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經學概述:漢代經學為什麼衰落?
漢武帝「獨尊儒術」其實是獨 尊經文經學;而在今文經學中,又特別看重《春秋公羊傳》。《春秋·隱公元年》寫道:「元年春王正月。」《公羊傳》的解釋是:「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這種「大一統」的思想很合武帝的口味,因為從中可以引申出維護中央集權制、維護皇權的觀點,從而作為統一政治和思想的依據。由於得到皇帝的青睞,治公羊學 的大師董仲舒便成為今文經學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董仲舒(前179~前104)河北廣川(今棗強)人,經歷文、景、武三個朝代。景帝 時立為《春秋公羊學》博士。因向漢武帝獻「天人三策」,得到重視,歷任江都相、太中大夫、膠西王相等職。公元前135年,皇帝祭祖的長陵高園殿失火,不久 遼東的高廟也失火。董仲舒認為這是天人感應的徵兆,不顧重病在身,連夜起草奏章稱這是上天對武帝濫殺骨肉大臣的懲戒。武帝大怒,要處他死罪。幸虧董仲舒的 學生呂步舒為他求情,方免於一死。晚年家居,朝廷還經常派使者到家中向他徵詢政事。他死後武帝很懷念他。有一次路過他在長安的墓地,特意下馬致哀。以後人 們稱董墓為「下馬陵」。 董仲舒的儒學思想圍繞著「封建大一統」這一時代的主題展開。他繼承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 想,進一步提出君權至上說。他認為,「君人者,國之本也」,「以民隨君,以君隨天」是春秋之法的根本宗旨。在天、君、民這三個環節中,君處於核心的位置。 君主受命於天,「立於生殺之位,與天共持變化之勢」,肩負著教化萬民的職責。從這種君權神授的思想出發,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觀念。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 綱、夫為妻綱;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他指出:「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 集中體現出儒家政治與倫理緊密結合的思想特徵,成為後世儒家共同的信條。 董仲舒在繼承孔子正名思想的同時,也繼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他一方面主張尊君,另一方面也強調重民。他假借天的名義闡發這一觀點:「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 害民者,天奪之。」在他看來,天意也就是民意,君主要維護自己的統治,要順從天意,體察民意,以民為政權的根基。君主若不能使民眾得到安樂,便動搖了根 基,失去為君的資格。從這種重民的思想出發,他提出「限民名田,以贍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賦斂,省繇役,以寬民力」等主張。董仲舒是最早注意到土地兼 並的危害性的儒家學者,他主張限制地方豪強勢力,維護中央政權,保障人民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這對於封建社會的鞏固和發展有積極意義。《春秋繁露》鑒於秦王朝厲行苛刑峻法導致二世而亡的歷史教訓,董仲舒重申儒家的德治和仁政主張,提出「任德而不任刑」的政治統治原則。他指出,君主的職責 是「承天意以成民之性為任者也」,因此應當以教化為治國的主要手段,而不是一味地濫用刑罰。他把人性分為三類:一類是不待教而能為善的「聖人之性」;另一 類是雖經教化也難為善的「斗筲之性」;再一類是通過教化而後可以為善的「中民之性」。在這三種人中,「中民之性」為大多數,所以注重教化的仁政是可以行得 通的。他告誡君主「下務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董仲舒強調「任德」,但並不排斥用刑。他主張刑德並用,以刑輔德。他 說;「教,政之本也;獄,政之末也。其事異域,其用一也。」「慶賞以立其德,」「刑罰以立其威。」他關於刑德關係的看法同荀子「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 霸」的觀點是一致的。
為了維護封建大一統,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說。這是董仲舒對儒學所作的重大改造,而賦予儒學以神學的內涵。他把天 說成創造萬物的至上神。「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他特彆強調天與人的一致性,視天為人的曾祖父,並採取象數類比的方法說明天與人具有相同的結 構:「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臟,副五行數也;外有四肢,副四時也,乍視乍瞑,副晝夜也;乍 剛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樂,副陰陽也;心有計慮,副度數也;行有倫理,副天地也。」董仲舒把《孟子》《易傳》《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推向極端,使之從義 理意義上的合一度成象數意義上的合一。按照他的說法,天無非是放大了的人,而人則是縮小了的天。 董仲舒利用陰陽五行的思維框架說明人 與天之間存在著某種神秘的聯繫。比如,「陽貴而陰賤,天之制也。」引申到人事:「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 為陽,妻為陰。」他以陽貴陰賤論證三綱的絕對性,把封建的尊卑等級觀念說成是天意的體現。他把「任德不任刑」的政治統治原則也歸結為天意:「王者欲有所 為,宜求其端於天。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生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 任德不任刑也。」任刑還是任德,或者王道還是霸道,是秦漢以來思想家們長期爭論的問題,董仲舒從陰陽學家那裡取來陰陽思維框架把這一問題解決了。他的陰法 陽儒的觀點,把法家的法治學說作為一個環節納人到儒家的思想體系。 董仲舒還利用五行相剋相生的關係比附人事,以神秘的手法為儒家倫常 觀念張目。他說:「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 土,土生金,金生水,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相受而布。」他以五行相生關係比附子對於父的從屬關係,以土為中央說論證中 央集權制的合理性。五行本意是指五種物質元素,而董仲舒卻把它解釋為忠臣孝子的行為,嚴重地混淆了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 董仲舒從「天 人感應」理論中引申出「符瑞」說和「譴告」說。符瑞表示「王者承天命以從事」,是天為了鼓勵君主而顯現出來的吉兆。他引用《尚書傳》上的一些傳說證明符瑞 的靈驗:「周將興之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天之見此以勸之也。恐恃之。」「譴告」與「符瑞」相 反,它是天對君主失政敲起的警鐘。「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 乃至。」在董仲舒看來,自然災害完全是由「人禍」引起的。所以,當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君主應當自我反省,檢討自己的過失,不要辜負天意。董仲舒告誡君 主:「五行變至,當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則咎除。」即以德政感化上蒼,只有如此方可消災彌難。如若不然,「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當雨石。」從董仲舒的天 譴說中,很容易看出墨家天志說的影響。董仲舒試圖把天意描繪為一種監督帝王的神秘力量。但是,這種學說是同「君權神授」理論相聯繫的,實際上並不能起到限 制君權的作用。所以君主倒很樂意接受這種學說用來維護自己的權勢。在封建社會,每當發生天災,皇帝往往下「罪己詔」裝裝樣子。董仲舒的「符瑞」說和「譴 告」說開了漢代讖緯之學的先河。董仲舒創立的今文經學藉助神學的形式闡發儒家思想,這相對於古典儒學的理性主義精神來說,無疑是一種 倒退。但這種倒退卻是儒學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統一的封建社會建立的初期,在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還不很高的情況下,董仲舒只有藉助神學的形式 才能使儒學從學術殿堂中走出來,變成全社會能夠接受和認同的意識形態。如果說古典儒學以政治與倫理緊密結合為基本特徵,那麼,到了董仲舒這裡已變成宗教、 政治、倫理三者的緊密結合,這就是董仲舒對儒學的發展。董仲舒的儒學思想具有獨斷的、准宗教的性質,這是不可掩飾的事實。不過也應當看到,董仲舒只不過是 藉助神學的形式把儒家的入學思想表達出來了。他所關心的依然是人倫關係、社會統治原則等此岸世界的事情,並沒有把人們引入超人間的信仰領域,這並不違背儒 家的人世傳統。所以,從總體上看,他所創立的今文經學還不能完全歸結為神學。
以董仲舒為代表的今文經學既有維護王權的一面,又有與王 牴牾的一面。例如,他宣傳的民本思想與「天譴」說,都包含著對王權加以限制的意思。另外,今文經學嚴格地按師法家法傳授,不可避免地形成各種門戶之見。為 了消除經學與王權之間的矛盾和經學內部的分歧,封建帝王常常親自出面干預學術討論。甘露三年(前51)漢宣帝在未央宮石渠閣「詔諸儒講五經異同」,召開御 前學術會議,史稱「石渠閣議」。有《易》學博士施讎等22人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決定增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穀梁春秋》博士。石渠閣議是漢代 經學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為建立統一的經學鋪平了道路。但它並未完全解決問題。東漢建初四年(79)章帝再次出面,「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 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白虎議奏》已佚,現存由班固在會後整理成書的《白虎通 義》。這是一部自董仲舒以來今文經學經義的總匯,也是一部欽定的儒學法典。《白虎通義》比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更加突出王權至上的思想,強調「王者,父天 母地,為立之子」,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臣民們必須絕對服從皇帝的旨意。這樣,便把儒學完全變成王權的附庸。《白虎通義》把五經同異中的一些學術分歧,也 一概統一到王權至上的觀念上,凡危及王權的學說一律予以剔除。《白虎通義》論述了爵、號、謚、五祀、社稷、禮樂、封公侯、京師、五行、三軍、誅伐、諫諍、 鄉射、致仕、辟雍、災變、耕桑、封禪、巡狩、考黜、王者不臣、蓍龜、聖人、八風、商賈、瑞贄、三正、三教、三綱六紀、情性、壽命、宗族、姓名、天地、日 月、四時、衣裳、五刑、五經、嫁娶、紼冕、喪服、崩薨等43個專題,幾乎涵蓋了封建社會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方方面面。在這43個專題中,都貫穿著三綱 五常這一根本思想。《白虎通義》把今文經學發展到最完備的程度。然而,由於它把今文經學完全納入專制主義的軌道,從而也就扼殺了它的生機,致使今文經學趨 於僵化。 以董仲舒為代表的今文經學的神學傾向的進一步發展,便導致讖緯之學的興起。讖是一種神秘預言,與儒學沒有必然聯繫。早在秦始 皇時代就有「亡秦者胡也」的讖語。緯是相對於經而言的,緯書是儒生傍依儒家經書杜撰出來的神學著作,往往假託聖人的名義兜售迷信思想。《四庫全書總目·易 類六》說:「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又蓋以妖妄之詞,遂與讖合而為一。」緯書共有7類36種,其中《易緯》有《稽覽圖》《乾鑿度》《坤靈圖》《通卦 驗》《是類謀》《辨終備》等6種,《詩緯》有《推度災》《氾歷樞》《含神霧》等3種;《禮緯》有《含文嘉》《稽命征》《斗威儀》等3種;《書緯》有《璇璣 鈐》《考靈曜》《刑德放》《帝命驗》《運期授》等5種,《樂緯》有《動聲儀》《稽耀嘉》《葉圖征》等3種,《春秋緯》有《演孔圖》《元命包》《文耀鉤》 《運斗樞》《合誠圖》《感精符》《考異郵》《保乾圖》《漢含孳》《佐助期》《潛潭巴》等14種;《孝經緯》有《援神契》、《鉤命決》等2種。緯書的標題都 很奇怪,使人索解為難。作者故意搞成這樣,以顯示其神秘性。緯書的內容主要講災異和符命、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等神學思想,除個別篇章包含少許自然科學知識 外,大都荒誕不經,沒有多少理論價值。 讖緯之學作為一種社會思潮,興起於西漢哀、平之際,盛行於東漢時期。東漢的創立者光武帝劉秀曾 利用「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元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的讖語起事,推翻王莽政權,重建劉氏王朝。他即位後,便「宣布圖讖於天下。」經過明、章二帝的扶 植,讖緯一時成為顯學。「儒者爭學圖緯,兼復附以妖言。」讖緯對於王權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它既宣揚君權神授觀念,同時又隱含著以神權壓王權 的思想。某些陰謀家常常利用這一點借讖緯惑眾,從事爭奪皇位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終於發現,讖緯之學弊多利少,不能有效地維護皇權、穩定政局。至南朝宋始, 已採取禁讖措施。隋煬帝曾下令焚毀讖緯之書,嚴禁造讖、傳讖。從此以後,讖緯之學這個從今文經學衍生出來的怪胎便逐漸地銷聲匿跡了。 到西漢末年,鄭玄像今文經學獨尊的地位開始動搖,與今文經學抗衡的古文經學逐漸抬頭。古文經學的旗幟是由今文經學家劉向之子劉歆(?~23)舉起來的。在 劉歆之前,古文經雖有傳本,但未立博士,不列於學官。劉歆承繼父業在秘府里校書,得讀古文經《春秋左氏傳》,大為喜好,遂放棄今文經學立場,著手建立古文 經學章句體系。劉歆向哀帝建議將古文經《左氏春秋》《毛詩》《古文尚書》《逸禮》等立於學官,遭到屬於今文經學派的太常博士們的一致反對,拉開了今、古文 經學兩大派論爭的序幕。這次起奏劉歆沒有達到目的。到平帝時,劉歆在權臣王莽的支持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設想,立了五個古文經博士。從此,古文經學得以同 今文經學分庭抗禮。王莽篡政後,古文經學大興,影響超過今文經學。光武帝劉秀重振漢業,古文經學一度遭廢。時過不久,到東漢中葉古文經學東山再起,又一次 壓倒今文經學,並迅速發展到鼎盛時期,湧現出衛宏、賈逵、馬融、許慎等卓有成就的古文經學大師。尤其是許慎的《說文解字》和《五經異義》,對於古文經學學 術地位的確立起了很大作用。當時治古文經學的儒生很多,僅馬融門下的弟子就有數千人之多。古文經學同今文經學一樣,也是為當時的政治 服務的。許慎聲稱,「文字者,經義之本,王政之始。」不過,古文經學不像今文經學那樣恣肆,學風比較嚴謹。古文經學家講究名物訓詁,史實考證,斥責今文經 學的怪誕與虛妄,一定程度地恢復了古典儒學的理性主義精神,糾正了今文經學的獨斷主義傾向。因此,古文經學壓倒今文經學並非偶然。古文經學確實有濃厚的功 底和學術上的優勢。古文經學家為了準確地解釋儒家經典,對文字學、音韻學、文獻學、訓詁學作了相當科學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學術成就。這為後人開展學術研究 和整理文化遺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古文經學那種「故紙堆討生活」的研究方式,對儒家思想的發展也起到了限制、束縛的作用。古文經學在理論上貢獻不大,沒 有產生出董仲舒那樣的思想家。
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兩派互相攻訐,各言其是,使儒生們莫知所從。鑒於這種情況,東漢末年鄭玄 (127~200)以古文經學為宗,兼采今文經學之說,遍注群經,自成一家之言。據《後漢書·鄭玄傳》載:「凡玄所注《周易》《尚書》《毛詩》《儀禮》 《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大傳》《中候》《乾象曆》,又著《天文七政論》《魯禮裕袷義》《六藝論》《毛詩譜》《駁許慎五經異義》、《答臨孝存周禮 難》凡百餘萬言。」鄭學的出現使漢代長期存在的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的爭論宣告平息。鄭學得到廣大儒生的推崇,從游者甚眾,使經學暫時形成統一的局面。所 以,鄭學又有「通學」之稱。 鄭學雖然化解了古文經與今文經兩派的對立,但並未解除經學面臨的危機。第一,鄭玄相信讖緯,常常以讖緯附 會經說,未能衝破獨斷主義的迷霧恢復儒學的理性主義精神;第二,鄭玄未能遏止經學日益繁瑣的趨勢,經學越來越變得令人生厭;第三,在東漢末年讀經不再是作 官的途徑,士人不再熱衷於此道。由於這些原因,漢代經學無可挽回地衰落了。推薦閱讀:
※風水學:三元水法概述
※走向解脫 三乘根本戒概述上 在家篇
※多爾袞生平概述
※最近,鄰家便利店特別火啊,有沒有人知道這家店背後有什麼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