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陀

佛陀

 

(佛教創始人)

 

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為佛教用語。印度梵名Buddha ,巴利名同。又作浮頭、沒馱、步他、馞陀、復豆、浮屠、浮圖。意為覺者、覺悟者。

  • 人物關係

  • 糾錯
   
中文名
佛陀
外文名
巴利語、梵語名Buddha
現在世
釋迦牟尼佛
過去世
燃燈佛 毗婆尸佛 拘留孫佛
未來世
彌勒佛 樓至佛 普見佛
東方世界
阿閦佛 寶光月殿妙尊音王佛
西方世界
阿彌陀佛 無量相佛
中央世界
毗盧遮那佛 釋迦摩尼佛
北方世界
不空成就佛 德內豐嚴王佛
南方世界
寶生佛 日月燈佛 無量精進佛
下方世界
獅子佛 名聞佛 名光佛 
上方世界
梵音佛 宿王佛 香上佛
別    稱
佛馱、浮陀

目錄

  1. 1 含義
  2. 2 佛之涵義
  3. 3 十種德號
  4. 4 諸佛名號
  5. 5 釋迦牟尼
  1. 6 菩薩
  2. 7 四聖諦
  3. 8 佛陀紀念館
  4. 9 十善業道
  5. 10 十二因緣
  1. 11 六度波羅蜜
  2. 12 大慈大悲
  3. 13 慈悲利人

含義

編輯(一)指釋迦牟尼 [1]  。

佛陀(2張)(二)覺悟明白三世一切諸法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示現於人類歷史上之佛陀,唯有釋迦牟尼。但依經典所載,則有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如過去有燃燈佛 [2]  等諸佛,未來則有彌勒[3]  佛等諸佛示現。十方,例如著名之東方阿閦佛、西方之阿彌陀佛 [4]  等。又攝大乘論 [5] 釋卷十五有諸佛同一法身,三世十方諸佛亦即一大法身佛 [6]  之說。又以眾生皆具佛性之故,遂有『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即身成佛』或『即心即佛』等說,進而有『草木國土,悉皆成佛』之說。

佛之涵義

編輯在佛教巴利文原典中,多處都提到一位遊方者名叫婆蹉種。一次,婆蹉種來到佛處,問道:

佛陀(2張)「尊敬的喬達摩啊,神我是有的嗎?」佛陀緘口不答。「那麼,可敬的喬達摩,神我是沒有的嗎?」佛還是保持沉默。在佛陀時代,類似於婆蹉種這樣的遊方者不乏其人,他們在和別人討論時,為了辯論而辯論,時常用形而上學方面的問題來同別人爭辯。其中十個有名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是:一、有關宇宙的問題1.宇宙是永恆的嗎?2.宇宙不是永恆的嗎?3.宇宙是有限的嗎?4.宇宙是無限的嗎?二、有關心理學方面的問題5.身與心是同一物嗎?6.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嗎?三、佛陀悟證的境界問題7.如來死後繼續存在嗎?8.如來死後不再繼續存在嗎?9.如來死後是既存在亦同時不存在嗎?10.如來死後既不存在亦同時非不存在嗎?

佛陀(5張)佛陀對討論以上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不回答,所以每當有人向佛陀提出以上問題時,佛陀總是沉默不語。佛陀為什麼不回答以上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呢?首先,這些問題與佛陀的教誨沒有多大關係。在早期佛教教義中,佛陀特彆強調戒、定、慧三無漏學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有漏皆苦三法印。佛陀不止一次地說,「比丘,我所講的法只有兩件事:苦和苦之止息(即涅槃)。人類充滿了痛苦,我們當務之急的任務就是要去除痛苦,所以我解釋這些法,因為它們有用處,它們與修鍊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關係,可令人厭離、去執、入滅,得寧靜、深觀和涅槃。因此我解釋這些法……。」而在以上十個形而上學的問題中,前四個問題是有關宇宙的期限和廣度的問題,這是宇宙論,它們與佛陀的教誨關係不大。不管世界是永恆還是非永恆,有限還是無限,它們都無益於人類對痛苦之解脫。接下來兩個問題是有關身與心方面的問題。根據佛陀的教誨,諸法無我,這是三法印之一。事實上,無我的教義是佛教的一大特色,所以若有人問身與心是同一物還是不相同,對佛陀的教誨而言,這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對佛教來說,這些問題根本就無從說起。最後幾個問題是有關佛陀悟證的境界問題。佛陀悟證的超凡境界只能通過修行而悟證之。對普通人來說,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這種超越現世的境界,即使佛陀為他們解釋。所以以上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與佛陀的教誨關係不大,它們與修鍊身心的梵行根本無關,它們不能令人厭離、去執、入滅,得到寧靜、深觀和涅槃,因此,佛陀沒有解答這些問題。所以每當有人向佛陀請教以上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時,佛陀總是保持沉默。其次,形而上學的問題會把人們引入歧途,使人迷失方向。佛陀時代,一位比丘名叫曼童子,有一天,他午後靜坐時,忽然起來去到佛所,行過禮後在一旁坐下,就說:「世尊,我正獨自靜坐,忽然起了一個念頭:有十個問題你從來沒有給我們明確的解釋。每當人們向您問起這些問題時,您總是將之擱置一邊,沉默不語。我不喜歡這種做法。世尊,今天您若跟我解釋清楚這十個問題,我將繼續修梵行;如果世尊仍對這些問題保持沉默,我便會失去信心,不再修梵行。如果世尊知道世間是永恆的,就請照這樣給我解釋。如果宇宙不是永恆的,又為什麼?如果您對這些問題也不知道,就直接說:『我不知道。』」

佛陀(2張)佛陀說:「你這愚蠢的人啊!你當初出家修行就是為了了解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嗎?你跟隨我修梵行時我答應過你將會回答這些問題嗎?」曼童子回答說:「世尊,沒有。」佛陀說:「在你還沒有得到如來的答案之前就要死掉了。曼童子,假使有一個人被毒箭所傷,他的親友帶他去看外科醫生。假如當時那人說:我不願把這毒箭拔出來,除非我知道是誰射我的,他是剎帝利種姓、婆羅門種姓、吠舍還是首陀羅種姓;他是高、是矮還是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是黑色、白色、棕色還是金黃色;他來自哪一個城市或鄉村。我不願取出此毒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麼弓所射中,弓弦是什麼樣的;哪一型的箭;箭是哪種毛制的;箭簇又是什麼材料所制……曼童子,這人在未弄清這些答案之前早就死了。同樣,如果有人說,我不要跟隨世尊修梵行,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恆等問題,此人還未得到如來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由於人生是短促的,如果某人整天為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所困擾,窮追不捨,追根窮源,這便誤入歧途,終將一無所獲。再次,由於語言的局限性,凡夫無法通過語言明了這些問題。語言是人類創造的,用以表達人類由感官與心靈所體驗到的事物、經驗、思想和感情。它代表我們所熟知的事物與意念的符號。它局限於時間、空間和緣起法,語言不可能超越這些範圍。換句話說,人類只能在時間、空間和緣起法允許的範圍內用語言表達一件事、一種境界。有時,人類的語言甚至不足以表示日常事物的真實性狀。例如經驗告訴我們,有時我們會有一種激情或感受,但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人類的語言不是萬能的,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了知真理方面,語言更是不可能十分準確而且易致差錯的。因為絕對真理(例如涅槃)超出時間、空間和緣起定律的限制,人類只能親自證悟,而不可能用語言描述之,即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事實上,這些問題永遠不可能通過語言文字而獲得充分而圓滿的答覆,沒有任何語言文字可以表達這種經驗。就像在魚的辭彙里是沒有形容陸地的字眼一樣。比如烏龜對他的朋友魚說,它剛到陸地上散步回到水裡。魚說:「當然你的意思是說游泳了。」烏龜想對魚解釋陸地是堅硬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魚卻堅持不可能有這麼一樣東西,陸地一定也是液體,和它住的湖一樣,有波浪,可以在上面跳潛游泳。同樣,在普通凡夫的辭彙里,不可能找到適當的詞句去描繪涅槃。可是目前有不少人用世界上最美妙的詞語去描繪涅槃的崇高境界,有人甚至不惜絞盡腦汁,長篇累牘地論述佛陀入滅後的奇妙境界。其結果正如《楞伽經》里所說愚人執著語言文字,如大象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最後,對機說法,因材施教是佛陀教化眾生的方法。佛陀並不是一台計算機,不管什麼人問什麼樣的問題,他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是一位很講究實際效益的老師,充滿了慈悲與智慧,他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知識而答問,而是為了要幫助問話人走上正覺的道路。他和人說法時,時刻不忘對方的水平、傾向、根器、性格以及了解某一問題的能力。根據佛說,對付問題有四種方式:1.當問題比較直接、明顯,而且避免了形而上學的問題時,這些問題必須直截了當地答覆。例如苦之因是什麼?2.某些問題必須以分析的方法解答,例如佛教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3.另有一些問題必須以反問為答覆。4.有一類問題必須以緘默不語為答覆。例如當有人向佛陀尋問有關形而上學方面的問題時,佛陀常常是保持沉默。所以,當婆蹉種問佛陀有無神我時,佛陀總是保持沉默。佛陀的緘默對婆蹉種的影響勝過任何雄辯。悲智雙全的佛陀曾為這位困惑的求法人煞費苦心,並對他表示深切的關懷。

菩提迦耶釋迦牟尼佛等身像也許有人會問,佛陀到底是否能回答以上十個形而上學的問題?我們姑且先不作任何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佛陀所知的法一定比他所說的法要多得多。有一次,佛陀在憍欣賞彌(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屍舍婆林中經過時,他取了幾片葉子放在手裡,問他的弟子們道:「比丘們啊!你們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幾片葉子多呢,還是此間林中的葉子多?」「世尊,你手中只有很少幾片葉子,但此間屍舍婆林中的葉子卻多得不可勝數。」「同樣,我所知的法如同屍合婆林中的葉子,而我已經告訴你們的如同我手中的葉子,只有一點點,我所未說的法還有很多呢!而我為什麼不為你們說那些法呢?因為他們沒有用處,不能引導人證得涅槃。這就是我沒有說那些法的原因。」因此,斯里蘭卡著名的佛教學者jayatilleak說:「並不是因為某些事佛陀不知道,而是因為語言的限制,佛陀無法將那超越感官的境界用普通語言表達出來。」綜上所述,佛教反對熱衷於討論形而上學方面的問題,而提倡求實的精神。可目前有少數自以為高明的佛教學者,不顧現代社會的實際需求,高談闊論,講起佛法來玄而又玄,一會兒天上,一會兒地下。當然,對於佛教中那些抽象而又深奧的理論,我們不是不可以研究,但過分糾纏於此則有失偏頗。所以,在宏揚佛法的方法上,我們也應向佛陀學習,結合當今現實社會的需要,多講些通俗易懂、對日常生活又有指導作用的佛法,少講些空洞的玄妙的大話。 [7] 

  佛陀(Buddha),這是印度古代梵文Buddha的音譯。亦譯作「佛馱」、「浮陀」、「浮屠」、「浮圖」等。意譯為「覺者」、「知者」、「智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開導眾生覺悟)、覺行圓滿(徹底的覺悟,究竟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陀而,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後二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佛教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其數如恆河沙數。

  如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閦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信仰面很大的還有毗盧遮那佛(大日佛)等。從佛身說,佛有三身:既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但,佛陀,這個詞還有更深的含義。如果一定要對「佛陀」這個詞下一個定義的話,那就是擁有「四身五智」的無上智慧者。佛陀包含了「斷」、「證」、「功德」、「四身」、「五智」。「斷」指斬斷一切煩惱障和

佛陀所知障的涅槃境界。「證」指徹悟二諦和萬事萬物的體性和事相。「功德」指斷證所獲得的身口意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四身」指自性身、智法身、報身、化身。「五智」指法界體性智、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事智。「無上」指超越一切凡人,無與倫比。

十種德號

編輯佛陀是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圓滿成就的佛陀,具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達到至高無上、無與倫比

佛陀(3張)的境界,所以諸「佛」都有十個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有時分別作無上士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有五眼、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佛身有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等,大乘佛教稱佛還具有三身、四智、十種大樂、十八大空等。

諸佛名號

編輯南無阿彌陀佛(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極樂凈土。)

佛陀(3張)南無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南無寶相如來(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南無火光如來(若稱彼佛如來名者 晝夜增長無量福聚 持諷誦念 斯等已持智慧之炬 越度一切生死之海 當各精進 一心信行 晝夜常念 莫得疑懈 當廣宣化 設於法施 一切魔王不能毀壞其人道心 況於外道能毀呰耶)南無波頭摩勝如來

  (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南無阿閦如來

  (假若墮入惡道於地獄中受無量苦如果在世或前世中有曾經稱念過阿閦佛名號以此少善根因緣縱使身處地獄亦蒙阿閦佛救濟拔度)南無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諸惡業生在無間黑暗之處大地獄中受諸苦惱由彼前身聞我名字我於爾時身出光明照受苦者由是力故彼見光時所有業障悉皆消滅解脫眾苦生人天中隨意受樂乃至菩提)南無法幢如來

  (卻十二萬三千百億劫生死之罪)南無勝花如來

  (如果聽到此如來名號生起信心在世間中成為稀有者成佛時佛土清凈沒有八無暇一切有情無比安樂這是此佛往昔在菩薩位時的願力所感)南無名火如來

  (在盡恆河沙數劫中每一天供養盡恆河沙數無數佛陀其福德也比不上聽到此名號少分福德聞而生喜策勵而行者將於六十劫中背離輪迴也將受持無上佛土)南無明月如來

  (聽到此如來名號者無有惡趣的因依於此佛的夙願於無上菩提中不退轉成佛的剎土猶如此佛剎土的莊嚴)南無妙身如來

  (若人聞彼佛名至心敬禮讀誦受持是人決定遠離一切諸障不入惡道超越世間無量劫)南無歡喜莊嚴珠王佛

  (若有四眾聞彼佛名五體投地歸依頂禮即得超越五百萬億阿僧祗劫生死之罪)南無帝寶幢摩尼勝光佛

  (若有四眾聞彼佛名五體投地歸依頂禮即得超越七百萬億阿僧祗劫生死之罪)南無內豐珠光如來

  (及受天上人中快樂恆沙劫中所作眾罪悉當棄捨不受)南無殊勝月王佛

  (聞是佛名恆得值佛於菩提心得不退轉即得超越十二億劫極重罪業)南無寶俱蘇摩身光明勝佛

  (超越世間不可數劫)南無無量香勝王佛

  (超越世間無量劫常得宿命)南無三昧勝奮迅佛

  (得千三昧超越世間無量千劫)南無寶輪光明高勝吉祥王佛

  (阿僧只俱眂那庾多百千劫背於生死而能攝集無量福蘊)南無寶光月殿妙尊音王佛

  (棄捨生死超若干億劫亦如江河沙)南無德內豐嚴王佛

  (卻一億劫生死之罪)南無虛空功德清靜微塵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華波頭摩琉璃光寶體香最上香供養訖種種莊嚴頂髻無量無邊日月光明願力莊嚴變化莊嚴法界出生無障礙王如來

  (假使如閻浮利地變為微塵一一微塵成於一劫是人有若干劫罪稱是佛名號禮一拜者悉得滅除)南無阿彌陀佛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後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南無藥師琉璃光王如來

  (若稱彼佛如來名者一切殃罪悉皆除滅)南無華明至尊古佛

  (滅無量阿僧祗劫所集眾罪)南無具種種三摩地滅除疑惑初發心怙主不動如來

  (念誦一遍能消除罪障直至成就佛果不墮三惡道決定成就究竟圓滿之佛果蓮花化生不動如來凈土)南無寶花普照德佛獅子音佛神通德佛勝象德佛

  (誦此一遍清凈不可說不可量無數劫的罪障)南無金剛堅強消伏壞散如來

  (超十萬億那術劫生死之罪)南無悲精進如來

  (卻千億劫生死之罪)南無不退轉輪成首如來

  (卻千億劫生死之罪)南無斷疑拔欲除疑佛

  (卻三十六億劫生死之罪)南無善樂自在音光明如來

  (念一遍滅五百千萬億劫生死罪)南無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

  (念此佛號能增長信心)南無法海雷音如來

  (念此佛號能增長信心)南無輪遍照吉祥如來(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超百千俱胝大劫生死長夜流轉劇苦隨在所生常識宿命)南無妙功德柱吉祥如來

  (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得超越一切八難隨在所生常識宿命)南無寶華光吉祥如來

  (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得具足勝念慧行處四眾中說法無畏言詞威肅聞皆敬受)南無超無邊跡如來

  (若有得聞彼佛名者其心泰然無所擾亂)南無妙香王如來

  (若有得聞彼佛名者身心調暢離諸粗重惡業消滅煩惱輕微)南無樹根花王如來

  (聞彼佛名不懷疑結信吾道眼則於現世至德具足逮受五法)南無造王神通焰花如來

  (聞彼佛名不懷狐疑篤信於道自所宣說所生之處致演光明三昧正定尋復隨逮十阿僧只億百千垓諸三昧門入於六十不可計會億百千垓諸總持門如海總持寶藏總持然後不失諸定意法臨壽終時目見十方各十億垓諸佛正覺十方諸佛所說法者皆能啟受不失道教至成佛道越五百劫生死之難。住於斯學如是不久尋即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南無月殿清凈如來

  (越若干百千億垓生死之難立在初學疾逮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南無善寂月音王如來

  (越九十九億百千劫生死之難菩薩疾近無上正真之道不以劫數生死為礙如自晃出天下大明)南無寶英如來

  (若使三千大千佛剎滿中七寶持用布施滿百歲中不如有人得聞寶英如來名號持諷誦者作禮之德十萬億倍過出布施功德者上)南無大名稱如來

  (作七寶阜如須彌山持用布施滿百歲中不如有人持大名稱如來名號作禮之者得其功德巨億萬倍過出布施功德者上不得為比)南無無限凈如來

  (歡喜信樂持諷誦者大千世界滿中七寶持用布施不如捉持無限凈如來名者所得功德百千萬倍過出布施功德者上無以為比少功德人不得聞此如來名號於千佛所造立德本爾乃得聞此尊佛名卻生死罪四十八劫)南無無限名稱如來

  (計於其人所得功德若積七寶如須彌山持用布施滿百歲中不如得聞無限名稱如來名者持其名號歡喜作禮其福甚多比於布施過出百倍無以為比)南無鼓音王如來

  (三千大千一切世界滿中珍寶持用布施不如有人持此佛名功德甚多過出施上百千萬倍)南無無量壽智決定光明王如來

  (若有眾生暫得聞此如來名者消除五逆之罪)南無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

  (若能志心稱念一百八遍如此短命眾生復增壽命或但聞其名號,志心信受遵崇之者是人亦得增益壽命)南無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

  (諸佛子等若聞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名號能令汝等獲得五種功德一者於諸世間最為第一二者得菩薩目端嚴殊勝三者威德廣大超過一切外道天魔如日照世顯於大海功德巍巍四者得大自在所向如意似鳥飛空而無阻礙五者得大堅固智慧光明身心明徹如琉璃珠諸佛子等此七如來以誓願力拔濟眾生永離煩惱脫三塗苦安隱常樂一稱其名千生離苦證無上道)

釋迦牟尼

編輯

佛的慈悲佛陀,佛教的創始人,俗姓喬達摩,名悉達多。佛陀簡稱為佛,意思是「覺悟的人」。因此,佛陀變為對悉達多的尊稱。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達多,29歲出家修道,成了無上智慧的徹悟者,也成了無量功德的圓滿者,無上的究竟者,所以稱為「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因為他是出生於釋迦族的一位聖人,故被尊稱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含有更加深密的含義,淺顯的解釋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眾生,「寂默」者,不著相。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謂創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謂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說的修行方法,修行六度萬行,便有成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雖然也能發揮出種種不可思議的神跡,但那不是佛陀重視的東西,最要緊的是佛陀的完美德行和從徹悟中發出的偉大智慧。佛陀以人間的肉身,示現完成無上的大覺佛果,正是以身示範,鼓勵有志學佛的人們,及時以此人間的肉身,追求無上的佛果。佛陀既然有肉身,所以他是社會上的歷史人物。唯其由於古代的印度,不重視歷史年代的記錄,故對釋迦佛陀,確切的生滅年月,不易追查。但在佛典的記載方面以及碑記方面,對於佛陀的年代,有著各種不同的傳說。根據近世學者的考證結果,已認定佛陀降生於公元前五百六十年頃,入滅於公元前四百八十年之世。佛陀的父親,名叫凈飯王,佛陀的母親是摩耶夫人,尊稱為摩訶摩耶(偉大的摩耶),然在佛陀生後,僅僅一周之後,便去世了。因此,佛陀是在其母親的胞妹,也是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愛護之下,長大成人。不過,當他沒有出家之前,大家都稱他為悉達多太子。他那位姨母,是和摩耶夫人同時嫁給凈飯王的,叫做摩訶波闍波提(後出家號大愛道比丘尼)。佛陀出家之前,也和常人一樣,娶了他舅舅的女兒耶輸陀羅(名聞)為妃子,並且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羅睺羅。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記載,出家之前的悉達多太子,有三位妃子,一為耶輸陀羅,二為喬比迦,三為鹿王。依照一般的傳說,佛子羅睺羅是由佛陀指腹懷孕的。

佛陀打坐像雖然王族的生活優裕而舒適,但悉達多太子卻並不貪戀這些世間的情、欲和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門出遊,見生、老、病、死等現象及以修道的行者,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於二十九歲,太子夜出王宮,自脫衣冠為沙門。參訪世間諸修行人,然彼皆不達解脫之境,太子以勝慧示其不究竟處,後至苦行林,開始六年的苦行生活,當時凈飯王所派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人亦在此與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間,太子日食一麻一麥,雖至形體枯瘦,亦未取菩提,遂出苦行林。此時,共修的五位行者,誤以為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菩薩

編輯

佛陀(這裡所稱的菩薩(求悟的人),便是尚未成佛之時的悉達多太子)來到尼連禪河沐浴,接受了牧女乳糜之供養。恢復體力後,至伽耶村菩提樹下,以吉祥草敷金剛座,東向跏趺而坐,發大誓願:「不成正覺,不起此座。" 時有魔王欲行惱亂,菩薩以慈悲力降伏魔怨。以定慧力明一切法,以上上智通達甚深十二因緣,於明相出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世人尊稱為「佛陀」(意為覺者),佛號「釋迦牟尼」,時年35歲。釋尊苦行、降魔、成道的經過,皆由太子的秘密護衛侍者優波離(佛成道後,隨佛出家,是持戒第一的大弟子)所見證。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曾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開示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昔禪宗五祖為六祖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六祖頓悟,即而說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釋迦牟尼佛示現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後,為令眾生解脫苦難,開示悟入佛知見故,開始了49年的弘法事業,十方無量的諸佛、菩薩亦化現於娑婆世界,助興佛教,救度眾生。其中熟知的有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等。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佛陀最初直暢本懷,宣演《華嚴經》二十一日,

佛陀後觀機逗教,又說《阿含經》十二年,《方等經》八年,《般若經》二十二年,《法華經》和《涅盤經》共八年。這是大會式的宣講,而對於各人個別的教化,不知說過無量數次。佛陀因材施教,點化迷萌,救度無量數人脫離苦難,感化無量數人求皈受戒。無量的眾生因佛陀的教誨而棄惡修善,懺悔罪業,發菩提心,奉法修行。由此而得勝妙樂者,究竟解脫者,畢竟了悟無上菩提者無量無邊。如佛陀在鹿野苑,向最初和他一起共修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諦、五蘊等聖妙法門,五人聞後便獲果證,當即從佛出家,皈依了佛陀。此後佛陀更是遊歷四方,化導群倫。佛陀的弟子有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等國王,及韋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會下層的蓮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難陀、阿難陀等諸王子出家,也不捨棄地位低下的優波離、挑糞匠尼提等。總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攝眾,以法領眾,以智教眾,以法養眾。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化,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輪迴,對於世間種種的惡行,以及對於將來所要受到的果報,無知而無所畏懼,沉溺於慾望和惡習之中。佛陀慈悲,以自身經歷的食馬麥、遭誹謗等事,為眾生現實說法。並詳細解說這些事情的前因後果,皆是往昔作惡所感,以令眾生明白因果不虛之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回心自證永恆法身。慈悲的佛陀對眾生的愛護無微不至,所教化的對象,不分貧富貴賤、種族信仰一律平等,使得歸依的弟子日漸增多,於是便有了僧伽(僧團)。而在佛陀的弟子群中,卻有著種種賢聖不肖的分別。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並時常教誡弟子有關持戒的重要性。正是戒,維繫了僧團的清凈,個人遵照戒律而行,過著法制的生活,佛陀又規定每半月布薩誦戒一次,集合說戒,使諸比丘都能在清凈戒法中長養善心,長行梵行。就這樣說法度生49年,因緣將至。亦是為令眾生於佛法中生珍重心,進而實踐解脫之道,佛陀於年八十垂般涅槃。臨涅盤之際,所有的眾生都悲啼號哭,聲聞、菩薩四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都來集會,佛陀以大悲心開曉大眾,佛性常住真實無變,及常樂我凈等義。又開示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和聲聞、辟支都當得成大覺佛果,並廣說與涅盤有關的一切菩薩法義。針對阿難所提出的四個問題,開示弟子們,在佛入滅後,要以戒為師、以四念處安住、以默擯置之調伏惡人、在一切經首安立「如是我聞」令人起信。叮嚀弟子,護持凈戒,常當一心,勤求出道,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四聖諦

編輯「諦」就是如是不顛倒,既是真理。「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餘的人只能隨著佛陀而解說,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眾生。辟支佛知道世間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滅苦的果,但是卻沒辦法講出滅苦的「道」。這個「道」是種種的修行方法,他沒有辦法開示詮釋,所以四聖諦唯有佛陀能圓滿的闡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沒有四聖諦,其他的聖者是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的。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盤的道路--出世間的因。在經典中有這樣的比喻:眾生的身心有種種的生死業以及煩惱,既是有各種的心病,佛陀將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處,告訴眾生,並且指出那些解脫的聖人,沒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悅,以及解脫病苦的方法。次序1.苦諦:說明世間是苦果。我們要知道苦有如病,應該遍知,這是世間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轉。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醫治它。(一)「苦諦」:人間約有八苦:生、老、病、死四苦是最平等,沒有人能逃避的,還有「愛別離苦」,越喜歡的人,偏偏要別離。「怨憎會苦」,最憎恨的人,偏偏要在一起。「求不得苦」,越想要的東西,越不能得到。還有「五陰熾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所引起的種種煩惱痛苦。苦字還分有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1)苦苦:是窮人苦,如有病而無錢買葯,屋漏又兼連夜雨,父母死亡而無錢買棺埋葬,這都是屬於苦中之苦。(2)壞苦:是富貴人的苦。好像家破人亡,遇盜賊劫盡金銀財寶。(3)行苦:既沒有貧窮之苦,又無富貴之苦,但人人還免不了行陰之苦。即是遷流不息,從少而壯,從壯而老死,念念不停,這也是一種苦。苦字又分三界之苦,即五趣眾生有「苦苦」,苦中之苦。天趣眾生,即三禪天以下,為「壞苦」,即在天雖是享樂,但福樂終有享盡之日,樂極悲生是為壞苦。四禪天以上為「行苦」。雖是苦樂雙亡,但還要受行陰遷流之苦。以上是略釋四諦之苦諦。2.集諦:是世間煩惱苦因。粗細煩惱,聚集在眾生心中,而生出我執,分別計較,因此造 種種惡業,而招生死苦果。若無集諦煩惱苦因,當然沒有生死苦果。說明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我們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將之斷除。這是世間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轉,但是它指出我們生死流轉的原因。3.滅諦:是出世間涅盤樂果,即二乘所證的方便有餘土。所以佛說:要斷盡集諦才能證滅諦。說明解脫與證果。眾生無時無刻不在病苦中,我們要知道沒病苦的快樂是怎樣的?要認識怎樣的人是沒有病苦的?要證知怎樣才是沒有病?這是指出世間的果,就是解脫、清凈的境界--涅盤。4.道諦:是出世間道品樂因,共有三十七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依八正道 [8]  。四諦中此諦最重要,若能修道,自然斷煩惱苦因,滅生死苦果,而證涅盤樂。說明離苦的道路。我們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藥,應該修學。這是指出世間的因,我們應該學習、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後就可解脫生死。聲聞雖然悟道,可是有悟的深,有悟的淺,有悟的究竟,有悟的不究竟。一樣的悟,而悟的程度不同。他們修的法,就是苦、集、滅、道四種法。苦,觀一切都是苦,有三苦和八苦。因為他們知道斷集、慕滅、修道,有連帶的關係。由苦而生煩惱,既然有煩惱,就要把它斷了。怎麼斷呢?要斷見惑、思惑所積集的煩惱。要羨慕涅盤法,就是常樂我凈,所謂「涅盤四德」。如何從生死此岸,經過煩惱中流,達到彼岸呢?必須三十七道品才可以成功。

佛陀紀念館

編輯佛陀紀念館位於高雄

佛光山市大樹區,2003年舉行安基典禮,12月25日竣工。紀念館佔地約100公頃,坐西朝東,前臨高屏溪,背靠山谷,是一個布局謹嚴、氣勢宏偉的建築群。穿過禮敬大廳,正中是開闊的「成佛大道」,兩側相對而列各4座寶塔。大道末端,是可容納萬人的「菩提廣場」和主體建築正館,正館後方則矗立著連基座108米、目前世界最高的銅鑄坐佛——「佛光大佛」。紀念館暨各展館將收藏、陳列包括佛牙舍利在內的眾多珍貴佛教文物,供人們參觀、禮佛,並開展佛教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在開幕典禮上,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表示,佛陀紀念館是集合百萬信徒的力量共同建成的,不是哪個人的,屬於佛陀、十方大眾和歷史文化。星雲大師在江蘇出生、出家,屢經戰亂,後輾轉到台弘法並創立佛光山。這位高僧結合自己的經歷,剴切地說,和平是珍貴的,希望兩岸和平、世界和平。率團來台祝賀的中國佛

佛光山佛像教協會副會長心澄法師在致辭中表示,兩岸佛教界都信奉釋迦牟尼佛,可謂法乳一脈;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同根同源。歷史告訴我們,世界需要和平,兩岸需要和合。今天,兩岸佛教界通過佛教特有的法會形式來祈禱「世界和平、兩岸和合」,正是同宗、同祖、同源的一家人的同願同行。兩岸佛子共同祈願兩岸人民永遠幸福、和諧。心澄法師代表中國佛協向星雲大師致贈了一尊金佛坐像。據悉,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也向佛光山發來賀詞。佛陀紀念館落成被視為佛教界盛事。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來自海峽兩岸及五大洲的各界人士、數萬名信徒參加了當天的開幕典禮。佛光山方面預計,持續到明年元旦的開幕慶祝活動將吸引50萬的參觀人次。 [9] 

十善業道

編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一、不殺生而慈心於仁——殺是殺害,生是生命,不殺害眾生之生命,名為不殺生。即對一切眾生,應一視同仁,勿殘殺加 害。因為佛教主張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釋尊以平等慈悲教義,為被殺害的眾生呼援,指示眾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殺。而孟子也曾說:「聞其聲,不忍食其 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於仁愛,而憐憫被殺害的眾生。由此看來,能慈心於仁,無殺害生靈,生命界則可盡其天然,爭鬥仇恨的事,便可消滅,天下豈不太平?二、不偷盜而義利節用——偷謂詐騙潛竊,盜謂強劫豪奪。不偷竊強奪人家的財物,叫做不偷盜。因為一切事物,主權轉移, 必依正義,不與取而取,非分取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偷盜的行為。能資生活而遂慾望叫做「利」,致利於合宜叫做「義」。知利己而須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他,叫做「義利」。人人行義利,節儉日用,奉養父母,維持家庭生活,樂其天倫,與朋友金錢往來而能守慎,則無偷盜之事發生,社會既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 得到幸福。三、不邪淫而貞良守禮——即正式結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慾,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間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亦即組織家庭之後,夫婦須相敬如賓,不有其他淫亂行為,便能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四、不妄語而誠實無欺——以術愚人,以言詐人,喜說謊話,是說不是,不是說是,叫做妄語。不妄語就是說話誠實,不說虛偽誑騙的話。如能遠離妄語,便能做到誠實不欺,則父母、兄弟、親屬、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觸,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實為得樂之道。五、不兩舌而無爭是非——不兩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離間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業,常有兩舌之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兩舌災禍,可導致無風生浪,是非煩惱,擾亂身心,甚至動武傷人,實為殺人不見血之罪魁。苟能遠離兩舌,說正直話,豈有是非之爭端?六、不惡口而出言慈和——不惡口即是不說粗惡毀辱他人的話,及不咒詛他人的惡毒言語。常人多患惡口罵人,且傷人父母祖宗三代,是為大惡口。經云:「犯惡口者,當受畜生果報。」故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成善,為人敬愛。七、不綺語而言說有禮——所謂綺語,即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不正經的話,導人生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亂開口,以為 取樂,都叫做綺語。說此綺語者,不惟無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業報所在,死墮惡道,生而為人,永遭輕賤。故要說合於禮儀,不乖違真實的正經話,便叫做不綺 語。如能遠離綺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也必為人敬仰。八、不慳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財物不肯施人,叫做「慳」,他人的財物,但欲歸我,叫做「貪」。慳貪的人追求財、色、 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會造出種種罪業,故要遠離慳貪,不慳吝自己的財物,也不貪求他人的財物,把謀生得宜的錢財,用以奉養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費 用外,對於貧病孤苦者,能給與同情慈濟,或捐助社會福利事業,即是慈心舍施,經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貴。」但不可有貪,佛陀說「貪多業亦多,取少業亦 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人生因貪而受苦,因貪而違法亂紀,危害他人社會,佛教乃勸人慈心舍施,以對治慳貪。九、不嗔恚而慈忍積福——嗔恚即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甚至脾氣爆發,可導致殺害災禍。常人說:「火燒功德 林」,這話是說一個人無論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發,動怒於人,以至動武打鬥,發生種種不幸,因此曾做過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燒得凈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對治 嗔恚,即所謂「忍字上面一把刀,為人不忍禍自招,能忍得住片時刀,過後方知忍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遠離嗔恚過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 他大事業。十、不愚痴而多聞增智——愚痴是無明,迷昧,沒有智慧,對事理無所明了,不能辨別是非,不信因果法則,固執邪見,無正見正信,胡作亂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增進智慧,便可導入正見,做個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經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痴,使令遠離邪見,是名不愚痴。 [10] 

十二因緣

編輯什麼叫做十二因緣呢?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什麼是無明?就是無所明了,什麼也不明了。無明究竟是什麼?較文雅的說,就是愚痴;若往顯明露骨來說,就是淫慾心。譬如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女孩子追求男孩子。若問他(她)為什麼要追求?或會回答:因為他(她)漂亮或英俊,所以我愛他(她)。再問:為什麼要愛他(她),哪個地方可愛?問來問去,他(她)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還要去追,這就是無明,也可以說莫名其妙。在莫名其妙之情形下,還要往裡鑽。為什麼?因為人是色慾而生,所以還要色慾而死。古人說:「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蘇醒幾個悟?夜來鐵漢自思量,成佛作祖由人做。」無論成佛或做祖師,都是由人所修成的。所以人是怎樣生來的,就怎樣死去。所謂「如是而生,如是而死」,不願斷絕輪迴、不願截斷生死流。反而願順流而生,不願逆流了生死,所以有無明。有了「無明」之後,就有「行為」。什麼行為?就是男女的性行為。因為不明,就要造業,就要顛倒。顛倒之後,就有這種問題發生。發生之後,就有了「識」。有「識」(父母精血成的胎兒)之後,便有「名色」(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後,便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滿,出生於人間,便有「觸」的感覺,能分別冷暖軟硬。有了感觸之後,便生領「受」作用,在順境曉得快樂,在逆境曉得痛苦,隨時隨地生起「愛憎」的感情。有了「領受」之心,便生一種愛心。有了愛心,就生出自私心,要佔為己有。人貪戀財貨女色,而生出種種的慾望。有了愛心,乃想盡方法,把它取來,歸為己有。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因此,盡造不清凈的身口意三業。因為造了業,就有受生的果,繼續而有來生。有了來生,又有老死。眾生都是這樣接接連連不能斷,糾纏不清,無法離開生死輪迴。欲想離開生死,首先要斷無明。無明徹底解決,其它十一個因緣就不會相生,這才真正斷了生死。修行人,要斷欲去愛,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了生脫死。否則的話,修到盡未來劫,也不能了生脫死。把根本無明破了,就是斷淫慾。這時沒有慾念,沒有煩惱,即得解脫。修道人切記!不要和任何人有染污的因緣,這樣會糾纏不清,令你墮落。修道人,一定要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飯自己飽,不能依靠任何人。當然善知識還是需要來指導,指示正路。否則,盲修瞎煉,無有是處。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讓人所不能讓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飯,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總而言之,要受人所不能受的。一定要持戒。守規矩。如果不持戒。不守規矩,那就不是一個修道人。《大經》上說:十二順緣無有二相,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者得佛菩提;一、無明:指人們心中無明煩惱,晦昧空境,無所明了,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無明,無明是粗細煩惱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根源。同時也是涅盤解脫,菩提寂靜的根本。《楞嚴經》對於真妄二種根本道理,講得十分透徹。二、行:行是業行,因為有了無明迷惑妄心,所以於諸法本來無我妄執有我,本來無法可得,妄執有法。因有我法二執,就起惑造業,就有了業行。無明緣行,是過去惑業的因。三、識:一剎那之間在父母面前,看到現前欲境,就生起一念愛心,為受生的種子,納於父精母血之中,而為胞胎。四、名色:指心法與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為我們的身心。就像一個人坐在一艘船上,渡過大海。船就是色,而坐在裡面的人是名。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為六根能入於六塵,又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夠見色,就入於色塵,其他諸根也是這樣的,所以叫做六入。六、觸:三和合是觸,因為有了六根,它就能夠感受和觸對六塵境界。觸是十二因緣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觸是根,所觸是境。環境的好壞,就會聯繫到我們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為什麼要選擇鄰居呢?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觀的環境,對我們人主觀的意識是起極大的作用。我們經常能夠親近高賢、或大善知識,時時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進。如果因緣成熟,經常能在名山古剎清凈道場,安心居住,時時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凈佛地,因緣殊勝。對於所觸的環境《遺教經》說:『當制五根,勿令放逸於五欲,譬如放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惡馬,不加控制,將牽人墜於坑阱。』能夠把住這個觸的大關,是一件重要的大事。七、受:根塵相互觸對,一定就會接受所觸對的塵境,譬如我們的耳根,對聲塵,就會接受各種聲音,如笙簫鼓樂,同時演奏,我們就會同時接受,而且層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識、名色,六入、觸、受,是我們地球人在世的五支苦果。八、愛:愛是貪愛,六根既然領受六塵,對於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別,對於稱意的就歡喜,便生貪愛之心,不稱意的就生煩惱厭惡之心。這個貪愛和厭惡之心,它是眾生六道輪迴的生死根源,發心學佛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妄想心。《金剛經》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剛般若妙智來迴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對境不生愛染之心,不起分別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萬慮俱寂,這就是『一刀斬斷煩惱因,雙腳踢開業障苦』。記得古德說:『鐵牛哪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這裡最為吃緊的是無心二字,就是六根對六塵不生貪愛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顧話頭,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贊無盡意菩薩說:『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說明愛的作用很大,愛有喜、怒、哀、樂、愛、惡、欲的七種情念。一、喜,成就我所愛的,心中就歡喜。二、怒,奪了我所愛的,心中就要發怒。三、哀,失去我愛的,心中就生悲哀。四、樂,得到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快樂。五、愛,一切環境,對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貪愛,貪得無厭的妄念。六、惡,違背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厭惡。七、欲,順從我所愛的,心中就生貪慾。依此看來,愛的確是生死的根本,煩惱的首惡。古人說:『踏斷腳下紅絲線,跳出紅蓮大火坑』。什麼是腳下紅絲線?就是這個愛字。九、取:既愛了所貪的五欲境界,就想盡辦法把它攫取過來,隨心所欲的為我享受,多多益善,貪得無厭,毫無疑問,就會做出種種惡業,如果感到違反我所貪愛的環境,就橫生忿恨,不顧一切,任意胡為做出許多罪業,所以說取是罪魁禍首,我們要時刻把住這個取的關口,能夠斷除煩惱因。可以免受生死苦,這個取和上面的愛以及最初的無明,這三支叫做煩惱的迷惑因。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對於所愛之境,將其取來,對不愛之境,把它舍掉,因此就做出種種業,真是業海茫茫,苦惱無量,有業因一定招感業果,因果定律,絲毫不錯。愛、取、有三支是於現世造作的未來三支苦因。十一、生,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會由少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步步向前邁進,最後走向死亡的道路,這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世界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釋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門時看到的那樣,真是令人感到萬分痛苦。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佛對緣覺人說這十二因緣法門,相互牽連的關係。更有流轉門和還滅門。上面所講的就是流轉門的十二因緣道理。辟支佛在小乘聖人中稱為利根。他們聽到佛說十二因緣流轉門的互相關係,互為因果的道理,覺悟到無明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緣中間苦因苦果的總根源。無明一滅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緣就會一起斷滅了。因此辟支佛就下定決心來斬斷無明。譬喻砍樹一樣,先砍樹根,樹根一斷,而整棵大樹,便自然倒下。無明滅才能復還真性,滅除煩惱,所以叫做還滅門。這就是緣覺聖人所修的十二因緣的道理。

六度波羅蜜

編輯一檀波羅蜜 二屍羅波羅蜜 三羼提波羅蜜 四毗梨耶波羅蜜 五禪波羅蜜 六般若波羅蜜;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 忍辱度瞋心; 精進度懈怠; 禪定度散亂; 智慧度愚痴(邪見)。此六度可度我們的煩惱,同時也能度眾生,所以它被稱為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是菩薩的行為。六波羅蜜是古印度話(parami),意思是度到彼岸;另一個意思是完成了事情。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浮沉,一旦游到岸邊,登上陸地就安全、安穩,絕不會再度的在生死海中浮沉,所以稱為度到彼岸。佛陀說眾生在生死苦海中飄浮,沒法游到安全之陸地上,比喻修行者斷除了煩惱,就是已經出離了生死輪迴,到達沒有生死之彼岸,稱為波羅蜜。發菩提心者,必須修種種的六度萬行,以完成他成佛之願。六度就是六波羅蜜,也既是所謂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布施度慳貪,我們學佛的人要懂得布施,布施不是叫人布施給我,而是我時時要布施給人,不是你布施啦!你布施啦!你布施給我,而我不布施給你,不是這樣。所以行布施,不一定要人家來向我化緣,我才布施,我看見有甚麼困難的人,都應該幫助他們,這叫財施;又看人不懂得佛法,很飢餓似的,我們應用佛法來布施給他們,令他們明白佛法,這叫法施;或者見人驚恐,無依無靠時,我們能幫助他,把他的恐懼解除,這叫無畏施。所以要知道布施能破除慳貪,我們甚麼都捨不得,捨不得幫助人,只願意人幫助你,這就是慳貪。你若不去行布施,就破不了慳貪,你越慳貪嘛!你就越要舍,把慳貪給破了,把它給度了,慳貪就生大慚愧,慳貪鬼就跑了。持戒度毀犯,持戒就是守規矩,也就是叫人規規矩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和布施差不多,布施是盡量布施給人,就是眾善奉行,持戒則更要諸惡莫作,若你去布施,然後還要殺人、放火、打劫,也沒有用。你若說,我劫富濟貧,打劫有錢人來幫助窮人,那是不可以的。必須諸惡不作,不做一切惡,奉行一切善,止惡防非,把不對的地方都改了,對的地方盡量去擴展它,令它發揚光大,時時都有正念,這是持戒的大略意思。持戒就是守規矩、守法律,在家庭不要和人爭吵;在國家社會,也要守規矩;在世界上不要妨礙其他的人,這就是持戒。忍辱度嗔恚,嗔恚就是我們的脾氣,脾氣和嗔恚屬火,忍辱屬水,水性柔和,火性暴躁。我們發脾氣,無明火起三千丈,把初禪天都燒得受不了,所以我們要修忍辱。談到忍辱,能忍的,那不算,忍不了的,你能忍,那才算;受不了的,你能受,那才是真修忍辱行。要學彌勒菩薩,肚子大,吃得很胖,心裡甚麼也沒有,他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笑口常開,常常歡歡喜喜的,他就是修忍辱功夫。我們修忍辱功夫要學彌勒菩薩,不是故意表現出笑,那是奸笑,不是真笑。心裡有一種嗔恨,很奸,很狡猾的,明的裝人;暗的就裝鬼,學佛法的人,這是最要不得的。無論在甚麼時候,甚麼場合都要真,不要戴著假面具,這才是佛教徒的本來面目,你盡戴著假面具去欺騙人,結果還是自己吃虧。雖然這在社會上是行得通,因社會上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互相欺騙,你沒真心話對我講,我也沒真心話對你講。在佛教里,我們要坦白直率,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對就對,不對就是不對,不能明明不對的,還要狡辯一下,把過錯推到旁人身上,那就錯了。你不坦白,不真誠,菩薩是不歡喜的,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拿出真心來,拿出誠心來,時時刻刻都要實實在在,老老實實的,真真實實的,不要有絲毫的虛偽存在。譬如說,我修忍辱,雖也表示一個歡喜的樣子,但這是假的,不是真的,裡面氣得不得了,忍也忍不住,甚至心想殺人,面上還是現出很友善的態度,這是錯的,這不是忍辱,這是狡猾奸詐。精進度懈怠,不是說我修行了,我精進了,我念經、我念佛、我拜佛了,常常登報紙表示我怎樣修行,不是如此。精進是要你自己身也精進,心也精進,時時不懶惰,時時不自欺,時時必恭必敬,如對佛天,如臨師表,要這樣不自欺叫精進。時時都念茲在茲來修行佛法,不是修行佛法時,正在拜佛,一回頭就罵;或者一回頭就拿把刀殺人,那不是精進,那還是在那兒盡做一些假的。禪定度散亂,為甚麼我們要修禪定,就是我們太散了,浪費很多精神,很多汽油都浪費掉。我們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嗅,舌頭嘗,身覺觸,意緣法,這都是向外散。你的精神向外散,就是散亂,散亂要怎麼辦呢?就要修禪定。禪定就是坐在那兒把你的心沉靜一下,好像一碗渾水,放在一個地方不動,塵土就沉到底下,從上面一看,就看到底。這樣能從上面看到底就是智慧光明現前;渾濁的時候,就是愚痴,是無明在那兒擾亂得你甚麼都不知道。所以我們修禪定,就是要生長智慧,你有了定,就發智慧;發慧就得到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就不會做愚痴的事情。為甚麼人盡做犯法的事呢?就因為太愚痴,所以不知道往正當的做,我們要是不愚痴,就是有智慧。六度簡單說明如此,如要詳細說,盡未來劫也說不完六度的法門。講萬行,萬行是言其行門之多,實在講來不止萬行,行門有無量無邊那麼多,萬行就是我們修行的法門。我們所修的是善法,不是惡法,善法有很多很多,數不盡、說不完那麼多,總括起來是萬行,也就是我們修行的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種種善事都要去做,種種惡事都不要做,就像持戒那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既然是眾善,就不能說出一定的數目,要是說少一點也不對;說多了嘛!也不知道多少,所以叫萬行。所謂六度萬行,不是向外去找,要向裡面去找,從你自性里先做,從自性上用功夫。拿布施來說,我們眼睛看東西,不要那麼貪而無厭,眼睛不貪了,就是布施了,就把眼睛這個賊度了。鼻子不應貪香與不香,你持盜戒,不偷盜,但你的鼻子很容易偷東西,嗅到好味,也不和人打招呼就要嗅,嗅了香水味,不告訴人一聲:『你身上有香水味,我嗅一嗅好不好?』只覺得這香很好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嗅了,鼻子這個賊,就是偷東西,不持戒,犯了盜戒。耳朵喜歡聽音樂,歡喜聽好的聲音,聽好的聲音就生歡喜心;聽不好的聲音就生嗔恨心,人家罵你一句,心裡就生嗔恨,沒有忍辱的功夫,沒有把耳朵的賊度了。精進度懶惰,舌頭不要在吃東西的時候才用,到講法時就躲懶偷安,吃東西精進,講是非也精進,講正經事,就不願意講,這就是懶惰,那精進,不是正精進。你若是能正精進,就可以把舌頭的毛病度了。身體本來應該常常靜的,不應流動,可是你總是東跑西跑,南跑北跑,真正修禪定的功夫,就要把身體多跑的散亂收回來。意念里要是有智慧,就不會愚痴,把你的愚痴給度了。所以六度也可以說是度你的六賊,把眼耳鼻舌身意六賊度得聽話了,那你再也不打妄想,甚麼妄想都沒有,便是六度萬行圓滿了。

大慈大悲

編輯1 佛對一切眾生之愛護,是沒有條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真正的慈悲。2 這個慈悲心,是從本性裡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凈的,是平等的:沒

佛陀說法有說對這個我特別喜歡,那個討厭,沒有。3 他是清凈平等的,對佛菩薩、對畜生、對餓鬼地獄,乃至於對一切植物、礦物,一律平等,無二無別,真正的慈悲。4 諸佛菩薩平等地愛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得樂受,他自己很快樂;一切眾生有苦,他也很苦,這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個了不起!無緣,就是沒有條件的,為什麼?因為是一體。5 凡是明心見性的人,一定是一片慈悲,他了解真相,真正明了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他真明白了,這個時候起的作用才叫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是清凈平等博愛一切眾生。6 你要是不悟,這個大用決定不能現前,你要是迷惑,在裡面分界限,就有分別執著,就有無量無邊的妄想,換句話說,你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迷失了。7 心離開了分別執著妄想,你的真心顯露出來了。真心是什麼樣子?第一是廣大相,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量廣大,清凈相、平等相、慈悲相,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現前了。8 所以學佛的人先要把心量拓開,這是本性,這是真心,心量本來如是!

慈悲利人

編輯佛陀最大的美妙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六度萬行利益無量眾生,三覺圓滿莊嚴國土。佛陀的偉大無私奉獻眾生,為眾生長夜黑暗的明燈,以成千百年來無數眾生得度而安樂之。一:慈。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慈,眾生有苦,而救度之,愛惜眾生,施濟貧苦,扶持病人,急難相助,使登快樂彼岸。二:悲。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悲,眾生不請,自來度脫他的苦惱,福蔭群生,用妙法門斬斷煩惱根,入究竟樂。三:喜。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喜,施財物、施法門令大眾解脫、施無畏令大眾心靈安樂,眾生才會法喜充滿。四:舍。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舍,舍掉自己享受貪慾,送給眾生令他飽滿。自利利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諸佛教。六度布施、持戒、禪定、精進、忍辱、般若
推薦閱讀:

不得不讀的佛陀傳記
你能讓很多的人接受你 把你裝在他們的心中很難忘你
打破罐子,佛陀說了什麼法?
佛陀的世界觀

TAG: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