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講座之三:淺淡「君主專制」


秦始皇嬴政畫像

學們,大家好!前兩講我們分別講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它們是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但談到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卻是秦朝之後的制度,而這也正好是我們學習的重點所在。中國的古代歷史,秦朝是一個分水嶺,一個大轉折點。這個朝代存在的時間很短,但它建立的制度卻被後代所繼承;後代雖然對這些制度進行過不少修改,但它的本質基本未變。我們先且不說它的好壞,只因其影響之巨大,它就值得我們好好考察一番。當然,考察清楚之後,我們還是要對它的利弊得失作一番討論,這樣,才有利於我們思考當今社會的問題。

我們教材上對這個制度的總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大家看到的「君主專制制度」、「中央集權制」等一些表述,往往也是對這一制度的總稱。當然,嚴格地說,「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不是一回事,它們各有所指。前者是指在中央政府中,皇帝擁有專制獨裁之權;後者指在中央和地方關係上,中央政府擁有主導權。但兩者之間也有貫通,因為皇帝是中央政府的頭頭,中央政府又凌駕於地方政府之上,總體上就形成了一個以皇帝為塔尖的權力金字塔,皇帝處於中央的中央。因此,籠統地稱這個制度為「中央集權制」或「君主專制制度」也是可以的。

為了把這個制度講清楚,我們還是分開來講:先講君主專制,再講中央集權。之後,我們還要講一講官僚制度,這也是很重要的。離開了官僚制度,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都無從說起;可以說,這後兩者是原則、是骨架,前者是血肉。當然,我在講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的時候,就會將官僚制度的很大一部分內容連帶講了,專門說它時,就側重講監察和選官制度。

我們知道,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關於這個制度,我們一要知道這個名稱的由來(「三皇」、「五帝」各取一字),二要知道它的精神就是皇權至上、皇帝獨尊、皇位世襲。秦始皇雄才大略、精力充沛,他將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指揮權等各種大權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國家的法律、政策,都取決於他一個人的意志。「法令出一」、「別黑白而定於一尊」、「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這些話出自《史記》,都是形容秦始皇的。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雖然皇位並沒按他的願望由二世三世傳至萬世,但他卻成了以後各代皇帝的榜樣,大家都要跟著他學。當然,由於才能和精力的懸殊,後世皇帝不一定都能做到像他那樣大權在握,有的皇帝甚至完全是傀儡。但在法理上,皇帝的權力和地位都是至高無上的,而這正是我們稱這一制度為君主專制制度的原因。如果說民主政治的基礎是「主權在民」,則君主專制制度是一個「主權在君」制度。

可是,皇帝再厲害,他一個人還是沒辦法統治這麼大一個國家,因此,需要有人給他幫忙。官僚就是幫助他統治天下的人。我們要考察君主專制制度發展的過程,就得知道皇帝和這些官僚之間的關係。而在講這個之前,我得先給大家明確兩個概念,那就是我們可以大致將官僚分為兩類,一類是「政務官」,一類是「事務官」。能夠參與決策、有一定決策權的,我們稱之為政務官,沒有決策權、只負責執行的則是事務官。我們要了解的主要是政務官。政務官中,我們又將在中央政府掌握較大決策權的官員稱之為「宰相」。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從沒有一個確定的官職名稱叫「宰相」。秦漢時期,丞相就是當然的宰相(御史大夫是副宰相。後世「丞相」也和「宰相」一樣,成為通稱);隋唐時期,三省長官或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是宰相;宋元時期,同平章事是宰相(參知政事是副宰相,樞密史和三司史也分割了相權);明清時期,則廢除了宰相,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雖參與決策,卻都不是真正的宰相。我們考察君主專制制度,考察皇帝和官僚的關係,又以考察皇帝和宰相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君權與相權的消長為主;只有在宰相被廢除之後,我們才不得已去了解宰相的替代者內閣和軍機處的情況。

就制度上看,秦漢時期的宰相權力最大。那個時候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中間,太尉不那麼重要,他相當於皇帝的軍事顧問,所以一般不將他視為宰相。丞相是百官之首,真正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個時候,丞相是可以開府辦公的,丞相府就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有很多個部門,處理絕大部分的國家大事。御史大夫的地位比丞相低,算是副宰相,但他也獨立開府辦公,直接對皇帝負責,主管對官員的監察。這麼設置,也體現了皇帝希望以御史大夫牽制丞相的意圖。從現實的角度看,漢初的丞相的確位高權重,皇帝基本上不怎麼管事;君逸臣勞,是比較好的,君主不至於太專權。但這一情形到漢武帝的時候發生了改變,因為他權力慾望太強,想把權力都抓在自己手上。他的做法就是設置了中朝(也稱內朝),讓他的親信為他出謀劃策,在宮內形成決議,而丞相的外朝就成了執行機構,不能再參與決策。這種做法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破壞了本來比較健全的制度。

漢武帝親信的是哪些人呢?一是跟隨他身邊伺候他的人,比如尚書。當時宮內有「六尚」,尚衣、尚食什麼的,總之都是伺候皇帝的,地位很低。尚書是其中比較有文化的,職責是伺候皇帝筆墨,幫助皇帝處理文書。只因為皇帝信任他們,他們漸漸就能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第二類人則是皇帝的親衛武將,比如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這些人,皇帝將他們召入宮內議事,給他們加上「大司馬」的頭銜,他們的地位就遠高於外朝的丞相了。漢武帝破壞制度,給漢朝的政治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因為以後的親衛武將多由皇帝的親戚擔任,給外戚專權開了方便之門;而尚書參政,到東漢時發展為尚書台,成為一個專門的發令機構。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握尚書台,是東漢末期政治黑暗的主要原因。

經過魏晉南朝幾百年的發展,政治制度在隋唐時呈現出新的面貌。原來由親信侍衛組成的中朝日益正規化,發展成為正式的國家行政機構。這就是中書、尚書、門下三省的由來。唐初,三省長官都是宰相,三省也各司其職,中書省負責「出令」(草擬詔書),門下省負責審核(也叫「封駁」),尚書省負責執行,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後來,為了提高辦事效率,三省長官集中到門下省(後改為中書省)開會,開會的地點被稱為政事堂。再後來,皇帝信任某官員,讓他參加政事堂會議,他也就成為宰相的一員了。而三省長官,有的不再出席政事堂會議,如尚書僕射,反而不再是宰相了。

唐朝宰相制度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宰相的人數增加了。多數時候,唐朝宰相有四五人到五六人不等,少數時候達到十人以上。秦漢的丞相,雖設置有左丞相、右丞相之職,但大多數的時候只有一個丞相,再加副宰相御史大夫,也就兩個人,而且他們之間的地位還不一樣,只有丞相才是統率百官的頭頭。所以按著名歷史學家錢穆的話說,秦漢宰相是首長制,唐朝宰相是委員制。政事堂的設置,更是體現了這一特點。按我們教材的說法,宰相人數的增多,分散了相權,提升了君權,某種意義上的確如此。因為單個宰相,很難專權,有其他人可以牽制他。不過唐朝的皇帝,大多都不喜攬權專斷,願意放權,宰相們決定的事,皇帝一般都會同意。皇帝想要實現自己的意志,也需按程序來,徵得宰相們的同意。所以,唐朝的君主專制的程度不高(按錢穆的意思,就完全不算專制)。另外,多個宰相共同議事,有利於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也是這一制度可取的地方。

宋朝的宰相制度,又有很大變化。三省仍然保留,但已無實權,中書門下(習稱政事堂)是獨立的宰相行政機構。它的長官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其實這個官職唐朝就有了),就是宰相,另有副宰相參知政事,這兩個職位加起來,也有幾個人,和唐朝沒有本質區別,仍是委員制。區別在於,現在的中書門下,不再像唐朝的政事堂那樣是全能的職權部門,有兩大權力已被分割出去。樞密院掌管軍事,三司掌管財政,它們都直接對皇帝負責,遇事不必與中書門下商量(二府三司各不相知)。如此一來,相權就被分割成三大塊了。這種體制相對於唐朝制度,是一種倒退。它進一步提升了皇權,削弱了相權。雖然說宋朝皇帝也沒有特別愛專權的,但宰相權力的虛弱,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想要干成一件什麼大事,往往很難,遇到的阻礙太大,受到的牽制太多。大家可以設想一下,軍權且不說了,單說財權,就是宰相要辦事,一般都要用錢吧,但他不能作主,要看三司使(俗稱「計相」)的眼色,這宰相豈不當得窩囊?

元朝的制度和宋朝相比,變化不大,只是名稱略有變動。這時的宰相府就是中書省,實行一省制,也不叫中書門下了。明朝初年,跟元朝一樣,也是中書省秉政。然而,明太祖朱元璋是個雄猜之主,權力慾望極強。他借口宰相胡惟庸造反,將他殺掉,順便也廢除了宰相制度。這是君主專制歷史上的大事件,一般認為,這一做法開啟了明朝惡政壞政之大門。朱元璋廢相後,立下不許再設丞相的祖訓。他說:「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這句話成為他廢相的理由。但他的話言過其實,不尊重歷史。秦亡並不因為設丞相,後代的丞相也不是小人為多。專權亂政的,往往不是丞相,而是皇帝,或者皇帝身邊的人,外戚或宦官之類的。宰相制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就是因為君主世襲,其素質無法保證,如果沒有宰相的輔佐,他們如何能治理好偌大一個國家?君主沒有選賢機制,宰相卻是有的。因此,廢相之舉十分不可取。

廢除宰相之後,皇帝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了。辦事機構六部,直屬於皇帝,直接向皇帝負責;六部尚書成了朝中品級最高的官員,但他們並沒有決策權,只能按皇帝的旨意行事。皇帝的事情就變得多了,每天都有很多奏摺送上來,等著他批閱。朱元璋倒是很勤政,經常辦公到深更半夜,但也不能完全應付,需要有人幫忙。他就找來翰林院的大學士,自己口授旨意,讓他們擬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會向他們徵求意見。明成祖朱棣繼承了這一做法,正式建立了內閣制度。內閣的官員起初地位都很低,明仁宗之後,地位開始上升。他們可以參與決策,幫助皇帝「票擬」詔書,皇帝將他們擬的意見,再用紅筆照抄一遍(所謂「批紅」),作為正式的詔書下發。後面的有些內閣大臣,比如張居正,充分利用了這一職權,感覺跟宰相差不多了。但儘管如此,他們仍然不能和前朝的宰相相提並論。原因就在於,內閣從法理上,就始終不是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沒有統領百官的權力。內閣大臣實質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他們的權力完全依賴於皇帝的信任,而不來自職位本身。萬曆皇帝後期的內閣首輔葉向高就說:「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這個話是符合實際的。學者譚天星在他的《明代內閣政治》中說:「內閣雖無相名,實有相職;雖有相職,實無相權;既無相權,卻有相責。」這句話我們也要認真理解,他的意思就是,內閣大臣做的事、負的責任,和以前的宰相是差不多的,但卻沒有宰相那樣的權力。沒有實權,就不算真正的宰相了。

明朝政治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宦官專權比較厲害,應該是歷史上最厲害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當初朱元璋也立下了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訓,但它很快就被打破了。問題就是出在廢相上。明朝皇帝,大多數都不像樣子,昏庸的、懶惰的、胡鬧的、無能的太多,這些人不像他們的祖宗那樣勤政,指望他們好好處理政事,不現實。他們有的時候,連將內閣大臣擬的意見抄一遍,也就是「批紅」,都懶得做,要讓太監代他們去做。時間長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就掌握了真正的大權,成了站在皇帝身邊的「立皇帝」。內閣大臣也拿他們沒辦法,有時還得巴結他們,因為他們離皇帝比較近,跟皇帝的關係比較鐵。所以說,明代的宦官專權,是有制度基礎的;這個基礎就是君主絕對集權,大臣無權。朱元璋廢相,把好的制度變成壞的制度,造成了宦官專權的結果,應該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但卻有它的必然性所在。

清朝的制度,順著明朝專制的制度繼續前進,變得更加專制。內閣在清朝初年還起作用,但後來就不起作用了。康熙的時候,設一個南書房,也是召集一些大學士,來當皇帝的秘書。雍正皇帝建立軍機處,將君主專制推向了新的高峰。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看一下,軍機大臣能做些什麼?好像就是「跪受筆錄」!《清史稿》有記載說:「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旨,天子無日不與(軍機)大臣相見,無論宦寺(宦官)不得參,即承旨諸臣(軍機大臣)亦只供傳達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也。」意思就是說,皇帝天天召見軍機大臣,宦官也不得參與,軍機大臣只負責按皇帝旨意撰寫詔書,完全不能有自己的意見。可能這個話有些言過其實,現實中,皇帝也許還是會徵求軍機大臣的意見的,但清朝皇帝喜歡專權,卻是實實在在的。一般的情況就是,軍機大臣不會主動提意見,皇帝問一句,他們就答一句;「多磕頭,少說話」,成了他們的為官「寶訓」。

軍機處的特點,概括說來就是三個字:簡、速、密。「簡」是指它機構簡單,人員精幹,有官而無吏;「速」是指它辦事效率高;「密」是指它地處內廷,受到外界干擾少,辦事機密。大家如果去故宮旅遊,要特別留心一下軍機處。那個地方其實並不起眼,就是一小排平房,但它的位置卻相當關鍵。和它一牆之隔,就是後宮的養心殿。自雍正之後,皇帝都住在這兒,他們要召見軍機大臣,相當方便。軍機處成了中樞機構,但它也只是皇帝的秘書班子,算不得宰相機構,它的作用,就在於方便皇帝集權。它也使得清朝的決策機制,相當封閉和保守。雍正還創立了密折制,更加加強了這一體制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從好的方面來說,它的確高效;但壞的方面也許是主要的,皇帝太過專權,政治太過封閉保守,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沒辦法集思廣益,也沒辦法發揮大臣們的積極性。

當然,清朝政治的一個可以肯定的地方就是,這一朝的皇帝都還算不錯。他們之中,除了未掌權的同治有些荒嬉之外,都算比較勤政。因而清朝沒有出現以前朝代那樣的外戚或宦官專權,權力牢牢掌握在君主手中(清末的慈禧有些特別,但那也不算君權旁落,我們最好將她作為真正的君主)。乾隆皇帝說:「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這是事實。不過,肯定君主個人的才能和勤奮,並不是肯定這個制度。從制度上看,我們還是要否定它;它太專制,完全打破了君臣平衡,是不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到了清朝末年,面對「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也就是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挑戰,我們在制度上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

至此,我們就把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的發展線索簡要地理了一遍,最後作一小結。我們可以看出,君主專制的程度總體上有一個不斷強化的趨勢。宰相權力由強變弱直至被廢除,正是和君權強化相對應的。我們認為,中國古代沒有建立民主政治,主權在君不在民,這有著歷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畢竟民主政治的產生,需要一些特別的條件,古代中國的社會不具備這些條件。但就君主專制制度本身來說,也還是有優劣之分。像漢唐那樣,能大體保證君權和相權一定程度上的制約和平衡,算是比較好的狀況;明清完全打破了這種平衡,君主絕對專制完全獨裁,則是不好。歷史上的皇帝,能夠按制度辦事,不另立規矩、破壞制度以獨攬大權,也是比較好的;而那些擅自改變制度,力圖集大權於一身的皇帝,則不太好。他們即使因此建立了什麼事功,也不值得我們誇讚,因為在制度上開了不好的先例,必會遺下惡劣的後果。漢武帝如此,明太祖也如此,都值得我們引以為訓。

我記得曾經有一道題目的選項,說的是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答案顯示該選項是對的。很多同學就不理解了,不是說君主專制在強化嗎,怎麼又「封建社會」衰落了?我的解釋是:1、此處的「封建社會」,不是指西周「封建」的那種「封建」,就是指秦漢以後的社會形態。此問題請參照我們的第一講,不多解釋。2、君主專制強化了,並不是說這個制度就變好了,更不是說在這個制度統治之下的社會變好了。相反,隨著君主專制的強化,這一制度的活力正在下降,而在它統治之下的社會,也就日益衰落了。

回頭想想,中國古代的黃金時代,還是在唐朝。政治制度上比較開放,整個社會也比較開放,展現了唐朝的包容與宏闊的氣象;相比較而言,明清社會,雖然從國力上或不遜於唐朝(特別是在清朝的所謂「康乾盛世」,國力應是唐朝無法企及的),但從氣象上看,總覺得很狹隘、很小氣,缺乏生機與活力。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課後思考:

1、中國古代君權和相權的發展軌跡和趨勢是怎樣的?請簡要敘述。

2、從什麼意義上說明清的氣象不如唐朝的氣象那樣宏闊?

3、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相對於大清的制度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推薦閱讀:

命理講義:宋英成新加坡講座文字版
六封四閉實戰講座--孫國璽老師
高級命理講座【第十二講】
高級命理講座【第五講】
無量壽經講座(30)

TAG:歷史 | 專制 | 講座 | 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