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元宵節來歷
元宵節,從何而來?漢文帝紀念平呂;道教「三元說」;漢明帝點燈敬佛;漢民發端火把節;等等。稍加斟酌,便知皆無稽之談。
元宵:元者,始也;又,圓也。宵者,夜也。合解,初始的圓月之夜也。為何年歲之始第一個圓月夜晚,這麼值得歡慶呢?農耕文明的中國,年歲之始具有特殊意義,家庭團聚,萬物復甦,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當國家的「告朔」節日淡化並逝去,民間必有替代和延續,這就有了「元宵節」。
何謂「告朔」?這涉及中國至遲在西周中晚期已經實施並十分完備的陰陽合曆。
中國是陰陽合曆的曆法。陽曆是以太陽為基準的黃道曆法,陰曆是以月亮為基準的白道曆法,準確說是視動,即站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地球與太陽、地球與月亮所形成夾角或視角。說西周中晚期陰陽合曆已經完備,在於其時基本解決了紀時的置潤問題,這就是陰曆三年一閏,十九年七閏,大周期還需要精細調整。
陰陽合曆,並按陽曆配上二十四節氣,乃至七十二候,這就是農曆。農曆的節氣配置很好地適應了農耕需要。因此,年歲之始,陽曆始於元旦,陰曆始於正月初一,農曆始於立春。
農曆,以二十四節氣為命脈,古今之不同僅僅在於確定時點的精度。古代是日晷測景,今天是天文計算。晷景測太陽視動的卑高,只能準確確定四個特殊位置,即分至日,所謂「夏至至長長又短,冬至至短短又長,春分秋分晝夜平分」,這其實是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和赤道的時刻,然後以概分法插入其它節氣。今天完全可以根據太陽視動軌道即黃道的天文常數,準確計算太陽與地球24分360°周天的每一個夾角,從而確定二十四節氣的精確時點。
同理,古代是運用觀測的經驗積累來解決年歲的置潤問題,今天則可精確地把置潤解決到閏秒,至2017年1月1日,全球已經進行了27次閏秒。西周開始的陰陽合曆運用至今,需要不斷調整的,就是置潤問題。置潤,實質是解決以地球自轉時間為基準來測量年與歲、統一年與歲的問題(陰曆年曰年,陽曆年曰歲)。
由於中國古代的陰陽合曆十分科學,因此一直被沿用。改朝換代絕不改紀時方法,只改帝王年號,即便夏商周秦,也只是改變年歲起計點。中國古代以北斗七星為年歲的天文標杆,斗柄旋轉一周天作十二分,又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冠名,觀斗柄指向則可知月份。民諺所謂:「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夏以寅為正月;商以丑為正月,即夏曆十二月;周以子為正月,即夏曆十一月;秦以亥為正月,即夏曆十月。這叫建正,即確定正月。確定了正月,朔日就是正月初一,昭告此日為陰曆年之始,即「告朔」。漢代恢復夏曆,一直沿用至今。
陰陽合曆,由於年、月對應日的時間關係,是一個不能整分的常數(或許還有細微異動),導致置潤十分繁難。太陽年,即回歸年,亦即分至年,為365.2422天(365天5時48分45.5秒),月亮的朔望月,平均為29.53059天(29天12小時44分2.8秒)。以年歲計,陰曆與陽曆相差11天余,這就有了十九年七閏之法。三年一閏,也就導致陽曆年常出現「兩頭春」或「寡年」(即無春)情況。
陰陽合曆,必須每年統一年歲的起始問題,即陽曆、陰曆起步於同一月。陽曆是以太陽回歸為準,不可更動。陰陽合曆,不可能同日乃至同月,這實質就成了在陽曆起始月確定陰曆正月的起始問題。換言之,陽曆年有起始月,還有起始日,故稱「元」,元月、元旦;而陰曆年的起始月是根據陽曆年而定,即正月初一之「朔」,相對陽曆是變動的。因此國家規定並宣布陰曆年的起始日就叫「告朔」:「頒告朔於邦國。」(《周禮》)
陰陽合曆之曆法一旦成為常識,「告朔」也就失去意義。到孔子(前552-前479)時代,即春秋中後期,「告朔」也就名存實亡。為此,子貢與孔子有一番討論:「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子貢想要免去每年昭告第一個朔日用於拜祭的那隻活羊。孔子說:「賜呀!你憐惜那羊,我卻珍惜那禮。」
元宵節,興起於何時?所有傳說指向漢代。「告朔」淡化在春秋,其後戰國紛爭至秦一統,書同文,車同軌,度量同衡,曆法改「建亥」,然僅有15年國祚。漢朝相對長治久安,又恢復夏曆,「告朔」之國典也就成為「元宵」之民樂。
朔望月紀時,在中國文化中,唯有兩個圓月日有特殊意義:元宵節和中秋節,春種秋收,萬物復甦與休息。物如此,人何嘗不如此。
(2017年元宵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