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期「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指哪三個官職?
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崇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根據文獻資料,夏商周三代時就設置有「三公九卿」。
《禮記》:「夏後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
殷商也設置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
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通典·職官一》),也有的說三公為司馬、司空、司徒(《韓詩外傳》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馬、司空、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
秦初變周法,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荀悅曰:「秦本次國,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 天下之事皆決丞相府。又設太尉管理軍事、御史大夫(掌邦國刑憲、典章之政令,以肅正朝列),為丞相副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確立皇帝尊號的同時,總結了戰國以來各國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行政機關實行三公九卿制。
秦代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 。 以奉常、廷尉、治粟內史、典客、郎中令、少府、衛尉、太僕、宗正 為九卿 。
其中「三公」的職責分別為: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事務,是皇帝的助手。從秦開始,丞相正式成為官職,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長官;太尉,協助皇帝掌管全國軍隊;御史大夫,為丞相的助手,掌圖籍章奏,監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三公 之間互不統屬,直接隸屬於皇帝,便於皇權集中。
西漢初承秦制,設丞相輔佐皇帝治理天下庶政,設御史大夫監督百官,設太尉管理軍事。但太尉不常置。
漢武帝時期尊崇儒術,倡導禮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
但西漢古文經學家根據《周禮》認為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今文經學家則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
漢武帝晚年,想方設法限制丞相權力。到昭帝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輔政。以後的重臣張安世、史高、王鳳等人均擔任過大司馬大將軍。於是大司馬權力超越丞相。
漢成帝綏和元年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將大司馬、大司空的俸祿到與丞相相等,基本確立了大司馬、大司空與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漢哀帝元壽二年又改丞相為大司徒,和今文經所說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
不僅如此,又將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於三公之上,位高而無實權。
西漢未年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王莽建立新朝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
東漢光武帝即位時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27年後才改大司馬為太尉,並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稱司徒,司空。司空的職能已經從往日的監察「改行」去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
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長史一人,又各置掾屬數十人。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仍以太尉居首位。
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大將軍開府置官屬,位在三公上。
三公不僅受制於尚書,而目還要俯首聽命於外戚、宦官,有的甚至成為他們的黨羽和親信。
按照經學家的解釋,丞相輔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如果出現各種怪異災害,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責。東漢時,一旦怪異災害皇帝就將罪責推給三公,所以當時每有水旱等災害,三公常被罷免。此時的三公或許是史上最悲催的三公了。
東漢末年哲學家政論家仲長統就直接指出三公有名而無實,「備員而已」。
到東漢末年董卓自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直接罷去三公復置丞相、御史大夫,自為丞相。從此,兩漢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暫時中止。
推薦閱讀:
※三公九卿
※小三公然挑釁我束手無策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49
※長城三公主——夏夢、石慧、陳思思
※曹操廢太尉:一場貫穿秦漢五百年的官制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