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與李白是否有過地下戀情? - 洪燭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楊貴妃與李白是否有過地下戀情?

默認分類 2010-05-16 01:21:00 閱讀31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

                                 李白是否暗戀過楊貴妃

洪燭

   唐玄宗與楊貴妃,是李白的兩大粉絲。

   作為一位多才多藝的風流皇帝,唐玄宗不僅是文學藝術的票友,而且精通音律,擅長譜曲,對諸多管弦樂器也都能心領神會,假如不是國務纏身,他可能進修成志在高山流水的大音樂家。他為何把楊貴妃捧為掌中寶,愛不釋手?倒不是說豐腴的楊貴妃也能像骨感的趙飛燕那樣作掌上舞,而是因為楊貴妃絕對屬於另一種風格的舞蹈家,把宮廷舞跳出了雍容華貴的范兒,霓裳羽衣曲就是她的代表作。尤其一曲終了時回眸一笑,堪稱其「殺手鐧」,那雙笑盈盈的美目一放電,不僅使三千粉黛無顏色,而且能讓世間的任何男子如痴如醉。

   好曲宜伴舞,妙舞需配樂,音樂與舞蹈原來就不分家,資深作曲家李隆基與青年舞蹈家楊玉環走到一起,琴瑟唱和,如膠似漆。對文藝的共同愛好大大增進了這一對老夫少妻的感情,完全消彌了彼此年齡的差距。上下五千年,他們算是最有共同語言的一對帝妃:「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不管在天作比翼鳥,還是在地作連理枝,都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

   問題是,他們山盟海誓的愛情傳奇,怎麼會和李白產生了聯繫?

   原來每逢唐玄宗譜出新曲,楊貴妃總能當場編舞,親自試跳,引得宮女們爭相模仿,常常還傳入民間,成為樂坊里最流行的歌舞。偏偏有一段時間,唐玄宗靈感枯竭,譜不出曲來,他便怪罪宮廷文人獻上的歌詞太落俗套,全是歌功頌德的「主旋律」,缺乏真情實感,根本挑逗不起自己的創作衝動。恰巧此時李白在江湖上的名氣大了,他的詩篇經會稽道士吳筠推薦,也傳入宮中。唐玄宗與楊貴妃也是愛讀詩的,讀了之後自然能覺出好來。不知李白的哪首詩,居然讓唐玄宗拍案叫絕:此真天才也!

   李白早期的許多作品都屬於樂府詩,甚至直接就用的樂府古題,譬如「關山月」、「塞外曲」、 「梁甫吟」等等,雖以舊瓶裝新酒,照樣芳醇撲鼻。這些既有文采又有樂感的抒情詩,都是一流的好歌詞,有些已成為在民間紅了半遍天的流行歌曲。唐玄宗讓宮廷歌舞團照法演唱,連挺挑剔的楊貴妃聽了都覺得賞心悅目。情不自禁地於階前伴舞,以自創的舞蹈動作來演繹內心對好詩、好歌的感動。

   像唐玄宗那樣讀李白詩驚為天人的,還有賀知章。李白在天寶元年到長安,賀知章偶然讀到他的《烏棲曲》、《烏夜啼》兩首詩,未來及讀更多的,就馬上下了結論:此真「天上謫仙人也」!賀知章是把李白評為「詩仙」的第一人。僅讀了兩首詩,這位在朝廷有官職的八十多歲老詩人,就心悅誠服地成為剛四十二歲的平民詩人李白的粉絲。李白的詩究竟哪來的魔力?且看這首用樂府《清商曲辭·西曲歌》舊題的《烏棲曲》:「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賀知章一讀,下意識地高聲吟唱起來,唱完之後意猶未盡,加以評點:「此詩可以泣鬼神矣」。賀知章想,這樣的人才,如果未被大唐所用,那麼不是李白本人的遺憾,而是大唐的遺憾。加上他了解唐玄宗,預料到熱衷於藝術創新的唐玄宗會喜歡這樣的新樂府詩,就找機會在唐玄宗面前大力推薦李白。

   唐玄宗聽了老臣賀知章的熱情舉薦,並不吃驚,淡淡道來:這人我早就知道了。可他讀了賀知章抄送的李白新作《烏棲曲》和《烏夜啼》,還是剋制不住由衷的喜愛,連著吟了好幾遍。

   一旁的楊貴妃,好奇地接過詩稿,先把《烏夜啼》清唱了一遍:「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空房淚如雨。」她腦海里就開始編舞了:自己可以改作荊釵布裙的民女裝扮,手持機梭與綢緞,跳一曲時緩時疾的織錦舞,在絲線的穿梭與停頓中演澤不盡的相思…… 跟仙樂飄飄的霓裳羽衣曲相比,這種表現人間煙火味的平民化織女歌舞,或許能給宮廷樂舞帶來新氣象。藝術,也要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基層嘛。

   於是在夜半私語的長生殿上,楊貴妃就給唐玄宗吹枕頭風了:既然老臣賀知章都推薦了,總不能一點不給他面子呀;再說這李白確實太有才了,何不把他招進咱們的文藝隊伍?每逢重大節慶,譬如春節聯歡晚會,也確實需要個能壓得住陣腳的大筆杆子,寫詩作文,鼓吹歌頌。另外,咱們郊遊或夜宴時,要譜曲,要編舞,就不愁沒有新歌詞了,可以出題目讓李白寫呀。招進宮來,隨叫隨到多方便呀。

   即使楊貴妃不這麼說,唐玄宗也是這麼想的,也準備這麼做了。

   李白尚未露面,他的才情已通過傳抄的詩篇,把愛好文藝的唐玄宗與楊貴妃給震撼了一下。他們都對這位名聲很大、代表作很多的民間詩人充滿好奇。想見識一下雲蒸霧繞的廬山真面目。

   為召見李白,唐玄宗特意下了一道聖旨。不知聖旨怎麼寫的?詳盡的內文估計已失傳了。

   可李白接到聖旨的情景卻沒有失傳,一遍又一遍浮現在一代又一代後人眼前。那是因為李白接到唐玄宗的詔書,狂喜之中寫下《南陵別兒童入京》,這首詩流傳千古。詩里的場景,即使李白自己忘掉了,後來的讀者們也不會忘掉的:「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是李白最著名的一幅自畫像。美髯飄飄的李白,揚眉吐氣地告別兒女與鄉親,準備西入長安見皇帝去了。忍辱負重這麼多年,還不就為等到這一天嗎?這一天說來就來了。可見李白熱愛的並不是江湖而是廟堂,時刻準備著,能夠像鯉魚跳龍門。壓抑的時候需要寫詩,大翻身的時候就更想寫了,作為對自己的慶祝。連皇帝都知道鄉野之中隱居的李白,特意下了詔書約見,說明他一定驚嘆於李白的詩,甚至可以說:已經被大詩人不可一世的才氣給征服了。

   李白寫詩,潛意識裡最重要的讀者,其實是帝王將相。李白寫詩正如姜太公釣魚,故作閑散,其實無時無刻不期待獲得權力階層的賞識,以使自己得到重用。今天,他知道自己已以詩作為魚餌,釣到了唐玄宗這條大魚……

   反過來說,渴望廣納賢才的唐玄宗何嘗不是在釣魚呢?以名利作為誘餌,釣到了李白這條大魚。唐玄宗因為與李白等諸多大詩人的關係,而進入詩歌史,成為對中國詩歌最有影響的皇帝之一。盛唐詩歌讓後人難以超越,不能說一點沒有唐玄宗的功勞。唐詩誕生在這樣一個時代:連皇帝都心甘情願地成為詩人的粉絲。這樣的皇帝,這樣的時代,因為對文藝熱愛與尊重而顯得更為偉大。

   唐玄宗最大的政治業績,不是開疆拓土,不是大興土木,而是對文化這種軟實力的重視。他不僅一手捧紅了李白等詩人,還使盛唐詩歌大大地充實了精神層面的國庫。就精神文明建設而言,還沒有哪個朝代能像唐朝那樣牛逼。就憑這一條,我也不贊成把唐玄宗全盤否定。你不能只盯著他的過失(造成「安史之亂」 ),而忽略了他的業績(盛唐詩歌乃至整個文學藝術的勃興)。

   唐玄宗怎麼接待李白的,大家恐怕都知道了。設專筵相招,請楊貴妃作陪,歌舞弦樂、美酒佳肴全上了個遍。李白痛飲幾大杯後,出於感激,當場獻詩一首。唐玄宗怎麼回報詩人的呢?他親自動手替李白調了一杯羹,遞過去請詩人慢用。據說,這讓在場的唐玄宗的女婿(張宰相的兒子)都嫉妒了,因為老丈人對自己這個乘龍快婿都不曾這麼熱情。誰叫他不會寫詩的呢?

   李白是唐玄宗詔命徵召進宮專任翰林院學士。和一般官僚不同,他還進入了唐玄宗的私生活,或者說業餘生活,包括唐玄宗與楊貴妃宴飲與笙歌並舉的夜生活。李白快成唐玄宗與楊貴妃的「三陪」了。而且隨時準備奉命作詩。他即興發揮的應景之作,也能給唐玄宗帶來譜曲的靈感。李白與唐玄宗名為君臣,實際上相當於一對合作夥伴:一個是詞作家,一個是作曲家。在唐朝,詩與歌是不分家的。有李白陪著玩藝術,唐玄宗覺得自己提高得很快。

   李白奉詔入宮,原本就夢想做帝王師的,輔佑唐玄宗治國平天下,最好能靠自己的錦囊妙計把唐朝版圖再擴大一圈兒。他理想中與唐玄宗的關係,比東方朔與漢武帝的關係還要高一層。可事實是:唐玄宗安排給李白的,儘是些該弄臣乾的事情。充其量算是給帝王做了一回家庭教師,而且僅僅是文學藝術類的師傅,跟李白想實現的政治抱負相差太遠。唐玄宗尊敬李白的方式,是把這個大文學家給養起來,不是用來在工作上幫忙的,而是在業餘生活上用來「幫閑」的。

   如果說李白與唐玄宗是作詞譜曲的搭檔,帶有詩友、歌友的性質,李白與楊貴妃,還發展成了酒友。楊貴妃愛喝酒也是出名的,後世不有部京劇叫《貴妃醉酒》嘛,梅蘭芳演得真好啊。大家都傳說李白酒量好,斗酒詩百篇,喝得越盡興,詩就寫得越多、越快、越好。楊貴妃對這位酒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很好奇,試了幾次,果然如此。於是每次要讓李白題詩,楊貴妃都親自給斟好酒遞過去,以資鼓勵。李白喝了美人遞過來的美酒,心裡美極了,詩也寫得更美了。

   楊貴妃與李白性格有點像,都屬於性情中人,一起喝酒,聊起來很投機。她也是要喝點小酒,才能進入狀態,把舞跳到最佳境界。貴妃醉酒,把霓裳羽衣曲跳得飄飄欲仙。醉詩人用醉眼看著醉美人,覺得天地也醉了。李白為楊貴妃寫的三首清平調,就是在這種狀態下誕生的。

   當時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興慶宮沉香亭一邊賞花,一邊宴飲,楊貴妃想起李白了:何不喊他過來一起喝幾杯?便跟唐玄宗說:喊李白來給正盛開的牡丹寫詩吧。唐玄宗也想譜曲,找不到合適的歌詞,覺得缺了李白還真不行,氣氛也差點意思。就派人去通知。李白原本在長安街上已喝醉了,被攙扶來時,眼睛都快睜不開了。楊貴妃又遞酒過去:還能陪我們再干幾杯嗎?李白說著醉話:好,要喝大家一塊喝!他跟楊貴妃連著碰了幾大杯後,頭腦反而越來越好使了。一鼓作氣寫了三首詩。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看得楊貴妃不知是因酒醉了還是心醉了,邊吟誦著李白的詩,邊在亭台樓閣間自編自導地跳起了一曲新舞。

   除了三首清平調是李白為楊貴妃「量身訂製」,還有人猜測那首《長相思》也是李白對楊貴妃的暗戀之作。這種長相思註定是單相思:「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有一次,李白在給唐玄宗與楊貴妃陪宴,莫名其妙地喝得酩酊大醉。在金鑾殿上甚至醉得嘔吐了。楊貴妃怕唐玄宗發火,悄悄目語:他可能有什麼心事吧,別怪他!唐玄宗對李白真是好,一點沒生氣,寬容地一笑。楊貴妃當天夜裡還想呢:李白會有什麼心事呢?

   李白在唐玄宗與楊貴妃身邊只呆了不到三年,就辭職離開長安了。原因不明。也許是受不了長相思之長、單相思之苦吧?美人如花,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真是越看越傷感。還不如不看呢。還不如沒看過,或沒看見呢。唉,塵世間有一種美,只能讓人望洋興嘆。

   李白帶著唐玄宗賞的一大筆錢,頭也不回地走了。長安,對於他是一個傷心的地方。他的政治抱負與情感泡影,全部在長安破滅了。他從此再沒回來過。但同時,他一生中最精彩的段落,最快樂的時光,也發生在長安的。李白不僅在長安見了大世面,成為金鑾殿的座上客,還親眼目睹了楊貴妃那傾國傾城的美貌——美到了什麼程度?美到了讓我們這位大詩人的心,差點垮了。他還一向以為自己的心比城牆牢固呢。這就是絕世之美的力量:比傾國傾城更厲害的,是還能讓人一見傾心。

   李白一生中走了許多地方,但可以肯定,他最難忘的,還是長安。長相思,在長安。單相思(不管是對政治的單相思,還是對美的單相思),在長安。

推薦閱讀:

網易丁磊:互聯網考場里的「奇葩」
遊戲是更深的社交
【藍調情懷同題抒懷】走筆春天【詩雨原創】 - 詩雨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網易2018春招筆試編程題題目及參考代碼
獨家!2018開年三大最火營銷事件深度剖析

TAG:網易 | 博客 | 李白 | 楊貴妃 | 網易博客 | 日誌 | 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