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匡山賞析
05-28
作者:佚名
《別匡山》是唐朝詩人李白所作的七言律詩。此詩用美景和閑適生活來襯托壯志雄心,匡山美景和閑適生活固然讓人安閑舒適,但詩人「無心戀」, 「已將書劍許明時」,決心把自己的文韜武略奉獻給清明的時代,表達了奮鬥的豪情和高遠的追求,表露出詩人慾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李白的詩主要有兩種風格:一種為「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式的大氣磅礴、雄奇浪漫之壯美,諸如《蜀道難》之類;一種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新自然之優美。此詩應屬後一類。另外,此詩也透露出李白隱逸與入世的矛盾。詩人思想中有很深的隱逸情結,所以把家鄉描繪得極其優美,且環境清幽,適於隱居。但畢竟身處大唐盛世,男兒志在四方,立志報國,所以最終「無心戀清境」,離開家鄉,「已將書劍許明時」。
首句「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天色初曉,作者走出門外遠望匡山,只看到曙光中美景如畫,山色斑斕,不禁心情舒暢。近處,藤蔓從樹上垂下,隨風搖曳,枝條輕輕拂過欄杆,令人心曠神怡。次句「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山上野徑交錯,人們常常帶著家犬一起走過。每逢夕陽西下,晚歸的農人就背著柴薪走下山來。這一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畫面,給人平靜而悠遠的感覺。中間兩聯「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讀書讀累了,作者常倚樹休息,沒看雲捲雲舒,聆聽猿啼陣陣。有時候還會看見大明寺里的僧人出來清洗缽盂,他們洗缽的那個池塘曾有白鶴飛來,如今卻不知飛到那裡去了。短短几句詩,描繪出匡山的美好景緻,也表達出作者對這裡所懷有的深沉感情。最後兩句描繪出一幅匡山雖美、無心留戀、決心奉獻文才武藝的雄心壯志圖。詩人「將犬」為伴,「帶樵」晚歸,聽「猿啼」,看「鶴飛」,心曠神怡,安閑舒適。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匡山雖美,我卻要離開了。不是我不喜愛這裡的美景,而是我已經決心走出大山,憑自己的文武才藝,開創一番偉大事業。[2]
此詩的前三聯描寫了匡山的自然美景,雄奇、秀麗、清幽,可見其對家鄉的深情與依戀。尾聯則抒發了他欲為大唐盛世奉獻出文才武藝的宏偉抱負。不是不熱愛家鄉與大自然,只是因為早已有了在盛世施展才能的抱負了。全詩八句,前六句皆寫匡山「清境」,末二句寫己之政治抱負,亦即遠遊之目的。全詩於清雅閑適中體現著作者遠大的志向和豪邁的情懷,敘事娓娓,抒情款款,可見李白去蜀辭鄉之際,既對故鄉無限依戀,而用世之心更高於一切。 本頁內容來自網路或網友提供,旨在弘揚中華文化,僅用於學習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wenxue.com 您認為本頁內容:有用(35)沒用(1) 分享 << 返回推薦閱讀:
※董其昌行草書法賞析《杜甫詩》
※美文賞析之十六:西雅圖宣言(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長
※如何賞析「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與朱元思書》賞析是什麼?
TAG:賞析 |