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節取代婦女節,糖衣炮彈正在轟炸女性權利

編者按:不久前,《奇葩說》一辯手范湉湉在微博上發起了#女生節取代婦女節#的話題,瞬間一呼百應。

雞湯派大V紛紛針對這兩個詞語展開了辨析,總的來說就是,「女生」象徵著「年輕貌美的、惹人憐愛的、值得呵護的「,而婦女則象徵著「年老色衰的、沒有性吸引力的……」

然而,明智者不難看出,女生節取代婦女節,實質上是「消費主義」在取代「女權主義」。「婦女」這一詞因象徵「年老色衰」而遭遇的污名化,不但體現了父權回潮,在男性視角下以性資本來衡量女性價值,更是消費主義對女性的分化——顯然,商家談「女生」或者「美女」更能促進消費。

有女權主義者指出,鼓吹「女生節」甚至「女神節」,是公開放棄其原先的女權主義政治立場,以及鼓吹消費主義文化等策略,來最終實現將女權主義議題「去政治化」的目的,使女權主義失去其在公共領域討論和爭辯婦女問題的理由。

三月八日,是為了提醒我們,今日女性所取得的權利並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一代代的女性通過抗爭而取得的,權利的爭取不易也不夠,更不能輕易讓度、放棄。女權主義者李思磐認為,婦女,她不僅僅指代性別為女,更表達了一個權利社群。今天,書評君特約李思磐撰文,和我們一起探討,「三七」或者「三八」,是一個怎樣的問題?

我不知道支持某商家炒作的「女生節取代婦女節」的,有沒有女生。假如有,我不知道她們怎麼看待婦女節與自己的關係。就在這個寒假結束之前,我跟一些大四學生聊天,是的,不管來自哪個學校,就業情況都是一樣的:能在寒假之前定下工作的,都是男生;儘管絕大多數院系,學習好的都是一撥女生。更不要說越來越多的大學自主招生,都公然承認招男生;教授博導們對女生在研究生中越來越高的比例憂心忡忡……劇碼這些顯然不是「女生節」的議程。女生節的互聯網「史料」是:1986年3月7日,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經濟學院女生節聯歡晚會在山東大學東校區科學會堂舉行。據說,「追溯女生節的來源,是由於高校女生不願意稱自己為婦女,但是又不想放棄女性節日的特權。」此後「各大媒體分別就『女生節』這一『新生事物』做了詳盡的跟蹤報道,女生節逐漸在象牙塔間蔓延。隨著社交網路的發達,各地大學零散的慶祝在虛擬空間遙相呼應,影響溢出校園,最終匯聚成一個青年女子的民間節日。」其中不乏全國性的轟動話題,譬如2012年清華北大女生節橫幅PK事件。

女生節橫幅那麼這些「女性節日的特權」是什麼呢?就目前來看,基本上是男性主導的遊藝活動,一些送給女生「愛心早餐」和節日小禮的活動設計,還有最核心的戲碼——示愛橫幅和集體「喊樓」(也包括這次引起男生內部抗議的燈幕示愛)。這些國旗色的橫幅在全國各地大量複製:「某某女生,我媽/國家唯一指定媳婦兒」,「不管明天你們是誰的女人,你們都是我們永遠的女生/神」, 「平生縱有凌雲壯志,今日甘為裙下之臣」, 「自從大一認識你,從此電腦無AV(是的這是今年某校主幹道上的橫幅,學校團委並不干涉)」……主要歌頌女生的性的吸引力,似乎是一種象徵意義上的原始群婚制,比起經常被叫停的各類主張婦女權利的三八節活動設計——不管是講座、海報宣傳還是資料派發;這樣的女生節很少成為校方維穩的對象。一些部門已經不再與(男)人類的「自然衝動」抗衡,為了其他方面的「穩定」不被波及。「婦女」與「女生」女生節本不是一個問題,因為無論是象牙塔內外,民間節慶多矣,如果僅僅因為節日存在而指責它,或者因為它無關權利而指責它,是不公平的——那麼美食節要不要被批評不關心食品安全呢?女生節的問題是,從一開始,它就是一個試圖在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女性中,取代婦女節的節日。它並非三八節的「前夕」或「預熱」,而是來自於一個民間以訛傳訛的認知:「女生不是(已婚)婦女,不要過婦女節。」當然之後還有「一日/夜之差」的粗鄙笑話。高校女生當然屬於中國法律定義的婦女群體,但是這個節日的謬誤之處,並非局限於名詞層面。從既往三七女生節的「慶祝形式」而言,在招生性別歧視俯拾皆是、學術性騷擾得不到有效制止的高等院校,它基本上是對主張勞工與婦女、經濟與政治雙重權利的三八節的背叛。然而,我想補充的是,這種背叛之所以悄然無聲,是因為三八節公共性的消失。如今三八節的官方議程,譬如「三八紅旗手」表彰之類的國家行為,對於個體的女性,可以說是毫無影響。沒有人覺得女生節有什麼問題,是因為,婦女節除了沒有群婚制文化,大體上跟女生節沒有差別,同樣是去政治化的,被商家促銷,單位送衛生紙和電影包場佔領,沒有人想得起來這個節日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只是婦女節多半是機構行為,女生節是男生主導的社團行為。女生節三宗罪然而,今年一群女生商量出來「反三七過三八」,這是為什麼?

新媒體女性發起了「反三七過三八」的活動,全國很多女性在被歧視地點拍照上傳響應因為她們想回到「權利」。在這個方面,女生節不僅來路可疑,既往紀錄也居心叵測。三八節深厚的傳統,是對婦女權利和貢獻的全方位表達,在一些#反三七過三八#的微博論述中,三八是一個女權節,而三七是一個「女利節」——它其實就是告訴女生們,因為你年輕漂亮,所以你跟「婦女們」不同,可以因此而獲得超過年長同性的特權。首先,「女生節」的濫觴,就是把女人分成兩群:中老年「婦女」與年輕「女生」,也就是異性戀男人眼中的老女人和年輕女人,沒有性魅力的女人和可欲的女人,潛在地,「婦女」和「女生」的特殊分界,在俚俗的語言里,還有一種對女性童貞的暗示。讓兩群人分開過節,意味著這兩群人有著不同的價值和訴求,中老年婦女的「婦女節」是過時、不夠有品味的,這分裂了女人的陣營——年輕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女人被給予某種虛幻的優先權,代價是不同階級、年齡、職業和教育程度的婦女的解放,被暗示應該被歷史的巨輪拋諸於身後。

第二,它把婦女節的「權利」主題偷換成「關係」,如果說三八節在成為看電影商鋪打折發衛生棉的節日時,其積累的歷史和政治意涵仍然無法完全消解,女生節則在誕生之初就是一個詭異的「關愛節」,傳統戲碼就是「男生要對女生好一點」,各種來自男性無聊的、性別化的讚美和集體的異性戀式示好表演,掩耳盜鈴地欺騙——彷彿這種廉價、流於形式的小恩小惠是女生所需全部。它限縮了女生的世界,用「缺愛」阻止了女生更真切地發出自己的聲音。有一些非異性戀的女生表示,她們對這種集體的、幾乎是強制性的異性「模擬情侶」表白覺得「很不舒服」。

第三,它讓意淫和消費假關愛之名成為傳統與慣例,這種意淫完全是性別刻板印象的。女生節很少讚美女性的才智,並不把女孩們當作並駕齊驅的同儕,而只是強調「君子好逑」,以一種無趣的直男世界觀,強化了男保護女嬌柔的性別成見,不僅無法改變對女性的歧視與隔離,並且用糖衣包裹它最難下咽的部分。回到歷史現場而三八節,是女人們用生命的不平之鳴奠基的一個紀念日,它的存在,提醒人們性別平等遠未到來。在中國,第一次紀念這個節日,是在大革命時期的廣州;2010年廣州婦女組織和勞工組織聯合發起了「三八百年,重回歷史現場」的全年紀念活動。

怎樣回到「我們的三八」?2014年的三八節前夕,來自9個城市的9名女大學生,給中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寄去了一個禮品盒。其中有麵包、玫瑰、教科書和《關於改善中小學教科書中性別不平等現狀的建議信》。「麵包與玫瑰」就是來自1908年3月8日,紐約婦女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的遊行的口號。因此,雖然同樣蒙塵,但女生們心中的三八節拒絕被篡改,反對被代言,更抵制女性議題被作為皮相之物消費。

今年,廣州市婦聯的三八節燈箱廣告,是「今天我們怎樣做女性?」這是一種重新跟自己的社群溝通的努力。然而,不管是軟性的還是直白地,教化婦女,或者以婦女為政治工具,而看不到婦女的需求和權利,都無法調動起婦女們來自自身生命經驗的呼應。我想微博話題#反三七過三八#的導言,對婦聯和婦女們都是有意義的:「如今,『婦女』二字正遭受著不公的污名,甚至有人提出以女生節取代婦女節,將前人的奮鬥拋諸腦後。我們認為,女性不應該被他人貼上標籤、在別人的文化表達下生存,我們應該抓住屬於自己的話語權,書寫自己的歷史底稿。我們發起這個活動,希望繼承女權前輩事業,繼續為性別平等奮鬥。」(文/李思磐)


推薦閱讀:

TAG:女生 | 女性 | 權利 | 女生節 | 女性權利 | 性權利 | 婦女 | 炮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