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詞術語】

【詩詞術語】 [其他]   文/醉酒天涯      手機版所謂轆轤韻、進退韻、葫蘆韻,(也稱格、體)是指用鄰韻入律的一種律詩韻法。一般而言,律詩,除首句可入鄰韻外,四個韻字,必須一韻到底,不能押韻部以外的鄰韻,這是唐宋以來公認的律詩韻法。但是,自宋始以後,由於社會變革以及南北東西交流的日益頻繁,漢語語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詩韻而言,可能原來中古音韻系統中的不同韻部尤其是鄰韻之間的區別日益淡化,有的甚至融合接近以至於完全相同,漢語的聲韻系統也從宋始進入了所謂「近現代聲韻系統」。於是,在詩壇,不少詩人開始探索如何根據已經發生變化了的漢語聲韻系統來探索格律詩聲韻的變格與創新,試圖打破原來按中古音韻劃分的韻部來選擇韻字,擴大用韻的範圍。最初的探索也許就是所謂「鄰韻相押」。在這方面探索較多的是宋朝詩人項安世與楊萬里。而在他們的探索中,使用了「轆轤格」「進退格」來標明這種鄰韻入律的新的格律詩韻法。部份說法和用詞來源於網路,經天涯編輯歸類。詩詞術語一、什麼叫古風:古風是一種文學載體,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等。比如李白有古風五十九首:【古風·其十九】文李白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西上 一作:西嶽)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二、什麼叫古體詩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不求對仗,平仄和用韻也較自由。比如李白的【將進酒】。【將進酒】文/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三、什麼叫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七言詩、雜言詩1、四言:指四字組成的詩句。四言詩基本是四字句寫成的詩歌。在上古歌謠及《周易》韻語中,已有所見,到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雖雜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而基本上是四言體。四言體盛行於西周。春秋時期,戰國時期,除楚辭外,其他詩作出現不多。比如曹操的【龜雖壽】【龜雖壽】文/曹操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2、五言:就是在四言的基礎上每句增加一個字,在句子的節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節拍群。由於不同節奏在詩中交錯運用,就使句式更富於變化,更具有音樂感。它又是一種獨立的詩體,大約起源於西漢而在東漢末年趨於成熟。比如卓文君的【白頭吟】【白頭吟】文/卓文君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3、六言詩:是舊詩的一種體裁,全詩都是六個字一句,不太流行。在《詩經》中已有萌芽。比如王維的【田園樂】【田園樂】七首其六文/王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4、七言詩:古代詩歌體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的詩體。它起於民間歌謠。先秦時期除《詩經》,《楚辭》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間歌謠寫成的以七言為主的雜言體韻文等。七言詩又包括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和七言絕句(簡稱七絕)。5、雜言詩:因詩中句子字數長短間雜而得名,其句中字數不定,最短僅有一字,長句有達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間者為多。其特點是形式比較自由,便於無所拘束地表達思想感情。凡是以情致或氣勢勝的詩人,對於雜言詩都有極大的偏愛。比如毛澤東的【八連頌】【八連頌】文/毛澤東好八連,天下傳。為什麼?意志堅。為人民,幾十年。拒腐蝕,永不沾。因此叫,好八連。解放軍,要學習。全軍民,要自立。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賊。奇兒女,如松柏。上參天,傲霜雪。紀律好,如堅壁。軍事好,如霹靂。政治好,稱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團結力。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四、什麼叫樂府樂府:初設於秦,為當時"少府"下轄的一個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漢初,樂府並沒有保留下來。到了漢武帝時,在定郊祭禮樂時重建樂府,它的職責是採集漢族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後來有不入樂的也被稱為樂府或擬樂府。比如【陌上桑】【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五、什麼叫歌行歌行:是古代詩歌體裁之一,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歌行體。比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還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白居易的【琵琶行】、高適的【燕歌行】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文/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六、什麼叫賦得賦得:凡摘取古人成句為詩題,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如南朝梁元帝有《賦得蘭澤多芳草》一詩。科舉時代的試帖詩,因試題多取成句,故題前均有"賦得"二字。亦應用於應制之作及詩人集會分題。後遂將"賦得"視為一種詩體。即景賦詩者也往往以"賦得"為題。比如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賦得古原草送別】文/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七、什麼叫聯句聯句:後人又稱其為"柏梁體",是古代作詩的一種方式,是指一首詩由兩人或多人共同創作,每人一句或數句,聯結成一篇。真偽充滿爭議的漢武帝《柏梁台詩》曾被認為是最早的聯句詩,該七言詩,分別由二十六人各出一句,聯接而成,其每句用韻。陶淵明、鮑照、謝朓等人都創作過聯句。比如陸士修等人的【月夜啜茶聯句】【月夜啜茶聯句】文/陸士修、張薦、李崿、崔萬、顏真卿、葉晝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 (陸士修)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 (張薦)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 (李崿)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 (崔萬)流華凈肌骨,疏淪滌心原。 (顏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 (葉晝)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 (陸士修)八、什麼叫集句集句: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為自撰聯,另一種就是集句聯。集句聯是一種特殊的創作手法。"集"在這裡做"聚集"、"集合"解。集句聯的範圍很廣,可以集詩、集詞、集駢文、集碑、集帖、集宗教經典,甚至連成語、白話、俗語,也可集。比如北宋初年大詞人晏殊,得一上句:"無可奈何花落去",無一配對,苦思一年,仍未成對,還是王琪提出:何不對以"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大喜,如獲至寶,後他將其寫進自己的一首《浣溪沙》之中。九、什麼叫排律排律指長篇的律詩,又稱長律。是律詩的一種,格式不拘泥。一般是八言。它是漢族詩歌體裁之一,屬於律詩的一種。排律和一般律詩一樣,要嚴格遵守平仄、對仗、押韻等規則,但它不限於四韻,每首最短五韻十句,多的長達五十韻(一百句)甚至一百韻(二百句)以上。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用對仗;各句間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對的格式。比如杜甫的【上韋左相二十韻】【上韋左相二十韻】文/杜甫鳳歷軒轅紀,龍飛四十春。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釣。霖雨思賢佐,丹青憶老臣。應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沙汰江河濁,調和鼎鼐新。韋賢初相漢,范叔巳歸秦。盛業今如此,傳經固絕倫。豫章深出地,滄海闊無津。北斗司喉舌,東方領縉紳。持衡留藻鑒,聽履上星辰。獨步才超古,餘波德照鄰。聰明過管輅,尺牘倒陳遵。豈是池中物? 由來席上珍。廟堂知至理,風俗盡還淳。才傑俱登用,愚蒙但隱淪。長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回首驅流俗,生涯似眾人。巫咸不可問,鄒魯莫容身。感激時將晚,蒼茫興有神。為公歌此曲,涕淚在衣巾。十、什麼叫絕句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絕句」是從「五言短古,七言短歌」變化而來,唐人賦予它以聲律,使它定型,就成絕句。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比如僧志南的【絕句】【絕句】文/僧志南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十一、什麼叫律詩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類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種。一首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第一聯(第1,2句)稱"首聯"(或起聯),第二聯(第3,4句)稱"頷聯",第三聯(第5,6句)稱"頸聯",第四聯(第7,8句)稱"尾聯"(或結聯)。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廣義律詩允許失粘,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比如杜甫的【登高】【登高】文/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十二、什麼叫試貼詩試貼詩是中國封建時代的一種詩體,常用於科舉考試。也叫"賦得體",以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得名。起源於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題目範圍與用韻,原均較寬,唐玄宗開元時始規定韻腳。鄉、會試用五言八韻,童試用五言六韻。限用官韻,用的全是仄起格。試帖詩所以採用八韻排律的形式,就是為了附合當時八股文的結構。每韻上、下兩句為一聯,首聯「破題」,次聯「承題」,三聯「起股」,四、五聯「中股」,六、 七聯「後股」,結聯「束股」。每聯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轉、合。(說明:破題和承題,就是把命題的用字拆散分布在第一、二聯內。第一聯把命題的用字抽用了一部份,所以稱做破題,因為是起了破整的作用;第二聯則將所余各字湊合上去,所以又稱做承聯,因為起到了完整的作用。)比如王廷紹的【驚雉逐鷹飛】【驚雉逐鷹飛】文/王廷紹百中虛文囿,蒼鷹掠地歸;(破題)如何驚雉影,翻逐鷙禽飛;(承題)色木罹羅避,心偏竄野違;(起股)多因魂未定,不識計全非;路問金眸疾,風卷鐵距威;(中股)幾番愁側翅,一瞬失殘翚;抱木猿猶轉,藏林鳥亦稀;(後股)山樑無獵羽,好自惜毛衣。(束股)十三、什麼叫古絕古絕為古體詩歌的一種,不受律詩格律束縛。古絕分為五言古絕和七言古絕。古絕與律絕相對論。比如李紳的【憫農】【憫農】(其一)文/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十四、什麼叫八病八病:古代關於詩歌聲律的術語。為南朝梁沈約所提出,沈約將四聲的區辨同傳統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合,規定了一套五言詩創作時應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就是後人所記之"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鈕、正鈕等八種聲病。其對於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病。據《文鏡秘府論》所述:1、平頭指五言詩第一字、第二字不得與第六字、第七字同聲(不管是同平、上、去、入)。2、上尾指在詩歌聲律上犯雙聲之病。凡上句尾字與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與第三句尾字為雙聲,皆稱「上尾」。3、蜂腰指五言詩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言兩頭粗,中央細,有似蜂腰。4、鶴膝指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言兩頭細,中央粗,有似鶴膝。(近人從蔡寬夫說,以為五字中首皆濁音而中一字清音者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濁音者為鶴膝。)5、大韻指五言詩如以「新」為韻,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鄰、身、陳」等字(即與韻相犯)。6、小韻指除韻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間互犯)。7、、旁紐一名大紐,即五字句有「月」字,不得更安「魚、元、阮、願」等與「月」字同聲組之字。8、正紐一名小紐,即以「壬、衽、任、入」為一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聲相紐之病。十五、什麼叫失替、失對、失粘1、失替是屬於對聯術語。失替,指一個句子中,位於2、4、6位置上的字,應該是 平 仄 平或者是仄平仄這樣交替的形式出現的,但是,如果出現平平仄,或者仄平平,這就是失替。2、失對是在對聯和律詩中,違背一聯之內出句與對句平仄基本對立的規定,當用平而不用平,當用仄而不用仄,這叫做「失對」。如儲光泰《京日送別王四誼》詩:「落潮洗漁浦,傾荷枕驛樓」「潮」與「荷」俱是平聲字,這是失對。所謂「對」,是指每聯的出句和對句必須是相反的類型:出句是a.平平仄仄平平仄,對句就是B·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句是b.仄仄平平平仄仄,對句就是A·平平仄仄仄平平 。也就是說,在對句中,平仄完全是對立的。只有這樣,才合乎粘對規律。3、失粘就是平仄失誤,聲韻不相粘之謂。即應用平聲而誤用仄聲,或應用仄聲而誤用平聲。所謂「粘」,是指在近體詩的相鄰兩聯中,上一聯的對句(即該聯第二句)和下一聯的出句(即該聯第一句)的平仄類型必須是同一大類的:上聯對句是「A·平平仄仄仄平平 」句型,則下聯出句是「a.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上聯對句是「B·仄仄平平仄仄平」 句型,則下聯出句是「b.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也就是後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須跟前聯對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把兩句粘聯起來。十六、什麼叫孤平、拗救1、孤平是指格律詩的一個句子中,全句除韻腳外,只有一個平聲字。這叫做「犯孤平」。有些情況(如處於一句之中的四、五、六字的位置上)是兩個仄聲字之間夾一平聲字,前人也稱為「犯孤平」。為了避免「犯孤平」,某些句子的「一、三、五」諸字也不能不論。如「仄仄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子,其第三字平聲如換用仄聲字,便只剩下第四字為平聲了(韻腳的平聲字不計),這就會犯孤平。2、拗救是指格律詩中出現拗句,採取一定的方式補救,稱為"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對句相救兩種。比如:王維【觀獵】的尾聯出句「回 看 射 雕 處」,「平 平 仄 平 仄」再比如白居易的【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十七、什麼叫分題、唱和1、分題是舊時作詩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題目以賦詩,稱分題,亦稱探題。2、唱和是古代詩人相互間應答酬謝所作的詩詞。又分:依韻,用韻,步韻、和詩4種形式。其中,依韻又叫同韻,步韻又叫次韻,只作詩酬並不用被和詩原韻叫和詩。唱和詩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聯句、酬和、賡和、追和、和答、分韻、和韻、次韻等(其中聯句、分韻帶有文字遊戲的性質)。就總的情形看,大致分為限韻和不限韻兩類。唐以前沒有和韻的要求,只要求和詩與原詩語意相應答,和詩比較自由。中唐以後對聲律的講求日趨嚴格,除了「依韻」、「用韻」,更講究「次韻」(亦稱「步韻」),即依照所和詩中的原韻原字及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使和詩越來越受到形式主義的束縛。十八、什麼叫工對、借對、流水對、並肩對、扇面對、合掌1、工對也就是對仗工整,一般必須用同一門類的詞語為對,如名詞中:天文、地理、時令、器物、服飾等同一意義範疇的詞。比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對仗就相當工整。2、借對:是屬於修辭中對仗一種,也稱為假對。它通過借義或借音等手段來達到對仗工整的目。一個詞有兩種以上的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但是同時借用的它的乙義或丙義,來與另一詞相對。還有假借格、借音對、借義對等,比如"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常"一詞具有多種含義,一為"平常",一是"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詞,後者是數量詞,這裡用"尋常"來對數詞 "七十",用的是它本來具有的數量方面的含義,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的意義。這就是"借義對"。再比如洪覺范《天廚禁臠》有琢句法",其中假借格如"殘春紅葯在,終日子規啼",以紅對子(諧紫),如"住山今十載,明日又遷居",以十對遷(諧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時之興,唐人多此格,何以穿鑿為哉。"文中所舉就是"借音對"。3、流水對也就是兩個句子在意義上有連貫、因果、條件、轉折等關係的聯對。形成一氣呵成,暢而不隔,如行雲流水,妙韻天成也。比如杜甫的「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與流水對相反,對仗時如對出了兩個意思不相貫通的句子,則稱為並肩對,往往顯得板正生硬。4、扇面對亦稱" 扇對 "。舊體詩對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對,如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一首詩中前聯與後聯形成對仗,便是扇面對。5、合掌也就是上下兩句的某個詞或整個的詞義完全相同或相似,內容重複,猶如一個人把兩隻手合攏,形影相疊,反看正看渾如一手;這種情況叫合掌。合掌的形式大致可分為局部性和整體性。局部合掌是個別詞義相同,整體合掌是指整句聯義相似。無論是局部或整體合掌。十九、什麼叫叶韻、押韻、依韻、限韻、用韻、次韻、步韻、通韻、轉韻、換韻、窄韻、寬韻、分韻、擠韻、撞韻、連韻、出韻、落韻、湊韻、重韻、倒韻、啞韻、僻韻、複韻、別韻、犯韻、冒韻、死韻、活韻等1、葉(xié)韻,一作"諧韻"、"協韻"。詩韻術語。謂有些韻字如讀本音,便與同詩其他韻腳不和,須改讀某音,以協調聲韻,故稱。由於語音發展、變化,後人讀先秦韻文,有些地方便會感到不押韻,於是就臨時改變其中某一字的讀音,使之諧合。比如毛公的【西江月·井岡山】【西江月·井岡山】文/毛澤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2、押韻即在詩詞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由於從古至今漢字的聲韻系統出現了一些變化,因而就有了古代、現代兩個聲韻系統,所以詩詞的押韻也大體上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按照古聲韻系統來押韻(比如詞林正韻和平水韻),二是按照現代漢語的聲韻系統來押韻(比如中華新韻)。3、依韻也就是按原詩詞的韻腳,但韻腳的次序可以調整。4、限韻分兩種:一種是「限韻部」,所做的詩只要在限定的某一個韻部中就算合格;另一種是限韻字,就是限定幾個同韻部的字,做詩時都得用這幾個字,有的還限順序。5、用韻只要用原詩詞同一韻部的韻即可。6、步韻:也叫「次韻」,就是和詩詞時用原韻,次序不能顛倒。7、通韻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詩時通韻可以互押。如「平水韻」中「一東」與「二冬」、「四支」與「五微」、「十四寒」與「十五刪」等可通押。古體詩通韻較寬,近體詩則受嚴格的限制。8、轉韻 亦稱"換韻"。詩韻術語。指在一定的語音條件下,兩個不同韻部的字可以押韻,可以通用。包括對轉、旁轉和通轉。對轉:分為陰入對轉、陰陽對轉、陽入對轉,條件是同類同韻腹。旁轉:條件是韻腹相近,韻尾相同。通轉:不同類同母音。9、窄韻:詩韻中字數較少的韻部。與"寬韻"相對。 由於窄韻包含的字數較少,運用窄韻創作詩歌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10、分韻又叫賦韻,是指數人相約賦詩,選擇若干字為韻,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韻作詩,謂之分韻。11、擠韻是指詩文中用了與韻腳同韻母的字,干擾了韻美效果。就是在詩句中不是韻腳處過多使用同韻的字,讀起來讓人拗口。12、撞韻就是在不用韻的那句(白腳)(比如七絕的第三句子)尾字也用了韻腳同韻母的仄聲字。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泊船瓜洲】文/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在這首詩中,「江南岸」的岸字便是「撞韻」了,但我們並不覺不好。再比如韓愈的【初春小雨】:【初春小雨】文/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好去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第三句中的「去處」也撞韻了,而且「去處」是疊韻,還是雙撞韻了,我們不僅不覺不好,反而是很好。再看看「擠韻」。上面例子中的「江南岸」的南字,其實就是犯了擠韻,我們並不覺不好。所以詩詞是一種藝術創造,不懂得基本的格律,顯然不得窺其門徑。但是,拘泥於規則卻是藝術的死敵。面壁十年圖破壁,有許多優秀的詩篇的精彩之處,也恰恰是它出格之處。但我們卻不能不知道和不了解。14、連韻就是相鄰的兩句押韻句,用了同音字作韻字。比如:杜甫的【堂成】【堂成】文/杜甫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其中「巢」和「嘲」就是連韻。15、出韻-即俗稱之落韻,如押「一東」韻之詩,誤押上「三江」韻或「八庚」韻中之字,即為出韻。比如,前一句用「寒山」,後一句突然成了「麻花」。一首詩押律詩的首句用臨韻不算落韻,因為首句本來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許從寬。這種情況叫「孤雁出群」。 「孤雁出群」是一種從寬處理,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孤雁入群」從寬是沒有根據的。當然,詩的結句或結聯最重要,能不能出意境往往就在結尾處。出於意境上的考慮,為了不至於因韻害意,有時候偶爾來一次「孤雁入群」,也不是不能容忍。但最好不要濫用,畢竟它與「孤雁出群」不同。至於中間的一些句子出現落韻則是絕對不允許的。16、湊韻俗稱「掛韻腳」。所押之韻,與全句之意義不相連屬,而勉強湊合者。就是為了押韻,勉強選用韻部中一個與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連貫、不關聯的字,湊成韻腳。17、重韻即同一韻腳,而重複押之之謂。此在近體詩懸為厲禁,而古體詩則不避。18、倒韻連兩字而成一詞者,為遷就韻腳,有可顛倒而用之者。如:「先後、新鮮、來去、慷慨、凄慘、輝光、牛馬、地天、玲瓏、參商、羅綺、琴瑟、乾坤」等,然須於義不礙方可。如不可而倒之,即稱之為倒韻。19、啞韻啞韻者,為聲調不響亮,或意義不明顯之謂。如「東」韻之「忡、懵」等字即是。『葩』即花也,而『葩』字不響。『芳』即香也,而『芳』字不響。以此類推,不一而足。20、僻韻僻韻又稱「險韻」或「難韻」,即生僻之字,如東韻之「蝀翀」等字。再比如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幾個認識?又如上平一東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專門喜歡找一些生僻的字來顯擺。其實,他不知道他顯擺出來的正是一種詩病。袁枚老先生說:「李杜大家,不用僻韻,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21、複韻凡意義相同之字,如六麻韻中之「花、葩、華」,七陽韻中之「芳、香」,十一尤韻中之「憂、愁」等字,義皆相同,一詩之中雙押即為複韻,亦宜善為避之。22、別韻別韻者,同一字因音韻不同,而意義亦別者,誤押之即為別韻。如「重」字於二冬韻作「復疊」解,於二宋韻則作「貴重」解;「降」字於三江韻作「順服」解,而於三絳韻中則作「下落」解;「鮮」字於一先韻中作「新」字解。23、犯韻又稱冒韻,即不是(同一句詩中)韻腳處用上同韻之字。比如:相逢之處草茸茸,峭壁攢峰千萬重。他日期君何處好,寒流石上一株松。這首詩情景描寫很到位,意境也不俗。但是,它押的是上平聲的二冬韻,而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逢」和「峰」這兩個字,也在二冬韻里,這就「犯韻」了。但是我們要注意,「茸茸」二字是疊字用法,或者有些固定詞語,不屬於「犯韻」。24、死韻:詩中押韻的句子我們叫它「韻句」。對於韻句而言,如果整句詩的句讀重心落在了最後一個字上,也即落在了韻字上,這樣的韻我們稱之為「死韻」。25、活韻:根據整句的意思,如果整句詩的句讀重心落在韻字之前的別的字上,這樣的韻我們稱之為「活韻」。26、竄韻:由於不知道異義、異音的同一漢字分屬不同的韻部,作詩就會竄韻27、三陰平韻:一首七絕的三個韻字如果都是陰平字,也會對詩的韻感造成傷害。比如:王之渙的【涼州詞】【涼州詞】文/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這首詩中『間』、『山』、『關』組成了三陰平韻,可是我們卻感覺不到三陰平的傷害,仍然覺得全詩流暢上口。關鍵是第二句的『萬仞山』把這句詩做成了「活韻」。一活全活,流暢而完美的音韻,歷千年而不衰。其實這首詩也是「擠韻」的經典大作,大家不妨再仔細看看,作者是如何把「擠韻」的傷害消於無形的。嚴格說來,押韻諸戒是對詩人提出的高層次要求,是一種押韻技巧。它所指出的問題,並沒有違反詩詞押韻的普遍規則,不是詩詞創作的硬性規定。但是,它們又確實會對詩詞優美和諧的韻律造成一定的傷害,有時甚至是很嚴重的「硬傷」。所以,要想寫好詩詞,這些問題是要盡量避免的,或者又是不可避免,卻不能不知道有這麼回事。二十、什麼叫進退格、轆轤格、葫蘆格1、進退格亦作「 進退韻 」。律詩用韻的一種格式。一首詩採用兩個相近的韻部來押韻,隔句遞換用韻,一進一退,相間押韻,故名。凡詩用韻有數格:一曰葫蘆,一曰轆轤,一曰進退。比如楊萬里的【嘲淮風進退格】【嘲淮風進退格】文/楊萬里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緊且深關。顛風無賴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不去掃清天北霧,只來捲起浪頭山。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楊萬里的這首作品為仄起平收首句入韻,通篇押:下平一先(船)、上平十五刪(關、山)、上平十四寒(寒、看)三韻。屬孤雁出群式的進退格。雖然進退格可押兩韻,但要求兩韻必須是可以通押的鄰韻。鄰韻可通押的分類如下:1.東--冬,2.江--陽,3.支--微--齊,4.魚--虞,5.佳--灰,6.真--文--元(半),7.寒--刪--先--元(半),8.蕭--餚--豪,9.庚--青--蒸,10.覃--鹽--咸.。平聲三十韻中唯有歌、麻、尤、侵等四個韻部沒有鄰韻。2、轆轤格亦稱「轆轤韻」。詩韻術語。與進退格同為用韻的一格。雙出雙入。即律詩第二、第四句用甲韻,第六、第八句用與甲韻可通的乙韻,如先用「一東」,後用「二東」等,雙進雙出,前面一格,後面一格,此起彼落,有似轆轤,五七言律詩中經常用到,故稱。比如方岳的【餐雪轆轤格】【餐雪轆轤體】文/方岳酒渴來時海不供,山寒餐玉有奇功。/東柘漿滴處絲糕紫,冰碗擎將片腦忪。/冬透骨洗清煙火氣,滿腔頓著水晶宮。/東人間塵土何堪住,徑住瓊瑤第一峰。/冬【轆轤格】、【進退格】在宋及宋之前都是一種實驗性質的詩格.至宋.楊萬里及其少同好始定格為同一格.即一進一退.3、葫蘆格亦稱"葫蘆韻"。詩韻術語。與進退格同為用韻的一格。葫蘆韻者,一般用在首句押韻的律詩中,前二後三。如"零"、"青"通押,先二韻"僧",後三韻"增"。先小後大,有似葫蘆,故稱。比如陳造的【次韻楊宰葫蘆格】【次韻楊宰葫蘆格】文/ 陳造生常信流坎,老不嘆漂零。雪後菊未死,雨餘山更青。仍煩析塵語,遠寄打包僧。政績隨詩價,多君日日增。其實  所謂轆轤韻、進退韻、葫蘆韻,(也稱格、體)是指用鄰韻入律的一種律詩韻法。一般而言,律詩,除首句可入鄰韻外,四個韻字,必須一韻到底,不能押韻部以外的鄰韻,這是唐宋以來公認的律詩韻法。但是,自宋始以後,由於社會變革以及南北東西交流的日益頻繁,漢語語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詩韻而言,可能原來中古音韻系統中的不同韻部尤其是鄰韻之間的區別日益淡化,有的甚至融合接近以至於完全相同,漢語的聲韻系統也從宋始進入了所謂「近現代聲韻系統」。於是,在詩壇,不少詩人開始探索如何根據已經發生變化了的漢語聲韻系統來探索格律詩聲韻的變格與創新,試圖打破原來按中古音韻劃分的韻部來選擇韻字,擴大用韻的範圍。最初的探索也許就是所謂「鄰韻相押」。在這方面探索較多的是宋朝詩人項安世與楊萬里。而在他們的探索中,使用了「轆轤格」「進退格」來標明這種鄰韻入律的新的格律詩韻法。本文發表於 2017-03-17 17:19 ,
推薦閱讀:

把妹須知術語
八字術語(三)
八字之神煞 十神術語大全
首發 | 辭彙翻譯老是找不到標準?讓這 4 個術語庫來幫你
命理40個常用「術語」釋義

TAG:詩詞 | 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