹樓里火 塘邊上,用煙火熏烤成肉乾,使之常年不壞,食用時切 片烹湯,其味鮮而不膩;基諾族地區多螞蟻,但這裡的 螞蟻與眾不同。它們不是生活在地下,而是棲息在樹上 。蟻蛋也非常大,如同綠豆粒般。螞蟻產蛋後,即將蛋 裝進一個懸掛在樹上的口袋似的囊包里,這種囊包很大 ,有的竟達5 公斤。每年農曆三、四、五月間,是螞蟻 產蛋的季節。每到這個時候,基諾人便要外出尋找這種 囊包。找到後,用刀砍開,將一粒粒潔白如玉、晶瑩透 亮的蟻蛋取出,用帶有酸味的佐料調拌即可食用。不僅 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將其放人口中用牙一咬,還 會發出「啪啪」的聲音,別有一番情趣。   

基諾人做飯就餐均在竹樓二層的火塘周圍進行,有 一定的禮節和講究。吃飯時全家人按順序在火塘旁圍篾 桌而坐,家長正對火塘,客人靠火塘而坐。給客人盛飯 要少盛勤添。一般不興給客人夾菜,因為他們認為若給 客人夾菜,就好象意味著吃完夾的這些菜就不要再吃了 ,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由於信仰萬物有靈,他們認為 人有人魂,鬼有鬼魂,穀子也有谷魂,所以吃飯時甑子 里的飯不能盛盡,哪怕肚子沒有吃飽也要留一些,否則 ,甑子空著,谷魂飛走了就不再回來,人也就沒飯吃了 。   

神聖的太陽鼓   

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基諾山鮮花盛開,歡聲笑語。 寨子里的卓巴(長老)敲響了牛皮大鼓。人們情不自禁 地隨著鼓點圍著大鼓跳起粗獷的舞蹈,這就是基諾族喜 慶豐收的民族舞蹈「太陽鼓舞「

太陽鼓是基諾族最神聖的祭器和樂器,每個村寨一 般有兩面,即公鼓和母鼓。公鼓大些,母鼓稍小。鼓身 用堅硬而不易開裂的圓木鑿成,呈圓柱形,長約1 米, 直徑約5 0 —7 0 厘米不等。兩頭均用方形木釘釘住牛 皮為鼓面,兩端鼓身四周各有2 0 個木柄環繞,象徵太 陽光芒。每端距鼓面1 0 厘米處還各開一方孔,用以系 結繩索、穿杠抬鼓。木鼓的存放不用架子,而是用繩子 弔掛起來。   

基諾族視太陽鼓為神靈的化身、村寨的象徵,認為 它能保佑全寨人丁興旺、五穀豐登。平時將其供放在卓 巴和卓生(地位僅次於卓巴的另一長老)家裡,任何人 均不得隨意觸摸、敲擊。只有卓巴宣布過年時和過年跳 大鼓舞時,以及某些特定的場合才能敲擊。   

製作太陽鼓是每一個寨子極為重大的活動,並有一 套嚴格的程序。首先是選好一棵樹,並擇吉日殺雞祭神 砍樹。砍樹必須在晚上進行,不能讓女人和動物看見。 鑿好的鼓身要放置在寨子里專設的草棚里,在天將破曉 時蒙鼓面。蒙鼓前先殺雞祭鼓,鼓面蒙好後再次舉行祭 鼓儀式,歡跳大鼓舞。隨後人們一路歌舞歡騰,將太陽 鼓抬到卓巴或卓生家供奉。   

基諾族為什麼如此敬重太陽鼓呢?相傳,遠古的時 候,天崩地裂,洪水滔滔,世上只有瑪黑、瑪紐兄妹得 造物主的指點,躲進蒙著牛皮的大鼓裡才幸免於難。為 了使人類得以繁衍,兄妹倆只好結為夫妻,生兒育女, 成了基諾族的祖先。他們非常感激太陽鼓的救命之恩, 於是便在每年十二月豐收喜慶之時敲擊太陽鼓。兒孫們 聽到鼓聲,便紛紛圍攏大鼓,手舞足蹈,盡情歡跳,於 是太陽鼓和太陽鼓舞就這樣一代代傳下來了。   

除了太陽鼓外,基諾族的樂器還有敲竹筒、竹笛、 口弦、三弦等。   

敲竹筒,最初是基諾人獵獲野獸的一種信號。他們 獵獲野獸後,便在山上就地砍制7 根能發出不同聲響的 竹筒,邊往寨子里走邊敲擊竹筒,人們根據不同的聲音 ,就可以判斷出打到了什麼野獸。後來,這種竹筒經過 基諾族藝人的反覆研究推敲,砍削的日益精巧、科學。 7 個竹筒具有7 個音階,演奏起來音色優美和諧,成了 基諾族喜慶、歡樂時必不可少的助興樂器。


推薦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精粹集錦(一)
《易隱》 - 中華命理
中華詩詞學院基礎二年級講義 (2)
中華相學絕學《過關斬將》上
中華命理--天干通變

TAG:民族 | 中華 | 中華民族 | CSDN | 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