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24個節氣(附圖)

 

中國古代24個節氣

何謂「節氣」?節氣的概念包含著兩層意思:「節」,節者,季節也,主要指日期、時間的長短與多少;「氣」者,氣候也,主要指自然天氣的陰晴與冷暖。古人發明的24個節氣,就是指季節和氣候。

一年中24個節氣名稱(詳見本文附表和插圖),可簡稱為「兩分兩至」、「四立四時」:

兩分」-----春分,秋分。分者,平分也,表示一天24小時中晝夜時間長短相等;

兩至」-----夏至,冬至。至者,極也,最也,表示一年中夏季與冬季的極致(【注】不是指夏季與冬季的到來);

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者,開始也,表示一年中春夏秋冬季節的開始;

四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時者,季節也,表示一年的四個季節。

人們還常常把上述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概括成「四時八節」:

「四時」-----春,夏,秋,冬;

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除上述一年中最重要的8個節氣外,古人還根據常年農耕勞作實踐和自然氣候變化規律,發明了其它16個節氣(詳見附表)。在古代,16個節氣雖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但完全符合自然規律,既科學又合理,對於日作夜息的古代農夫來說,24個節氣是常年勞作和生活的「指南針」。那怕到了科學技術先進發達的現代社會,24個節氣仍然是現代中國廣大城鄉人們日常生活的「方向盤」。每年日曆、掛曆、枱曆,無不排印上24個節氣。其中,「清明」早已演化成國人祭祀先祖的掃墓節日;粵語有「冬至大過年」之說,冬至儼然成了廣東人一年中僅次於春節的重大民間傳統節日。當然,此節非彼節,這類傳統節日就不屬於本文所述節氣之「節」範疇了。

這裡不得不說的是,現實中有相當多的國人,把一年中24個節氣看成僅僅是「農曆」才有的節氣,或許因為這些節氣都與農耕勞作有直接關係。其實,這是天大的錯覺,歷史的誤會。我們要搞清楚現行幾個曆法的相互關係和區別所在:

陽曆」----又稱公曆,太陽曆(例如,公元1963年、2011年......是按日地(地球圍繞太陽)運行規律制定的,是國際上最通用的曆法年號;

陰曆「----沒有別稱。是按月地(月亮環繞地球)運行規律制定的。陰曆與以地球公轉一圈作為一年的陽曆,兩歷之間有著時間(天數)差距,故陰曆要通過閏月來彌補時差。

農曆」-----農曆本身不是一種曆法,而是屬於陰曆與陽曆之間兩者的「合曆」。

顯然,上述24個節氣並不屬於陰曆,而是屬於陽曆。因為24個節氣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即根據地球圍繞太陽運行規律制定的,與陰曆對不上日子。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古代早就有了「陽曆」,24個節氣堪稱當今公曆之「祖歷」。


紫煙樓樓主:鄒延欣 整編

-------------------------------------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推薦閱讀:

風捲殘雲的戰爭(二)
看「中國間諜」怎樣給美國戴上手銬!
今天的中國該如何實踐《共產黨宣言》|伐柯熱點
福布斯:「中國威脅」是一個謬論(5)
豐田最新型磁鐵出現重大結構調整,或將擺脫對中國稀土資源的依賴

TAG:中國 | 古代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