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薩仁波切 | 一個現象背後真正的本質是空性

入中論

第203個偈頌,「各別了知境,此為識自相。蘊自性謂苦,界性如毒蛇,」。實際上等於是把一本很大的東西只引了一句出來,就講五蘊的自性就是苦,十八界的本性就像是毒蛇。

 

第204個偈頌,「佛說十二處,是眾苦生門。所有緣起法,以和合為相。」。佛所說的十二處呢,實際上是一切痛苦的來源,或者說痛苦所生的地方。十二緣起法是什麼呢?就是一切因果相交,就是一切和合的,就叫做緣起法。

 

「施度謂能舍,戒相無熱惱,忍相謂不恚,精進性無罪,靜慮相能攝,般若相無著,六波羅密多,經說相如是。」。捨棄東西給別人,是佈施。沒有痛苦,是戒。沒有嗔恨,是表示安忍。不去做非功德的這些行為,這個叫精進。把心向內收,這個叫靜慮,就是三摩地。下面這一句很美,什麼叫做智慧,什麼叫般若?沒有執著叫做般若,這些是六波羅蜜。這只是用一個非常簡單的定義界定這些。

 

「四靜慮無量,及餘無色定,正覺說彼等,自相為無嗔。」。四種三摩地,等於是沒有形象的三摩地,比如我們說的四無量心,再比如色界的四種最後加行相。這四種不同的三摩地,就是靜慮,是佛講出來的認為這些三摩地是不受影響或者說不會搖動的。 

 

「三十七覺分,自相能出離。空由無所得,遠離為自相。」。三十七菩提分的本性是讓你可以從輪回中解脫出去。在座很多大乘的學生,記不記得菩薩的三十七菩提分是什麼?講一些出來。四念處、四清淨行(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分,八正道品。這三十七菩提分的本性,可以帶領一個人或者眾生從輪回裏解脫出去,用專有名詞講就是「出離」。空性的本性是什麼呢?就是沒有執著,或者可以講,在主客之間無作,就是沒有什麼行為在主客之間。

 

「無相為寂滅。第三相謂苦、無癡諸解脫,相謂能解脫。」。解脫的三門是哪三個?我只記得兩個。第一個是沒有標識,這個東西的基礎是無相,或者是沒有標識;第二是道,道是什麼,就是修的道,道是無願。很抱歉,今天真的記不得第三個了。不管怎麼樣,這三個東西可以除去障礙。但是它除掉的障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障礙,就是當你在入定和出定之間有一種障礙,它可以除去這種障礙。

 

「經說善決擇,是十力本性;大師四無畏,本性為堅定;」。佛有十力,這個十力的本性,就是能夠建立勝義諦的見地。四種無畏,四種無畏的本性是堅定,因為佛的功德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所以就會無畏。如果一個東西會慢慢減少,那可能你就會害怕,所以佛四種無畏的本性是堅定。

 

「四無礙解相,謂辯等無竭。與眾生利益,是名為大慈。」。佛的四種無分別智的本性,是不終止,就是無竭,沒有終竭。利益眾生的本性是大慈。

 

「救護諸苦惱,則是大悲心。喜相謂極喜。舍相名無雜。」。保護其他的眾生不受到痛苦,這叫做悲。這裡有的句子非常簡短,比如喜的本性或者是說喜的相呢,就是喜。舍,也就是平等,平等的本性是無分別,沒有什麼東西混雜,就是無分別。

 

「許佛不共法,共有十八種,由彼不可奪,不奪為自相。」。佛有十八不共法,它的本性可以這樣解釋,就是你找不到跟它一樣,你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是佛不共法的樣本,找不出這種東西。中文叫不可奪,就是你沒有辦法把一個別的東西變成也具有同樣的,就是這一類的,這叫不共。

 

第214個偈頌,「一切種智智,現見為自相,余智為少分,不許名現見。」。佛的智慧,也就是我們說一切種智,這種智慧的本性是現見,實際上就是現觀,當下就可以知道。也就是佛如果要瞭解一件東西呢,佛不必經過邏輯,用佛教的術語就是不經過比量,全部的瞭解都是現量,就是現觀。其他除了佛之外的聖者,無論是阿羅漢還是十地菩薩,他們的智慧都是少分,沒有佛那麼大,那麼多,那麼圓滿。

 

第215個偈頌,「若有為自相,及無為自相,彼由彼性空,是為自相空。」。一切組合的現象,以及非組合的現象,用比較術語講,就是一切的有為和無為法的本性都是空的,這種空在這邊叫自相空。用比較普通的話說,一個現象背後真正的本質是空性的。這種空性在修道的時候,主要是教授這種空性。這種空在修持當中經常談到,比如我們在修持當中用分析的方法等等,然後知道很多的現象都是空性,這一切都是幻相。但是在這些的背後,我們總是覺得其實有一個什麼什麼的本性。比如有部的論師就得到這樣的結論,認為一切東西的背後的本性就是無方所,就是沒有方向的,好象這種粒子這樣的。唯識宗的論師得到結論,識是一切的東西背後的本性。然後他們就給這種本性下了很多定義,給了它很多相,就是它是什麼什麼。

 

第216、217個偈頌。「現在此不住,去來皆非有,彼中都無得,說名不可得。即彼不可得,由彼自性離,非常亦非壞,是不可得空。」。現在這一刻它不會留下來的,過去和未來根本就不存在。不管怎麼說,時間根本都是不存在的。但是這個不存在本身呢,它是空性。這個可以叫做不存在空,或者是不可得空。

 

第218個偈頌,「諸法從緣生,無有和合性,和合由彼空,是為無性空。」。一切的諸法,也就是一切的現象,當因緣具足的時候生起,但是在究竟的立場上,並沒有什麼叫做聚在一起或者是和合。我們所說的聚在一起或者我們說的和合,只是給這種情形的標識而已。這種聚合或者和合的現象,實際上是空性的,就有點象我們說一個森林,是很多的聚合,這個我們所謂的聚合,實際上只是一種標識。這個是我們說的這種空。

 

以上是我們用很詳細的方法來講空性的話呢,所謂的十六種空。

 

第219個偈頌,「應知有性言,是總說五蘊,彼由彼性空,說名有性空。」。一切存在的現象,我們可以把它總括為五類,就是五蘊。我們說五蘊自性空,叫做有性空或者是實質空。

 

我要講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我們是在介紹不共,或者說是很特別的大乘的見地。

 

前面我講過,就算是聲聞緣覺呢,他們也瞭解人空和法空的道理。這裡有幾個很重要的問題要問的,因為不同的學者講的不一樣。龍樹和彌勒,對於這一點的觀點就不同。

 

龍樹和彌勒的觀點不同,主要是在定義什麼叫做法空,也就是現象空上。月稱菩薩是龍樹菩薩的跟從者,所以我們就會說,緣覺呢他也了解法空。但是彌勒不是這樣說的。

 

龍樹菩薩的觀點是這樣:為了要能夠證得人空,當然你要知道五蘊是空,因為不管怎麼樣,五蘊是人或者說是我的間接的目標,所以你至少要知道五蘊空。所以從這一點說呢,龍樹菩薩的解釋是說,所以聲聞緣覺他們也一樣了解法空。

 

而彌勒就不把五蘊當作人以外的現象,他把五蘊當作是人,所以是成為人空的一部分。

 

他們兩個這樣講都是有道理的。因為龍樹菩薩在寫論的時候,支持他的主要是從經上得來的,而在《般若經》裡面呢,佛曾講過,就算想要證得聲聞乘,他也要瞭解般若,就算是要證得緣覺乘,也要瞭解般若,這個般若當然包括了人空和法空在內。所以龍樹菩薩用佛經上講的,來支持他所寫的論,

 

…所以才有這個觀點。彌勒菩薩在他所作的《現觀莊嚴論》裏,因為主要是講菩薩每一地的狀況,所以他就強調法空即現象空,只有菩薩能夠真的瞭解,只有菩薩能夠證到。所以在他的觀點裡,就把聲聞緣覺排斥在了解法空的人群之外。講這個呢,是因為這兩個是過去非常偉大的論師,他們所寫的東西,現在是兩個大的主要的系統,所以我特別強調這一點。

 

第220個偈頌,「總言無性者,是說無為法,彼由彼性空,名為無性空。」。這是講非組合的現象,也就是我們說的無為法,它也是一種現象。但是這種現象呢,不是實質的現象,所以本性也是空。就像天空,之所以稱之為天空,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在那邊,沒有什麼可以指出來的東西在那裏,所以叫天空。這一類叫做無性空。

 

第221個偈頌,「自性無有性,說名自性空,此性非他作,故說名自性。」。我們所說的自性或者說本性,就是無做作,就是本性的定義。空性不是一種做作,而這個不做作的空性呢,它本性也是空的。

 

第222、223個偈頌,「若諸佛出世,若佛不出世,一切法空性,說名為他性,實際與真如,是為他性空。般若波羅密,廣作如是說。」。就是說不管佛出世與否,一切現象的究竟本質是空性,這種空叫做他性空。這種空是沒有其他的性質在裡面。為什麼叫他呢?這個他是表示對佛而言,佛所瞭解到的空是這樣的,所以說這個空只有佛所證到的。第223個偈頌的前兩句說,這個呢是實際的本性,也就是我們說的真如。這種本性呢,除了佛之外,其他的人無法證得、瞭解。

 

以上是二十種空性。

 

223個偈頌的後兩句,月稱菩薩講,以上的十六空以及四空,是佛在《大般若經》裏所說的。

 

第224個偈頌,「如是慧光放光明,遍達三有本無生,如觀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諦入滅定。」。六地的菩薩因為他瞭解到十六空,他的心從一切的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他看到三界,也就這邊說的三有的時候,就好象看到有一種水果(庵摩勒果),這種水果可以同時看到外面,也看得到裡面,就象看這種水果。這個比喻是說六地菩薩在座上的時候,是這樣的。在座下的時候,他用一切的相對真理或者說相對層次的方法,也就是這裡說的名言諦,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佈施、持戒等等。這樣子,他就可以進入「苦集滅道」的滅定。

 

第225個偈頌,「雖常具足滅定心,然恆悲念苦眾生。此上複能以慧力,勝過聲聞及獨覺。」。到這裡呢,他就進入第七地,這個菩薩就進入七地菩薩。

 

非常難得的六地菩薩,雖然已經證得了離於二邊的智慧,但是他毫沒有一點點的驕傲,反而對於那些沒有救護的眾生產生慈悲心。當這個菩薩進入七地的時候,他就可以勝過聲聞和緣覺,不僅是在功德這方面,他的智慧在這個時候也超過了聲聞緣覺。

 

第226個偈頌,「世俗真實廣白翼,鵝王引導眾生鵝,複承善力風雲勢,飛度諸佛德海岸。」。六地菩薩就像是鵝王,他可以帶著那些鵝飛越大海。六地菩薩他有兩個翼,一個翅膀是勝義諦,另外一個就是世俗諦。一個是究竟真理,一個是相對真理,這兩翼是非常的廣闊,所以這個時候他就可以超越過聲聞和緣覺,能夠帶領所有的鵝飛。當他在飛行的時候,如果需要風的幫助的話,他就可以聚積風,實際上這些風就是善的功德,能夠幫助他飛行。這樣子,他就可以飛躍象海一樣廣大的諸佛的功德,無量的功德,他可以飛躍過去。

 

藏文本的最後一個字,就是「去」,說明他還沒有達到,但是他已經在飛了。但是到這個時候,這一地的菩薩已經超越其他所有的了。記不記得當初地菩薩的時候,他只是一隻小鳥,但是那個時候,其他的鳥還是很尊敬他。因為這個小鳥雖然智慧不太夠,但是功德很大。但是到這個時候,他超越了其他的一切鳥,他現在帶頭在前面了。

 

講到這裡,是六地的菩薩。這次就講到這裡,也許再有一次就可以結束掉這本書。

 

(念心經)

如果我們從佛教哲學的角度來說,這本書最困難的部分已經結束了。這一次我們要講的這些章節,說起來它是超過我們所能夠想像的,因為談的是佛菩薩的境界。

 

為什麼說第六章,以佛教哲學的觀點上來看,是最難瞭解的?因為在第六章,月稱菩薩介紹了中觀應成派的基本見地。依照佛教教授的傳統,我再次把中觀需要注意的一些重點,再跟大家簡單地講一下。

 

當我們提到老師和學生來學習中觀的時候,它本身就有一個難題存在。在我們這個時代學習中觀,從某一方面來說,我們學習的態度,如果跟我們學習康得的哲學或者學習柏拉圖,或者學習牛頓的哲學一樣,用這種態度來學習中觀可能更有利。因為,在我們這個時代,當我們來學習康得的東西或者是牛頓的東西的時候,我們會把他們當作是發現某種特定現象的發現者或者哲學家來看待,並不是把他們當作天神或者說神奇的人來崇拜他。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呢,我們所讀的佛教哲學,並不是讓你唯讀幾遍就放在書架上的東西,中觀是可以運用在你每天的生活上的東西。但是呢,因為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宗教的或者說是某種需要虔誠心的事件。所以我們在中觀之外,又會牽扯到很多的,比如祈禱啊,比如我們剛才念了《心經》之後,我們還要念一個贊,來讚頌文殊菩薩等等的這些方法。

 

當這兩個東西碰到一起的時候,就會發生一種現象,就是一個人要不然就是太過分在佛教哲學上面,要不然就是太過分在自己的情緒上面,會產生這兩個極端。

 

身為一個佛教徒,我會這樣來定義,以往的這些不管是哲學家或者是科學家,或者是現在、未來的哲學家或科學家,他們的目的都是為了發現真理。不能瞭解真理,它本身就是一個痛苦。許多個世紀以來,許多不同的國家的不同的領袖,都用不同的方法希望找到各種各樣的事實,就是希望能夠真正發現真理。實際上在我們沒有找到真理之前,你永遠不會覺得安全,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不斷地去探索、尋找真理的理由。

 

所以,月稱菩薩的《入中論》,尤其是第六章,實際上就是我們用另外一種分析的方法,希望能夠找到真理。完全地證悟到真理,就是佛教所說的「涅槃」,當然你可以不用這個名詞,但是就是這回事。如果你站在黑暗的這一邊,就是表示你不知道真理,要不然就是你對真理的認識不完全,不管是這兩種狀況中的哪一種狀況,你所處的那個地方,就是我們說的輪回。

 

但是我再重複一次,因為這麼長久的時間,這麼許多世紀呢,我們都一直希望找到真理。因為有這樣的探尋,所以我們就養成了很多很多的習慣,用很多的方式,比如有的時候我們會建築寺廟,然後發展出上師和弟子之間的關係,發展出點香或者如何去點香等等的這些宗教行為。甚至我們把這種很簡單的,譬如打坐或者修止的這樣的行為,我們也可以把它劃分到宗教式的行為。

 

大家想一想,當你一聽到,打坐,或者止觀,這個字眼,你心裡的感覺是什麼?我非常懷疑當任何人聽到打坐這兩個字的時候,會想到這代表我們在逐漸地趨近於真理。通常,當我們聽到別人談到,現在有某某人在教人家打坐或者止觀,通常我們會認為這就表示那個人會教我們這樣的一個程式,這個程式到後來會見到光,或者是牽扯到觀想等等,這些東西反正都是和真理無關的,我們通常都會想到這一類的事情。對我們許多人呢,更進一步的,象點香或者是點燈的這種行為,把我們和真理越分越遠。

 

我特別要強調一點,我前面講的話,並不是要否定前面所說的這些行持的方式,這並不是我的目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佛教的團體裏,尤其在藏傳佛教,你經常會聽到別人談見、修、行這三者。舉例說,見這個東西就象什麼呢,你如果走到一個山那邊,有一個人指給你看那個山,你看到了那座山,那「見」的工作實際上就結束了。但是你要想到達那座山,就要想辦法越走越近,或者你作一些什麼行為去走近,這些就是我們說的「修」和「行」。

 

有一點,我在這裡要提醒一下,如果有的人認為我今天的教授,是要指示我們什麼叫做正見,那是錯誤的,不是這樣的。至於說什麼叫指示正見給你看,或者說了知什麼是正見,這是非常個人性的東西,這個是你和你的上師之間的事。這種事,可以以最特別、最好的方式來發生。這種事,好的這方面講,可以是發生在,當你的上師坐在一個由八大獅子頂起來的寶座上面,頭上蓋著白色的傘蓋,你坐在他的身前,手裏拿著一朵盛開的白蓮花,在這種時候發生。但是這種事情也可以在非常不合理的情況下產生,也許,在一個又髒又亂的一個賣面的麵店裏,你的上師突然問你「雨點掉下來是什麼聲音?」,你會突然在那一刻就瞭解了這個意思。所以說,上面說的事是非常個人性的,這要看你的功德和你上師的慈悲,當它們都具備的時候,會聚在一起了就可以發生這樣。那我們現在上課呢,做的不是這樣的事情。

 

那也許有人就會問,那我們來這裡幹嗎?我們來這邊呢,可以說是來買保險。多生以來,我們有這樣子的習慣,這種串習。有沒有人看過一個電影《入侵腦細胞》,大家應該去看這場電影。如果你去看了,不要忘了我要拿介紹費。在這個電影裏,一個女的被放到別人的腦細胞裡面,因為這樣呢,她必須要經歷很多不同的經歷,而很多的經歷都是非常可怕的。但是把她放進去的這個科學家,也可以說是一個大師,他跟這個女的講,「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無論發生什麼,你都要記得,這些不是真的。」在我們的生活裏實際上也是這樣的,但是我們的問題在於,我們不記得它不是真的,我們忘掉它不是真的。為什麼我們會忘掉它不是真的呢?因為我們有非常強的串習,來執著於這些不是真實的東西為真實。

 

我來臺灣超過十年了,我見過許多的人,很多都是相同的人重複來找我。我看到這些人有許許多多說不清的問題,有各種各樣的痛苦來問我。我為其中任何一個人打的卦呢,加起來都無數了。我身為西藏的好象,有點像是魔法師呢,我也給很多人寫過很多的藥方來治這些痛苦,比如有的時候告訴別人要煙供,有的時候告訴別人要水供。同樣,有的時候告訴人家要修火供,有的時候要告訴他呢,你要去認識心性。但是,無論你做什麼,只要你不知道這一切都不是真的,那實際上就是在騙人的,老師在騙學生,學生在騙老師。

 

我們不知道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而我們試著去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是非常努力地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這個行為,正好會反過來加強我們對這個事的執著,就是因為你認為它是真實的,所以你才會拼了老命也要去解決,對不對。

 

我知道,要知道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那是非常困難的。我知道,當痛苦真正入侵到我們的生活裏的時候,在那個時候要你認為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往往我們為了一個小小的沒有一點害處的芝麻落在你的床上,就會覺得非常痛苦。尤其你晚上如果睡不著覺,床上要有一個小芝麻,那就要了你的命。你睡不著,突然到半夜,發現床上有一個芝麻,那個時候不管你怎麼想,你說哎呀這個芝麻很小啊,或者這個芝麻其實是我的心所變現的,或者這個芝麻其實是一個美妙無比的空行母睡在我旁邊,這些都是無效的。

 

這種執著的力量非常非常的大,就好象你拚命要抓住一個什麼東西,這種執著呢,實際上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生存的本能。

 

那我們在這邊要做什麼呢?我們在這邊學習月稱菩薩的這本書,至少會給我們一個很模糊的有關於所謂什麼叫真理的概念。這個概念雖然模糊,但是它已經夠好了。我們學這本書,實際上只讓我們很模糊的,或者是大略地瞭解一個什麼叫真理的概念,這才是我們真正的保險。

 

當然,如果有一個人問你單掌拍出來的聲音是什麼,或者有人問你雨滴在地上的聲音是什麼,如果你在那個時候能開悟,能夠瞭解了當然很好。但是這個需要很多的功德,我們可能不容易做到。所以在這種狀況下,能夠有一個模糊的大略的對於真理的概念,對我們來說已經夠好了。所以在第六章的時候,月稱菩薩所做的也就是建立起這種見地來。

 

我們這邊說「見」,實際上是用一種方便的方式來稱呼它。

 

當我們說「見」的時候,並不表示說月稱菩薩他有一個主題或者說命題在那邊,不是這個意思。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知道月稱菩薩從來沒有一個命題。這個呢,不只是說月稱菩薩在究竟的立場,因為空性,所以完全沒有這種命題,不只是這樣的。在相對的層次上,實際上月稱菩薩也沒有一個主觀的命題,因為在相對的層次上,他接受不同的眾生所接受的現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沒有一個命題。

 

所以,當我們講月稱他不接受任何的理論,這並不表示月稱菩薩是一個斷見。因為,斷見是什麼呢,斷見是說你相信有一個東西,那個東西的名字叫不存在,而這個不存在是實際存在的。

 

當月稱菩薩講他接受所有眾生所接受的,這個呢也並不表示他是常見。我知道,在中國人裡面呢,《心經》和《金剛經》大概是大家都耳熟能詳,很多人去讀的,而我們現在講的《入中論》是進入和瞭解這兩部經,象鑰匙一樣,希望大家能很重視這部《入中論》。

 

佛的教授是非常的深奧,非常的廣大,幾乎不是一個象我們這樣的平常人所能瞭解的,所以我們非常需要有一個人呢,他把佛所講的東西解釋給我們聽,而月稱菩薩的著作呢,實際上是一個寫的非常好、非常美、非常明白又非常簡潔、簡短的解釋。

 

我再重複一遍,月稱菩薩是說,在勝義諦,也就是在究竟上,任何的現象都是離於四邊,就是四種邊見。為什麼呢?因為這四種邊見中的任何一種,你拿出來分析,你就會發現它們都不是究竟,這個見解是究竟的見地。這個實際上是非常有意義的,當我們瞭解到在勝義諦上,任何的現象都是超過或者說是離於所謂的四邊的話。

 

那我們的工作實際上就是這樣的,我們運用學習、討論等各種各樣的方式,然後來建立起任何的現象都是離於四邊的見地,這是我們對於見地做的工作。當我們具備了這樣的知識,也就是說一切的現象實際上都是離於四邊,我們並不是停在這邊,而是繼續地努力,希望我們一切的思想等等,都和我們的見地能夠結合起來。否則的話,就變成你的肚子很餓,但是燒好了一盤飯,放在你的面前,你不吃是一樣的。

 

各位也許應該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月稱不乾脆在這本書一開始就講人無我、法無我就好了,為什麼一開始要講菩薩的各地,初地、二地這樣講上來?這個問題是很有價值的一個問題。這種差別,實際上就是月稱和康得不一樣的地方。當我們真正瞭解到,譬如說佛或者龍樹菩薩或者月稱菩薩,他們所講的勝義諦的見地的時候,在古典的例子上他們會舉這樣的例子,當你認識到這些的時候,你不會象一個燈,那個燈的油快燒光了,你不會是這種燈。當你瞭解到見地是這樣的,你對於見地的這種了悟呢,它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如果我們把它變成一組一組的話,它有十一組。這十一組也就是我們談的十一地。

 

現在可以講一個吉美靈巴講的例子。我們說夢當然不是真的,對不對。那惡夢或者說做夢,我們會說它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舉例來說,也許有兩個人在做夢,其中一個人醒過來了,他知道說「噢,剛才在做夢。」吉美靈巴講,在勝義諦或者在實相裡面,實際上這個睡著在做夢的人和認為夢醒的這個人,實際上這兩個人沒有差別,因為在實相上根本沒有所謂什麼叫做夢,所以這兩個人實際上沒有什麼不一樣。但是,如果我們談到說,現在正在做惡夢的人和夢醒的人,這兩個人的經歷呢,那就有很大的不一樣了。所以,這中間是有差別的。

 

剛才講的吉美林巴,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人,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個人。吉美林巴叫他自己呢,他說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在家人,他甚至不是一個出家人,也就是說值得別人尊敬的人,或者說是高高在上的人。他跟每個人一樣,就是一個平常的商人或者是一個漁夫,這樣一個平常人。

 

在西藏所有的大師裡面,我個人最欣賞的只有兩個,一個就是密勒日巴,另外一個就是吉美林巴。因為西藏所有的其他的大師,從他媽媽肚子出來的第一天開始,他就是不一樣的,只有這兩個人一出生就是平平常常的人,跟其他所有的人一樣,完完全全都是平常人,而經過他們的努力,變成一個不平常的人,所以我特別喜歡這兩個人。而月稱菩薩的這本書,之所以這麼好,這麼特別,就是因為他不只像別的一些哲學家,光空談什麼是空性啊、什麼是真理,他實際上告訴你一個步驟,讓你能夠怎麼樣慢慢地改變、提升你自己。只有在這個之後呢,所謂菩薩,也就是菩提薩垛,才有他的意義。剩下的章節呢,當然我們也可以化時間慢慢地討論它,但是我預備今年儘快地把它講完,要不然寫那個遺囑的時候都到了。

 

第七品,也就是第七地的菩薩,我們叫做遠行地。「此遠行地於滅定,剎那剎那能起入。亦善熾然方便度。」。這個菩薩在每一剎那都能夠進入滅盡定,書上翻譯成滅定,就是可以隨時隨地契入空性或者說契入真理。就是因為在第六地智慧地的時候,他所作的關於智慧的瞭解,能夠幫助他在第七地的時候,每一剎那都能夠契入真理。在他座下的時候,他安住在方便。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講第一品初地菩薩的時候,初地菩薩在座下最主要的修行是修持佈施。一地一地講上來,在第六地的時候,菩薩就算在座下,主要的修持也是在智慧,在第七地呢,在座下修的主要是方便。

 

第七地寫得很短,這是印度寫作的風格,他們認為重要的部分,就不停地一章一頁地寫下去,那他認為不重要的部分,就很快地跳過去了。

 

第八地,叫做不動地。「數求勝前善根故,大士當得不退轉,入於第八不動地,此地大願極清淨。」。七地的菩薩為了要能夠更加增上,就是提高自己,就進入第八地不動地。在座下的時間,他所修的是祈禱,中文翻譯成「願」。

 

「諸佛勸導起滅定。淨慧諸過不共故,八地滅垢及根本,已淨煩惱三界師,」。為了要表示他的證悟呢,八地的菩薩呢,諸佛會來警醒,就是把他叫醒。在前面我們也許會覺得,一個登地以上的菩薩,有的時候呢他會在座上留戀過久。雖然菩薩有這種傾向即可能性,但是菩薩不會做這種事情。到了八地的時候,菩薩們就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八地的菩薩也會除掉一切的煩惱。因為這樣子呢,所以這個菩薩就會成為三界的導師。

 

「不能得佛無邊德。滅生而得十自在,能於三有普現身。」。但是,八地菩薩跟佛比起來,還是沒有佛圓滿的功德。八地菩薩輪回裡面的一切,不只是輪回裏的果報,甚至連輪回的因呢,都完完全全切斷了,就像門關起來一樣,完全沒有了。八地菩薩會證得十種非常特殊的力,或者我們翻成自在。

 

第一個是長壽的自在,也許我們應該翻譯成壽命自在。如果他願意的話,他願意活多少劫就活多少劫。如果他想要不活下去的話,他隨時就可以不活下去。第二,他的這種心的力量,如果他要的話,他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發心,各種動機。第三個自在,他要什麼樣的莊嚴就可以有什麼樣的,比如他如果想要富裕的話,他就可以做世界的轉輪王。如果他想要做乞丐的話,他剎那之間就可以做乞丐。第四個自在,就叫做業的自在,這就表示不像我們,我們對於業只能用懺悔的方式來減少它,但是八地菩薩不僅可以改變自己的業,還可以改變別人的業。第五個是「生」自在,他可以用任何他想要的方式出生,可以從蓮花裡面化生,可以從子宮裏出生等等,都可以。第六個是「願」自在,如果他願意的話,他可以把整個大地都變成黃金。第七個是發心自在,他可以把地獄道、餓鬼道呢,轉變成極樂世界。第八個是神通自在,他可以上身出水,下身出火。第九個是智慧自在,如果他願意的話,可以在一剎那之間,瞭解無盡的現象。第十個是法自在,他可以按照不同眾生的需要,來教導這些不同的眾生不同的東西,就是這些眾生需要的東西。

 

實際上當我們談到第八、九、十地的菩薩,基本上是在談佛了,這實際上已經超越過我們知識的瞭解了。在我們這個層次,我們實在搞不懂一個這樣的人到了那種情況,為什麼還叫做菩薩,我們實在搞不懂。這是八地的菩薩。

 

第九地,善慧地。「第九圓淨一切力,亦得淨德無礙解。」。第九地的菩薩在座下,他會修行「力」,力量的「力」。當我們談到力的時候,實際上我們講的是一種頂級的現象,就是沒有辦法有比這個更好的現象。就是說當我們修持佈施等等這些波羅蜜的時候,當這些波羅蜜達到頂點,不能再好的狀況的時候,叫做力。這時候呢,有四種解脫的功德。第一個就是可以無礙地來分辨或者說來瞭解「法」,還有法的意義,然後怎麼樣來表現它,這種詞句、語言,然後來表達「法」的勇氣。這是第九地。

 

第十地,十地的菩薩,叫做法雲地。「十地從於十方佛,得妙灌頂智增上,佛子任運澍法雨,生長眾善如大雲。」。在這個時候,這個菩薩從一切諸佛得到大光明灌頂。這個菩薩就算在座下,當然座下比座上好象我們說是做打半工,做零工的,那他打半工的時候,所做的也是智慧。這個智慧與第六地所說的智慧不一樣。第六地我們講的智慧,是能夠了解法無我和人無我的這種智慧,由修行我們所知道的這種智慧,最後我們能夠證悟到現在這個偉大的智慧,這種智慧中文我們翻譯成般若。這種偉大的智慧或者說是般若,是十地菩薩在座下時候的修持。大家在這邊也許希望知道,這些修大圓滿的一向非常吹噓的就是這一點。大圓滿的修持是只保留給在十地的菩薩,是十地菩薩才來修持的東西,這才是大圓滿。

 

講到下面呢,希望大家幫我算一算,我實際上數學不好。

 

「菩薩時能見百佛,得佛加持亦能知,此時住壽經百劫,亦能證入前後際。」。這裡月稱菩薩很簡短地講從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他們怎麼樣來慢慢地具足佛的功德。當菩薩證到初地的時候,他們能夠見到一百個佛。這一百個佛不只是他們能夠見到,這一百個佛也會加持他們。這個菩薩也會非常清楚,就是明明白白知道,並且接受佛所給他的加持沒有損失任何東西。

 

第一個,能夠見到一百個佛。

第二個,這一百個佛會加持他。

第三個,他有能力完全接受一百個佛所給他的加持,而沒有損失掉任何的東西。

第四個,初地菩薩的壽量長短,是一百劫這麼長。

第五個功德,就是在這一百劫的時間長度裏,他的智慧可以知道過去和未來。

「智慧起入百三昧,能動能照百世界,神通教化百有情,複能往遊百佛土。」。

第六個,初地菩薩在一剎那之間可以進入或者說安住在一百種不同的三摩地。

第七個功德,他不但能夠在一剎那之間證入一百個三摩地也就是三昧,同時他可以在一剎那間離開這一百個三昧。這種離開或者說是這種不執著,講起來容易,實際上阿羅漢都做不到,這種功德我們只能說,也許完全不可能有,當然在座的有可能有的人有吧。

第八個,初地菩薩能夠震動一百個世界。

第九個,這個菩薩可以照亮一百個不同的世界或者說宇宙。

第十個,這個菩薩可以在一百個不同的世界裡,能夠教化,也就是成熟一百種不同的眾生。

第十一個,這個菩薩也可以去遊歷到一百種不同的佛土。

「能正思擇百法門,佛子自身現百身,一一身有百菩薩,莊嚴圍繞為眷屬。」。

第十二個,這個菩薩自己的身體能夠化現成一百個不同的身體。而這一百個化身,每一個都有一百個菩薩圍繞。

 

剛才說的十二種功德,初地菩薩的功德呢,月稱菩薩講,這些功德就好像把一根草放在海裏,拿起來呢,草上有一點點的水。他只能講出初地菩薩這麼一點點的功德。

 

那下面的開始,大家就要好好地算這個算術。「如極喜地諸功德,如是住於無垢地,當得功德各千種,餘五菩薩得百千。」。那二地菩薩呢,就是每一樣都跟前面一樣,但是每一樣都變成一千。比如你會見到一千個佛,化身一千個化身,到一千個佛土等等。

 

第三地的菩薩呢,呈幾何基數增長,他可以見到十萬,比如他可以見到十萬個佛等等。

 

「得百俱胝千俱胝,次得百千俱胝量,後得俱胝那由他,百轉千轉諸功德。」。初地是一百個佛,二地是一千,三地是十萬,四地菩薩就是十億,可以見到十億個佛等等。當然我們只能談談,對我們來說,你能夠看到佛穿著拖鞋就不錯了。當然這裡寫成這樣子,有點像菩薩在吹噓了。六地菩薩是一萬億就是一兆,不,一兆還不夠,是一千兆,他可以見到這麼多的佛。那七地呢?

 

提問:是不是成百地乘?

不是,我們也不知道是呈什麼樣的數率在增加。七地菩薩這還不夠,就是一千兆的一百萬倍。我們想像看,第七地的菩薩可以在一剎那間看到一千兆的一百萬倍的佛,受到這麼多佛的加持,他完全接受這麼多的加持,他也沒有損失掉任何的加持,他壽命的長度是這麼長。在這麼長的一個時段,就是一千兆的一百萬倍的時間裡,他的智慧可以這樣子地前後移動。

 

為什麼我要這樣來算這個數?當然也可以用很快不斷地增加這樣一句帶過,為什麼要這樣做?實際上月稱菩薩是用一個非常好的方式來告訴你,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叫做數位,數位是根本不存在的。

前面的這些呢,我們叫做七個不清淨的菩薩的七地,現在,我們聽聽另外剩下三種清淨的偉大的菩薩是什麼樣的。

 

 「住不動地無分別,證得量等百千轉,三千大千佛世界,極微塵數諸功德。」。我們現在來算宇宙,用中文說是大千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把這個三千乘上一百倍,就是三十萬個宇宙,這三十萬個宇宙,再乘上一千倍,就是三億。八地的菩薩呢,我們說的三億個宇宙或者說是大千世界,這裡面所有的塵土,把塵土一個一個算清楚,那他可以在一剎那之間見到這麼多的諸佛,從這些諸佛得到教授等等。

 

 「菩薩住於善慧地,證得前說諸功德,量等百萬阿僧祇,大千世界微塵數。」。任何一種語言裏,都有計數的單位,像中文有百、千、萬、萬以上,就算萬是一個單位,萬上面有億、兆。英文有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但沒有萬位,再往上的有百萬位。在印度文裏,萬、億、兆這種的數位單位有六十個,第六十個單位中文翻譯成阿僧祗,我們叫它無量。

 

我們剛才說八地菩薩,他能在一剎那之間見到三億個大千世界中所有塵土數量的諸佛,但是這個數量以印度的算數來算,等於是第一個計數的單位,就是中文裡說的個位。九地菩薩可以算到第六十個這種的計數單位,那樣子的話,我們算成一個,這個數量的一百萬倍,是九地菩薩在一剎那能夠看到的諸佛的數量。

「且說於此第十地,所得一切諸功德,量等超過言說境,非言說境微塵數。」。但是,月稱菩薩說我們還可以再算,所以這還不算是令人訝異的。當你證到十地菩薩的時候,那真的是無量,沒有辦法算。在這裡月稱菩薩要讚美、稱頌十地菩薩。

 

「一一毛孔皆能現,無量諸佛與菩薩,如是剎那剎那頃,亦現天人阿修羅。」。這裡舉了一個例子,為什麼說十地菩薩是超過我們的言語所能形容的。從初地菩薩一直到九地菩薩的數量,大家記不記得?從初地菩薩到九地菩薩所有的這功德加起來,以十地菩薩來說,把這些當作是一個,然後一個單位,兩個單位,三個單位等等等等相加相乘,你還是沒有辦法算。那還不只是這樣,前面講從初地到九地所見到的這麼多的菩薩和佛,實際上是十地菩薩一個毛孔裏就有這麼多的佛,每一個佛都示現出生、成佛、轉法輪講四聖諦到最後圓寂的這種成佛的事業。希望這個至少讓大家覺得有一點受到鼓舞和激勵的感覺。

 

這一切的功德,只要簡單做一件事就可以全部得到,就是證悟到真理,就做這一件就可以了。

 

如果這樣看,你大概就知道我們少看了多少的東西。所以,當我們瞭解到這個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就是為了小小的一個早餐、午餐,小小的一雙鞋,一點點的友誼,我們損失了多少的東西。在這樣的功德之下,就算同時要看到一百個頻道的電視,都是可以看得到的。

 

我們可以問幾個問題。明天開始講佛地的各種功德。這本書到目前為止,我們談的都是菩薩,還沒談到佛。

 

提問:您開始講到執著是生存的本能,那麼當你在了悟一切都是虛假的時候,這個執著它還存在,因為它是生存的本能,這句話應該怎麼分析?

回答:這樣的看法表示出我們對這個問題還沒有真的瞭解。對於看山這件事,或者說你要到山那邊去這件事,光看到這個山還不夠。當然你所講的是只看到這個山。當然對很多人來說,連山都看不到。就算是我們在這裡,實際上我們也沒有看到山。我們這邊所談的,實際上是告訴你,山大概是一個什麼樣子的。

 

提問:我們講到見、修、行的時候,我認為見可能不如修和行重要,因為修和行實際上是在做,如果我們在做的時候,怎麼樣知道我們做的是對的?

回答:我們現在研讀這本書,基本上就是要讓我們知道,在修的時候,行的時候,不會有做錯的這種狀況。

 

提問:可是我們只去讀這樣的書,假如我們不瞭解它,或者說我們也不能夠瞭解和證悟,就是說不知道它對不對。

回答:所以世親菩薩講過,要瞭解它,必須經過聞、思、修三個步驟。

 

提問:在前面您講當我們把不真實的東西當作是真實的,那會有很多的痛苦。有些時候,我們可以說有些東西不是真實的,對於別的,我們還是沒有辦法知道它不是真實的。

回答:所以在這種時候,我們必須要習慣於知道其實所有的現象都不是真實的。因為對我們來說去放棄某些東西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一雙襪子穿舊了,我們可以毫不執著地把它丟掉,但是別的東西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要經常這樣去修持,經常這樣去做。你講的是很對的,修行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如果你希望以修持的方式來破壞或毀壞平常所謂的「常識」,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我們從小受儒家的思想教育,講這些常識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非常地注意它。

 

那講實話呢,佛法和我們非常重視的常識,實際上這兩個很不容易相融。常識幾乎可以說是我們通向智慧之門的外面的守護,它是不會讓你隨便過去的。誰會放棄掉所謂的常識呢?比如我來這邊,如果我沒有跟某個人說:「你好!」什麼的,這個人心裡就會覺得我忽視他,明天我就會少一個徒弟,這就是所謂的常識。誰不會這樣做呢?大家都會這樣做的。

 

我們所非常非常重視的珍視的常識,實際上是一條非常沉重的鏈子。而且問題還不只是這個,還有別的。如果佛教非常簡單地跟你說,你把常識丟掉,走向智慧,如果這麼簡單地就解決了,佛教也很容易這樣做。但是它非常非常複雜,根本不是這樣的簡單。

 

有的大師跟你講,常識一點用都沒有,但是為了救度眾生,你需要很多的方便,方便是什麼?方便就是常識啊。如果當你覺得上面這種講法非常困難的時候呢,歡迎你加入菩薩俱樂部,因為菩薩就是過這種日子。我認為我們應該有的的態度,應該是這樣,我們應該非常尊重、非常珍視智慧,但是我們來運用各種各樣的常識。現在我們多半是這樣的,我們很少想,也很少講什麼是智慧。有少數幾個人也許想要追尋智慧,但是這些人的做法,通常都是非常珍視常識,然後利用智慧。我們現在就運用常識,就停在這個地方。(第十五章)

推薦閱讀:

時時不動自我的意思 即能掃除一切諸障礙
為什麼諸法的實相是空性的,就擺在那裡,時時都在體驗,可是就是很少有人能理解呢?
慧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不是就是金剛經最後的破執滅相?
佛法的空性,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物我一如,印度教的梵,帕坦加利瑜伽經的真我是不是都指向一個事物?

TAG:現象 | 本質 | 空性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