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地理「也有「思想史」 | 薦書

【編者按】

本文為李零老師品讀唐曉峰老師《從混沌到秩序》一書所作的文章。

「我們要想真正讀懂這篇『大地文章』,不能不藉助思想的翅膀、理論的眼光,讓想像高翔於大地之上,借腦力以濟目力之窮。」文章出自李零老師《我們的中國》叢書第四編《思想地圖——中國地理的大視野》。文章轉載自公眾號:保馬。感謝授權!如您閱讀後有所收穫,歡迎關注並分享「雅理讀書"(yalipub)

《從混沌到秩序》

   作者:     唐曉峰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副標題: 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

出版年:  2010-1

作者簡介

zuozhe

唐曉峰,遼寧海城人。先後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北京大學地理系、美國希拉丘茲(Svracuse)大學地理系學習,獲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曾在內蒙古大學蒙古史研究室工作,現為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城市歷史地理、中國先秦歷史地理、地理學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結合考古學的方法。

▼▼▼

地理也有思想史

——讀唐曉峰《從混沌到秩序》

文 | 李零

這是2010年中華書局出的新書,副標題是「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作者唐曉峰,是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歷史地理中心的教授。

  

他是專門研究歷史地理的學者。

 

我和作者同庚,都是「鼠輩」,都在內蒙插過隊,都學過考古,有共同經歷。我們早就認識,30年前,我在考古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時就認識。他去美國前,我們一起考察過山西,他去美國後,經常在美國見,太熟。現在,我們在同一所學校,經常一起吃飯,一起聊天。地理學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思想史也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

 

考古和地理有緣,兩者都是「讀地書」,所謂「區系類型」,所謂「分國分域」,都離不開地理。這是我們共同的緣分。雖然我們都離開了考古,但地理是他的專業,我的愛好(業餘愛好)。我們一起編《九州》,一起到野外考察,彼此都知道想什麼。

 《九州》(歷史地理輯刊) (共5冊),此為第一輯

當然,他是專家,我不是。他是作者,我是讀者。這裡說點讀後感。地理是一門腳踏實地的學問,「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荀子·勸學》)。古人為了獲取地理知識,只能跋山涉水,一步一個腳印,一山一水,往起拼湊大地的全景。行走,今天仍然很重要,不是讀書、看地圖所能代替。可惜,60歲後,我們的膝蓋壞了,爬山落下毛病。

 

研究地理,從地上看大地,一直湊到眼跟前兒看,固然很重要,但思辨推理、宏觀把握也絕對不可少。大地太大,我們太小,雖登臨絕頂,不足見其大。我們要想真正讀懂這篇「大地文章」,不能不藉助思想的翅膀、理論的眼光,讓想像高翔於大地之上,借腦力以濟目力之窮。

 

「地理」也有「思想史」嗎?此書有很好的回答。《從混沌到秩序》,很多想法是醞釀於唐博士在美國寫成的博士論文(From Dynastic Geography to Historical Geography,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International, Ltd. 2000)。近10年來,他一直在琢磨,怎麼才能給「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理出個頭緒。正如本書大標題所示,它的敘述對象是「從混沌到秩序」,敘述方式也是「從混沌到秩序」,開頭比較虛,一步步朝實里講,從開闢神話,一直講到《漢書·地理志》。《地理志》是講「王朝地理學」,他要探索的是這以前的「地理思想史」。

 

我理解,它的緒論和十二章是分五部分,下面分別講一下。

1

緒論,主要講思想對地理的重要性。古人的大地觀,有古人自己的理解。

現在,講政區地理和地名沿革,書很多,講中國地理學史,書也不少,但講中國地理思想史,書卻很少,特別是講上古部分,書更少。作者思補其闕,主要有感於二事。第一,中國近代學術的轉型,值得反省,幾乎所有學科都是照搬西方的學術範式,術語轉換,體系轉換,基本上是單向,我們只是強己就人,在中國材料中找西方概念,用中國材料註解西方概念,比如中國科技史,就是這樣寫。作者跟我說,他想反過來想一下,看看能不能用中國自己的概念講中國自己的地理思想,然後再看西方的概念和體系有什麼不同,用香港中文大學劉笑敢教授的話,就是「反向格義」(《「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詮釋為例》,《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0-36頁)。第二,我國地理學被徹底西化,主要是取科學化,為此,我們引進了地球觀,經緯、海拔、等高線、大地測量、製圖學等等,這是鑿破鴻蒙,但傳統地理學的思考,凡不能用科學概念描述者,基本上都被拋棄,也實在很可惜。作者留學美國七年,深知西方地理學非常重視思想,他覺得,傳統地理學中的地理觀念是個值得重新審視的對象。作者說,「地理知識」不等於「地理學」。「地理學」要叫「學」,還得有觀念和方法。古人的想法,最好還是用古人自己的概念來描述,不管它們如何不科學。比如古人常用的類比法,即「關聯思維」(CorrelativeThinking),就是古代很流行的方法。他的書有一大堆舊概念,如禹跡、中國、天下、四方、五嶽、九州、四海、五服,這些詞都是反覆出現的關鍵詞,就是最能表達古代想法的詞,很多討論都是圍繞這類詞而展開。

2

第一至三章,是講中國地理思想的源頭,他是從中國的宇宙論入手

 

第一章講開闢神話,主要是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作者說,盤古開天地,從混沌創造秩序,這個故事最重要。古代講創世,多半是創而復毀,毀而復創,反反覆復。女媧補天屬於救世,作者叫「二次創世」。我理解,中國神話學也是個值得反省的學科。茅盾也好,袁珂也好,聞一多也好,其實是模仿西方。盤古開天地是模仿《創世紀》,伏羲、女媧是模仿亞當、夏娃,大禹治水,也和諾亞方舟的故事有可比性。其實,漢代講創世,更主流的說法是道論式的說法,即太一生三一,三一生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三皇生九皇,最後是五帝、三王。這類說法,戰國已見端倪。如《老子》有「大」、「一」(表示「道」),《楚辭》有「東皇太一」,《周禮》有「三皇五帝」,對比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的宇宙發生學,無疑很古老。盤古開天地,只是民間故事,此說出自三國徐整的《三五歷記》,「三五」的意思是三皇五帝。此說出現比較晚,應屬旁支。共工怒觸不周山,也是一次大破壞,此書歸入「其它傳說」。我覺得,講地理,這個傳說最重要。我國是塊傾斜的大地,西北高、東南低,有三級台階,河流主要是從西北向東南流,古人做了形象描述。作者引《列子·湯問》和《論衡·談天》,在35 頁。它更早的出處是《淮南子·天文》。

嘉慶刻本《淮南子箋釋》 

第二章講英雄救世和聖人創世,主題是再造秩序,再造秩序是對災害而言,災害是秩序的破壞。「英雄救世」,指后羿射日、女媧補天、大禹治水,拯民於水火。「聖人創世」,指伏羲、神農、堯、舜、禹的發明。這裡的「英雄」是個西化的說法,來自希臘神話的翻譯。希臘神話的「英雄」都是神子,他們在地上斗,背後站著神。我國的「英雄」,本來是另一個意思。這個詞,出自《太公書》,三國時期最流行,《三國演義》的「英雄」才是正解(指亂世英雄,曹操、劉備、孫權)。「聖人」,我國固有,本來是指天生聰明,絕頂聰明,因此可以當全國人民大救星的人。作者強調,災害是環境觀中的一個永恆主題,很對。災害有很多種,水災、旱災、風災、火災、地震、海嘯,今天仍困擾著人類。我國以農業立國,最最看重的是水旱之災(古人常把「災」、「異」放在一起講,所謂 「災異」,不光指災害,還包括各種反常怪異,帶有神秘色彩),其他災害不太講。颱風、海嘯主要在東南沿海,火災主要在東北大森林,不在中原地區,中原王朝不上心;地震,危害大,古人無法預測,指不定多長時間在哪兒鬧一回。作者說的「英雄」,后羿、女媧怎麼叫,還可討論,但大禹,按古人的講法,肯定是聖人。聖人都是上古帝王。他們不光是救世主,也是各種器用的發明者。發明創造,古人叫「作」,《世本》佚篇有所謂《作篇》,就是講各種器用的發明。發明者都是上古帝王。作者引《繫辭》,其實就是講「作」。

 

第三章是講先秦諸子的宇宙論,特別是道家的宇宙論。儒家喜歡強調人,「仁」就是拿人當人,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天地被淡化。道家不一樣,強調人只是天地之間、萬物之首的一種創造物,天地之後還有自然,還有道。中國的宇宙論,主要和道家有關,很對。基督教把上帝看作造物主(Creator),把萬物和人看作上帝的創造物(creature)。我國不太一樣,太一或道,只是天地的本源,萬物和人是天地所生,它更強調,世界是個自然生化的過程。道家講道生天地,當然要講宇宙論和天人關係。儒家不大講(宋儒另當別論)。儒家得勢後,中國講什麼都是以人為中心。這是整個論述的出發點。

3

第四至七章,主要講空間概念的起源。

 

第四章是從新石器時代的發現說起。此章與前面不同,已經走出上古神話和先秦諸子的哲學表達,進入歷史領域。話題是圍繞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的空間分布。新石器考古,是研究空間概念比較可靠也比較早的證據。這門學問,目標是什麼?公眾不了解,考古學家不知道該怎麼跟他們解釋。其實,它的主題是農業革命。發掘地點,密密麻麻,標在地圖上,就是反映早期農業定居點的空間分布。城市的發生,就是以此為基礎。作者講新石器時代的六大區(蘇秉琦所分),講聚落-聚落群-中心聚落的衍生過程,講各著名遺址的布局,講早期城市的誕生,講濮陽龍虎圖、良渚玉琮和含山玉版,是想告訴讀者,我們的祖先,從很早的時候起,就已經有中心、軸線和對稱、天圓地方、四方八位等觀念。最後,作者還強調,古代的「圖」與「數」是互相配合。

 

第五章講四個問題,一是神山,二是式盤,三是天圓地方,四是海洋。第一個問題,神山是昆崙山,五嶽也是神山。作者說,昆崙山是「天地之軸」。我理解,「天地之軸」,就是古人說的「極」。西人所謂「軸」(axis),是地球自轉的軸心,貫穿南極(South Pole)和北極(North  Pole)。我國所謂「極」,是大地制高點,是山脈輻輳的中心,是「天欲墜,賴以拄其間」的撐天柱。昆崙山是神話的極,遠在西方;五嶽是現實的極,則在眼前。第二個問題,式盤代表的宇宙模式是蓋天說,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這種模式,古代最流行。第三個問題,作者說,「天圓地方,不是兩種形狀,是兩種秩序。一種秩序是圓,運轉、循環,另一種秩序是方,靜、穩、厚、定。在運轉與靜穩格局之間形成複雜關係,人生存在於靜穩的地上格局秩序中,但要聽從天命。在這個意義上,天是歷史,地是社會」。第四個問題,海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隔絕,而不是聯繫。為此,作者用了一個詞,叫「望洋興嘆」。他強調,「在古代中國,不可能有海島文化領先陸地的事情,海洋決不是進步的搖籃,海洋是世界的邊際」。古人想像的世界,大地是中心,四周是環海,他們所謂「海」,是指四顧茫茫看不見的地方。海,既是幻想,也是絕望,讓人覺得虛無縹緲。曹操有詩,「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步出夏門行》),以星空比大海,最為得之。海洋也是一種極,代表四方之極。一條線,中心是極,兩端也是極。一個方塊一個圓,中心是極,邊緣也是極。

 

第六章講分野,講天與地的對應關係。古人講分野,是以地上的山川州郡對應天上的十二次、二十八宿。這種套合,雖然有很多牽強之處,但想法很聰明,有古人的智慧。我們站在地上看大地,看不遠,但天卻視野開闊。古人想以天地一體的坐標系來為大地定點,和現代的大地測量和GPS,在思路上是相通的。這種思考的代表作,是唐一行的「天下山河兩戒說」。他把中國的山脈和水系分為南北兩大區,就是模仿以雲漢分群星的古代星圖。上面講,海天茫茫,最能惹人遐思,觀星和航海,關係很有緣。《漢書·藝文志·數術略》的天文類,有五種書講「海中星」的占驗,就和航海有關。

 

第七章講絕地天通,「絕地天通」是個神話。這個神話講什麼,學者有不同解釋。我理解,它是講職官起源,天官和地官的分化。作者重提這個故事,是想強調,天文歸天文,地理歸地理,地理才能獨立。天文地理不分,過去也是個混沌。《淮南子》雖以《天文》、《墬形》並列,但《史記》八書,只有《天官書》,沒有《地理書》。《漢書》雖有《地理志》,但它的《藝文志》,沒有專門的地理類。作者對《山經》和《禹貢》做比較,很重要。這是中國地理的兩大經典。《禹貢》是《尚書》中的一篇,屬於儒經,地位比較高,《漢書·地理志》就是祖述《禹貢》。司馬遷講九州山川,只敢用《禹貢》,不敢用《山海經》。《山經》在《山海經》中,其書閎誕迂誇,難以歸類。《漢書·藝文志》把它列入《數術略》形法類,當作講相術的書。《隋志》把它列入史部地理類,始歸地理。但《四庫》鄙之,改入小說類,不承認它是地理書。近代更有意思,乾脆拿它當神話寶庫,越虛無縹緲,越興趣盎然,《海經》比《山經》更吃香。我理解,此書不光講山,還集本草、博物、志怪於一身,應與尋仙訪葯的活動有關,其實是神仙家的地理書。它描述的山,都是遠離人世的山(有如道教的洞天福地)。作者說,《山經》是講「神人之際」或「天人之際」,《禹貢》是講「人人之際」,這是基本不同。講地理,山水是兩大要素,《禹貢》主水,《山經》主山,各主一路,但不可能光講哪一種。《山經》和《禹貢》,條塊切割不一樣。《山經》用五分法,按四方加中央講,這是講山的傳統。後來的五嶽五鎮都這麼講。《禹貢》用九分法,九山、九河、九州,都是用九這個數,也是老傳統,後來的郡國志,都是祖述《禹貢》。山有山脈,水有水系,《禹貢》講「導山」、「導水」,也很重要。後世講水,有《水經注》,是以江、淮、河、濟等大河(古人叫「四瀆」)串聯沿途的小河,自西向東、自北向南,一路講下來,這也是祖述《禹貢》。

《禹貢會箋》 清 徐文靖撰

第七章的結尾,提到一個老問題,值得討論。

 

徐旭生說,中國神話比較平淡,不如希臘神話幻想力強,非常神奇。這引出一種截然相反的評價。一種看法是,西方人說,「上帝歸上帝,凱撒歸凱撒」,他們把天、地或天、人分為兩界,此岸是此岸,彼岸是彼岸,截然不同。他們是天人分裂,我們是天人合一。宋儒講天人合一,新儒家也講,這是儒學宗教化的說法。182頁腳註所引葛兆光的看法就屬這一類。還有一種看法,正好相反,比如我。我是把「絕地天通」當天人分裂。我認為,歐洲和我國都有兩界劃分,這不是區別所在。真正區別是什麼?是他們比我們更強調宗教,我們比他們更強調世俗。他們講兩界,強調的是天人溝通。天人溝通就是天人合一。政教合一就是它的實際體現。我國不一樣,正好相反,政教是分開的。天人合一,人神交流,是大眾和僧侶的事,政府以外的事。政府,官僚士大夫的世界,完全是世俗世界。中國的國家,是以人為中心,只管人,不管天。天人合一隻是局部,天人分裂才是整體。作者講地理觀念的轉變,大趨勢正是朝這種特點走。

4

第八至十一章,是講三代的領土意識。作者不講夏,直接從商代講起。

 

第八章講商代,主要是利用甲骨文,講商代的政治空間秩序。重點是兩個概念,一是四方加中心,中心是大邑商,外面是四方(包括四土、四戈、四方);二是內外服,內服是商人直接控制的王畿,外服是王畿以外借職貢朝服間接控制的地區。內服和外服再分,還有很多層,古人習慣以同心方,大方套小方,表示其層次。作者說,商人已知求地中,這點很重要。最近,清華楚簡《保訓》篇就提到「求地中」。商代疆域有多大,中國學者說很大,西方學者說很小(其最極端的看法,是把商看作小城邦,叫「安陽文化」),關鍵在於,我們該如何評價其內外服。其實,古人所謂疆域是個複雜概念。商代的核心區包括兩個地區,一是今河南北部黃河故道以北的地區(古人叫河內),二是河北南部太行滏口陘以東的地區(秦代的邯鄲郡),沒問題。但外部有多大,要看它和周邊地區的關係。這是個多少帶有彈性的概念。

 

第九章講「禹跡」。「禹跡」就是後人說的「華」、「夏」或「華夏」。此說託名於禹,古人認為與夏代有關,但作者放在西周講,算是西周概念。理由見第十一章。作者說,西周的人文地理概念,如中國、禹跡、九州、五服、九服、五嶽、四瀆,包括區域、景觀、符號等多重含義。三代異姓而王,全都認同「禹跡」,東周各國也無不如此,這是文化認同。東亞文明,騎馬的和不騎馬的,很多族源不同的族會融合,相同的族會分化,司馬遷說,「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史記·秦本紀》等)。作者說,「華夷之限不是政治界限,更不是國界,也不是種族界限,而只是文化界限」,很對。我國傳統,一直是這麼講。古人講文化認同,強調詩書、禮樂、冠帶,比較虛。其實,華夷之辨,生活方式更重要。我理解,華夏食於農,住在宜於農耕的地區,夷狄食於牧,住在宜於畜牧的地區,才有「內華夏而外夷狄」的格局。華夏本身,「禹跡」作為區域概念,就是九州。作者討論九州,用兩類材料,一類是傳世文獻,《禹貢》、《呂氏春秋·有始覽》、《周禮·職方》;一類是出土材料,上博楚簡《容成氏》。這些文本不一樣,非常合理。因為它們都是草圖,真正的大一統還在夢中。講《禹貢》,往上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禹貢》所述的地理空間,範圍很大,大禹走過的地方和秦始皇走過的地方几乎一樣大,對戰國文獻的作者來說,這是超前的想像。因為當時的「天下」還是四分五裂。大家幻想有這樣的天下,後來就有了這樣的天下。這個夢,從西周大一統到秦漢大一統是個千年夢想。

 

禹貢九州山川之圖

第十章講「體國經野」,這話出自《周禮》。這一章,主要是據《周禮》講周代地域管理的總原則,如國野制度、提封制度等等。春秋戰國,禮壞樂崩,也放在這裡講,其實是兼賅兩周。《周禮》講地理,是直接講制度,不再講故事。這是它和《禹貢》不同的地方。中國大一統,真正的大一統,當然是秦代的郡縣制。但漢儒所謂「大一統」,本來卻是指西周的封建制。「大一統」這個詞,出自《公羊傳》隱公元年。戰國時期,諸子講「大一統」,是有感於西周「大一統」的破壞,希望創造新秩序。我理解,這才是《周禮》的歷史背景。它是個過渡,既是緬懷,也是期待。期待有人能再造「大一統」。後來有人造了。這人就是赫赫有名的秦始皇。誰也想不到,新的「大一統」,不但不是回到西周「大一統」,還是以消滅這個「大一統」為代價。

 

第十一章講《禹貢》。作者強調,「《禹貢》被古人尊為地理之學的不祧之祖,是後世地理文本中反覆引用的元典」,絕對重要。所以前面講過,這裡又專門講。第一,從環境考古分析大禹治水的歷史背景,提出「水退人進」的推測;第二,根據保利博物館收藏的公盨重新討論《禹貢》的成書年代,指出《禹貢》是從西周中期到春秋戰國層累形成的文本;第三,指出《禹貢》為後來的秦漢一統提供了藍圖,它所倡導的空間秩序,如九州格局、五服等級、分區定位、中央之尊、向心結構等,都是後世地理學的基本原則;第四,指出《禹貢》雖短,卻為後世地理學提供了闡發、考辨的廣闊空間,歷代講治水、講山川、講區劃,講地圖,無不奉《禹貢》為圭臬。

5

第十二章,是全書的最後一章,作者叫「王朝地理之學」。

 這一章是講秦以來的地理觀念,秦帝國是以郡縣制代替封建制,編戶齊民,第一次真正實現海內大一統的國家。作者說,從此「天下觀」變成 「王朝觀」。他說的「天下觀」是指秦以前的地理觀念,「王朝觀」是指秦以來的地理觀念。他是拿《禹貢》當前者的標本,《漢書·地理志》當後者的標本,以《地理志》為上古地理思想史的終結。王朝地理學,特點是什麼?作者強調四點:一是以郡縣製為框架,強調政區史(包括土地史和人口史);二是納地理於歷史,強調歷史地理,而不是自然地理;三是以華夏為中心,不再講四夷,要講也是另外立傳;四是重視水利,對水利的重視超過水文。我理解,這四點,第一點最重要,後世地理書,主要是這一種。地理書,後世算史書,這事比較晚。《漢書·藝文志》還沒有史書類。史書是從有了四部分類法才有,四部分類法是從《晉中經簿》才出現。地理自成一類更晚。《隋書·經籍志》,史部分13類,地理是第11類。《隋志》是本梁阮孝緒《七錄》。《七錄》,史部叫「紀傳錄」,分12部,其第 10部叫「土地部」,就是地理類的前身。研究藝術史,漢唐之間有很多空白,巫鴻有感於此,曾組織中外學者展開討論。地理學,漢唐之間是關鍵期,鉤沉索隱,同樣有很多工作可做。當時,中國分裂,地理學反而大發展,是非常有趣的現象。最後,作者還強調了《地理志》的樣板作用,說《水經注》也好,汗牛充棟的地方志也好,都是以它為榜樣。研究地理,有四大經典,《禹貢》、《山經》、《漢書·地理志》、《水經注》。《禹貢》、《山經》、《水經注》詳于山川,《漢書· 地理志》詳於政區,是兩大類型。《從混沌到秩序》講思想,和兩者都有關。作者講「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重點是《禹貢》,不是《山經》。《漢書·地理志》只是個尾巴,已經出了上古的範圍,《水經注》更不用說,也在討論範圍之外。作者讀原典,利用了很多古文獻材料,考古材料、古文字材料(甲骨、金文和簡帛)和海外的地理學名著,也穿插於各個章節,材料很豐富,討論很深入。

 

作者的敘述方式,是用「混沌-秩序」作核心概念和貫穿全書的主線,略分早晚,講地理觀念的演變,從天人不分到天人分到以人為中心。每個章節都是圍繞這個主旋律,反覆變奏。因此,同一文本,可能被反覆切割,造成細碎感。思想的脈絡很清晰,但每個章節,線頭比較多,重複比較多,我想,每個章節,如果能進一步梳理,效果會更好。

 

這是我的希望。

2010年3月2日寫於北京藍旗營寓所

內容簡介:

 

 本書是唐曉峰先生在其講課筆記的基礎上擴充整理出來的,其目的是給地理學及其思想史梳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建構一個適合中國的地理學思想體系。本書對中國的「王朝地理學」及國外的地理學思想做了分析,借鑒了國外的前沿研究成果,結合中國自古形成的地理觀念,讓我們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更清醒地反思我們觀念中的地理概念。

目錄

 緒論

研究地理學思想史的意義

地理知識、地理觀念、地理學

地理思想的特點

秩序觀與環境觀

介紹幾本中文參考書

第一章:中國古代的開闢神話

中國古代的開闢神話

盤古與女媧

其它傳說

開闢神話與地理思想

第二章:英雄救世與聖人開創思想

上古天災與英雄救世

災異與德行

聖人創世思想

災害:環境觀中的一個永恆主題

「備物致用」的環境觀

第三章:宇宙觀:從神話到哲學

道家的宇宙發生論

道家宇宙發生論的意義

道家世界觀的地理學意義:

道家與儒家的地理觀的幾點對比

第四章:新石器時代世界秩序觀念的證據

「中心」觀念的雛形

軸線與對稱

抽象空間方位觀

圖數

第五章:天圓地方:寰宇秩序的大框架

天地之軸

大圜在上,大矩在下

地道日方

望洋興嘆

第六章:分野理論:天命的區域化

星占與分野

一行天下山河兩戒說

第七章:絕地天通:地理思想之走向獨立

顓頊的宗教改革

天地大秩序的分裂

神守之國與社稷守之國

險之時用大矣哉

《山經》與《禹貢》

第八章:甲骨文所見國家政治空間秩序的初步建立

「四方」秩序的普遍性(明確的五方位觀念):

「中心」的唯一性(及五方位疆域結構)

遼闊而複雜的政治空間

佔領外服地域之合理性

第九章:「芒芒禹跡,畫為九州」:元典區域觀念的誕生

華、夷兩域的劃分

芒芒禹跡

畫為九州

文化中國的形成

五嶽維中國

第十章:體國經野:政治領土意識(秩序)的成熟

王土概念

地政與地域單元

地利意識的急遽發展

《春秋》「重地也」

第十一章:《禹貢》的經典化

大禹治水的古典傳說

層累而成的文本

基本地理原則的確立

追仰《禹貢》之義

第十二章:王朝地理之學

嚴密的領土政治秩序

歷史解釋

聖王之治不在荒遠

水之為利害

《漢書·地理志》

地方志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對天朝不滿,而在我看來,與以往相比這個時代已經太好了!?
請問我這位同學文章的水平怎麼樣?
數學發展史的重要時刻,在各個領域中產生的一些重要問題, 是怎樣解決的,又給數學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產物?
一個數學非常厲害的人,將最終獲得什麼樣的思想?
如果清朝末年中國有管仲、樂毅、孫武、諸葛亮這種人物,會改變歷史的進程嗎?

TAG:地理 | 思想 | 思想史 | 薦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